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防震减灾知识

篇1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五年,期间又发生青海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等。我们面对灾难,除了悲愤与坚强,还应该有理性的思考:我们有预防地震的观念吗?特别是学生群体,他们是容易受到地震伤害的群体。地震灾区的老师有责任利用讲台,针对学生群体用最简单的方法宣讲防震减灾知识,因为通过我们的调查与观察,发现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普遍缺乏防震减灾常识。

【关键词】地震学生防震减灾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惨重灾情,举世震惊!地震虽然可怕,但人在震灾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了解地震发生的成因,强化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其次,当破坏性地震来临时,如果学生们能掌握一定防震减灾知识,掌握简单易行的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就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和他人,就能增强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我认为作为老师,就应该在学生中大力讲解通俗易懂的地震常识、宣传简单易行的避险自救互救方法,树立防震减灾观念。下面我就如何向学生普及防震减灾常识谈点体会:

1.学生应该知道的几点常识

1.1地震是否可以预测?这是学生们时常提出的问题,也是学生们希望实现的科学目标。但1996年在伦敦召开的地震预测评估国际会议上,各国科学家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因为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极其有限,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的、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正因为地震不可预测、突然性、突发性才是它最具危害之处,才是我们应当树立防震意识的原因。老师就要告诉同学,不要依赖地震预报,解决的办法是要求我们在预防上下功夫。

1.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这也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问题,老师可以用“尺子”、“炸弹”这样简单易懂的比喻来给学生讲清楚这两个生僻的概念:“ 地震震级”是科学家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表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正如我们可以根据炸弹装药量知道其破坏力。震级小于3级我们称为弱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我们称为中强震;震级大于6级我们称为强震。“地震烈度”是科学家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另一把尺子,它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有关。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汶川地震震中的烈度达到了毁灭性的十一度。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容易理解并感到很有趣。

2.理清几个观念

2.1“抗震防灾”与“抗震救灾”。在学生们口中时常说的是“抗震救灾”,老师要告诉学生其实在这前面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口号:“抗震防灾”!其实无论人类面临任何灾害都要把“防”放在“救”的前面;“防”是主动的,“救”是被动的,要让学生搞清楚救灾与防灾的主次关系,提倡预防为主。然而,我们了解的情况,现在的学生中,知道预防地震、懂得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的,不到30%,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感觉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要在学生中宣传和疾呼普及防震减灾常识。防震如同打仗,贵在训练有素,强调平时多流汗,震时少流血。

2.2“生命第一”与“财物第一”。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有人感到可笑,认为当然生命第一。但在我们对地震造成的伤亡事件调查中却发现有23%的伤亡事件是因为当事人去顾及财物而造成的,如在“512汶川地震”时,一位学生已经跑出教室脱离危险,但他想起书包里还有他心爱的玩具,又往回跑而造成伤害;另有一位学生也是在能够逃生的情况下,由于去抢拿自己的书包而贻误时间,丢了性命。现在在都江堰友爱学校读书的残疾学生中就有在地震时因为去拿东西而受伤至残的,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令人痛心。因此,我们应该反复教育学生在大灾面前一定要放弃财物,分秒必争,迅速逃生。

篇2

关键词:防震减灾;宣传;常态化

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每一次地震都让人痛彻心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双路小学从2010年开始就致力于防震减灾的教育模式研究,通过四年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常态化的防震减灾教育模式。

一、充分认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对防震减灾没有充分认识表现在:

1.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小学生社会知识面窄,除了学校教师传授的课本知识外,平时很少去接受地域以外的信息及社会知识。

2.教学枯燥,形式单一。多年来,防震减灾的知识宣传多停留在书本上,简单的几幅图,寥寥的几句话。

3.资金不足,难以渗透。

二、加大宣传,逐步渗透

双路小学从2010年开始,组建了一支防震减灾课题研究的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1.每天的大课间集会做操,每个班级、每名学生都按照防震减灾疏散演练的路线快速、有序地集合到操场,不冲撞、不拥挤,常年训练。

2.每周学生有一节安全教育课,学校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制作防震减灾课件和PPT。

3.每月开展安全知识小报或黑板报比赛,让学生自己大量收集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破坏图片。

4.每学期请区地震局以及安全部门的专业人员对我校全校师生进行安全培训,对地震科普知识进行辅导、讲解。

5.每学年至少一次带领学生到地震科普知识馆去参观、学习。

三、初见成效,常态发展

2011年我校成功创建区级防震减灾示范校,2012年我校成功创建市级防震减灾示范校,2013年我校正式申报防震减灾国家科研课题,2014年在区防震局的支持下,我校编写了防震减灾小学教材,将防震减灾知识加以普及和推广。

