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与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法与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法律是将经济政策进行法律化的结果,两者之间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连接。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的正规化结构组成部分,经济制度的变迁需要依托与经济政策与经济制度的发展,所以形成了三者之间相互重叠的关系,经济政策与经济的改革是经济制度变迁的主要环节。国内在进行经济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以实际的规章制度为基础依据,形成全新的经济制度规划。
关键词:
制度变迁;经济政策;经济法律
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是政法的经济化缩影,传统的对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的研究都是从其定义的角度进行,对其所表现的形式与特点、对象、主体等进行逻辑的分析,研究方向相对单一,难以出现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中所研究的论题是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去判别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规划的其中一个部分,对其相互之间联系进行研究,势必会引发一个新的方向。
一、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如何限定
1.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对国家在经济生活中意志的客观反映,是针对解决经济问题所形成的政策,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政治领域在经济领域实施的决策。有部分学者认为经济制度是国家在政党与盈利企业的压力下进行的经济活动,是政府经济意志的诠释,从历史的研究上看这种理论是被得到认可的,但若就中国相对特殊的政治体制上看就明显与实际不符了[1]。现代对经济政策的理解是除国内法律以外的各职公共意志对经济领域进行调控的表现形式。
2.经济法律对于经济法律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1)部门法的划分方向。经济法律是我国法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门法,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主要显现为国际颁布的调控市场关系的各种法律政策;(2)法律学科的划分方向。经济法律是后被提出的一门法律,与经济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同时又有着相互独立的区别,经济政策的最大目标是效益,经济法律的最终方向是经济市场的公平[2]。
二、制度变迁下经济政策起到的作用
1.经济政策发展促使经济制度的变迁经济政策在某种定义上属于经济制度的一个部分,是经济制度的规则化部分,经济政策的发展也是经济制度发展的一个方向体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迟延性。因此,许多研究也证实,在货币政策调整的六个月之内,调整对总需求的影响较小。也就是说,经济制度的变迁初期实际上就是规则部分的变迁,也就是经济政策的变迁。2.经济政策发展对经济制度变迁的能动性经济政策在经济制度变迁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能动性上,国家经济政策的建立与具体的实施都是经过对经济制度施加压力而完成的。西方国家对经济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使其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自由市场制度的经济制度。国内在1984年推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便是按照政策的方式对经济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表现,此政策的推行,推动了国内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变。
三、制度变迁下经济法律起到的作用
1.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变迁的体现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规划的其中一个部分,经济法律的发展表现为两个方向,第一种是规则占主导地位的发展,具体指的是经济法律体现的是未来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政府方向希望通过经济法律的改革带领经济制度的发展[3]。第二种是事实体现的发展方向,具体指的是经济法律制度下的经济法律的形成都是由事实经济决定的,法律所反映的是经济生活,而经济法律更是对经济事实的客观反映。
2.经济法律发展推动制度变迁国家是制度形式的主体,经由经济法律与经济政策实行对经济领域的意志,最终的结果是影响到经济制度的变迁。中国体制法制化逐渐增强,经济法律对经济制度的影响力自然会随之增加,法律不止是对所形式的制度的限制,同样也不只是各企业间利益相争的结果,法律在经济领域中被有效的利用,形成经济制度的规则化,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或是限制作用。
四、结语
从国内经济制度变革的实际情况上看,经济政策需要在经济法律的限制下经过政府进行具体的实施,所表现的是法律对行政权的限制。现代社会发展下的经济体制不应该只关注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干预,更需要关注的是国家通过法律对经济领域进行适当的调控。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经济政策需要在经济法律的限定内实行,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相互协调发展,共同完成经济制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1-01.
[2]民商与经济法律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6-1.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经验;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4-086-05
一、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阶段,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完成,以大量耗费能源发展经济的模式逐步被抛弃,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矛盾的首选模式。低碳经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展。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后,这种经济模式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各国政府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努力推进低碳化,力争抢占低碳技术的领先地位。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改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其目标是降低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大,虽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降低碳排放的国际要求,但是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中国政府也积极向国际社会承诺降低碳排放。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如果不进行任何控制,到203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114亿吨,为此中国政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制定科学的政策,实施有效的措施。在制定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政策时,首先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汲取他们的经验。
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策略
(一)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性规划
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这些战略目标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基本方向是一致的,就是要达到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为了发展低碳经济,发达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这些政策的重点概括起来就是开发低碳技术,发展清洁能源,改造传统产业,以便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英国在2003年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2008年了《气候变化法案》,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的具有法律约束性长期框架的国家。2009年7月15日,颁布了《英国低碳转型计划》白皮书。英国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到2050年将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消减60%。《气候变化法案》提出到205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20年的中期目标是减少34%的排放。德国在2008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其后,又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供暖法》等法律法规。《可再生能源法》把风能作为发展的重点,尤其海上风能。《可再生能源供暖法》规定,德国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用于供暖,计划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供暖比例提高到14%(2006年为6%)。
日本政府为了达到低碳社会目标,制定了详细的“低碳社会行动计划”(2008年),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2009年)政策法案,对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进行整顿,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措施,推动低碳社会建设。日本把节能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创新作为重点,对可以大规模降低温室气体的捕捉和封存技术进行大力扶持。政府继续投资化石能源的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特别是投资燃煤电厂的烟气脱硫技术,确保日本形成国际领先的脱硫环保技术。
澳大利亚在2008年了《减少碳排放计划》政策绿皮书。提出了减排计划目标:2050年达到2000年气体排放的40%。计划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重要达到全部电力的20%。计划7年投资5亿澳元,重点用于热能技术升级与太阳能开发利用。计划建立一个全球碳捕集与储存中心。
(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
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建设低碳社会,发达国家在进行战略规划的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在所有的政策措施中,制定和实施鼓励低碳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是十分重要的举措。在财政政策中,支出政策和收入政策是其两个主要方面,二者的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其内容主要是财政投入政策、补贴、政府采购、税收政策等。
1.财政支出政策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财政政策
1引言
国家只有通过制定区域的税收调节政策来为落后的地区带来较大的优惠,这样才能够实现新企业落户西部地区,从而振兴区域经济。同时,中央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完善的转移支付、财政支出的政策,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2调整区域税收政策
第一,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要以产业作为主体。由于国内的西部地区投入的有效资本量不足,而且资本产出效率低下,这种现实情况难吸引社会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建厂。政府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西部地区省份的企业税收,以吸引社会投资。制定产业的导向,优化完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逐步化解地区收入与输出政策及经济目标调整之间的矛盾。运用税收政策来鼓励社会企业和外资企业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并统一内外部企业的所得税,适当降低税率。实现税收政策体系优化完善,调整国内的区域产业结构。要关注税收政策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完善、能源及原料产业优化及高新产业的建设中,这样才能够使中部、西部地区建成一个以资源开发为主、加工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以减税的优惠政策为主,以免税为辅,采用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投资抵免税收、信贷等各类方式,调节税收政策,逐步突出落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满足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逐步实现对中部、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税收有效减免,以中央税收减免作为主体,这样才能够展现出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要通过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发展,要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生产人才资源投入力度不足,以及人才人力产出效率低下的现实。重点要通过政府的各类支持政策去转变过去税务筹划工具单一的不良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与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相关的激励方式,实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加强人员培训,颁布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应用更多的政策来吸引人才在企业落户。对于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来吸引人才落户,对于科技水平高的公司可以适当地减免税收以支持企业的发展。加大科技企业科研成果的研制和科研资金的投入,对这些研发企业也可以出台税收减免政策,对公司购买的高端仪器设备,可以使公司加速折旧,鼓励公司购置新设备。并且鼓励社会上的企业通过建立风控资金、开发基金的模式,实现对关键技术的突破。第三,要推动中西部城市的旅游业快速发展,为旅游产业设计更优惠的政策。国内西部省份,在全国占有近23%的人口,国土面积达到了近57%,旅游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35%。西部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很高,因而就可以制定针对旅游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加快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1]。第四,逐步改革农业税制度,逐步实现统一的城乡税制目标。当前,我国的税制不能够体现出税务的公平性,主要是实现了二元税制,则不利于调节城市与乡村区域经济的差距和居民收入的差距。农业税收政策不合理,就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也会影响到农村区域的发展,以及农民的需求增长,也会限制到当前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税收不合理就会为农民带来更多税务负担,也会进一步拉大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这就会造成基层的政府部门财政困难。
