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对象选取江西省2所县级综合医院、2所县中医院、1所医院兼办养老院的二级医院呼吸、心血管等老年患者较多的科室及1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共2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护理管理者、养老院的护士,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根据调查目的,在参考相关文献及咨询5名相关专家基础上自行设计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4部分内容。①护士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②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状况:是否接受过培训。③培训意愿:有无必要接受培训、有必要接受培训的原因、是否愿意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目的、希望的培训方式、希望的培训师资、希望的培训时间(培训原因、目的、方式、师资可选择多项)。④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包括1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护士对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分别以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个选项进行选择,14个条目培训需求按护士的培训要求以十分需要、比较需要、一般需要、不太需要、不需要5个选项进行选择。问卷内容效度指数和信度系数分别为0.912和0.923。
1.2.2调查方法首先由项目负责人与所选取医院的护理部取得联系,在其协助下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病区的所有护士,征得其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内容及注意事项,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记名填写,20min后现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1.82%。
1.2.3统计学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人数、百分率进行描述。
2结果
2.1护士一般资料202名护士中二级医院164名,占81.19%;一级医院38名,占18.81%。被调查者均为女性,年龄19~54(32.01±9.02)岁。工作年限:1~5年的67名,占33.17%;6~10年29名,占14.36%;11~20年60名,占29.70%;20年以上46名,占22.77%。学历:中专69名,占34.16%;大专98名,占48.51%;本科及以上35名,占17.33%。职称:护士92名,占45.54%;护师58名,占28.71%;主管护师及以上52名,占25.74%。
2.2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现状202名护士中,接受过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的49名,占24.26%;从未接受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培训的153名,占75.74%。
2.3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培训意愿
2.4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
3讨论
3.1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低下,急需加强在职培训本调查结果显示,江西基层医院在职护士接受老年护理专业培训的比例低,75.74%的护士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调查中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掌握程度最高,占19.80%,老年护理的先进理念及方法掌握程度最低,仅为0.99%,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能力仅为10.40%。分析原因,一是我国老年护理长期以来被归入成人护理范畴,老年护理专科教育存在断层[9],导致现在在职的绝大多数基层医院护士在学校未接受老年护理学的正规教育;二是我省护理在职继续教育和临床考核中缺少老年护理方面的内容,导致绝大部分基层医院护士缺乏系统的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护理依附于常规缺乏专科性,往往仅凭经验给予老人护理,与当前要求高质量的老年护理需求极不匹配。建议护理院校对在校生加强老年护理学的课程教育和考核,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及资格晋升考试增加老年护理专业内容,管理者尽快制订有效培训制度和方案,并加以推广和实施。
3.2基层医院护士培训意愿强烈,管理部门应积极搭建平台本调查结果显示,94.55%的护士认为有必要接受老年护理专业培训,说明护士培训意愿强烈、需求较高、态度积极。由于老年人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属性,对护理的需求和依赖比其他年龄段强。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老年慢性病、常见病以基层医院治疗护理为主,针对老年人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预见老年人潜在危险因素及问题等,是基层医院护士工作面对的问题,也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机构对老年专科护士有需求,且需求呈上升趋势。开展并完善老年护理专业的培训是提高基层医院老年护理质量的前提,也是老年护理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护理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将老年护理专业培训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促进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老年护理行业和老年护理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职能定位,出台相应的引导政策。加强老年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和福利待遇等相关配套政策的制订,促进老年护理学的发展。医院可以通过建立与岗位任职资格、职业挂钩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有效的学习自觉性。
篇2
[关键词] 知心护理服务;冠心病;健康知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0-130-03
随着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社会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因此对医疗服务的多样化、多层次以及个性化的护理需求也越来越高,故而使冠心病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至关重要[1]。我院实施知心护理服务干预,以评价其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率所产生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5~9月共收治174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2]:(1)均满足WHO国际心脏病学会审定通过的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2)将心功能Ⅱ级以下,并发心律失常,且存在重症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予以排除;(3)无意识障碍,沟通交流无异常;(4)同意加入本项研究。按入院时间顺序将17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87例。观察组包括男性53例,女性34例,年龄为22~79岁,平均(60.9±7.4)岁;病程为21d~14年,平均为(3.58±2.9)年;其中初中及以下43例,初中以上44例;对照组包括男性54例,女性33例,年龄为23~78岁,平均(61.1±7.6)岁;病程为25d~15年,平均为(3.61±3.2)年;其中初中及以下41例,初中以上4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根据健康宣教护理临床路径表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知心护理的主要实施内容如下:(1)护士培训:分为仪容仪表与专科理论培训两部分。根据本院护理部制定《护理服务工作手册》开展护理人员礼仪培训与专科理论培训,每周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培训,主要讲解心脏解剖知识、冠心病发病机制及病理学、心肌酶学、解读心电图以及冠心病治疗药物等内容,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2)知心护理文化活动:开展知心护理小教员健康宣教展示活动、降低响铃呼叫次数活动以及护患角色互换体验活动等,以增强护士服务意识以及健康宣教能力。在医院走廊墙壁张贴温馨标识,例如医务人员的工作照片,个人信息介绍,包括职称、专业特长及服务宗旨等;设置健康教育展板;在治疗室内张贴警示语标牌:例如“小心滑倒”“小心烫伤”“此处危险”等用语;在洗手间内张贴“请您在下蹲时慢些,再慢些,以确保安全”等用语。根据护理临床路径表及健康宣教制度、流程执行知心护理服务。入院第1天给予患者入院指导,评估其需求,按照患者自身状况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在以往知心护理文化的前提下开展针对性强的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自入院第2天起通过“知心护理”语吧每日开展2次护理服务与健康宣教,组织“金色阳光”俱乐部,每周安排患者及其家属听取疾病相关知识讲座,观看相关视频,提供宣传资料,提供“三色”服药卡;开展冠心病相关知识问答;出院7d后,由专门负责的“知心护理小教员”对患者的生活习惯、不适症状以及服药状况实施干预。
1.3 评价方法
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以及出院后90d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两名心内科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当面的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患者出院时安排专人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当场发放,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并检查,均全部回收。(1)冠心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根据参考文献[3]进行设计,并经由专家讨论及审定通过,主要内容有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发病相关因素、常见症状、防治措施四个方面共19道封闭型是非判断题,通过二等级测量方法,即是(至少80%的信息能够复述或呈现)与否(超过80%的信息不能复述或呈现),回答“是”者计1分,回答“否”者计0分。正式开展调查前对患者进行预调查,该调查问卷的cronbach's的α系数为0.817。(2)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调查表根据参考文献[4]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服务以及护理安全三个组成部分,包括19项闭合式提问以及4项未纳入满意率评估开放式提问。若患者填写全部19个选项(部分项目在患者住院期内未涉及到),则此调查表患者满意率=满意项目数/19×100%;若患者未填写所有项目,则此份调查表的患者满意率=满意数/项目总数×100%。满意率超过90%者为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计量数据比较进行t 检验,对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采用()表示,对于P
