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宏观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

篇1

关键词:计价货币选择;交易成本;市场需求;工具货币;宏观经济政策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4-0099-05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走向了新的起点。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向全世界传递的过程中,国际经济往来中最主要计价货币美元和欧元经历了剧烈的汇率波动,因此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和贸易伙伴都普遍希望使用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计价,特别是在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人民币除了可直接用于购物、刷卡、消费和结算外,部分银行机构还同时挂牌人民币与美元、欧元、英镑等国际货币的牌价。把人民币作为主要的计价货币和结算手段,可以有效地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贸易的往来。

从货币的职能上来看,一国货币只有成为区域内贸易的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充当着交易的媒介和计价的单位,才有可能成为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实现货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关于计价货币的选择,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Grassman(1973,1976),Grassman认为在进出口贸易中,交易双方一般倾向于选择出口企业的国家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这就是著名的Grassman法则。一般而言,出口企业把商品销售到海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货币的计价形式:出口企业所在国国家货币计价,即生产者货币计价(producer's currency pricing,PCP);进口企业所在国国家货币计价,即当地货币计价(local cur-rency pricing,LCP);第三国货币计价,即工具货币计价(vehicle currency pricing,VCP)。究竟应该采用哪种形式来计价,纵观现有的货币计价理论和模型,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力图对货币计价的理论从交易成本、商品的市场需求、工具货币的选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几个方面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期对相关的研究做出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

一、以交易成本为角度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这一部分文献研究从货币是交易中介这个角度来人手,认为货币可以为贸易提供金融服务,焦点集中于交易的成本、货币币值的稳定性和货币的保值增值能力。Swoboda(1968)率先开拓了这方面的研究,他发现在没有美国公司参与的情况下,美元仍然会在大部分国际贸易中充当中介货币。Swoboda还指出如果某一种货币有很好的流动性,而没有较高的交易成本,那么这种货币往往会被选择成为国际贸易中交易的中介。而工具货币的发行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数额是较大的,而且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也会有大量的该国货币在交易。

McKinnon(1979)也同样认为具有较低交易成本的货币是极有可能被认定为商品和货物的计价货币。以相同的货币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品进行计价,一方面可以增加商品的可比较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国际交易市场的透明程度。对于选择美元作为大部分商品交易的工具货币,McKinnon认为可能是来自于人们长期使用美元而产生的习惯。

Magee和Rao(1980)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来分析计价货币的问题。他认为在分析不同国家货币的通货膨胀程度前提下,可以区分强势货币与弱势货币。如果国际贸易发生于具有较低通货膨胀率的发达国家和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计价货币的选择往往是发达国家的货币。当然,贸易的双方可能还是愿意选择第三国的货币作为一种中介货币来计价。Krugman(1980)认为一旦一种货币在国际市场中成为一种强势货币,就很少有公司会有动力去寻找另外一种货币作为替代的计价货币。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交易的成本在增加,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

Engel(2005)在变动价格和固定价格两种情况下,提出了出口企业选择定价的静态模型。他认为出口企业选择所在进口国家货币计价和东道国货币计价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在变动价格的情况下,如果出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变化程度小于进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变化程度,那么选择出口企业的国家货币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决定。Engel(2006)提出了一个选择计价货币的模型,认为价格黏性对计价货币的选择与价格灵活变化时对计价货币的选择结果是类似的。

Gopinath,Gita,Oleg Itskhoki和Roberto Rigobon(2009)在Engel(2006)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动态货币选择的模型。他们在局部均衡的状态下,讨论了一个公司不同时期货币的选择。在这里,一个公司向美国出口商品的利润函数用∏(ptlst)来表示,pt代表一系列用美元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st指的是一系列影响利润的因素,包括商品的需求状况、成本、竞争价格和汇率等等。他们认为计价货币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这些因素,可以把这些因素认同为是影响计价货币选择的交易成本。在他们提出的模型中,假定价格可以随这些因素做出迅速的调整,那么,公司期望的用进口国家货币表示的价格是:

p(st)=arg max∏(plst) (1)

而用生产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表示的价格是pI=pt-et,这个价格由商品以进口国家货币和一些汇率变动的因素et来决定。他们认为这些因素服从于随机游走会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商品的价格。

Goldberg和Tille(2009)从贸易数量与计价货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而言,越大规模数量的交易倾向于选择进口企业东道国的货币来计价。货币的选择取决于出口企业与进口企业反复的讨价还价,博弈的结果是大部分的交易都选择了进口企业东道国的货币来计价。当然,这样也有利于交易数量的增加,实现更多的利润。

二、以市场需求为特征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这一部分的理论大多产生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而在选择计价货币的问题上就显得更为复杂化了。大多数文献在考虑选择合适货币计价前提下,进一步讨论了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McKinnon(1979)认

为在价格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之间做出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公司出口的产品是有差别的,那么在制定市场价格时,出口企业一般是不愿意选择自己国家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对于选择计价货币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的考虑来自于为了避免需求市场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自己国家的货币来计价。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用本币来计价的不确定性更多地由产品的成本和公司所在的市场环境所决定。另一方面,如果出口企业更多地考虑价格的不确定性,那么选择计价货币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宏观经济因素。

在这一时期,Donnenfeld和Zilcha(1991)提出了进出口企业计价货币模型的一般模式,并且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他们提出的这个模型是在进出口企业获得最优利润的情况下来讨论的,这个模型与Gio-vannini(1988)提出的计价模型是非常类似的。如果外国商品的收益曲线是凹状的,那么Donnenfeld和Zilcha认为选择国内货币表示的价格是最优的。也就是说,如果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大,那么以进口国家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在价格升高的情况下需求并不会大幅度地下降,这样导致了利润的提高。进一步而言,如果在进口国家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商品出口数量的增加是不可能弥补价格降低所带来的收益的。因为,商品的需求数量在较低的价格区间时对价格的变化程度是不敏感的。这样,越频繁的出口商品价格变动只会导致出口企业的利润在不断地降低。所以,两国之间货币汇率的频繁波动只会导致进口国家企业选择进口国家货币来计价。

