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处罚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质量处罚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农村公路的基本情况和施工特点
农村公路由于所处的地理和社会环境较之其它等级公路不同,有着不同于高等级公路工程的基本情况和施工特点。
我县的农村公路大都是山区公路,存在占线长,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路面差或无路面情况。路线大部分都是环山依水而建,并为增加施工工艺和施工难度,一般是采用挖方路基,尽量不用填方路基和减少交叉建筑物,这样就很难绕开地质软弱地带,并且大部分路基是处在坡积层或冲积层上,造成了路基稳定性差、强度弱,而且防护工程也较少,排水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低,在通过村镇段积水会较为严重,地下水丰富段就会造成路基软化,并且易出现路基水毁,造成公路损坏。更多的问题是限于工程资金的不足,在建设时无法对水文地质不良地段进行有效的工程处理,现在的农村公路大部分有着不少的病害和隐患,致使农村公路无法保证长久的安全和通畅,现在很多农村公路都存在“睛通雨阻,今年通明年不通”的情况。
农村公路的最大施工特点就是就地取材,大量使用天然建筑材料,以最大限度的节约造价,而公路是线状工程,水文地质情况的多变,造成了一条公路上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差异性较大,使得质量难以控制。
2工程质量监督控制的工作方法和要点
根据农村公路线长面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情况,农村公路存在的“简而繁,易而难”的工程特点,总结多年来在新平县农村公路工程中的施工及管养经验,对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有:(1)工程设计,是关系到一个工程成败的源头;(2)人的因素,是项目能否正常进行、顺利实施的保障;(3)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4)施工工艺和方法的选择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5)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三方对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
2.1施工前的的准备工作环节
主要是指工程项目设计过程,施工队伍的选择,工程材料的准备,以及施工现场的前期准备工作。
(1)在这个过程中,工程项目设计成果的好坏,是否合理可行,是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工程项目质量的保障,是工程“百年大计”的基础。从以往的工程实施情况来看,工程设计前必须详细收集工程项目沿线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岩土工程资料,特别是要对全线的不良水文地质情况要做详查,并在设计中提出行之有效的工程处理,减少工程上的不良水文地质情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才能使设计合理和贴近实际情况。
(2)施工队伍的的选择,由于施工队伍是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人,也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工程质量的好坏都是从施工人员手中修建起来的,从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看,工程质量的好坏往往是取决于施工队伍素质,所以在施工队伍选择时,应该优先选择具有丰富从业经验、设备较为齐全,尤其具有专业管理人员的施工队伍,这样才能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质量的监督控制能有效、顺利进行。
(3)在工程项目开展前,业主及监理要根据工程路线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图纸进一步详细复查,进一步落实图纸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并做出相应的调整;组织好工程所需的工业建材的供应和质量保证,对工程所必须使用的天然建材要在施工前实地进行勘查,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天然建材的质量。
(4)施工前的质量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施工质量的保证,除了硬件设施外,软件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工程开展前,在工程实施的业主、监理、施工三方人员中必须进行质量教育,牢固树立起“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质量重于泰山”“质量终身制”的质量意识,并使之深入人心,而不只是成为口号,并能在施工中能自觉地按质量要求来指导施工行为,从而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2.2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控制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的重点在于:
2.2.1严格审查落实施工技术方案
只有正确的思路,才能指导正确的行动,不论是项目还是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就是指导工程按规范要求、按工期要求进行有步骤、有计划进行施工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组织设计也就是对工程的各个方面的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畴安排,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施工方案的组织设计涉及到人员组成及人员能否胜任此项工作的安排,材料组织的时效性,施工工序的正确与否,机械设备的合理应用,施工工艺是否合乎相关规范的规定等。施工方案的是否合理可行,是直接影响项目施工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关键,所以在审查施工方案时,必须认真细致,要核实好工程项目实施的工序,把握好施工工序的顺序安排,落实好每一道工序上的人员、材料,设备安排和工期的合理可行,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不合理的地方,那怕是一个细小的步骤,“功亏一篑”“千里长堤溃于蚊穴”之事是时有发生的,我们就要做到防微杜渐,把好每一个细节。在施工过程中,一个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对项目施工的实施会有着从思想上、工作思路上的指导作用,能够让工程施工按部就班有序的进行,并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中有一定超前的工程准备,不致于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工序上的脱节,更不会因人员、材料、设备的准备不足或失误而造成工期的延误,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2.2.2严格控制好材料质量
因为材料的的质量最终是反应到工程质量上,材料的好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高低的基础。在工程项目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一般可分为工业建材和天然建材二大类,工业建材的质量控制相对天然建材来说,要简洁方便很多,对于工业建材只要严把进货关,选择产品质量可靠、有信誉的厂家,并对运到工地的建材,严格审查产品合格证书,严格按规范规定的抽检频率进行检查,就能对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但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大量使用的材料是天然建材,如,石料,砂、天然风化砾石(土)等等,天然材料的使用面广而且数量大,涵盖了工程项目的所有部分,天然建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尤其是对今后公路运行的安全和使用存在很大的质量影响,所以对天然建材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重点,而公路线状工程的特点,线路周边的天然建材由于地质水文条件的不同,差异性较大,指导施工的技术指标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对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指标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和难度,这也是施工中对材料进行有效控制的最大难点。要做好对天然建材的控制,这就需要业主及监理双方建立一套完整有效、严格的检查检测试验程序,建立一个完整的设备齐全的工地试验室,抽调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天然建材加强检测,特别是加强天然建筑料场的材料检测工作,做到不合格材料不准进入工地,把不合格材料消灭在源头,以保证工程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合格、优良的材料,为创优良工程打下基础。
2.2.3严格遵守施工工艺操作规程
施工工艺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程序,是在施工中随时随地发生的一个工作过程,这个过程无法用表格图片来检查核实,而工程质量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很多工程质量不是因为材料不合格或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造成的,而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如圬工砌体的砂浆饱满程度,所以监督控制好施工过程的施工工艺的规范操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技术员,施工人员的技术技能教育,使得大家在施工过程中自觉严格的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规程的工艺要求来实际操作,以保证工程质量;业主和监理也要加强日常的巡视检查工作,特别是对施工条件比较复杂、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工序、隐蔽工程、重点工程部位要进行必要的全过程的旁站监督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质检人员要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口勤”“四勤”,就是要多看设计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勤动手检查,勤到工地现场查看施工过程是否满足规范及工艺操作规程要求,勤对施工人员说明按规范施工、按工艺规程操作的重要性。
2.3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环节
检查验收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抽查,以及交竣工的验收,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检查验收是促使施工队伍的工作达到质量要求一个关键环节,把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关,使每一工序都达到优良水平,才能让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成为优良工程。
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检查,即材料检查,工序检查,验收检查,实验检查,测量检查,也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的成果进行检查、抽查,如基坑开挖的尺寸,砂浆强度,砼强度、土石方填筑的压实度等。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检查工作,质量监督人员,不但要掌握施工技术规范、相关的施工规程和工艺规程,更要弄懂设计图纸,弄清设计思路和设计目的,在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相关的规范规定及工艺要求检查每一道工序是否合格,是否达到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检验不合格的工序或施工分项部位,不能留到下一道工序,要即时纠正,该返工的一定返工重做,不能留下任何质量隐患。
