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播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对学生的认知方式产生了影响
网络传播环境具有交流性、大众性和开放性的特点[1],丰富的信息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一方面,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了影响。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学生信息获取的来源有所拓展,信息的内容也愈加丰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日渐增强,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网络环境对学生的认知方式产生了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渐增多,在网络平台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取信息,同时还能针对某信息与人进行交流和探讨,在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对信息会产生不一样的认识,对信息分析的广度和宽度会有所增强,进而其对事物的认知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二)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产生影响
网络环境对传统教学管理方式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点体现出来:第一,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在信息掌握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和教师一样,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在信息掌握方面,教师的优势地位逐渐下降,同时,教师的权威性也有所减弱;第二,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学生获取的信息日渐增多,对信息的看法也日益深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三观”的成熟,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思想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2];第三,在网络传播环境下,通过网络平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增强了师生关系的紧密度,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有重要影响。
二、网络传播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创建网络平台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要想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建网络平台是基础,网络平台的创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创建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学生信息管理平台的创建可以实现两方面的效果。首先,学生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能够获取所需信息,拓展了学生信息的获取途径;其次,教师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能够更好的完成学生管理工作。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懒惰现象,迟到、旷课现象屡禁不止,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教师能够进行有效的考勤,对学生的上课情况和平时表现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学院能够对学生情况进行更好的分析,以便强化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创建网络交流平台。为了加强师生交流,网络交流平台的创建具有必要性。在网络交流平台中,可以创建三个板块:“留言板”、“个人主页”、“班级论坛”。在“留言板”中,学生可以发表对学校的建议、可以反映基础设施的相关情况、可以反映生活或学习中的问题等[3];在“个人主页”中,学生能够与辅导员进行交流,可以共享资源,例如书籍信息、课件信息和学习视频等;在“班级论坛”中,学生能够进行交流与互动,能够针对某个问题展开探讨,能够交流思想共同进步,还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第三,创建学生信息平台。学生信息平台创建的目的是方便管理者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实时,以协调管理者的工作进度[4]。高职院校学生信息平台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学生的学习情况、日常教育管理情况、宿舍卫生情况、公共物品损坏情况、宿舍违纪情况、综合评比情况等。学院以月为周期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为接下来的工作进行调整和准备。
(二)实施个性化管理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网络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首先,学生思维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在搜索信息时,会同时出来很多与搜索信息相关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受到多种信息的影响,其思维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次,思想平面化发展趋势。在网络环境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链接,链接而来的信息属于同一信息层面,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记忆方式,提升了高职学生看待问题的全面性。最后,思想被动性[5]。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主动地,但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却是被动的。虽然大学生对正误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但是这个判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基于大学生思想认识的上述特点,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这种地位特点,针对学生的特点实行个性化管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信息获取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好恶观,引导学生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实施情景化管理
情景化管理指的是创建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能够自由交流、各抒己见。具体做法如下:第一,为了促使大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管理者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他们的自由选择权,管理者要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分享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发展。第二,管理者要创建一个具有共享性的活动情景,以此情景为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管理者要通过情景化管理了解学生的难处,为学生排忧解难。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知学生的近况,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四)网络与现实互动,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管理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单一的现实世界或者单一的网络世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制约,只有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才能满足学生的管理要求。为了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管理者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平衡网络资源和现实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统筹教育资源,平衡网络信息与现实信息的比例,使用现实观点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填充学生的知识空白,以实现学生的优化管理,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篇2
【关键词】网络传播学 教学 思考
课程《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领域的一个崭新研究空间。通过学习《网络传播学》,认识该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现代网络传播学的特点,基础理论,传播模式等,并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网络传播活动中,分析网络传者、受 众的点面关系,行为模式,基本规律等问题。通过学习,从多元视角探索网络传者和受众关系的变化,掌握网络议程设置,推广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对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要求,同时还应努力实践网络内容传播,提高实际网络传播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思考
该课程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为辅,使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辅以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方式。课程应该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使用PPT课件、电子书、音像数据库、课程案例库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大量的案例、多媒体内容来直观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习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该课程的教学空间应该装备电脑、投影仪、录像机、影碟机、网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保障本课程现代化教学的进行。该课程需要建设专门网站,它是“网络传播”课程的教学辅助网站,与日常课堂教学相呼应,与教材以及其他相关在线资源部分组成严密的教学体系。
同时,为了保证授课效果,尽量以自然班级(一般为50人)作为授课规模的标准;在必须合班授课时,为每个班设置了课程辅导员帮助学习;在实践性教学时,指定了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考试以平时课程讨论、研究、实习成绩为基础,结合期末开卷考试。开卷考试,除考察知识点掌握程度外,加大对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实践问题能力的考察。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上,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得学生感到课程内容生动活泼,直观易学。
(2)案例教学。对于抽象的网络传播理论,结合了大量最新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使得理论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对话教学,课程大量设置对话讨论教学,既能使学生深刻领会专业知识,也能沟通师生之间的见解。
(4)愉快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结合幽默的课堂叙事和音视频手段,以此增强教学效果。
(5)专题讲座辅助教学。针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传播实践,课程每年都会邀请学者和学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以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关注。
(6)网络教学。本课程建立了内容丰富、页面美观、形式灵活的教学网站,除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频之外,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机会。根据教务处的历年评估和学生的反馈,这些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创新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条件的思考
(1)教材与扩充阅读。本课程目前主要使用的教材为杜骏飞教授主编《网络传播概论》该教材系全国多所院校联编教材,体例清晰,内容丰富,在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该教材目前已经出版第四版,堪称国内最具有生命力的教材之一。