2 结果
2.1 两组冠心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比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后90d观察组冠心病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
对照组满意率为85.06%(74/87),观察组满意率为97.70%(85/8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29,P=0.015)。
3 讨论
3.1 知心护理增强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现阶段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时期,冠心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冠心病具有频繁复发的特性,使得患者的往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居高不下,目前,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5]。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及出院后90d观察组冠心病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2 知心护理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实施知心护理需要具备相关的制度流程以及护理人员培训方案,重视知心服务文化的创建与执行,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从患者入院至出院以及出院后的护理服务,都渗透着知心护理文化,每位患者均配有“知心小教员”,符合患者不断提高的健康需求,使护理服务能够做到位,也使护患关系更为和谐,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与值得信赖[6]。实施针对性强的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视每位患者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接受治疗。而且知心护理的服务范围体现出个性化与多元化,服务对象由仅针对患者拓展到患者家属,在提升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也有利于医院的良性发展。
3.3 知心护理能够增强医疗机构的品牌形象
个性化护理是评估护士工作积极性的一项重要参考[7]。本科室自实施知心护理工作以来,对冠心病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均提供全程的知心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其身份并非是单一的护士,还是一位健康教育的倡导者与实施者。在开展知心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感受到即便是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仍旧是可以做出有意义的事情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与自豪感。护士端庄仪表、专业的服务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自开展知心护理以来,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表扬,也时常受到患者及家属的称赞。总之,知心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时忠丽,陈湘玉.冠心病社区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4):78-90.
[2] 苑飞,宋现涛,吕树铮.中国内地2008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调查注册研究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7):629-632.
[3] 李霞,罗维.冠心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6):594-595.
[4] 黄桂玲.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724-725.
[5] 俞晨亚,汤鸿鹰.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0,25(5):358-359.
[6] 孙彩凤.护理干预对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67.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入院治疗经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老年患者40例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2008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标准。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8±3.12)岁。将40例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以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循证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建立支气管哮喘患者档案,制定个性化哮喘管理计划。选择经过专门循证护理知识培训的护理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全部成员均熟练掌握循证护理的有效方法。循证护理小组人员需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较强的护理理论及实践能力;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检索操作;接受过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能在做出临床判断时学会查询并评鉴研究证据等。第二:提出循证问题。根据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观察,了解患者的症状,在此基础上找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提出心理护理、用药方法、哮喘发作预防与自救、吸氧、中医调护等循证问题。护理问题主要还包括雾化吸入、痰液的排出、药物服用时间、心理护理问题等。第三:循证支持。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出相关资料,对证据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出系统评价,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此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估,再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专业的知识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措施。第四:循证护理实施。首先,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到支气管哮喘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治好的病症,需要耐心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此外,还要及时了解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给予及时有效的调解疏导,有效地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对不良情绪进行转移。其次,进行饮食指导。支气管哮喘患者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饮食,切勿在哮喘病发作的时候还进食那些酸辣、刺激性很强的食物,而应该吃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指导患者养成合理的饮食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再次,传授患者相关的支气管哮喘方面的知识,引导患者治疗。让患者了解到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的症状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情况发生。协助患者寻找致敏源,并指导其有针对性的规避。并嘱患者进行适当的循序渐进的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哮喘的发作。最后,用药知识传授。传授患者相关的支气管哮喘方面的知识,引导患者治疗,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和科学的指导,嘱患者牢记药物的名称、用法及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等。让患者了解到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的症状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情况发生。此外,患者居住环境也要注意,避免室内存在已知的过敏原,动态观察患者的呼吸困难、呼吸音、哮鸣音以及血气分析等的变化,谨防气胸以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数及计量资料均采用x平方检验,以P
2.结果
本文结果显示,以循证护理模式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篇4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老年患者;社区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5(b)-016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munity self-management in elderly patient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90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ocumented in our community from Octo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munity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indicators of glycometabolism,improvement of self-management efficacy,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BMI after management in the two groups was lower than that after management,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Self-management;Elderly patient;Community
