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处罚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土资源处罚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强化闲置土地管理,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防止新的土地闲置,国土资源部最近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1999〕第5号令,以下简称《办法》)。为保证该《办法》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现将《办法》转发给你们,并结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非农业建设闲置土地管理的通知》(粤府〔1998〕72号)精神及我市实际情况,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虽已发建设用地方案图,但逾期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用地,所发建设用地方案图一律废止。
二、已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但未按期开发建设的闲置土地,从确认闲置之日起,每年按地价款的10%征收土地闲置费。
三、对至今闲置未用的行政划拨土地,必须最迟于1999年12月31日之前向市规划国土局或其派出机构申请补办土地出让手续。凡逾期不申报的,市规划国土局将依法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四、已列入收地范围的闲置土地,市规划国土局要严格按有关法定程序依法收回。未列入收地范围的闲置土地,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律征收土地闲置费,并督促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发建设。超过规定时间仍然闲置的,将依法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篇2
一、土地闲置的行政调查
《办法》第5条规定,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现有涉嫌构成闲置土地的,应当在三十日内开展调查核实,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出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在接到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要求提供土地开发利用情况、闲置原因以及相关说明等材料。《办法》第6条对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包括的内容作了规定:1.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2.涉嫌闲置土地的基本情况;3.涉嫌闲置土地的事实和依据;4.调查的主要内容及提交材料的期限;5.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6.其他需要调查的事项。《办法》第7条规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闲置土地调查的方式包括:1.询问当事人及其他证人即证人证言;2.现场勘测、拍照、摄像即勘察笔录和视听资料;3.查阅、复制与被调查人有关的土地资料及其他审批资料即书证;4.要求被调查人就有关土地权利及使用问题作出说明即当事人陈述。进行行政调查的主体是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非人民政府。行政调查对土地使用权人并未产生权利义务的实质影响,因此,土地使用权人对行政调查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可以提讼。
二、土地闲置的行政确认
根据《办法》第2条第1款规定,闲置土地是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为防止土地使用权人采取假动工手段而规避法律,《办法》第2条第2款规定,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1/3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中止开发建设满1年的国有建设用地,也可以认定为闲置土地。《办法》第30条第1款规定,动工开发是指依法取得施工许可证后,需挖深基坑的项目,基坑开挖完毕;使用桩基的项目,打入所有基础桩;其他项目,地基施工完成1/3。《办法》第9条规定,经调查核实,符合闲置土地条件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作出闲置土地认定书。闲置土地认定书是行政确认的一种表现形式,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向行政相对人送达该法律文书,其拒绝签收的,可以采取留置送达、公告送达、邮寄送达等有效方式进行送达。《办法》第10条规定,闲置土地认定书应当包括:1.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2.闲置土地的基本情况;3.认定土地闲置的事实、依据;4.闲置原因及认定结论;5.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办法》第11条规定,闲置土地认定书送达后,作出认定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通过门户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开闲置土地的位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名称、闲置时间等信息;属于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导致土地闲置的,应当同时公开闲置原因,并书面告知有关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汇总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的闲置土地信息,并在门户网站上公开。闲置土地在没有处置完毕前,相关信息应当长期公开。闲置土地处置完毕后,应当及时撤销相关信息。行政确认的主体是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非人民政府。闲置土地的确认是行政处罚的前提条件,因此,该行政确认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土地闲置的行政处罚
土地闲置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以人民政府名义对其进行制裁,因此,征缴土地闲置费和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属于行政处罚。《土地管理法》第37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6条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两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15条也有相关规定。上述法律行政法规对处罚的具体形式和操作未做细化规定,《办法》第14条规定,因土地使用权人开发资金不足或者囤地、炒地造成土地闲置的,按照下列方式处理:1.未动工开发满1年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下达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书,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费不得列入生产成本。《办法》第30条第2款规定,已投资额、总投资额均不含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款、划拨价款和向国家缴纳的相关税费。2.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下达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书,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闲置土地设有抵押权的,同时抄送相关土地抵押权人。《办法》对处罚主体进行调整,规定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人民政府,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职权的问题上,作为下位法的规章不得改变职权。事实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经人民政府批准后作出处罚决定区别于人民政府直接作出处罚决定,职权法定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因此,《办法》第14条规定的职权对执法实践是误导,将导致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职权,难以得到司法审查的支持。
