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管理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激励政策使企业的管理方法完善
企业管理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管理,其中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有助于企业快速的发展,使企业能在快速发展的市场化经济下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企业管理方法中加上激励政策,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和物质追求,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根据马斯洛理论,企业中员工个性化差异以及每个员工需要层次的不同,有效激励政策的实施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内在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出色的完成任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中小型企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的实施,可以满足员工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使员工对企业有依赖,将企业看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难以割舍。
2.激励政策在企业管理中的方法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把企业的目标转化成每个员工自身的需要,将企业集体利益与满足员工个人需求相结合,使他们积极自愿地进行创造性工作。首先,企业管理者要深入了解员工性格和多层次的需求。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员工有五种方面的需求,企业应该根据员工性格以及员工精神、物质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满足不同员工不同需求。对于员工性格,企业管理者可以满足其心理需求;对于后者,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经济、情感、荣誉、平等、升职等满足员工的需求。其次,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员工的长处与喜好,改变员工的工作内容。根据员工喜好,改进员工的工作内容,不仅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成就与责任,同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再次,企业管理者应科学合理的设定目标,有效的利用目标激励。设置适合每一位员工的期望值,使员工在工作中能朝着期望值进行高效率的工作。最后,企业管理者应善于运用有效的奖惩手段。企业应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人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奖惩手段,使员工在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效时能得到一定的奖励;在员工工作失误时受到一定的惩罚。同时,注重员工对奖惩制度的意见,做到一碗水端平,绝不偏袒徇私。另外,在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应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企业员工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通过企业定期开展培训,对员工进行科学文化的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由于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而企业的激励政策作为吸收高、精、尖专业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小型企业应该向大型国企或者大型跨国企业学习,利用激励政策吸收人才,为己所用。管理心理学认为企业员工如果能有某种能充分激励其工作的外在或内在因素,其工作能力能提高原工作能力的85%左右。这充分说明了激励政策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内在潜能,增强员工参与工作的意识,使其有目的的运用到工作中去,保持工作的高效性,为企业创造意想不到的财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激励政策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企业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员工层次性需求的不同善加利用,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化经济下的经营效率。
作者:黄梅仙 单位:福建省天湖山能源实业有限公司
篇2
关键词:经济手段;环境会计;环境成本;环境权益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地开采、使用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长期的污染和自然资源开采已经人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现实和潜在的灾难性后果。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对环境的掠夺和破坏,意识到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保护换进过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如今一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和绿色化运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2.环境问题的现状
2.1世界的环境问题
当人类的工业革命取得重大胜利时,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已经加快进展,特别是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而不断蔓延,形成了大面积乃至全球性的公害。西方国家首先步入工业化进程,最早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繁荣,也最早品尝到工业化带来的苦果。在工业发到国家,本世纪50-60年代开始,“公害事件”层出不穷,导致成千上万人生病。
2.2中国的环境问题
如果说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已经到了发人深省的地步的话,那么中国的情况可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在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远远超出了环境容量。在资源使用率方面,我过资源浪费极大,单位能耗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然而这不是最令人担忧的。整个社会群体环保、节能降耗意思的缺失和相应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本来就很严峻的形式持续恶化。
3.用经济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3.1必要性
首先污染的治理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就是说,必须形成以治理污染为自己经营内容的治污企业,由于这些企业承担治理污染的任务,这些治污企业在治理污染中获得自己的企业利润。其次,一般的企业也应该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承担自己的责任。企业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源头,而政府的行政手段是对自己出现问题的处理办法。因此,在污染的治理中,政府的职责是制定法规及治污标准,并监督确保社会经济向循环型社会发展。
3.2国际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
(1)押金: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啤酒和饮料瓶的回收工作,大都采用押金或退款制度,效果良好,而且不难管理。并且许多国家,挪威和瑞典已经建立了废旧汽车押金或退款制度。
(2)排污交易许可证:美国是排污交易制度的发源地,该制度在美国已应用于大气和水污染控制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在美国排污交易许可证计划开始实施的同时,德国实行了空气排污交易计划。
(3)加收补助金:芬兰提出对回收的破旧车辆、其他废金属、纸、玻璃和废旧织物实行铁路货运折扣。在荷兰,有10~15%的市政府对报纸收购者确保最低的固定收购价,以稳定收购业务,因为回收公司随时可能推出变化不定的价格。
(4)环境税:用税收的手段所征得的与环境有关的税金也脚“绿色税收”。“绿色税收”在当今世界上已收到相当普遍的认可和重视。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使用的收费制度中,其绝大部分都是以税收增加为其基本动力的,有些刺激手段收效是很明显的。
3.环境会计研究
3.1建立环境会计的要求与目标
3.1.1建立环境会计的要求
目前的中国,在相当多的行业中,既有高科技水平、现进管理水平的大规模企业,又有较低级的、各方面制度不完善、技术含量较低的小规模企业,且数量众多,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在账户设计上既简单又可行,又能突出重点的环境会计。建立环境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对外财务报表使用者所要求的数据和企业内部环境资源管理控制的数据。因此所需要的是计量总污染物排放量的体系,这就需要环境会计要将相关因素都考虑在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框架。
披露环境会计报表的目的只要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和公众,这就需要在环境会计报表中不仅要 反应污染引起的已发证的财务影响,还要披露总体的环境影响和未来由于环境问题可能带来的潜在负倩,使投资者更全面的评估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在有的观点中,环境问题被等同于污染问题,但我们要研究的是有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既然不是治理污染会计,而是环境会计,考虑的就应该是总体环境问题。既要包括污染方面,又要包括资源使用率方面。这样才能考虑全面的环境问题,才能得出综合的社会效益。
3.1.2建立环境会计的目标
环境保护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如果单从环境角度考虑,公司所要达到的目标理所当然是零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零排放。对一个生产企业来说达到污染零排放存在一种可能性。零资源、能源消耗则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在必须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如果用这个目标来衡量一个公司的环境会计状况,那就太苛刻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吧包括两点意思:一是人类需求,它包括各种环境、能源的需求;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因此,我认为环境会计目标应该以现阶段技术下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满足环境和经济发展两方面的需求。
3.2环境会计的基本原则
(1)传统会计原则:传统会计原则包括三类:
①用于从总体上指导会计信息的原则;
②用于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
③作为上述一般原则因该用中的约束条件的修订性惯例。这些诶传统会计原则在环境会计中基本都是可以继续应用的,但第二类中的一些原则,如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由于环境资本,环境权益与现实的经济资本、经济权益有本质的差别所以在处理环境账户时要谨慎地使用这些原则。
(2)社会性与法规性:企业在处理环境问题是要以环境保护主体的身份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考虑社会效益,在对外提供信息时要考虑使用人群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和信息形式。政府因该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依靠公司在法律法规规范下自主运行所带来的经济手段来达到调节环境问题的目的。
(3)以技术标准和实际测量为主要依据:在计量有关环境的财务数据时,要考虑财务工作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采用技术标准和实际测量相结合的办法。对于管理水平先进,生产企业集中的行业要以实际测量为主要依据;对于规模小,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落后,企业数量多的行业要以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为主要依据。可以比照企业增值税种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方法确定相关的标准。