随着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1]。相关文献报道[2]指出,我国糖尿病人数已占全球糖尿病总人数的1/3,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约占95%,该类患者并未完全丧失产生胰岛素的功能,部分甚至产生过多的胰岛素,但其调节血糖的能力较弱,因此必须服用药物来进行调控[3]。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之前较肥胖,如果治疗不及时,其体重将会下降,当其他因素被控制以及调整后,患者年龄每增加10岁,其患病率则会增加68%,这将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4]。有研究[5]指出,控制糖尿病疾病的症状和社区自我管理紧密关系,而社区门诊一直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部分,其对糖尿病的控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本社区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社区自我管理,探讨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本社区存档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意识均较为清楚,且有正常的沟通能力;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④患者年龄均>6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年龄为60~69岁,病程为6~9年。对照组中,年龄为61~70岁,病程为5~10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定期血糖检测、糖尿病治疗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自我管理措施干预方案,具体如下[6-8]:采用“健康教育课堂-俱乐部互动交流-患者行为实践-进行上门回访”的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对患者开展相关教育模式培训,其中包括团体教育,即医生讲解2型糖尿病的相关症状、诊断方法、多种并发症的预防和血糖含量的检测等;护士则对饮食运动治疗法进行讲解。自我管理模式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药物相关治疗、自我检测、并发症预防、进行运动治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且在教育培训结束后的现场,对患者进行具体行为实践指导,积极解答患者的相关疑问。相关培训课结束后,需对患者实行考核,对考核成绩非常优秀的患者给予一定奖励。此外,对患者进行每月1次的上门随访,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积极纠正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用药治疗方案。设计《糖尿病问卷调查》问卷,其中包含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患者的体质、遗传史、慢性病史、饮食运动和饮酒吸烟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危险因子做出准确评估,问卷应经患者同意后进行。定期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并在个人档案中予以记录,若有问题,应及时干预。
1.3 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管理前后的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BMI指标等,并比较两组管理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运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管理前后糖代谢水平的比较
两组管理前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B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管理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BMI水平显著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管理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观察组管理后的糖尿病症状、糖尿病诊断及糖尿病并发症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管理后运动量的比较
观察组管理后的运动频率及运动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管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管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治疗的复杂性以及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9]。社区门诊是我国医疗体系的较底层机构,其承担着社区内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有关工作。此外,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其他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10-11],因此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自我管理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12],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提高用药依从性、进行运动治疗等均是有效控制其病情的常用重要手段[13-15],但是相关医师不可能一直对患者进行监督,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治疗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课堂-俱乐部互动交流-患者行为实践-进行上门回访”的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可加强患者的药物治疗,促使其进行自我监测并进行运动及饮食治疗,这能够预防有关并发症,有效控制病情。有文献报道[15-18]指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需要社区有关医护工作者、家属等参与其管理,并由相关护士进行家访,对其进行现场的饮食指导,同时和患者及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血糖水平。让患者掌握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有利于积极控制患者的病情,其结论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本研究采取的社区自我管理模式能够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为患者营造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氛围,进而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促进糖尿病的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且采用社区自我管理护方案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BMI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方案,提示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加患者的运动频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实施社区自我管理方案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其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率及运动加强有显著的正面效果,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以及护理提供了良好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春琴,贺学敏,陈翠萍,等.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1):3803-3806.
[2] 张标新,胡翠霞,刘志尊,等.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在儿童耳蜗植入术的应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13(2):329-331.
[3] 刘晓黎,倪晓丽,陈静,等.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实习学生医护合作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 48(8):701-703.
[4] 张秀果,田悦平,曹奎粉,等.医护合作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 13(33):3792-3793.
[5] 王培芝,代桂宁,刘丽,等.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472-1474.
[6] 潘丽芬,谭淑芳,梁安靖,等.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提高骨科手术护士的实践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193-196.
[7] 郑敬.九江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839-5841.
[8] 李月,沈冬云,张伟,等.北京永定路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动态观察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5):2969-2971,2975.
[9] 刘丽,李新辉,姬春,等.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技术与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92-295.
[10] 张文汉,胡素君,刘一心,等.深圳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及社会支持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166-168.
[11] 徐月贞,刘丽,曹祝萍,等.基于Peplau人际关系模式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344-347.
[12] 陈光明,胡艳飞,楼雪勇,等.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用沙格列汀或格列美脲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9):1910-1912.
[13] 骆斯慧,邓洪容,杨旭斌,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 31(10):1762-1766.
[14] 田勇.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药物性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27):3813-3816.
[15] 晁敏,梁丰,王尊,等.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9):883-887.