《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规定,较大数额罚和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应当进行听证,征缴土地闲置费和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都属于较重的行政处罚。听证主体即处罚主体人民政府向行政相对人发出拟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告知通知书和拟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告知通知书。而《办法》第15条规定,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作出征缴土地闲置费、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前,应当书面告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要求举行听证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依法组织听证。笔者认为,《办法》规定的听证主体违反行政处罚“谁处罚谁听证”原则。人民政府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1.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2.当事人在限期内提出听证要求,当事人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要求;3.告知当事人听证时间、地点;4.公开听证;5.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听证;6.听证委托;7.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8.制作听证笔录;9.审查听证结果报告,作出处理决定。《办法》第16条规定,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书和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书应当包括:1.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2.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3.决定的种类和依据;4.决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5.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6.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7.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办法》第8条规定,属于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动工开发延迟的情形包括:1.因未按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期限、条件将土地交付给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致使项目不具备动工开发条件的;2.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依法修改,造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不能按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用途、规划和建设条件开发的;3.因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需要对约定、规定的规划和建设条件进行修改的;4.因处置土地上相关群众事项等无法动工开发的;5.因军事管制、文物保护等无法动工开发的;6.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其他行为。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土地闲置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属于政府原因或者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土地闲置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土地闲置原因说明材料,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经核实后应当与土地使用权人协商一致,选择下列方式处置:1.签订补充协议,重新约定动工开发期限、竣工期限和违约责任。从补充协议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起,延长动工开发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2.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规划条件重新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并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规划条件核算、收缴或者退还土地价款,改变用途后的土地利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3.待原项目具备开发建设条件,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重新开发建设。闲置土地由政府安排临时使用,从安排临时使用之日起,临时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4.协议有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5.对已缴清土地价款、落实项目资金,且因规划依法修改造成闲置的,可以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置换其他价值相当、用途相同的国有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涉及出让土地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在合同中注明为置换土地。6.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其他处置方式。《办法》第13条规定,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协商一致后,拟订闲置土地处置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土地出让合同定性为民事合同,出现政府原因或者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土地闲置的,按照变更、解除合同原理处理。
《办法》第13条第2款规定,闲置土地设有抵押权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拟订闲置土地处置方案时,应当书面通知相关抵押权人。闲置土地业已设立抵押权,征缴土地闲置费、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害于抵押权保护。拟订闲置土地处置方案或者作出征缴土地闲置费、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处罚决定不仅仅是书面通知相关抵押权人的问题,而是应当衔接好抵押权的有效保护。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企业破产法原理,税收优先于民事债权,民事债权优先于行政处罚。人民政府作出征缴土地闲置费、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处罚决定不得对抗抵押权。
《办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对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书和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书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有权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这既是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护,也是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
四、土地闲置的行政强制执行
《办法》第17条规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自征缴土地闲置费决定书送达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缴纳土地闲置费;自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书送达之日起30日内,到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登记,交回土地权利证书。《办法》第18条规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也不履行相关义务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逾期不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登记,不交回土地权利证书的,直接公告注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和土地权利证书;2.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众所周知,《土地管理法》没有赋予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强制执行权,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设定进行了规范和限制,因此,以部门规章的形式设定注销登记强制执行权缺乏法律行政法规依据,在相应的司法审查中难以获得法院的支持,因此,收回土地使用权应当由法院强制执行,即法院作出执行裁定后国土部门再行注销登记;征缴土地闲置费属于金钱罚,法律没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金钱罚的强制执行主体也是法院。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在处罚决定期限届满后3个月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篇3
