货币政策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货币政策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最近,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有一些关于货币政策和中央银行理论和实践的新说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央行的目标问题。央行追求的究竟是单目标还是多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制问题。国际上有不少央行已经开始实行通胀目标制,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货币数量调控的有效性问题。通胀目标制的提出,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影响通胀的最主要因素,可能不是货币数量,如货币供应量等,而是对通胀的预期。为了稳定预期,需要更好地运用价格机制。同时,货币供应量指标或传统的货币分析方法越来越模糊和不太稳定,甚至有专家认为它们可能基本不起作用了。
――央行的可信度和独立性问题。央行的政策运作应该增强可信度、透明度和独立性。如果央行采取通胀目标制,同时加大政策可信度,那么对于稳定公众通胀预期,逻辑上来说就会起到关键作用,也就能比较有效地实现低通胀。这意味着货币供应量操作可能不是特别重要。
中国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济体相比,货币政策有其特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中国的货币政策采用多目标制。
结合中国发展阶段,我们考虑先不宜采用通胀目标制。中国经济正处于转轨过程中,一些资源类商品、服务品、生产要素的价格正进一步市场化。这肯定对货币价格和数量带来额外的影响,而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没有这一因素。中国如发生币值不稳定,很可能源于转轨特性,而不一定是货币数量和货币价格所引起。
同时,中国作为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是央行需认真面对的。经济增长目标间接地对应着就业目标,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虽然央行最主要的职能是稳定货币、保持低通胀,但中国目前还要采用多目标制,既关注通胀,又要考虑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就业等问题,特别是要推动金融改革。
第二,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混合使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通胀时期,分别是1985年、1988年和1995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8年至2000年,中国经历了通缩。从这几次经历的分析中可看出,货币供应量与通胀之间的互动关系仍是显著的。中国人民银行认识到,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货币总量仍是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内容。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货币供应量指标的作用也有所变化,不能用一个生硬或很教条的方法去理解或衡量它对经济以及对通胀的影响。在中国,我们还要考虑伴随改革过程的货币化进程。
所谓货币化进程,就是在计划经济年代通过实物方式分配的东西(比如住房)改为市场化以后,可能要求物品(比如住房)本身的价格和职工的收入两者同时上涨,导致了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并不同步平行增长,这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我们多年来看到,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长比名义GDP增长要快一些,而且货币供应量的额外增长很大程度上对应于一些货币化改革的进程。当然,这种现象也不是永久的。
另一方面,在转轨过程中,利率、汇率、金融市场、金融微观组织结构处于不断改进过程中,价格弹性由低向高演进。要经过一些“慢过程”,才能够建立起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因此,转轨过程中,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中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都需要使用。
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之间也有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当数量没有处在合理区间时,价格的传导机制往往会出现问题。同时,在改革不到位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在传导方面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率。当然,不管是运用数量工具还是价格工具,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传导到微观经济主体。
经过反复权衡,中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还是既要重视价格型工具,同时也要重视数量型工具。基于这些判断和思考,两年多以前,我也曾经讲到,希望逐步增加价格型工具的运用,减少对数量型工具的依赖,在这之后我们也确实混合交替使用价格型和数量型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利率、汇率等。
第三,改革优先问题。
中国的币值稳定,或者说实现低通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经济转轨和改革开放的进度有关系。如果金融机构处于闹危机的状况,币值也不可能稳定;如果传导机制不畅,就很难有效依赖那些理论上很诱人的货币政策。为此,要着力推动改革,使经济进入一个更可靠的状态。
在推动改革过程中,通胀的统计,不管是核心通胀还是标题通胀,都不处于非常稳定的状况,但我们又不可能为达到稳定而放慢改革的步伐,因为延缓改革不仅对整个经济发展、货币政策的顺利推行有负面效果,而且从长期来讲,可能更难以实现货币政策所希望的体制环境。因此,站在央行角度,从中期看,推进改革转轨的进程是实现货币稳定(低通胀)以及构建一个有效运作的经济金融体系的立足点。我们把推动改革放在非常优先的位置来考虑,并且认为推动这些改革,才能从根本上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与成熟市场经济体的情况有所不同。
当前,我们考虑不采用通胀目标制,这并不意味着不重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公信力、透明度,以保持公众稳定的通胀预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不过,如果我们当前把推动改革放在非常高的优先地位,那么就应在国务院领导下,强调与其他政府部门共同协调配合,以便实质性地推动改革,其重要性可能在一个阶段会大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总之,中国在货币政策方面遇到的有些问题,可能在别的国家很少见或未曾经历过,在经济史上或者理论上也少有系统性的剖析。比如金融稳定和金融机构改革之间的关系,在亚洲金融风波之前可能就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另外还有几个问题。一是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增速大于名义GDP增速的状况已持续多年。二是理论认为经常项目顺差和持续较高的M2增量具有潜在通胀效应。但从实际情况看,除2004年个别月份,消费物价指数上升并不明显。三是受亚洲金融风波影响,为了走出通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企业重组、银行业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等,还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显著改善了基础设施,吸引了FDI积极进入;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而产能过剩引起物价下行的压力。四是中国的储蓄率目前处在一个很高的状态,可能已经超过了很多预想的范围。特别是在亚洲金融风波以来,储蓄率又在逐步攀升,现在可能比亚洲金融风暴时又提高了将近十个百分点。高储蓄率的好处是有大量新的投资,表现在基础设施、工业产能方面和出口能力方面,当然也导致一些产能过剩。这些因素碰在一起,使经济、货币分析复杂化,面对挑战,传统的货币理论以及新的货币政策模型似不足以恰当解释。
篇2
【关键词】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有效性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完善形成了一定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从图1看出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的整体过程是一个连锁的过程。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特点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仍然是信贷渠道,但呈现出减弱趋势。
从数据显示,M2与GDP之比分别是1.07、1.15、1.33、1.36、1.44、1.54、1.63、1.60;各项贷款余额与M2之比分别为0.87、0.84、0.83、0.78、0.74、0.71、0.71。M2/GDP上升表明贷款/M2的比重虽然仍然很大,但是已经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了信贷渠道的作用有所减弱。
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实证分析
(一)选取样本数据
1.选取中介指标变量和最终目标变量。现选择M2广义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量,国内生产总值为最终目标变量来观察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2.处理数据。数据中GDP指数、M2指数和年贷款量指数分别为G、M、L来表示,自然对数记作LG、LM、LL。第一阶段变量年增长率分别记作RG、RM、RL。二阶段查分来表示增长率变化,分别记作DG、DM、DL。
(二) 建模与结果
为了明确经济增长率和货币供给量、金融机构年贷款量存在的关系,以下对这些变量进行检验。
单位根检验。对LG、LM、LL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来确定个序列的单整阶数。用软件对变量水平值、一阶差分序列与二阶查分序列进行检验。见表1:
结果显示:LG、LM、LL及其一阶差分序列RG、RM、RL在5%的显著水平上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二阶查分序列平稳性具有很大加强,在1%的水平上拒绝单位根假设。可以认为DG、DM、DL芙蓉I(0)过程,为平稳序列。LG、LM、LL及其一阶查分序列RG、RM、RL分别服从I(2)和I(1)过程。
(三)结论
样本区间不同,数据处理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同,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利率和信贷渠道都在传导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经济增长率也受到M2增长率和金融机构年贷款量增长率的长期影响,贷款与利率的相关性不强。二是当期与前一期M2增长率的变化,前一期贷款余额和GDP增长率变化影响当期GDP增长率,然而M2增长率变化对GDP增长率影响显著的多,说明短期内我国货币政策为达到经济增长的目标,主要还是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
四、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不畅,货币乘数效应偏弱;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弱化了利率政策效应;企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客体,困难重重,信贷需求的有效率低。
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其政策行为是影响货币政策的政策因素。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同时,对利率也实行了管制,使得其不能市场化。
2.金融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相互脱节。我国股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限,割断了相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于其投机性强,长期无退出机制,股指变动与经济走势呈现明显异动状态。
五、结语
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主题的各个方面不完善并且围观主体存在缺陷,需要我国不断地致力于提高央行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中小银行疏通和巩固信用传导渠道。
参考文献
[1] 任碧云,高鸿.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J].经济问题,2010,2.
