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节能减排;能源统计;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24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40- 02
随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国家从法律层面将节约资源明确为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先后了一系列节能指令,规定、条例等,加强了对能源管理工作的指导。研究和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方法已越来越引起各级能源管理部门和企业的重视。
能源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统计研究能源总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和其他统计一样,不仅是反映和认识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是管理国家和企业经济活动,并实行监督的有效工具。同时,又是构成信息和制定方针、政策、计划的基础。企业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能源的分类;计算能源的生产量、消费量、加工转换量、库存量、损耗等能源统计基本指标,据以分析能源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以及能源供需的平衡关系,正确计算能源的利用程度、消耗水平、经济效益指标,以分析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能潜力。为了适应能源形势的要求,当好企业能源决策的参谋,我们有计划有目标地做了几项工作。
1 永煤集团能源统计工作现状
1.1 能源统计逐步受到重视
国家出台了《节约能源法》、《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各省、市、地区也试图在节能减排上做出大文章,各种“节约能源办法”、“节能减排目标”、“加强能耗监测”等文件规定层出不穷。目前,我公司已形成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且实现了“三化管理”,成立了能源管理机构,指定由技术中心专门从事能源宏观监测管理工作,基层各子公司、直属单位均指定了专(兼)职管理机构,从上到下指定了节能减排专(兼)职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能源统计工作也正逐步受到各子公司、单位的高度重视,形成了近百人的能源统计队伍。能源统计已经不再是一个附属于大工业统计下的“小专业”了,而是被高度重视的相对独立的重点“专业”,由专部门专人负责。
1.2 能源统计管理体系及网络信息化已基本建立
集团公司根据统计局能源报表填报要求,结合各单位生产实际,编制了“能源统计管理办法”、“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报表审核要点”等规章制度,按照原煤生产、洗煤、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板块编制了能源消耗台账,根据GB/T 13234-1991《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编制了集团公司能源消耗指标体系,最终形成了集团公司能源统计管理体系,使能源消费统计指标设置得更加全面、科学和合理。各子公司、直属单位还根据生产工序环节,绘制了统计管理流程,规定了能源统计管理办法,建立了统计网络,为及时、准确地采集能源消耗数据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公司将统计工作纳入了节能减排考核之中。
引进并应用Lemsun能源统计软件,各类统计数据及报表实行了电脑网络化管理,每月2日前,各单位通过能源统计软件上报能源报表,公司能源统计人员根据审核要点逐单位逐表逐数进行审核,发现疑问及时更正,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及其准确度。
2 能源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 统计范围不全,数据不准确
公司能耗情况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本部各子公司、单位的能源购进、消费、库存情况,对省内的部分子公司及省外公司能源统计工作无法正确反映,全公司综合能耗统计尚不健全,单位GDP综合能耗尚无法较准确地计算。原因在于:①他们的能源管理基础差,能源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②部分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认真研读学习公司的能源统计制度和能源统计知识,对一些数据估算、冒算,随意性很大,统计报表认识不深刻,随意统计填报;③没有建立完善的计量、统计体系,统计数据缺乏可靠性,能源计量仪表配备不齐、不准,给能源统计造成困难;④统计报表时效性较差,不能及时上报报表,导致集团公司汇总数据不全。
2.2 统计服务职能难以正常发挥
目前,部分单位的能源统计工作只是对生产消耗的能源作统计,而没有把统计的结果反作用于生产。能源统计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由于部分单位可供使用数据不全,缺乏完整性,能源整体统计不清,难以为公司领导提供准确的能源统计资料,难以为指导经济工作和能源供给提供科学的依据;由于缺乏这种全面系统的统计数据,不能顺利开展能源对经济产生的成果和趋势分析,不能为决策部门提供有效的服务。
一些单位在能源报表的编制说明中对能源统计分析不深刻、不全面,只是对数据的增长、降低的简单统计,没有分析原因、查找节能点,没有达到对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进行预测和控制,达到最经济、合理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
3 进一步提高能源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能源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寻求能源统计解决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要加强能源计量工作。能源计量是能源统计的保证,是基础工作的基础。没有齐全的能源计量仪表,能源在流通过程中每个环节准确的数量变化和消耗便得不到反映,能源统计就无法进行。团此,加强计量工作,保证量值的准确、完整、统一、平衡是能源统计的关键。
(2)要以《节约能源法》为依据,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要完善能源消耗奖惩制度,开展能源审计,把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员工业绩考核范围。
