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紧急避险预案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防火紧急避险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编制目的
区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应对一般森林火灾运行机制,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处置行动,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国家林业局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回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区森林防火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区境内发生的一般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基本原则
1.4.1在区人民政府和区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下,由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预案,在具体实施时,遵循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逐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项责任制。
1.4.2本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应根据本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落实各项支持保障措施,尽职尽责,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确保在处置一般森林火灾时做出快速应急反应。
1.4.3在处置一般森林火灾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把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4.4各级政府和森林经营单位要全面落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好紧急应对突发一般森林火灾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一般森林火灾的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1.5启动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经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启动本预案。(1)发生一般森林火灾;(2)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仍未扑灭明火;(3)威胁居民区和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4)24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5)在敏感时期和敏感地区发生森林火灾;(6)需要自治区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预案启动后,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承担应急处置一般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各相关支持保障部门应快速反应,按职责分工,配合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做好各阶段扑火救灾工作。
2.1区森林防火指挥部
2.1.1机构组成
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由政府分管副区长任总指挥,区园林管理局局长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区经济发展统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民政局、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财政局、农牧水务局、建设交通局,区公安消防大队、公安分局、区武装部等单位负责人担任。
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林业局,林业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综合调度组、后勤保障组、现场督导组、宣传报道组、技术咨询组。
2.1.2职责
在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扑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扑灭森林火灾,具体任务:
(1)综合调度。全面掌握森林火情信息、火场天气状况和扑救情况,对火灾扑救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及时报送指挥决策者和上级领导机关。
(2)后勤保障。协调气象、交通等相关部门,确保扑火人员、扑火机具、扑火设备、救援物资等及时到位。
(3)技术咨询。对火场态势及火灾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为扑救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4)宣传报道。按有关规定对火灾扑救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5)现场督导。深入火场一线,协助和指导当地开展扑火救灾工作,及时向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反馈火场信息,协调解决在扑火救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2.2相关应急支持保障部门
2.2.1组成
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为应急支持保障部门。
2.2.2职责任务
各部门接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森林火灾情况通知后,应按照预案立即行动,积极配合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做好各阶段森林火灾扑救工作。主要部门职责如下:
(1)区公安消防大队:组织消防部门在扑火前的统一领导下参加火灾扑救工作。
(2)区财政局:落实扑火救灾经费保障工作。
(3)区建设交通局:落实车辆,确保扑火物资和增援人员快速运输。
(4)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森林火灾发生地请求,落实医疗器械、药品支援和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工作。
(5)区民政局:协调灾民临时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
(6)公安分局:负责灾区治安管理、安全保卫、火场交通管制和火案侦破等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侵害森林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治安秩序,保证火灾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7)区园林管理局局:牵头组织对重、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调查及责任追究。
3.预警、监测、信息报告
3.1火灾预防
区各级森林防火部门要进一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规范生产、生活用火行为;加强对高火险时段和危险区域的监督检查,消除各类火险隐患;经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批准有计划地组织烧除可燃物、开设防火隔离带;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预防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3.2火险预测预报
依据自治区气象局中长期气候预报,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认真分析各重点时期的森林火险形势,向全区火险形势,遇有高火险天气时,向全区高火险天气警报。
3.3林火监测
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利用瞭望塔、护林员密切监视火场动态。
3.4信息报告
3.4.1预案启动后,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应于每日8时、16时及时向自治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送火场综合情况,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
3.4.2出现一般森林火情时,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接到火灾发生的镇(街道办事处)报告后,立即如实向自治区政府和自治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同时将情况通报区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成员及有关部门,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3.4.4火灾扑救
4.火灾扑救
4.1应急响应
4.1.1应急响应条件
预案启动条件即为应急响应条件。
4.1.2应急响应行动
(1)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向总指挥报告并建议启动预案;
(2)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启动预案;
(3)各工作组人员上岗到位;
(4)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向自治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火情和预案启动情况;
(5)将火灾情况、启动预案事宜和各单位应承担的任务函告相关应急支持保障部门,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6)召开区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成员紧急会议,通报火情,确定扑火救火方案,落实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职责;
(7)根据森林火灾发生地的实际情况,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森林扑火预备队下达增援命令。
(11)应急结束。
4.2扑火指挥
如发生森林火灾,由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指挥,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随着火情趋于严重,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级别随之提高,人员组成相应调整,但要坚持由上到下的逐级指挥体系。
4.3扑火原则
4.3.1保证安全。保证人员安全,既要避免群众伤亡,还要避免扑救人员伤亡;保证居住地和重要设施安全;保证重要森林资源安全,尽量减少损失。
4.3.2科学扑救。在扑火战略上采取“围、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扑火战术上,采用整体围挖、各个歼灭,重点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4.3.3合理用兵。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力量为主,其他经过训练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
4.3.4落实责任。采取分段包干,明确责任,落实扑救,清理、看守分段包干责任制。
4.4应急通讯
区电信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扑救森林火灾时信息畅通。
4.5扑火安全
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战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采取避险措施,确保扑火人员安全。
4.6居民点及群众安全防护
在居民点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预先制定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4.7医疗救护
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时,由卫生局组织医疗卫生部门及时进行救治。
4.8扑火力量组织与动员
发生火灾后,火灾的组织扑救应以消防总队、驻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等专业扑火力量为主,必须时动员当地具有扑火常识且经过专业训练的林区职工、机关干部和群众等非专业力量参与扑救工作。
4.9火案查处
火灾发生后,由当地公安机关负责案件的查处工作。
4.10应急结束
一般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后,根据实际情况,由区森林防火指挥部适时宣布结束应急期的工作,恢复正常森林防火工作秩序。
5.后期处置
5.1火灾评估
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委托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院进行实地调查,确定森林资源损失情况。
5.2工作总结
扑火工作结束后,森林火灾发生地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及时进行全面总结,重点总结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按照区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求时限报送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由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按照要求,将一般森林火灾突发事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自治区、市林业局。