3.3环境会计的实务方法
(1)已有账户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有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无形资产主要涉及由于环境问题所引起的商誉增减,但由于很难计算商誉,也不影响整体的社会效益,因此这不作为环境会计主要的研究问题。对于递延资产由于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罚款等会计分录一般不会产生递延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由于受资方严重环境问题二导致可能在将来出现风险时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要作为影响经济效益的部分
(2)新增环境会计的账户设置:环境资产是指生产过程中所实际消耗的环境资源,包括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物所消耗的环境资源和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落后多消耗的自然资源。环境权益由政府制定标准规定生产一定量产品时,企业可以排放的污染物与资源使用率,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政府在考虑罚款和环境税收时不把这部分作为依据。环境收入和环境利润,企业在购买单独的环境保护设备消除污染物所带来的导致企业环境资产增加的行为。环境利润是指企业在期末编制环境利润时,通过企业环境收入减去企业环境成本所得出的企业在本期环境方面总效益的货币表示。
(3)财务分析:利润表中的财务分析包括对有关环境经济收入和环境经济费用进行分析,有关环境成本的分析,有关环境效益的分析,有关改造环保工艺后盈利能力的分析等。资产负倩表中的财务分析包括总体环境账户的分析、个别财务账户的分析、对将来可能采取的政策的分析。
4.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目前已有会计体系的分析,结合中国高污染、高消耗行业的实际特点,针对中国环境会计可能的应用,从综合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重要性、理论及实务方法,并提出了新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叶裕惠.绿色珠江建设方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虞孝感.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王锡桐等.建设长江生态屏障对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李金昌.环境与经济.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5]王金南.环境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张兰生.实用环境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篇3
【关键词】执行力问题 提升执行力 提升方法 企业管理
一、当前企业管理执行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管理机制问题
由于企业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企业管理机制一旦确定,如果不及时的更新,静态的管理制度往往很难满足动态的企业发展需求,如随着企业的员工数量增加、业务增多、规模扩大,很多管理机制的内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就有了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使得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的担忧程度越来越高,这种不信任感一旦增强,那么各项管理活动在执行上的授权问题就变得越来越重,从而导致了执行的效率下降或者无法执行的情况,一旦执行结果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责任以及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就十分常见,此外,有的企业管理机制在规范性和协调性上和员工的工作性质和人员期望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和制度规范内容出现差异,执行上难以达到目标要求。
(二)企业管理执行问题,在管理机制执行方面,当前企业中普遍呈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盲目的执行,内部缺乏相应的沟通工作、执行解释工作和宣传工作,导致了人员对企业制度执行认识和理解不深,使得很多基层人员认为规范化管理就是为他们所定制的约束机制,扣钱和束缚成为了他们普遍认识,导致出现抵触情绪,使执行效率不高;其次是在规范制度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由于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人员在制定上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必然导致规范化管理效率不高。
(三)企业管理检查问题,通常来说,企业内容的规范管理制度执行成果应该以监督、调查、追踪、反馈这样的形式来全面评价和衡量,但是目前很多的企业管理人员却并不重视这一过程,仅对当前企业发生的表面问题进行处理,而不去追究引起事件发生的本质制度原因,甚至有的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都尚还不熟练,所以就谈不上履行自身的制度落实监督和控制职责,也有的企业普遍认为,无论是何种管理制度,最终都需要通过业绩来检验,重点抓业绩考核就能够解决问题,但是仅仅通过业绩来反映制度执行问题还较为片面,需要全面的结合企业所有人员的切实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注重人员利益和企业制度间的关系,才能将企业的制度和人员间的关系拉近,否则企业的管理执行力检查也就不科学合理。
二、加强企业管理执行力的解决策略
(一)确定企业管理层的职责
企业管理层是管理制度体系执行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其作为高层管理和基层人员之间的纽带,能够协调好高层和基层之间的认识差异,从而确保高层所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在基层充分的执行,因此需要确定出企业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力,这和企业管理中执行力是否高效有直接的关联,而确定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力本质上就是一种民主性的管理,先从管理者入手让基层人员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对于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做到企业内部人人平等,让人员更愿意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对于高层制度的各项规范管理制度也更乐于接受和执行,这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的执行力。
(二)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在企业管理中,提高管理制度体系的执行力度,需要建立在一个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基础之上,如果企业的管理体系存在着问题,那么必然人员执行力度就低,所以首先应该需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管理体系,使企业各个层次的人员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加强人员的相关工作执行力度,同时也快速的实现企业内部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此外,在管理体系完善时,企业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特点和当前市场经济的特点来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切实重视各个层次人员的切实利益,让人员能够全心全意为了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
(三)确定企业管理目标
企业的管理目标对于管理制度体系执行由一定程度的影响力,需要进一步的统一企业内部管理目标,虽然说在企业管理体系制度执行力的高低主要看各个层次的具体实施情况,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很多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认识企业实施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的目的和作用,因此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产业一定的误解,导致了他们不积极主动、不配合企业的规划化管理,从而导致企业规划化管理体系执行力不高,从这里可以看出规划化的管理的目标对企业管理执行力存在着较强的联系,所以切实的避免这种情况,确定出企业的管理目标就显得较为重要。
(四)优化企业管理流程
企业的管理流程是直接影响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的流程过于复杂繁琐,那么必然企业的相关制度执行上也就效率低下,所以企业在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为了提高相关管理制度体系的执行力,那么必然需要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将涉及到企业运作的流程进行统一管理,以实现管理统一化和高效化,同时还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沟通平台和执行保障体制,前者是为了较强人员和人员、部门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管理活动中的协调性,减少管理负责性和难度,提高执行力,后者是确保所有的人员能够坚决的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办事,确保工作质量,一旦出现工作问题,如执行不强,工作疏忽等将会面临怎样后果。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对于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经营来说,企业文化无形中影响着所有的人员的思想,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当前管理中执行力提升情况来看,实施是提高管理中执行力的关键,而实施的过程则通常都是由组织的形式来开展,以组织的行为和影响个人的行为和思想,企业组织中就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的企业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使得各个部门的执行力强弱也有一定的区别。当前的执行力强的企业其必定具有一个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这些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中执行力,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六)加强企业人员综合素质建设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对象同样还是人,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的决定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样也就决定了企业管理中执行力的高低,综合素质越强,对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体系认识更深,理解更透彻,因此他们的执行力的就较强,反之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不仅影响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执行力,所以加强企业人员综合素质建设就至关重要,除了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还需要提高人员的职业道德情操以及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教育。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来说,企业的高效的规范化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高效的规划化管理离不开全体企业人员较好的执行力,企业内部人员执行力的高低是反映一个企业是否高效运作,是否能够高效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所以提高企业管理中的执行力就成为了当前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提高企业管理中执行力的几类策略,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予军.企业管理中执行力提升的方法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22(20).