其次,作为辅助教材,老师们又必要选择国内外知名的相关传播书籍,作为本课程学习必读的教学参考书,从而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课件。网络传播学课程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教师需要使用PPT课件、电子书、音像数据库、课程案例库来进行教学。教师需要通过使用大量的案例、多媒体内容来直观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习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3)网络课程。本课程需要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学习网站作为“网络传播”课程的教学辅助网站,与日常课堂教学相呼应,与教材以及其他相关在线资源部分组成严密的教学体系。它内容丰富,页面美观,界面友好,适合教学,已经成为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平台。
三、教学内容的思考
(一)构建课程在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为:为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基础性理论课程。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前沿性与基础性于一体的传播学基础课程。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网络传播素养。正是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本课程希望能建设成一门与时俱进、贴近社会需求、同时又能为学生带来创新思想的精品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①使学生掌握网络传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尤其是有关网络传播的原理、应用和基本规律的知识;②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网络传播现象和发展趋势;③培养学生分析网络传播现象的能力,掌握解决网络传播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提供思维准备。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在于讲解网络传播在新闻、出版、广告、社会等领域的基本应用,并且由此形成对网络传播学的各种基础理论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传播观念和先进的传播思维,掌握对网络传播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当前的网络热点传播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
(2)难点首先在于本课程既要操作性地介绍网络传播的技术特征、信息使用方法,又要从人文理论层面阐释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学的革新意义。
(3)解决的办法:①“一课多人穿插制”。课程尝试采取“一课多人,相互穿插”方式授课,尽量展现各位任课教师的学术优势与教学特长。②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讲解理论;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降低课程的难度。③研究性教学。带领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或独立展开科学研究,发表科学论文。④加强课后的练习、作业和相应的辅导;注重科研和教学相结合,随时加入最新的理论发展内容。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工具,迅速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青年尤其是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传播的普及和主流地位的上升,给传统的教育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新的媒体形式,并赋予教育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
二、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的特点
(一)传播内容的数字化和利用的便利性
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根据二进制的特点,把传播内容转化为0和1两个数字,由于遵循统一的标准,生成的信息具有可检索性,早期的网络就是从目录和新闻组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样就可以利用多种搜索引擎或门户网站进行检索,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二)传播的互动性和快捷性
网民通常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如通过BBS、论坛、聊天室、E-mail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实现即时的在线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从而也省去了传统媒体的许多中间环节,的信息能在瞬间传递给受众,而且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实现刷新,在内容上所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也是传统媒体所未有的。
(三)传播信息的大容量和多种媒体的统合
互联网络资源都是在线的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将个人的、政府的、公司的、团体的等各种资料汇集在一起,普通公众通过联网的方式就可获得共享资源;同时,在具备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外,更是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综合为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四)传播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网络传播所面对的是参与上网的所有个人,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个性的差异而区分对待,就其传播范围来说也是广阔的,没有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由于传播的网站众多,内容也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丰富多彩且分工精细,网民可选择范围极为宽广,每位网民都可自由选择适合的个性化网站。
(五)传播信息的再生性
网络中传播的信息量极大,对于个人只能吸取其中的极小的一部分,网民可以阅读、复制或打印,将其变成为个人信息;也可经过自己的再加工,重新,成为网络传播信息的一部分,供其他网民再利用。
三、传统教育的问题
作为高校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教育一直得到高校的重视,但无可否认,这一传统的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教育流于形式
根据调查,目前各高校都开设了教育课程,一般作为公共课教学来讲授,目前均采用的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形式,授课多采取大合班,上百人都不少见,有的高校多达五百人之多,这根本无法保障教学效果;死板的照书本讲读,不仅形式枯燥,更不被学生接受,也不用提教学质量了;教授内容缺少深度,与现实接合不紧密,大学,是一个深化思想的阶段,简单的说教不足以满足学生的要求,无学体现高等教育的要求,让大学生把作为自己的信仰追求,必须在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
(二)网络传播带来的信仰多元化和信仰的缺失
由于网络的普及与广泛利用,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前所未有的增大了,包含着宗教色彩的西方国家信仰教育、文化潮流和经济思潮等都不同程度上地影响了我国的高校学生;在学习到了外国先进科技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因而,学生在坚定信仰方面不断动摇,甚至缺失。
(三)缺少对网络的充分利用,没有占领网络新阵地
在高校中,只把教育作为政治理论教育或是看作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抓,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忽视了大众,教育主体被人为缩小,规模当然也减小了,面对互联网络的汹涌发展,没有及时添补新的空白,对于新的思潮发展不能及时掌握,不了解非正常动向,这给理论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四、网络传播时代应有的高校教育
除继续做好传统的教育外,面对网络传播时代的现实,应该把网络文化建设作为重点事情来抓。
(一)努力建设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也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网络文化进行理论教育,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事实上的平等地位,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和创新空间,教育者担当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交流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影响和选择。由于信息交流的双向互动性,交流双方都可以变为教育的主体,理论教育的双向互动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展开,无疑有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具体方法可以是利用现在的校园网络,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建立BBS站点和讨论论坛,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学生关注的问题给以关注,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二)关注网络思潮发展,改革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是与时俱进的,这要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不仅仅讲授枯燥的原理,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并应该到实践,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好网络这一媒体风向标,对于一些新的社会思潮,多加以分析研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理论是最先进的,从而才能坚定的信念,做到有的放矢。
篇4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在绝大多数网络媒体缺乏新闻采访权的情况下,技术因素固然重要,但决定网络媒体成败的关键因素,主要还是在于对内容信息的整合和设计。因此,网络编辑及其素质的重要性和地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和传统媒体编辑一样,网络编辑时常也被人误解,或遭以偏见。比如,有人认为网络编辑就是“复制加粘贴”的工作,是简单的“搬运工”劳动,是不知疲倦的“小蚂蚁”等。当然,网络编辑的确要做一些“复制粘贴”的工作,但这绝不等于网络编辑工作的全部。
在网络媒体的建设过程中,网络编辑扮演的基本角色是:通过网络对海量信息进行采集、分类、整合、编辑,通过网络实时地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并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其工作大体包括:日常内容采编;合理的内容编排;自我原创;网站策划等。网络编辑与传统媒体的编辑相比,其工作具有超链接式、全时化、数据库化以及交互性的特点。同时,网络编辑还兼具了技术和人文的双重使命和责任,他一方面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另一方面是信息的人文价值的开掘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编辑不但是“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这就对网络编辑的素质与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总体来说,网络编辑和传统媒体编辑一样,应力求做通才、杂家和专家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网络编辑终究与传统媒体编辑有着不一样的工作流程、环境和特点,在互联网传播的环境下,网络编辑需特别强调以下特质:
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了解网络传播规律。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就在于它是以计算机为终端的、基于互联网传播平台而信息的媒体,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是网络编辑必备的知识素养。网络传播具有海量性、即时性、交互性、娱乐性、分众化、社群化、多媒体化以及全球化的特点,对此,网络编辑也应熟悉和把握。同时,网络编辑还应掌握好网络传播的基本技术,如搜索引擎、编辑软件、超链接、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网页制作等。编辑必须了解网站设计原理,注意与技术人员沟通,使网站建设符合网络传播的特性和需求。不懂网络传播技术的网络编辑将寸步难行。