四、扩大普及,紧密渗透

1.向家长渗透。在防震减灾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通过校讯通、家校联系及家长委员会的形式,将防震减灾知识向家长、向家庭渗透。

2.向社区渗透。未来社区建设将是我国发展的方向,社区建筑多,人员密集,方便宣传和推广。

3.向安全部门紧密联系渗透。一旦发生地震,学校将立即启动防震减灾安全预案,同时要向相关的应急救援部门、地震部门、公安局、校保支队、校安稳办取得联系,组成救援队伍开展施救工作。

篇3

我乡在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中,认真贯彻执行县防震减灾局工作方案。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法律意识和综合防御能力。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召开防震减灾培训会。5月12日是第八个防震减灾日,为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营造防震减灾氛围。5月12 日上午由乡长xx主持我乡机关干部和村三职干部防震减灾工作会。要求各村要传达此次会议的精神,要强化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应急救援小组,要学习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要学会自救和互救。xx还就防震减灾宣传资料结合我乡实际,要求各联村干部和村干部要随时关注地下流体和宏观观测点。并且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完善应急预案,在灾难发生时要“科学救灾,依法应对”,要正确的处理灾情。

二、组织有条件的单位开展防震救灾应急演练。我乡安办还在当天同xx小学开展了防震救灾应急演练。上午十点五十分,防震减灾演练正式开始。在不到二十五秒的时间内,全校除幼儿班的一年级至六年级165名学生全部整齐的到达了预定的应急避险地点。集合完毕后,校方组织学生学习了防震减灾等相关方面知识。应急演练于上午十一点三十分圆满结束。

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在上午的培训会议上,安办人员向参会人员发放防震减灾资料200多份。在乡镇公开宣传栏粘贴《防震减灾基本常识》,《日常生活消防知识》等资料。在道路各重要路口悬挂宣传标语四幅。 

篇4

根据《莆田市地震局关于印发莆田市2016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暨“科技·人才活动周”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活动方案的通知》(莆震[2016]13号)精神,我区利用5月1日-5月25日,大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早布置,认真组织

我办对此次宣传活动高度重视,为了使本次宣传活动顺利开展,我办及时学习市局文件精神,认真研究、部署各项宣传工作。尤其是对活动日程、宣传内容、宣传形式进行了周密部署。并与各乡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中学、中心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示范学校加强联系,认真扎实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编印和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为加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秀屿区地震办组织编印了《地震—群灾之首》(折页宣传手册)和《莆田市秀屿区“防灾减灾我能行”科普宣讲手册》。手册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了地震成因、地震前兆、防震准备及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深受了广大干群的欢迎。并发放由市地震局编印的《防震减灾科普课堂》、防震减灾小手册、挂图、DVD等地震科普宣传材料给各中小学。

2、活动期间,我办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利用区政府大门外侧围墙的重要宣传媒介,展示多条防灾减灾宣传标语,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3、在秀屿区实验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为提高学校师生对地震灾害的应变能力,5月15日上午,秀屿区地震办在实验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整个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学校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

根据学校的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全体师生快速而有序地安全疏散至楼外,并在操场预先指定的位置集合站队清点人数。演练全过程,全校三千多名师生行动迅速,总耗时3分40秒,顺利完成本次演练任务。

第二阶段向学生们分发宣传材料,并展示地震科普展板供学生参观。

本次演练活动提高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应对地震灾难的能力,以点带面,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4、组织各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等活动。

篇5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校园内进一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二、目的要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为防震减灾工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课堂、进家庭,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和行为。

三、活动安排

在2011年秋新学期开学后,集中安排一周时间,开展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地震科普进校园宣传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地震科普知识,进一步加大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力度,认真开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组织师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广大师生应急自救自护能力。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结合9月份新学期开学各项工作,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利用班会教育课和图文资料展示与分发、广播站结合此次汶川抗震活动经验与教训)开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

2、开设地震科普知识专栏,组织学生集中观看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在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挂图,分发《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地震科普读本。

3、通过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在师生中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让学校师生进一步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灾

害发生前的防范方法、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篇6

一、必修教材中地震知识的现状分析

本文选取了老人教版、人教大纲版和新课程准标的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共六个版本的必修教材对地震知识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详见表1。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现行新课程标准教材中的地震知识明显偏少,有的版本几乎没有涉及。从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渗透防震减灾教育的角度出发,笔者非常怀念20世纪八九十年使用的老人教版教材,那套教材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震知识,为学生了解地震灾害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与国外相比,必修教材中的地震知识也有很大的不足。美国初中主流理科教材《 科学探索者·地球内部 》中的地震专题,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地震成因和危害、地震探测、地震强度、震中位置的确定、探索楼房防震的措施、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监测断层活动等方方面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现行的初中、高中必修教材中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很少,地震知识更是难见踪影。

