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防火的目的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营林技术 森林防火 重要性
前言:
根据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在植树造林,响应环保政策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是森林防火问题,在增加树木数量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树木的安全成长。为了出色的完成森林防火工作,我国大力寻求解决方案,实践表明,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为了将营林技术进一步推向公众的视角,扩大应用面积,本文将结合有关实例,对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森林火灾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森林火灾多发的国度,而森林火灾又并非一般的火灾,其破坏力很大,不仅破坏了森林资源,还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这就严重威胁到了我国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因此,我国必须对森林火灾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1]。营林技术无疑就是一大突破,该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成功的降低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几率,在很大程度上保全了我国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
1.营林技术应用于森林火灾的重要性
森林火灾破坏力强,如若不加以防止,必定会为我国带了不小的损失,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环境上的,营林技术的出现将森林火灾几率大大减少,成功的降低了我国的损失。为了扩大营林技术的影响力,进一步将营林技术推广,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对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意义进行解析。
1.1有利于保护森林自身的结构与价值
森林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有着自身的结构与价值,这两点对于森林系统来讲十分重要,但是若是遭遇森林火灾,必定会对这两方面造成影响。而在引入营林技术后,这一情况就会得到明显改观,营林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火灾发生的几率,这就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保护森林结构的完整,另外,也在保护森林的价值。森林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直接价值,所谓的直接价值就是能够直接服务于人们的价值,例如:为人们提供树木以供人们的需要,制作家具、文艺等木质成品。另一方面是潜在价值,所谓的潜在价值就是指树木通过间接的作用表现出来的价值,例如:通过光合作用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氧气。
相比于以往的防火措施,营林技术在这一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因为以往的防火措施多是一些在火灾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发生后火灾的森林其结构和价值已经遭到破坏,显然,营林技术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措施更能够满足这一点,很好的切合了森林发展的需要。
1.2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实现环保目的
随着环保、低碳、绿色等主题的出现,我国也在逐渐开始倾向于这一方面,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林业,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达到环保的目的。在林业的发展中,森林防火工作是一大重点,关系到林业能否健康的发展,倘若,森林防火工作没有完善,哪有怎么能够方案的进行林业建设。营林技术很好的完善了防火工作,这就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将森林防火几率降到最小,从而保证了森林的安全成长。
在这一点上,营林技术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从小的防火问题方面出发,对细节性的方面进行完善,从而实现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出彩。而这又进一步为大方面的我国林业建设的到来提供了契机,林业建设与发展是当下我国主要关注的问题,而营林技术就借助自己的优势为自己迎来了新的契机,推动了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
1.3改善环境质量
在这一方面是更深层次的而言,营林技术从浅层次来讲是解决了我国森林的防火问题,但是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则是改善了环境的整体质量。这是一个间接的过程,也可以这般理解:营林技术通过在防火工作中的应用进而改善了环境的整体质量。
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保护了环境资源,使得更多的树木得以幸存,而这些树木将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光合作用,进而改善环境的整体质量。
2.结合莆田仙游县实例分析
在莆田仙游县的森林防火工作中,特别强调了营林技术的应用。在莆田仙游县早早期防火工作中,其重点是借助群众的力量开展巡山护林活动,这种方式虽然对于森林防火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实际来看,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一是因为人力的有限,安排群众进行巡山护林,在人手的安排上略显不足,而是因为此方法收效不太明显[2]。因此,这就要求莆田仙游县在这一方面再作出调整,营林技术的引入大大解决了这一问题,促进了该县城防火工作的进行。
在营林技术的应用上,该县对营林技术实施基础尤为看重,大力开展有关活动,积极夯实其实施基础,例如:扩大林业面积,其目的在于借此阻止火势的蔓延。而营林技术的关键正是对于树木的大量种植,通过绿色、环保的方式来阻止森林火灾的发生,这非常符合当下环保、绿色、低碳的主题,当然,这也是营林技术能够在防火工作中略胜一筹的缘故。通过营林技术,莆田仙游县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其环保效果最为明显,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实现了对于森林火灾的预防,促进了林业额发展,还提高了环境的综合质量。
由此看来,营林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工作中是一个正确、明智的决定,当下,需要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将营林技术介绍到更多观众的视野[3]。因此,对于营林技术在防火工作中积极性必须展开详细的描述,方便大众理解,这样就可以将营林技术进一步推广,实现其重要意义。
结束语:无论是从经济的立场出发还是从环境的立场出发,营林技术都有着重要意义,更具体地说是营林技术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资源的保护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更应该将营林技术推广到森林防火的工作中,另外,还必须在次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改善,将其意义扩大化。
参考文献:
[1]. 浅谈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重要性[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1(07):191-192.
篇2
关键词:营林;树种;栽培;管理;森林防火;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树苗培育
1. 容器选择科学的选择育苗容器可使树苗根系得到完整地保护,促进品种的优良性状得以充分发挥。科学育苗容器的基本特点是在制作材料上选择无纺布和轻基质的材料为主。容器在制作成型后,用气动无齿锯片按数控电子部件设定的长度将其切断,做成不同口径的进料筒,装填基质,扦插、下种或移栽组培苗。
2. 基质选择基质的选择并非以肥沃为标准,而更应注重其通气性、持水性和营养转让能力。选择无纺布容器育苗后,应以未掺加黏土的有机质为基质。同时,使用有机质前应将一些缓释肥、蛭石及珍珠岩等材料掺加进去,达到培养粗壮根系的目的。
二、苗木栽培
1.苗木移栽在苗木移栽前,一定要保持确保苗木根系的湿润,充分保证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从容器中提出苗木后,将苗木的跟球基质进行适当疏松,并适当修剪根系。在移栽种植时,为确保苗木的生长质量,应综合考虑苗木的生长速度、生长习性及生长时间对苗木的株行距进行适当控制和调节,并掌握和运用不同树种的种子成熟期及苗木开始和停止生长期等不同的特点规律,对苗木播种、扦插、换床、定植的最佳时间进行合理确定。2.苗圃灌溉