一、规范案件查处工作程序,切实提高案件查处工作水平
(一)严格按标准立案。部《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明确立案标准涵盖“非法转让土地、非法占地、破坏耕地、非法批地和其他类型”等5大类违法类型,目前在全市案件查处工作中,有些地方偏重于立案查处非法占用土地、非法出租农民集体土地的违法行为,而对其他形式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大,各级具体办案的国土执法队伍要认真学习、理解部《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详细列举的各种类型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全面掌握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具体特征,在执法巡查、检查、调查中及时发现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并及时办理立案手续,高度重视对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立案,防止出现“该立案而未立案”的渎职行为发生。
(二)坚持按程序查案。全市案件查处工作要严格按照“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决定处理意见—告知、听证—行政处罚决定—执行—结案”的基本程序,环环相扣,稳步推进。违法案件自受理之日起,一般应在2个月内查处结束;对上级交办、督办的案件,自受理之日起,一般应在1个月内查处结束。对不符合立案条件、不予立案查处的,执法队伍要提出不予立案的事实和理由报局领导批准。各级国土执法队伍要切实充分依法有效履行好法律赋予的检查权、调查权、制止权,现阶段特别要创新履行制止权的方式,在有效制止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有效制止率。
(三)提高科技办案水平。各级国土执法队伍要切实使用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熟练运用“案件查处”、“综合统计”等软件子系统,发挥网络办案优势,及时通过软件汇总上报数据,实行案件信息收集与上报的电子化、网络化、便捷化,由传统办案向“数字化”办案转变,提高案件办理的整体水平。结合“案件查处”系统中提供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等27种文书格式以及查处流程导航,规范案件查处文书;通过“综合统计”系统反映的各类数据情况,及时掌握总体动态和趋势,科学引导案件查处工作。
二、准确确定查处案件性质,切实提高案件查处工作质量
(一)坚持案件集体会审。各级国土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会审制度,上报案件未经会审,一律不予审批。会审会议要加强对涉案难点、疑惑点、分歧点进行分析讨论,对案件定性、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集中审议和综合审查,并可邀请监察、公安、检察院等部门派员参加案件讨论,就违纪构成,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等问题进行咨询,提升案件审理水平,确保案件定性准确。
(二)做到案件证据准确、事实清楚。对所有立案的违法案件,各级国土执法队伍要全面收集涉案材料,做好物证、书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调查笔录和勘测笔录、鉴定结论等各种证据的采集、查证和固定工作,通过查看时间顺序、主体关系、数据联系等方法,仔细审查案件材料的真实性、关联性。未经查证属实的,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三)做到卷宗材料齐全。各级国土执法队伍要严格按照《市行政处罚案件文件材料归档整理办法》等文件规定,结合部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案件台账,做好电子文书和纸质版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将办案过程中涉及的文书、图件、照片等,编页装订,立卷归档,促使案卷材料规范有序、清晰齐全。
三、加大违法案件执行力度,切实提高案件查处威慑作用
(一)严格落实处罚决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各级国土执法队伍要督促违法当事人积极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主动纠正违法行为,该退还土地的退还土地,该罚款的及时缴纳罚款,该拆除的拆除到位,该没收的建筑物、构筑物应没收到位并移交相关部门;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履行,又不申请复议,也不的,要在规定时效内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手续,并做好配合协助工作。
(二)依法依规移送案件。要按照部、省文件规定,做好案件移送工作。各级国土执法队伍在查处案件过程中对应当追究相关人员党纪政纪责任的,要依纪依规及时向有关纪检监察机关办理移送手续;发现单位或个人违法行为达到刑事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要依法及时向有关公安机关办理移送手续;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贪污贿赂、渎职等行为,达到刑事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要依法及时向有关人民检察院办理移送手续;在办理案件移送时,应将有关案件的资料副本一同移送,并做好移送登记台帐,配合被移送机关依法作出处理,处理结果装入案卷。
(三)合力推动案件执行。各级国土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主动联合公安、检察院、法院、纪检监察、建设、规划等部门,充分利用综合执法手段形成执法合力,共同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各级国土执法队伍要建立健全查处案件抄报告知制度,将案件查处情况及时告知供水、供电、工商、发改、规划、建设、房产和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等部门,达到停水、停电、停办效果,形成依纪依法联合执法局面,彻底切断违法行为后路,增强案件执行实效;通过网上通报、报纸登文、广播和电视宣传等形式,对典型案件执行情况全程报道,公开曝光,增强查办案件的影响力和威慑力。
篇4
一、涉企执法检查对象
通过巡查、举报、卫片检查等方式发现有疑似违法用地、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企业。
二、涉企执法检查方式
在对疑似违法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执法人员应按照《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依法开展检查。可以采取的检查措施有:
1、进入违法现场进行检查、勘测、拍照、录音、摄像;
2、对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要求就与案件有关的问题作出说明;
3、要求被调查的企业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查阅和复印相关材料,收集证据;
4、责令有违法用地或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企业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三、涉企执法检查要求
各执法单位要深入开展土地、矿产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涉企执法,保证执法检查的公平公正。在对疑似违法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执法人员应做到:
1、检查前,经本单位负责人同意并进行登记;
2、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少于二人,并向被调查企业出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证件;
3、检查后,执法人员要及时向单位提交书面检查报告;
4、对违法企业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和没收非法所得等重大行政处罚时,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并在15日内依法向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5、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做出前,案件必须经法规处等审查部门审查;