[2] 耿恒智,屠卫.最优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1.
[3] 陈兆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7.
[4] 程璐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M].2010,6.
[5] 潘敏.中国转型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 2010.6.
[6] 朱大峰.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探析[J].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2010:24.
[7] 朱建勋.转型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4.
[8] 蔡晓春,曹佳,叶发强.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J].湖南大学.2010,3:24(3).
[9] 肖流波.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 2008,3.
篇3
[论文摘要] “从紧货币政策”在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不到一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从紧货币政策”的前景如何成为目前宏观调控的一个疑问。本文将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最新进展入手,尝试对从紧货币政策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走向做出合理的预测。
2008年9月15日傍晚,
三、当前及今后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适用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宏观 经济 增长仍然强劲,我国投资、消费的快速增长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经济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从紧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中央银行应该紧跟形势,有针对性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 发展 。
首先,“从紧货币政策”的大方向还应坚持。虽然央行在2008年9月15日宣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宣告了央行结束了单方面降低“双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代,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已进入到“扩张货币政策”的阶段。经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央行提高双率的宏观经济背景是特殊的、暂时性的。如果剔除掉这些暂时性的因素的影响,透视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信贷等方面增长仍然强劲。就此看来,中央银行不应就此放弃“从紧货币政策”,而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坚持从紧的基本方向不能变。
其次,我国中央银行在“从紧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手段的选择上应更注重实效。在坚持“从紧货币政策”方向的同时,在货币政策工具、手段和目标的选择上,中央银行应该更加谨慎。相对财政政策而言,货币政策更具有灵活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对于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应适当地将财政政策赋予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而“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则应更多地交由货币政策来完成。在未来的几年当中,货币政策将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一旦经济当中出现新的变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都应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适当地调整货币政策的短期行为,以满足长期货币政策目标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从紧货币政策”的方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中央银行不但要继续坚持“从紧货币政策”的主要方向,更应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配合财政政策的使用,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地增长。
篇4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含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来影响总供求,进而实现既定宏观经济目标的各种措施。而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当局能否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货币政策产生的货币冲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对GDP、CPI、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产生影响。二是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是否得当,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中央银行能否随时掌控货币需求的动态变化,在适当的时机实施恰当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而对货币政策目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中央银行只有在能够对货币供给完全或者部分控制的前提下,也就是说货币供给要具有外生性,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才有意义。由于市场利率是由货币的供需决定的,央行只能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整,而市场实际的执行利率却难以控制。而内生性则是指货币供给是由经济活动的自身因素决定的,央行的货币供给最终受货币需求决定,因而不能对货币供给进行有效控制。公众基于收入、利率、风险等因素考虑,会及时调整其资产、负债和货币持有量。如果货币需求增加,比如生产者为了扩大投资而增加借款需求,银行可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加货币供给;反之若货币需求减少,公众将会把多余的货币存回银行,倒逼银行减少货币供给(托宾,1947)。内生性理论动摇了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理论基础。(三)货币政策有效与货币中性论。费雪(1931)的现金交易方程认为货币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价格同比例增加,而总产出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与货币无关,货币具有中性的特点。而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根源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及流动性偏好等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增加货币供给将引起利率水平下降,最终刺激总需求、增加总产出。其后希克斯-汉森在IS-LM模型的分析更为直观,因而认为货币具有非中性的特点。此后,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抨击了凯恩斯的观点,提出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及通胀具有重要影响,认为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创新等生产资源决定了长期经济增长,货币数量的异常冲击变动只能加剧短期的经济波动和价格变化,长期的实际产出和经济增长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汪红驹(2003)认为,由于价格粘性和工资刚性的影响,货币供给的调整在短期内会推动产出的变动,但从长期看,工资刚性和价格粘性会消失,货币表现为中性。
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以在课外布置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工作,然后在课堂上充分讨论哪些因素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把握各市场主体的需求状况,据此来计划配置资源,因此对政府的智慧要求极高。计划经济体制的货币化程度较低,占主导的国有企业对利率变化不敏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货币化程度较高,微观经济主体是自主决策的,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78-2016年,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M2/GDP)从32%上升到208%(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极大地改善了货币政策的操作环境和操作空间,但是其中隐含的金融风险也不断加剧。同时,市场机制依据价格等“看不见的手”引导供求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但市场主体也可能由于垄断、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信息误判和资源错配,表现出低效或失效。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信贷资金和风险在房地产行业集中,土地财政引发的政府过度负债,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积聚但缺乏有效监管,这些风险因素也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显著影响。(二)利率环境。货币政策产生宏观效果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货币供给量的调整,引起利率水平变动,进而引导消费、投资的变动。在固定利率体制或部分浮动利率体系下,利率难以灵敏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以反映真实的资金价格,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只有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才能提高利率配置资源的效果,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比如在货币政策扩张条件下,实际利率下降,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盈利能力增加,资产负债表改善,有利于信贷融资的扩张,刺激投资增加,使得国民收入和产出增加。目前我国由于国有企业更容易得到银行贷款,挤占私人资本的信贷资源,直接影响了利率杠杆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三)汇率制度。