具有“原创性质”的整合能力。网络编辑绝不是“搬运工”,他必须敏锐地从海量信息中发现、选择本网站所需要的信息,然后迅速、准确地判断、鉴别、加工,以整合出有价值和个性特色的信息,这其中无不注入网络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和智慧,因而具有相当的“原创”。整合是网络编辑通过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以提高传播效率,实现信息增值的一种较高层次的编辑手段。网络传播条件下,内容的原创性不再是网媒竞争的重点,而网民更多关注的是有独特视角的信息,以及对信息的特有解读。网络编辑通过整合各方信息,将更有利于对某一信息全面、独特、新颖的解读,好的整合能够以合适的形式,全面高效地选择、配置、组合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整合也是一种原创。整合出新即原创,既是网站成功的经验所在,也是各网站努力的一个目标。
充分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网络媒体像传统媒体一样,需要在意识形态、舆论导向方面,有一个适度的尺度把握。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不断提高复杂形势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能力。同时,网络媒体也是一种内容产业,网络编辑应充分了解国家对内容产业的一些相关法规,如知识产权法、版权法规等,应严格遵守,不可侵权。此外,对公众隐私权的保护、对国家安全法及保密法的遵守等,也是不能忽视的。
具有强烈的市场和服务意识。网络媒体如同传统媒体一样,尽管是以内容为生,但一旦离开了相关客户的支持,网媒是无法生存的。网媒的客户既包括广告主等商业类客户,也包括普通网民。所以,网络编辑在制作内容时,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广告意识和服务意识,要顾及到网络媒体自身、受众、广告商三方面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在制作内容时注重内容独特的形式或独特的解读方式,顾及到网站整体风格的统一,这对于网站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具有驾驭网络互动的能力。交互性是网媒区别与传统媒体的最大优点之一。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传者或者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交互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读者论坛”、“网上民意调查”、“电子邮件”方式的读编交流等,其中编辑的能力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以“读者论坛”为例,因为参与论坛的网民的心态、目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编辑具备较好的把握、引导、判别能力,使网络的交互性能够发挥正面作用,成为引导、服务、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这对于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大有益处,对于增强网站凝聚力,提高网站知名度也很有帮助。
熟悉各媒体传播手段,做多媒体、全媒体人才。互联网是一个多媒体体系,互联网上的内容有文字、图片、声音、图像、Flash……而网络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以增强传播效应。多媒体内容需要用多种媒体的编辑能力进行操作,因此,网络编辑应具备报纸媒体需要的文字编辑能力,广播、电视媒体要求的视频、音频编辑能力,以及网络这个新媒体本身所需要的一些能力。由此看来,“全”而“专”,对于网络编辑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网络传播的开放、及时、迅速、传播范围广等特殊性,在客观上有可能使不良信息的传播呈泛滥之势。在网络虚拟社会里,作为“把关人”和“守门员”的网络编辑,需要比任何传统媒体编辑更应保持高度的警觉和责任,更应担负起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来,力求、传播有益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信息。网络编辑要承担起这样的使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传播正面信息。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往往是社会文化借助网络媒体呈现的社会文化直接、显性的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有机组成。这些信息内容的传播,直接影响着网络社会的文化构成面貌与取向。为了建设有益的社会文化,传播正面信息,是网络编辑在深刻理解网络媒体与网络社会关系基础上,应采取的主动行为。传播正面信息意味着不传播负面信息。所谓负面信息,一是信息本身是消极的,二是信息传达的主题或视角是消极的。控制负面信息的传达,或面对负面信息时以积极而正面的角度与态度去传达,就是对正面信息的传达。
篇5
中国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丰富其内容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把茶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更能引导他们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发掘茶文化在职业教育传承中的价值,就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和特点,摒弃那种老套的传播和教学方式,如此才能让中国茶文化更好地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去。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职业教育;网络传播;文化传承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技术和操作性技能,往往会忽略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理论知识的培养。而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则以其丰富的知识内涵、悠久的历史、高雅的审美、深邃的思想闻名于世。把茶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可以说好处多多,一方面能够丰富和优化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要想更好地把茶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就要结合当代学生接受信息的喜好和方式,转变思想、创新手段,充分利用好网络传播的优势和特点。
1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贡献了众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上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有着诸多不足和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办学层次较低,纵观我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基本上都停留在大专和中专等层面,罕有专门独立设立的高职本科高校,这就让我国的职业教育无论在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和生源素质上都与一些普通本科学校有较大的差距。而较低的层次,一方面会让社会产生一些误解,觉得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另一方面更会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潜意识里产生一些自卑心理。从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十分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但是在科技和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需要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而当前职业教育办学层次较低的现状,从长远来看,必然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二是职业教育过分注重对操作性技能的培育,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理论知识的培育。从实际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求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得一门技术,以后能够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过于注重操作性技能的培训,认为会操作会动手就可以,却很少去关注这些操作背后的理论知识和原理规律,这就让职业教育培训出来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只知道动手不知道举一反三和创新提升,这样的教育很难教育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级人才。另外,也由于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很多学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相关的文科课程少之又少,这就致使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从而影响他们在职业生涯的后续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和缺陷呢?稍加分析不难发现,一是由于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原因。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大意就是优秀的人才会选择仕途或是其它体面的工作。在很多国人眼中,技术和技能是“雕虫小技”,是考不上大学迫不得已才去学习的专业。二是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原因。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很大,很多本科生毕业后都不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更不用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了。正是这激烈的竞争,就使得很多高校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上,无暇去加强文化课程和人文素养的培训。如此一来,这种急功近利的就业观念就变成一种短视的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职业教育的片面性和功利性。
2茶文化的内涵和教育意义
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助于丰富和优化学生们的知识机构。前文中我们谈到当前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对技能的培训,却忽略了对学生知识文化的教育,而茶文化所具有的知识性正好可以弥补职业教育的这一缺陷。我国茶文化一方面包含着很多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比如说我国不同区域的茶类、不同历史时期的茶具、不同民族的饮茶环境营造等。可以说,这些物质上的文化可以极大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譬如说在对瓷器茶具和陶制茶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能够清楚我国茶具乃至其它生活工具的生产工艺演变历程和古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变化。这只是茶文化的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其它诸如茶叶分类、泡茶工序、茶艺茶礼、茶歌茶舞、炒茶方法等知识,对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和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大有裨益。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能够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层次。在这一点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讨论,第一是茶文化所蕴含的“礼、和、真、静”的内涵,能够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心态平和,懂得尊重他人,以礼待人、和善处世。第二就是茶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精神教化作用。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我国的茶文化从一种单一的饮品上升到一种艺术和文化后,又结合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升华到了一种哲学的范畴。“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这是茶文化哲学的追求所在。入于儒,指的是以儒家所追求的“入世思想”来激励自己,追求的是一种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理想。这种思想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非常重要,能够让学生们在学得技术的基础上,再树立起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生而努力奋斗的精神。而假如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茶文化中那种“出于道”的道家思想则可以引导这些学生淡泊明志,用更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看待得与失,从而更好地调整心态,从头再来。茶文化的礼仪和艺术性能够培养学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足够的人文素养,这就导致他们在审美上很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比如说以审丑为趣,以搞怪为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嗤之以鼻,却对那些糟粕和低俗的文化乐此不疲。尤其是在当前泥沙俱下的互联网世界里,充斥着很多低俗庸俗的内容,倘若长期沉浸在其中,必然会对职业学校的这些学生的审美产生不可小觑的负面作用。而我国的茶文化蕴含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比如说在茶事活动中就特别讲究环境之美、茶具之美、茶水之美、茶艺之美等等,这种传承千余年而不衰的艺术和美学,不仅能让这些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得到一种艺术上的享受,更能够在不经意之间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
