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案例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经济政策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教学内容 改革方案
在本科“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方法过度西化,本土特色不足,理论介绍证明推导过多,实证分析内容偏少等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影响,且很难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的,而对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更达不到与培养目的一致。因此,对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有必要的,使其摆脱纸上谈兵的空想,实现教学内容的本土化。
1 教改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养成专业思维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现存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时候,不应只介绍理论模型和讲解美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方程、曲线,应该讲解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而且必须是以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为主线讲解宏观经学。讲授“中国的宏观经济学”。
2 教改的可行性
2.1 教学目的允许对教学进行内容改革。经济学家研究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好的经济政策,以便改进宏观经济运行和改善社会福利。可是对于多数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学习与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并不是为了设计和制定政策,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政策,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以制定合理的企业管理战略。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减少对理论模型的推导、证明和评价。而增加理论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主。
2.2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为以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为主线讲解宏观经学创造了条件。宏观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经验的总结,其理论分析的前提也必须是市场经济国家。而中国经济改革自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80年代改革开放的实践,逐步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市场经济大发展的10年。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在微观上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根据需求规律经营,而在宏观上将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而且,在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已摆脱了“资源约束型经济”或“短缺经济”,步人“需求约束型经济”。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经营,企业最关心的是他们的产品是否有销路。在宏观经济方面,总产出取决于居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与净出口所组成的总需求,这一切都日益满足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前提和假设,为我们实现宏观经济教学内容本土化创造了现实基础。
3 教改方案的设计
3.1 要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必须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制定各种教学文件,规范教学活动,统一所有教师的思想,确保宏观经济教学内容本土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战略中心”地位。其中,修订编写《教学大纲》、《教学规范》、《教材选用申请》和《教学进度表》等文件是整个工作的关键环节。这些规范文件将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必须在每一环节、每一内容上都突出本土化特色。然后,根据以上教学文件开始编写和制作教案、选择案例。
3.2 要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教学内容和体系必须更新。这是整个工作的难点。要专业化的介绍中国的经济政策,就要涉及到中国政策分析的框架,必须掌握中国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与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相结合,即紧密结合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来介绍有关宏观经济的理论、念,并应用这些理论、概念分析中国经济的运行和政策趋势。教学中,可以运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建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消费函数、投资函数、货币需求函数、通货膨胀回路、长期增长与技术进步模型、IS-LM曲线等,力争做到理论研究与对中国经济实证分析相结合。这些内容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针对当代宏观经济学发展较快的特征,和中国宏观经济热点更跌的实际情况,需要经常有针对性安排教师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热点、重点和难点进行专题发言,如从减息到加息,从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到面临升值压力等问题。
3.3 要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教学案例必须本土化。本课程理论性、抽象性和应用性较强。而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教学中除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系统讲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外,教师应分配一定量课时实施案例教学。案例补充既要求做到同教学理论紧密结合,又要力求做到“本土化”和“时效性”。例如:“奥肯定律在中国”、“从实践中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力求用身边的事情诠释宏观经济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知识传递效率。
3.4 要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教学手段必须现代化。本土化后的宏观经济教学内容中,每一章都涉及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证性分析资料,而该课程的课时有限,因此,课堂教学实施时,主讲教师要制作电子教案,利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互联网,完成教学任务和其他教学信息的传递。这是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节奏的合理性必要的技术保障。
3.5 要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教学科研必须互动。为了实现教学内容和案例本土化,教师必须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跟踪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态势,才能确保教学内容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此外,科研过程又加深了教师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和提高了知识应用能力,促进教学内容本土化研究的深入,丰富了教学内容。
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法;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79-02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教程中,如计算机、MBA课程等,并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灵活分析运用典型案例,由此达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国内高校教师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大都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方法,而大量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1]。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宏观经济学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在经管类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经管类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去认识和解决诸如失业、滞胀等宏观经济问题。但在学习过程中,因其涉及大量数学模型、几何图形和专业术语,学生往往感觉这一课程内容庞杂、晦涩难懂。针对这一情况,科学合理地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对于该课程的教与学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案例分析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透彻分析,让宏观经济学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与现实联系更加密切,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第二,案例分析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引入大量的案例,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为主”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进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更加重视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高校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真正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第三,案例分析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提供具有契合基础理论的典型案例后,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形成文字,以案例分析报告或者是以小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改变传统课堂上“填鸭式”的做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分析教学法要取得显著成效,必须遵循一套科学程序进行规范操作。下面我们以经济管理专业为例,阐述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①提前充分准备案例。在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全面详细了解案例及其所要阐释的基本理论,并就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充分考虑,比如:何时导入基本理论和怎样导入基本理论?引入该案例可能会产生什么教学效果?该案例提出了哪些关键性问题?用什么思路去解决这些问题?经管类专业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最终形成的结果与答案是什么?等等,2,3]提前组织学生准备。教师首先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一般以同宿舍6人为一个团队,由宿舍长负责召集和工作分解内部与协调。