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条件对婚姻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条件对婚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条件对婚姻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现实意义 婚姻观念

一、前言

作为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从女性独有的视角以更加细腻的情感,对英国乡村几个普通女孩的婚姻经历进行了描述。在作品中,作者始终坚持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立足当时的女性地位卑微的社现实,描述了她们的爱情和婚姻观念,也引发了人们一系列的思考。

二、幸福婚姻的基础:爱情

从作者本身的角度来看,一段婚姻是否美满幸福,关键需要看彼此之间是否存在爱情。虽然婚姻一直都会受到诸如社会习俗、物质条件等的影响,但是最为基础的因素仍然是爱情。只有彼此之间相互爱慕,相互尊重,才能收获一段幸福的婚姻。例如在小说中,柯林斯和夏洛特的婚姻可以说是完全建立在现实利益的基础上,两人之间并没有共同的感情基础,婚姻对他们来说仅仅只有责任,并没有幸福;又如威科姆和莉迪亚的婚姻是建立在外表和的基础上,两人之间的婚姻是盲目的,有的仅仅是一见钟情和,缺乏稳固的感情基础,因此在结婚后,莉迪亚经常会以泪洗面,显然也不会幸福;与之相比,宾利与简的婚姻虽然遇到了许多的阻碍和误会,但是有牢固的爱情基础,最终冲破重重阻碍,获得幸福美满的婚姻[1]。与之相似,小说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婚姻同样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虽然最初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以及达西本人的傲慢导致了许多矛盾冲突,但是经过长期的相互了解,最终彼此相爱,收获了完美的婚姻。由此,爱情可以说是婚姻幸福的基础。

三、幸福婚姻的保障:财富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的观点是:幸福的婚姻必须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单纯的爱情是不够的。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英国乡村。在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婚姻,都必须有物质财富的保障,甚至许多人会将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婚姻的唯一因素。例如小说中的夏洛特,其与柯林斯之间的婚姻并不幸福,因为缺乏爱情基础,仅仅是关注柯林斯的财产,希望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这种婚姻选择实际上符合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是能够使自身获得更好生活条件的理性选择[2]。而与之相比,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婚姻之所以完美,一方面是由于具备了良好的爱情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达西具有足够的物质财富。否则即使达西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伊丽莎白放下了偏见,也并不一定会答应达西的第二次求婚,甚至在结婚后,如果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两人的婚姻能否完美幸福终结,还是一个未知数。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至少在《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中,作者认为物质财富是实现婚姻幸福的重要保障。

四、幸福婚姻的纽带:性格

双方的性格对于婚姻的影响同样非常巨大,是联结幸福婚姻的重要纽带。在小说中,简・奥斯汀指出,婚姻双方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决定着婚姻能否顺利完成以及婚后的生活是否幸福。宾利与简的婚姻具备良好的爱情基础,宾利虽然一表人才,但是性格上却显得优柔寡断,两个人在舞会上一见钟情,宾利本身的性格却使其在面对抉择时无法做出果断的决定,也因此使两人的婚姻经历了诸多的磨难。虽然最终走到了一起,获得了幸福美满的婚姻,但是也从侧面证明了性格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3]。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同样如此。最初,出身名门而又英俊潇洒的达西之所以没有获得伊丽莎白的认可,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潜意识里的优越感,在面对伊丽莎白的家庭时不自觉地表现出了一种傲慢;另一方面,伊丽莎白较强的自尊心使其对达西产生了一些偏见,这就在两人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也造就了第一次求婚的失败。归根到底,就是性格因素导致的。后来,更加看重感情的达西放弃了门当户对的婚姻,忠于自身的感情,改变了自身的思想和立场,也放下了自己的傲慢,而聪慧且善于思考、敢于追求爱情的伊丽莎白也在经过对达西的长期观察后,放下了自己的偏见和误会,最终成就了一段幸福的婚姻。由此可以看出,双方的性格是维系幸福婚姻的纽带[4]。

五、《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念的现实意义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通过四对年轻人婚姻的描写,反映出了当时英国乡村的社会现状以及人们对于爱情、婚姻的看法,同时揭示出了爱情、财富以及性格因素在幸福婚姻中的重要作用,从客观上对婚姻观念进行了阐述,发人深省,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首先,财富并非婚姻的全部。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人们的爱情观念和婚姻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人产生了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将财富看作是婚姻的基础甚至全部内容,在谈论婚姻时总是离不开“车子、房子、票子”的话题。而从《傲慢与偏见》中四种不同的婚姻结局可以看出,财富实际上并不是婚姻的全部,单纯的财富也买不到幸福的婚姻。因此,在当今社会,女性在选择婚姻对象时,不应该一味将目光放在物质财富上,而应该认识到,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应该去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其次,纯粹的爱情并非纯粹的婚姻。就目前而言,部分人将爱情与婚姻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其不能掺杂有任何其他因素,包括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但实际上,从简・奥斯汀的观点来分析,缺乏物质财富支撑的婚姻同样不会幸福。这一点从小说针对达西财富的大量描写以及伊丽莎白对于财富的向往就可以看出,其对于现代婚姻的选择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即应该在爱情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物质财富。这样,无论是婚姻的质量,还是双方的婚后生活,都会更加美满。然后,性格因素也是必须重点考察的内容。经济的发展以及观念的变化,使人们对婚姻的认识出现了很大的改变,“闪婚”现象越发普遍,但是却往往由于双方的性格不合而产生矛盾,最终离婚,在给双方造成精神创伤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事实上,在《傲慢与偏见》中,四对年轻人婚姻的最终结局也揭示了性格在婚姻中的重要性,为当下青年人婚姻的选择提供了有效借鉴。人们在选择婚姻对象前,必须深入了解和考察性格因素,看是否可能影响婚后的生活,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婚姻的幸福。

六、结束语

在英国女性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对四段婚姻的描述,揭示出了爱情、财富、性格等因素对于婚姻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非常微妙的。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离开了爱情的婚姻仅仅是一种责任;财富是婚姻的保障,没有财富的支持,幸福的婚姻也就无从谈起;双方的性格则是婚姻的纽带,是确保婚姻幸福的重要条件。小说中所表达出的这种爱情观念,即使是对现代社会的婚姻抉择而言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友华.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与婚姻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12):150-151.

[2]陈二茹.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1):38-39.

篇2

关键词 婚恋观 价值多元化

所谓价值多元化,就是承认并尊重人在社会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存在意义。它的实质就是容纳不同的价值标准与追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速推进,价值多元化在各个社会领域的渗透,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那种婚姻价值评判体系和婚姻行为的相对稳定性。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青年的婚恋观发展出现了诸多的新问题。

一、 异化的婚恋观念

1、择偶中自主意识明显增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句话在华夏大地上流传了千百年,这也一直是过往人们择偶的主要方式。而当代青年逐步摆脱传统婚姻的束缚,在择偶中其自主意识明显增强,都倾向于按照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行事,无需让任何人包括父母干涉自己的生活,当代青年更加希望让自己的感觉做主,依自己决定婚姻恋爱的对象,而较少考虑或者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以及它可能造成的后果和负面影响。

2、经济地位的重要性逐渐上升,对物质基础实力的需求增加,对物质要求的坦白持不掩饰态度。一方面表明我国社会在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建设确实取得了巨大成绩,青年认可金钱、物质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青年的择偶观受到了相当的影响。感情、个人能力与人品这些择偶的传统要求仍然是主流选择,但择偶标准中的经济实力和家庭的被关注度逐渐上升,成为青年择偶时的重要指标。

3、性开放从幕后走到台前。对婚前持宽容态度。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性一直是扮演着一个丑恶、低贱的角色,人们可以说是“谈性色变”。当代青年的性观念逐渐开放。那种认为恋爱、结婚、三者关系不能颠倒的旧式婚恋观念,在当今的青年心目中已经越来越淡,不再对他们的行为起主导作用,即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的性道德观念趋于淡化,性开放从表层走向深层。

二、速食的情感方式

现在一些青年的恋爱观出现偏差,对待感情问题过于随意,缺少应有的责任感和严肃性,来去匆匆的快餐式爱情盛行。给他们未来的生活会埋下诸多隐患。这种速食的情感方式的滋生有诸多的原因,首先,孤独是催生 “快餐爱情”的温床,但这种因不想孤独而催生的爱情自然来得快消失得也快,来去匆匆成了难以避免的结局。其次,网络为速食恋爱提供平台。什么促使那么多的青年跑到一个虚拟的爱河里冲浪呢?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因为隔着网络,很多当面不好说的话可以用文字敲出来;有的认为网恋是对未知的一种好奇;还有的人纯粹是因为想体验网恋的感觉,为网恋而网恋;有的人说现实生活中接触的异性有限,网络里面却存在着无限的资源,可以自由选择。

三、落差的期待标准

当代青年个性十足,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受父母的宠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谈对象往往有很高的期待标准。他们不像父辈人一样,认为两人没什么大的政治问题,长相看着顺眼就可以了,他们都希望能够找到样貌姣好、性格和顺、经济条件好,工作能力强的人作为自己的另一半,这种择偶观点广泛存在于当代青年的婚恋意识当中。由于不考虑自身条件基础的过高的期待标准,在婚恋过程中必然出现与现实存在落差的情况。攀比心理得不到满足的时的落差心态也是导致现在大龄剩男剩女增多的原因之一。看着亲朋好友有的嫁入豪门,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就恨不得自己也找一个那样的老公。看着同学朋友的女朋友身材高挑、面容清秀,也希望自己可以找到这样的你女子作为终身的伴侣,却完全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然而现实生活总与期望存在差距,过高的期待标准只会让婚姻、恋爱都脱离现实的土壤,最终迷失方向。

四、极端的婚姻态度

大部分青年重视爱情、肯定忠贞、尊崇责任,强调双方平等、自由,注重婚姻的情趣与质量,他们的婚姻观中充斥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但是近年来青年中也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婚姻态度。

