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殊经济政策

篇1

    谈及经济法的政策性,就不得不提及“经济政策”这一概念。一般认为,经济政策是指经济政策主体在某种特定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经济政策手段,去实现某种经济政策目标的行动或者行动方针。经济政策和经济法律、法规都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职能都是为了实现对国家经济的管理,追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目标。法律都来源于人民意志,统一于人民意志,是集中和体现人民意志的不同形式,经济法律、法规往往是把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规范化,可以说,经济政策是制定经济法律、法规的依据。但经济法律、法规不是经济政策的简单重复。因为在经济政策法定化过程中,要进行修改、提炼、废弃一些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不符合现实和发展需要的内容,所以定型化了的经济法律、法规,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经济政策。虽然经济政策和经济法律、法规一样,都是根据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要求制定的,但经济政策只是力求符合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而经济法律、法规则是比较正确地利用了客观经济规律,并把经济规律法定化、制度化。经济政策的“活跃性”区别于经济法律规范的“稳定性”。当国内或国际局势发生变化时,应对的政策会及时的随之调整变化,及时有效的解决各类问题和矛盾;与之相对的是经济法律、法规的稳定性,其调整的对象在一定范围内是固定不变的,这是由其法的本质所决定的。经济政策的“指导化”区别于经济法的“具体化”。由于经济政策是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路线,不可能很具体,一般都较为原则。而经济法律、法规则是组织、管理经济的重要工具,具体规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及法律责任,用以调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从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来看,经济法是经济政策在法律上的表现,也就是说,经济法体现了一国现行经济政策,是通过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经济政策,二者是一种“表”与“里”的关系。与此同时经济政策除了通过经济法表现以外,还有其他表现方式,如国家和政府的经济决定、经济通知、经济发展建议等,它们都是统一于一个国家总政策和基本经济政策的。但经济法不同于其他表现形式的是它以法律的形式将现行经济政策中适于实践与发展的那部分成熟的内容加以系统化、规范化,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济法律规范。法律化后的经济政策由于带有法律的“头衔”,因此具有强制执行力与规范性。所以,政策性是经济法的重要特征。经济法的其他一切表现,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政策性展开的,如灵活性、多样性、实践性等。

    二、经济法的政策性

    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法的基本内容,同时经济法又体现了经济政策的各项任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条以“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扶持发展居民住宅建设,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为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是经济政策,但通过法的基本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并在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对城市房地产的开发、交易等作了细化规定。又如,产业政策对经济立法也有很大影响。《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经济基本法”,虽然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之一,但它的重心是通过遏制垄断和限制竞争等行为以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自2008年实施的《反垄断法》标志着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之手”作用的政策取向。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自由竞争,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则仅为补充和纠正市场经济的自身不足,为自由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可以说,现代国家基本上都奉行这样的基本经济政策,即自由竞争和国家适度调节。而“适度调节”是因国情而异的,因时而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也是目前多数国家所认同,即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必须适可而止,绝不能过分干预市场主体的活动。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根本所在。例如,以美国为例,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调整经济政策以应对社会问题,以国家干预理论为指导的政府出台大量经济政策解救美国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过度的干预使市场本身的各项优化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故又不得不因时因事的调整各项政策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的自身职能得到最优的发挥。政策的变化也推动着法律的变化,二者在变动的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都朝着能更快适应社会、更加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更加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正是顺着这条前进方向,如今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经济法现在基本已形成以竞争法为核心、以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为侧翼的法律体系。因此,政策因经济形势或其他社会需要而经常发生变化,经济体制也非一成不变,经济法也受其影响而处于变动之中。如为了应对国家保护中小企业的产业政策,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协议豁免事项包括“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的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专门对中小经营者做出了垄断协议豁免规定;根据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德国修改《联邦银行法》,把对货币和金融的控制权交给欧洲中央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在巴黎签署《禁止超越国际的贿赂行为条约》后,缔约国则需相应地制定或修改国内法,以禁止企业为取得合约而向外国官员提供好处。经济法的政策性特征同样体现在执法与司法领域,并非所有的经济政策都要通过经济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篇2

〔关键词〕四川;藏区;水电;移民安置

〔中图分类号〕D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1-0096-05

一、特殊的环境条件

四川是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全省水电技术可开发量为12004万千瓦,居全国各省首位,其中近50%位于四川藏区。

所谓四川藏区是指甘孜、阿坝两州全境及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幅员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213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十大千万千瓦级水电基地中,大渡河中上游、雅砻江中上游、金沙江上游都位于四川藏区。目前,大渡河干流中游、雅砻江干流中游水电已进入全面开发阶段,大渡河上游、雅砻江上游、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各流域支流的水电开发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这些巨大的能源投资项目伴随着一系列交通、环保、移民工程,必将对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远深刻的影响,同时伴随水电开发也产生了许多不同于汉族聚居区的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藏族移民的安置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未来我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关系到我国“十二五”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更对藏区的发展与稳定、民族和谐与边疆稳固有重大影响。

(一)高寒山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四川藏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属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境内海拔高,地势险峻,气候寒冷,多数县乡属于高寒山区。水电站库区河谷典型形态为高山峡谷,呈V型深切状,河谷狭窄,横向宽度小,农村藏族居民大多沿大江大河两岸成条带状分散居住。

四川藏区是我国西南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区域,当地适宜耕作的土地资源及耕地后备资源极度匮乏。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数据,目前四川藏区“两州一县”中,甘孜州耕地面积仅占全州土地面积的0.60%、阿坝州耕地面积占比为0.72%,木里藏族自治县为1.16%。当地现有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大渡河、雅砻江干支流两岸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恰是大中型水电站开发后将要淹没的地带。库区相邻区域范围内可供成片开发的闲置土地及荒山荒坡很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

(二)藏族农牧民收入构成多样化

一是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土地出产较丰富,农牧民种植的青稞、玉米、土豆等自给有余;二是大多数家庭都有牛、马、羊等牲畜,酥油和奶制品等可基本满足家庭所需;三是每家都能得到退耕还林国家专款补助;四是普遍以采集虫草、松茸等野生菌类、中藏药材等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一般占农牧民家庭年收入的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虫草、松茸等野生菌类、中藏药材等是库区农牧民最主要的现金收入来源。

(三)全民信教宗教氛围浓厚

四川藏区全民信教,宗教氛围浓厚。藏传佛教格鲁、宁玛、萨迦、噶举、苯波五大教派齐全,各乡各村信奉的教派都可能不相同。即使教派相同,其供养的寺庙、信仰的活佛也可能不同。藏族群众将居住区的山水奉为“神山圣水”,定期进行转山、转水、转白塔等宗教活动,经常到寺庙转经煨桑,甚至省吃俭用向寺庙供奉财物。藏族群众家中还普遍设有经堂,供奉佛像、经书。可以说,藏区几乎随处可见寺庙、佛塔、嘛呢堆、洞科、渣渣孔、经幡、转经筒等宗教设施。

四川藏区长期处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前沿阵地,要防止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分子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破坏团结稳定。历史上就有“稳藏必先安康”的政策。因此,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工作将贯穿于四川藏区水电开发和移民安置的全过程。

(四)独特的民风民俗和藏式民居

四川藏民族分支较多,有康巴藏族、嘉绒藏族、木雅藏族、安多藏族等,各自保留其独特浓郁的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如雅砻江扎坝地区至今保留着类似于泸沽湖母系社会遗迹的走婚习俗和独特的扎坝语言、“木雅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术价值和保护价值。

与内地汉族居民习惯于储蓄积累金融财富不同,藏族居民习惯于将家庭毕生财富用于房屋建造和华丽的内外部装修,有的地方还保留有兄弟终生不分家以便房屋世代相传的习俗,因此对家庭房屋他们有比其他民族更特殊深厚的感情。

藏式民居建筑特色十分鲜明,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建筑物具有墙体厚、木材用量大且质量好、内外部装饰华丽的特点,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如两河口电站库区的扎坝民居,主要是一种碉与房连在一体组合成的碉房,一般4-5层甚至更高,建造完成常常要费时数年。另一种分布在道孚县的藏式民居俗称“崩科”,造型整齐划一,外部红白色彩对比强烈。是一种极有特色的藏式民居。它以粗壮的圆木作为大梁、立柱和外墙,外形别致,色彩绚丽,内部以大面积的彩绘、木雕作为装饰,华丽夺目。而阿坝州的嘉绒藏族传统石木结构民居也很有特色,凝聚了深厚的传统建造技艺和文化内涵。