必修教材中地震知识的缺失,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地理课是学生获取地球科学知识(包括地震知识)的唯一渠道,地理教材有限的篇幅决定了地震知识的“先天不足”。二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再强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由于地震知识不被视为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因此原本在必修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地震知识大幅缩水甚至消失,部分内容被调至选修教材中学习。

二、必修教材中增加地震知识的意义

1.满足学生知识渴求,促进防震减灾教育

每一次大地震发生后,学生都会向我提问:“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袭来时该怎样逃生?我们这儿会不会发生地震?……”在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学生对地震知识的渴求,地理教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必修教材中地震知识遍寻不到,以至于学生对地震的成因、地震波的特征、震源和震中、震级与烈度等地震基本知识都不知道。地理课程在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渗透防震减灾教育方面“碌碌无为”,着实令人痛心。反观国外,2004年印度洋海底地震引发了海啸,一个英国小学生就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了海啸前的异常,从而让100多名游客死里逃生。鉴于此,笔者认为必修教材中增加地震知识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地震知识的渴求,也是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教育的需要。

2.改变社会轻视态度,提升地理课程地位

中学地理课程是中学阶段唯一一门以人地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是学生获取天文学、地球科学(包括地理、地质、地震、气象、水文等)基本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课程在中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一门跨越自然和人文两大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地理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考不考地理,高中理科生不学地理,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考取消地理科目,导致中学地理教学出现了更大的滑坡。虽然地理科目后来重新纳入高考,但直至今日,中学地理课程仍然受到社会的轻视。地理课是国民防震减灾教育的主要渠道,必修教材纳入更多的地震知识,有利于其防震减灾教育功能的实现,可以使公众更好地了解地理课程的价值,从而改变人们对地理课程的认识。

3.体现课程改革精神,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理必修教材中鲜有地震知识,笔者认为这是教材编写上的一大缺陷。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既然地震知识教材上没有安排,教师也就不会花时间补上这一内容,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更是无从谈起,直接影响到防震减灾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新课程标准选修教材虽然有《 自然灾害与防治 》分册,其中的防震减灾知识也较为全面,但是选修教材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选学,在覆盖面和影响力等方面都无法与必修教材相比拟。因此,必修教材适当增加地震知识,可以使学生不再“谈震色变”,做到“临震不乱”,这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并不矛盾,而是更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必修教材中增加地震知识的对策

1.完善理论知识,科学认识地震

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地震知识严重缺失,这与我国地震多发国家的“身份”极不匹配。防震减灾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汶川大地震后,教育部下发的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今后要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生教科书和各级学校学生课外读物中。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今后应该适当增加地震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地震的成因、要素和种类、横波和纵波的传播特性、震级和烈度的区别、我国和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地震危害、监测和抗震等内容,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科学地认识地震现象,消除对地震的神秘感和地震灾害带来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注重研究型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篇7

一、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强基础,抓落实,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综合防震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力争到2020年使我县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二、重点工作

(一)地震监测能力建设

我县属省级重点监视防御区,经积极争取,我县两项地震监测项目已列入省级计划,一是地震监测的测震台建设项目;二是前兆观测的地下水观测项目。目前两个项目已与省地震局签订任务书,正在积极建设实施。同时在建立古堰承压井观测点的基础上,由科技局负责,再选址建立两个宏观观测点,以全面提高我县地震监测能力。国土局、城建局、林业局、电信公司等有关部门及乡镇要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保证地震监测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1、城建局、科技局负责分年度组织城区重要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对达不到设防标准的,要督促业主单位进行抗震加固和改造。

2、城建局负责,科技局配合,在城建局建立我县农村地震安全民居技术服务站。

3、将饶峰镇光明村设为我县民居安全示范点,将城关镇北街社区设为民居安全社区。

(三)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科技局负责完成我县防震预案的修订。

2、由县人武部负责公安局配合筹建以民兵、公安、武警、消防、医疗、通信等人员为主体的地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3、由城建局负责将县体育场、中学操场、城关一小操场、城关二小操场、县城中心广场、红花广场、人民广场等设为县城应急避难场所。

4、科技局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乡镇负责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地震专业知识培训。

