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文化与礼仪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餐桌文化与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57-02
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的人对饮食的认识、要求、用餐方式等各不相同,饮食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食礼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饮食,同时又约束着饮食活动。由于地域、文化、餐桌礼仪、文明发展等文化差异,中西方食礼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通过探究《红楼梦》和《唐顿庄园》中的餐桌礼仪,了解不同的食礼文化及其背后所隐含的中西方文化的根性。
一、从红楼梦看中国餐桌礼仪
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宴饮文化,至少在周代,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饮食礼仪制度,宴会中贯穿的礼仪、礼节,并非是对吃的情趣的束缚,而是表现人们的道德文化修养,在饮食生活中体现一种形式美、伦理美、人情美。《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经典名著之一,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贵族家庭的繁荣与衰败,还原了当时贵族家庭的生活场景,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餐桌礼仪具有极大的空间。
黛玉进贾府,是宏篇巨制《红楼梦》的开端,随着黛玉的进入,贾府的背景、人物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通过对黛玉进府过程的繁复描写,贾府繁紊的餐桌礼节也一览无遗,在贾母吩咐过传饭后,王夫人带着黛玉进去,已有很多人在此伺候,但却为何“在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脂砚斋在此处有批语:不是待王夫人用膳,是恐王夫人有失侍膳之礼耳。这是规矩。再而提到的是这侍膳的礼仪“李纨捧饭,王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而上桌的只有贾母、黛玉和三春而已”,在古代,根据满族重小姑的习俗,未出阁的女儿在家是姣客,身份是很尊贵的,所以女儿可以和父母一同吃饭,而媳妇则要在一旁伺候,待公婆和小姑吃罢才可以吃。最后吃饭的座次自然也值得一说,书中这样写道“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中国古代长幼尊卑,贾母自然是坐在正面,又有左右相对,左为尊的规矩,所以熙凤让黛玉坐左边第一张椅子。有王夫人、李纨等在场,黛玉自然是不肯,在知道她们不在这里吃饭后,方才坐了。此时“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也显示了古人以左为尊,尊者或长者坐上座,然后从左至右的吃饭座次的讲究,黛玉是客,所以礼让至左手一座,元春不在迎春居长,坐右手一座,接下去是探春惜春。孔子曰:“兴于诗,成于礼”,尽管这些封建礼仪十分繁缛,但表达了古人内心对长辈的尊敬及为人待客之道。
《红楼梦》中还有一段描写贾府中秋设家宴赏月的桥段。家宴是中秋节家人团圆的重要形式,贾府的家宴设在山之高脊凸碧堂内。为了达到阖家团圆的目的,能到的家人一律都到,连平时公务最繁忙的贾政也到了场。凡桌椅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坐法也有讲究,按照辈份,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边是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边是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宴会在圆桌上进行,座次仍是“尊卑有序”“长幼有序”。贾母是“老祖宗”,在上面居中坐下。贾赦是大房,所以成左;贾政是二房,所以居右。这是封建社会诗礼之家的一套礼仪。
封建社会的宴饮活动,不但座位安排很有讲究,“面东为尊”“左为上”;而且迎接宾客要打躬作揖,席间宾主频频敬酒劝菜,筷要同时举起,席终“净面”后要端茶、送牙签等等,礼仪十分繁缛。现在时代不同,过去那一套礼仪制度当然不适用,但我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宴饮活动中重现礼节、礼貌,几千年来已形成文化传统,其中展现中华民族伦理美,形成美的一些细节,仍沿袭至今。现在虽然没有古代这么拘谨,但每当重要节日或者特殊日子,人们依旧会以怀念的姿态去遵守这些古老的规定、规矩。当然平时的家庭饮食中,人们也会依旧以尊敬老人、师长、宾客为原则。
二、从唐顿庄园看西方餐桌礼仪
唐顿庄园讲述了发生在格兰瑟姆这个贵族家族的故事,主人公玛丽作为格兰瑟姆先生三个女儿中的老大,她的择婿决定着格兰瑟姆家族的财产将由谁继承,这成为了整个故事的中心。围绕这个故事,各色贵族穿梭于唐顿庄园。那么,在这座庄园一切礼仪就是来点缀这个故事的。
篇2
维吾尔族的民族习俗以《古兰经》为一切行为的准则,民间的礼仪习俗和规则也概莫能外。《古兰经》里,关于食物的详细阐述和分类、宗教的礼仪习俗、思想意识、信仰与文化生活等,对维吾尔族生活和民间习俗中有很大的影响。这种礼仪意识是在宗教教义的基础上产生、演变和发展的。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维吾尔族人从准备食物到进餐,讲究洁净,不能有任何污染。食品原料必须按照穆斯林的饮食标准可信、“合法”(hellal)的食品而准备。此外讲究饮食礼仪,注重对他人保持礼貌,进餐前、中、后都有一套完整的行为礼仪,餐具的使用、坐姿、饮用的方法都很讲究。在做客方面,这种礼仪表现更为明显,社会礼仪要求较严,文化层面内容丰富、教条较多。本文先从维吾尔族对食物的要求标准来讲解,再谈餐桌礼仪中的行为准则。
一、维吾尔族对饮食的分类
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对食物的选择不是盲目的,吃什么不吃什么,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饮食活动已成为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之间有所差异。自古以来,维吾尔族人民不仅从可食与不可食的角度观察食物,也对食物形成独特的鉴别方式。
维吾尔族的饮食范围按宗教规定的“清真”和“非清真”的观念分别。“清真”一词来源悠久,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给金陵礼拜诗所题的《至圣百子赞》中有“教名清真”一语,此后“清真”一词一般就指伊斯兰教。外国穆斯林把伊斯兰教食品称为“哈拉里”,Hallal是阿拉伯语,其真正词义“合法”,即符合伊斯兰教教条,用在饮食上则表示穆斯林可食用的符合伊斯兰教教法的食品。但是,《古兰经》中也明文规定了非法食物。
(一)禁忌食物
猪、狗、熊、猴、驴、老鼠等动物类;虎、豹、狼、狮、猫、蛇等一切猛兽类和鹰、鹞、鹫、鸯等凶禽类;非正常宰杀的自死动物,诸如病死、毒死、撞死、压死、闷死、摔死、淹死的一切可食用动物;非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以及非穆斯林所宰杀的一切可食用动物;所有血液,包括忌食动物的血液和被许可吃的动物的血;嗜吃粪便的牛、羊、骆驼、鸡等动物,除非使其禁吃粪便一段时间而改喂草料,方可宰杀。
(二)禁忌饮料
禁忌饮料包括:酒;血液;其肉不可食动物的奶,嗜食粪便的羊、牛、骆驼的奶;人奶(婴儿哺乳期除外)。
二、餐桌礼仪
饮食是一种具有一定文化色彩、与道德观念有一定联系的行为。饮食礼仪在每个民族生活习俗中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传统,并能表现人们的道德观、信仰和意识水平。维吾尔族将饮食习惯认为一种神圣、严肃的事,注重这方面的礼仪。维吾尔族是非常热情好客的,严格遵守道德礼仪。
(一)饮餐期间的礼仪
对人的礼仪:先让长辈、年老的或者这个家庭有尊贵的男士让座在上席,而且这位男士坐之前其他人都要站着。他坐好了,按年龄大小顺序,男士优先,女士候等的原则坐。在餐桌上年长开口时,年轻人不得说话或者不能插嘴抢话,不然被认为失礼。
1.维吾尔族人进食时必须铺布“达斯特汗”(大桌布),然后围绕着它供餐。桌布无论在饭桌上或者在大坑上都要展开所有部位,周围的人坐姿不能踩着或者碰桌布;坐式不能太靠近餐桌或者不能太往后,太靠近是不礼貌的表现;太往后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主人以为此聚餐不太理想。
2.食物顺序是:首先端上囊、瓜果、干果、甜食、果酱之类,并倒茶;先是一盘煮好的肉,其次是各种主食饭。
3.倒茶方式:壶嘴紧挨着碗边慢到,避免茶面起沫;按照年龄大小顺序、男士优先、女士候等原则倒茶;端的时候用双手端不可单手端,而且手指不可碰碗内;端茶时稍微弯下腰。
4.维吾尔族主食较多是用手抓,因此进餐前洗手,或者将水壶和盆子(qilapqa)端到客人前面,一手抓盆子,另一手抓水壶为客人倒水洗手,对方洗完手不能甩手。
5.维吾尔族家里第一道饭必须是手抓羊肉,肉食在餐桌必须出现,这种肉是用水煮,然后将胡萝卜、土豆、皮牙子之类的菜为配菜做成,端的时候将熟好的肉从肉汤里取出来,并将配菜放在大盘里,吃肉序也是年长的男士先拿刀将肉放在一个囊上切。还有大人没有说开餐之前,小孩或者年轻人也得等。
6.在进餐时,务必用右手吃,不得用左手,因为在《圣训》里禁忌用左手进食。如果饭是大盘,几个人共同吃,那必须从朝自己的方向入手,慢慢吃,不能将筷子或勺子直接送到大盘正中间;吃饭时不能翻盘里的饭;不能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免得自己口中的饭渣会落在餐桌上,第一不卫生,第二不礼貌;不能朝着餐桌咳嗽,用手捂着再咳嗽,朝着没人的方向咳嗽。
7.若用手抓饭时,右手抓着饭,左手放在右手背下方护着右手,免得手里的饭落在地下;
不把讨厌或者过敏的食物放在碗里一边,不得把它放回原来的大盘里;不得用自己的筷子为别人夹菜,若需要他们自己夹或者专用的餐具来夹;不要将专用的公用餐具放在自己碗里或者嘴里。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不得站着吃饭、不得躺着或者靠着某物吃饭;不得碰食物之外的东西,也不能抓身体的任何一部位。
(二)餐后的礼仪
1.饭后,主人一边体贴问客人要不要再为他们盛饭,一边倒茶。第二次开始主人端茶时,客人礼貌地将碗用双手捧着,茶倒满为止。
2.饭吃到七分饱,《圣训》里讲穆斯林吃饭必须吃到七分饱的状态”。客人喝茶时不能往茶具里吹气,但每个人务必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完,维吾尔族和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忌讳大吃大喝、浪费食物,用餐前要叮嘱主人自己的饭量。
3.若牙缝里有食物渣,必须刷牙或者漱口,避免牙缝里的饭入胃,民间认为这是不洁净之物。
4.若有人想走动,不得从人的正面走过,要从背后绕过;不能直视其他人吃饭的样子;不能其他人还没吃完就离开餐桌,务必等到所有人吃完饭才能起身。
5.客套地对待主人,赞美主人做的饭极好;讲一下天天有食吃,一生不愁吃穿、愿全家天天好聚,年年有丰收之类的关于饮食的祝福语。
6.主人客气地说:“伺候好诸位客人,若没能照顾周到请理解。”
7.主人不得在其他人面前与自己家人吵闹,不得用大声说话。
8若家里的客人起身要走主人必须送到门外。
三、餐具的使用
维吾尔族在饮食的餐具方面也非常讲究,要用精致的餐具来用饭,在餐桌上端筷子时不得出现单数的筷子,必须成双;喝茶的碗不能用餐,汤之类的饭用比茶碗大一点的碗,维吾尔语里每种碗都有称呼;不得使用金、银、铁之类的餐具,用陶瓷餐具;不得出现有裂印或者有污点的餐具,使用的餐具要完整无缺、干净。
四、饮食观念
维吾尔族天生就喜欢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古兰经》也强调人进食时放下所有事情,尽情享用饭食,无论生活富有或者贫穷,无论这顿饭是否如意,美味佳肴或者一个囊都要用知足和平静的心态来对待,不能说出一句不满意的话。
1.在餐桌上,维吾尔族厌恶挑食习惯,不能歧视别人做的饭菜。若肚子已经填饱可以礼貌推辞。维吾尔族最忌讳浪费事物,不得用脚踩踏任何食物,在民间有种说法若谁踩踏食物,会遭双目失明的恶报。
2.无论一碗粥或者大盘肉,进食前先邀请周围的人一起拱餐。若周围的人想尝尝,请将筷子或者勺子双手递过去,则不然,得到他人的允许再进食。
3.在餐桌上尽量避免说出不愉快的话题,关心周围的老小,让长辈的先动手,再为小的剩饭。不能议论他人吃的少或者多;在多人聚在一起的场合不能交头接耳说悄悄话,避免让身边的人尴尬。
4.若自己比别人晚到了,先礼貌地向主人道歉,再与其他人稍微弯下腰轻轻打招呼,找个边边的座位坐下,不要凑到其他人之间坐;别一进来就大笑呼唤,别为了一个个打招呼而让已经坐下的客人起身。
5.若一家人共餐,突然有客人到来,全家起身迎接客人并邀请客人与自己一起共餐,有什么就端出来与外来人一起共餐。餐桌上不得有醋意或者小气的心思。维吾尔族是心胸宽广的民族,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
6.维吾尔族认为每个人的今生该吃多少粮食,该享用多少富贵或者遭何等的不幸都是真主在这个人出生前就为他安排好的,他人与自己一起享用自己的食物也是真主安排的。因此,无论一个人吃得多或少,或者在别处进餐,都在自己的范围内。
五、结语
对饮食方面的态度,不同国家在文化上有不同的表现。在法国,当精美的菜谱端到餐桌上时,敬意的沉默会笼罩所有客人,客人可以轻声地表达感叹,对食物毫不掩饰地赞美。而另一些国家,客人不仅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赞美,还用激动的声音与行动来强调这一赞美。阿拉伯客人在喝茶或咖啡时要喷喷有声,以此来表示满意,他们通常会喝不止一次,否则会令主人感到不愉快。日本人吃面条时的“呼噜”声,中国人吃骨头时的“喷喷”声,还有表示愉快的咂嘴声,都是为了取悦主人,表达喜庆的目的。仅此而言,无论文化与文化之间有怎么样的差异,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是古代还是现代,餐桌礼仪都具有某种共同的特征,像洁净的食物,对他人的态度礼仪和就餐礼仪,还有一些餐桌上的禁忌。这些礼仪是社会在饮食和日常生活习惯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社会礼仪在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和谐。
维吾尔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而礼仪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各种礼仪,维吾尔族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并且,饮食礼仪中蕴藏与他人同甘共苦、和谐团结、同吃共食等文化精髓,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某中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凝聚力。玉苏普・哈斯哈吉普在《福乐智慧》中写道:
“倘若国君赐予你膳食,
进餐时应当彬彬有礼。
食物要用右手去取,
莫忘了口诵以真主的名义!