二、四川藏区水电移民安置的特殊性

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阶段和民族宗教文化,与内地水电开发区相比,四川藏区移民安置工作呈现情况复杂、问题敏感、矛盾突出、安置容量有限、安置难度大等特殊性。

(一)难以实现“有土安置”为主的方式

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471号,以下简称《条例》)自2006年颁布实施以来,作为指导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制订和实施的政策依据,一直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特别是“国家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的政策规定,成为检验评价移民安置规划是否可行的根本标准,为保障水利水电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奠定了基础。

然而,《条例》对处于高寒藏区的水电移民安置方式很少涉及。四川藏区“以土安置”农村移民的环境容量空间十分有限。由于淹没的河谷地区耕地生产条件较好,剩余耕地无法通过调剂满足剩余人口的生产需要,因此电站的搬迁人口往往大于直接淹没人口,难以满足移民安置《条例》规定的“对农村移民安置进行规划,应当坚持以农业生产安置为主,……应当使移民拥有与移民安置区居民基本相当的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根本要求,在当地也难以落实《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占用耕地的,应当执行占补平衡的规定”。

(二)农村移民知识技能差

藏区水电站多数处于偏远山区,藏族农村移民占绝大多数。他们大多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程度较低,普遍只有小学文化,缺乏专业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培训,汉语水平差,难以通过参与当地水电建设、务工经商等活动增加收入。在交通不便的偏远藏区,许多农牧民甚至不懂得种植青稞之外的传统农耕技能,仅以漫山放牧、采集山林资源为生。加之耕地产量低,经济价值小,耕地资源对于他们的意义远小于虫草、松茸等野生菌类、中藏药材等山林资源,也小于草场的经济价值。因此为移民重新开垦大量新耕地用于生产安置既不现实更无必要,还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破坏,与近年国家实行的生态移民方针背道而驰,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三)16倍耕地产值难以完成生产安置补偿

《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而在四川藏区,土地贫瘠,以耕地产值计算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用也相应较低,同时土地开发、水利道路配套等成本却不断增加,使得16倍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足以满足移民的生产安置需要,往往出现资金缺口。

此外,松茸、虫草、天然草场等资源往往存在于国有土地上,现实中当地藏族群众都能从中取得收益,而移民远迁后,就无法再享受这部分“免费”资源了。对这部分林下资源的损失能否计入补偿以及如何补偿是藏区移民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现行《条例》中没有涉及的。如果藏区移民群众所受的林下资源损失不能得到充分补偿,搬迁后可能面临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加之涉及民族、传统社会关系等因素,使得他们不愿意外迁,而选择就近后靠这种安置方式,这种特殊性加大了移民安置的难度。

(四)“原规模、原标准、原功能”的补偿原则有失公平

四川藏区水电开发区大多偏远,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开发周期更漫长。大型水电站建设工期长达十余年,甚至跨越三个五年规划期。

《条例》第七条规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在实物调查工作开始前,“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通告,禁止在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即“封库令”。在整个施工建设阶段甚至从规划阶段开始,受淹没影响区域的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特别是“封库令”下达后,一切新增投入均不能计入补偿范围,使各级政府长期不能将扶贫项目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投入当地,群众也长期无法自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导致中小学校舍旧损,设施落后,居民住房失修,危房不断增加,新增人口不能建房,公共设施破败失效,造成库区发展大大落后于周边地区的局面,库区群众在水电站建成前的十年时间内,都可能面临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

《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建筑物按照其原规模、原标准或者恢复原功能的原则补偿”,第二十四条规定:“工矿企业和交通、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专项设施以及中小学的迁建或者复建,应当按照其原规模、原标准或者恢复原功能的原则补偿”,这即是移民安置工作所称的“三原原则”。考虑到上述情况,这几条规定明显不合理也有失公平,可能导致库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与周边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化。《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因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增加的费用,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单位自行解决”,而这笔新增费用对于藏区本已捉襟见肘的公共财力是很难筹集的。

(五)对特色民居补偿标准偏低

目前四川藏区一些水电站开发项目在对淹没民居的价格评估中,对藏式民居与一般砖木结构房屋进行了区分,并考虑了民居内部的藏式装饰,体现了对于藏族特殊性的重视。但由于缺乏评估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宗教设施价值(包括其文化价值)的技术规范,因此对藏式民居的补偿价格与其实际价值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对于藏式民居的用料、建造过程和建造技艺了解不够,导致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建造难度传统工艺的工时费计算不足,分解的材料单价主要来自建设部门,没有考虑藏式民居所用传统建筑材料现在的实际价格和获取难度,因而显得偏低,例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大直径原木现在很难获得,且运输距离远、运输难度很大。

三、四川藏区移民特殊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相对有利的解决条件

在高山峡谷区开发水电,除了水能资源的动力势能更强、电站调节性能更好、经济价值更高外,需要安置的移民人数相对于平原河谷区也更少。如甘孜州两河口水电站每万千瓦装机平均安置人口仅22.9人,每万千瓦平均占用和淹没耕地8.5亩,阿坝州双江口水电站平均每万千瓦装机安置也仅为29.7人,每万千瓦装机淹没及占用耕园地51.2亩,这两个可进行年调节的优质大型水库电站移民总人数合计不到1.3万人,这是考虑了当地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后对规划实施年的预测数,现阶段还达不到这个移民规模。而对比同流域的二滩水电站、瀑布沟水电站,移民总人口合计高达14.6万人。因此,与国内已建、在建的其他大型水电工程相比,四川藏区水电站移民安置人数无论是绝对还是相对数量都不高,这种情况就为探索多种方式解决藏区移民的生产生活安置特殊问题创造了相对宽松有利的资金条件。

(二)探索实施以货币为基础的多渠道安置方式

目前甘孜州两河口电站库区移民拟实施货币逐年补偿安置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当地既没有可调剂耕地又无可开垦新耕地可能、移民外迁受到民族宗教文化制约的情况下提出的,得到了库区广大移民群众和干部普遍认可,是对我国传统农村移民安置方式的重大突破。据测算,按甘孜州农村人均耕地数量,4口之家耕地约5亩,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局公布的甘孜州各县统一年产值估算,两河口水电站枢纽工程所在地的雅江县农村移民平均1户家庭(按4人)每年应得到耕地货币补偿额7900元,加上为期20年的后扶资金每年2400元,家庭一年的现金收入超过1万元,这对于偏远的农村家庭来说是比较可观的。再加上原有的退耕还林补偿金、牛羊和虫草菌类收入,农村移民家庭基本生活开支短期没有问题。所以货币逐年补偿安置方式能够得到当地移民的支持,大大减轻了地方移民干部的工作压力和精神负担,使水电移民安置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然而,这种货币逐年补偿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对移民的生活补助方式,而不是生产安置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弊端。一是藏区每年采集虫草、松茸的时间很短,缺乏打工技能的农村失地青年大部分时间都无所事事。如果不为他们提供生产条件和谋生职业,当虫草、松茸因气候变化、生态破坏、过度采挖越来越少乃至资源枯竭,他们的收入将会大大减少,可能将不满情绪发泄到水电开发上,长远来看必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二是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和生产资料才能取得同样收入水平的“以土安置”移民不公平,会助长水电移民安置补偿的攀比之风。三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发放货币现金不利于鼓励劳动致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鉴于此,建议对四川藏区水电移民补偿安置实行以货币为基础的多渠道安置方式,这种方式是复合安置方式,它以一定的现金补偿保障移民的基本生活,并以移民后代的教育培训、劳动力转移为重点,为年轻移民创造提供就业和增收机会,保障其长远发展。

(三)针对不同年龄段移民采取不同的安置措施

为保障水电移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四川藏区区域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要重点探索移民教育培训、就业渠道、生产扶持、生态移民等多种渠道,解决藏区移民生产发展的长远根本问题,使藏区水电开发与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现代化结合起来,与提高当地群众文化教育水平、增强就业能力结合起来。帮助、激励年轻的新一代移民走出大山,实现生态移民和生态建设目标。

