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行政处罚实施细则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干部行政处罚实施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干部行政处罚实施细则

篇1

    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九龙海关。

    法定代表人:刘文杰,九龙海关关长。

    委托人:周伟航、李国,均为九龙海关干部

    原告区成不服中华人民共和国九龙海关复议处罚决定一案,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该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进行了审理,查明:

    原告区成于1987年12月4日经罗湖海关入境时,未带任何玉石器用品。12月6日,原告携带玉石器317件,放在行李中,未向海关申报,经罗湖口岸“绿色通道”(即无申报物品通道)出境,通过行李机时被查获。经广东省文物管理部门签定,原告所带玉石器中,有玉龙带钩1件,属清初文物,禁止出境;玉带钩、白玉猴各1件,属清末文物范畴;其余314件,属现代各式特种玉石工艺品,这些玉石器,估价总值人民币9580元。

    1988年2月27日,罗湖海关作出处罚决定,认定区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关于“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并接受海关查验”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三条第(二)项的规定,区成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的手法,逃避海关监管,携带国家禁止出境的物品,走“绿色通道”出境,而且携带物品的数量和价值,大大超过国家关于《来往港澳的旅客免税和征税物品限量表》规定的限量,属走私行为。依照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五条第(二)项的规定,决定给区成以没收所携带玉石器的处罚。

    原告不服罗湖海关的处罚决定,于1988年3月3日向九龙海关申请复议。九龙海关复议认为,罗湖海关对区成的处罚决定是适当的,其申请复议的理由不能成立,决定维持原处罚决定。原告不服九龙海关的复议决定,以他所携带的玉石器都是工艺品,不是出土文物,也不是翡翠玉石,而是用山石刻制的工艺品,应当准予出境,罗湖海关没收这些物品不当为由,于1988年7月1日,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维护他的合法权益,退还被没收的原物。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区成出境去香港时,携带的是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和国家有数量限制出境的特种玉石工艺品,不是用山石刻制的工艺品,且混放于行李中,未向海关申报,在选走“绿色通道”时被查获,其行为违反了海关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和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属走私行为。被告九龙海关依照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三条第(二)项和第五条第(二)项的规定,作出没收原告携带的玉石器的复议决定,是正确的。综上,该院于1988年11月15日判决:

篇2

【关键词】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问题

公共场所是人们进行购物、娱乐、生存交往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场所,这里人群集中,人员复杂,如果卫生监管出现漏洞,则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影响。自2011年起,我国实施了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完善了旧版《条例》中的一些缺陷,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社会在发展,人民对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的要求也更高,新法规在具体立法范围的滞后和执法力度无法平衡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1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规存在滞后性 《细则》只规定了7大类28种公共场所,没有对公共场所给予明确的定义。大型建材超市、地铁、网吧、足浴、健身房、婚纱影楼等新兴行业具有公共场所的特点,却未被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造成无法可依的监管空白,监管局限性仍然存在。若不能依法对这些场所进行定期卫生检查,这些公共场所则会成为监督监测的隐患。大型公共场所一些行业,容易与其他法规的实施出现交叉管理。现行《条例》中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职责、义务及卫生管理等要求不够,不利于经营单位自律经营和诚信体系的形成;对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执法人员的职责和义务规定不够明确,不利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和公正执法。以上这些都会影响卫生管理的有效性。

1.2 处罚不具体,力度不够 根据新旧法规规定,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可实施的行政处罚种类只有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等4 种,无详细的罚款幅度。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公共场所设施不健全,如旅店无消毒桶、无消毒柜、或拖鞋数量不足等,却不能根据《条例》及《实施细则》给予行政处罚。《条例》和《细则》规定有些违法情况可以处以2 万元的罚款,但对许多常见的违法行为罚款金额明显偏低,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如对未取得“卫生许可证” 擅自经营的,处200-800 元罚款,这对一些大型公共场所如星级宾馆等处罚力度太弱,起不到教育和惩戒作用,不能有效地遏制违法行为,造成执法威慑力偏低,不利于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改善和发展。

1.3 预防性卫生监督法规和标准不完善 预付性卫生监督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从业行为、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建设项目设计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配套、大部分新改、扩建的公共场所的卫生执法监督权并未得到认可和落实等问题。我国各类公共场所在选址、设计时主动申请卫生部门进行卫生审查的为数极少,多数是在待竣工并正式营业后,这时所建公共场所不符合卫生要求也难以改造。行政干预卫生管理现象也很突出。各地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等干预正常的卫生监督工作,预防性卫生监督覆盖率偏低。因此政府重视不够、各职能部门配合不力、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法规和卫生标准不完善、业主的卫生法律意识淡薄,都直接影响了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如不及时解决这类问题会给以后的经常性卫生监督带来隐患。

1.4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不足 首先,监督手段落后。由于经费有限、基层卫生监测机构的仪器设备陈旧不齐、人力和物力短缺,对健康危险因素的全面监测与评价很缺乏,影响了卫生监测进度和质量。其次,卫生监督员数量不足与素质偏低。公共场所监测现场点多面广,人员少,一天监测的场所有限,经常性和预防性卫生监督的任务十分繁重,难以实现公共场所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频次。监督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在繁重的监督任务中更缺少时间来提高专业知识和整体素质。同时,部分监督员的操作技能不熟练、专业法律知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生监督监测效果。随着我国各类法律法规的完善,公共卫生执法监督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却不是很高,这也成为了影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不足的重要原因。

2 对以上问题的几点建议

2.1 完善法律法规,查缺补漏 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健全公共场所法律法规,统一执法主体,理顺执法体系,明确职责,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和交叉执法的现象,以使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实施细则》更符合当前工作实际和公共场所卫生现状,扩大应监督监测的场所范围,将新出现的公共场所纳入监管范围,以行业类别、经营方式、人群聚集程度为规范对象,补充和修改卫生指标,同时修改罚则,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提升罚款额度。在此基础上,将公共场所监督管理尽早纳入人大立法议程,通过基本法的形式加以确认,提高法律的严肃性和威慑力,提供法律的执行力。