5.3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扑火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参照《森林防火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奖励;对在扑火工作中受伤的人员,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享受医疗费补助;对火灾肇事者追究责任,由当地司法部门依法审理;对火灾事故行政责任和领导责任的追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5.4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篇2
一、我县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
我县下辖15个乡镇,160多个行政村,5个县属农林牧场和2个国营林场。近年来,通过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中日合作造林项目、中韩合作造林项目、灌木林建设项目、湿地保护项目等一批重点生态林业建设项目的相继实施,我县森林资源大幅提升,共有林业用地面积84.9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6.34万亩,灌木林地12.5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11.9%。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我县森林防火的重点是沿黄河两侧黄河护岸林、治沙林场,包括湿地林场范围内的渠口乡、通伏乡、头闸镇等7个乡镇,总面积约 10 万亩。在这些重点防火区域,近几年来我县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项目投资,大力加强森林防火基地设施建设,专门配备消防车、灭火器、打火把等扑火机具,配备专职护林员,制定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各乡镇、林场都相应的组建了扑火队伍,组成了约400人的森林扑火机动力量,其中包括县消防专业队80人,13个乡镇半专业扑火队各20人,黄河湿地林场、治沙林场半专业队各20人。为了提高队伍的扑火能力,我县每年秋冬季都组织一次森林防火应急演练,以专门对森林防火应急中队进行点验,并讲授了各种防火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做到一旦发生火灾,能拉得出,用得上,可安全有效快速地扑灭火灾。多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林业局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为了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起来,我县林区防火在防火意识、隔离带设防、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扑火机具装备,加强宣传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林区防火意识有待加强。重点林区防火单位领导对防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落实到行动上,重形式、走过场、对待森林防火工作只限于会议上讲一讲、下去转一转,对森林防火工作中的矛盾、隐患和深层的问题研究的不深不透,有针对性的解决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够认真,重点林区管理不严,缺乏有效的检查监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培训演练工作滞后。森林防火工作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主要职责,必须坚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的森林防火队伍。因此、做好森林防火培训和演练工作是预防扑救火灾的有效手段。通过举办培训班,来丰富各级森林防火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通过实战演练,来提高各类扑火队伍的应急反应素质和扑救火灾能力。平时不加强训练,遇实战紧急情况容易出现慌乱、盲目,甚至可能发生伤亡事故。
(三)防火隔离带设防不合理。缺乏水源和统一规划,一旦发生火灾不能有效的隔离和阻止火灾的蔓延。如前几年4月5日发生在渠口和通伏交界处的火灾,由于没有较好的防火隔离带、缺少水源,一旦起火、车辆、人员和防火机具很难到达指定位置,影响火灾的扑救。
(四)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防火经费投入不足,配备的扑火机具没有专业人员的维护和保养、灭火器材过期失效、防火器材库房乱堆滥放杂物、保管不严和不会正确操作等现象存在,导致一部分机具不能使用,影响到扑火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展开。
(五)林区防火宣传工作不扎实。措施不到位,火灾时有发生。近几年来,不论是黄河护岸林还是各乡镇的宽幅林带、农沟等林地,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火灾出现,据不完使有限的森林资源遭到损害,主要还是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防火意识、防范意识差。黄河护岸林人为点火烧稻茬子、农沟、农渠人为点火撩烧杂草等现象不断出现,起火隐患随时发生。
(六)缺乏有效的检查督查机制。森林防火工作要做到常抓不懈,一是要靠制度来约束,二是要将抓好的各项措施的落实。森林防火工作做为林业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有林业局林政检疫站负责落实,处于监督地位的林政检疫站,因为人员较少,防火业务不熟练,没有专用车辆,深入基层时间少,经费不足,缺乏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在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检查监督上作用发挥的不够。
(七)人员防范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加强日常防范工作,学习防火扑火知识,保证发生火灾后人员上得去、打得赢,不仅要求每个人要有较高的责任意识,而且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但事实上,我县目前森林防火工作管理不严,人员素质不高,防火意识不强,宣传工作不到位,缺乏培训学习,业务不熟练,一知半解,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保证完成任务。
三、下一步打算
(一)完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精神,尽快制定完善适用于我县实际的森林防火预案,协调好各成员单位,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落实预防各项措施,做好突发火灾紧急处置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任务,尤其要做好应急处置的人员、技术、物资等准备工作。建立应对森林火灾的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二)加强领导、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各成员单位领导和有林单位要把森林防火工作列入林业工作的重要议程,认真落实《森林防火条列》,把“三分造,七分管”的林业理念落到实处,把森林防火列入到年度单位考核和个人考核之中。
(三)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我县近两年都发生过因群众焚烧稻茬子而引起的河滩地火灾,因此,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在正面宣传的同时,加大对典型事例的宣传,多渠道、多形式进行防火宣传教育,从娃娃做起,从身边人做起,提高群众对森林防火形势的严重性,森林火灾后果的危害性和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重点林区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进去林区的闲散人员、车辆严格审查登记,同时,加强对周边群众的宣传教育,采取发放通告,签定防火责任书等形式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四)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演练,不断提高防火指挥员和战斗员的综合能力。在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演练学习的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各单位的年度培训计划和演练方案,通过学习培训来提高指挥员和战斗员在实战中的组织指挥方法、战术的应用、人员部署、兵员调动以及火场应急管理、紧急避险以及自我保护等应变能力,确保快速有效的指挥效果。
(五)加大防火管理经费的投入。建议区、市、县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像植树造林一样,加大森林防火资金的配套投入,转变重造轻管的观念,支持基层森林防火工作。
(六)加强防火物资储备和维护保养工作。建议林业局和防火重点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风力灭火机、灭水枪、割灌机、油锯、灭火水车等必要的扑火装备。同时,还要做好现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凡是配备防火器材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制定专人将配备的防火器材集中保管、定期检查,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对沿黄河两侧湿地林场内的道路、防火隔离带进行规划,设置防火隔离带,一旦失火,可以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减少损失。
篇3
1 南陵县区域概况和森林防火特点
1.1 位置及自然概况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介于北纬3 0°38′一31°10′东经117°57′一118°30′之间。东邻宣城市,西连铜陵、青阳,南接泾县,北靠芜湖、繁昌,总面积为12630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44033.6公顷,占总面积34.9%;有林地面积37309.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4.73%;森林覆盖率30.18%,林木绿化率37.49%。活立木总蓄积190.9234万立方米。
南陵县地处皖南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部边缘以低山、丘陵地貌组合为主,中部以丘陵、岗地和平原地貌结构占主导地位,东部则以圩区平原和洼地平原为主。低山海拔多为400~500米,其中戴公山海拔 558米,丘陵海拔为 100~250米,平原海拔10~12米。境内318、205国道纵横交错,铜南宣高速横贯东西。森林防火区域为西南山区何湾、三里、烟墩、工山等乡镇。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无霜期 236天,年平均降水量 1460.2毫米,3月下旬至8月初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秋末春初降水较少,草木干枯,干燥大风天气极易发生森林火灾,每年的重点防火期为当年的10月至翌年4月。
1.2 森林火灾隐患大
1.2.1 根据2013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成果,全县可燃、易燃类针叶林面积20132.7 hm2、占面积的58.53%,人工林面积26602.8公顷,占68.12%;幼龄林面积15069.7公顷中龄林面积12197.7公顷分别占面积的43.81%和35.46%;随着农村液化石油气、燃气等普及,使得薪材采伐逐年减少,林下可燃物增多,加之商品林采伐,散落在林区的残枝落叶增加了可燃物载量,成为森林火灾隐患,从2012起实施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人工中幼林面积更是大幅增加,林种结构主要以针叶纯林和新增幼林为主,加上雨雪冰冻灾害,林分卫生状况较差,面积的增加和林种单一化,进一步加重了森林防火任务。
1.2.2南陵县属皖南黄山、太平湖风景区的边缘地带,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境内山清水秀,拥有万亩牡丹园和集溶洞、奇石、瀑布为一体的丫山花海石林风景区;古秘幽邃的乌霞寺风景区;位于南陵县南部烟墩镇境内的小格里森林公园,则以拥有地球上同一纬度唯一仅存的原始次生林区著称,以及随着美丽乡村如家发镇的“板石岭”、烟墩镇的“霭里”等一大批“森林村庄”“宜居村庄”建设,森林生态旅游业正蓬勃发展。双休日和小长假林区景点人数激增,吸烟、烧烤等人为活动导致灾害性火源成倍增加。
1.2.3农民传统烧田埂草,烧地边和烧灰积肥、炼山造林农事用火习惯以及清明、冬至、除夕有上坟烧纸,燃烛放鞭炮等祭祀习俗,及林区内工程建设呈上升趋势,火源点多、线长、面广,管理任务十分繁重。
1.2.4林区与居住生活地交织在一起,不按规定实行野外用火以及乱扔烟头,一些痴、呆、傻等弱智群体和学生玩火等造成火源出现的种类多,随机性大,加之地域广、山区小道较多等原因,很难杜绝火种上山。
1.2.5森林防火意识有待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厌战心态和麻痹意识,有“重扑轻防”的思想。等到火灾发生时才采取补救措施,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监督惩戒措施不够严格,责任制落实及追究不够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了火灾的有效扑救,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林区道路不畅,地形复杂,林区人员相对较少,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很难组织扑救力量,再加上一些林区交通不便,扑救人员很难及时赶到火灾现场,导致无法对森林火灾开展及时有效的扑救。
2 主要对策
2.1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