(四)宣传教育网络建设

1、将在建的测震台设为县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2、将城关一小、城关二小设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

3、信息网、电视台、科技网等政府部分网络增设防震知识宣传栏目。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强化防震减灾点意识,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完善防震减灾组织领导机构,调整充实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研究和解决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问题、明确目标任务,督促检查任务落实。

(二)强化部门协作,确保工作落实。城建局、科技局、教体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确保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科技局要全力推进监测设施、应急通信设施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要加大防震减灾的科技投入,加大防震减灾技术研究和科技平台建设,积极申报防震减灾科技项目。城建局要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避难场所的规划、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和安全民居建设工作。教体局、科技局要通力协作,积极开展学生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工作,制定完善学校地震应急预案。财政局要适度增加防震减灾经费的预算额度,大力支持防震减灾基础项目建设。文旅局、公安局、工商局要制定商场、网吧、娱乐场所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地震应急预案。民政局要做好救援物资的储备工作。县武装部、公安局、武警消防部队等要积极配合,协同做好应急救援队伍的筹建、培训、演练等工作。科技局、广电局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地震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篇8

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中省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各界十分关心。各级各部门要立足我市毗邻汶川特大地震余震发生区的实际,进一步深刻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扎实认真地落实防震减灾各项措施。

(一)将防震减灾纳入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县区、各部门要把编制防震减灾规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并切实纳入到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基本建设、事业发展、科技进步、重点项目等专项计划中,要充分体现防震减灾工作内容。要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经费的投入力度。要充分发挥科技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地震科技攻关,增加地震设施手段。对防震减灾工作方面的项目,从立项到经费安排方面要给予倾斜。要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测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大力推进实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工程抗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场地抗震和结构抗震技术措施的落实,提升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和应急救助工作水平。

(二)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全市各级地震、教育、科技等部门要制订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市、县区都要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完善宣传网络,加强阵地式宣传。要进一步加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力度,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法制观念和意识。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即将实施。各县区要以“5·12”国家防灾减灾日、科技之春宣传月、唐山地震纪念日等为契机,大力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和防震避险知识教育。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纳入文明社区活动和新农村建设中,作为“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录音录像、张贴标语等形式,对包括农村在内的广大群众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应急避险知识,引导、帮助群众消除恐震心理,增强社会民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全市各级教育部门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课外读物和科普活动中,每个县区要建立一所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示范学校,并逐步推广。各级学校也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生安全素质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使广大学生能够掌握应急防范措施和应急避险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要加强新闻媒体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媒体平台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三)不断强化防震减灾执法工作。要按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与监督,加强抗震设防的执法检查;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加大防震减灾相关法规、规章的贯彻执行力度,强化执法队伍,健全执法机构,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机构,完善工作体系,坚持经常性研究防震减灾工作的会议制度,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各自防震减灾工作的职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加强目标考核,把防震减灾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市、县区地震行政管理机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配备专业人员,明确职责。依据省地震局重新确定的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我市汉台、宁强、略阳、勉县、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八县区要重点加强防震减灾体系建设,有条件的县区在下一步政府机构改革时研究单设,条件暂不成熟的可与科技等有关部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配备3-5名专兼职工作人员,确保“有牌子、有职能、有人员、有经费”。同时,各乡镇要确定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负责落实基层防震减灾日常工作,抓好“三网一员”建设,巩固群测群防工作基础。各县区、乡镇组织机构和人员落实情况要在6月底前分别报市地震局备案。要加强对地震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市、县区地震工作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防震减灾综合工作能力。

二、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测,积极做好群测群防工作

地震监测预测是整个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要努力探索和揭示地震发生发展的规律,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的能力。

(一)继续严密监视震情变化。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对全市地震地质环境、地震地质构造及其活动规律和地震预警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方案,完善震情跟踪工作措施,坚持重大异常速报制度,及时做好资料分析,努力捕捉地震前兆信息,提高震情分析会商水平,确保各类地震监测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地震监测资料质量可靠,地震信息及时传递。要规范地震信息行为,积极探索逐步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判定信息的渠道,使群众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地震危险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二)努力加快台网改造建设步伐。要按照“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前兆台网合理布设、基本实现地震烈度速报”的目标,将监测台网建设纳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加强省、市、县区的沟通,统筹安排经费,进一步加密测震、强震、前兆台网密度,新增监测手段;加快实施**GPS监测项目;开展陕南地区跨断层流动监测。今明两年我市要建设完成12个强震观测台,7个测震台,5个A+级GPS测点,4个形变台,8个跨断层一级水准观测点,3个断层流体观测台,到20**年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区要建至少2个断层观测台,其他县至少应建1个断层观测台。要健全地震信息网络,建成市级区域台网中心和地震速报平台,以市地震信息节点为平台,建立全市防震减灾虚拟网络,实现与各县区及周边地震联防区、协防区的地震监测信息共享,确保信息传递快速、准确。要不断引进新的观测技术和方法,逐步形成空间、地表、地下相结合,覆盖全市、与周边地区互相联网的立体观测系统,不断提升我市地震监测能力。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

