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危机介入模式 突发公共事件

一、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危害

(一)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分类。根据国务院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有时候一种突发公共事件会引发另一种甚至几种事件,比如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就是自然灾害进而引发的事故灾害。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突发公共事件有三个特点:突发性、普遍性和非常规性。它的发生会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本文中,主要聚焦于突发性公共事件对当事人造成的身心创伤和生活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危害:1.求助无门。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并不是一个每个人每天都会发生的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处于了应激状态不知道应该去哪儿求助,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正是因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突发性,所有的救助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没有专业的工作者及时介入,可能会让当事人陷入对未来更加的恐慌和迷茫之中。2.心理危机。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巨大的破坏性,经历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当事人处于应激状态,容易产生调适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极度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前三种一般伴随着事件而发生,持续时间比较短。应激状态下的当事人有的会采取逃避或者破坏来消除焦虑。PTSD则是更为严重和持久的心理危机状态,持续时间至少在一个月以上,甚至可能达到数年、数十年之久。3.社会恐慌。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普遍性,影响的人数和范围比较广泛,除了当事人之外,当事人的家属、接触相关事件的人比如医生、志愿者,甚至是普通的社会大众都会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社会恐慌。4.资源获取困难。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需要社工帮助政府调查当事人需求,向当事人解读相关法规,帮助当事人更好地获取资源。

二、危机介入模式及其适用性

(一)危机介入模式的概念。危机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危机介入模式指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开展的调试和治疗工作。在1946年,林德曼和卡普兰共同提出了“危机干预”这个概念,他们认为,压力、紧张、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很大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开始,社工雷波特将危机理论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领域。

(二)危机介入模式的适用性。危机介入模式有着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和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的特点。在紧迫的时间中,危机介入模式要求社工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身心状态,了解服务对象的诉求。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服务对象的情绪也是极其不稳定的,社工需要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判断出服务对象是否有采取破坏的可能性。同时,社工需要帮助服务对象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做出应对行为。社工还会为他们围绕着解决当前的问题为目标制定一系列的介入计划,建立服务对象周边的社会支持网络,共同走出阴影。

三、危机介入模式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运用

(一)组织专业救援志愿服斩樱开通多种服务方式。危机介入模式对于社工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需要社工们组织专业的志愿服务队,运用多种服务方式提供服务。一名优秀专业的危机介入工作者需要具有专业的素质,时刻保持冷静和敏锐,具有专业的技巧,能够综合运用危机介入的方法,同时优秀的危机介入工作者还要有灵活和迅速的反映能力。

(二)迅速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于服务对象心理危机介入是危机介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针对服务对象我们可以采用心理危机干预方法来进行介入。第一步要对服务对象进行危机评估,评估的内容主要是服务对象的认知状态、情感状态和精神活动。第二步是制定治疗性的干预计划,计划主要围绕着恢复服务对象的心理认知水平来进行。第三步是实施危机干预,社工需要帮助服务对象正确认识他所面对的问题,发泄负面情绪获得情感疏导,给予服务对象支持增加他治疗的勇气和决心。最重要的是社工要针对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制定对应的行动计划,重新点燃服务对象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三)帮助服务对象传达诉求和获取资源。一般很少有人会在一生经历过多个突发公共事件,大多数的人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诉求应该如何解决,社会工作必须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服务对象进行资源整合和链接。社工可以帮助政府进行救援物资的筹备和发放,为服务对象解读政府的救援措施,缓解服务对象焦躁和害怕被抛弃的心理。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需要对事件和受影响群体进行评估和讨论,制定出补偿的措施,社工应当让服务对象了解补偿措施的制定情况,理解和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在此同时,社工也是监督者,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对于解决事件的进度情况。社工还要收集服务对象的诉求,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让服务对象能够的得到相应的资源。

(四)总结和反思,与后续服务进行对接,帮助完善预防和应急保障体系。中国青年报曾经提出,灾区需要一支“永远不走”的社工队伍,在结束危机介入之后,社工需要与当地的社工进行任务的对接,让当地的社工更全面地了解情况。在危机介入的结束阶段,社工应该总结整个介入过程中的得失,为今后社工提供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也应当整理总结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给政府的相关部门,帮助政府建立“防灾型社区”,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绍文.社会个案工作理论与案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篇2

(一)“一案三制”建设。

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1)预案编制情况。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制定了《镇应急管理工作预案》,编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10余件,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2)预案演练情况。3月初,组织镇干部、各村主干近200人,进行了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前半年,全镇危化、冶金、机械、建材企业全部开展应急演练,特别是危化生产单位以车间班组为单位开展演练,提升了一线员工的应急能力,累计演练15次。

(3)预案宣传情况。一、组织专兼职任职人员培训活动,组织全镇干部重点围绕应急管理基本概念、背景、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与挑战、处置工作经验和我镇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内容进行全面讲解,取得了较好效果。二、广泛开展消防、用电、防汛等知识宣传和普及和活动,切实提高了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设立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

(2)企业、学校、社区、村庄等基层组织单位应急管理机制情况。到年底,要求辖区内乡村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基本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应急预案全覆盖。其次,提高预案质量。努力做好职责清晰、简明扼要、便于操作,注重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编制。第三,加强预案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办法,科学规范应急预案制定、审批、备案、修订程序,明确关联单位预案之间的关系、衔接、配套工作。

三、加强应急预案日常演练工作

(3)健全完善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警、资金保障、物资管理等相关制度情况。主要建立了健全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和响应机制、公众的沟通与动员机制、资源的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等等。

3、推进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应急预案法制建设情况。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风险管理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各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常规数据监测、安全评价、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登记建档情况认真监测、收集分析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及时分别逐级向其上级报告,同时通过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系统上传,不得谎报、瞒报、缓报;建立重大危险源、危险镇域数据库,划分监测镇域,确立监测点,并重点加强对危险源、危险镇域的监控,认真监测、收集分析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2、健全完善监测体系。成立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监测人员配置情况,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