[16] 欧阳海春,麦思资,吴沃栋,等.自我血糖监测对伴抑郁或焦虑情绪的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17):2676-2679.
[17] 刘倩,姜春艳,王玲,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30):4177-4179,4182.
篇5
关键词:老年病;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老年病的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操作、处理、抢救等环节中,所导致的老年患者发生伤残等不良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包括护理事故、意外伤亡、并发症及因护理不当而产生的医疗纠纷等。老年病护理风险具有几率大、复杂性及危险性的特点,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对老年病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评估,重视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变化,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
1老年病常见护理风险
1.1安全风险 ①跌倒。跌倒在护理风险中最为常见,老年人跌倒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居安全问题的首位。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跌倒分为内外因,近乎50%的跌倒由用药不当导致。②压疮。压疮多发于70岁以上患者,部位较为隐蔽,容易导致继发性感染,愈合困难。压疮若长期不愈,致死率会比正常患者高出6倍以上[1]。③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对服药的依从性较差,难以完全遵医嘱准确用药。本身又复合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引发的后果较为严重,具有致死率高的特点。④病情变化。老年人往往在疾病出现变化时无感受,研究显示,约有35%~80%老年人在出现心肌梗死、腹膜炎的时候没有疼痛感或疼痛反应微弱,易致严重后果产生。因此,在老年病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掌握老年常见并发症的基本知识,护理过程中对病情变化认真观察,防范老年病情突然恶化产生严重后果[2]。⑤自杀。老年人由于躯体疾病会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严重抑郁不利于病症的治疗,患者有自杀倾向或轻生行为,因此,注重老年人心理防护,是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内容。
1.2护理操作风险 ①静脉炎。老年患者产生静脉炎主要有血管老化、药物刺激、机械刺激等原因。②皮肤撕脱伤。水肿导致的皮肤撕脱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临床护理中要注意采取适当措施,避免老年人皮肤撕脱伤的产生。③导管脱落。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置入在老年人补液长期补给中已经被广泛应用;由于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逐渐丧失,采用鼻饲法的人也越来越多;尿失禁也是老年病的常见症状,因此导尿管的长期保留在老年患者中也较为常见[3]。④沟通交流不当。老年人与护理人员会产生一定的交流障碍,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听力下降、有猜疑心理。而护理人员没有及时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感受,护理时身体语言使用不当,产生交流障碍。
2老年病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2.1人员培训 ①专业技能培训。过硬的专业技术是做好护理工作的根本,我国护理人员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之部分医院为降低成本,招聘学历较低的护士,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护理风险。因此,应加大培训力度,进行定期的业务学习、护士会、读书会等活动,固定时间培训一次,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训。②沟通技巧培训。护理人员要打破与老年患者之间的交流障碍,熟知患者病情及心理特点。加强礼仪知识、人文知识、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工作。与老年患者沟通时要使用敬语,对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如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性格脾气、离休前职务、主要的照顾者等详细了解,对常见问题采用列表方式归纳熟记,不定期检查以加深护理人员印象[4]。③相关制度培训。医院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明确职责,实行精细化管理,将问题分解细化,责任到人。要求护理人员学习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并且考核,根据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情况逐步修正、完善制度。建立风险预案,最大限度降低老年病护理风险。
2.2加强病房基础设施管理 病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如卫生间内马桶为座便式,旁边安装扶手,淋浴椅具有折叠性,设置呼叫铃;防滑地板,走廊设有扶手;病床边设有护栏,屋内家具不要有棱角,病区有足够空间可供患者活动,房门宽度略大,方便患者轮椅出入,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及时检查修缮设施,降低意外风险。
2.3加强安全知识宣教 将老年患者集中在一起,定期统一进行健康知识及预防措施的宣教,或对患者进行单独辅导,结合影像资料,进行保健知识灌输。同时对其家属也要普及相关知识,帮助其更好的照顾患者。
3结论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及病理原因,心理上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比青年患者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老年病护理中,要加强识别护理风险,有效评估风险所带来的伤害,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降低护理的风险性,让护理更加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丁福.老年病护理风险及防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0).
[2]霍世英.老年患者入院评估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2011(09).