“闪婚”是时下流行的另一种极端的婚姻态度,是速食爱情时代的产物,是前卫、开放的代名词,只有另类的人才会闪婚,但偏偏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闪婚”一族中。他们认为,“闪婚”既节省了金钱又节约了时间,同时感情上还得到慰藉,是两全其美的事情。闪婚族当然不是什么新名词,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就连恋爱婚姻的程序也可以变得更简单更快捷。近年来闪婚族的队伍似乎越来越壮大,根据网上调查,超过6成的网友都表示身边有认识6个月以内就结婚的闪婚族;有律师也称经手的离婚案件至少4成都是闪婚的夫妻;有征婚网站统计显示,通过网络走向婚姻的会员,超过三分之一都属于几个月之内的闪婚。闪婚确实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个中利弊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接受“丁克家庭”以及“未婚同居”等众多西化的婚姻态度。他们要做新新人类,要摆脱婚姻、责任的束缚,甚至一些人认为婚姻可以不以爱情为基础,婚姻只是必然的一个人生阶段,在婚姻存续阶段也可以寻找额外的感情补给,填补内心情感的缺失,也正是这样极端的婚姻态度,才会有“婚外情”、“”等不负责任的做法。

以上是笔者对于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青年婚恋观发展的新问题的概括分析,可见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当代青年的婚姻观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甚至反对离婚的法律都不能提供或保障家庭幸福,现代人需要一个关于婚姻的新观念,来帮助人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婚姻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卫国.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篇3

【关键词】 奥斯汀 婚恋观 转变

一、简・奥斯汀作品特色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在其短暂一生中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篇篇堪称经典。1811年出版的《理智与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花园》和《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发表的,并署上了作者真名。奥斯汀终身未婚,但她的小说主要讲述的却都是关于中上层社会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如中上层阶级间的宴会,散步等社交休闲活动,以及邻里间的闲话,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爱情。她归纳了各种婚姻的样式,并描绘了她心中的理想婚姻的画面。其作品经过精雕细琢,结构严谨,笔法细腻,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经久不衰。

二、奥斯汀生活的时代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奥斯汀所生活的年代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男权社会,当时女性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力_也没有正当的职业可以从事,女性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婚姻更是一种生存的手段。财产决定了这些男女青年在婚姻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奥斯汀的作品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在父权社会里,适婚女性如何从唯一的出路一婚姻中获得幸福至少是起码的生存权,这是奥斯汀作品着重描写的方面。奥斯汀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所处时代的等级社会和男尊女卑的观念,并把这些因素对爱情婚姻的影响体现于作品中。通过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奥斯汀表达了对性别不平等的不满和女权主义的斗争。同时。奥斯汀说明了一个美满的婚姻需要哪些条件,例如爱情基础、理性、教育背景等。当然奥斯汀婚恋观也包含了一些消极因素。奥斯汀过于强调考虑结婚过程中的经济因素。另外,她小说中的婚姻双方都是无一例外的门当户对。由于奥斯汀时代妇女的从属被动的地位,她没能为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安排任何事业发展的机会。这也体现了奥斯汀作品在女性独立问题上的历史局限性。

三、作品中体现出的奥斯汀对爱情婚姻的认识及婚恋观的转变

从奥斯汀的几部经典作品中对女主人公婚姻选择和情感归宿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她对爱情婚姻的基本态度和其转变。以《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和《劝导》三部作品为例。

奥斯汀的第一部作品《理智与情感》中有两位女主人公;姐姐埃莉诺做事成熟谨慎,凡事从理性出发;而妹妹玛丽安主观、浪漫和冲动的个性使得她依靠直觉和事情的表面去做判断。这种迥然不同的性格,导致了她们不同的爱情观。在同样遭遇失恋的痛苦时,埃莉诺虽然非常悲痛,可还保持着理智。她遇事冷静,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她的智慧和力量使自己找到了最终的幸福,也帮助了她的家人。而她的妹妹玛丽安却不同,虽然她热恋着威洛比,但由于她过于注重自己的感情,没有看到威洛比虚有其表,好吃懒做的真实一面,差点让过于丰富的感情淹没了自己的理智。最后,她在姐姐埃莉诺的帮助下,看清现实,嫁给比自己大18岁的布兰顿,成了德拉福庄园的女主人,最终找到自己的归宿。可见《理智与情感》的主旨是“理性”如何历尽曲折,制约了“感情”,使主人公得到美满的婚姻。在《理智与情感》中,奥斯汀着重强调了理智的重要性。强调在婚姻关系中,要谨慎从事,从理性出发,不要感情用事,否则必然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这是他前期作品中对婚姻的态度。

《傲慢与偏见》说的是十八世纪在英国发生的四门婚姻,主要是围绕在拥有五个千金女儿的班纳特一家人。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美丽善良,温柔娴静,但矜持的个性和淑女规范使她将自己的感情深藏不露,直等到最后彬格莱向她求婚。班府的三小姐丽迪雅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军官韦翰的风度翩翩所迷惑,跟着他私奔而去,但婚后彼此用情不专。生活上二人挥霍成性,入不敷出。卢府的大小姐夏绿蒂・卢卡斯是个极为现实与理性的人。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及她不理想的外貌促使她去选择了―个有点财产但没有爱情的婚姻。女主角伊丽莎白是个勇于追求爱情、漂亮聪明、坚强可爱的中产阶级女子,是典型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她与达西的婚姻是作者心目中最美满,最成功的理想婚姻。当达西把傲慢收起,伊丽莎白消除了偏见,他们两个相互间产生了诚挚的爱情,最终结成了美满的婚缘。简・奥斯汀通过这四段婚姻告诉人们:为了财产和地位结婚是错误的,但不考虑财产和地位也是愚蠢的。

《劝导》是奥斯汀最后一部完整的小说,其风格颇异于以往的作品。《劝导》中反映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不仅与《理智与情感》中大相径庭,也与《傲慢与偏见》中有了很大的改变。《劝导》中贵族小姐安妮・埃里奥特和青年军官温特沃思相爱并订下婚约。可她的父亲和教母拉塞尔夫人却嫌温对方出身卑贱,没有财产_极力反对这门亲事。安妮出于谨慎,听从了教母的劝导,忍痛与心上人解除了婚约,这一理智行动的后果是八年痛苦和漫长的等待。八年后,升了官发了财的温特沃思回到家乡。此时的他有了钱又有了地位,自然要在和自己财产、地位相当的人中物色对象,失去了青春美貌、财产地位,又伤害过他的安妮自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最终安妮用自己坚贞不渝的爱情和真诚打动了感情受到伤害的温特沃思,使他们最终重归于好。这使安妮明白了当年那种“谨慎”只会带来痛苦,而对以后的幸福却毫无保障。在《劝导》中,首次出现了感情战胜理智的结局《劝导》的结局体现出奥斯汀晚年的婚恋观:面对婚姻,情感要战胜理智,浪漫要战胜现实,婚姻要以感情、真爱为主。这正是简・奥斯汀对理智与情感的重新反思,也是对当时英国社会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

篇4

1.和爱人交谈,重要的在于内容充实,而不在交谈时间的长短。

是 否

2.夫妻之间不能泄怒和发脾气,应该忍耐、克制自己的情感。

是 否

3.家庭中出现危机和困难会使夫妻关系更牢固,更亲密无间。

是 否

4.婚姻美满的夫妇从不向对方诉说个人的忧虑和困惑。

是 否

5.当婚姻面临破裂,离婚能创造一个重新建立新生活的机会。

是 否

6.迎合并取悦对方,能避免夫妻间的争执与矛盾,增进感情。

是 否

7.在家庭中,不像在工作单位,可以在言语和行为上放任、随意些。

是 否

8.如果对方真心爱我,我不告诉Ta心里的想法,对方也应该知道。

是 否

9.在婚姻美满的家庭中,应该绝对信任对方对爱情的忠诚和专一。

是 否

10.在婚姻中,唯有“爱”才是维护和联结婚姻与家庭的纽带。

是 否

11.如果婚姻中面临情感危机,有个孩子就可以化险为夷。

是 否

12.要使爱情“青春”常在,就要永葆新婚时刻的甜蜜激情。

是 否

13.爱情需要伴侣间无条件的理解。

是 否

14.当婚姻由于双方在个性和生活习惯上产生冲突时,应该静等或帮助对方加以改变。

是 否

以上测验题答案的正确选择全都是“否”。如果你在这些测验题中认为其中几题的答案是“是”,那么,这些观念就是你在今后婚姻生活中必须要加以改正的。

解析:

1.造成夫妻不能心心相印的原因之一,就是双方忽视了经常在一起交谈的重要性,而促膝谈心是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的。

2.夫妻双方简单化地抑制各自的情绪和不满,表面上看起来和和睦睦,实际上会使夫妻关系冷漠而毫无生气。双方的不满,只有以平和的语调及时告知对方,才能使矛盾得以解决,从而使双方从心底感到婚姻的乐趣和幸福。

3.婚姻面临困难和危机,往往是导致离婚的直接原因,因为逃避现实比与之抗争容易得多。只有当困难来自外界而不是产生于家庭内部时,夫妻间才有可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4.把某些困惑告诉对方,寻求帮助和支持,反倒能使对方感到你很需要Ta,促进夫妻感情。

5.离婚虽然能使双方摆脱一时的困境,但接踵而来产生的心理上的失落感、经济上的矛盾、子女的抚养问题等更让人烦恼。想通过离婚另觅佳侣的想法,只不过是一种梦幻的希望而已。

6.一味迎合、取悦对方,反而会使对方感到婚姻生活索然无味。而当一方的懦弱使爱的火花不再生辉时,争吵就更易产生。

7.不管是谁,如果经常性地把工作中的苦恼和怨气带到家里发泄,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和反抗。要是你能与爱侣就这些苦闷进行商谈,反倒可以平心静气,还能使夫妻彼此信赖。

