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知识学习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专业知识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专业知识学习

篇1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和指导;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81-02收稿日期:2015-12-25

1987年国家教委首次指出临床护理实习教学在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文件精神,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必经的阶段,借助临床实习可以历练学生的护理技能、职业态度和行为,为学生获得护士执业资格夯实基础。

一、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概况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创建于1992年,2012年招收第一届护理专业学生,2014年7月派送首批护理专业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毕业实习,2014年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由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护理专业也随之成为学院医学类首个申报本科的专业。近年来,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生源扩招,护理专业在校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护理专业实习生将不断增多。

目前,为解决护理专业学生实习问题,学院成立了教学医院,并与多家医院签订了实习协议。将护理专业学生安排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延安医院高新分院、石林天奇医院、安宁鑫湖医院等单位实习。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然而护理临床实习管理涉及学院、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生等诸多方面,当前学院对护理专业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呈现集中实习与自主实习并存、实习单位数目逐年增多,实习单位分散、大多数同学选择校外住宿的特征。表2显示了2012―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的基本情况(见表2)。

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和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院实习管理层面的问题

1岗前培训机制缺失

每年派送护理专业实习生到医院实习前,学院总是应付性地安排科任老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偏向护士礼仪、职业指导等方面,然而这样的岗前培训由于科任老师专业知识的参差不齐导致培训整体效果较差,很难抓住培训要点。究其原因,在于学院没有形成一种规范、有效的护理岗前培训机制。

2实习生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

目前,学院对学生实习考核评价主要是通过检查学生的《实习指导手册》,借助手册中实习科室负责人对学生的评价,再结合实习指导老师意见,最终评定出实习成绩。这种考核评价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具体衡量出学生的实习质量,只能看得到出勤情况和学生出科成绩;而学生的出科成绩也多由带教教师根据印象主观打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无法系统有效地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3学生安全管理教育制度待完善

从表2可看出,绝大部分实习学生均选择校外住宿,学生在外租房住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自主实多分散在各地实习,安全管理更是存在许多隐患而无法排查。在笔者带教过程中,实习学生虽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但也时有宿舍偷盗事件发生,存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安全问题。究其原因,对实习学生管理制度还应该进一步完善。

(二)学生实习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1学生理论差

由于近年来生源扩招,学生的理论基础水平差,加上三年制学生在校时间短,护理理论知识不扎实,受到了医院带教老师的歧视,甚至让极个别理论差且学习态度也不好的学生找个地方坐着玩手机,给实习指导工作带来了挑战。

2学生沟通能力欠缺

有效沟通能力是护士应具备的一种职业核心能力。在实习指导工作中,偶有学生打电话给笔者,诉说护士长嫌其笨难沟通,让学生自己玩手机,这说明部分学生的沟通能力较差。在临床实习中,学生面对不同文化程度和信仰的患者,不同科室的带教老师,往往会不知道该如何与其交流,沟通时表现拘谨,甚至只埋头做事而无任何语言交流。

3学生心理问题多

实习是学生首次接触实践工作,期间难免遇到各种挫折。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在实习过程中,她们又经常面对病人死亡、病情突变、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及经常的轮换工作班次等各种职业应激,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三、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和指导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一)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

1形成有效的岗前培训制度,缩短学生适应期

(1)完善技能培训制度。学院专科护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便会被分配到实习单位进行临床实习,实习期为八个月。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实习角色,学院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岗前基本护理技能的培训,完善技能培训制度,让学生熟练掌握较重要的操作技能如静脉穿刺、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等,到医院实习后就能缩短适应期。

(2)岗前心理抗压培训。针对学生自信度不高、自我管理意识薄弱、沟通能力不强的实际,学院应该举办一些讲座,坚定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信心,让学生提早了解护生在实习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医院规章制度,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从而打消学生参加实习前的顾虑,坚定他们完成实习任务的信心。

2优化实习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校―院―班”三级管理

当前,学院推行实习生“校―院―班”三级管理机制,顶层机构为就业处实习领导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第二层机构为二级学院,主要职责是选派和管理实习指导教师,全程实施实习学生管理;第三层就业机构是班级,从班级成员中选定实组长和小组长,参与学院实习管理,服务实习学生。

目前,这套体系修改了两次,已经基本适用于护理专业学生的管理,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去改进和完善,只有结合现存的问题,对这套体系进行修改,才能提升管理水平。

3落实“四方联系机制”,做好实习学生安全管理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形成了“四方联系机制”,所谓四方,即校方、实习单位、学生、学生家长。实习指导教师有责任对这四方进行定期联系,对遇到问题的学生,应当对其进行一对一帮扶,帮扶的形式可以多种,如面授、电话、邮箱、微信、QQ等,并建立台账。同时与实习单位负责人沟通交流,询问学生实习情况,并将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院和学生家长。

实习学生的安全管理一直受到学院的高度重视,学院应当继续坚持以下做法:在实习前与每一位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与医院签订安全管理协议;要求实习指导老师定期走访学生宿舍,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教育及宣传,让学生注意实习安全。

4领导重视,提高实习管理质量和实习效果

只有领导重视实习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毕业生实习管理质量和实习效果。当学院具备了高质量的实习管理水平,才能培养出专业技术过硬的护理人才,从而使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得以保障。学院优质的就业工作势必助推学院招生工作的进步,进而为学院搭建一个良性循环的工作链,从而加快学院的发展步伐。

(二)提升实习指导水平,帮助学生应对实习困惑

1加强理论学习和指导

(1)强化实习前期理论学习。一是加强课堂督查。通过教学督导、辅导员对课堂进行纠察提升教学质量。二是落实留级制度。对理论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求留级。三是实习前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只有成绩合格者才可进入医院实习,并对派送学生进行理论强化训练。

(2)加强实习期间的理论学习督查和指导。实习中要求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学院可以集中护理专业优秀教师,编写《走进执考》等学习教材,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定期监督学生学习情况,并定期汇总反馈,实习单位每个季度安排一次出科理论考试。定期指派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为实习结束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做铺垫。

