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知识

篇1

【关键词】民办院校;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探索

伴随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因此社会对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对人才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是2012年新成立的专业,在交通运输人才培养中,学院继承兰州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博采众长,十分注重吸收国内交通运输专业相关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文就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做了以下探索。

1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国外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西方国家高校中,对于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培养分散于相关学科中,一般不单独设置交通运输专业。比较明显的有两类,一类是土木工程学科,注重运输工程;另一类是工商管理,注重运输政策和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如美国的“通识教育”,要求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还要具备应有的团队精神。欧洲一些国家则注重“专才教育”,注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东欧的俄罗斯及前苏联国家则设有相当数量的交通运输类大学和学院,如俄罗斯远东国立交通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水上交通学院、伊尔库斯克国立交通大学、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乌克兰国立交通大学等均设有交通运输专业,强调的是专门化教育培养。

1.2国内交通运输专业的开办情况

在教育部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交通运输类是涵盖了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的宽口径大专业,包含了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和飞行技术五个专业。其中,航海技术、轮机工程和飞行技术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截止2015年,全国开办“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高校有230多所,各院校由于历史的沿革,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侧重于不同的交通运输领域。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侧重铁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点培养飞机制造;中国飞行学院重点培养飞行人员;天津民航学院重点培养航空运输管理方面的人才;长安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偏重公路人才培养等。

2我院在交通运输专业培养中取得的成绩

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满足社会需求,我院在2012年开设了交通运输专业。我院交通运输专业侧重轨道运输,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铁路行车组织、货运组织、旅客运输及运筹学等主干课程。我院交通运输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有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考虑我院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特殊情况,我们增设了一些实践性及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如:运载工具检测与诊断技术、运输经济学,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就业岗位中更能发挥其技能特色。我们重新修改教学计划,调整课时,重点、难点课程增加课时,摒弃一些与交通运输前沿学科基本不接轨的老旧课程,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交通运输设备及性能试验、机车仿真驾驶实训、行车调度指挥模拟实训等。(2)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兰州交通大学合作,带领学生去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实验室做实训;我们与兰州铁路局合作,组织安排学生去兰州枢纽内的河口南站、颖川堡站、兰州东站等基层生产单位进行行车调度、客运及货运方面的生产实习;兰州地铁建成后,我们也会积极与其合作,带领学生参观实习。

3我院在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我院在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了自己的特色,增加了很多创新实践,然而,我院作为交通运输高素质人才培养重要基地,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与社会高效接轨,为其输送更多满通运输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现将我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3.1课堂教学方面

长期以来,尽管交通运输专业课堂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教学侧重于对理论教学的解释、验证和简单延伸,主要为理论教学服务,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模式简单,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存在,启发式教学方式较欠缺。

3.2实践教学方面

实践教学对于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成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运行,证明是可行的,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实践环节口径较窄,实践内容受设备条件、实践基地等因素限制,在先进性方面存在一定欠缺,这样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做实验时,难以做到人手一机,大多数实验停留在教师演示、学生观摩的状态。

3.3课程体系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企业对于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现有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基本能满足这种人才培养需求,但也有一定的欠缺。比如由于我院交通运输专业课老师较少,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过少,尤其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课程设置较少。

4我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我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变化,在交通运输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我院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4.1教学实践改革方面

4.1.1明确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按照不同专业方向成立课程组,由水平高的主讲教师或专业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所有教师研讨专业课教学内容,明确该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及实践环节设置。在教学日历中规定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名称、内容及要求,按教学日历进行教学检查和考核,从根本上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及完善。4.1.2改革专业课实习模式与内容。为更好地使我院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很好的上岗工作,我院应尽可能使学生的校内校外实习相结合。在校外实习之前,先进行专业综合型实验训练。对编组站工作组织、货运站工作组织、行车调度指挥等核心专业知识通过综合实验进一步加以巩固,并通过现场实习进行强化。4.1.3强化科研训练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强化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多参加诸如交通科技大赛之类的竞技比赛。