[2]王璐.企业管理中执行力提升的方法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21(10).
[3]董玉静.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必要性和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2012,16(25).
篇4
摘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如果财务管理问题上出现任何矛盾,对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为此,文章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当中目前潜存的一些矛盾进行论述,同时针对各方面的矛盾提出相关的处理方法,望对企业在今后进行财务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潜存的矛盾;处理方法
对于我们国家来讲,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性构成单元,对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因一些企业规模比较小,企业资本与技术方面非常低,并且受到传统制度及外界客观条件的重大制约,造成企业财务管理上潜存一些与企业发展与当下市场经济体制不相符的现象,为此备受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同时及时的探究相关处理方法,经过对理论知识的创新,运用到现实的工作当中去,以促使我们国家企业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事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推动力量。
一、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情况
目前,在我国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完全忽略了财务管理在企业当中的关键性地位,财务管理理念非常滞后,这种情况对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在生产经营管理的传统局势下,并未有效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同时,因受到外界氛围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企业在财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收到了很大的的限制,企业并没有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及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不能够达到当下企业管理的准求。
二、企业财务管理潜存的具体的矛盾
(一)融资艰难,资金严重缺乏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资金严重缺乏是一个非常严重化的矛盾,通常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有:自我积累和外部融资两个方面。
1.一般企业欠缺规划化效应,不准确的经营方式及高倒闭概率问题,加之企业在不断改变的市场经济下实力非常薄弱,这就会造成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变化中处于一个危险的状态,这种状态下银行是不会接受企业的贷款的。
2.一些企业具有贷款频率高、数目小、贷款时间仓促等特征,这让银行在对企业贷款过程中花费成本较高。
3.因社会中介不完善,造成企业担保困难、抵押困难矛盾的出现。
4.企业财务体制不完善,财务管理水准需进一步提升。不少的企业欠缺财务信息的相关材料,这种情况就会造成有的金融单位不愿意放贷款给他们,这一情况在国内企业当中是大范围存在的。
5.有关政府部门欠缺对银行向企业放贷款的鼓励,使得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意识缺乏。
(二)高筹资成本,不科学的资本结构,企业濒临财务风险
因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的情况没有信心,使得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非常困难,很难筹措到借款。所以企业就会去寻找其他的方式筹备资金,在此中间一种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对民间资本的吸收,这种资金来源与银行容易比较起来,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支付的利率都是比较高的。一些民间组织甚至严重违反了国家金融法律法规。这样对企业资金造成沉重负担,让企业濒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投资方式不科学、投资能力弱
企业潜存投资能力弱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资金缺乏所造成的。通常企业资金缺乏,但是由于企业有非常强大的生存意念,这就要求企业理财意识需要小心的慎重,不可急躁。但是在现实当中企业总是出现短期的慎重行为,详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把营运资金使用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二是企业为预防产品的单一化而面临未来运营上的危险,尝试去发展多元化投资,造成经营分散危险情况的出现。
(四)财务掌控能力薄弱,忽视营运资金的管理
营运资金的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水平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由于其流动性强、不容易控制、不断周转变换形态的特点让它成为最为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主要表现在:
1.现金管理不严谨,造成资金的缺乏和闲置现象的出现。
2.应收帐款周转比较慢,这就会导致资金回收比较艰难。
3.存货掌控比较弱。
4.看重钱财,忽视事物的重视度,造成资产的巨大浪费。
(五)管理方式落后,管理理念陈旧
目前我国企业经营权和管理权的一体化是最为典型的管理方式,企业的经营者同时也是企业的投资者,在私企中此种情况经常存在,一些企业完全属于家族史管理。另外,企业管理人员管理素养低下,管理理念陈旧,并没有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事项来看待,缺乏优秀的管理理念,让财务管理丧失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度。
三、企业财务管理潜存矛盾的处理方法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当中潜存的矛盾是由宏观经济氛围与企业自己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的。所以,要消除潜存的矛盾,一定要从政府、市场及企业本身三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需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规章体制,以最短的时间内确定和完全有助于企业不断进步的策略,全方面的促使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1.快速创建信用社担保系统。第一,最短的时间内创建已企业,有其事高新科学技术类型的企业为重点目标的信用担保系统,为企业进行融资开创条件。第二,企业担保机构要遵从市场的有关规律,巧妙应用科学技术的担保风险掌控方法,预防出现行政干预的情况。第三,将企业融资与培养企业信用体制有效结合。
2.努力拓展融资渠道。拓展融资渠道是消除企业财务管理潜在矛盾的主要途径。首先,创建企业融资激励及制约制度。其次,不断扩展企业贷款的审批权和缩短审批的过程和步骤,从而提升工作的方法和效率。再次,要积极尝试股权的融资体制。最后,创建和探索出一个企业风险投资单元及风险投资基金的经管方式和撤出制度。
3.不断完善国有出资人体制。应该建立一个权力与责任明确和对应性负责的国有资本的管理系统:首先,要完全依照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各级、地方政府代表着国家多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对资产的使用方面和授权管理单位都执行监管权,按照法律的规定,享有收益权并有承担相关责任的义务;第二,要对经营权和监管权实行产权的分离,创设国有资产营运的机构,实行企业化和法人化的管理;第三是要将国有资本进行科学分离,使得企业变成国有资产相关运用人员和经营人员,向国有资本的运营管理机构或母公司负责,单独完成经营、生产活动,让它在真正意义上变成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主运营的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
4.最大程度上展现政府在企业融资中的影响力。许多国家清楚、了解企业供应资金对于企业的作用非常关键,所以,他们先后运用相关方面的措施去鼓励放款机构按照相关条件向企业发放信贷。
(二)企业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科学的开展投资决策,让投资带来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企业生产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目前先进科学应用的知识化经济时代下,企业一定要推出更加新颖的产品,让企业在市场竞争在大环境下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三)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掌控
1.提高认识,把加强和推进资金管理的工作当做企业管理的重点来开展,并切实有效运用到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中。
2.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使得在运用资金后一定会获得良好的效果。科学有效地对资金的使用和来源进行检查指导。接下来精准计算和预测资金的收支时间。再者,对资金分配活动进行有效的开展,最后对企业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3.加强财务掌控。创建完善的企业财产管理是企业的机制,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创建规范化的操作,盖住漏洞,维护系统的安全性能。对于财产管理与相关记录一定要进行划分,以此发展成内部牵制,坚决不能够将资产管理、记载、检查核对与记载完全分开来进行,以创造强有力的内部牵制。 ..
4.加强对流动资金的管理控制。这项工作通常包含了现金、存货和收款方面的管理。现金管理的强化,通常是为了在国家法律规章体制当中,积极做好日常收支情况,增快企业资金及有关空间,增加管理成本费用的状况。
目前我们国家企业通常具有存货较多的现象,如此一来,大量的资金和空间被占用,管理成本方面的矛盾也就出现。