3调整转移支付政策
通过调整国内的转移支付政策,可以进一步积极地突出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作用,支持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样才能够尽量地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针对西部区域的人力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财政支持资金力度不足的问题,通过转变现有的转移支付模式,确定转移支付的标准,以及规范转移资金的使用方式,促使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应用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政策,实现财政资金拨付,可以应用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政策,且也要使用横向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应用因素法,实现支付更加精准化。建立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有效协调中部和西部各省份税收的返还系数,这样才可以调动公司纳税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使财政向西部区域转移更多的资金,促进西部区域的发展。
4调整财政支出政策
调整现有的财政收入政策,要基于中部、西部地区落后的现状以及结合各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状况。通过调整支出政策,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地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这样才能够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对区域资本劳动力投入和区域产出效率的激励作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仍存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财力严重不足以及财政支出不够合理的问题,并且也存在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高于全国水平的现象,导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城市维护管理和基本道路设施建设的资金支出不足。造成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水平不高。
5调整财政投资政策
通过调整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投资政策,使社会上的资本资金更多地偏向于投资西部不发达地区。改善西部区域的投资环境,通常,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要明显优越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税收体制机制、财政分配机制的投资环境上,发达地区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部门要将财政投资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要选择重点的投资方向和领域,提高投资质量水平,可以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但需要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区域自然条件和投资硬件环境,还要逐步处理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此才可以实现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最大限度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优化完善税收体制机制。创建良好投资环境,让财政资金的投资方向更多地倾向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道路建设方面,吸引外部资本的投入。要针对中部、西部地区不发达省份投资环境不佳的现实,国家加大对中部、西部地区道路设施、电网设施、通信设施、桥梁基础设施的投资,要逐步压缩中央政府向东部区域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投资重点放置于处理中部、西部地区经济不平衡方面。重点在农业、交通业、通信业、能源业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弥补之前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不良问题,重点考虑改善中西部省份的投资环境,同时,保证政府的投资资金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引领作用,引导社会的民间资本跟进投资。政府部门鼓励社会资本、外资资本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并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的补贴和优惠。优化完善现有的改革、财政投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制度,逐步加大对西部区域投资的力度。在社会上建立风投基金、担保基金来加大对社会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扶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加强对西部高新产业、环保产业的资金扶持。此外,要有效改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落后的现状,并将旅游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与扶贫开发相融合。应用政府采购机制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并重点支持西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生态环保的政府采购。应该在社会上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企业化运营支持,以及实现公用事业的企业化运营管理,实现社会资本投资于西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投资模式,使社会资本能够享受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带来的收益。制定促进中西部投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优化完善区域财政政策机制,完善对落后区域的投资立法。
6结语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政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所凸显,无论在东西部地区,还是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还可能影响社会发展。市场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仅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无法有效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当出现市场调控失灵现象时,如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时,需要政府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主动投资公共项目,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由此可见,政府开展区域财政政策调整的方法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缓解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能够为其他地区的协调区域发展措施的研究与具体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对我国现阶段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加快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制度提出相关建议,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义做出了具体解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包括四点内容:第一点,利用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二点,建立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给予各区域发展的机会;第三点,清楚地认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扶持措施;第四点,陆地与海洋共同发展。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文件,进一步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一方面,应合理规划各区域的经济布局,缓解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合理的科学方法统一规划,细化错综复杂的工作,实现各地的共同发展。国家大力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也因地区经济共享机制得到较好的实施。落后地区根据战略一步步发展,不断提高自我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增强,实现自产自销的良好态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发展需同步进行,做到人与自然与经济和谐发展,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平衡。从长远角度分析,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需保证各个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1.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从我国财政转移制度的设计方面来看,主要采用五级制,如果预算的层次过多,就会导致财政转移支付缺乏监督,不利于政府管理。近年来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已经成为一种补助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缺乏专门的财政支付监管部门,导致部分资金的用途和划分仍不合理。从我国财政转移制度主要采用的方法来看,它的用法主要分为资金补助和税收返还。这两种用法都是针对地方所设计的,可以普遍适用各个地方政府。但是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地区间资源的调整,而且会导致部分地方政府疏于对税收的管理,造成税收的随意性,更有甚者会影响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如果要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就要先保证满足经济滞后地区的公共消费支出需求。如果政府不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手段,就会导致部分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2.财政投入与利用效率地区差异大财政投入的资金水平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财政投入在各地区如何分配、各地区对财政投入资金的利用率,都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通常情况下,中央财政投入资金水平与利用率高的地区,地区人均GDP与人均收入水平就越高,从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也高。中央财政投入贯彻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且中央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较大,一段时间内财政投资的重点地区为东部地区。根据赫尔希曼模型可知,一个地区生产型投资的进入成本,会随着中央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地区经济生活环境的改善,吸引大量资金投入。由于相当一部分财政资金都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因此我国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从各地区对财政投入资金的利用率来看,由于政策的倾斜,东部地区得到了优先发展,而中西部区域受政策影响,再加上地区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西部等地区的发展,但这些地区对于国家财政投入的资金利用率仍然较低,没有将资金最大化、合理化配置。
3.落后地区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对于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面临着严重的财力紧缺问题。除此之外,在这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行政管理支出费用占地方总体费用的很大一部分,以至于用于基本设施建设、维护管理以及科研教育的支出严重紧缺,这也是导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以及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三、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策略