Viaene和de Vries(1992)从战略贸易的角度考查了计价货币的选择。在他们提出的模型中,认为如果选择出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可能是来自于出口企业在交易中所占的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由于出口企业是一个垄断企业,在海外市场没有大量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出口的商品有广阔的海外市场需求的原因。这样,出口企业在交易的双方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了选择出口企业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Bacchetta和van Wincoop(2002)运用了NOEM模型来分析出口商品计价货币的确定。这个模型的一个主要的假设是商品的价格黏性,假定出口商品以进口国家货币来计价对于汇率的变动会保持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样,出口商更多关心的是商品价格对于成本和需求量的敏感程度。当然,如果在出口商品有显著差别和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出口企业是愿意选择进口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另外,在平分海外需求市场的前提下,Bac-chetta和van Wincoop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需求风险是可以通过选择计价货币来极大程度的降低。这个模型中所指的计价货币更多指的也是一种工具货币。币值则取决于所有商品所属不同国家的货币平均水平。他们讨论的货币平均水平指的更多是一种货币联盟的概念。如果出口商品形成的货币联盟的计价货币由生产者来确定,而进口商品形成的货币联盟计价货币由进口国家来确定,那么商品的市场很容易被进口国家的市场所控制。

Bacchetta和van Wincoop(2005)认为价格对需求和成本的弹性也会影响计价货币的选择。当商品的需求有很高的价格弹性,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时,企业倾向于选择消费者愿意接受的货币来计价。他们同时还指出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时,还希望在同行间得到一种“联合效应”。这里的“联合效应”实际上是由货币所带来的价格波动、海外需求市场变化和交易成本变化的综合效应。

Goldberg和Tille(2008)认为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市场对价格非常敏感时,为了避免受到其他市场的“联合效应”,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一种工具货币来计价。Goldberg进一步提出“羊群效应”与“联合效应”都会影响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的选择,而“联合效应”是“羊群效应”的基础。计价货币产生的“羊群效应”可以从企业的收益和产品成本两个角度来展开分析。当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时,会导致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一起发生移动。因为产品价格在降低的时候,也就是边际收益曲线在降低时,计价货币的选择必须要让边际成本降的更低以实现一部分利润。

三、以工具货币为核心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从前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商品的计价货币,选择的是出口企业所在国家货币,或是进口国家的货币。但是,一些知名的国际贸易事件选择的计价货币却是第三种货币,即工具货币。很多年来,英镑和美元一直都充当了国际贸易中的工具货币,在国际贸易中占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大部分商品都是以美元来计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能够正确地选择计价货币,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外汇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Friberg(199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国际贸易顺利展开的时候,应当选择非交易双方的第三国货币作为计价货币,这也就是工具货币的概念。他认为国际贸易双方在考虑选择计价货币时,更多关注的是双方国家货币汇率的波动性。假如工具货币对于交易双方的货币都很少出现波动时,那么选择工具货币可能会是国际贸易往来中的最佳选择。

Johnson和Pick(1997)从出口商品竞争的角度阐述了计价货币的选择模型。他们认为如果出口企业有权力控制出口商品的定价而实现价格歧视时,那么这个企业会面临着来自同行的竞争。进口国家同行的出口企业如果不以进口国家货币来对出口商品进行计价,那么是无法确定出口企业的海外市场商品需求量的。所以,对所有商品实行相对较为统一的定价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同业竞争者选择工具货币来定价可能是一个最优的决定。

Rey(2001)认为选择一种恰当的工具货币可以有效地降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他的研究通过两国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Goldberg和Tille(2005)认为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工具货币来对商品进行计价。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越为激励的竞争条件导致了出口企业推出了差异化较小的产品,这样,选择工具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成为他们最优的选择。这也是美元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的原因。Goldberg和Tille(2008)认为在区域内部选择一种中心货币作为工具货币,可以加强经济区域的政策协调,增加国家的社会福利和抵御国际资本的冲击。

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的计价货币理论

各个国家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或是国家之间形成的货币合作联盟关系,对计价货币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Devereux,Engel和Storegaard(2003)在商品价格黏性的基础上,运用一个两国的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汇率内生性的变化。他们的结论是汇率

的波动取决于两国各自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外汇政策的稳定性。这样,进出口双方选择计价货币时会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货币政策国家的货币,而不愿选择具有不稳定货币政策的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Goldberg和Tille(2005)认为在选择计价货币时,会产生“羊群效应”。他们认为如果生产者的目标在于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那么“羊群效应”很可能在发达国家内部体系发生,大部分国家都会选择币值稳定的货币。模型通过商品的边际成本和汇率的协方差来阐述这个思想。这个所谓的“效应”是由边际成本所导致的,因为由于商品的边际成本发生变动往往会导致货币的币值出现震动的现象。Gold-berg和Tille(2008)提出了一个分析选择计价货币动因的模型,他们认为“羊群效应”对于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部分企业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会更多地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的国家货币。另外,币值较为稳定的货币一般来自于一定的经济区域组织,这些区域的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国家的社会福利和防止国际经济冲击方面都有一定的协调合作模式。区域经济政策对于中心国家的货币政策则显得非常敏感,这样,中心国家的货币政策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区域内部企业计价货币的选择。

Annette Kamps(2006)认为欧元成为其区域内部主要的计价货币,其原因来自于欧元区政策协调的一致性。虽然欧元作为一种计价货币的地位还不如美元,但是欧元区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和多样化的产品差别让欧元的优势凸显了出来。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向全世界出口产品,欧元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出口商品的主要计价货币。Annette Kamps(2006)以美元为计价货币,提出了出口定价模型的一般模式,并且运用到了以欧元定价的出口商品定价和欧元定价的进口商品定价模型中,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他提出的基本模型形式是:

usdexit=β1+β2shexusit+β3eurinsti+β4euro intit+β5rauexi+β6usexvolit+βtu sinfit+β8fmdumi+β9usdpegit+uit (2)