4.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师资力量薄弱、断层、不稳定的问题,是全国所有民办高校都面临的最普遍、最突出、对教育质量制约影响力最大的问题,我院也不例外。并且从师资队伍组成来看,普遍是老、青两极化,极少数是由公办高校退休下来的高级教学科研人才担当学科带头人的角色,但主干力量基本上都是由青年教师组成。这就急需我院通过自主培养、聘用和引进等方法,获得各种交通运输应用、技术型的双师型教师,并对于青年教师进行如下几方面的重点培养:(1)选拔青年教师到名校去学习,除了选修重要课程外,参加名校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2)安排青年教师带学生到铁路现场参加各项生产实习活动,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3)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科技论文大赛,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

4.3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非常重要。我院在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中作出了如下探索改革:(1)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增设相关课程,选用最优教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对于铁路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应尽可能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服务礼仪方面的培训,增加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方面的课程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课程,将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相结合。(2)加强理论基础教育,扩宽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的专业知识,是对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必然的要求。(3)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课程体系中。对于应用型民办本科人才来说,就业是其主要出路,就业与创业能力都是其核心能力。因此,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与创造创业机会也应贯穿于整个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此,我院应开设系列创业课程,将一些创业理论、创业心理、创业知识、创业风险、创业技巧、创业法制常识及一些创业案例等系统性地介绍给学生。

5结语

在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上,我院应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我院自身的发展特点,对于我院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方案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调整,充分利用学院教学资源,发挥我院办学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马驷,等.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刘建勋.“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

[3]马驷,王琳.国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9~43.

[4]孟俊焕.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6):102~105.

篇2

2020年已经过去了,在部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弥补不足,在2021年中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各方面协调能力,现将2020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日常工作管理

及时收集、汇总国家相关部委、省、市等部门出台的关于低碳方面的政策、法规等;分析研究适合本公司的政策法规;根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做好内审及外审工作。出版低碳简报5期。

二、低碳港口建设

编制省交通厅、无锡市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领导实地调研低碳港口建设进展情况材料。

收集、整理江阴港创建绿色低碳港口主题性项目验收材料,并顺利通过了省级预考核和部级考验验收工作。

参加了中国港口协会、省交通运输厅、无锡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和会议工作。

编制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申报材料(风光互补供电系统、轮胎吊油改电、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

编制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材料。

三、降本增效

积极申报省交通运输厅、市经信委等上级主管部门节能减排项目补贴资金,2020年共获得省交通运输厅115万元、江阴市经信委7.33万补贴。

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合作,对港区内内燃驱动起重机和卸船机进行效率检测,获得资金10万元。

四、项目管理

积极做好项目实施和维护工作,如能效管理平台和楼宇电能在线监测系统。

针对新上的集团公司节能减排项目进行项目前期的备案工作。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如通用码头港池泊位的备案、岸线、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批复。

五、会务工作

编制长江港航物流联盟绿色航运专委会会议资料,并做好会务工作及日常事务。

配合办公室做好八省市港口(港航)协会联席会议的会务工作等。

六、完成领导交办事宜

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事宜。

篇3

关键词:交通运输企业管理 人才需求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181-02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最近1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完成的客货运周转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7.4%和9.5%,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交通运输企业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载体,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一直是我校省级重点专业交通运输的核心主干课程。加大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研讨,培养出符合新形势下交通运输企业迫切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1 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种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根据交通运输部的预测,交通运输行业到2020年共计需要7354万人,如表1所示。

表1结果表明:交通行业运输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总规模在2010年达到5100万人,在2020年可达到7300万人,增长幅度高达43%。而占有较大比例的是公路运输系统,其中营运性公路运输和机动车维修的人才需求接近5600万,占总人数的76%。由此可见,未来十年,交通运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其中营运性公路运输和机动车维修人才的需求增长更快。因此,未来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更应该侧重于这两方面。