2.2 严格执行预防性监督工作 制定严格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批程序及相应处罚措施和处罚条款,使过去可操作性不强的含糊其辞的内容进行修订,保障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卫生监督机构更应严格执行其职责,把预防性监督工作作为城建前置审批的必要条件,未取得《建设项目许可证》的一律不予许可,确保卫生设施投入,消除公共场所安全隐患。

2.3 提高监督、监测人员素质,加强卫生监督建设 加强对卫生监督、监测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建立合格的、顺应时代的、具有较高法律素养和诚信可靠的监督、监测队伍,使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公众卫生意识与法制观念,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宣传工具加大公共场所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卫生监督、监测条件,政府与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保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顺利的进行。

3 总 结

随着公共场所的不断量化和多元化,不只需要相应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应得到更好的完善和健全,还需要从业人员增加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坚决遵守国家法律规定来进行公共场所的营业和获得,更要求执法监督人员能够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做到依法履行自己职责,严格规范和处罚违法行为。只有这样,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障,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才能顺利开展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代表人:李耀堂,男,汉族,60岁,伊犁检察分院退休干部。

代表人:阿不都沙拉木,男,维吾尔族,53岁,伊犁地区检察分院干部。

代表人:鄂春光,男,锡伯族,41岁,伊犁地区检察分院干部。

被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建设处(简称建设处)。 法定代表人:波拉提,处长。

第三人:伊犁地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简称开发总公司)。 法定代表人:董永昌,总经理。

1995年2月28日,伊犁地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根据伊宁市规划局的批准,在伊宁市斯大林街三巷11号建造7#、8#两幢商品楼,总面积4000平方米。同时批准靠近原告人住宅楼的7#商品楼准建四层,与原告人住宅楼采光间距不得小于1:1.2,但房产公司在7#楼建至4层后,未按批准高度封顶,继续施工至5层,影响了原告人的采光。伊宁市规划局经过调查,于1995年10月16日作出城罚字第026号《城市建设规划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给予房产开发总公司罚款10万元,拆除第五层的处罚。房产开发总公司不服该处罚决定,向被告建设处申请复议,建设处于1995年10月26日作出伊地建城复字(95)第1号《城市规划案件行政复议决定书》。该复议决定:一、伊宁市规划局向伊犁地区房产开发总公司核发的“一书两证”及其附件,均属合法;二、撤销伊宁市规划局向地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下达的 “停工通知书”和城罚书字第026号《城市建设规划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通知书》;三、根据伊宁市3号小区规划要求,在充分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并考虑工程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顾及到开发总公司的经济利益,7#商品楼就此五层封顶,并取消女儿墙。李耀堂、金伯贤等17人不服,以该复议决定侵犯了其17户住宅的采光权为由,于1995年10月30日向伊宁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审判

伊宁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伊宁市城市规划实施细则》第十六条关于采光距的规定,伊宁市规划局通盘考虑批准第三人承建两幢商品楼,7#楼为四层,8#楼为六层,将7#楼与原告住宅楼采光间距由1:1.6降低到1:1.2,以此计算7#楼盖四层后与原告住宅楼的采光间距应为14.5米,但实际采光间距仅为13.6米。对市规划局的规划原告予以认可,而被告伊地建城复字(95)第1号“撤销市规划局停工通知书,处罚决定书和修建五层封顶的复议决定”违反了《伊宁市城市规划实施细则》第十六条采光间距不得小于1:1.6的规定纵容了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已侵犯了17名原告的房屋相邻采光权。同时被告伊地建城复字(95)第1号复议决定的作出没有法律依据,是不合法的行政行为。故原告之诉讼请求,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二目,参照《伊宁市城市规划实施细则》第十六条之规定,该院于1996年1月31日作出如下判决: 一、撤销伊犁地区建设处伊地建城复字(91)第1号《城市规划案件行政复议决定书》; 二、维持伊宁市规划局城罚书字第026号《城市建设规划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通知书》;

一审宣判后,建设处和开发总公司对判决不服,向伊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建设处上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其理由:(一)开发总公司所建商品楼7号楼为六层楼,是经规划局批准的,因此是合法的;(二)建设处的“复议决定”明确7号楼由六层改为五层,并取消“女儿墙 ”,已经照顾了周围居民的采光。开发总公司上诉请求法院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其理由为:(一)7号楼建至五层有合法的批准手续;(二)7号商品楼建至五-六层,并不影响周围居民的采光。17户居民答辩称:按批准手续,7号商品楼只能建成四层,但开发总公司擅自超高建筑,严重侵害了被上诉人的住宅采光权,因此该建筑应予以拆除,排除障碍。

伊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上诉人开发总公司在取得建设规划部门批准的手续后,仅考虑本公司的经济利益,不按批准的要求进行建设,对7号商品楼进行超高建筑,侵害了被上诉人李耀堂等的民事权益,不仅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而且构成了民事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开发总公司应该承担违反行政法规责任和民事侵权责任,规划局对开发总公司给予一定行政处罚是应当的。但其处罚决定显失公正。建设处的“复议决定”认定开发总公司将7号楼建成六层与规划局给开发总公司办理的“建筑用地红线说明书”的内容一致,并不违反规划要求,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但建设处考虑本市发展总的规划、发展趋势和对国有土地的充分利用,在其“复议决定”中明确允许开发总公司建7号楼至五层封顶,是适宜的。李耀堂等被上诉人认为上诉人开发总公司的行为侵害了他们的采光权,并提出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请求合法,应给予支持。但从7号楼的超高部分所影响部分相邻住户采光的客观情况看,开发总公司只应对部分住户即一层楼的住户给予经济补偿,要求该公司对17户均承担民事责任不符合事实和情理,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四)项、第六十一条第(二)项之规定,该院于1996年5月30日作出判决如下:

一、维持伊宁市人民法院(1995)伊行初字第6号行政判决书第一项中关于撤销建设处伊地建城复字(95)第1号《城市规划案件复议决定书》的第二条撤销罚款部分;

二、撤销伊宁市人民法院(1995)伊行初字第6号行政判决第一项中关于撤销建设处伊地建城复字(95)第1号《城市规划案件行政复议决定书》中第一、三条部分;

三、维持建设处伊地建城复字(95)第1号《城市规划案件行政复议决定书》的第三条,即7号楼建至5层封顶、并取消“女儿墙”;