然后介绍案例的主要内容并发给案例材料,要求学生课前仔细阅读熟悉材料,并对本小组讨论、分析、提问等内容形成文字,写出初步的案例分析报告。②案例初步分析。经过认真阅读和理解,经管类专业学生把自己分析的问题、观点及其理由形成初步案例分析报告,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针对某一专题进行理论讲解并引入具体案例,进行案例初步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③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教师在进行基础理论讲解和案例初步分析后,经管类专业学生结合本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主题,就若干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或者课堂全体讨论;或者推举主发言人,其他同学做补充;或者采用更灵活的形式,如安排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通过“小品式”演示、讨论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在案例讨论前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民主发言的氛围,不宜过多干预讨论过程,只在必要时作启发性的诱导和提示。也就是说,案例教学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限定的主题范围内,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的讨论与探索,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讨论与点评。当讨论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针对案例及时进行分析和讲解,梳理思维过程,比较各小组的表现并进行适当点评。指出讨论是否热烈、踊跃,问题是否分析透彻、深入等等,为学生课后进一步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指明改进方向。④经验总结与推广。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案例教学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总结,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案例。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循序渐进、不断完善,使案例分析法逐渐成为经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
三、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要真正发挥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要密切联系现实经济问题。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相结合。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感觉枯燥,而是和现实密切联系的,由此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时,可以结合地下经济、灰色经济等来介绍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局限;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时,可以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实际运行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经济形势下应相机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在讨论投资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时,可以引入国内外的边际消费倾向并进行对比分析。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是因为收入增加比较小,而发达国家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小是因为增加的收入比较多,因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根据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并不能够说明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大小。通过引入诸如此类的案例,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用所学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课堂中所引入的案例一定要具有时代性,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过时的陈旧案例容易使学生产生老调重弹的感觉,无法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教师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余时间,教师要多关注新闻报道、热点话题、经济学专著等素材,能够根据这些素材选取出契合相应理论的典型案例。这要求教师对现实生活有着较深刻的理解,积累大量案例,在课堂上能信手拈来。如“中国多次降息对居民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人民币应该升值吗”、“我国现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等等,案例不仅要与课堂的授课内容契合,更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其次,教师提前应反复审阅案例,对案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案例本身可能并没有标准答案,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自己先将问题吃透,才能够达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目的。另外,教师在课下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做好案例教学的反馈总结工作。
第三,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与促进。案例分析法作为宏观经济学理论教学的辅助方法,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理论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在对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达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和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或许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大于纯粹的理论教学,但宏观经济学教学不能像MBA教学那样以案例教学为主,教师不能只重视案例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应当注重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与促进。
四、案例分析法的实施应用效果
从学生角度来看,案例分析法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把过去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将学生被动听的课堂变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解释运用所学知识的场所,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师角度来看,通过搜集筛选分析典型案例,案例教学补充了教材内容,也增长丰富了教师的学识和经验,同时也创造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集思广益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应用,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更能够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合作与创新能力,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实施应用案例分析法将会较好地弥补传统“填鸭式”教学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饶先龙.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商业经济,2007,(10):123-124.
[2]李品媛.试论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J].管理学报,2008,(3):340-343.
[3]杨峰.对目前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7):81-83.
篇3
中国政府力求维持政策的平衡,在稳固经济复苏成果的基础上,尽量规避扩张政策引发的资产泡沫和通胀隐忧。以货币政策为例,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期一直强调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但对银行资产的风险控制正在得到加强。中产阶级家庭的理财方案,需要作何调整,以应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本文将与大家探讨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房产
大户型住宅价格上涨的奥秘
今年房地产市场大户型住宅受捧,而小户型住宅价格涨幅较低的现象,可能预示着小户型住宅过剩的苗头已经出现。秉持小户型住宅投资回报率较高这一陈旧教条的投资者,将可能在未来遭遇投资失败的噩梦。
银监会关于二套房贷的最新指导意见,是如何推高了大户型住宅的价格,并使得小户型住宅成交低迷的呢,我们不妨看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
某中产阶级家庭,已拥有登记于男方名下的自住住宅一套,现有50万元闲置现金,准备投资于房地产市场。在二套房贷未收紧之前,一种典型的投资策略是,以3成首付7折利率,贷款116万元购买三套单价为55万元的小户型住宅,可登记于夫妻任意一方名下。
二套房贷政策严格执行后,这样的投资策略就显得不合时宜。在仍看好房地产市场复苏的情况下,如果仅贷款购买一套单价为55万元的小户型住宅,则该家庭将剩余33万元闲置资金无处可投,不能达成理财目标。而如果仍贷款购买三套小户型住宅,则另两套房的贷款成数将降低为6成,利率也将由7折变为1.1倍,这使得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
于是,二套房贷收紧之后,该中产阶级家庭的理性投资策略将变为,以3成首付7折利率贷款购买一套单价为166万元的大户型住宅,登记于女方名下。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改变投资策略。该家庭无需增加一分钱的利率负担,也无需提高首付比例。就可获得和过去一样的投资收益率。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为防止银行坏账累积而收紧的二套房贷政策,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大户型住宅需求增加和涨价更快的主要原因。投资者如能了解到该政策对房产投资行为的影响,果断摒弃小户型回报率更高的陈旧教条,就能提高自己的投资收益率。
考虑到政策对中低收入者购房能力的关注,投资小户型住宅事实上风险很大。此外,存量房改房,以及可能批量投放市场的经济适用房,与小户型住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和替代关系。这也都是当前市场开始偏爱大户型住宅的一些原因。
股市
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货币和财政政策,与当前实行的宽松货币和财政政策存在高度的雷同性,是当前股票市场投资的重要参考。
股票市场的走势,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而不取决于现状,且一般领先宏观经济半年左右。举例而言,2007年三季度上证指数达到最高点,与2008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幅达到最高点,就恰好存在半年的时间差。面对当前经济复苏形势的不明朗,机构投资者将在历史数据中寻求线索,并以此作为指导投资决策的重要理由。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受区域经济环境影响,中国GDP增速在1998年二季度滑落至最低点7%。国家随即启动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和以固定资产投资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GDP同比数字出现了连续3个季度的上升,在1999年一季度达到了最高8.3%的增速。受赤字困扰和银行坏账增加的担忧,经济刺激力度有所减弱,随即GDP增速出现连续三个季度的滑落,至2000年一季度才又重拾升势。
同期上证指数在1998年6月初创下了经济刺激计划以来的最高点,同样领先GDP数据半年,随后快速下跌。