8.在任何婚姻中,不管一方对另一方的爱有多深,也不可能对对方微妙的情感及心理变化明察秋毫。

9.绝对相信配偶对爱情无条件的专一,属于主观上的想当然,因为现实生活中并不能排斥配偶有受到诱惑的可能。只有对配偶体贴关怀,时常让对方感到你爱的气息,才是永葆爱情的灵丹妙药。

10.婚姻中失去“爱”的维系就不能成为完美的婚姻,但在现实中,亦有许多没有什么爱情可言的婚姻同样能久经考验。

11.在不幸的婚姻中,生个孩子不但无益于配偶间关系的改善,而且等于又平添了一个不幸的种子,使其成为父母的“出气筒”和争吵的导火线。

12.持婚姻生活一如新婚时甜蜜美满之观点者,当面临接踵而来的生活烦恼与困难时将会不知所措,使浪漫之梦幻破灭。要使婚姻美满,需要夫妻双方长久地共同努力和探索才能达到。

13.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应该认识并接受这样一种事实,那就是要找到一个能完全理解自己的爱人是不可能的,否则也就失去了婚姻的意义。

篇5

关键词:剩男剩女;婚姻;猎婚

日前,据国家民政部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已达到2亿,主动选择单身的“剩男剩女”日益增加。全国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单身独居群体日益庞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岁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达2.47%,比10年前增加近两倍,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显著增多。

一、剩女剩男的心声

(一)李钰,女,28岁,某保险公司部门经理

大学刚毕业时,听到有人说“剩女”这个词,还不懂。直到自己到了这个年龄,才突然发现,原来,我也成了传说中的剩女。近些年,被家人安排相亲无数,本人也积极配合,可就是找不到心目中的MR.Right,总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这种傻事,我是坚决不会做的。不管一个人有多么寂寞和孤独,我都不可能把自己的一生幸福给赌进去。

(二)方小甄,女,30q,教师

上学时没时间交朋友、谈恋爱。在事业稳定后,才开始关心自己的恋爱婚姻问题,但总也找不到合适的,不是我太挑,是没碰到一个有感觉的,不要求有车有房,最起码两个人要能谈得来。

(三)张欣雨,女,29岁,室内设计师

这段时间家人催得特别紧,非让我“十一”前找一个男朋友带回家。因为工作的关系加上天性自由、独立,爱情也好,婚姻也罢,都不能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我一个人回家、吃饭、看电视、收拾房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拘无束安静地生活很好。身边的朋友大都结婚生子,不是吵架,就是闹离婚,闹分闹合,年复一年。我觉得婚姻本身就是一道枷,将你的身心与另一个人紧锁,步入婚姻就意味着青想的终结。

(四)李辉,男,29岁,公司职员

按年龄,我也算是剩男一族了。家里、朋友都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可说实话,我心里真不着急,现在单身,只能说是缘分未到。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在某个地方邂逅到心仪的她。现在还是努力发展事业,积极品味生活吧!只有功成名就了,才能给我未来的她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幸福才会长长久久,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五)王先生,男,31岁,个体经营户

我不想做剩男。我的经济条件还算过得去,自己经营了一家服装店,本以为以我的条件找个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女人应该不难,可谁想……现在有些女人要求太高了,简直达到不可理喻的地步,要求汽车洋房,男人会洗衣做饭,女人对自己好些可以理解,但凡事也要有个度。走到今天,我不后悔,我不比别人差,相信一定能找到与我共度一生的那个她。

上面的新闻是我国一些大城市剩男剩女的呼声,面对感情空白或者失败,他们有很多无奈,我们再看下面一些新闻:

2016年11月21日,百合网与SOHO 3Q合办主题相亲会;2016年10月14日珍爱网推出“红娘跟你聊聊闪婚前规则”《相亲大会》栏目;2016年1月15日上海滩网主办万人免费相亲活动“上海市2016年婚恋博览会”……

二、剩男剩女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是大龄试婚男女在婚姻方面的空白感到无奈,另一方面是新闻媒体,亲朋好友的关心与期盼,恋爱、结婚本来是水到渠成人类社会很自然的本能,爱是一种微妙的机缘,当您敞开心扉,它便会慢慢的向你靠近!是什么让如今的大龄男女背上“剩男剩女”的名字?这种社会问题又是如何产生的?下面我们用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一下剩男剩女产生的原因。

首先,社会互动方式改变,社会互动频率减少,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互动模式,交际圈小导致适婚男女寻找另一半困难。

如今的互联网导致社会互动超时空性、彻底的匿名性和符号性、全流通性以及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特性,导致网恋往往不是“见光死”就是无疾而终。

宅男宅女。这群人一下班回家就不再出门,通常宅男喜欢打游戏,宅女喜欢和宅女之间聊天,的吧酒吧几乎这些人都没去过,喜安静厌烦热闹,长此以往,宅男宅女们几乎都搞过柏拉图似的网恋,网恋就像电闸一样虚幻,哪天跳闸了,就断电了,伤人伤心,即使网恋的对象一下子暴露到阳光里成功的不多失望的多,大家都喜欢帅哥美女,爱美是人知常情,网恋最容易混淆视听,照片难以辨别真伪,所以见面比网恋好,你对一网络恋人好奇仅仅是心动和感觉,见面才会感受到这种迷幻的真伪。剩男剩女寻找另一半并不容易,类似于“猎头”的“猎婚”也进入了婚姻领域,约有七成单身白领表示同意接受这种方式。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电视节目“非诚勿扰”、“非你莫属”……各种相亲网站“珍爱网”、“百合网”等电视媒体对剩男剩女的好心帮助好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剩男剩女的苦恼,每逢周末,北京的各大公园仍聚集了很多家长拿着自己儿女的简历、照片等进行相亲。

其次,社会分层导致了社会地位、财富、以及权利分配的不平等,从而导致婚配困难。

中国社会自古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而中国目前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多数女孩都有灰姑娘的梦想。剩男剩下跟自身条件有关系,现在女孩子都很实在,经济基础,发展潜力,责任承担都得看,而且世人看男人都很直观,是否努力不代表车房,但是有车房代表很多东西,一句话男人可怜,太有钱,聪明的女人不敢要,敢要自己的男人心虚。剩女剩下的原因跟剩男差不多,现代人生活压力都很大,男女择偶都很现实,部分渴望做灰姑娘的女孩已经在物欲的世界中醒悟,她们懂得一切靠自己的重要性。 如今很多30多岁靠自己的本事构筑车房的所谓“女强人”,她们渴望爱情又有多少男人敢爱她们,在她们伪装坚强的背后,伊人泪有谁知道?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变化,上学时间长,导致一些高学历人才错过了最佳婚恋时间。

教育结构变化导致城镇婚姻市场失衡,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女研究生群体。《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中的统计结果显示,2000~2010年,男女研究生的结婚率都在显著下降。2010年,女研究生的结婚率下降到50%以下。在25~34岁这个适婚阶段下降尤其明显。

剩男剩女之所以剩下还跟自己的理想与学业有关,国外有很多剩男剩女30好几也没男女朋友,东西方观念不一样,他们回国找,时间太仓促又怕受伤害,就这样一年拖一年,年复一年。国内的很多女孩子读书读得很大了,医学系的女生读个本科就要5、6年出来就24、5岁了,再接着往上x一读就27、8岁了,突然发现已经是青春尾巴的人物了,忙于奔波找工作,哪有时间找另一半?反之电子科大那群30多还没谈过恋爱的剩男,读博士7-8年才毕业,工作也不好找,没有经济基础谈何上层建筑,剩不是挑剔是多种说不清楚的无奈。

再次,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社会流动加剧,导致婚配困难。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导致社会流动加剧,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流动人口虽然发生了空间的转移,但是社会地位、财富及权利并没有随着空间的流动而转移,从而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农民工婚姻困难,还有大批的高级白领婚配也困难。

最后,婚姻机会的不平等,婚姻梯度的存在以及社会文化的规定对择偶的范围和机会有诸多限制,从而导致婚配困难。

婚姻的含义是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婚姻的基础包括性、爱、婚。从婚姻的含义及基础构成要素可以看出:婚姻的基础需要性、爱,最后才是婚。现在的社会文化不断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多元化,这些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冷漠,现代人的爱需要条件,爱情没有以前那么简单。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未婚同居”、“试婚”、“”等层出不跌,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满足婚姻某些方面的功能,婚姻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中没有以前是生活的“必须品”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除了以上几条主要原因剩男剩女被剩下还有很多原因,比如对爱情和婚姻比较理想化;有些人是受过情伤没有勇气接受下一段新的恋情;还有些人有心理洁癖等等。

总之,如今的爱不容易。剩男剩女的爱情是需要条件的,这种条件在于彼此的尊重欣赏宽容和忍让,如果彼此都大牌不懂尊重理解,只有被剩下,就像很多人说剩男剩女挑剔花心一样,不是我们的错,我们看重细节,不看重程序,有时细节比过程结果更重要。

剩男剩女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只能不断调整自己。呼吁剩男剩女要积极参加社会互动,扔掉手机,远离电脑,走出家门,多给自己创造真实的社交机会,从“深宅”里走出去,回归自然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6.32-34.

