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思想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基本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兼爱
完全的、不分彼此,无差别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兄慈、子弟孝、尊长友、年幼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兼爱同样是用了建造和平,平息惨斗。儒家对此目的其实也是支持的,兼的内容重点在劝爱且禁恶。
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用三纲五常,礼,恕等等儒家理论来支持。恕就是禁止讨厌,礼就是劝进善心。不过换个名词。方便儒家独尊罢了。
2、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墨子提出正义的战争与不正义的战争,认为正义战争是诛,并不反对。
3、尚贤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恒者,老旧也。指原先的周朝世袭制:《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由于时局动荡,巫文化的衰败,很多世袭贵族腐朽无能,大诸侯对分封制的敌意更加强烈,民间也开始要求变革原有的不平等旧制度,取消大夫士的特权,墨子出于贱人,提出民虽下贱也不可以薄。薄,鄙薄,薄待,薄礼。
4、尚同
孔子死后,儒门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
同一道德字眼,同一人的态度,此一时彼一时。而且不是直接否定道德,是从口诛笔伐的内容本身弄字眼,把口诛笔伐的做法变成顺乎道德的个人权利。譬如:把不劳而获说成是劳心者治人由于有缝隙可钻,有利可图,一人振臂,文人阶级一哄而起。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千人千义。
墨子认为是诡辩造成这种思想混乱局面。提出大统一口径,并惩罚这种利用倾危缴绕之辞,谋私利的作家。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书同文,车同轨。
篇2
【关键词】 马克思;人的本质;西方哲学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
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人的本质的规定性不是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则是社会的人。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制约着人的存在,规定着人的本质。如果没有社会,人就失去了自己的本质,人就不成其为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联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总和决定。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或者各种社会关系的机械的相加,都是片面的。只有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把人放到各种社会关系中作综合的考察,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同样应看到,处于不同关系的人的本质也必然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变化的。
2.人的本质在其类的区分上是劳动。马克思所阐述的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所谓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指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活动,就是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价值取向亦即对于课题属性规律性认识所构成的目的而进行的感性物质活动。这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在哲学意义上,这种对象化活动就是劳动。首先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和人类社会。任何人类社会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是劳动,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条件。社会形成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其次劳动是人现实存在的根本前提。人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变革自然对象,创造属于人的产品。马克思认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热爱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人的生命的延续、发展首先需要通过劳动获取生存资料,这是人活动的首要目的,也是人存在的根本前提。
3.人的本质在其自然属性上是其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人进行生产和结成社会关系的动因,人们所以进行生产,是为了生活的需要。需要推动了劳动的发生,促使社会关系在劳动过程中得到发展,随着需要的不断满足,社会关系不断扩大、发展。可以说,社会关系的发展是随着需要的增长实现的,从这一角度看,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它是人其他特性产生的前提条件。人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改造原有的需要,产生出新的需要,给劳动以新的动力,从而不断地使任何社会得以发展变化,因此,人的需要又是人的自我发展的内在确证和根据。
4.人的本质从相对于群体的个人而言人的本质又在于其独特性与个性。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个人有独特的思考和感知活动,人由于自己的特殊性而成为一个个体,称为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看来,个人及其个性是在社会和社会关系中得以表现、实现和确立的。“个人怎么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即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么生产一致。”所以,处于不同社会现实中的人,必然具有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就必然具有各自的个性。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传统西方传统哲学的发展
篇3
关键词:工程观;工程方法论;工程哲学;李伯聪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6-0057-04
一、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基本现状和重要意义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是科技哲学学科前沿――工程哲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都是外国学者创建起来的,但在创建工程哲学的时候,中国学者走在了欧美学者的前面。即2002年中国出版《工程哲学引论》[1](李伯聪),2003年欧美出版《工程哲学》[2](L.L.Bucciarelli)等。近几年来,中国工程院、美国工程院、英国工程院都在关注和促进工程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工程哲学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力量的投入出现了明显加强的趋势,研究进展出现了明显加速的趋势。显然,工程哲学及其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和兴起,为当代科技哲学发展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我国学者对工程哲学关于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路甬祥将上述《工程哲学引论》誉为“具有开创性的崭新著作”,陈昌曙称赞该书为“充满原创性并自成体系的奠基之作”。在该书中,李伯聪提出了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三元论”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工程是各有其特殊的本质或本性的,并要求在这个前提下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在《工程哲学》[3]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三元论”观点,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知识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社会观、工程伦理观、工程文化观等思想。随后,黄顺基的《的开拓与创新》[4]、远德玉的《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工程哲学》[5]、徐匡迪的《发展工程哲学,落实科学发展观》[6]、汪应洛的《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7]等论文,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内容和工程哲学的研究视域。诚然,目前对工程哲学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其中关于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同时,对工程哲学关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进展。在以往具有代表性的论著中,如上述《工程哲学》专著,介绍了我国的一些标志性工程,从工程思维、工程管理、工程创新、工程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程构建都需要经过“工程立项的论证―决策”与“工程建造的设计―施工”两个重要环节等方法论思想,并结合“实践的―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阐发。陈子辰、许为民在《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8]一书中,论述了“工程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其研究过程、预测评估、发明创造、设计实验和系统方法;虽然在该书中尚未把工程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明确地区别开来,但在内容上广泛探讨了工程方法论问题。谢寿生、杨秉政在《工程方法论案例》[9]专著中,选择和剖析了工程技术研究中的诸多实际案例等。目前,从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真正属于工程哲学层面上的工程方法论研究成果仍不多见。
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通过深入探讨工程本质论、工程观的基本理论、工程活动论、工程的社会评价等当代工程观,以及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工程方法论,对于进一步促进当代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次,从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体系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推进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服务。目前,国内现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学科发展主流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可以说是教育部组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10],但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尚缺少“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对此,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无疑将弥补目前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及其教学体系的一大缺失。显然,这项研究对于开展工程教育和培养新型工程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最后,从加强哲学界与工程界联盟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强化为工程实践服务。工程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哲学界与工程界的联盟关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多次强调:我们应该把对工程的认识提高到哲学的高度,要提高工程师的哲学思维水平。[11]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对它的研究和普及有助于人们在工程活动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和效益。
二、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工程本质论。基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关系,注重探讨工程理念、工程的本质及其特征、当代工程的发展趋势等。
工程观的基本思想。基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学科链,注重研究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和工程文化观,形成系统化的基本理论。
工程活动论。主要包括:工程活动共同体――主体构成、伦理规范、社会责任、内部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关系等;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即结合案例分析工程理念创新、系统集成创新、项目管理创新、风险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等。
工程的社会评价。即注重研究其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过程的阶段性(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和事后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专家评价、公众评价)。
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模型化方法及其应用――神经网络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
工程决策与设计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如常规设计、系统设计、功能设计、可靠性设计、最优化设计等。
工程综合集成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综合集成方法及其特点;综合集成方法的基本功能;综合集成方法的一般程序及应用――定性集成、定量集成、系统综合集成。
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结合案例分析:矩阵技术法、效果分析法、多目标评估法、环境评估法、技术再评估法等。
其中,主要研究重点包括: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活动共同体、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工程社会评价过程的阶段性、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研究等。主要难点包括:工程本质论、工程价值观、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工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化方法及其应用、工程决策方法、综合集成方法、技术再评估法等。三、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重要观点和突破口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包括:
工程的本质是造物。科学活动是以发现为核心的活动,技术是以发明为核心的活动,工程则是以建造为核心的活动。工程活动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能动性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工程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
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学科链看,当代工程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技术的性质,而且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的性质。它是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中间环节,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当代工程观不仅开拓了从自然观到历史观的通道,而且为科技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本质论;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和工程文化观等工程观的基本理论;工程活动共同体、工程实践论和工程创新论等工程活动论;以及工程的社会评价理论等。
同时,相对而言,当代工程方法论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论、技术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它同样为其学科发展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这主要包括: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
在现代社会,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复杂,工程与工程、工程与自然、工程与经济社会之间以及工程自身内部等都具有极其复杂的关系,需要进行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特别需要从宏观层面、以哲学思维把握工程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要求工程教育适应工程实践的时代特点,实现工程教育模式的转变。工程教育要培养适应当代工程活动特点的工程创新人才,工程教育要体现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和重要内容。
目前对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一些切入点和突破口如下:
首先,从总体上看,这项研究要着眼于注重探索如何把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同中国工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道路,促进中国技术哲学学派的成长与壮大。
其次,这项研究要着眼于推进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如前所述,目前在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及其教学体系中,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然而,通过这项研究将弥补这一理论缺失,即形成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系统观与系统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基本理论单元构成的完整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及其教学体系,并为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重要内容。
再次,这项研究要着眼于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通过深入探讨工程理念、工程的本质及其特征等工程本质论,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工程文化观等工程观的基本思想,工程共同体、工程实践、工程创新等工程活动论,以及工程的社会评价等问题,努力做出系统化的理论梳理、总结、探讨和创新,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
最后,这项研究要着眼于直接为工程教育和工程实践服务。通过对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理论研究,其中尤其是通过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钱学森倡导的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并把它纳入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促进工程方法论的深化与发展。同时,通过对某些工程方法如神经网络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案例研究,既可望做出一些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452.