2009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大幅低于预算8%的增速。下半年受加税和非税收入增加的影响,全年预算收入或许可以艰难完成,但这将为预算编制者留下心理阴影。受此赤字担忧的影响,2010年财政预算编制将趋于保守。由于2009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财政刺激力度的减退将使得GDP增速在2010年一季度见顶。
机构投资者在GDP增速见顶前半年抛售股票,符合市场规律;也正因如此,当前股市出现了深幅回调。投资者如急于在股市泡沫完全消退之前建仓或参与恶性炒作,出现套牢将是大概率事件。
QDII
不受政策影响的投资品种
对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走势,媒体上存在着大量形形的舆论,这往往让非专业投资者感到无所适从。
笔者对此的建议是,如果投资者感到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难以判断,正确的做法是寻找一些不受政策影响的投资品种,而不是将自己的投资建立在和政策对赌的基础上。而QDII,就是这样一种不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投资品种。
未来半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看不到大幅升值的可能。而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回暖是大概率事件,这就使得QDII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一般投资者较为理想和可行的投资手段。
美国7月份失业状况的超预期缓和,使得国际投资者确认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到来,于是国际资本流入美国,美元指数因此止跌。
过去几年国际资本偏爱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要远高于美国。这一现象发生的前提是美元自2005年开始处于长期下跌趋势,如果美元不再贬值,那么这种情况就将会逆转。
国内现有的QDII基金和理财产品,一部分主要投资于香港的H股,另一部分则投资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就当前而言,后者可能风险更小且收益更高。
对于有条件的投资者而言,更可直接在香港市场购买如领先RAFI美国(02803.HK)、DBX美国(03020.HK)在内的直接挂钩美国股市的ETF,以规避QDII基金偏高的管理费及基金经理个人能力欠缺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混沌中寻找方向
经济增长必定会经历景气循环,股市和楼市同样会经历周期,国家政策和经济走向关系到我们投资的表现。要想多赚少赔,就要随着宏观政策适时调整理财策略。
由于中国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因此中国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周期,而缺乏主动性。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退出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在明年三季度,也就是失业率见顶后的12~14个月开始加息,预计中国货币政策周期亦将大体如此。
与货币政策不同的是,中国财政政策空间较大,明年财政预算的编制是市场主要的关注点,而即将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为此提供线索。笔者认为,明年财政预算最重要的看点在于国债发行额度。国债规模大,则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速度慢,否则则快。但总的来说,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篇4
一、信息网络化对于宏观经济进行管理需要政府角色进行转变
在信息网络化逐渐推广的今天,网络化加大了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其联系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政府监督经济运行以及合理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做出了相关要求。(1)减少对于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国家经济的主要调节手段是市场,政府必须明确这一点。在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合理配置资源,不同行业的发展对于资金和资源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将会出现严重的弱肉强食的现象,一些产业根本无法生存,为了生产的平衡,政府应该做好管理人的角色;着力于向“中立型”政府转变,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角色是指导者,为此,政府应该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再者,政府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竞争原则,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政府要通过相关的立法工作来实现公平竞争,第二个原则是权力下放原则,政府需要通过权利的分开来管理,要发挥政府的“指导”方面的功能。(2)改变自身运作方式。政府要向电子化政府转变,转变的内容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自动化等。就我国而言,我国政府掌握了大量的资源,但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政府应该任用一些相关的网络技术人员来实现对于网络信息的利用,让信息充分流动。政府的采购也可以采用电子化,这样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并且有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进行监督,这就类似于电子商务,可以减少货币资金的使用,对于经济往来的记录也减少了贪污现象的发生。(3)直接与民众进行沟通。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政府工作人员很难与群众进行沟通,网络信息化则为他们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桥梁。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电子调查问卷来切实了解民众的需求,这样就有利于减少政府决策的失误,也就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贴合群众的需求。再者,政府与群众的交流也有利于民众了解政府运行的现状,切实把握政府的政策,并且对于经济政策及时进行反馈,政府还可以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二、信息网络化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1)要求政府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提高。宏观经济的运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进行过程,信息千变万化,巨大的信息库的涌动需要政府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极大地提升。其次,政府要提高对于经济发展的预测能力,完善相关的预警系统,切实把握经济发展动脉。政府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引导经济朝着健康发展。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时需要制定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的制定需要立足于对网络信息所提供的数据之上。(2)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电子货币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纸币的使用,加速了资金的周转与配置。为此,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是必须的,要减少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情况的发生,要加强对于动态的金融系统的分析,合理控制电子货币的使用。(3)政府加强了对财政的控制力度。政府日常工作中电子办公的出现,有利于减少政府贪污受贿现象的发生。为了达到足额的财政税收入库,信息网络化为其提供了方便。信息网络化加强了对于税收的监督与管理。再者,从国际角度来看,利用网络来实现国际贸易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税收跨国发展将有利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税收发展差距。(4)信息网络化需要劳动政策。随着网络技术应用到工厂之中,使得工厂的生产与管理逐渐分离,其中不缺乏相关的跨国案例的影响。据此,对于劳动政策其也做出了相关的改变。在网络上进行工作人员的跨国分配为我国政府对于劳动力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合理制定相关的劳动政策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其关乎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上关于信息网络化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以及政府应该如何更好地转变角色只是初步的研究,相信经过众学者的讨论,可以得出更加深刻的看法。合理应用信息网络化为宏观经济发展服务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及企业需做好迎接机遇与挑战的准备。
作者:周勇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建工学院
篇5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一些大型企业用人招聘的选考内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经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测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与自身生存发展相关的就业、收入及消费等问题。尽管本科阶段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涉及的数学知识不是太复杂,但理论的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的实际经济问题联系到一起,不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建立,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理论的传授,学生主动参与较少,对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与应用型转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方式,使学生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明确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侧重理论阐述,缺少本土案例引入
目前,涉及向应用型转型的高校主要是地方普通高校,这些高校本科阶段所开设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一般采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其中采用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为教材的高校居多[1]。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介绍了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涉及的数学知识不多,叙述清晰,比较符合国内本科生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理论的抽象,内容间逻辑较为严密,同时又缺乏案例的引入,形式呆板,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感觉有些困难,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且,这本教材对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涉及较少,理论更新较慢。