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进村、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不留死角,使防火宣传工作做到“乡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森林防火和安全扑火意识。通过宣传标语口号、警示标牌、防火宣传册、电视广播、高音喇叭、短信、有奖竞猜、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深入到各乡镇、重点火险区、森林旅游区,增强全民防火意识,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对火源管理进行着重宣传,并结合相应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特殊作用,提高森林防火的危害性认识,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引导林农群众本着自愿、互助、互利的原则,成立组与组、村与村、镇与镇、邻县的各种联防、联保、联控的护林组织,联防护林,实行不定期情况通报,同时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火知识进行宣传。明确扑火安全必须摆首位,实现安全扑救,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更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2.2 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报和实时监测,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依据天气的变化及气候的湿润情况,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它不仅是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而且能够有利于对于火源进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们的防火意识和主动性。从实际出发,通过气象站观察林区实际的各项指标数据,从而形成更为可信和科学的评价结果。从而利用电台等方式进行火险等级通报。利用地面巡护、t望塔、卫星监测3个空间层次进行监测。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特别是高火险天气和重点时段的查岗,防止脱岗、漏岗,保证森林防火值班人员到位在岗尽职。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对迟报、漏报和瞒报的从严处理。确保快速扑救。各级扑火指挥员要把首次扑救成功作为指挥扑救工作的根本的要求。确保火场清理彻底。明火扑灭后要迅速清理火场,防止死灰复燃。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防止小火酿成大灾。同时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数据信息库,进行地球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和森林火险等级的实时自动监测,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和及时的决策。
2.3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健全森林防火责任制和追究制,完善奖惩考核办法。森林防火关系着林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于森林防火要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完善林区防火的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负责制和群防群治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从上到下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统筹协调,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序开展。
2.4 强化火源管理,排除隐患。按照“整治要坚决、责任要落实、防范要严密、处罚要严格”的要求,盯死看牢,切实加强火源管理,坚持把减少林地人为活动和控制火种作为火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打、防、控、查”多管齐下,严防闲杂人员携带火种进入林区,见烟就查,见火就罚,从源头上制止了火灾发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5 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和专业、半专业和兼职扑火队伍建设和岗前培训,掌握安全扑火知识和避险技能,增强应对突变情况的自救能力。禁止没有经过扑火安全培训、不懂扑火安全知识的群众上山扑火,严禁动员中小学生和老弱病残人员扑火。完善“扑火预案”和“扑火前线指挥规范”。各种扑火战术的制定,必须以确保扑火人员生命安全为前提。制定人员紧急疏散避险预案,保证森林大火危及林区群众生命安全时,能够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将群众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2.6 加大生物防火林带等工程建设,使森林防火工作由被动扑救向主动预防转变。沿山脊按照“因害设防,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合理布局,形成网络;防火效果与多种效益相兼顾”的建设原则栽植木荷等防火树种为主的防火林带,引导群众在山脚田边坡耕地栽植茶叶、桃、梨等经济林,在林缘山脚局部形成经济林防火林带。筑起牢固的防火屏障,由被动扑救向主动预防转变。2014年度根据《芜湖市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全县共实施防火林带36条83公里。力争5年内建设林火阻隔网络化为目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有效,自然、工程、生物相结合的的综合林火阻隔网络。
2.7 加大可燃和易燃林分改造以及营造混交林,从而降低森林火灾的危险性。提高阔叶树比例,营造针阔混交林,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依靠科技,采取抚育、补植、封育、保护相结合的措施,建设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提高生物多样性。
2.8 加大森林抚育力度,清理林下可燃物。提高林木生长,改善林层结构。
2.9 在森林火险天气较低的时期,对重点火灾隐患点进行有计划清除地面、路边、林缘边的杂草灌木,以减少和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
2.10 因预防祭祀而引发的森林火灾,在坟墓集中区域和上山主要路口、较大村庄上山路边,位置醒目,交通方便,与林缘有一点距离的地方建设焚烧池,引导定点焚烧。
2.11 加强林区公路建设 林区公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保证扑救火人员和物资的及时输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隔阻地表火的蔓延。同时还具有木竹运输,森林资源管护,方便出行等多种功能。近几年来,全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将村村通工程,粮食千万亩增长田间工程道路建设,生产生活道路、旅游道路与森林防火道路建设结合起来,逐步提高林区道路密度和通达能力。
2.12 依法治火。依法及时查处森林火灾案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对失职、渎职引发森林火灾或贻误扑火时机,防火责任不落实,组织扑火不得力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篇4
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积极消灭”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方针,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齐抓共管,逐步实现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管理规范化,防火建设专业化,扑救指挥科学化,形成森林草原防火长效治本机制,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保障“三个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火意识,强化火源管控,提高预警响应和森林草原火灾处置水平,努力夺取今年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新的成绩。
(一)力争不发生较大森林草原火灾;
(二)杜绝发生重大以上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三)确保森林草原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1%一下。
(四)确保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区不发生森林草原火灾;
根据《__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__年森林草原防火应急预案的通知》(__政发[20__]7号)文件规定,进一步完善__镇人民政府及重点防火单位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处置办法,认真贯彻落实防火目标责任,建立健全森林草原扑火队和防火值班制度,合理安排护林巡查人员。根据我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情况全区防扑火队伍要稳定保持__支以上,其中区级专业扑火队伍稳定保持2支不少于30人,__镇稳定保持2支以上,每支不少于20人以上的半专业扑火队伍,并做好布防工作。
__镇、重点防火单位加强消防储备库管理和调配工作,对已用消防车辆、灭火机具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各种机具设备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对交通不便、偏僻__合理配置必要的消防设备,全区每支扑火队伍要保证风力灭机10台以上,割灌机2台、对讲机5部、2号工具备足和一定数量运兵或指挥车辆,保障每位队员防护服、头盔、手套、鞋等保护装备齐全。对于已用报废的机具设备及时更换。
㈠ 广泛宣传,营造全民防火氛围。一是组织学习宣传《森林防火条例》、《草原法火条列》等有关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继续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手段宣传森林草原防火,提高全民防火意识。三是全面做好现有防火宣传警示物的更新、维护及固定宣传牌修缮和增设工作,突出做好森林草原火警电话“__”的普及宣传。四是强化与中小学(文秘站:)及社区办事处密切联系,继续将森草防火宣传贯彻到学生和居民群众当中,让森林草原防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㈡ 严明纪律,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__镇主要领导要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市、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担负起森林草原防火第一责任,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防火责任体系。要充分做好扑打大火的思想准备,在重点时期要亲自深入责任区进行督促、检查、指导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切实把当前秋冬两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㈢ 强化野外火源管理。一是做好护林巡查工作,重点时期要增派巡护力量,加大巡护密度,重点地块重点把守。二是抓住秋收冬储机会,做好“三清”工作,加强重点地块防火隔离带的维护和新建工作,保障防火隔离带宽度达6米以上。三是全面实行24小时防火值班和领导带班制,保持防火信息通畅,严格执行火灾信息上报和生产用火批复制度。四是全面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大检查工作,保障各项防火措施、责任到位。五是森林公安、当地派出所积极开展林草区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打击火灾肇事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依法治火力度。六是对痴、呆、傻等特殊群体要落实专人监护,落实监护责任状。
㈣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防扑火综合能力
各防扑队伍要坚持狠抓政治思想、安全常识、扑救与自救知识等业务学习。灵活运用扑火战术,避免因指挥失误和缺乏紧急避险常识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确保扑火人员生命安全。积极参与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
篇5
汶川大地震中,脆弱的学校成了重灾区。
究其原因,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学校教学楼质量问题,一些网民甚至在网上痛骂那些无良的建筑商。不过,也有人提出,除了教学楼可能存有质量问题,学校自身的安全教育是否到位?要不然,悲剧或许能够避免,四川安县的桑枣中学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桑枣中学紧邻北川,是一所再普通不过的中学,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可地震发生后,该校2000多名师生,仅用了1分36秒便全部安全撤退到操场上,无一人伤亡,创造了这次地震中几大令人欣慰的“奇迹”之一。该校校长叶志平更是因此被网民们称为“史上最牛校长”。
在这次地震发生后,人们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起了学校的安全教育问题,也许灾害和事故不可抗拒,但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防范、自救、避险来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奇迹是这样发生的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外出办事的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火速从绵阳赶回学校。
当他疯了似地冲进学校时,看到了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其他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四周是教学楼。他最为担心的那幢他主持修缮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地震发生时那幢楼上正坐着700多名学生在上课。
当时,学校墙外的镇子上,房屋大面积倒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孩子们安全地回到了家长面前。
解读这一奇迹,其关键就两点:花了比建造校舍多一倍的钱加固了劣质校舍;每学期一次的全校紧急疏散演习。
说起紧急疏散演习,刚开始搞时,学生们当是娱乐,很多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但叶校长却从2005年开始一直坚持这样做。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他们想不到的是,正是这平时看似游戏的安全演习,关键时刻竟救了他们这么多人的性命。