篇6
关键词: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中职卫校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非常必要。但是,笔者在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发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认真备课、学校加大教学投入、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等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将能更好地学会养老护理技能,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老年人服务。
1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方面
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教师大多数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不熟悉,重点与难点掌握不准确;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不足。此外,学校刚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无教授该课程的老教师传授相关教学经验,年轻教师教学技能技巧掌握不足,不能有效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无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采用教学方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1.2学生方面
中职卫校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自律性不强,不愿意下功夫去学习,对学习成绩不在乎,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不高,这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1.3学校方面
虽然学校有老年护理实训室,但是设置不规范,与实际教学要求相差很远,缺乏必要的实训设备。学校周边缺乏能满足学生生产实习要求的养老机构,缺乏老年护理学见习场所。老年护理学相关教学资源比较缺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2解决对策
2.1教师爱岗敬业,认真上好老年护理学
教师必须提高认识,把老年护理学教学工作当成自己必须出色完成的任务来对待。除了常规备课外还必须掌握本学科特点,熟悉不同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课堂讲授内容要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内容要合理,重点和难点要突出,符合学生实际,此外,还要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师生互动,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2.2教师认真备课,丰富相关知识
备课即备教材、备教案、备学生。首先通过钻研《老年护理学》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掌握课堂教学的核心。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尽可能多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辅书籍,如大学的《老年护理学》教材和与老年人相关的杂志,将其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案例。其次,通过研究老年护理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到使教学内容能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2.3学校提高认识,加大老年护理学教学投入
学校组织老年护理学教师到有创办老年护理专业经验的学校参观学习,并引进一些先进、实用的教学设备,建设高水平的老年护理实训室;选派老年护理学教师参与老年护理相关会议,让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信息;定期选派老年护理学教师到养老机构进修培训学习,同时定期带学生到老年机构见习、实习;购买最新的、实用的教学视频,供师生学习使用。
2.4尊重学生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中职卫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发挥学生的潜能,承认每一位学生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树立学生学好老年护理学这门专业课程的信心。
2.5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直接决定学习的态度和动机,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活动的最佳原动力[1]。在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聊起家中的长辈,使学生对老年人产生亲近感;可以布置“与爷爷奶奶聊天、做饭”的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心态;可以选择社会养老相关热点话题,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对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认识等。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老年护理学的热情。
2.6开展分层教育,达成教学目标
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他提示我们要了解学生、观察学生,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即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分层教育避免了教育的盲目性,做到教育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情况[2]。由于中职卫校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育方法很有必要。对学习自律性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必须肯定学生的努力及获得的成绩,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提一些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对学习能力、自律性不强的学生,要首先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难点,讲解要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要多采用启发式、合作交流式教学方法,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犯错,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布置一定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达成教学的基本目标。综上所述,为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中职卫校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非常必要。为开展好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教师要爱岗敬业,学校要加大投入,尊重学生人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这样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将能更好地掌握养老护理技能,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老年人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小平.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29):148-149.
篇7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吸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4-0143-02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on inhalatio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U Lingli WEN Bin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uzhou in Jiangxi Province, Fuzhou 34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of inhalatio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Method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theme "To improve the correct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Before the QCCA,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QCCA, another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awareness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 satisfaction degree with nursing, and the correct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 operation were taken for questionnaire. Results Prior to QCCA, the awareness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satisfaction degree with nursing and the correct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 operation were respectively 13.3%,61.7% and 8.3%. While after QCCA, the rates of them were 93.3%, 96.7%, and 95.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QCC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rrect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nd COPD.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halation therapy
品管圈为持续质量改善小组,是指由工作性质相同或接近的基层成员自愿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的活动,由圈员主动提出、讨论并解决与他们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1]。为使老年患者能正确进行吸入剂治疗,我科于2013年1~6月进行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品管圈的特点、活动原则和方法,使护士对应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了解。全科通过自愿并推荐的方式产生圈长及副圈长各1名,圈员7名,护士长任辅导员,设定圈名与圈徽,每月活动1~2次;并确定以“提高老年患者吸入治疗的正确率”为活动主题。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在进行QCCA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0例患者吸入治疗的知晓情况和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吸入药物的药理性质、药物的味道、药物的储存方法、药物的使用技巧、药物的疗效、药物的价格、是否坚持用药、是否规范用药、是否知晓和对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服务态度、按时提醒用药、操作指导、护理技术及治疗是否满意等指标。患者对吸入治疗的调查问卷分完全知道、知道、基本知道、不知道、完全不知道5项选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调查表分完全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完全不满意5项。对60例患者在QCCA前后进行吸入治疗的操作测试。分完全正确、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完全不正确5项。
以上各项分别赋予5、4、3、2、1的分值。每份问卷满分为50分,≥40分为知晓/满意/正确,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2 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加强护理干预,在活动前后患者对吸入治疗的掌握、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操作方法的掌握见表1~3。
表1 患者对吸入治疗的知晓率
注:两组知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7.14,P
表2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注:两组满意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2.28,P
表3 患者对吸入治疗操作的正确率
注:两组操作正确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0.23,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慢性病,且易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困扰,行吸入治疗是常规方案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患者对吸入治疗是不了解的,在QCCA前后,患者对吸入治疗的知晓率显著提高。从表2可以看出,护士通过QCCA可以更加全面熟练地掌握吸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因此,能给患者更正确全面的指导,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了。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患者更全面地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护士能更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指导和帮助。因此,通过此活动患者吸入治疗的正确率显著性地高了,从而保证治疗的疗效。
临床上吸入剂种类多,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文化差异,对吸入剂的相关知识及操作要点掌握不一,出院后因缺乏指导和监管,而不能坚持规范治疗,易复发,而增加住院次数,经济上造成沉重负担。将品管圈活动这一管理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圈员间的相互协作,依据PDCA 循环的程序展开,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2],充分发挥圈员工作的主动性,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3]。
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我们制订了品管圈活动,圈成员针对可行性、圈能力、经济性评价等多因素综合考虑,按80/20 法则共拟订6个对策进行实施。①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知识技能培训 请医生授课,为患者的吸入剂治疗提供科学、正确的指导。②进行健康宣教 每周组织患者就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让患者明白吸入剂药理作用、激素的特点、吸入剂治疗目的和长期规范的吸入治疗对症状的控制的意义[4-7]。③进行操作指导 通过PPT由专人向患者讲解各种吸入装置正确使用方法及步骤和吸入剂使用的要点及保管方法;通过吸入模拟器训练患者,直至患者能正确使用。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④调整老年患者心态 老年患者对慢性病治疗不积极,怕花了钱而收不到效果。针对这一心理,进行个性化心理支持与疏导,使他们懂得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并让坚持规范用药的患者现身说法,提高有顾虑的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⑤寻求援助强化训练责任护士发药后立即开始示范吸入方法,解释吸入要点,并坚持检查,至患者完全掌握正确吸入方式。对于接受能力较差者,在强化训练同时,也可教会其家属等相关人员正确使用吸入剂,以利于其出院后的督促。⑥做好督察与随访 支气管哮喘和部分COPD患者需长期给予吸入剂治疗。在院时,责任护士要按时提醒患者并检查监督其用药;出院时,再次检查患者吸入方式的掌握程度,建立随访档案。出院后,通过电话或家访追踪吸入剂使用情况,督促病人规范用药。
自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能够积极地对存在的工作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这些措施,使她们有被尊重、被认可、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工作热情[8]。在实施过程中圈员各负其责担任吸入剂使用的示范、检查、宣教,不仅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还达到共同帮助与提高,并增加了患者的满意率;不仅充分发挥了圈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又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质量管理不再以护士长为主,而是全员积极参与实施与改进[9],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方桂珍. 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 护理研究,2008, 22(4C):1103-1104.