2为学生开设国家职业核心课程,重视实习指导教师技能培训

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沟通能力弱、适应能力不强、心理问题多的问题,学院在实习前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开设更多的职业指导课程,目前,学院开设了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课程,但都是大班教学,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学院应该进一步优化国家职业核心课程教学,在派送实习前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升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学院应当借助互联网络学习平台,增设系列职业指导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指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学院应当重视对实习指导教师技能的培训,对实习指导教师开展护理职业、沟通交流、心理咨询、突发事件处理等技能的培训,提高指导教师指导水平。实习指导老师有了较强的指导技能,才能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帮助学生应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职护生;实习前;准备

已经有过六年送学生下实习经验的笔者和同事通过交流总结。为了更好的开展中职护生的实习前准备工作,对这实习前准备的工作总结为“身”的准备,“心”的准备,“技”的准备和“德”的准备,现对这四部分内容展开阐述,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身”的准备:

众所周知中职护生一般的实习时间为10个月,在这实习期间里要求较高,中职护生和和在职护士上班时间一样,比较苛刻。在APN三班轮换中,连续8~10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对工作人员身体素质要求甚高。这就需要中职护生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为了准备这个体魄,建议中职护生做好以下3个方面:

(一)学生提前做一些必要的健康检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自己有无一些隐匿性的疾病,如检查中有发现,应当给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制定保健的方案和防范方法。平时多注意,健康的身体是工作的本钱。

(二)为了实习过程的不会染上某些传染性疾病,建议每个中职护生应该在下临床实习前需要做到针对某些传染性疾病做好防护准备。举个例子:针对乙肝感染,中职护生应该在实习前的一年内到医院检查乙肝两对半,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处置,建议进行注射乙肝疫苗,以强化免疫功能。

(三)要增加机体的耐力,考虑实习过程中上班的工作持续8小时以上,需要专门针对耐力进行锻炼。建议多参加体育运动,其中极力推荐的运动为晨跑,此项锻炼简单而容易操作,随时随地可以进行。

二、“心”的准备

中职护生有自己的心理特点,为了下临床实习需要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自己一个实习目标,考虑想去哪个医院实习,想学到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中职护生的理想不是很明确,需要协助他们在实习前的一年里确立自己的目标。这是驱动自学生完成实习的动力,也是压力。让学生写下目标,时时勉励和鞭策自己,引领自己前进的方向。

(二)做好吃苦的准备,护士工作有繁多、复杂、危险的特点。对繁多的工作,不要嫌麻烦,只要把简单的工作做好便是成功。如果辛苦是必然的话,请学会调节好自己。面对危急的病人及危险的情景要克制,不要恐惧,战胜恐惧的办法就是直面自己的工作。

(三)学会独立,核心的问题是学会自我照顾,在离开父母,离开老师的情况下,未满18岁的孩子,没有想得那么长远,在心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对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可能存在恐惧,所以需要在实习前一年尝试自己去决策自己的事情,要去尝试才能获得成长,才能克服依赖的心理。

(四)学会团队合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自己的交际圈子。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悦纳自己,这样才能在人际中正确定位。要相信自己身边的同伴,在同伴中彰显和培养自己的优势。要服从管理,积极行动,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站出来用于承担。

三、“技”的准备

(一)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和基本的护理技能,是准入实习的基本条件,随着近年来护患关系矛盾的案例层出不穷。据我了解不少学校对护理实习生下临床实习的准入情况要求提高了。正在理论知识方面,必修科目内外妇儿科及护理学基础及急救技术这六门课不及格的话是不允许下临床实习的,特别必须提到的是护理学基础中的基本的护理操作考核不及格也是不能的。卫生学校培养的是护士,出了校门已经不是如何学习成为一个护士的知识或者技能,而是到临床中去检验和应用自己在学校的所学。

(二)沟通技巧,关注个人仪容仪表,通过了解每年本校有5人以上是由于个人仪容仪表出现问题而被实习单位退回学校的。要求仪容仪表符合护士的要求。当下护患关系的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是技术层面出的问题,而是出现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服务态度的问题。谨言慎行,尊重患者在服务中很重要。

(三)生活技能,离开父母、老师,中职护生就要在生活上解决自己衣食住行的问题。这个问题最终归结为钱如何花销的问题。资金的来源自然不用担心,如何合理使用便是一个大问题,而中职护生往往在花钱上没有自己的规划,建议中职护生平时做好生活的账本。

四、“德”的准备

(一)踏入社会,坚持“人”品:

1.守法,守法是每个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初到社会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规则才能遵守规则。可以从书中获取,亦可以多咨询长辈、前辈。

2.诚信,护理工作面对的是生命,不能儿戏,对待生命应该实事求是,只有敬畏生命方能不越雷池半步。

3.热忱,有许多护患矛盾不是来自于护理技术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护理服务中的冷漠,保持热忱最大的关键是在于对这份工作的爱,而这种爱往往不具体,需要每一个中职护生自己去寻找和积淀。

(二)履新行业,升华医德:

篇3

[关键词] 创新;教学体系;护理专业;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c)-0125-02

我国自开设护理专业以来,一直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随着医学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创新。在高职教育日趋完善的今天,为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都需要进行不断改革,因此,如何培养高职专业护理人才,促进我国护理科学的发展,逐渐缩短与国际护理教育间的差距,是目前我国护理学高职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1]。为了适应医学的发展,发挥高职教育的资源优势,本院对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坚持以实践教育为基础,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护理系2007~2009级的1393名学生,其中,女生1340名,男生53名。选择2007级41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08、2009级976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年龄19~22岁,平均(20.3±0.4)岁;学历:专科,学制3年。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即2年校内教学加1年毕业实习;实验组采用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即按高职教育“就业向导、能力本位、实践主导、校企合作”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构建的“临床见习校内实训毕业实习”循环递进式教学流程[2],先对2008、2009级学生进行临床见习,再进行校内实训,然后安排2008级护生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进行实习,2009级护生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进行实习,实习期满后委托协作医院使用本校下发的评价体系对所有实习护生进行考核打分。