2.1轮灌区的划分。按照一定的规律对轮灌区进行编组,尽可能的在同一轮灌区内将需水量相同的苗木进行划分,从而降低系统工程的造价,同时可有效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
2.2灌溉系统的选择。 苗圃灌溉一般采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喷头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苗木喷灌均匀度,应等间距、等密度的布置喷头位置。考虑风向对苗木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分析喷洒水滴的大小、降落速度对苗木的打击动能,设计中要以不损害苗木和土壤团粒结构为原则。
3.苗圃施肥适地适树适时进行合理的施肥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为促进苗木生长,在苗木生长前半年,可施有机肥料和微生物化肥,促进激素、抗生素的产生,刺激苗木生长。同时,有机肥有利于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加速苗木的生长发育。半年之后施肥,以基肥为主。一年后,施用化肥,对土壤中苗木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进行补充,满足苗木养分需求。
4.病虫害防治新移植的树苗抵抗力较弱,极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蚀。在病虫害的防治上,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1.根据苗木种类及其特性,合理施药,杀死病菌,保护苗木。同时,在施药前要准确分析作业面积,从而合理确定施用药量。
2.发现病株时,为防治交叉感染,应进行立刻清除,带出苗圃地烧毁,对病虫害做到合理防治和控制。
三、森林防火的意义
森林防火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森林覆盖的区域蕴藏着许多珍稀古树名木、花草珍禽等,这些资源的保存有赖于森林环境的安全;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森林是天然的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森林火灾会弱化森林的生态空能;在林业发展发面,森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很少,仅为13.92%。森林防火对于在保持现有森林覆盖率的同时扩大绿化面积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保护森林的有效举措;在维护林区社会稳定方面,森林的安全是当地林区百姓安居乐业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
森林防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客观自然原因和主观人为原因,据有关资料统计,人为的主观原因占到火灾放生原因的大部分,找准防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森林防火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客观自然因素对于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第一,气候对于森林火灾的影响。近年来,气候的异常成为火灾的重要自然原因,天气的持续干燥、雷电触及林木所引发的燃烧,以及森林植被自身的堆积自燃等都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第二,森林覆盖的地区一般地形比较复杂,这造成了火灾难以迅速发现,延误扑救的时机,造成森林火灾事故的扩大。第三,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设备缺乏专业维护,中看不中用,专业救护的队伍建设不到位,人员配备不足;瞭望监控台设施、防火阻隔带陈旧落后,设置的数量不够,很难起到把握全局的实际效果,不能满足森林火灾的预防需要。
(二)主观自然因素对于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大量的森林火灾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其主要表现是:第一,为了满足不同火源需要引发的森林火灾。比较常见的是满足生产性火源,例如,烧田埂草、烧灰积肥、炼山整地等需求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很容易演化成的森林火灾;非生产性火源,例如林区上坟烧纸、燃放鞭炮、夜间行路照明、乱丢烟头等引发的火灾也占很大比例。第二,林区的民众及相关组织的防火警惕性麻痹大意,监管不力,缺乏火灾宣传与防备,没有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防忧患于未然。第三,火源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对相关人群进行特定的火源管理宣传,监管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火灾发生后很难厘清责任所在。
三、森林防火的对策
森林火灾,防重于治,预防火灾是最有效的保护森林的方法。加强森林防火应制定全方位政策,多方面着手,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完整的管理控制措施,以达到预防森林火灾的目的。笔者结合本文以上总结的主客观方面的问题所在,归纳了下文相关的对策。
1.严格执行火灾追究制度,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度。
马龙县为落实“森林火灾案件必须百分之百查处、相关责任人必须百分之百追究责任”,在实践中,细化森林火灾预防的每一个环节,尤其要做好森林火灾的火源管理工作,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森林防火责任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将预防提升到与扑救的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领导集团要不遗余力执行森林防火的政策,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国家赋予的己任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求真务实、积极敦促政策的落实。
2.强化森林防火教育,提高民众防火意识。
森林火灾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林区百姓防火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防火宣传和教育要运用警示标牌、宣传标语口号、防火宣传册、喇叭广播等多方式开展平面宣传,还要广泛开展电影电视、“防火英雄”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互动的宣传,要具有及时性、权威性、易于接受性。
3.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
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提高队伍人员的素质,增强整体战斗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规范护林队伍,在林场等森林覆盖茂盛之地建立专门的森林防火机构,其人员应该由当地村民、专业森林防火技术人员以及火灾扑救人员组成,加强护林人员防火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竞争考核机制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二,林区建立专业的扑火队伍分点,既有专业的扑火人员,也要吸纳当地的企业组织员工作为基础救援人员。国家的火灾宣讲进入到林区,开展火灾的救援的模拟与试验也是有必要的。
4.严格火源管理制度,从源头进行防火
根据不同地点、时期的火源特点,采取针对性办法严格控制火源这是有效防范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对于林区的农林生产性用火,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进行安排与疏导,做到有登记可查询,有制度可遵循,严格执行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度。
5.加大依法监管火灾的力度
国家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并不能确保火灾事故销声匿迹,监管力量的执法不力是影响法律实施的重要原因。“徒法不足以行”,好的制度要有好的监管后盾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6.加大森林防火中新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够将森林防火的效率提高几倍,目前3S技术在森林防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技术的注入能够在传统防火的基础上提升效率,节约人力,更好配合森林防火措施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广太、王文全、袁玉欣: 河北花岗岩丘陵地的立地特性与刺槐生长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2]姜金仲 郝晨 李云 张国君 贺佳玉四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及其成熟表型变异[J]:林业科学2008年06期.