2 交通运输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领域的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省每年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不足200人,远远不能满足我省交通运输企业对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交通运输业务,适应交通运输企业需求的人才,己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我们的对黑龙江龙运集团、哈尔滨麒麟集团、邮政易通物流公司等大型运输企业的调研,这些企业在以下岗位存在巨大人才需求。

(1)规划设计:大型运输企业运营线路的规划与开设,企业内部布局设计。

(2)运输组织调度:运输车辆的组织管理调度安排。

(3)设备检测维修:对大型运输车辆日常故障的检测和维修。

(4)设备管理:运输车辆的安全维护和保养,旧车鉴定及油耗管理等。

(5)大型运输车辆服务:车辆保险理赔和事故鉴定处理,车辆购置和更新管理。

因此,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的讲授应该以上述几个方面为主,课程内容设置应该更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

(1)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特点。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是交通运输专业核心主干课,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这门课程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既有管理类人文科学的知识,又有理工类的知识,比起交通运输其他课程,它涉及的面更广、更深。因此,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既懂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的各种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中高层综合型人才。

(2)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首先,课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因此,在选取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内容时,应以基础理论必需和够用为前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习、实践的时间和内容。

其次,应从培养方式上体现能力培养的特点。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就必须改革旧有的学历教育所惯用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启发式教学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实验教学,要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在考试方法上,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最后,要上好实践课。较好的设备和先进的软件系统是基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实践设备的更新换代将大大有利于实践教学。除了设备的更新外,配备较强的实验指导教师,是提高实践课效果的重要保证。而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将根据实践设备条件,进一步加大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内容,使学生真正具备高校教育特点,成为交通运输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首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以后的授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进行生动有趣的教学可结合授课内容,选择各种交通运输管理教学软件或制作相应的课件,充分利用投影机、多媒体电脑演示,进行视听教学;可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等方式,对运输生产过程进行介绍;可通过亲自上机操作、案例教学等手段掌握先进的运输生产组织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上好理论课的同时,应该加强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的实验教学,强化操作训练。实验操作主要从运输组织线路的规划、运输生产的调度、运输设备管理等几方面着手,在实验室安装相应的软件,在实验课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使他们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课堂教学和社会社会实践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只能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不能亲临现场,就不能获取真正的知识。因此,本课程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结合实习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去感受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知识。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安排适当的实习时间,或利用双休日、假日,参观本地区校交通运输企业。从客运站、货运站、站务公司,到调度科、运务科、安全科等各个职能科室,让学生参观学习。在理论课程教学完成之后,利用3周的专业生产实习,让学生到各运输公司去实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论,巩固所学的知识,补充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及新技术。实习回校后,写实习报告及体会,使学生真正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的内容和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同时,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是和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各项变革紧密相关的。要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知识并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就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只有不断完善与更新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菊美.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J].科技资讯,2006(31):90.

[2] 赖焕俊.《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1:99.

[3] 刘峰.浅析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J].西部财会,2009(8):63.

篇4

 

《交通运输商务管理》是我院交通运输汽车运用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交通运输商务谈判、交通运输、运输风险防范、国际货物运输与物流管理等内容。由于“卓越计划”的培养核心主要以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为培养规格的主体,它与原先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方向以及理念上有较大不同。本文就卓越计划对《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及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目前该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及课程实践等方面探讨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和策略,以提高其教学效果。

 

一、卓越计划对《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根据交通运输卓越计划培养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面向交通运输行业、面向世界和未来,能符合国家战略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并负有较强的交通运输工程能力和素养以及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应用型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对于《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程教学应打破传统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在注重学生对于交通运输商务谈判、运输管理、运输风险防范、国际货物运输等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基础上,加强其对交通运输企业商务战略管理、物流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以学生对知识、技能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为需求,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并加强学生对交通运输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交通运输卓越培养计划对该课程教学的新要求。

 

二、交通运输行业对运输商务管理人才的要求

 