1.3 考核标准

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护士的工作表现,制订两个评价考核体系:①患者对实习生的评价,主要考核内容有入院护理情况、平时的专业态度与护理操作等;②同行专家对实习生的评价,主要考核内容为医德、基本技能及工作态度等。两个评价体系均分4个档次,分别为差、一般、良好、优秀,分数范围为1~4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患者对实验组入院护理、专业态度、健康教育、病情观察、护理操作及出院护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专家对实验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院在实践教学中采取校内实训、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的渐进式方式进行学习,即在初始两个学年里进行专业学习和临床见习,第3学年进入毕业实习[3]。结果提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侧面反映了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以在教学早期接触社会和医院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护理经验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以早期接触医院和社会为切入点,利用课余实践,在第1、2学年开展护理专业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能尽早接触到医院,感受其中的环境,提前了解患者对护理的需要,体验护士同患者之间的角色,尽早认同护士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观[4]。同时,提前学习和掌握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症状,以及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护理原则等实践经验,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达到理论与临床的完美融合,锻炼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加快学生对社会的适应速度[5]。

3.2 以开展义务卫生服务活动为媒介,强化学生的医德教育

本院坚持以人文关怀和医德培养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部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爱心社区、医疗下乡等活动,安排学生深入社区、福利院、养老院等单位,开展义务护理,培养学生的护理应用能力。学生既从服务中学到了医学知识,掌握更多的临床护理技巧,又接受到了济世扶贫,奉献爱心的高尚医德教育的熏陶,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以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细心为患者服务,解除患者痛苦。

3.3 以教师带教临床为方法,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教授临床课程期间,专门安排临床见习时间,由护理专职教师带教,将理论、技术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护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运用的统一性[7]。带领学生逐步熟悉医院临床护理的各环节,参与护理工作,临床解决护理对象出现和潜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变能力,熟悉基础与专科护理的特点,了解新护理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进一步适应未来的护理工作。同时,在边学边实践的过程中,教学互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护理教学实践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感受社会、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迫切需求,为接下来的毕业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8]。

4 小结

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只有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合当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9]。本院在针对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1] 周瑾,王建华,俞爱月,等.创新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1):26-29.

[2] 左凤林,赵庆华,罗玉琳,等.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23):2442-2443.

[3] 邵爱和.护理专业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6-27.

[4] 王丽华.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全科护理,2009,7(4):925-927.

[5] Pakhomov S,Pedersen T,Chute CG.Abbreviation and acronym disambiguation in clinical discourse[J].AMIA Annu Symp Proc,2005,12(3):589-593.

[6] Lapkin S,Levett-Jones T.Effectiveness of patient simulation manikins in teaching clinical reasoning skills to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a systematic review[J].Clin Simulation Nurs,2010,6(6):207-222.

[7] Hossein KM,Fatemeh D,Fatemeh OS,et al.Teaching style in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a qualitative study of iranian nursing teachers’experiences[J].Nurse Educ Pract,2010,10(1):8-12.

[8] Bourgeois S,Drayton N,Brown AM.An innovative model of supportive clin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the cluster model[J].Nurse Educ Pract,2011,11(2):114-118.

篇4

【关键词】涉外护理专业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45-01

近年来,护理国际化使得我国高职医科院校中涉外护理专业正呈蓬勃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出国门从事国际护理工作,用英语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当学生们走出校园,取得职业成功的第一步,不仅需要扎实的护理医学知识,更需要准确流畅的语言交流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中,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英语课堂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英语课堂上,阅读的有效性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投入,尽可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一、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构建的心理语言过程。人们通过阅读学习,获得外来信息。在英语学习中,阅读也是一种语言的交际活动。我国很多高职医科院校虽然也都陆续开设了涉外护理英语听说读写等专业课程,但因为某些学校缺乏实施的具体细则、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等原因,在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时语言成了难过的关卡。首先,部分英语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课堂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师讲生听、师领生跟,不注意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没有兴趣,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其次,受传统的语法翻译和直接阅读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过多地重视语法,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拼读生词、详细讲解单词和词组、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等。课堂上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体会文章所体现的语言魅力;再次,教师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课堂听课习惯与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怕影响教学预案和进度,对课堂上学生的某些不良习惯一味迁就,使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得不到有效制止;最后,阅读教学的量不够,阅读仅仅是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小部分的训练,死读课本的现象严重,在师资和课时组织上得不到保障,阅读材料有的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第一、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根据护理国际化的就业需要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要转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旁引导教学。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对阅读的速度和技巧及阅读质量进行指导。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可引导学生按照泛读、速读、略读、精读的步骤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这几个步骤,教师只是负责监督指导。涉外专业的阅读课时量较大,教师在阅读前插入一个导入环节,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让学生在心理和兴趣上做好学习的准备,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内容的教学。

第二、要善于“以点带面”。

现阶段的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过程是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程序,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时,经常采用小语段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先范读全文,通过上下文联系揣测词义,先粗略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再精读细读,小语段中词句的学习,句型的理解都在一个完整清晰的全篇认知图中进行,教师通过对关键词和目标句型有针对性地讲解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点,并以点带面,深化阅读,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层次结构,行文线索以及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态度和写作意图。通过语句和小语段阅读,达到对全篇文章的分析理解,让学生“见之森林”,知其概貌。

第三、要善于设置“问题”。

问题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占有一定地位,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与文章的交互过程。提问是引导学生进行检验预测的最佳方式,可以唤起学生注意,鼓励学生参与并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学生对文章基本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教师的提问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问题可分为对背景知识的提问;对字面理解的提问;对文章内涵的提问和开放式的提问。