篇3
关键词:森林防火;预防;扑救;苍南县
中图分类号: S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6-0116-02
1 引言
森林防火工作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研究,对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苍南县森林防火亟需加强的工作
苍南地处浙江省最南端,依山面海,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决定了林业在全县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由于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经营者用粗放形式经营林业,增加森林防火工作隐患。为此,我们应始终保持严防态势,争取了森林防火工作的主动。
2.1严格森林防火责任制
严格执行《苍南县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制度》,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理念,在防火期内,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多次组织督察组与巡逻组到全县各地检查,并以森林防火通报的形式向省、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以及各乡镇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2.2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宣传教育为导向,把宣传教育作为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贯穿整个防火期的始终,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动静结合,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出动宣传车,张贴森林防火通告,制作宣传牌,发《致学生和家长的公开信》,贴防火标语,大大增强了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
2.3加强扑火队伍建设
在人力物力上加大对扑火队伍的投入,更新设备,训练扑火人员,对扑火队伍进行了调整充实,农民扑火队作为扑救森林火灾的主力,防火期内在各乡镇待命,做到一有火情,马上集合,立即出动,快速扑灭,能够随时拉得出、打得赢。同时,GIS、GPS和遥感技术在森林防火中得到广泛应用。
2.4加强对野外火源管理
针对农耕时节烧田坎草、烧泥灰现象日渐增多的趋势,进一步落实野外生产生活用火申报、审批、监烧制度和森林火险限期整改制度。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在不同时段组织防火检查组深入林区进行专项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并对违章用火的单位和个人发放整改通知书,促进野外生产生活用火的有效管理。
2.5加强森林防火意识
年年防火,年年有火。由于近几年来天然气等能源取代了柴草,山上柴木年复一年没人割除,这给森林防火造成了极大不利。同时由于留在当地都是年老体弱村民,森林防火意识淡薄,如果发生森林火灾根本做不到“打早、打小、打了”目的 。从主观上究其根源,是森林防火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保守的防扑火模式还没有有效突破,麻痹大意的思想结症还没有根本解决所致。
3 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
笔者在长期的森防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探索,得出要做好森防工作,需高度注重6个方面的工作。
3.1 明确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原则
实践证明,在森林火灾的扑救过程中,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与保证森林资源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扑救和有效扑救是统一的,只有实现了安全扑救,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更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3.1.1注重扑救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林火的扑救必须要以森林消防专业队为主,所有一线扑火队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掌握安全扑火知识和避险技能,增强应对突变情况的自救能力。
3.1.2完善“扑火预案”和“扑火前线指挥规范”
各种扑火战术的制定,必须以确保扑火人员生命安全为前提。各主要林区特别是重点林区的乡镇、村、林场,要有人员紧急疏散避险预案,保证森林大火危及林区群众生命安全时,能够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将群众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3.1.3加强城镇、村周围火险环境治理
村庄周围要按照要求开设100~200m宽的隔离带,清除隔离带内的子垛、木耳椴及杂草等,确保真正隔断可燃物的连续性。
3.1.4调整林种结构,营造阔叶混交林
阔林混交林能改变林下可燃物,从而减少火种的漫延,并且在大片林区还需开辟防火隔离带。
3.2 落实好森林防火工作制度
进入森林防火期,制定完善各种森林防火制度:《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度》、《森林防火工作实施方案》、《森林防火扑火方案》、《森林防火扑火工作预案》、《森林防火工作制度》。由行政领导亲自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并且要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层层抓落实,责任到村、到户、到人。进入防火期后,由防火指挥部不定期地对各村进行森林防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森林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3.3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护林员的作用
进入防火期,首先召开各村干部的联谊会,使各村干部把森林防火列入其工作重点。从各村中,雇用一名有影响力的村民,作为森林防火护林员,由他一个影响到他的整个家庭,由整个家庭影响到他的亲戚和朋友,一个护林员变成了十几个、二十几个、三十几个。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及时发现,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3.4慎重对待计划烧除问题
计划烧除作为减轻森防工作压力与保证森林系统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清除可燃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促进森草更新、增加和改良动植物资源的同时,也伴随一种风险很大的野外用火行为。为保证计划烧除的安全实施,要做到“六烧六不烧的原则”:①三级风以下烧,三级风以上不烧;②通知毗邻单位,落实防范措施的烧,未通知毗邻单位的不烧;③有经县级森林防火部门批准的烧,未经县级森林防火部门批准的不烧;④有领导在场负责的烧,没有领导在场负责的不烧;⑤已组织好扑火队的烧,没有组织好扑火队的不烧;⑥打好防火隔离带的烧,没有打好防火隔离带的不烧。但是,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看,把计划烧除作为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措施,其可操作和科学性都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3.5重视首次扑救的成功率
首次扑救成功,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防止小火酿成大灾的关键,其核心就是要确保做到打早。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我们严肃要求各地要按照“火情发生3h内,将过火面积控制在5hm2以内”的首次扑救成功标准,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全力做好火情处置工作,努力提高首次扑救成功率。①确保火情早发现。充分利用卫星监测、塔(台)t望和地空巡护等手段,及时发现突发森林火情,及时报告上级。对迟报、漏报和瞒报的从严处理。②确保重兵快速扑救。各级扑火指挥员要把首次扑救成功作为指挥扑救工作的根本的要求,在第一时间做出果断决策,优先使用武警森林部队和直升飞机,确保快速用兵;同时迅速集结足够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实施重兵扑救。③确保火场清理彻底。明火扑灭后要迅速清理火场,保证达到“三无”的要求,防止死灰复燃。
3.6 积极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机制
要建立起森防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在2个方面多下功夫。
(1)思想上重视预防,相关政策、资金等要向预防方面倾斜。政府和森林防火工作部门在高度重视火灾扑救工作的同时,更要认真研究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机会成本问题,加大对森林火灾预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建设。森林火灾预防上应“坚持教育管理相结合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实现全社会共享森林资源带来的效益,共同承担保护森林资源的神圣责任。
(2)在实践中体现预防,把预防工作做细、做全、做实。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林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把野外火源管理的责任明确到人,不能有任何死角和盲区。同时要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关口前移,提升森林火灾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森林火险预警信息机制,进一步落实预警响应预案,扑火队伍要按照黄、橙、红等不同森林火险等级,进入相应临战状态。
4 结 语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要全民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参与森林防火工作,提高全社会防火意识相信,我们的森林会更加茂盛,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丽,经济社会会更加繁荣和谐。
参考文献:
[1]姚树人,文定元.森林消防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一、森林火灾多发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上升,林区芭茅、杂草和灌木生长旺盛,可燃物增多,导致森林火灾频发。
2、森林火灾个案查处难。一是乱丢烟头引发的森林火灾。二是报复性引发的森林火灾。三是处罚对象的特殊性影响案件的打击力度。有的处罚对象十分贫穷,或者是痴、呆、傻等弱智群体,无法兑现罚款处罚。
(二)主观原因