四、维持伊宁市人民法院(1996)伊行初字第6号行政判决第二项中维持规划局城罚书字第026号《城市建设规划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罚款10万元处罚部分;

五、撤销伊宁市人民法院(1996)伊行初字第6号行政判决书的第二项中维持规划局城罚书字第026号《城市建设规划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拆除建筑一层的处罚部分;

六、由开发总公司给予被上诉人金伯贤、李希怀、王新堂、斯拉木、牛建国、吐尔逊各补偿1.5万元;

七、其他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认为伊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违背事实、适用法律错误和违反法定程序,且显失公平,请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法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院依法纠正。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院经审理认为:开发总公司擅自改变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对7号楼进行超高建筑,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原审原告的居室的采光,构成了民事侵权。抗诉理由部分成立,应予采纳。再审中,开发总公司表示愿意根据影响采光程度不同分别给予原审原告以不同的经济补偿。经该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就经济补偿数额问题达成协议。原二审法院考虑整体规划和国有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判决准许开发总公司建筑7号楼至五层封顶是适宜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三项、第六十四条之规定,该院于1996年7月10日作出如下判决:

一、撤销伊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6)伊地法行终字第11号行政判决的第一、四、六、七项;

二、维持伊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6)伊地法行终字第11号行政判决书的第二、三、五项;

三、改判开发总公司给原告补偿90000元为102000元(住一层楼的每户10000元,住二层楼的每户5000元,住三层楼的每户2000元)。

「评析

本案第三人开发公司,未按市规划局批准的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商品住宅楼建设,将7号楼由规定建四层封顶擅自改为建五层封顶,市规划局先向其发出“停工通知”,在其不执行该“通知”、继续施工的情况下,又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正确,这是本案处理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综观本案情况,市规划局之所以在批准的规划文件中规定开发公司对7号楼的建设只能至四层封顶,是因为本案原告的住宅与7号楼相邻,如果超过四层将会影响他们住宅的采光,遭到他们极力反对,出于顾及各方利益的考虑,该局才批准开发公司建7号楼至四层封顶。应该说,在城市建住宅楼四层封顶,是比较低的。开发公司不执行市规划局的规划的规定,建7号楼至四层未封顶而继续建五层,只是在空间上加高了一层,还谈不上严重影响城市规划,而且通过行政调解,由开发公司给予相邻居民以适当的经济补偿,便可以解决相邻居民与开发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才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如上所述,开发公司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的规定,将按规划应建四层的改为建五层,尚达不到严重违反规划的程度。因此,市规划局作出责令其“停工”和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其处罚过于严厉,有失公正。

篇4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促进全县地税部门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运作机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全县各级地税部门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廉洁办税公信度明显提升、涉税审批项目和时间明显缩短、服务态度明显改善、政务环境明显优化,确保效能建设年取得“三无”效果:即无查实的影响地税形象的投诉、举报案件,无上级通报的影响地税效能建设年活动的不良事件,无被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

二、推进工作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一月份

1、县局和分局认真传达学习省、市、县效能建设年活动动员会精神;

2、县局制定《全县地税系统效能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对全系统的效能建设年活动进行总体部署。

(二)二月份

1、成立县局效能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

2、制定全县地税系统效能建设年活动推进方案和工作任务分配表。

3、县局于2月15日前召开全系统效能建设年活动动员会;

4、建立落实效能监测点联系制度,县局及各相关分局每月至少要与环境监测点联系沟通一次,及时跟踪发展环境监测点的情况反馈;

(三)三月份

1、各有关对口责任单位要根据市局的实施办法拿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贯彻意见:

⑴由县局办公室牵头,起草制订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实施细则;

⑵由县局征管股牵头,起草制订规范和优化纳税服务的实施细则;

⑶由县局监察室牵头,起草制订廉洁办税,违诺追究的实施细则;

⑷由县局办公室牵头、规范办协助起草制订效能建设、绩效考核的实施细则;

2、对各地第一阶段效能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3、各单位进行重点指标讨论,结合效能建设目标,合理设定效能建设缩减指标;

4、加大宣传力度,办公场所悬挂宣传横幅、条幅,县局编发效能建设活动专刊,各分局开辟“效能建设活动”宣传专栏。

5、认真落实好干部交流轮岗、基层分局长任期制度,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公推公选制度。

(四)四月份

1、将省局新修订的《三个服务100条措施》、《支持民生工程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50条》、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12条和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优化行政审批、推行“两个”减负的新举措集中编印成册,送到纳税人手中;

2、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普及税法知识,认真组织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和多种形式的税收宣传,加大对涉税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

3、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体系,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认真执行《省地方税务系统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试行)及《省地方税务系统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规范和完善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报备等工作规程;

4、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5、召开重点工程项目法人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会,认真查找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五)五月份

1、督促各地抓好省局制定的“服务重大项目建设50条税收政策措施”和市局服务项目建设“20条”措施的落实,针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完善。

2、加快网上办税步伐,推进网上办理税务登记、发票领购、业务表单下载、完税证明开具等涉税事项。

3、大力推行“办税厅自助申报缴税”,继续完善“同城通办”、“POS机刷卡”,优化“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制度;

4、认真兑现服务承诺,抓好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落实。

(六)六月份

1、开展“我为效能建设年活动献计献策”活动,让每一位地税干部职工明确自己在效能建设年活动中的职责、目标和措施,切实做到人人参与、个个负责;

2、举办1-2期纳税人税收知识培训班,进一步服务纳税人,此项工作由县局税政股、征管股主办,县局办公室、各征管分局配合。

3、建立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服务的“绿色通道”,不断提升“窗口单位”特别是办税服务厅的建设水平、工作水平;

4、县局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地税行”活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视察、指导地税工作,并专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地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抓好相关意见和建议的落实工作。

(七)七月份

1、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开展对税收政策、执法程序、纳税评定、涉税优惠和惩戒及相关政务事项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

2、广泛开展诚信走访,向各级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人士、特邀监察员及纳税人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3、组织邀请劳动模范、重点纳税单位代表和个人等进行座谈,进一步征求意见;

4、开展为纳税人送政策法规等服务活动;

5、县局组织开展纳税人评地税管理员和地税管理机关活动;