工程的交竣工验收就根据设计图纸,《公路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以及相关的施工规范,对工程的总体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在验收过程中不但要仔细检查工程的外观质量,也要仔细查验施工过程检查资料,保证完成的工程项目内外质量都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3结语
由于我省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我县的农村公路大部分是为山区低等级公路,决定了我县农村公路的建设改造任务,涉及的公路里程长,范围广,任务重。而农村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所在区域,大部分是经济欠发达或是贫困地区,对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施工条件也较差,农村公路的工程建设的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与高等级公路相比,有差较大的差异和不同,存在更多的问题和困难,这就要求农村公路的建设者们,在工作中要做到兢兢业业,一丝不荀,确保工程质量,以求得百年大计的实现,在工作上要结合本地实情,灵活多变的采用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和办法,从施工源头抓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监管工作,使我们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更上层楼。
参考文献
[1]《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实施手册》主编:徐帮学
篇2
切实推行行政处罚制度,是有效监督工程质量的有力手段。行政处罚措施的及时跟进,不但能够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同时对其他单位、其他项目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质量监督工作是在主管机构授权下的行政执法行为,具有质量监督权和行政处罚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等都对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质量监督工作过于注重质量的监督检查,没有对整改措施和相关处罚及时监控落实到位,参建单位存在迎合检查,问题整改不到位,反馈报告走过场的现象。为此,依据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现正在制定《高等级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细则》和《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细则》,对各项行政处罚条款统一汇编并进行细化和量化,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违规行为依据细则严格执行。强化对业主的监督,及时整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把质量监督工作真正纳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化轨道,守护好工程质量的大门。
二、设立质监巡查组和项目监督组,全方位监控工程质量,设立以领导为核心的巡查组
根据各个工程项目性质和进展情况对所有工程项目适时进行综合检查;按区域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具体负责所监督区域各个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抽查。对高速、一级公路采取巡查和现场监督有机结合方式,点面兼顾,有主有次,确保监督不留死角。农牧区公路通过采取适时巡查方式现场具体跟踪,具体监督工作由旗县主管机构监督部门负责。健全质量责任追究制,深化建设项目质量行为和质保体系的监管。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主导和核心,项目法人是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第一责任人;监理单位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工程全过程进行监理,总监理工程师(驻地监理工程师)是工程质量的直接监控者;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的直接建造者,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健全质量责任追究制,项目法人、总监和项目经理是责任主体,深化质量行为和质保体系监控,要促使这三方责任主体严履其职、严负其责,提升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一级一级架好质量的高压线,才能杜绝不合格产品的出现。一要严查各级质量保证体系,严格监控质量保证体系的规范运转;二要认真执行工程质量责任备案制度,健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质量第一责任人约束机制;三要以信用评价和岗位登记为抓手,充分发挥社会监理的职能和作用,规范行为,强化责任,推进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有效实施。
三、提前介入交工检测,推行第三方检测制度,严把交(竣)工检测关
建立施工过程抽查和工程交工前检测同步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将交工验收检测工作前移,督促业主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提前介入,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进行中间监督抽查,使工程实体的各项质量指标在过程检测中得到真实评定,震慑各从业单位加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防质量隐患,为工程的顺利交(竣)工做好检测基础工作。
四、建立旗市区质监机构,加强农牧区工程质量监控
农村牧区公路点多面广、监督难度大,旗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的建设主体,只有各旗市主管机构成立与市质量监督机构相对应的质量监督部门,明确旗市监督部门的责任,才能全面有效实施对农牧区公路的跟踪检查和有效监督,农村公路质量管理才能有制度保障。各旗市监督部门每月定期将各农村牧区公路项目监督抽查情况汇报至上级质监机构,接受其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配合上级质监机构对各旗县农村公路定期巡查。能有效地缓解上级质监机构的监督工作压力,同时保证了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的及时掌控。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五、推行各项目监督组之间联检和互检机制,确保监督工作公正严谨
为使质量监督工作规范、及时、到位,质监机构将在现场监督的基础上对各项目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的互检或联检工作。年底对所有监督项目的监督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查自评和互查互评,查证监督申请批复是否规范,交工检测意见、检测报告内容是否严谨完整,确保质量监督工作做到严格监督、公正执法。同时创造条件促进质监机构行业间的交流和学习,拓宽业务视野和工作思路。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质监工作上高度,上水平。
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设立质量监督举报电话,营造工程创优舆论氛围
质量监督工作是代表政府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行政行为,任何从业单位都要积极配合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通过采取文件传达或集中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职能和监督作用的宣贯,使被监督方了解质监部门的职能和作用,提升质量监管意识,充分认识政府监督的必要性和强制性。在施工现场设立质量监督举报电话,加强社会监督,促使被监督方认真履行职责,减少违规行为。
七、推进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使质量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3
【关键词】 工程质量监督;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监督执法模式已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转变新的监督模式是必要的,探索新模式质量监督执法是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市场的有序发展,目前工程主体结构是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因此对土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把握好工程建设的监督质量就是建设的目的和手段。
工程质量监督现状
目前大部分都是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建筑工程有着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和材料设备多品种的特点,决定了传统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方式已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单纯依赖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是不行的。建筑工程有着工期长,使监督的全面性受到约束,造成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核验、评定和有效控制。
社会各界容易把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于一般质量责任主体。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质量监督机构问责,而且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着“谁核定,谁负责”的现象,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变相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而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反而“袖手旁观”,进而颠倒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的制造者对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而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是政府授权的,质量监督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延伸,政府同样也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客观上造成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现行三部到位等级核定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的矛盾与不和谐。
2、转变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为了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效能,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必须转变工程质量监督模式。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监督机构承担着政府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的监督职能,执行的职责是行政执法的性质,监督机构应定位于准行政机构,很多地区质量监督站还存在政企不分状态,应参照公务员管理或者说全额财政拨款。只有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为全额拨款机构,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序列,才能真正履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责,才能真正理顺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影响到工程量执法的公正、公平、公开,保证政府执法的威慑力,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在明确了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后,加紧对监督机构进行改革,使之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3、 实行监督告知和监督交底制度