1、宣传教育不到位。有的地方宣传只是图形式,应付检查,没有从根本上增强全局的防火意识。
2、组织领导不到位。有的地方成立护林防火机构只是发发文件,没有明确职能和责任。
3、扑火队伍不到位。基层一线扑火人员一般没有经过专门扑火训练,缺少扑火经验,一旦发生山火,往往存在蛮干、盲干的现象,很容易酿成事故。
4、防火线、防火道、生物防火阻隔带的建设没有达标,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到处蔓延,增大了森林火灾的损失。
二、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措施
(一)要进一步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指挥部成员分工负责制、指挥部成员挂钩各乡镇(场)森林防火责任制、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火情报告制度和防火办24小时值班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县、乡(镇)和重点林场等各级的防火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每一座山头、每一位干部。林业主管部门要实行林业局长、林场场长、林业站长责任制,进行目标管理,签订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林场、每一位护林员。在明确成员单位防火职责基础上,规定森林防火责任区,经常深入检查指导,促进责任区各项防扑火措施的落实。抓好对护林员的责任教育和日常管理,防止出现护林员领钱不上岗、上岗不负责现象。
(二)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不断深化森林防火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认清严峻的防火形势,做好打恶仗、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到思想不麻痹、作风不松懈、措施早到位。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强化群防联防意识,提高全民防火的自觉性。要加大宣传声势,营造“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重点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宣传科学防火、依法治火意识。特别是重点林区,防火宣传要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形式和内容要多样化,而且要有创新,每年要有新意,才能有吸引力。例如一块宣传标语牌如果长期立在一个地方,一个内容,一个颜色,就会使人视而不见。要善于在不同层次的人群中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如对林区的中小学生,开设森林防火知识讲座,让学生从小就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在林区广大群众中利用各种会议,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讲清道理,宣传森林防火的意义和有关知识,不断提高其思想认识和责任心。在重点林区的重点防火阶段,要做到每天报纸有防火文章、电台有防火声音、电视有防火影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三)积极探索林火阻隔体系建设,提高自防能力。历年发生的火灾,打熄的少,烧来的多,问题在于防火线、防火道、生物防火阻隔带的建设没有达标。因此,我们要转变指导思想,把防火阻隔带建设作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像防汛修江堤一样抓防火阻隔带建设。同时,要搞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凡新造林地,要按标准配套建设木荷等树种的生物防火林带,做到与造林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四)不断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强化整体素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要将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发展规划,将防火经费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纳入财政预算。按照“防火费用由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可以由乡村组织村民投劳建设和维护防火基础设施。另外,要实施扑火专业化。一是要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要建立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强化森林消防队伍的管理,严明纪律,提高扑火战斗力。二是要强化队伍训练。加大消防队员、扑火指挥员以及全民防火扑火知识、技能,积极为森林防火工作人员和扑火队员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五)加强野外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必须严字当头,采取果断措施,管住森林火灾源头。在防火期内,要加强入山人员的管理,严禁携带火种上山。在元旦、春节、元霄节、清明等传统节日期间,要组织人员在山头、道口、墓地加强巡查,严防死守。各乡(镇)、场要派出野外火源巡查队,出动火源巡查车,在林区见烟就查,见火就罚,犯罪就抓,严格管死野外火源。
(六)完善林区治安耳目,结合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违法行为的行动,设立固定的林区治安耳目,通过治安耳目及时掌握、发现林区各种违法活动和其他影响林区治安稳定的情报信息,从而随时控制重点林区,重点部位和重要复杂场所。各级检察、法院应该依法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森林火灾肇事者,一旦证据确凿,都要依法判决处理,并将判处情况公布于众,真正形成“谁失火,谁坐牢”的强大功势,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达到查处一起,教育一大片的目的。特别要坚决查办破坏严重、影响恶劣,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媒体关注的大案要案,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各种引发森林火灾的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执法单位的威信,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
参考文献
[1] 夏东风,熊斌.浅谈乡镇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2011年 第1期.
[2] 王国洪.论森林防火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期.
篇5
关键词:森林防火科技
发展规划
监测手段
可燃物
1普遍意义上的科技进步
这几年,伴随着我国的森林防火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相关技术研究工作空前繁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森林防火的应用基础研究不够深人和连续,尤其是针对林火科学中关键性的问题以及目前诸如林区和居民点结合部火灾现象这类研究热点。这首先表现在,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关于林火科学研究的文章在国际火灾研究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占有率很低。这不仅仅意味着我国的林火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相当小,从深层次上更看到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工作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工作的差异。
正如其他应用学科或交叉学科一样,有效发展森林防火科技、确保森林防火的百年大计,需要一个基础来支撑。这个基础就是对于我国森林火灾规律可靠性和系统性的认识。这是未来建立有效预防和科学化的灾害管理的基石。这一切不但会反映在诸如学术论文和科技专著等出版物中,而且最终都会体现在防火理念的更新、装备的发展以及应付紧急状态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对林火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予以长期性投人和扶持,确保相关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森林防火科学,积累人才和技术,也有助于进行技术革新和着手新形势下的防火手段的更新和提高,最终建立起我国独特的和现代化的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扑救和善后的完整体系。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出的关系在图1中作了简示。
技术运用和储备对人才队伍的依赖关系也提 不言而喻的。正如一个浅滩撑不起一艘大船,对于 应用性很强、涉及面很宽的工作,明显需要大批专 业人才来实施。一个先进的科技装备,不管是引i} 的还是自主开发的,只有拥有一批合格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支持设施,才能进行有效的操作和组护,并把采集的结果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去。比如目前呈现的全球性的地理信息资料数字化趋势,勃需要大批专业人员来完成相关信息的输人、更新、分析和与相关管理决策系统的链接。笔者非常赞同在今后若干年内通过吸收和培训各类专业人才以充实森林防火科技管理和研究队伍。当然,这需要通过组建或扩充一些有效的运作平台以确保这类工作有序和高质量地实施。
在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有一个发展我国森林防火科技的战略构想,那就是组建专门从事林火研究的实验室to。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然而要落实它,不但要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充分的考虑,更要有长远的规划。就笔者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经历以及对公安部四大消防研究所发展过程的了解,建一个重量级的实验室不但需要长期的投人,还需要稳定一批科研骨干。另外,由于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真正意义上出成果和产生效益,通常有时间滞后效应。