(四)改变陈旧观念,树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多年以来,我国企业财务和会计工作的开展中,企业需要提升人员素质的培养,让自身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一直都没有能够有效分离,财务管理是隶属于会计工作的一个组成单元,因为企业会遭受来自传统方式和计算方法的阻碍,所以,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注重企业财务管理这一方面。由于会遭受人员素养低、企业规模的制约,这就使得财务管理方面的矛盾慢慢的凸显出来。所以说,企业一定要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要讲企业目标当成是未来进步的标准,重视营运资金管理、预算和财务的控制工作。
(五)强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建设,提升企业职工的管理素养
一部分的企业财务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账目不清晰、信息缺乏真实性、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而企业管理者则有作弊的情况发生,比如贿赂官员、设置帐外帐、弄虚作假等情况。究其原因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所造成的,会计工作者受到领导的压制。由于企业领导法规法律体制不完善。
为了能够很好的处理完善上述工作解决矛盾就必须要加强优秀会计队伍的建设。这样就必须做到:一、会计人员要持证上岗;二、被委任会计领导岗位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务任职资格;三、对会计人员要经常进行各个方面的培养,如:职业道德、业务教育等方面。以此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四、会计人员中有与企业经营者关系密切的,应适时回避。
(六) 创建完全的企业内部掌控体制。
经过内部掌控体制的创建,才可以强化各企业相互间的监管力度,这样才能够提升会计核算工程质量,以便于保证财务管理供应信息的精准性。
对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检查考核,应从原始凭证、会计分录、科目运用、帐簿设置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进行,必须要求要制度化和规范化。对额定工作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制度来对人、财、物进行合理化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做好相关基础工作,并通过获取完整的财务资料来辅助管理人员对管理进行过往的浅析和将来的发展。
四、结束语
企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关键性的意义,它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企业的发展和状况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意味着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相同的是唯有不断的进行革新和对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让企业逐渐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当中。(作者单位: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蔡小和,徐肖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5(3).
[2]杨德全.浅析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理论界,2006(4).
篇5
【关键词】企业管理 创新 方法
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管理者转变思路,认真看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合适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式。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够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优势,改变着企业的竞争地位。
一、管理创新——时代的要求
企业的管理创新主要是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式以及管理工具方面的创新。企业在面对市场发生了改变的时候,技术发生改变的时候都要对管理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管理是一门艺术,除了其自然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所以,管理创新其实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除了有技术方面的创新,还要有制度方面的创新。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两个方面的结合。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融入世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面对负责的市场变化,管理创新的地位逐渐凸显了出来。如果一个企业经过了管理创新,经济效益还是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次创新就是不成功的,需要继续寻找合适的途径,反复努力,总会有成功的一次,这就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企业的管理创新也许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最终取得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要想管理创新得到成功,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把管理与创新结合起来,让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方法
(一)人才管理的创新
企业管理的首选要素就是人,企业进行创新的重要条件就是人才的创新。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尤其是那些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优秀人才,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些核心人才具有很好的技术素质和业务素质,但是有很大的流动性。他们拥有过硬的技术和才能,就会想着朝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优秀的人才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创新能力。这种无形的资产是可以反复利用的,企业在投入一定的经济成本之后,必定会收到回复,人才的发展能给企业增加财富值。知识管理与人才的发展密不可分,企业要适应整个大的环境的发展,就必须要把经济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源。这样一来,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候,才能依靠人才管理的创新去占领市场。企业进行人才管理创新,开发人才技术和知识的潜力,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
(二)技术管理的创新
管理的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在进行技术管理创新过程中,不只是要关注技术问题,这同样也是个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过进行技术管理创新,能够把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降低,提高技术创新的配置效率。技术创新要发挥作用,需要考虑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创新主体的行为方式、创新能力和资源数量等等,还有技术创新中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不可分割的,需要两者进行配合。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要对竞争的形式进行初步的估计,并且迅速做出反应。在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重塑企业管理模式。另外,还能够把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建立数字信息企业,为企业的有效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的经营思想提出了挑战,提高了管理水平。
(三)管理手段的创新
随着科技现代化的发展,管理创新也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和手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探索合适的管理模式,吸收一些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为自己的企业所使用,取其精华,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手段。与此同时,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
综上所述,管理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企业利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企业在管理中进行发展规划的一个标志就是管理创新。创新是企业管理永恒的话题,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前提。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适时调整管理策略,制定出适应企业发展的长远计划,制定出发展目标,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策略,从而保证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管理创新取得成功,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韩秀丽.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J].北方经贸,2011(09).