紧急疏散演练很多学校都搞过,但桑枣中学的紧急疏散演练有一套自己的经验。首先是时间的不确定性,演习前学校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具体是哪一天他们并不知道。等到了演习的那一天,在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听到口令后,全校师生会按照原来设定的疏散路线疏散。其次是固定逃生路线,演习期间不仅每个人的疏散路线,每个班的疏散队形,每一个楼层的疏散先后顺序是固定的,连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再者是撤离速度有讲究,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而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紧急疏散时,学校会让人计时,但他们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正是基于平时多次演习,这次地震发生后,该校20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撤退到操场,并以班级为单位排列好,用时仅1分36秒。
杭州朝晖实验小学的邹蕙书记说,他们学校也每学期坚持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像朝晖五区一个校区,师生人数还不到桑枣中学一半,可他们一次疏散演习最快的速度也得2分多钟。她说,1分36秒疏散2000多名师生,确实是个奇迹。
而这一奇迹,除了令人不禁对叶校长产生敬仰之情,更让人深刻感觉到生命教育的力量。正是这些平时不被重视的教育内容,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却比任何教育内容都有价值。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全校师生才能从容、有序地应对生死考验,最终躲过这场浩劫。
安全的弦,谁也没敢松
对于人口相对密集的学校,对于较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中小学生群体,生命安全教育应是学校给学生上的第一课。
走访了杭州的一些中小学,每个学校的老师都告诉记者,安全的弦他们一直绷得很紧。“生命大于天,安全重于山”,浙大附中校长尚可如此形容学校安全教育。
朝晖实验小学的邹蕙书记是一位已有数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对此她深有感触。对于学生来说,安全隐患除了来自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外,还有火灾、溺水等意外事件,甚至课间学生间互相推搡、挤压都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真可谓防不胜防。为此,朝晖实验小学一直以来都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放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而对于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大家各有各的招。
邹蕙告诉记者,他们除了平时正常的安全教育外,还定于每天放学前,由各班负责学生放学的老师进行为时2分钟的安全再教育,其内容包括如何处理当时季节、气候状况下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上学和放学路上可能遇到的安全事件等等。她说,这项工作他们已经坚持了很多年,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老师有点“背时”,但学校坚持认为这是为了让学生时刻绷紧安全弦,因为这些孩子毕竟年龄小,而且还有些贪玩,需要老师不断地在他们耳边灌输安全知识。
杭师大附中是一所寄宿制中学,安全教育的责任比一般学校要重,而且一旦在课后发生紧急情况,疏散难度比平时要大得多。每年11月9日前后,杭师大附中都会举行一次全校消防疏散演习。同时,从2002年起,学校还成立了一支由150人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分别由每个寝室推选1人、每个班级推选1人,以及每幢寝室楼宿管员、生活老师,学校所有保安和学校后勤队伍组成。他们都是疏散应急的骨干,每年的演习日,学校都会事先利用各种方式组织他们进行学习,他们还要学会使用灭火器等设备。
杭师大附中的疏散演习分两类。一类在寝室,一类在教学楼,而他们平时组织的一般都是寝室疏散演习。当寝室疏散演习开始时,每一个寝室的消防员,得先站在寝室门内侧疏散本寝室人员。当同学开始往寝室外跑后,消防员站在门外侧即楼梯拐弯处,提醒下楼的同学快步行走,不要停顿,注意安全。当自己寝室同学全部撤离后,消防队员要在门上画一个圈,然后再关上门离开。据说,这是为了方便疏散后的救援,如果看到这个圈就表明寝室内已没人,救援人员就不用再进去了。而当同学跑到一楼寝室门口时,宿管员、生活老师就已经站在门口了,其中一人会带着同学按指定路线疏散到操场上。
至于教学楼疏散演习,其实每天的课间操就是一次疏散演习,每天课间操的路线,就是紧急疏散的路线。目前,全校2700多名师生全部疏散到操场上所需的时间,创下的最高纪录是3分15秒。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刘惠玲告诉记者,浙江省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安全教育,省教育厅下得最多的文件就是有关学校安全教育的文件,有些时候一个月就是四五个。而且,浙江省除了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人•自然•社会》课程教育,将安全教育内容列入会考、中考范围,还对学校安全教育实行目标责任制,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间每年都会逐级签订《安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书》。除此之外,省教育厅还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都要制定各类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其中包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防汛防洪应急预案等等,每个预案还须组织演练。据省教育厅2007年3月统计,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共制定了359个安全预案,各类学校共制定了2万多个预案。
安全教育大多停留于课堂教学
虽然记者走访的几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安全教育,而且很多措施都落实得很到位。不过,安全教育停留在口头上、课本上、课堂上的现象也不鲜见。
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一天,学校最常用的安全教育,就是指导学生阅读安全规则和读本,联系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等,实际演练较少。在城市学校,教师还常会采用一些安全演习、模拟情境训练等参与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方式。而县镇和农村学校,预防灾害演习次数则明显少于城市学校,教师也普遍比较缺乏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尤其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一项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千余名师生的抽样调查显示,38.1%的教师反映,学校从未开展过灾害预防演习活动;55.6%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灾害预防演习。然而,另一项调查则显示,学生最喜欢的避灾自救教育方式依次是,实战演练(46.7%)、动漫课件(26.5%)、影视作品(16.3%)、课本、读物或宣传画(10.5%)。
据了解,浙江省也组织编写了学生应急避险安全手册,中小学校都会安排固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虽然这一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个别学校照本宣科的教育也带来了一种假象:学生以为自己懂得如何应付意外,可一旦面临意外,却往往做不出最恰当的反应。
虽然如此,很多学校还是选择了课堂教育。对此,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首先是避灾自救的实战演习成本不低。以灭火器的使用为例,要想让同学真正掌握,最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实践一次,但一个灭火器拉一次就报废,每个灭火器的价格在40元到100元,这不是一所学校负担得起的。还有,学校组织安全演习时也希望能够显得逼真一些,比如火灾演习时常常会弄一些浓烟、明火之类的东西,这些都需要用到火药,这除了要向有关部门审批过之外,在处理时也有一定危险性。所以,安全演习本身的安全性,又成了学校不愿实战演习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据说,浙江曾有一所学校因为一次森林防火的实战演习,结果烧掉了一大片森林。而农村学校因为受客观条件限制,要想搞实战演习就更难了。比如对城市学校来说很简单的防溺水演习,很多农村连游泳池都没有,如果带学生到野外的池塘里、河里去演习,那演习安全就更没保障了。
正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很多学校一般能不搞实战演习就不搞,尽量采取课堂教学的模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安全理论知识,又能避免高费用、高风险的问题。
安全教育要动真格
灾难降临是不幸的,面对灾难束手无策则是更大的不幸。而应对任何一种灾难、事故,最好就是孩子本身有安全意识和防御能力。
只是,安全教育停留在口头上、课堂上的问题,又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
浙江省教育部门关于学校组织安全演练方面有明确要求,各类学校必须结合校园所属周边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学生特点,制定和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做到一校一预案,每年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灾害救助、逃生自救及生存训练等方面的应急预案演练,并要将应急演练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记者发现,在省教育厅下发的6个中小学安全工作管理办法中,基本上每个办法都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中寄宿制学校还要求必须安排一次全体住校生参加的夜间逃生疏散演练。
可事实上,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各类学校共制定了2万多个预案,但全省学校仅组织了6794场安全演练。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省里有明确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也都很担心发生安全事故,按照浙江省安全问题“校长负责制”“一票否决制”,稍有不慎,校长、局长们还有可能为此丢了乌纱帽。可事实上,仍有部分学校负责人抱有侥幸的心态,安全教育、安全演练时间常常被其他教学安排挤占,安全意识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针对这些问题,2008年3月,省教育厅启动了“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年”活动,其中排查治理的主要内容就包括检查学校制订、完善安全应急预案情况,以及有没有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做到一校一预案,并举行针对性的演练;2008年5月,省教育厅又启动了“学校安全工作百日督查”,由各市、县(市、区)对本辖区学校安全工作开展全面督查,省教育厅对各地各校进行抽查。
至于安全演习的高成本、高风险问题,省教育厅基教处李斌告诉记者,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他认为,学校完全可以通过事先充分准备、改善演习形式等方式加以克服。比如消防演习,不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去试灭火器,完全可以通过个别学生演练、其他学生观摩的方式。还有,为了学生安全,一些条件有限的学校、低年级学校可以灵活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避灾自救教育,比如针对不同年级和年龄段设计一些游戏、知识比赛或运动会,来一次避险竞技。
组织安全演练固然可能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有可能受客观条件限制,那桑枣中学也一样会遇到这些问题,其客观条件甚至比一般学校更差,但叶志平校长还是坚持每学期一次的紧急疏散演练。叶志平说:“我的想法很简单:孩子们来了学校,我们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就算我不是校长,我还是个教师。不是教师,我还是个有良心的人。”叶志平还特别推崇一句不知从哪儿看来的话,就把它挂了出来――“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篇6
入春以来,我县降雨偏少,据统计溜子田水库雨量站1至4月2日共计89天,降雨量仅为27.3mm,最大日降雨量仅为11.0mm。加之2008年11月至12月降雨量偏少,致使我县出现了50年一遇的干旱。由于降水量偏少全县54座水库库容0.4217亿立方米(总0.5771亿方)比多年同期减少10%,5座水库干涸。
我县农作物受灾严重,截止4月2日农作物受灾24.1千公顷,其中:轻旱3.4千公顷,重旱7.3千公顷,干枯13.4千公顷。水田缺水0.009千公顷,旱地缺墒2.3千公顷,牧区受旱面积0.017平方公里,因旱造成45个自然村1.3万人和0.5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部分自然村0.32万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有的地方水源干涸,要到15公里外的地方运水,每方水运费达15元。由于旱情及3月份的霜冻导致全县农作物大量绝收。
截止2009年4月2日全县共投入抗旱人数0.72万人,其中,机关干部0.2万人次,投入机动抗旱设备720台(套),出动抗旱运水机动车16辆次,抗旱用电26.2万度,抗旱用油78.9吨,实现抗旱浇灌面积0.98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0万人和0.35万头(匹)大牲畜。
二、主要抗旱措施