第四、要善于在课后作文章。

英语阅读后,教师可利用各种练习手段再现文章的整体结构,结合听、说、写加强训练。如阅读材料可以作为听力材料,可以变为完型填空,可以作为讨论的话题,还可以当作书面表达要求学生进行改写、续写等。教师也要注意,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扩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数量。除课堂时间外,一定要利用好课余时间,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互联网、广播、电视等渠道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甚至还可以让学生互相阅读对方的写作成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涉外护理 英语教学现状 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59-01

国际上护理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前几年有机构曾做过调研,英国护理岗位人才缺乏程度达到100万个左右。顺应这种需求,国内医学院校都增设了涉外护理专业,特别是医学高职高专把涉外护理作为学校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涉外护理专业不仅培养护理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医学高职高专以往的教学经验是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英语实践能力。要想培养合格的涉外护理人才,让毕业生顺利到国外就业,能够胜任工作岗位,我们必须分析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研究改革策略。

1、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1 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带来教学困难

高职高专的生源不一。有的是高中直升大学,语数外基础学科知识学习较为扎实,这类学生学习英语难度不大。有的学生是卫生学校、药剂学校、护理学校这些中专层次的学生作为“三校生”考进高职高专,这类学生在中专一般只重视专业学习,往往忽视像英语这种基础课程学习。有的学生来自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英语口语和会话能力在中学就已得到良好训练,对于英语持续学习没多大压力;有的学生来自偏远地区,中学英语的学多是应试教育,英语实际能力不强,对于涉外英语的学习力不从心。

1.2 专业结合力度跟不上学生工作岗位需求

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一般钻研的是公共英语,对于护理专业知识所知有限。护理教学的教师,并不是每个教师的英语能力都能用途英语教学。而涉外英语教学中,更多是工作岗位环境中的实际会话和交流需求。以往的教学中,更多地是单纯地教学一般的日常会话,而对于护理专业知识的结合力度不强,不能满足工作岗位需求。

1.3 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于涉外护理的英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较多高职高专学校往往认为此类课程的教学就是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加点护理专业词汇,多给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多开点英语课程。

1.4 教学模式单一,不能满足教学所需

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较多高职高专还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室讲解+语音室听力教学。这种模式对于学生的吸引不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调动。现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广泛,学生对于这些科技的认同度高,如何改革和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满足教学所需,是教师在课程改革着重注意之处。

1.5 缺乏良好的学习情境

英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工科教学,语言学习讲究学习情境的构建。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激发,才能在实践工作或模拟情境中学习真正有用的知识。高职高专的涉外英语教学没有脱离教师讲学生记忆的呆板方式,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不能更好理解,英语会话能力不能满足实践所需。

1.6 教学评价单一

英语教学的评价手段应该是多样化的。特别是涉外英语教学,不能只凭一张试卷就能评价出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能力培养程度。部分高职高专学校往往采取卷面考试,作为涉外英语课程的评价主要手段,这种评价方式得不到真实的教学效果反馈,进一步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

2、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通过调研,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已在开展教学改革,以适应专业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从以下方面作出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2.1 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结合专业的教学计划

分析和调研涉外护理专业岗位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明确英语课程教学目标,重新编定或者修改结合涉外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

2.2 根据专业工作岗位需求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

明确了教学目标,要想得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前提就是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涉外护理专业工作岗位需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方面的教材可选择面不是很大,一是可以在已有教材中精选,二是可以根据本校课程所需自己编写教材。笔者提倡自编教材,可以因材施教。自编教材时要结合涉外护理专业对于英语知识的特征,最好教材组成员应该有护理专业的老师参与。

2.3 分层次教学

前面提到高职高专学校涉外护理专业生源不一,造成教学实施有难度。在实践教学改革,我们实施了分层次教学,效果颇佳。分层次教学,即是学生进校时,进行英语能力的摸底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分层次分班教学,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主要目的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对英语课程产生兴趣,跟上教学节奏;让教师在教学中不再为了面面俱到而苦恼。

2.4 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重点,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也不例外。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往往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佳。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根据英语教学特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混合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是单纯采用哪种教学法,而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取每种教学法适合英语教学特征的方法,混合使用,取长补短,能得到较好地教学效果。

2.5 构建模拟工作岗位的学习情境

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不同于普通英语教学,具有工作环境的专业性。教学中可以构建工作岗位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和真实地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聘请护理专业教师担任助教,帮助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

2.6 多种教学评价手段,促进教学成效

篇6

关键词:护生 能力培养 就业竞争力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护理工作的内容也从过去简单的护理工作转向了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工作,不管是病人还是医院,都对护理人才有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不但要有极其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娴熟的工作技能,还要有很高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这就要求各卫校的护理专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从根本上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强化护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的就业水平不断提高,增加就业率。

1、加强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今天的护理专业学生就是明天的护理工作者。作为现代社会的护理工作者,除了要牢固的掌握基础性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科学等知识外,更需要掌握的是各种医疗知识、医学临床知识、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各种实践技能,这样才能全面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患者提供适宜有效地健康服务[1]。护理专业的专业技能素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护理专业学生毕业以后是否能够胜任护理工作,这是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思路,护理专业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进行实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使护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护理工作的实践操作技能,更好的为患者解决护理问题:

1.1结合临床工作整合实训流程

中职医学教育中临床进展与课本内容脱节的情况一直困扰和影响着临床教学,从而导致护生不能学以致用,这也是影响护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而要求每个临床学科重新进行课程设置,去除临床中已淘汰的陈旧内容,补充临床上已经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尽可能做到教学与临床的同步,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从而制定出能适应临床工作中技能操作的简易实训流程。

1.2运用简易流程,改变护生学习方式

学校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实训场地情景模拟医院,护生运用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简易实训流程进行技能操作,从而使护生的学习更简单更实用,改变了卫校护生以往枯燥的死记硬背、机械操作的学习方法,更突出培养护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2]。

2、加强护生培养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现在对于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在任何场合都少不了人际沟通能力,特别是在护理工作当中,人际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医院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很多是因为沟通不好造成的。护理工作者的沟通能力也成为各医疗单位对护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要求[3]。因此,沟通能力的提高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护生在专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的培养和提高。