6、组织特邀税务监察员到各地督查暗访;

(八)八月份

1、组织开展规范行政收费自查,发票工本费、税务登记工本费等收费一律按最低标准收取,取消门市开票收费;

2、进一步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活动,针对前段时间督查中发现的公开不及时、不规范情况,抓好整改落实;

3、将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4、向意见建议人反馈整改情况;

5、开展对纳税人提出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的满意度回访;

(九)九月份

1、开展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2、认真组织开展“落实优惠政策情况回头看”活动;

3、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进一步纠正税收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

(十)十月份

1、向社会公布承诺服务兑现和整改情况;

2、建立长效机制,针对纳税人反映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工作长效机制。

(十一)十一月份

1、做好各项准备,迎接各级效能建设年度检查;

2、组织开展对基层分局的评议检查;

(十二)十二月份

1、报送主题效能建设年活动工作总结;

2、整理活动材料装订归档;

3、推荐工作先进;

4、表彰。

三、有关说明及要求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镇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就扩大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聚为抓手,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做强产业平台、健全公共服务、优化人居环境,力争把镇打造成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能有效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的市域经济社会副中心、以高新科技为特色的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影视文化旅游城市。

二、主要内容

(一)扩大行政管理权限

按照赋予镇与县级政府基本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要求,将项目审批、社会管理、城市建设等涉及34个部门、单位的270项行政管理事项及权限,交由镇行使(见附件),试运行6个月,今后根据运行情况和镇发展的实际需要,由镇党委、政府提出要求,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授权。市级相关部门在镇设有派驻机构的,下放的权限由对应的派驻机构行使;无派驻机构的,市级相关部门要与镇政府签订委托审批协议书,明确委托事权范围和责任,同时应刻制本部门的业务专用章交由镇政府使用。

(二)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在镇区域内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进一步增强镇的履责能力,具体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根据镇经济社会发展及下放权限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将原来的内设机构整合为"七办一局一中心",即:党政办公室(挂驻村干部管理办公室牌子)、经济发展改革办公室(挂电子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就业保障服务中心牌子)、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社会事业管理办公室、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大队、城市综合执法中心牌子)、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挂应急维稳中心、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牌子)、财政局、行政服务中心(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牌子)。

镇下设六个办事处,即:镇中办事处、禹山办事处、屏岩办事处、南上湖办事处、维风办事处、镇南办事处;办事处成立二级党委,隶属镇党委,作为镇党委、政府的派出机构,人员及编制主要从镇机关和事业单位总盘子中调剂。

强化市级机关部门派驻的机构设置,对镇国土所进行升格,设立市国土资源局分局;新设立教育处、规划(人防)处、规划设计分院、建筑业管理处等单位,派驻人员由相应市级机关派出;对派出所、法庭、检察室、国土、地税、国税、工商、环保、质监、教育、行政执法、规划等派驻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实行职级高配,在职期间享受副局级待遇;市级有关职能部门对派驻机构在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要加大力度,使其能适应小城市发展的要求。

(四)改革财政保障机制

进一步明确落实对镇小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专项扶持资金和配套资金政策,决定在省政府每年补助4000万元的基础上,按照1:3的比例要求,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2000万元给予扶持,确保小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建立向镇倾斜的财政体制,按照"核定基数、超收分成、三年一轮、政策倾斜"的运行模式,对财政体制收入以2010年实际入库数(剔除不可比因素及一企一策)为基准,每年递增10%为基数,超收留市部分全额返还;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留成部分和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留市部分全额返还,专项用于小城市建设。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扩权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落实。市中心镇发展改革协调小组统筹协调镇的扩权改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扩权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确保扩大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落到实处。

篇6

一、工作成效及主要措施

(一)落实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

市效能办、市行政服务中心要求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必须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并于5月1日正式对外开展行政审批工作。经局务会议研究,确定我局干部陈文彬、刘加建作为我局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其中陈文彬为A岗,刘加建为B岗,日常工作以陈文彬为主。蔡金凤为我局行政审批的业务科长,占飞豹为我局行政审批的分管领导。市行政服务中心安排我局与市林业局、市农机总站合用一个窗口,因市林业局工作人员常驻窗口,经协调,我局进驻人员每周星期三固定到窗口上班,市农机总站进驻人员每周星期四固定到窗口上班。除星期三外,平时有人到我局窗口申请办理有关事项时,则市林业局工作人员或市农机总站工作人员负责通知我局工作人员到窗口处理。为使我局进驻人员按照市行政服务中心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工作,局及时给进驻人员添置了电脑等办公设备,带领进驻人员与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有关科室充分沟通、交流,使进驻人员尽快熟悉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要求。目前,我局进驻人员已全面掌握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规程,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我局的行政审批工作。

4月27日,局召开了本局审批工作改革会议。参加会议的对象主要是本局承担审批职责的科站,即种子站、畜牧站、动物防疫监督所、植保植检站、经管站、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饲料办、职改办、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局效能办、局分管领导也参加了会议。局法规科在会上传达了全市行政审批改革会议精神、我局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准备工作以及对我局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后的审批要求。会上分发了市政府法制办编印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小册子,重点对《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作了详细讲解,并对如何办好行政许可事项作了具体要求。为了做好行政许可案卷归档工作,局法规科特地从市环保局借来10卷《行政许可卷宗》在会上分发,学习、借鉴市环保局好的做法,使与会人员加深了对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许可案卷归档的印象,增强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修改完善并重新上报我局审批类、服务类项目

经2010年底梳理,我局有审批类项目10项、服务类项目13项,按要求全部上报了市效能办、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审改办,并提出在局内部设置行政审批窗口,也确定了办公室和办公人员。因动物防疫法修改后颁布,并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新修改的动物防疫法对所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作了新规定,加上我局2009年正式决定派工作人员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与2010年底上报市效能办、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审改办审批类、服务类项目中的填报内容不相同。因此,局法规科按照《莆田市网上审批系统调研表-项目信息(表1)》、《莆田市网上审批系统调研表-项目信息(表2)》、《莆田市网上审批系统调研表-收费信息(表3)》、23项审批类、服务类项目的《审批流程表》和《莆田市2010年度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情况明细表》等表格的填报要求,对23项审批类、服务类项目重新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整理清楚后及时上报市效能办、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审改办。