(1)敏锐的市场分析研究和判断能力。现代交通运输企业除了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外,还要应对各种运输方式间的以及同行业间的激烈竞争。对于即将成为未来交通运输企业的组织和管理人员的高校毕业生而言,除了具备必要的交通运输商务管理专业理论,还要能通过对运输市场阶段性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挖掘相关市场信息,进行及时、客观地分析研究,做出符合交通运输市场运行趋势的准确预测和判断。

 

(2)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创新和实践。无论从交通运输市场的开拓、客源的组织以至整个运输过程的控制与客服管理,都需要运输企业员工具备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面对企业利益与客户利益发生冲突时,员工应能与客户保持较好地沟通,从而达成共识;同时能在复杂、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形势下,具有勇于创新和实践意识以及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并通过团队合作,克服困难。

 

三、目前《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注重知识教育,缺少能力、素质的培养。由于《交通运输商务管理》含有较多如运输商务谈判、合同、运输、物流管理等实务性商务管理内容,实际的课程教学往往偏重于学生对这些内容及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而缺乏对学生知识理论的运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片面强调知识教育,忽略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已进行的卓越计划对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未来交通运输行业对交通运输商务管理人才的需求。

 

(2)教学方式传统,未能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方式通常采用传统讲解为主,未能就课程内容由学生对知识理论的需求出发,加以引导和启发,从而难以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此外,在课程教学时未能将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和课堂讨论等多种课堂教学形式融入于课程教学中,使课程教学气氛沉闷。

 

(3)课程缺乏必要的实践性环节。由于《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时较少,在课程计划的设置中未有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然而对于课程中诸如商务谈判、运输保险、报关等诸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若在课堂教学后,未能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教学实践活动,则使原先实践性较强的运输商务实务课程成为抽象、枯燥乏味的纯理论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运用。

 

(4)课程考核形式欠合理。对于课程教学后的考核形式,多采用课后笔试作为学生成绩的主要评定方式。考核评价方式只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未能就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创造性思维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

 

四、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与创新

 

(1)加强学生所学理论的运用以及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鉴于目前的课程教学过多注重知识理论的理解,忽略学生对实际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以及对知识运用能力的现状,在对有关交通运输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运输商业机会的分析和把握以及运输企业战略规划等内容教学时,有意识地将卓越计划中运用能力、素质培养和创新意识与知识教育相融合,通过课程教学中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实际企业正反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提出富有创新意识的不同观点。

 

(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实施以教导学的教学模式。调整现有课程内容和学时,突出教学重点,将运输企业管理理论运用、理念创新与实际运输商务的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此外,改变以灌输形式的教学形式,将行为引导型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引入运输货运选择以及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对所货运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等问题,以项目形式交给学生,使其以小组形式相互沟通、制定计划和项目分工,从而在该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项目以团队形式完成后,其完成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3)加强社会合作办学,强化课程以外的实践活动。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程,在我校该专业的“卓越”教学培养计划中,设置相应的岗位实习、见习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教学项目。这些社会实践环节无疑对该课程理论教学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因此,加强与企业、社会的紧密联系和合作办学,使学生通过在运输市场中不断磨砺,将其培养成为对运输市场具有敏锐辨识和准确分析判断能力,符合该行业发展需要的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人才。

 

五、结论

 

通过就我院交通运输卓越计划的《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重新定位和对运输行业对运输商务管理人才要求的思考,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偏重知识教育,缺少能力和素质培养以及缺乏必要的实践性环节等问题,从教学理念、模式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在注重学生对运输商务管理理论理解和认识的同时,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理论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开展以教导学的教学模式,强化课外实践,使该课程教学效果得以改善和提高。

 

作者简介:

篇5

一、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1、档案信息化有助于交通运输资源更合理的配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运、货运规模也会相应扩大。通过运管档案的信息化,采集基于交通运输全过程管理的基础数据,了解车辆占有使用情况与分布情况,将车辆的管理、统计、查询、分析一直到决策支持等一系列的功能变为可能。从而能够将交通运输层次化和集中化管理,简化运输管理工作流程,有效资源得到最大效益,使公共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2、档案信息化有助于强化交通运输管理的监控。档案信息化是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监管,堵塞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它可以规范管理程序,细化管理对象,强化管理力度,实现车辆的有效监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大大提高运输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档案信息化通过管理审计和跟踪监督等,能有效降低或消除管理过程中的非客观因素影响,保证交通运输管理的流程化、科学化、规范化。

3、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交通运输的工作效率。运输监管重要指标的资产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要有根本性的改善,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运输监管部门可以随时了解车辆的变动情况,对车辆进行适时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无照经营或超载的情况,加强交通运输车辆和线路的调剂调配,优化配置分布,保证交通运输的有效运营和保值增值。

二、加强运输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1、抓好档案信息标准化建设,提高运输管理规范化水平。档案信息化的本质是标准化,依照标准规范由专门部门实施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形成运转协调的监管机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长久之计。从机制入手,做系统化的整体考虑,结合实际,确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及运行机制,推动运输管理工作法制化、经常化、科学化、正规化,建立正常、严格的管理秩序。

篇6

 

 

交通运输工程是以整个交通运输系统(包括铁路、道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为对象,主要介绍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运载工具的运行特性、交通流特性、交通运输工程规划、轨道工程、道路工程、港口工程、机场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方面的内容。

 

一、《运输经济学》课程的性质、目的与研究内容

 

《运输经济学》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该课程属于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的学科教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了解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设备、组织与管理、规划与设计、配置与协调以及交通运输工程的现代化发展趋势。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树立宏观系统工程思想。

 

该门课程主要讲授道路工程、机场工程、轨道工程、港口工程、交通规划、管理与控制等。《交通运输工程》的参考教材很多,如人民交通出版社,刘舒燕主编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郭晓汾,王国林主编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等。各种教材所包含的核心内容都相同,上海海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课程所采用的是:人民交通出版社,姚祖康主编的《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该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有以下几部分。(1)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主要内容:运输的性质和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括,城市交通运输系统。(2)载运工具的运行工具。主要内容:载运工具的类型,轨道载运工具,道路载运工具,水上载运工具,空中载运工具。(3)交通流特性。主要内容:交通流要素,通行能力分析,排队和延误分析,服务水平分析。(4)交通运输工程规划。主要内容:规划的特点、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需求预测,方案设计与评价。(5)轨道工程。主要内容:轨道工程中线路和站场的基础知识。(6)道路工程。主要内容:道路分级和设计准则,道路路线设计,路基和路面,道路排水和桥涵构造物。(7)港口工程。主要内容:港口的类型和组成,港口水域,码头,港口陆域作业区。(8)机场工程。主要内容:机场系统的组成,飞行区平面布置,跑道系几何设计,滑行道和停机坪几何设计,航站区布局。(9)交通控制与管理。主要内容:轨道交通控制与管理,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水上交通控制与管理,航空交通控制与管理[1]。

 

二、《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实践环节

 

该课程包含了四种交通运输方式: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上海海洋大学采购了实验仪器:秒表、交通流量计数器、米尺,用以开展道路交通方面的实验。课程中的实验环节如表1所示。

 

(一)实验计划

 

(三)实验原理

 

(1)路段流量调查。采用人工观测,调查时分车型、分方向、分车道进行调查,调查时间选择上班高峰时间(早晨8:00-9:00),调查统计的时间取每5min统计一次。

 

(2)区间车速调查。在调查路段的起终点设置观测点,观测人员记录通过观测点的车辆类型、牌照号码(后3位数字)、各辆车的到达时间。测完后,将两处的车型及牌照号码进行对照,选出相同的牌照号码,计算通过起终点断面的时间差即为行程时间,路段距离除以行程时间,得到行程车速。起终点断面各配2名观测员,1名观测车型、牌照号码及经过本断面的时间,另1名记录,观测时只需要配备秒表即可[2]。

 