要想加快实现我国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就要坚持效率优先以及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时要注重效率,还要以公平的原则对待东西部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不同地区发展的对策,这也是实现我国各地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上述分析对于如何实现地区的均衡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首先,重点完善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制度。尤其要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借此来推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程度。针对城乡差异而言,要加大对落后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水平。通过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完善中央的财政转移制度。第一,要整理所有的转移支付项目,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规整,使其具有规范性和公平性。对新项目还要进行严格的要求和控制。第二,要建立专门的绩效评定制度。设定专门的标准评价该项目对发展国家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对于那些可以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就要加大投资力度,反之则要削减投资。
2.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政政策(1)对农业的调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应该发挥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打造以精加工为主的绿色食物生产基地。中央政府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应该重点针对优势地区。同时还可以建立关于粮食的利益补偿机制,根据不同的作物与其进行补给,逐步完善对农民农业活动的补贴以及生产装备购置的补贴,还要健全对农业的补贴制度等等,借此来帮助这些地区形成规范的粮食生产区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2)对工业的调整。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制度来扶持高科技产业以及依靠战略性知识技术支撑的产业发展。而对于基础性产业,可以利用财政转移的方式来帮助这些产业筹集资金。专项性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可以帮助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淘汰那些浪费资源以及技术落后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大与外资的合作力度,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引进外来先进技术,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使这些产业推动该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3)对服务业的调整。政府应该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扩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强化制造与服务环节的衔接,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优势,并且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升级,使这两个环节相互促进。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服务业部门帮助企业吸引投资,扩大服务业资金来源,这对于提升服务业的经济收益和提高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重视落后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在整个地区的支出费用中占比偏少。因此,要不断加强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重点关注中西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还可以适当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可以建立地区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全方面筹措建设资金,以此来推动落后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篇5
1.从工业化进程分析,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张和速度的加快,更重要的是地区经济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工业化演变进程正在加快。80年代,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初级产品生产和传统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GDP水平在280美元左右徘徊。2002年全省县域经济中人均GDP达到754美元, 已越出传统工业化初期,处于传统工业化中期水平。
产业结构呈现高度化趋势。90年代以来,全省县域经济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上升。三次产业结构正在向三、二、一阶段的迈进。
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结构异动趋向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批农业劳动力逐步转到第二、三产业,大批农村人口也逐步转为城市人口。
2.从改革开放进程分析,所有制的变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民营经济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体制创新推动民营化改革,民营经济成为新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县(市)大力推进国有民营、公有民营、民有民营,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超过80%以上。如仙桃市通过“1+X”模式,即保留迈亚股份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其余全部实现公转民营。
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县域以外的资本成为新的增长点。宜城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努力搭建让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能够源源不断涌入的平台。近四年,全市共引进项目300多个,引进资金10亿多元,如楚天化纤、菲律宾富亿、香港港骏隆、广东万众等大企业、大公司纷纷入驻。
3.从地域构成上分析,呈现出以江汉平原、鄂北岗地为轴心的中部地区领先发展,鄂东、鄂西两翼相对缓慢与滞后的区域发展层次格局。90年代以来,随着开放开发深入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全省县域布局结构向三个层次的环状格局过渡的特征愈来愈明显。就近几年的发展态势看,全省较发达县(市、区)与不发达县(市、区)均相对集中,较发达县(市、区)全部集中于内环区域的沿江、沿线地带,十二个特困县则集中于鄂西北、鄂西南地区。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
1.转变县级政府管理职能。一是县级政府应弱化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强化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应清理并逐步削减行政性审批,大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大幅度减少审批事项,逐步实行登记制度。实行政企分开,县级政府主要职责是着重搞好工业、农业、城市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指导,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服务成效与质量。二是县级政府应着力建设好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国内外相衔接的大市场体系。为市场正常运转提供各种服务,积极制定各种规范市场主体和各种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或退出机制,引进保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规则,并运用科学合理的监控手段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三是要树立现代政府行政管理观念,缩小政府经济微观管理职能,拓展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保证社会组织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现代行政管理要强化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要正确看待政府作用、限定政府权限和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政府的准确定位,建立真正意义的现代政府――“有限政府”、“小政府”、“责任政府”,为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2.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要创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二是要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三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加工。四是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要力争在下列农业科技方面取得新的突破:1)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是农产品增值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是规避农产品易腐易烂的风险,为市场提供丰富商品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点金”术。2)农产品科学种养殖综合技术。这包括土地肥力测试及综合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预报及防治技术、套种技术、畜禽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科学繁育、工厂化养殖技术、动物疾病的防治技术、饲料技术等。传统种养殖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必须认真总结和吸收;同时,也要采用新出现的科学种养殖技术,把农产品种养殖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3)新品种开发和快速繁育技术。种子的品质和品种繁育速度是农产品生产的核心和决定性因素。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一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发展现代企业。二是要实施产业优化和产业集群战略,拓展县域工业发展空间,包括产业优化战略和产业集群战略。三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城镇及工业园区建设。四是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改造。
县域地区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的重点是发展区域核心技术,即符合科技发展趋势,与区域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关系密切,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技术。核心技术的发展主要应用于主导产业部门,提升主导产业的装备水平、工艺流程,改进产品性能、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或者以引进技术和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新的产业部门。对于欠发达县域而言,技术引进、开发的重点是:农林产品的深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技术;能够提高制造业的装备水平、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机电一体化,化学工业、医药工业技术等。
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再上台阶。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横向看,就是要尽量扩大县域第三产业的空间范围,应把发展的重心放在生产服务领域,这是把县域市场经济推向更高层次的关键,县域商业的发展应把重点放在建立和发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批发市场上。从纵向看,第三产业起步晚、起点高,才有希望赶上人家。发展横向联合,建立企业集团,提高经济效益,是县域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人才引进、技术进步、经营管理、资产评估、基础设施开发等多种内容的咨询业,以及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等诸多现代第三产业部门,是把县域工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所必需的。实施网络化发展战略是改变县域第三产业落后局面的关键所在。所谓网络,是指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层次的社区之内建立纵横交错、密切联结、共同组成的县域第三产业社会服务体系。要把县域一、二、三产业有机联系起来,使一、二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成龙配套。
篇6
关键词:经济区域;主体功能区;公共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0051-04
一、国外经济区域与我国主体功能区的比较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战略,
“主体功能区”也是《纲要》提出的新概念,过去国内外并无类似提法。《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对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相关要求,但编制过程及规划实施存在诸多矛盾和困难,尤其在公共财政政策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更是如此。从国外看,与我国“主体功能区”相近的是“经济区域”,其实践经历了较长时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严格地说,我国的“主体功能区”与国外的“经济区域”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多不同点。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国外的经济区域主要分为“标准区域”和“问题区域”两大类,将国外“经济区域”与我国“主体功能区”相比较,不难发现两者的异同:
――相似之处。两者都是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区划,制定主体都是政府部门,目的都是要承担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某些功能、解决区域发展中的某些问题,其实施也将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相应调整。