(三)做好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的经验介绍

省农业厅法规处为了开好全省农业法制会议,要求各地认真做好2010年的农业法制工作总结,同时要求我局法规科把本局2010年的特色工作——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经验单独总结,并安排在全省会议上交流。局法规科为了及时完成这两份材料,提前上报厅法规处,立即投入精力,收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分别撰写了这两份材料。特别是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的经验介绍,撰写难度很大,除我局外,全省农业系统(包括省农业厅在内)都还没有开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因此,厅法规处把我局已完成的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作为特色工作而安排在全省会议上交流。经过认真调研,局法规科终于定稿,提前完成了厅法规处下达的任务。题目是《认真研究努力探索推进行政自由裁量权规范运行》,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顺利完成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二是关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意见的做法;三是关于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实施意见的做法。局法规科把两份材料及时上报了厅法规处。

(四)制定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工作方案

市政府法制办今年将要开展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工作,组织了部分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制定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工作方案。局法规科为主承担了此项工作,初步起草了《莆田市开展规范行政征收、行政确认和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

1、制定行政征收、行政确认和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标准

(1)制定行政征收自由裁量权标准,重点对行政征收标准以及征、停、减、缓、免程序和权限进行细化、量化、具体化。

(2)制定行政确认自由裁量权标准,重点对行政确认的条件、程序、时限和权限进行细化、量化、具体化。

(3)制定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标准,规范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重点对行政强制的种类、程序和时限进行细化、量化、具体化。

2、规范行政征收、行政确认和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配套制度

(1)规范行政征收自由裁量权配套制度: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实行收费“两证一票”制度;行政收费必须按照价格审批机关公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收取,严禁超标准、超范围收费,或者巧立名目收费,否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拒绝交纳,并有权投诉或举报;严格执行收费管理制度,健全收费制约机制,行政征收部门内部实行申报、审核、收费、稽查岗位分离制度。不得弹性收费,议价收费,所有收费项目一律按规定就低收取;行政征收部门不得随意将应当由行政机关收取的行政性收费授权或委托下属单位或中介机构收取,不得以任何形式搞摊派、拉赞助,不得借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车辆和物质;严格执行收缴分离制度;行政征收部门严禁将无偿服务变为有偿服务,严禁借办证、办照、年检之机,强行服务或搭车收费。

(2)规范行政确认自由裁量权配套制度:实行行政确认公示制度;制定行政确认工作规范;建立健全相应的行政确认工作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审查(审核、审批)权限,完善各环节登记和签字手续,落实岗位责任。对违反法定条件、法定程序进行确认和随意授权或委托确认权限的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规范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配套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强制内部审批制度,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程序制约机制;制定行政强制工作规程,明确实施行政强制过程中内部和外部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实行行政强制不得实施的条件要求和救济制度。由于行政强制对当事人最具威胁性,因此行政强制不得实施的条件要求在行政强制实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施行政强制救济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实施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3、设计了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的表格内容

(1)《莆田市××局规范行政征收自由裁量权实施细则》。表中内容包含行政征收项目;行政征收依据;行政征收标准;自由裁量情形;档次;行政征收具体标准;行政征收程序;对征收对象说明理由和告知依法享有的权利;受理窗口和地址、受理时间、咨询电话;监督机构、投诉电话;公示网站。

(2)《莆田市××局规范行政确认自由裁量权实施意见》。表中内容包含行政确认事项;设定行政确认的法律依据;行政确认条件;申请材料;行政确认;办理程序;行政确认;审批时限;行政确认证件或其它凭证;收费依据及标准;申请人办理行政确认过程中的救济权利;受理窗口和地址、受理时间、咨询电话;监督机构、投诉电话;公示网站。

(3)《莆田市××局规范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裁量意见》。表中内容包含强制种类;强制事项;强制依据;具体规定;强制条件;强制程序;办理时限;实施机构、地址、电话;监督机构和投诉电话;公示网站。

(五)参加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评估工作

市政府法制办、市效能办5月上旬组织开展了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评估工作,对市直各部门、各县区政府2009年1—4月份开展的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我局法规科参与了评估组的工作。根据《莆田市规范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工作评估标准(总分100分)》,评估内容共11种:1、根据《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莆田市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莆政综[2010]67号)文件精神,有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和成立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5分);2、有制定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运行的相关规章制度(5分);3、《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意见》中设置的内容符合莆政综[2010]67号文件规定的格式和要求(5分);4、《规范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实施意见》中设置的内容符合莆政综[2010]67号文件规定的格式和要求(5分);5、有印制完整的《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手册》,做到执法人员人手一册(5分);6、有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手册》的文件(5分);7、有在相关网站上公布《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手册》(5分);8、有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学习《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手册》的记录(5分);9、有按照《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意见》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运行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案卷归档符合《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20分);10、有按照《规范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实施意见》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运行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案卷归档符合《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20分);11、有按规定每月把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案卷报送市政府法制办评估(20分)。评估组根据评估结果写出评估报告,对参与评估的单位全部作出评价,同时评出了最好的和最差的几家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效能办将在全市通报评估结果,并实名列出最好的和最差的几家单位,对最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对最差的单位予以批评。

(六)参与修改《莆田市开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方案》

市效能办今年即将在全市范围内布置开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并起草了《莆田市开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方案》,我局法规科接受任务,对《莆田市开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七)抓好政务公开,确保阳光运作。

今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按照“重在责任、重在落实、重在规范、重在实效”的原则,切实把政务公开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责任,局主要领导、各科站长负责人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防止政务公开中搞形式、走过场。对工作不力、搞假公开、半公开、不公开的,将严厉批评教育,公开曝光,并责令限期整改,对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严肃追究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的相关责任。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全面规范政务公开程序,严格按照“公开制度、审议制度、评议制度、反馈制度、备案制度”政务公开五项制度,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按照“提出—审议—公开—评议—反馈”程序严格执行。三是积极强化政务公开各项措施,全力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政务公开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四是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内容,严格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发展,贴近群众”的原则,把政务公开与围绕农业发展、服务项目紧密结合,与维护群众利益紧密结合,与反腐倡廉紧密结合,与内部管理紧密结合,重点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权力运行中容易产生腐败的关键环节,今年我局重点以人事、财务、农业、执法、餐桌污染检查等重大事项及干群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公开重点,及时全面进行公开。五是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考核制度。今年政务公开将纳入本年度各县(区)农业局、本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的绩效考评范畴,每半年组织局属干部职工和行评监督员对本单位政务公开内容真实性、有效性和全面性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绩效考评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据统计,今年来我局政务公开6期,其中在市政府政务公开栏中公开(对外公开)2期,在本局政务公开栏公开(对内公开)4期,在莆田农业信息网公开22项。内容涵盖本局应公开的财务、人事、政策法规、机构设置、办事指南等12项重大及群众、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由于我局领导重视,科室密切配合,基础工作扎实有效,政务公开工作从质量和数量上都取得了显著提高。