(3)交叉口延误调查。用牌照法,通过测记一定车辆的牌照号码、特征和通过引道延误调查段两端的时刻,进而获得引道实际耗时的方法。引道实际耗时减去引道自由行驶时间,即为引道延误。引道自由行驶时间通常也采用牌照法调查,但如果根据以往资料,已知入口引道自由行驶车速,则利用引道延误长度便可计算出引道自由行驶时间[2]。

 

三、教学基本要求

 

该门课程主要讲授载运工具的运行工具、交通流特性、交通运输工程规划、轨道工程、道路工程、港口工程、机场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理论在这门课中要做系统地分析。通过本课程的教授应让学生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能用系统的思想进行分析。

 

四、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九个部分,每个部分再由理论授课、实例分析、研讨、作业等方式构成。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形式)。

 

成绩的考核包含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考查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考查数据调查的正确性、对数据分析的合理性;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考试是对本大纲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内容的考查,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结语

 

本文对《交通运输工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交通运输工程》在我校课时是32学时,其中交通调查环节占6学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既可以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让教师明确学生的理论知识哪里有欠缺。

篇7

您好!我叫XX,是XX农业大学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物流方向的本科应届毕业生。

在校期间,主修物流工程、现代物流概论、物流实务、物流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经济分析、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等课程,较好的掌握了本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物流管理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还阅读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采购管理等与物流有关的书籍。掌握word文档、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photoshop等办公软件操作。通过省高校计算机二级考试和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及英语六级考试。参加了物流师资格认证的培训和考试,已经获得物流师资格证书。

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不仅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并荣获了奖学金,也获得了校优秀团员的荣誉称号。

此外,曾在学生会担任XX委员,踏实肯干、积极认真是大伙予以我的评价。曾去XX学校献爱心,也多次献血。在暑假去XX公司打工,在学校送外卖、当家教,虽然隶属不同行业,但我知道这可以锻炼一个人,并开拓视野。在日常生活中,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待人诚挚热情,积极主动的帮助他人,注重团队合作。我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吃苦耐劳,做事认真负责,脚踏实地。

我深知四年的时间是短暂的,所学的知识更是有限的,大学培养的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所以我期望贵公司能提供给我一个学习新知识并将从课本上学来的知识融于实践中的平台。我能够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若我有幸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将全力与贵公司同事一起用我的智慧和热情奉献自己、共创辉煌。

再次感谢您拨冗阅读我的自荐书,期待您的反馈!并衷心祝愿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也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篇8

 

一、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环境不容乐观。交通运输事业单位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部门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但就其目前所处的各种环境来看,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存在一定压力和挑战。外部环境主要是社会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行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交通运输业的业务量在不断增加,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更新,所以给交通运输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压力;内部环境主要是现阶段交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关心和重视,但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不够高,内部审计规范缺乏实用性和适用性,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利于内审监督职责的发挥和落实。

 

(2)交通运输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审计制度规范。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相关的制度规范涵盖的范围不够全面,没有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评价全面的运用到相关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另一方面,相关制度规范的标准不够准确,对相关制度的标准、指标、责任没有明确的划分和严格的要求和执行;除此之外,相关的制度规范指标的实用性不够强,比较重视内部法律体系、职业道德和规范指标体系的建立,却缺乏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实用性指标。

 

(3)交通运输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交通运输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主要表现在一些交通运输事业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和部门,单位内部的内部审计部门通常与单位的财务部门和检查部门相合并,甚至有些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将内部审计工作让相关的财务人员来做,而且这些内部审计人员受上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控制比较强,审计的内容和工作的强度由相关领导的意志来决定,这样一来就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不能切实的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应有的作用,不仅不能提高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力度,而且还会影响单位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4)交通运输事业单位相关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交通运输事业单位相关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是影响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高效开展和运行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交通运输事业单位缺乏复合型的内部审计人才,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较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不够高,缺乏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容易出现由于人为因素或者其他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风险;除此之外,审计的方法比较落后,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方法认识不够全面、操作不够熟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提高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能力的措施