(三)全面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积极推进以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技宣传网、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为主要内容的“三网一员”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地下水、气体、动植物等地震宏观异常观察,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群测群防投入力度,稳定群测群防工作队伍。要以地震宏观监测技能和科普知识宣传能力为重点,加强对群测群防人员的培训,使其成为基层地震工作的重要力量,巩固防震减灾宣传的前沿阵地。

三、着力抓好地震灾害防御,依法加强抗震设防工作

地震灾害防御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地震灾害损失主要是由建(构)筑物的倒塌破坏造成的。当前我市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普遍不高,汶川地震造成大量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学校医院、村镇房屋毁坏。为确保建筑物的防震安全,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行政监督,加强建筑物场地抗震和结构抗震的行政审核把关和技术管理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科学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建设工程必须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国家批准的地震小区划确定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生命线等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据此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程序,为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建设工程选址和抗震设计提供必要的设防依据。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建设工程管理制度,确保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

(二)切实做好恢复重建抗震设防技术服务。市县人民政府在制订本地经济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潜在的地震危险。重视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评价和地震小区划等地震基础性探测工作。配合省上尽快组织实施汉中地震活断层探测项目和小区划项目,详细排查具体的地震地质环境,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提出抗震设防要求,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基本建设提供依据。认真加快全市灾区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做好防震减灾技术服务,开展恢复重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检查,使恢复重建项目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从根本上消除灾害隐患。要组织开展县级以上城市的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工作,对达不到设防标准的要统一规划,逐步予以加固改造。对存在地震安全隐患的病险水库及能源、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设施,要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改造,消除隐患。加强对地震可能引起的滑坡、水库、溃坝、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的防御。继续推进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工作,建立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指标体系,各县区至少建设1个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区。

(三)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要高度重视并尽快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的状况,提高农村民居的地震安全水平。各县区要新建1—2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把知识普及到乡(镇)、村及农户,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农民把建设地震安全民居变为维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自觉行动。建设、地震部门要组织力量,及时提供抗震性能比较好的民居设计图和模型,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服务体系,为建设地震安全民居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鉴于我市乡镇机构设置情况,村镇成片建设的抗震设防工作由建设、地震工作部门协同分工把关;农村零散农户建房的抗震设防工作由镇政府牵头,土地、建设、地震部门参与,采用“会商制”,共同抓好。发展改革、民政、扶贫等部门在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移民搬迁和推进安全民居工程中,将地震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扶持、引导农民建设地震安全民居。

四、不断提高地震应急能力,夯实防震减灾工作基础

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努力实现从被动救灾到主动减灾的转变。

(一)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分级编制、分级管理的原则,尽快修订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层级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相互补充、协调一致的地震应急体系。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开展演练,检验反应能力,使地震应急预案更加科学、实用,增强可操作性。要完善措施,建立地震快速评估基础数据更新机制,推进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建设。要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市上力争20**年建成1个市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县各建成1个县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

(二)切实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平灾结合、物尽其用”的原则,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各县区在规划建设或改扩建广场、公园绿地、体育场所、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时,根据人口密度和分布实际,应充分考虑紧急疏散和安置受灾民众的需求。**期间,受汶川地震影响灾情较重的**县要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各建1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市上将在2009年底前建设完成桥北广场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上,再建2处避难场所。“**”期间,其它每个县城的应急避难场所至少要能满足30%城镇人口应急避险需求。

(三)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市、县区人民政府要按照一队多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要依托消防部门,建立市、县区两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要及时配备、补充救援效果好、携带方便的专业救援设备;要对现有的各行业各部门救灾力量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统筹现有救灾救援力量,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统筹调度的工作机制,并加强对救灾救援知识的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集中统一组织开展救灾救援工作。同时要加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各县区必须有1—2支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在群众自救互救中的作用,形成社会基础广泛、协调统一的地震灾害救助力量。要进一步完善军地联络机制和区域联动机制,为及时应对地震突发灾害事件做好准备。

