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评估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护理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临床护理评估

篇1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ICU 疼痛 评估

疼痛是目前临床上许多疾病比较常见或主要的症状表现,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学变化,甚至会导致出现严重后果[1]。本次研究对ICU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抽取82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4例;患者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1.2±1.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患者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1.4±1.3)岁。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采用常规ICU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

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 专人护理:护理人员应该首先对疼痛程度进行判断,决定如何进行处理;② 健康教育:及时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 为患者提供相关信息,使其对疼痛产生原因, 控制方法等有充分了解,使其对疼痛的认识程度提高,减少恐惧与焦虑等不良心理,增强疼痛自控能力;③ 应用止痛药: 护理人员应对止痛药物的类别、给药途径、毒副作用有全面了解,正确处理可能出现的毒副性反应;④ 物理止痛:应用冷敷、热敷、理疗、变换等方式缓解疼痛;⑤ 心理护理: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进行必要的良性暗示,引导患者摆脱痛苦意境, 分散其注意力[2]。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ICU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治疗期间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疼痛程度评价方法

无痛:患者没有任何疼痛感;轻度疼痛:患者稍有不适或疼痛感;中度疼痛: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但是能够忍受,治疗可以继续进行;重度疼痛:患者具有剧烈疼痛感,已经无法忍受,治疗被迫中断或受到严重影响[3]。

1.5 数据处理

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采用数加减标准差( ±s)的形式对所得所有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P

2 结果

2.1 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共计接受ICU治疗(4.56±1.02)d,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1.41±2.07)d;观察组患者共计接受ICU治疗(2.71±0.48)d,共计住院接受治疗(7.22±1.68)d。两组患者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 疼痛程度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ICU疼痛护理后,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无痛,1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感到轻度疼痛,1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感到中度疼痛,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感到重度疼痛;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疼痛护理后,1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无痛,2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感到轻度疼痛,5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感到中度疼痛,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感到重度疼痛。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疼痛程度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ICU疼痛护理期间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该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2.0%;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针对性疼痛护理期间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该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4%。两组患者ICU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体会

ICU患者在大多数情况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 因为外科手术、创伤、器官疾病,甚至临床治疗过程中都需要插管,这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和疼痛感。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对ICU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的疼痛护理,不仅仅可以使该类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疼痛程度显著减轻,还能够进一步缩短ICU救治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在调整患者心态的同时降低各类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救治的成功和患者康复都有积极意义[4]。

参考文献

[1] 陈念湄,李武平,孙艳平,等.注重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调查的导向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36(19):691-692.

[2] 丁炎明.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的信息反馈[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1(12):260-261.

篇2

关键词:骨折;护理;健康教育管理单

骨折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出院以及在家休养阶段均需要进行肌肉、关节功能的锻炼,预防出现关节僵硬以及肌肉萎缩等症状[1]。各阶段的功能锻炼的侧重点之间存在差异[2]。本研究对我院部分骨折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管理单加强护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以及CT、X线拍片等检查确诊。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成两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24~75岁,平均(35.8±8.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25~78岁,平均(36.3±8.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基料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并将以上常规健康教育内容打印成便签向患者发放,缓解患者因处于陌生环境中而出现的紧张、焦虑不安情绪;住院期间要根据患者具体治疗安排给予相关健康指导以及功能锻炼方法指导;出院15d内责任护士要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如有必要则进行居家健康教育指导。

1.2.2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管理单加强护理,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和患者做好沟通交流,找出健康教育、护理中的薄弱点以及缺漏点,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补偿性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要按照健康教育管理单中安排的随访时间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或者上门随访,督促患者进行定期复查,适时进行合理调整及相关指导。

1.3观察指标 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自身睡眠质量等,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情况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有2例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10例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健康教育工作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起到关键作用[3],而患者往往由于自身意识不强及其他原因未按照要求完成锻炼而影响到治疗效果,容易出现肌肉萎缩[4]、关节僵直等并发症。故这就需要给予患者持续而完整的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健康教育了解程度、功能训练情况及时掌握,找准护理重点,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调整,促进患者康复,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黄亚芬.健康教育管理单在骨折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D].广西医学,2012,83(15):52-58.[2]白丽霜.在护理骨折患者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管理的临床体会[J].求医问药,2013,13(01):26-30.