篇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全球也因此都加入到信息化的变革中。国际互联网遍及全世界,信息化将是世界发展的主流。信息化的到来给企业带来很多的挑战同时也让企业看到了新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需根据当前所处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企业管理变革。就企业在管理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找寻出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出路。
1影响企业管理发展的因素
11管理思想滞后
传统企业一直是以自身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产品的研发,其产品大都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这种产品往往与客户的需求相背离,致使客户对其产品的认可度不高,购买欲望低,使得企业的规模无法壮大。例如,诺基亚的出现,曾在手机市场上风靡一时,没几年,就宣布退出手机市场。究其原因,是诺基亚没有把握住客户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变化,也没有充分调研客户在消费方面的习惯和心理变化,使得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诺基亚最终被苹果公司所替代。诺基亚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思想滞后,没有及时把握客户对手机需求的变化。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发展目标一直都是以用户为宗旨,满足客户的需求就相当于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客户企业就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占有市场份额。传统企业应以诺基亚失败的案例为鉴,积极地发掘客户的需求,及时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变化,创新企业管理思想。
12运营模式滞后
传统企业的运营模式是进行大批量的生产,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产品的出厂量,最大化地降低生产成本。传统企业管理者一般都是以自己对市场的行情来预测,这种运营方式会因预测的前景有偏差而造成生产浪费,致使企业库存周转率下降,生产周期变长。传统企业对产品推广的方式一般是以广告的形式来进行,客户不能真正了解其产品的好处。消费者对产品的情况,也不能直接反馈给企业,这种单向传递信息使得企业不能更好地对产品进行创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新的信息技术,能给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能及时获取相关产品信息,实现信息的对等性。
13组织结构滞后
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都是从上至下,呈金字塔形状。这种结构层次性、等级性较强,不利于信息的传递,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和速度。互联网时代的新信息技术要求信息传播速度快,在时间上能取得一定的优势。金字塔形状的组织结构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很容易因信息反馈的不及时,造成决策迟延,延误商机,从而失掉企业在战略方面的优势以及机会优势。
14人才的管理方法滞后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把人视为企业的一项成本支出,通过管理和监督的手段最大化地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率,致使员工的主动性不高,对其生产的积极性也不高。并且,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产生的那种凝聚力,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也就不能起到指导和激励的作用。员工因不能跟管理者进行交流,使得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性不强,对企业的管理理念模糊,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当前互联网发展下,员工可以对企业提出一些建议,也可以通过获得的企业相关信息来判断自己能为企业做什么。管理者通过互联网可以明确了解员工的想法跟创意,促使企业改善人才管理方法,将员工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2改善企业管理方法的建议
1改善管理思想
传统企业的管理方针一般都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宗旨,以企业自身为主。企业要想长久地发展下去,若不能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消费爱好、消费心理的变化和市场需求,就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客户的消费需求不同,呈现的产品也将是多样化的。因此,企业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审时度势商业背景,创建更优质的服务理念、优质的产品研发理念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传统企业成本管理,强调的是降低成本,通常的降低成本方式就是节约再节约。这种消极的办法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效益下降。这种传统的成本管理已不适应当前互联网发展的需要。企业需引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全面成本管理方法。这是一种集企业资源配置、战略方针、人力资源、投资意向、技术方向为一身的成本管理方法,能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风险,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全面成本管理体现的是它的全面性,需要企业上下所有人员、所有部门的参与。在不影响产品的生产下,充分发挥自主性,创新性,在最低成本的状态下,进行企业运营和生产。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全面成本管理方法将遍及全球,更好地为企业的长久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2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模型
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型呈金字塔形状。这种组织结构模型层次性高,很容易使企业产生人员过度膨胀,造成机构过于庞大,调度不灵,使得企业的管理成本呈上升状态;同时,容易产生因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导致信息失真,使得企业管理的效能低下。在信息化时代,扁平化组织结构成为现代管理的新模式,它能有效地减少管理层级结构、减少冗余人员,提高企业运作效能,同时可以提高信息有效地传递,缩小高层跟基层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升高层的决策质量跟效率。
3改善对人才的管理方式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富有创造性、目标性等特点,这就使得企业要依据任务的需求进行适当放权,准许知识型员工根据自身的优点来进行工作安排,在工作过程中无需过多地督促和教导,也不应该以传统命令式的方式来强制员工开展工作。企业要提供一种相对自由、轻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自主完成任务。企业还需给知识型员工提供他们所需的资源,如物质方面的支持、人力资源的支持、资金的支持等。这样既能让工作任务顺利的完成,也能满足知识型员工参与企业决策所带来的自豪感,充分表达企业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知识型人才往往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能更好地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及能更好地掌握客户的需求。企业应该充分的授权,激发知识型员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从而实现用最低的成本取得效率最大化。
24改善自身观念
要想在互联网时代有更好的发展,企业应舍弃自身固有的陈旧观念,找寻出一条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道路。在当前知识型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核心价值体现。企业的管理者要适时改变自身观念,创新和革新企业文化,将企业的核心价值、经营理念、精神、形象等更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去,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增强企业的活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需创建学习型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管理者跟员工的学习能力。
篇7
[关键词]企业管理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95-02
现代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企业员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学校之门迈向企业之门,就必须了解企业,认识企业,以优良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服务企业、发展企业。所以,学好企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学科,中等职业学校的企业管理课是通过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树立经济观念和管理观念,以适应现代企业环境。如何提高企业管理的教学质量呢?下面,就中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代企业管理》的教学方法,谈谈个人看法,以期对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现代企业管理》教材内容包括现代企业管理概述、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涉及内容较多,在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其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讲解。
我在本学期电子商务班学生的教学中,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和我校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原则,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的教学理念,根据中职学生基础状况和就业现况,我对《现代企业管理》教材内容进行筛选讲解,把“人力资源管理”和“现代企业生产与质量管理”两章作为重点讲解内容,做到保证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和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同时,从中挑选所需的知识,删除那些过深过难的内容,及时把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新知识、新模式等吸纳到教学内容中来,尽力组建最佳知识结构。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首要资源,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应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本章内容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有很大帮助,也为毕业时的应聘做好铺垫;“现代企业生产与质量管理”主要强调质量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就能认识到不合格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掌握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区别,让学生清楚外包装上注有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语的产品不一定是合格产品。