3、加强预警系统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驻镇有关单位为应急联动单位。需要前述应急联动单位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由负责应急指挥工作的镇应急指挥部向镇应急委员会报告,经镇应急委员会批准,由镇应急联动中心联络有关应急联动单位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完善专业应急平台建设情况。镇应急委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负责接受和办理向镇应急委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指导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组织审核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收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组织专业部门和专家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评估,报告评估结果和提出预案启动建议;按照镇应急委的决定,组织、协调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工作;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调查,并进行事后评估,按要求有关信息。

(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加强公安、武警突击力量建设情况。由武装、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组织专业抢险和现场救援力量进行现场处置。根据需要,可以申请调遣驻地增援队伍。

2、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设立了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交通管制组,治安警戒组等,

3、推进兼职应急队伍建设情况。派出所、镇卫生院等专业部门工作人员兼职。

4、完善应急专家队伍建设情况。镇应急领导机构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镇应急工作专家委员会。其职责是:为镇应急委提供决策咨询和工作建议;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为镇应急委提供咨询服务。

5、积极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情况。由镇政府办公室动员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志愿人员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6、加强基层信息队伍建设情况。由现场应急指挥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综合文字、信息整理和档案归整工作。

(五)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

1、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物资储备库建设情况:无;应急装备储备情况:无;基本生活物资储备情况:无;应急物资调度耗损情况:无。

2、加强专业应急物资储备。森林防火物资储备情况:无;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无;矿山救护物资储备情况:无;卫生医药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无;警用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无。

(六)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制定紧急通行绿色通道制度,构建公路、铁路紧急运输保障体系情况:无;建立突发事件区域临时通行和临时限制机制情况:无;健全交通严重拥堵缓解与应急机制情况:无。

(七)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加强专用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情况:无。

(八)健全应急资金保障机制。

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纳入年度预算,落实应急保障资金的情况:无。

(九)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1、加强恢复重建机制建设。

制订完善安置、救助、补偿、抚恤、保险等恢复重建工作制度情况:无。

2、加强调查评估能力建设。

建立突发事件调查评估工作机制情况:无。

3、增强城乡建筑抗灾能力建设情。

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建设情况:无;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指示标志安装情况:无。

4、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建立突发事件社会救助平台情况:无;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法律救助机制情况:无;建立完善心理干预专家队伍情况:无。

(十)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体系建设

1、健全应急知识宣传体系。

(1)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情况。组织安监、城建、交通、司法、农机、食品卫生等科室相关人员在、北辛武、洪相等村进行宣传,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单2万;4月份,在村委门口开展了安全咨询日宣传活动,组织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食药药品监督管理站、共青团委等部门共计23人,向过往群众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60余种10000余份。

(2)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新兴媒体等信息平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情况。各村利用广播对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并悬挂条幅,共计34条。大力宣传《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规,努力强化广大群众知路、爱路、护路的热情和责任意识;加强消防安全宣传。要从火灾及其危害、日常防火常识、安全用电、火灾扑救及疏散逃生等方面宣传消防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

(3)充分利用图书馆和应急避难场所等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展览情况。分别组织了危化、机械、碳素三场专场培训会,聘请安泰集团、鸿翔机械设备、志尧碳素三个公司的安全厂长为辖区内的危化、机械、碳素企业员工1000多人进行了安全培训。

2、健全应急管理培训体系。

(1)卫计、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陪训情况:无。

篇3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媒体;应急科普;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TP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3-0226-04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同时,要“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普通公众,都十分关注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2006年1月,中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的颁布,对于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与国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要想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更好地造福于民,科学普及工作便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其社会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从近年发生的汶川地震与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在应急科普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1 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科普的概念

1.1突发公共事件

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这样定义它: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1.2 应急科普

“应急科普就是针对突发事件,根据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所开展的科普。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公众需要什么,媒体与科普工作者就要马上提供这方面的科技知识。”一般来说,应急科普具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时效性强。因为是一个突发的事件,所以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相应的科技知识传播出去,以解决事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过了某个时间段后,科普宣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是针对性强。突发事件通常都是一个非常特定的事件,这个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针对性也是非常强的。以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为例,第一阶段要解决的科技问题就是怎样高效地救治废墟下被掩埋的生命,如何尽快打通通往受灾严重地区的道路,恢复与灾区的通讯;以后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防止疫情的爆发,怎样消除堰塞湖的威胁,等等。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性都非常强,应急科普由此也需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

三是挑战性。每一次突发事件都会提出许多新的科技问题,它不仅对科普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科技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消除堰塞湖威胁问题,过去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规模、如此复杂、如此紧迫的堰塞湖危机局面,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这个危机最后是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一面研究一面解决,最终予以化解的。相应地,这个时候,我们的应急科普也遇到了挑战,要求我们学会在一个以往很陌生的领域开展科普工作。

2 网络媒体应急科普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

就我国而言,矿难多发,自然灾害频繁,如果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加大科学管理力度,加强科学救生知识宣传,就可以减少此类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或将灾难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科技普及工作是科技传播的重要途径,科普工作可以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9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09年10月通信业运营状况。数据显示,我国电话用户累计达到10.51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7.3亿户,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首次突破1亿户。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网络媒体发展之迅猛,而其中直接或间接的网络受众更是达到了好几亿。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继传统三大媒体之后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第四媒体”。基于互联网媒体自身的种种特性,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科普作用显得越发重要与不可或缺。

2.1 网络应急科普为整合相关科普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

网络应急科普由于依托和运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在整合科普资源方面能收到传统科普形式和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在中国还没有传出疫情之前,H1N1就在国内受到极大关注。甲型H1N1爆发后,国内网络媒体反应强烈,各大门户网站分别以头条或专题形式展开报道,旨在第一时间向网民传达流感的最新信息。人民网更是在医药卫生频道开辟“甲型H1N1流感”专题,下设“最新动态、紧急电话、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国疫情数字、全球疫情报告、警告级别、国内应对措施、国际应对措施、特别提醒、观点评论、预防知识、图文报道、应对甲感,我有话要说”13个子栏目,内容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介绍到防治,从国内防治到国际防治动态,从国内应对到国际应对措施,并配有大量图片与评论报道等等,而且做到几乎所有内容每日更新。但如此丰富海量的信息内容却都可以集中在一张网页中,然后通过网民的自由选择与点击进入相关的详细内容,由此可见网络媒体在应急科普中其资源整合能力之强大。而信息量之巨大、传播之迅速、互动反馈之及时更是众多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