篇3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前列腺增生;腹股沟疝;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6-0102-03

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 ) 合并腹股沟疝为老年男性常见病[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的常用术式[2]。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是以兼顾成本与效益为目的,根据每天标准护理计划为某一类特殊疾病患者制定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3-5]。为评价CNP对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同期施行TURP及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2012年11月住院的BPH合并腹股沟疝且同期施行TURP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90例,均以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合并腹股沟可复位包块入院。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9.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3例,中学(含中专)58例,大学及以上19例;经济状况:15例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29例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3 000元,23例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5 000元,22例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8 000元,1例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8 000元;婚姻状况:已婚78例,未婚3例,离异或丧偶9例;经B超、TPSS\直肠指检及尿动力学检查诊断为BPH,直肠指检前列腺Ⅰ度 17例,Ⅱ度 69例,Ⅲ度 4例,Qmax均50 mL,IPSS均>19分。原发性腹股沟疝均为单侧,其中斜疝73例,直疝17例。本组患者均在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成功后开展手术,取膀胱截石位,先行TURP,术后膀胱持续冲洗;之后改平卧位,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毕腹股沟切口用不透水的护创贴进行保护。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前列腺增生程度、疝的类型、麻醉方式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组及干预 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设计,将2011年1 ~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手术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将2012年1~11月我院收治的同类患者45例设为干预组,采用CNP表进行护理。评价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疗效的差异。

1.2.2 CNP[6-9] 首先收集和分析BPH合并腹股沟疝且同期施行TURP及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各种临床护理资料,并根据我院外科室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的CNP表格。CNP主要包括:向患者介绍术前各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交代如何配合手术;手术前1 d,对患者进行焦虑评估,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疼痛教育;术后1~3d,进行必要的疼痛干预,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告知患者各种留置管道的留置时间及注意事项,开展饮食指导、伤口护理、药物指导等。出院前1 d给予出院指导,包含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自我保健指导、心理干预、复诊指导等。责任护士按CNP表的标准化流程进行护理干预,操作完成后执行者签名。CNP表详见表1。

1.3 评价指标

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日平均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我院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度量表;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速Qmax、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疝气复发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应用SPSS17.0作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时间比较

见表2。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分别为(11.5±2.0)d和(14.6±2.5)d,干预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分别为(8.0±1.3)d和(11.5±1.5)d,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 < 0.05)。

2.2 两组患者总费用、平均日费用比较

见表3。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3923.1±1132.5)元和(10782.4±760.4)元,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干预组患者总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了3140.7元,降低率为22.6%。

2.3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8.57%和100%,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 < 0.01)。

2.4 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

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均给予一次随访,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别为(5.00±0.42)分和(4.95±0.33)分,最低分3分,最高分7分;Qmax均>15 mL/s;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均良好且无感染;均无疝气复发及其他手术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

3讨论

CNP已经在欧美及部分亚洲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传入我国后,CNP也先后被我国一些综合性医院所采用[10,11]。目前CNP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关于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同期施行TURP及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CNP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

由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分别为(11.5±2.0)d和(14.6±2.5)d,干预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分别为(8.0±1.3)d和(11.5±1.5)d,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 < 0.05)。由此可见,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同期施行TURP及无张力疝修补术实施CNP可缩短其住院时间。CNP实施后,各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的安排更加紧凑,护理行为中的盲目性大大减少,提高了治疗的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这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周转和利用,可部分缓解我国日益紧张的医院资源现状。

从表3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干预组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3923.1±1132.5)元和(10782.4±760.4)元,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总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了3140.7元,降低率为22.6%;从患者日平均治疗费用来看,对照组和干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实施CNP在没有增加患者日平均医疗费用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总医疗费用,这可能与住院时间缩短有关。CNP为疾病的诊疗和护理提供了最佳参考,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医疗费用[12,13]。

由表4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CNP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施CNP后,护士的行为更规范,各项护理内容更标准、更精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护患和谐[14,15]。

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IPSS和Qmax均恢复较好,同时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均良好且无感染,均无疝气复发及其他手术并发症,这说明同期施行TURP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效好且并发症少。CNP的实施,使护士的行为更规范,各项护理内容更标准、更精细,在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同时保证了治疗的效果,并没有出现因住院时间缩短而降低疗效的现象。CNP的应用,保证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应秀,蒋红娜,付飞南.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护理[J].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0):1191-1193.

[2] Wendt Nordahl G,Bucher B,Hacker A,et al. Improvement i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over 17 years in a single center[J]. J Endourol,2007,21:1081-1087.

[3] 方晓冬,张樱沈. 临床护理路径对癌痛患者镇痛药物治疗中护理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13-15.

[4] 郭燕云,轧春妹,尤炜,等. 临床护理路径对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17-19.

[5] 张艳,于兰贞.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与分析[J]. 护理研究,2012,26(2):512-514.

[6] 刘锦启,潘敬增,周爱国,等. 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同期行前列腺电切术及无张力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1,16(3):271-272.

[7] 张艳. 临床路径在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D]. 青岛:青岛大学,2011.

[8] 和霞,孙玫. 临床护理路径文献计量学分析[J]. 天津护理,2012,20(1):1-3.

[9] 杨春玲,张瑞敏. 临床护理路径[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53-58.