一是对于藏区移民家庭的学龄青少年,实行教育金补偿。免费就近送他们到条件好的县区中小学寄宿读书,对其生活费用实行全额补助,对考上大专院校的每年给予其学费生活费补助。

二是对年满18周岁的青壮年移民,免费进行1―2项职业技能培训,实行“以工代赈”。可外送青年劳动力到邻近的内地汉区集中学习,培训建筑、驾驶、汽修、餐饮、理发、安保、家政方面的技能。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经过培训的移民参与水电站辅助工程竞标,电站业主有义务优先照顾移民施工队获得有关项目,如采沙、运输、库底清理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程可交予移民施工队,对青壮年移民实行“以工代赈”政策。当地政府要为农村移民在当地开设餐饮、住宿、汽修店等提供免税优惠政策,广开移民就业渠道,借助水电开发带来的庞大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现代化进程。

三是提前农村移民养老安置年龄。考虑到藏区自然条件恶劣,对于电站正式蓄水年份女性年满45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的农村移民可提前实行养老安置。

四川藏区大型水电站年发电量大、移民人数少,按年发电量征收的库区后期扶持基金平摊到每个藏族移民身上,其人均金额比汉族地区高很多。如两河口电站发电后按现行国家政策规定,每年应上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8800万元,而移民总人数不到6900人。按规定每年发给该电站全体移民的后期生活补助为413万元,不到其后期扶持基金总额的1/20,其余大部分资金应当投入到藏区移民的后期各项教育培训和生产扶持养老安置中去。要提前做好资金规划,保障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率,严惩任何形式、任何借口的挪用腐败行为。

(四)制订库区后续支撑产业发展规划,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建议将藏区水电移民区后续产业发展内容列入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的设计规范中。结合水电移民生产安置规划,制订库区后续支撑产业发展规划,如旅游业规划、山区干果基地建设规划、中药材基地建设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等。现在就着手从资金、技术方面扶持一批核桃、杏仁、元根等干果栽培、加工农户,积累在淹没线以上种植干果、药材的经验,通过示范效应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打造库区后续产业发展链,提高库区群众的收入水平。四川藏区大型水电站建成后的“高峡平湖”壮景,加上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是库区未来吸引海内外游客,发展生态旅游业独特的优越条件,予以有效利用。

(五)改变“三原”原则,适当提高复建补偿标准

“原规模、原标准、原功能”的“三原”原则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移民安置工作的新形势,必须予以调整。建议对“三原”原则附加条款:水电站库区淹没基础设施的复建补偿,应考虑重置建筑物、专项设施的环境,当重置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差于原有条件时,应提高标准或规模;当复建专项设施不适应现有社会环境时,应提高标准和功能。

建议在对四川藏区水电开发涉及的道路、中小学校舍等专项设施进行复建规划时,适当提升原有设施的规模等级,提高复建标准,使其能够达到或适当超过库区周边县乡的平均水平。

(六)合理评估藏族民居的复建成本,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在评估库区藏族民居的补偿价格时,不能简单参照内地普通建筑物造价,必须据实核算其各项成本。建议制订适合民族地区的实物指标调查细则,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评估其价值,重点考虑其重置复建成本。建议对各类型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造价进行重点测算,可按照古建筑工程造价定额,或参照目前正在新建的同类型建筑的实际造价订立标准,并考虑其文化价值予以适当提高。对于海拔增高带来的移民房屋重置成本增加也应予以科学合理的考虑,对移民将新增的御寒设施成本给予一定的补偿。建议以适当提高移民住房补偿面积或者增加保暖材料、设施费用的方式进行,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不因搬迁到更高海拔区居住而下降,切实维护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七)树立“以人为本”的水电移民原则

对水电站“封库令”中的“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不得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屋及其他设施,不得新栽种各种多年生经济作物和林木。违反上述规定的,搬迁时一律不予补偿,并按违章处理”内容,建议补充以下语句:“打桩定界范围内允许公共设施、居民房屋的正常维修和改善,以及自然增长人口的土地、房屋增长,具体情况由开发企业与有关县乡人民政府协商确定后批准。”从而承认红线区域内的正常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改善,尽量减少封库令下达后库区的各种机会损失,从而树立“以人为本”的水电移民原则。

总之,在四川藏区水电开发建设漫长的过程中,当地群众(包括移民和非移民)始终处于被动等待和焦虑不安的情绪中,移民的生活生产都处于长时期的不稳定状态。一有风吹草动,极易引发。只有切实关怀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加倍补偿他们的机会损失,经常进行心理安抚和情绪稳定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慰问、送温暖、文化下乡等活动,对青年移民免费培训建筑、驾驶、安保等职业技能,使移民从内心理解、支持水电开发建设,才能保障和促进四川藏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曾虎,郭万侦.四川省水电工程移民安置与补偿中遇到的新问题和解决方法〔J〕.水电站设计,2008,(2).

〔2〕劳承玉,张序.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3〕庄万禄.四川民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政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协调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one nation's macroeconomic policies affect others' more easily.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ordinate their macroeconomic policies. In the 1990s, China had some instructive experiences about it. After entering the WTO, China should emphasize the policies, such as exchange and trade policies, to coordinate others' in the world so as to adapt the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acroeconomic policies Coordination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生产和交换等经济活动呈现国际化趋势,资本流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人们称之经济全球化。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所运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容易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和国际金融渠道相互传递、相互影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问题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课题。我国在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宏观经济政策也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原来主要运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不得不考虑外部经济环境,汇率政策、贸易政策、外资政策将扮演重要角色;这些宏观经济政策既要注意内部的协调,更要兼顾与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大国的政策协调。本文就是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在国际协调方面的考察,提出加入WTO后宏观经济政策运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理论分析

自从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联系加强,西方经济学者就注意到宏观经济政策在国际间协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要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就需要这些政策工具相互协调配合。在论述内外均衡时,产生了有名的"米德冲突"思想、"丁伯根法则"、斯旺内外均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特别是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F模型),将体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IS、LM曲线和体现汇率政策的BP曲线联系起来,集中分析了不同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内外市场均衡中的协调配合。他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非常有效。1962年,蒙代尔提出"政策配合说"(Policy Mix Theory),强调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这些理论,已成为现代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世界各国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理论基础。

我国经济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针对我国特殊经济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模型。其中,姜波克教授认为,在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管制不对称情况下, IS-LM-BP模型中BP曲线是折线而不是直线,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政策搭配理论。今天,在我国已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形势更为明朗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借鉴西方成熟的经济理论,另一方面还要探究新的符合我国经济现状的政策协调理论。

二、我国90s以来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实践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互动效应加大,二是我国的改革开放程度加深。在此之中,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最深,它往往被不自觉地要求与外部经济协调配合。

1、90s上半期,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利用世界经济稳定形势,专注于国内均衡,在内部协调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在20世纪90s上半期,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美国、西欧经济相对平稳,它们所执行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比较稳健,这给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这一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集中于国内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1993年下半年-1996年,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紧"搭配,成功地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同时,我国政府还对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为日益开放的经济提供了又一政策平台。但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和"双紧"政策同时运用,使国际收支出现较大顺差,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大。

2、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宏观经济政策不得不与之协调配合。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首先在于形成了巨大的汇率压力和外贸压力。由于周边国家的货币都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升值形成了对出口部门沉重的压力;而且,这些国家自我保护的外贸政策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进一步地,东南亚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更深远的影响是外资政策。国际投资者出于对投资风险的考虑而减少对外投资,使外资政策效应减弱。据国家有关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长逐步放缓,贸易顺差减少,贸易部门效益恶化,外国资本流入减少,国内资本因降息而外逃。外部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减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导致1998年"通货紧缩"现象出现。

这一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与外部经济协调,实行人民币汇率贬值,外贸政策更为宽松,货币政策需要扩张;另一方面,为防范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人民币汇率政策不便使用,货币政策也不能过于扩张。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坚持稳定的汇率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的运行。政府也运用外贸政策与国际经济协调,增加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力度、减免部分出口商品税收,鼓励出口。但是,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的衰退,以及亚洲诸国采用"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政策,使我国外贸出口更为困难。1998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1836亿美元,增速仅为0.5%。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外需的减少就加剧了国内经济的紧缩。这也就是为什么1997-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1999年,我国政府继续为解决"通货紧缩"而努力,大力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金融政策,侧重于内部政策的协调配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99年,经济增速为 7.1%,物价则持续走低,CPI下降1.4%,PPI下降3%。众多的经济学者认为,我国经济要尽快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外部政策如汇率政策、外资政策、外贸政策必须同时加大调控力度,才能与世界经济协调配合。