――不同点。(1)综合目标差异。我国“主体功能区”不单纯等同于国外的“问题区域”或“标准区域”,而是同时具有空间规划和特定区域或问题区域划分的性质。(2)理念差异。我国“主体功能区”更突出“主体功能”理念,它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系统性的宏观整体规划,要承担特定的“主体功能”,要引导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并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和城乡人民都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的目标。(3)政策制定与协调。与国外经济区域相似,我国主体功能区政策也要推动区域实现某些功能,但由于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而更多地体现出政策的差异性,并且除主体功能区政策外,还有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多种区域政策,由此导致政策之间必然存在协调问题。(4)政策完善度。与国外经济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已形成体系并较为完善相比,我国主体功能区政策因诞生时间短、承担功能大、目标更高等因素,决定了相关政策必然存在不完善之处。
二、国外促进经济区域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
从促进区域发展角度看,国外经济区域大致有膨胀区(密集区、过密区)、重点开发区(落后区、欠发达区)、限制类、保护类等四大类区域,其分别与我国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四大类区域相对应。为此,我们从国外上述四大类区域入手,分别介绍其成功的公共财政政策,以期借鉴。
(一)膨胀区的公共财政政策做法
膨胀区是需要优化开发的区域,国外对这类区域的财政政策主要集中在优化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开发新区、促进经济活动扩散等方面。
1.建立许可证制度,引导和控制企业在区域内选址
主要是以发放许可证的方式对企业的选址进行调控。如英国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就开始控制企业向繁荣地区过分集中,并规定只有获得贸易委员会的建设许可证才可新建工厂;60年代以后,许可证制度继续加强,专门成立办公机构选址局,支持办公机构从伦敦等过密区迁出,并加强对中部、东南部地区开发证书的发放控制。法国类似,1955年专门通过“凡在巴黎创办企业必须经政府批准并取得许可证”的法令,并以违规罚款等方式确保该规定执行。
2.建设新城和促进区域分散化发展
推进新城建设,促进区域分散化发展,是转移膨胀区过多企业和投资、促进其他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提出该项政策的是莫斯科,英、法、韩等国的做法比较典型。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控制大密集区发展的国家,其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奖励人口和公司从首都迁往周边的新中心或其他中心。法国先后设立“经济和社会发展基金”、“地区开发奖金”,对外迁企业或机构发放,并提供各种优厚资助。在建设新城方面,韩国为鼓励房地产业发展,在首尔周围建设新城,促进郊区发展;法国则在其“1970年至1975年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决定在里昂、里尔等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动。
3.征收拥挤费
征收拥挤费是优化过密区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不仅包括对建筑、办公场所等的收费,还包括对交通拥挤的收费。经典的例子是伦敦,其为解决交通几近瘫痪的状态而于2003年在最为拥挤的伦敦“中心区”实施“交通拥挤收费”计划,对收费的时间、区域范围、适用对象、收费金额、收费方式、处罚规定和优惠(免费)车辆等均作了明确规定。
(二)重点开发区的公共财政政策做法
针对重点开发区域(落后区、欠发达区)的开发,是国外经济区域公共财政政策的重点,这类政策内容和体系庞杂,涉及基金、补贴、税收、投资、价格、信贷、金融等各个方面。
1.设立地区发展基金,大力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设立地区发展基金促进区域发展是该类区域政策的重中之重。欧盟和美国的做法比较典型。欧盟先后设立欧洲地区发展基金,以及后来由该基金和欧洲社会基金、欧洲农业保证和支持基金合并而成的结构基金等,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欧洲地区发展基金(ERDF)设立于1975年,随后基金额度迅猛增长,从最初的2.58亿埃居增加到1989年的42.94亿埃居。旨在进一步支持落后区域发展的欧洲结构基金设立于1988年,基金数额1989年、1993年连续翻番,总额高达600亿埃居@。美国类似,1902年国会通过《纽兰兹开垦法》,并设立干旱土地开垦基金,资助水利工程建设,二战后陆续兴建的水系工程使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干旱地区建成了500万英亩灌区。
2.大力推进区域工业化进程
美国在南部和西部开发过程中,通过贷款方式吸引大批工业企业迁入,南部区域的原子能、电子、通信设备、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和新兴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西部人均获得联邦防务合同和防务薪金743美元,远远超过515美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州财政收入的25%以上依靠联邦国防开支的州也全部集中在西部。意大利也相似,1965年~1975年,政府三次增拨资金于南部工业化开发,并明确要求国家控股公司,特别是意大利的大型国营企业,必须将投资的40%投在南部地区,并规定其投资金额的40%应为直接投资。
3.以补贴方式支持农业发展
1933年,美国“农业调整法”规定,农业补贴的主要获得者为玉米等6种“基本商品”的种
植者,同时还规定农场规模越大获得的补贴越多。这些做法使美国南部成了最大受益者,因为在所列6种基本商品中,南部几乎垄断了其中4种作物的生产,同时南部农场规模比一般农场要大得多,由此大大促进了南部开发的进程。
4.以各类优惠政策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美国为促进落后地区开发,规定给迁移户发放迁移补贴费,并为其提供就业培训费、就业机会或信息;以税收和信贷优惠方式,鼓励在南部地区投资;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并制定住宅建筑法,引导人口合理流动。1940年-1993年,美国人口区域重心也由此发生重大变化:西部、南部人口比重分别从10.8%和31%上升到21.7%和35%,而东北部和中西部则分别减少了7.3%和6.7%。
5.金融支持科技发展,带动区域繁荣
如美国20世纪30年端于斯坦福大学等的科研与开发活动,以及60年代的高技术革命,造就了世界闻名的“硅谷”;而当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区域金融行业、房地产业、零售业等的繁荣,使得该地从农业城市发展成美国有名的高技术工业城市。
(三)限制类区域的公共财政政策做法
国外限制类区域的公共财政政策一般集中在生态建设、维护与补偿,以及开展生态移民并对其进行补助等方面。
1.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促进生态保护与补偿
典型的例子是德、捷两国对易北河生态保护与补偿机制。该河上游在捷克,中下游在德国,因未实施流域整治以致水质下降。由此两国协商达成双边协议,成立双边合作组织共同整治易北河,经费主要来源于居民和企业的排污费、财政贷款、研究津贴以及下游对上游的经济补偿等。哥伦比亚地区的流域管理计划也类似,鉴于河流的跨地区性,哥政府在全国成立区域自治机构全面负责流域管理和协调,并建立全国性的资金筹措系统确保资金来源。
2.设立生态税和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
生态环境税在OECD国家已经比较成熟,目前西方国家普遍开征的环境税有空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固体废弃物税、噪声税等。美国自1987年开始实施生态税收制度,提出对SO和NO的排放征税。瑞典颁布了世界第一个生态税调整法案,根据产生二氧化碳的来源对油、煤炭、天然气等征收碳税。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则以美国国会1977年通过的《露天矿矿区土地管理及复垦条例》较为典型,其“采矿企业每采掘一吨煤,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废弃老矿区的土地复垦基金,用于复垦实施前老矿区土地的恢复和复垦”等规定即是典型做法。
3.推进生态移民并进行补偿
这种做法国际上比较普遍,尤其退耕还林还草更为典型。美国20世纪30年代开始实施的保护性退耕计划(Land Retirement for 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1956年的“土地银行”(soil Bank)、1985年的保护区计划(ConservationReserve Program,CRP)等,都是这方面的经典做法,成效显著:1959年-1968年,仅根据土壤银行计划退耕的耕地每年就有445万-1174万公顷,有效推进了生态保护工作。
(四)保护类区域的公共财政政策做法
国外保护类区域一般指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域,其财政政策主要是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干扰和各种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并以完备的法律体系确保公共财政来源
美国国家公园是一个完整的、三级垂直管理的国家公园管理系统,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分工明确。20多部联邦法律,几十部规则、标准和执行命令保证了美国国家公园作为国家遗产在联邦公共支出中的财政地位。
2.设立特定制度,规避区域可能产生重经济利益、轻资源保护的隐患
西班牙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专门有一个“1%文化”政策,规定:建造公共设施的经费中的1%必须用于西班牙历史遗产保护和丰富,或用于促进艺术创造,尤其是有关文物及其环境方面的艺术创造。美国国会1965年通过《特许经营法》,规定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不得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公园内的商业经营项目必须通过特许经营的办法委托企业经营,这就使管理者和经营者成功分离,规避了重经济效益、轻资源保护的事情发生。
3.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生态移民
二战后针对因游客大增而引致的旅游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美国国家公园局启动“66计划”:从1956年开始用IO年时间、花费10亿美元改善公园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很好地满足了游客需求。同时,与限制类开发区相似,保护类区域也积极开展生态移民,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和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具体做法可参见上文限制类开发区的做法。
三、国外财政政策实践对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启示
国外促进经济区域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实践。对我国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至少得到以下启示:
1.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区域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面作用,既要政府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意大利南部开发的先期教训,美国西部、日本北海道开发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政府与市场合作对区域开发的重要性。
2.要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主体功能区尤其重点开发区建设涉及领域广、问题多、利益复杂,建立健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协调机制,并以较为完善的制度、法律法规为保障,有助于区域间问题的解决。如欧盟区域政策强调成员国都能参与机构组成和权力分配,委员会、理事会、欧洲议会等职责明确,区域政策和活动均受法律约束;德国易北河、哥伦比亚的流域管理计划等,也都是区域协作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
3.要做好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设计
财政转移支付是我国主体功能区尤其是其中的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开发建设的重要财政政策内容,必须做好制度设计工作,不仅要将国家财政支持与地方自立相结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要以彻底的分税制为基础,严格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资金要有稳定的来源。欧盟、澳大利亚、德国等的成功经验都证实了上述结论。
4.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开发的重点,尤其对重点开发区域或欠发达地区来说更是如此,这方面应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这也是国外同类区域开发成功的典型特征,如日本政府财政支出中,基础设施投资就占近一半比重。
5.运用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吸引资源要素流入
中小企业是我国主体功能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开发的重要力量,要综合运用税收、补贴、贷款支持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吸引其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可借鉴意大利南部开发经验,把资金政策作为特别干预的重要手段,以优惠措施吸引资金和企业进入,加快区域开发。
篇7
关键词:外交政策;国际形势;经济发展
1 当前我国的国际形势以及外交政策
在当前国际形势的影响下,世界进入了大动荡时期,国际格局进行了相应调整。当前的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有着很大的风险。当前的国际形势包括如下五点:第一:如何保持整体的和平以及稳定的态势,缓和内部动荡。第二: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开展区域合作,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第三:传统与非传统的威胁日趋加深,各种不稳定因素纷纷加强,构成多元化、多样化的世界格局。第四:文明、宗教以及相应的发展模式与竞争在同一个格局中,使得不断发展。第五:我国的发展与和平是国际形势中的重要组成,这使得我国当前的国际地位缓步提升。
随着我国安邻、睦邻以及富邻政策的推行,外部安全政策的稳固,使得当前我国的国际形势趋于平缓。其中的形势包括周围的热点降低,危机潜藏。各大国仍旧在不断争夺战略的优势,使得安全压力不断增加,而我国的仍旧存在。当前我国的安全对话相当活跃,各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出现,使得国家安全工作相当重要。独立自主作为我国新型的外交政策,期间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我国的以及独立,促进和平发展,构建国际的新形势以及新秩序。