[10] 周在霞. 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2,22(8):144-146.

[11] 孙洁群,李祖媚,林顺意. 临床护理路径在房间隔缺损微创修补术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19-20.

[12] 张巧利,贺中云,陈静,等. 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58-59.

[13] 李素娟,曹秋玲,王俊英.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7(12):243-244.

[14] 熊春红,王小云,郑琴. 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6):66-68.

篇4

临床中,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应当针对患者病症积极治疗,应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病疗效。以下就分析本院疼痛评估在痛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并且60例患者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1】,其中女55例,男5例,年龄在35~73岁,然后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两组。观察组中30例患者,女27例,男3例,平均年龄在63岁左右;试验组中也是30例患者,女28例,男2例,平均年龄也是在63岁左右;两组患者中年龄、性别、患病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故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疼痛常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因此解除患者疼痛,已成为医护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对照组患者临床采取常规护理治疗方法,给患者服用药物,并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安排合理的护理方案。

对于试验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之后,根据患者客观评估程度,采取合理的用药及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与护理。线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VAS)【2】,采用线性视觉模拟标尺,在标尺两端标有从0-10的数字,高速患者解释0代表无痛,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了解患者对疼痛在标尺上的感知位置。也可以对患者应用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4)【3】,将疼痛分为1级:无痛、2级:轻度,可耐受、3级:中度,疼痛明显、4级:重度,由患者自主进行选择。然后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治疗措施,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药物,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从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多个方面,能够耐心做好对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在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与病人及家属做详细的交谈工作,介绍工作原理,使病人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治疗;并且在治疗中,还应该严密观察患者反应,持续评估疼痛程度,及时改善治疗手段,保证病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

1.3疗效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患者临床病情表现,有效: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消失;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减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反而加重,评定两组临床治疗疗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统计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4】,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采用和χ2检验,以P

2结果

在以上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治疗之后,分析试验组30例患者疼痛评估之后的护理疗效,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疗效对比

结果,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持续给予疼痛评估,并根据疼痛评估结果改善患者护理治疗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患者治病疗效及改善远期预后。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以关节肿痛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疼痛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的第五体征而日益受到重视。解除疼痛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5】。

首先,在护理中,对患者宣教疼痛评估的重要性,使患者可以正确认识疼痛,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药物,减轻患者治疗疾病的心理压力,调整好治疗心态。疼痛评估,可以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药物,可以在患者疼痛发生时,控制使用药物的剂量,应用自我鼓励法、稳定情绪法、意识控制法,使患者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及用药量。疼痛评估应用到患者临床护理中,还可以使患者在感受到局部疼痛剧烈时,卧床休息,适当固定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使患者感到舒适。护理人员可以根据疼痛评估,观察患者病情,了解患者关节疼痛部位、性质与间隔时间,据此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对控制局部炎症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实际中应用。

篇5

【关键词】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改良

【Abstract】Objective: To regulate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assessment of pressure ulcer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mprove the clinical quality of care.Methods: The modified "Braden Scale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ulcer assessment scale resul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ressure ulcer assessment scale of time efficiency, dynamic assess the efficiency, care efficiency, and data preser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ab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 The modified "Braden Scale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can effectively save nurses time, easy on the skin condition of continuous, dynamic assessment and care and to facilitate data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Key words】pressure ulcers; risk; Assessment Scale; Improvement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护理问题,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而且压疮的发生极易引起医疗纠纷,为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或避免压疮的发生,一直以来以预防和减少压疮发生为目的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研究的重点[1]。压疮的发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其主观原因包括护理管理力度不够,护士主动预防意识不强等。客观原因包括病人自身综合情况,病人人院前发生压疮等。而评估病人的情况是预防压疮的关键,对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分析后,对高危患者实行重点预防,可使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对传统“Braden 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进行了改良和实践,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随机抽取80名临床护理人员分别就其应用两种评估表的感受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的内容主要为时间效率、动态评估和护理效率以及资料保存效率三个方面。

1.2 方法传统的Braden 评估表每次评估应用一张表格,高危患者每24h 评估1 次,患者皮肤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如此,对一个危重、需长期连续评估的患者就需用许多张表格进行评估,对于其皮肤状况的动态观察及资料保存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设计应用了“改良Braden 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改良评估表与传统表在评估内容、评分标准上保持一致,而应用一张改良表即可对病人进行连续十次评估和记录,可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动态观察并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使用十分方便,也便于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和比较,且可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2结果

2.1护理人员对使用两种表格进行压疮危险性评估的感受: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改良表应用的时间效率、动态评估和护理效率、以及资料保存效率的感受明显优于传统表。