其中,i=1,…,30,t=1,10,uit-vi+eit,vi对一个国家的随机影响,而eit是一个白噪声的残差。usdex是某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商品的比重;shexus是某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占该国出口商品的比重;eufinst是一个虚拟变量,其数值取1是欧盟的25的成员国以整体单位出现来进行统计;euroint也是一个虚拟变量,其数值取1是代表自2002年以来正式引进了欧元,并且执行了统一的货币政策。Annette Kamps引入虚拟变量的目的是为了证明Bacehetta和van Wincoop(2005),Goldberg和Tille(2005)得到的“羊群效应”的结论,也就是货币区比起独立的国家而言,各国企业更加容易形成统一的、稳定的计价货币。

rauex是一个国家出口的差异化产品占全部出口产品的比重;usexvol代表汇率变动所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u sin f指的是某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fmdum是一个虚拟变量,代表了可以通过外汇的远期市场来回避风险;usdpeg也是一个虚拟变量,数值取1时表示某国货币不可能盯住美元来决定该国的币值。可见,该模型试图说明货币政策、经济区域和外汇市场对计价货币选择的作用。

Obstfeld和Rogoff(2002),Devereux和Engel(2003),Corsetti和Pesenti(2005),Devereux Shi和Xu(2008)计价货币的选择是对两个贸易国家货币政策最优化的选择。基本的原则是企业在选择货币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货币政策较为稳定的国家货币,因为稳定的价格是对有效市场运作的一种表现。

五、简评

综观西方学者关于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论述,各国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计价货币的选择及其产生的影响,这无疑会推动计价货币选择的经验研究。显而易见,从国际经济贸易的角度而言,货币计价选择理论是促进一国货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以上理论的简述,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及启示:

首先,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大部分文献得到的结论是在进出口贸易中,贸易双方为了避免货币汇率波动风险而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一般都愿意选择进口国家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当然,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企业选择自己的货币计价是很容易避免货币贬值所带来的风险。

其次,以国外需求市场的不确定性为出发点,众多学者讨论了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需求变化程度以及成本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价格对需求和成本的弹性敏感程度较为明显。所以,计价货币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采用出口企业国家货币,进口企业国家货币还是工具货币。当然,当国外需求对出口国家的价格较为敏感时,计价货币应当由出口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来确定,而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选择相同的货币可能是一个最优的决定。但是,如果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大,选择本币计价的可能性也会越高。另外,如果出口企业面对海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推出了有显著差别的产品,在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进口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篇2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 高职 教学 制约

《经济学原理》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基础理论课对学生学习运用经济学基础原理,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了解现实社会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无疑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经管专业学生感到《经济学原理》是难度较大且较枯燥的一门课程,学生综合学习效果欠佳,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目前《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制约

(一)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性质相制约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基本是会计、统计、文秘、促销员、营业员、物流管理员等。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常被忽略。而经济学恰恰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造成学校培养目标与课程本身性质的相制约。

(二)由于《经济学原理》课程自身特点造成的制约

《经济学原理》的核心在于理解社会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利用配置和利用问题。课程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具有内容抽象、逻辑性和系统性强的特点。它是一个完整、严密、前后紧密衔接的理论体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理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而且必须紧跟教师讲授,一旦前面的课程落下几节后面的课程便难以理解。尽管许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具有很高的学习和使用价值,但课程的这些特点导致学生感到枯燥、缺乏趣味性、晦涩难懂,致使一部分学生中途放弃学习。

(三)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不足与课程要求较高之间的制约

要想学好《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需要许多领域的知识,比如需要高等数学、英语、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现状等综合知识,因而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是文、理兼招,且文科学生偏多。他们与工科类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和思维特点,大多数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教学中讲到经济学的案例、经济学的渊源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模型等内容时,则不容易接受。再者,大部分学生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引导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了解我国现实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但学生在这方面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难以理解。同时,学生中存在一种片面认识: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要会操作、能实践就行了,没有必要掌握那么多理论知识。所以,很多学生把《经济学原理》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技能性较强的课程上。

(四)课程的教学模式与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之间的制约

《经济学原理》课程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由于课程的自身特点的因素,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就高职的教学而言,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被认为是其一大特色,这门课程似乎缺少了这一环节,而且由于课程自身特点的因素在向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教学改革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高职院校《经济学原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效益始终在较低的层面上徘徊。

二、高职院校《经济学原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一样,都是对人的能力培养,但社会对其的客观要求及其产生发展背景与空间决定了其办学思路与理念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注重学科体系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以培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重点的中等职业教育,而是介于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一种具有高等教育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的双重特性的高等教育形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各门课程的教学。《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学习掌握的程度,而且对后续各门专业课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影响。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经济学原理》课程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对高职层次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经济学原理》的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协调教学中的制约

基于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应作如下整合和处理: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又必须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微观经济学为主,宏观经济学为辅,微观部分从经济学的基础讲起,并重在应用,近似于管理经济学。宏观部分仅介绍一些基础的知识,但强调微观基础和宏观政策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突出主体,淡化经济领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科学,任何经济活动都是按照经济主体行为进行整合的。在《经济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按照经济主体行为分章教学,尽量结合一些实例来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其次,重在应用,淡化理论。由于《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加之刚入校的新生不具备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淡化理论,比如涉及高等数学方面的公式推导和理论论证,要进行淡化,通过一些案例来讲授经济学原理;联系中国国情,力求洋为中用,力求本土化。在授课过程中所用的数据、案例应尽可能采用我国的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于学生学以致用。

(二)结合课程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还要对《经济学原理》传统的从书本到书本的课堂教学方法实行全方位的改革。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广泛采取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调查研究法和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讲授到影响供求的因素就可以让学生调查一个季度内影响学校周边市场的某种商品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并且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讨论中各种观点的相互碰撞,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时,要经常布置一些时事的宏观经济学热门话题,让学生课下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课下阅读经济类书籍报刊的习惯。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又让他们学以致用,用成熟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即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他们运用书本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在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弥补这类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又要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增强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总的来说,在高职《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要整合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同时,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学习经济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伟民. 简述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亟待处理的几个关系. 商业研究,2003(17).