针对各地出现的旱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3月20日即发出“关于认真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防汛抗旱指挥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未雨绸缪,认真研究抗旱对策,及早动员部署。一是适时启动抗旱预案,落实抗旱各项措施。要求各地认真分析当地水源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按照抗旱预案规程和“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正确处理工业、农业和生产用水关系,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尤其要强化水库调度,正确处理人饮、发电、灌溉及工业用水的关系,把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放在首位,确保人畜饮水安全。二是确保重点,科学实施水源调度。要求各地根据轻重缓急进行水量科学调度,确保重点对象的用水需求,尤其要以确保夏收夏种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重点工业用水和“三夏”农业生产用水放在突出位置。水源有困难的地方,广泛动员发动群众,采用引、堵、拦、截、抽等措施解决水源总量;水源严重短缺的地方,要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选用耐旱地优良品种,推广旱作农业、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滴灌等节水技术,努力提高抗旱能力和水的有效利用率。三是各尽其责,协同做好抗旱工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基层防旱抗旱工作的指导,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水资源短缺地区群众提供帮助。气象、水利、防汛部门要及时分析判断气象、水文态势及旱情发展趋势,为领导防旱抗旱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作物抗旱的技术指导和重要经济作物的重点保护,加强水肥管理,采取覆盖遮阴等措施,保墒抗旱;水利部门要科学调度水资源,指导各地加快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及灌区、渠道、灌溉设施配套改造,加大山地水利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开展节水灌溉和乡村供水工程建设;林业部门要认真做好造林保苗工作,认真检查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严格野外火源管理,遏制森林火险发生;渔业部门要做好海、淡水种苗场的保种工作,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经贸、电力部门要做好用电协调工作,合理安排全县用电。特别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信息交流,做好优质服务,确保夏收夏种工作顺利开展。
三、抗旱工作情况及效益
抗旱工作:2009年全县投入抗旱人数0.72万人,其中,机关干部0.2万人次,投入机动抗旱设备720台(套),出动抗旱运水机动车16辆次,抗旱用电26.2万度,抗旱用油78.9吨,实现抗旱浇灌面积0.98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0万人和0.35万头(匹)大牲畜。
四、主要经验
针对严重的旱情,××县委、政府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抗旱。一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先后几次召开抗旱工作紧急会议,进一步统一全县各级干部群众“抗旱夺丰收”的思想,坚定了全县人民全力抗旱和战胜旱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县委、政府研究,处级领导分片负责,把各项责任细化到每位领导和部门;抽调专人组成2个督察组,加强督促巡查,使抗旱工作责任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显。三是县委、政府先后2次发出抗旱救灾通知,动员社会各界共同行动起来,全力抗旱救灾。四是加大投入,全力支持抗旱。采取政府补助、部门支持、乡镇和群众自筹、干部职工捐资等办法多渠道筹措抗旱资金,2009年全县已投入抗旱经费68万元。五是全民动员,抗旱保春耕。各乡镇及县直各相关部门进入5月全部取消双休日。按照“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物捐物”的原则,所有干部职工全部走出机关,深入生产一级帮助群众抗旱,与农民共渡难关,确保把旱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六是严格抗旱资金管理和使用,严禁任何人或任何地方挤占或挪作他用,确保专款专用。
五、抗旱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
2009年,全县共投入抗旱保苗专项经费68万元,其中:县级以上拨款20万元;县级财政拨款10万元;群众自筹38万元。主要用于购fa旱地龙及抗旱设备和抗旱水源点建设。
六、抗旱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县旱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二是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三是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四是产水供水时间不一致;五是蓄水工程老化失修,病险水库多,蓄水严重不足;六是引水工程存在渠系不配套,造成引水渠倒塌淤积严重,水量浪费严重;七是抽水设备设施部份被盗,毁坏严重;八是水利工程及水源点工程建设滞后;九是水毁工程修复经费不足等。十是抗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七、对今后抗旱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抗旱工作的对策及措施: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及对策:一是工程措施:大力发展水利事业,以水制旱,巩固现有灌溉工程,扩大灌溉面积;合理开发地下水源解决部份农田灌溉及人畜饮水困难;加强抗旱水源建设发展集雨节灌工程;修建集雨水窖,解决分散农户人畜饮水困难和部份旱地抗旱用水。二是采取农业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因地制宜选择耐旱作物品种。三是管理科技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推广使用“fa旱地龙”抗旱剂;建立健全抗旱服务组织,不断增强抗旱服务功能,开展人工增雨,弥补地面水源不足。四是抗旱非工程措施:实行行政首长抗旱负责制;制定抗旱预案,做好抗旱物资储备;加强旱情监测预报统计工作。
篇7
一、客观估价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绩
近年来,特别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初步建立了总体应急预案体系。继去年*月出台《*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后,各相关部门以及各区、县(市)政府制定的各专项应急预案、应急分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也在此后陆续出台。
二是初步建立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成立了*市应急管理委员会,正在筹建委员会办公室。各区、县(市)和市直有关部门也相继组建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投入运行。
三是较好地加强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市公安局组建了*人的特警支队。畜牧、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通过应急预备队的定期培训和演练,增强了应急救援队伍的反应能力。去年,全市开展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次。
四是妥善应对和处理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近年来,我市先后经历了诸如*年的非典疫情,*年*月的*江水污染事件,去年*月的*煤矿爆炸等突发公共事件或事故,由于有关方面应急预案启动及时,采取措施得当,有效地减少了损失和危害,也大大提高了各部门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虽然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与新形势下公共安全的需要相比还很不适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比较薄弱的环节。主要是: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还不够完善;现有各类专项应急预案缺乏统一标准和综合管理,预案之间缺乏有效对接,部分预案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灾害预警工作漏洞较多,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不及时;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少,设施设备落后,难以应对高难度、特殊类、复合型灾害事故等。对这些问题,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务必予以高度重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深化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
应急管理工作事关国家安危、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各级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居安思危,充分估计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和挑战,清醒地认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充分理解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才能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安全是和谐之本,和谐必须安全。只有首先保证安全,和谐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客观分析近年我市的安全形势,总体上较好,但是问题不少,不容乐观。如*年,全市由于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伤亡人数、经济损失都有所上升,因各种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和环保、卫生、治安等方面的突发公共事件也是接续不断,凸显出形势的严峻性。这就要求我们时刻高度警觉、高度重视,时刻绷紧安全之弦,想方设法扭转被动局面,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安定、谐和的基础条件。
其次,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体现。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维护公共安全。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无疑会对人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个威胁不排除,人就无法安生;政府不能有效地应对和解除这些威胁,那就是失职,也就难以得到公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妥善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既是公众和社会赋予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体现。
其三,加强应急管理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日前结束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届一次人代会确定了加快建设*城市、实现*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和主要任务,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共安全作保障,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不仅是维护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市宏伟目标的基本保障。我们三、努力把应急管理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到实处
全国和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各级政府以及政府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市应急预案体系。没有制定分预案和专项预案的单位,要根据市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专门力量,加紧制定分预案和专项预案;已经制定和正在制定的,要进一步完善。切实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地、各部门要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事件发生后谁去处理、怎么处理等重点环节,周密细致地编制应急预案,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总的要求有两条:第一条是纵到底、多层次,就是要按垂直管理的要求,从市到区、县(市)、乡镇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应急分预案要相互衔接、不断层;第二条是横到边、全覆盖,就是对所有种类的突发公共事件都要制订专项预案,确保全方位、不缺失。科学审定应急预案。市应急办成立后,要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区、县(市)的分预案和各部门的专项预案进行评估论证,然后提交应急管理委员会审定。同时,建立预案动态管理制度,针对实践和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对预案体系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加强政府应急机构建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前,暂由市政府政务值班室代行其职能。各区、县(市)政府要抓紧建立本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机构,做到有专门的机构管事、有专门的人员办事。应急管理机构设置要坚持实事求是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解决好职能和编制等问题。建立专家人才库。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事件评估等作用。抓好专业队伍建设。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特别要在公安、消防、交管、医疗急救、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着力培育骨干力量。加强预案演练工作。各地、各部门要依据各自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突发公共事件预案演练活动,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实战技能,锻炼战斗队伍,确保应急队伍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靠得住。