根据克鲁格曼和蒙代尔共同提出的三元悖论,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下,货币政策会因为资本流动而不能有效实施。在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当局必须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之间寻找平衡点,兼顾内外均衡。孙森等(2013)认为,由于我国实施外汇干预和外汇占款等原因,使得基础货币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但同时央行可以控制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也使货币供给具有一定外生性。因此,资本账户的开放,一种选择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另一种选择就是放弃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四)预期因素。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萨金特等)认为,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历史信息进行理性分析,作出最优决策。例如在确定房租,资金利率,议定工资,商品价格时,会把充分考虑未来价格波动,把价格订的高一些,以防止因通货膨胀而降低实际收入。而政府由于对信息的反应滞后,加上宏观经济模型的假设没有考虑微观预期因素,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会被公众的理性预期所抵消,导致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的失效。因此,预期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不会引起产出的变化,政府应该采取符合公众预期的货币供应量,让市场自主调节,提倡经济自由。其后,新凯恩斯主义引入工资刚性和价格粘性等因素,认为公众不能根据理性预期做出迅速改变,虽然抵消了部分政策效果,但政策依然部分有效。郭豫媚等(2016)指出,在经济减速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扩张效用极其有限,而预期管理通过逆周期引导通货膨胀的普遍预期,能够极大地降低经济波动并使经济更快收敛至稳态,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从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效果来看,货币数量的调整对产出的作用和效果逐步降低。如何结合实际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本章课程教学探讨的重点内容。(一)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前所述,现行信贷体制下,国有经济占有大量的信贷资源,而民营经济遭受不公正金融待遇,货币政策不能有效作用于更为活跃的民营实体经济,极大地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也挫伤了私人资本的积极性。应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竞争性多元化主体,提高国有经济运行效率。同时,引导企业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进行项目投融资,真正发挥利率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资金运行效率,防止出现国有资金泛滥、错配与中小微企业筹资难的困境,从而活跃民营经济,提高全社会资金效率。另外,建立完善全社会征信体系,规范企业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提供良好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从微观层面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而降低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二)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要充分利用利率杠杆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其前提条件是利率的市场化,利率能够灵敏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引导市场主体进行理性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理性预期的投融资决策。目前,我国利率还未实现市场化,货币政策传导高度依赖于信贷渠道,信贷资金的可得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因此,应逐步扩大商业银行存贷利率的浮动范围,提高利率调整的自主性,鼓励针对融资需求和金融服务的金融创新,丰富经济主体融资模式。推动债券市场、回购市场等直接融资发展,满足各类经济主体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引导市场主体根据成本效益等指标进行经营管理决策,降低货币政策对信贷传导渠道的依赖,提高利率传导渠道的效果。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推进存款利率和贷款的市场化改革,打破行政性的存贷利息差,利用市场化改革银行盈利模式,发挥利率的定价功能,建立系统性的利率体系,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和资金配置效率。(三)优化货币政策目标,提升货币政策调控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绩的同时,货币政策一直肩负着多重的调控目标和任务,经常是多个目标难以兼顾。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面临改革和转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面临更复杂的态势。首先,货币政策的目标应重点关注长期目标,保持币值稳定的同时允许自然失业率。其次,短期内应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设定阶段性目标,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利率市场化、浮动汇率制度等金融改革,以营造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多个调控目标的协调与兼顾,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和调控水平。再次,逐步增强对汇率等中介指标的应用,在可控条件下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以多种方式管理外汇汇率波动,降低外汇占款对央行货币投放的冲销压力,强化汇率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以降低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四)重视预期管理,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由于公众预期将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应当更加重视预期管理。由于当前我国央行与市场的信息沟通不充分,央行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滞后性,进一步削减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首先,央行应当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并公之于众,这将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形成稳定的公众预期。其次,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疏通央行与市场的信息传递渠道,通过央行会议纪要、官员讲话、新闻会等形式丰富信息沟通的内容,公布央行对未来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走势的判断,尤其要注重对货币政策的实施进行事前沟通和事后解释,让公众明确货币政策的相关操作及其意图,避免市场误读产生错误预期。最后,加强对货币政策的研究,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预测能力。
作者:刘开华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郭豫媚,陈伟泽,陈彦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与预期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2016(1):28-41.
[2]汪红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孙森,卢紫珺.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外生性与可控性———基于货币乘数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5):51-59.
篇5
关键词:区域差异;货币政策
Abstract:Owing to the difference in economy gross、industry structure、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istributing、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ney market and so on,the different areas of our country have obvious imbalance in the economy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which has affected the implement of monetary policy. So,monetary policy’s establishment and enforcement should take the imbalance among the areas into account,choose some monetary tools to make a exploration, namely,try to actualize diverse monetary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in areas,to get the best effect.
Key Words:area difference,monetary policy
中图分类号:F8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0-0055-03
一、差别化货币政策的理论探索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在《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一文中首次提出“最优货币区”概念及其标准。所谓“最优货币区”,是指由不同国家(地区)组成的货币联盟,区域内实行单一的共同货币,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同时实现微观和宏观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融合和共同发展。
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对于一个国家,尤其那些地域广阔、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大国而言,难以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实行大一统的货币政策会产生明显的区域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因此,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可能是最优的选择。事实上,美国早在1935年就尝试了货币政策区域差别化。美联储在纽约、芝加哥、圣路易斯等地实行高准备金率26%,而在其他16个城市实行的准备金率最高只有20%,在其余不发达地区实行的准备金率只有14%。至今,美国法定准备金虽屡有变动,但依据不同地区设置不同准备金率这一原则依然如故。