护理工作者的语言沟通是对患者心理护理作用和心理治疗效果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是对患者一定要有恰当的称谓,同时要使用文明礼貌的用语,在患者说话的时候,尊重对方,不要随意打断,避免与对方发生争辩,对患者说话时要真诚,护理工作者说话得体和真诚,就容易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得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表情是观看一个人当前状态的最直观方法,护理工作者应该尽量将自己良好的个人状态表现出来,传达给患者,同时注意对方的表情,发现对方的不良情绪,从而及时的改变自己的沟通策略和方式方法;与人接触要保持微笑,尽量表达出自己的积极态度。避免呆板没有表情的机械式接触,那样只会让患者的心情更糟,从而对你产生排斥感,不利于工作的进展。

提高在校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我们实施了校内沟通能力的提升和校外沟通能力的实践:

2.1沟通能力的校内提升

一般都是采用培养、锻炼、交流等形式,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表达能力,克服“胆怯心理”,组织演讲等形式,锻炼护理专业学生在多人场合自然发言的胆量、得体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新老学生同堂座谈,锻炼与陌生人的接触和沟通能力。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沟通技巧”“3min演讲”等竞赛活动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磨练机会,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2.2校外沟通能力的实践

大多都采用组织活动的方式和通过在医院实习时加强。组织护理专业学生到不同的敬老院义务活动,让学生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与老人进行交流护理。或者组织学生到各社区进行各种医疗护理知识普及等,让学生与陌生人接触并进行沟通。比较有实效性的是学生到医院实习期间,让学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和内容,对专业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的运用有一个提前的了解,更多的是让学生与真正的患者和患者家属接触,在运用专业知识护理患者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找到与他们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一举多得。在活动过后再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并总结心得体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在新医改的背景形势下,在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分析护生的就业取向,对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指出各种相应的解决办法,对护生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误区进行阐述和指导,提高护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样会才会使护生以正确就业观面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之,通过护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沟通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增强护生的自信心、提高护生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增强护生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在新医改环境下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中职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促使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吴亚君. 护生人际沟通学习需求调查[J]. 护理研究,2009(19)

[2] 刘雪萍,蒋翔,蒙小严. 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探讨[J]. 全科护理, 2009(01)

篇7

    我国已经迈进了全球迅猛发展时代二十一 世纪不仅仅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年代,更是一个教 育与技术迅猛改革的年代。在二十一世纪的浪 潮中,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重中之 重,医学已经成为一个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行业, 医学教学也在逐步的走向国际化所以医学专业 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针对涉外护理 人员。涉外护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一批具有专 业的医学护理知识,能够熟练的掌握多国语言的 国际性护理人才,这种人才在国内是一类严重缺 失的人员我国医学护理的发展很不利。就目 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很难满足涉外医学护理 专业的人才的需求,因此EPS教学为我国医学 护理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了我国涉外护 理英语的教学水平,为满足我国涉外护理人员提 供了重要的保障。

     2 EPS教学的意义

   

    2.1 EPS的内涵。

EPS指的是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针对于专 门的门课或是专业而设定的英语,EPS教学的 针对性很强,它是以能力为向导,与一些日常的 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教学科目。EPS教学有很 强的针对性,针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制定出 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更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342求,EPS教学制定出与实践相适应的的学习任 务并以此为依据3吉合学生的能力,制定出相应 的教学方式,从而更有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保 证学生最大限度的学会知识与完成任务。

2.2 EPS教学对医学护理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涉外 英语教学,护理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与国外 人士之间的交流上有充分的交流水平才能更好 地进行与医患之间进行交流,及时的了解患者的 病情。英语护理专业的写作水平也是尤为的重 要写作不仅仅涉及到的是广泛的医学知识,尤 其是对知识的运用。因此,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 目的就是为了重点的培养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专业知识的应用加 入到日常的英语知识的学习中,会使学生体会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3传统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 1教材问题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都 是采用的公共英语教材进行授课,公共英语书中 所讲的知识都是一些人文、地理或是社会方面 的不仅词汇量上巨大,并且文章的篇幅很长,很 难理解。所讲英语内容与医学护理专业没有任 何的关系,对涉外护理学的学习没有很大的帮 助对一些想出国进行医学护理工作的学生来 说,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并且也是极为的不利。 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 说,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帮 助,同时也可以提升老师的的学习能力,使老师 掌握专门的医学护理与专业的英语教学。

3.2课程安排不当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学 生的探索精神我国医学护理涉外英语专业的学 习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在课程安排上不能满足 学生的需求在就业方面也不能做出及时的调整 与改革在课程上的安排缺乏专业的指导与科学 性的规划所以说屆内医学护理专业的学习仍 然处于停滞不前的地步不能满足涉外护理职业 的需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很大的差距。

3.3生源素质低在国内传统的大学中,生源队伍范围很广 泛,既有本科生又有专科生,所以英语水平也是 参差不齐本科生在英语学习上要比本科生强一 些,所以针对英语教学又有一些区别,但是归根 结底依然是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职业相关 的英语教学很少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由此可 见,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完全的不能适应国际的 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英语教学在涉外护 理方面的教学中已经逐渐的迷失了方向。

3.4师资队伍薄弱在国内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师资队伍均是英 语专业的教师,但是这些教师对医学护理专业英 语知之甚少,无法用科学的语言为学生疑难解 惑。虽然学校仍然有一些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 教师,但是这些教师的英语水平也不足以胜任涉 外英语知识的教学。一个学校师资队伍的落后 是很难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到更多 的社会技能的。并且针对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 异,中国传统的老师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无法 与西方的老师教学水平达到一个层次,因此,无 法胜任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

4 EPS教学理念的引入

     4. 1 EPS教学理念EPS教学指的是专门英语教学,是针对不同 的专业不同的人群所开设的一种教学方式。二 次世界大战之后,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 密切,在经济、教育、技术等的发展上也在日益庞 大所以EPS教学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全球的 发展,而引进的一种专业知识技能的英语教学。