3、2000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整体放缓,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特别是美国、西欧、日本三大经济实体出现衰退,它们所执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到我国经济,要求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注重国际协调。

面对经济的衰退,美国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动用行政手段推行贸易扩张和保护政策。这种政策的实施,虽然一定程度上鼓舞了世界经济各国的经济信心,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贯性,便于治理"通货紧缩";但是,它使我国外贸出口形势更为严峻,外贸政策效应更小,汇率政策又面临协调变动的情形。出于经济发展的长远考虑和国内的经济形势,2000年以来,我国的汇率政策并未改变,只是强调了外贸政策、外资政策与外部经济协调,鼓励出口,同时利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外国资本进行协调,引进外资。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依旧侧重在国内经济部分,这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

三、加入wto后,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兼顾国际协调

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实践看出,政府出于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因素的考虑,以国内经济均衡为主要目标,宏观经济政策侧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而对于汇率政策、贸易政策和外资政策的协调使用则比较慎重。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客观上要求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兼顾国际协调。

篇4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为;管理体制改革;县域经济发展

一、地方政府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我国的行政区划来讲,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是隶属关系,并对中央的政策精神进行上传下达,执行中央的各种经济政策,并努力实现自身特色经济的构建。从作用上来看,地方政府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的整体经济是由多个经济区域组成的,每一个经济区域中都包括了各级地方政府,从根本上讲,地方政府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很难得到快速的推进,也就谈不上快速增长。

2、地方政府促进了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由于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国家的总体经济政策在地方得到了良好的贯彻和执行,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从目前经济发展来看,许多经济政策都是依靠地方政府不折不扣的推进来完成的。所以,地方政府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地方政府的发展,推动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

由于地方政府是国家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政府的发展推动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局面。因此,我们在理解地方政府作用的时候,要看到其为国家整体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要积极的发挥这种积极作用。

二、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原因分析

1、利益因素

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各经济经营者运用自身掌握的物质、经济条件, 通过经济活动的实践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 这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动力机制。同样,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特殊利益的代表机关, 也存在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 存在着追求政绩的政治利益, 同样是在面对各种经济环境中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去调节自己的经济行为。

2、权力因素

地方政府作为中央管理地方事务而设置的下属行政机关, 中央政府拥有许多对地方政府的管辖控制权。地方政府的这种行政隶属地位决定了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被动性、服从性, 中央政府经济行为则具有一定的主导性、权威性。这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必须执行中央政府的政令, 推行中央政府的政策, 并且中央政府有权监督地方政府的工作, 有权纠正地方政府不适当的行为。

3、信息因素

如果说利益因素使行为者愿意有所作为, 权力因素使行为者能够有所作为, 那么信息因素则可以决定行为者怎样作为, 决定行为的效果。在满足利益因素与权力因素的条件下, 行为者能否对外部环境作出反应,反应的速度与效果如何, 就完全取决于行为者能否得到事件变动的信息以及接受信息的速度和信息的可靠性程度。

三、我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特点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受到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这并不能影响地方经济行为发挥其正常的作用。从目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来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必须在中央经济政策的总体指导下发挥作用

从目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来看,不管地方政府的体制改革如何进行,都必须在中央经济政策的总体指导下才能发挥作用,任何脱离中央经济政策的行为都是不合适的。这就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和体制改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使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更加明确。

2、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促进了中央经济政策的改革

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在某些时候是中央经济政策的一种探索,可以从结果上为中央经济政策提供结果反馈,为中央经济政策的改革提供素材和思路,使中央经济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所以,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一个特点就是为中央经济政策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3、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为中央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的依据

通过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分析,以及经济发展结果的判定,中央经济政策会适当的做出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为中央经济政策的制定直接提供了基础的依据,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在中央经济政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如何优化地方政府行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在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优化地方政府行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了目前我们研究的重要领域。从目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来看,要想有效优化政府行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合理对地方政府进行分工,明确县级地方政府职责

要想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在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中,对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和细化,明确哪些职责由县级政府负责,哪些职责由上级政府负责,明确了权利和责任之后,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更有着力点,更有利于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2、 县级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要跟随国家的宏观调控而随之调整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县级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必须要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步调一致,必须要紧紧跟随国家的经济政策而行,只有这样,县域经济才能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在发展中突出自己特色,及时在发展中做出调整,保证与国家政策的一致性。

3、地方政府应进一步规范经济行为,并构建县域经济体系

目前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了整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元素,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关系到了区域经济及总体经济的发展。从目前来看,县域经济应在规范经济行为的同时,努力构建县域经济体系,使县域经济能够形成良好的整体架构和系统发展,提升整体发展质量。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地方政府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必须及时优化地方政府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保证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准确有效,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性,要保证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符合国家的总体经济政策,并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实现改革和优化,最终实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茂才;;加快县域经济大发展 促进转型跨越迈大步 [J];前进;2011年09期

[2] 吴志远;屈超;;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功能异化问题探讨—以江西为例 [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篇5

关键词:区域协调;经济;发展。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调节和控制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区域政策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即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的公平问题。

区域经济政策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应当依据以下几个条件来判断:一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倒“U”形相关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到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差距趋于稳定;到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差距则趋于缩小。因此,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区域经济政策应该选择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在经济发达阶段,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倘若一个国家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太大,已构成经济近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有触发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可能,区域经济政策就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反之则应把效率目标放在重要地位。三是社会资金积累能力和政府可用于开发的财力。因为公平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可运用的财力、物力。区域经济政策目标选择效率导向型还是公平导向型,必须依具体情况而定。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开始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的经济重心主要放在了东部沿海地区,这对于我国当时的国情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集中财力、物力发展经济,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东西部的矛盾愈来愈明显,已经开始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了,这时就要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应运而生。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期间给予西部最主要的就是政策扶持,政策带来了地区发展巨大的优惠优势,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向西部加大投入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通过产业政策向西部地区优先投产许多的建设项目,通过投融资政策不断改变西部投资软环境和提供优惠信贷等等。政策措施带来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同时更重要的是协调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有利于我国整体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共处、人民的安居乐业。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主要政策分析。

资金是地方发展的血液,国家为了解决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来解决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在按贷款原则投放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安排西部地区的项目。

另外在解决由于长期地方财政枯竭造成的社会生活发展迟滞的问题上,国家采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方式来解决,如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农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环保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安排,重点用于西部贫困地区。对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工程所需的粮食、种苗补助资金及现金补助,主要由中央财政支付。对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而受影响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适当给予补助。

产业政策是地方经济建设方向性的重要指导性方针,主要目的和方法是针对不同区域功能的区域设置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优势产业,鼓励发展潜力产业,限制发展落后产业,禁止发展淘汰产业。对于西部大开发首要解决的产业问题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发展的不规范,因此国家在西部地区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包括:水利、公路、铁路、机场、管道、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水电、优质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钾、磷等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业发展,特色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加强西部地区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制等制度的建设和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国家除了要利用好宏观调控的职能外,还要积极使用市场这把利刃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因此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投融资政策鼓励企业在西部加大投资力度,用金融信贷的优惠措施吸引企业提高在西部投资的比重。

首先是大力改善投资的软环境。深化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加大对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减负脱困、改组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强西部地区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积极引导西部地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凡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原则上允许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进入。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除国家重大项目和有特殊规定的项目以外,凡是企业用自有资金或利用银行贷款投资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一道按规定程序报批,初步设计、开工报告不再报政府审批,相应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强化服务意识,消除行政垄断、地区封锁和保护,加强依法行政,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企业。

另外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银行根据商业信贷自主原则,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铁路、主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大中型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国债配套贷款项目的评估审贷,根据建设进度保证贷款及早到位。对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还贷能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参考文献:

[1]杜肯堂。区域经济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篇6

关键词:经济法;行政法;界限

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与传统的民商法和行政法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正如施米托夫教授在分析英国经济法的要领时所指出的:“经济法应位于商法与行政法之间。它与商法分享对经济事务的调整,与行政法分担政府管理的职能。”[1]关于经济法与民商法的界限,随着民法通则的颁布和民商事立法的完善,法学界的看法已基本趋于一致了。但经济法和行政法的界限如何划分,这仍然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有不少专著、文章都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但显得过于抽象,本文意在通过对土地管理法的分析来具体论述经济法与行政法之关系,使经济法的本质特征能被较直观地把握。

对土地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首先,它是民法上的物;其次,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再次,它又是行政管理指向的对象。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正是基于土地的“物”、“资源”及“管理对象”的多重属性进行综合性立法的。因此它集民事性规范于一体。而其中经济性规范占着很大的比重。《土地管理法》共分八章,除总则(第1章)、法律责任(第7章)、附则(第8章)外,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2章)主要由民事规范构成,监督检查(第6章)主要由行政性规范组成,其余三章,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3章)、耕地保护(第5章)、建设用地(第6章)基本上是经济性规范,只是个别兼具行政性规范属性。

土地管理法中这些经济性规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立法宗旨(第1条)、基本国策(第3条)、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第4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第17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第24条)、土地调查制度(第27条)、土地统计制度(第29条)、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制度(第30条)、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第31条)、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第34条)、土地划拨制度(第54条)、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使用制度(第55条)等。此外,还有一些关于促导性措施的规定,如关于奖励的规定(第7条)、鼓励开发未利用土地(第38条)、鼓励土地整理(第41条)、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从事开发经营、兴办企业(第50条)等。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关于增加安置补助费的规定(第47条)、征地补偿方案须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的规定(第48条)等。

上述这些规定,体现了经济法的一些特性,以此为基础可分析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如下差异:

首先,经济法与行政法调整的社会活动领域及其调整宗旨不同。经济法,又可称之为经济政策法,是国家管理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宗旨是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如国家针对耕地严重流失,建设用地外延式扩张的现状,基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出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了执行这一国策,于是进一步完善了《土地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将上述政策要求制度化、规范化。由此可见,经济法带有极强的经济政策性,是国家贯彻经济政策的手段。就其宗旨而言,是为社会公益的。如为了确保现有耕地规模,防止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在农用地内,又划出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这都是基于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开垦潜力不大、农村人口众多这一现状考虑的,以期达到确保农民生活水平、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目的。因此,国家一定阶段特定的经济政策是经济立法的依据,保证该经济政策所确定的社会公益目标的实现,是经济法的功能和宗旨,它有着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内容。行政法则与此不同,行政法以国家行政主体的设置及其职权行使为其调整领域,其宗旨是保障国家行政职权的依法行使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机关的侵害。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由于历史传统不同,关于行政的认识也存在着差异。英美法系侧重于控权说,重视程序规则,认为“行政法涉及对行政机关的授权;行使行政权力必须遵从的方式(主要强调法定程序规则);以及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2].而大陆法系侧重于保权说,以行政职权及其行使作为研究中心,“强调的是行政行为,即作有效意思表示的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的有效成立要件,有效意思表示的法律效力(意思先定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有瑕疵意思表示的补救和违法意思表示的法律责任,以及紧急状态下的意思表示问题”[3].由此,不管是英美法系的行政法,还是大陆法系的行政法,都不十分关心行政管理活动的具体社会经济内容及其要实现的社会经济政策目的。这是行政法区别于经济法的一个根本点。以我国土地管理法第6章“监督检查”为例,该章规定了监督检查的主体(第66条)、可以采取的措施即职权(第67条)、关于身份公开的程序规则(第68条)、其他职权及公法上负担的义务(第68、70、71、72条)等。这些规定充分关注的只是行政组织及其权力设置、行使、制约、监督,而不大关心活动的具体经济内容和要实现的经济政策目标。总之,经济法和行政法都分担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但其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实现的目标,后者侧重于管理主体及其职权。

其次,经济法与行政法立法上所遵循的科学原理不同。经济法主要以经济学的原理为指导,如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土地调查制度、土地统计制度、土地利用监测制度等,就是在经济学原理的指导下,将一定的经济技术手段运用于土地管理,以期达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在这里,立法只不过使其获得了强制执行和一体遵循的效力而已。行政法则主要以政治学原理为指导。如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的规定(第21条)、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内容的规定(第25条)、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的规定(第44条)、关于监督检查的规定(第6章)以及关于行政责任、行政救济的规定(第7章)等,体现了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上下级和管理相对人之间相互监督的关系,这些都是政治学分权制衡原理的运用。

再次,经济法与行政法追求的法律实施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不同。法律的实施效果指法律的实施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法律所追求的则是积极的影响。经济法的实施追求的是,它所执行的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得到全部或部分的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呈协调有序持续发展的状态。就土地管理法而言,是要通过实施实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化、合理化,耕地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护,整个社会经济在此基础上能够得以持续发展。而行政法实施要追求的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民主化、法治化,即依法行政。具体言之,就

是行政主体的设置、职权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行政活动做到合法、合理,一旦违法,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是以土地管理法为例,它的实施在行政方面就是要实现土地行政管理的法治化,使国家的土地行政管理职能得到实现。总之,经济法追求的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有序,行政法追求的是国家政治生活的规范和进步。

最后,从经济法与行政法既相区别又相渗透的客观现实和辩证关系出发,应该注意到二者间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就法律部门的划分而言,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它并不是法律现象客观的必然的界限所惟一导致的。这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法的部门划分是相对的,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由立法和法学的主观性决定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为法律部门之间的交叉性和层次包容性,也表现为同一项法规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时期可以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4]而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一些法学者却未能足够认识这种法的部门划分的相对性。有的行政法学者基于经济法调整手段的不完备、无独立的责任制度等,就否认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地位;而一些经济法学者则从论证经济法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独立的、完整的调整手段和责任制度出发,没有令人信服地论证经济法具有像民法、刑法、行政法这些传统的法的部门那样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与此不同的是,有的学者独辟蹊径,从反思和重新确立法的部门划分标准出发,既看到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差异,又看到了两者的交叉、重叠,既论证了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地位,同时也”纯化“了行政法的研究范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从法律史的角度指出了新兴法律部门对传统法律部门在制度上大量借鉴的客观现象[5].总之,经济法与行政法二者间的界限是相对的,经济法在调整手段和责任制度方面大量地借鉴了行政法的某些做法;同样,也不能以此否认二者是不同的独立的部门法。得注意的是,现代法律更加关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和特定事项。在立法上,一方面,新的法律部门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法律部门相互渗透和综合性法律文件的制定。前者如环境法、社会保障法等,后者如本文分析的土地管理法。这在法学上,既要求具有开拓意识的新领域的法学工作者的涌现,也要求不同部门的法学者对同一立法文件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进行研究和阐释,不是相互否定,争夺地盘,而是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法学事业。

注释:

[1](英)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赵秀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2](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篇7

[关键词] BOT 运行模式 特点 政府保证 内容 探究

一、BOT的运行模式下政府保证的必然性

与一般建设项目相比,BOT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融资方式,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也正因为BOT项目自身的特殊性,使东道国的政府保证成为项目建设、运营成功以及投资人、债权人实现其权益的重要保障。

首先,与一般民商事合同的主体不同,政府作为BOT项目运行主体之一,充当了多重角色。(1)项目发起人。当地政府为了减轻建设、运营资金的压力,节约建设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规避投融资风险,将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经营权特许给项目承办人,由承办人负责投融资并在特许期内进行项目的建设、经营和维护。作为发起人,政府在特许期内不直接参与项目的建设、经营和具体管理,但在特许期结束,将无偿获得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2)公共利益的代表者。BOT项目一般都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等特征。政府在项目中充当着公共利益代言人的角色。这种角色赋予政府对项目监督检查等权利。(3)行政管理者。BOT项目与其他建设项目一样都须接受政府的正常管理。

作为项目主体之一的政府,由于其角色和地位的特殊,使得项目运行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为此政府须做出某些保证以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运行。

其次,BOT项目具有投资额高、规模大、牵涉面广、涉及合同主体多、周期长、外部环境复杂且变化大、风险高等特征。项目投资经营者难以独自承担项目的所有风险,所以政府须保证承担与其相关的风险。