篇3

 

1 简要叙述国际金融创新的相关内容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的相关内容的阐述和分析,该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具体概念;第二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具体内容。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1 简述国际金融创新具体概念

 

国际金融创新的主要概念就是将金融行业中的各种组成部门进行重新的整合,让金融重新具有实际竞争力。细化的阐述金融创新就是就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这两个方面来重新考虑金融业的组成部分。这其中包括了:第一金融机构;第二金融制度;第三金融产品;第四是金融市场;第五金融技术。上述的五个金融业组成部分的机构性变革和采取的实际开发活动就是金融创新。

 

1.2 简述国际金融创新具体内容

 

国际金融创新内容包括了五个部分,即第一个部分是金融产品的创新;第二个部分是金融技术的创新;第三个部分是金融机构的创新;第四个部分是金融市场的创新;第五个部分是金融制度的创新。上述的五个创新内容就是国际金融创新的主要创新内容。

 

2 简要叙述国际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点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点的阐述和分析,该文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持续增长;第二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今科技的飞速发展;第三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金融产品的不断需求;第四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有金融市场的放松管制和放松监督;第五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在金融市场的不断激烈竞争;第六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巨大的利益驱使。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2.1 动力一:国际金融创新依靠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持续增长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断发展和推进,世界的经济格局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世界的金融出现变化。金融的生存形式和金融行为,主要是金融的供需关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上述的原因就直接的导致了国际金融进行相关的创新,以适应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

 

2.2 动力二: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今科技的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将发展成果渗透到每一个相关的领域中,金融领域也不例外。高科技不断地应用在金融活动中,为了适应高科技的渗透和应用,金融机构只有进行相关的创新来面对和解决。高科技应用下的金融领域,能够在交易成本和工作效率方面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因此,要求金融管理不断地创新,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

 

2.3 动力三:国际金融创新依靠金融产品的不断需求

 

金融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金融产品的特质。伴随着和全球范围的经济格局出现变化,导致了金融投资者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这样就迫使金融领域进行金融创新来适应金融投资者关于金融产品的需求种类和数量

 

2.4 动力四: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有金融市场的放松管制和放松监督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形式在不断的变化,导致了各个国家对于金融领域的相关管制力度和监督力度不断地变化,总的趋势是松管的趋势。这种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体制和金融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出现变化;另一方面必然会随之改变。

 

2.5 动力五: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在金融市场的不断激烈竞争

 

现在金融市场已经全球化,这样就直接的导致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竞争不断提升,同时风险也在不断地加大,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金融领域进行创新和改变,以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

 

2.6 动力六:国际金融创新依靠巨大的利益驱使

 

影响利润的因素很多,包括宏观经济政策、金融管制以及金融市场、工具的创新等,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金融企业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促进发展。

 

3 简要叙述国际金融创新的相关影响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的相关影响,该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带来的正面影响;第二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3.1 国际金融创新带来的正面影响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带来的正面影响的阐述和分析,该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国际相关金融机构的运转效率不断提升,同时拓展了金融机构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第二个方面是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交易种类不断地增多,同时还有效地提升了金融投资者的金融抗风险能力;第三个方面是促使政府相关的金融部门不断地强化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地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进而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发展。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国际相关金融机构的运转效率不断地提升,同时拓展了金融机构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当代金融创新具有密集型和广泛性的特点,是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和商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消费者的生存空间。

 

(2)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交易种类不断地增多,同时还有效地提升了金融投资者的金融抗风险能力。金融创新创造了许多新型的金融工具,提供了多功能、多样化和高效率的金融服务,降低了持有和交易金融工具的成本,方便了投资者之间的交易,使其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3)促使政府相关的金融部门不断地强化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地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进而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必然会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创新会使国家监管难度加大,政府会实施一系列的金融改革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了金融市场的顺利进行。

 

3.2 国际金融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阐述和分析,该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金融货币相关政策不断的出现时滞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货币的管理难度;第二个方面是金融货币的工具效力不断的被弱化;第三个方面是致使金融市场不具备很强的稳定性能;第四个方面是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金融货币相关政策不断的出现时滞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货币的管理难度。

 

大量的金融创新活动使金融资产的替代性明显加强,作为货币的货币和资本的货币难以区分。

 

(2)金融货币的工具效力不断地被弱化。

 

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规避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约束,极大地限制了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金融机构派生存款的效果

 

(3)致使金融市场不具备很强的稳定性能。

 

金融创新和管制的放松及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使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

 

(4)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

 

国际金融创新在被广泛使用之时,改善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也使商业银行从中获益,但是创新活动既能防范风险和增加收益,又会增加风险和降低收益。