EPS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水平 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水平的教学模式,把英语作 为一种工作工具更好的发展社会。

4.2 EPS教学改革

    4.2.1突出专业化EPS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更好地 在工作上发挥英语的作用,因此,EPS教学的核 心内容就是需求分析有一些特定的专业与职业 对英语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就要对传统的教学 模式进行改革,在专业课的讲解上直接使教学与 专业挂钩彳艮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对课程设计以及 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优 化产业结构与教学内容。医学护理专业的产生 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国际接壤,加大与外国友人的交往所以真对医学护理专业 的学生就应加大学生的英语技能着重培养学生 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突出教学的核心内容,力口 大培养力度。根据国家对涉外护理人员的需要, 加大涉外人员的培养力度,适当的增加专业英语 的课时4寺别是针对于护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口 语、写作、听力等方面的培养満足社会对涉外护 理人员的需求。

4.2.2创新教学模式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 国所以针对一些传统的思想还是很深入人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 成的,但是为了跟进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需 求EPS教学不得不被引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 中,传统的语法、句式翻译等都是让学生死记硬 背,没有一些的实用性,导致现在有些学生甚至 连一些最基本的日常交流用于都不会说。传统343英语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老师是主角,但是进 行EPS教学改革之后,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发 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口语技能 与交流能力。在EPS教学中,主要的还是通过 实物演示、真实的护理操作、多媒体讲解等技术, 将医学护理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生动的讲解,从 而使学生对护理英语有一个全行的认识产生学 习英语的热情,从全方位上提高医学护理专业英 语的运用。

4.2.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EPS教学模式的引入,对以后老师教学来说 不仅仅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能力上的挑战,涉 外英语教学不仅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 知识,还要有专业的医学护理知识。所以作为 EPS教学的老师餘了自身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 识之外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对于传统的师资队 伍进行调整厘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措施在 学生进行学习的同时老师也在不断的跟随外国 老师学习不但进行知识方面的培训,还要进行 语言方面的培训。同时学校对于医学护理专业 的涉外英语教学也应投入大量的资金,全面提高 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丨g养一支具有高端知识技 能的教师队伍。

4.2.4创造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针对学生的评价 体系一直是单方面的试题监测,因此,为了更好 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弓I入多方面的评价手段,使平时的评价与终端评 价进行结合,最终全面的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 况。例如:平时学习中的提问、日常作业、论文、 曰常护理操作、课堂演讲等都可以列入多元化评 价的范畴中,最终结合期末考试使得学生的成 绩在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 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4.3 EPS教学模式的应用EPS教学模式虽然是一种先进的外国教学 模式,但是针对中国的市场来说,中国也是有必 要引进的。国际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大多数的 国家,是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对于英语教学已经不能再像传统简易的教学发 展^EPS教学模式显然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很好应 用前景的教学模式,所以针对EPS教学的应用, 不仅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的机遇。

篇8

1.1学生素质较低

首先,作为专科院校,学生生源质量欠佳,英语成绩普遍较低的问题尤为突出;其次,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多年的学习经历在很多同学身上体现出厌学的情绪;再次,学生出国动机不纯,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好玩儿,而忽视了学习难度,这样很难在枯燥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1.2教师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英语老师只负责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护理专业老师负责传授护理方面的相关知识,这本身就与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相违背。本专业要求英语专业的老师能够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护理专业的老师应当具备较高的英文水平,最起码要有阅读翻译国外文献资料的能力,而现有的师资力量难以达到这个水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培养造成了不利影响。

1.3学校尚未寻找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学校开设涉外护理专业时间较晚,教学规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方面都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合格的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要达到两个目标:专业的护理知识,能够以英语为语言背景承担护理这项工作。目前学校在护理专业知识和基础英语培养两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努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何将英语应用到护理实践工作中是学校将来努力追求的教学效果。

2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提高学生的生源质量

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是只要是愿意学的都可以来到涉外护理专业,这一点加剧了生源水平差的矛盾。学校应在招生中有所控制,高考英语成绩作为涉外护理专业的一个硬性指标。除总成绩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外语成绩合格者才能录取,在生源上把好关。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色办学水平

(1)涉外护理专业要求英语专业老师掌握基础的护理知识,护理专业的老师英语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为达到该专业的要求,学校应加强护理专业老师的英语水平培训,力争达到双语教学的水平。护理专业因为有了英语这门专业培训而彰显了特色,英语老师的水平影响着整体教学效果,所以加强英语专业老师的业务水平是关键。学校可以将英语老师送到别校去学习专业英语,提高英语水平;将老师送到“新东方”去进行雅思培训,为将来给学生进行雅思培训奠定基础;护理老师还可以来给英语老师培训基本的护理知识,两个学科交叉学习,取得共赢的效果。

(2)加强护理专业老师和英语专业老师的科研水平,在理论上走在教学的前列。涉外护理专业的任教老师,由于其专业和学生的特殊性,应努力探索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理论上不断完善和提高。

2.3学校应在教学模式上大胆探索,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方法,提高特色办学水平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英语老师单纯的为学生讲授单词、语法、句型翻译等,护理单纯为学生讲授护理专业知识,学生未能设身处地的投入到日后的工作环境中。今后,学校应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2.3.1完善课程设置

(1)开设专业英语。涉外护理专业要求学生精通护理专业知识,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和人际沟通能力。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以英语为语言背景,承担护理工作。针对这一目标,就需要在课程安排上作出精心的设计。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听说、精读、泛读、写作和英语国家概况。笔者认为,这些课程很难满足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相对独立的完成了护理和英语专业的学习,他们仅仅是英语水平较好的护理专业学生,这样远远达不到在英语环境下就诊、开药、写处方等实践工作要求,所以开设专业英语必不可少。例如:日常护理英语,实践医疗英语等等。(2)聘请外教实践教学。通过外教学生可以学习到地道的英语口语、俚语、常用用法等等,甚至能够学到西方风俗和习惯。在与外教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日后从事涉外工作奠定基础。(3)在护理专业几个主要学科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办学水平。