2.2 网络应急科普为受众认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条件

网络科普表现手法多样,能够打破传统科普形式的束缚,能以共享信息为基础、共建平台为手段,构架特有的载体模式,科普知识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从而有助受众更快、更全面地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做出相对理性的反应。如拿2003年非典肆虐时带给人们的恐慌与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于信息的及时正确公布而人们的反应则相对冷静相比,再加上到了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后人们更是理性面对,这其中互联网媒体的信息公布与传统权威媒体的议程互动、应急科普力量功不可没。

2.3 网络应急科普更能起到“应急”之效果

受网络媒体的传播交互式、资源共享式的特性影响,网络媒体在传播应急科普知识时,更能做到让受众选择性接触、理解与记忆;更能达到“使用--满足”的传播效果。因此,相比传统媒体的传播单向性、一味灌输式的信息轰炸,其效果相对更到位,因为受众永远只关注自己最想关注的那部分信息。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图表:

图2.2009.5.23-2009.11.23用户与媒体

对于H1N1的关注趋势对比图

篇4

关键词 虚拟应急 供应链 构建 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频繁发生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冰冻、雨雪、矿难、禽流感等,公共突发性事件一般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以期迅速的满足或者解决所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如:伤者的救助、卫生防疫与灾后重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减少受灾面积以及人员损失,在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因此应急物流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政府能否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性的公共事件,避免因处理不及时致使灾难的进一步扩大。

二、应急物流

(一)应急物流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应急物流的认识主要有以下:(1)为应对突发性事件所采取的一系列紧急物流保障措施。(2)为了满足突发性的物流需求,非正常性的组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3)为应对突发性事件所采取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

(二)应急物流的风险及特征。

应急物流风险是指应急物流运作过程中在规定的费用、进度和技术等约束条件下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应急物流中的风险很多, 为了便于识别和控制, 本文将应急物流中的风险分为四大类: 技术风险、环境风险、管理风险及操作风险。应急物流中的风险具有以下特征:(1) 隐蔽性。由应急物流的本质特性决定, 应急物流风险并非都十分明显, 反而非常隐蔽、难于辨识。(2) 动态性。应急物流中的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具有较强的动态性。(3) 时效性。应急物流风险显现突然、节奏变化快, 要求在应急物流风险管理中做到风险辨识快速。

三、虚拟应急供应链的构建原则

(一)虚拟应急供应链。

虚拟应急供应链主要关注于应急物资从生产、运输到补给的整个链条中各节点的协调高效运作,同时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迅速将分散的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进行高效的虚拟化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强强联合,以有效增强整个应急物资供应链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

(二)虚拟应急供应链构建原则。

1、平战结合的原则。应急管理注重以预防为主, 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在平时状态需要做到未雨绸缪, 通过平时状态的大量准备工作为战时状态下的有效处理提供有力保障。

2、敏捷性原则。敏捷性是虚拟应急供应链构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 应急管理强调的是时间效益最大化,时间要求在突发性事件中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

3、动态性原则。在紧急环境下不确定性事件随处可见,突发事件及其伴随的事件的发展变化通常都是不确定的,与此同时对应急物资的需求便具有不确定性、环境以及事件的状态信息同样是不确定的。

四、应急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基于网络架构,包括基于Internet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和基于Intrane与Extranet的内部信息平台。公共信息平台一方面提供了政府部门向公众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为公众进行信息反馈提供了一条快捷的通道。

(一)基础数据层。

基础数据层为决策层与实施层提供基础数据源,基础数据层中的相关数据主要来自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灾情监控机构、城市突发事件综合管理中心、应急虚拟物流联盟成员以及各类公共信息网络平台。

(二)决策层。

决策层主要负责对城市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物流优化方案的制定、应急预案反应、应急物流效果评估等,所开发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对应的背景知识体系也大多是分部门、分灾种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在应对一些非常规性突发事件时就体现出效率低下、反应滞后等缺陷。

(三)实施层。

实施层在决策层的支持下,负责有关决策层制定的具体方案的实施。这些方案具体主要包括:物资筹备系统、物资运输系统与物资配送系统。

五、结束语

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必须最终落实到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面对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时, 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有效整合政府、社会以及企业的资源, 完成应急物资从研发、生产、调运到最终补给的整个链条的敏捷、协调运作是政府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进行应急管理研究的重点,然而此研究在国内外尚属空白。 因此本文首先结合物资的应急管理和虚拟供应链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费虚拟应急供应链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资助项目!

(作者:单提伟、王伟、孙萍、杨帆、陈超,指导教师:何向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

参考文献:

[1]高丽英.应急物流与军事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21.

[2]欧忠文,王会云,姜大立等.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01,27(3):164-167

[3]赵勇,封少娟,刘佳.应急物流风险分析研究[J].物流科技,2006,29(133):9-13.