篇9

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总结【1】

根据省和嘉兴市有关做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精神和要求,海宁市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5.12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增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为平安海宁建设夯实坚实的基础。海宁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活动协调小组,市应急办主任高云跃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彝、朱永强、市民防局局长祝金燕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安监局、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市气象局、市供电局等为成员单位,下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于市民防局。并专门召集市级机关有关部门和直属有关单位召开宣传活动协调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大意义,密切协调、积极配合,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全市5.12防灾减灾日各项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市民防局会同市应急办在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联合拟制印发了《海宁市开展5.12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方案》的通知(海民防[2010]1号)。要求各牵头部门和协助部门认真按照活动方案,结合本部门宣传活动重点,精心筹划宣传载体、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确保集中宣传取得实效。并按照安全有序的活动原则,周密组织、严格要求,尤其是涉及人员疏散演练等活动,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全市各镇、街道,市级机关各有关部门和直属有关单位,认真结合本部门宣传教育特点,制定了各自的宣传工作方案,细化了活动内容,形成了主要领导过问,分管领导负责,专人落实的工作格局。先后投入30余万元用于宣传经费,为全市5.12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日各项宣传活动,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根据《海宁市开展5.12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方案》,全市各镇、街道,市级机关各有关部门紧密围绕关注生命安全、加强防灾减灾这一主题,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面向社区、学校、企业,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主题集中宣传活动。5月9日上午,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市民防局联合举办大型广场宣传,启动了全市防灾减灾系列活动。市民政、科技、公安、卫生、气象、安监等13个市级机关积极参与。广场宣传活动紧紧结合民生主题,不仅发放了数千份防灾减灾宣传资料,还有民防应急指挥车、交通应急救援车、消防宣传车进行现场展示。特别是现场互动环节受到市民的追捧。印有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十分抢手,市民们有的认真细致观看现场展示的各类防灾知识图片展示、有的翻阅防灾知识资料手册,并互相切磋,不停地请教咨询现场的宣传人员,整个广场上洋溢着浓厚的关注生命安全,加强防灾减灾的互动式活动氛围。此次广场集中宣传活动,共展示防灾减灾图板100余块、发放防灾减灾资料、手册1000万余份(册)、参与防灾减灾问答互动的居民群众达1200余人次。

二是组织社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周期间,各镇(街道、开发区)向社区居民群众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讲座、播放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在城镇主要路口、广场、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以及社区悬挂防灾减灾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许村镇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走进专业市场,在中国家纺城里设置了30多块内容涉及地震、煤气爆炸等方面的应急逃生知识展板。人防(民防)宣传首次走进市场展示。长安镇专门印发《512防灾减灾日专刊》3000份,下发到村(社区)、中小学和企业,宣传警报、地震自救常识、警报试鸣的音响信号种类,公示了镇城区防空袭疏散地域和路线区分示意图,专刊成为长安镇区居民的抢手货。海昌街道举办了主题为不畏天灾,科学应对的抗震减灾科普讲座,中国科协老科学家科普讲师团走进社区普及防灾知识。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徐德诗老师介绍了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地震灾害情况,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什么叫震级、烈度、如何较合理的避震、如何科学地自救和互救等知识。斜桥镇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走进企业,在达利制衣有限公司向工人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图片展示和疏散演练。盐官镇则在5.12的晚上放起了科普电影《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300余名群众观看。并将防灾减灾图版式展示放进社区与学校。

三是组织学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学校开展了防灾减灾主题班会、课外活动、技能竞赛和疏散演练,在校园内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布置了以学防灾知识、讲公共安全为主题内容的知识墙报。5.12当天选择了2~3所初级中学进行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市第一初级中学、南苑中学、紫微高级中学、狮岭中学等学校通过多次演练,提高了疏散速度,优化了疏散方案,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得到加强。

四是组织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开设专栏专题,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片,并组织对全市防灾减灾工作以及集中宣传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市民防局以海宁日报专版的形式,向全市广大读者和受众介绍防灾减灾日常知识和人防(民防)相关知识,并充分结合今年5月12日首次试鸣防灾减灾警报这一举措,向广大居民群众刊发试鸣公告和对防灾减灾警报与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方法。

今年的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周期间,广场宣传声势浩大,知识专刊入企入户、实战演练成效明显,全市各镇、街道人防系统会同有关部门全力动员,开展3D立体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防灾减灾宣传由单一到立体,由一个中心到全面开花的转变,创新了宣传工作方法,推进了全市人防(民防)、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推动了防空防灾宣传的深入开展。

三、以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防灾备灾工作深入开展。

在认真开展防灾减灾日各项宣传活动的同时,全市各镇、街道,市级机关各部门还以当前世博安保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做好当前防灾备灾的各项工作,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推动防灾备灾工作的深入开展。