6、按照《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的要求,使用统一规范的执法文书;
7、定期组织开展执法案卷评查;
8、倡导人性化执法,把处罚和教育结合起来,引导企业依法用地、采矿。
检查中,执法人员不得有以下行为:
1、不得影响被检查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
2、不得接受被检查企业的任何馈赠;
3、不得对被检查企业吃拿卡要;
4、不得对被检查企业进行没有法律依据的乱罚款。
篇5
我局系国土资源系统负责矿产资源行政管理的参照执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以下简称《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行政矿产资源行政执法职能。主要职责是:
1.监督检查《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执行情况;
2.受理对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并通过巡查、卫片执法检查、媒体反映等途经及时发现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
3.核查矿产资源违法违规线索,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4.依照有关规定,向公安、检察机关涉嫌犯罪的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对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责任人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向纪检监察机关提出党纪、政纪处分建议;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根据上述职能,我局依据《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40号令)、《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1号令)、《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2号令)、《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国务院第150号令)、《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二、行政执法自查自纠情况
自我局于1996年成立以来特别是2009年人、财物管理体制上级市管理以后,我局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认真遵照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委、市政府、市矿管局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部署,坚持“服务发展保护资源、保障权益”的方针和“预防、监管、查处相结合”的原则,以及“防范在前,发现及时,查处到位”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矿产资源行政执法工作。
一是不断加大执法监察巡查力度。把各乡镇、各矿区的探矿权、采矿权纳入巡查范围,把矿山持证情况、采矿活动、安全生产、探矿权实施情况以及因探矿、采矿活动引发的矛盾纠纷等等均列入巡查内容。并把全市17个乡镇划为三个片区。我局各科室、队人员以执法队为主分成三个组,每个组由一个分管领导带队,实行划片包干,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对资源或矿权较集中的重点乡镇每周巡查1-2次,资源或矿权设置较少的乡镇,每半月巡查1次,有时根据需要实行各组交叉巡查,全力开展巡查工作,不断加大巡查密度和力度,确保把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活动发现在初始,遏制在萌芽。
二是不断加强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力度。在执法工作中,我们通过日常巡查、群众举报、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和各种矿业秩序整治专项行动排查等方式,发现和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对屡禁不止的非法矿点,则提请政府组织矿管、公安、林业、环保、水保、安监、水利、国土、工商、供电、乡镇政府实行联合执法进行打击。
自2009以来,我局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80件,其中立案查处80件,结案80件,实施行政处罚80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的涉嫌犯罪案件1件。
在自查自纠工作中,我局2009年以来执法工作特别是对这段时间内实施的80件行政处罚案件案卷进行了全面清理。从清理情况看,我局行政执法工作贯彻执行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在打击和查处各种非法矿业活动中认真执行了《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以及相关政策。实施行政处罚行政裁量权等方面均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土资源管理的有关规范及标准,没有同案不同罚、同类案件不同罚的问题。从近几年来的办案力度和监管情况看,也不存在只罚不管或只管不罚和不依程序执法以及执法不公、随意性、选择性执法等现象。
篇6
第二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实施统一征地,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统一征地是指根据项目建设需要,经国务院或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为国有的行为。
第三条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县辖区内统一征地工作,县统一征地办公室具体承办统一征地业务工作。
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
第四条建设用地单位不得与被征地单位或农村村民商定征地事项。
第五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由县统一征地办公室负责组织对被征收土地进行现场勘察、测算,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与用地单位签订《统一征地(拆迁)实施协议书》,与被征地村组协商签订《征地补偿协议书》。乡镇政府协助做好征地补偿协议的签订、实施及涉及人员安置、社会保障和征地补偿费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征收土地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以及发展经济与稳定农业基础的关系。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原则上不得征用。确需征用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统一征地必须坚持政务公开,依法补偿,妥善安置,严格管理,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依法维护建设用地单位、被征地单位和农村村民合法权益的原则。
第八条统一征地实施程序
(一)用地单位或拟用地单位向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初审并报县统一征地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由县统一征地办公室具体负责征地事宜。
(二)县统一征地办公室负责征地全过程,也可以委托乡镇、园区或管委会实施统一征地的相关工作。
(三)县统一征地办公室对拟定征地地块所在的村组进行告知后,组织相关单位对被征收土地的现状进行核实登记,拟定征收土地方案和补偿安置方案。依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下发《征收土地方案告知书》和《听证告知书》,书面告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求听证的,应提出书面申请,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组织听证,做好听证笔录;放弃听证的,被征地单位应出具放弃听证的说明材料。县统一征地办公室与被征地集体签订《征地补偿协议书》。
(四)征收土地方案和补偿、安置方案经县政府批准后,报请省市人民政府审批。
(五)县政府自收到批准征地文件起10个工作日内,按照国土资源部《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村民小组《征收土地方案》公告,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六)县统一征地办公室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在《征收土地方案》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地所有权人为单位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七)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土地政策供应土地,依法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第九条征收土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标准补偿。