[2]LouisL.Buccirell.Engineering Philosophy[M].Delft University Press,2003:236.
[3]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第3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
[4]黄顺基.《工程哲学》的开拓与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24.
[5]远德玉.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23.
[6]徐匡迪.发展工程哲学,落实科学发展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90-92.
[7]汪应洛.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8]陈子辰,许为民.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07-239.
[9]谢寿生,杨秉政.工程方法论案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84.
[10]教育部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8.
[11]赵建军.工程界与哲学界联盟,大力推进工程哲学发展[J].哲学研究,2004(9):93-94.(责任编辑、校对:徐广联)
A Probe into Modern Engineering Concepts and Engineering Methodologies
YANG Shui-yang
篇4
【关键词】有机体/过程/生成/过程哲学/怀特海
【正文】
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中,英国著名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1861~1947)可谓是个兴趣广泛、思想独特,且在多种学科中颇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他把数学家的严密与哲学家的智慧天才地融为一体,同时又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理论物理学方面造诣颇深,有资格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作出评论,甚至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把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半个科学家、科学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学家集于一身,这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中叶的现代西方哲学家和思想家中是极为少见的。因此,日本怀特海研究专家田中裕称之为“七张面孔的思想家”——数理逻辑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柏拉图主义者、形而上学家、过程神学的创始人、深邃的生态学家和持教育家立场的文明批评家。(注:[日]田中裕,2001年,第3页。)
用今天的眼光看,怀特海一生尽管写了许多著作,然而毫不夸张地说,《过程与实在》是其一生哲学思想精华之集大成,是其名符其实的代表作。用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过程研究中心教授小约翰·B.科布和大卫·R.格里芬的话说,这本著作是“最近两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是历来最为复杂并最富创见的哲学论著之一”。(注:小约翰·B.科布和大卫·R.格里芬,1999年,《过程神学》,曲跃厚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77页。)
纵观西方哲学发展史,《过程与实在》不仅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哲学著述之一,而且就整个西方哲学著述而言,该书绝对可以入围最佳哲学著作之列。尽管由于20世纪以来分析哲学和各种形式的实证主义公开宣扬“拒斥形而上学”的巨大影响,同时,也由于怀特海本人在这部论著中使用了大量晦涩难懂的新概念和新范畴来表述其新思想,从而使这部高扬形而上学的著作在现代西方哲学的百花园里似乎有点受人冷落,不少人对这部著作敬而远之,认为其中提出的思想似乎与现代西方主流哲学有些格格不入,然而“是金子迟早要发光的”。随着分析哲学的式微及其与人本主义哲学相融合的趋势,怀特海在《过程与实在》中所阐述的过程哲学或机体哲学思想,已经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东西方有识之士的青睐。该书自问世以来,围绕其所探讨的诸多问题,已经(借用过程哲学的术语来说)“生成”许多二手的研究性和阐释性著作,并在美国逐渐“生成”一个过程哲学学派或有机哲学学派,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过程研究中心”(设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该书中所阐述的过程哲学思想已经日益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特别是随着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宗教哲学研究在当代西方世界逐渐兴起,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和有机体思想更加被人们所重视,从而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一、过程哲学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从基本内容和特征来看,《过程与实在》可以说是一部张扬形而上学思辨理性的哲学杰作,是一部独辟蹊径、磨砺辩证发展过程思想的别开洞天的哲学著述,也可以说是怀特海集数十年(这本书是他在66岁以后开始撰写的)数学、逻辑、历史、科学和哲学的潜心思考,为我们精心熬制的一道高蛋白、高浓度的哲学靓汤。
《过程与实在》全书共分5编。第一编阐述了过程哲学的所谓方法问题,并且概要地阐述了过程哲学的基本范畴,以及过程哲学的宇宙论据以构成的观念图式。第二编则试图运用这些观念图式来揭示构成文明思想之复杂结构的诸观念和问题,如“事实与形式”、“自然秩序”、“机体与环境”、“主体性原则”、“符号参照系”、“命题”和“过程”等。为了获得与哲学问题有关的人类经验的合理说明,他还考察了一组属于17、18世纪的哲学家,尤其是笛卡儿、牛顿、洛克、休谟和康德的哲学观点。他认为,这些哲学家中的任何人在阐述经验的基础时都是片面的,但是,从总体上看,他们所给出的一般陈述则支配着后继哲学的发展。第三和第四编则根据以上方法和观念构造出一种机体哲学或过程哲学的宇宙学图式,从而对传统哲学中的时间、空间、因果性和认识论诸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用怀特海的话说,建构过程哲学的宇宙论图式的宗旨,是阐述一种严密的宇宙论观念,通过直面各种有关的经验话题发展这些宇宙论观念的意义,并且最后详细阐述所有具体话题都可据之而发现它们的相互联系的某种恰当的宇宙论。第五编则涉及到如何看待宇宙学难题的终极方法的最终解释问题,并试图回答“万物最终归结于什么?”这一问题。怀特海明确指出,这里的观点接近于布拉德雷的观点是不言而喻的。
在学术界看来,虽然怀特海在《过程与实在》中总是以“机体哲学”来指称自己阐述的新哲学,并明确地指出该书致力于阐述的哲学理论叫做机体哲学,(注:参见怀特海,2003年,《过程与实在》,中文版,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作者前言”。)然而,用“过程哲学”来概括怀特海在该书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和观点,似乎更为确切。
根据笔者的理解,怀特海在《过程与实在》一书中所阐述的过程哲学的基本思想和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过程哲学明确地把自身设定为某种抽象的和思辨的形而上学理论,并认为形而上学对于人类的经验和认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这使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各种形式的实证主义明确地“拒斥形而上学”的价值取向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怀特海看来,“哲学是对抽象的说明,不是对具体的说明”。(见怀特海:《过程与实在》中译本,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第3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明页码)“形而上学范畴不是对显而易见的东西所作的独断性陈述,而是对各种终极性的普遍原理所作的试探性的系统陈述。”(第13页)对具体的经验现象的说明,是实证科学的任务,而对抽象和普遍的说明,才是形而上学的任务,因此,形而上学必然要创立一系列一般概念。形而上学创立一般概念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建立一个抽象的理性王国,而是要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和宇宙。用怀特海的话说,“通过提供一般概念,哲学应当使人们对潜藏在自然母腹中的那些尚未变为现实的无数具体实例的认知变得更容易。”(第29页)除此之外,形而上学所具有的现实目标之一,是精确地分析各种命题。不仅要分析形而上学的各种命题,还要分析诸如“今天吃饭有牛排”和“苏格拉底是不朽的”这类极为普通的命题。尽管每一种哲学都会依次遭受被其他哲学所取代的命运,但是,由各种哲学体系所组成的总体,则表达了关于宇宙的各种各样的普遍真理,并期待着对各种有效性领域进行协调和分工。(参见第12、19页)
怀特海还具体分析了建构形而上学体系所要坚持的原则和手段。他说:“在恰当的形而上学体系中,当我们还没有精确地定义关于各种存在物的范畴图式时,哲学争论的每一个前提都是可以存疑的。”(第13页)因此,他特别推崇笛卡儿的怀疑方法,并以此为前提,首先精确地定义了其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图式(共27种范畴),以此为基础批判性地考察和分析了自古希腊哲学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各主要派别的基本思想。他还明确地指出,每一门科学都必定会设计自己的工具,而哲学所需要的工具是语言。(参见第18页)然而,哲学又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日常语言的原有用法,而是要赋予其特殊的涵义,使其成为哲学特有的专业语言。“哲学之所以使用自己的专业语言,表达了各种思想流派所具有的这样一种意图,即它们都试图清晰地表达经验事实所预设的那些普遍观念。由此可以推知,形而上学学说的任何创新,都展示着与流行的哲学文献中所存在的那些事实陈述具有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标志着形而上学方面的分歧程度。”(第21页)
通常认为,形而上学理论作为哲学中最抽象的基本理论,是远离人们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然而怀特海则认为,形而上学与实践具有密切的关系。他明确指出:“在‘实践’中所发现的任何东西,必定都存在于形而上学的描述范围之内。当这种描述不能包含这种‘实践’时,这种形而上学就是不恰当的,需要进行修正……形而上学只不过是对适合于全部实践细节的那些普遍性所作的描述而已。”(第21页)并且强调检验形而上学理论之真伪的标准是实践及其效用,当然,用他的话说,“任何形而上学体系都不能完全地期望满足这些诉诸实践的检验。这种体系充其量只是对所寻求的那些普遍真理的逼近。”(第22页)