1.2课时少,难以安排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宏观经济学授课时数基本上都是48学时左右[2],有少数高校的授课时数甚至更少。即使是48学时也仅能保证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传授的需要,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如结合学生所阅读的经典案例资料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进行讨论分析等。如果授课时数少于48学时,那么教师连讲授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时间都不够,更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较为抽象,学生自学困难,而如果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都没有掌握,当然也不可能有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且,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难以做到将所学经济学理论融汇贯通以及运用所学理论理解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实施效果、观察分析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等,进而偏离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理解、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1.3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较少
宏观经济学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在教学中,按照预先安排的教学进度,通过口头表述的方式逐章逐节地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与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对应的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的单一,基本是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片面地以提高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目的,而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在这样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为“教与学”的终极目标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偶尔以课堂提问等方式与学生开展交流,但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的参与也是被动的,缺乏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机械的学习方式、枯燥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主动深入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尽管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有学生评教这一环节,但是普遍存在着“重评价、轻反馈”现象。
2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2.1完善教学材料的选择,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下,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达到的目标是“理论知识够用,应用技能得到提高”,因此,要选择好教学材料。目前,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比较适合作为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入门教材。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授课内容的侧重点做适当调整,如可以略讲存在理论缺陷的IS—LM模型,同时,在借鉴国外学者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比如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增加宏观经济学前沿理论中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重大进展内容。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抽象的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引入鲜活的经济学案例。国外学者所著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案例虽然丰富,但这些案例几乎都是以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实践为背景而撰写的,如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去剖析这些案例,难以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真切的、直观的认识,因而好的案例当然来自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来的经济实践。为收集这些本土化教学案例,应该组建高水平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定期开展关于宏观经济学本土化案例建设的教研活动,集思广益,集团队之力构建本土化的宏观经济学案例库。
2.2保证理论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入多样化的课外实践
为了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较为系统、完整的传授给学生,建议地方普通高校本科宏观经济学的授课时数不能少于48学时。与此同时,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形成课外实践小组,然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布置一些经济专题或将收集到的案例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展开调研,在小组成员间进行充分讨论后,每个课外实践小组形成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观看如“央视财经评论”等财经类节目,或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座。为保证学生课外实践效果,提高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结果及时审阅,并在课堂上点评和总结。
2.3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课堂参与
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教师只单一地以讲授加偶尔穿插提问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而忽视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那么即使教师竭尽全力做到将理论知识讲解得清晰透彻,大部分学生也表示能够听懂,但由于理论的枯燥和抽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系统教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探索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分析法等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首先是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经济现象和生活实际为素材,通过“开端引趣”“图片引趣”“新闻引趣”“视频引趣”等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探讨现实问题,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其次是问题式教学方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4]。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要围绕这条线索展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如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两章内容之前,可引入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和“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对外贸易”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学生首先了解GDP的核算方法,再通过乘数原理了解“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对外贸易”对GDP总量的影响,进而能初步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要扩大居民消费支出、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以及产品的出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案例教学法及专题分析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典型案例及经济专题的剖析,让学生尝试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或专题研究报告,再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点评和总结达到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
2.4完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是检测和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评价应用型转型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和关键。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学生评价、院系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以及考试评价等。由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体验者,其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能给教师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教学管理部门应将学生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此外,授课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亲自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此外,要改变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态度及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成果及表现量化为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银娥,王毓槐.《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来自课堂外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07-108.
[2]朱文蔚,李清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地方高校特点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132-134.
[3]刘宏霞,谢宗棠.《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学实践[J].甘肃科技,2015(5):68-70.
篇6
2011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了我国2010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初步测算结果,其中GDP增长10.3%。在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还受经济危机困扰而摇摆不定的背景下,中国实现2位数的增长率,的确举世关注。但CPI涨幅却突破了年初3%的预定目标,达到3.3%。尤其是对普通民众、特别是低收入者,直接影响其生活水平的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了7.2%。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6%,环比上涨0.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12月份上涨5.9%,环比上涨0.7%;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6%,12月份上涨9.5%,环比上涨1.1%。把二位数的经济增长率、突破3%的消费品价格增长率、高位运行的原材料价格等因素联系起来看,当前的经济运行属于哪种状态?有“过热”论,也有“不冷不热”论。那么,如何判断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态势?