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总结【2】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个防灾减灾日,为了推进我校平安校园建设,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根据《铁岭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5.12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就防灾减灾宣传周开展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活动主题

活动开始,学校就将今年的防灾减灾实施方案通报给全体师生,积极发动全体师生投入到防灾减灾活动中来,使全体师生明确今年主题: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祖贵清同志任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积极组织相关活动

1、5月6日,升旗仪式上,学校安全办主任陈宏做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讲话,向学生宣传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学习当灾害发生时,如何正确积极地应对自然灾害的技能。

学校还利用学校门厅电子屏循环播放防灾减灾标语、口号等进行宣传发动,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具体宣传口号有:

(1)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2)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3)减灾知识进课堂 安全意识传万家

(4)学习减灾知识 营造安全家园

2、5月7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发放地震常识材料,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3、5月8日,制作防灾减灾展板,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4、5月9日上午进行了防震安全演练活动。上午9点40分,学校安全办主任陈宏通过学校广播发表讲话,宣布演练注意事项,对演练活动的时间安排进行了详细说明,并要求各部门、各班级按照演练方案各就各位,确保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9点42分,随着警报声的响起,紧急避震演练开始。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的组织下,以最快的速度躲避到课桌下面进行避震。1分钟后,紧急疏散警报发出,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学生们立即起立形成单列纵队,双手抱头,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在疏导员的指挥、组织下,有序疏散。为防止出现拥挤和踩踏事故,走廊、楼梯转角处均安排有疏导员接应。不到1分钟,所有师生全部撤离到学校操场,各班班主任清点人数,经查实人数无误后,宣布演练结束。

下午以今天的准备,为了明天生命的延续为主题,各班上一堂主题班会课,通过开展本次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5、5月10日举行一次防灾减灾知识答题活动。

本周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再次落实了师生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师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唤起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保障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还将一如既往地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总结【3】

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新修订)实施五周年纪念日,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六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第六个防震减灾日。

根据《莆田市地震局关于印发莆田市201X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暨科技人才活动周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活动方案的通知》(莆震[201X]12号)精神,我区利用4月26日-5月16日,大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早布置,认真组织

我办对此次宣传活动高度重视,为了使本次宣传活动顺利开展,我办及时学习市局文件精神,认真研究、部署各项宣传工作。尤其是对活动日程、宣传内容、宣传形式进行了周密部署。并与各乡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中学、中心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示范学校加强联系,认真扎实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编印和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为加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秀屿区地震办组织编印了《地震群灾之首》(折页宣传手册)和《莆田市秀屿区防灾减灾我能行科普宣讲手册》。手册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了地震成因、地震前兆、防震准备及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深受了广大干群的欢迎。并提前发放由市地震局编印的《防震减灾科普课堂》、《防震避震常识》折页、《农村砖房屋抗震设防知识》挂图、DVD等地震科普宣传材料给我区的防震减灾示范校。

2、活动期间,我办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利用区政府大门外侧围墙的重要宣传媒介,展示多条防灾减灾宣传标语,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并利用区科协的科普宣传栏,张贴防震减灾宣传挂图,开展防震知识宣传。内容涉及:做好防震准备、特定环境避险、自救互救办法、科学救助知识等。

3、在秀山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为提高学校师生对地震灾害的应变能力,5月13日上午,秀屿区地震办在秀山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整个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学校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

随着地震警报声的响起,各班主任指挥全班同学立即护住头部并蹲下,当警报声再次响起时,学生则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撤离教室。在对第一次演练进行点评后,学生回到教室再次演练。学生有序逃生到操场上的安全地带,用时3分25秒,完成本次演练,并再次对演练进行点评。

第二阶段由区地震办和教育局领导向学生们分发宣传材料,并展示地震科普展板供学生参观。

本次演练活动提高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应对地震灾难的能力,以点带面,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4、群发短信。

我办利用移动网络,向区直各机关单位领导、工作人员和各乡镇干部、村干部群发提高防震意识,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防范未然。的信息共3000多条,提高大家的防震意识。

5、积极配合市局、电影公司在秀屿区市政公园放映《飞跃地心》防震减灾宣传电影

5月14日晚上7点,有不少民众自发聚集在公园一角,观看了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地震后重组家庭,重点关注地震后人们精神健康、心理抚慰问题,侧面反映了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的重大精神伤害。以疗伤和温暖为主基调,采用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拍摄方法,不乏地震时地动山摇的大场面,在展现主人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同时,给观众传递了积极的正能量。