篇5

关键词:大区域 应急物资 保障体系

一、构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背景

近年来,各类灾害频发,尤其是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例如,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受灾面积高达35862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46842人,遇难人数2698人。玉树地震发生后,虽然政府及社会各界积极展开了紧急救援,但救援行动却面临种种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难题是强震致使交通、通讯、电力受到严重破坏,“物流生命线”告急,许多运载救援人员、物资和设备的车辆被堵在险峻的路上,导致后勤、医疗滞后,灾民难以得到最及时有效的救援安置,应急物资平台的不畅是导致救灾行动受挫的重要原因。

二、构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意义

为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亟需构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现依托我国当前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以综合应急协调部门为抓手、实现大区域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维护、配送等机制的高效统筹。对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要求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对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组织机构、组织实施等给以了明确规定,对我国应急物资工程的研究起到了宏观指导的巨大作用。2007年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规划中指出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包括:基层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不够完善,应急通信、指挥和交通装备水平落后。

(二)是快速高效应急处置的需要

应急物资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若干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旦危机事件发生会引起海量的物资需求,如果不能及时、有序、有效的满足,人民的生命财产可能会遭受更严重的损失,普通的事件有可能转化为巨大的灾难。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一个高效运作的大区域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搭建平台,提高物资有序调配和保障能力,是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需要,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保证应急物资供需相对平衡的需要

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对应急物资的需求量大、涉及面广,通过国家调拨、政府采购、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的救灾物资大量涌向事发区,如果缺乏对这种物资流的统一指挥调度,无疑增加了应急管理成本和救援难度。当物资运往事发区后,交通的堵塞又是一个大的制约,这些都需要统一、高效的应急物资调度来解决。通过规划和搭建大区域应急物资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大区域概念,运用科学、经济手段降低储备、运输、配送成本,大幅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经济损失,降低应急行动的经济投入,保证应急物资供需相对平衡,避免物资的过度浪费和物资的短缺,更有效的实施救援。

(四)是补缺救灾“短板”的内在需要

应急救援存在“短板效应”。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彼得的“木桶效应”(又称“短板效应”),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是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对于目前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来说,应急物资的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救援工作的成败,这块“短板”阻碍着物流渠道的畅通。在目前的形势下,若要补缺物资渠道这块“短板”,亟需探讨构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三、构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大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体制

目前,我国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已初步形成。民政部和财政部1998年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己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在应急救灾工作管理体制上实行了中央、地方分级负责的方式,应急物资的储备以地方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特点进行储备为主。目前,我国有10个中央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建立了省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地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有251个,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有1079个。中国红十字总会有6个区域性备灾救灾中心,已初步形成红十字会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但是这些省、市、县级的应急物资库是独立的,尚缺乏大区域内统一调度和协调机制。

(二)完善应急资源的补充和补偿制度

建立大区域应急资源联动需要完善应急物资的补偿机制,定期更新和补充必要的物资,明确制定合理的补偿方案,确定合理的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是区域应急资源联动可持续的保障。

(三)搭建应急物资共享信息化平台

搭建大区域应急物资信息平台或在各地区现有应急平台的基础上实现物资信息的互联互通,让应急联动区域的每个政府部门都能查询周边地区存储的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和储备地点,以及专业救援队伍的数量和救援装备等。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科学调度区域内各类应急资源,提高整体应急管理水平和救援水平。

(四)优化大区域应急物资的调拨和配送机制

科学调拨应急物资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环节,自然灾害特别是巨灾发生后,调拨什么物资、如何调拨、调拨多少等工作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在抗灾救援中对应急物资进行科学有效地调拨,并使物资调拨的时间和成本降至最低限度,对做好抗灾救援工作十分重要。

完善大区域应急物资配送系统,科学、有序确定救灾物资的装卸、运输、配送等事项,由政府部门统一负责、指挥和协调,由专业物流公司统一配送,使应急物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灾区,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现代公民建设;文化立场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22-01

如今现实社会的转型,在媒体时代和信息更加开放的年代,使得人们对公共事件的关注更加的密切,并且保持着一种始终的热情。在公民与公共事件之间“信息鸿沟”也会愈加缩小。这既是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也是建设公民社会的良好氛围,而公民自身无论是在公共情怀还是对公共事件的认知上,都将会实现“民主的超越”。

“公民”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恩斯林给公民下了一个更加综合的定义:一个民主政体的公民身份;……学术界对于公民概念类似的总结还有很多。虽然定义角度各不相同,但是大家都不是单单从一个方面给公民下定义,而是试图完整地描述公民的独特性质。此外,大家都认为公民与一种身份有关,要求把这一身份无差别地分配给符合条件的所有人。”而对于公民建设,必须要理清的是,公民本身必须要清晰的知道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该履行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的相对性,就是公民能够明确看清自己在这个时代对于自身选择和关注时的点,往往是那些涉及到最基础的人权,人性与道德,法律与道德相冲突的事件,而这些事件更容易引起公民对此的关注。那么,公民建设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公民不断认清自我,不断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的过程。

现代公民建设是一个相对性的命题,因为现代公民,在我看来的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对于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有自己见解的公民,即使是在如潮的文化景观中也不会忘记自身的文化归属的人。诚然,每一个民族都有他自身文化性格的缺陷,但这并不能成为人们对其摒弃的缘由。相反,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有的宇宙观和文化情绪”,在如今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似乎很多人都在返回民族文化的源流点。这样,我想公民在一个良性的民族文化生态中成长,才能够成长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人”。选择一个坚定的文化立场,拥有底层的文化视角,在现代公民建设的过程中必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对于公民建设,我想应该有这样几个重要的途径来加以强化,对于达到的效果,我想只要在这样的思考中能够对具体的实施过程重视和监督的话,那么自然最后的效果将会呈现出来,纵然我们不能预测,但是也不会太过离题万里。

第一,首先明确,公民建设是一个加强公民教育的过程。公民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对公民进行现代教育的过程。“公民教育”应是是建筑在对于“人”自身的认可上的,而并非是对于“权威”或“名利”的认可上的。只有我们在具体的“公民教育”课程中不断的去“启发”学生的公民意识,不断让他们懂得人生而为人的价值,不断提升自身对于世界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对于国家、民族的情怀,这样才能够在未来接受完整的知识体系时,对于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的公民教育才是对“人”的教育。

第二,公民建设应该提倡对国家公共事件的关注,对民生情怀的寄托,对自我意识和权利的觉醒与捍卫,不再是闭门造车,不再是“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们对于公共言论空间的议论是一个自我表达的过程,当人们在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对于信息的交流事实上是一个良性的互动,而我们也在这样的信息交流中必然地实现了对事件本身的认知。因此,言论空间对于公共事件的认识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话语结构。我们在公民建设的过程中,必然地需要加强公民对于国家公共生活的关注,对于能够影响自我生活的国家政策、突发事件,都保有一份敏感,我想这对于公民本身的“主人翁”心态也是有益的,而并非是只有将这样的一个观念强加给我们,然后不闻不问。我想我们不能被绑架在宏观的“国家概念”中,而是在我们每一个公民自身的生活中有着最为真实、可触可感的人情冷暖,那样这才是对于公民建设的内涵最为贴切的认可。