(八)拓宽服务渠道,促进社会和谐

重点抓好新969155农业服务热线工作,进一步转变了农业部门服务农民的手段和方式,为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今年来,全市“969155”服务热线接受农民群众来电来访3106人次,下乡调查处理问题736次,科技下乡服务2818人次,技术培训3760人次,查处无证销售假劣兽药1起,查处无证经营伪劣种子0起,查处农资经营管理案件2起,处理农民负担来电、来访、来信30起,挽回经济损失480.2万元,为农民增创经济效益518.5万元。969155还与莆田移动合作,由我局定期提供农业快讯、农业宣传内容等短信息内容,然后由移动公司免费代为下发手机短信息给农民,把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通过可靠的移动网络资源,传递给偏居一隅的千家万户农民,农民能够充分得到农业技术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提高服务科技含量,创新服务手段,使热线更加有效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九)加大制度建设,构筑长效机制

一是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及时组织修改、补充、印发《莆田市农业局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汇编》材料,据统计,目前局效能建设相关制度共20多项,制度设置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范围更广阔,内容更丰富、操作更科学、程序更合理的设置方向,严格实施落实。同时,为了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我局还在服务窗口、公开栏、网络上长期公布局机关效能建设投诉的受理电话号码,并设置相应效能意见箱,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抓好效能建设督查工作。机关效能建设另一个重要工作是检查督查。我局始终把检查督查放在机关效能建设中一个重要位置上来。除了结合党风廉政、依法行政、评议行风、年度考核等检查外,还重点抓好上班制度、工作进度、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督查力度。主要领导或效能办有关人员不定时地检查督查工作人员在岗的情况,每季节一般2—3次,同时,每月固定组织一次科站长以上干部“碰头会”,既检查、督促和布置各项工作,又协调解决许多面上的问题。三是抓好效能建设三个结合。为了切实落实效能建设各项制度,我局还注重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积极构筑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围绕党风党纪、廉洁自律、法纪政策、警示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工作,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树立人民“公仆”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效能建设贯穿每个工作人员的实际思想行动中;二是与民主评议行风和创文明行业活动相结合,坚持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行业及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是否到位为标准,加强了群众监督,以监督促进机关效能建设;三是与公务员职位说明书及事业单位聘约管理工作相结合,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及完成的任务纳入绩效考评、年度考核之中。

二、存在问题

我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绩效考评中关于岗位工作职责的细则问题难于定位,尤其是技术岗位上的工作职责定位更加困难,从而存在着岗位职责的临时性;二是绩效考评中的评分标准难于量化确定,存在着评分标准和考评工作的随意性;三是缺乏了专职工作人员。机关效能建设整体性、系统性强,内容多,责任重,工作量大,覆盖面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没有组织力量进行更科学和客观的研究,效能建设做细、做深难度较大。: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继续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按照市效能办的统一部署,在推进市级部门并联审批的同时,实现市、县区网上联审,构建“双并联”审批模式,制定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配套制度,统一对外服务窗口设置,规范服务运作。

2、深入规范行政权力运作。根据市政府法制办的工作部署,组织我局开展规范行政征收、行政确认和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工作。根据市效能办的工作部署,按照清权、确权、亮权、督权的目标要求,积极组织我局开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编制职权目录和流程图,深化行政权力运行公开。

3、持续深化绩效管理。围绕促进科学发展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将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各项政策措施、为民办实事等内容纳入指标体系;强化科室站的职能作用,加大对科室站绩效指标落实情况跟踪督促力度;加大结果应用力度,对绩效先进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

篇7

第一条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土资源部负责全国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制定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二)管理全国地质资料馆,指导全国地质资料馆藏业务组织开展地质资料管理业务培训;

(三)制定地质资料管理综合规划和专项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监督检查地质资料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法查处重大违法案件;

(五)组织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系统;

(六)组织开展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和国际交流,协调全国地质资料的交流和利用;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地质资料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管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资料馆指导本行政区内地质资料馆藏业务组织开展地质资料业务培训;

(三)制定本行政区内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内地质资料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法查处违法案件;

(五)组织建立本行政区地质资料信息系统;

(六)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内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和地质资料的交流;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条全国地质资料馆,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地质资料馆和地质资料保管单位(以下简称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依法保存、管理汇交的地质资料,为全社会提供地质资料服务,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接收、验收汇交的地质资料;

(二)建立健全馆藏地质资料保管、利用制度,按规定整理、保管地质资料;

(三)建立和维护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系统;

(四)开展地质资料综合研究,依法为社会提供地质资料服务;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土资源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一)在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提供利用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

(二)在地质资料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三)在地质资料综合研究中有突出贡献的。

第二章地质资料的汇交

第六条《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地质资料汇交人,在转让探矿权、采矿权后,其汇交义务同时转移,探矿权、采矿权的受让人是地质资料的汇交人。

第七条《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地质工作,包括地质研究、地质考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水文地质或者工程地质勘查(察)、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灾害勘查等。

前款规定的地质工作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出资人共同出资开展的,出资各方对地质资料汇交义务负有连带责任。

中外合作开展地质工作的,参与合作项目的中方为地质资料汇交人,外方承担汇交地质资料的连带责任。

第八条依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应当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的汇交细目以及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范围,分别依照本办法附件一、附件二和附件三的规定执行。

依法应当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复制件,依法不需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的文件名目录和实物地质资料目录,依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随同成果地质资料一并向国土资源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汇交,由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保管。原始地质资料已作为成果地质资料附图、附表、附件的,该原始地质资料可以免交。