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监督机制,一个项目一个监督组负责配备一名联络员,负责监督组和项目之间的联络,监督组必须要有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并规定要持证上岗。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按权限签发,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
提高素质的质监队伍,就很难建立与质量监督职能相适应的权威。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学习,提高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还应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检测设备,改变传统的“敲、打、看、摸”等落后的检查方法,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水平。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工程建设各方从建设工程活动一开始,就应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以便充分调动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受监单位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规范质量行为,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4、建立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过程和事后控制三大环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
改变以前单一的实物监督模式,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以及其结果,即工程产品质量,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对于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程”,除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在日常监督检查中,依据《当地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通知要求,对受监工程责任人(建造师、总监)及责任单位采取记分、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管。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工程实体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除给予责任人记分和记不良记录外,必要时责令局部(全面)停工。对责任人记分累计达100分;长期不在施工现场,拒不改正的及被责令停止使用或停工整改的工程,未经项目监管部门复查同意,擅自恢复使用或复工的,对责任人及其单位进行立案调查,上报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5、 结束语
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是项目建设的把关,是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制度,加强土建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必须要强化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工程质量。在工程建设中,应把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关,按照规程规定执行监督管理。强化政府监督与管理的职能,加强监督人员自身素质建设,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技术素质,做到依法监督、秉公执法、使之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于祥:探讨监督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模式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监督对策
新时期贵州省结合实际情况,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体制,近年来取得明显成效。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计划和加强施工安全监督执法,实体工程质量明显提升,生产安全事故显著下降。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况
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里不断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完善市场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出台后,对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贵州省相继出台了《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省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立了重点工作督导“厅长包片、处室包县”和“五集中”监督执法检查等相关制度;完善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检测、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检测机构及人员诚信评价等实施细则;开发建设了贵州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将工程质量安全纳入信息化监管。
2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
2.1法规方面
虽然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新形势下,还是有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和实际工作需要的地方:①《建筑法》未对地方人民政府干预工程建设行为作出限制规定,造成工程建设不按基本建设程序的现象较多,甚至一些工程建设参与方五借机脱离或逃避监管,开发区、新区类似问题较多。②《招标投标法》规定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最低价中标,最低价中标易引发偷工减料行为,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③《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程序过于复杂,而工程建设是动态的,造成执法难以实现时效性和震慑性。
2.2体制方面
质量安全是确保广大群众利益和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不断改进监督体制,在简政放权和改进工作作风、机构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还一些需要思考或改进的问题:①施工现场工程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主要依靠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无执法主体资格,容易造成执法缺位。②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主要依靠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但村镇建设工程点多面广,缺少管理手段,人员有限力不从心。③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的主体是施工企业,未充分发挥质量安全第三方的监督作用,工程质量安全保险机构、工程监理机构、质量安全评估机构在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作用有限。
2.3市场方面
生产经营单位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利润.。对经营者来说,利润是第一位的,质量安全是第二位的,所以只有将质量安全的地位提高,从第二位变为第一位,变为与生产经营单位的根本利益挂钩,才能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从目前来讲,就是将市场和现场挂钩。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①缺少全国统一的质量诚信信息评价标准,企业的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市场不了解,未实现“市场”和“现场”联动。②建设单位违法发包的行为不同程度存在,干扰工程质量的行为较多,对建设单位的管理手段少,约束力弱,处罚难度大。③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依然突出,造成企业管理与项目部脱节,项目部与班组脱节,责任追究难度大。
3对策建议
(1)法规方面。建议修订《建筑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地方政府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工程质量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建议出台相应的部门规章和工程成本价计算规则,引导企业以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为主要手段参与市场竞争,改变以最低价为主要手段的中标方式。(2)体制方面。建议修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作为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机构,从监督实体工程质量转变为主要监督工程各参建方的履职行为;对一些管不好、管不了的建立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修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镇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由乡镇一级政府监督管理,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指导。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推进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项目管理等方面转型。(3)市场方面。建议出台《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勘察设计市场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和细化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对失信的建设单位在建设用地、规划、商品房预售等方面予以限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工程质量诚信信息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加大对违法发包、肢解发包、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信息的曝光力度。把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列入对省级政府的目标考核,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4结论
总之,建筑工程必须坚持质量与安全管理为中心,努力减少质量安全事故,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从机制、体制和市场等角度,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高多信.浅谈利用差别化管理实施质量安全监督[J].建筑安全,2011(11).