篇7

【关键词】无线;政务网;政府应急管理;功能和意义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67-01

一、无线政务网的概念及其特殊性

无线政务网(GovernmentRadioNetwork)就是一种政府各部门共用和共享的专业无线通信系统,在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时,协助政府部门做出快速响应,实施有效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强调,无线政务网不是一种技术或一种特殊的系统。它是一种归属权理念和一种业务运营模型,或者说是用户群体性质的划分。

无线政务网的特殊性在于其与中国移动等公众通信网络的不同。前者属于政府无线专用通信系统。尤其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克服公众通信网络可能由于基站被破坏造成的通信瘫痪以及人们集中通信所造成网络拥堵。另外,公众通信网内由于其平等的用户关系制约了政府对资源的“控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势必会造成延误时机的状况。而政府无线政务网保证政府的优先等级。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专网紧急呼叫时呼叫到组成员,遇到无人应答再转至调度台,直至将信息传达到位为止。

二、无线政务网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无线政务网能够满足政府部门应对全局性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技术要求。无线政务网在应急状态下:是一个覆盖市、区、街镇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工作机构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基层单元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便捷通畅的指挥通信。

1.通播呼叫。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指挥中心,支持大量的调度台系统。能够确保应急通话单位的质量和数量,同时满足十几人、几十人甚至几百人通信指挥调度的要求。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后,通过对讲机呼叫事发区域周边的应急部门联动处置。这样就能做到“随时守听对讲机、就近联动处置”,处置速度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2.动态重组。在应急指挥调度期间实现重新组合数据或数据结构的过程,从而实现加速和及时的通信功能。

3.紧急呼叫。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专网终端上的紧急呼叫按钮的定义是专网紧急呼叫是呼叫到组成员,遇到无人应答再转至调度台,直至将信息传达到位为止。

4.抢插强拆。当网络出现排队或本通话组被占用时,政府可以根据事件的紧急程度直接插入通话组,或拆掉优先级别低的通话权,强制占用通话信道资源。

5.优先等级。公众通信网络内政府用户的优先级不能根据需要而灵活设定,由于其平等的用户关系必然制约政府对资源的“控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遇到用户发起全网组呼,现有公网资源势必造成通信堵塞,造成延误时机的状况。而政府无线政务网优先保证政府的通讯运作。

6. GPS定位功能,能够对应急处置现场的应急人员进行实时位置跟踪。以确保指挥中心对应急人员的位置有准确的掌握。

7.其他数据支持和应用业务。如为应急处置现场执法人员提供对可疑人员或车辆的信息获取的多时隙分组数据业务,以及支持应急处置指挥机关将信息和指令下达给现场应急人员的WAP PUSH功能等。

(二)实现支持政府各部门日常的、局部性的应急管理和日常工作的目的。在常态下:是一个面向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基层单元的日常无线通信网络,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基层单元的日常行政管理和生产作业调度提供服务。

三、发挥无线政务网功能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政府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欧、美、日都建有相对完善的无线政务网或类似系统。

我国一些主要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设了无线政务网,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宁等。目前为止,我国主要城市虽已开始部署无线政务网,但仍属起步阶段。近年来,政务专网在一些重大事件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服务、5・12汶川地震、4・20雅安地震应急抢险,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指挥调度和通信保障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以看出,政务专网无论是在重大赛事的保障上还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调度服务中都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将政务专网在各大城市迅速普及、推广。这不仅是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建设服务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降低财政支出,节约政府开支的需要。各级政府正在努力寻求以更低的开支来支持各项政府服务。如果多个政府部门可以共享特定的资源,就可以缓解紧张的政府预算,将其用于其它公共需要或投资。更进一步,有些政府会通过电信运营商或其它专业机构出资建设无线政务网,以减轻一次性投资的压力。

(二)优化政府服务、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在无线政务网出现之前,每个政府部门分别采购自己的无线指挥系统。在这种各自为政的系统模式中,有些部门由于财政预算紧张,可能决定不购买无线政务系统;也有可能购置一套达不到自己全部要求的简单系统,从而造成某些部门由于通信条件的欠佳实际应急调度过程中没有实效或低效率。

(三)满足各种标准化操作的需要。政府对特定的技术、战略合作或开放式标准制订统一的标准,从而使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更高效地工作,最终节省费用。

(四)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无线政务网最重要的作用是改进政府部门(主要是公共安全用户和联动部门)之间应急通信的需要。在各级政府完成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之后,不同政府部门,特别是诸如公安和消防部门等各自使用一套无线电系统的问题所造成的相互之间沟通不善严重妨碍或阻挠了他们面向公众做出有效和高效反应的能力。从许多方面讲,无线政务网是一种运行模式,加入其中的政府各部门必须使用规定的统一而共享的系统,大家互惠互利。

无线政务专网无论是在重大事件的通信保障方面,还是城市应急抢险调度方面都能满足政府需求,政府无线专网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无线政务网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建立有效的政府应急专网已成为政府科学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应急管理 应急流程 知识 知识管理体系

[分类号]G302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仅2010年上半年,我国因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灾害损失就达到2113.9亿元。面对频繁发生的灾害事件及其产生的严重的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能力和水平,迫切需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知识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管理科学,其理论和技术方法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郭强(2005年)提出采用知识评估、知识预见和知识普及三大知识化策略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初步体现了应用知识管理研究的思路,但尚不具备系统性。尚士雄(2006年)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政府环境危机管理系统,但是系统中仅仅体现了一些知识片段,并没有将知识管理过程与危机管理系统整合起来。李志宏(2009年)从知识需求角度建立了突发性公共危机“三层”管理模式框架。王庆全(2009年)从知识供给角度评价了应急决策支持的敏捷程度。本文尝试梳理应急管理中的知识活动,分析其特性,并面向应急流程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以期提高应急管理绩效水平。