3茶文化网络传播对职业教育传承的作用
茶文化网络传播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阅读及接受方式。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当今人们在知识的获得和信息的阅读上面,与过去相比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过去人们习惯于从报纸、书刊和电视等传统平台上被动地获得知识和信息,但是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媒介的普及,让人们逐渐习惯于随时随地去主动地索取信息。而在内容上也适应了“短平快”的传播模式。作为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而言,则更适应这种新型的阅读和信息接受方式。由此而言,在职业教育中传播茶文化,就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方式,一是能够提高传播的精确性,让学生们更加及时准确地接收到茶文化的各种知识,二是能够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和知识转化率,网络传播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对茶文化更加感兴趣,会主动去了解和学习,进而让茶文化真正入心入脑。茶文化的网络传播更加海量和快捷方便。一是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能够实现实时更新和同步传播。举例来说,倘若用报纸来传播茶文化,那么其传播的周期长至一个星期,最短也要一天时间,而网络传播则可以缩短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二是传播信息容量大,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这就决定其在信息储存上海量的特点,在信息传播中基本上不用考虑空间大小的问题。仍以报纸为例,倘若我们用报纸来传播茶文化,那么必然会受到版面的限制,一个带有照片的版面,其文字最多也不过六七千字,而如果用网络去传播茶文化,则不受这方面的限制,几千字、几万字、十几万字都可以。茶文化的网络传播在形式上可以更加丰富多样。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媒体性,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传播。如果加以对比,报纸只能传播静态的文字和照片,电视只能传播动态的视频和声音,而网络传播则将这些功能集为一体,既能传播静态的内容,又能传播动态的影像声音。同时网络传播还有很强的互动性,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介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线性的传播,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被动接受的劣势。而网络传播可以让传播主体和受众群体之间随时转换角色,受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并且可以让信息接受者主动去选择内容,或者和互联网进行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趣味性和针对性。
4职业教育中进行茶文化网络传播的建议
第一,要建立和推广职业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号。个人推广这些账号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学校来说有着很好的优势,那就是学生们有了解学校动态和权威信息的需求,所以只要稍加推广,便能让这些官方账号的信息传递给广大的学生。由是言之,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并利用这些平台去传播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历史、典故、知识等,从而勾起学生们了解茶文化的兴趣,使其对我国的茶文化有一个基本的大概的了解。第二,要摒弃那种老套的传播语言。网络传播方式只是外壳,是工具,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传播的内容。由此而言,要用网络来传播茶文化,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死板的官方宣教语言,改变那种高高在上的教育态度,要学会利用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新语言新内容,把茶文化变得更加新颖,更加接地气。第三,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互联网资源。用网络的方式来传播茶文化,除了要学校自己创造内容外,更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现有的丰富资源。一方面,要整理网络上与茶文化有关的优质资源,通过网络公开课或者线下视频授课的方式来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茶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互联网+茶文化”的特色社团活动。从现实看,很多职业学校由于没有足够的硬件支撑,所以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很容易受到场地、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在开展活动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都能凭借互联网所具有的共享、交流等优势得以解决。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调研或者是一些虚拟实验,可以与其它高校的社团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分享各自的经验,从而让茶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得到更好的传播。
作者:张艳玲 王宏兵 翟芳芳 汪红 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5):58-59.
[2]汪正贵.高职院校人文培养模式的偏向及矫正[J].职教论坛,2007(4):18-21.
篇6
数字媒体专业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网络、影视、动画等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富有团队精神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数字媒体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网络公司、广告公司、动画公司、电视台、游戏公司、企事业单位等热门行业工作。就业广阔,极具潜力。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是江苏省较早开设创意类数字媒体专业的学院,其数字媒体专业定位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我们对复合型人才的理解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其专业知识结构具有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新兴边缘等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需求量大,技术升级周期短,知识面广。第二,深入到各行各业,渗透力强,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具有创新精神。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有其优越的选课制度,每学期全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自由的选课,甚至可以在整个大学城其它五所大学中选课,共认学分。这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我院数字媒体专业分为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多媒体与影视动画两个方向。下面以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这一专业方向为例,探讨其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与定位
随着国内外电子商务类网站的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巨大的消费模式。国外的EBAY,AMAZON和国内的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类网站发展迅速。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主要是针对电子商务类网站的架构和设计、Flash网络动画的设计与制作。我们应培养具有一定美术、网络、电子商务等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页动画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简单的网站后台编程等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课程体系
在制定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的课程体系时,我们借鉴学院领导所倡导的学生应具备的七项能力即学习能力;有益于社会,贡献于国家的能力;驾驭专业知识的能力;不断实践的能力;思辨和创新的能力;团队的相处、沟通与合作能力;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以确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将技术、艺术和人文教育有机地贯穿到专业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技艺并重,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素养。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数字媒体设计的能力为主线,编程与商务方面的知识为辅。其中主干课程有:图形设计、色彩、创意设计、网站设计艺术、PhotoShop软件应用、Flas、Fireworks软件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编程、Flash ActionScript语言应用、数据库技术应用、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
三、教学模式
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要求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落实到课程体系中。本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在可能的范围内,从不同程度实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所讲授的不同内容,设计出不同的体验情境,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们培养的是高职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实践学习”固然重要,但他们的创新能力也不能忽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的教学中,我们既强调学生计算机软件的熟练操作,又强调艺术设计修养的学习。我们特别还重点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例如我们所开设的创意设计、网站设计艺术、UI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实践模式
我们在实践课程中注重与项目相结合。课程的设计主要以实际项目或模拟项目为例,学生通过选择某个主题项目完成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课程阶段就能了解数字艺术设计的方法和流程,并在项目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初步从事项目开发和设计。此类课程其考核方式为考查,允许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作品,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进入行业进行数字作品创作奠定良好基础。我们还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如为学生开设的“百草根”商城。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团队在“商城”中以团队形式成立“商铺”,在“商铺”中建立自己的品牌,还可以在“商铺”中展示作品,向外界宣传自己。建立此“网络商城”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来巩固、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同时也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互助能力,为学生踏出校园、步入社会打好根基。除此之外,我们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紧密依托现有的多家实习基地,如动画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电视台、网络公司、市中心商场等各类企业单位,经常邀请这些企业代表来学院讲座,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生,促进人才的竞争与双向选择。