所谓经济过热,简单地说,就是由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的经济高速增长与物价指数高位运行的“双高”现象。存经济学意义上,就是指实际增长率超过了潜在增长率。这种总需求的放大,可能是由投资需求的扩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消费需求引发的,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总需求扩张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并引发物价指数的全面持续上涨。
判断一国一定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并不存在理论上的某个科学标准,依赖的是经验值而不是某种标准参数。主要是看经济增长率是否突破某个区间,投资或消费增长率是否超出经验值,物价水平是否被持续推高,等等。
GDP增长率有其特殊背景,也在历年均值波动范围内
首先,从GDP增长率的角度看。从1978至2010年32年的GDP增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均值为9.99%,标准差为2.77%,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我国GDP增长率不低于7.22%就不应该算过冷;如此相应地,GDP增长率的上限是12.76%,根据历次经济波动的经验值,12%以内的经济增长率不会出现过热现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有待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前景广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收入之间均存在较大差距,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动力。
2010年超过10%的经济增长率,有其特殊的背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2008年的GDP增长率由2007年的1412%急剧下滑46个点,降至9.6%,2009年进一步下探至9.1%,在此期间实行了积极的措施以扩张内、外需求,故而2010年的两位数高增长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回补缺口性的同归,经济增长率并没有进入过热通道。
“货币超发”引发CPI增长需谨慎对待
从CPI涨幅来看。经济危机期间,为了防止经济快速下滑,我国同其他国家一道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以新增贷款为例,根据央行数据,2008年到2010年三年之间,新增信贷量分别达到4.83万亿、9.60万亿和7.92万亿。大量的流动性释放,使我国面临着所谓的“货币超发”问题。流动性释放过多以及货币超发确实使我国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但从历史数据看,1978至2010年32年间,我国CPI增长率均值为5.4%,因此2010年313%的CPI增长率并不能成为判定经济过热的恨据。而且即便是对我国的货币超发问题,也应辩证的看待。
在我国转型时期的特定金融制度环境下,“货币超发”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条件。转型期我国的金融抑制,特别是利率和汇率管制导致的利率和汇率低估,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效应导致了流通速度过慢,以及超额货币需求的问题。如果这种制度环境继续维持,那么并不用担心高M2/GDP所带来的潜在通胀风险,相反它是利率、汇率低估的金融抑制条件下经济趋于均衡的体现,是有利于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但同时我国当前利率、汇率市场化正在逐步推进,当初金融抑制的制度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可以预期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流通速度也会逐步加快。在肯定过去高M2/GDP比例为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时,也应充分注意随着金融抑制的制度环境逐步改变而相应的控制货币增长,以遏制潜在的通胀风险。
当然,我国总体的CPI涨幅虽然温和,但是其结构问题须认真对待。2010年CPI上涨虽仅有3.3%,但食品价格涨幅较大,高达7.2%,不容轻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当前我国基尼系数接近0.5,表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低收入人群对食品价格的上涨非常敏感,而2010年CPI上涨中正以食品价格的上涨为最高,再加上2010年游资频频热炒食品类商品,造就了一个个“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严重扰乱民生的负面案例,因而民众的直观感受与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率严重不对称。因此,要充分重视对民生的关切,尤其是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对普通民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设法通过物价补贴等手段来对冲物价上涨对这部分民众的影响。
因此,从物价的角度看,3.3%CPI涨幅并不能成为判定经济过热的依据。但是其背后的流动性因素以及价格上涨的结构问题却不容轻视。相关政策调整在注意这些问题以防通胀的同时,也应注意政策的连续性以保增长,而不应只顾一端,盲目逆转宏观政策。此外,由于应对这个问题单靠宏观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此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以及居民收入的增长相对较慢。“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并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要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步的原则。因此,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未来我国居民收入的较快增加,民众对物价上涨的承受程度也将水涨船高,而经验数据表明我国长期的CPI涨幅均值在5%左右,因此本文认为未来调整CPI的既定目标为4%较为适宜。
PPI、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在合理范围内
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作为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也可以作为考察通胀程度以及经济是否过热的参考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1978年至2010年的32年间PPI年上涨率均值为4.7%,标准差为6.9个百分点。而2010年的PPI涨幅为5.5%,不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且接近我国PPI涨幅的长期均值,因此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运行来看,经济没有过热。
篇7
关键词:微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128-01
一、《微宏观经济学》及其特征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包括的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并根据价格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当市场上某商品供大于求时,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其价格下降。相反,供不应求,则价格上升。二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上去,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三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去,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四是厂商均衡理论。研究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如何决策。五是分配理论。研究按照什么原则来分配。六是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理论。研究微观经济政微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杨金磊
(枣庄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东 枣庄 277000)策有利于弥补公共物品、垄断性商品等价格机制不能有效调节的缺陷。
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包括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国民收入理论。研究包括长短期的宏观经济学决定。即长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水平及失业问题;短期的AD-AS模型。二是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三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原因。四是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微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及经济政策存有较大区别。但是,二者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相互补充。即微观经济是假定资源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假定资源配置的条件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同时,二者共同组成西方经济的理论体系。二是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中,微观是研究个体行为,而宏观则是研究总体行为。因此,微观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三是《微宏经济学》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西方经济学是在社会制度的背景下,来具体分析问题。因此,二者研究方法属于实证研究领域。
二、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分析
对于初学者来说,《微宏观经济学》较为抽象且不易理解。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教学方法原因。
首先,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缺乏理性认识是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所谓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则是对任何观点都要怀疑的。同时,需要用逻辑的精确性去怀疑。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从宏观层面上看,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小,课程安排较为集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相反,大学阶段教学环境相对宽泛,课程安排比较分散,教学方法多元化。从微观层面上看,过去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经济学思想。另外,对于高中应试教学为主,向大学以自我学习为主的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再加上,课程的抽象、理论性强、难以理解更是让入学新生学习西方经济学难上加难。因此,入学新生无法形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进而缺乏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理解缺乏是学习困难的关键原因。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理论成立的前提。因此,学习经济学必须从正确的理解假设条件开始。诸如:在学习《微宏观经济学》之前必须理解基本假设。一是“经济人”假设。把人的本性假设为利己的,企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完备信息”假设。在“完备信息”条件下,人们拥有做出决策的一切信息。三是“完备市场”假设。在“完备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充分。四是资源稀缺性假设。正是因为人类欲望无限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性,才有必要深入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
再者,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模型重视不够是学习困难的直接原因。经济学模型是深刻认识和理解原型问题而对其所作出的一种抽象和升华的概括。尤其是通过经济学模型来分析经济问题,更加直观、更加清晰、更加简化、更加利于理解。因此,重视经济学模型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
另外,教学方法陈旧,理论介绍过于枯燥乏味是学习西方经济学困难的又一直接原因。
三、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方法
当前,针对二批本科学生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惑。笔者认为,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专业老师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首先,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一是适时开展相关经济学讲座。尤其是结合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其现状及原因。二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言简意赅、通俗的语言讲解尤为重要。三是采取案例教学,并将典型案例融入经济学理论当中。