 

(1)深化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工作是强化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强化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能力的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定期的对相关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积极引进复合型的内部审计人才,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除此之外还要必须充分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发挥审计监督和评价的职能作用,确保内审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工作人员必须符合岗位要求标准,从而保证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和运行。

 

(2)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强化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交通运输事业单位顺利的应对现代社会给其带来的风险和压力,所以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要加强创新意识,积极向其他相关部门学习,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信息化内部审计技术,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还要积极的使用会计电算化等会计核算方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方法来强化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加强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积极与国内外先进的单位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进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

 

(3)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广度是强化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本质。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广度需要交通运输事业单位不仅要严格审计专项资金、切实加强财务收支审计,还要执行实现绩效审计和其他审计工作相结合的审计模式;而且还要将审计工作落实到单位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运行环节,包括广泛的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严格审计专项资金,要切实加强财务收支审计,实现绩效审计,做好专项审计工作,切实实现审计职能,坚决杜绝出现‘监督空白区”;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专项审计工作,从而将审计工作全面的贯彻到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实现交通运输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4)完善的制度规范是强化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保障。完善的制度规范是提高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能力的根本保障,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根据单位实际运行情况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都比较强的制度规范,要包括事前预算、事中管理和事后评价和监督各个阶段,而且要将内部审计工作融入到交通运输事业单位运行和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此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5)深化交流的力度是强化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方法。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使内部审计部门及时的获得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信息,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的风险,而且有利于单位领导决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所以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要明确审计和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明确审计检查工作是为了更好的提供服务。因此,审计工作既需要积极的发现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体制缺陷,为相关的整改和调整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也要对监督查出的问题负责,对问题要有准确的定性,准确把握问题,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的力度,为实现交通运输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9

 

一、交通运输经济学教学面临问题

 

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交通经济学面临传统教学方式转变的问题之外,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又使交通运输经济学面临一些特有问题。

 

(一)理论为中心,缺少实践

 

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或概括,忽视专业理论知识与交通运输实际的联系,以及利用实践演练这个感性认知的途径来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接触的都是理论知识和专业名词术语,缺少对事物感性认识和实践的联系,感受到的是深奥而空洞。

 

(二)静态的教学过程,学生被动式接受

 

静态的教学主要体现在授课过程静态性,教师采用“粉笔+黑板”或者“PPT+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教师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学生只能被动适应,丧失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交通运输作为感观性很强的产业,单纯地采用灌输式教学,很难让学生全方位理解交通运输经济,更谈不上学生兴趣提升和创新性思维提高。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变成了由教师填装的容器,他越是填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一个好教师。这些容器越是温顺地接受填装,他们就越是好学生。教师与学生不是交流,而是公报和存储,学生则被动地接收、一记忆和重复。

 

二、行动导向的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

 

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形成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结合高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相结合,理论为主,突出实践。这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做好理论备课。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做好一些相应的实践案例,结合理论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充分与社会接轨,可以引入“三进”,即企业家进课堂、科研项目进案例、学生进企业实习。学生充分接触社会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交通运输经济前沿动态,还可以了解到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模式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

 

(二)教学方法设计

 

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鸭式”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性、创造性等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

 

“法无定法,但在得法”,交通运输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一定所有行动导向教学法都适应,应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利用,合理结合。

 

(三)教学方式设计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提高,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应随着教学条件的提高不断改进,寻找适合交通运输经济学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方式相结合。做到静态讲解与动态演示相结合,理论分析与软件模拟互相补充。引入场景模拟,软件模拟,实现感受、观看、模拟一体化。

 

三、行动导向的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教改对策

 

(一)政策支持

 

一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政策支持,针对交通运输经济课程教学的一系列教学设计,学校学院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场景模拟,软件模拟等需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切实保障实施。

 

(二)加强师资培养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要求交通运输经济学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有实际操作能力,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l培养,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初期,对于实战操作和场景模拟等问题,通过邀请企业家进课堂讲实战、讲案例。场景模拟通过带领学生进企业,了解企业流程,企业场景。