篇4

2012年我国家具行业增长速度放缓,产量和产值均增长了17%,家具行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增加了运营成本,利润增幅下降。2013年家具行业形势比2012年要好一些,1-10月,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34%,比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出4.45个百分点,占轻工全行业累计利润总额的2.97%,比轻工全行业的平均增速水平高了3.19个百分点;木器涂料用量较大的木质家具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占家具行业累计利润总额的2.77%,金属家具制造业占24.39%,竹、藤家具制造业占1.78%,塑料家具制造业占1.19%;与1-9月相比,只有木质家具制造业的占比扩大了0.73个百分点,其他子行业的占比均出现收窄。木制家具的低利润占比决定了木器涂料的低利润,但木器涂料的使用量会继续增加。近几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状况不是很稳定,企业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都呈现出同比下降的趋势,行业信用违约率达到了20%~30%。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13家主要企业整体销售收入是3698.6亿元,同比下降了3.68%;利润则减少了223.43亿元,降幅达到34.1%;银行利息同比增加了55.38%;截至2012年底的应收账款合计910亿元,较2011年上升了61.27%,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然成为业内面对的一大问题。应收账款问题造成了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的问题,生产工程机械涂料的企业面临极大的资金风险,有些涂料企业因此而每每陷入经营困境。2013年,虽然各种利好于工程机械的政策相继出台,如2013年初两会中确立的城镇化策略和年末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市场作用及建筑主旋律的肯定,但2013年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低迷在延续着,1-11月每月产品的销售逐步收窄。以信用销售模式3~4年的还款期测算,行业的风险将出现在2014年下半年,提醒涂料企业谨慎面对工程机械涂料市场。在经历两年5%以下的低速增长后,2013年全国汽车销量增长率达到18.4%(见表1),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速。继2012年销量首次突破2000万辆之后,全年销量再创新高,达到2387万辆。其中,轿车(基本型乘用车)的产销分别为1330万辆和1201万辆,分别比同期增长16.6%和11.77%;客车产量192万辆,同比下降了21.2%;1月、11月和12月3个月全国汽车销量均超过200万辆,相当于2000年中国汽车全年的销量。中国汽车产业2013年乘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主要源于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及购买力的提高,新增购车需求与换购需求的释放;而部分城市面临限购的状态,加剧了城市居民对未来可能限购的担心,刺激了提前购买行为。消费者习惯变化,年轻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升级,加上良好的市场环境、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3类车型中SUV保持了持续较高增速,累计销量为298.87万辆,同比增长为49.41%。汽车涂料未来将配套汽车快速发展,但汽车涂料主体“外资化”的形式在中国涂料行业仍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2013年,使用重防腐涂料的石油钻井设备49万台套,同比增加17.8%;炼油、化工专用设备206万t,同比减少了4.4%。工程使用的大型拖拉机6.3万台,同比减少了1.7%;农机专用的中小型拖拉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对于生产一般工业防护涂料的企业有很好的市场参照作用。摩托车和自行车市场均呈现缓慢降低的态势,火力、水力、核能和风力发电在国内发展较快,特别是风力发电这几年在沿海和西北地区尤为突出,2013年风力发电量1246亿kW·h,同比增长33.0%。摩托车和自行车需要氨基醇酸、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火力发电需要耐高温、耐高酸性环境的涂料,水力发电需要防水、防腐、防渗涂料,核能发电需要防核辐射涂料,风力发电需要塔筒和叶片涂料,等等。涂料行业的发展不仅要依赖于建筑、汽车、船舶、家具等大宗涂料的发展,也应寻求特、专、新等功能性涂料的发展。没有搞不好的行业,做不好的产品,只有管理不善的企业。