其次,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出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二是注重通过适时反问,来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重视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再者,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一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经济学的基本结构。经济学研究不仅是关于生产、成本、价格、供求等方面,也不单是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问题。而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规律的社会学科。二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另外,要求老师必须采取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取“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看清全过程及各种逻辑关系。同时,还要多注重激励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多激励、多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的过程中注重眼神、肢体语言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亚钧.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应用能力;《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230-02
在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西方经济学》是核心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不仅是讲授一些基本经济理论,更重要的是,应着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具有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理论来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
1.内容庞杂。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分支。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以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由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构成。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以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由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构成。
2.抽象化,理论性强。西方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西方经济学通过运用抽象方法,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一些非主要的因素与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身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导致理论性和逻辑性强。
3.数形结合分析比较普遍。 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分析工具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几乎涉及了经济学的所有研究内容。数学作为最严谨的一种分析工具,借助数学模型可以把模糊的东西清晰化,从而能够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发展趋势。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数形结合分析比较多,学生难以消化。由于西方经济学内容庞杂,理论性强,在教学上老师使用数形结合分析比较多。而高职学生理论基础本来就相对比较差,面对数形结合分析,学生一方面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对理论性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容易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一般是一学期45课时左右完成。教师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和单纯灌输理论知识为主,容易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目标不明确,未能体现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上体现的教学目标只有知识目标,缺乏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学习西方经济学,仅仅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要学会运用所学原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帮助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或者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内在素质,能够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4.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目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课程采取期末闭卷考试方式,侧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西方经济学知识的能力。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一门理论经济学,但现实生活的很多经济学现象都可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来解释。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路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
《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应实现三个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是指课堂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目标是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态度目标是指做事应具有的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多且有些原理抽象复杂,所以大部分老师课堂时间都在讲解知识性内容,造成对其他教学目标的忽略,所以我们应结合经济学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减少课堂知识内容的讲授,将教学目标调整到教会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上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为了解决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弊病,切实地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1.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可以以案论理,能够提供真实的经济情况,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知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应用和升华。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应尽可能贴近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介绍机会成本时,列举现在同学们上大学而放弃了出去工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计算自己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在讲授需求规律时,列举在节假日大型的卖场经常做促销活动,说明“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在讲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可以讲同学们在口渴时喝饮料的案例。在讲外部效应时,可以讲同学们在学生宿舍唱歌的案例,有的同学爱听音乐,有的同学爱安静,爱听音乐的同学在宿舍内放大声的音乐产生了消费的负外部性。
2.参与性教学。参与性教学,是指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体的行为参与,注重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从而教会学生学习。它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感受,强调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和“从做中学”的模式。
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参与性教学的实施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组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性学习、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的学习情境就是合作性学习,因为这种情境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例如,在供求理论章节,将班级分成每5个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近几年石油价格和小排量汽车销量的相关资料,找到其间联系,深刻理解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学习,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学更有效地进行。分组学习过程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使得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接受与传递过程,更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便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作一定的调整。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学习或称个别化学习。例如,在经济增长章节,指导同学们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搜集最近二十年的中国 GDP 的增长情况,并且查看各产业增长的情况,分析经济增长的原因。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探究教学。探究教学的本质在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自身的实践活动为主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把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宏观经济政策章节,让同学们收集整理2012年国家出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探讨这些政策对目前的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对国家目前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考核方式多元化
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学习结果的考核结合起来考核,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的考核主要是学生的出勤率,通过出勤率的考核保证学生课堂的学习时间;课堂表现和参与互动的情况、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任务完成情况,促进学生平时注重思维的训练。学习结果的考核期末考试采取灵活方式。期末考试可以采取闭卷方式,可以采取开卷方式,也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答辩方式等。考评主体多样化也是很有效的方式,采用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考评相结合的新方式,打破老师作为单一评价的主体。学生自评能够让学生明确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还不足,有待改进。特别是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有些同学可能没有认真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却由于所在组的出色表现而得高分,这时可以采用组内学生匿名互评的方式,确保真实情况的掌握。
(四)增加实践教学的力度
实践教学根据课程内容、专业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充分考虑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来选择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从现实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质出发并且紧密结合经济学理论课程内容。例如在讲授“收入分配理论”时,可要求学生利用业余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数据,计算出某地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并根据结果分析该地区贫富差距现况,最终完成调查报告。这种方式无疑为学生构建一个调研平台,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挖掘自己的潜能。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高专院校应该考虑如何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教学,把知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机统一起来。作为财经类专业其他课程的先导课《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开设,应该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宽阔的视野,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从而满足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魏玮,李春米.财经类专业型高层次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8,(10).