2 国际形势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2.1 对当前国际形势的认知
我国在国际中一直坚持的是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当前的国际形势深刻复杂,但是尚未改变多极化的国际形势。各国在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经济水平、政治制度中很难只有一种价值模式就能够统一,这需要由国家来指导。在当前的背景中,国家需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需要发展国家的多边外交政策,继续改善发达国家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妥善解决现有的矛盾。当前,我国需要集中精力,将民族的复兴与世界和平结合,高举和平的旗帜。
我国经济当前仍处于常规型的增长模式中,也开始由传统的模式往新的模式发展,但是期间存在一定坎坷。从当前的国内形势进行分析,国际经济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因为物价方面,虽然居民的消费价格有一定的回落,但是总价格水平仍旧繁重。薄弱的农业基础能够提高农民水平,提升劳动力,加强环保工作。欧美国家处于财政金融危机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扩张政策,增大货币的存量,增强过快的流动性,防止物价反弹。当然,发展道路中,存在着曲折坎坷,但是前途光明,这需要我们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及时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相关矛盾以及问题,努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2.2 推行经济外交政策
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当前需要借助切实可行的外交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做出卓越的贡献。经济外交这个词语我们常常能够在媒体中看到,这主要指的是国家之间的经济组织代表的政府官员以及经济利益进行的相关活动交往,其中包含两种不同的含义,首先就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目标而从事的经济活动,这需要以外交作为手段,为国家谋求经济福利,其次是国家为实现外交目标而进行的相应经济活动,这需要以经济为手段,为国家谋求对外关系中的利益。当前的表现形式需要围绕国际经济问题展开相应的访谈,期间涵盖了多边外交。此间,国家关系的亲疏好坏由国家利益决定,当根本利益一致的时候,国家关系会和睦友好,当国家利益有一定的冲突时,国家之间能够出现一定的摩擦。从西方的相关理论中,我们能够发现国家需要与他国建立各种关系,促进国家利益,谋求财富以及权力。在国家利益构成中,需要相互分享利益,稳定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的国际交往中,和平的外交手段已然成为各国之间的主流趋势,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加强国家之间的通力合作,帮助树立大国形象,转变经济外交当时,转变发展战略,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围绕中心话题进行探讨。
2.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影响
从经济层面上来看,当前,我国的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的竞争核心,当前竞争力的上升能够增强其整体实力,改变世界格局。当前各国创新能力之间的差距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的自主创新力,使得我国在和发达国家的互动中多掌握优势,推动世界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加快建设创新性的国家,转变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际贸易结构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源泉,而产业、技术、投资等综合因素都在不断扩张,我国对于发达国家的贸易依赖总体会下降,从新兴的经济体中的依赖会有所上升。此外,我国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结构逐渐变得更加合理。因为我国的GD判断总量在不断增长,而国际收支处于一种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能够增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率以及总额指标都在持续上涨。
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领域来看,因为经济方式有了相应的调整,涉外部委的职能在进一步扩大,这和国家对外发展的深度以及广度不谋而合。当前需要提高外资,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增强中央政策的统筹能力,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总而言之,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转变是综合性。战略性以及系统性的,很有可能它能够引发一定的深层次的变化,使得我国对于外部的相应行为、态度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国际制度中的关系变化又能够改变全球地区,尤其是周边的环境,并且也会部分的改变外交的相应内容、战略以及方法、政策、布局。当前,我国的外交需要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履行自身使命。
3 经济外交对我国的影响
篇8
关键词: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离不开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又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而制定的旨在促进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差距过分扩大、以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政府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目的,是纠正市场机制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两个相互关联的总目标。区域经济政策从其所采取的政策手段来看,它主要包括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外贸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作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从指导资源宏观配置、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等多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就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进行初步的探索,以就教于同行。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税收政策,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政府经常实施的一种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在政府希望经济需要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收部门对全部企业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区域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投资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税收政策来实现的,即有重点、有选择地运用优惠或限制性的税收措施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某些突出问题,可以强烈地体现某一阶段政府的经济政策意图。正确运用税收政策可以对区域均衡发展起积极作用,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差别税收政策,限制发达区域的过度膨胀和鼓励落后区域的快速发展。
税收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它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由于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并不会给制订有关政策的中央政府带来额外的财政负担,这种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央政府财政能力较弱的国家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如果中央政府想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或减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速度,就可以实施相应的税收政策,从各方面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较差区域的投资环境。从这一点看,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应是一项临时性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很难成为象国家区域财政政策那样的具有长期性国家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不同的税收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吸引力。一般说来,税收优惠宽一些,税负就轻,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高;反之,税收优惠严一些,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就要低一些。显然,要改善落后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这些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央政府在统一税法的前提下,应当对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尽可能多给一些税收优惠。如果在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实行同等优惠政策,这样会不利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形,前者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后者宽,对后者更是“雪上加霜”。税收政策在用于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时,主要是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国家希望经济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务部门对全部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国家税收政策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它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责。除了区域税收优惠外,同时还可以实行行业税收优惠。通过行业税收优惠落实对区域的优惠,扶持落后区域有关产业的发展,推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行业税收优惠相对于区域税收优惠而言,能在不破坏行业内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同一行业实行相同税率,有利于公平竞争。但由于各地产业结构不同,行业间的差别税率往往能表现为区域间的税收差别。对落后区域主要行业的税收优惠能促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又不影响行业的公平竞争。
第二,税制结构对区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国政府如何选择主体税种和实行什么样的税制结构,对地方经济和财力的影响不同。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广大落后区域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是,自然资源丰富,企业效益低下,管理落后。如果政府税收采用以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这些区域的税源就比较充裕,税收收入不受企业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有利于保证落后区域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对于增加当地公共积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经济落后区域企业负担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采取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有利于减轻落后区域企业的负担,因为商品劳务税、资源税属于间接税、转嫁税。采用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地方政府既可以从中取得稳定、可靠的收入,而且纳税企业又可以将税款打入商品、资源产品价格向购买方收取,自己不用负担税款。显然这种税制使经济落后区域从中受益。通过这种税制能起到调节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之间的财政利益的作用。