别人面前的菜油,莫要伸手,
只可把自己面前的夹送进口。
吃饭时不可啃咬骨头,
莫要招呼别人,劝人动手。
席间切不可狼吞虎咽,
也莫像女人忸怩腼腆。”
人们从中可以看出,维吾尔传统文化里就有饮食礼仪的观念,并流传到现在。通过维吾尔族饮食礼仪,人们不难看出宗教观念深深地渗入到维吾尔族的日常习惯。而在长期的生活中,这些教义规定的戒律也逐渐通过饮食风俗呈现在维吾尔族文化中。
篇3
关键词:筷子;箸;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人来说,使用筷子过于习常,以至于熟视无睹。然而,筷子作为中华民族情感的载体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动。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对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缺乏关注。但也正因如此,这种作用才更为无形和巨大。可以说,不管是筷子的起源、外观或是命名都深深地打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一、从“筷子”的起源看中国传统文化
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必定经历过直接用双手抓,捧而食的阶段。然而,随着进餐工具的产生和不断演变,炎黄子孙最终放弃了用手指和刀叉而形成了用筷子进食的传统,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背景呢?
1、吃热食的饮食习惯
中国人的热食习惯可谓是与生俱来的。从消化生理特征上看,谢文伟的《易经于东方营养学》就提到:现代解剖学发现,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消化系统的细微结构并不相同,各种消化器官之间的形态结构与组织结构也有差异。而东方人是偏向热食、熟食的。因此,为了满足这种消化生理上的需要,古人必然会利用一切条件创造人们所喜欢的热食。而随着火的发现和利用,先民们由于不能直接用手抓取熟食,就借助竹枝来放置和翻动食物。经过长期的练习也就学会了用竹条夹取食物的方法,于是就有了“”,即筷子的雏形。
此外,古人非常看重祭祀活动。而在祭祀中,进贡食物便是一项重要内容。又因为他们认为鬼神主要是吸收食物的精华,所以在生产技术较为低下的时代,烹煮食物所散发的热蒸气无疑被视为“精华”的最好体现。这也就造成了人们视热食为礼食的传统。而热食的普及势必会淘汰用手直接取食的原始方法。
2、传统农耕文明
在远古时期,先民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然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所以人们因饥饿所迫,便转向了吃庄稼。而三大流域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使得中华民族的祖先们较早地进入了农耕文化形态,并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这也就决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便是粒食传统。
不论是黄河流域的黍稞亦或长江流域的水稻,这两种粮食都可以直接剥壳经过烹煮后得到饭和粥。而一旦确定以饭和粥作为主食,则必不会把刀叉作为主要进餐工具。另外,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羹成为古代先人的主要菜色。而羹汤中的菜肴不仅不便于直接用手抓,更无法用刀叉切取,于是用两根小木棍去夹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3、瓷饭碗的使用
中国古代陶发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屈家岭文化遗址中,瓷则发现于汉代遗址中。而根据《说文》的解释,“”就是“饭器”。后来被写作“碗”。可以说,饭碗作为盛食物的工具很早就产生了。然而饭碗不止局限于盛放的功能,还可以作为进食的辅助工具使用。而随着瓷的发明,碗壁的厚度也大大降低了,更加方便人们以口就碗啜饮。从而弥补了筷子不便获取流质食物的不足,使其与筷子的配合更为天衣无缝。而筷子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
二、从“筷子”的得名看中国传统文化
筷子的得名还经历了由“箸”到“筷”再定为“筷子”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在这种命名的变迁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传统文化气息。
早期的筷子被称为“箸”,目前找到的最早提出著的典籍是战国时期《韩非子・喻老》中的“昔者,纣为象箸箕子怖。”而“箸”这个名称也被一直沿袭下来。直到明代,“箸”改名为“筷”。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中记载:“民间讳俗,各处有之,而无中为甚。从“箸”改为“筷”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避讳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此外,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崇尚偶数。因此,又在“筷”后面加上了“子”这一后缀,最终命名为“筷子”,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期待。
三、从“筷子”的外观看中国传统文化
其实,筷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性符号从它的外观就可见一斑。首先,首方足圆便是筷子最普遍的造型。而圆和方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造型,筷子这种方圆兼并的外观无疑是中国人这种传统造型观念和审美趣味的绝佳体现,也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的“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交相呼应。
其次,从筷子的外型所呈现出来的“直”、“齐”的特点来看,筷子不仅具有科学性,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众所周知,筷子一定要直,不然就难以夹取食物。而这种“直”也符合中华民族宁折不屈的精神内涵。因此,帝王常常用贵重的筷子作为赏赐嘉奖臣子。古书上就有唐玄宗赐箸的故事,“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表卿之直也。”此外,筷子还蕴含着中国人崇尚协作、重视配合的特性。而筷子成双成对的形态就对此有所体现。我们知道,单只筷子的功用是有限的。然而一旦把两只筷子放在一起配合使用,它就成了人类手指的延伸,手能做到的几乎它都能做到。所以,学会如何协调两只筷子使其合作默契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从筷子的使用看中国传统文化
筷子的使用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罗兰・巴特尔在《符号帝国》中这样描述筷子:“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成为和谐地被传送的物质。”他称筷子与刀叉相比,有一种“母性的温柔”,因为筷子“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谨慎的动作,它是一种力量,而非一种冲动……”的确,与西方人在餐桌上使用刀叉切割未完全熟透的肉食所表现出来的暴虐和张狂相比,东方人温文尔雅地使用筷子夹取熟食,确实要显得内敛和含蓄。由此也可以看出,筷子隐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和为贵”的意蕴。
此外,先生曾对筷子和刀叉做过如下评述:“中国远古时代也曾使用过刀叉进食,不过我们民族是一个酷爱和平的礼仪之邦,总觉得刀叉是战争武器,进食时用它未免太不雅观,所以早在商周时代就改用箸,世代相传至今,中国人皆以用筷子为荣。”中国古代对礼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对于筷子的使用也存在诸多规范和禁忌。如不能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餐桌上,这是不吉利的;不能将筷子直插在食物中,因为只有在供奉死者时才会那样做;此外,做客时,只有主人先动筷,客人才能动筷;用餐时,用筷子在盘子里翻挑也是不礼貌的……这诸多的礼仪禁忌正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重礼的体现。
结语
可以说,筷子不仅仅是餐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当今社会一次性碗筷带来的污染问题,让筷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受到了挑战。因此,如何发扬筷子文化,从而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著《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 刘云、朱碇欧著《筷子春秋》[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篇4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小学生交往礼仪是指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老师、家长、同学、朋友及其他人员交往中体现良好礼节、习惯等行为方式。它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化、时代化、序列化的内容体系。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可以将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内容设计为“三级九档”。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净化与美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小学生交往礼仪是指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老师、家长、同学、朋友及其他人员交往中体现良好礼节、习惯等行为方式。礼仪是交往的产物,由交往产生,随着交往的发展而进步。所谓交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双向或多向行为。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中,进行交际的双方或多方通过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达到’沟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了解、发展友谊、互利合作的目的。“交往是社会生活的开端,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交往既是作为人类的成员所必需的,也是人们生活顺利的重要标志。可以说,离开了交往,人们的生活寸步难行。人类生活离不开人际间的交往,怎样开展交往?“礼仪”为人们的交往运载了文化认同、观念认同,以及一整套相应的语言、行为模式与规范。交往礼仪,即在交往中要实践和遵循的模式与规范。
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养成”始于“养”,终于“成”。“养”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人类形成之初,原始人为了生存,除了采集野生植物,还要进行狩猎。后来,人们逐步地认识了野生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野生动物的习性,于是就开始种殖植物驯养动物,并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这一“养”的过程,就是“驯、育、培”的过程。人的养成不同于动植物驯化之处在于它具有社会性特征,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关键在少年时期,因而礼仪养成的最佳时间是个体社会化初始时期,所以我们强调交往礼仪养成从小学生抓起。“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就是要在个体社会化初始阶段——小学阶段通过一系列教育干预使礼仪成为小学生交往中的实际行动,让交往礼仪内化为小学生品德和性格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苟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苟子·儒效)。可见,闻见和知虽然重要,但不如行重要,行是学问的目的,养成是礼仪教育的目的。黑格尔认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那么同样可以说,一个人做了一次或两次合乎礼仪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礼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礼的。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要通过长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在交往实际中把合乎礼仪的言行固化。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应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
二
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作为小学德育的重要部分,是时代的需要,是文明礼貌的具体表现,也是促进、加强和改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手段。必须强调的是,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不同于其它形式的礼仪教育,它的对象是孩子。对孩子提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提出的要求要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因此,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要建立一套科学化、时代化、序列化的内容体系,使孩子们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得到潜移默化交往礼仪行为养成,开心快乐地学会交往,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将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内容设计为“三级九档”,即将交往礼仪养成要求全面落实在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阶段的序列中,每个阶段又根据学生层次分为“一、二、三”档,一档是该阶段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到的交往礼仪基本要求,可以称为“普遍档”,二档是在做好一档的基础上,对大部分有能力达到的学生提出的交往礼仪要求,可称为“提高档”,三档是在能做好一档、二档的学生中小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提出的拔高要求,可称为“优秀档”。具体内容如下:
(一)低年级阶段(一、二年级)
一档:1.上下课起立,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注目礼,问好(或向老师再见)。2.进校第一次见老师,微笑问好,离校时主动与老师再见。3.每天起初见到同学,互相问好。4.自己离(归)家时,向家长打招呼。5.会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二档:6.课堂提问要先举手,答问要立正。7.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敲门,听到“请进”或看到示意方可进人,并主动与办公室内的老师打招呼。8.出人教室不拥挤,楼内行走,慢步轻声靠右行。9.对待同学不起、不叫绰号。10.家长离(归)家时,主动打招呼,递接物品有礼貌。
三档:11.和老师谈话时,适时适度的与老师交流,虚心接受指教。12.尊重老师,不在背后议论老师。与老师意见有分歧时,以尊敬的态度,主动与老师交换意见。13.同学有进步,要衷心祝贺,不嫉妒;要热情帮助有困难的人,不自私;同学遇到不幸,要同情安慰,不旁观。14.认真听长辈谈话,不随便打断长辈的话。巧对爷爷、奶奶等长辈要用尊称。
(二)中年级阶段(三、四年级)
一档:1.校园里要保持仪容整洁,正确行队礼。2.就餐先请长辈人座,自己再人座。3.接听电话、打电话时使用文明用语。4.做客时要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再进人,进门先问好。t.待客要热情,称呼有礼貌。
二档:6.在集体活动中懂得互相尊重、相互谦让。7.用餐时不高声交谈,咀嚼不要太响。8.打电话时保持声音柔和清楚,放话机时应讲“打扰了”或“再见”之类的交际用语。 9.做客时不随便翻动主人的东西。10待客时要主动请坐,双手端茶敬客人。
三档:11.乐于与人合作,能听取别人的合理意见,不固执己见。12.学校来客人时,主动问好,并为客人引路。13.用餐时,懂得给长辈盛饭、用公筷敬菜。14.咳嗽、打喷嚏时,不要面向餐桌或其他人,或用餐巾纸捂住嘴。15.主人(客人)发问时,要大大方方地回答,语言要客气。
(三)高年级阶段(五、六年级)
一档:1.与人交谈时态度诚恳、语言文雅、举止大方。2.看见老幼病残孕和怀抱婴儿的乘客主动让座。3.在公共场合,要做到人多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4.尊重他人,遇到问路,认真指路;遇外宾要有礼貌,热情大方,不围观尾随。5.网络联系时,要文明。
二档:6.与人交谈时眼睛凝视对方,认真聆听对方谈话。7.观看演出时,不乱喊、不起哄。8.尊重别人的饮食习惯。9.尊重同学、客人的民族习惯。10.要善于网上与人文明交流,不浏览、不发送不良信息。
三档:11.做到“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12.尊重他人人格,不失礼、不失约、不误时。13.与外宾见面交谈时要落落大方、以礼相待。14.使用好基本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巧不进营业性电子游戏厅、网吧,不沉溺虚拟时空,不在网上侮辱欺诈他人。
篇5
关键词:英语课堂 跨文化意识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1-02.020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中,进而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使学生愿意了解外国文化。
一、当前课堂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虽然目前我们的教学中也渗透文化方面的意识培养,但总的来说,研究主要停留在传统英语教学的层面上。要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体的交流,必须先让他们了解最基本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1.顾此失彼,无法将文化和整体有效结合。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把目光放在英语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上,而忽略了英语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从而,学生只能单纯地接受到对课文中的句意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不应只是停留在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应该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融合成一个整体来讲授。
2.填鸭式讲解,降低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我们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都体现着文化内涵。英语文化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内容的理解不深刻,进而在进行交际时,出现遣词不当或不得体,使交流受阻。英语课堂中,有些教师将阅读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遍默读,画出不认识的单词或短语,教师讲解;第二遍跟读,教师布置问题,联系课文回答问题;第三边朗读,朗读后讨论,学生知道了什么?其实,这样违反小学生认知规律的阅读方法,很大程度上会妨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1.对比法辅助讲解法教学。
讲解法就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重点,详细解释教材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让学生理解教材里面的文化内涵,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方法。对比法是在讲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内容的对比,了解其中的同异。这是跨文化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对比法辅助讲解,就能发现本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有效理解,提升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中,在讲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比,在对比同异的基础上讲解,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本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例如,在英语国家,年龄是非常隐私的话题,在一般的谈话中直接问对方的年龄(特别是女士)是非常忌讳的,小孩子除外。并且,借此进一步渗透下列内容:在和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时,不要随意打听别人的家庭、收入、婚姻、等问题。
小学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部分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对本国与英语国家之间的不同文化差异和冲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借助节日文化,呈现背景知识。
现如今,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和学生)非常喜欢过国外的节日。教师应该利用教材中的节日话题,使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可以通过和本国节日的对比,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和我们本国节日的异同。
3.借助课外活动,感受文化内涵。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小学,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开发一系列适合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校本英语教材,使学生在课外的英语活动中,轻松愉快地了解并接受英语国家的文化。
篇6
关键词:中文菜名 饮食文化 翻译 不可译性
一、引言
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界长期探讨的问题。一般而言,语言是可译的,但由于各国文化与语言的差异,导致了语言又不是完全可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译的。彼得纽马克曾说过:“如果源语的内容涉及到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译文的意思就必然有所走失。”他的论述是对这种不可译特征的最好阐释。
根据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文化的不可译性是指不同的名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和思想意识对翻译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每种语言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民族文化的印记。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纽马克的“意义走失理论”,如果原文描写的是一种文化或语言所特有的情景,那么意义上的走失就无可避免。再加上语言系统的不同、译者的风格等因素,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多,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有地位、对象、观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菜名的翻译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文菜名的不可译性来说明饮食文化中的不可译性。
二、中国菜名特点及其不可译性
(一)中国菜名特点
中国菜以其精致美味及诱人的外形在世界上享有良好声誉。中国国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因此不同区域的食谱菜肴有不同的特点。众所周知,中国有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和徽。此外,还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但总的来说,中国菜强调色香味形,包括刀功、火候、器皿使用等。除了吃本身,中国人在菜名上也很有讲究。
中文菜名组成方法很多。有的是来源于制作材料,如蚝油牛肉;有的根据烹饪方法,如清蒸滑鸡;还有的是根据口味如糖醋鱼。还有一些是根据刀法或其他原因命名。这类的菜名在翻译的时候基本采取直译,将中文中的重点翻译出来即可。但很多传统菜的菜名以及某些商家为了求雅致而起的菜名用直译就容易失去其形式美或内在文化内涵。这就是中文菜名的不可译性。
(二)中国菜名的不可译性
中文菜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大多数菜名是可译的,如上文举得一些例子,但在某些情况下,不管怎么译,都会造成文化的走失。
有些菜含有隐喻的方法,如“金钩钓玉牌”实际上就是“豆芽煮豆腐”的汤菜,直译就会失去原有风味;有的菜来自于历史或人名,如“草船借箭” “东坡肉”,暗含典故或历史价值,若直译,会让人不知所云,意译又会失去历史内涵;一些根据刀功等起名的,尤其是用一些中国独有的,如“汆”“干煸”等,这种情况下直译太冗长而且译出来外国人也不一定会懂。此外还有如“龙凤呈祥”“花好月圆”等这类带有暗含祝福意义的菜名,虽然可以根据材料或做法翻译,但祝福意味就会失去,也失去了四字格在声调、音韵、节奏等方面的音乐美。另外,中国人信奉的主要有佛教与道教,这种也反映在菜名上,如“佛跳墙”“八仙过海闹罗汉”,这里面不仅使用了修辞,也包含了宗教形象,菜的材料也比较多,无论怎么翻都不合适。
三、饮食文化不可译原因分析
Larry. A. Samovar曾说过,“许多词语都是有文化界限的词,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词。而文化的目标会使直译变得无意义,并且一种文化不会有特定的翻译成其他文化的经验。”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习俗,语言受其影响,含有地域色彩及历史色彩。英语起源国家是一种海洋文化,因此他们的语言跟海洋直接相关,很多食物与牡蛎等海产品有关。而中国文化与土地相联系,很多事物与土地种植有关。这一类的不可译主要是由实体文化引起的。
另一种不可译是由精神文化层次引起的。这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哲学、美术等。经历过宗教社会时期,英语中很多食物都与《圣经》相关,如酒、面包等,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将其直译,但在某些习语中就要注意其内涵。同样地,像鱼、饺子等食物,所含的象征来源于中国古代图腾,而饺子在西方虽有,外形内涵却大相径庭,所以我们即使把饺子翻译成dumpling也是不标准的。
还有一种是由风俗体系引起的。“鱼”除与中国古代图腾有关,也包含一定的习俗,如连年有余等;吃饺子有喜庆团圆、招财进宝等含义,过年吃鱼和饺子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习俗。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造成即便英文中有对应的意象,在含有文化内涵后也是不可译的,有人提出寻找“文化共核”,使某些内涵或意像重合,个人以为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准确翻译,文化走失依然存在。例如,馒头被翻译成“steamed-bread”,虽然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但馒头是中文中的意象,它同面包还是有内涵的差别,面包在西方与宗教有关。此外,饮食文化的差别还表现在餐桌礼仪、就餐工具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更大。因此我们只能尽量减少文化走失,而不能避免文化走失。尽量使文化可译,但不排除其不可译性。在不可译的情况下硬译,甚至会造成文化的扭曲和误解,不利于交流的进行。
四、结语
本文尝试从不可译性角度来分析饮食文化,并以中文菜名为例。由上文可以发现,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实体或非实体因素,饮食文化的意象、方式、对象、观念方面存在极大差异,以菜名的翻译最为普遍。现今,不断加强的国际交流使得中国菜走向世界,在此过程中,菜名的英译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关注饮食文化其他方面的差异,注意文化的不可译性,不硬译,采用灵活方法翻译,尽量减少文化走失,使中国的饮食文化充满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Oxford: Pergan Press, 1981.