本院数字媒体教育刚刚起步不久,尚处于探索阶段,毕业生才有四届。该专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继续研究,如:如何界定数字媒体的理论体系;艺术和技术如何更好地平衡;新兴专业没有成型的教材体系,如何研究出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教材;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的知识点如何衔接,才能确保课程间的系统性与关联性。
篇7
本文案例启示:在传统的侵犯著作权犯罪中,复制强调“物质载体”和“固定”两个要件,发行也强调“有形载体”的转移。而在网络时代,复制实现了“从占有到感受”的转变,发行也从有形载体的转移发展到无形的网络传播。因此,刑法需要对传统概念作出从静态复制到动态复制、从有载体发行到无载体发行、从先复制后发行到先发行后复制的新解读。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被告人徐某、姜某得知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需购买windows xp等7种微软公司的软件。经预谋后,二人购买了微软公司价值人民币78591元的windows xp软件,并据此取得了微软公司的开放式许可协议。两被告人在未经著作权人微软公司的许可下,擅自在该份开放式许可协议上添加了微软“office 2003”等6种软件的安装序列号。后转手销售给英特儿公司,非法获利29万余元。
[案例二]被告人张某、张某某经预谋后,一起至某科技有限公司,窃得该公司部分计算机机箱上的windows xp简体中文专业版等5类正版微软软件的coa标签(正版证明标签)379张,销售牟利。
[案例三]《冒险岛》是一款经国内运营商依法引进的韩国产的网络游戏。被告人张某伙同黄某对该款游戏进行研究并制作外挂程序,将外挂程序命名为“cs辅助”,在淘宝网上销售,金额达100余万元。该外挂程序通过内存挂钩方式入侵《冒险岛》的客户端程序,获得对客户端程序内存地址、数据修改的控制权后,调用了《冒险岛》124项客户端软件功能数据的数据命名、数据结构、运行方式,通过修改数据的数值、参数,来加强相应的应用功能。
上述案件中,行为人均没有将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的软件进行有载体的、全面的复制成一份或多份,与传统观念中的“复制发行”有很大区别,能否被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关键在于对网络环境下“复制发行”的理解与认定。
二、前网络时代对复制发行的理解
复制权是著作财产权中最为核心的权利。在著作权法律制度产生之初,著作权人享有的主要是复制权和表演权。我国《著作权法》将复制权定义为:“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民法学界认为构成著作权法上的复制行为,必须满足两个要件:一是该行为应当在有形物质载体之上再现作品;二是该行为应当是作品被相对稳定和持久地“固定”在有形物质载体之上,形成作品的有形复制件。[1]可见,“物质载体”和“固定”是民法意义上复制行为的必备要件。在前网络时代,用以“固定”作品的手段和承载作品的“物质载体”的种类都是有限的。我们熟悉的“固定”手段限于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而用以承载作品的“物质载体”,也限于纸张、磁带、录像带、胶片等有限的几种,复制的表现形式限于从平面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平面、从立体到立体、从无载体到有载体五种。
相对于复制权在著作权法律建立之初就被承认而言,发行权则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被承认为一项独立的权利。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发行权是指著作权人享有的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民法学界对发行权的要件同样界定为两点:一是该行为应当面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二是该行为应当以转移作品有形物质载体所有权的方式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2]
同复制权一样,民法意义上的发行权同样强调了“物质载体”的要件。在前网络时代,公众如果想长期的欣赏、阅读任何形式的作品,就必须在有形市场以购买、租借等方式获得作品的复制件,因此典型意义上的“发行”行为就是书店销售书籍、音像店租赁、出租唱片或录像带等,这些行为的共同特征都体现为作品有形载体的转移。
三、网络时代的新发展及对复制发行的新解读
(一)网络时代的新发展
1.复制:从占有到感受
如前所述,传统意义上的复制强调“有形物质载体”,复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物质载体接触到作品。而网络时代的复制与传统复制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非物质化。网络时代的复制是一种数字化复制,数字式信息通过网络以光速传输信号,并且可以进行压缩,不管是文字、图像、声音都转化为二进制代码在线传输,读者、听众或者观众可以在自己选定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时接收并下载信息。信息不再依赖于有形的复制件存在,这一特性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金斯伯格教授描述为“从占有到感受”。[3]
2.发行:网络传播权的刑民之争
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作品的流通途径,通过网络提供作品与传统作品发行方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会导致作品复制件的转移,而是作品复制件数量的绝对增加。在我国2001年修订著作权法之前,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均将作品的网络传播行为模糊解释为原著作权法规定的对作品的“使用”行为。2001年著作权法修改时才增设了“信息网络传播权”,旨在解决网上的非法传播问题。2010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坚持了这一规定。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发行”和“网络传播”是两个互不包容的独立行为。但两高2004年出台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却规定,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作品,应当视为刑法第217条规定的“复制发行”。
显然,刑事司法解释与民事立法采取了不同的立场,由此也引发了民法学界对《解释》的质疑。民法学者认为,《解释》貌似填补法律漏洞,实则缺乏法律依据,因为著作权意义上的“发行”仅指通过转移作品有形载体所有权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而“通过网络传播作品”不涉及作品有形载体所有权的转移,不能构成著作权意义上的“发行”。在我国刑法已经废除了类推制度的情况下,该《解释》有越权之嫌。[4]
笔者认为,将“通过网络传播”纳入刑法第217条的“发行”,是扩大解释而非类推解释。对刑法的概念没有必要完全按照其他法律的规定作出解释。刑法具有独立性,有其特定的目的与特定的规制对象,对刑法概念的解释应当在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内,选择符合刑法目的的解释。从刑法设置侵犯著作权的目的来看,“发行”的本质应当是通过复制他人作品,并将这些作品传播给不特定的公众,从而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至于其形式是传统有形制品传播还是网络上的无形传播,都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因此2011年两高出台的《关于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继续坚持了《解释》的立场,将“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囊括在刑法的“发行”中,这是符合刑法的目的和解释原理的。
(二)网络时代的刑法新解读
1.从静态复制到动态复制
在前网络时代,复制强调的是将作品在有形物质载体上再现,要
求形成一份或者多份复制件,这可以说是一种结果意义上的复制,笔者将其称为“静态复制”。如果以静态复制的标准来衡量网游外挂,显然,案例三中的被告人不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因为,外挂程序并非将原网游程序复制成了一份或者多份。有学者在论述外挂时认为,外挂程序只是突破了原网游程序的技术措施并修改部分数据和调用函数,实现对原有功能的增加,而且,外挂还需要依附于原网游软件运行,离不开服务器端程序的支持,这与另行将原网游上载在其他服务器进行网络传播不同,它并未侵犯“复制发行权”,而仅仅侵犯了“修改权”。[5]
笔者认为,在网络时代,对计算机软件的“复制”应当结合其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特征作出适当的扩张解释。“复制”的方式不仅包括传统的复制加粘贴这种将软件制作成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也应当包括软件安装及运行这种没有将软件制作成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因为无论是安装还是运行,都会自动在硬盘和内存中形成若干完整或局部的复制件,整个过程充满着永久性和暂时性的复制行为。[6]这种复制强调的是过程意义上的复制,笔者将其称为“动态复制”。
案例三中的cs辅助外挂就是典型的动态复制。它通过内存挂钩的方式全面调用《冒险岛》的客户端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它只是在数据的数值、参数上作了修改从而增强游戏人物的战斗能力、攻击能力等状态,但它并没有改变《冒险岛》客户端程序的数据命名、数据结构和运行方式,而后者才是这款游戏的精华所在,是软件著作权人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制作、设计而成,是具有独创性、值得去保护的著作权益。cs辅助对客户端程序的全面调用就属于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了对客户端程序的复制,是一种动态的复制。因此,要判断某一种外挂程序是否侵犯了复制权时,我们所要对比的就不是外挂程序本身和原网游程序之间是否实质性相似,而是要比较外挂程序动态运行以后它的结果和原网游程序是否实质性相似。
2.从有载体发行到无载体发行
传统意义上的“发行”,表现为有形载体的转移,社会公众希望获得作品,就必须购买、租赁作品的有形载体,“发行”的结果就是作品有形载体发生了占有者的变更和空间的转移。[7]而通过网络传送作品,却能在发件人或网络服务器保持原作品或复制件的情况下,收件人也获得作品复制件,这种网络传播行为,是一种无载体的传播,它属于刑法上的“发行”,对此前文已作论述,此不赘述。
值得探讨的是计算机软件的发行。软件的典型特点之一是软件是许可而不是简单的商品买卖,更不意味着权利的卖绝。因此,它既与一般商品不同,也与一般作品(如文字、音乐等)不同。文字作品只要复制就可以实现其被阅读的价值,而计算机软件只能通过在计算机上安装运行才能实现其功能与价值。也就是说,凸显计算机软件财产价值的可复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安装运行中。
在前网络时代,软件安装的介质主要是光盘,这是一种有形的物质载体。用户要使用某一软件,就需要购买一套正版软件光盘,有了正版光盘就意味着获得了软件著作权人的许可使用。而在网络时代,光盘不再成为软件安装所必需的介质,案例一中的开放式许可协议和案例2中的coa标签,就是著作权人在网络时代许可他人使用软件的新形式。
无论是开放式许可协议还是coa标签,其价值都体现在上面的一串字符也就是安装序列号上,只要有了序列号,用户就可自行在网上下载软件,并使用序列号安装软件。在如今网购已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购物方式的情况下,网上一些店铺在出售软件时,甚至只出售序列号,不再提供相应的安装光盘。可见,在网络时代,具有合法的安装序列号已成为有权复制发行的标志,而软件的复制件即安装介质本身的提供与否,则不再具有太多的意义。案例一和案例二中,行为人并未获得微软公司的许可,而向他人提供软件序列号,其行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向公众提供计算机软件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其实施了发行行为。这种不依赖于有形载体转移的发行使著作权意义上的“发行”从有载体发行发展到了无载体发行的时代。
3.从先复制后发行到先发行后复制
传统的复制活动特点之一在于复制是发行等其他行为的前提条件。在作品复制品公开销售前,必须先制作出复制品。而网络时代,“先复制后发行”的规律受到了挑战,本文所举的三个案例,被告人均是“先发行后复制”。如案例一中,被告人未经微软公司授权篡改许可协议,将序列号销售给英特儿公司,再由英特儿公司根据序列号安装了微软操作软件,也就是说,被告人先实施了发行行为,再由不知情的英特儿公司实施了复制行为。这种利用他人缺乏故意的行为,理论上称之为间接正犯,他人的复制行为应当由被告人承担责任。
笔者认为,“先发行后复制”这种行为模式的出现,与网络时代有形载体的占有与权利的行使相分离是分不开的。在前网络时代,权利依赖于对有形载体的占有得以实现,所以,发行也仅限于有形载体的转移,只有先制作出有形的作品复制件,才能实现复制件的发行。而网络时代,权利并不依赖于对有形载体的占有,发行也不限于有形载体的转移,而可以是无载体的转移,就像软件的发行可以借助于根本不固定在有形物上的序列号得以实现,用户获得序列号后再通过安装完成对软件的复制。这也就促使了“先发行后复制”模式的产生。
注释:
[1]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120页。
[2]同上,第140页。
[3]张今:《版权法中私人复制问题研究——从印刷机到互联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4]王迁:《论著作权意义上的“发行”——兼评两高对<刑法>“复制发行”的两次司法解释》,载《知识产权》2008年第1期。
[5]于同志:《网络游戏“外挂”的认定与处罚》,载《政法论丛》2008年第6期。
[6]徐飞、冯祥:《篡改软件许可协议的定性》,载《人民司法》2009年第14期。
篇8