1 知识、知识管理及应急知识管理的涵义

有关知识的认识,需要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数据是一种度量的形式,表现为原始文本、数字、图像等。信息是关于数据的事实叙述,是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将信息与数据化为行动的能力、信息及其被处理的过程。知识是依赖于人的,脱离人的意识就没有知识而只有信息。

人类知识早已存在,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直到20世纪末才被正式提出来,到目前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综合起来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知识管理的内涵:①知识管理以知识为管理对象,主要任务是合理配置组织的知识资源,按照某一目标来组织知识的运营,促进知识的转化;②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通过知识的获取、积累、共享、应用和创新提高组织的绩效;③知识、管理与技术的结合,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实践,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同样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手段。

应急管理就是要在突发事件爆发前、爆发后和消亡后的整个时期内,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加以干预和控制,使其造成的损失最小。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紧急性要求应急部门快速利用各种技术资料与信息,指挥调度人力物力解决问题。其中信息和知识是最关键的要素。信息反映了问题是什么,知识反映了如何去解决问题。因此,应急管理中的知识在应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急知识管理,是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知识这一特定领域的知识类别为研究对象,对应急组织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以提高应急管理效率减少损失的过程。

2 应急流程及其重要知识活动分析

2.1 应急流程分析

突发事件通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都有发生、发展和减缓的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国内外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或危机管理过程的描述不尽相同,著名的有:①希斯的4R模式(减轻、就绪、响应、恢复);②奥斯古汀的危机管理六阶段模型(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从危机中获利);③米特罗夫的五阶段(信号侦测、探测预防、控制损害、恢复阶段、学习阶段);④美国联邦安全管理委员会的MPRR模式(缓和、准备、反应、恢复);⑤我国学者陈安提出的四阶段模型(信息获知、有效反应、重点应对、快速恢复)。本文借鉴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应急管理流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但是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演变迅速,各个阶段之间的划分有时不一定很容易确认,而且很多时候是不同的阶段相互交织、循环往复,从而形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特定的流程体系。

2.2 应急流程中重要知识活动

应急流程与知识流程具有密切的关系。突发事件的发生前后过程都蕴涵着知识和知识的流动,并体现为一系列的知识活动。知识盘点是知识梳理的一种方式,一般观点认为,知识盘点是指透过有计划的流程设计与检视,针对企业内部的专业领域与企业外部的顺客需求,进行系统式的调查与分析。通过知识盘点,企业可以有效发现其竞争优势和劣势,为知识管理提供指引和方向。对应急流程中主要阶段的知识进行盘点,找出应急管理领域的知识需求及知识存量,识别知识的表现形式,为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做准备。如表1所示:

2.3 应急流程中知识特征分析

2.3.1 知识载体的多样性 知识是非物质形态的无形资源,它必须依存于一定的物质形态的介质来存储和交换知识,这就是知识载体。应急流程中的知识载体可以分为三类:①文档化的纸质载体,主要有应急预案、技术文件、应急案例库、法律法规等。②计算机系统,即通过计算机电子文件、数据库等存储知识。通过建立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知识传递,并且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可以产生知识,从而指导应急实践,提高应急动态决策能力。③人脑或群体意识,即隐性知识的载体。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指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应急专家和应急团队拥有大量的来自于专业、工作经验、协作能力所获取的隐性知识。

2.3.2 知识表达不统一 以应急预案为例,纵向方面,我国自上而下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应急响应方案。横向方面,各级应急部门如公安、消防、水利、交通、气象等专项应急预案也一应俱全。各类预案会结合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地域特点、实践经验而编制,呈现表达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对于同一类型的突发事件各级预案的文本描述会有差别,响应级别不同,处置方式可能也会不同。

2.3.3 专业性 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有不同的知识域,这些知识域呈现很强的专业性特点。如突发自然灾害知识域包括地震知识、台风知识、洪水知识、海啸知识等。其中地震知识又可延伸出很多知识单元,如地震基础知识、地震监测、地震救援、地震灾害等。

2.3.4 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如果把一次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消亡看作是一个项目的话,应急管理则具有项目管理的特点,即一次性、独特性,这使得应急管理没有标准模式可循。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

中,隐性知识的存储,挖掘和转化就非常重要了。

3 构建面向应急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

3.1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

知识管理体系是实施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按照系统分析的逻辑过程,从解决问题的范围看,我们要明确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目标,确定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模型。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知识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应急管理流程中的各阶段相关知识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提升应急知识管理能力,保障应急管理的有效进行,实现总体损失最小。从管理角度,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就是实现应急知识的整合。应急管理知识存在于应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文档、流程、专家、应急小组为载体,系统性较差。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对应急过程中需要和产生的知识进行整合,对其进行系统化的获取、存储、交流、应用和创新,提高应急管理效果。

3.2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框架

第二代知识管理(SGKM)主张把知识管理融入组织的业务流程中,而不是把知识管理视为一个独立的覆盖全公司的信息技术架构。也就是构建一个独立于应急管理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此,汲取知识管理的成功经验要在考虑应急流程的基础上构建知识管理体系。鉴于此,本文构建了面向应急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如图1。

3.2.1 应急预防知识体系 主要包括两个内容:①危机预警知识,表现为潜在的危机信息,主要通过采集、监控和预测方式,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获取关于外部环境的最新信息,并从现有知识库和专家中获取危机知识,利用数据挖掘、智能系统等知识管理工具对已有的危机知识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早期对危机事件的防范和准备。我国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最大的教训是没有做好预警和避险工作,而目前我国对泥石流的风险管理尚不到位,未进行系统风险预警设施的建设,这次灾害再次给我国风险预警敲响了警钟。②危机防范和应对知识,包括危机知识的传授和普及,目的是提高政府机构及公众的危机应对意识和技能。