22013年我国涂料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近10年来,虽然我国涂料总产量由2004年的298万t增至2013年的1303.35万t(见表2),但增速由23.45%下降到3.58%;涂料工业总产值由2004年的5399110万元增至2013年的34167766万元,但增速由26.13%下降到9.51%,预计2014年产量增速将很难回到两位数的时代,可能相对于2013年的3.58%稳中有升。2013年2.62万元/t的涂料平均价格是涂料行业历史价位的第二个高点,仅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2.86万元/t的不正常价位。虽然现在的中国涂料行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不高,附加值一直徘徊在5%~10%的低利润率水平,但未来涂料平均价格会保持逐年升高的趋势,即使产量增幅会到一个极限值,但产值中高增幅还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多数涂料企业的生存不是大问题,这就决定未来涂料行业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还需相当长一段时间。2.12013年各月份我国涂料产量、产值2012年我国涂料产量及产值增幅呈逐月增长的态势,与2012年同月比较,2013年我国涂料产量增幅呈逐月下降的趋势(见表3)。2012年1月涂料行业增速下滑至低谷,产量及产值出现了负增长;而2013年1-2月涂料产量增幅全年最高,达到了11.93%;2012年12月和2013年1-2月的涂料产量在这两个年度的产量曲线上形成了一个波峰。由此得出一个初步结论:2012年底至2013年初,是否是我国当代涂料工业发展的一个盛衰分水岭呢?从表3可以看出,行业产量增幅上半年好于下半年,但产量的绝对值仍是下半年高于上半年。旺季仍然集中在9-11月,其中9月128.78万t的产量排位全年第一;但旺季和淡季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全年除了1-2月没有达到100万t/月外,其他月份都在100万t/月以上。2013年涂料行业只有9-12月的经济指标累计数据,没有单月数据。1-9月,主营业务累计24607362万元,同比增长11.5%;利润总额累计1575413万元,同比增长14.5%。1-10月,主营业务累计27672786万元,同比增长10.8%;利润总额累计1800371万元,同比增长12.8%。1-11月,主营业务累计30872870.4万元,同比增长10.4%;利润总额累计2110098万元,同比增长13.9%。所列每个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指标都超过两位数的增长。2013年的平均价格总体是围绕在全年平均价格2.60万元/t上下波动,比较切合年初预测全年平均价格的增长幅度。2.22013年我国涂料行业各地区产量、主营业务收入2013年我国涂料行业产量增速、产值增速的纷纷下降,凸显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转型对涂料产业产生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从2011年开始就呈现下降趋势,作为国民经济的配套产业,涂料也受到了冲击,消费需求明显下降。换句话说,产量增速、产值增速的纷纷下降,体现出我国涂料工业当前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落后于新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肯定2013年涂料行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各项经济指标虽然整体放缓,但大宗的建筑涂料、防护涂料发展潜力和基本面没变。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2013年1106家规模以上企业涂料总产量1303.35万t,同比增长3.58%(见表4),比2012年1034家规模以上企业的1271.87万t增长了2.48%(非同比)。2013年全国涂料产量负增长的地区较多,内蒙古4家主要企业基本处于停产状态,乌海、包头、呼和浩特的中小涂料企业面临倒闭。北京、天津、山西、安徽、福建、山东、四川均为涂料生产主要地区,这些地区的负增长对全国涂料产量增速放缓带动明显。上海、江苏、河南、广东由于产量基数较大,这些省份的增长拉动了全国3.58%的增速。特别是广东产量增长了13.21%,净增35.19万t,这个数据要高于2013年比2012年全国涂料产量的净增数据31.48万t(1303.35-1271.87=31.48万t)。江西、河南、重庆、陕西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产量基数越来越大,这些省市逐渐进入涂料产量贡献率的第二梯队。2013年,我国1920家规模以上涂料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416.78亿元,同比增长9.51%(见表5);比2012年1858家规模以上涂料的2934.60亿元增长了16.43%(非同比)。全行业资产总值2149.09亿元,同比增长10.63%;利润总额244.11亿元,同比增长11.05%。虽然江苏122.04万t的涂料产量低于上海的151.83万t,低于广东的301.67万t;但江苏的资产总值494.72亿元要高于上海的319.41亿元,高于广东的430.18亿元;江苏的主营业务收入831.57亿元要远远高于上海的336.28亿元,高于广东的650.09亿元。江苏、上海、广东的部分经济指标对比结果表明,江苏省的资产总值、产品单价、产品结构要明显优于上海和广东(国家统计局数据,江苏涂料平均价格仅供参考),江苏昆山、苏州、常州等都以生产工业涂料为主,上海金山、青浦和广东顺德、韶关等都以生产民用涂料为主,产品结构决定了各地区经济指标。2.32013年我国涂料行业主要经济指标2013年,我国涂料市场整体产销顺畅,全国涂料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2012年相比,亏损企业数有所下降(见表6),亏损企业数由原来的147家下降到135家,同比下降8.16%;亏损企业亏损额4.90亿元,同比下降17.20%。从表6中看出,天津、河北、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广东等省市亏损额下降明显,效益提升较快,安徽全行业实现了零亏损,广东亏损企业亏损额也下降了37.65%,在行业具有代表性。但北京、上海、江苏由于加大安全生产和环保核查的力度,搬迁、改扩建的企业较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幅度较大。