对于我国应否尝试区别差别化货币政策的问题, 国内理论界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过争论,结果是货币政策应坚持统一调控的观点占据了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力度的加强、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问题的相继提出,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化问题再度受到重视。
国内理论界对于货币政策区域差别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中国是否存在最优货币区以及应否实行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如骆玉鼎(1998)、柯冬梅(2001)、马根发(2005)、宋旺和钟正生(2006)等从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运用“最优货币区”的判定标准,认为目前我国整体远非最优货币区,区域差异影响了货币政策有效性,有必要实行区域差别化货币政策,以此熨平区域间经济差异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
二、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差异
(一)经济总量及结构的区域差异明显
一是GDP地区差异较大。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我国地区间差异都比较明显。从人均GDP指标看,2007年全国最高的上海地区人均GDP达66367元,而最低的贵州省人均GDP仅为6915元;从GDP总量看,全国最高的广东省为30637亿元,而最低的只有342亿元。
二是产业结构地区差异较大。我国各区域均有自己独特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侧重也各有不同。由于各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敏感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地区对同一货币政策反应各异。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最多的广东省为141910亿元,最少的省仅为28亿元,此指标的区域间标准差达3877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最高的山东省为4766亿元,最低的为80亿元,此指标的区域间标准差达1211亿元。
三是企业性质与规模不同。一般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对货币政策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对货币政策相对敏感。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特点差异较大。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和小型企业发展迅速,对货币政策反应更为敏感,而中西部地区则表现得相对迟缓。
四是居民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恩格尔系数一般大于45%,高于经济发达地区10-15个百分点,处于以收定支阶段的人群比例较高,金融资产以银行存款为主,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相对较低。而经济发达地区居民金融资产逐步多样化,对货币政策变化相对更为敏感。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数据显示,当年居民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为23262元,最低的甘肃省为10012元,辽宁省为12300元,此指标的区域间标准差达3564元。
(二)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由于经济基础、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等因素,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较大。东部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程度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不仅各类金融机构数量多、资产规模大,而且形成了比较有序的竞争机制,经营效率较高;而在中西部地区,金融业发展相对缓慢,金融机构规模相对较小,金融市场成熟度较低。
一是金融深化程度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地市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其占当地GDP的比重差距较大。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数据计算,当年各项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最高的北京达4.19,最低的内蒙古为0.83,样本标准差为0.6;各项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最高的北京为2.21,最低的黑龙江为0.6,样本标准差为0.34。
二是金融市场完善程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货币市场相对完善,参与交易的金融机构较多,交易量较大,能通过货币市场较好地传达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而经济欠发达区域的货币市场体系建设和业务发展滞后,参与主体少,交易品种单一,受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是金融机构数量差异较大。区域经济环境是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基于提高资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考虑,逐步上收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分支机构贷款审批权限,大量调整和撤并欠发达地区的基层营业网点,导致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业务交易量小、信贷权限有限。同时,商业银行普遍制定了较高的系统内准备金缴存率和上存资金利率,集中信贷资金投放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欠发达地区信贷投入不足和资金外流。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对货币政策更为敏感。
三、实行区域差别化金融政策的模式探讨
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实施区域差别化货币政策的基础。一是已出台的区域性经济政策为差别化货币政策提供了平台和基础;二是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日益成熟。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逐步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日趋灵活、成熟。并且,我国已经在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额度等政策工具上逐步实现了差别化操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区域差别化货币政策具备机构、人员和技术基础。人民银行九大区分行的设置为区域差别化货币政策的探索提供了机构和人员基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更加复杂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技术可能;四是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的关注度和认知度迅速提高,金融知识普及度也有所提高,为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对于我国实施区域差别化货币政策的模式,笔者认为,并非所有的货币政策工具都适合差别化操作,因此,首先应坚持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大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性质和特点,有选择性的对部分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区域差别化操作。
(一)窗口指导的区域化探索
窗口指导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基于对辖区经济金融的监测分析而提出的指导意见,因此,是最适合区域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实践中,基层人民银行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传导和信贷政策导向的作用。如研究适合地区特点的新型贷款担保方式、帮助地区有资质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助学、就业、中小企业等薄弱领域的信贷服务,配合有关部门健全社会中介担保体系等。
(二)探索区域性货币信贷政策
目前,人民银行各大区分行制定区域性信贷政策的自十分有限,长期以来沿用习惯的上管一级的管理模式。各商业银行总行一般也是转发总行的有关规定。统一的货币政策使基层央行工作缺乏手段,货币政策方面几乎没有主动作为的空间。因此,建议赋予基层人民银行更多、更灵活的货币政策操作权限,增强主动调控的能力,增加更多的操作品种,进一步增强基层人民银行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兼顾欠发达地区的信贷需求特点,缩小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别。
(三)支农再贷款政策区域化
支农再贷款是比较适合差别化的政策工具,可以在综合考虑区域农业发展状况、农业产业结构以及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的基础上,探索区域差别化的投放与管理。如,适度调增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规模、放宽支农再贷款期限、扩大支农再贷款用途、实行有差别的支农再贷款利率等。对于差别化项目的决定,可考虑由大区分行和地市中心支行结合辖区实际确定。
(四)实施更加灵活的机构准入和业务准入制度
1995年颁布、2003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金融机构的必备条件、进入的资本金门槛及业务范围等方面都做了统一的规定。由于东西部的经济金融实力存在巨大差距,对相同资本金的承受能力大不相同,导致中西部地区法人类金融机构绝对量比东部少。因此,建议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降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平衡区域间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如,降低欠发达地区设立金融机构的资本金要求,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金融机构到欠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等。
(五)慎重实施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