3.2.2 应急准备知识体系 应急准备是指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从组织、资源、文化等几方面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应急准备知识体系主要包括:①虚急机构的组织与建设知识,这里的应急机构主要指应急指挥中心和专业救援队。分析应急机构的组织架构、体制和管理方式,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应急演练方式内容等。②应急资源管理知识,包括研究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分配、使用方式等;应急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等;应急志愿者的招募、组织方式等。以上主要知识内容将以应急预案的文件形式存入应急知识库。另外,研究应急准备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提升应急准备到战略高度,研究促进全社会参与应急准备活动的方法。

3.2.3 应急响应知识体系 主要包括应急指挥方式方法、现场救援知识、各应急组织间的协作知识等。由于突发事件呈现的动态性、危害的衍生性及不确定等特点,高效科学的应急决策不仅依靠突发事件发生前的知识储备,更取决于发生时的知识获取、整合、共享和应用。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这是应急知识管理重点和今后工作的重心。

3.2.4 应急恢复知识体系 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恢复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包括应急恢复计划、可能发生的疫病防治知识、心理干预知识及灾后的经验总结。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灾后重建往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如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历时6年,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灾后重建长达7年,日本阪神地震重建耗时近10年之久。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坚持自强自立与外部援助相结合,多部门协同与多渠道筹资相结合,重建法制化与科学化相结合,高度集中与充分授权相结合,硬件设施与软件制度相结合,探索出灾后重建的“中国模式”,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了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4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发挥应急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其目标,还要注意几个方面。

4.1 以信息集成推进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协同

应急知识管理系统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协同管理。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的、非常规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一般是由该区域政府部门组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统筹部署,各应急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联合行动。因此,在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同时,要建立知识管理的协同机制,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各知识管理子系统之间的协同;②应急知识管理体系与常态下政府知识管理体系协同;③各应急组织知识管理体系的协同。信息集成是提升知识管理体系协同的基础,它是通过网络集成技术实现系统问信息的无缝联结、交换和共享,使整个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并使其总体效能达到最佳。信息集成解决了知识管理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共享网络平台、信息资源,整合企业的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为知识管理提供信息源,充分实现显性知识的获取、共享、转移和应用。

4.2 重视应急恢复阶段,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转化

突发事件除了在爆发时的社会危害性之外,在其消亡的一段时期内,仍会对社会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应急管理的恢复工作同样重要,主要目的是恢复正常秩序,消除负面影响,为将来类似的突发事件总结经验。就像本文前面提到的那样,应急知识中的隐性知识非常重要。在应急恢复阶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形式如工作总结、报告会议、案例讨论、走访调查等把人们头脑中的经验、体会表述出来。然后通过有目的的分析,表述出背后的规律和意义,最后沉淀下来,成为可读、可见、可听的显性知识,充实应急知识库。我国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就吸取了2008年汶川地震应急经验,救灾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3 提升应急知识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水平

应急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网络这种新的渠道、方法和工具来辅助。建立一套用来支持知识管理活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今后应急管理发展和研究的力向。应急信息系统的功能应该包括知识库管理、知识管理过程的实现等,并为应急多部门协同应对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知识支持。

5 结论

篇9

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是城市公共安全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防部门代表政府实施协调、指挥、调度的重要机构和场所之一;是反映人防部门应急和危机管理水平及城市综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标志;是城市危机管理的重要支撑设施建设。

随着20__年《__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出台,我市应急体系中需要人防部门解决的应急目标逐渐明朗化,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手段解决突发公共事件变得十分紧迫。建设什么样的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直接关系到“防空防灾”一体化职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关系到该中心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建设怎么样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国内外没有固定的模式,虽然国外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多年,也是各不相同,加上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及地域特点不同,也没有统一的建设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考虑本市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好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基础性研究,加强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

1、政府管理体系与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技术体系关系的协调

从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来看,所建的系统平台将统一各应急反应业务,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但也带来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体制冲突,这还包含着各个部门自身长期工作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挥方法和习惯之间的协调,怎样体现具有良好协调关系的指挥平台是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首先要精心考虑的问题。

另外,国家政府体系多数是树形的垂直构架,其行政特征是对上负责,而快速反应机制的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是以事件为中心的扁平结构,要求其对事件直接负责,这种结构和管理的不一致也是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和运行也需要协调的问题。

2、人防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目前的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多数是基于特定灾种,将不同类型的应急指挥系统或信息系统按照一定的预案要求所进行的需求组合和系统集成,更多的是体现“面向过去和已知”这个概念。应急事件虽有一定的共性,但不可预见性是城市应急的个性特征。怎样建设即“面向过去和已知”又能面向不确定的“未知”;既能贯彻预案又能适应一些从未出现过的综合性、边缘性应急事件;使建设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具有“脑子”作用,能为决策人员提供一个便利的、交互式的操作平台,迅速、动态地识别事件;构造针对特定应急事件的信息处理和调度系统,真正体现建设的意义所在,这是衡量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先进型和长期性的重要指标。

3、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建设专业化、智能化的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必须建立一套适应指挥的应用标准和应用支撑标准体系。虽然人防部门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缺乏相对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问题,这对建设综合性和基础性的人防指挥中心带来内联问题。同时,标准化建设应包括对应急事件的描述机制、数据单元描述、技术接口描述等,使建设的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只有一种“共同语言”。怎样确定适合__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范围内的规范化标准,对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指挥中心、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有着重要意义。

4、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各指挥中心的网络构架

目前的指挥构架有决策型、管理型和协调型等数种,体现不同的指挥特征和效果,不同的指挥结构形成不同的指挥网络。__市已有不少部门针对一些特定类型的事件建有各自的指挥中心,虽现有的部分中心内部建设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和先进性,但系统对外部的延伸仍缺乏手段。构架一个合理的全市范畴的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使在重大事件面前,保证信息获取、协调指挥的效率与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形成良好的匹配,通过技术的手段清晰的体现各中心之间的职责关系,将会增强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网络构架的合理性,促进对应急救援事件的快速协调和处理能力,避免形成“指挥盲区”、制约救援中心的正常发挥。