二、采用互动式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一)通过案例教学,实现师生间的互动
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没有生动的案例辅助,学生因为没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就无法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通过案例,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找一些学生熟悉的企业和时间作为教学案例,并且案情不能太复杂,还要和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符。比如,讲品牌策略时讲耐克公司是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的,讲绩效考核时讲到的美国强生公司采用的360度考评方法,讲企业文化时讲到的蒙牛乳业的“产品等于人品”的案例,讲质量管理时讲到的“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砸不合格产品事件”等。在案例教学中互动,有问有答,这样会起到良好的督促和强化作用。
师生间的互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姓,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角色扮演教学法,实现学生间的互动
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所谓情景模拟就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根据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有些章节的内容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活动并不是对所有的管理类教学都有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适合角色扮演的主题,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选课题要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给学生的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稍稍超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有一种挑战,有一种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热情。
1.设计问题情境。
角色扮演法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扮演现实中不同的角色探讨各种问题、完成各项任务,鼓励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在角色扮演中,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由一部分学生担任各种角色并进行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表演,表演结束后,讨论在表演中的体验和表现出的行为。
备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找好与课程相关的资料,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选好角色,鼓励学生分工合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挥。本学期的绩效考核内容,安排了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是“对刘军的考绩”。本案例背景是一家制造公司,一个角色是总经理张维,另一个角色是生产部经理刘军。激励的教学中,安排了员工小王与销售部经理张总的角色扮演。这两个案例难度适中,与所学内容相符,很受学生欢迎。
2.角色练习。
选好扮演者对号入座。有的学生由于自身的性格原因,不能完全接受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而又没有明确的拒绝,其结果是在角色扮演中不能够充分表现人物特点。另一种情况是部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角色表现漫不经心。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老师要对学生的性格有很好的了解,选择适合角色特点的同学参与角色扮演,以加强教学效果。
比如,讲解激励时,案例中的小王和张经理,一个心直口快,一个城府很深、语言缜密,所以要根据人物性格特点挑选学生人选,对号入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师生评价。
教师在学生角色扮演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恰当地对他们的活动给出反馈和评价。有效的教师反馈和评价是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动力,他们在教师适当的鼓励下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角色扮演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平等的气氛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并很好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还要具备很好的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事先要留思考题给下面的观众,表演结束后,请观看表演的同学予以回答,同时要对表演给予评价,指出不足,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对刘军的考绩”的案例中,观察者要回答“张总是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谈话目的?”“张总是表扬多还是批评多?”“谈话结束后,两个人的关系是缓和了还是激化了?”等16个问题。这样就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间的互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企业管理知识,提高了实际管理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安排即将毕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以提高实际运用能力。我校已经加大实训力度,推行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
在会计实训中心,通过承接企业的项目,让部分师生参与项目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锻炼其处理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质量意识和品质意识,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对教师而言,通过项目的开发,实践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现代企业管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08.5.
[2]郑金洲.案例教学法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篇8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
企业管理是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等都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需要,且都必须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为核心,保证各项管理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套。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应具备可测性、可控性、层次性和统一性。因此企业必须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方法,从各个方面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
第一、形成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和高水平的财务管理队伍。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企业的各项运营都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都需要实现电算化管理,通过电算化管理可以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财务情况进行及时、客观的反馈,并且通过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快速的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保证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同时,信息化管理还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形成高水平的会计队伍,这支会计队伍不仅仅需要有现代化的企业会计知识,对于企业管理、生产运营、信息管理等各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企业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都能够提出良好的建议,并且对于企业中的各项决策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严禁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的管理。
企业的全面预算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各个方面进行总体预测,具体包括开发预算、销售预算、管理费用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等各个方面。因此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对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包括范围广泛,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必须实行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相结合的编制方法,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最终确定合理的预算范围,并且在编制过程中避免上级直接决定,下层员工没有参与的情况发生。二是全面预算的执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按照预算进行,一旦出现与预算不相符合的情况,需要有企业相关领导确认后方可更改。并且企业根据自身规模和实力的大小,可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对于全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三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反馈。反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于预算和实际情况必须进行对比分析,为未来进行更加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做好对于预算执行良好的个人和单位的奖励,以及对于表现较差的部门和个人的惩罚工作,提高部门和员工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积极性。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中必须重点突出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确定的成本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要进行严格检查,深入监督。
第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管理。