第十条因征地造成被征地农民失去生活来源和就业保障的,按照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方面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办理。
第十一条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后抢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抢种的农作物、树木等,不予补偿。
第十二条能源、交通、水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以划拨形式供地的重点建设项目,所征土地可按规定标准低限补偿。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国家、省、市、县确定的管线工程用地,除站点设施用地按征地补偿标准补偿外,依法取得地下管线用地等土地他项权利的,造成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实际损失的,由用地单位给予适当补偿。
第十四条征地补偿费用由建设用地单位缴财政部门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征地补偿。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挪用。
征地补偿费收取、支付情况,由县财政、审计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征收土地造成地上地下管、线、路等迁建改建的,由县人民政府协调,建设用地单位支付相关费用。
第十六条在统一征地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产生的征地费用,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与建设用地单位另行据实结算。
第十七条征收耕地用于建设的,必须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政府规定的耕地开垦费缴纳标准向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
门缴纳耕地开垦费。
第十八条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的,建设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复垦条件或复垦不符合要求的,按照《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向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
第十九条经批准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用地单位应当按照省、市有关规定标准向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缴纳征地管理费。
第二十条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阻挠、干扰依法征地工作,对破坏征地工作情节严重的,由公安、司法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第二十一条对在统一征地中违反国家规定收费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物价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监察部门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的单位和人员,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违反财政、审计法律法规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实施统一征地中、、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7
一、关闭工作的意义及范围和目标
(一)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整体框架的扩展和省级卫生县城的创建,我县县城的城市功能日益完备,生态和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然而,县城规划区内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大量排放烟尘,污染环境,老百姓怨声载道,频频反映,并且有些企业采矿许可范围内的粘土资源已经耗尽,远距离超范围非法取土,破坏环境;有些企业影响城市道路建设,阻碍了城市发展。因此,关闭县城规划区内的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对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环境,推进城市建设,创建一个文明、卫生的县城以及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范围
关闭县城规划区内三角乡建材厂、涂埠镇建材厂、永兴乡南津建材厂、永兴建材厂、永丰机砖厂等5家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
(三)目标
年12月26日前关闭上述5家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
二、步骤和措施
(一)调查摸底阶段(年11月2—10日)
1、11月5日前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县环保局、县工商局、县安监局、县经贸委、涂埠镇、三角乡、永丰垦殖场负责对县城规划区内的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摸底。
2、11月10日前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县环保局、县工商局、县安监局、县经贸委、县政府法制办负责查找关闭规划区内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的政策及法律依据。
(二)宣传发动阶段(年11月11—25日)
1、11月2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关闭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关闭的具体工作。
2、11月23—25日,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县环保局、县工商局、县安监局、县经贸委、县政府法制办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通过电视、宣传车、广告栏等方式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保护土地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3、11月25日前,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县环保局、县工商局、县安监局、县经贸委、县公安局发出《关闭县城规划区内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通告》,并逐家上门告知县城规划范围内的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
(三)关闭阶段(年11月26日—12月26日)
1、11月26日前,县建设部门书面告知县国土资源部门县城规划区内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名单。县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依法停发或收回《采矿许可证》。
2、11月27日前,县国土资源部门依法停发或收回县城规划区内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的《采矿许可证》,并告知县工商部门和相关企业,同时对无采矿许可证和超范围取土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3、11月27日前,县工商部门依法吊销县城规划区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并责成企业停止实心粘土砖的生产经营活动;县安监部门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告知企业;县环保部门依法对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责令停业,并对未通过环保许可的作出其它相应的处罚决定;县水务部门依法对在河道、滩涂及圩堤附近等处取土的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作出处罚决定。
4、12月26日前,采取联合执法行动,对县城规划区内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的生产区停水停电。
三、明确职责