[2]王进魁.安徽省成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J].建筑,2003(07).
[3]李学刚.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4(20).
[4]李国臣.浅谈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联动管理[J].建筑安全,2010(07).
篇5
为切实搞好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使用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109号)、《重庆市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办法(暂行)》(**建发〔2003〕141号)、《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一号)和县府办《关于推广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通知》(足府办发〔**〕255号)文件精神,现就加强我县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使用管理工作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行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时间、范围
从**年3月1日起,组团县城城市规划区内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混凝土用量500立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包括在建工程、新开工工程)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从3月1日起的新建工程,禁止使用跨度3.9米及以上的空心板,必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二、推行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一)在办理工程招投标手续时,标书中必须明确要求建设工程严格按规定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否则,招投标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对其工程招投标情况进行备案。
(二)办理工程施工许可证时,需提供施工单位与混凝土生产厂家签订的预拌商品混凝土供货合同。否则,将不予办理工程建设施工许可。
(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所等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工作中,若发现工程应按上述要求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而未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应责令工程停工整改。对拒不停工整改者,依据有关规定处以5000元—30000元罚款,同时对其相应管理人员予以处罚。
(四)对违反《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一号)和足府办《关于推广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通知》(足府办发〔**〕255号)要求的建设行为的相关责任主体,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将限制其建设活动。
三、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
(一)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相应资质。禁止任何无资质单位生产预拌商品混凝土。
(二)严格执行现行有关规范、标准。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严格掌握和执行国家、市现行有关预拌商品混凝土强制性规范、标准,提高企业管理层和操作层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
(三)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保证其正常运行,确保企业质量内控。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质量检查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网络;完善技术保证体系、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成品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制度、部门岗位责任制和人员岗位职责、重要岗位持证在岗制以及生产设备保养、维护、检修和淘汰制度;完善试验管理制度及仪器、设备、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等操作规程;完善计量系统的计量制度、计量校验方案和外加剂计量工艺等质量控制环节,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内各个岗位的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将质量保证措施真正落实到人。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还必须设立质量检查部门,配制好检验设备,配备足够的质量人员,督促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别要重视人工添加外加剂、掺合料的计量监控。同时,还必须设立相关的混凝土及原材料的检测试验室和标准养护室,充分发挥试验室的质量控制作用,严把混凝土配合比关,搞好企业质量内控。
(四)严把原材料进场试验关。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加强原材料进场的监管,所有原材料进入搅拌站料场前,必须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进入。要特别重视对水泥安定性和外加剂质量的检测,对质量有明显外观差异及波动性较大的砂、石材料,要增加检测批次。严禁使用黄石子(因其含泥量高、强度底)。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使用质量稳定的旋窑散装水泥,禁止使用立窑水泥和袋装水泥。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按规范要求将原材料送样到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所进行检测;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所应定期不定期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材料及生产的混凝土进行抽检,确保原材料进场质量关。
四、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使用
(一)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供应预拌混凝土时应向施工单位提供下列资料:
1、《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在供应混凝土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技术要求向施工单位提供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2、《预拌混凝土发货单》
预拌混凝土发货单应做到一车一单,随混凝土送料车一起送到工地,作为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的依据。
3、《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书》
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书按批次签发,单位工程内同一验收批的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相同、一次连续供应的混凝土为一批次。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书应在该批次混凝土强度检验后三日内送施工单位,有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应在有关检验项目全部完成后三日内送施工单位。
4、原材料复验报告和成品合格证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向施工单位送交预拌混凝土的同时,应提供该批次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水泥、砂、石、掺和料、外加剂等)的检验报告。预拌商品混凝土出厂时必须进行出厂检验,并出具混凝土成品合格证。出厂检验包括性能检验和强度检测,强度检测以留样到龄期后检测结果为据。
5、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交货时,还应向施工单位提品使用说明书。
(二)施工单位应在约定交货时间前完成浇筑准备工作,并与监理单位一起,对进场的每一车预拌商品混凝土进行交货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
1、预拌混凝土类别、数量和配合比通知单。
2、该批次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水泥、砂、石、掺和料、外加剂等)的试验报告和成品合格证。
3、查验预拌混凝土的出厂发货单,记录搅拌车的进场时间。
4、测定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得使用不满足坍落度要求的预拌商品混凝土。
验收通过后,施工单位应当在建设(监理)单位和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有关人员的见证下,根据技术标准的要求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进行见证取样,制作标准养护试块,见证取样单可由三方共同会签。经标准养护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往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所检验预拌混凝土的强度。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数量、部位等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必须在施工现场制作,不得以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制作的混凝土试块代替施工现场制作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
混凝土拌和物的含气量、氯化物总含量和特殊要求项目的检验按合同约定进行。
(三)实行技术交底制度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混凝土设计要求、施工及结构特点,提出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目标,做好与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工作。同时,要派专人加强对施工企业在预拌商品混凝土浇筑、养护和拆模等环节的具体指导,做好生产、运输、泵送和调度等配套服务工作。对于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和重要结构部位或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还应编制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保证方案送施工单位。
(四)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卸料后严禁加水,严禁将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用于工程。混凝土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有关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五)工程交工时,施工单位应将以下资料作为混凝土质量保证资料:
1、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2、生产预拌混凝土主要原材料的检测、复验报告和成品合格证。
3、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书。
4、混凝土特殊性能要求的检测资料。
(六)高度重视预拌商品混凝土成品质量检验
预拌混凝土成品质量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出厂检验由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负责,根据技术标准和合同的规定对出厂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拌合物性能和强度等进行出厂检验,检测结果应作记录并存档备查。不符合上述性能要求的预拌商品混凝土,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交货检验实行见证取样送检制样制度,由施工单位负责取样、制样,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监理单位见证施工单位制样和送样,样品由施工单位自行按标准养护、由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所负责检测。预拌混凝土的交货检验和用于评定结构实体强度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必须严格执行《预拌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检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交货时,应向施工单位提品使用说明书以及每一罐车发货有关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并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施工单位必须按照交货检验制度对预拌混凝土数量和质量进行现场检查,不得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预拌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判定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的工程部位取样制作。交货检验的检测报告作为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的内业资料。