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存在机遇与挑战,并且一直存在着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的困境,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在进行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时,首先需要确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并且在此基础上,根绝企业内部经营的需要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对于风险的大小、程度等进行科学、充分的分析,并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比较、分析权衡企业的可能收益和可能损失,选择出相对最佳的方案,达到企业收益最大化。同时,在企业做出任何决策前,必须形成一系列的防范和保全措施,即使出现风险,也可以有效的控制风险或者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就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做到必须做到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需要做出准确和及时的测量。为了达到这样的工作效果,企业内部可以建立专门负责风险管理部门,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处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
第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最传统的内容和方法,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是企业运营的基础,也是企业增值的根本。企业的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安排与使用等各个方面,因此企业在资金管理时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企业的资金总量、借款、还款的筹划工作,积极参与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计划,二是旧能的加速资金的运转速度,及时监督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考核资金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率,三是做好资金的安全防范工作等各项工作,确保企业运转的正常资金需求和不间断进行。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合理使用资金的建议和措施,保证和促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篇9
关键词:工业企业;控制和管理;资金预决算
一、资金预算控制和管理概述
资金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依据原始的生产经营数据与长期战略规划的具体需要,综合企业运营现状,对企业资金进行分配与估量。其不仅是对企业其他预算项目的机械整理和汇总,而是作为统筹规划和平衡企业资金收支的管理活动,实时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资金现状,确保企业实现对资金的合理考核、实时监控和事前预估。从常见的预算管理流程来看,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预算执行、预算编制、预算考核与分析这三个阶段;从管理内容来看,其主要包括资金分配、资金流出、资会流入等方面.从项目的运营过程来看,其主要包括营运资金管理、资金的投资方案、资金筹集方案等方面。
二、工业企业在资金预算管理方面的弊端
(一)没有科学的资金预算的编制机制
资金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最初阶段,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当前,国内绝大多数工业企业没有设置独立的职能部门开展资金预算编制时,会习惯性地将其作为经营预算的组成部分,进而将其并入其他预算项目实施合并编制,现行的资金预算编制手段过于精简,仅仅简单地汇总整理了资金预算的诸多需求项目,不能够充分发挥资金预算编制的指导性特征。从编制流程来看,多数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在实施资金预算编制时,主要根据最近几年的资金使用状况,往往不会主动、参考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议,没有系统性地考虑企业长远战略规划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会导致制定的预算指标体系缺乏充分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并且编制预算的方法主要以传统的简单财务核算为主,基本上不考虑运用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现代化的编制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资金预算编制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资金预算的执行不彻底
资金预算执行过程的主要目标在于控制和监督各个预算项目资金收支现状。目前,不少工业企业难以贯彻执行事先制定的资金预算规划,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工业企业往往缺乏科学的资金预算编制,这就导致预算编制难以契合实际的资金需求状况,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通常会受资金预算的阻碍和制约,进而会需要调整现行的企业资金预算,如果需要的资金难以及时追加和落实,就会延长项目周期,进而促使项目的亏损和失败。而另一方面,工业企业的管理层通常不会关注资金预算的控制、调整工作。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编制时,在每个季度需要依据相关规定检查资金实际使用情况,编制实时的资金使用报告表并上交给企业管理层,而管理层通常不会详细地对比分析资金的实际使用现状与已有的预算规划,也就难以准确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和解决其中的问题。企业管理层缺乏资金预算管理和控制观念导致其忽略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自行调整企业的资金预算,最终,就造成事先制定的资金预算规划没有权威性,并且诸多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规章制度都成了表面摆设,其通常会依据现实的资金需求和管理层的主观意愿而朝令夕改,严重削弱了资金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力度。
(三)资金预算的考核分析不健全
大部分工业企业没有将资金预算的考核绩效纳入企业年度工作绩效的考核内容,造成资金预算难以实现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约束。不少企业资金预算的核算工作通常以对预算指标实际完成情况的机械汇总,而在期末财务部再对比企业总体的资金使用情况资料与期初制定的资金预算规划表,核算出诸多预算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其还会在公司年度大会上宣读,但是企业通常会忽略实施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企业员工难以真正关注和落实资金预算工作。
三、工业企业健全资金预算管理体制的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预算编制流程
从资金预算周期来看,编制资金预算是一个动态的周期循环过程,是企业职能部门互相沟通合作的过程。企业财务部首先要分析资金预算编制的历史数据资料,并综合企业的经营现状,开展当期资金预算的编制工作。与此同时,其财务部门还必须将编制的资金预算与企业的利润预算、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进行细致对比联系,实现资金预算规划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在明确初步的预算指标后,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财务部门的预算负责人需要进行精诚合作,对预算方案进行不断地讨论、修订;之后,一方面要向企业管理层上交资金预算的初步方案,同时汇总诸多预算执行机构的建议,编制部门预算报告并上交到企业管理层进行决议和修订,经过长期的讨论、分析和改进,进而加强最终预算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且由于最终预算方案综合了预算.执行部门的建议,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其落实预算方案的主动性。与此同时,企业还必须科学分解资金预算方案,在明确总体的资金预算方案后,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做到:依据总预算方案编制部门自身的资金预算规划,依据企业资金预算年度方案,编制相应的月度和季度预算方案,系统地分析原材料价格变动、销售额的完成度、产品价格变动等诸多因素对于资金使用状况的具体影响,强化资金预算方案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由于资金规划的不合理而产生的短缺现象,降低企业总体的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预算方案的执行力度
1.构建多层次的预算部门
工业企业应当将资金预算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依据企业需求,构建多层次、多级别的预算部门。从隶属关系上看,企业的预算部门应当隶属于财务部,但其必须可以自成体系,这就需要在财务部单独创建独立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在部门内部也配置预算管理机构,由部门内部的负责人管理。在编制预算时,企业预算部门首先应当明确预算目标,然后各部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依据自身现状,综合自身的年度计划,深入研究本部门全部的资金预算计划,然后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并且列明进行修改的具体原因以及修改的氛围幅度,最后经部门负责人同意以后向企业预算部门提出修改意见,企业预算部门经过汇总和整理相关意见以后上交到公司办公会进行议讨和决议,加强预算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预算指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执行预算阶段,企业和部门的预算机构都需要深入分析对比资金使用现状与预定的预算方案的区别,然后编制预算执行现状的月度和季度分析报告,找出预算执行流程当中的诸多弊端、弊端存在的合理程度、异常弊端发生的原因等,通过创建多级别、多层次的预算管理机构,强化财务部门与企业销售部门、生产部门等合作沟通,辅助企业管理层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现状、预算的执行情况,加强对资金使用现状的动态实时监控。
2.构建合理的预算审批程序
在编制资金预算时,大多数工业企业没有综合未来销售和价格等因素变动的影响,在实际的预算执行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因素不断变动的影响,必定需要追加或是调整原始的资金预算方案。因此,工业企业必须构建合理的预算审批程序。要想调整预算,其首先应当去预算执行部门进行书面申请,经过部门负责人同意以后进行重新申报和审批,在经过企业管理层决议通过以后才实施执行工作。确保资金预算方案拥有一定的弹性是有必要的,但过分关注预算的弹性和灵活性就会导致预算工作丧失指导功能。因此,企业应当为可能变动的资金预算项目设定科学的变动幅度,高于该幅度时,则进行重新分析,严格审核该项目的可操作性。
3.创建资金预算管理的责任制
在创建多层次的预算管理体系后,部门预算机构和部门负责人作为预算管理的主要责任方,部门预算机构再进一步将预算责任层层分解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资金预算责任的分解要严格遵循可控性原则,部门管理者要对该部门的预算状况负主要责任,相应的预算机构则应当全程监控对预算资金执行情况。
四、结论
在实际的生产运营过程当中,工业企业应该不断强化对资金预决算的管理与控制,并且依据企业实际的发展需要及具体市场行情来制定相应的财务规划,实现其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琳.构筑集团企业资金结算与集中控制的新系统―中国石化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结算与集中控制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2.王君彩.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研究[J].扬州大学报,2008(10).