篇6

[关键词]近现代;婚姻观念;变化

婚姻制度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所建立起的一种社会关系,是被社会所认可的,男女双方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结合。自古以来,婚姻就是备受人们关注的永恒话题,其重要性小则关系一家一姓的荣辱,大则关系国家兴亡、人类繁衍。婚姻问题是社会问题,故而收到多方牵涉,不同时期的婚姻观念也因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纵观中国的历史,最近一次婚姻观念的剧烈震荡发生在中国近代,特别是之后,随着社会的巨变、思想解放的战斗打响,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逐步与西方婚恋观念靠拢和接轨,国人开始抛弃封建的包办婚姻,走上了注重两性平等、自由恋爱、以感情为婚姻基础的道路。

1.传统时代的婚姻模式

古代中国史一个男性占绝对主导的男权社会,女性无疑是生活的附属品。人们缔结婚姻的最重要目的就是承继子嗣、祭祀祖先。《礼记・昏义》讲道:“婚姻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1)因此,传统时代男子娶妻,女子出嫁是为了家族繁衍、传宗接代,结婚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的事。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遵从一个原则,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则他们的婚姻将不被认可和保护,甚至会被嘲笑和鄙视,这一传统使得处在封建时代的青年男女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并无发言权,尤其是女性,更是处在“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

回顾中国的传统社会,男女的婚姻基本都是建立在父母意志之上的,子女的婚事均由家长一手包办,“当其始,有所谓问名纳采者,则父母为之;至其中,有所谓文定纳币,则父母为之;至其终,有所谓结缡合卺者,亦莫非父母为之”。(2)而作为婚姻真正当事人的青年男女却丝毫没有权利参与,只能默默接受父母的安排。处在那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他们并未意识到这种婚姻模式对自身的不公,因为整个社会以及所有的传统都是如此,或许这就是集体无意识在传统时代婚姻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中国传统的婚姻缔结中,除了“父母之命”外,还讲求“媒妁之言”,如若没有这个必要条件,婚姻再被宣告无效的同时,当事人还会被社会所诟骂。此外,“门当户对”是择偶的一个普遍标准,中国虽没有像印度那样被种姓制度完全控制,但门第的标准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像不可逾越的鸿沟,适婚青年在可活动范围之内选择配偶,很少逾炬。如果出现了财产状况相差悬殊而结婚的情况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这种死板的原则控制下,“老夫配少妻”、“佳人配愚钝”的婚姻模式司空见惯,人间悲剧每每上演。

鉴于传统时代婚姻形成的一系列顽固、刻板的条件,当新人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时,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一系列的束缚。尤其是对女人来说,由于三从四德观念被全社会所认可,当她们的角色从女儿转变为妻子时,她们所恪守的准则便从“从父”变成了“从夫”。女人的终极目标就是绵延子嗣、相夫教子,在无条件服从中度过一生,甚至如果丈夫早亡,她们须在礼教的束缚下为其守节,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一块“贞节牌坊”。反观男子,三妻四妾不足为奇,所谓“一夫可娶数妇,一妇不能配数夫”。妻子将为夫家传递香火视作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其地位高低也要视其所出多少、尤其是所生男孩多少而定。于普通老百姓如此,于上层社会,乃至皇族更是如此。可见在传统婚姻中,女性的生存状态是多么可悲。

2.近代以来婚姻观念的变化

陈旧的婚姻观念总要被不断进步的社会所抛弃,后,尤其是和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同时也吹响了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化的号角,古老的中国拉开了婚姻观念变革的大幕。封建包办的婚姻逐渐被废弃和淘汰,年轻人在选择婚姻时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自。爱情、自由、平等、尊重等信念被注入新的婚恋观念,腐朽的、不平等的婚姻观念和模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婚姻观念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目的的变化、婚姻媒介的变化、婚姻决定权的变化、择偶标准的变化、夫妻关系的变化。

2.1婚姻目的的变化

随着社会革命运动的此消彼长,西方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的观念反复被传播,并最先被中国年轻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传统婚姻和封建礼教遭到反对和批判。陈望道在《我的婚姻问题观》一文中指出“真正婚姻的结合,当然应该是直接的内心的结婚,换句话说,就是该以恋爱为基础,而且该以恋爱为界限”。建立在恋爱基础上的婚姻是新式知识分子的共识,他们开始旗帜鲜明地反对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受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将婚姻的缔结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并开始追求共同的理想,寻求心灵的共鸣。他们开始意识到婚恋不能仅仅停留在生理的满足和传宗接代上,而是要追求精神的满足。

2.2婚姻媒介的变化

近代以来,随着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婚姻媒介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与传统时代单一的“媒妁之言”一种形式相比,媒介的种类增多了,其中最流行的莫过于广告征婚。国学大师章太炎曾在北京、上海各报刊公开登载了《征婚广告》。他对女方提出三条要求: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章太炎作为知名文人,此举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广告征婚作为一种新的婚介形式已崭露头角,虽没能取代“媒妁之言”在婚姻缔结中的惯性作用,但毕竟动摇了封建婚姻唯一媒介的地位。

2.3婚姻决定权的变化

随着婚姻自主、自由恋爱观念的深入传播,传统的父母包办婚姻越来越多地被青年男女和社会所诟病,开明的父母也开始接受子女自由恋爱而结成婚姻的现实。民国曾出台相应法律条文以确保婚姻自由,“定婚亦须当事人同意”,否则即认为是无效婚姻。当时的人不但崇尚婚恋自由,甚至对于离婚、寡妇再嫁等曾经的敏感问题也持开放态度。认为当事人对婚姻有“完全自由抉择权”与“完全自由脱离权”,他人无权干涉。女性提出离婚被视为正常的社会现象,寡妇再嫁亦成为可能,不得不说是社会的进步。

2.4择偶标准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传统注重门当户对的择偶标准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受先进的婚恋观念影响的青年男女在在选择结婚对象时更加注重才学品德、共同志趣,将追求爱情和心灵的互动作为择偶的最高标准。倡导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他们倡导经过相互的熟识、恋爱、最终走入婚姻的殿堂,强调相互吸引,崇尚爱情,这就为新式婚姻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与传统时期只关注门第,过分注重财力的择偶标准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

2.5夫妻关系的变化

在传统时代的婚姻模式中,妇女婚后属于绝对的从属地位,她们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传宗接代的机器,几乎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而近代以来,中国这种传统婚姻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批判,随之而来的是对西方国家文明婚姻制度的宣传,倡导学习西方的了一夫一妻原则和夫妻平等观念,引起了很大轰动。中国的知识分子首先响应此号召,例如1900年,元配夫人王昭去世后,许多人来为他说媒,他主动向媒人提出男女婚姻绝对平等的五个条件:女子须天足、女子须识字、男方不娶妾、男死后女可再嫁、男女双方意见不合可以离婚。不久即与黄仲玉结婚,他的再婚充分表达了他尊重妇女人格、提倡夫妻平等的思想。与此同时,夫妻关系平等的观念也在普通人的婚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人的婚姻逐步向西方的文明婚姻制度过渡。

除以上所述五种变化之外,还有婚礼、婚俗等其他方面的变化。总而言之,随着中国近代化脚步的加快,在中国大地上婚恋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的方向是抛弃腐朽的、封建的、不人道的婚恋观念和习俗,向文明的、进步的、人道的婚恋观念和习俗转变。与世界潮流同步,在婚姻制度、婚姻观念上实现中国的近代化。

参考文献:

1.钱玄,钱兴奇,徐克谦等注译:《礼记・下》,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811-817页。

2.张等编:《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855页。

篇7

一、婚姻关系有效性的严格审查

修改后的《婚姻法》按婚姻的效力将婚姻划分为三大类: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合法有效婚姻。法院在受理公告离婚案件时。首先要确定婚姻的有效性,无效婚姻,可撤销的婚姻在审查时没有多大难处,而对婚姻是否合法有效,由于公告离婚案件只有一方当事人到场,审查时只能以结婚证的持有与否作为依据。这也是区分合法婚姻与非法同居关系的分水岭。所以,在受理案件时,要严格审查原告方提交的结婚证这一证据。另提醒一点,在审判实践中,对案件受理后判决前是否收回结婚证,做法不一。笔者认为,结婚证对当事人一般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在案件判决之前,法院只应在形式上审查原告方是否持有,以之作为定案由的依据,不应收回原件。是否需要收回原件,要在判决之后,根据判决结果作出收回不收回的决定。

二、审查被告是否适格

所谓公告离婚案件,就是指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以感情破裂为由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经审查,一方确下落不明满两年,通过公告形式依法缺席判决准予离婚的离婚案件。它所依据的法律基础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二条之规定,即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对方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是审理公告离婚案件的条件。这个条件有二层含义:1、当事人存在有下落不明的事实状态;2、下落不明的事实状态满二年。从这个条件可以看出,被告应同时具备这两层含义,不完全具备的,不为公告离婚案件的被告,审理时不能适用公告形式审理。对不具备两层含义的被告,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处理。如被告外出音讯全无,却未满二年,可依诉讼法规定作出中止审理,以待被告出现或期限届满;对于被告外出满二年却有明确的地址的,可以邮寄送达的方式通知其应诉、出庭。

三、财产的处理认定

公告离婚案件由于只有一方当事人到场,对于财产的认定一般不易区分,由此带来财产分割的困难,财产无法分割又带来对第三人(一般为债权人或债务人)、子女的侵害。审判实践中,对财产的处理有二种做法:一种是将财产全部判给原告方;一种是按原告方的举证责任以作划分。笔者认为,二种做法均有不妥。第一种做法侵犯了被告的财产所有权;第二种做法夸大了原告方的诚信度,也违背了诉讼证明材料只有经双方质证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的原则。结合以上两种做法,笔者认为,对于财产的认定及处理,可暂时不予考虑,即暂不分割,可指定由原告方代管,同时配以财产登记制度,限制原告方对财产处理的滥用权利,以避免事后纠纷的发生。