2.2改良“Braden 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与传统评估表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2.2.1便于对皮肤状况进行动态评估传统的Braden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每张表上只记录一次的评估结果,而对于重危患者每天都需评估其皮肤状况,预防压疮发生,单次评估结果无法进行动态及连续观察,不利于有效预防措施的连续实施;而改良Braden 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可在一张表格上进行及记录多次评估结果,这样就为动态观察和评估危重患者的压疮危险性提供了方便,并有利于预防措施的连续实施。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可对有压疮危险的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并可作为确定难免性压疮的依据之一。但在应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量表,并不断完善量表的内容,使其达到较好的信度和效果。

2.2.2便于对评估结果进行前后比较,了解患者压疮危险程度是加重了或是减轻了,从而调整护理措施,加强防范。

2.2.3节省护理人员的时间时间对于护理人员非常宝贵,若每次评估患者时都得消耗一定的时间寻找以往的评估结果或新表格,就会浪费护理人员许多宝贵的时间,改良后的Braden 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在保持与传统量表内容、评分标准完全一致的基础上在同一张量表上可以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多次评估及记录,可有效节省护理人员的时间。

2.2.4便于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医疗护理文件是进行病情分析、指导医疗、护理活动的重要依据,其收集和妥善保管极其重要,但若纸张太多就增加了其收集和保管的难度,且查找应用时也十分不便,改良Braden 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的应用可有效克服传统评估量表在资料收集、保管及应用当中的弊端,保证其作为重要的临床资料,有效发挥其临床的指导作用。

3讨论

3.1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长期以来,一直引用的观点认为压疮是可以预防的,一旦病人发生压疮均属差错,对护士造成无形的压力,使得已经竭尽所能的护士的积极性受到打击[2]。而改良Braden 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的应用实事求是地对发生压疮的潜在危险进行连续性评估,使用方便,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事求是地将措施落实到位。

3.2规范预防压疮的管理,达到了预期目的绝大多数的压疮是能够预防的,精心科学的护理可使压疮的发生降到最低程度[3]。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及早发现压疮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是防范压疮发生的重要手段,应用改良“Braden 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对住院压疮高危人群,特别是危重、长期卧床病人进行评估,对于预防此类患者发生压疮起到良好的效果,且对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对患者的动态评估和护理效率以及临床资料保存效率及压疮科学管理起到积极作用。总之,“改良Braden 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的设计应用是提高压疮管理的有效性而采取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宏鸯,马金娥,叶志弘.皮肤管理和压疮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75.

篇6

关键词 前瞻性理念 临床护理教学 安全管理

在大多数医疗机构内,很多错误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护理管理的方式存在瑕疵。目前我国现行的护理管理方式仍为强制性的,即大多数是非自愿性。对此情况,我院护理部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从2010年开始将前瞻性理念应用到临床教学护理安全管理中,在临床实践中确保了护理安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方法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2月随机抽取在我院实习的护士257人,男20人,年龄18~23岁,女237人,年龄17~25岁。本科198人,实习时间26~45周;专科59人,实习时间28~42周。

方法:①前瞻性分析与评估:通过护理学生及教学质量监控反馈,问题主要包括2点:a护理学生轮转科室结束时对每个轮状科室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总带教及单独带教老师的教学安全管理质量进行评估,常见问题包括教学方法陈旧、热情不高、师生间沟通不足、实践机会少等;b护理部定期对各临床科室教学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进行监控并评估,一般每个月1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完成教学计划、带教责任心以及学生操作是否规范等。②通过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a医院:在临床区域设立专门护理安全管理示教室,临床往往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院示教的不满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减少,可采用岗前培训的方式对护理学生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医院内的角色,深入了解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知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熟练进行临床操作,使护理学生懂得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b科室:护理学生在科室内应落实专业知识过硬、护理经验丰富总带教及专门带教老师人选,并对护理安全管理教学工作严格按照教学要求控制教学质量。

满意度及应用安全评价:①满意度评估:采取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院实习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教学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各方面。本调查采用不记名调查方式,发放问卷257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98.05%),其中满分3分:0分:差,1分:尚可,2分:良,3分:优。②应用安全评价:在前瞻性理念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前后,护理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数据采取X2检验,当P

结 果

满意度评估结果:对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学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进行调查,257名护理学生的满意度分别为医院>95%、科室>96%、带教老师>98%。