(3)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素质。作为节能工作者,要把工厂的能源管理、统计分析、能源技术、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搞好,又要及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责任很大。掌握一定的能源管理基础知识、统计原理、能源经济理论是搞好节能工作的必要条件。面对困难,我们主动向行家请教,自学能源管理、统计分析、节能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理论书籍,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深入基层了解,核实第一手资料的正确程度,对每月送上来的报表首先进行认真整理,严格审核,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到基层,使统计资科、数据准确客观。然后再按照台账的要求,进行分类、分组、分指标,并进行指标汇总和必要的加工换算。经过科学地综合使它系统化、条理化,变为能够反映能源总特征的、我们所要的综合数字资料。对有争议的问题及时探讨、解决。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使每个统计员的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另外,还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灵活掌握能源统计软件的操作。
各子公司要为能源统计人员配备单独的计算机等先进的统计设备,使能源统计工作适应公司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公司生产经营服务。
(4)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是能源统计工作的基点。各子公司、区队、分厂、各用能部门都要建立能源统计台账,各作业区、工段、站、主要耗能设备等都要建立能源消耗原始记录,按时报送和传递能源数据和能源统计报表。
(5)各单位统计人员学会一两种统计分析方法,提高能源统计的深入分析能力。
篇2
关键词:物联网 城市运行管理 MUO 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系统 感知城市物联网平台
引 言
在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和谐社会的宏观环境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管理的对象和范围也越来越复杂和宽广。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已成功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因此利用感知城市物联网平台等物联网技术构建适用于城市管理的体系――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系统,进行智慧化城市管理的条件已逐渐成熟,这也是城市管理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建设这样的系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好这个系统。一个庞大而复杂、技术含量高、涉及领域广泛的系统必须有与之匹配的使用者,这里称之为MUO---城市运行管理者(manager of the urban operations)。
1.物联网概念凝炼
物联网是通过传感器网络捕获与之关联的物理世界客观信息,同步进行多维度协同处理及信息的交换与通信,并通过以太网等技术及各种传输方式,将信息归集于综合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全面透彻地感知物理世界,进而通过数据挖掘与融合、流程重构等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与衍生服务的一种全新的体系。物联网具有四个本质特征:关注外部、不确定性、不可重现和外部驱动[1]。
2.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概述
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并不仅仅是道路、建筑物的增加,以及人口的汇聚,还有城市内部建立的具有各种特定功能的区域,各个功能区之间存在着有机性的联系。城市的运行也就和这些有机地联系着的功能区紧密相关,横向的如交通管理、道路管理、供电管理、供水管理、环境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等,纵向的如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应急预案管理、突发事件应对以及管理体系建设等等。
要想使城市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借助于科技手段,也就是信息化管理手段。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有条件的企业相继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但改造程度参差不齐,大多是封闭的网络,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在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间、上下游企业间、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间实现网络互通、信息共享,这与政府的职能划分和信息化标准紧密相关。而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构建成了网络型城市基本任务,实现了相关信息共享。
国家973计划物联网首席科学家刘海涛提出“感知城市通过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了一个具有高感知度的城市基础环境,实现城市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以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城市物联网平台就是要感知和利用各种信息、整合各种专业数据,以物联网共性平台为基础建立一个集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城市规划与社会服务等综合信息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系统,为政府职能部门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适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支撑, 进而规范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以及科学决策水平。
3.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发展历程
自从2010年物联网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从国家主管部委到各行业和省市都密集的出台了多方面支持物联网发展的政策,给与了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强大的推动力,涌现出不少涉城市运行管理的应用案例和服务举措。
智能交通领域:2011年投入运行的成都双流智能交通系统专注于地面交通管理,有效地降低道路拥堵状况、规范路面行车秩序,提高了道路通行率,解放路面警力,全面提高了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快速反应能力。
公共安全领域:2011年12月武汉启用了含25万个摄像头的城市级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让决策者快速、清晰看到城区每一个地方的实时监控画面、出警前可以迅速调看沿途摄像头,选择最畅通的路线快速赶到。