第三,税收政策在贯彻国家的产业倾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均根据本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确立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并通过建立有利的税制结构来予以保障。国家对不发达区域基础产业倾斜的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转移支付政策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它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能够转移和调节区域收入,从而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转移支付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以便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使贫困地区能够达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水准,即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这一标准是全国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最低标志。因此它是促进各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平衡各区域财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只负责援助那些低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而不负责已高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以使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承担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的职能。中央政府没有必要去追求市场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必要去援助那些大大超过全国公共服务最低标准的发达区域。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区域的援助目的是促进和帮助这些地方政府实现中央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它的钱只能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和由富裕区域向贫困区域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论是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是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实质都是“抽肥补瘦”。一般性补助转移支付量过大,财力平调过多,既挫伤发达区域的积极性,又会使不发达区域产生依赖性,将损害整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和效率。因此,转移支付更多的是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尽管它们同样会导致效率的损失,但相比而言更加公平和合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加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促进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为落后区域的经济起飞创造条件,达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可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不发达区域改善社会公用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转移支付制度能促进一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民能享受到大体平等的公共服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一,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日趋扩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缓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是财政分配的重要职能。公平不仅仅指个人收入方面的公平,还包括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方面的平等权力,如义务教育、公共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这些服务如果只靠当地政府来解决,或者在财政体制中缺乏这种社会公平的机制,就必然出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要很好地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必须有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一种富裕地区援助贫困地区的长期稳定的机制,实现我国各区域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大体平等。
第二,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中央财政来说,可以通过长期努力多集中一些财政收入,提高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并通过对地方政府不同形式的补助,贯彻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增强财政资金的边际使用效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可以使中央财政从与各省博弈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对地方财政来说,可以在划清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通过分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弥补贫穷地区由于财力不足所带来的财政功能不足的缺陷,并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转移支付,落后区域永远是发展不起来的。
第三,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正确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使地方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由于缺乏规范的转移支付的办法,地方政府往往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同中央财政的讨价还价、以及在“关键时候”采取不正当手段如突击支出或突击收税等方面,而懒于发展区域经济。这些不正常的增收和多支,不仅造成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导致了政府行为的错位,给市场发出错误的信息,使供求平衡产生波动。在税收方面长期存在的政出多门、随意减免、乱开税法口子的混乱现象,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区域将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与其他区域攀比,以及“跑部向钱”上面,而且确实得到了实惠。这种现象很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弊端,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严肃税法,提高税收的征收管理水平,真正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从而配合中央政府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显然,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投资政策是具有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投资决策权的中央政府习惯于实施的一项区域经济政策。国家的投资在各区域之间的分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国家投资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全国的经济布局:一是由国家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诸如解决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住宅等方面问题,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为工业化、城市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一些重点区域建设和布局一批工业企业,以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际经济相对均衡发展。可见,财政投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加大对落后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可以提高其经济实力,加快发展速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区域投资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可归结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富裕。区域投资为实现其目标提供了保证。调整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持和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需要政府适当进行投资。可以说,没有投资的实现,就没有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其他变量的增加和改善也就难以实现。不仅如此,区域投资还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作用。投资既然是生产能力的生成活动,就必然包含着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因此,投资的作用对象是多重的,它同时对人、财、物等诸要素及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对它们提出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对它们提出质的配合。政府通过对落后区域投资,兴建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刺激作用来增加一些区域的经济实力和这一区域的社会总产出,提高落后区域固定要素集中程度,增加流动性要素的潜在边际生产力,吸引流动性要素的进入,而且能够改善区域的产业结构。
区域投资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如果区域投资能充分地体现区域生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就能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既有成就,投资效益就会有很大提高。不仅如此,区域投资的规模和投资方向还决定着区域各产业的固定资产拥有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结构。区域投资方向合理,就能适时地促成新兴产业兴起,加快某些薄弱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改善,从而建立起产业间新的比例关系,逐步改变和不断调整区域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可见,投资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种主要比例关系的协调,有助于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也就是说中央政府能够利用它们在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上的投资决策权,选择一部分区域作为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点投资区域,通过它们所属的投资机构注入建设资金来促进这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耗资较大、工期长、利润低、见效慢等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无力独立承担其中较大规模的项目。正因如此,中央政府可以从财政总收入中专门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负责对基础设施中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铁路建设、电力工程等项目的投资。政府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方面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投资分配,直接为不发达区域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当然,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投资尚难以满足各区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要求,为此,政府还可以考虑从金融政策方面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予以倾斜。例如,可以成立与项目相联系的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以拓宽资金融通的范围和渠道,或通过财政政策供给引导外部区域的技术、人才等资源流入不发达区域,间接为之提供服务,对不发达区域的市场和资源配置形成弥补作用。
投资在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情况。在计划经济国家,不仅是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全部来自财政投资,大部分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也来自财政投资,中央政府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投资决策权,因而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往往成为这些国家所制订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计划经济国家而言,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的力度要小得多,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一般都来自私人机构,即使这方面的政策被纳入了国家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也仅仅是起引导投资的作用,而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生产性项目的投资开始来自市场,中央政府的国家区域投资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也开始弱化。
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都将重新予以明确和具体定位。规范体制环境,引导企业主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划分上的逐步明确和规范化,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其投融资环境比较好,投融资渠道比较广泛,政府管理机制比较灵活,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强,有利于把中央的宏观调控与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结合起来。相应地,西部内陆地区投融资环境虽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但也要积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配合中央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2]刘雅露。缩小地区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魏后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政策[j].经济纵横,1994,(3)。
[4]朱小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调控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1999,(4)。
[5]江世银。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3)。
[6]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j].理论前沿,2003,(12)。