四、子女的抚养

失败的婚姻,导致了子女直接抚养人的单一。由于被告下落不明,直接抚养人原则上应当然归于原告,但在现实中,常出现被告方的直系亲属要求抚养并且私藏、隐匿子女的现象。法院审判时,大多根据原告方的意愿作出处理。这就强调了原告的权益,而没有注意到保护子女的合法权益。笔者以为,对于子女的抚养,如果子女已满10周岁,下落不明方的直系亲属坚决要求抚养的,又无法达成协议的,可根据亲密关系,生活时间等具体情况,以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为原则作出由被告方抚养、被告方直系亲属监护的判决。当然,双方无法达成协议,被告方直系亲属又不具备抚养条件的,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对私藏、隐匿子女的被告方直系亲属作出处理,以避免人身的不可执行性。谈到这里,不妨建议扩大探望权的主体,即建议探望权的主体不应仅仅为父或母,也可扩大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被告方的直系亲属上;在诉讼程序上允许扩大的探望权主体单独提出诉讼,也可列为第三人。

子女的抚养,必定带来抚养费的问题。对于抚养费的问题,处理方法不一,有人认为应处理,有人认为不应处理。笔者认为,抚养费处理与否不能一概而论,要统筹兼顾,即要考虑被告方下落不明的事实状态,又要考虑子女的抚养、财产认定、分割、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能处理的就处理,不能处理的可暂不处理。

篇8

在北京,从龙潭公园“飞龙阁”到紫竹院“澄碧山房”再到中山公园后河沿、玉渊潭和颐和园,近年来出现了家长代儿女相亲的现象,杭州的“万松书院”,也成为家长代子女相亲的主要场所之一;上海妇女联合会巾帼园里出现了“家长聊天会”;深圳也有“未来亲家联谊会”等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白领青年年逾三十还是单身一人。因此在子女的终身大事上,家长们也是绞尽脑汁,通过举办公园“相亲角”来交友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一、“相亲角”的特点

1.求偶女性多,男性少。公园相亲角求偶的男女比例而言是1:3,在此义务担任牵红线工作的老人称这里80%的是女性求偶。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袁日华最近做了《社会变迁视野中的青年单身:一种社会学的解释》这样一个课题。调查数据显示,北京30-50岁单身人数达到约50万人,其中女性超过六成;上海城市女性认同独身观念的有82.79%;在广州大龄未婚者中七成是女性。

2.求偶的白领几乎不露面。与家长的焦急等待不同的是,很少有子女亲自参加“相亲角”。放眼望过去,“相亲角”里坐的、站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家长,不乏有白发苍苍者,而真正本人前来相亲的却寥寥无几,多数是年纪较轻、思想比较开明的青年,或者是由家长陪同而来的。

3.成功率很低。一位人称“月下老人”的老者在此义务牵红线已经三年了,他说:这里来相亲的人不少,但是成功率不高,一般都是已离异或丧偶的中年人牵手成功,但白领青年成功的很少。

三、由“相亲角”现象所引发的思考

1.学习繁忙、工作压力大和男女择偶条件的落差是造成男女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

“相亲角”里的求偶女性学历至少在大专以上,有较好的家庭教育背景,收入不菲,是现代人所常说的白领阶层,这一阶层的女性有良好的修养、有独立的思想、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但在婚姻问题上却成了“老大难”,究其根源,有以下原因:

(1)因忙于学业、工作而错过了适婚年龄的背后是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不少白领女性在还是学生时一心读书,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谈恋爱,等到学业结束,参加工作后,又怀着干一番事业的想法努力工作,她们在事业上几乎都是充当带头人的角色,有着独当一面的能力,但等到事业有成,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时候,发觉年龄已经不饶人了。此外,多数白领女性,身居要职。工作非常的繁忙,而谈恋爱是两个人情感交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白领女性则没有这样的时间对双方进行细致深入的了解,双方的感情自然培养不起来。白领女性之所以如此注重学业和事业,离不开当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另一方面,现代的白领几乎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这是中国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一个时期,也就是从“道德至上”转变为“成功至上”。现代青年的成功需求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事业成功的需求已成为青年的主要人生目标之一。根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对1998年度青年人生观调查,38.2%的青年选择“事业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目标;53.6%的青年把“工作、事业环境”列为人生的主要烦恼。此外,近几年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的情况,也给白领青年敲了警钟,他们为了保住自己得之不易的“金饭碗”,不得不抽更多的业余时间来充电,在工作中花更多的时间在联系客户等业务上,这样也就不难解释白领找对象难的原因了。

2.男女择偶条件的落差也导致了未婚白领女性人数大大多于男性。白领女性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身条件就不低,受中国的老观念。男要比女大,男要比女强’观念的影响,自然要找比自己强的男士,至少不能比自己弱。具体来说对男性的要求有以下几点:①长相。一般说来,白领女性并不要求对方长得如何英俊帅气,但必须五官端正,至少看得顺眼,没有身体上的疾病。②工作收入。白领女性自己收入稳定,且不菲,相应的必然要求对方工资收入比自己高,至少是相当,在人民公园的调查中,白领女性的月薪收入范围是4000~20000RMB之间,而月薪2000以上的男士在“相亲角”里就寥寥可数了,不仅在。相亲角。是这样,整个社会,在白领阶层,也出现了女多男少的现象。与之相应的男士白领层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一般的白领男士都在30岁以上,他们有了比较殷实的经济基础之后,在择偶时主要考虑的不是女方的经济情况,而是把相貌和年龄放在了首位,他们倾向于选择25岁以下,年轻漂亮的女孩作为结婚对象,这样一来,一般的白领女性年龄都在30岁上下浮动,至少也在25岁以上,自然就不会列入到白领男士的追求范围之内了。因此,白领女性的择偶要求和白领男性的择偶要求之间其实出现了一个落差,正是这个落差造成了大量白领女性仍待嫁闺中。③房子。这是当代社会婚姻缔结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特别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中。结婚有房成为必备的一个前提条件。白领女性的父母也把有房或有购房能力作为为女儿择偶的条件之一。

2.白领青年“随缘观念”背后的自我价值肯定。

(1)与父辈们对自己的婚姻大事焦急不同,多数的白领青年的态度显得平和很多,他们也想找一个交往对象,但并不急于结婚。著名调查机构CTR市场研究的一项调查发现,目前单身的白领青年中,50%表示“想尽快找到恋人,但并不急于结婚”,只有15%表示“想尽快找到恋人并尽快结婚”,说明目前结婚意识在单身白领中相对淡薄。他们大多数认为婚姻的事不可强求,只有随缘碰到真正适合的人,那么婚姻大事也就定了。所以平时也不是很积极地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加之经济来源稳定,收入丰厚,没有物质上的约束,此外都市娱乐生活也很丰富,所以他们认为单身也没有什么不好,这种不主动不拒绝的态度导致了他们迟迟没有对象,成为大龄青年。

2.白领青年不愿抛头露面求偶的原因是自尊和怕羞。白领阶层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上层,在工作上他们十分出色,但是在他们人际交往中就显得生嫩多了。目前在白领阶层中流行所谓“同事文化”,即爱以同事为主要社交对象:上班时默契配合,一同打拼,下班后也一起逛街、泡吧。从而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同事文化”。从表面上看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培养,但从长远来看,白领交际的圈子其实是缩小了,总是局限在同事这个小团体之中。社会学家对此表示:现代社会职业都专门化了,形成了自己的小群体,而各个群体之间的交往却大大减少了。白领青年中以同事圈作为主要社交圈,虽然加深了同事间的友谊,增强了社交能力,但一定程度上却反映出社会人际交往范围逐渐缩小、程度逐渐弱化的趋势。一直工作生活在同事的小圈子里,使

白领在接触不同社会团体时,产生了焦虑害怕心理,特别是大龄白领,会在意他人的眼光,会担心自己能否和对方好好相处。白领青年中女性占了大部分,女性独有的羞涩和自尊心理使她们宁可找不到对象,也不愿在陌生的团体面前抛头露面。而在这个心理之后更深的潜台词是:我是有社会价值的人,不是无价值的人。这一观念的价值表现就是自我取向,即以自我为中心的交际心态和准则。他们认为“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别人的目的而生存”(但丁语)。受西方肯定自我观念的影响,白领青年把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视为体现和张扬自我价值的最重要标准。白领青年在事业上的成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优越感,婚姻上的迟缓进展必然影响他们的自我肯定心理,这也是他们迟迟不肯露面的根本原因了。

3.两代人择偶标准的差异导致了“相亲角”的低成功率。

(1)父辈择偶重物质条件,坚持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父辈受门当户对观念的影响,在为子女择偶时强调对方必须是相同的阶层、有相似的职业、相同的知识水平。且父辈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意识到婚姻物质基础的重要性,所以择偶观更为务实,在“相亲角”的调查显示:女性白领的家长择偶最注重男方的年龄、职业、收入和是否有房;男性白领的家长择偶最注重女方的年龄和长相,但另一方面,父辈的择偶观也呈现滞后的一面,常常把自己那个时代的一些择偶观强加在子女相亲上:如调查显示上海的父母一般不考虑外地户口的白领,即使考虑也局限于浙江、江苏、广州、深圳等沿海大城市,问其原因,多数认为如果一方的亲戚在外地,特别是农村的话,自己向亲友介绍时不光彩,而且以后亲家来访时很可能因为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不快。白领父母本身也因为子女事业上的优秀而具有一定的优越感,常常不愿意放低要求,都要求对方来配合适应自己的子女。不少家长仅仅因为对方的身高、年龄等非主要因素而将其拒之门外,其实无形中也把自己的子女推离了婚姻大门。

2.白领青年择偶重感觉,强调精神交流。都市白领由于自身就拥有比较理想的物质条件,因此对象的要求上,表现出对物质条件的要求逐渐降低,在择偶上明显表现出更注重精神交流倾向。国内最大的婚恋网站百合网近日了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都市白领在婚恋选择的态度上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侧重考察对方性格、价值观的“心灵匹配”已经取代了以前单一的“门当户对”的择偶标准,其800多万用户中(超过60%的用户年龄集中在26-35岁之间,月收入在3500~12000RMB间)有超过70%的用户把志趣相同、心灵匹配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单纯要求对方是高收入(月收入超过2万)的用户不到所有用户的8%。用户对心理测试报告和兴趣爱好的关注程度也超过2006年。