篇7
[关键词]延安地区;婚嫁礼俗;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111-03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人的一生都要有必经的几个生活阶段,每个人的社会属性就是通过这些重要的阶段确立起来的,在各个阶段中自古以来使用一定的仪式做出表示,以便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评价。在这一生中各个阶段所标志出的礼仪,就是人生仪礼。”①其中婚礼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仪礼。婚礼是以本人为重心的仪礼,称为人生大礼。延安地区结婚礼在沿革传统礼仪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因地制宜的变异。
一、延安地区结婚礼
俗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婚礼又被看作“礼仪之本”、“人伦之始”。男女结合必须依礼而行,达到“序人伦”、“别夫妇”的目的。“按《仪礼士婚礼》的说法,婚礼由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礼组成,这一模式的各个部分在民间的说法是:提亲、测八字、定亲、下聘礼、定日子、办喜事。”②
提亲:是议婚的第一阶段,其中媒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认为“天上无雨不成河,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需要别人的介绍和撮合,才能结“秦晋之好”,也称说媒。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介绍男方的实际情况。家长同意后,安排男女双方见面。女子有意,则给男子吃面,表示缠绕;无心,则吃鸡蛋,表示滚蛋。当双方同意后,即可准备后面的仪式。
问名:这是求婚后托请媒人问女方姓名及出生年月准备合婚的仪式。近代,纳彩求婚与问名仪式逐渐合并举行。询问女方生辰八字与男方实行合婚,以决定成婚与否、凶吉如何,这是一种占卜,由算命先生进行卜卦。这种占卜对婚姻的影响很深,迷信成分很大,大婚和命婚必须有一个相和,否则,就意味着夫妻相克,婚后不吉利。另外,男女双方很忌讳属相“犯”、“冲”,即双方属相的冲克,叫“犯月”,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的说法。这当然是迷信,但却拆散多少情投意合的痴情男女。随着经济的发展,由问名的生辰八字扩张到议门第、职位、财产、容貌、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加入许多社会因素,特别是讲究门当户对、门三户事、生辰相合。确定可以成婚之后,便可实行纳吉礼。
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结果通知女方的仪式,又称为“订婚”、“定亲”,是婚礼中关键的礼仪。先选定一个良辰吉日(一般是偶数日),女方家长及近亲到男方家参加筵席,也是一个认亲的时机,男女双方互相向对方家长和亲戚敬酒认亲,喝酒的人要给即将成亲的双方红包。订婚过后,就表明婚约已定,不能轻易解除,这是一种道德上的约束。
下聘礼:和定亲同时举行,是男方向女方送彩礼的仪式,即通过这一方式给女家一定量的财物,对其损失一个劳动力加以补偿。关于彩礼的数量和内容,男女双方可以通过媒人进行磋商,依据男方的经济实力而行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延安地区一般以粮食为彩礼。近代,彩礼形式多样,可以给女方家以现款,并送女方戒指、首饰、衣物等。女方将彩礼中的部分或全部退回给男方,并赠给男方衣服鞋袜等作为回礼,农村最不可缺少的是鞋底和“嫁妆鞋”,表现姑娘的勤劳、聪明。人们认为,从嫁妆鞋看新娘,心灵手巧全体现在针线做工上。彩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有吉祥如意之意,数目取双忌单,这是几千年来的传承。若女方家境好,也有一定量的嫁妆。但在这一仪式中,送收彩礼就使它掺入许多买卖婚姻的因素,而如果把经济价值作为婚姻的唯一目的,那么聘娶婚俗最终成为变相的买卖婚。安塞县男子娶媳妇送的彩礼就很高,一般为五六万,有的甚至高达10万。彩礼多少,往往成为嫁女的身价,因而婚礼讲排场、比阔气之风由此产生。但随着人们思想觉悟、文化素质的提高,这种现象也随社会的发展而减弱,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在青年人中体现出来。
定日子:定完婚后,选择好结婚日期,备礼到女方家征得女方同意时的仪式。多用红纸笺写迎娶的日期时辰,做“请期礼书”,或口头通知协商,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子”,礼品也从简。
办喜事:是男方迎娶新娘的仪式,实际上是婚礼的主要过程,也是正式婚礼。亲迎礼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琐的仪式。结婚前一天下午,男女双方家都开始准备筵席,亲戚、朋友、庄客都来帮忙,请村中熟悉礼仪、德高望重的人作总管,大小事务统一由他安排。张贴红对联,有些还挂红灯笼,表示办喜事。第二天,才是真正的结婚日。这一天是热闹、忙碌的一天。一大早,被安排好的人手各尽其职,准备宴席。早饭一律是饸饹面和年糕,这与山西太原早饭吃饺子不同。饭后,男方的迎亲队伍就出发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送亲的人一般是新人的婶娘、嫂子等近亲(孕妇、寡妇、重婚的女子不能去,认为孕妇和肚里的孩子长两双眼睛会冲新人;后两者,她们的婚姻不幸,遇到喜事会触景生情,影响欢乐气氛),另外还有乐队。20世纪60年代以前,新郎不亲自去迎亲,只是在家中等待,而后发展为新郎亲自带队伍到女方家迎娶。在穿着方面,20世纪八九十年代前都穿红衣服或红袍,象征着喜庆,寓意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吉祥如意。现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多数新娘都穿白色婚纱,象征纯洁无暇,这与浪漫与唯美的爱情吻合。新娘穿衣时,未婚女子不可在旁观看,否则对新娘不吉利。中午开席后,迎亲的人吃第一桌饭,正所谓“来者是客”,表示对男方的尊重,这也符合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待客之道。之后,才是亲戚和庄客。延安地区农村一般是流水席,把喝喜酒叫“吃八碗”。“八碗”顾名思义就是餐桌上有八个菜,一桌坐八个人。由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菜的种类增多,人也增至十人。在城市,一般是在酒店包席,婚礼中也出现了司仪主持,奢华程度视各家的经济条件所决定。在迎亲队伍离开前,嫁妆都要用秤仔细称一遍,意在驱除闲杂人的晦气,此时,外人不可触摸,否则对新人不吉利。新娘出家门前,吹手都要用唢呐吹三声,之后,所有的乐器奏响并伴随着鞭炮声,迎亲队伍方可带着新娘离开。每路过一个村庄都要敲敲打打,将喜悦的气氛和消息传递给路过的人们。迎亲的交通工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很久以前是花轿,后来是新娘骑着毛驴或坐着驴拉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遍用自行车,现代人都使用豪华小轿车,这些工具都要精心装点一番,可见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快到男方家门口时,新人都要下车,吹手们又开始吹打,告诉人们新媳妇娶回来了。此时,有近亲家的小男孩帮着送亲者提包,可以得到红包。新郎亲朋好友组成“人墙”拦截新娘,并要求新郎背或抱着新娘入洞房。新人进洞房前,要在洞房里炸一会儿油糕,叫“炝房”,表示一个新的家庭在此开始生活;吹手首先到洞房内吹三声长号,为的是驱除窑洞内的污物和妖魔鬼怪,叫“闯帐”;在窑内撒五谷,叫“撒帐”,有驱邪、祝福日子丰足的愿望。之后,女方的弟弟辈要给洞房挂红门帘,可以获得红包,表示一个新的家庭建立,也有避邪的作用。入洞房时,门口站着“把门人”,她们之前照看洞房,防止未婚女子进入,此时要给“把门人”红包方可进入。进入洞房后,公婆首先抱着戴着帽子的枕头(像一个孩子样)并面对着一对新人说几句吉祥话,叫“抱孙子”,希望儿女能早生贵子,儿孙满堂。之后,由婶婶或婆婆拿着梳子在一对新人头上梳几下,并说几句吉祥话,比如“白头偕老”等。紧接着是吃“儿女饺子”,各吃八个,意在祈求子孙后代繁盛。炕上四个角落放着“对对核桃对对枣”,由新郎新娘争抢,谁抢得多表示以后谁在家中占上风。这些礼仪完成后又开始筵席。在餐桌上新郎向新娘的娘家人鞠躬敬酒表达谢意,叫“拜饭”。之后,在总管的安排下,送亲的人按规矩“夹饭”,一般是四个馒头或果馅、适当的现钱,这是对送亲者的酬谢。双方还要感谢媒人,媒人可以得到男方的一颗猪头、两碟馒头、烟酒等,女方的谢礼除猪头外和男方一样。在答谢媒人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把葱插在猪头的鼻子里,并抢着把猪头挂在媒人的脖子上,让媒人献丑来取悦大家,叫“耍媒人”。最后,送亲者按原来的路返回,表示完成了送新娘的任务,对女方家长有个交代。新婚之夜,男方家要“闹洞房”,一般能和新人开玩笑的是新郎的朋友、嫂子、兄弟等同辈人,他们用各种方式来刁难新人,以此来开玩笑,愉悦大家。可以说,延安地区的婚礼自始至终都处在欢声笑语中。但“土家族女子出嫁非但不喜,反而哭泣,采用哭诉的语调,抑扬顿挫似哭似歌”。 ③
婚后第二天新郎携带新娘要回娘家,叫“回门”。之后,新娘必须在娘家住七天或八天,然后在婆家住八天或七天,叫“对七对八”。
以上是延安地区初婚女子的结婚仪式,但在传统的观念中有“好马不披二鞍,好婆姨不更二夫”、“从一而终”等观念,妇女死了丈夫,大都以守节而终,且以寡妇改嫁为耻。民国之后,婚姻自由的观念得到提倡,妇女的贞节观有所淡化,人们对改嫁的态度有所好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延安地区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自由解放的程度。但再婚的仪式就简单多了,一般也都草草了事,不做声张。若女方有孩子,则在媒人的见证下写一份“回书邺”,协商好女子去世后埋葬在哪里,白纸黑字,为了避免后代人为了“抢娘”而闹不愉快。如果只是男子离婚后再婚,却可以大张旗鼓办喜事,这是受封建传统中男子“三妻四妾” 观念的影响,显然是“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男女有别”等旧思想的反映。
二、延安地区婚嫁礼俗变化原因及审美意义
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过程,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但在继承的过程中,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延安地区婚嫁礼俗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而变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首先,民风民俗变化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生产力。随着延安地区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需要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个地区文化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结果。适应人民生活需求的民俗被传承,反之,则消亡。比如,婚礼中迎娶工具由传统的轿子、驴车发展到自行车再发展到现代的小轿车,都渗入了生产力的因素,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表现出人们生活面貌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一种需求。
其次,社会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延安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众传媒无孔不入,人们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先进的条件从外界获得广泛的新知识,在思想上对传统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所谓“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也使人们对外界美好生活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尝试“走出去”,开拓眼界,更新观念,体验到其他一些地区婚嫁礼俗的合理性,或是对其产生一种新奇感,从而激发人们的模仿心理。这就潜移默化影响到本地区婚嫁礼仪中某些不合理的观念,实现“引进来”,从而不自觉的表现出异文化现象。比如婚礼中穿着的变化,由代表喜庆的红衣服普遍变为白色婚纱,这正是“引进来”的结果,最主要的是人们思想观念上接受,使穿婚纱成为一种流行和时尚。
同时,民俗带给人们一种便利。“生活本来是异常琐碎、复杂的,但是民俗提供的程式解放了人的大脑,所以萨姆纳说:‘如果可以在我们动手之前,我们无奈必须对所有的局面都做出判断,并不得不总是三思而后行,那么,这种沉重的负担是难以忍受的。正是习俗惯例制使我们幸免于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习俗惯例使生活的细节得以便捷地组合,顺利地展开;民俗使人们获得一种轻松。嫁娶、丧葬,个人的智慧并不足以保证自己能安然度过,此时此刻,人们不得不求助于民俗,因为‘在体验中发展起来的民俗是应付生活中的关键时刻的便利方法’。”④延安地区婚嫁礼俗作为民俗的一部分,也可以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欢乐,而成为一种精神依托。
同时,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民俗以其独特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⑤现阶段,中国社会提倡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灵与精神的关怀,满足心灵与精神方面的需求,从而建立起美好的精神家园。