网络是由大量个体通过相互作用或者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这样的网络,比如由计算机、人或者森林构成的网络,其中的个体状态随着邻接点的影响而发生动态改变。网络以及其中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式化地通过图表示。假设G(V,E)是一个图,顶点集1{...}nV=vv表示网络中的个体,边的集合E表示能够导致传播的个体间的连接。每个顶点iv∈v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状态()iσv,取值为“感染”(infected)或者“易感“(open)。对图中每个顶点定义一个由邻接点构成的集合(){|(,)}ijijρv=v∈Vvv∈E。节点iv的状态变化由邻接点的状态以及iv当前的状态决定,用传递函数f描述[1]。同时,采用局部更新函数g描述节点iv感染后受其自身影响所产生的状态变化[1]。一般来说,根据节点感染后能否重新恢复成易感状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1)不可恢复和(2)可恢复。以人类的某些传染疾病例,有些疾病凭借着人自身的免疫力,经过一段时间可自愈,这就是可恢复情形。但也有部分疾病无法自愈,这就是不可恢复情形。对于不可恢复情形,具体来讲,节点iv由易感状态变为感染状态的条件是至少需要它的邻接点中有k个是感染的,对应的函数f定义如下:而在不可恢复情形中,由于感染的节点可以恢复,即经过一段时间(比如r),感染节点的状态变为易感,所以需要记录节点感染时间长度,用infectedk表示一个节点已经被感染了k个时刻,那么初始感染的状态即为infected1,对应的函数定义如下:以上所描述的是未采取干预策略的网络传播模型。为了描述干预策略对传播模型的影响,对节点增加“保护”状态(protected)。被保护的节点将一直保持保护状态,因此不会被感染和用于传播。干预策略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部分易感节点进行保护,隔离其它未保护的易感节点和感染节点,实现对网络传播的控制。如果干预策略能将感染节点的数量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则称其是有效的。干预策略通常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例如被保护节点数量,实施节点保护的时机等。本文研究不同的网络传播类型,根据给定的目标和资源判断并找出有效的保护策略。根据实施方式的不同,干预策略问题可以分为两类:(1)静态保护问题和(2)动态保护问题。在静态保护问题中,对于易感节点的选择和保护在初始时刻一次性完成,即对于给定结构的传播模型要求在t=0时刻从易感节点中随机选取固定数目(比如m个)的节点进行保护,使得最终感染节点的数量不超过预定的数目。另一方面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受运输或保护资源数量等限制,无法一次性保护大量的节点,而只能通过每次保护部分节点,采取分批次方式实施保护,这就是动态保护问题,比如消防员问题。动态保护问题要求在t=0时刻,从易感节点中随机选取数量不多于固定值d的节点进行保护,在随后的各个时刻,即t=1,2,…,当节点的状态完成更新后,不断重复选择和保护节点的过程,直到网络中没有新的节点被感染,使得在整个过程中感染的节点数量控制在给定数目内。与网络传播模型相对应,根据节点感染后能否恢复为易感染状态,即g函数类型的不同,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问题又都可以分为不可恢复和可恢复两种情形。其中,可恢复情形由于g不再是单调函数,因此取决于节点被感染的速率和感染节点恢复的速率,感染节点的数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如果节点被感染节点的速率大于恢复速率,则感染节点的数量增加;否则,感染节点数量减少。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干预策略问题更为复杂。综上所述,可以将网络传播中的干预策略问题分为四类:(1)不可恢复的静态保护问题(staticunrecoverableproblem)、(2)可恢复的静态保护问题(staticrecoverableproblem)、(3)不可恢复的动态保护问题(dynamicunrecoverableproblem)以及(4)可恢复的动态保护问题(dynamicrecoverableproblem)。由于可恢复的动态保护问题最为复杂,接下来我们以图1为例对其做相关说明。假设传递函数f中k为1,即当前易感染节点只要存在一个感染状态的邻接点,下一时刻它必被感染。另外设g函数中r为1,即经过一个时间感染节点恢复到易感状态。初始网络中只有节点0和2被感染(黑色实心圆),d为1,即每次只能保护1个易感节点。干预策略的目标是将感染节点的数量控制在2以内。可以找到这样一种可行的干预策略:在t=0时刻,保护节点5(灰色实心圆)。t=1时刻,节点1和3根据f函数被感染,而节点2和4根据g函数恢复为易感状态,这时感染节点的数量还是2;在t=2时刻,继续保护节点4;在t=3时刻,节点0和2被感染,节点1和3恢复为感染状态。此后网络中没有新的节点被感染,可以停止保护;在整个过程中,感染节点的数量始终不超过2,因此这是一种有效的干预策略。
2.基于模型检测的干预策略问题分析
模型检测作为一种成熟的自动验证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计算机硬件、通信协议和航空电子等领域。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空间的穷举搜索,来判断采用时序逻辑所描述的待验证的行为属性是否成立,并且当属性不成立时,提供反例说明。另一方面,对于网络传播中的干预策略问题,由于其本质上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干预组合来判断其是否有效,这与模型检测的思想相吻合。因此可以考虑采用模型检测方法来解决干预策略问题。基本思路是:采用状态迁移系统来描述由于传播造成的网络节点的状态变化,同时将干预策略的控制目标用时序逻辑描述,然后采用模型检测方法判断并找出有效的干预策略。由于模型检测已经在实际中获得广泛应用,因此我们期望可以借助成功的模型检测技术来解决网络传播干预策略问题。
2.1模型检测工具实际中开发了很多模型检测器,NuSMV和SPIN就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它们代表了模型检测的两种不同理念,即符号化计算和显式的状态搜索。
2.1.1NuSMVNuSMV是一个针对有限状态系统的符号化验证工具,其基本思想是用二叉决策图(BDD)表示布尔公式,进而用布尔逻辑公式表示迁移关系和状态集合,能够降低模型检测所使用的存储空间,解决状态空间爆炸问题。NuSMV能够验证多种时序逻辑公式表达的性质,如CTL和LTL等,在电路设计和安全协议的验证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1.2SPINSPIN采用自动机表示模型,主要针对由LTL时序公式表达的属性。它采用了on-the-fly技术,不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状态空间,而是根据属性动态展开搜索路径的状态。SPIN采用了多重优化技术,比如偏序规约以及状态压缩等。这些优化使SP其具有极高的检测效率和较低的内存需求。它以进程作为建模的基本单位,模型中的多个进程之间可以交错并发,更加适合对并发系统的验证。
2.2干预策略问题分析采用图对网络传播进行建模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图中的节点对应于网络中的实体。图中的边对应网络中的连接关系。图中每个节点添加一个状态,即感染状态(infected),或者易感状态(open)或者保护状态(protected)。这样通过图就可以表示出对应网络的整体状态。根据传递函数f和局部更新函数g,不同时刻图中节点对应的状态会发生变化。虽然图的拓扑结构未改变,但由于节点状态的变化,图的整体状态也发生了变化。为了避免和节点的状态混淆,在本文我们用“形态”表示图的整体状态。图随着时间的形态变化构成了网络传播的形态迁移系统。第1节中所提出的四类问题可以通过分析网络传播所对应的形态迁移系统,将干预策略目标采用对应的网络形态来刻画,通过检测所期望的形态是否可以到达来判断是否存在有效干预策略。为了验证是否存在从某个初始形态出发能够到达期望的形态,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初始形态。为了利用模型检测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将干预策略作用下的网络传播的形态迁移系统转化为模型检测所需要的状态迁移系统。其基本方法是将传播模型的初始形态定义为模型检测中状态迁移系统的状态,并且进一步将传播模型形态间的迁移通过状态迁移表示出来;这样就可以模拟从所有初始形态开始的形态迁移变化;然后采用时序逻辑表示出目标,从而可利用模型检测进行分析验证。
2.2.1网络干预问题的形态迁移模型网络干预问题的模型可以用Kripke结构表示。定义1:设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是一个原子命题集合。AP上的Kripke结构是一个四元组0M=(S,S,T,L),其中:与静态问题不同,动态保护问题中由于对节点的选取和保护与传播过程交替进行,所以相应的Kripke结构更复杂。状态集合0S对应于初始网络形态,即初始感染节点的集合,所以。整个建模过程集中于迁移关系上,它不是单纯与传递函数f和局部更新函数g有关,而是分为选取保护节点和网络传播两个过程,即将选取保护节点作为迁移关系的一部分来定义。选取保护节点,即选择不多于固定数量(比如d个)的节点进行保护
2.2.2干预策略问题的LTL描述建立了上述模型之后,需要给出干预策略问题所对应的行为属性描述。我们用LTL属性表示相应的四类干预策略问题。LTL是一种线性时态逻辑,用于描述与模型中所有可能的路径集合所对应的行为属性。LTL公式由表示时序的连接词组成,例如F,U,G等。其中F连接词表示“未来某个状态”,G连接词表示“所有未来状态”。另外LTL还会出现一些组合连接词,例如GF组合表示”在每一个路径上,某个状态能够无限多次出现“,而FG则表示”一个特定过程最终会被永久保持“。接下来探讨如何使用时序公式表示本文的四类问题。我们首先介绍文献对于静态保护问题的分析,然后介绍我们所提出的对于动态保护问题的分析。为了便于描述,我们用total表示当前感染节点的总数量,maxaffectedNum表示最大允许感染的节点数量。在不可恢复的静态保护问题中,由于节点被感染后不能恢复,所以total是单调非递减的。为了能够找到一个使感染节点数量控制在maxaffectedNum之内的干预策略,使用LTL公式φ:F(total>maxaffectedNum);如果系统满足φ,则对于系统中的所有路径,最终都将达到一个使得total>maxaffectedNum成立的状态,即对于给定的初始条件,不存在有效的干预策略。反之,则意味着存在某条满足初始条件的路径,并且total≤maxaffectedNum在该路径上一直满足,即路径上的所有状态都满足total≤maxaffectedNum;在这种情况下,模型检测器将返回相应的初始状态)(),...,(ins=〈σvσv〉,从中可得到对应的干预策略。另一方面,在可恢复的静态保护问题中,由于节点被感染后又会恢复到易感状态,所以total可能不是单调非递增的。为了达到将感染节点数量控制在maxaffectedNum之内的目的,策略制定者需要设法使感染节点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平稳态”,即经过一段时间后,感染节点的数量总是能够控制在maxaffectedNum之内。为此,可采用LTL公式φ'''':GF(total>maxaffectedNum)来描述。如果系统满足φ'''',也就是说从所有初始路径出发,total>maxaffectedNum将反复出现。反之,则表示存在某条路径满足FG(total≤maxaffectedNum),即存在某条路径,从某个时刻开始满足“平稳态”且一直满足total≤maxaffectedNum;相应地,从反例的初始状态可以推出对应的有效干预策略。动态保护问题属性描述更为复杂,这主要是因为模型中需要添加是否继续保护易感节点的判断。当传播过程中感染节点的数量不再增加时,也就是说不会有新的节点被感染,此时停止保护节点,感染节点数量达到最大值,只需判断total是否大于maxaffectedNum即可。为此,我们定义一个变量newNodeInfected作为停止保护的标识,初始为TRUE,当它变为FALSE时,停止保护节点。因此,问题的时序属性描述为ψ:G((newNodeInfected=FALSE)(total>maxaffectedNum))。若上述公式ψ成立,则从系统的所有路径出发,到达停止保护状态时,total>maxaffectedNum成立,亦即不存在有效的干预策略。反之,如果公式ψ不成立,则表示存在某条路径,到达停止时刻时,total≤maxaffectedNum并将一直持续下去,即对于某条路径,从停止保护时刻开始,之后所有的状态均满足total≤maxaffectedNum,从反例的状态数组能够分析出每次采取的干预策略。
对于可恢复的动态问题,由于感染的节点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恢复到易感状态,即相应的局部更新函数g不是单调函数,所以total也不一定是单调非递减的,其值可能会时高时低,这取决于感染和恢复的速率。所以停止保护时,感染节点数量不一定对应于最大值,因此按照上述ψ中以此时的total来衡量是否大于maxaffectedNum是不恰当的,这时需要衡量模型未来时刻属性的时序连接词。与静态恢复的情况类似,我们也希望达到相应的“平稳态”,因此可以采用时序逻辑公式ψ'''':G((newNodeInfected=FALSE)GF(total>maxaffectedNum))。如果上述公式ψ''''成立,即表示在停止保护后total>maxaffectedNum不断反复出现。反之,则表示存在某条路径,停止保护后的某个时刻开始,之后能够达到“平稳态”,即total≤maxaffectedNum一直持续下去,从反例中可以逐步推出对应的干预策略,即找出变为保护状态的节点。
3.问题分析建模
在这一节我们分别针对上述四类问题,给出采用NuSMV和SPIN寻找有效的干预策略的分析模型。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将传播模型中f函数的参数k设为1,可恢复情况下的g函数中r参数设为2。为了便于描述,下文用protectedNum表示需要保护的节点数量,maxaffectedNum表示系统允许的最大感染节点的数量,N表示节点的总数量,变量total表示任意时间被感染节点的总数量,数组s[N]表示网络中所有个体的状态。
3.1不可恢复的静态保护问题NuSMV:使用NuSMV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将节点的状态通过映射反映到采用NuSMV语言所描述的验证模型中。这可以通过采用枚举方式进行定义,比如将节点状态映射到整数上,感染状态对应于整数1,保护状态对应于-1,易感状态对应于0。NuSMV程序主要分为两部分:初始化部分和迁移变化部分。初始化部分主要完成系统的初始环境赋值。迁移变化过程则是表示所有变量的状态迁移及其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的初始化部分主要完成对感染节点的初始表示和保护节点的选择。根据映射,将节点的初始状态赋对应的值即可。然后重点是对传播过程中节点的迁移变化进行描述。节点的状态变化由f函数以及对应的邻接点决定。对应的验证模型则需要用状态变量的变化,即用next语句表示出节点状态的变化过程。根据我们的模型,对应于每个状态为0的节点v,如果存在状态为1的邻接点,则它的状态由0变为1,其它情况下它的状态保持不变。SPIN:使用SPIN解决此类问题的重点是选取保护节点。选取节点进行保护可以利用一个do循环实现,每次选取一个节点进行保护;当被保护的节点数目达到protectedNum时即终止循环。这可以采用SPIN中条件结构的不确定性(non-deterministic)来实现。我们可以采用非负整数,比如2表示保护状态。对应的程序如下所示,其中SelectNum表示当前选择的保护节点数量。