最后,项目对外融资一般采取有限追索权或无追索权方式。该融资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项目的债务偿还主要依靠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和收益,投资人(股东)和政府不对项目的债务承担连带或无限责任。所以项目债权人的风险一般很大。债权人为了减轻自己的风险,需要政府做出某些保证。

二、政府保证的内容

在BOT项目中,政府支持或保证的范围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的后勤支持。如文前所述,BOT项目投资额高、规模庞大,涉及面广,需要多方面的配套设施和政府服务的支持。所以政府应该在土地、物资供应、证照办理、税收缴纳、产品价格制定、通讯、水、电、劳力、治安、生活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保障,比如确保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国外技术、外方人员和进口物资器材的顺利入境。

2.项目专营权及限制竞争的保证。项目专营权保证是政府保证项目公司行使特定的融资、建设、经营管理权时,不受外界干预。政府不能通过制定强制性的规定限制原材料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或者通过征收额外的特许经营费用,或者增加其他税费等干预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为此,项目公司可以与政府签订不干预协议,由政府保证不干预项目的运营及债务的偿还等。

限制竞争保证是指政府在特许协议中给予项目公司如此的承诺:为了保证项目产品拥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量,避免项目经营面临过度的市场竞争,在一定时期内,在项目所在地区的一定地域内,政府保证不建设或有限建设相同或相似的项目。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政府不能轻易地对项目公司做出“不再建设相同或相似项目”的承诺。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项目产品的需求会加速甚至成倍增长,而政府适时增加相同项目的建设和项目产品的供应,对于缓解项目产品的供需矛盾、保持项目经营者的适度竞争和提高项目产品的质量,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是很有必要的。

3.政府外汇方面的保证。这方面的保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汇兑换,二是外汇汇出,三是汇率变动。对于国际BOT项目来说,由于项目的资金流动需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所以当项目产品收入以当地货币计收,而当地货币又不是国际硬通货时,上述问题便自然产生。在实行外汇管制或经常出现外汇短缺等情况下,一旦东道国对汇兑采取积极或消极封锁的措施,就会出现货币不可兑换性风险;中央银行也会拒绝将外币汇出本国。同时东道国为了刺激出口,施行本国货币低值或贬值的制度,将会给外方投资者带来汇率降低(即货币贬值)的风险。 我国属于外汇管制国家,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现行的《外汇管理条例》规定经常项目外汇实行自由兑换的浮动汇率制,但对资本项目外汇仍实行严格管制,外汇进出受到相应的限制。

根据不同情况,政府向项目公司做出的外汇方面的保证有:一是保证用于国际支付(包括国外投资及其收益的收回、国外贷款本息的偿还及进口物资货款、外国员工薪金的支付等)的项目收入部分可以自由兑换并随时可以汇出;二是保证在汇率低于某一水平时,由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三是在销售合同中规定,由政府指定的机构或国营公司以约定的外币购买项目产品,或在支付额中规定外币的支付比例。

4.政府保证对国家社会政治因素造成的一些风险进行承担。(1)由政府行为引起的风险应由政府负责,政府应作书面保证。(2)由国家社会政治风险致使项目不能完工,政府应按约定及时接管项目,并承担项目公司的责任。

5.为抵御由国家经济政策引起的潜在商业风险,政府给予项目公司的支持或保证。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及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方略和措施等会引起项目运行的潜在的商业风险。

在国家实施比较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投资过热、通货膨胀等问题便会产生。项目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会随之上涨,项目建造成本就有超支的可能。同时项目运营所需的原材料价格也会上涨,项目运营绩效必然难以保证。相反,若政府实施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就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使项目产品销售受阻。

国家经济政策对利率、从而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国家为了刺激投资往往会实行低利率政策,而在经济过热的情景下会相反地实行高利率政策。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考察,一个国家出现阶段性的适度的通货膨胀或通货萎缩是正常的。所以投资经营者应该对正常的国家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商业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和估计,并对风险后果负责。问题是,由于BOT项目规模大、周期长等原因,由国家经济政策引起的经济波动加上政府宏观调控不力或管理方略上的失误,致使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上升超出了项目投资人、贷款人的预见和控制范围。

所以对于正常的商业风险应由项目投资经营者自身负责,而由国家经济政策引起的超出了投资经营者预见和控制范围的潜在的商业风险,则应由政府做出相应的保证或支持。

为减轻或规避由国家经济政策引起的潜在商业风险,政府给予项目公司及项目其他利益关系人的保证或支持有:(1)对于通货膨胀可能引起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以往国内外BOT的实际做法是政府指定公营机构或国营企业按照既定的质量以固定价格向项目供应原材料。这种做法欠妥并需要加以纠正。因为以固定价格供应原材料,等于将成本变动的商业风险主要转移到政府这边,而项目的投资经营者不需要承担该方面的最起码的风险,这与通用的商业规则不符。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原材料的价格变动的风险应该按时段分区间进行分担,即在一定时间内若价格在合理的区间变动,其风险应由投资经营者承担;而超出了合理的变动区间,并导致项目效益出现难以预见的滑坡时,则政府给予项目公司相应的补贴。(2)基于当地通货膨胀的指数,允许项目公司逐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往BOT项目的特许协议中往往规定,项目公司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按照项目产品价格调整公式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笔者认为这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产品价格的调整应与潜在商业风险引起的原材料价格的变动结合起来,而不能一味地按照当地的通货膨胀率机械地分时段进行调整,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因市场正常波动及投资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成本上升,应由投资经营者负责。(3)对于需求不足致使项目的现金流量难以偿还贷款或投资收益难以得到保证的情况,政府一般会通过其公营机构或国有公司来保证项目产品的最低购买量。项目公司与政府指定的机构或公司往往会签订长期购买(或使用)协议。实际上本文前面所述的政府给予项目公司的专营权和限制竞争保证,也是市场需求保证。笔者认为,政府给予项目产品市场需求的一定保证是必要的,但应该与项目产品的价格、质量等进行综合考虑。若在同一地区存在两个相同的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因为定价不合理、产品质量差而致使产品有效需求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最低需求量保证就不利于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改善,也不利于项目间的合理竞争,最终损害的是公众的切身利益。(4)对于利率政策调整而可能出现的利率波动,项目公司会寻求政府一定的利率变动保证。即在特许协议里,东道国政府向项目公司做出承诺,在特许期内利率超过规定的幅度时,项目公司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是个有代表性的BOT项目。在该项目中,政府向项目公司提供的利率保证是:若利率增加超过20%,项目公司在偿还费用中将得到差额补偿。其实,除了上述保证方式外,对于利率的变动,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补贴或低息优惠贷款等方式直接、间接向项目公司进行保证。

6.投资回报率的保证。投资回报率是项目净利润与投资额的比率,是指在特许期内项目的现金流出与流入的现值之比。在以往的BOT项目中,也有政府给予项目公司投资回报率保证的情形。笔者对政府的投资回报率保证持否定态度。因为这种保证,意味着投资经营者可以不承担任何商业风险,坐收其利。所以政府在由其经济政策引起的潜在商业风险内给予保证外,就不需要对投资回报率做出进一步的保证。

7.为防范由国家法规变动引起的风险,政府给予项目公司的支持或保证。政府在这方面的保证有:(1)保证不征收或进行市场化征收。所谓市场化征收是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项目实行征收,但须按照等价有偿的市场原则给予投资经营者合理的补偿。(2)投资经营者要求政府保证不因税收法规变动而取消给予项目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者保证若新税收法规的实施致使项目公司效益减少到一定的幅度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8.东道国放弃司法豁免权的保证。国家作为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享有司法豁免权,这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但在BOT项目的运作中,若东道国政府违约或侵权而又不放弃司法豁免权,投资经营者就不能对其而导致自己的权利无法得到司法救济。解决这一问题的国际惯例是要求签约的政府就合同中的某些事项放弃司法豁免权。

在实践中,我国对放弃司法豁免权的保证是持否定态度的。 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我国在政府保证中排除放弃司法豁免的保证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的形象,也从实际上排除了我国受侵害的可能。笔者认为上述做法和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特许协议中政府保证的全面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政府对特定司法豁免权的放弃。若政府违反保证承诺而又可以以国家豁免权的名义不承担责任,那么这种保证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参考文献:

[1]胡畔:B OT方式中政府保证制度研究[J].中州学刊,2005(6)

篇8

企业报虽然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个别方面看它在经济报道中还存着一些不足,一些报道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报道多为表面性和直观性的经济成果,受众看了不解渴。对一些经济活动中热点、难点等方面的问题触及不深,缺少围绕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跟进式的宣传报道。而有些报道,形式上缺乏特色,内容上更是枯燥、乏味。因此,笔者以为,企业报应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加强经济活动的宣传报道。

一、跟进经济发展形势,强化经营新理念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的转型调整必然要冲击一些固有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企业职工群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用竞争理念、时效理念、信息观念取代固有的、落后的观念和做法,维护企业利益,关心企业发展。对此,企业报应及时洞察经济发展形势和企业面临的问题,大力宣传经济政策,强化政策解读,把国家层面上的经济政策与企业的发展策略有机地结合加以宣传,使大家知政策、明道理,使职工群众加深对政策层面及企业的认知,形成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经营管理观念。例如,作为铁路行业报纸的内蒙古铁道报,在报道中增加了“经济政策解读”“热点问题面对面”等内容。特别是“热点问题面对面”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高度关注。2014年9、10月份呼铁局干部职工围绕安全生产、运输效率、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意见112条。内蒙古铁道报通过“热点问题面对面”版块,用一个整版共对1万多字建议、意见的内容进行了刊发。其中“关于办公用品、耗材统一采购政策问题”“关于有关设备配件招投标问题”“关于恢复T6301旅客列车时刻问题”“关于建议优化12306购票系统问题”“关于优化乌吉线47091次通勤列车运行图问题”一经见报引起强烈反响,铁路局干部职工纷纷就问题解决后给企业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广泛开展讨论,随后所提问题得到有关部门的解决。

由于内蒙古铁道报拓展了经济报道的内容,才引起了干部职工的高度关注,使经济报道变得“有形、有情”,让职工能够感受得到、融得进来,不再枯燥,其发挥的作用,是将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经济活动,主动关心企业、热爱企业内力调动起来。

二、服务企业经济建设,版面中突出中心位置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是企业报新闻宣传的主攻点和落脚点,是经济工作更是政治工作。也就是说,牢固树立经济报道为先的意识,突出经济报道思想。在报纸版面安排上经济报道要有一定的分量,重要经济新闻及时刊发,并占据突出的位置。副刊、职工生活类版面要紧扣职工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做文章。2014年,动车开行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也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梦想;他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内蒙古铁道报抓住这一重大题材,在2014年12月8日头版头条实时刊发了《冲刺,为了内蒙古的动车梦》,从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关心关注、视察指导动车开行工作,到呼铁局众志成城,动车开行前的技术联调联试及具备的开行条件,都一一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并在同期副刊版上图文并茂、详尽地报道了动车建设、开行准备情况和铁路各系统职工的辛勤付出,凸显了经济报道的作用和效果。

树立专栏意识,强化专栏设计,发挥专栏作用。报道中要着力组织好各种专栏,精心编改、设计,强化经济报道内容。特别是运输企业类的报纸更要增设“经营管理之我见”“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等贴近实际贴近职工,针对性强的专栏。同时采取职工群众最容易接受的征文活动方式,开展企业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征文活动,增强经济宣传的群众效应。

三、善用他山之石,为企业经营打好战

企业经济活动植根于社会经济生活,企业更离不开市场。企业报要适当刊登一些社会经济新闻,扩大经济报道的覆盖面,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特别是与己相关的市场及企业出现的大量新事物、先进经营管理方式,对本企业的许多职工来说,或者一知半解,或者知之甚少,所以加强这方面的报道是十分必要的。对此,要搞好生产和经济活动的结合报道,让职工了解和吸收他人经验,善用他山之石。例如铁路企业的中心工作是运输生产,这是铁路行业报纸报道的重点。宣传报道中既要报道内部经济活动,也要注重报道与铁路运输生产相关的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情况,使经济报道内容充实、广泛。这样经过对相关行业的报道,使企业可以在生产经营中获得更加广泛的信息,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努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潮头。

四、用典型人物引领,助推企业发展

企业报的经济报道反映效果怎样、效果如何是常见的,离开了这个基本的报道内容就失去了报道的意义。但是,只满足于效果的报道,往往重复“成绩斐然”“效果显著”等“标语式”的报道,使经济报道陷入简单化、概念化、俗套化,让人看着乏味,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而多反映“怎样取得”是报道的重点,笔触要落在经济活动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报道。让大家知晓成效取得来之不易,真正起到传播经验、发挥正能量的作用,激励企业干部职工奋发进取的精神,凸显经济报道的自身价值。

当然,这类经济报道文章不宜过长,尤其是消息,不可面面俱到。一般只要讲清效果就行了,而对重点经济项目、重点工程则可以采取连续报道,多方面反映干部职工在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作用,让经济新闻有人、有物、有画面感,使一些干巴巴的经济数字与生动活泼的内容结合起来,让数字与劳动者汗水同放异彩。例如内蒙古铁道报在头版头条开设了“点赞呼铁”栏目,2014年组织刊发了反映市场营销的《出彩,源于付出》、铁路行车安全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备检修的《车辆“心脏”保健师》、铁路建设的《筑梦新丝路》等方面的典型新闻人物,使经济报道变得鲜活灵动,增强了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助推了企业经济发展。

篇9

【关键词】宏观卫生经济学;理论;实践;研究

所谓的宏观卫生经济学,其实就是在国家或者地区的层次之上,对卫生经济政策、卫生经济制度、宏观环境给卫生服务物品社会生产效率与社会分配公平影响展开的研究,和给人民健康平等影响的科学。

1理论支撑体系

形成一门学科,那就必然会依靠其他的学科为基础而逐渐发展形成。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分别是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服务研究、卫生事业管理学、系统论等。[1]在系统论的指导之下,必须要借鉴其思想,这也是更好研究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基础条件之一。与此同时,对于卫生经济制度的研究,需要同时研究外部环境与卫生经济制度的关系,以及社会制度对卫生经济制度的作用。总而言之,要研究宏观卫生经济学,那就要形成一个系统,对这个系统进行认真的分析,从外部环境和整体上了解其内在关系,同时还要把握好系统和学科之间的作用关系。[2]

2卫生服务产品生产与分配的结构及运行规则

研究宏观卫生经济学,基础是制度经济学,这就需要对卫生服务产品的生产与分配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也是从宏观上制定卫生经济政策的基础条件之一。社会的结构和供给需求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要从供给和需求的联系方面进行研究。[3]

2.1医疗服务物品生产与分配的结构研究医疗服务物品生产与分配结构,可以理解成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进行的交易,依据这个交易来作为中心,更好的完成这个交易的各个环节中的工作。

针对医疗服务物品,工作的核心在患者和医生,医生就是供给链,与之相对的二就是患者是需求链。[4]联系供给方面与需求方面的正是医疗保障机构,合作医疗保障机构和医疗保障机构正是医疗保障机构中的一部分。政府需要联系的对象正是这两个链条,也就是供应链与需求链上的每一个参与者,关键就是联系医生和患者。

2.1.1供应链条对于医疗服务物品生产与分配的供应链条,当患者进入医疗机构,就算开始交易,直到患者离开医疗机构为止算作终止交易。[5]一般情况下,这条供应链不是一条直线,通常是由多个线条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此时针对它的研究,将供给链条作为基本的做成单位,在根据具体的环节展开详细的研究。在这个供给链上,需要研究的是出于上个供给程序的医生和处于下个供给程序的医生,还有医院与医生,医生和医院内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医生和医院外的生产要素提供者。

2.1.2需求链条在需求链条上,有两个较为主要的环节,其中一个是“患者与医疗保证机构中的监管者”,另外一个是“患者和医疗保障机构”。[6]这中间的法人是医疗保障机构,自然人是医疗保障机构中的监管者,他们都和患者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索取的利益并不一致。[7]

2.1.3供给链和需求链的联系供给链和需求链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需要对“医疗保障机构中的医生和监管者”,“医疗保障机构和医生”,“医疗保障机构和医院”,“患者和医生”等环节进行适当的考察。