2013年,应收账款476.84亿元,同比增长15.48%,行业赊销和账期拖延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较为突出的是工程机械行业和轻工家电行业,这种现象影响了涂料企业现金流,增加了各种费用和成本;产品的销售成本2799.52亿元,同比增长9.56%;产品销售费用157.09亿元,同比均增长了9.96%;管理费用172.34亿元,同比增长16.30%;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应交增值税均呈增长的态势,但增幅要小于2012年;从业人员数量22.85万人,同比增加1.50%,行业人均产值149.53万元,相对于2012年的130.33万元增加明显,表明整个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工艺路线改进、生产效率提高、人员素质培训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成效。2013年,产成品98.82亿元,同比增加6.81%;存货249.07亿元,同比增加7.88%;负债合计1019.95亿元,同比增加4.56%;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18.82亿元,同比增加17.55%。总体来说,2013年行业各种税费的增幅要高于2012年,整个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的逐年增加,原材料价格下降、产品单价的提升增加了行业的利润总额,但涂料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增强。如果环保部、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倡议的“要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的溶剂型涂料增收消费税”得以实施的话,整个行业5%~10%的平均利润率就难以得到保证,行业的持续发展将遇到很大的障碍。由此也可以看出,涂料产品的环境友好化和提高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2.42013年我国涂料及无机颜料进出口贸易中国是一个涂料生产和消费大国,进出口贸易对中国涂料行业的发展拉动效应不是很明显。中国的出口对象主要是一些中亚、非洲、东南亚和南美等国,进口的主要是美国、日本和西欧的涂料。而日本和欧美国家是涂料发展强国,日本涂料企业在日本本土的产量约150万t/a,而日本涂料企业在非日本区域内的产量约190万t/a;欧美国家的加工贸易和进出口业务也做得很好,德国人均涂料消费20kg,也带动了周边国家的人均消费。中国的涂料企业应该“走出去、引进来”,人才、成品、技术、资金都应该具备“走出去、引进来”的思维和能力。2013年,全国涂料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16.42亿美元,与2012年的15.42亿美元(见2012年分析报告)相比增加了6.49%;贸易逆差4.28亿美元(见表7),与2010年的4.49亿美元相比下降了4.68%;数据表明贸易总额有所上升,但仍没有达到2010年和2011年的水平。2013年,涂料进口数量18.07万t,同比下降0.07%;进口金额10.35亿美元,同比增加了3.97%,进口总体平均价格5700美元/t,高于2012年的平均价格5500美元/t。涂料出口数量17.74万t,同比增加4.26%;出口金额6.07亿美元,同比增加11.16%,出口总体平均价格3400美元/t,高于2012年的平均价格3200美元/t;出口总体平均价格只有进口的59.65%;出口数量、出口金额占总产量、总产值的比例还是很小,出口数量约占1.39%,出口金额约占1.07%(按1美元兑换6.0元人民币计算)。2013年,进口量最大的产品主要是“32081000溶于非水介质的聚酯油漆及清漆等”和“32089090溶于非水介质其他油漆清漆溶液”,进口量分别为2.80万t和3.85万t;出口量最大的也是以上两种产品,出口量分别为3.83万t和5.53万t;但32081000的进口量同比减少了16.35%,该产品也成为2013年进口量降幅最大的产品。涂料进口价格大多增加,而“32099020以氟树脂为基本成分的油漆及清漆”的进口价格却降低,由1.67万美元/t降低到1.50万美元/t,降低幅度达到11.33%;32099020的出口价格也降低明显,由1.81万美元/t降低到1.60万美元/t,降低幅度达到13.13%;表明氟树脂国内技术得到发展,自我供应能力加强。出口量增幅最大的是“32082010溶于非水介质的丙烯酸聚合物油漆及清漆”,增幅达40.02%;出口平均价格增幅较明显的是“32091000溶于水介质的聚丙烯酸油漆及清漆”和“32099010以环氧树脂为基本成分的油漆及清漆”,32091000由1700美元/t增加到2300美元/t,增加了35.29%;32099010由3900美元/t增加到5300美元/t,增加了35.90%;出口型企业应重视这两大类涂料产品。2012年,不管是进出口量、进出口额,或是它们的增幅,表现突出的都是溶于非水介质的涂料,即溶剂型涂料,而溶于水介质的产品表现并不突出,同比还出现大幅下滑。值得欣喜的是,2013年,32091000进出口量、进出口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出口额增加了50.42%,出口平均价格增加了35.29%。表明国内外越来越重视环境友好的水性涂料,由于在生产中环保、在运输中安全、在使用中健康,水性涂料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例会越来越大。2013年,氧化铁颜料即“28211000铁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产量64万t,同比增长5.23%,销售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5.40%;进口数量22.28万t,同比增长0.37%,进口金额1.21亿美元,同比下降10.33%;出口数量30.58万t,同比增长5.08%,出口金额3.21亿美元,同比增长0.17%,基本与2012年持平。铅铬颜料即“32062000以铬化合物为基本成分的颜料及制品”进口1746t,同比增长53.74%;出口数量7000t,同比下降43.95%;出口金额2292万美元,同比下降50.70%;连续两年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大幅下降,表明铅铬颜料国外需求在下滑,这与联合国“化管大会”明确禁止含铅涂料的使用有直接关系“。32061110钛白粉”进口数量19.37万t,同比增长18.53%,进口金额5.28亿美元,同比下降3.34%,进口平均价格由2012年的3300美元/t下降到2700美元/t,降幅达18.18%;出口数量40.30万t,同比增长4.70%,出口金额9.46亿美元,同比下降16.62%,出口平均价格由2012年的2900美元/t下降到2300美元/t,降幅达20.69%。2013年是钛白粉行业艰难的一年,产量增至213.73万t,价格继续回落,企业普遍亏损,钛白粉自身市场的不完善,至今还维持在成本或成本以下的超低价位运行(约13000~14000元/t)。