第三,要不断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建设。近期,国家将颁布《突发事件应对法》。市政府法制办现在就要着手研究和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和实施细则,逐步把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要及时清理、修改、废止与《突发事件应对法》不相符的现行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保持法律、法规的协调性。
第四,要加快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监测、预测、预报和预警体系。要抓紧研究制定科学、统一的风险隐患分级分类标准,组织力量集中做好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各类风险隐患情况,综合采取防范和处置措施。对重大风险隐患,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建立严格的信息报告和制度。信息报送要做到及时、全面、真实、准确,信息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虚报和瞒报。完善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地、各部门的应急能力做出准确评估,把应急能力建设纳入政府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做好纵横两个方向的协同与配合工作,确保应急管理体系有机协调、高效运转。
第五,要切实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群众一旦受灾时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屋住、有医治。完善物资、装备、技术和财政保障制度,采取利用社会资源和政府必要投入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切实保障应急工作之需。提高公共设施的保障能力。在规划和建设各类公共设施时,充分考虑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应急处置设施和备用系统。逐步整合应急指挥平台。按照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的原则,推进“110”、“119”、“122”三台合一,并与急救、市政等紧急信息接报平台进行整合,实现“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理”。以我市现有网络资源为依托,切实加强中枢平台建设。
第六,要突出抓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按照立足基层、重心下移、依靠群众的原则,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抓好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社区的各项应急措施要更完备、更具体,便于操作。加强农村应急管理工作。农村应急基础条件较差,特别容易受各种灾害侵袭。要按照全市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把做好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切实提高农村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各类企业特别是矿山、石化等高危行业企业,要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经委等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加强重要部位的应急管理工作。供水、供气、供电、医院、地下商场以及能源、运输、通讯等部门,是公认的应急管理重要部位。这些部位更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而且往往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这些重点要害部位,一定要有完善的应急管理预案和应急管理措施,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第七,要扎实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传工作。做好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工作至关重要。各级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广泛宣传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防护知识,增强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训,推动应急宣传工作进工厂、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有关部门要组织编印公共安全手册或应急知识宣传手册,向社会免费发放。
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为顺利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宏伟目标保驾护航。
四、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必须从加强组织领导做起,务求落实责任,形成合力。
第一,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首要责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主要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亲自调度指挥;较大以及其他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级领导及具体负责人也要相应负起责任。对在应急管理工作中、不负责任,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第二,密切地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应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不确定因素多,工作千头万绪。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有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在加强本地区、本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还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指挥、协同应对的总体要求,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篇8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创建纲要(—2020年)》,结合各部门工作职能,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安全创建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到各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对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负总责,要明确机构,落实责任,制定详细的年度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增强责任意识,强化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各责任单位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工作落实并及时向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反馈情况,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切实解决制约安全发展的突出问题
1.将安全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项基本原则,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
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消防、民爆、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产业安全发展规划,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不能保障安全的工艺和设备设施。
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安全监管局,市消防支队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3.将安全发展作为招商引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提条件,凡不符合安全发展规划和安全生产标准低下的,一律不得批准承接引进。
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安全监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4.以打击非法违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为重点,深入开展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整顿。对煤矿要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从严查处生产矿井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行为;对金属非金属矿山要严厉打击无证无照非法生产、滥采乱挖行为;对危险化学品要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非法储存行为;对烟花爆竹要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从严查处超定员、超药量、超范围组织生产和改变工房用途;对道路交通重点打击无证无照无牌非法营运、车辆非法改装,从严查处酒后驾驶、“四超”(超员、超载、超速、超限)、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违法载人行为;对水路运输重点打击无船舶检验证书、无船员适任证书、无名称无标识船舶等非法违法经营行为;对消防要重点查处堵塞疏散通道、锁闭安全出口、停用消防设施和生产、储存、经营、居住“多合一”等违法违规行为。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为重点,深入开展整治清理非法用工、非法承包、非法转包、非法挂靠专项行动,从严查处无证上岗、层层转包、以包代管、挂而不管等违法、违规行为。
由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落实,相关部门配合。
5.严格隐患排查治理。突出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民爆和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节假日、汛期等重点时段,尾矿库、易燃易爆仓库、人员密集场所、学校、景区景点等重点场所和水库、桥梁、电网、铁路等重大设施,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对事故多发点(段)、病险水库、河道险工险段、病险桥梁和地质灾害区、矿山采空区等重大隐患部位,要实施重点治理,严防漏管失控;落实隐患现场查处和治理责任,严格落实隐患追究制度,强化重大隐患领导包案、分级督办和动态监控,严格执行“重患必停”制度,切实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进度和预案“五落实”。
由市安全监管局、监察局、公安局、发展改革委、消防支队、煤炭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水务局、教育局、国土资源局、质监局、旅游局、气象局、供电公司、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郑州铁路局办事处按各自的工作职责落实,市财政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6.落实公共隐患治理责任,对重大隐患实行政府挂牌督办。
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7.坚持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强力推进瓦斯区域治理。年年底前完成瓦斯区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年年底前建成一批煤矿瓦斯区域综合防治示范工程。推进矿山采空区综合治理,年年底前选择一批具有较好技术基础的矿山,分别在地下采空区非胶充填、露天矿坑回填和胶结充填采矿等方面进行区域工程示范。
由市煤炭局牵头落实,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市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配合。
8.建立健全与周边地市的危险化学品区域协作应急联动机制,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运输跨地区联合执法和防控。
由市安全监管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牵头落实,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9.加强轨道交通周边环境治理,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行。
由市公安局牵头落实,市交通运输局、公用事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10.建立健全强对流、强降雨等恶劣天气预测预警预防机制,年年底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由市气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1.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制。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发挥安全生产委员会作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企业安全诚信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紧紧抓住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三项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科技进步、落实责任和提高素质三个关键环节,把综合治理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2.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防和失职渎职等行为。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检察院、监察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二、实施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13.全面提高全民安全素质。把安全素质作为公民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普法教育、干部培训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行动,开展全民安全法制教育、警示教育、科普教育和应急避险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教育活动,动员行政村和社区对辖区村(居)民集中开展安全常识普及活动。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周”和“安全生产科技周”活动,组织各级政府、规模以上企业和中小学校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识灾辨灾和应急避险能力。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都要开设一定课时的安全教育课。