寻求包括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中科院科研单位以及其他高校与防火相关研究小组的合作,不失为现阶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条可操作捷径。这些科研部门通常可能会做一些“阳春白雪”类的工作,然而,通过沟通和引导,完全可以借助于协作单位的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源,解决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国外在这方面就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如没有围墙的泛欧洲林火实验室(Eufire Lab)就是一个跨越整个欧盟和地中海地区的“虚拟”研究机构[}z}。从运作的状况来看,它非常成功地整合和利用了欧盟所属国家的若干研究队伍的资源和优势,并就与该地区切身利益相关的科学问题和相关技术开展了实时的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科研课题的立项和实施中应避免所谓的“浅井”现象[3],即为了追求课题的新颖性而把科研项目的选题铺得太宽,缺少对已经进行的、难度较大科技课题的有力和持续扶持。有意识地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或通过纳人其他国家的大型科技发展专项,确保对一些林火研究中关键性问题开展有深度的研究,并最终开发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技术。这些关键的问题应包括像林区和居民点结合部(交界域)特殊地区火灾发生的规律、火灾发展过程中的能量输运和诸如飞火、火旋风以及树冠火在内的特殊林火现象等。
2技术装备的整合
装备是技术性工作的工具和标志,也是效率和成功的代名词。与森林防火事业相关的装备,小到简单的扑救工具、救火队员的防护服和面罩以及便携式通信器械,大到各类消防车辆和运载水和喷洒灭火药剂的飞机,品种繁多。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对未来1}年的装备补充和更新制定了详细的指标。
据了解,国内外不少企业基于市场调节的原理参与了装备发展的努力,开发了不少产品。其中包括各类灭火器械、消防车辆、视频监测系统和森林防火信息管理以及辅助决策系统。面对企业的热情,如何有效地吸收企业的科技产品以充实森林防火事业的科技力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强化行业管理、产品规范化和对未来需求的预测,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相关产品进行产业化指导,更主要的是为产品使用效果的跟踪和未来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提供机会。
篇6
关键词:以水灭火;红塔区;必要性;技术方案;成功经验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18902
1 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玉溪市红塔区森林防火使用以水灭火技术是由多方面原因决定的,具有其深刻的必要性。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求使用先进的以水灭火技术。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发生频率高、处置难度大的灾害,会对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采用先进的技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②红塔区特殊的地理位置。红塔区隶属于云南省玉溪市,地处滇中腹地,是玉溪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64896.4 hm2,森林覆盖率达62.6%,森林防火对红塔区异常重要。另外,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玉溪市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基本保障。③红塔区森林防火存在许多挑战,必须加以改变。红塔区农、牧、林地犬牙交错,人为活动频繁,火源管理、林火扑救困难。红塔区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防火、灭火形势十分严峻。④以水灭火技术具有常规灭火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以水灭火高效、快捷,能彻底扑灭林火而不易复燃;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扑救各种类型的林火,对地表火、地下火和树冠火都很有效;安全系数高,不存在“助燃”问题,利于灭火人员的安全;经济环保。
2 红塔区以水灭火系统设置和技术方案
2.1 红塔区专门建立了4支以水灭火中队
为了有效运用以水灭火技术,红塔区建立了林业局直属的4个以水灭火中队,负责区内不同地区的防火任务。第1中队负责李棋、玉兴、玉带、凤凰、高仓街道;第2中队负责北城街道、小石桥乡;第3中队负责大营街、研和街道;第4中队负责洛河乡、春和街道。灭火中队分工明确。
2.2 红塔区配置了先进的以水灭火装备
红塔区为了使以水灭火技术有效开展,总共投入了679.00万元,装备了先进的灭火装备:灭火森林消防水车8辆,森林水罐消防车、灭火装备运输车、运兵车各4辆;4组接力水泵灭火系统、1套储汽式泡沫灭火系统;高压细水雾灭火机8台、动力喷水灭火机80台、风水灭火机80台;移动水箱16个、软体水囊40个;消防战斗服200套、消防避火服16套;配备有带卡口,1.5寸,高强度、耐高压、耐磨、抗老化、防腐蚀可实现远距离输水灭火的水带等。
2.3 红塔区做了充分的以水灭火技术方案
红塔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区内气候、地形、道路交通、水源状况,森林植被类型、可燃物d量等因子,制定出一系列以水灭火方案。
方案一:水源充足,车辆能到达火灾现场且扑救距离较近。
以水灭火战法:消防车单独实施以水灭火。利用水枪突击火头,发挥车辆灵活机动的特点,实现移动式扑火,快速扑灭火源。人员分工上,由中队长负责协调指挥灭火,配备驾驶员7人,负责运兵车、森林水罐消防车、森林消防水车、装备运输车的驾驶及扑火供水、抽水、水带的铺设及收装工作;水2~6人负责掌水枪及喷水扑火;其余人员操作动力喷水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风水灭火机等进行火场清理,并负责消防水带的铺设及收装。
方案二:水源充足,车辆能到达火灾现场但扑救距离较远。
以水灭火战法:消防水车、水泵配合灭火。消防车跟进作为中继蓄水池蓄水,为水泵灭火提供水源支撑,利用消防车、水泵输水,集中水枪突击火头。该方案由中队长负责协调管理指挥全中队,驾驶员7人负责方案一中提到的相关灭火机械的操作,由于水源充足,可配置4~6人进行水泵架设、消防水带的铺设及收装工作;水可配置2~4人,其余人员操作事项与方案一相同。
方案三:水源充足,车辆不能到达火灾现场。
以水灭火战法:水泵接力供水、灭火,以水灭火装备灭火。以水泵接力供水、直接攻打火头扑灭火灾,或为以水灭火装备提供水源,减少水的输送距离,为携带以水灭火装备的队员提供较为充足的水源,发挥其单兵作战能力,最终扑灭森林火灾。人员配备上,驾驶员5人负责方案一列举的相关灭火机械设备的驾驶和使用,水泵相关灭火工作配备4人。具体灭火技术分配分下列3种情形。
(1)经多泵并串联后能抵达火场,由水(2~4人)操作水枪喷水灭火,并负责消防水带的铺设及收装;其余人员负责操作动力喷水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风水灭火机进行火场清理及消防水带的铺设及收装。
(2)经多泵并串联后仍不能抵达火场,其余人员负责操作以水灭火装备进行扑火及火场清理,并负责消防水带的铺设及收装。
(3)火场风力大、火势猛、人员无法靠近扑打时,可由穿着消防避火服队员携水枪或其它以水灭火装备抵近火头进行灭火,发挥其尖兵作用,另有人员用水枪或其它以水灭火装备对其进行喷水,保障“尖兵”队员的安全。待火势减弱后,其余人员负责操作以水灭火装备进行扑火及火场清理。
方案四:车辆不能到达火灾现场,火场附近无水源。
以水灭火战法:风水结合,以水灭火中队配合常规扑火队灭火。对过火面积大、火线长、火点分散的森林火灾,在扑救中采用以风力灭火机作为主攻机具,以水灭火装备配合跟进方式进行扑火和清理余火,两者结合不仅灭火速度快,而且能单兵作战,并能有效防止余火死灰复燃。
方案五:火势猛、火线较长,扑救人员不足。
以水灭火战法:间接灭火法。利用林道、水沟等天然屏障,或采用点烧法建立隔离带,用以水灭火装备建立防守点,防止火线蔓延。同时,还可采取以火攻火的方式迅速消耗可燃资源,达到灭火的目的。
3 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的运用成效
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应用取得了很大成效。首先,形成了完备的以水灭火队伍,通过大幅度提升红塔区的森林防火装备,特别是以水灭火装备,提高了林火扑救能力。以水灭火技术的运用使红塔区由传统的风力灭火队伍,转型为以水灭火为主、风力灭火为辅的队伍,还推动了云南森林灭火由常规灭火、风力灭火向泵车结合、风水结合、人装结合、战法与火场结合的转变,适应不同火场,拓展、提高了多手段灭火的能力。并且为全国森林防火二期规划的编制及云南省今后大规模实施以水灭火工程探索路子、提供了经验和良好示范。
4 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的成功管理经验
红塔区引入以水灭火技术并取得了很大成效,离不开红塔区的成功管理。
4.1 建立了完备的以水灭火队伍,并进行充分的管理、
训练和培训
为了充分使用以水灭火技术,云南省红塔区建立了4个以水灭火中队,每队25人,并对中队进行严格的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统一半军事化管理,责权明确。定期对队员进行灭火原理、灭火战术、取水、用水、体能和队列训练以及相关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等全方位的培训,为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的运用建立了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灭火队伍。
4.2 建立完善的以水灭火预案
红塔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区内气候、地形、道路交通、水源状况,森林植被类型、可燃物载量等因子,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以水灭火预案,比如成立了4个专业的以水灭火中队,并确立了领导模式,为以水灭火中队配备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制定了5个相关的以水灭火方案等,完备的系统建设为以水灭火技术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4.3 保证水源
红塔区境内的水源较充足,境内大部分区域能满足森林以水灭火战法和装备对水的需求。红塔区将14座中型、小型水库作为以水灭火中队的固定取水点,在缺水林区内的防火通道配套修建森林防火水窖,并且建立了水源分布地理信息系统,逐一标注了林区内坝塘、湖泊、河、沟、溪及森林防火水窖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水源定位工作槠嘶鹩盟提供了保障。
4.4 加快防火通道建设
自2015年起,红塔区多方面筹集资金,规划每年新建防火通道40~50 km,进一步改善林区道路、防火通道问题,以深度挖掘以水灭火的战斗潜力,使项目发挥更好的效果。
4.5 爱护以水灭火装备
扑火装备是有效扑救森林火灾的重要保障,平常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红塔区通过多方面筹集经费为装备的维护保养提供保障,建立健全装备档案,加强教育,增强广大队员爱护装备的意识,加强培训,提高队员的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保障制度,系统化训练,规范操作,加强与生产、销售厂家联系,跟踪服务等措施使以水灭火设备得到了良好的使用和保养维护,延长了使用寿命。
5 结语
红塔区是云南省森林防火较早使用以水灭火技术的地区,对促进红塔区和整个云南省以水灭火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结合红塔区的实际,从红塔区以水灭火综合系统配置、应用成效、管理经验等方面论述了红塔区以水灭火技术的应用情况,为其他地区以水灭火技术的运用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 溯.广东省以水灭火技术应用及其初步成效[J].森林防火,2014(1):36~39.