环境保护:浙江省环保厅在门户网站可查各市空气污染指数、各水系污染指数,以及“浙江省污染源在线监测日报”,可查询563家国控以上企业大气或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日均值。
从以上的应用案例和服务举措不难看出,这些应用都处于本行业、本领域,甚至本区域,并没有明显的突破信息“孤岛”的格局,并处于中低层应用状态。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除相关标准、规范外,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间的职责划分、管理体制、行业壁垒、权利划分、物联网与现有法律和政策间不能完全对接是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高兴的是长沙市1月1日启用了以110报警指挥中心为基础,依托公安指挥调度的长沙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这个应急联动指挥中心集成了110(122)、12110、119、120、技防、互联网、金融报警等多方面业务,实现了集约化接处警、智能化指挥调度、一体化应急联动等应用。不但极大地提高接处警效率,而且使扁平化、一体化的新的应急指挥模式成为可能,实现了将各种网络资源、数据资源整合到统一平台上,可进行可视化会商研判、同步交流、合成作战与远程指挥等功能。[3]
但长沙的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还是基于110系统而规划的,局限于公共安全、应急救护、警务调度等方面,离“集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城市规划与社会服务等综合信息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系统”还有较大的差距,可作为感知城市物联网平台的二级行业运用平台,成为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而无锡感知太科园综合示范项目则是按照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模式组建的一个综合物联网系统,它涵盖了公安、城管、公交、环保、水质、气象、供电、安防、医疗、节能等众多专业领域,包含了城市管理及民生等方面的高层应用服务。在城市管理方面规划了交通诱导、信息、停车场综合管理、公交管理、能源管理、智能安防、公共设施管理、管网管理,民航信息以及危险源管理、消防响应、感知健康社区、车载接入等等,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管理综合运行系统的基本结构。
4.城市运行管理者――MUO
不管怎么说,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必将很快共同催生感知城市、催生现代城市管理的核心---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的建设无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它满足的需求众多、技术高新,具有宽广的业务范围、海量的实时数据、众多的服务应用、丰富的专家模型、完善的管理流程、齐全的应急预案、合理的指挥机制,这一切对系统的使用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建设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系统首选必须建立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机构,负责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城市综合运行日常管理、城市运行数据分析与预测、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与应急指挥,负责对行业级的综合运行管理系统进行监管,机构的定位与其良好运转紧密相关。
其次要进行相关法规、政策及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解决物联网与现有法律和政策间不能完全对接的问题,制定各种应用规范,建立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的新机制。
最后是城市运行管理人员的建设。这样一个复杂而又先进的系统必定要求使用者的综合能力与之相匹配,否则系统功能很难充分发挥。
可以预见的是系统要求MUO须有IT专业基础知识,了解物联网技术应用,熟悉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系统基本情况;了解系统所含各应用子系统的基本业务知识,熟悉其业务流程;熟悉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基本运行情况;熟悉与所管理的城市布局、行业等相关的各类情况;掌握系统所含的各种应用流程与服务。作为城市运行指挥官,还必须有丰富的阅历及城市或行业管理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较高的权威性以及强烈的使命感,这样才能和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系统相得益彰,代表政府行使好管理城市的职能。毫无疑问,这样的管理者的选拔与培养是比较困难的,过程是漫长的,政府应该提前在人员建设上做好准备。
5.结束语
技术的进步将激发管理创新。管理新模式的建立一定是个较长的过程,特别是磨合期间定会是相当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我们的城市运行管理者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建设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系统是城市运行管理的终极目标和战略方向。当然,运用于城市运行管理的物联网技术还在发展中,随着新技术的研发,必定会用更多地实际应用不断融入到这个系统中来,使城市运行管理更加便捷,更加智慧化。
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系统会根据不同的城市展现出不同的应用。在城市条件、应用需求及MUO、服务对象等基础条件还不成熟时,这样先进的管理系统并不适宜,甚至只能成为摆设,是技术的奢侈,会对方兴未艾的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基金项目:江苏省传感网中间件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302901)。
参考文献:
[1]刘海涛.物联网之感知社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
[2]刘海涛.物联网之感知社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31
[3]黄启晴.长沙启用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实现110 、119多警联动. 长沙新闻网.2011年1月5日
[4]陈甲全,袁超,张国琴.国外数字城市建设应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数字通信.2011年第02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