目前,我国已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设定了不同存款准备金率,但尚未有针对区域的差别化尝试。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可用资金、公众预期和货币乘数的大小,因此,存款准备金的区域差别化应慎重,可以考虑继续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机构差别化实现区域差别化。
参考文献:
[1]董洋,丁延青.对吉林省货币政策执行的差别化分析[J].金融参考,2006,(l0).
[2]吴伟军,方霞.居民储蓄行为差异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0).
[3]胡振华,胡绪红.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J].财贸研究,2007,(5).
[4]周志梁,赵久爽.货币政策区域差别化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视角[J].武汉金融,2008,(2).
[5]孙天琦.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差别化研究[J].金融研究,2004,(5).
[6]范祚军.货币政策区域性操作:理论与实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5).
篇6
关键词:DSGE模型;经济波动;宏观政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32.03
近几十年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成为经济分析工具的重要突破,其作为主流宏观数量分析工具使得经济问题的研究更加细致和深入。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对经济的一般均衡问题进行研究,作为一种优化模型,它以严格依据一般均衡理论作为起点,通过运用动态优化方法对各个经济主体(居民、厂商、政府等)在不确定的环境下的各种行为决策进行细致的描述,即各个经济主体在面临各种不同的环境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行为方程,同时加上市场条件,然后得到最终的不确定环境中总体经济满足的方程。
1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特点
首先,DSGE模型具有理论上的严谨。长期以来经济建模过程中一个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是,经济模型不能同时兼顾围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两方面,这个两个方面在模型中基本上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模型的理论出发点对此问题考虑的不充分。由于DSGE模型利用动态优化方法对不同经济主体在不确定环境下的行为决策进行了描述,同时考虑了宏观上的加总技术,从而避免了模型设定的任意性问题。使得DSGE模型能够成为整合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的经济模型。
其次,DSGE模型拥有较为一致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DSGE模型维持了微观经济分析与宏观经济分析的一致性。通过加总技术,使经济主体的行为决策在微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获得了满足经济总量的行为方程,使模型整体性较强。
(2)DSGE模型使短期与长期分析获得一致性。因为该模型对各个经济主体的最优行为决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并且对经济的稳态与动态之间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即长期均衡状态及短期动态过程。
(3)DSGE模型避免Lucas批判。 DSGE模型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模型,在模型框架的建立上具有明显的结构特点。它详细描述了各个经济主体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的行为决策、行为方程中参数、经济冲击的设定和识别,使得模型在设立、行为方程的推导、冲击识别、参数确定、预期的形成机制、模型的动态特性方面结构性明显,使得模型的开发人员与应用人员间的沟通、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结果具有客观性、可理解性及可信性。
最后,DSGE模型有较强的政策分析力。DSGE模型显性的结构使其可以避免Lucas批判,在政策分析和评价中起到重要作用,还通过优化的分析框架较好地位福利分析提供支撑,使政策在最优选择及各种政策的相互比较成为可能。
2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基础理论
近几十年发展中,DSGE模型主要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RBC下的DSGE模型与新凯恩斯DSGE模型。
2.1RBC下的DSGE模型
Kydland and Prescott(1982)提出了DSGE模型的最初模式即实际经济周期模型(RBC),他们在市场连续出清、价格为弹性及信息完全的假设条件下,利用动态优化方法,得到了不确定环境下经济主体的最优行为方程。RBC模型理念提出了实际变量方面的冲击,这些冲击通过作用于生产技术以及家庭的偏好传播到实体经济,形成经济周期,这样这些冲击就可以作为经济周期的根源。然而这个模型存在两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在模型的要素投入中,尤其是在Solow模型中,怎样度量生产率冲击;彻底忽视了由货币政策中性引起的经济周期对货币因素的影响。虽然RBC模型的结论值得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但是RBC模型对不确定环境下经济主体行为决策的处理方法引起了后来学者们的极大推崇,也成为DSGE模型采用的一个基本方法。另外,人们在对经济建模的关注上,对经济建模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人们不再只是局限在模型得出的数据结果,而是更进一步注重这些数据结果背后所包括的故事和其理论上的根据及说明。
2.2新凯恩斯DSGE模型
在货币政策方面新凯恩斯DSGE 模型的成功应用与其广泛流行存在密切关联。在学术界,2 0 世纪90 年代对货币政策的研究潮流高涨。不单是有关货币政策的文章疯狂发表,大家所熟悉的一些货币政策规则也是宏观经济学家在当时提出的。如Taylor(1993)提出的简单利率规则。此外,Bernanke and Mishkin(1997)提出的通货膨胀盯住制受到了一些外国央行的广泛好评,因此在这些银行的货币政策中被广泛的运用(Clarida,Gali,and Gertler,1999)。当时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货币政策得到相应的关注:首先,长时间以来,在经济变动的问题上对非货币因素相当独特的关切。在20世纪80年代,部分学者在仔细分析后发现,在较短的时间里面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十分重大。如Romer and Romer(1988),Bernanke and Blinder(1992),Gali(1992),他们关注货币政策冲击的效应。Bernanke,Gertler,and Watson(1997)认为实体经济受到货币政策规的深刻影响。并且,央行将货币政策的执行会对总量经济有重要作用形成一个共识,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其次,在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获得了重要成就。RBC 模型包括了新凯恩斯范式的三个重要因素:名义粘性、垄断竞以及货币。Gordon(1982)和Taylor(1980)的一些研究是新凯恩斯理论的早期模型,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理念是:使得货币政策非中性的关键因素是名义价格粘性。新凯恩斯模型由三个重要方程组成。第一个方程是被Kerr and King(1996)和McCallum and Nelson(1999)称为理性预期的IS 曲线,对应着家庭的跨期优化欧拉方程。IS曲线与消费、货币需求、实际利率与产出密切相关。第二个方程,是一个前瞻性的Phillips 曲线,描绘了商家在处于垄断竞争市场中时应当实行的最优定价行为。第三个方程是在许多文献里面被假定为一个类似Taylor(1993)的利率规则的货币规则货币规则,表明在调整名义利率时,中央银行会依照产出、特别是通货膨胀的变动进行。
依据这三个重要方程,新凯恩斯模型主要描述三个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通货膨胀、名义利率和产出,其特点为:(1)跨期最优选择与一般均衡相结合;(2)理性预期;(3)不完全竞争市场;(4)价格刚性。
3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研究主题
3.1经济波动研究
在分析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时,DSGE主要采用的是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法。通过运用基于RBC理论的DSGE模型,Kydland&Prescott(1982),Long&Plosser(1983)等认为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变动的主要是由技术冲击引起。通过使用粘性价格的DSGE模型,Ireland(1997,2001)证明了波动产出的主要来源是RBC理论中的技术冲击,并认为货币政策冲击是导致通胀波动主要原因。通过使用基于RBC的DSGE模型,黄赜琳(2006)对中国的经济的波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变化的绝大部分原因是由技术冲击引起的,然而技术冲击在对中国就业增长上起到的效应比较小,所以我国的就业比较稳定,变化波动较为舒缓。Dib(2006)运用包含名义(即工资价格粘性)和实际(即资本调整粘性)刚性的DSGE模型认为技术和偏好冲击是产出波动的主要来源。然而与此相反,在许多的文献的研究中,得到的观点与“技术导致经济波动”相反,他们认为在经济波动中技术之外的其他因素所起到的作用更大。通过运用粘性价格,为了解释说明经济周期,Calvo(1983),Gali&Gertler(1999)等从货币观点出发,他们认为在理解经济周期时,价格决定行为及发货币政策冲击挥了重要作用。Gali(1999)通过研究发现,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由技术冲击所导致的,需求冲击是产出和劳动波动的主要因素。Chaffeta1(2000)等在进行研究后发现,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真实摩擦,而并不是名义摩擦。Smets、Wouters(2003)在研究中发现,通胀波动的主要导致因素是价格加成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而引起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劳动供给和货币政策冲击。Adolfion(2007)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通过运用开放经济DSGE,他们发现,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胀波动的主要因素;技术、偏好、劳动供给冲击解释了产出波动的大部分。AttaMensah、Dib(2008)将金融中介机构纳入DSGE的框架,通过研究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中短期的中外信贷冲击是产出、通胀、名义利率变动的原因。Sugo、Ueda(2008)认为日本经济变动主要是由投资调整成本冲击及技术冲击所引起的。Bemankeeta1(1999)、Gertlereta1(2003)以及Christensen、Dib(2008)的研究与以上相反,他们的DSGE的框架包含了金融市场摩擦,分析了经济波动受金融市场摩擦的影响程度。