篇9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5-0032-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目前这种依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需要市场推力与群众首创,更需要政府的适时引导。而政府所制定的财政与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其与财税政策的关系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增长意味着国家财富和产出量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但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方面并未改善,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公仍十分严重。因此,经济学家通常会把经济发展同经济增长区别开来。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还涉及社会结构的改善、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全民福利的改善以及环境质量的提高等。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时期,2012年人均GDP达到5432美元,在世界排名第87位。根据世界银行高、中、低收入国家组划分标准,我国已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然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条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产业结构也处于转型阶段。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按照理论界的观点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规律,当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如果顺利转型,经济发展将很快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国民收入下限为12000美元);如果转型不顺利,经济发展有可能停滞甚至动荡很长一段时间,陷入所谓的“拉美陷阱”。转型是否顺利决定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方式不转变,财富蛋糕就难以做大,贫富分化继续扩大,人民福祉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就会落空。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阶段,担负着增加社会财富、实现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重复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主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既要有市场推力,又要有“顶层设计”,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3. 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调整时期,国际市场需求会相对收缩。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有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挖掘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将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使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变化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4. 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优势。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各国都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加大科研力度,抢占世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可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那么,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是什么呢?经济发展方式是在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既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的共同协调发展,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经济发展基础的不同,可将经济发展方式分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现代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以GDP 增长为目标,只注重生产环节创造的物质成果,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既注重生产环节创造的物质成果,又考虑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共同协调发展创造的各类成果,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现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升华,这就要求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则包括更丰富的经济社会内容,如生产力发展途径与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另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应该包括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内容,比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居民医疗保健以及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和改善环境等。可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走科学发展道路,以经济协调增长为核心,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正如“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指出的,“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政府的适时引导,而引导的有效办法就是利用财政与税收政策。财税政策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手段之一,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着重要作用:第一,导向作用。财税政策通过收支规模、结构和方向等政策调整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政府支出的“乘数”驱动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资源节约、技术含量高、效益显著的经济领域,通过收支总量的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二,协调作用。财税政策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衡状态进行制约和调节,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控制作用。财税政策可以调节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控制。财税政策可以通过对个人所得征收超额累进税控制人们的收入,防止两极分化,促进消费需求;通过税收与收费等政策控制企业生产中资源的消耗与污染排放等;调控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正常轨道中运行。第四,稳定作用。政府通过财税政策自身的稳定器作用,来缓和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稳定的环境保障。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很难实现的。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资源消耗明显加大,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改变。虽然我国的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量却很少: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的1/3,人均水资源是世界的1/4,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的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的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世界的1/10。2011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10.48%,而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20%。经济较快发展导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近十年间,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增速超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0.5-1倍,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铁矿石等大宗矿产均已超过50%,然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却分别为30%和35%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我国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已达133平方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远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目前,发达国家利用市场优势,已完成了对全球主要资源的控制与布局,正加快控制新兴战略资源,新兴国家也大规模介入全球矿产资源市场,围绕资源的争夺空前激烈,我国从国际上获取资源的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开源节流、节约集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在消耗资源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日益严重,其原因在于各地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2000年的8.16亿吨上升到2010年的20.4亿吨;日污水排放量在2亿吨左右,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且每年新增1.5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且每年新增3436平方公里,每年增加退化草原2.5万公顷;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华北平原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1] 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GDP的3%-8%。[2] 近年来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拉动,增长过快,加剧了环境压力。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2.创新能力不高,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掌握核心技术,多数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和产品附加值都很低。我国产业技术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少,在高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左右。我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高端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我国作为工业品的出口大国,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差,高精尖加工工艺和重大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薄弱。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一些重要装备依赖进口。目前,我国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人、财、物投入严重不足,尽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位,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每万名劳动力拥有的研发人员,差距仍十分明显。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大中型企业拥有自己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主要是因为促进其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缺乏不断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同时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大型科研设施严重匮乏,使用效率不高。
3.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我国人均GDP在2011年已达5432美元,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并没有随着人均GDP增长而提高,一直在40%左右徘徊。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其他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十几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50%。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约着居民的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靠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占到GDP的50%左右。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需求拉动,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这种过分依赖外需而忽视内需、重投资轻消费、重第二产业而忽视第一第三产业、重大企业而忽视中小微企业、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的结构性不合理发展,必然难以为继。