篇9
关键词:财政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 国际贸易专业财政学的学科特点及内容体系
伴随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逐渐从供给不足型经济过渡到需求不足型经济,宏观经济层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观念逐渐加强,政府职能的定位也必须加以调整。《财政学》是教育部确定的“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财政学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学习《财政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强财政管理工作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弄清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和基本政策制度,并且,懂得运用这些理论和政策制度分析、认识经济财政中的现实问题;熟悉财政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
二、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1、理论讲授法。理论讲授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的课堂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我们可以把财政学的内容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对财政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整个财政收入和支出循环的介绍和描述,即“过程”的展示,二是对上述过程产生原因、动力、特点、问题等的总结和思考,即“规律”的揭示,就其性质来说,在上述两部分中,均贯穿着理论的阐释,所以对这些理论进行明晰的讲解和阐述是完全必要的。
2、课堂讨论法。理论知识需要学生掌握,新的教育理念需要学生接受,但也不能由教师完全生搬硬套地灌输,填鸭式的灌输往往会引起学生反感,从而影响接受效果。所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它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使学生在讨论中消化理解知识。
3、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由理论走向实践过程中的配合与协作。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合作,理论就不能传授给学生;没有学生对教师的合作,理论就不能转化为能力,学生就不能把握教学技能。因此,合作也是为了发展学生技能和取得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协作的关系,教师注重理论阐述讲解的清晰明了,学生注重接受知识的主动获取和有效吸收,教师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极高,师生的合作呈现良性循环,使教学和学习两方面的效率大大提高。
4、案例教学法。案例学习在财政学课中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即使掌握了关于教学的理论,也不一定就能运用其分析现实的问题,学生只有在实践课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训练,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和现实的国际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经典案例较多,包括世界性经济危机、云南红塔集团的国企发展、陈天桥盛大集团的创业经历、国家购置税调整对于中国车市的影响、印花税的调整对于中国股市的影响、97年国家宏观调空政策对于社会供求平衡的影响等,同时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案例,然后安排专门时间进行案例交流。
5、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相比,可以把讲授内容和背景资料、重点概念知识点提示、重点问题提示、思考题、参考文献等与图片、色彩、声音、动画、影像资料等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把枯燥难懂并相对静止的书本知识,变成易于接受,一目了然并处于动态的屏幕画面。对学生感官的综合刺激效果比传统教学模式要强的多,学生课堂的积极反应程度明显加强,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三、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设置教学重点
由于财政学教授的对象是我经法系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因此,在教授财政学这门课时,需要结合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使教授的知识可以在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1、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环节是报关出口的环节,而这一环节涉及到税法、税收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财政学的教授中,重点为学生介绍出口退税的相关概念和流程,“免、抵、退”三步如何计算,关税如何退,增值税如何抵扣。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让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出口这一环节所涉及到的税法税收和国家宏观调控层面的政策法规,以便对具体货物的报关纳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部分会去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工作。对于外资企业这一块,在财政学的讲授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外商投资企业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同时,对于一些涉及到外商企业的特殊规定,需要重点提出来归纳总结。
3、在宏观层面上,国际贸易的状况直接涉及到我们国家每年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对于财政学关于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中,有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适度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因此,在对国际收支平衡问题的讲解中,必须结合国际贸易的特点,对于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性收入予以补充讲解。
4、企业在做外贸的过程中,产品的价格直接涉及到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本国市场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又构成产成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一方面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另外也受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其中财政学中的财政货币政策——相机抉择机制就对市场价格有明显的影响。这就有必要让学生清楚的掌握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所灵活变动的扩张性或者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及其目的和手段。以便未来在企业工作中,对于宏观经济形势有个清醒的认识。
任何一门课程的建设都需要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对国际贸易专业财政学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只要在实践上努力尝试,从理论上认真总结,就会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邱华炳.财政学教程 [M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大数据;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6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0 引 言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等现代网络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通过网络浏览、搜索、购物等行为产生的数据日益增多,致使人们迈入了数据以大量性、多样性、价值性和高速性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在我国,大数据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全面推广大数据应用和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了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目前,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影响着人们的理念、行为和习惯,其中,本科高等教育也深受影响。随着大稻莸募铀俜⒄梗现代教学技术不断转型升级,出现了慕课、微课、翻转课程等新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本科教学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如何追随大数据时展带来的深刻改革,对教师掌握日新月异的现代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已有学者探讨了大数据对应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和管理统计学等课程教学的影响及相应的调整策略。尽管刘涛雄和徐晓飞(2015)、姜疆(2016)、申红艳 等(2014)探讨了大数据时代的宏观经济分析,但鲜有文献研究大数据对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影响。因此,本文拟在大数据时代探讨宏观经济学本科的教学改革。
1 宏观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中一门承上启下的基础课程,是经济管理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解释同时影响许多家庭、企业和市场的经济变化,主要考察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短期的经济波动、长期的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问题。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宏观经济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如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不强;考核方式偏向固定化等问题。
1.1 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宏观经济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比较强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理论可以指导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但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以讲授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为主,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清楚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内涵,任课教师往往会用大量的时间去讲解这些理论知识,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但占据了太多的课堂时间、消耗了教师太多的精力,教师在课堂上基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区开展实践性教学。
1.2 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不强