怀特海还明确地讲道,每一种哲学理论中都有一种基本原则。在过程哲学中,“这种基本原则叫做‘创造性’。”过程哲学“抛弃了思想的主词—谓词形式,迄今为止就其前提而言,这种形式是对事实的终极特征的直接体现。结果,那种‘实体—性质’概念被排除,并且以动力学过程描述代替了那种形态学描述”。(第11页)在这里,怀特海一方面坚持用创造性原则来说明宇宙及其过程,另一方面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形而上学原理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以流变和生成为基本特征的动力学方法,而不是静态的形态学描述方法。
那么,如何论证形而上学理论的正确性呢?对此,怀特海清醒地认识到:“哲学的主要危险在于证据选择的狭隘性。”(第611页)所以,怀特海尽力从各门自然科学(主要是现代物理学,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数学、逻辑、语言学和符号学等学科中广泛地选择证据,尤其是以近代科学的发展(代表作就是其《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来说明和阐述其过程思想和机体哲学。
在谈论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性质和功能时,怀特海还涉及到西方哲学的一般方法论问题。他认为:“欧洲哲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数学发展为一门抽象的普遍性科学所造成的。但是,在哲学后来的发展中,哲学方法一直深受这种数学样板之害。数学的主要方法是演绎法,哲学的主要方法是描述性的概括法。在数学的影响下,演绎法被强加给哲学,作为其标准方法……对哲学方法的这种误解,掩盖了哲学在提供一般观念方面的巨大功绩,而这种一般观念增加了我们对经验事实理解的清晰性。”(第17页)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深刻理解西方哲学方法论具有启发意义,其内在意蕴尚需我们进一步作深入系统的研究。
其次,在本体论上,过程哲学坚持过程就是实在,实在就是过程。整个宇宙是由各种事件、各种实际存在物相互连接、相互包涵而形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社会和思维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机体,处于永恒的创造和进化过程之中。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不是所谓原初的物质或物质实体,而是由性质和关系所构成的“有机体”。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则是构成有机体的各元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过程,它表明一个机体可以转化为另一个机体,因而整个宇宙表现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活动过程。因此,怀特海有时也把自己的这种实在论叫做“有机实在论”,认为“用物理学的语言来说,从唯物论向‘有机实在论’的这种转化——正如这种新的观点可以被称呼的那样——是用流动的能量概念取代静止的质料概念”。(第564页)
怀特海明确地反对传统西方哲学的实体实在论观点,认为构成世界的最终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亚里士多德哲学意义上的“第一实体”,也不是笛卡儿哲学意义上的“实体”,更不是什么绝对的“精神实体”。
那么,什么是实际存在物呢?怀特海明确回答说:“实际存在物的本性惟一地在于,它是某种正在被摄入的事物。”(第73页)何谓摄入?他说,实际存在物与宇宙中的每一项都有某种完全而确定的联系。这种确定的联系,就是它对那一项的摄入。所谓摄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积极的摄入,一种是消极的摄入。消极的摄入是把宇宙中的某一项从积极的促成作用中确定地排除,而积极的摄入则是对进入积极的促成作用中的那一项的确定的包含。这种积极的进入叫做对那一项的“感受”,其他存在物则被要求来表现任何一项是如何被感受到的。现实世界中的所有实际存在物,相对于某种作为“主体”的既定实际存在物而言,必然要被那个主体“感受到”,尽管一般来说这种感受是模糊不清的。(参见第73页)
有时,怀特海也从实际存在物与主体的关系角度来界定实际存在物。在《过程与实在》中他曾明确地讲道:“实际存在物既是从事经验活动的主体,又是其经验的超体。这就是主体—超体,而且这种描述中的任何一半都须臾不能离开我们的视野。当考察实际存在物自身的实在的内在构造时,在多数情况下将会使用‘主体’一词。但是‘主体’永远应当被理解为‘主体—超体’的缩写形式。”(第50页)有时,他又从实际存在物与事实的关系角度谈到,“终极事实就是实际存在物,一切概莫能外;并且这些实际存在物就是经验的沉淀物,既错综复杂又相互独立。”(第31页)
怀特海认为,每一种实际存在物都可以用无数方法来分析。把实际存在物分析为各种“摄入”,是一种展示实际存在物的本性中最具体的成分的分析方式,这种分析方式可叫做“区分”。每一种摄入都能在其自身中再现实际存在物的各种普遍特征:它与外部世界是有关联的,因而它具有某种“矢量特征”,它涉及到情感、意图、评价和因果性。(第32页)
与笛卡儿的二元论不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试图以某种单一类型的实际存在物为图式,对宇宙进行富有洞察力的哲学描述。(第33页)怀特海认为,实际存在物由于彼此摄入而相互关涉。实际存在物的这种共在事实叫做“联结”。“那些直接的现实经验的终极事实就是这些实际存在物、摄入和联结。对于我们的经验来说,所有其他一切都是派生的抽象物。”(第33页)
对于实际存在物,不仅可以作形态学的分析,还可以进行发生学的分析。正是在发生学意义上,怀特海明确地把实际存在物看作一个过程。在他看来,实际存在物是变动不居的,它处于不断流变的世界之中。根据过程哲学的观点,“实际存在物完成之日,就是它毁灭之时。”(第150页)这种创造物在不断地毁灭,因而成为不朽的。“这个过程从发生学上说可以被分析为一系列预设了它们的先行者的那些次状态。”(第281页)因此,实际存在物是一个过程,这里存在着从状态到状态的生长;存在着整合与再整合的过程。(第517页)这样一来,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生命,都是由各种实际存在物的发展过程所构成的一条历史轨迹,它在相当程度上是前后相承的。
总之,从本体论角度看,过程哲学“试图把世界描述为那些个体的实际存在物的产生过程,每一种实际存在物都有其自身绝对的自我造就能力”。(第109页)整个宇宙就“是一种面向新颖性的创造性进展”,而不是一种稳定的形态学意义上的宇宙。(第407页)
当然,关于实际存在物一直处于流动世界之中的观念,并不完全是他的首创。怀特海指出,早在柏拉图《蒂迈欧篇》中就有关于事物永远处于生成和消灭过程之中的思想,因而其提出的过程观念只不过是这种思想的延续和扩展而已。然而,他也批评道:“整个近代思想都在暗中预设了非进化的物质观。直到最近几年,惟一的选择还是:要么物质性的宇宙是永恒的,它一直保持现在这种类型的秩序;要么它根据耶和华的命令而诞生和走向灭亡。”(第174页)因此,他致力于根据近代科学成果来系统地和明确地阐述早在《蒂迈欧篇》中就已经包含的过程思想。需要强调的是,怀特海从本体论上把“过程”看做是实在,把实在看做是过程,这与传统的过程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时,怀特海还详细地考察和论证了宇宙的过程性,并把这种过程明确区分为宏观过程和微观过程,分别对其作了详细说明,这也是具有开创性贡献的。怀特海明确指出:“过程有两种类型:宏观过程和微观过程。宏观过程是从已获得的现实性向获得之中的现实性的转化;而微观过程是各种条件的变化,这些条件纯粹是实在的,已进入确定的现实性之中。前一过程造成了从‘现实的’向‘纯粹实在的’转化;后一过程造成了从实在的向现实的增长。前一过程是直接生效的,后一过程是目的论的。未来是纯粹实在的,没有成为现实;而过去是由诸现实性所组成的一个联结。诸现实性是由它们的实在的发生状态所构成的。现实是目的论的过程的直接性,实在是通过这种直接性而成为现实的。前一过程提供了那些实际上支配着获得的条件,而后一过程提供了现实地所获得的种种目的。‘有机体’概念以双重方式同‘过程’概念相结合。由种种现实事物构成的共同体是某种有机体。但是,它不是一种稳定的有机体。它是某种处于产生过程之中的未完成物。因此,就种种现实事物而言,宇宙的扩展是‘过程’的首要意义;而宇宙在其扩展的任何阶段上都是‘有机体’的首要意义。”(第392页)
再次,在认识论上,过程哲学也提出一些独特看法。我们知道,近代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认识论,而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并认为主体与客体相区分是认识发生的前提。怀特海则认为,认识论问题和实在论问题若相互孤立起来,就不可能得到恰当的解决。认知者和被知者、知识与对象、观念与事物的二元论,正是他认为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所具有的弊端。因此,他试图用摄入概念来消解这种二元对立。
以摄入思想为基点,怀特海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作为主体的自我是在过程之中出现的突现物。传统的西方哲学认为,在实际进行认识和取得知识之前,必须先有认识者。而怀特海的观点则与此相反。他认为,执行摄入功能者即主体是摄入活动的产物。用怀特海的话说,感受者(feeler)是从自己的感觉活动中出现的统一体。同时,根据过程哲学的基本观点,怀特海指出,传统哲学中的“主体”一词容易引起误解,认为最好使用“超体”一词来表达有关的思想。因为“这种作为主体的超体正是产生那些感受的过程的目的。各种感受不能与它们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割裂;这种目的就是感受者。各种感受以感受者为目标,作为它们的目的因。各种感受就是其所是,以便使它们的主体可能是其所是”。(第406页)
关于认识的客体,怀特海也不同意传统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即把认识客体当作外在于认识活动和认识者的自在对象。相反,怀特海认为,任何东西只要在主体身上能够唤起某种特定的活动,它就构成认识的客体。也就是说,客体也是在认识的过程中生成的,是与主体现实地发生关系的客观对象,或者说是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就主客体的关系来说,怀特海认为,每一种实在的经验场合都是一个主体,场合的主体性随场合的存在而存在。实际存在物从主观性上永远消失,在客观性上却是不朽的。消失中的现实性得到了客观性,同时却失去了其主观的直接性。打个比方说,我们那些死去的祖先,作为直接的主体他们无疑已经死去了,然而作为客体却始终存在,永垂不朽仍受到我们的理解,并对我们产生着现实的影响。因而怀特海写道,客体是自然中永远不会消逝的元素。
如此看来,在认识过程现实地发生之前,根本无所谓主体和客体之分。主体和客体是在实际存在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生成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生成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怀特海明确地批评近代以来在西方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出:“全部近代哲学都是围绕着如何根据主词和谓词、实体和性质、殊相和共相而描述世界的困难为转移的。其结果永远与我们的直接经验相抵触”。(第89页)他认为,这种传统哲学只能把我们引到某种孤立的实体之中,不能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实世界。而实际上,一种实际存在物被另一种实际存在物“摄入”或“感受到”,是一种完全的相互作用。而且主体的“意识是以经验为先决条件的,而不是经验以意识为先决条件”。(第95页)这同近代哲学所强调的认识主体必须具有自我意识为前提才能进行认识的观点形成鲜明对照。他还强调,某物要成为现实的认识对象,就必定意味着所有现实事物都同样要成为客体,同时还意味着,全部现实物都要成为主体,每一个主体都要摄入它由此产生的宇宙。