(七)严格控制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
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工程质量优劣除取决于预拌商品混凝土本身质量外,还取决于施工单位对预拌商品混凝土振捣、养护工艺的控制。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针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特点编制详细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后,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组织实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和重要结构部位或有特殊技术要求混凝土工程,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应编制结合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提供的生产、技术保证方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必要时应组织专家论证,经审核同意后方能施工。在浇筑过程中,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提出纠正,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监督,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五、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监督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使用的质量监督工作由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
(一)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应派专人(不少于2人)进驻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现场监督管理。监督人员在履行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职责时,应持证上岗。在履行监督职责时,若发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违反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应及时发出监督整改通知,限期整改。
(二)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
1、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履行质量责任行为的监督检查。
2、对预拌商品混凝出厂和交货状态的实物质量的监督检查。
3、对预拌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监督检查。
4、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资料的监督检查。
5、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质量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的调查取证和核实,提出处罚建议或按委托权限实施行政处罚。
6、提交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报告。
7、随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状况,定期向市质监总站报告当地预拌混凝土质量信息,及时向市质量监督总站报告预拌混凝土重大质量事故。
8、其他内容。
(三)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1、监督机构每年应根据本地区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数量和特点、预拌混凝土质量状况等,制定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方案,并将监督方案书面告知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
2、根据预拌混凝土质量状况,按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方案实施监督。
3、监督机构在每年12月向市质监总站提交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报告。监督报告应根据监督抽查情况,客观反映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和检查到的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情况以及当地预拌混凝土的总体水平。
(四)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的重点
1、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行为
(1)是否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
(2)是否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和落实质量责任制。
(3)企业试验室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4)原材料的检验和管理情况。
(5)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6)质量问题的整改和质量事故的处理情况。
(7)计量器的检定、自校情况等。
2、预拌商品混凝土实物质量
(1)预拌商品混凝土强度、塌落度。
(2)原材料质量。
3、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资料
(1)生产台帐。
(2)原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质量合格证明和复检报告。
(3)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资料,配合比通知单及调整记录。
(4)原材料计量记录、计量误差检查记录。
(5)计量器具计量检定证书或自校资料。
(6)预拌商品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检测记录。
(7)预拌混凝土强度出厂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和强度评定报告等。
(五)监督机构应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在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内或交货地点,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进行抽查、抽测。
(六)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监督工作情况。
2、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行为。
3、预拌商品混凝土原材料、预拌混凝土实物质量抽查、抽测情况。
4、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资料抽查情况。
5、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整改和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6、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总体评价等。
(七)监督机构应建立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档案制度,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档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监督工作方案。
2、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抽查、抽测记录和抽测报告。
3、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报告。
4、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整改和质量事故处理的有关资料。
5、其他有关资料等。
六、质量责任
(一)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对混凝土生产及运输(含泵送)质量负责,因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的预拌混凝土存在质量缺陷造成质量事故或他人财产损害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承担赔偿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程序予以处罚。拒不整改或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提请资质审批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
1、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人员、设备、管理不能满足预拌混凝土生产要求的;
2、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3、未按照规范要求的批次对原材料进行检测的;
4、未按照配合比进行生产,偷工减料的。
(三)施工单位应对预拌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质量负责。施工单位未对进场预拌混凝土进行验收或者未按标准规范要求取样(标养)送检、浇筑、振捣和养护,以及因上述原因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监理单位未认真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或因监理的失职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篇6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现状;对策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对于工程质量进行良好的监管也成为了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目前,在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中主要由施工单位自身控制、社会监督以及政府方面的强制性质量监督所组成,而在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政府方面的质量监督,其会对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对自身监管机制的合理优化来确保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一、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工作的本质特征和地位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总和,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体是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法制性是工程建设有法可依的基础;市政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增强参建主体的法制意识和质量意识;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社会公益性在于能够控制各方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市政工程质量目标;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提高了工程的优良率,质量政府监督减少或杜绝了质量事故的发生,政府监督使工程质量提高,达到国家、建设者和用户质量利益地整体优化。
政府对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性质,是属政府认可的第三方认证的性质,指政府为了确保市政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保障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政府对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市政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强制性标准,主要方式是政府认可的第三方,主要手段是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现状表现为政府对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成立了市政专业质量监督机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手段更加科学和有效,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成效显著,建立了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必需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开展质量监督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有效的技术保证。为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现状