由涂埠镇、三角乡政府及永丰垦殖场分别负责辖区内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的具体关闭和善后工作;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采矿许可证停发或收回;县建设部门负责提供县城规划区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名单;县环保部门负责加大规划区内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环保执法;县工商部门负责营业执照的吊销;县安监部门负责安全许可证的收回;县水务部门负责禁止在河道滩涂非法取土;县经贸部门负责实施方案草拟及关闭企业转轨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申报,并牵头负责按方案组织实施该项工作;县公安部门负责打击关闭过程中出现的阻挠执法等违法犯罪行为;县供电、供水部门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对县城规划区内的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生产区实行断电、断水;县局负责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关闭过程的来信来访工作。
四、加强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关闭县城规划区内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县关闭县城规划区内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担任组长,县公安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县环保局、县工商局、县安监局、县经贸委、涂埠镇、三角乡、永丰垦殖场等单位领导为副组长,县法院、县局、县政府法制办、县交通局、县质监局、县水务局、县房管局、县供电公司、县供水公司为成员单位。各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在县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共同完成关闭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工作。
篇8
一、精学重教,广泛宣传,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加强
1、系统内学__训长抓不懈。我们把干部职工的法律培训和法规教育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了学法制度,局领导班子成立了学法中心组,局机关将每周五定为固定学法日,每年都举办1-2次系统内干部职工学__训班,同时不断创新教育模式,除集中学习外,我们还邀请省、市法律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举办法制讲座,建立学法档案,以考促学,举办法规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两年来,我们先后举办各种形式的法律培训班20次,培训人员20__多人(次),通过考试全部达到优良以上成绩;组织法律法规知识竞赛5次,获奖人数达80人(次)。通过培训和严格考试,行政执法人员全部达到持证上岗,系统内干部职工法制观念进一步强化,学法用法、规范管理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年国土知识竞赛中,我局获一等奖。
2、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效果显著。今年,根据中央、省六部委有关在全国县(市)级领导干部和乡(镇)、村级基层干部中开展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有关精神,我们紧扣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的目标要求,精心组织。5月26日起对全市乡镇主要领导和部分干部共计220多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脱产培训,6月12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刊登了我市的做法。“6?25”期间,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开班,对1300名村干部进行了培训。同时,我们还每年免费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等班子领导订阅《中国国土资源报》、《国土资源通讯》。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我市县(市)级领导干部、乡(镇)村基层干部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观念意识明显增强,取得了依法依规管理国土资源的有力支持。
3、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深入人心。为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局加强了法律宣传,每年都要制定宣传方案,明确宣传重点,谋划宣传方式,创新宣传办法,将法律宣传与案例教育,送法下乡与群众受益相结合,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认真组织好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测绘日三个宣传日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标语、横幅、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市本(来源:文秘站 )级三年来,共在《__日报》出专版五期,制作电视资料片六集,订阅《国土资源报》特刊、宣传手册、画册等10000余份,编印普法学习宣传资料5册,共计15000余本,举办知识竞赛1次,演讲比赛3次。真正做到了报刊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
二、强化措施,规范操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1、加强了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我们先后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和听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保证国土资源法制工作的开展,设立了专项工作经费,为法规监察科配备了执法监察车和计算机、照相机、录音机等办案器材,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意见》、《行政处罚裁量权执行标准》、《行政执法依据目录》等。同时,建立了工作汇报和情况通报制度,对阶段性重点工作和年度工作都及时总结汇报。根据依法行政的要求,制定了《行政审批事项集体会审办法》和一套较为完善的会审工作程序,通过建立会审制度,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质量。
2、大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行政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我局对设立的行政许可事项、收费项目、规范性文件等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共清理行政许可项目12项,保留5项,清理规范性文件9个,保留3个,清理收费项目24项,保留15项,其中转经营性收费1项。同时,成立了集中行使行政许可(审批)职能的行政服务科,向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所有行政审批项目一律按要求进入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统一办理到位,驻中心首席代 表授权到位。我局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成为本单位实施行政许可(审批)的唯一窗口;在全系统实行了窗口办文制度,大力实行政务公开,将行政审批性文件办理与受理分开,受理人与办理人分开,一个窗口对外。抽调了年富力强,业务精通的同志到窗口工作,配备了比较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和查询系统,并制定下发了《窗口办文暂行规定》、《窗口办文须知》、《窗口办文工作程序》,对窗口办文的内容、运作程序、办文时限、公文督办、工作人员服务标准、奖惩措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保证了窗口办文工作的依法有序进行。我局在市直42个进市行政服务中心单位评比中,连续6年被评为“红旗窗口”,在机关内部实施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度,将本局和各业务科室的工作职责、执法依据、服务项目、承诺期限以及责任人向社会公告。
3、规范采矿权、土地使用权市场。一是全面实行采矿权、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无论是采矿权还是经营性用地的出让,都是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拟定方案,报市招拍挂领导小组预审,向纪检监察部门告知后,按程序进入市场;二是进一步加强了重大产业建设项目用地预初审工作。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用地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等土地利用事项进行了严格审查。特别是对我市污水处理厂、__沃得、靖安硬合金、丰城新高焦化等重大产业项目进行初审和预审。三是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统一供地、土地使用权和采矿权公开交易、登记等方面形成了工作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着力提高新上工业项目准入门槛,将有限土地资源向优势项目倾斜。