3.2可恢复的静态保护问题NuSMV:此类问题的NuSMV模型的建模思路与上述不可恢复问题的NuSMV模型相同。但根据局部更新函数g,感染状态可细分为infected1,infected2,..,infectedr-1,并且在状态infectedr-1后恢复为open状态。在本文的实验中,我们将r取3,并在模型中分别采用1和2表示infected1和infected2。这样感染后的节点的下一状态会有1-2,2->0的变迁,分别表示SPIN:此类问题建模思路类似不可恢复情形的SPIN建模,所以不再介绍。
3.3不可恢复的动态保护问题NuSMV:动态问题属于动态规划问题,因此验证模型较两类静态保护问题复杂,并且由于NuSMV语言的特性给建立模型带来了困扰。对于动态保护问题,采用NuSMV建立模型有如下难点:(i)如何表示可供选择的易感节点的集合(ii)判断何时停止选取节点进行保护(iii)如何表示选取保护节点与网络传播两个过程的交替进行由于不断有节点被感染和被选择保护,所以易感节点的集合是动态变化的。如何表示易感节点的集合是NuSMV程序的第一个难点。为此,我们采用如下的策略:如果节点状态为易感状态,则返回节点标号,否则返回空集。由于NuSMV语言本身没有设置空集概念,所以另外设值(比如-1)代替。接着使用内置union函数,将易感节点标号连接成一个集合。这样就得到了供选择的易感节点的集合,并且它是动态变化的。对于静态问题,由于保护节点只是在初始时刻实施,故仅在初始化部分即可完成相应的干预策略表示。动态问题的选取节点过程则是不断重复的,所以只能在迁移变化过程中表示。另一方面,由于NuSMV没有随机集合的类型,故一次选择保护节点过程中同时选择多个节点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分多步进行,即每步选择一个节点进行保护,用Turnprotected表示这样的步数。为了表示每步选取的易感节点的编号,模型定义了selector变量。selector可以是供选择的易感节点标号集合中的一个随机数。如果网络中没有新的节点被感染,这时再投入保护资源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为了避免保护资源的浪费,需要对停止保护的时刻进行判定。为此模型中设置一个结束保护的标识变量newNodeInfected。它初始为TRUE,只有当没有易感节点候选或者在传播过程没有新的节点被感染,newNodeInfected才变为FALSE。当此变量发生变化时,我们就停止对节点的保护。next(newNodeInfected):=case(total=Turnprotected*turn&(next(affectedNum)-affectedNum=0))|(total+affectedNum=N):FALSE;TRUE:newNodeInfected;esac;动态问题的状态迁移变化分为两部分:选取保护节点和传播变化过程,并且这两个过程交替进行,我们用turn变量来表示选取节点过程执行的次数。选择节点过程中只有当selector的值等于节点标号时,当前节点才能被变更为保护状态。当选取节点过程中选择的节点数量达到Turnprotected*turn或者无易感节点可被保护时,执行传播过程。假设传播网络中节点0只与节点1,3相邻,下面的程序是以节点0为例的迁移变化过程。SPIN:动态问题与静态问题不同之处是添加了不断重复选取节点和传播的过程,直到不再进行保护。我们为此添加变量PreAffectednodeNum用来表示前一时刻感染节点的总数量。如果程序前后两个时刻感染节点的总数量未发生变化即PreAffectednodeNum==AffectednodeNum,则终止。
3.4可恢复的动态保护问题NuSMV:此类问题的NuSMV模型类似不可恢复的动态保护问题的NuSMV模型,只是在一些地方有修改,比如不能继续用感染节点数量不增加作为停止保护的条件。这是动态保护问题与静态保护问题的最大不同点,也是设计模型的最大难点。感染节点数量不增加并不表示没有新的节点被感染。当感染和恢复同时存在且两者的速率相同,就会造成total不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感染不会扩散到新节点以及之后不会造成大范围的扩散。对此,我们的思路是比较前后两个时刻曾经感染过的节点数量。若不相等,继续保护节点;否则,停止保护。SPIN:结合此类问题的NuSMV建模思路即可完成对应的建模。
4.实验结果与分析
我们选用随机和NW小世界网络两种拓扑结构的网络进行实验。由于问题的复杂性,选用的随机网络规定每个节点的度不大于5。动态保护问题由于干预模型足够复杂,限定随机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度不大于4。小世界网络是一类特殊的复杂网络结构,在这种网络中大部份的节点彼此并不相连,但绝大部份节点之间经过少数几步就可到达。在社会关系网络、互联网络、生物工程等众多领域,小世界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NW小世界网络是一种改进了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它避免了产生孤立点的可能。实验的NW小世界网络选取K=1,P=0.1表示构造环状规则网络时每个节点与它最邻近的K个节点各连出1条边接。P表示以概率P在随机选取的一对节点之间加上一条边。我们按一定规律(如节点个数增加)产生一系列系列数据并分别进行实验。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反映随着节点数增加,模型检测器所消耗的最大内存和CPU时间的一般性规律。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本文对所总结的每一类问题都产生四组数据并分别实验。鉴于篇幅原因,我们仅列出部分实验数据。此外实验采用2.5.4版本的NuSMV和6.2.3版本的SPIN,在Inteli52.5GHz处理器以及32位ubuntu平台进行。
4.1随机网络实验结果不可恢复的静态保护问题:图2为静态不可恢复问题的实验数据对应的趋势图。图中间断点表示NuSMV超时或者SPIN内存超出。实验中设置系统允许的最长运行时间为2小时及最大可用内存为3G。另外图表中出现的运行时间均为CPU时间。从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基本结论:对于不可恢复的静态保护问题,SPIN需要的运行时间明显小于NuSMV,使用的最大内存大于NuSMV。另外在最坏情况下,即对于给定问题不存在有效的干预策略时,SPIN需要的最大内存可能出现超出范围的情况。比如图2在节点数为45时,SPIN的内存可达到3G以上,无法完全搜索。对于这种情况可通过状态压缩技术进行处理,这时的最大内存略小于NuSMV,但运行时间则超过了NuSMV。可恢复的静态保护问题:由于两类静态问题的实验结果大致相同,所以此类问题的实验数据及结论不再重复。不可恢复的动态保护问题:不可恢复的动态问题的实验结果对应于图3。存在有效的干预策略情况下,SPIN较NuSMV运行时间少,需要的最大内存较多,但运行时间和需要的最大内存波动较小;NuSMV随着节点的增大,在运行时间和需要的最大内存上都存在较大波动,虽然有时随着节点数的增加需要的最大内存反而减少,但是运行时间可能在最某点急剧增大。最坏情况下,SPIN内存消耗巨大,例如图3中的节点数为20时,SPIN需要的最大内存急剧增加。可恢复的动态保护问题:表1是可恢复的动态保护问题的数据。表中“—”表示NuSMV超时或者SPIN内存超出。它的变化趋势基本和静态问题相同。但实验中NuSMV出现了较多的超时现象,例如表1中NuSMV在节点数为13,14,15时均超时。
4.2小世界网络实验结果小世界网络的分析问题比随机网络的情况更为复杂;即使是随机连接概率较小(比如0.1)的小世界也可能具有复杂的网络结构并且包含许多连接度较大的节点。表2是小世界网络的静态不可恢复问题的实验结果。小世界问题中的运行时间和内存使用趋势基本与随机网络的情况一致。但NuSMV在节点个数大于35之后,运行超时。SPIN在节点个数35之后,内存超出了范围。小世界的其他问题虽然运行时间或内存更大,但结论和随机网络基本相同,所以不再重复。
4.3实验结果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与两种模型检测器的原理有关。一方面,NuSMV采用高效的BDD结构表示状态及迁移关系,可以极大地减少内存的使用量;另一方面,SPIN采用动态搜索的方式,只需要构造部分路径就可以开始搜索,只有当前的路径没有找到反例,才需构造新的路径,而一旦找到反例就停止搜索,这样很大可能不需要构造整个状态空间。据实验观察,NuSMV构造整个状态空间的BDD图所花的时间占运行时间的50%以上。为了解决时间超时或者内存超出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采用抽象方法对网络进行化简。具体地,可以根据网络的特征,将一些节点进行合并,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网络的规模,从而提高模型检测的效率。
5.相关工作
网络传播问题一直是数学、物理和计算机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对控制网络传播做了大量的研究,其目标都是通过对部分个体进行保护而有效地控制传播。部分工作研究在感染爆发之前如何采取防护措施,比如随机免疫,目标免疫等。随机免疫是完全随机地选取网络中的一部分节点进行免疫。很容易看出,它的效率比较低下,代价较大。目标免疫是根据网络特性,选取少量度值较大的点进行免疫。网络结构已知的情况下,目标免疫的效果远远好于随机免疫。文献论证了目标免疫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有害传播。另外,大量研究工作关注的是在感染已存在情况下所采取的干预策略。上文提到的消防员问题及其变种是这样一类问题。很多文献针对的是特定结构网络的消防员问题,比如网格结构的消防员问题和树结构的消防员问题。文献考虑的是消防员问题的较一般情形,即每个时刻投入的消防员数量大于1。与上述众多研究不同,本文考虑的是通过模型检测方法找出一种有效的干预策略。我们研究的是更一般的情形,不仅网络结构更为复杂,而且考虑了着火点和消防员数量多个的情况。不仅如此,本文还同时考虑了更为复杂的感染节点可恢复情形。状态爆炸是限制模型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上述的实验中出现的超时或者超出内存都是状态爆炸的表现。针对大规模传播模型,文献提出了的两种解决状态爆炸的机制。第一种减少机制旨在减少不必要的状态变化。比如感染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以忽略的,可以删除这部分状态迁移。第二种机制针对的是有向传播的网络。根据距离将图中的易感节点进行有效的等价类划分。这样一定程度减少了网络中节点的个数,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
6.总结
篇9
提升媒介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专家钟启泉教授认为,社会的信息化需要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与教育的命题,引发我们思考和实施的核心问题莫过于思考和实施培养新生代的“信息能力”,提高媒介信息素养。
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始于1918年10月,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创立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从此拉开了我国新闻教育的序幕。经过了92年的坎坷发展,中国新闻教育已形成自己优秀而独特的教学模式、理念和思想。
然而,进入网络时代,由于网络传播改变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不仅传统的新闻学及其实践受到网络传播的挑战,大众传播理论及其假设也遭到了质疑。原有的一些大众传播及新闻理论已不再适应网络媒体传播,新的大众传播系统正在网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因此,一些原有的教学思想也应相应地发生改变。在网络传播变得越来越适宜于个人的时候,新闻教育的目标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新闻教育行业人士认为,为了给人们提供最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使其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与未来劳动者,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有媒介信息素养的人,亦即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这种素养已日渐成为未来新闻从业者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媒介信息素养已成为新闻教育的首要课题,媒介信息素养,是新世纪新闻教育工作者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
媒介信息素养的内容
网络的普及,使来自全球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纷纷上网。有人说,在网上能找到世界上所有知识的99.999%。也许这有点夸张,但网上的信息的确多到要“爆炸”的地步了。而且这些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尤其快,今天刚学到的知识可能明天就已老化。因此,作为新闻教育工作者培养信息能力的信息教育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下述四点:
1.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能力及新的信息创造与传递能力的培养。这六个方面,都是信息能力的表现。信息能力具体包括信息理解力、信息选择力、信息批判力、信息收集力、信息处理力、信息生成力和信息传递力等几方面。
2.从正反两方面把握信息化技术对社会新闻与新闻工作者产生的巨大影响。
3.信息伦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个人隐私的侵害、计算机软件与图像等著作权的侵害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为防止这类社会问题,在学校新闻教育中必须大力提高新生代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与责任感。
4.信息科学基础及信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特点的理解、操作能力的习得。包括计算机的知识技能、计算机操作方法、程序语言、运算规则、硬件与软件的原理。