2.1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体系不够健全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应伴随着工程质监工作市场化进一步的提到健全与加强。简易之,市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由其他组织接替,政府就要通过严格的保障制度来约束相关组织公平、公正的完成这项任务,取得工程质监的实效,而不以 "换汤不换药",即使交给我独立于政府的组织负责这项工作,仍然听从政府的指挥,使工程质量监督仍存有漏洞。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对工程质量工作缺少规范制度来约束与管理质监工作组织的行为,很多工程质监监督组织虽然具有独立的法人,不从属于政府机关,很多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私自降低验收标准
2.2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透明度不高
市政工程是民生工程,也每一位地区群众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作为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市场工程质量监督应进一步的公布工程质量监察结果,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与指导。然而,当前我国市场工程监督的重要信息并没有向群众公布,当市场工程投入使用出现巨大问题是,一些群众才会知晓早已存在于工程建设中的具大问题,这时相关部门仍然会采用回避、敷衍的行为,逃避公众的对相关事件的追查,很多由市政工程质量引起的重大安全事故在政府的掩盖下不了了之。然而,一起起不过关的市政工程项目 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除了质量监督职责缺失外,还有就是由有接受公众的监督,没有公开整个工程监督的详细信息,很多工程最终在不严格的质量审核下,群众无法识别的情况下蒙混过关。
2.3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角缺乏规范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一般是政府部门,由于其有权利优势,在项目的招投标中发生不合理的工期规定、将中标价压低于成本价、制定不科学的招标文件等违法现象。一般性的市政建设项目中,建设单位充当业主和领导机关的双重身份,在行业上同时管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这些建设单旺掌握着强话语权,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缺乏有效合理的机制要加以节制。
2.4监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作为监理部门,其主要职责就是在合同范围之内以建设单位代表的形式对工程进行建立,并依据之前制定的计划完成建设。而为了对相应的任务做到顺利的完成,作为监理人员就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而在目前的监理工作中,很多监理人员往往并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无论是责任心还是应有的监管技术都不能够达到要求,从而在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够进行正确的决策,这也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隐患。
2.5监督处罚力度不够,流于形式
由于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机构是其下属
单位,对一些违反《条例》及工程强制性标准的行为迁就多、处罚少,或由于处罚难 以执行就不处罚。低调处理助长了各责任主体违法、违规的行为,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权威性未能树立起来,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遏制。
三、优化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对策措施
3.1严格市政工程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工程建设及验收标准
对于工程中用到的机械配件以及原材料应当在其进入施工环节之前对其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无资质生产企业应当及时将其营业执照吊销,而对于具有一定生产资质的企业也应当对监管力度进行加强,并在监管的过程中使其能够使自身的制造工艺得到改进,并以良好的材料制作水平保证材料能够顺利进入施工现场。通过政府对于准入制度的加强,则能够有效的在基础材料环节中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要注意规范行业以及验收标准。任何行业都需要一套标准的规范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也是一样,只有通过优秀的验收标准以及行业规范,才能够真正的使政府部门的相关监管职能以及执法工作得到保证,并通过标准的统一化使得市政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做到有章可依、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做到有法可循。通过对建筑行业的标准规范进行严谨的制定,能够有效的在对人为操作失误进行避免的过程中,使市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3.2转变角色和工作方式,强化市政工程质量政府执法监督
转变角色和工作方式,即政府对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由授权执法向委托依法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用科学仪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改变政府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行政监督职能,以经济和法律相结合为主要手段对市政工程质量所有参与者实施执法监督。通过角度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使政府监督机构恢复执法地位,承担监督责任,依法对所有参建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实施执法监督,使各建设主体依法承担起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有效落实,促进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3.3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增强市政工程质量社会保障能力
政府要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经验,加强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的社会咨询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建设监理行为,实施市政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有效开展市政工程质量强制性担保和保险制度,培育工程担保和保险市场,并加强对市场主体要素的监督管理,推动工程担保和保险市场和监督咨询市场的规范奏效运转,充分发挥工作担保、保险和建设监理在市政工程质量保险体系中的社会保障作用,全方面挖掘各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从事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智能潜力,促进市政工程质量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加速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推进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国际化和法制化进程。
3.4健全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市政工程整体水平
市政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从根据上治理市政工程质量问题,必须树立系统工程的观点,建立健全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三大体系,即各建设主体质量保证体系、社会监督保证体系和政府监督管理体系。要以规范建设主体质量保证体系为重点,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化服务;以政府监督管理体系为驱动略加,推动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建设市场的高效运转,增强市政工程质量转化能力,保证市政工程整体质量。
3.5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管理,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透明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的市政工程监督机构也应当全面开展信息化管理,进行科学地加工、整理、处理信息,及时解决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实施对受监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控制,为了确保受监项目的勘察、设计质量,从而保证受监工程的工程质量。同时对市政工程工程的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将此次市政工程中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全面详实的责任记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信息记录的有效性进行提高,还能够使监督管理的效益得到增加。此外,以信息方式对工程进行监督,还能够使决策的科学有效性得到保证,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决策的正确性将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而通过信息化监督机制的运行,则能够使决策者在全方位、多角度信息了解的前提下制定决策。
3.6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综合素质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经济性较强的知识型管理工作,要想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全面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努力更新和丰富知识结构,以适应建筑技术进步的要求。此外,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专业基础教育和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把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入在首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把知识丰富、能力强、水平高的专业人才吸引到监督管理工作岗位上来,调动专业人员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促进建设工作,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持续发展。
总之,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探索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方法,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监管。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张印贤,郭汉刚等.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综述[J].建筑经济, 2008(04)
[2]李波.济宁市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07)
[3]滕善勇.浅淡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科技资讯,2012(15)
[4]段妍,彭慧萍.城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2( 10)
篇7
摘要:下文简要概述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当下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创新监管工作的发展思路,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改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踏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关键词:工程建设 工程质量监督 管理的不断创新