应用安全评估:统计结果显示,在前瞻性理念应用前后,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方面改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前瞻性教学组织管理。本院住院量及护士数量近年来呈增加趋势,导致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教学工作量加大,需改善原有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教学实习计划和教学任务,加强监督及抽查力度,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及经验交流会议,总结其所在科室的带教经验教训,并且对科室护士进行教学质控和评估等,将前瞻性理念贯彻到临床教学中,加强教学组织管理工作,把临床教学任务做到无缝隙。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创造舒适带教环境。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临床技术水平及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临床护理的安全与否的综合反映[1]。据文献报道[2],实习护士的护理安全方面的意识普遍缺乏,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能力较差,临床中缺乏沟通技巧,操作规程不规范,可通过以下措施改善这种情况:①加强安全前瞻性教育,落实总带教及带教老师人选,加强护士经验及知识沟通,共同营造学习氛围;②加强法律学习,提升护士自身素质,明确护士职责,了解自身服务对象,预防隐患,发现隐患及时控制,确保护理安全。

丰富临床教学内容,弥补学校课程设置不足。我国现有基本护理教材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而且前瞻性教育推广力度不足[3]。应将前瞻性理念应用于护生岗前培训中是十分必要的,也可增加到院级和科级业务讲座中,并且要在平日示教中,教会实习护士识别风险的方法策略,弥补因课程设置不足出现的失误。

规范临床操作行为,严格把关风险环节。由于临床工作量大、压力较大,而且新护士经验不足,操作不够熟练,导致护理工作出现差错。据文献报道,护理差错原因排名第二位是缺乏前瞻性理念[4],可采取以下措施规范护理操作,保证护理安全:临床实习前2~4周,统一安排护生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掌握及了解程度,把前瞻性理念贯穿始终;在临床实习阶段,带教老师在坚持“放手不放眼”原则及考虑患者一般情况条件下,提供护生实践机会,严格控制实践操作风险,对护生及患者负责[5]。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教学中非常重要。改善预防措施,确保临床护理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的临床环境。通过加强对前瞻性理念的应用以来,我院未发生一件因实习护士失误导致的医疗纠纷及事故。在临床教学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前瞻性理念,不仅可以树立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推进适应护理工作的新要求,还可促使护理安全管理贯穿于临床教学工作的从始到终,增强临床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符坤秀.临床教学中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5(6):33-34.

2 韦金美.风险管理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思路与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4(9):71-72.

3 Helen H,李明子.护理与病人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1(1):21-23.

篇7

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癌症患者在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表现,也是导致癌症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数据表明,临床中约40%的癌症患者会出现癌痛问题。在癌痛患者中,又因多种原因导致50%~80%的疼痛没有得到控制和减轻。最新医学理论提出,若能有效的对癌痛进行评估,并准确的应用药物以及护理干预,癌症可以得到明显的减轻和控制。为分析临床中癌症患者癌痛的特点、评估方法以及具体护理方法等,该研究对癌症患者出现的疼痛表现或者是可能出现的疼痛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探讨,具体如下。

1 出现癌痛的因素

1.1 直接原因

常由于癌细胞的恶化、转移,对健康细胞组织的伤害,造成细胞组织,脏腑器官出现异常或障碍,导致疼痛。

1.2 相关问题

在临床中癌症患者的肿瘤物活检,抽取分泌物做化验等诊疗技术导致的疼痛。

1.3 治疗手段原因

临床中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药物治疗等导致的疼痛。

1.4 间接原因

癌症患者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开始退化,造成的免疫力下降,常并发便秘、皮肤疾病等问题造成的疼痛。

1.5 其他因素

癌症患者的家庭情况、经济情况以及心理问题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疼痛。

2 癌痛的特点

区别与临床中普通的疼痛情况,癌症患者的疼痛有以下几种特点:①疼痛程度持续加重,并疼痛时间较长;②传统外伤或手术治疗后,患者在承受疼痛时的状态与癌症患者承受癌痛的状态是有一定差距的,癌痛会导致患者更惊慌恐惧和失去信心;③临床中有50%以上的患者会终身存在癌痛的问题,并且有一大部分的癌痛是剧烈的疼痛;④运用癌痛的机理进行分析,癌症患者一般会出现多种不同机制造成的疼痛,并且是药物不能缓解的疼痛[1]。

3 癌痛的评估

3.1 评价内容

对于癌症患者疼痛的评价主要针对位置、诱因、性质、疼痛时间、导致癌痛变化的因素、癌痛的临床表现、疗效、患者状态、患者遵医度等方面。

3.2 评估资料来源

临床中疼痛是一种主观意识的体会,不能通过技术手段体现,所以,掌握癌症患者癌痛的表现、严重程度等资料主要是通过患者的描述和临床中的表现。护理人员在掌握患者癌痛资料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仔细倾听患者的阐述,并正确分辨身体与心理的痛苦,给与患者支持与理解;②癌症患者在临床中常出现意识不清楚的情况,因此在不能自主进行表达疼痛情况时,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患者的肢体表现,脸部表情等来进行侧面分析。因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民族差异等,患者对于疼痛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适当时可以运用评估工具[1];③避免以护理人员的主观想法来分析患者的疼痛程度;④进行全面的护理检查。