三、建章立制,巩固成效,依法行政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
1、全面疏理行政执法依据。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安排,制定了《__市国土资源局行政执法依据目录》,疏理出了本部门负责实施的专门法律规范4个(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行政法规14个、地方性法规7个、部委规章21个、省政府规章5个。
篇9
关键词:国土资源 执法巡查 现状 联动体制
中图分类号: P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国土资源执法巡查面临的问题概述
1.1 执法巡查中面临的法律方面的问题
在法律方面,首先是国土资源执法巡查没有清晰明确的执法依据。虽然当前我国的国土资源执法巡查所根据的相关法律为国土资源执法巡查工作赋予了一些权力,但是没有很清晰明确的规定,使得执法力度比较缺乏,相关调查工作也难以继续。其次,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缺乏完善的强制措施,使得国土资源执法巡查的处罚力度不够。例如,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国土资源执法巡查部门有“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对继续施工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有权制止”的权力,但是在实际的执法中并没有起到很有效的作用。因为行政拘留权力和强制执行权力的缺乏,对于一些违法行为,国土资源执法部门也没有办法处理。
1.2 执法巡查中面临的体制方面的问题
在体制方面,首先,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巡查机构缺乏完善的设置,执法力度不够。即使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建立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而机构中的大多数人员是由改制以往的执法监察队而成的。所以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巡查机构大多没有完善的设置,无法充分发挥执法监察力量。在管理制度上,国土资源部门在省级以下一般是垂直管理,但是实际上是只垂不直,很多国土资源执法部门只对相关领导班子进行管理,剩余的财政与人员的管理权力还是属于地方政府,如此一来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土资源执法部门执法的独立性。其次,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差异较大,大部分执法监察人员从社会上招聘,没有专业法律知识。执法监察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执法巡查人员在具备丰富的法律素养的同时,还应该拥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而我国国土资源执法巡查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差异较大,相关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时虽然非常尽责,但是由于部分人员没有足够的执法专业知识储备,在执法工作中比较被动,同时因为财政问题,有些国土资源执法巡查人员没有完善的编制。
1.3 执法巡查中面临的认识方面的问题
在对国土资源巡查工作的认识方面,首先,很多执法人员的法律观念不够强烈。部分国土资源部门基层领导缺乏较强的法律意识,没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们对于发展的暴涨和依法办事二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无法科学处理,因此一些基层领导单纯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进步,对依法用地不够重视,忽略了我国国土资源在未来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其次,人际关系对于很多国土资源的基层执法巡查工作影响较大。我国大多数国土资源基层执法巡查人员从小在本地长大,在当地的朋友和亲戚非常多,这使得一些执法巡查人员在拆除违章建筑、土地纠纷处理过程中通常有太多的顾虑。在太过熟悉的地区开展执法工作,很难真正实现坚持原则,例如,某一个违法案件在一开始的取证调查时期,就会有很多朋友亲戚的关系和招呼相继出现,使得执法巡查人员非常为难。
2、国土资源执法巡查对策分析
2.1 完善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我国国土资源的执法巡查工作不能依赖某个部门被动的执法,应该将国土资源执法检查的关口适当前移。在内部,对于土地交易、登记发证、建设用地的审批、采矿许可证的批准、土地规划等工作应加强监督管理;对外部,对于建设项目的监控跟踪应该不断强化,从而形成既能对已经形成的相关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实施查处,又能通过违法行为的事前防范、事后监管和事后监督来构建我国国土资源执法巡查的新模式。
首先,在违法行为的事前防范中应该介入执法监察力量,不断倡导文明执法,每一个国土资源执法巡查人员都应该在执法中谨遵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保持不急不躁的态度,避免由于不当的执法方式而导致群众暴力抗法、行政诉讼和上访现象的发生,使得执法成本有效降低,从而维护国土资源执法部门良好形象。而且建设用地的定址选点应该有执法检查人员参与。其次,在事中监督中应该介入执法巡查力量。在重要业务的会审中应该有执法巡查人员加入,只要是与采矿权审批、登记发证和建设用地审核等重要工作有关的,执法巡查人员都应该参加。如此才能对业务的运行状况及时了解,实现执法巡查工作的有的放矢,对于符合要求的才能进行审批并发证。最后,在事后监控中应该介入执法巡查力量,及时监控和跟踪已经被批准的土地项目,执法巡查人员应该定时分区监控已批项目,避免批少占多、用途改变和擅自转让等情况的出现,按照所批准的土地项目时间来督促项目进程,对于无法按时开工的项目,应该督促其及时复耕或再次开展招投标,从而使得土地市场保持正常秩序并促进其快速稳定发展。
2.2 建立执法管理制度及联动机制
在国土资源执法巡查工作中,首先应该对各项土地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改,使得执法巡查工作的强制力增强。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今的各项土地管理制度明显已经不能与目前国土资源土地管理的需求相适应。所以,应该以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遵循便民、透明、高效和规范的原则,然后按照目前国土资源执法巡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对于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和修改。尤其是应该增加对应责任条款,使得国土资源执法巡查的依据比较明确。同时,合理增加设立相关国土资源部门的强制执法权力,使得当前执法部门的被动地位得以改变。其次,应该构建联合执法制度,使得我国土地执法的联动机制得以推广。国土资源执法巡查工作的综合性比较强,关系到政府与社会各个层次,目前由于设备和人员数量缺乏的影响,我国国土资源执法巡查工作力量太过薄弱,因此应该主动将国土资源部门和纪检监察、公检法互相间的执法联动加强,建立起纪检监察、财政、工商和公检法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使得国土资源巡查人员的执法能力有效加强。
2.3 加强执法宣传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国土资源执法巡查部门不但要将平时的本职工作做好,还应该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工作。可以在特殊的时间开展较为集中的宣传,例如在全国土地日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法宣传;平时的宣传工作也要加强,通过宣传栏和新闻媒体等进行宣传;同时面对一些特殊人群实施定向宣传,例如对当地厂矿企业人员的宣传;另外还要加强当地领导干部的教育宣传,促使他们大力支持执法巡查工作。其次,应该提高国土资源执法巡查人员的综合素质。执法人员执法工作的好坏与广大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国土资源执法巡查的关键在于执法人员是否具备素质强、水平高、业务精、敢执法、严执法和作风正的要求。应该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认识,对他们进行适时的培训教育,使得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法律素养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严格执法并依法行政。
3、结语
国土资源执法巡查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起着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对目前国土资源执法巡查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执法监督工作的完善、执法联动机制的建立以及执法人员素质的提高三方面阐述了我国国土资源执法巡查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洪陶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困惑与思考[J].浙江国土资源,2009,(10).