篇9

城镇化的实质和核心内容就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陕北地区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现代化并存并行的,它不仅对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于农村妇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双重效应。如何有效强化积极影响,降低消极影响,对于促进陕北农村妇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陕北农村妇女传统价值观念的特点

在陕北农村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妇女(成年已婚女子的通称)逐渐形成了对客观事物以道德至上为标准的惯性思想观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看重婚姻关系,依附意识强烈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陕北农村妇女非常注重婚姻关系,她们理解中的婚姻就是一辈子的事情。组建新的家庭后,尽心尽力任劳任怨维护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心里的依靠对象由原来的父母自然转变为自己的丈夫。历来陕北农村,离婚是颇为罕见的。结婚后的农村妇女即使婚姻生活不幸福,与丈夫经常发生摩擦和矛盾,也会尽量委曲求全,能凑合就凑合。在夫妻之间有了孩子后,她们心理的依靠更多地由丈夫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替代丈夫成为她们婚姻生活的重心和期盼。陕北农村妇女将这婚姻的枷锁牢牢地套在自己的身上一辈子,她们将自己的婚姻归结为命运的安排,是无法重新选择的,只能选择认命。更有一些农村妇女选择以更加悲剧性的方式摆脱不幸的婚姻。

不出头露面,固守家庭

在陕北农村,女人们是不能抛头露面的,要安守本分,在家里操持家务,从事家庭劳动,包括做饭、洗衣服、照看孩子、为家人缝补衣裳与鞋子、打水、拾柴、养猪及照料庭院里的其它牲畜,必要r还要到田地里参加农业劳动。陕北农村妇女不仅要进行户外劳动,还要同时照顾家庭内部生活,她们能够活动的最大范围就是自己家门口到自己家的农田,或者偶尔可以去一次农村的集市,但就这样的机会也不是很多。[1]如果一个女人经常往外跑,被认为是“不正经”的表现,有伤风化,会被别人说三道四。而且女人出面办事,会被人瞧不起或者认为对事情态度不够重视,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重男轻女,在意延续香火

陕北农村有着强烈的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好,不仅仅是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还因为在农村只有儿子才可以享有名正言顺的家庭财产继承权,女儿的权利是遭到否认的。因此陕北农村妇女的义务就是必须为家庭生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农村妇女如果不能生下儿子,不但会被婆婆责骂没用,不伺候坐月子,而且会被丈夫嫌弃,被同村人嘲笑和鄙视,生不出儿子,就连她们自己也觉得对不起夫家。在多重压力之下,陕北农村妇女特别在意生儿子的事情,即使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也会东躲、千方百计继续生育,直到生下儿子为止。她们觉得有了儿子就能扬眉吐气,挺直腰板,生活也就有了新的希望和干劲。

看重德行,名声重于生命

陕北农村尤其注重个人的德行和名声。在日常生活中,陕北农村妇女从小就被教育要注重自己的名声和德行,做事情要讲道理。因此,她们勤劳、善良、贤惠,孝敬老人,家里有什么好的东西都是先尽着让老人、孩子、男人先来,从不争抢,总是默默地将自己放在最后面。与邻友善,热情好客,谁家要帮忙,都会积极响应。陕北农村妇女厌恶那些德行不端、油嘴滑舌的人,她们看重那些正派、善良的人,即使个人能力不足,也是备受推崇。另外,在陕北农村两家人结亲家,双方都非常重视对方个人的德行名声以及对方家庭在社会上的威信,如果风评不佳,一般是不会考虑与对方结亲家的。她们认为与德行不好的人家结为亲家,别人会戳脊梁骨的,实在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城镇化对陕北农村妇女价值观念的双重影响

城镇化对陕北农村妇女价值观念的积极影响

农村妇女的自我意识开始醒悟。在解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随着陕北农村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陕北农村妇女的自我意识也开始逐渐增强。她们受到男女平等、恋爱婚姻自由、妇女半边天等新思想影响,开始了解和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自由的,不光有各种义务,还有很多的权利。逐渐关注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的诉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医保政策、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多数农村妇女克服了“有病就扛,不敢说,怕浪费钱”的思想,她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再隐瞒病情和不适,认识到自己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她们开始表达自己对家庭各项事务的看法,不再一味听从男人的意见,独立思考和判断,原意尝试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愿意做的事情,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美。

农村妇女参与社会生活意识逐渐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复兴使农民获得非农工作的机会发生了急速变化,与此同时,对陕北农村许多家庭来说,土地的重要性正在逐渐丧失,而在村外就业的重要性却日渐增长。陕北农村妇女不再固守“不抛头露面”“依靠男人”的思想,她们热情且积极地参与全新的生活,她们希望通过外出就业提高家庭收入,改变自己在家庭的地位。她们主要从事的是餐饮服务业、零售业、旅游业、家政服务业等低门槛且容易发挥自身优势的行业。据有关统计,2015年延安地区农村妇女劳动力达到384436人,其中有38.5 %参与非农就业。农村妇女凭自己的能力积累财富的机会大大增加,这更加刺激了她们进一步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

农村妇女生育观念发生改变。在城镇化过程中,陕北农民的收入来源不仅仅来自于土地,更多的还有城镇务工的收入,农村妇女的打工收入也不比男人差太多。由于农村家庭收入结构性的变化和对男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这无疑增强了农村妇女对于生育的发言权,而且她们意识到生育太多子女会给家庭带来比较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农村妇女在生男生女的问题上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她们逐步摆脱了以前传统的必须生一个男孩子的观念束缚,认为女孩和男孩是一样的,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陕北农村妇女无法接受不要孩子的观念,大多数陕北农村妇女会选择生育一个到两个孩子。要一个孩子的话,最好是男孩,女孩也行,没有了以前执拗的性别纠结(并不是说不再重男轻女,只是这个观念没有以前那么偏执)。两个孩子的话最理想的状态是一男一女。生育观念的优化,彰显了农村妇女在城镇化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跟随时代潮流的脚步前进。

城镇化对陕北农村妇女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

亲情观念减弱,功利化凸显。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农村传统的浓浓亲情也让位于经济利益的考量。比如很多年轻人将老人视为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包袱和累赘,缺乏对老人的基本尊重和爱护。兄弟姐妹之间也首先考量的是经济利益关系,其次才是兄弟姐妹之情,亲朋好友就更不必说了。与此同时,陕北农村评价一个人不再是主要依据其道德修养,而是注重其个人能力,尤其是经济活动能力。会赚钱的人成为人们羡慕和追捧的对象,也成为农村妇女选择对象的首选。整个农村过去和睦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也因为各方不同的经济利益的诉求和牵扯,越来越面目全非。

婚姻观念淡化,离婚率不断攀升。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开放、多元的文化使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发生变化,特别是婚恋观念发生了从传统向现代,从恪守向开放的转变,传统的以家庭为纽带的亲情伦理受到了冲击。[2]她们已经不再受传统婚姻的约束,对婚姻的态度由原来的“一辈子的事情”变为“合则过,不合则离”,对婚外情的看法也由原来的反对鄙视变为基本认可和宽容。一些农村妇女在巨大物质的诱惑下,不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夫妻之间因为经济问题,双方矛盾不断升级,导致农村离婚率节节高升。据统计,2010年,陕北地区离婚率为12.2% ,到2015年,则升至16.6%。

自我定位异化,贪图不劳而获。越来越开放的时代,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越来越多的诱惑,使一些农村妇女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于寻找和依靠一个有钱有权的男人,以此来实现自己对于奢侈豪华生活的追求。有些人渴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她们嘲笑用自己双手努力劳动获得幸福的方式,她们紧紧依附在男人身边,卖力取悦男人,在她们心中物质至上,金钱万能,为了金钱可以出卖一切,不惜破坏别人家庭。她们扭曲和混乱的价值观让自己陷入了欲望的深渊不能自拔。

陕北农村妇女价值观念变化的诱因

市场经济促进了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苏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既是一种经济体制,更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市场经济所蕴含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虽然陕北的农村妇女们的变化不如城市妇女迅速,但她们终究也开始了解到自己可以独立参与经济活动,平等参与竞争,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农村妇女不断扩大自己真正自由的过程中,她们的自我意识渐渐地苏醒。这样的苏醒,也可以被看作是“星星之火”,有一天会迅速照亮她们更广阔发展前进的道路。

城镇化丰富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实践内容和方式

陕北城镇化进程加快,促使农村妇女的流动性大大增加,扩大了社会活动的半径。由于眼界的迅速开阔,使得她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比过去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参与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3]在不断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各类人群和事情接触的过程中,她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促使她们开始对照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想法,不断修正人生观、价值观。

多元文化环境对农村妇女价值观念的冲击

在信息化时期,各种信息通过现代化传播手段,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越空间,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传播文化环境,包围和影响着每一个人。大众传播电子媒介向农村妇女打开了新的看社会的窗口和视角,各种多元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通过持久作用,日积月累的影响,不断对农村妇女本身原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不断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这种新的参照体系促使农村妇女开始重新评价自己的价值观念。

“朋友圈”对农村妇女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朋友圈”是以大致相同的年龄、社会地位、兴趣爱好和价值标准为基础,形成的相ξ榷ǖ慕涣魅禾濉P矶嗯甯九,由于社交活动相对单一,因此她们格外重视和热衷与同辈“朋友圈”成员的交流,经常聚在一起吃饭聊天、休闲娱乐,并通过微信随时随地保持互动。朋友圈的社交,使得农村妇女的社会交往、寻求友谊、发展感情、自我尊重、获得支持等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她们与朋友圈的成员之间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也就更容易彼此之间进行“文化传递”。但是每个“朋友圈”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不规范的亚文化,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趣味、消遣活动、衣着等。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农村妇女在与“朋友圈”频繁互动、密切交往的过程中,久而久之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陕北农村妇女树立科学价值观念的几点建议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示范作用,重构农村伦理道德

在农村,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妇女能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个人价值观念;同时要大力提倡和发扬夫妻恩爱、邻里互助、尊老敬老、诚实守信、勤俭持家等传统道德风尚,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来宣传教育,发挥道德示范作用,引导周围群众学习,在农村营造良好的健康的道德氛围。[4]另外,通过传统美德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村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积极参与进来,潜移默化转变思想观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注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带动社会“正能量”宣传

农村妇女承受的家庭压力和心理压力都远远超出男性,因此要特别注重结合当地妇女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娱乐休闲活动,着力改善和丰富农村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她们的压力能够得到较好地释放和缓解。比如,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推行广场文化,鼓励妇女参与这一群体性活动,增加村民之间的粘性和互动,从而改变村风村貌。

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引导作用,为农村妇女提供全方位服务

由于农村妇女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处于弱势地位,基层妇女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使命和担当,不但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帮助她们提高经营家庭、调节自我的能力,增强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引导农村妇女融入社会,逐步实现自我价值。[5]而且要加强对农村妇女关于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保护农村妇女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宝森.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8.