3.2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经研究表明,目前各国学者对于DGES模型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较为一致,均认为货币政策对产出等实际经济具有真实效应。Gali(2000)提出在粘性价格模型里,货币政策与粘性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Huang、Liu(2002)等认为在粘性工资和垄断竞争情形下,产出能较持久的影响货币政策冲击。Kim(2000)认为,在内生货币供应量规则下,检验的货币政策的流动性效应,其存在与否取决于工资和价格粘性决。Kollman(2001)指出在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能反映出真实效应,因为国内货币供给冲击会使本国的利率下降、汇率贬值,产出增加。AttaMensah、Dib(2008)认为在DSGE框架下的金融中介机构,分析了不完全的信贷市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在前瞻性通胀目标的政策规则下,虽然价格是完全灵活的,但是货币政策仍可以通过信贷传导。
(2)最优货币与财政政策。目前大多数学者是通过福利分析即损失函数对对最优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研究。过去大多数的研究主要强调通胀问题,例如CGG(1999)提出最优货币政策就是名义利率对通胀的响应系数要大于1,对技术冲击保持不变,即名义利率应对通胀系数敏感。Gali、Monacelli(2000)指出最优货币政策就是指通胀为0或无限接近于0,但是名义利率不为0。Kollmann(2002)以最优泰勒规则为基础,他提出该规则可以保证通胀稳定,但会使汇率产生较大的起伏。根据不完全传递汇率理论,Smets、Wouters(2002提出最优货币政策应为国内和进口价格通胀最小值的均值。通过小国开放经济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Chungeta1(2007)提出与汇率相连的货币政策不是最优的货币政策,而通胀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是最优的。Ravenna、Walsh(2006)认为最优货币政策由于信贷市场中的成本渠道原因无法达到最优状态。通过失业粘性DSGE模型,Bhn―chardy、Gali(2006)认为因实际工资刚性致使通胀的货币政策并非最优货币政策,最优货币政策应该是稳定通胀和失业变化的加权平均,即名义利率对通胀和失业响应
的泰勒规则是最优的。Faia(2008)也认为最优货币政策与失业和通胀紧密相关。根据粘性价格与DSGE模型中的最优利率规则,Faia、MonaceUib(2007)提出最优利率规则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Siu(2004)提出最优货币政策与灵活价格在粘性价格下存在较大差异,即最优通胀率与价格粘性程度正相关,而税率有较大的波动。Schmitt―Grohe、Uribe(2004)认为最优财政政策即政府债务和税率是否可以随机变化。Horvath(2009)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与新凯恩斯模型,检验了最优财政政策是否存在挤出效应,即政府购买支出增加,私人消费是否下降。
(3)货币政策传导。通过研究货币政策与企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Barth、Ramey(2000)指出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成本渠道。Ravenna、Walsh(2006)等的研究也表明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存在。与之相反,Rabanal(2007)通过贝叶斯方法指出美国不存在成本渠道。上述研究仅仅货币政策成本传导渠道(即信贷渠道)的存在性,其主要采用校准参数的方法。而李松华(2009)利用中国的数据、利用贝叶斯与极大似然参数估计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供应量渠道和利率渠道的存在性,详细描述了货币政策通过这两个渠道如何影响产出、消费、投资等实际经济。Meh、Moran(2004)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下,银行业存在着金融摩擦。Devereux(2004)通过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指出货币政策传导受汇率影响。
参考文献
[1]Brock W A,Mirman L J.Optimal EconomicGrowth and Uncertainty:the Discounted Case[J].Jour nal ofEconomic Theory,1972,4(3):479.513.
[2]Calvo,Guillermo.Staggered Price in a Utility Maximizing Framework[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3,(12).
[3]Diebold.F.X.The Past,Present,and Future of Macroeconomic Forecasting[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8,12(2).
篇7
【关键词】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如此特殊的经济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已多次实行货币政策,但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着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着,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限 幅度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2-031-04
货币政策有效是指在特定的金融环境和制度条件下,货币当局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通过特定的传导机制能够稳定地影响实际产出,从而达到当局预定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效果的评价,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货币政策有效性主要会受到货币政策的“时滞”、社会公众和企业等微观主体的理性预期行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
货币政策运用的有效性实际上与药物使用的疗效相似,其运用的期限和幅度适当,就相当于服药的持续时间和剂量拿捏准确,则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人体的健康,但如果使用的期限和幅度过度或不到位,则势必会造成经济的震荡和人体的紊乱。可见,研究货币政策运用的期限和幅度,对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只是关注用扩张性政策对付经济衰退,用紧缩性政策对付经济膨胀,却很少分析和研究这种政策能运用多长的时间,以及幅度可以有多大,这就不仅阻碍货币政策效果的提高,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震荡,所以本选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货币政策有效的理论分析
所谓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期限与幅度是指在多长的时间内和多大的幅度内运用货币政策,既可以实现管理层期望的目标,又不会留下经济震荡的隐患。许多学派的理论都包含有回答这个问题的隐约思路,但没有给予明确直接的回答。不过遵循他们的思路进行推导,我们还是能够得出所需的结论。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有不同的判断,这是由于他们理论前提和推导方式不同,譬如,凯恩斯只研究短期,弗里德曼要考虑长期;凯恩斯认为经济是不稳定的,弗里德曼则认为经济有内在的稳定性;弗里德曼依据过去判断未来的适应性预期,卢卡斯则采用理性预期。还有凯恩斯理论提出时,经济与金融发展以及人们的预期心态还很不成熟,到了博弈论提出的时候,不仅市场已经很成熟,而且群体的博弈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的思路中找到货币政策有效的期限与幅度的基本逻辑。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影响经济运行,所以在经济衰退时要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尽管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萧条时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性,而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则比较好。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中有效,在长期中无效。因为经济在本质上是稳定的,货币政策只能在市场未做出反应之前,如生产要素价格(工资)没有上升之前,就业和产出才能增加,一旦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赶上了产品价格的上升,就业和产出就会回到它初始位置,货币政策就失去效果。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有8个月到1.5的年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生效时滞,以致在萧条时期实行的扩张性政策可能在衰退时期生效,繁荣时期实行的紧缩性政策可能在萧条时期生效,从而给经济雪上加霜,或者火上浇油,不是实现经济的稳定,而是加剧经济的波动。
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公众可以预期到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且提前采取行动。也就是说,工人不是等央行货币供给增加,物价上涨之后才要求增加工资,而是在货币供给增加之时就要求加工资。这就使得企业家失去了商品价格上升,而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滞后的时间,边际收益没有大于边际成本机会,他们就不会扩大生产规模,就业和产出无论在长期和短期中都不会变化,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和长期中都是条垂线,失业和通胀之间没有替代关系。
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公众对政策的反应虽不至于完全抵消政策的效果,但仍然会抵消其一部分,但这一部分的多少是不能确知的,这就势必造成货币政策效果不仅不能完全到位,甚至也不能确认到底要打多少折,从而使得管理层不能确认货币政策效果的具置。
博弈论实际上是将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数理化和技术化,随着博弈的重复,合作博弈的紧密度越高,公众的市场反应越朝着管理层期望的方向。譬如,央行高价买进国债,致使利率下降;低价卖出国债,促使利率上升。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公众知道央行宣布要降低利率,就是国债价格要上升;宣布要提高利率,就是国债价格要下降。公众就会提前买卖国债,央行甚至无需实际操作,只要宣布利率调控意向,市场反应就能使利率调整到位。
从有关理论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早期的货币政策可以有较好的效果,因为公众还不知道政策的效应,也不会利用这种效应。但是,随着货币政策的重复,其效果下降,因为公众会形成理性预期,并采取措施,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所以央行越来越趋于实行公开和透明的货币政策,以促使公众形成与央行一致的合作博弈,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样的思路固然反映货币政策有效性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笔者更倾向于弗里德曼的论述角度。因为经济有内在的稳定性,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中造成经济偏离均衡位置,在长期中则要向均衡点回归,所以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随机应变的货币政策因此非常可能成为经济震荡的原因,这正是本文分析的一个重要思路和理论依据。