三、我国财税政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转变;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保护环境、创新技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但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财税政策还有局限,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 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不足。环境保护政策能引导企业从依赖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变到对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投入。目前环保政策的不足主要有:一是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的环境治理投资占GDP 的比重约为 1.6%,而发达国家基本达到GDP 的3%,我国人均环境治理投入差距更大,改善环境质量的欠账较多。二是环境污染收费不合理。首先,我国环境污染的收费标准过低,而且在不同污染物之间收费标准不平衡,造成了企业宁交排污费也不治理的不良结果。其次,按单因子收费,即在同一排污口含有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时,按含量最高的一种计算排污量,这种征收依据很不科学。三是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如环境税,这一税种应当在环境保护税收制度中处于主体地位,它的缺位既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的调整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对环境保护的引导作用。另外,消费税和资源税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不健全、税率过低、税档差距过小、征收范围狭窄,对环境保护的调控力度不够。
2. 缺乏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政策。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还不完善,目前,对所有研发活动都有税收优惠,这种均等化优惠政策,很难鼓励企业从事风险较高的基础环节研发,基本上企业会选择风险较小的试验发展阶段的科研活动,而不是研发基础环节;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只要获得认证即可享受税收优惠,研发活动与非研发活动没有区分,使得与研发活动相关联的市场拓展等非研发活动也享受优惠,因此企业没有持续创新的动力,相反可能会把资源更多地用在已获得更多优惠的非研发活动上;对企业发明人所取得特许权所得、转让所得税收优惠不够;对企业通过投入创新增加的利润所得,以及开发高技术产品承担的风险,财税政策都没有规定,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规模仍然较小,虽然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1.83%,但与世界领先国家3%左右的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有待完善,政府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采购一定程度缓解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市场风险,但对技术创新早期的风险起不了多少作用,企业为规避风险对技术创新的早期活动没有积极性,也缺乏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的动力。
3.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不合理。首先,“分灶吃饭”的财政分配体制是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重要原因。其次,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合理,各地由于盲目追求GDP增长,对第二产业投入过大,生产性投资支出使用效率低下,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督管理。对第一产业扶植仅限于中央政策,地方配套政策不完善,财政补贴政策的补贴方向和补贴方式缺乏对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例如,农业是弱质产业又是基础产业,需要政府扶持,然而财政补贴在支持农业方面只是实行简单化的“低价补贴”模式,使农业生产缺乏激励机制,刚化了农户的依赖补贴心理,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此外,目前的政策主要依靠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补贴有待完善,财政贴息等经济杠杆利用不足,没有很好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3]再次,企业在购入固定资产和技改过程中,容易被重复征税,以至承担较高的增值税,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营业税对知识产业等急需发展的第三产业扶持力度有限,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建议
财税政策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具有规范性和长效性。财税政策要弥补“市场失灵”,必须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4] 根据前述的我国财税政策的局限,目前,应该主要针对促进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促进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和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财政政策进行改革,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5]
1. 促进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1)完善资源产品市场定价制度,在其生产经营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功能,解决资源产品的“市场失灵”问题,将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融入价格当中,发挥价格的资源配置作用;实施环保收费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制度,提高排污费、污染处理费的征收标准。(2)发挥税收政策对环境保护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对节能产品的生产给予税收优惠,对能源消耗量较少的产品在消费税上给予减免优惠。(3)完善资源税的征收,开征环境税,将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高能耗产品纳入征税范围。(4)建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鼓励发展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和污染处理系统,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打下良好基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污染控制和生产环保产品。一方面可以提供优惠贷款,对企业的环保项目可以在贷款总量、贷款利率以及贷款偿还上提供优惠;另一方面,建立环保基金,奖励企业在环境保护技术上取得的成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加速折旧、财政贴息等措施对企业治污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资金补助。
篇10
【关键词】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机制;路径
一、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1.农村政策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受到“以粮为纲”政策的影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在一段时期里只有种植业。建国之初,我国农村产业部门主要是农业,当时的工商业还没有得到发展,基本上只有一些小规模的手工业和小商贩等。我国农业一直是以种植业为主,所以粮食是我国的主要农产品。当时林业和畜牧业等还没有得到重视和开发,提供生活所需的工业、副业规模不大。在建国后的20年里,我国农业仍然占据了重要地位,第二、第三产业没有太大的变化。国家虽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因为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发挥不出资源配置的效果,因此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在实施农业政策改革后,重新制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才打破了原来种植业的单一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经济的微观运行模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从此开启了农村商品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在城乡消费结构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所生产的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的质量日益提高。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1997年我国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创造的产值占据了农村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进步。在我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后,农村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说:第二产业已经变成农村发展中的主要产业,第一产业所占据的劳动力和产值都有所降低,第三产业占据了较多的劳动力等等。
2.农业政策的产权激励作用。自从我党废除了制度,确定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逐渐发挥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这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农民可以自由制定生产经营规划,在确定农民拥有30年甚至50年的稳定不变的土地经营权以后,再次强调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独立经营权。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农民就会像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参与者一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产活动中,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为目标,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自己的生产技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这一切都是农民自主自愿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有效的农业机制使整个农业经济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1.取消农业税对土地利用率产生的影响。仅从区域层面的变化来看,农业减税制度可以促进耕种面积的增加。农民不用在担负税费的情况下进行耕种,大大提高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保护耕地资源以及提高耕地使用率的积极作用。如果国家所征收的农业税费较高,农民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随着农民负担的增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反而会下降,反而会降低耕地的使用率。
站在农民的角度来看,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农业税费制度改革是通过耕种者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税费会对农民的生产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农业税费体制的变化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经济收益。随着土地自主经营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生产情况就决定了其经济收益,同时农业税费制度改革给农民的土地使用情况带来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会是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在农业税费减免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为了能获得最佳的经营收益,他们会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生产方法。所以说,农业税费制度的变化会带来土地资源使用情况的变化,比如: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规模以及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要素搭配等土地使用情况的变化。
2.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在农业税取消以后,财政转移会成为各地区乡镇行政单位的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很明显,这笔资金完全无法支付农村各地区的公共支出,所以会让农村财政开支出现较大的缺口。本来各级县乡行政单位就经常遇到资金不足的状况,他们甚至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支付村级干部的工资以及村级行政单位的公共花费。在资金如此短缺的情况下,一部分农村地区还出现了无人愿意出任村干部的情况。由于缺乏基本的经济保障,大部分村级干部的工作热情明显不高,因此也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我国在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当时并没有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太过落后的情况,政府在单方面取消了农业税后,导致当地财政和村集体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村集体的公共开支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
三、结束语
针对农村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做简要分析,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希望为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党在制定农业政策的过程中,要在鼓励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指导群众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搭配,要注意到各项政策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道路交通法处罚条例
- 下一篇:偷税漏税处罚最新标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