第九条工作区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项目,汇交人可以向项目所在地的任何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汇交地质资料。由收到地质资料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将成果地质资料转送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条地质资料汇交人除依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

(一)探矿权人缩小勘查区块范围的,应当在勘查许可证变更前汇交被放弃区块的地质资料;

(二)探矿权人由勘查转入采矿的,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前汇交该矿区的地质资料;

(三)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在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提前终止勘查或者采矿活动的,应当在办理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前汇交地质资料;

(四)工程建设项目分期、分阶段进行竣工验收的,自竣工验收之日起180日内汇交地质资料;

(五)其他地质工作项目形成的地质资料,自该地质项目评审验收之日起180日内汇交;无需评审验收的,自野外地质工作结束之日起180日内汇交。

第十一条地质资料汇交人依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需要延期汇交地质资料的,应当在汇交期限届满前15日内,向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延期汇交申请。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延期汇交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二条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汇交的地质资料之日起10日内,依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以及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汇交人汇交的地质资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由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地质资料汇交凭证;验收不合格的,退回汇交人补充修改,并限期重新汇交。

第十三条国土资源部委托全国地质资料馆或者地质资料保管单位承担地质资料的接收、验收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承担地质资料的接收、验收工作。

第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验收合格后90日内,将汇交人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各一份)转送国土资源部。但下列地质资料不转送:

(一)普通建筑用砂、石、黏土矿产地质资料

(二)《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附录以外且资源储量规模为小型的矿产地质资料;

(三)矿山开发勘探及关闭矿井地质资料;

(四)小型建设项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小型灾害地质资料;

(五)省级成果登记的各类地质、矿产科研成果资料。

第十五条需要向国土资源部转送的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纸质资料及电子文档各两份;其他地质资料汇交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各一份。

工作区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项目,汇交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的份数与所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量相同。

中外合作项目如果形成不同文本的地质资料,除了汇交中文文本的地质资料外,还应当汇交其他文本的纸质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各一份。

第十六条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照国家有关报告编制标准、要求编写;

(二)地质资料完整、齐全;

(三)制印清晰,着墨牢固;规格、格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四)电子文档的资料内容与相应的纸质资料内容相一致。

除符合前款规定的要求外,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汇交的地质资料,还应当附有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的复印件;经过评审、鉴定、验收的地质资料,还应当附有评审、鉴定、验收的正式文件或者复印件。

第三章地质资料的保管和利用

第十七条下列地质资料,国土资源部可以委托有关的地质资料保管单位保管:

(一)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

(二)石油、天然气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

(三)极地、海洋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

(四)其他需要特殊保管和利用条件的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

第十八条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硬件设施达到甲级档案馆的标准;

(二)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

(三)地质资料的接收、整理、保管、保密和利用等管理制度健全;

(四)具备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系统和提供地质资料社会化网络服务的能力;

(五)地质资料管理经费有保证。

第十九条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当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提高地质资料的处理、保管水平,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公布地质资料目录,开展对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提供公益。

第二十条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当在每年12月底前,向国土资源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编报本年度地质资料保管和利用年报。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1月底前,向国土资源部编报上一年度本行政区内地质资料管理年报。

年报内容应当包括地质资料汇交、利用和保护情况,馆藏地质资料管理情况以及地质资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等。

第二十一条单位和个人可以持单位证明、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查阅、复制、摘录已公开的地质资料。

复制地质资料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可以收取工本费。

第二十二条单位和个人需要查阅利用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应当出具汇交人同意的书面证明文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因公共利益,需要查阅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的,应当向国土资源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需要查阅的地质资料范围,经国土资源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审查后,无偿查阅利用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

第二十三条国家出资开展地质工作形成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90日内向社会公开,无偿提供全社会利用。

具有公益性质的地质资料的范围,由国土资源部公告。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未依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以及本办法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的,由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出限期汇交通知书,责令在60日内汇交。

第二十五条汇交的地质资料经验收不合格,汇交人逾期拒不按要求修改补充的,视为不汇交地质资料,由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依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国土资源部有权责令有关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对有关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法予以行政处分。

第二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给予汇交人行政处罚的,应当在处罚决定生效后7个工作日内报国土资源部,由国土资源部及时在报刊或者网站上通报。

篇8

关键词:消防监督;行政执法主体;行政处罚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outstanding issue that exists in job proceed with, serious research, in-depth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new fire law enforcement, as well as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re may be problems one one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rying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these problems deep reasons behind and put forward their countermeasures. Discussion on the new fire supervis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subject,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term mechanism of community fire safety sets out,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fire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main body management certain suggestions.

Key words: fire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ve subjects for law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ve penalty

引言

近年来,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狠抓规范化执法,严格依法行政,从整体上保证了消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发展,社会职业、分工的不断复杂化、新型产业多样化、消防工作的社会化、消防监督国际化趋势、违法手段技术化、相关法律健全更新滞后等诸多因素,使得公安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执法面临更多更复杂因素,面临更严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消防法制建设推行依法治火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消防工作发展消防事业的必由之路。随着消防法制、执法体系的日益完善,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的逐步落实,我国消防监督执法环境将更加理顺。只要消防监督队伍的领导和全体同志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消防监督工作中,重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和纠正,消防监督执法水平一定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消防监督工作一定会向更完善、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们在消防执法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我们消防部队的形象,另一方面影响到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因此,我们必须找出这些问题并加以分析解决,进而使我们的消防行政执法工作更趋于合法化、规范化。

1.消防监督执法主体的现状

  1.1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少,工作繁重

近几年,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监督检查任务日益繁重,新《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监督检查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是执法人员的数量却增长缓慢,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消防安全保障需求不相适应。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职责工作有日常监督检查、建筑工程的审核、验收、消防安全检查、大型活动举办前检查、社会培训、行政处罚、产品检测、火灾调查、处理、宣传教育等等,除此以外还要开展社会化宣传、派出所指导、城市社区和农村消防工作等,可以说每名监督干部都要身兼数职。有限的消防监督人员面对着日益增加的管理单位,经常疲于应付日常监督检查、隐患督促整改和火灾调查,工作压力、工作责任、工作量超出极限,不可避免的造成工作质量下降和失控漏管。