延安地区婚嫁礼俗中体现着人们生活的需求,牵动着人们的心灵和精神的满足状况。婚礼是一个人的终生大事,作为男性,代表着成熟,意味着从此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标志着一个人进入一种新的人生阶段,从心理上感到一种欣喜和满足,是一种精神的依归。在婚礼中撒五谷、枣、核桃等都有“早生贵子”、“儿孙满堂”的意蕴,这体现着传统观念中作为一个人的生存价值和幸福程度。另外,婚礼程序繁复,道具繁多,讲究和禁忌众多,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观赏。因此,它们都可以满足人们的感性层面的审美需求,具有审美价值。比如婚礼中迎亲阶段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场面就能悦耳悦目、悦心悦意。这些仪式中娱乐鬼神的活动,现已成为一种娱乐人的活动,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欢乐、祝福和爱的回味。而在礼俗的各个环节中也包含了众多禁忌,它部分地表现为对一定行为所触怒鬼神的神秘恐惧、那些被经验所证实的惨痛教训,这些都是前人一代代积累起来的智慧,它们几乎都用痛苦、损失、疾病、死亡换来的。比如,婚礼中未婚女子不能进洞房,孕妇和再婚女性不能迎送人等,其背后蕴涵着深厚的意义追求,几乎都有求吉利、保平安、驱邪、祈福等内容,体现着本地人民的生活信仰和价值观念,它们满足的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难以言明的审美需求。总之,这种审美需求不仅有来自满足人们感性层面的,也有理性层面的需求,它能激起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力量,也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感情联系,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人情人性之美,对唤起人们内心的真、善、美都有重要的意义。
[注 释]
①②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1页、第216页。
③彭婵:《新时期大众传媒对利川土家族婚丧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
篇8
[关键词]孔府菜;饮食文化;经营现状;市场定位
一、中国孔府菜的经营现状
近年来,“中国孔府菜”的餐饮经营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尤其是一些有远见卓识的餐饮经营者把“孔府菜”看作是具有强大品牌号召力的产品资源。由此在中国餐饮市场上、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掀起了一股“孔府菜”热的浪潮。然而,在当下这股“孔府菜”餐饮经营热热闹闹的背后,却也反应出了许多的问题。
1 对孔府菜缺乏品牌意识与保护意识
中国孔府菜从社会意义来说,虽然属于公共资源,但对于山东人来说,还是有“近水楼台”的优势。近年来许多人意识到了孔府菜市场的价值,便拿来进行餐饮经营,但在以孔府菜为主要菜式风格的餐饮经营中,真正的成功者甚是寥寥。许多经营孔府菜餐厅的人说,“孔府菜”听上去很有吸引力,但经营起来却并非易事。
这种表现实际上是对孔府菜真正价值的不甚了解,尤其缺乏孔府菜的品牌意识。孔府菜本身具有巨大的文化品牌价值,但需要今天的人们去开发、研究,以便发挥它所应有的品牌价值。所谓“经营”孔府菜,就是这个道理。但当前,许多经营者没有这样的品牌意识,于是也就没有保护孔府菜品牌的意识,导致孔府菜的经营出现了任人糟蹋的局面。
2 良莠不齐,怎一个“乱”字了得
当前,打着“孔府菜”的牌子进行餐饮经营的人和孔府文化主题酒店很多,进行孔府菜创新的人也很多,但却是良莠不齐。有的做得很好,受到了就餐客人的认可与青睐。但有的经营者只是出于眼前的经济利益,随意宰割孔府菜,一哄而上的胡乱混搭、瞎编乱造。如一款“带子上朝”就有10余种配伍与做法,让客人无所适从,严重地损害了孔府菜的现象。当前,这种孔府菜经营的混乱局面,对于孔府菜品牌与产品的损伤都是相当严重的。确切地说,当前孔府菜的经营良莠不齐,怎一个“甜”字了得。
3 缺乏规范管理,降低品牌价值,浪费文化资源
笔者曾经听许多外地人讲:山东人把一个好端端的孔府菜给糟蹋了。这话乍一听有点令人难以接受,但沉下心来细细的思考之后,又不无道理。河北人、四川人没有如此好的文化品牌资源,但人家可以进行创意、创新,如河北人创意了“直隶官府菜”、四川人愣是把有限的饮食文化资源,创新经营出了一大堆的川菜品牌企业。而山东人有现成的孔府菜,是一个巨大的餐饮品牌资源库,但至今没有把它叫响。其实,何止没有叫响,因为对此缺乏统一认识和规范管理,近几年的随意经营、任意宰割,已经使孔府菜的品牌影响力大大降低,把孔府菜的文化资源严重浪费掉了。
二、对中国孔府菜内涵的再认识
中国孔府菜诞生于素有道德文章、诗礼传家的孔府中,它的形成深受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影响。确切地说,包括孔府菜在内的孔府饮食行为,是借饮食活动的种种形式,来反映中华民族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的思想意识,这是―种民族精神使然。
以笔者浅见,在孔子全部的饮食思想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有两个:一是孔子的“礼食和德”的思想;二是孔子“饮食养生”的观念。这也是后世中国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精髓所在,笔者把它称之为中国孔府饮食文化精神。孔府菜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在今天弘扬孔府饮食文化、大力促进孔府菜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这两个核心思想为灵魂。
1 孔子“礼食和德”观念对孔府菜的影响
孔子一生恪守周礼,到处宣扬推行周礼。而“礼”的内核反映在饮食生活中,就是有等级、有尊卑、有秩序、有道德、有规范、有礼貌的饮食原则。所谓的“礼食和德”就是始于这样的饮食思想之上。孔子有关“礼食和德”的主要言论散落在《论语》的各篇中,《乡党》篇内容较为集中。
孔子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饮食生活中,也要有很高的标准,要讲究食德,要完全按“礼”的规范去做。“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有盛馔,必变色而作”、“有酒食,先生馔”、“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等言论,都是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君子遇到美味要郑重其事地对待,并且要请长辈和老师先食,这是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有道德的人,不仅自身要讲究食礼食德,如果在宴饮中发现不合乎礼仪要求的地方,就应按规定加以制止。“席不正,不做”、“觚不觚,觚哉,觚哉”。宴席摆设的不合乎要求,甚至使用的酒杯不象酒杯的样子,不规则,都是不允许的。这一观点,完全是为了维护他的礼而这样做。事实上,宴席的规格化和程序化,如果不按已有的礼仪规范进行,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中华民族历来所倡导的“礼食和德”可以说是孔子“礼食”思想的生动体现。孔府菜对此是秉承不悖的,今人如果在促进孔府菜的发展中不能够认清楚这一点是不行的。
2 孔子饮食养生理论对孔府菜的影响
中国孔府菜,根植于孔子世家与儒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以其丰厚的历史积淀与悠久的历史传承,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官府菜肴体系,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府菜与孔府宴席的形成与发展中,饮食养生是它的核心内涵之一,因为它深受儒家饮食养生观念的影响。
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乡党》中,记录了孔子一段关于菜肴、食馔饮食养生的论述,系统阐述和表达了孔子的饮食养生观。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做”等等。孔子关于饮食养生的论述对于今天人们所食用的孔府菜与闻名遐迩的孔府宴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正确认识孔府菜“文化遗产”的含义
众所周知,中国孔府菜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时间、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由此看来,“孔府菜”属于传统手工艺技能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序列。因此,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孔府菜是以“孔府烹饪技艺”的名称出现的,所展示的就是
这样的文化蕴涵。
1 “孔府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包括“孔府菜”在内的中国烹饪技艺都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范畴,无论“孔府菜”还是中国菜系,以及其他各地方饮食风味、各少数民族的饮食风味都是由众多不同风格的菜肴构成的一个体系。这样一个庞大菜肴体系的形成,肯定不是由―人、在一时、在一地能够完成的,而是经过了无数代人的长期实践与经验积累,以及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形成的。“孔府菜”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它是在经过了千百年来、无数在孔府司厨的劳动者一代代人的心血付出与智慧积累,以及与孔府文化的熏染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菜肴体系。因此说,“孔府菜”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智慧结晶的代表之一。
孔府菜是中国官府菜中传承历史最为久远、风格独具一格、宴饮礼仪风俗与食馔体系完备、影响面最大的菜肴体系。而在历时两千多年的历史积累中,既有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也有孔府与宫廷饮食文化的交流,同时孔府厨房中的厨师又是来自于曲阜周边的省份,其本身就具有融合性。这其间,既有厨艺的交流,也有食材的互通,更有饮食风俗的相互融合。所以说,在孔府菜的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饮食文明与饮食文化的所有印记,是一个民族饮食文明的缩影。
2 “孔府菜”是众多饮食风味、烹饪技艺的集合体
如果我们从孔府菜肴体系中单独拿出某一个或几个菜肴,把它放在其它的任何一个菜肴体系当中,很难分辨出其中哪些菜肴是孔府菜,甚至包括那些具有明显名称标志的孔府菜肴,如“诗礼银杏”、“带子上朝”、“一卵孵双凤”等等,这些是大家公认的“孔府菜”。实际上,这些富有文化含义的菜肴名称都是后人在挖掘整理“孔府菜”的时候根据传说、零散资料更改、创新后添加上去的,在原始的孔府膳食档案和菜单中是根本没有记录的。如“诗礼银杏”的原名是“蜜腊银杏”、“带子上朝”的原名是“百子肉”、“一卵孵双凤”的原名是“西瓜鸡”一类的通俗名称。
从这样的意义上看,“孔府菜”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对其进行挖掘整理时开始,就已经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创新。事实上,孔府菜所有的烹饪技艺都是来自于各地方民间的烹饪工艺。今天孔府菜的主体是鲁菜的基础,当年在孔府司厨的那些厨师在明清年间有的来自于曲阜、济宁当地,有的来自于济南、泰安等,是这些有名或无名的厨师把鲁菜的烹饪精华汇集到了孔府的厨房中,形成了孔府菜的基础。其次,明清年间借助京杭大运河的经贸来往与人员交流中,具有江浙风格的众多菜肴传进了孔府,使孔府菜在鲁菜粗犷雄壮之美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江浙菜肴细腻精致的特点。再次,更有清朝年间孔府与宫廷交流的密切关系,使清朝宫廷菜肴的制作技艺也传进了孔府中。
综上所述,孔府菜的形成,是汇集了包括宫廷御膳与众多民间烹饪技艺在内,并且汲取了各地方风味的烹饪精华所形成的一种官府饮食文化代表,是若干烹饪技艺与菜肴制作的集合体。因此,“孔府菜”就产品意义来说,是一个不能够被支离破碎的文化产品,是一种整体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笔者认为,经营者对这一含义的理解非常重要。从这个层面上看,任何餐饮酒店只制作提供单个或者是少量的孔府菜肴作为提高招徕客人的影响力,而不是通过整体策划全面展示孔府饮食文化风貌的经营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
3 “孔府菜”是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品牌资源
毋庸置疑,从现代餐饮市场经营的角度来看,“孔府菜”应该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品牌资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孔府菜的本身而言,他的独特性很难从技术层面、或者是菜品层面与其他菜肴明显分化出来。笔者认为,“孔府菜”与其他风味菜肴体系真正不同之处是因为“衍圣公”府在中国历史上的显赫地位、孔子后裔传承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孔府道德文章诗礼传家的文化背景,正是这些因素赋予了孔府菜至高无上的历史角色地位与知名度。因此,我们说,“孔府菜”就整体来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品牌,是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品牌资源。资源是需要后人去开发利用的,是需要进行传承创新的,不能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一味的去复制它、模仿它。否则就会把“孔府菜”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凝固与定格,这可以说是目前许多“孔府菜”经营者的一大误区。