[2] 陈湘,莫丽.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 微创医学,2012,7(6):681-682.
[3] 杨丽,王卫琼. 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04,4(4):44-45.
[4] 陈萍. 2006 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解读[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12):935-936.
[5] Goossents LM,Riemersma RA,Postma DS,et al. A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budesonide/formoterol for maintenance and reliever treatment in asthma in general practice[J]. Adv Ther,2009,26(9):872-885.
[6] 张铁锋,修清玉,黄海,等. 小剂量舒利迭治疗中度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试验[J].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400-1402.
[7] Jones MD,Santo JG,Yakub B,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concentration,mixing time,blending order and ternary dry powder inhalation performance[J]. Int J Pharm,2010,39(1-2):137-147.
[8] 叶妙满. 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体会[J]. 护理与康复,2010,9(2):160-161.
篇8
关键词:老龄社会 养老问题 思考
有研究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78亿,近年来,老年人口比重将从13.26%逐渐增长至16.00%,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对于老年人群首要解决的问题为呼吁社会对养老机构的帮助和照顾。因此本文中针对老龄社会中养老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并做了相关综述,具体如下文。
一、老龄人群面临的主要问题
老龄化社会的体系:人口老龄化社会属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而我国近年来仍属于发展中阶段,因此对于科学全面的认识老龄化社会问题相当重要。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比重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为我国经济社会综合飞速发展,一方面为生育政策的改变。就现状来看,我国对老龄化相关知识仍较为局限,且部分人群将老龄人群视为社会负担,忽略了老龄化属于社会一种正常状态,因此应加强社会、家庭、个人对老龄化社会的看法。我国在面对老龄人员社会保障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等现象时,还未做到完善,因此现如今老龄政策体现仍处于碎片化。
老龄化社会进展的不平衡:现有研究统计,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已超过50%,大城市达到70%,相比之下,农村空巢老人比例明显高于城市空巢老人比例,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劳动人口大量涌进城镇,导致城乡人口的变动,且也造成农村空巢老人比例上升。研究统计,东中西部地区老龄人群比例差异仍明显,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东部地区,总而言之,应加强农村老年人群的经济效益管理。
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缺乏:经相关研究统计,我国养老机构共有4.2万个,床位有381万张,同时我国功能患者约为3300万人,养老机构看护人员为1000万人,相比之下,老年人和看护比例为1:3,比例明显失调,使部分老年人无法得到相应完善的护理。同时本次研究,对老年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探查,发现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均较低,经3万人持有养老护理资格证书,大部分看护仅为专职养老护理人员,因此使老年人无法得到相应的有效护理,相应的老年病医生更是缺乏。
二、老龄化社会的演进
2008年老龄化概念已提出,但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从最初的提出发展至进行,逐渐应用于广大人群。近年来联合国提出,年龄≥60岁老年人占总人群的7%,则可判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口老龄化标准,其主要用意在于改进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等。与人口老龄化相比,健康老龄化强调的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改变过程,更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贸易水平以及综合素质。
早期联合国针对“健康老龄化”便提出了照料、参与、独立、自我实现等原则,以保障、健康、参与作为三大支柱,不仅强调老年人群不会带给社会负担,其更是社会和家庭的财富,从而激发老年人技术、智力、体能等方面潜能,在实现老年人健康基础上,做到老有所为,尽可能为社会提供自身一份微薄之力。
随着对老龄化社会知识的研究深入,有学者不断提出新概念,更有学者认为老龄化的提出忽略了人口平均寿命时间,过于强调人身心的衰老,因此近年来形成了“人口长寿化”概念,且通过结合我国国情,有专家提出和谐老龄化、保障老龄化的概念。
三、对于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
重视养老专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在德国,政府将老年人专科护理人员分为老年护理助理和老年护理人员,其中护理人员资格证主要是指通过专业培训,且不断提供职业水平人员。中专职业培训主要针对失业者、家庭妇女、应届高中毕业生等10年基础教育人群,通过1.5年专业知识学习基础,加上重点培训职业能力,从而考取老年护士助理资格证,同时通过临床3年考试和学习,可获得老年护理人员资格证。同时德国大学还设有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且部分人群已完成硕士、学士的进修。
在澳大利亚,其将养老护理人员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养老注册护士、养老登记护士、养老护理助手。其中养老注册护理人员需完成大学三年的进修学习,且获得相关学士学位证书,并能够在澳洲护士局注册,能够独立完成老年人的护理工作;养老登记护理人员主要是指在技校完成的18个月非全职学习,可完成医院患者或养老院的日常护理工作;养老护理助手主要是指在养老院或职业技术学院完成6~8周以护理为主的相关培训,待考核成绩通过后,才可进入养老机构。
四、结语
通过结合个人、家庭、社会,建立养老保障系统:对于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可从不同层面分析,其主要和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相关,属于国家长治久安和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在养老保障体系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我国农村、城市、中西部地区差异,再结合我国儒家传统思想、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变迁、宏观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针对特殊老年人群,比如低生活保障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给予相应特别的关注。将家庭、社会、国家等因素全部纳入养老保障系统中,从而解决老龄化到老的相关问题,重点强调部门合作,同时加强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参考文献:
[1]姚余栋,王赓宇.养老金融:应对超老龄社会之道[J].银行家,2016,(04).