篇10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公共危机管理 作用 对策思路

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的优势,在应对公共危机中有其显著特点,在历次公共危机中,非政府组织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自身和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中仍存在诸多不足,这大大影响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需要政府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深入推进法制建设、加快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来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一、公共危机管理需要更多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公共危机则是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引入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内部或外部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张状态。如飞机失事、海啸、恐怖活动、地震、恶性疾病流行等,其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可控制性、重大性和广泛性。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目前的公共危机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第二类,是事故灾害,主要是指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这种事故;第三类,是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第四类,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非政府组织,英文全称是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简称NGO,即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目前,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的,泛指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中介组织。随着各种危机的不断爆发,各国的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05年的伦敦连环爆炸袭击中,英国红十字会迅速在全市范围内派出急救志愿者和救护车,协助政府做好现场应急救护工作。爆炸后,社区安全基金参与负责伦敦各社区安全,各种援助中心也开始全天候运转,皇家志愿服务等机构也纷纷向受害者及其亲人提供最大限度的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尽管事态严重,英国政府仍然处变不惊,这跟非政府组织在其中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分不开的。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非政府组织几乎不存在。在应对危机中,我国政府承担了各种繁琐的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而各种社会组织只是在政府组织下才被动地运转起来,与国外公共危机发生后各类非政府组织迅速到位并立即开展相应工作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优势

1.贴近民众的优势

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性组织,更多的彰显出的是公益性和社会性。它的组成人员来自基层社区,能更好地表达人民的各种诉求,从而为政府和民众构架起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危机发生时,非政府组织的本质决定了它能够迅速广泛地进行社会动员,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民间力量,筹集一切可以利用的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投入到应对公共危机中去,同时其志愿性特征也可以迅速吸收大批量的志愿者参与到整个危机管理中,做好群众疏导和保障工作,弥补政府在人力资源上的不足。

2.维护社会公平的优势

在公共危机发生后的,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主体在公共事务处理中更多的是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必然有一小部分没有利益表达渠道的弱势群体,其利益可能会被政府所忽略。而很多非政府组织则以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作为其服务对象,维护了社会公平的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社会福利。

3.专业性优势帮助发现危机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救助

非政府其组织成员虽来自基层,但也决定了其可以也能够吸纳各行各业人才的优势,因此往往可以先于政府发现工作需求的信息,发现社会动态,了解民意动向。他们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基于自身知识开展的救援行动,也能帮助政府更好地开展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以汶川地震为例,陈光标先生率领中国首支自发抗震救灾队伍,由60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抢险突击队抵达绵阳、北川一带,展开了大规模救灾行动。

4.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灵活性优势

公共危机事件是一种非常规下的突发性事件。危机发生时,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破坏,民众心理处于恐慌期。而对于出现的公共危机事件,政府组织由于其自身的科层体制或某些政治原因、价值因素等使得他们反应出现滞后,无法及时有效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作用的现状

在日本的阪神大地震、美国的“9・11”事件以及美加大停电等诸多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事件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许多非政府组织的身影,他们依据自身不同的特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整个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除政府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经历SARS、禽流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中,尽管国内非政府组织都参与了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政府忙碌的身影,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热情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甚理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非政府组织无法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呢?

1.非政府组织数量不多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与大多数国家相比,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偏少的状态。数据表明,每万人拥有的非政府组织数量,法国是110个,日本是97个,美国52个,巴西13个,而我国只有2.4个。现代公共危机具有发生频率高且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等特点,数量上的不足必然导致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政府从始至终“独自挑大梁”的局面很难改变。

2.制度的不完善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设置了门槛

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实行双重管理原则。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成立,不仅要得到中央和地方民政部门的许可,还必须找到一个与自身业务相关的业务主管单位。这些管理条例和规定就如同一把双刃剑,虽然加强了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但也为很多非政府组织设置了相当高的门槛,使得大批活跃在民间的非政府组织被拒之于合法登记的门槛之外,很难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3.资源的缺失使非政府组织缺乏社会公信度

非政府组织其非营利性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对政府有着加强的依赖性,许多非政府组织的基金来源也大多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在国内有很大一部分非政府组织是挂靠在政府部门下的,甚至其本身就是政府部门转化而来的。因此,很难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独立性的缺失导致非政府组织带有较强的官僚化和商业化,甚者背离非营利的宗旨,开展商业活动谋取利益,这些都使社会民众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度产生了质疑。

4.活动资金的缺乏影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驶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出现了许许多多富裕的人,但民众对于富裕之后如何回馈社会的意识显然还没有明显提高。所以,国内大部分非政府组织仍然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募集到的资金远远达不到其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资金。

四、发挥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的对策思路

现代危机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公共危机管理必然是一个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共同发挥各自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促进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第一,政府要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扶持。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身上的压力和负担,是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帮手。所以,政府应该积极转变职能,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为非政府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政府应在政策上,尤其在税收上,应给予非政府组织大力的扶持和帮助。通过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愿奉献精神,积极实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例如,国内比较知名的“壹基金”,正是由于依托中国红十字会的帮助,才能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发展起来,完善自身组织体系的同时也让社会大众从最初认识到慢慢熟知再到后来主动参加其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壹基金”社会公信度的提高,帮助其在几次国内公共危机事件中都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第二,推进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法律的支持是一个组织有效开展活动的重要前提。政府应但尽快以立法的形式确定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地位,并制定规范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基本法律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行为方式、活动范围和监管方式等,准确界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权责关系,规范两者在公共危机处理中的程序和办法,及时化解两者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矛盾,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提供充足的法律保障,解除非政府组织的后顾之忧。

第三,非政府组织应加强自身的公共危机管理水平,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组织自筹资金能力。非政府组织应加强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捐赠,保证有足够的运作资金。

(2)努力吸引各方面专业人才,为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做好人才储备。

(3)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非政府组织应当在日常管理中建立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包括组织内部管理流程、公共危机发生后的工作流程以及人员招募的规章制度和监督体制等。

参考文献:

[1]张晓军,齐海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性组织参与.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1):35.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

[3]王名,贡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管理世界,200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