四、孔府菜的创新与品牌经营
关于孔府菜的创新发展,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引人注目的问题。笔者首先要给大家两个警示:第一,不能把孔府菜“博物馆”化、文物化。不能受历史性的局限,要敢于突破,大胆创新;第二,不能够把孔府菜支离破碎、随心所欲的胡编乱造。笔者认为,孔府菜的创新发展,必须首先要走出这两个误区。
与此同时,在促进孔府菜的创新发展中,还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运用民族智慧与创造精神,去创意孔府菜;二是通过资源整合,创新以孔府饮食文化为主题的餐饮文化品牌。通过一个“创意”和一个“创新”来提升孔府菜的餐饮品牌价值与产品品质。
如果我们能够把“孔府菜”真正视为一个具有无限文化内涵和发展空间的文化品牌资源来认识的话,成功经营孔府菜就有了起码的基础条件。但这需要文化产业经营者、广大餐饮经营者、广大烹饪工作者,以及其他众多关心孔府饮食文化发展的有识之士,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创造精神,去创意孔府菜,从“孔府菜”这个巨大的文化品牌资源宝库中去寻找、发掘有价值的产品资源,并通过资源整合来创新以孔府饮食文化为主题的餐饮文化品牌,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孔府餐饮文化品牌经营理念的运用
在现代市场运作的情况下,孔府餐饮文化品牌的经营也是需要按照品牌经营的理念进行,包括一个完整意义的品牌策划、产品定位、传播策略等。任何仅仅想依靠某种孔府菜的单个菜品来赢得市场机会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孔府菜”经营模式包括:一是创意富有不同审美风格的孔府文化主题餐厅,如孔府养生馆、孔府礼食体验馆、孔府满汉大筵馆等;二是创意不同风格的孔府文化主题宴席,如孔府千秋宴、孔府海参宴、孔府喜宴等;三是创意其他能够展示孔府文化主题的餐饮项目,如孔府茶馆或茶吧、孔府酒廊、孔府快餐店、孔府面点房、孔府民俗大厨房、孔府粥铺等等。
从餐饮品牌创新与经营的角度来看,数百种孔府菜肴的生产销售与客人的消费,是需要进行文化包装的,需要进行市场运作与品牌传播的。一旦以“孔府菜”为主打产品的餐饮企业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其品牌企业的形象有了一定的吸引力与影响力的时候,每一个孔府菜肴才真正具有无限的市场价值与发展空间。
2 在品牌经营的旗帜下进行孔府菜的创新
由于“孔府菜”近年来的实际经营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于是许多有识之士想到了孔府菜的创新问题,而且有许多厨师对此付诸实施,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这样意义上的孔府菜品创新,毕竟是仅仅从菜品或烹饪技艺的层面来进行的,不是完
整的文化品牌资源意义上的创新,难免失之偏颇,甚至致使孔府菜品的创新出现了杂乱无章的局面。如前所说,孔府菜中的一些菜肴,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种菜肴多达十余种的配料与做法,可谓五花八门,各用奇招,简直达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烹饪专业工作者进行菜肴创新的本意是无可置疑的,但如此以来,却把孔府菜的本来面目搞的一塌糊涂,使消费者如坠云雾之中,无法分辨孔府菜的“真伪”,无疑是对孔府菜这一餐饮文化品牌资源的损伤。
其实,就菜肴食品而言,孔府菜是没有真伪区别的,问题是所有的孔府菜肴一旦失去了孔府文化背景与孔府文化元素的包装,其光芒就不复存在。所以,孔府菜需要创新,但更需要在孔府主题文化餐饮品牌的大背景下进行创新才有意义。有人问:川菜可以成为孔府菜吗?笔者的回答是:如果所经营的孔府文化主题餐饮酒店,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餐饮企业,经过创新、赋予川菜一定的孔府文化元素,它就可以成为孔府菜。一如麦当劳、肯德基制作销售中国的“油条”、“煎饼卷”一样,此时的油条、煎饼卷就属于麦当劳、肯德基的产品。当然,道理是如此的简单明了,但实际运作起来又是如此的艰难困苦。
3 充分发挥“孔府饮食文化”的符号效应
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创新与成功经营,不仅仅完全依靠过硬的产品,更需要全面的文化包装与经营策略。“孔府菜”的市场运作与经营,需要在酒店形象上全面运用“孔府饮食文化”的元素,充分发挥“孔府饮食文化”的符号效应。包括餐厅的装饰、餐桌台面的摆设、餐具的设计使用、桌上用品的设计、服务员服装的运用等等,无不具有品牌传播的意义与价值。如果从品牌战略方面来看,这需要一个完整意义的文化包装与品牌策划,建立起一套完整的“VI”系统。由于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在此不进行详细的论述,只是从创新“孔府菜”经营的角度以给大家提示。
4 在时代背景中体现孔府菜的原生态
如何在符合现代饮食消费者的需求与符合时代餐饮业发展潮流中,把孔府菜经营成为具有文化品牌价值的产品体系,可能有很多值得经营者去研究的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回归孔府菜原生态、养生态的本质特征与工艺方式,这是保持孔府菜饮食文化精神的最好办法。今天孔府菜的制作,虽然避免不了应用新的技法与原料,但最大限度的保持孔府菜制作中的原生态特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任何过分使用添加剂、任何过分的掩盖装饰、任何背离孔府菜基本技法特色的改造,以笔者看来都是要不得的。因为如此以来,不仅失去了孔府菜的本真,也失去了孔府菜饮食养生的目的。
5 回归孔府饮食的礼仪文明,但又不失时代精神
山东大学教授袁澍在主编的《餐饮(论语)――孔子礼食箴言》一书中,对孔子当年所提倡的“食礼”文明与儒家的“礼食”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阐述,作者倡导把孔子的“食礼”与儒家的“礼食”思想运用到现代的中餐宴席服务当中去,对此笔者是非常赞同的。一如山东济南珍珠泉宾馆徐总经理在该书的序中所说的那样:“中餐走向世界,孔子是最亮的旗帜,温饱后的中国,‘国学’是必要的精神美味。如果让我们的菜品说话,把儒学的价值观念在餐桌上表现出来;让我们的服务流程说话,把儒学的礼仪规范用服务手势、语言、程式在餐桌上展现出来;让我们的就餐环境说话,把儒学的治国安邦、修性养生的功能用装饰符号、古音雅乐烘托出来,那么酒店餐饮一定会增加更多的文化亮点和竞争力。”
回归孔府饮食的礼仪文明,在孔府主题餐厅或宴席的宴饮服务过程中,融合孔子的“礼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各种礼节礼俗等,是促进孔府菜餐饮发展的重要元素。现代孔府菜的宴饮过程,不仅需要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服务礼仪,也需要融合孔子“饮和食德”、“礼仪文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满足当代人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要。五、孔府菜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孔府饮食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孔府菜”只是这颗辉光闪烁明珠上的一个最熠熠闪亮的点,而且可以说是在我国当代餐饮市场上最富有文化创意价值的部分。我们需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在传承儒家民族精神的前提下,赋予孔府菜更加丰富的文化精神与科学内涵,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这也正是孔子当年所提倡的“不舍昼夜”、不断奋进的创新精神。
1 孔府菜热已然形成
如前所述,当前在我国餐饮市场上、特别是北方地区掀起了一股“孔府菜”热的浪潮。在孔府所在地山东济宁市,旧有的阙里宾舍、杏坛大酒店和新落成的儒家东方花园酒店,都是以孔府菜为餐饮经营的主体,而且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取得了极其客观的经济效益。更有大小不一、风格各异、形形的社会类餐馆,也以经营孔府菜为其招徕。近几年在北京重现的孔府文化主题酒店“儒宴”,已经以其良好的菜肴品质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优秀的管理水平赢得了北京就餐客人的喝彩。与此同时,中国孔子基金会与山东省鲁菜研究院联合在济南大学成立了孔府菜开发研究基地,拟定了孔府菜推广培训计划,并且正在一步一步实施。
为了全面促进孔府菜健康、有序的发展,山东省济宁市烹饪协会、济宁儒家酒店管理公司、济宁市旅游局、济宁市商务局等于2011年联合成立了“中国孔府菜发展联盟”,为孔府菜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生活品质的提升与饮食养生的需求
孔府菜是一个健康养生、温文尔雅的食馔体系,有以“饮和食德”为核心的礼仪文明服务形式,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与生活积累,有道德文章与文人指点的审美背景,有高尚优雅与种类繁多的宴饮程式……这一切,无不与当代人高品质的生活需求相吻合。尤其是孔府菜的健康养生特质与独特的儒家文化底蕴,是进行餐饮品牌运营与吸引当代客人消费的最佳资源。生活品质的提升基于饮食健康与饮食文明之上。我国明清年间宫廷饮食与官府饮食,之所以以鲁菜为其主要食馔体系,其原因之一就是鲁菜与孔府菜一样,具有良好的健康养生底蕴。而饮食中的礼节礼仪、筵饮文化也是人们追求的内容之一。从这样的意义来看,仅仅从满足人们对饮食的健康与养生需求方面而言,孔府菜在当代餐饮市场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与诱人的发展前景。
3 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重视
篇9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式产品;婚庆酒店;体验化设计
体验经济时代是继单纯的商品经济时代之后的一个日益受到关注、富有生机的经济时代。21世纪的今天,属于服务性行业的饭店业也面临着日益白热化的竞争,特别是高星级酒店间的竞争更是愈演愈烈。面临婚庆消费者这个不断壮大的群体,饭店应充分利用体验经济时代下人们对个性化的精神体验的需求,抓住商机,全力打造婚庆型主题酒店产品,使婚庆消费者有一个全新的体验过程,最终达到酒店与消费者的双赢。
一、婚庆型主题酒店进行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意义
婚庆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商机的市场,婚庆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增长点,中国的婚庆产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高峰期。根据各大城市的报纸报道统计,自2005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大饭店的全年婚宴就大多提前排满。婚宴利润相对比较高,即使酒店免费提供一系列新人蜜月套房、喜庆蛋糕、鲜花等优惠,婚宴的利润率也达30%~40%,大部分酒店50%以上的利润来自承办婚宴。与此同时,婚宴的档次也明显提升,这两年喜宴投资花费有明显上涨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人的婚礼正由“物质型”向“精神型”转变,新郎新娘越来越多地关注文化层面,更加追求时尚、健康、文明,个性化、时尚化越来越强。结婚消费项目也不断增加,婚庆的档次也有较大提升,婚礼现场的灯光、音乐、司仪等标准也节节攀升;对婚宴气氛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里,婚礼出现了新的变化,婚礼的形式、内容、地点变得多样化、个性化。面对不断火爆的婚庆消费市场,婚庆型主题酒店应积极的迎合婚庆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设计出新颖的服务产品以吸引消费者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而“体验式”产品无疑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婚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伴随行业分工细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饭店提供的新婚消费产品和服务将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服务档次和内容也将不断提升,婚庆酒店与婚庆消费市场最终将达到双赢。
二、婚庆型主题酒店产品设计的基础分析
1.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基础分析
一般说来,在饭店中产品体验化设计包括体验载体和体验内容。体验载体包括特定时间、特定空间下顾客所接触到的存在吸引力的要素,针对婚庆消费者,饭店出现出的体验载体则一般有酒店自身的文化、基础设施、服务形象,它是顾客体验活动的先决条件。而体验内容则是在体验载体的基础上为体验活动开展所追加的价值要素,实质上是酒店所营造的氛围、情境、提供的各项服务等。所以针对日益需求个性化的婚庆消费者,婚庆酒店在服务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基础要素,不断提高服务产品的综合效益,使服务产品符合时展的需要。