[2]杨国才.少数民族老龄社会与养老政策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3]陈永昌.中国养老面临的问题及以房养老的可行性[J].北方经贸,2014,(11).
[4]建立养老机构准入制度 推动社会养老服务发展[J].社会福利,2012,(04).
[5]岳瑛.试析中国特色老龄社会中老年教育功能的拓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3).
篇9
关键词 临床健康教育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临床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通过医学知识的传播,使患者获得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理念,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治疗与保健一体化。然而,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鉴于此,对南阳市张仲景医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总结临床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对措施。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南阳市张仲景医院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20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4人和护士9人,2011年2月~2011年11月住院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45~89岁;文盲2例。
调查方法:依照南阳市张仲景医院制订的健康教育评价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调查表请患者填写或由调查人员协助填写,总结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同时,随机调查20名护理人员,针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结 果
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患者对病房环境和设施的使用、病房管理制度、主管医生/护士、治疗方法、常规检查项目、用药相关知识、护理操作、合理饮食、预防疾病发生的诱因、自我护理功能锻炼的知晓率发病率94%、86%、97%/78%、92%、69%、60%、75%、72%、60%、50%。
健康教育方法:患者对语言沟通、知识手册、健康教育处方3种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分别为70%、94%、85%。
施教护士:患者对施教护士的服务态度、相关知识、表达能力、教育方法的满意度分别为96%、73%、81%、71%。
讨 论
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⑴护理方面问题:①医护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目前张仲景医院护士与床位比平均0.35∶ 1,尚未达到卫生部要求0.4∶ 1的相关要求,护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为患者提供详细系统的健康教育。②护理人员思想认识偏差:责任护士把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教育作为护士长布置的一项工作来完成,应付检查,对护理教育角色认知偏差,不重视健康教育。③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大多数护士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仅局限为卫生宣教、出入院指导。④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缺陷:宣教护士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内容缺乏趣味性。⑤护理管理方面: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缺乏专职的健康教育监督管理人员,而且在评价标准、人员培训、管理体制、奖惩制度等方面还有部分问题需要解决。⑵患者及家属方面:①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住院患者健康需求和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与文化程度成正比,部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没认识到。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认识上存在偏差:部分患者认为护理工作停留在传统的打针、发药上,对护士的健康教育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有调查显示,66.8%的患者认为来自医生的健康信息可靠,对护士缺乏信任[1]。③患者病情的影响:患者的病情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病情急、重的患者及家属心神不安、顾虑重重,无暇顾及健康教育,也不允许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①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支持:增加医护人员数量,合理进行人员排班,由资历深的主管护士任责任护士,固定日班,做好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书写护理病历,倒班护士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负责住院患者的治疗和基础护理工作[2]。②资金投入和相关资料支持:完善健康教育资料,规范健康教育处方,制作通俗易懂的知识手册、宣传画报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使患者易于并乐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活动。③加强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可通过自学、参加各种学习班、院内培训、专题讲座等渠道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心理学、伦理学、营养学、康复学以及公共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④提高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做到对病情、用药、各种检查目的、目前治疗方案的全面了解,使教育的内容与医生一致,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度。⑤运用护理程序制订健康教育路径: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护理问题,制订健康教育路径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所有护士必须按照路径表的内容进行工作,使护理更具计划性、预见性,可以防止因护理人员知识、技术水平不同,沟通技巧差异使患者所接受到的健康教育知识出现偏差或不足现象[3]。⑥做好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确定健康教育监管人员,定期检查其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每周进行1次专题护理查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临床健康教育是当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责任,是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和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要改变知识结构,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从而拓宽护理服务领域,护理管理者要有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工作模式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聂岚,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N].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6):18.