一、引 言
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利益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监管体系已逐渐成型,推动工程质量的显著提升。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监管体制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论述了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发展工作思路来应对新形势挑战的想法,以供同行们商榷。
二、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57年,当时没有统一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质量主要由施工单位自行控制;第二阶段从1958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施工单位逐步建立了自检和互检制度,建设单位参与到工程质量验收中;第三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国务院颁发《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形成了工程质量政府强制监督的局面。国家实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20多年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监管体制中仍存在待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相关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
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由于政策和法规不够健全,变动周期短,变动范围大,缺乏连续性。一是监督管理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于施工企业的不良行为,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差别较大,缺乏适度可行的处罚依据。二是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相应的新规范和新标准还未出台,使得质量监督标准没有及时跟上形势的变化。三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建设和施工企业变动性和流动性增强,缺乏有效措施,质量责任难以追究。
(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定位不明确
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监督内容、监督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监督工作有时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混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自己履行,也可以委托合格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执行。监督机构究竟是行政执法单位还是专业技术部门,监督人员是政府雇员或者是专业技术执业人员。监督机构的行政职能不完整,仅有质量监督的执法检查权,而没有行政处罚权,造成发现问题时只能采取停工整改等少数措施,执法无威慑力。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的性质与地位不能准确定位,造成了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不统一,监管效率不高。
(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单一
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运用市场手段保证工程质量。
主要采取巡回监督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罚的单一模式。特别是由于信用制度等一些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市场手段没有完全建立和运用,造成建设、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缺乏提高质量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四)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主要表现在人员素质不高、行为不规范、工作不到位、把关不严格等四个方面。现有质监人员的素质,人才结构有缺陷,高级职称人员偏少,新进人员缺乏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人并未发挥出与其学历相适应的作用。质监在技术上的专业性尚未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有的专业不对口,存在专业结构配备不齐,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
三、建设工程监督管理的创新
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深刻的变化,针对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不断创新和发展,改进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建立一套“建设主体自控,经济手段制约,政府加强监管,社会舆论监督”的体制,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一)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规和标准
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是我们执法的依据。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法规,规范标准,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的可操作性,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二)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在当前的条件下,需要通过政府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规范工程建设企业的行为,有利于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权益。因此,有必要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职能,完善有关政策和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提高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的可操作性,才能确保监督机构正常有序地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三)改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
在我国当前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建筑市场管理还不完善,通过政府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是更好的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措施。但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管理思路有必要进行调整,改变过去单纯用抽查和处罚的办法,更多的运用市场化的手段,以市场为导向,加以引导。
(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要重视提高工程质量监督队伍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建设一支善于学习、乐于奉献、廉洁高效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队伍,更好地适应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需要。
(五)推行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管理在质量监督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现代化的质量监督,需要现代化的监督手段,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效率和透明度、实施工程质量动态管理提供重要手段。要积极推行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便于实施工程质量行为全过程的监督。首先,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网站,实现市联网制度,监督任务网上下载,监督档案电脑贮存,整改指令全部联网,规范标准随时查阅,采用网上报监、投诉、备案等办公手段,提高了办事效率。其次,试点数字化工地,取代了部分现场监督工作,通过摄像头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质量监督远程监控,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篇8
大家好!随着天气转暖,各建设项目陆续在准备开(复)工工作,为开展2019年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我局召集大家召开此次大会,要求大家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创新工作举措,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再加力度,为我县建设领域质量安全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就今年的工作举措做简要汇报:
一、督促落实“三个责任”,多管齐下抓质量保安全。一是督促工程参建各方落实主体责任。与参建各方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严格推行质量终身责任“两书一牌”制度(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永久性公示牌),落实推行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两承诺、一公示”制度(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永久性公示牌),监督参建各方认真开展质量安全自查工作。二是监督项目负责人的责任落实。加强对项目负责人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项目负责人追溯追责机制,对存在违反质量安全责任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记入个人从业不良行为记录,同时对责任单位及主要责任人予以处罚。三是严格落实从业人员责任。强化注册执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等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落实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责任,加快完善从业人员诚信体系建设,规范从业人员行为。
二、重点抓好“三个提升”,从严管控抓质量、保安全。一是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工地建设。积极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活动。二是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水平。重点对机械使用、管沟开挖、临时用电、扬尘治理等分部分项安全管理,加快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三是提升执法监管力度。深入排查整治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对排查发现的隐患问题,严格落实限期整改;对于不能按时整改到位的,坚决落实上限处罚、停产整顿等措施。
三、着力提高“两个能力”,多位一体抓质量保安全。一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强化对“关键人”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二是提高监管执法能力。推行监督人员现场公示制度。创新监督体制机制,对组织开展检查工作不力的、玩忽职守的、隐患突出和整改不到位的,将依法约谈。
四、根据我县对“六个百分百”的环保要求,施工现场采取全封闭的前提下,要求对施工现场的裸露土进行全覆盖或者绿化处理。结合“标准化”工地相关规定,要求施工现场每天进行洒水处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工程门口设置车辆冲洗设备,对进出场的车辆进行清洗等。去年以来,我县进行了“扫黑除恶”行动,我们也积极响应此项工作,要求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施工现场设置举报箱及宣传标语,为我县此次行动当好助力。
篇9
关键词:油田地面建设;质量监督;模式
油田的地面建设是保证油田稳定产油的基础,在油田工程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保持着稳步提升的势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石油资源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化石能源,完善油田地面配套设施,加大石油能源的开采力度,对稳步提高我国石油产量,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形势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油田内部经营结构的不断变化,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也报露出了大量的问题[1]。