就身心关系而论,在怀特海看来,“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难解难分地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同笛卡儿明确坚持的身心二元论及洛克的有关论点也大相径庭,因为在他们看来,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世界,尽管这两个世界具有难以说清的偶然联系。(参见第594页)过程哲学则把物质和精神、身体和心灵看做是同一个过程中的两个要素,认为两者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对我们深刻理解身心关系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在过程哲学中,知识被当做过程之中的中介状态,认识属于一种主观的形式,这种主观形式或者被客观内容吸收到满足的主体性之中的那种功能所承认,或者不被其承认。(参见第293页)对于“感受”,过程哲学也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它把“感受”归之于整个现实世界,而不仅仅是主体的感受。怀特海指出,“感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1)所感受到的实际场合;(2)所感受到的永恒客体;(3)所感受到的各种感受;(4)它自身的主观的强度形式。在这种合生的过程中,这些不同的感受会继续达到更宽广的整体感受的普遍性。(第386页)“从所有方面看,感受都是确定的,具有确定的主体、确定的原初材料、确定的否定性摄入、确定的客观材料和确定的主观形式。”(第405页)感受是主体内在地包含的一个方面,因此,“感受不能从包含着它的实际存在物中抽象出来。这种实际存在物叫做感受的‘主体’。正是借助于其主体,感受才成为一种事物。”(第406页)这方面的深刻蕴意,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
怀特海还考察了语言、命题的本质及其作用。他说,每一种实际存在物都是一种经验博动,包含着经验范围内的现实世界。他认为,过程哲学中的判断理论既可以被很好地描述为一种符合论,也可以被描述为一种融贯论。而实际上它是一种符合论,因为它把判断描述为关于某种命题与客观化的联结之间的一致性或不一致性综合摄入的主观形式。(第347页)在怀特海看来,判断是主体在过程之中的某种感受。就这种主体而言,它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不正确的,而命题则是对判断的分析。判断是一种综合感受,是感受的某种决定,而命题则是所感受的内容,而且只是被感受到的材料的一部分。(第351页)怀特海对判断和命题所作的这种区分和界定,也值得我们从认识论上进一步研究。
怀特海还把过程哲学与康德的先验哲学作了对比。他认为,过程哲学是对康德哲学的颠倒。他说,《纯粹理性批判》描述了主观材料进入客观世界的现象之中的过程,而过程哲学则试图描述客观材料如何进入主观的满足之中,以及客观材料中的秩序如何提供主观满足之中的强度。在康德看来,世界是从主体中显现出来的;而在过程哲学看来,主体是从世界中显现出来的——世界是“超体”而不是“主体”。(第162页)对于“主体是从世界中显现出来的”这一观点,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分析。
对于认识结果的检验问题,怀特海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恰当的检验不是最终的检验,而是过程的检验。”(第24页)这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可谓独树一帜。众所周知,科学理论的检验问题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难题。“过程检验”论也许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此外,从认识论角度看,过程哲学还试图建构一种对纯粹感受的批判。(第207页)为此,怀特海详细考察了感觉、知觉、判断、直觉、因果观念、审美体验和符号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并且考察了有意识的知识的正确性何以保证的问题。
最后,从方法论上看,过程哲学所使用和所推崇的方法是所谓发生学方法。与过程思想相一致,怀特海试图以动态原则和过程原则来重建哲学,并以一系列新范畴和新阐释来系统阐述其过程哲学的基本主张,力求避免对自然的二重化、简单位置的谬误和误置具体性的谬误等。
二、过程哲学对我们的启示
要对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作出全面而科学的评价,尚需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至少需要用一部专著来作解释。这里仅就其对我们的启示,作一些初步概括。
我们知道,人类思想中最宝贵、最重要、最有用的属性之一,是它有能力一般性地揭示并解释现实世界的构造。不管我们是否同意或是否完全同意怀特海提出的过程哲学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我们必须首先看到和承认,过程哲学是怀特海对现实世界的构造所提出的一种解释方式、一种概念图式、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尽管这种解释方式和概念图式不是最终的和绝对的,怀特海就明确反对把任何解释图式和方式看做是最终的和绝对的,并称之为独断式的教条,但必须承认,这是现代西方哲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解释方式和图式。这种解释方式明显地不同于传统西方哲学的解释方式。总体上说,以往的西方哲学家都是以某种实体为出发点去考察世界,因而要么把这种实体归结于某种物质实体,要么归结于某种精神实体。近些年来,又有人以“场”和“系统”等为视角来解释世界。其实,这些解释方式都是以实体思维方式为出发点的,因而归根到底不可避免地会以不同形式的静态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而过程哲学则完全是一种新视角和新范式,它坚持过程就是实在,实在就是过程。由此看来,不论是从物质实体、精神实体,还是从场和系统出发去解释世界,本质上都是一种静态的形态学分析,这种分析的结果不符合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相反,若从过程角度来看,一切存在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永不停息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之中(个体存在物还有一个衰退过程),这种过程性就是它们的本真状态。显然,这种过程实在论同传统的实体实在论具有明显的和本质的区别,它所蕴含的生成和发展理念同传统的实体实在论所蕴含的静止不变的理念是针锋相对的。
可能有人会说,在西方哲学史上,许多具有辩证思维的哲学家,不是早就指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吗?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已经明确指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其他哲学家也强调过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变动不居的思想,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集西方哲学辩证法之大成,系统论述了世界是发展过程的基本思想;经典作家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更是明确地讲过“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5年,人民出版社,第244页。)等等。
但是,不管是西方哲学史上的辩证法大师也好,经典作家也好,他们都不是从本体论上谈论现实世界或实在世界的过程性的。众所周知,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所讲的是绝对观念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个绝对观念的外化而已。恩格斯所讲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也是在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前提下,在坚持“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个本体论前提下,谈论物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反过来说,恩格斯并非是在本体论意义上谈论世界的过程实在性,这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不管我们是否同意怀特海的这种“过程即实在”的基本观点,都必须首先承认和弄清其过程哲学的这种基本理论取向。
所以我们认为,怀特海自觉地建立这样一个以过程为实在的形而上学体系,并自觉地以这个体系为概念图式或理论范式,批判一切其他与此相悖的哲学观点,包括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预成论观点、主客二元对立观点等,并试图以过程为基点建立一种新哲学,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过程哲学是超越传统西方哲学中的实体实在论和主客二元对立的思想方式的新尝试,从而有可能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生长点之一。
当然,正如某些批评家所说,怀特海在所有这些争论点上都只是提出了问题,并试图解决之,然而最后却没有成功,因而他的思想只具有过渡性质。譬如,他一方面批判机械唯物论将自然分解成静态的物体和变化的特征,他自己却又将自然分解成相反的形态:动态的物体(事件、过程)和静态的特征(永恒客体)。他一方面认为实际存在物是最终的实在,同时又承认上帝是最终创造者,(第201页)其他一切都是创造物。他一方面坚持过程就是实在,同时又承认永恒客体也是实在等等。
此外,作为一位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出身的哲学家,他本应对“过程”概念给予科学的和严格的界定,然而,纵观《过程与实在》,他似乎并未给出一个涵义清晰明白、没有歧义的“过程”定义。因此,对于他所说的过程究竟是什么,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解释。