2.3.2改善课程时间安排

英语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部分。学生在学习初级阶段应培养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中级阶段加强专业英语的培养和对西方文化加以熏陶;在高级阶段应以雅思考试和国际护士资格考试为目标对学生进行两个方面的应试培训,提高学生通过出国考试的几率。

2.3.3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

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就不应该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学校应建立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训基地。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虚拟的场景工作环境,以英语为沟通的语言,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水平。学校应加强与南方各大医院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创造出优越的实习工作环境,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

篇9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R47-4;H319.3

一、提出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高职护理教育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任务。虽然高职护理的教育科研和实践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传统的重知识轻技能思想的存在,使得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没有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之路,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点在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尤为突出。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加以进一步总结和升华,诸如:建立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新的体制、模式、机制;全面推进英语素质教育,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快师资、教材、实训基地建设;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如何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如何健全高职教育质量的考核、考评制度等。本论文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自觉地运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指导实践,通过实践的检验不断修正、提高和完善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将有助于形成科学、合理、可行的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理论体系,从而使高职英语教学的师资水平、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等上升到新的高度,使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升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就业层次[1]。

二、分析问题:目前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

1.学校方面

(1)侧重公共英语课程(EGP)教学,英语教学服务于等级考试。目前各类高职院校EGP课程由专门的公共英语教师教授,而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也是大多数院校的毕业要求之一,所以为了提高通过率,公共英语课程(EGP)教学更多的是应试教育,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安排很难与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相联系。

(2)缺少和医院的深度融合,进而导致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有待于细化。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中所需要的比较宏观的东西,比如开设哪些课程、培养哪些能力,学生应该学什么等等,大部分没有充分的认识[2]。另一方面,一些参与的医院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学校和医院合作是一种双赢,对于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持不太积极负责、对高职护理院校和医院合作持观望态度。

(3)缺乏懂专业的英语教师。目前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无外乎两个来源:一是公共英语教师,公共英语教师讲专业英语,其不足在于专业知识不擅长。二是专业教师,专业教师上专业英语课的弊端在于英语水平没有英语教师高,比如口语不流利、发音不很准,英语知识不系统。两者各有所短,缺乏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的教师,影响了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

2.教师方面

(1)缺乏重新建构课程体系的意识和积极性。高职护理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授课对学生所提的要求是一样的,再加上目前市场上的高职教材良莠不齐,具体表现在大部分教材内容比较陈旧、篇幅过长,过多侧重理论的讲解;有的教材文中有对话,但对话只是日常对话,缺少护理病人及相关情境下的模拟对话,学生不能把一些专业知识贯穿进去;课后习题集中在句子翻译、完形填空,课后练习依然局限在传统的英语知识点上。对于这些问题,讲授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早有意识,但大多数教师没有考虑过根据教学内容建构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内容。

(2)教师课堂教学方式传统。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还局限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层面上,有时也会在课堂中采用一些课堂讨论、情景对话等,但也是简单的分组,练习一些小对话。

(3)考核方式单一。对护理专业英语的考核,大部分学校也是按照公共英语的考核方式进行,题型一般是词汇翻译、单选、阅读理解、句子翻译等。这些题型的考核,需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学生也是纯粹的应付,实际的专业能力并没有在考试中体现出来。

3.学生方面

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学生对自己英语能力自信心不足,从而丧失了兴趣,对护理专业英语学习不够重视。部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入学时高考成绩不理想,英语是很多学生的短板学科,而英语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为通过公共英语能力PETS 3,英语A、B级等考试,获取毕业证书。基础好的学生会在英Z四、六级考试(CET-4、CET-6)上花时间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筹码。而护理专业英语在绝大多数学生心目中,仅仅是一门课而已,这门课只要通过学校的考核就好,除了课堂听讲和完成课堂作业,学生不会在上面多花时间。

三、解决问题: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

1.学校层面

对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是其教育过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来进行[3],作为上层建筑,高职护理职业学校可以从四个方面对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给予支持。

(1)在学校和医院合作方面进一步深度合作,深入探讨一些护理专业课程的前沿内容,尤其是目前发展比较滞后的护理专业英语,可以鼓励教师与医院工作人员一起研究学校和医院合作的课程设置,甚至开发教材,把医院的一些护理专业英语资料作为英语课堂的辅助资料。

(2)改变传统的重视公共英语考证的思路,乃枷肷咸岣叨曰だ碜ㄒ涤⒂镏匾性的认识,鼓励教师进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课程改革,尝试多种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笔试,可以情景模拟对话、病人案例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4],并对教师的教学严格考查,对有成效的方式适当给予奖励。

(3)注重创设条件,鼓励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学习、了解相关护理专业的知识,稳定护理专业英语教师队伍。

2.教师层面

教师要树立传授知识、为学生提升能力服务的理念, 作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引领者与组织者,教师授课可以从三个方面尝试改革:

(1)采用分层教学[6],在大学二年级开始上护理专业英语课程之前,根据学生大学一年级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情况来进分层教学,比如,对一些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点要求,只要求能理解护理专业英语词汇,能够在一些特定场合用护理专业英语去沟通一些问题;对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在授课中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要看得懂一些比较复杂的护理领域的英语文章,能够熟练地进行对话。在授课中,要摒弃单纯依赖教材的想法,可以尝试自编讲义或者根据情景模块组织教学。

(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根据护理专业英语可能出现的情境,比如接诊病人、护理病人等过程中,尝试课堂情景表演、演讲等方式,让学生分组先准备,分组时注意英语成绩较好和较差学生的结合,然后结合学生的讲稿和课堂表现加以补充,这样能最大限度让学生参与,提升学生用护理专业英语沟通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把教学场合设在护理实训室,不要固定在一个教室里,针对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在教学中也要找一些与护理专业相关的英文视频加强学生的听力。