2.婚庆酒店产品体验化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在标准化与规格化大生产的现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物资需求逐步得到满足。在经历了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之后,精神生活便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饭店服务产品的设计逐步转变为以愉悦人的精神为主的体验设计。在婚庆酒店中,产品的体验设计主要是通过增加产品的感官体验和营造体验氛围两方面来实现。感官体验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方面的体验。我们的视网膜、耳朵和神经细胞每天接收到无数的产品信息,决定是否注意并储存感官信息的是大脑中的海马区。海马区喜欢鲜明跳跃的信息,响亮的声音、绚丽的色彩以及粗糙的表面要比柔软的声音、素淡的颜色和光滑的表面更引人注意。因而,有效地增加感官刺激能使人们的体验更加鲜明,产品更容易被感知,从而促进产品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利用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五种刺激能够产生美的享受、兴奋和满足,激发顾客的购买欲,增加产品价值。营造体验氛围则是充分利用饭店各种设施设备,搭建体验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的环境。
三、婚庆型主题酒店产品的体验化设计示例
在婚庆型主题酒店中,体验是贯穿于酒店所有的环境、氛围、服务等产品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顾客体验过程。笔者正是从体验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并以新人经过酒店的不同地方为廊道空间,在这样空间上设计一系列具有个性化的体验性产品。
1.消费者对酒店外部感知的建筑设计
顾客在还未抵达酒店但已经看见酒店时,便对酒店有了初步感知。这就要求酒店的建筑在地理位置的选择、建筑风格及样式上有一定考究。酒店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一般会考虑可进入性、周边环境、交通便利等因素。对于婚庆型主题酒店而言,由于它针对的目标客源是新婚夫妇,而如今新人对婚礼的要求日益向精神型转变,因此应尽量选择视野开阔的郊区或绿化较好的城区,从而满足消费者审美的需求。在建筑风格及样式的选择上,建筑的外部色彩以红色主打,因为婚庆型主题酒店不同于其它类型的酒店,喜庆是它永恒的基调。
2.体验序幕阶段产品的设计
新人到达酒店后第一印象就源于大堂,大堂是体验整个体验过程的序幕,因此透过这个序幕展示酒店的特色是非常必要的。
(1)大堂外。矗立一个小型的音乐喷泉,当欢快的婚礼乐曲响起,泉水则随着音乐的节奏展示不同的“舞姿”,蕴含对新人的热烈欢迎;离喷泉不远的地方是一座巨大的被爱情之箭射中的丘比特雕像;大厅建筑的上边是水晶滚动屏,不断滚动着对新人祝福话语的字幕。
(2)大堂内。进门处是两盆长势旺盛的迎客松盆景,地板由天然石块拼砌而成,。在大堂内还设有一个类似银行自助查询的服务系统,它主要集中了来酒店举办婚礼的新人相册、酒店宣传资料、婚礼仪式等信息,方便客人自助查询,使他们从中获得教育体验。每逢有婚礼举行,酒店还可以让酒店专业的演奏乐队前来助兴,在大堂入口为客人献上具有民族特色的婚庆乐曲。
(3)电梯口。由于参加婚礼的客人较多,而且客人上下楼的时间比较集中,因此电梯口的设计要宽敞,电梯的承载量要大。电梯门口是穿着整齐的礼仪小姐为客人引路;电梯内播放舒缓的音乐。
3.体验兴奋及阶段产品的设计
(1)场地的布置及体验氛围的营造。在对场地进行布置前需要对一场婚礼构思一个良好定义的主题,因为一个好的主题体验意味着为一个参与性的故事撰写剧本,为剧情的发展提供线索,并由此开展体验的剧情。如针对时尚婚礼这一主题的宴会厅可以布置白色的百合门柱、贵族型的纯银餐具、白色的大冰雕等装饰物,打造一个以白色为主格调的高雅、时尚氛围的婚礼;又如针对浪漫婚礼可以设计七星伴月舞台,主台置于中间并对其大肆渲染,次台则绕主台边而摆,蕴含圆圆满满之意,又起烘云托月之效。在宴会厅的顶部设计一个吊脚花篮或秋千,当婚礼正式开始后新娘慢慢从天而降,如同天外飞仙,让人充满梦幻般的遐想;又如针对民俗婚礼酒店可以收集一些民间传统的婚礼仪式,在主台背后张贴大红喜字,厅面挂红彤彤的大红灯笼,餐桌上插着五彩缤纷的心形气球,同时酒店还为新人准备了龙凤椅套,这些都会大大吸引人们的视线。
(2)场景的设计。一般而言一场完整的婚礼仪式都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灯光熄灭主持人开场、新人出场、新人答谢父母、新人宣誓、互换信物、新人拥吻、灯光亮起客人就餐。本文在对场景进行设计时会根据上文提到的不同主题婚礼,对婚礼仪式的部分环节进行场景设计。如针对时尚婚礼可以设计“蝴蝶起舞”这一场景酒店为新人采购一些蝴蝶,并在新人的胸花上洒上,新人出场时服务人员放飞蝴蝶,蝴蝶便会停歇在新人身上,蕴含着忠于情侣的意思;又如针对浪漫婚礼可以在新人互换礼物时设计新郎为新娘摘取天上的星星这一场景,当新娘接过新郎手中的星星瞬间星星幻化成耀眼的铂金钻戒,新娘在这样的场景中一定会感到幸福不已;针对民俗婚礼酒店可以将民间的“背新娘”这一情节融入婚礼中,主持人随机地在来宾席中抽取一位男客人,让其背着新娘到主席台,而男客人的妻子挂一个大醋瓶,如果男客人故意推托则可以让他接受一些小小的惩罚,如把脸抹黑、在背上贴字条,当然惩罚的内容不宜过多这样的场景不仅可以在座的宾客捧腹大笑也会给新人留下深刻的回忆。
(3)菜单菜品的设计。一般而言菜单外观的设计以大红基调覆盖全篇,配以黑色或白色祝福字体及喜庆图案:如金色的喜字图形、金黄的凤冠图形等。婚宴中的菜肴数目为双,如:八象征发财,十象征十全十美,十二象征月月幸福;在菜肴的命名方面尽量选用吉祥用语,以寄托对新人的美好祝福从心里上愉悦宾客,烘托气氛,如:芙蓉海鲜羹可以命名为浓情蜜意,西芹百合可以命名为百年好合;婚宴中的菜品如果是色、料成双成对可以以鸳鸯命名如:鸳鸯鱼片、鸳鸯酥等等。婚宴中菜肴大部分以红色为主一般为酱红、棕红、橘红、桃红,给人以喜庆的感觉。婚宴中的水果一般选择石榴、西瓜(籽多含多子之意)、蜜桃(取意今后生活甜蜜美满)。
4.体验结束阶段产品的设计
当新婚夫妇结束了在酒店的体验活动,酒店可以提供一些附加服务增加顾客的体验价值。如为客人提供会员制服务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当客人再次光临酒店,为其提供一定的折扣;派送纪念品如情人锁,让顾客时常“睹物思店”。由于婚庆消费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淡旺季明显,因此婚庆型主题酒店在进行体验化产品设计时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与婚纱影楼、旅行社等企业进行密切配合,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动促销。
综上所述,对婚庆型主题酒店的产品进行体验化设计,作为酒店既为消费者提供体验机会和情感性消费,又因此而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和持续的经济效益,同时酒店自身也会在文化与经济互动中,获得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民俗文化;资源;类别;广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65-04
广西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有壮、瑶、侗、苗、仫佬、毛南、水、彝、仡佬、京、回族等,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灿若繁星,异彩纷呈,展现出神奇而迷人的民俗风情,具有无以伦比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本文将从物质民俗文化如服饰、饮食、居住等;社会民俗文化如家族、生活礼仪、邻里关系等;精神民俗文化如、岁时节俗、各种禁忌、游艺竞技等三大方面进行论述,这对认识、了解和挖掘广西民俗文化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发展民族区域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服饰、饮食、居住习俗文化
1.广西各少数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各民族的服饰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是各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鲜明民族的表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
民族服饰记载着民族故事传说。民族服饰上的饰纹、图案和颜色,都有深远的寓意,记载着民族的神话、始祖的传说或民族信仰崇拜。如白裤瑶妇女衣背上所绣的方形大印图案,就是传说中当年被土司抢走的盘王印,绣在衣背上是寓意要世代铭记;男子白裤上绣制的是五条鲜红垂直线,则是寓意祖先与土司奋战时的手指血痕,也是对祖先的永世缅怀。又如融水苗族的服饰上有蝴蝶吉祥物,妇女胸前缀饰的银蝴蝶,表现了她们对女性祖先的崇拜。侗族服饰图案中的混沌花,传说是侗族创世女神在地上化身金斑大蜘蛛的花形变异,她创造了天地日月、动植物和人类,是创世主神。所以,服饰上的混沌花表示了侗族对母祖的崇拜。
民族服饰体现着民族风俗习惯。广西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在民族服饰上也有所反映,如瑶族头饰是缠头和由缠头演变的三角形帽、尖塔帽等,足饰是打绑腿,这是因应环境而形成的。瑶族长年生活在大山深岭,山高林密,野兽多,戴三角尖帽可防兽害。另外,山中荆棘丛生,上山劳动或打猎,以布裹头,可保护头部不被树桠或荆棘勾伤,打绑腿则是防毒虫、毒蛇咬伤,还可清除腿部的疲劳。壮族男装一般为短上衣、对襟衫。裤子的裤腰头宽大裆宽,裤筒也很大,腰扎布带,头缠黑头巾,以赤脚为主,这也是方便劳动。毛南族男装为右开襟衣,下穿宽筒长裤,劳动时扎三角形绑腿,裹头巾,束腰带。女装是镶三道黑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滚边长裤。侗族女性的服饰多为短衣长裙,衣服的边角都配有花边和飘带,白褶裙层层叠叠,穿戴起来,特别绮丽多姿。
民族服饰蕴含着民族审美情趣。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多为单色布料,色彩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它积淀着特定的文化内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色彩喜好。壮、瑶等民族喜用红、黄、橙等明快的暖色调,具有温暖、幸福吉祥的之意。苗、侗、水等民族爱用黑、兰、白等淡雅的冷色调,则有庄重、力量和神秘的之意。各少数民族服饰的图形纹样很丰富,主要有名花佳木、益鸟灵兽和祥云流水等。这些图纹精心绣镶在不同的部位,表现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如壮族多用几何图纹和动、植物纹样构图,造型生动形象,写实性强。瑶族则以草、花、树、山等自然物为纹样,再饰以动物纹样构图,造型富于变化。侗族女性普遍爱好佩带银首饰,头挽偏髻,插银梳和银簪,两耳戴银环、胫着银圈、手戴银镯,胸前佩银链,背有S形银垂和六面银砣等,体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2.民族饮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广西少数民族散居于八桂大地,因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发展、信仰习俗和食物品种、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创造了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
民族饮食习俗独特而丰富。广西少数民族的主食大致相同,一般以大米为主,山区民族多食玉米,辅以薯豆。副食则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民族风味。如壮族在清明节或三月三,家家做五色糯米饭,吃五色糯米饭。五色是红、黄、黑、白、紫,除白色外都是用相关植物汁浸染,蒸熟后就成了五色饭。壮族人把五色饭看作是吉祥安康、五谷丰登的象征。又如瑶、苗、侗、毛南、仫佬等族都有腌制酸食、爱吃酸菜、酸肉的习俗,几乎家家有酸坛制酸品,日常饮食是无食不酸。瑶、苗、侗族有“打油茶”的习俗,油茶既香甜可口,又消食健胃,驱湿避瘴,深受各族民众喜爱。
民族饮食规矩和禁忌习俗。各民族在饮食方面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禁忌,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如壮族人进餐时,父母坐正座,两侧是儿女,媳妇坐在公婆对面。瑶族人在饭桌靠神龛一侧上位设虚座,不坐人,以示对祖先的崇敬。瑶族人忌讳吃狗肉,传说犬是瑶族的图腾,奉为神灵,因而世代忌食狗肉。毛南族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打饭碗,不能谈丧事和不幸的事,若在饭桌边打烂碗、杯,认为是一种不好的预兆。苗族有“分鸡心”的习俗,餐桌上主家会把鸡心或鸭心夹给客人吃,意在交心,但客人不要独吃,要与主家分享。如若客人独吃,则被主人认为难以交心。
3.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形式因民族不同而不同,民居建设各具特色,顺天循理,不违自然,蕴含着深厚的传统习俗。民族村寨往往依山傍水,沿水而居。因山岭陡峭,常年潮湿,草深林密,又有毒蛇猛兽的危害,所以,房屋结构多为干栏式建筑。
民族聚居形态各异。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因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和的不同而形态各异,但总体特点是靠山沿水,村后有山林,村前视野开阔,背风向阳,邻近是田地、河流,方便村民生活劳作和出行。壮族村落的地势比较高,或坐西向东,或坐北朝南,通风向阳。认为朝向东南易得暖风阳气,人畜兴旺。壮族一般是同姓聚居,村落大小不等,大的几百户,小的十多户。瑶族村落往往是依山势排布,据险而居,或在山腰坳顶,或在山脚坳下。因山高林密,不讲究朝向,但以靠近水源和田地为好,村落一般有十多户,也有二三十户,多是血缘关系。毛南族是同族、同姓聚居,一般不与外族、外姓杂居,村落房屋分散,各家互不相连。不同的聚居形式,展现了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性和风俗。