最后,尚需指出的是,怀特海一方面批判一切唯物论的实体观点,同时,又在暗中偷用唯物论的客观实在概念。作为一位对黑格尔哲学缺乏研究的哲学家,他也没有对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哲学给予多大关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引进科学的实践观而在哲学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改造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所论述的“世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唯物辩证的过程哲学思想,根本不可能进入他的视野。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可能与其长期作为数学家,在他身上烙下了太深的理性主义理想和习惯有关,以至于使他虽然锐意重建西方哲学,也难以割舍西方哲学传统的理性主义静态逻辑观点。同时,由于他只看重静态逻辑,而对自黑格尔以来直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继承发展的辩证逻辑不甚了解,这样,当他试图借助静态逻辑去重建动态的实在时,便遇到了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所以,美国学者巴姆批评怀特海说:“机体哲学极性不够,不够层次论,不够辩证法,因而不够有机性。从‘感受’、‘摄入’、‘想象’的意义上说,机体论哲学也过于唯心论,这些术语都采自经验的心理方面,偏重于表达存在界的极限特征。”(注:[美]阿尔奇·J.巴姆,1998年,第342页。)还有些批判者说,怀特海“本可以继续发挥一种妥协的方法以自己的术语去处理过程,而以自己的术语研究过程就意味着试图在过程之中发现一种功能结构,而不是在过程之外去发现一种永恒绝对的‘实在’”。(注:[美]阿尔奇·J.巴姆,1998年,第338页。)这种批评的另一种说法是,他虽然反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逻辑中所镶嵌的主语—谓语观念,然而,当他论述他的哲学时,却仍然在运用主语—谓语式的语言进行思维,这样,他通过其形而上学体系的论述,在他所反对的前提下,却让这种语言盘踞得更加顽强。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所贯穿的基本思想,不是借助于过程思想使逻辑动态化,而是借助于永恒客体使逻辑静态化,这类似于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回到了柏拉图的哲学,因而难怪怀特海认为,欧洲哲学传统最可信赖的一般特征是:它是由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所构成的。此外,根据巴姆的看法,怀特海哲学中还存在着一种双重还原主义倾向,这就是说,他将实际场合的存在还原成了转瞬即逝的流变,又把实际场合的本性还原成了永恒客体。其实,实际场合只要达到有机状态,就会作为一种功能结构状态持续地发挥作用,而实际场合的本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客体,而是不断生成和变易的存在物。
【参考文献】
[1]Whitehead,AlfredN.,1947,EssaysinScienceandPhilosophy,NewYork:PhilosophicalLibrary.
[2]Whitehead,AlfredN.,1958,TheFunctionofReason,Boston:BeaconPress.
[3]Whitehead,AlfredN.,1966,ModeofThought,NewYork:Harper&Row.
[4]Whitehead,AlfredN.,1961,TheAdventuresofIdea,NewYork:FreePress.
[5]Whitehead,AlfredN.,1978,ProcessandReality:AnEssayinCosmology,NewYork:TheFreePress.
[6]Whitehead,AlfredN.,1971,TheConceptofNature,Cambridge:TheUniversityPress.
[7]Whitehead,AlfredN.,1985,Symbolism:ItsMeaningandEffect,NewYork:FordhamUniversityPress.
[8]Cobb,JohnB.,Jr.&Griffin,DavidR.,1976,ProcessTheology,WestminsterPress.
[9]Griffin,DavidR.,1992,SpiritualityandSociety:PostmodernVisions,StateUniversityofNewYorkPress.
[10]Griffin,DavidR.,1993,FoundersofConstructivePostmodernPhilosophy,StateUniversityofNewYork.
[11]Bradley,J.,1996,Act,Event,Series:Metaphysics,MathematicsandWhitehead,J.Spec.Phil.,Vol.10,No.4.
[12]Bradley,J.,1994,TranscendentalismandSpeculativeRealisminWhitehead,ProcessStudies,Vol.23,No.3~4,Fall~Winter.
[13][英]怀特海,1997年,《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
[14][美]菲利浦·罗斯,2002年,《论怀特海》,李超杰译,中华书局。
篇5
关键词 广谱哲学
建构思想
“四化”标准
广谱哲学是作者提出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它和国内外流行的各种哲学体系与流派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本文论述了广谱哲学的含义、基本思想、形态特征以及所遵循的党性原则等重要问题。
一、广谱哲学的含义
顾名思义,广谱哲学是广义谱系框架下的哲学。这里的“谱系”本意上是指某些东西的系列或范围。事实上,物理学上的光谱、波谱的“谱”也是代表某种东西的系列或范围。例如,光谱是单色光的排布系列,波谱是波(如电磁波等)按其波长的长短排布的系列等,甚至“家谱”也是指家族的世代分支系列。在本文中,广谱的“谱”一般用来指称知识或学科的系列。这样,广谱哲学实质上是指适用于广泛的知识或学科系列的哲学。因此,广谱哲学至少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理论来源的多样性。当代哲学的发展日益深化和多样化,即使哲学也有“一总三分”之说,即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辩证逻辑学。而国内外其他分支哲学流派更是种类繁多,如数学哲学、科学哲学、逻辑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系统哲学、价值哲学等。它们每一个都代表一种特定的哲学体系或流派,构成“哲学体系谱”或“哲学流派谱”。把这些体系或流派中合理的、有价值的概念、模式与方法发掘、提炼和按一定标准进行扬弃,便成为广谱哲学构建的基本材料和哲学来源。
第二个含义是指其适用性的广泛性。医药学里有广谱抗菌素之类的药物,它是指适用多种症状的、调整人体多种功能的药物。从概念或方法的普适性、广泛性上说,哲学本来具有“广谱性”,只是传统哲学的概念、观点、方法等过于宏观、过于宽泛了,缺乏现代科学所具有的可观测、可控制、可建模(型)、可模拟、可操作等一系列优点。这使它的适用性在深度上、在具体应用上大打折扣。我们则要求在不丧失哲学层面—哲学世界观和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可广义观、广义控、广义建模、广义模拟与广义操作(其具体含义见本文第三部分)。
二、广谱哲学的基本思想
广谱哲学的基本思想是用一套广义结构及其转化与变易来模拟或逼近事物系统的性态、结构与机理。广义结构本质上是关系概念的推广和引申,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关系、关系复合、多元关系、带参关系、动态关系、传变关系、组合关系(如串并关系)、关系的关系、高阶高级关系等等。这个思想体现了:①辩证法的联系思想(结构就是广义关系)、运动变化思想(动态关系、传变关系等);②与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观(系统就是要素间的关系)、演化观(演化即系统结构的转化与变易)在精神上是一致的;③与现代抽象数学(集合论、近世代数、图论、形式语言、数理逻辑、范畴论等)能很好地接轨,因为这类数学在实质上是关于数学结构的研究;④吸取了各种结构主义学说的精髓。结构主义思想种类繁多,如数学中的布尔巴基主义、泛系方法论中的泛结构主义、语言哲学中的结构主义、西方“结构主义的”等等。结构主义的精髓在于它们试图用一套基础模块(结构及其关系)去模拟、逼近万事万物的机理,相当于试图构建或寻找一批建构一般事物系统大厦的“广义基本粒子”。这在人类认识史上和方法论上无疑具有重大价值,其意义不亚于天文学上试图发现新星、物理学上试图发现新的基础粒子。
但从唯物辩证法上看,传统的许多结构主义学说有其致命的或根本的缺陷:
(1)不是从结构的产生(从无到有)、发展和灭亡(从有到无)上去观察事物,而只是从结构的既成形态上去分析、描写现成事物,因此,它是丢掉了历时性、历史性的结构主义。这种结构主义无法说明事物系统的演化。
(2)忽视或忘记了低级结构与高级结构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进化与退化,简单化与复杂化等,这种结构主义无法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机制。
(3)不去研究或摈弃了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以及由此而来的新事物的产生,例如类似于原子(结构)之间的化合与分解、两种社会体制之间的结合机制造成新事物,这类事实被抛在许多结构主义者的视野之外。
(4)无视结构的控制和人的目的性的实现。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这一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在结构问题上的体现,就是如何对结构实施有目的的控制,使之朝着优化方向转化,以满足人类的需要。由于许多结构主义流派,只把结构看成“心智的产物”,而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因而也就谈不上控制和改造了。总之,僵化的结构主义——共时性、非历史性的结构主义,给人们提供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各个孤立不变的塑像,而辩证的结构主义——流变的、转化的、历史性的结构主义给人们提供的是世界万物新陈代谢的、互相联系的、演变的图景。广谱哲学的结构主义,只能属于后者。转贴于 三、广谱哲学的形态特征
广谱哲学在理论上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理论形态问题。通常说的形式有两种: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前者与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如书的装帧、排版样式,后者则与内容密切相关,如著作的语言、逻辑与结构。我们这里讲的是内在形式。它的重要性在于,适宜的内在形式可使内容得到充分表现或深化其内容,而蹩脚的内在形式将直接损害理论内容或掩盖其真实内容。对于哲学来说,内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与其他学科相比问题要严重得多。例如,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上的诡辩论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存在下去,就在于哲学的语言、逻辑、结构是非规范化的、纯粹定性的、观念的和思辨的。
为了从内在形式上堵塞诡辩论等非科学性东西的产生,为了使哲学摆脱在思辨的迷宫中兜圈子的思维模式,也为了使哲学像理论自然科学一样有“看得见的”清晰足迹,必须为哲学寻找和创造适宜于其性质的、与现代自然科学形态一致的内在形式,这就是我们下面谈的广谱哲学的“四化”形式:
1.广义公理化
这是指运用推广了的公理化方法构建广谱哲学的理论体系。公理(或叫“公设”)就是一条或一组不证自明的基础观点、原理、前提、命题等。它们是建构理论体系时的支撑体系。人们要论证某个思想、观点,总需要一些理论前提,这些前提比要论述的观点应该更基本。这些前提就是公理。公理的特点是不需要在该理论体系内从逻辑上证明它,它的正确性是经过科学检验或实践证明而公认的。应该说,不是公理不能从逻辑上证明,而是没必要证明。因为任何体系都需要有逻辑起点,如果什么东西都去证明,任何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的理论体系都建立不起来。
通常所说的公理化方法就是指精选最少的一批概念(称为原始概念)和不需证明的一组命题,作为定义、公理或公设,把它们作为所构建的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推理依据,然后运用逻辑推导、证明其余命题,得到一系列的定理,由此组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公理化方法要求所选择的公理体系要满足无矛盾性、独立性(公理之间不能互相推出)和完备性三个条件。