[2]潘颖瑛,潘江灵,茅史亮,等.浅谈水在浙江森林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及发展[J].森林防火,2014(1):28~31.
[3]任志平.浅析扑救森林火灾中以水灭火技术[C]//朴东赫,舒立福.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森林防火分会场论文集.南宁:森林防火(消防)专业委员会,2009:197~200.
篇7
关键词:木荷;生物防火林带;造林
中图分类号:S7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7503
1引言
森林防火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森林防火事业,各级政府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森林防火事业。近20年的森林防火工作实践显示,实施人工扑救森林火灾,建设成本高,协调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扑救效果差,森林资源和人民财产损失大,极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人民生命财产极易受到严重威胁,极需要一种成本低、危险小、效果好的长效机制来预防和发现火灾。
生物防火林带是发挥自然力的作用,利用森林植物(主要为乔木、灌木)的抗火性与耐火性,以含水量高、难以燃烧的树种组成的林带来阻隔林火的蔓延,防止易燃森林植物的燃烧,减少火灾的损失,提高林区防火控火能力,以达到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目的,是一种阻止森林火灾蔓延的永久性设施,是对防止病虫害蔓延、水土冲刷和改良土壤等的有利措施,成林后又可供采伐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效用,是森林防火工作“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指导思想和扑救方针的真正贯彻,具有建设成本低、预防效果好的优点,对森林防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又名荷树、荷木、拐木,山茶科木荷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是南昌地区乡土树种,也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防火树种和用材树种。木荷具有生长快、郁闭早、蓄积迅速和含水量高、油脂含量少、枝叶繁茂、不易燃烧的特点,特别在幼龄、中龄时期比较偏阴,表现为冠幅宽、树叶浓密、枝盛叶茂,林带郁闭成林后,易形成一道浓密的林墙影响气流通过,当山林大火向林带冲击时,木荷林带便能削弱火势、火苗及热量,阻挡山林大灰的蔓延,同时木荷林带内光照少、温度低,湿度大,林地无杂草、杂灌或多苔藓等含水量高的潮湿地被物,所以又能防止地表火蔓延,是南方地区较为理想的防火林带树种。
20世纪90年代末,南昌地区大力开展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成效显著。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集中财政投入,大力开展以木荷为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建设过程中在充分考虑森林火灾发生特点、林区地势、地物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河流、山脊、道路(公路、铁路)、沟壑等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准确施工,共建设高标准生物防火林带1000km、造林面积达1500hm2。设置密度根据自然条件、火险区等级、经营管理水平和防火具体要求因地制宜进行确定,网格控制面积标准一般为人工林100~200hm2、次生林和原始林3000~5000hm2,特殊地带特殊对待,以确保工程建设达到工作量小、投资少、效果好、作用大、利用率高、可利用时间长的目的。工程建成后,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呼应、相互影响,组成完整的封闭式生物阻隔网络和绿色长城,并与全覆盖林火监控监测系统和人工扑救快速反应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初步实现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综合性的主动防护效果,有效保障了全市近12万hm2森林资源安全。
2造林模式
2.1造林地选择
根据南昌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特点、林区地势特点,共选择3种造林地进行人工造林。
(1)山脚,主要布设于林地与较大农田交接处,目的是预防农用火种引起山林火灾,此种防火林带在南昌地区占有绝对比重,极为普遍,在南昌地区作为主防火林带使用。
(2)山脊线,在南昌地区作为副防火林带使用。此种防火林带主要布设于面积较大的连片山体(在南昌地区主要为西山-梅岭)山脊线上,主要目的是控制森林内部火灾的蔓延,并利用林带两侧林缘地开设人行道,便于护林巡逻和防火车辆通行。
(3)多发地带和重要设施、特殊工厂周边,主要是坟场、学校、村庄、军事设施、花炮火药厂及其他重要设施,在南昌地区作为特殊防火林带使用。在造林地其他环境要素力求一致,确保成活率、郁闭时间、防火效果上不受其他因素干扰。
2.2造林密度
按照“适度密植、促进成活、早日郁闭”的要求,实施差异性造林,造林初始密度设置为1m×1m、1m×15m、15m×15m。其中主防火林带造林初始密度以1.5m×1.5m为主,主要目的是减少郁闭后的自疏程度和降低抚育间伐费用,不采用高密度造林模式;副防火林带以第一种造林初始初植密度为主,主要为了达到适度密植、改善局面生境、防止杂草和杂灌竞争,降低补苗、浇水和其他抚育措施费用,促进早日郁闭;特殊防火林带是3种模式皆而有之,具体选择是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不拒成规,3种造林模式造林株数均保持在2500~3300株/hm2之间,确保总体造林质量。
2.3林带设计
主防火林带以纯林为主,辅以少量混交林,预留2~3m人行通道。副防火林带因地制宜,原造林地为郁闭度高的有林地,采用混交林,间植木荷,确保木荷占优势,防火林带宽度适度增加,提高防护有效性;低郁闭度有林地或生长不良的疏林地、宜林地或杂灌杂草地,营造纯林,适度密植,副防火林带全部不预留人行通道。特殊防火林带因地制宜,不规定统一标准。
2013年4月绿色科技第4期
黄义松,等:南昌地区木荷生物防火林带造林人工技术和效果分析环境与安全
2.4苗木选择
选择同一苗圃、同一种源、同一批次的2年生播种苗,全部使用Ⅰ级苗(苗高≥35cm,地径≥0.4cm)和Ⅱ级苗(苗高≥25cm,地径≥0.3cm)造林。
2.5配置方式
林带宽度统一基本设置为15m,根据造林密度设置合理确定株行距,正三角配置,达到横成行、坚成排的造林效果,不留空隙与天窗。
3造林技术
3.1采种
木荷4~5月开花,果实9月底至10月初成熟,蒴果,种子肾形,淡褐色边缘有翅。应在蒴果呈黄褐色时采摘。采摘回后放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地阴干1~2d,再暴晒3~4d,待果皮开裂后筛取种子。
3.2播种与育苗
圃地选择中等肥沃的酸性沙质壤土为宜,深翻30cm左右,施足基肥,采用宽窄沟法成床,床宽1m,高约20cm,长以10m为宜,做到便于浇水、排水和作业。一般在3月上旬进行播种,播种方法宜采用撒播。木荷种子轻而芽出土能力弱,播种后床面宜用木板轻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上覆细土或火烧土,覆土厚度以种子半掩半露为宜,2~3周左右即可发芽,芽苗出齐后可揭草,但不可暴晒。做到芽期除草和松土施肥,除草要求除早、除小、除了,施肥以水浇为宜,由稀到浓,适当间苗,并防止地老虎和蛴螬为害。