二、货币政策有效的期限和幅度的含义
鉴于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波动的倾向,有效的货币政策应该是持续时间和调控幅度都比较适当,这就能缩小经济波动的幅度,从而实现经济运行的稳定,如图1所示。
但如果货币政策实施的时间太长,幅度太大,则不仅不能熨平经济的波幅,甚至加剧经济的波幅。如图2所示。当然,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可以有许多环节,涉及到许多方面,譬如,货币政策实施的时间,过早或过迟地进入都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还有货币政策的传导是否通畅,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是否健全,等等都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本文的讨论则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的持续时间和调控幅度上。
三、货币政策波幅过大的教训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大概可以算是货币政策波幅过大的一个例证。尽管,造成次贷风险的原因涉及房贷的条件太宽松,取消了首付,次贷凭证的重复抵押贷款系列太长等,但货币政策波幅过大肯定脱不了干系。
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联储急于恢复经济,实施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1年至2004年,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高点调到1%的低点,这使得原本不符合贷款资格的借款人申请到了次优级抵押贷款,同时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产,二者之间形成互动并共同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在房价大涨和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为追求高回报使得其风险偏好上升,借贷双方风险意识日趋薄弱,次级贷款在美国快速增长,最终导致了房地产的泡沫。2000年至2006年,美国房价指数上涨了130%。
如果说美联储注意到了前期利率下调幅度过大,在后来的利率上调过程中注意加以适当调整,在利率下调中控制好幅度,那么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经济危机。可惜的是,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开始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同样是紧缩幅度过大,从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美国连续加息17次,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至5.5%,货币政策掉头幅度如此之大,一定会使买方人不堪利息负担,房价与次贷一起下跌,金融市场走势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同时恶化。可以想象,如果货币政策调整的幅度没有这么大,也就是当初利率下跌至3%就停下来,以后的利率回升也就可以在4.5%左右停下来,房贷和次贷规模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大,利率回升市场调整也不会有今天这么深,次贷风波也不会闹得今天这么严重。如果不讨论美联储降低利率是面对9.11以后经济衰退的无奈,也不说这次次贷危机都是利率调整幅度过大惹的祸,但一定可以说,货币政策调整幅度过大是酿成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说,美国美联储的利率调整幅度过大,严重地干扰了宏观经济的长期运行。理论上讲,利率作为货币的价格,对于经济整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价格,而联邦基金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对市场利率也具有非常强的引导作用。根据费雪的利率理论,利率变动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消费者的意愿有所变动,二是投资的回报率有所变动。这两者与美联储的利率大幅波动基本无关。这就意味着美联储大幅调控利率的原因或者是对短期经济问题的调控(例如通胀、通缩)或者是通过利率变动影响资本市场变化。但是,从长期来看,不是由于实质的供求关系引起的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有害无益。美联储在解决短期的问题后,却给经济带来的长期的负面影响。
四、货币政策时滞过长的教训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失衡,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等问题可以说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长期控制汇率所造成的。从1978年至1994年,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人民币汇率的长期不变扼制了经济活力,并且出现人民币汇率的“二元”现象,即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而且市场汇率高于官方汇率,存在套利机会。也许我国货币当局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从1994年开始,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对人民币进行了一次性对外大幅度贬值,可惜的是1994年-2004年的十年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却被基本固定在1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的水平上,大大背离了均衡汇率水平。长期以来,我国虽然通过压低汇率短期内促进了出口,却在长期影响了经济的效率,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人民币长期背离均衡是不可持续的,高额的外汇储备和热钱的大量涌入挤压了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因此,从2004年开始,我国进行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2004年的汇率后,我国人民币汇率仍然调整迟缓,不能跟上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和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致使贸易与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快速增长,大量外汇资金涌入境内,外汇储备不断积累,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下,企业和个人纷纷选择卖出外汇,持有人民币。而为保持汇率稳定,央行只能被动购汇,由此投放的基础货币大幅增加,从造成了2007年-2008年货币体系的流动性过剩。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我们的外汇储备增长惊人,巨额的外汇储备影响了我国宏观的健康运行。如果我们在2003年或者更早一个时期就逐步提高人民币汇率,我国国际收支的顺差就没有今天这么大,外汇储备也不会这么高,也不会为流动性过多承受巨大的代价。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货币政策只能在一定的期限和幅度内发挥作用,在适当的幅度和范围内,货币政策可以将经济变量扭动至期望位置,而不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过度使用货币政策,扭曲经济变量,那么扭动的经济变量会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向均衡点回归,这种回归不仅会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甚至还会使经济付出沉重的代价,正像我国前几年实行偏低汇率得到的好处正在被目前汇率的上升所抵消一样。所以,我们只有把握货币政策运用的期限和幅度,就有希望享有货币政策的好处,而避免在长期中付出的代价。即使出于短期目标,也不要将经济变量偏离均衡位置太多太久,并且需要以适当的货币政策促使已经过久扭曲的经济变量以震荡最小的方式回归适当的位置。
我国目前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资本也没有实现自由流动。因此,根据现阶段特点,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是:
(一)实施利率“走廊调控”
所谓“利率走廊”就是央行决定自己的存贷款利率,并让同业拆借利率自发均衡在央行存贷款利率之差二分之一的地方。然后,央行调控利率走廊的高度和幅度,把市场利率调控在可以实现期望汇率和通胀率的水平上。尤其对于通货膨胀的管理,管理层要明确通胀的上下限,广而告之,取信于民,在实际通胀没有超过目标通胀范围时,央行不予干预,一旦有超过范围的可能,央行就坚决进行干预,把实际通胀控制在央行承诺的范围内。
(二)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
目标区制度就是公开干预边界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它的优点是能够兼顾固定汇率制度与未公开干预边界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这比较符合我国的特点,因为我国政府非常强势,干预市场能力强大,因此,市场参与各方对于汇率目标区和汇率干预边界有信心,会形成稳定的汇率预期,市场与央行就会形成稳定的“蜜月效应”。央行借助市场力量维持汇率在目标区内波动,不但保持了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灵活性,且能迅速反映国内基本经济状况的变化,这就不会使人民大幅偏离均衡水平,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左右波动。这会大大减少投机资金进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而且,汇率目标区制度有助于提高经济主体的汇率风险意识,推动金融服务及产品创新,增强经济主体防范汇率风险的能力,为将来的人民币汇率完全市场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徐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2.Milton, Friedman.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J].AmericanEconomic Review, 1968(3): 1-17.
3.Lucas,Robert. Econometric policy Evalucation: A Critique. Carnegie- 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76(1):19-46.
4.谢平.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 J].金融研究,2000(1): 1-10.
5.吴军.紧缩与扩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6.易纲.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2,(11).
7.崔建军.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述评.经济学家[J],2004(2).