2.1.4政府与政府官员在以上的论述中,对于医疗服务物品供给链、需求链、供给链和需求链之间的联系等环节做了具体的分析。从表面上分析,应该已经结束了医疗服务物品生产与分配环节的考察。不过,对于宏观卫生经济政策的分析依旧不够。该环节主要是依托社会存在的,因此会给其造成一定的影响。政府扮演的角色既是执行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针对于在该过程中的某些环节都可能会产生影响。这种行为属于组织行为,对于官员的要求是必须履行。政府是一个公共组织,官员就是自然人。但是政府与官员的利益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一致的。其间存在着失效的问题,可能存在有谋取私利的可能。[8]所以,必须要将政府官员行为与政府行为加以区别,对于他们和供给链与需求链上的参与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仔细的分析。

2.2公共卫生服务物品生产和分配的结构针对该结构,相比而言,它和公共卫生服务产品生产与分配的结构就要简单很多。主要是由于公共卫生条件下的为集体物品,主要是政府进行统一的分配,并且是由公共卫生服务物品生产者、政府和居民共同组成的。[9]因此,需要针对这一环节中的组成展开具体的研究。

3卫生服务物品生产和分配的运行规则

任何结构的运行都是有一定规则的,对于物品生产和分配的结构也是如此。[10]对于卫生服务物品的生产与分配,在结构的研究基础之上,要根据制度和市场这两个主要分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卫生服务物品生产分配的运行规则,以及在该结构之中的分配链条上的各个参与者在内,都是该结构运行过程中的主体,针对在该结构下的运行方式,必须要与现在的运行方式进行比较,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同时结合实际状况对我国适合的发展结构运行方式进行选择,不仅如此,在该结构运行的时候,要求各个参与者遵守共同的规则。[11]

医疗服务产品在生产和分配的链条上,需要各个参与者作为经济的主体。当然在现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应该结合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的优势,采用两种方式中的优势,当然也不能完全的照搬市场经济或者是计划经济的模式,一定要加以适当的改革,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保证医疗单位与社会的互惠互利以及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既然形成了基本的模式,那就要针对该模式形成一套标准的行为规范,严格的遵守这个规范才是重中之重。政府在形成这个规则的过程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首先要将医院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要使患者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还要取消医疗服务物品交易的限额,政府要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位置,积极的促进与维护交易的自由性与平等性,做好社会合作范围之内的事情,为全体的居民提供一个好的医疗服务物品购买能力,除此之外,政府还必须要严格的遵守公正中立的要求,对于各个链条上的参与者都需要遵守对应的行为规则,政府要在规范中要求自己和各个参与者,实现自身的职能作用。[12]

4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宏观卫生经济制度

我国的政府并没有明确的宣示出我国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不过,我国实际上有着层面上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针对于我国的这些层面上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其实是散在了很多相关的条例、文件与法规中的。

社会合作区域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医疗保障适度,另一个是公共卫生服务物品的生产与分配。医疗保障制度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有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自费医疗制度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是计划经济制度,不过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这种制度也是由国情所致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5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展望

宏观经济学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过仍旧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才行,因此对于该学科的发展前景也是令人乐观的。

宏观卫生经济学需要建立一个微观基础。对于我国宏观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是其对全社会卫生服务物品生产总值的影响,以及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还有对分配公平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早对其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根据其环境的变化,以及卫生服务物品生产的总产值、生产效率、分配公平制度等之间的因果关系,依靠以上提到的分配结构作为基础,政府作为该结构中的桥梁,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仍旧需要投入大量的努力。[13]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同时加以分析国外其他国家在宏观卫生经济学方面投入的研究,结合现实社会的具体情况,我国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投入的仍然不够,但是在某些领域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取得重大成果之一,综合以上的观点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国未来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发展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6总结

我国的宏观卫生经济学仍然是处在一个正在发展的阶段,对于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主干和次干分支等,已经提出了研究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领域。对于宏观卫生经济学体系的建设,最基层的应该是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理论支撑体系,然后分别是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卫生经济学的主干分支、宏观卫生经济学的次干分支。[14]展望我国未来的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发展,可以相信,在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与积极探索,宏观卫生经济学一定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这也会给我国的宏观卫生经济学体系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对于其发展的前景也是令人满意的。

参考文献

[1]程晓明,罗五金.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陈姗姗.浅谈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01).

[3]管兰芳.用卫生经济学原理解读新医改方案[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02).

[4]张红.卫生经济学原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2010,(24).

[5]杜乐勋.宏观经济与卫生发展之间的良性和恶性循环――20年卫生政策研究和实践的回顾[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6):12-16.

[6]谢长勇,张鹭鹭,田伟,等.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焦点问题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1):4-7.

[7]于景艳,李树森,于淼,等.卫生经济学视阈中卫生服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9):70-72.

[8]谢长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

[9]向永辉,陈伟民.对发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度思考――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宏观视角[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3):150-152.

[10]吴天.基于经济学视角分析卫生经济政策导向[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3):1-4.

[11]卢祖询.罗五金.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2]梁万年,郝模.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篇10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结构性政策为主。从供给入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入手,把创新、创业作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结构性政策在制定、实施等环节比总量性政策的难度、复杂性都要大。在政策上也需要创新,没有现成的政策措施可以搬用。结构调整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比例关系问题,而本质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包括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企业创新、个人创新等等。结构升级、产业转型都意味着质的变化,而绝非只是数量关系的调整。

因此,结构性政策的重心应放在创新、创业上。政府可从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在创新激励和创新风险分担方面发挥市场无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加快强化创新要素的培育,如科研、教育、职业训练、劳动力培训等。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要顺势而为,防止走老路。“稳增长”是必要的,其内涵是避免“停车检修”,以使结构调整在相对平稳的轨道上运行,以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这个意义上,稳增长是为推进结构调整服务的,即“稳中求进”。要坚决防止为增长而牺牲结构调整的倾向。经济发展要从以“量”取胜转到以“质”取胜,实现有效增长,唯一的路径是结构转型升级,改变发展方式。任何偏离结构调整的稳增长都是要不得的。

那么,在经济趋缓下行到什么程度才需要特别关注呢?关键看就业。只要就业指标在合理区间内,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回落就没有必要草木皆兵。

笔者认为,从就业来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处于正常状态。一方面经济增长趋缓下行,而另一方面失业却未增加,甚至出现了局部的招工难,这似乎与经济学原理相悖。按照一般经济学原理,增长与就业是同方向变化的,而现实却是反方向变化。这是因为现实情况发生了不曾有的新变化,即就业状态不同了,不仅劳动力供求关系在逆转,而且就业能力、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就业区域等都与过去有了明显的不同。不仅如此,产能过剩的行业主要是那些GDP效应明显,而就业效应不明显的行业,因此,从GDP来看增长慢了,但对就业的影响却不大,从而出现了增长下行,而就业并未同时下降。这也说明,这种无失业增加的增长下行,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当然,失业就业指标在统计上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它更具有长期的导向作用。就业状态具有综合性特点,关注就业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关注了增长,关注了社会公平,也关注了分配格局。从关注增长,转到关注就业上来,并把改善就业状态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也是促进结构调整的要求,因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了结构调整的有效性。

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结构性的,主要从结构方面发力。一是结构性减税,二是支出的结构性调整,瞄准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给予定向支持。面对财政收入增长大幅度回落的压力,结构性减税有打折扣的危险,尤其在地方,已经出现了地方税收收入逆向增长的现象。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结构性减税与税制完善结合起来,应当尽快推进。

货币政策应从紧回到稳健的正确轨道上来,并适时适度回调,同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于结构而言,比总量的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信贷政策。把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结合起来,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如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差别化的行业贷款政策、差别化的企业贷款政策等,尽可能地使资金市场上的资金供应与资金需求相吻合。尤其是对中微小企业、农村、创新创业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给予特殊的融资政策支持。

在政策取向上,我们长期来注重“做大”,而忽略“扶小”,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相当艰难。尤其在地方的招商引资,更是关注大,而在本地的小微企业基本在视野之外。小微企业是创新的源泉,是结构调整的动力。世界上当今的许多大企业、跨国公司,都是从小企业的创新创业开始的。支持创新创业,在政策上不应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扶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其政策的边际效益通常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