3.3整地
防火带林一般沿山脊、山坡、山脚田边延伸,线长面窄,样点分解,造林地地形复杂,环境因素差异明显,地况复杂。造林过程中采取伐除样地内部现有散生木和灌木,清除杂草,适当保留地被物。可用30%草甘膦粉剂,灭除造林地的杂草。整地方式采用带状整地,整地时按株选中定点挖穴,穴规格为50cm×40cm×30cm,挖穴时先将表土翻开,心土挖出,再将表土回填穴底,并挖除原树残根、茅根、葛根、草根和拾除石块、土块,确保苗木根部得以舒展。
3.4起苗
苗龄在1年半即可起苗,以2年生为最佳起苗时间。起苗时以无风蔽荫和阴天为宜,要有一定深度,以达到少伤须根和侧根,不伤顶芽、皮层和苗干,适当修剪枝叶和过长主根,保留部分营养土,根幅直径保持20cm左右为宜。按规定标准分级扎捆,苗根沾泥,做到随起、随运、随种,确保成活率。
3.5栽植
造林季节以冬末春初,一般是春节前后、大寒至立春的一段时间,尽量选择无风阴天栽植,越冬芽萌芽前最为适宜。栽植时应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不伤根、不伤皮、不伤芽,栽深、打紧、根舒、茎直,总体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领,浇透定根水,确保栽植方法得当。
3.6抚育管理
木荷速生期较早,为尽快发挥防火效能,造林后应加强抚育管理,前3年每年分7月、10月两次除草、松土2次,此后视林带生长情况,每年抚育1~2次直到郁闭。防火林带立地条件往往较差,林带郁闭前最好翻土抚育1次,林带郁闭后每年或隔年抚育1次,以清除林下掉落物等危险可燃物。
3.7病虫害防治
木荷主要病虫害有褐斑病、大袋蛾、樟刺蛾、地老虎、蛴螬等危害,一般可采用高效菊脂类杀虫剂和波尔多液杀菌剂灭除。
4结果与分析
(1)成本相对低廉。通过图1可以看出,各种森林防火形式基本为前期投入大,后期投入少,呈逐年下降态势。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初期投入高,投入集中在前5年,其中第1年和第2年投入最高,主要是造林费用,后期投入小,主要是森林抚育管理,成本逐年下降速度快。营造木荷防火林带总体而言方法简便、省工,投资少、受益长、效益高,一次投资长期受益,5年左右即可发挥森林防火效果。传统人工扑救防火方式也是一次性投入,主要表现为森林防火人员工资、火情监测监控设备、扑火工具,且需要维修、保养、贮存、折旧费用,成本高、费用大、需要不断更换和维护。
图1人工扑救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成本(元/hm2)各类生物防火林带以副防火林带建设成本最高,特殊防火林带成本次之,主防火林带建设成本最小。副防火林带成本最高,主要是因为山脊线海拔高,造林整地困难,种苗、运水运肥运苗困难,人工成本大,成活率低。特殊防火林带建设成本主要是由于其建设的要求各不相同,地形复杂,需要因地制宜和因害设防的造林设计和造林施工,不可预测成本较多。主防火林带成本较低,主要是海拔低,地势平缓,防火通道基础好,造林整地和栽植成本低,取水容易,成本最为低廉。
(2)有效增加蓄积,提高经济产出。木荷是速生树种,生长快、郁闭早,营造木荷生物防火林带,既可起到森林防火效果,又可以有效增加蓄积,提高阔叶树比重,改善林分结构,同时大幅增加林分蓄积量,按照营造10年纯林计算,可增加林分蓄积90cm3/hm2,增加5000元/hm2的林分产出,大幅度降低了防火工作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3)提高空气湿度,改善局部小环境,避免天然林火发生。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栽植木荷防火林带后,林带郁闭度随着木荷的生长逐年增加,第7年基本郁闭,第10年已经全部郁闭,林间空气相对湿度明显有改善,植株含水量明显增加,林带下部杂灌及杂草明显减少,苔藓、地衣等高含水量地被明显增加,土壤湿度明显增加,客观改善了林带的小环境,由于生物防火林带主要营造于人类活动频繁区与林区的交界处,有效改善了生态小环境,避免林火的发生和进一步蔓延。
(4)有效阻隔林火蔓延,挽回财产损失。通过对木荷防火林带阻隔林火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区比对照区实现了四下降:风速和火速蔓延速度大幅度下降,过火面积大幅度下降,火灾强度大幅度下降,火灾损失大幅下降,有效保护了全市近12万hm2森林安全,挽回或避免财产损失1000多万元。
(5)附加生态效益。自20世纪90年代末,南昌地区共营造1000km,总面积达到1500hm2的高标准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全市因此增加森林覆盖率0.002%,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净化水质、增加碳汇、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阔叶树比重、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巨大作用,特别是在小生境保水、保土、保肥、保湿,增加空气负离子和氧气含量,吸收灰尘和空气污染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图2生物防火林带生境及植株含水量部分指标(6)实现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主动防护网络。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建成以后,在结合防火实时监控监测网络和林火快速反应扑救系统之后,实现了短时间内快速反应,长时间内有效阻隔,远距离有效扑灭的预期效果,避免了火灾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赢得了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人工扑救的成功概率,有效地保护了如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圣水堂国家森林公园、峤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地位重要的森林资源以及重大重点公用设施,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结语
木荷是一种优质森林防火树种,生长快、病虫害少、郁闭迅速、蓄积量高,在有效阻隔山林火灾的蔓延,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更大损失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明显的特点,十分具有推广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上,具有短期内投入大,抚育和管理难度大、见效慢,需要人工扑救系统配合等不利一面,同时木荷材质疏松、用途少,经济效益不明显,客观上抑制了政府、社会特别是林农的营造积极性,也不利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推广和保护,建设过程中为降低建设成本,工程实施的伐山造林对原有森林生态系统扰动大, 如不妥善处理,易发生水土流失、成活率不高、抚育管护不力等不利局面。从营造实践来看,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造林树种也偏于单一,纯林偏多,在造林模式、造林技术方面还应有更多理论探索途径和实践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惠莲.中国林火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0(36).