鉴于哲学内容的庞杂和体系众多,严格执行数学上的公理化方法将遇到很大的困难,由此,条件必须放宽,具体地说,第一,分块公理化。例如哲学有四个子系统: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自然辩证法、辩证逻辑学,我们不要求建立统一的公理系统,而只要求在每个子系统中设立“子公理系统”。第二,准公理化。无矛盾性、独立性和完备性是公理化方法中最根本的要求,但哲学内容和体系的复杂性、多变性难以严格满足这三个条件,只能近似满足,即我们只能有准独立性和准完备性(无矛盾性是必须遵守的),甚至在分块公理化后,我们也只能构造“准子公理系统”第三,准形式化。严格的公理化还要求公理系统有严格的数学形式(如数理逻辑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形式),这对于哲学的公理化来说是很苛刻的。事实上,哲学命题总是包含了事物的“质”(性质、机理)的深刻判断,它与数学中纯粹数量关系不同。此外,对辩证哲学来说,它要反映深层次的辩证运动、矛盾转化等等,而数理逻辑本质上是一种形式逻辑(而非辩证逻辑),难以反映辩证运动。由此,简单地追求严格形式化是行不通的,只能走近似或逼近形式化的道路。例如,除了充分利用数理逻辑的成果外,还要充分利用集合论等成果或它们的改造形式,并逐步创造、摸索适于描述辩证运动的辩证数理逻辑。
2.广义模型化
广义模型是相对于通常的实物模型(力学模型、物理模型、生物模型、军事模型)而言的抽象“精神事物”模型,即反映哲学观念、原理、思想、方法等等的抽象关系结构,主要表现形式有框图模型、网络模型、逻辑模型与数学模型。这些模型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广义模型化的意义在于使哲学的对象和内容具有广义的可观(测)性、可控(制)性和可(模)拟性。这里的广义“观”是指通过对广义模型的分析、推断、演算等方式(不依赖于感官或仪器)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性质、结构、机制等)。广义的“控”是指通过对广义模型的改造、调整以更优地反映哲学思想或发现新性质新规律。广义的“拟”则是指哲学模型对哲学思想的模拟、逼近。由于模型的可观性、可控性,这种模拟可精密地发现或显化哲学的思想及其表述中存在的问题、漏洞与缺陷。
3.广义数学化
这是指哲学概念、原理、思想、观念等的广义数学模拟或表示。广义数学是关于广义量(可实施一定操作的形式具体的抽象关系结构)、广义运算(满足某种抽象规则的对广义量结构的改造)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可以看成是扬弃了传统数学的狭义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也是对现代抽象数学中带有集成性、抽象结构性的数学(如集合论、数理逻辑、图论、近世代数、范畴与函子理论等)的进一步概括和推广。
广谱哲学之所以采用广义数学形式,原因在于哲学的观点、原理、思想、观念等的适用范围太广泛了,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它们的覆盖面之宽是任何科学都无法相比的,以至于任何试图用狭义的数量关系——代数方程、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等和狭义的空间形式——初等几何对象、高等几何对象、分维几何学对象等来描述,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中外许多知名数学家与哲学家在哲学数学化的问题上,已经有了几十年失败的历史。根源就在于不了解哲学的“形而上”(最高的普适性、最大的覆盖性)的层次与传统数学工具(解析几何方法、微积分、微分方程等)的性质相差太远。
广义数学化的意义在于:
第一,它使哲学由纯粹思辨观念的形式转化为相对精确和广义量化的形式,这便为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可观察”的基础。有了这种形式,哲学的发展也将象精密自然科学一样,有“看得见”、“可精确衡量”的进步,而不是几十年或上百年“一贯制”。从此,哲学是发展了还是停滞了,对哲学有无贡献或贡献大小,从这些相对精确而确定的理论形式上可以一一检验出来。这里来不得一点吹牛皮、放大炮或人为的拔高与任意的贬损,它也同时堵塞了滥竽充数者靠夸夸其谈或兜售假冒伪劣货色而爬上哲学家或专家教授宝座的道路。
第二,它为理论分歧、学术争鸣提供了相对精确而形式具体的前提与条件。几千年的哲学史是充满论争的历史,除了其他原因外,争论双方的前提、角度、条件不明确、不具体,以至于使对方偷梁换柱,常常是造成理论混乱或相持不下的重要原因。有了哲学问题的广义量化形式,对于防止模棱多可、争论不休——虽然争论双方的理论、前提、观察角度风马牛不相及,对于防止诡辩论——抹煞原则界限、否定转化的条件性等,均提供了极好的参照系。
第三,当哲学用广义数学的装备武装起来时,它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将发挥更为有力的作用。这是因为数学化的哲学不再仅是“纯粹的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可以操作、运筹的思维工具。它不再只是观念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且还用数学的方法建造了这种统一性的桥梁——即世界观可以具体地转化为广义程序化的方法。
4.广义程序化
这是指把哲学观点、思想、原理转化为可具体操作、执行的方法、步骤,使它们具有广义能行性、算法性和程序性。能行过程、算法(可算性)与程序是自动机理论、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理论中具有严格与精确含义的概念。所谓算法,即对某类问题的通用解法,它要求在有限步骤内按一定规则得到确定的结果。能行性是指这种算法是一步一步机械地进行的,而程序则是能行算法的计算机实现,它是靠程序设计语言按一定规则设计的。算法、能行、程序的要求对于纯粹数理自然科学来说是极有价值的思想,但能达到(狭义)可算法、能行性、程序化的事物系统及其数学模型,毕竟非常少。它们主要限于狭义数理模型与数值计算。但人文社会科学与哲学中的概念、判断、推理绝大部分是“非数值型”的,既无法构造诸如具体函数关系式、各类具体方程等狭义数理模型,又不能按机械的方式得到唯一的精确解。这就有个广义算法、广义能行性与广义程序问题。对哲学来说,广义算法可理解为:对哲学问题的广义量化模型按一定的哲学要求,通过一定的广义量运算,导致某类新的广义量化结构。当这种算法是按一定层次、步骤进行时,称为广义能行性,而这些层次、步骤的序结构就称为广义程序。
哲学问题的广义程序化的意义在于它突破了哲学世界观与哲学方法论的“合二为一”性。搞哲学的人都知道,我们过去说的“世界观也就是方法论”,其实是指用哲学的观点、原理去“看”(“观察”)问题。例如“一分为二”是一种世界观—当表述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时候,然后,我们再用这一观点去“观察”某些具体问题,这时我们就说世界观转化成了方法论。这种“转化”(其实是视角的转换—本体论的角度到方法论的角度)当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还远未触及到世界观的可操作性问题,因此不同的人在应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问题时,带有很多的经验性和艺术性,亦即通常说的“无法操作”性。广义程序化则要求把这种视角的转换变为可具体执行的方法步骤,这就把“哲学方法论”真正“方法化”了。
四、广谱哲学的党性原则
广谱哲学的党性原则是指在国内外众多的哲学流派中,坚持什么样的哲学基本立场。人们知道,现代西方哲学“主义”繁多、学派林立,大的学派象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操作主义、日常语言学派、逻辑实用主义、批判理性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有20多个,其分支学派就更多了,国内受西方哲学、特别是受系统哲学与科学哲学的影响,也提出了若干带有学派或支派性质的学说。这些学说,大致可归结为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思潮和非理性主义思潮两大类,或者是它们的交叉、混合与衍生。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许多概念与观点往往达不到“形而上”—高度的普适性、广泛的应变性的标准),某些学说也不乏热昏昏的胡话(但往往以一副大学问家的面目出现)。和上述学派、学说相比,哲学就其体系的完整性、理论的彻底性和内容的深刻性而言,仍是几千年来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它对现代科学的成果、科学的发现与社会的发展具有最大的协变性与适应性。因此,广谱哲学把哲学的基本观点、原理做为建构自己的指导思想与灵魂。从这一基本哲学立场出发,广谱哲学的任务可以规定为:
(1)哲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要在广谱哲学的新形式下得到继承、推广和完善,这也就是“坚持和发展”的原则。
(2)国内外重大哲学流派中有一定科学性、合理性的观点、思想要在新形式下予以吸收、推广和发展。
(3)对各种哲学流派中的错误、混乱、失足在新形式(特别是数理形式)上予以澄清、批驳和抛弃。
篇6
雅克·拉康(1901-1983)是法国精神分析学派最受争议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有独立见解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他对弗洛伊德的批判和肯定在哲学界和心理学界曾掀起轩然大波。现如今雅克拉康的理论不仅在文化研究及艺术批判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在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最初选择《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拉康》这本书是因为拉康与弗洛伊德的“渊源”甚深,可以说拉康哲学是对弗洛伊德重建,而《拉康》这本书也让我对拉康哲学以及拉康对弗洛伊德的解读有大致的了解。
但是拉康这位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家具有挑战性的写作风格或者说语言风格使得格尔达·帕格尔等各种领域的作家对其的阐述是不一的,或许就像拉康自己强调的一样他的“作品”并不是为了传播信息,而是为了“启发”,如果你想充分了解他的思想只能坐着时光机去听他的“研讨班”,在那里你所获得的是任何阅读都无法给予的。
拉康在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时运用现代结构主义的概念,这一方法对20世纪后半叶精神分析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对当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拉康将精神分析运动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最初发现,其次是拉康所描述的“自我心理学”派对弗洛伊德的遗忘(或压抑),第三则是拉康自己的“回到弗洛伊德”。为了更进一步深入弗洛伊德的思想拉康将自己的目光转向哲学领域,同时这也将众多精神分析领域的思想家引入了哲学领域。
《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拉康》这本书一共包括了五个章节,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第一章节,拉康提出的“我是他人”。这个矛盾的论题如同一条绳索贯穿拉康的作品和思想。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已习惯我是“我”,那么为什么在拉康看来我是“他人”呢?拉康在研究此类问题时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开辟了新道路。“此我非彼我”,“我”通过在潜意识的梦以及主体迷惑的情绪和情感中发现了另一个主体,对拉康来说精神分析的基础便是存在于这一事实之中。
篇7
新课标重视基础知识认知过程和基本能力形成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来高考以能力和思想方法立意,灵活多变,再以题海战术应对则事倍功半。笔者在许多学校听课中发现大多教师忽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应用,课堂效益不高,课堂不足课外补,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无法适应新课标要求。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减负增效”呼声日益增强的当前教学背景下,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初浅认识。