篇9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著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著,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06到200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因其自身缺点和环境影响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太显著。货币政策有效性偏弱,对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所以,中央银行要根据现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研究,克服货币政策的缺点,改善金融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本次的经济过热,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理论[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发展[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X].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共.财政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童适平.中央银行学教程[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人民银行应加大对执行货币政策的关注和。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传导中障碍和原因的分析,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一、货币政策传导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的短期效果有时可能非常明显,但持续性、长期性效果则明显不高。据对某县 1996年至2002年的经济金融发展指标分析,GDP (1990年不变价)年均增长13.47%,GDP当年价年均仅增长3.56%,仅有两个年份GDP增幅超过贷款增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仅增长1.9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均增长19.29%,各项贷款年均增长9.9%,贷差逐年减少,从1996年的30673万元减少到2002年的 9851万元,七年平均贷差为26977万元,存贷比例和新增存贷比例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波动主要是由于 1999年至2000年全县剥离9300多万元不良资产所致),总体都在下降,七年平均存贷比例为136%,考虑到可比性因素,金融机构近六年的新增存贷比例都在 50%以上,2002年最低,仍为54.58%.可见,信贷的高投入并没有带动经济的高增长,尽管GDP的增幅有时高过贷款的增幅,但金融机构存款的高增长和农民人均收入的低增长又从不同侧面弱化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的效能。效能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一)县级人民银行在传导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有误区。一是存在畏难情绪。不少人认为,货币政策的制定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重大货币政策的实施操作也主要靠总行组织和推动,基层人民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和政策效果无能为力。特别是这次监管体制改革,使人民银行员工对实施货币政策专业化感到力不从心,认为监管职能的分离弱化了人民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二是重金融监督管理轻货币政策效能。近几年由于金融风险的日益突出,金融机构“双降”工作和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花费了金融部门的大量精力,而对货币政策传导与金融监管的相辅相成关系不去深究,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随着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而发生偏移。三是僵化。一提到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有人认为不过是传达、转发文件,只照抄照搬,而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有效的指导。四是意识不强。基层人民银行,尤其是货币信贷部门的人员,一味忙于事务性的工作,而对自己所承担的贯彻实施货币政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注意到自己所做工作在货币政策层面上的效果和作用。五是定位不准。过去人民银行县支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金融监管上,且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成效十分显著。但是,对货币政策的关注却相对滞后,认为制定货币政策是总行的职责,县支行难以作为。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对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不够,对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不多,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底数不清,这将对县支行管理职能的转变和履行职责水平的提高带来不利,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也多停留在“务虚”角度。
(二)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不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担负着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任务,但其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不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信用社信贷管理比较灵活,但不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发挥主要作用。商业银行贷款营销机制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而风险防范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比较系统、完善,责任和利益明显不对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银行经营收入严重依赖信贷利息收入,更增强了银行对信贷资产风险的防范,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以某县为例,全县只有工、农、建三家商业银行,建行也降格为市分行的一个分理处,贷款余额仅为1226万元,其中还有已经进入破产程序的破产债权1011万元,工行和农行的信贷业务仅限于消费贷款、个人贷款业务,公司客户贷款较少,在人民银行下达的支持“三有”贷款、信用担保机构贷款、下岗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的承载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由于宣传不到位,中介、金融机构、贷款需求方对货币政策知识掌握得不够,全社会货币政策素质偏低。
(三)货币政策传导路径过于狭窄。近年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通过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票据市场等途径进行,但从县域经济状况看,证券市场、票据市场、货币市场严重缺乏,利率政策对经济的震荡作用和弹性,已经远远低于政策出台时的预期,人民银行下发的窗口指导性意见受时间和层级的阻滞又使其作用效力渐减,再贷款的作用仅限于支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现实操作困难。农业的弱势地位和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又注定其吸纳信贷资金的能力十分有限,再贴现不仅在县级人民银行,就是在市级中心支行也出现了零余额。因此,过窄的传导路径,限制了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的作用。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环境存在梗阻。主要表现,一是国有企业机制没有根本转变,整体资产负债率偏高;二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现象严重,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三是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消费市场主导产品仍未形成,最终消费回升较慢,消费信贷难以达到有效规模,超前消费拉动经济一时难以实现;五是社会诚信缺失,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与货币政策要求的外部环境还存在不小差距。
二、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效能的几点建议
(一)把握时机,为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效能创造条件
随着经济和金融改革的深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贯彻执行货币政策面临很多有利条件:一是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日渐显现,其组成人员逐步化,独立性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分离使人民银行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和判断货币政策。三是即将修改的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新制定的银行业管理法,使社会对人民银行日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寄予厚望。
(二)深挖内潜,强化职能调整后县支行的职责履行
人民银行县支行要全面理解监管体制改革,正确把握职责调整,集中精力做好调查,要对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调查研究,履行人民银行职责。
1.尽快树立货币政策观念。伴随着银监会的成立,加强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研究,将成为人民银行基层行的主要职责之一。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载体,是具体化的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好信贷政策,也即间接地贯彻落实了货币政策。具体到县支行,可以更多地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找准自己的位置。要严格抛弃那种依靠监管权力保证货币政策实施的依赖心理,特别是没有机会成立监管部门的县支行,更应该树立货币政策观念,以更好地履行调整后的职责和任务。
2.进一步关注县域的和运行情况。要善于从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县域经济发展中捕捉线索,从信贷投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信贷收支的反映、经济金融的衔接等环节中发现问题。
3.提高基层央行员工把握和运用金融数据信息的能力。当前,县支行要组织干部职工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原理等相关知识,学习调查研究和综合的技术与,为加强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某个时段存、贷款情况进行分析时,不能只看余额的增减,还应看增减额的增减变化,同时在分析绝对额变化时,还要注意相对数的分析。对金融形势的分析,既要看总额的变化,还要看项目或行别在结构、比重、份额方面的变化。另外,对金融数据的分析,也应结合经济数据去分析。
4.充分认识到各项金融服务工作也是贯彻执行好货币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研究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对贯彻执行好货币政策的作用点。要做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之间关于对金融机构监管的衔接工作,以便全面地履行好县支行的职责。
(三)多方联动,构建货币政策良性传导机制
1.适当制定有利于增强实效性和地区差别性的区域性货币政策。为了使货币政策更符合区域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和出台货币政策时,在与国家的货币政策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授予大区分行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运行整体状况、特点以及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制定相应的区域性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及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上适当的审批权限,或在出台货币政策时按照区域经济的特点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政策,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效。
2.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一是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人民银行货币信贷部门的工作职责,增强传导手段,更好地发挥人民银行分支行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基层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二是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加快信用制度建设,维护金融债权,为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和个人消费信贷的增长,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和企业及居民个人的行为,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尽快建立一个政府、企业和银行之间反应灵敏、有效沟通、协调一致的信息平台,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更及时、权威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