1 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问题
1.1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现如今,在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然而,由于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变动周期相对比较短,变动范围也较大,缺乏一贯性。一种情况是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于如何处罚施工企业的不良行为,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往往会有一个较大的差别,处罚依据不能做到适度可行。另外,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快速发展,质量监管中相应的新标准、新规范还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出台,往往会出现质量监督标准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建设和施工企业在流动性和变动性方面表现的越来越强,如果没有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想要追究其中一方的质量责任也越来越困难[2]。
1.2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形式较为单一
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巡回监督,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便进行处罚的单一处理模式。特别是在现今条件下,由于一些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市场手段(如信用制度等)没有很好地完全建立起来,造成了在质量管理方面建设方和施工企业对政府有一种较强的依赖性,缺少一种自觉提高质量的积极性。
1.3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相应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叹员综合素质表现的参差不齐,主要是: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监管行为不规范、监管工作不准确、把关不严格等四个方面。在现有的质监人员中,更多的会发现人才结构有一定的缺陷,众多监管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相对较少,而对于一些新进入的质检人员则缺乏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质检工作者所受的高等教育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质监在技术上的专业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有的专业不对口,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专业结构配备不齐的现象。
2 造成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的原因
由于油田建设工程的涵盖面较广,工程种类涉及的学科专业较多,专业性强、项目个性需求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等各种客观影响,导致施工阶段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3]:
2.1 建设单位产能建设投产需要,有关责任人质量意识淡薄,缺乏精益求精,创精品工程的意识,工程管理管得不严,抓得不够,客观上促使施工单位抢工期,赶进度,注重短期效益,忽视长期效益,特别是在夜间作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无保证措施施工,影响了施工质量。
2.2 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对现场缺乏了解,与建设单位设计前的沟通交流不足,造成设计图纸变更工作量多,对新工艺新产品设计前没有进行很好的技术评价。因为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有着任务重、工期紧的特点,因此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因此对这些工作的控制就非常重要。变更签证通常由设计人员、现场监理代表、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批准,有些设计人员受到自身业务水平的限制,可能会导致变更增多;有时为了配合工期计划,忽视了变更、签证对工程投资和质量的影响。
2.3 监理人员、监督人员检查不到位,素质有待提高,随着监理制度的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在油田建设工程中已经逐渐全面实行,但存在的问题是目前的监理人员现场检查能力差,实践经验不够,旁站检查不到位,对现场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找出原因并制定出解决办法或措施。
3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与控制策略
项目质量管理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下,运用先进科学原理、方法和技术,以保证和提高项目质量的一系列运作活动。随着技术、经济的进步,项目质量管理已从狭义的单个质量问题,发展到全寿命质量概念,即全方位、全周期的质量管理[4]。
3.1 质量监督机制
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制定严格的质量监督机制。①明确总目标,制定分目标,目标细化到各专业的每一个分项,质量责任明确到施工管理中的全员,施工中一切围绕实现目标进行管理和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对既定目标产生的偏差进行及时的分析与调整纠正,并留有影像资料,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②对现场制作的实物,由施工单位进行班组自检、工序交接检查和专项检查,实物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③对照技术交底,加强施工全过程检查,发现问题,查找差距,及时组织整改和提高。
3.2 监督方法和手段
有了质量监督机制,还得有实施力度。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①编制质量检验计划和指导文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通病详细说明,指明对策,明确责任。②施工前期召集现场各专业管理人员,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明,严格对施工工人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纠正错误,限时改正。③现场监督对于施工作业中每道工序做到现场检查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并纠正,检查手段采取实测实量和整体观感相结合的方式,已形成的成品若有质量问题必须整改,无法整改的有权责令施工人员推倒重来。
3.3对工程质量监督相关的部门内部,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需进一步健全
彼此间监督与约束机制的构建,转变以往的监督理念,完善监督手段,有效构建健全的综合监督机制。同时,构建实际监督小组,有针对性地进展各项监督工作。不同级别的监督资料、文书分别由各专业的监督人员、主管监督工程师以及工程监督负责人按权限范围签发,以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油田建设工程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和材料设备多品种的特点,决定了传统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方式已远远不适应油田的需要。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不能等同于监理人员也不是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在目前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工程质量监督应抓住与工程质量有关的重要环节,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对于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除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建立和推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公告制度,必要时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和公告,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4 结论
随着油田建设的不断发展,必然促使油田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而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转变也会给质量监管模式产生深刻的变化,质量监管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质量监管人员要做到主动适应新形势要求,科学规范管理,不断创新和发展监管机制,让油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冯艳波. 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管理[J]. 科技创业家,2013,13:21.
[2]卫华. 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J]. 化工管理,2013,14:178-179.
篇10
我代表×××项目经理部作×××在×××工程上的质量管理工作述职报告,一家之言。衷心希望能学习兄弟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太钢项目部承担的工程项目是×××总包的,×××工程。工程实际开工日期是8月22日。
×××项目部建立了×××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体系,由项目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项目质量工作。在×××的工程上我们的做法是:
1、首先理顺质量管理的思路,有目标、有依据、统一认识,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1)、正确认识×××打造无以伦比的精品工程的质量目标。
2)、项目质量管理的依据是工程承包合同、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性文件(《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3)、原文下发×××项目部制定的各项质量管理规定,并遵照执行。
2、明确质量管理的方法
1)、以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工作和实体质量。要求各专业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建立专业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员的工作职责;划分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或分部工程施工方案);配备齐全承担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各类施工规范、标准、法规等。
2)、各专业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
分解项目工序,坚持工序作业指导书指导施工;各工序未交底清楚,作业层未理解不施工;坚持“三检制”,真实、及时的填写质检记录,施工过程每道工序都要坚持自检、专检和交接检并向监理或业主报验合格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坚持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在检定的有效周期内使用;坚持施工日志制度;坚持周计划制度;以书面形式反映各类关键、特殊的技术问题。
3)、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从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等方面全面控制投入产品的质量;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或施工质量验收关;严防系统性因素(如使用不合格材料、违反操作规程、施工机械设备突出性故障等)的质量变异。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4)、以×××三标一体化贯标表格规范工作质量,做到有记录、有再现性、有追溯性。
5)、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项目部每周组织一次技术、一次质量专题会,主要介绍、交流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技术和质量要求。明确工作方法、程序,用指导、引到的工作方法加强事前质量管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事后出现质量问题的批评与处罚。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