篇10
关键词:循证护理 ;农村;老年白内障;焦虑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高达69.03%[1],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途径。手术和麻醉作为一种应激事件,易引起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有研究表明,术前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均有不良影响[2],约有26. 7%的白内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术前焦虑情绪[3]。本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均为慈善资助的农村患者,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低,因贫失明时间长,常伴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更易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恐惧等心理反应,引起生理应激反应,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为了减轻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程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我科对慈善白内障手术老年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12月我院白内障患者14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年龄≥60岁;②符合老年性白内障诊断标准;③有白内障乳化超声+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指证;④第一次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其中男48例,女82例;年龄61~93岁,平均(76.69±7.30)岁;文盲100例,小学36例,初中及以上4例;合并高血压74例,糖尿病12例,心率失常2例,肺癌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象在一般资料、麻醉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白内障术前常规护理, 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
1. 3 评价方法及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术前2h测量焦虑值和生理指标。 ①焦虑指标: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4]。国内正常的SAS标准分分界值为50分。②生理指标:采用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测量血压、心率。
1. 4统计学处理 观察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循证护理
2.1确定循证问题 由经过循证培训的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访淡,对存在焦虑的患者做进一步的了解,并将造成焦虑的原因进行分类,明确循证护理需要解决患者术前焦虑、恐惧的心理问题的原因。
2.2 寻找循证支持 根据2.1中获取的患者具体情况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分析总结文献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找出证据资料。
2.3 评价循证 制订护理措施前将搜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作出系统评价,最后确定最佳研究证据。
2.4循证观察与应用 将实证与临床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相结合,采用适用于患者的最佳证据,采纳患者的合理建议,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4.1陌生的环境 老年人对环境因素的改变较年轻人更为敏感[5]。老年人多年来养成固定的生活习惯,很难马上适应陌生环境。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改变 ,面对陌生的人群,易导致老年患者紧张、焦虑甚至失眠。护士应主动热情的接待新患者,耐心细致地为其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同病室的病友,以便尽快熟悉新环境,减少陌生感。由于视觉障碍,需由家属全程陪护,照料生活起居,特别要注意跌倒、坠件的发生,加强夜班护士的夜查房,给患者上好床栏。
2.4.2缺乏相关手术知识,害怕麻醉、手术疼痛及预后不良。农村老年白内障患者文化层次低下,严重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认为自己年龄大,身体差,无法接受手术,易产生担忧、紧张情绪。护士用患者能理解的语言介绍手术、麻醉方式、麻醉时的配合, 术中可能经历的感觉及配合要点,并暗示主刀医生技术好,手术时间短、痛苦小、疗效好的优点。详细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必要时可请术后患者描述手术过程以及对手术的感受,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
2.4.3 情感支持不够。患者因贫失明时间长,有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住院陌生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更渴望亲人朋友的情感支持。护士要了解家属对手术的看法和顾虑,对相关问题加以解答 ,。。告之家属多陪伴、探视、安慰和鼓励患者, 尽可能的减轻环境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增加其安全感,缓解术前焦虑情绪,使患者平静地接受手术。术前1d,由手术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介绍手术室环境,耐心询问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顾虑,了解患者心理反应,鼓励患者讲出自己的疑问,并告诉患者"我会陪伴你渡过整个手术过程,有什么需要和不适,请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助你",从而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感情上获得支持,有效地提高痛阈,从而以良好的心理,积极主动应对手术。
2.4.4 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一些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老年常见慢病的患者,多对自己能否耐受手术信心不足,对躯体细微变化颇为敏感,如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不安紧张、失眠等[6],择期手术亦能影响血压的稳定性。护士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及文化程度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要加强慢病健康教育,按医嘱正确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多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波动,监测血压血糖值,只要把血压、心功能、血糖控制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内,慢病患者完全可以接受白内障手术。
3结果
3.1干预前两组患者 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 ,见表1。
3.2干预后干预组患者 SAS 评分明显下低,对照组患者 SAS 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P
3讨论
手术作为一种直接的心理应激源,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患者的焦虑情绪[7]。不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有强烈的刺激,这种刺激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8],这种应激反应随着手术时间的临近逐渐加剧,严重者甚至影响手术的进行[9],使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过度焦虑使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减退,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身心康复。
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均分为(48.16±4.85)分,均高于成人正常值(29.78±0.46)分,说明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在术前处于较高焦虑水平,这与研究对象年龄偏大,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多合并慢性疾病有关。对照组的焦虑程度随着手术临近而加重,其中一例患者因术前2h血压持续升高而暂停手术。观察组通过循证护理干预后,其焦虑程度未随着手术临近而增加,反而下降,生理指标也较对照组更稳定,说明通过询证护理根据患者需求制定具体、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健康教育及家庭社会支持,能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其焦虑程度,稳定了生理指标,为手术的成功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生理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263.
[3]李光文 任小林 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07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宏.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31.
[5] 杨亚娟,蒋珍珍,赵金娣,等.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75-77
[6]谭积颜,梁 燕,周蔚兰.1003例高血压患者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01,6(14):6.
[7]周意丹,李晓凡.国内手术焦虑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 119.
- 上一篇:电力违法处罚办法
- 下一篇:医院突发事件上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