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奖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防火奖励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森林防火奖励办法

篇1

(一)做好双拥帮扶工作。今年9月帮助武警__十二中队营区绿化及灯光修缮工作,铺种草皮81平方,灌木8株,乔木8株。照明高杆灯4套共计投入四万九千余元,该工程完工后,十二中队营区整体绿化环境及灯光找,照明系统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为辖区部队赠送垃圾清运桶,其中2013年4月向经二路13号教练大队赠送5个清运桶,每天清运一次;2015年9月向盘山公路十二中队赠送3个垃圾桶,每天清运一次。

(二)配合做好迎接“第十轮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区)” 检查考评工作。使用我局位于__东路户外广告设置双拥宣传广告,协调使用南方国际酒店户外电子广告屏进行双拥宣传,在__区迎检当天(9月24日)下午14:00-21:00连续滚动播放双拥宣传海报,落实宣传工作,营造迎检氛围。

(三)组织开展军事训练活动。与__预备役高炮团开展共建活动,组织全区城管行政执法人员分三批次到__预备役高炮团__训练基地进行军事训练。通过邀请部队教官进行队列训练、队列会操、团队执行力教育、体能训练等一系列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我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军民联系,增进军民融合。

(四)进一步加强军警民联防联动机制。为提高林区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2015年期间,武警部队共参与我区森林火灾2宗救火事件,救火面积达1080平方米,武警部队在森林防火处置上队伍出动快、处理迅速,为我区处置森林火灾提供了有利保障,为保障__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贡献。

(五)做好表彰先进工作。为表彰先进,根据森林防火责任书的考核内容和奖励办法,给予19个联防武警部队各奖励5000元的森林防火奖励金,共计9.5万元。

(六)做好日常慰问工作。春节慰问机动大队、武警__八中队、边防__三大队、边防__三大队十一中队、边防__十二中队、机动支队二大队、机动支队六中队、机动支队七中队共计7.6万。

八一慰问机动支队二大队、机动支队二大队4个中队、边防__机动大队、__消防大队、__消防大队4个中队、边防__三大队、边防__三大队十中队、边防__三大队十一中队、边防__三大队十二中队边防__二大队八中队共计12.1万。

为了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向各联防武警部队发放森林防火宣传毛巾,共计2760条,合计4.44万元。

(七)做好安置工作。今年配合区人力资源局和区民政局,接收安置5名干部及退伍军人。

据统计,今年“春节”、“八一”期间,我局共安排20多人次参加驻区各部队举办的“八一”座谈会等庆祝活动,送去慰问金19.7万元;参观了__机动队、七支队机动队的军事表演、实弹射击等节目,有力促进了警政警民的团结。

为了隆重庆祝一年一度的“八一”建军节,我局组织机关全体共24名转业、复退军人和退休转业军人进行联欢座谈,与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工作思想动态,为每人送上500元的慰问金,共12000元。另外,我局下属各单位也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各自组织本单位的复退军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庆“八一”活动。

2015年我局加强与部队的沟通联系,积极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氛围,一年来,驻地部队在森林防火、迎检、防台风等工作中给予了我区大力的支持。驻区相关部队干部战士,台风、迎检工作期间放弃休假机会,积极参加值班值守,为__的平安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个共同的目标下,__城管与驻地部队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在危难险重面前,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充分体现了军民共治,为平安__作出了努力。

(一)继续做好本局转业、复退军人的节日慰问工作。

(二)认真做好拥军优属活动。

篇2

总体目标

全面做好宜林地造林,采伐迹地更新等山上造林和集镇、寺棠线、村庄、路沟渠、荒滩荒地等山下造林工作,完成人工造林730亩,补植补造50亩,澡面、九仙两集镇绿化面积12亩,村庄绿化40亩,路沟渠绿化90亩,寺棠线及两旁“林苗一体化”30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质量稳步提升。