3.3 评估癌痛的方法

3.3.1 视觉模拟的评分法 应用方法:以10 cm长度的横线作为体现癌痛程度的标准,即总分10分,1 cm表示1分。患者通过自身的体会在横线上表达出疼痛的程度。零分为没有癌痛情况,1~3分表示癌痛程度轻,只限于存在压迫感、刺痛等;4~6分表示癌痛为中档程度,例如出现痉挛等;7~9分为严重癌痛;满分情况为剧烈疼痛。这种评估方法的优势是简单方便,比较容易对患者的止痛治疗方案进行及时的更改[2] 。

3.3.3 面部表情量的表法 主要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进行评估,如微笑、皱眉、痛苦、哭泣等。该方法通过6种脸部的表情对癌痛的程度进行评估。这中方法临床中容易进行,对患者的文化平水、民族差异等没有要求,由其适用于临床中不能对自身疼痛进行有效表达的人群,例如儿童及老人或重病患者等。

3.3.4 口诉的评估方法 一种运用形容词还对自身疼痛进行描述的一种方法,例如轻微、持续、剧烈疼痛等。患者可以通过自主阐述更全面的对癌痛的程度进行评估。

3.3.5 癌痛合并症状的评估方法 在考虑患者癌痛位置、疼痛时间、性质等问题外,还应对患者临床中出现的体征变化进行分析,如血压、心率、改变等。

4 癌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对于治疗患者癌痛的治疗效果有以下几方面:①无疼痛现象为疼痛完全解决;②疼痛情况有显著的减轻,正常休息已经不受影响为癌痛部分减轻;③疼痛有减轻的趋势,但效果不明显,成长休息还受到影响为轻微癌痛;④疼痛没有改善为治疗无效。其中完全解决和癌痛部分减轻均为被评估为有效。

5 癌痛的临床治疗

5.1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用的止痛方法

此方法共有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应用阿片类以外的药物进行治疗,适用于轻微癌痛或者中度癌痛患者;第二阶段是应用弱阿片类的药物,适用于中度癌痛的患者或者是第一阶段未能缓解的患者;第三阶段是应用药效强的阿片类。

5.2 在患者椎管或者脑室置管进行止痛

针对于临床中应用非手术治疗后癌痛没有得到缓解的患者。可以应用放置导管的方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缓解,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见效快并且可以持续缓解患者癌痛[3]。

5.3 中医调理方法

可对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按摩和药物贴敷。取穴以阿是穴为主,即癌痛部位或者癌痛周围的部位。主要选用痛经活络、活血化瘀功效的药材。一般临床效果显著。中医调理方法功效稳定、无药物副作用,并且功效稳定,可以长期应用。

5.4 运用放射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临床中肿瘤患者,可以应用放射治疗的方法,因为肿瘤的发展对正常组织细胞会造成压迫,甚至影响周围的神经,造成严重疼痛。放射治疗可以缓解肿瘤的生长并且促使肿瘤缩小,缓解周围组织细胞神经,缓解疼痛[4]。

5.5 应用化学治疗

应用化疗的方法,是对全身癌细胞有着这杀灭的作用,若患者肿瘤对化疗敏感,化疗便可以缓解患者疼痛。

6 癌痛的护理手段

6.1 增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疼痛护理

临床中,护理人员因专业知识的欠缺、老旧的思想等原因,制约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进步。调查发现,有70%的疼痛评估和患者的述说不一致,60%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做出了错误的评估[5]。患者因癌痛的评估错误、被迫或者是未能进行癌痛治疗,对患者的癌痛情况和治疗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应增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疼痛的认识、评估以及护理手段等,以便使患者可以及时准确的对疼痛进行治疗。

6.2 增强护患的沟通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才可以准确全面的收集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躯体疼痛以及心理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需求与心理动态,进行相应的护理,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提高护理治疗。

6.3 缓解癌痛的其他护理方法

除常规的药物、心理、放射等治疗方法外,还可通过对患者的按摩、心理、音乐等方面侧面的引导患者,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止痛效果。

6.4 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癌症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尤其出现程度不同的癌痛患者,多以恐惧、不安、绝望等心理问题为主要现象。所以应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制定准确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是心理护理的主要环节。

篇8

摘要目的:探讨床边工作制在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综合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床边工作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1,2周的WHOQOL-100量表评分、Zung量表评估结果和对护理各个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2周WHOQOL-100量表、Zung量表评估结果、对护理各个方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边工作制在改善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综合生活质量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且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床边工作制;普外科;综合生活质量;满意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02