民居构造体现南方民族风格习俗。各少数民族的屋建筑形式以干栏式竹木楼房为主,这种建筑以竹木做材料,粗直的树木做柱子和大梁,屋顶盖着茅草、杉树皮或瓦,周围用竹片钉好糊上泥巴为墙,也有用砖石从地面砌封起来。建造干栏有一套传统仪式,首先是请地理先生定方位,择吉日请木匠师傅到家,置办酒席供奉鲁班。祭祀后,木匠在第一根柱上打一条墨线,叫做“开墨”,然后才正式动土开工。干栏一般是两层,上层住人,中间是厅,中厅正后上方设祖宗灵位,节日时供奉祭祀,祈求祖宗神灵保佑全家安康。左右两边是卧室,其中夫妻各居一室,沿袭古俗;下层关养牲畜、家禽和存放杂物,也可安舂碓或磨坊,方便加工粮食。干栏式建筑因其通风干爽宜居,又能防备毒虫猛兽伤害,而为山区少数民族世代喜爱。如今虽有部分民居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结构形式也有变化,但仍大致保留着干栏的结构形态,传统生活方式和居住习俗依然有很深的影响。
二、宗族关系、人生礼仪和交际习俗文化
1.广西少数民族一般以血亲为纽带,构成家庭房族,几个房族构成一个家族,具有强烈的宗族观念。房族内禁止通婚,清明节共祭祖宗。
宗族关系构成习俗。各少数民族由于自然地理和习俗的原因,社会关系构成都比较单纯,就是以血亲为纽带形成代际分支,构成家庭宗族关系。家族内部较少利益冲突,比较和睦,集中家族力量,可进行宗族活动,维护宗族利益。如壮族是以五代血亲为房族,聚居同一村寨。房族内有婚丧庆吊诸事,各家自觉出钱出物,相互帮忙。壮族同宗共认相同远祖,一般有祠堂,祠堂是族姓的标志,也是宗族凝聚的象征。每年祭祀,缅怀祖先,共聚相欢。侗族也是族姓聚居,诸事相帮。除祠堂外,侗族还建鼓楼,是族人集会议事和娱乐场所。大节气要祭祀祖先,族长念族谱,叙述祖先功业,告诫后辈毋忘祖上,延续祖德祖功。
民族内部的伦常习俗。少数民族的伦常规矩,多受儒家思想影响,遵循传统道德规范。如壮族伦常明定,房族内禁止通婚,若有败坏门风、族风者将受到惩罚。通奸或为非作歹者,受族人大会的苛责斥骂,甚至捆绑怒打,使其颜面扫地,无地自容。仫佬族宗祠议事时,全凭族长公论,若宗族敬祭无故不到,要革除家祠,极为严厉。家中老人寿终,三年期满,送神位入祠堂,但要设筵宗祀,新神牌位才能入龛,如若不遵,不准入龛祀奉。族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分,为尊者以德服人,下卑者明事知理。同姓不许谈爱通婚,如违族规天理,公议逐出,不准归入祠堂。
2.广西少数民族的婚嫁、寿辰、丧葬等人生礼俗。因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传统习惯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不同,呈现出神奇斑斓的色彩。
婚嫁礼仪习俗。各少数民族婚恋习俗,各成其规,各有其趣。受传统明媒正娶习俗影响,即便自由恋爱,也要按传统礼俗来定亲成婚。如壮族说媒,有发媒、闯门、踏门、架桥等过程。瑶族的说亲简单有趣,男家托媒人带八个红鸡蛋到女家说亲,女家如同意就收下,然后把红鸡蛋敬在神台,再分给家人和亲戚吃,亲事就定了。仫佬族遣媒求亲,先约定相亲时间,双方互看人品长相,如满意,再看其家境,若无意见,即以八字合命,问卦算命,如无不吉,婚事即定。瑶族婚礼仪式很讲究,无论嫁娶都有几十人的送亲、迎亲队,婚礼当晚,喜宴后,举行拜堂仪式,供桌摆着五荤五素供品,点着红蜡烛。新人向天地、祖宗灵位行十二大拜、三十六小拜。再向祖父母、父母行十二大拜、三十六小拜,婚礼才告结束。苗族婚礼前一晚,新郎与两个同伴到新娘家接亲,待到夜半,从小路把新娘接回家,尽量不要被生人发现,否则就不吉利。到家后,新娘先住隔壁家。次日,才接进男家,吃了用麻绳绑的酸鱼,就在男家开始了新生活。
奇特的人生寿辰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对人生寿诞很重视,庆贺的形式也与众不同。一般是六十岁开始做寿,逢十年做一次寿。因环境条件和习俗的差异,庆寿的规模形式和寿礼各不相同。一般诞辰寿礼大致有:鸡、鸭、酒、肉、果、饼、寿米、寿、寿衣、寿饰、寿帽、寿鞋、寿帐、寿屏、寿镜、寿匾、寿联、布料、玉镯、红包等等,壮族做寿也有以棺材或寿材这样独特的物品作寿礼,其意在保佑老人健康长寿,是一种备棺充寿的习俗。仫佬族要做增寿衣,择吉日请名裁缝主持开剪仪式,以一只猪头、一只鸡、一匹布祭祀祖先,裁缝用银纸做成花红插到香火炉上,表示主人已到寿年,再剪一小片布料贴在花红上。祭毕,开剪裁布制作寿衣。寿衣平时不穿,送终时才穿。
神秘的丧葬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历来重视孝道,对长辈不仅在生前尽孝,逝后同样是视死如生,以敬畏之情,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过程烦琐而神异。在老人病危弥留之际,先抬到地上的席子,不能在床上断气。老人去世后,先洗浴净身,然后穿上寿衣和寿鞋,盖上白布,待吉时入殓。入棺忌哭,不能让眼泪滴在棺内或逝者身上,否则就不吉利。遗体盖着寿被,棺面再用被单或毯子盖上,棺前放长明灯,摆着灵牌和供品,孝男、孝女披麻戴孝守灵尽孝,哭诉逝者抚育之恩和失亲之痛。出殡时,道公随棺送葬,沿途撤米、谷、纸钱。孝子捧灵位、持孝棍,走在送葬队前。少数民族普遍实行土葬,也有捡骨葬、火葬、凶死葬、冥婚葬等葬俗。棺木下葬时,孝男孝女在跪坑前,道公念咒,把棺放下坑,孝子撒上第一把土后,众人才挖土掩埋。服孝期间,至亲不脱孝服,夫妻不能同房,不坐高凳,不外宿,不赶圩,男不娶,女不嫁,不剃发,不参加歌圩等,灵牌到守孝期满才焚化,表示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逝者的怀念敬重。
3.广西少数民族虽生活在偏僻山区,但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民族交际礼俗和社会道德习俗,并世代传承,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朴实的社会交际习俗,广西少数民族素来好客,热情大方,讲究礼节,社会交际真诚朴实。如壮族人与陌生人见面,往往尊称对方伯父、伯婆、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客气而有礼貌。对来家的客人,不管认识与否,都请到家歇息,待之以烟茶。如若招待客人吃饭,还把鸡头鸭头夹给客人吃,以表敬重。侗族待客人也很友善,男主人会热情陪客说话,女主人则忙着打油茶,然后双手捧上,恭请客人品尝。仫佬族与人交往,常以歌为礼,以歌交友,半路相逢,也会邀请对唱。客人到家,酒足饭饱后,也是相邀对唱,以尽主家情谊。少数民族的交际习俗没有虚假的客套,完全发自内心真诚相待。因此,民族间十分和谐友好。
行善尚义的道德习俗。广西少数民族民风淳朴,好善尚义,乐于助人,彼此尊重,对世代传承下来的规矩有普遍的共识和默契,都是自觉维护和遵行。如壮、苗、侗族自古就有打标记的习俗,在割草、砍柴、开荒、拾粪、打鱼等时,只要对所属之物打上标记,如挽一个草结、插一根树枝、挖几块泥土,就表示其物已有主了,后来者看到标志,就会走开,即使是周围无人,也绝不会拿走。否则,一辈子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瑶族也是忠信厚直,相互间从不防备,平时外出,从不锁门,只用一根木棍横在门扣上即可,不必担心有人进家偷盗,地里的瓜果也不会有人乱摘乱拿。借钱借物,只是口头说说,不立契据,借用的人也会自觉归还。村寨里哪家要建房或办婚丧大事,都是全村帮忙,慷慨尽力,一点也不计较。
三、信仰、年节和游艺习俗文化
1.广西少数民族是多元化信仰,崇拜多神。遇事多占卜问鬼,求神拜佛,有浓郁的信鬼好巫习俗。乡村重建宗祠、庙字,修造祖茔。村寨普遍有庙宇,四时奉神,烟火不断。
信仰习俗多元化。各少数民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星辰风雷、山水草木都有神灵,会显示灵异。如壮族村边都有神树或神山,村人供奉膜拜,祭以香火,祈求保佑。瑶族砍山、伐林、狩猎前要先祭山神,求神赐福,对火神、水神也很敬畏,火堂终年要留火种,表示有火神的福佑。新妇过河过桥,要丢几枚钱币到河里,祈求水神保佑平安。各民族普遍崇拜地方守护神和民族守护神,敬奉社王、土地、灶王、雷王、玉帝、观音、、莫一大王等。受道教影响,有的建玉皇庙,四时供奉。佛教影响大的地方,以如来、观音为天神,建有观音庙或观音阁,每年也是香火不断,祈求神灵消灾赐福。
崇拜祖先神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家庭,一般都在厅堂正中后壁前安放神龛,神台下有供品桌,逢年过节都要以丰盛的祭品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全家。老人过世后,在举行葬礼的同时,在家中神台下立逝者灵牌,每天供奉,三年期满,烧掉灵牌,列入祖先神位,享正常祭祀。瑶族也设立祖先神位,每年过节烧香供奉,如搬家,还要把祖先香炉带走。仡佬族祖先神台忌放杂物,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毛南族习俗,过节时,大人小孩要烧香跪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幸福。
2.广西民族民间节庆繁多,每年大节有十多个,小节上百,可以说无月不节。节庆涉及生产、生活、宗教和民族历史等,或娱神,或娱人,或兼而有之,形式多样,极富民俗风情。
隆重的传统大节。广西少数民族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全国性大节中,其过节习俗与汉民族已渐趋同化。但有些传统大节,仍具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如社日祭祀,社日分春社和秋社。春社祭祀社坛,祈求社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秋社时,村人聚集社坛祭祀,酬谢社王,庆祝好年成。还以糯米饭拌猪血做血肠,煮熟分给各家吃,以此兆示村人家家兴旺。侗族春社有做艾糍的习俗,认为艾草是报春花,吃艾粑就表示开春。秋社则杀猪祭社,酬谢社王,全村一起聚餐。仫佬族社日,把猪肉切成块,用竹竿串好挂在社庙两边祭祀。然后把社肉分给各家,以示得到社王保佑。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元节,传说这天阎罗王要打开鬼门关,放出鬼魂到阳间寻找衣食。因此,人们要祭鬼、赶鬼,要在大门两边插上桃枝和茅草,阻止野鬼进家作祟。晚上到村头路边烧香烧纸,摆上祭品,让鬼魂吃穿,不再作祟害人。中元习俗体现了民间百姓的精神信仰,是最有影响的观念文化。
奇特的民俗节日。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独特的民俗节日,体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如壮族有蚂拐节、牛魂节、铜鼓节、三月三歌节;苗族有苗年、芦笙节、跳香节、斗牛节、拉鼓节;瑶族有盘王节、达努节;侗族有侗年、花炮节、冬节;仡佬族有吃虫节、拜树节、春耕节;京族有哈节;仫佬族有依饭节、牛马节;彝族有跳公节;毛南族有分龙节等等,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令人赞叹。如蚂拐节是壮族古老的祭蛙求雨宗教性节日,大年初一人们把捕到的第一只青蛙奉为神灵,再由捕蛙人主持抬蛙、祭蛙、葬蛙等神秘仪式,祈求蛙神普降雨水,保佑好年成。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全家要团聚守岁祭祖,由老人作祭词,敬念祖先名讳,每念一位往门外撤几粒米,再烧纸钱,洒酒祭祀。鸡啼时放鞭炮贺新年,清晨,男人和小孩要赶鸡鸭猪牛羊进栏舍,妇女到河边或水井挑新水,以兆示新年畜禽兴旺,五谷丰登,家人康泰。苗年还有斗牛、斗马等传统民俗活动。这些民俗节日虽说千奇百怪,但却能展现出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和传统生活面貌,是民族特性的重要内容。
3.各少数民族游艺歌舞,是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丰富多彩的游艺民俗。游艺民俗是少数民族群体智慧的结晶和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但可愉悦身心,而且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游艺活动中的规则要求,使人们懂得相互之间要默契配合,要讲究规矩和原则,才能达到目的,促进和谐。如打磨秋就是一项民俗游艺竞技活动,先把一根粗木作桩固定于空地上,再用一根长约六米的木杆横立在柱顶上,使两边等长能转动,转动时两头时上时下,犹如推磨,故名之。竞赛时,横杆两头人数相等,双方推磨秋一起转,跑几步后身体匍匐在杆上,随杆旋动起伏,落地一方用脚蹬地,使杆弹起并向前推移,旋转时可边唱山歌,如手伸开不扶杆子,也能娴熟地上下旋转,就比出了高下。这项游艺有很强的娱乐性,同时也很讲究团队的合作。这些千姿百态,风情各异的民俗游艺,极大地丰富广西的民俗文化。
多姿多采的民俗歌舞。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舞蹈、戏剧等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内容丰富,或以歌传情,或以舞表意,展现了各族人民多姿多采的生活情景和朴实开朗的思想情感。如壮族民歌就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等。在传统节日,或是婚恋嫁娶、生子、新房落成等喜庆之事,壮族人都喜欢以歌相庆,表达喜悦之情。其他诸如侗族大歌、琵琶歌,瑶族盘王歌、蝴蝶歌、酒歌、拉发歌等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生活信仰,闪烁着民族智慧与民俗内涵。各民族还有以舞蹈来表现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习俗。如壮族的绣球舞、茶舞、捞虾舞、师公舞、鲤鱼舞、白马舞、斑鸠舞、白鹤舞、鸿鹄舞、金鸡舞、斗鸡舞、龙鱼舞、蝴蝶舞、翡翠鸟舞、猫舞、凤凰舞、板鞋舞,瑶族的铜鼓舞、跳猴舞、龙灯舞、白马舞、山郎舞、雷王舞、三元舞、灶王舞,侗族的多耶舞、巫师舞、春牛舞,以及苗族的芦笙舞、板凳舞,毛南族的木面舞、仡佬族的牛筋舞、水族的斗角舞、京族的花棍舞等等,举不胜举,充满着生活气息,表现了各民族绚烂多彩的民俗生活。
总之,广西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非常丰富,无论是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味形兼具的饮食习俗,还是淳朴崇礼的礼仪信仰、异彩纷呈的岁时节俗,抑或古朴简约的民族歌舞、神奇独特的婚葬习俗等等,无不令人神往,不愧为民族文化中一枝绚丽的奇葩,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从兵,钱宗范.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书店,1991.
[3] 覃德清.文化保护与民族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 上一篇:奖励与处罚制度
- 下一篇: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