建设标准和要求

根据上述目标,在巩固历年造林绿化成果的基础上,全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森林乡村创建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森林集镇和森林村庄创建,加快乡村绿化步伐,实现乡容村貌整洁美观、生态良好。一是为打好即将建设的九仙温泉旅游开发这张明片,对从上付至九仙寺棠线沿线本乡范围内的两侧可视范围200米内的两边居民点建筑、屋顶改造、立面粉刷及基地绿化遮挡工作,提升景观效果。二是加大寺棠线本乡境内原有造林绿的管护力度,对缺兜残苗进行补植补造,林相不好的优化改造。三是坚持〝保护原生态,打造精品带〞的理念,将寺棠线本乡段可视范围内除采用封山育林外,将荒地、残次林和其它地段全部纳入拓展绿化范围形成立体绿化生态通道。四是对澡面、九仙两个集镇街道,单位庭院美化绿化工作。五是引导农民利用村庄路旁、沟旁、渠旁和宅旁空闲地、闲置地发展苗木花卉和经济果木林或风景林,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形成〝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乡村绿化格局。

2、生态富民产业工程。一是全力做好山上造林工作,重点是流转山场主伐后的造林整地,栽植及抓好苗木质量等环节的工作,确保造林质量,动员全社会力量,各种造林模式齐头并进,全面推进山上造林绿化进程,完成730亩的山上造林任务。二是全力培育竹资源,巩固现有笋竹两用林和城林抚育的基础上,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和宜林荒山荒地,引种雷竹、早竹、哺鸡竹等优良笋用竹,集中速片发展笋用竹基地,利用九仙温泉开发的契机,加强景观竹开发,重点在寺棠线沿线,单位庭院公共场所空闲发展青皮竹、孝顺竹等丛生竹种。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强乡富民的重点来抓,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创收的新的增长点,鼓励林农发展林禽和林畜模式,规模饲养土鸡、山羊等,对现有的茶林进行整修,并进一步扩大高山茶叶的种植规模,鼓励部分农户改造高产油茶林,各村要抓好4-6户示范户,立足各村实际选择适当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3、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林政管理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征滥占林地,非法采购和加工木材、非法毀林和非法占用林地采矿、偷运竹木资源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维护林区秩序稳定。强化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森林公安警务室,林业工作站,乡林办和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建设,认真履行保护森林资源职责,切实提高森林火灾和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控水平。

工作安排

1.规划设计阶段(2012年12月15日-31日)

制订澡溪乡〝森林乡村、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将县

达的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并作好造林苗木的筹备工作。

2.工程实施阶段(2013年1月1日-6月30日)

各村要根据工程规划要求,成立相关的建设领导小组,并制订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检查验收阶段(2013年7月1日-7月20日)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人员对各村、各单位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工作中作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没有按期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迎接县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工作。

保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统一群众思想。各村各单位要通过标语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大力开展〝森林乡村,绿色通道〞建设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工程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激发全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乡上下形成政府、社会、林农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部门。成立澡溪乡〝森林乡村、绿色通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金元生任组长,乡长钟铭任常务副组长党委宣传员涂传生、人大副主席兰全昆任副组长,成员由:廖贞荣、赖达友、肖充、钟元国、各村党支部书记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廖贞荣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此项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落实建设资金,做好后勤保障,根据本乡实际,采取以主体投资为主,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和项目资金为辅,多渠道集资金,确保建设投入。各村、乡直各单位要按照《省公民义务植树条例要求,组织适龄公民以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对未完成当年义务植树任务的,由乡领导小组按规定标准征收义务植树绿化费。

篇3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针,围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打造都市创汇农业基地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集约型、科技型、生态型、加工型、外向型为发展方向,着力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稳步推进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业公共体系,实现“产业发展上档次、品牌拓展有新绩、自主创新求突破、完善职能强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农产品加工总值增长10%;农产品出货值增长10%;土地规模经营面积新增1万亩。