作者单位:523331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石排医院

钟凤玲: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普外科患者面临的临床问题较多,随着临床对患者生活质量重视程度的提升,此方面日益成为评估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与指标。另外,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一直是评估护理质量的重要基础前提,且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床边工作制是近年来临床中研究较多的一类护理模式,该种模式对患者的护理更为细致全面[1],因此,临床对床边工作制肯定程度相对更高,但是本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仍相对不足,为此,我们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52.0±6.9)岁;手术种类:胆囊切除术28例,胃穿孔修补术20例,其他手术12例;手术方式:腹腔镜微创手术46例,传统开放式手术14例;文化程度:小学20例,中学33例,大专及以上7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52.3±6.8)岁;手术种类:胆囊切除术29例,胃穿孔修补术20例,其他手术11例;手术方式:腹腔镜微创手术45例,传统开放式手术15例;文化程度:小学22例,中学31例,大专及以上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种类及手术方式、文化程度构成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普外科围术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的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术后的创口及症状体征护理,另外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

1.2.2观察组采用床边工作制的形式进行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步骤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尽量将各项措施于病房内完成,护理工作的交接尽量于床边进行,并于交接的时候进一步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另外,对于患者出现的个性化问题也尽量于床边采用集思广益的方式进行解决,对于患者的其他基础及治疗性护理也均尽量保证于床边完成。同时,实施的过程中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然后尽量于护理实施的过程中予以满足。在医师查房过程中积极进行配合与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措施,然后进行护理措施的制定及实施。

1.3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术前)和干预后(术后1,2周)的WHOQOL-100量表评分、Zung量表评估结果和对护理各个方面的满意度。 (1)WHOQOL-100量表 。共包括100项评估指标,本量表的所有问题涉及对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环境状态、独立性及情绪状态6个方面的评估,均采用1~5分5级评分法,满分均为100分。每个方面的分值均与其质量呈正比,即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2]。(2)Zung自评量表。该量表是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重要量表,其中的焦虑和抑郁两个方面均包括20个评估指标,且每个方面均以50分为分界分值,即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表达越强烈[3]。(3)护理满意度。采用不记名问卷的形式调查,主要为调查对患者对健康教育、护理态度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每个方面均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选项。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WHOQOL-100量表评分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Zung量表评估结果比较(表2)

2.3两组患者对护理各个方面的满意程度比较(表3)

3讨论

普外科手术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面临的护理问题较多,围术期的护理重点与要点也较多,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选取合适的护理模式极为重要[4-5]。另外,患者自身对舒适度及其他方面要求的提高,尤其在生活质量方面。护理满意度一直是评估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是评估患者对疾病认可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客观评估护理模式可取性的重要依据[6-7]。床边工作制是指护理工作多数于床边进行开展的护理模式,其重视对患者的细致护理,对于患者的需求也更为主动的进行满足,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因此有助于综合护理质量的提升[8-10]。

本研究中就床边工作制在改善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综合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并与进行常规普外科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床边工作制更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的改善,表现为WHOQOL-100量表、Zung量表评分均相对提高。另外,患者对于床边工作制的各项护理项目满意度也相对更高,表现为其对健康教育、护理态度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均相对更高,这些优势较为全面地肯定了床边工作制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床边工作制在改善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综合生活质量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且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欧春红,李月婵.普外科实行护士床边工作制的临床实践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565-566.

[2]江海云,唐瑶,肖秀娟.护士床边工作制模式下实施PDCA管理方法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4A):926-928.

[3]张燕玲,吴惠蝶,刘淑真,等.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在血液病区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7):71-73.

[4]Kloeze C,Klompenhouwer EG,Brands PJ,et al.Editor′s choice-Use of disposable radiation-absorbing surgical drapes results in significant dose reduction during EVAR procedures[J].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14,47(3):268-272.

[5]麦爱欢,张杏,范少玲,等.推行床边工作制提高护理满意度[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687-1688.

[6]陈婉玲.床边工作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639-1640.

[7]Matsumoto C,Uto Y,Muranaga F,et al.DPC in acute-phase inpatient hospital care.Visualization of amount of nursing care provided and accessibility to nursing care[J].Methods Inf Med,2013,52(6):522-535.

[8]王正英,王琴,刘晓芳.优质护理服务中床边工作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79-80.

[9]屠燕,黄平.床边工作制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实施与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2):354-355.

[10]吴桂真,洪蝶玟,周玉华.大包干责任制和床边工作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8):1198-1200.