6、组织各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等活动。

各中小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征文比赛、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灾害自救互救能力。

篇10

1、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县科技局局长任副组长,县财政局等十八个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防震减灾局,具体负责活动安排和日常工作协调、地震救援工作队伍的管理工作。

2、成立了县防震减灾局。根据省编办《关于市、县(市、区)地震工作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要求,县编委下发了《关于成立县防震减灾局的通知》文件,单设防震减灾局,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8名,领导职数1正1副。到目前为止,新的机构还在组建之中。

3、加强了“三网一员”队伍建设。我县16个乡镇均设立了乡防震减灾联络员,村级设立了科普知识宣传员和地震观察员。初步建立了地震宏观观测网、灾情速报网、科普宣传网的“三网一员”队伍。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落实,有利于做好灾情的监测预报,有利于灾害的预防,有利于灾害的紧急救援。

二、地震科普与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1、利用“5.12”、“7.28”、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走村入社宣传教育“三百”活动等有利时机,结合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在城乡社区和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有深度、有说服力的防震减灾学习宣传活动,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常抓不懈、常抓常新、深入人心。同时,县局所有工作人员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携带《地震防护常识》等大量相关科普宣传材料,实地走访了莲塘镇、向塘镇各居民社区居委会,莲塘二小等防震减灾示范校和地震安全示范村。通过设立科普知识咨询台,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分发宣传材料,张贴横幅标语等方式,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下乡入户。

2、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今年“5.12”期间,在莲塘二小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市防震减灾局局长饶绍清,县委常委、副县长,县科技局局长,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明华,县地震局副局长陈恒舜观摩了莲塘二小三个年级共300余名学生参加的小学生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和自救互救包扎演习。

3、建立了地震科普体验馆。在省市局的关心和帮助下,2011年底,凤凰沟景区建立了一所地震科普体验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内有地裂、电闪雷鸣、房屋倒塌、刮风树倒、火山爆发、桥梁断裂、山洪爆发、屋内地震等地震灾害发生时的一系列场景模拟体验,并配有地震自救小屋、3D影院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长廊。截止到今年10月份,受科普教育人数达到30万人次。

三、地震工作基础数据的编制、收集和整理工作

1、编制了《县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地震了应急管理机制。同时完善了县、乡(镇)政府、防震减灾成员单位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并建立了《预案》备案制度,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习,检验反应能力,使地震应急预案更加科学、实用,增强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2、完善了地震工作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今年,我县被选为国家社会服务工程农居工程服务点。针对此次试点工程,全局历时2个多月,下到全县18个乡镇,联合县统计局、财政局和城建规划局等有关单位,实地详细调查了全县每个乡镇的人口、经济、地质环境、农居工程、历年地质灾害情况等相关数据。另外按照省地震局的要求,今年10月份又继续开展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对我县电力、水库、医疗、交通、应急联络等震后应急相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四、“九个一”工程建设工作

1、设立了行政服务窗口。地震行政审批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开设了地震工作窗口,设有专职办事员一名。同时,完成了地震审批在县政府统一电子政务平台试运行工作,并为中核集团在我县黄马乡涂洪村的核热能项目、向塘镇向塘物流园项目提供了相关地震、地质数据材料。

2、建立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组编5个大队,11个中队,共有队员138人。主要任务是当发生地震灾害、自然事故灾难、公共突发事件和社会事件时进行应急救援。

3、加强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县应急避难场所为澄碧湖公园,占地1500亩,分南北两苑,疏散面积约占408亩,可容纳45000人。今年完善了疏散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了三个卫生间,通水通电到位,添置了大型电子屏。

4、建立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莲塘四中、莲塘二小两家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和莲塘三小、莲塘一小两家市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和科普宣传示范学校。

5、建立了农村居民安全示范村。镇村为我县的地震农居安全示范村,村新规划的村落全部按照七度六级抗震标准设计建设,现有独栋别墅54户,联排别墅54户。

6、新增了地震宏观观测点。我县在镇村设立地震宏观信息观测点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向塘镇新村下付自然村、乡张坊村第六小组、莲塘镇揭家村、风沙土地综合开发实验站、省凤凰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五个地震宏观观测点。

7、地震灾情速报网。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村三级灾情速报网。

8、配备了地震应急车。目前地震与人防合用一辆应急救援指挥车。车上配备卫星视频通讯系统,可满足在应急救援情况下的指挥通讯需要。

9、公开了咨询电话。面向社会公布了一部地震咨询专用电话,电话号码是——85726198。

五、防震减灾规划和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