(3)改革考试评价方式,重能力,轻语法。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的考评不能像传统的公共英语一样以试卷为主,平常考核把学生的课堂情景对话、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作为主要内容,期末考核也要把笔试、听力、口语结合起来。笔试可以采取填制一些各种病例报告、病人投诉信的回复等应用文写作;听力选用一些医院可能出现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复述内容;口语可以尝试让学生抽签解释一些护理专业词汇或者模拟护士与患者角色进行即兴对话。

3.学生层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点。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是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只有学生能真正把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各种改革才能收到效果。从学生层面讲,尝试把一个班级界定为一个医院的科室,每位学生都有相应的职位和职责,把医院的文化牢牢植入学生的理念中。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认为学习护理专业知识无用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护理职业素养的形成,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目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欠佳的状态。

四、结果

在中国,对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还较薄弱,师资队伍也不够稳定,教学水平也不够高,学校方面还没有形成一种激励课程体系重建的有效机制。再加上教学设备、师资条件和资金投入方面的制约,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还面临许多现实困难。但是,只要高职护理院校的领导能够高度重视,教师能够转变理念,以护理职业能力为导向,以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为中心,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根据学生的新特点新情况研究和改变教学方法,一定能够培养出既懂得护理专业知识又具备在工作岗位中应用护理专业英语知识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五、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护理行业广泛的就业渠道决定了护理专业英语在整个高职护理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新的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有助于实现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就业,同时服务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需求,为学生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真正把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搞出水平和特色。

参考文献

[1] 陈小兰,201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12):25。

篇10

【关键词】中职护理 专业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46-0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逐渐重视身心的健康呵护,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这些都是我国护理行业的发展重要的源动力。然而我国目前的中职护理专业接受的仍旧是传统的课程体系模式,这对于护理行业的发展而言是一种阻碍,因此构建新型的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一、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一)课程培养目标

中职卫校主要为我国提供护理专业的初中级的实用型人才,而中职学校的护理专业的课程专业设置是其培养人才最重要的环节,同时直接决定了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结构。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职学校提供的人才与医院实际需要的护理人才在能力、知识以及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课程内容认识分析

1.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比如问卷中“在学习护理专业外,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及技能需要学习外,你认为还需要学习什么方面的内容”。有12%的学生认为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有7.2%的学生认为计算机操作技能也十分重要;有23%学生认为需掌握一定的与人沟通的技巧以及礼仪知识;有37.5%的学生认为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是有必要的。

2.对课程难度的认识。作者利用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以及在师生的访谈中了解到护理专业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主要有化学、解剖等,而当了解到为何难学的原因时,有10.6%的学生认为是老师水准低下导致;有8.7%的学生觉得该科目没有吸引力;有66.3%的学生认为是书本太过深奥。

(三)课程组织情况分析

1.课程安排情况。在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课程安排是相似的,都是将理论课程安排在1,2,3学期,而临床学习则放在4,5学期,最后一个学期主要用来进行执考辅导。其中,基础课、文化课在第1,2学期中占的比重较大,第3学期则主要学习专业课程,第6学期安排护考课程其中专业模块占比重较多。

2.课时分配情况。除去5,6学期实习不计,该校共安排了2456个学时,其中由1456个理论学时一起636个实践学时组成,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小,实践课时少于理论课时。

二、中职护理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护理专业需要的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同时具备过硬的护理专业知识。目前我国中职护理教师的队伍多有医疗专业毕业的教师组成,如我校有46位护理专业教师,其中有31人是医疗专业毕业的,这些教师的职业技能薄弱,同时得到的进修机会极少,因此导致其专业知识结构侧重于医疗方面,临床实践方面的经验较少,无法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化。

(二)课程设置缺乏护理专业特点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是导致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无法满足岗位需求的直接原因,此外课程体系中包含的人文知识内容较少;从课程内容方面看,依然属于科学体系的范围。

(三)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有冲突

中卫护理的培养目的就是培养护理保健工作的实用人才,而这一目标又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的“实用性原则”相悖。因为这一目标要求护士执业要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想要取得该证书其需要学习的课程的知识不仅深奥,同时要求知识要具有广度以及深度。对于专业护理人才实用性的培养有一定的阻碍。

三、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构建

(一)学习阶段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保证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紧密相连,此外还要遵循需求原则,专业设置应当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为了充分体现出护理人才的发展方向,还需重视护理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在实践中探索

1.调研。学校专业设置应当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我校对实习医院的需求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充分听取临床专业的提议,并掌握了医院关于护理人才的一些要求。

2.深化改革。在建立健全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的课程体系时,应当严格按照“理论够用、实践为主、能力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此外我校还借鉴了澳大利亚“三明治式”的课程设置的方法在理论课中安排了一部分的实践课。我校还将数理化等课程内容进行部分合理的删减,从而有效缩减医院基础的比重,将老年护理以及精神护理的内容增加。最终将课程设置成4大模块。主要包括了文化素质类课程、职业素养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医学基础类课程。

3.教材。在进行课改后,对应的教材也需要进行重新编写与整合。近几年,我校在护士执考辅导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及总结相关经验,从而得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编写了《医学基础课执考考点集锦》一书,此外还将执考的参考资料进行了分类归类,并编写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精编》和《护士执业考试同步训练题集》。

4.实训基地。要重视校内、校外实训的基地建设。学校可以与医院相互合作,一起制定学生的实习计划、大纲以及科考的相关内容,并要求学生定期向学校汇报实习情况以及学习内容,此外建立健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解惑答疑的平台。

以上几种方式能够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并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从而更好的为用人单位培养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校企之间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结论

在构建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开拓创新,不断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限制,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提升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还要做好与实习医院之间的沟通工作,利用学校与实习医院两者分别具有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春霞,胡斌武. 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分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4, 08:39-41.

[2]何君芳. 优化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策略简论[J].新课程研究,2012, 0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