32013年我国涂料行业的运行特点

2013年,我国涂料行业继续延续着2011年、2012年经济运行特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使用涂料的各个行业运行活跃度普遍不高,特别是工业涂料使用行业;人工成本、税费成本、管理成本普遍上涨,原材料成本的降低提升了行业的整体利润率,大多企业收获了实惠,缓解了资金压力;结构调整在环保、安全、健康、产品质量、功能需求等多重压力下提速,低端产品、非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市场在萎缩,行业平均价格有所升高;含铅涂料在国际国内越来越受到限制,VOC项目、VOC法规受到国家各个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治理VOC、治理雾霾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在研发中心的建设、研发设备的购置、技术人才的引进上加大了投入;兼并重组在行业暗流涌动,企业的风险意识明显增强;等等。3.1“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中国涂料行业技术研发、盈利能力、国际化经营、品牌影响力并不强大,人力、运输仓储、资金、财务、税费等各要素的投入越来越大,安全、环境、健康等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涂料工业传统发展方式对这些成本和要求没有承载能力,没有应对措施,没有技术、管理、资本及心理准备和储存,传统的产业增长动力正逐步衰减。因此,对中国涂料工业而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显得格外紧迫“,技术创新、行业整合,提高质量效率”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转型升级狭义上讲,就是通过转变涂料工业的发展方式,加快涂料行业的结构和技术升级,加快实现由传统的开放式工艺,溶剂型、低档型、一般功能性产品,向密闭式一体化工艺,向环境友好型、高端型、高功能性产品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工艺和产品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管理结构、布局结构,促进涂料行业整体优化提升,逐步改进涂料行业“大而散、劣而廉”的局面。转型升级广义上讲,涂料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在管理上加强企业各要素整合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行业各要素的整合,实施兼并重组,开启资本运作“,上下游、关联产业、国内国外”横纵联合;在企业自主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技术转让、技术合作,一个企业的创新,带动一个细分行业的创新,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创新;企业不仅经营产品,还应履行社会责任,对社会、对股东、对员工要实施责任关怀,污染环境、忽视员工健康、存在安全问题的企业,即使产品再优、效益再好也是不会可持续发展的。2013年,我国涂料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逐步调整生产低、中、高档涂料新产品及涂料制品的合适比例,通过产品比例的调整来加快市场结构的优化和均衡,比如大部分企业提高了水性涂料的研发和生产比例等,有些企业还增加工业涂料的比例。一是加快了环境友好型涂料的发展速度,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水性木器涂料、水性集装箱涂料、水性汽车涂料、防霉抗菌涂料、隔热保温涂料的发展速度尤为突出。二是功能性涂料新产品发展势头强劲,这些产品提升了整个涂料行业的价格和技术含量水平。如环保部DDT项目筛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先进的防污涂料技术;如天津灯塔、北方涂料院等研发的涂料化工新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的“嫦娥三号”;如常州柏鹤研发了通电变色的玻璃涂料可用于汽车玻璃,有效地调节车内的光线明暗度。这些产品不但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也推动了涂料行业整体向高端发展。3.2环保压力持续增大全国持续雾霾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环保部对如何控制PM2.5高度重视,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国十条”,2013年出台多项措施贯彻落实。为此,环保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为保障目标如期实现,国务院将颁布考核办法,每年对各省(区、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任务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未通过考核的地区,实行问责制,环保部将会同组织部门、监察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有关负责人,提出限期整改意见。2013年,一些大品牌在内的家具生产企业、钛白粉生产企业等都因为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问题而登上“黑名单”,家具企业登上“黑名单”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因涂料和胶黏剂释放了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环境友好型涂料的使用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正越来越成为政府治理雾霾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家具生产、家居装饰、汽车制造、汽车修补、家电制造等行业,政府都严格要求使用环境友好型涂料,如北京的曲美、天坛家具如果不使用水性涂料就必须搬出北京市。在环保政策不断出台、各地方政府实行问责制、地方政绩考核不再只看GDP且加重环保绩效的比例之后,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问题进行更加严厉的管控,几乎已经成为能够预见得到的结果,涂料行业只重视产品而忽视环保的传统的粗放经营管理模式必将成为过去时。在严苛的政策之下,涂料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都面临着重新定义发展战略,面临着厘清“环保与生存”的关系。如果在未来的发展中,针对涂料行业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问题的排查整顿力度加大,我们的涂料企业准备好了吗?是否有足够的环保处理承载能力来应对变化?国务院在2012年8月印发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任务,因此对于“双高”产品名录中的涂料产品征收消费税,通过淘汰非环境友好型涂料产品来实现行业的结构优化会是“十二五”“、十三五”的主旋律。除了涂料产品环境友好化外,行业普遍忽视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问题,目前政策的执行更偏向于涂料成品及下游使用行业,而涂料生产过程的监控相比要少一些。因此,在过去一年“,节能减排”所带来的洗牌效应并未在行业引起太多的重视,但这并不代表在未来的发展中,涂料行业依然可以成为节能减排运动中的旁观者。例如,企业生产时产生的废气大多是无组织排放,环保部在制订“涂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时,采集不到废气排放的有效数据,标准制订工作延期,为了完成工作计划,只好暂时将标准题目改为“涂料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放弃了废气参数的各项指标;但2014年对于涂料制造产生的废气将重新单独立项制订标准。在未来的发展中,涂料企业除了像其所宣传的那样,在环保涂料特别是水性涂料上发力的同时,也应该协调发展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工作。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外界对涂料行业“高污染高排放”的不良印象,增强企业自身在环保政策压力下的抗压能力。3.3行业产量、产值增幅明显放缓从前面的数据看出,不只是产量增速在下降,产值增速也在下降,但产值增幅下降速度小于产量。目前,我国的生活物价水平的提高,各种商品价格上涨,涂料的原料成本、人工成本、资金成本上涨,涂料成品的单位售价逐年升高,等等,均会对产量、产值增幅产生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各地安全环保核查力度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取证、换证工作越来越难,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禁止类和限制类涂料产品很难通过取证的核查。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环保核查不达标,有“双高”产品名录中的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核查也很难通过。地方保护主义正在为“问责制”让路,正在为安全环保核查的规范化让路,一些不规范的小微企业将逐渐从涂料行业消失,小微涂料企业大量的低端产品市场将被压缩。由此释放出大量的市场空间让位于中高端的涂料产品,从而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价格、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2)质检总局对涂料行业打假力度加强。涂料是某些地方政府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如顺德、常州、廊坊有大量涂料企业聚集,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涂料产业集群。上海金山区、成都邛崃区、四川大邑县、广东韶关市、河北唐山市等地方正在兴起新的涂料产业集群,涂料带动了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但有些地方以制贩假冒伪劣涂料成为了行业的典型。2012-2013年度,国家质检总局加大了对涂料行业的打假力度,联合工商部门、公安部门和中央电视台对河北博野地区无证生产企业、假冒涂料品牌企业进行了集中清理和打击,这次清理和打击通过央视报道,对涂料行业、对地方政府制贩假冒伪劣涂料起到了积极的震慑和警示作用,规范了涂料市场,推动了行约行规的执行。(3)新增产能审批加严。由于十提出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不以GDP增长考核地方政府和进行干部提拔,新建、新开工、产能过剩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遏制。涂料行业品种多、企业多,产能过剩严重。“优化存量、控制增量”的产业政策决定了新增产能审批必须加严,这是涂料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品结构最有效的政策基础。例如,位于园区的企业生产水性建筑涂料的项目审批易于通过,而同一个企业在同一个地区生产使用溶剂的树脂项目审批则很难通过。(4)整体经济形式的影响决定了涂料行业和关联行业的发展速度减缓,全国整体经济已经进入了由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的渐进演变。安全环保核查力度加强、打假力度加强、新增产能审批加严均会减少低端涂料产品的生产数量,从而减缓行业产量、产值增幅。3.4行业的综合特点简述(1)涂料用大宗原材料价格下降,涂料企业利润普遍有所增加。钛白粉、溶剂、丙烯酸树脂单体价格下降明显,有的原料价格降幅达50%。(2)民用涂料增速高于工业涂料。巴德士、立邦、亚士等生产民用涂料的企业产量和销售额的增幅均超过20%,有的民用涂料生产企业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务指标。传统的工业涂料企业产量有所下降,醇酸醇调下降幅度明显,由于市场萎缩,大多数企业均在寻求转型升级,寻求替代品技术。(3)行业自律和市场监测在行业开始兴起。中消协和央视联合抽查净醛涂料并曝光,规范了净醛涂料市场;中涂协抽查建筑涂料和木器涂料,有利于市场消费导向和企业研发导向。多个企业申报了“责任关怀”,签订了责任关怀承诺书,并自觉开展责任关怀规定的各种活动,有力地完善了企业的HSE管理。(4)资本市场兴起,规模较大的涂料企业和相关企业竞相寻求IPO上市,很多PE、VC公司热衷于涂料行业,只要企业有好的项目,经营管理不是很差,未来的涂料行业“不差钱”。(5)联合国启动含铅涂料项目在中国实施,含铅颜料、含铅助剂、杂质铅会逐步退出涂料行业。配套含铅涂料项目,涂料行业会制订含铅涂料的相关产品和环保标准,会开展含铅涂料技改资金的申报活动,会开展含铅涂料的认证及包装标识活动。

42014年我国涂料行业形势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