 

(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和同行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对行动导向教学的效果进行监控。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特别关注动态的活动评价、教学过程的情景评价、个体差异的客观评价和对活动学习成果的评价,对评价结果分析并改善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篇10

关键词:一般纳税人;营改增;交通运输业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一、营改增的现行规定

2016年3月24日。我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规定》等一系列文件,确立了全面铺开营改增所需的办法依据,营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从税率来看,在现行的17%和13%的税率基础上,新增了11%、6%两档税率。

二、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纳税依据的变更

营改增实施后,作为一般纳税人,从形式上来说,交通运输业从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从税率变化来说,税率从3%上升为11%,看似税负加重,但缴纳增值税时可以抵扣上一环节缴纳的增值税,即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这是在营业税中不会出现的,也因此解决了营业税中重复征税的问题。

三、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

1.一般纳税人营改增后可能导致税负不减反增

作为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营改增前,是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而营改增后,改为缴纳增值税,税率从3%变成了11%,增幅过高,尽管有进项税额抵扣,但鉴于目前能作为进项税~抵扣的成本极少,按规定只有外购机械设备,燃料费,外购劳务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在交通运输业中比重较大的人工成本、路桥费、保险费却无法抵扣,所以出现了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税负不减反增的尴尬局面,2012年以来,试点城市的情况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而小规模纳税人不论是改革前还是后,税率均为3%,税负基本维持不变,这就导致交通运输业更偏向于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从而采用简易征收率方法,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

2.企业人才短缺,培训成本上升

在营改增之后,对企业而言,增值税的核算过程较为复杂,必须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核算,或者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了解营改增的相应政策及税务核算。如果企业不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一方面,应纳税额计算失误,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给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增值税的征收从发票管理到纳税申报、税务稽查,本身就工作量较大,如果企业配合度不高,那么税收征管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因此,专业人员的存在是必要的,不论是引进专业人员还是进行培训,都会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

3.发票的开取及获取难度较大

营改增后,我国推出了大量的改革措施,帮助营改增的顺利实施,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税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发票的开具不够规范。第一,交通运输业包含了交通运输服务与物流辅助服务两类,前者税率11%,后者6%,但二者在整个环节中交叉较多,难以严格区分两类服务,同时发票繁多,业务环节复杂,也给发票的获取带来了难度。第二,交通运输业中,车辆的维修多为就近原则,而偏远地点的修理厂是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这就使得增值税无法正常抵扣。第三,由于营改增刚刚推行,下属员工意识薄弱,对于开具发票一事不规范现象频频发生,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了难度。

四、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面对营改增的措施及建议

1.了解营改增相关制度及规定,推进电子发票的实施

营改增已全面铺开,企业必须接受这一事实,一方面应及时了解出台的与行业相关的政策,熟知各项规定,适时作出相关调整,配合税务部门的相关工作,纳税企业应重视增值税发票的取得与管理,让企业能够及时地足额地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例如在供应商的选择上,也应尽量选择能进项税额抵扣的供应商。另一方面,电子发票已是大势所趋, 其可降低成本,开具便捷,在某种程度上,也解决了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及获取难问题。

2.针对营改增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进行税收筹划

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税率较高,面对可能增长的税负,企业应当熟知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进行税收筹划,例如灵活选择经营模式,用好简易计税选择权,享受营改增期间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等,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的税负,帮助一般纳税人顺利完成营改增的过渡,降低因政策变更带来的经营风险。

3.提高相关人员专业知识,保证营改增顺利实施

营改增政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专业的会计人员,作为一般纳税人企业更是有较高的专业要求,熟知法律法规,相关办法制度,而这样的前期投入是必须的,因此企业应及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增值税的抵扣,电子发票的开具等,与税务部门做好相应的对接工作,保证税务征收工作的顺利实施,这也间接提高了双方的工作效率,配合了税务征管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官辉.交通运输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