1.2消防监督人员配置不合理

专业人才缺乏由于现役体制的限制,基层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普遍编制人员较少,干部都比较年轻。

1.3装备建设相对滞后,执法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

近年来,尽管监督执法装备建设大大改观,但是与实际需要相比,仍然相对滞后。一是经费不足,消防监督检查仪器设备配置率不高,许多大队的配置还不足。二是由于监督人员怕仪器设备使用起来比较繁琐,而且有的仪器不会使用,监督检查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2.消防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篇9

集团公司关于“三违”治理的工作部署以后,某矿党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严格落实,把“三违”治理作为当前矿井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矿上下掀起了“三违”治理的新,力争在一段时间的集中治理基础上,原创:使“三违”顽症得到明显遏制,逐步把“三违”控制在较少范围之内。

一、全面深入细致地宣传、学习、贯彻集团公司“三违”治理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形成了“三违”治理的浓厚氛围。

接到集团公司第七号总经理安全办公会纪要以后,矿立即将纪要和文件在内部网络上,安排各单位全面组织职工学习,在矿内主干道放大公布,在广播、电视上24小时全文滚动播放;矿领导在调度会、支部书记例会上重点传达精神,反复强调集团公司“三违”治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召开了矿长专题安全办公会,对纪要和文件的传达贯彻落实作出了部署,落实了各级管理人员和部门、单位的责任。近日,矿领导和部门领导下井,均重点就纪要和58号文件精神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三违”治理相关规定,对职工进行反复提问,检查宣传教育效果和职工的掌握程度,并每日在调度会上通报。从目前检查情况看,绝大多数职工掌握比较熟练,基本形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矿党政主要领导参加集团公司“三违”治理座谈会以后,立即于8月20日下午召开了由全矿中层以上干部,技术人员、班组长、工人代表参加的大型座谈会,传达集团公司座谈会精神,所有参加会议人员人人发言,畅谈对“三违”和对治理“三违”的认识,提出如何治理“三违”的意见。会议讨论十分热烈,时间持续5个多小时,既统一了思想,又收集了大量的金点子,为“三违”治理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集思广益,认真制订了“三违”治理实施细则。

在广泛讨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夹河煤矿“三违”治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三违”治理的原则、理念和目标。五个原则:以人为本,依法治理;保障安全,利于生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治,齐抓共管;严明制度,惩治从严。四个理念:违章指挥就是杀人,违章作业就是自杀,发现“三违”不制止就是见死不救;对“三违”治理宁可失之于严,不可失之于宽,宁可不生产,不能不坚决;积极反“三违”的干部受尊重,消极反“三违”的干部不称职;对“三违”严惩根治是对职工的最大关爱。四个目标:“三违”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明确提高,杜绝重复违章现象和习惯性“三违”行为;广大职工对“三违”治理的自觉行动有明显进步;“三违”人数有较大幅度下降;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不因违章因素造成各类事故,最终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二是强调了“三违”的预防。提出从科学生产决策、创建可靠安全生产环境、合理组织生产、减少职工延点、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提高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效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积极预防“三违”。

篇10

一、加强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为了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医政科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落实每位成员的法治工作任务,明确各自分工和职责。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医政科具体负责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考评。制定下发了《区卫生局2012年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和《区卫生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人员工作职责,落实了具体工作措施,确保了依法行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按照权力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制度,明确执法权限和责任,维护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统一性,规范执法程序,健全公开、公正的考核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将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纳入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内容。建立健全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罚缴分离制、投诉举报制、执法责任制、执法考核制、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行政执法民主评议制、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制、依法行政报告制等依法行政39项制度,并将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加以落实到依法行政的各个方面。认真按照《区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备案规定》的要求,强化了规范性文件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区卫生局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和《区卫生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九项制度》等相关制度措施,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有效地规范了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开展。为切实规范依法行政工作,我局对行政执法依据和执法职权进行了再次梳理,根据梳理结果,我局执行的现有法律共有7部,行政法规共27部,地方性法规8部,政府规章1部,部委规章61部,共计104部。具体行政职权共476项,其中行政许可12项,行政处罚433项,行政强制16项,行政确认3项,行政裁决2项,其他具体行政执法职权6项,转办的行政许可事项3项,受委托的行政许可事项1项。同时,加强了执法证件的管理,做到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执法检查出示证件,严格执法程序,做到依法行政,执法检查程序到位,规范执法文书的书写,做到案卷符合要求,使依法行政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三、深化依法行政审批改革,提升工作效率

按照区政府有关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的要求,我局组织人员对我局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按要求对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审批时限进行了缩减,进一步简化了办事程序,完善了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相关制度,提升了办事效率。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以卫生监督员八条禁令、八项行为规范、七项承诺以及“一字工作法”为规范,按照“作风正、素质高、能力强、服务好、业务精、形象好”的要求,依法实施行政许可。截止目前,我局共接受并完成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下达的各类卫生专项整治任务和指令性卫生监督任务27件。其中涉及餐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任务22件;医疗卫生2件;学校卫生及生活饮用水卫生5件;传染病监督任务6件;职业卫生2件;放射卫生1件;化妆品、消毒产品卫生各2件;保健品卫生1件。共新发审验卫生许可证673份,变更卫生许可证5份。加大了对餐饮服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医疗卫生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共查处各类案件131起,罚款人民币74000元。同时,切实抓好了区行政服务中心卫生局窗口建设,全面推行和完成“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做到项目到位、人员到位、授权到位,确保行政审批规范、高效、公开、透明运行,提升了窗口直接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

四、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宣教,提高工作认识

为提升卫生法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工作认识,我局选择对工作指导性强,实践运用频次较高的法律法规作为重点,优先组织学习,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组织宣传学习。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今年以来多次组织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期间,我局组织人员在城区开展大型宣传活动,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及相应的卫生知识。共发放各类宣传单3000余份,制作横幅16条,接待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卫生法制意识,营造了学法普法氛围。积极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继续落实机关执法人员每月一学法制度。认真抓好卫生系统“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更新了卫生法制宣传专栏,不断提升卫生法制宣传工作水平。

五、推进依法行政事项公开,依法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