由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消防支队、教育局、总工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气象局、市政府法制办配合。
14.严格安全任职资格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特种作业、机动车驾驶等重点岗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强化各类从业人员岗前、岗中、转岗安全培训教育,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年底前必须具备相关行业规定的专业知识,安全管理人员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比例不低于30%。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教育局、公安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委、质监局、总工会配合。
15.把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放在突出位置,纳入“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培训内容,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同步接受安全教育培训。
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教育局、农业局、财政局配合。
16.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执法水平。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优化知识和年龄结构,建设高素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专业技术队伍。加大市、县、乡镇(街道办)三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新任职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在职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安全业务知识培训,确保监管监察和管理人员具备与本职岗位相适应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政府法制办配合。
17.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制定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措施,编制安全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建设社会安全文化和政府安全监管、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年年底前初步形成符合我市市情的政府、社会、企业、班组和职工等不同层次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分行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示范班组创建活动。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总工会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三、创建安全发展型企业
18.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加强建设项目施工和试生产安全监管监察,从严打击违法违规施工和超批复试生产等行为。
由市安全监管局、煤炭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科技局、气象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按各自的工作职责落实。
19.严格安全生产条件认证许可。严格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建筑施工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加强对已取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监察。对现有不符合产业安全规划、采用明令禁止或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的企业,监督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实施改造或在年年底前实施转产、搬迁、关闭。
由市安全监管局、煤炭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落实,市公安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委、国土资源局、质监局、工商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0.依法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进行安全论证;淘汰国家明令禁止或列入淘汰目录的工艺、技术、材料和设备设施。加强对矿用产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电梯、架空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及易燃易爆、易中毒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测检验。
由市发展改革委、质监局、安全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落实,市煤炭局、公安局、住房城乡建设委、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21.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要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年6月底前完成;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于年年底前全部完成;鼓励有条件的渔船安装防撞自动识别系统,在大型尾矿库安装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大型起重机械要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安全防护水平。
由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煤炭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质监局、住房城乡建设委、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22.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全面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达标活动。年年底前煤矿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省级以上标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全部达到五级以上标准;冶金、机械企业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由市安全监管局、煤炭局牵头落实,市质监局、公安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工商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23.强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依法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登记、分析和危害程度分级,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和备案工作。年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职业安全健康分级;年年底前建成较为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检测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体系。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煤炭局、卫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总工会、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24.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诚信考核机制。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开展企业安全信用评比,建立企业安全信用黑名单制度。年年底前完成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信用评定;年年底前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安全信用评定。建立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档案等。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质监局、工商局、气象局、煤炭局、银监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四、创建安全发展型行业
25.煤矿。强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小煤矿兼并重组。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攻坚,全面强化煤矿水害预防、顶板管理、劳动组织等方面整治,严格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受水害威胁严重矿井监管监察,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年年底前全市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保持在0.8以内,2020年年底前控制并稳定到0.5以内。
由市煤炭局牵头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局、国土资源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和各产煤县(市、区)政府配合。
26.道路交通。深化平安畅通县(市)创建活动,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五整顿三加强”(整顿驾驶人队伍,整顿路面行车秩序,整顿交通运输企业,整顿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整顿危险路段;加强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措施,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严格校车、旅游车辆、危险物品运输等特殊车辆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由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旅游局、质监局、气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7.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矿山和烟花爆竹。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矿山、烟花爆竹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和企业安全准入制度,加快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动态监控步伐,推动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范化,加快危险工序机械化改造和自动化监控进度,集中整治影响公众安全的尾矿库、采空区等方面的隐患,努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合理规划布局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和化工经营市场,监督新建、扩建项目依法进园区建设,引导现有企业迁入园区,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搬迁。强化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和治理整顿,年年底前完成泄洪河道、水库安全距离内各类井工矿山的清查和关闭工作,年年底前基本解决矿山企业规模小、管理乱、条件差等突出问题。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公安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8.消防。深入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编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狠抓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基础工作,从严整治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多合一”场所等火灾隐患,严格城中村等重点区域消防安全监管。年年底前所有人员密集场所基本达到消防安全“三会三化”(会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管理标准化、标示明细化、宣传常态化)建设标准。以强化野外用火管理为重点,着力提高全社会森林防火意识,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有效防范森林火灾发生,努力将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