一、深刻领会“四基”升华数学思想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
我认为在基础知识上重视认知过程,基本能力上突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思想方法为核心开展教学,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理解思想方法,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解和运用,一切知识归结为数学模型,把数学建模思想变为思维方式优先选项,复杂问题简单化便是智慧。教学模式上运用师生双主体互动模式,平等协作共同促进,达到减轻课业负担,优化思维方式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以思考,体验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愉悦,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留下足够的空间。
篇8
【摘要】和谐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历史,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而且在促进社会进步、维系社会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关键词】和谐思想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
和谐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历史,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而且在促进社会进步、维系社会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中国思想历史上,儒家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倡导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然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人类理应善待自然,就更应尊重自然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人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尊重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和片面地利用自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荀子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一种最基本的态度。《礼记·中庸》指出:“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二、人与人的和谐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又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能够宽厚待人,与人和谐相处,是君子人格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更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道家代表作《老子》说:“知和曰常。”在老子看来,整个天地是一个和谐。”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77章)。他主张人要效法天道,通过无争、去奢、知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
三、人与自身和谐
儒家重视人的身心和谐与个体的人格完善,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人、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儒家要求人们首先要妥善处理义与利、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孔子还提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以培养坦荡荡的心胸开阔、仁民爱物、“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的君子就成为实现社会和谐、天人和谐的基础。在人的心与身的关系上,中国古人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的修道方式。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斋”等修道方法,通过摒弃内在的心理干扰以及外在功名利禄等利害关系的束缚,以开阔、通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将阻碍和不利于个体达于静极状态的因素驱散、排除,使心灵澄明出一个纯净的天地,使人真正成为自由意志的人,而不是异己力量的奴婢,从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境界。
篇9
关键词:周易;哲学思想;科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239-01
《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它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周易》的历史几乎与中国文明史同久远,跨越过渔猎时代,畜牧时代与农耕时代,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却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1 《周易》中的哲学思想
《周易》对古代哲学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主要是易传对易经所作的哲理角度的阐发。《易经》中蕴藏着哲学思维的萌芽,但是仅仅提供了向哲学体系发展的可能。《易经》把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看作是由阴阳对立的交互作用而引起的,它包含着矛盾对立的概念和发展变化的概念。《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太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正反卦都表明了易经把矛盾关系看作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关系,体现了原始的辩证思维方法。《易经》从卜筮迷信向易传的哲学体系转化是与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的需要以及传统的天命神学思想的动摇相关的。《易传》的哲学体系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酝酿成熟的。
《易传》共有十篇,又称十翼。它提出了一个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在内的广大的哲学思想体系,企图对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进行理论概括,但是这样一个抽象思辨的内容是利用了《易经》原有的卜筮框架来建构的。易传非常注意对立面的平衡和稳定,重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强调发展变化。《易传》的作者用阴阳范畴全面解释了这一对基本符号,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统一原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易传》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具有阴阳的性质,不仅自然现象的气上有阴阳,天地、风雷、水火、山泽、有阴阳,社会现象上的君臣、父子、夫妇有阴阳,而且数学上的奇偶,品性上的刚柔,道德上的仁义,以及行为上的屈伸进退等也都有阴阳,天地万物的变化运动都可归结为阴阳两种势力的对立运动。其中一方面用“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来强调事物差别,对立变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主张“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强调综合,统一在物体形态中的功效。《易传》中还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指出肯定的论断包含着转化,而用“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来说明“变则通”,进一步指出了否定的东西和肯定的东西的联系。这些命题都朴素地表达了事物的发展是对立面矛盾而又统一的思想,构成了中国辨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2 《周易》中的科学思想
中国在古代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周易》层次不穷的科技发明与创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物质文明的发展。
上古之时,先人们为了便于掌握天象,物像的变化创造了八卦,《周易》的八卦,六十四卦是从古天文学观测中发现的一套自然规律,它是《周易》的主体部分,河图、洛书、八卦、六十四卦中蕴含着科学的天时观。《周易》认为”日往而月来,月往而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是天气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周易》与中医也是密不可分的,《周易》实为中医之源,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深远,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气化说阴阳五行说,干支学说都由周易而来,并且经过后人的不懈探索,在医学领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周易》中的数学,最令人称奇的就是在六十四卦序列中,隐含了二进制的基本原理。我国历代治易者大多醉心于“象数”“义理”两途。而忽略了六十四卦所具有的数学本质。两千年后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对周易所包含的二进制作出了肯定的结论。此外,还有人用河图,洛书的图式来说明几何的三角定理和勾股定理。从化学的角度看,在易理指导下的炼丹活动使人们得到了一些物质变化的正确知识。反映在《周易参同契》中则有水银容易蒸发,也容易与硫磺结合;氧化铅能被炭还原成铅;几种不同的金属可以成合金,汞矿石可以制炼成红色的硫化汞;黄金很不容易氧化;物质起作用时的比例很重要等认识。“阴阳制伏”这一理论对我国古代化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篇10
关键词:西方;启迪;借鉴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00-02