大多数高校的宏观经济学仍采用教师课前备课,课堂上讲授教材附带或自作的PPT,课后解答疑难问题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且教师课堂讲授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学生在课堂上以被动听讲为主,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不强,这不利于提高学生提问、探索、思考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深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完全掌握了教学进度,学生基本上按教学大纲进行学习,自主安排学习的空间不多,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考核方式偏向固定化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课程成绩一般按照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成绩等)与期末考试成绩3∶7或4∶6的比例加权平均组成。这种考核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相对客观地检验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内容的情况,但也可能存在教师在试题命题过程中因为没有为主观题和客观题设置合理的比例,而出现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通过考前死记硬背获得高分的问题,未能检验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也未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2 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大数据时代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带来了海量的数据和新颖的案例等资料,为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既丰富又生动的素材,为推进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大数据时代,对宏观经济学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为学习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财政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并为参加研究生入学、政府机关、金融机构、高校等用人单位的招聘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2.1 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理念
大数据时代要求人们要形成大数据思维,同样,大数据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也需要具备大数据的思维。为了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理念,任课教师要紧紧跟随大数据时展的步伐,积极参加各种运用大数据改进教学的培训、进修,认真学数据时代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并不断将这些教学技术和方法引入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
2.2 多渠道丰富教学内容
第一,添加大数据时代的海量数据信息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存在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任课教师可辅之以海量数据信息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与纯粹理论知识教学不同,基于现实经济现象的数据案例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并提高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时,可分别引入基于扫描数据、网络搜索数据、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预测CPI等案例分析。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所有章节的内容基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到大量相关的数据信息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可以更新、修订教学大纲、教案和讲义,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增加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更加繁重艰巨的任务,因此,宏观经济决策对宏观经济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完善政策制定和决策机制:注重运用互联网、统计云、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有必要加入宏观经济分析。
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主要通过对比宏观经济指标、构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仿真宏观经济动力系统,对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加以判断和预测。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规模大、类型多,拓宽了宏观经济分析所用数据信息的来源,并提高了数据信息获取的时效性。目前,国内外运用大数据的概念、方法和技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预测(尤其是现时预测)、宏观经济分析技术、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数据挖掘等领域。
第三,借助大数据时代媒体报道拓宽知识面。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可推荐学生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经济信息联播、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等财经类电视节目;《21世o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报纸杂志的财经报道,多渠道关注宏观经济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3 加强实践性教学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国内外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是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目标。因此,任课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实践教学。
大数据时代的宏观经济学本科实践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出发点,任课教师可以以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大数据资源为基础,结合与大数据相关的课题、论文,将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研究前沿引入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现实经济问题进行选题,如何结合宏观经济学理论构建数学模型,如何查找和整理文献,如何搜集大样本的宏观经济数据,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并加以修改等方式增加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中,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其研究学习能力。
此外,还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战略开展实践性教学。“走出去”是指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统计局、发改委、经信委等与宏观经济运行紧密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互联网、金融、电信、零售等应用大数据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加强与这些单位开展深入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宏观经济学实践活动。“请进来”是邀请这些单位既熟悉宏观经济学分析,又精通大数据分析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为学生开展报告、经验交流座谈会。
2.4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大数据时代的在线教学平台、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为实现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了保障。具体来说,教师可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制作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接着按照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要求,从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出发,将每章节内容制作成PPT、视频、练习题、测试题、讨论题、评分标准等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样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在线教学平台采用交互式的短视频学习模式,以10分钟左右的片段式多媒体视频为主,并在线完成配套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掌握枯燥无味的宏观经济学原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线教学平台为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教师和教师之间搭建了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可以相互发表观点、交流意见、提问、解答等,有利于增加师生的互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此外,在线教学平台会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忆退化曲线提醒学生哪些内容需要及时复习,进一步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平台记录的学生信息进行分析,可提炼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学习状态等信息,依此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
2.5 实施多元化考核
在大数据背景下,宏观经济学课程应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既考核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考核学生在线学习和参与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等情况。如,其可根据教学平台记录学生完整的在线学习过程(包括每一个知识点内容的学习进度、完成配套练习和测试的情况,完成答题的时间、答题的熟练程度、答题的顺序和答题的次数等),并结合参加实践性教学的情况、对各部分内容掌握的情况、课堂表现、出勤等综合考核,给出合理的课程成绩以及相应的评价。
3 结 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提供大量的数据和丰富生动的案例等资料。在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中,应紧扣大数据时展的脉搏,充分把握好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有利条件,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大数据资源,合理运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大数据服务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白雪.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应用经济学教学改革模式探析[J].经济师,2016(3).
[2]方霞.教育大数据助力《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3).
[3]卢盛峰.大数据背景下《财政学》本科教学改革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
[4]朱建平,李秋雅.大数据对大学教学的影响[J].中国大学教学,2014(9).
[5]刘帆.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管理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5).
[6]刘涛雄,徐晓飞.大数据与宏观经济分析研究综述[J].国外理论动态,2015(1).
- 上一篇:小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下一篇:纪律处分条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