由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林业局、园林局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9.建筑施工。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水利、通信、电力等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勘察、设计、审批、建设、施工、监理等环节的安全责任,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加强招标投标管理,推行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年年底前建设领域各项秩序得到全面规范,非法承包转包行为和重大施工事故、质量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落实,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安全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郑州铁路局办事处、供电公司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30.冶金、建材和机械制造。以防范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中毒窒息、触电、物体打击等事故为重点,全面加强冶金建材、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督促企业制订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装置、预警报警装置和安全标志。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质监局、住房城乡建设委配合。
31.特种设备。加强起重机械、压力管道元件、气瓶、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等特种设备整治,落实压力管道普查、检验和登记制度,建立重点设备动态监控机制,坚决遏制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年年底前重点监控设备监管率达到100%,特种设备事故率控制在0.4起/万台以内、死亡率控制在0.38人/万台以内。
由市质监局负责落实。
五、创建安全和谐型村镇(社区)
32.完善农村和城市社区安全管理网络。行政村和社区要明确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县(市、区)政府应当将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提高基层安全监管装备水平,年年底前乡镇(街道)安全监管站所办公条件和监管执法装备等应当达到标准要求。
由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安全监管局负责落实。
33.做好村镇发展安全规划工作。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把安全作为重要前提,将生产、生活等功能区分开,合理布局。按照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的目标和要求,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完善农村客运交通网络,支持客运公司开拓农村客运市场,提高农村交通网络的覆盖水平和通畅程度。到年,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达沥青或水泥路,与就近城镇开行客运车辆。
由市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安全监管局分别落实,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34.加强农村和社区安全管理。将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向农村和社区延伸,结合“三夏”、“三秋”深入开展安全进农村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和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制定农村(社区)安全村规民约,推进开展安全文化大院、安全一条街建设活动。加强农村和社区防火、用电、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农用机械、集会等生产生活安全管理。加强农村和社区房屋安全管理,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院、诊所、敬老院等公共场所隐患排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提高房屋安全等级。
由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教育局、农业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建设委员会、卫生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民政局、消防支队、气象局配合。
35.深入开展安全村镇(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完善农村和社区安全标准体系,积极创建安全村镇(社区)。年年底前全市30%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达到安全基本标准;年年底前80%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达到安全基本标准。
由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
六、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
36.强化城市发展安全规划、城区易燃易爆安全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管理、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等。
由市规划局牵头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公安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公用事业局、国土资源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七、完善安全发展支撑体系
37.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及装备支撑体系。年年底前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达到标准化要求。年年底前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
由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配合。
38.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年年底前形成市级安全生产科研协作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安全专家组,培育发展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评价、咨询、培训等社会中介组织,年年底前形成安全生产专家咨询服务体系。市财政安排的科技、安全生产等专项资金要对安全生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攻关进行支持。加快安全生产科技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吸收矿山、化工、安全工程等专业人才,为高危行业提供技术支撑。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科技局、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39.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年县(市)全部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年年底前建成市、县(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和国家、省的四级互联互通。继续加强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建设。加快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年年底前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建成市、县(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卫生、环保、电力等专业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形成指挥统一、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反应迅速的应急救援体系。
由市安全监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落实,市财政局、教育局、公安局、消防支队、交通运输局、环保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卫生局、国土资源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气象局、煤炭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40.完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以市安全生产培训基地为骨干,以社会和企业培训机构为补充,年年底前建成市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并达到标准化要求,形成全方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体系。规范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强化培训师资管理和教材审定。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公安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总工会、煤炭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41.完善安全生产信息体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的建设要求,加快全市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建设,启动中央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设。年年底前建成市、县(市、区)和重点企业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专网,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应急救援等主要业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高危行业和高风险领域从业人员安全信息平台,年年底前建成煤矿、建筑施工、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和烟花爆竹、特种设备等高危行业(领域)的特种作业人员和道路交通营运驾驶人员的安全信用信息系统。
由市安全监管局、煤炭局、公安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落实,市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消防支队、质监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42.完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安全创建经费的保障力度,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投入,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市级创建保障资金每年不低于100万元,县(市、区)不低于50万元,乡(镇、办事处)不低于10万元,市级创建保障资金应专款专用,严格按照程序报批。要将公共安全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管、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检测检验、科学技术研究及推广、宣传教育培训、安全创建基层基础建设等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各级政府要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教育培训、表彰奖励、公共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等必要的投入,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安全生产,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引导、保险参与的全社会多元化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切实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按照国家安全费用提取、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责任险等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规定,有关部门要督促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等行业(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政策,做到应提尽提、应缴尽缴、专款专用。
由市财政局、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公安局、银监局、煤炭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 上一篇: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 下一篇:综合能源管理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