西方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又不断发展,20世纪50―60年代达到。习惯上,通常指由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所引发的西欧和中欧地区左翼激进思想家(包括部分党员或被开除出党的理论家)重新诠释马克思学说的思潮。中国学术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对西方进行研究,但对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诸多争论。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更需要积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但是,学习和借鉴不能脱离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决不能把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制度的思想理论整体照搬过来,对于其中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也要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分析借鉴和吸收,使其成为能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而不相抵触的有益成分,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
一、深入发掘“西方”珍贵的思想遗产
“西方”者中不少人比较尊重历史,重视对思想遗产的深入发掘和对历史经验的认真总结。
本世纪20年代初,当卢卡奇、葛兰西等人在国际工人运动内部结合本国革命实践从事理论探讨时,第二国际的一些思想家们仍在把庸俗化,把变成某种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和宿命论。他们蔑视辩证法,抛弃黑格尔。但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正是哲学的基本来源之一。“西方”最早的一批代表人物,为了总结欧洲某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遭受挫折的原因,针对第二国际思想家们的错误倾向,就十分重视从揭示哲学的理论来源、揭示哲学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入手,试图恢复和阐明的革命本质,要求弘扬人的主体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后来的“西方”者,在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除了继续发掘黑格尔的思想遗产之外,从更为深远或广泛的角度追溯和探讨了康德、费希特、歌德、孟德斯鸠、卢梭、斯宾诺莎、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侧重于辩证法、人、主体性以及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等方面,同时涉足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科学、文艺等领域。这就拓宽了理论研究的向度,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就哲学史而言,他们着重发掘了马克思本人的思想遗产,特别是那些被第二国际的思想家们和苏联者所忽略或淡忘了的部分。他们主要以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为依据,要求恢复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辩证法的革命本质,恢复人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这是马克思的思想原来包含的精华部分,后来被遗忘和淹没了。因此,他们要求正本清源,尽力发掘和阐明马克思思想的本义和内蕴。他们重新提炼和概括了一些重要范畴和方法论原则,是值得当代哲学认真研究的。
二、西方哲学理论问题对于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价值和意义
西方的哲学理论是西方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它集中于对哲学理论体系和哲学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它们的哲学观。其基本特点是反对立足于近代知识论哲学的立场解释主义哲学,反对对哲学的经济决定论的科学实证论解释,反对用现代西方哲学融合、解释哲学,强调哲学的独创性和产生的革命意义,强调哲学的价值功能。具体而言:
关于哲学的现代性质与独创性西方都强调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的断裂,这种断裂体现在哲学思维方式、哲学形态、哲学研究对象、哲学的功能等方面,西方理论家从不同侧面论述了这种断裂及其后果。尽管他们的具体理论观点各异,但是其共同点则是要求将解释哲学的基本原则建立在现代哲学的基础上,这又必然导致哲学理论体系和形态的根本变化。
关于哲学的理论体系和哲学形态西方理论家强调哲学的理论本性并非是近代意义的体系哲学,而应该是超越近代知识论哲学的一种现代形态的哲学。他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一是强调哲学理论体系是一个生成过程,而非理论家单纯逻辑建构的过程。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哲学史、文化史,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它生成于对以往的哲学史、文化史的批判,对现实日常生活的政治批判、经济批判和文化道德价值批判,因此,哲学既应该充满历史的内容,同时又离不开和现实的关联。其二是把哲学理论体系具体划分为以实践为基础、以人类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以探寻人的价值和意义为目的的实践本体论,和建立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的社会批判、政治批判和文化价值批判两个方面的内容。哲学形态和哲学理论体系的变化又必然引起哲学研究对象和哲学功能的变化。
关于哲学的研究对象、主题和功能,西方理论家强调,作为现代哲学形态的哲学虽然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但是它并不构成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哲学总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历史地看待和研究自然,因此哲学的重点在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于近代哲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它的主题是探寻实现人的价值、解放和自由的现实之路。围绕这个主题,哲学的价值维度尤为重要。西马主要人物的一系列理论强调的都是如何发挥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如何在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的问题。
面对西方社会的现代转型,西方理论家没有固守哲学的具体结论,也没有固守某一种类型的哲学理论,而是运用的辩证方法,结合西方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西方哲学文化传统,提出了一系列关乎坚持与发展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如哲学形态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与时代之间的关联问题;哲学的理论本性与理论体系问题;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哲学的基础与主题问题;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也正是当前学术界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研究西方对上述问题的论述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合西方,认真思考人类的发展趋向
“西方”者一般都把特别是把哲学看做一种开放的体系。他们不受某种固定结构、范畴框架的束缚,在面向现实、注视科学发展、吸取当代西方哲学成果的同时,往往以敏锐的眼光展望未来。
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的有些派别就把注视科学和社会的目光投向了全球性的问题,如“生态危机”、“后工业社会”、“女权问题”等等。运用总体性思想,他们进一步要求把本国、本民族的现实生活问题与人类全球性的问题、人类未来的问题联系起来探究。
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大动向是逐渐恢复了本体论问题的研究。“西方”的一些学者也表现了对本体论问题的关注,促进了本世纪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卢卡奇在1971年出版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意味着一种新的开端。这部著作和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相比较,有很大的转变,比如肯定了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但其中的基本思想,仍然是试图回到早年马克思的传统和道路上去,以社会实践,特别是以劳动为基础,来建构的新的本体论。这对于哲学体系的改造和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先声。
原“东欧新”者中的德国哲学家布洛赫的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研究,他曾经对卢卡奇的思想发生过重大影响。布洛赫的思想富于思辨和独创性,也许可以说他是的未来学的一位开创者。布洛赫主张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主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把主、客体的辩证同一看做一个向前敞开的动态过程,从而发展出一种面向未来的哲学。这种哲学就是一种“开放体系”,它的特点就是把未来作为思考的基础和中心,而不是像传统哲学那样一味地“回忆”过去或拘泥于现在。他还在哲学中引入“希望”(hope)的概念。他所主张的开放的体系,正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希望的基础上的。他的理论探讨,正是要求以“开放体系”的新哲学为出发点,来建设的完整的伦理学、美学以及宗教学说。显然,布洛赫所设想的这种哲学体系,是一种向各方面敞开、积极地展望未来、并且充满着希望的哲学,它是一种善于吸取人类知识的各种有益成果、具有生机与活力、永远向前发展的哲学。布洛赫的观点和主张,尽管包含某些空想甚至神秘的色彩和成分,但就其基本倾向看,他的开创性的思考和探究,可以说给当代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息。
“西方”者展望未来的积极思考,对于我们当前理论体系中某些僵化孤立的结构和观念,对于我们社会实践中的某些急功近利的思考和政策,应当是有冲击作用的;对于我们的整个经济、文化和理论的现代化建设也是有启迪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探讨[M].台北:台湾光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