3.杨慧雨.对国内大型集团推进资金集中管理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8(05).
篇10
一、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和现状
经济新常态主要是指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持续和稳定增长的经济为主。我国现在处于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状态,但是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势必会放缓经济增长的速度。据此而言,我国经济实际是有较强可观性的增长量,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比较靠前,根据我国发行的政策要求和战略要求,在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国家更希望企业多元化发展,希望能够自给自足,增加优质产品,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这样国内优质产品增多,也就能够降低消费者对国外产品的购买和依赖,同时在经济新常态这一理念之下,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同时根据政府出台的政策刺激国内消费市场,提高企业数量和新增速度的上升趋势。
二、在经济新常态这一背景下,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一)明确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经济新常态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企业工商管理创新方法,对企业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工商管理工作,企业能够掌握自身的经营情况,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再采取解决措施,同时可以展望未来,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工商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企业运营状况,结合企业的信息,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帮助企业适应市场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着许多潜在或者可预知的风险,而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市场没有敏锐的察觉力,不能快速、准确的了解市场经济的变化,从而做出适当的决策,因此,导致企业在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竞争能力,从而丧失重大的投资项目或者投资机会,使企业遭到经济损失,而由于经济市场的规律,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变慢,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会遇到更多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工商管理就发挥了作用,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创新型工商管理都能够控制流程,保证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三)对企业管理成本的降低有很大的帮助我国企业实施工商管理,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之下,能够有效的实现企业管理的成本下降、运营方面的成本降低,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进行工商管理,那么这代表着企业能够较好的控制企业的成本,成本控制主要是因为工商管理工作的目标能够达成,换言之,就是企业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企业的成本,只有企业运营中成本被有效的管控,那么企业其他各项工作才能井井有条的执行下去,并且保障每项经济活动趋于合理化,实现高效的工作效率,也就是企业工商管理能降低企业成本,同时高效运营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四)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在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对企业发展能力有直接影响,因为一旦企业的财务出现问题,那么整个企业可能无法运营下去,而实施工商管理,对企业财务状况能够充分的掌握和控制,因此在我国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实施工商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好的强化作用,如果工商管理人员有足够的能力进行企业管理,那么未来企业进行科学化的发展,产生的经济活动和发展路线也将趋于合理,工商管理同样也会保障内部财务管理状况有序进行,使企业能够继续运营。
(五)企业工商管理能提升人类资源管理的效率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就是对企业各个部门实施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换言之,人力资源管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所以采用工商管理的方法和管理模式,挖掘相应的人才和已有员工的潜能,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使企业发展得到足够的保障,有序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工作的效率达到提升的目的,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三、企业工商管理创新所面临的阻碍
由于我国现在处于信息技术的时代,这个时代对企业工商管理带来了挑战,改变了其运行模式,使企业能有效管理,企业决策必须依赖符合决策要求的信息,能为企业提供收集决策所需信息的途径,传统企业进行决策,只分析已经拥有的数据和信息,往往会影响决策的效果,而信息时代下,企业可以在网上搜集并整理决策相关信息,决策的成功与否,对企业工商管理有巨大的影响,企业需提升工商管理运营模式,同时,利用大数据为企业搜集所需要的信息,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据地位,企业工商管理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等等方面进行改善,促使企业在竞争中持续发展。
四、突破企业工商管理创新路径
(一)企业应具备工商管理创新意识在经济新常态这一背景下,企业应该摒弃固有的管理模式,意识到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否则会严重的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只有具备了工商管理的意识,才能够落实到实处,工商管理工作才能被切实的分配下去,才能够保证企业适应丰富多变的市场,实现盈利,应对企业发展中的挑战,在挑战中寻找出口,解决问题,防范企业遇到风险,也要对风险解决提供预测办法,管理层也需要对企业各层人员提供工商管理运行的环境,然后各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各抒己见,帮助管理层进行决决策,也要在工商管理运行的过程中,发现旧管理制度的不足,并摒弃传统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提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工商管理制度,并将物尽其用的发挥其职能,为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促进企业发展。
(二)注重工商管理过程中的人才培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管处在哪个阶段,都需要依靠人来完成各阶段的目标,人才是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企业需要为工商管理创新提供有用的人才,促进工商管理的发展,同时,在招聘过程中,也可以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根据需要,选拔顶尖人才,同时企业可以按劳分配,使每一位员工能够公平竞争,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工作能力,对员工可以定期的进行培训,让员工能够符合企业经营所需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为企业作出贡献,同时,可以将工商管理创新意识与培训相融合,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把员工的思想与企业发展理念结合起来,开辟企业工商管理创新路径。
(三)注重科技与工商管理的结合开辟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研究,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因为企业必须更新产品和技术,满足市场需求,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必须不断的研发新产品并提升产品的质量,例如,企业严格要求生产管理,不断的进行研发新产品,改进旧产品,并对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进行创新研究,将产品进行高科技化,产品具有创新性,从而在市场中拥有独特的技术水平和强劲的竞争实力,使企业在生产中具有核心的地位,所以我国企业必须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完善自身的科技创新,才能够进行工商管理创新路径研究,将科技与工商管理连接起来,保证企业能够及时把握市场的发展,为工商管理创新打基础。
(四)通过提升营销方式实现企业工商管理创新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利,营销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企业的营销方式进行调整,采取适应当代人的消费观念的营销方式,根据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制定适合的营销方式,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和行业的竞争,进行多层次分析,整合资源,完善与创新营销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工商管理的创新。
- 上一篇:货币政策的实质
- 下一篇: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