篇10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勘查矿产资源。
第三条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负有监督和管理职责。各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协助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做好矿产资源勘查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县区安监、国土资源管理、公安等有关部门应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积极加强对探矿权人勘查工作的安全监管。严格程序。
第五条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的方针。鼓励矿产资源勘查中先进技术的研究运用。
第六条矿产资源勘查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矿产资源规划。
第七条矿产资源勘查除国家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外。本市境内新设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均实行有偿出让。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向上级登记管理机关申报。
第八条市、县区人民政府成立矿产资源收储机构。依法收储矿业权(含探矿权、采矿权)同时根据市、县区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适时以公开出让方式适量投放市场。对通过收回、收购或直接委托勘查评估所形成的矿产资源实施管理。
第九条依法取得的探矿权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取得探矿权的勘查作业区内进行勘查或采矿活动。
第十条探矿权申请人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履行民事义务的法人。探矿权人必须在当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国有地质勘查单位除外)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00万元。
第十一条探矿权申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探矿权时。并将核查结果逐级上报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同时将申请资料报送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自接到资料之日起十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核查。
一)否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产资源整合方案;
二)资料是否齐全。否具备资质条件;
三)否缴清探矿权价款及其它规费;
四)否存在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行为;
五)申请区块范围内及周边矿权设置情况;
六)申请区块范围内重要工程。大型设施、地质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军事等情况。
第十二条探矿权人委托地勘单位进行勘查工作的必须履行勘查合同。禁止只签合同而由投资人自行实施勘查施工的行为。
第十三条严格探矿权备案制度。探矿权人依法取得探矿权后。提交开工报告、勘查设计及主要附图。必须向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探矿权人在开工时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按照批准的勘查设计或方案进行勘查工作。办理环保、水土保持、林地占用、安全生产等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探矿权人在5年内必须完成从普查、详查到勘探的全部地质勘查工作。提交资源储量报告。勘查周期可延长到7年。期不能划定矿区范围的勘查许可证原则上不再延续,转入划定矿区范围和矿产资源开采。对大中型矿床。予以注销。经转让取得的探矿权,其勘查时间连续计算。
已取得的探矿权。期仍不能划定矿区范围、转入开发的勘查许可证原则上予以注销。也必须遵守前款规定;凡已经超过或将要达到规定期限的给予2年过渡期。
第十六条探矿权每次延续必须根据工作情况集中找矿靶区。缩小面积应不少于延续前探矿权面积的1/缩小勘查面积。
第十七条探矿权人年度勘查投入参照市场行情。按照勘查工作实物工作量核算。勘查资金投入第一年度每平方公里不低于5万元。从第三年度开始每年每平方公里不低于20万元。第二年度每平方公里不低于10万元。
如实反映年度勘查工作资金投入。探矿权人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第十八条办理探矿权延续、变更、转让的探矿权人必须同时向勘查登记管理机关和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交阶段性的地质勘查报告和已通过年检的探矿权年度报告。并将检查情况逐级上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探矿权人逾期不办理延续登记的勘查许可证自行废止。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提供的资料进行初步审查并对其勘查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第十九条矿山企业生产探矿应遵循以下规定:
一)按规范要求编制勘查设计。报采矿许可证发证机关
和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后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
二)需要委托勘查单位从事生产勘查的勘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并严格按照勘探设计进行施工。
三)矿山企业必须每半年向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生产勘查工程的进展情况。生产勘查工作结束。
四)生产勘查探明增加的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在已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或总体设计中未包括的矿山企业应在办理新增储量登记后对开发利用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方能进行开采。经原发证机关批准后。
承担生产勘查的勘查单位。不得在探矿过程中进行任何采矿活动。不得将探矿工程再转包他人。
第二十条加强探矿权年度检查制度。探矿权人必须于每年10月底前向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年度报告;
二)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原件;
三)本年度勘查工作项目支出的会计核算报表;
四)本勘查年度探矿权使用费缴费收据复印件;
五)年初开工报告复印件;
六)勘查工作总结。
市、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对勘查项目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到勘查作业区现场进行调查。对提交资料真实性进行核查。
第二十一条探矿权从取得到转入开发只准转让一次。探矿权转让实行预审制度。逐级审查、审核、审批,申请资料由探矿权所在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受理。凡未通过预审的一律不受理其探矿权转让申请。同等条件下,政府有优先收购储备矿产资源的权利。探矿权转让原则上要求整体进行,不得分割转让。探矿权人未提交有关部门审批的相应勘查阶段的地质报告、未按照批准的勘查设计施工、投入资金不足及不符合其它相关规定的不得转让。
第二十二条合作勘查矿产资源。原控股股东和探矿权人名称均发生变化的应办理矿业权转让审批登记手续。探矿权人内部股权变更或引进新股东。
探矿权人内部股权变更或引进新股东。但探矿权人名称未发生变化的应办理矿业权转让审批登记手续。合作勘查矿产资源。原控股股东发生变化。
合作勘查矿产资源。原控股股东和探矿权人名称均未发生变化的应当将相应变更事项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探矿权人内部股权变更或引进新股东。
第二十三条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其勘查工作程度、资源储量及建设规模应符合采矿权市场准入条件和矿产资源整合要求。
向县区国土资源部门递交勘查项目完成报告或者勘查项目终止报告。经初步核查后,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探矿权人应当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内。报送资金投入情况报表和有关证明文件。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勘查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
一)勘查许可证的有效期届满。不办理延续登记或者不申请保留探矿权的
二)申请采矿权的
三)因故需要撤销勘查项目的自勘查许可证注销之日起90日内。原探矿权人不得申请已注销的区块范围内的探矿权。
第二十五条探矿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土资源部门按照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有关规定备案、报送开工报告和勘查年度报告等有关资料、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
二)未完成规定的年度勘查投入;
三)领取勘查许可证之日起6个月内未开始施工。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勘查工作满6个月的
四)不在勘查许可证规定的区块范围内从事规定矿种勘查工作的有越界勘查行为。擅自进行滚动勘探开发、边探边采或者试采行为的
五)未经批准、擅自转让探矿权。或者以工程承包、变更法人代表、合作勘查等形式变相非法转让探矿权行为的
六)不按时参加探矿权年度检查。不按规定时限申请延续登记的
七)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其他规定的
第二十六条探矿权人有违反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规定行为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