媒介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主要指: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种表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述形式,亦即从了解到理解;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该问题;正确地评价信息,比较几种说法和方法的优缺点、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场合以及局限性;利用信息做出新的预测或假设;能够从信息看出变化的趋势、模式并提出表示变化的规律。提高媒介信息素养,在日本称为“媒介信息活用能力”。所谓媒介信息能力,指的是个体在主动选择和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的基本素质。获取信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处理信息的目的在于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在分析处理各种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创造新的信息。具体言之,媒介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的能力:①
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
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使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处理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
生成信息――在信息搜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改造和表述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
创造信息――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
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接收的信息解决问题,如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升生存和发展的质量,让信息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协作关系;
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甄别能力和自控、自律与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地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很显然,这些能力是围绕当代新闻教育工作者为适应信息化社会或者学习化社会而提出的。今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这些能力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需要每一位新闻教育工作者不断加强和提高。
注 释:
①胡家荣:《高校信息素养现状与措施研究》,《图书馆学刊》,2006(1)。
篇10
关键词:网络传播;认知引导;主体性
一、网络传播中的认知引导
认识论和知识论都可以是关于知识的理论。传统认识论深入研究了主体对于客体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然而,该种理论没有看到认识中的主体性,即认识并不仅仅是从客体向主体的单向转变,同时也存在着由主体向客体的转变。[1]20世纪30年代,著名哲学家张东荪教授通过对认知与知识的研究,提出人并不是西方认识论中抽象纯粹的人,而是社会环境中的群体成员。在以往西方哲学家们的视野中,抽象个体的认知过程是主要的研究对象。然而,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外界的环境对人类认知的影响远远大于认知过程中个体认识要素的影响。同时,“由于在交往中个体并不完全进入群体规范,所以主体间性并不完全取代或等同于个体”。[2]这种取代二元分立的交往性思维方式,代表了新的认知途径。因此,除了传统认识论中由价值判断、事实推理产生的显性知识,在社会交往场景中基于个体能动性而产生的知识也是个体认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网络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交场域,对公众认知的研究和引导变得愈发重要。
二、网络层面认知引导的传播路径
在群体中进行知识传播,首先需要了解个体对于实践活动的认知方式,从而促使群体共识的形成。心理学家Petty与Cacioppo提出信息详析可能性模型(ELM)建立了个体在认知形成之前的信息处理框架。该模型提出改变个体态度有两种途径:中心路径与路径。[3]以此来说明沟通及引导对个体信息的认知处理、态度改变的心理模式。当决策者具有较高动机和认知余力时,会对信息进行高度精细加工,这时遵循的信息处理方式是ELM模型中的深思加工过程,即中心路径方式。决策者在该过程中会对目标值进行思考,并搜寻尽可能多的与目标值相关的信息来评估决策结果的质量。与之相比,当决策者动机较低或认知资源不足时,由于难以对信息进行高精度的加工,往往简单地将原始信息作为线索进行启发式的判断。该过程遵循ELM模型中边缘路径的作用机制,是一个非深思的加工过程,即决策者在未对知识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的情况下草率地进行判断。在低精细加工条件下,认知过程较少求助于先前知识,也未对原信息进行深入思考,而是依赖直接判断,因此无论先前的知识与接收信息是否一致,形成的知识都无显著差异。在上述信息处理框架基础上,本文将分别遵循中心路径和路径进行信息处理的网络主体划分为专业用户和业余用户,进一步展开对网络传播内容策划与传播路径的阐述。
三、网络传播的内容策划
(一)告知型内容的策划思路
针对网络中专业用户群体的告知型内容在事实层面包括核心主张、差异性要素和整合性要素。首先,核心主张即运用非歧义性语言对特定主题所涉及的关键知识进行的主旨描述。因此,提炼核心主张需要选择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关联度去粗取精,筛选关键知识并总结其间关系,以保证在告知型内容中呈现的核心主张在相关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其次,差异要素指的是着重陈述主题相关知识体系中用于解释关键知识的支持性异质知识,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支持性知识之间的差别以阐明关键知识的含义。最后,整合性要素指的是关键及支持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其功能在于使告知型内容具备各类知识元素关联之后形成的系统含义。具体来说,知识序化是形成整合性要素的关键路径,通过对各类知识元素及其关系的从属性或层级性进行梳理,在厘清知识结构的同时寻求知识元素的最佳组合,以支撑核心主张中关键知识之间逻辑关系的完备性。此外,为了在专业用户群体中形成共识,告知型内容中需涵括共意、视野与尺度共三种价值层面要素,以契合该类用户的价值取向。首先,共意要素即共同意识,指的是凝聚群体成员的共有意识。由于共同意识的形成依赖于融合个体意识的公共话语,因此该类话语遵循着群体共有的话语修辞形式,从而构筑起一个心照不宣的意义空间,群体成员之间共同的价值取向得以确立。其次,视野要素即群体成员共享的价值取向聚焦于特定领域。也就是说,在群体成员中通用的话语修辞中的价值判断与成员们关注的领域相关。最后,尺度要素指的是群体成员共享价值判定标准的构成,即对价值有无、性质与大小等方面的判定。由于在个体间共享的价值标准必须将所有个体的标准考虑在内,因此群体中最终形成的标准总是从许多个体标准相互冲突中产生。换句话说,契合群体中所有成员的话语修辞必须遵循包涵整合性标准的价值尺度。
(二)叙事型内容的策划
告知型内容与针对网络业余用户的叙事型内容的区别在于,叙事型内容一般处于特定的语境中,即超社会身份的“叙事规约”。[4]所谓规约,指的是特定文类所具备的创作与阐释规则。叙事型内容在事实层面需遵循的规约要素包括公关新闻、制造事件与人际叙事。首先,人际叙事即叙事者基于个体体验讲述的特定事件,其基本结构包括六个部分,即点题、背景、进展、评议、结局和回应。其次,公关新闻是对由公关人员策划出来而又获得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的科学表达。与一般新闻相比,公关新闻具备客观的形式、潜在的目的以及巧妙的策略等特征。最后,制造事件作为叙事型内容的基础,需要在其策划过程中为公关新闻、人际叙事等事实层面要素作铺垫,因而综合考虑公关框架和信息结构等叙事规约。概括出事件策划的三个步骤:第一,提炼事件主题;第二,进行信息布局;第三,策划事件形式。此外,为了在业余用户群体中形成共识,叙事型内容中需涵括全局观念、共同体意识与公共精神三种价值层面要素,以实现引领该类用户价值取向的目的。首先,全局观念指事物的整体和发展的全过程,是组成该事物各个局部相互联系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有机统一。具体实践中,该类话语表现为对冲突性议题的底线以及互动规则和秩序的陈述。其次,在倡导全局观念处理冲突时,也需要培育共同体意识,促使群体身份的形成。为了在群体成员间培育共同体意识,叙事型内容价值层面的话语应该以构建共同身份、达成价值认同为导向,形成共同身份及价值的象征性表达体系以弱化异质个体之间的差异。最后,公共精神统摄下的价值层面话语,旨在引领公共讨论和协商以达成普遍认识。具体实践中呈现出两种形态:第一,价值对话形态,即引发并参与围绕特定社会议题的对话,促成公共讨论逐渐贴近群体主流价值取向;第二,价值创造形态,即整合公共讨论中出现多维价值取向,主动输出符合公共利益的价值主张,引领群体内部的价值协商。
四、网络传播的路径规划
(一)专业用户群体的培育路径
所谓专业用户群体,指的是用户在微博等网络社区中分享的文字、照片以及视频等信息被传播到他的粉丝群体中,而这些粉丝继续转发、评论博主所的内容,从而带动自己的粉丝再次传播,导致微博用户之间就共同话题迅速聚合形成用户圈子。该群体具有“阐释共同体”的特征。所谓“阐释共同体”,指的是围绕特定媒体及其内容形成的共享性的群体认知与行为的共同体。具体包括:第一,基于特定媒介内容拥有共同兴趣;第二,群体成员之间共享阐释策略,即使用相似的语言评价或描述媒介内容;第三,群体成员传播行为遵循相似的模式,例如专业群体用户往往主动参与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相对于“阐释共同体”对于网络群体用户的语言和行为特征的描述,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对“共同体”更为深刻地指出共同体成员间关系的本质。他指出“共同体”是基于情感、习惯、记忆等自然意识形态形成的一种社会有机体。[5]在该定义基础上,众多社会学家发展出共同体的多种分类方式,如马克斯•韦伯的阶级、身份群体和政党三种共同体,丹尼尔•贝尔的地理、记忆和心理三种共同体等。为了模拟专业用户群体的网络结构,本文基于强群体的定义进行构造。给定一个图G=(V,E),V表示图的节点集合,E表示图的边,图中节点i的度用ki表示,假设有图G的子图S,对于子图S中的节点i,在其连向的ki个节点中,有kiin(S)个节点属于子图S,kio(S)个节点不属于子图S。强社区[6]定义为在子图外部顶点连接的度都小于与子图内部顶点连接的度,即表达式表示为kiin(S)>kio(S)。该类群体在演化过程中,当新的节点n从弱群体外部选择其中的节点相连时,会选择强群体内节点t概率P(lkt)与节点t的群体外的度lkt成正比,即。也就是说,强群体中成员的群体间连接越广泛,越容易吸引弱群体中的新成员与之相连。因而,基于专业用户的特征以及群体的演化过程,可以得出该类群体的培育重点在于建立与弱群体中话题整合者的联系。因为该类用户一旦产生对特定话题的关注,往往会主动参与对话与传播,所以群体内容不容易产生密切联系。然而,在群体内部传播的范围太过局限,不利于知识的扩散与节目宣传。因而,引入话题整合者,对专业群体中的知识与业余用户群体中的话题进行整合,再发送给各自群体中的话题整合者,一方面能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一方面能增强对业余粉丝群体中的话语导向力。
(二)业余用户群体的形成路径
知识从专业用户群体向业务用户群体的扩散,是实现网络用户认知引导的重要目标。由于业余群体用户之间有不同话语与行为方式,因此需要寻求适用于各类用户交流观点和解释内容的新路径。为了模拟业余用户群体的网络结构,本文基于弱群体的定义进行构造。通常,弱群体[7]定义为子图内所有顶点与子图外部顶点连接的度之和小于子图中所有顶点与子图内部顶点度之和,表示为ikiin(S)>ikio(S)。该类群体的在演化过程中,新的节点n从它所在的社区i内选择一个节点相连时,它选择社区i内节点j的概率P(Sij)与节点j的社区内的度Sij成正比,即=。在网络群体的增长方式为群体中联系越广泛的用户,越容易获得新的联系。因而,基于业余用户的特征以及群体的演化过程,可以得出业余群体在演化初期用户间关联程度较弱,信任度也不高,因而新成员加入后,如果促进其与群体其他成员建立弱联系,将有助于新成员获得新知识。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个体认知的形成与行为、个体及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相关。其中,个体因素指行为主体的能力、动机等因素;行为因素指主体行为后的结果或者反馈;环境因素即行为主体的客观条件。个体与环境与行为之间的主要关系包括在主体与行为之间,一方面,个体的目标、态度等因素决定或影响着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行为的结果和反馈会反作于主体的思想信念和情感因素等。环境与行为的交互影响表明,虽然环境状况作为行为的对象或者现实条件决定着行为的方向,但是行为也会改变客观环境以适应主体的需要。根据该理论,增强业余用户群体的内部联系需要从个体与环境层面设计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首先,个体层面的奖励应注重刺激用户的参与意愿,因此如果群体用户积极响应针对该群体设计的网络内容,比如回复、评论或者转发,并获得其他用户的再次响应,就应该进行提升级别、加关注等个人奖励。其次,环境层面的奖励应该聚焦到组织行为,即如果部分用户相互之间建立联系就原发内容进行互动,并主动与其他用户建立联系,比如提及或者转发,则应该进行颁发虚拟团队荣誉、线下参与等群体奖励。
参考文献:
[1]郝丽.认识论研究要树立现代视野——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和西方哲学提出的一些新问题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3(1):33-36.
[2]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20.
[3]佩蒂•卡乔波.论证数量与质量的反馈涉入效应:中心与边缘说服路径[J].社会心理学刊,1984,46(1):69-81.
[4]申丹.叙事结构与认知过程——认知叙事学评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1-8.
[5]滕尼斯(德).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99:173.
[6]热迪弛F.,卡斯泰拉诺C.,切科尼F.网络社区的界定与识别[A].美国国家科学院论文集[C].2004:2658-2663.
- 上一篇: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
- 下一篇:洪涝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