[2]卢水生,房蔚琼.试析中国女性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1).

[3][4][5]阜阳市委党校课题组.城镇化对农村妇女发展影响的调查和思考.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离婚自由保护救济

当面对不断升高的离婚率、更多的因父母离婚而受到伤害的儿童以及因离婚而陷入贫困和痛苦的一方当事人时,我们必须有所行动,应该建构一套有效的制度和程序,以确保将离婚给当事人的伤害降至最小程度,并切实保障离婚后经济上处于弱势的一方及未成年子女的生活不因离婚而陷入贫困。

一、对离婚自由进行适当限制

(一)自由的相对性特征

“自由是社会中的自由,不是孤立的、无联系的、个人的自私的自由。此时,自由是一种状态,自由是通过平等的限制来实现的。自由又是一种结构,个人的自由、团体的自由和众人的自由都不能找到任何凭借和渠道来侵犯社会中任何个人或任何类别的人的自由。从而认为这种自由只是正义的代名词,是与正义的同一。”[1]从这个角度说,自由是社会中的自由,社会中的自由要求行为主体行使自由权利的同时不妨碍、不损害其它人和整个社会的自由,所以说自由就是社会正义,或者说自由的限度或外延是社会正义,人类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就是对社会正义的不懈追求。为了实现社会正义,人类必须对自由作出某种程度的限制或者说要准确把握自由的内涵和外延。

(二)离婚自由的相对性表现

离婚自由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婚姻法自身的约束。

首先,婚姻自由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巩固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离婚自由是对结婚自由的补充和完善,是对婚姻自由的保障。无论结婚自由还是离婚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此婚姻法规定了结婚和离婚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指明了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的范围,划清了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因此不得滥用离婚自由这一权利损害配偶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利益。

其次,婚姻法在属性上虽是私法性质,但亦应该看到婚姻家庭主体之间有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利益价值运行规则,人身依附关系、伦理关系强烈,家庭成员间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婚姻法具有强烈的“公法”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所以2001年修正《婚姻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在一定程度上对离婚自由进行了适当的限制和必要的调整。

最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生活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对婚姻自由的理解上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离婚自由的相对性、地域特性、特殊性更为强烈。所以2001年《婚姻法》第五十条对民族自治地区的婚姻家庭法作出允许变通的规定。

(三)正确理解离婚自由应有之意

真正做到离婚自由将能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程度,离婚自由在婚姻法中的应有之意应为:

1、离婚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无和好可能为基本前提,这是由社会主义婚姻的本质(以爱情为基础的两性结合)和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2、离婚的目的是为了埋葬死亡的婚姻,是为了解除双方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而不应该因为离婚而加重痛苦或造成新的折磨。

3、离婚自由体现的是社会正义,不应该因为离婚而造成一方特有的生活困境,不应该因为离婚而造成家庭其他成员创伤式的精神伤害。

4、结婚意味着爱情的结合和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承担,离婚也应该反映爱情的破灭和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承担,不应因为离婚而造成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缺失。[2]

二、离婚具体法律制度的相关构思

(一)离婚原因立法宜采用概括的破绽主义

婚姻法关于离婚原因应采用概括的破绽主义,即以婚姻破裂为离婚的惟一充分而必要的理由,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婚姻双方当事人就离婚达成合意即可申请离婚,由当事人双方同时到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申请,领取离婚证。如仅就离婚达成合意,就财产的分割没有能达成协议的,由婚姻当事人单独向法院提起分割财产的诉讼。

2、婚姻双方当事人均无证实对方有过错或因犯罪行为造成婚姻破裂的义务。

3、“婚姻破裂”的标准确定为配偶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经法院调解无效。除法律明确规定外,婚姻当事人无需向法院说明离婚理由,法院只审查确系婚姻当事人一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即可确认。

4、不因婚姻当事人一方有过错而剥夺其提起离婚的权利,否则在当事人双方均有过错的情况下,这一死亡婚姻将无法解除。

5、应当尊重婚姻法对离婚权的限制,如在女方怀孕、哺乳期内,男方不得提起离婚诉讼等。

(二)确定共同财产分配的按需分配原则

离婚财产分割方法是离婚自由利益衡平机制的重要一环,生活中有人极端地认为“离婚官司就是分财产官司”,而现实也表明多数离婚诉讼的财产分配左右着当事人对待离婚的态度。

夫妻财产制度及其离婚时分割方法的演进反映了在世界范围内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社会正义理念的逐步实现。从妻子离婚后一无所有的财产并吞制到可以拿回部分嫁妆价金的统一财产制、从夫妻各自所有的分别财产制到离婚时有权获得一半财产的共同财产制,直至结婚后实行分别财产制,离婚时有权分享增值的分享财产制,更多的国家对家务劳动给予与职业劳动等同价值的评价。无论夫妻双方是否均外出工作,是否有经济收入,对家庭所作的贡献视为相同,因此,即使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行分别财产制,根据离婚时公平财产分割法,一方仍有权分得对方的财产。中国2001年修正《婚姻法》规定,夫妻婚后所得的共同财产离婚时适用均等分割原则,以及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照顾无过错方等原则,但这些貌似公平的原则,在具体实施中所引致的后果常常使当事人感觉不公平,违背正义的理念。因为尽管对夫妻共同财产平等分割的原则隐含着保护无社会工作、承担主要家务劳动一方的利益的理念,但这只是肯定了家务劳动的价值,是对家务劳动付出的回报。但是,从事家务劳动一方减损的人力资本并没有得到补偿,也无法分享因其贡献而提高了人力资本一方的预期利益。

笔者认为,中国婚姻法应当采用公平财产分割法,公平分割财产的机制就是要在离婚时,主要不考虑婚姻期间财产的状况和财产的来源,而重点考虑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因此,各方面条件处于弱势的一方,不仅可以分割一半共有财产或分享对方增值的财产,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比例:

1、分割财产时首先区分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区分的标准有(1)当事人约定,婚姻当事人就全部或部分财产的性质进行约定的,从其约定;(2)取得时间,结婚之前取得的为个人财产,结婚以后取得的为共同财产;(3)财产性质,专属于婚姻当事人一方的财产为个人财产,其余均为共同财产。

2、对共同财产的分配不再与过错相联系,分配的标准是以当事人当时或未来的财产需要和收入能力为基础。分配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有:(1)夫妻双方各自的就业能力、商业机会;(2)夫妻双方各自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3)夫妻双方各自的身体状况、年龄差异;(4)个人财产的数量和质量;(5)婚姻持续的时间和各自对家庭的贡献。

(三)确立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原则

对于有未成年子女而需要离婚的家庭,现行2001年修正《婚姻法》没有从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角度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婚姻法应当从程序和实体诸方面设计,保护未成年子女在父母的离婚过程中受到最小的伤害。

1、有未成年子女的离婚应当通过诉讼程序进行。

与诉讼离婚相比较,两愿离婚更不利于社会对婚姻的挽救,婚姻登记机关只要审查离婚合意是婚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即同意离婚,发给离婚证,并不问双方当事人对离婚引起的其他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有没有尽到责任。现实中,有很多的当事人为了尽快达到离婚的目的、或为了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甚至迫于对方的压力等原因,会主动放弃代未成年子女向对方索要抚养费或足额生活费的权利,表面上是自愿的,但其实质是违反婚姻法精神的,将未成年子女置于危险困境的边缘,极易导致未成年人陷于贫困和痛苦之中。强制通过诉讼程序离婚,法院会考虑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减少其因父母离婚陷于贫困和痛苦之中的可能性。

2、采取强制性的法律规定,为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暂缓离婚。

可由法律做出强制性的规定,凡是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要离婚的,配偶双方必须先就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达成一个令社会能够接受的合意,由受理离婚诉讼的法院进行审查,在配偶双方没有就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达成一个令社会能够接受的合意之前,离婚诉讼中止进行。

(四)建立配套的离婚辅助救济制度

法律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同时应当实现保护弱者利益的社会正义。离婚救济制度通过损害赔偿强制过错方补偿无过错方的损害,抚慰受害者的精神,达到明辨是非、分清责任的目的,实现法律正义;通过离婚扶养费、补偿费和经济帮助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离婚时的弱势一方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保障离婚自由的真正实现。综观各国立法,离婚救济制度有离婚损害赔偿、离婚扶养、离因补偿和离婚经济帮助等多种形式:

1、离婚损害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一项古老的离婚救济方式,早在实行过错离婚主义的1804年法国民法典中就明确规定:如离婚被判为过错全属夫妻一方,则该方得被判赔偿损害,以补偿他方因解除婚姻而遭受的物质或精神损失。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今。[3]尽管现代盛行无过错离婚主义,一些国家仍将离婚损害赔偿作为重要离婚的救济方式。因为,过错可以不作为是否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但法律对确因一方过错所引起的离婚不应无所作为,只有追究有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责任,才符合法律的正义。

但是,近年来,对在无过错离婚的背景下是否还应采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反思与讨论。有学者认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背离了无过错离婚原则,加大了离婚成本,有使纠纷时间延长、扩大当事人之间的鸿沟,延缓当事人走出阴影之嫌。[4]这种反思在制定法律上得到了反映,如2000年修订的瑞士民法典亲属编取消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设立了易于操作的离婚扶养制度,对婚姻关系中弱势的一方生活困难者与遭受损失者通过离婚扶养予以保护和救济。

2、离婚扶养

综观现代各国的离婚扶养制度,原则上是基于需要,不考虑当事人的过错情况,是对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原配偶提供的必要的救济方法,以公平和补偿为理念。离婚扶养与夫妻之间的扶养性质不同,离婚已解除了夫妻之间的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双方自婚姻关系解除之日起,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即已消灭。但对于因离婚而陷于生活困难,或生活水平严重下降的一方,则通过离婚扶养的方式,补救因离婚所产生的消极后果,补偿当事人一方因结婚所产生的对婚姻信赖利益的损失。设立离婚扶养制度意在确保离婚自由的同时,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婚姻关系中弱者的利益,以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减轻社会负担。所以有学者认为,离婚扶养请求权是因夫妻身份而生之扶养义务在离婚时的延伸和表现,或者说是离婚导致的婚姻生活保持请求权的丧失之填补或救济,是对离婚不良后果的有效弥补。[5]离婚扶养制度变化的趋势是更加追求公平正义,注重保护弱者利益,逐渐摈弃过错理念,不拘泥于形式平等。

3、离因补偿

离因补偿是指离婚时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支付一定的财产,以弥补对方因离婚而遭受的损失。离因补偿重在公平,保障离婚当事人不因离婚而造成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减少离婚给当事人以及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离因补偿的请求权人无须负担他方有过错的举证责任,只要负责举证离婚使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或遭受了某种损害即可,是否应当给予补偿,则由法官根据具体情节裁判。如法国民法典第270条规定:离婚时,一方配偶得向另一方配偶支付旨在补偿因婚姻中断而造成的各自生活条件差异的补偿金。补偿的数额,依受领方的需要以及给付方的收入情况而定,但一般应当考虑离婚时双方的生活水平以及在可预见的将来此种情况的变化。

4、离婚经济帮助

离婚经济帮助是指离婚时对生活困难的一方,另一方有扶养能力的应当从其个人财产中给予困难方一定的资助的制度。离婚经济帮助是中国自1950年《婚姻法》颁布以来一直沿用的离婚救济方式。

2001年修订《婚姻法》在1980年《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时应对困难一方给予经济帮助的基础上,增设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与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强化了经济帮助的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离婚救济制度体系,它反映了我国有关离婚指导思想的重大变化,由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发展为保障离婚自由、实现保护弱者利益的社会正义与法律公平。不可否认,这一离婚救济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立法观念仍显落后,一些法律条文只注重追求形式上的平等,而未充分考虑实际结果的公平与平等,这就使表面上公平平等的规定难以落到实处,身处弱势一方的利益难以得到救济。如修订后的离婚经济帮助仍然存在条件苛刻、帮助时间短、适用范围窄,受助者难以得到真正帮助的问题。其次,各种相关规定仍过于抽象、有些规定不符合实际情况,如关于离婚时对家务劳动的补偿规定就几乎是形同虚设。[6]再次,程序公平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如损害赔偿的取证难就是由于举证规则没有从受害方的视角为他们着想,其结果必然造成离婚损害赔偿难以真正实现其本应有的作用和价值,甚至引起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如何将公平原则、补偿原则、衡平理念实质性地体现在我国的离婚制度和保护妇女离婚权益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制定出一套不拘泥于形式平等,更加追求公平正义,注重保护弱者利益,周密严谨,操作性强的离婚衡平制度仍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与完善

(一)对现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1、婚姻案件民事诉讼的特殊性分析

婚姻纠纷属于民事关系纠纷的范畴,但与其他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的普通民事案件又有所不同,因为婚姻关系是以人身关系为主、财产关系为辅,财产关系大多带有强制性,且权利义务的对等互动要求低。[7]由于婚姻关系的特殊性,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诉讼制度已作了某些特殊规定,如权的特别限制、必须的调解程序等,然而这些特殊规定并不能完全适应婚姻案件审理的需要,因为普通民事诉讼程序的普适性与婚姻诉讼的特殊性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1)普通民事诉讼的对抗性不适用于婚姻案件

婚姻案件虽然是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有时甚至是比较激烈的冲突,但由于当事人之间特殊的身份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自然属性、人身和伦理属性,使他们之间的争议不仅需要运用事实和证据加以解决,更重要的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因此处理案件时要考虑合情合理合法,要考虑他们日后生活的和睦相处,以对抗式诉讼处理婚姻案件,容易加剧当事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案件向极端方向发展,造成当事人之间互不相让、彼此敌视。

(2)普通民事诉讼的公开性不适用于婚姻案件

婚姻案件一味强调公开原则,对妥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或许弊大于利,尤其在我国“家丑不可外扬”传统文化影响下,婚姻纠纷本来就是不可示人的私事,在大众面前论争,会使双方受到很大的伤害,一旦公开审理,双方为了面子都想胜诉,其行为可能会走上极端,结局可能会只剩离婚一种了,婚姻关系改善几乎不再可能。

(3)普通民事诉讼对审判效率的追求不适用于婚姻案件

在一般民事诉讼中强调“迟来的正义非正义”是正确的,但对于婚姻案件强调效率未必有益。有时,婚姻诉讼的发生是出于当事人的一时激愤,对这类案件除了依据事实和法律处理外,时间也是很好的方法,给当事人较长时间思考、反思,也给了当事人自己妥善处理矛盾和亲友协助转化矛盾以较充分的时间,所以对婚姻案件宜拖延不宜速决。[8]

2、建立婚姻案件专门民事诉讼程序

制定专门的婚姻诉讼法或者民事诉讼法中的婚姻特别程序,建立专业化的法官和法庭。

(1)离婚案件的审理不适用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前提条件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案件,一般而言,在离婚诉讼中导致双方当事人无法就离婚诉讼达成协议的情形主要包括有是否同意离婚、子女由谁抚养、抚养费用的确定、夫妻财产如何分割以及共同债务的承担等问题。有的就其中一个问题争执,有的就多个问题争执。实际生活中,大量的普通的离婚案件不属于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民事案件。

(2)离婚案件的审理不设最长期限。

就离婚案件个案而言,没有审理期限的限制,给当事人较长时间思考、反思,也给了当事人自己妥善处理矛盾和亲友协助转化矛盾以较充分的时间,要求承办法官高度的自我约束。

(3)强化法院审理期间的调解力度。

调解是离婚诉讼法定的不能省略的必经程序,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贯彻调解原则,从受理案件开始到判决前为止,审判人员都可以依职权主动进行调解。[9]同时,调解不仅是审理离婚案件的程序性要件,也是判断应否准予离婚的实质性要件之一,只有当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时,法院才可以准予离婚。

(4)对离婚案件中涉及身份关系的判决,实行一审终审。

离婚诉讼审理的对象是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有关身份关系的判决应当确定一审终审原则,避免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否则对社会、对他人均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二)加快发展社会保障制度

1、实施自由离婚制度与发展社会保障机制的关系

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结婚、组成家庭是婚姻当事人减轻社会对个人不利影响的堡垒,离婚使得婚姻当事人抗击外部对己冲击的能力减弱,如果社会保障体制能够及时弥补所丧失的婚姻家庭的这一功能,对于平衡其利益、慰抚其精神,尽可能减少离婚事件给当事人的生活以及社会安定带来负面影响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使当事人不必因离婚后的生活保障问题而长期忍受配偶的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行为,能够让当事人在这些行为发生之初即寻求法律上的救济,从而真正实现离婚自由。

2、加快发展与离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离婚后社会保障救济制度。对离婚后造成的一方陷于贫困,可以通过离婚辅助救济途径解决,如果不能使生活困难者达到社会平均生活水平,国家应当承担离婚后的社会保障救济责任,即离婚后生活困难的或在社会上失去竞争力的一方可以得到必要的社会保障救济。

如英国现行的法律在处理夫妻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上,强调要把这些问题纳入到整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去考虑,因为英国离婚的人群当中大部分是收入较低的平民,在离婚时一方要求另一方付比较高的抚养费几乎是不现实的。相当一部分英国妇女在结婚以后,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家里,从事家务劳动,照顾家庭,失去了必要的在社会上竞争劳动岗位的能力,或者说她占有的社会资源与其他人相比要少得多。如果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妇女离婚后就可以得到必要的社会保障救济,她也不必因为担心离婚之后得不到生活保障,而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中继续迁就下去。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婚姻家庭的立法有深远意义。中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建设绝对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步发展,因为家庭物质生活的内容与社会保障制度息息相关。这也要求中国进一步完善离婚救济制度的立法,以对离婚之后的弱势一方提供更趋公平合理的法律救济。

参考文献:

[1][英]埃德蒙·柏克著,蒋庆、王瑞昌译,《自由与传统》,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5-106页。

[2]梁冰、王道强:“论‘离婚自由’的‘必然性’和‘相对性’”。

[3]《法国民法典》,罗洁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4]罗丽:“论日本的离婚抚慰金制度”,载《法学评论》2002年卷第2期。

[5]陈小君著,《海峡两岸亲属法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9页。

[6]夏吟兰:“离婚救济制度之实证研究”,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6期。

[7]曹诗权著,《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