篇9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死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38-01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也是目前致死的重要疾病之一。研究显示,目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500/10万人口,而死亡率则为120/10万人口,存活患者也常常存在各种后遗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发病后的各种护理措施不断完善并显著提高了脑梗死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及恢复水平。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将各种护理措施标准化制度化,并顺序程序性执行的护理工作理念。为探讨路径式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实践对策并评估护理效果,笔者设计了相应的临床护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自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患者均经过脑CT及MRI检查确诊。对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数抽样分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58-73岁,平均年龄62.14岁,发病后就诊时间0.3-2.8h,平均1.7h。其中意识障碍16例,肢体运动障碍者24例。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7.22岁,发病后就诊时间0.5-2.7h,平均1.6h。其中意识障碍13例,肢体运动障碍者27例。两组患者性别比、病情、发病后就诊时间、临床症状等无显著差异。

1.2 研究方法

首先对进行路径护理的专职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明确路径护理的工作方法及人员分工职责。向入组家属说明本组的护理工作目的、流程及优点取得其同意。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对照组入院后按照常规护理工作要求,在医嘱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护理工作。

1.3 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医护人员评价客观评价及患者主观评价两部分。其中医护人员客观评价由主管医师在患者出院前完成,评价内容为患者语言、一般运动恢复能力。分为完全恢复(3分),基本恢复(2分),部分恢复(1分),无恢复(0分)。患者主观评价由患者出院前完成,评价内容为对于自身恢复的满意度,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3分),比较满意(2分),部分满意(1分),不满意(0分)。

1.4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计数资料输入SPSS 13.0软件包,计数资料使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医师客观评价情况比较

治疗组医师客观评价得分(3.20)显著优于对照组(2.35),两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

2.2 患者主观评价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主观评价得分(2.63)显著优于对照组(2.10),两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分析

传统护理方式,主要是以医嘱为中心,被动的执行各项医师下达的医疗指令。在这种医护工作模式下,护士仅仅作为医疗工作的被动执行者,缺乏主动参与。导致患者不能及时全面的得到相应的护理治疗。而临床路径护理则是一种主动的“管理式护理”新模式。该护理模式应用循证医学的相关研究结果,制定最优化的临床护理工作策略,并将其制成程序化表格,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患者个人病情予以专科个性化干预改良,形成最优最全且又方便全程执行的工作路径。路径式护理,不仅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也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减低了临床工作的负担。

脑梗死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病程复杂易反复等特点。因此,开展全面规范的护理,对于脑梗死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在传统护理模式下,护士疲于应付各种突发的,不可预知的新情况,工作效率偏低,工作质量不满意。在路径式护理下,护士对于护理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可以主动的,可预知的开展每一步的工作,因此,护理治疗及护理效率均得到了提高。此外,规范的护理路径也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全面性和高质量,从日常护理工作,疾病针对性护理,原发病护理到并发症防治、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患者的治疗过程更加优化而科学,进而护理效果及患者主观满意情况也显著提高,总而言之,笔者在脑梗死护理中应用路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值得全面推广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丽文. 实施临床路径对脑梗死治疗的效果分析及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0): 186-187.

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0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20-02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至201年9月收治的8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在28至72岁间,平均年龄为(48.2±4.6)岁;病程在4d至8年,平均病程为(4.6±1.2)年;疾病类型:26例病毒性,14例酒精性。研究组45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在26至71岁间,平均年龄为(47.8±4.2)岁;病程在5d至7年,平均病程为(4.2±1.1)年;疾病类型:29例病毒性,16例酒精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比较。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①常规护理。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查看患者有无恶心、呕吐、便秘及嗜睡等症状。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些维生素含量丰富、高热量、且易于消化的食物。若患者并发肝性脑病,不可进食蛋白含量高的食物;若患者并发腹水症状,不可进食含盐量的食物[1]。③用药护理与运动护理。指导患者要按时按量用药,以确保临床用药合理性,同时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以增强患者体质。④感染护理。定期更换床被、衣服,对皮肤、口腔进行清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以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症状。

1.2.2研究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情况下,加以心理干预措施:①心理沟通。患者刚住院时,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及其亲属介绍医院及病房环境,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与患者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并确保病房环境干净清洁,以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和情绪。②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病史、病历、文化程度、心理状况等进行有效评估,并依据患者评估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给予患者心理上的疏导和支持,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③心理疏导。在临床护理前,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及其亲属讲解护理操作的重要性,以稳定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同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疑问,告知患者病情改善情况,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心态。④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家属心理上的疏导,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以消除患者孤独感,体会到亲情温暖,使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2]。⑤行为干预。患者对肝硬化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讲解与肝硬化相关知识,使患者认识到心理情绪对疾病治疗的影响,能够对自身心理情绪进行调节,并纠正自身不良习惯。

1.3临床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白蛋白等指标均已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肝功能、白蛋白等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肝功能、白蛋白等指标未得到改善。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均用SAS与SDS,即焦虑自述评估表与抑郁自述评估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由统计软件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计数资料以X2验证,组间对比以t验证,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28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20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和护理模式的改善,临床护理从原有的以疾病作为护理中心的模式转变成为以患者作为护理中心的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疾病上的护理,同时要注重心理上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3]。肝硬化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甚至引发肝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者感性脑病等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