三、工作内容

(一)推进基础工程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档次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种植业,积极发展粮油生产,稳定毛豆、大白菜等传统蔬菜品种,稳步扩大西兰花、甘蓝等特色“超市”、创汇蔬菜品种;在林业,稳定果树面积,继续优化杨梅、梨、葡萄、桃等主导产业品种结构,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叶的种植比例,积极发展彩叶树种、耐盐树种和适于长江流域生长的常绿树种;在畜牧业,重点发展獭兔、长毛兔、蜜蜂等特色优势畜产品,稳步发展生猪、家禽等传统养殖业;在渔业,稳定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紫菜等新兴养殖产业。积极引进漠斑牙鲆等优新品种,调整优化传统养殖品种。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制订和生产模式图的制作应用,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种养品种争取达到20个,示范应用面积25万亩次。推动农业技术的综合配套和集成应用,在种植业,继续加强性信息素、杀虫灯、黄板粘卡等生态防治技术推广,积极开展粮油、蔬菜瓜果的高产示范;在林业,推广果实套袋、疏花疏果、矮化开心修剪、增施有机肥等实用技术;在畜牧业,围绕畜禽污染综合治理和畜禽病害生物防治,加快畜禽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在渔业,积极推广节能、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建立健全水产养殖标准化体系,重点推广底冲气增氧、南美白对虾大棚二茬养殖等技术。大力推进沃土工程,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实施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市)项目,在全市各镇(街道)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个,总面积5000亩以上,力争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配方肥使用面积20万亩以上。

稳定和发展土地规模经营。认真抓好前一轮土地流转合同集中续订工作,确保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续签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进中横线沿线1000米以内耕地流转,加快七塘沿线土地流转。在稳定规模经营总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单体规模,力争通过1-2年努力,使单体规模50亩以上的占总流转面积的30%以上,积极发展百亩、千亩以上的农场、大户,08年力争培育单体规模千亩以上的农场、大户1-2个。拓展规模经营内涵,创新规模经营模式,不断挖掘规模经营潜力,因地制宜地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季节性流转、四统一型和专业合作社型等新型规模经营模式,重点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争取每个镇(街道)都建立1个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

高标准建设规模产业基地。扎实推进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规模型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推进逍林、横河、宗汉、桥头等9大*市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引导和推动其他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进绿色畜牧小区建设。实施鱼塘标准化改造,计划建设面积2500亩,积极推进水产品出口注册(备案)基地建设。根据“西菜东扩”的战略思路,大力推进东部地区基地建设,培育东部优势产业群,形成东西部齐头并进的格局。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提高园区科技含量和档次,进一步发挥东部农业科技园区对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省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建设,建立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

继续推进“万名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选送优秀农民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修深造,启动第二批现代农场主培训,举办农业企业家高层次培训班1-2次。积极组织现代农场主和农业企业家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全年计划完成实用技术培训10000名,“绿色证书”和农业专业技能培训5000名,培养农业中等教育专业人才50名。启动全市农业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二)提升农产品加工贸易,加快品牌拓展和培育

加快推进*(*)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围绕建设全省一流、华东地区最具规模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工基地的目标,积极推进基地建设。完成基地一期水、电、路、热、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进场企业服务,力争全年有20家以上企业进场,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确保有10家以上企业顺利投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扶持壮大农业市场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外资和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技改、完善内部管理,开展ISO系列、QS等各类认证,提高精深加工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力争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大力培育现代农场,开展农场规范化建设,全年计划新增现代农场40家。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施合作社规范化考核管理,全年计划有15家合作社通过宁波市合作社规范化考核。重视培育流通型农业企业,鼓励发展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

扩大“*农产品”品牌营销。筹建市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组织举办慈溪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展现*农业品牌形象。充分发挥上海、北京、*展示展销窗口平台作用,争取在国内大中城市新设慈溪农产品窗口,更大范围打出、打响*牌。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企业产品展示和项目洽谈会,全年计划组织企业境外参展1-2次,境内参展3次以上。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以品牌运作、品牌联创等形式的名牌培育途径,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名牌,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计划全年新增宁波市级以上农业名牌5个以上。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市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健全绿色产业基地不定期抽检制度和果蔬上市报检制度。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申报力度,力争全年完成三品认证15个以上,做好无公害产地认定工作,计划全年新增无公害产地10个,认证面积1万亩以上。

(三)找准工作突破口,开创自主创新工作局面

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思路,按专业、品种设立跨区域农技推广服务站,落实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在确定“三员”,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的基础上,重点深化新型社会化责任农技员制度,由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聘用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按照“谁聘用、谁考核”的原则,对作用显著、效益突出的,政府按“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真正实现对农民的“零距离”农技服务。积极引进和培育社会化农技创新和推广组织,探索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技攻关、动物防疫领域的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针对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结合农技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及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奖励办法,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评审和实施质量。建立健全科技项目事后评估制,着力改进科技研究成果的共享体系,全面提高科技成果综合利用率。全年确保新立农业科技项目20个以上,启动实施地方名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积极开展杨梅、梨等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的科技攻关,继续抓好盐碱地绿化技术研究,加快优质棉、大铃棉的选育,组织4-5只棉花新品种(系)参加国家和省级区试。

开展现代农业示范村创建工作。突出现代农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作用,围绕土地规模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等工作,在全市开展现代农业示范村创建活动,树立现代农业建设的标竿,掀起建设现代农业的新。争取通过1-2年努力,各镇(街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村1-2个,并做好策划和宣传工作,使示范村真正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启动建设*湾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区(暂名)。按照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对半掘浦至淞浦30平方公里的新围海涂地进行规划、开发和利用,突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坚持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共赢,建设一个农、林、牧、渔、观光等产业门类齐全,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农业新区,打造*农业发展新亮点。

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安全源代码)系统。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安全源代码)系统试点扩面,增加水产、畜牧、加工业领域的试点,争取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市无公害认证产地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构建覆盖农、林、牧、渔各业,生产、加工两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平台。

稳步实施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争取在08年10月底前完成试点任务。

(四)切实依法行政,加强公共服务和管理

健全完善金融支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水稻为重点试行以村为单位统保,逐步探索“农商合作”保险形式的试点。针对未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品种和已列入而达不到投保规模的农户,扩大行业风险救助试点。积极开展*船东互保协会的小型渔船互保工作,互保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发挥农户小额信用担保公司作用,力争在担保资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扩大担保规模,计划全年担保额度达到5500万元。

加大生态林业体系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为*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继续实施环*湾沿海防护林工程,在一期沿海防护林工程基础上,推进四灶浦以东、东部伏龙山、淡水泓围垦地块和慈东区块的沿海防护林建设,08年计划建成沿海防护林1080亩。继续推进林分林相改造工程,对国家、省、市级8.2万亩生态公益林全面实施专业管护,全年计划实施阔叶林改造1000亩,迹地更新800亩,生物防火林带建设20公里,封山育林1.5万亩,计划创建*市级以上森林公园1个,全年计划森林覆盖率递增0.1个百分点。加大村庄绿化工作力度,全年新增省级绿化示范村5个,宁波市绿化示范村20个,市级绿色村庄20个,市级绿色家庭500户。与国家林科院亚林所合作,开展国家-*湾湿地定位监测站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区生态保护。

完善农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监测工作,严防疫病发生和流行。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组建*市属森林消防队。加大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力度,重点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除治和桔小实蝇防治工作。积极开展浙江省*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申报,力争农业部立项。健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监测网络,计划新增测报点5个。完善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林木采伐和木材流通管理,严厉打击林地违法征占用、滥砍盗伐等行为。切实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做好渔业安全和渔政管理工作。

全面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全面推行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积极探索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权属登记发证管理制度和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全年推进林地流转面积3000亩。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从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全市村经济合作社财务进行一次审计,争取实现网上审计功能。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计划有1个以上的镇、50个以上的村达到省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网上核算、网上报账、网上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深化村级财务公开,提高财务公开质量。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深化减轻农民负担责任制考核,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建立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