[2]李世友.6种针叶树活枝叶在森林防火期的燃烧性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2).
篇8
论文摘要:基于国内外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对今后我国森林防火科技发展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科技的进步首先应体现在构筑坚实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和运用的平台,包括造就一大批胜任不同技术层面工作的人才队伍和建立起与行业科技发展需求相符合的科研服务网络。通过行业引导,加强技术装备的规范化建设。把宣传和教育摆到与技术装备同等高度予以重视,提升宣传和教育的影响力。东北森林防火工作,应在加强应急和扑救能力的同时,强化可燃物管理、火险等级预报和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并在相关作业中实现有效性和经济性统一。
1普遍意义上的科技进步
这几年,伴随着我国的森林防火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相关技术研究工作空前繁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森林防火的应用基础研究不够深人和连续,尤其是针对林火科学中关键性的问题以及目前诸如林区和居民点结合部火灾现象这类研究热点。这首先表现在,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关于林火科学研究的文章在国际火灾研究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占有率很低。这不仅仅意味着我国的林火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相当小,从深层次上更看到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工作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工作的差异。
正如其他应用学科或交叉学科一样,有效发展森林防火科技、确保森林防火的百年大计,需要一个基础来支撑。这个基础就是对于我国森林火灾规律可靠性和系统性的认识。这是未来建立有效预防和科学化的灾害管理的基石。这一切不但会反映在诸如学术论文和科技专着等出版物中,而且最终都会体现在防火理念的更新、装备的发展以及应付紧急状态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对林火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予以长期性投人和扶持,确保相关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森林防火科学,积累人才和技术,也有助于进行技术革新和着手新形势下的防火手段的更新和提高,最终建立起我国独特的和现代化的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扑救和善后的完整体系。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出的关系在图1中作了简示。
技术运用和储备对人才队伍的依赖关系也提 不言而喻的。正如一个浅滩撑不起一艘大船,对于 应用性很强、涉及面很宽的工作,明显需要大批专 业人才来实施。一个先进的科技装备,不管是引i} 的还是自主开发的,只有拥有一批合格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支持设施,才能进行有效的操作和组护,并把采集的结果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去。比如目前呈现的全球性的地理信息资料数字化趋势,勃需要大批专业人员来完成相关信息的输人、更新、分析和与相关管理决策系统的链接。笔者非常赞同在今后若干年内通过吸收和培训各类专业人才以充实森林防火科技管理和研究队伍。当然,这需要通过组建或扩充一些有效的运作平台以确保这类工作有序和高质量地实施。
在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有一个发展我国森林防火科技的战略构想,那就是组建专门从事林火研究的实验室to。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然而要落实它,不但要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充分的考虑,更要有长远的规划。就笔者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经历以及对公安部四大消防研究所发展过程的了解,建一个重量级的实验室不但需要长期的投人,还需要稳定一批科研骨干。另外,由于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真正意义上出成果和产生效益,通常有时间滞后效应。
寻求包括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中科院科研单位以及其他高校与防火相关研究小组的合作,不失为现阶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条可操作捷径。这些科研部门通常可能会做一些“阳春白雪”类的工作,然而,通过沟通和引导,完全可以借助于协作单位的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源,解决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国外在这方面就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如没有围墙的泛欧洲林火实验室(Eufire Lab)就是一个跨越整个欧盟和地中海地区的“虚拟”研究机构[}z}。从运作的状况来看,它非常成功地整合和利用了欧盟所属国家的若干研究队伍的资源和优势,并就与该地区切身利益相关的科学问题和相关技术开展了实时的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科研课题的立项和实施中应避免所谓的“浅井”现象[3],即为了追求课题的新颖性而把科研项目的选题铺得太宽,缺少对已经进行的、难度较大科技课题的有力和持续扶持。有意识地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或通过纳人其他国家的大型科技发展专项,确保对一些林火研究中关键性问题开展有深度的研究,并最终开发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技术。这些关键的问题应包括像林区和居民点结合部(交界域)特殊地区火灾发生的规律、火灾发展过程中的能量输运和诸如飞火、火旋风以及树冠火在内的特殊林火现象等。
2技术装备的整合
装备是技术性工作的工具和标志,也是效率和成功的代名词。与森林防火事业相关的装备,小到简单的扑救工具、救火队员的防护服和面罩以及便携式通信器械,大到各类消防车辆和运载水和喷洒灭火药剂的飞机,品种繁多。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对未来1}年的装备补充和更新制定了详细的指标。
据了解,国内外不少企业基于市场调节的原理参与了装备发展的努力,开发了不少产品。其中包括各类灭火器械、消防车辆、视频监测系统和森林防火 信息管理以及辅助决策系统。面对企业的热情,如何有效地吸收企业的科技产品以充实森林防火事业的科技力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强化行业管理、产品规范化和对未来需求的预测,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相关产品进行产业化指导,更主要的是为产品使用效果的跟踪和未来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提供机会。
篇9
目的意义
充分利用森林火险等级较低的天气条件,积极组织广大群众有计划烧除林缘、田边等地的可燃物,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在全乡范围内推行林缘可燃物“计划烧除”工作,主要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生产性用火和森林防火之间的矛盾,变群众无序用火为序用火,主动消除森林火灾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林区的安定稳定。
指导思想
开展林缘可燃物“计划烧除”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原有全面禁火、严查惩罚的单一野外火源管理办法和只抓管理、不讲服务的工作方式,转变为疏堵结合、管理与服务结合,积极组织和指导群众开展林缘可燃物“计划烧除”工作,做到有计划用火。
时间和范围
3月至4月底,在全乡统一组织实施可然物“计划烧除”工作,各村必须在进入野外生产用火高峰期前完成任务,凡林区道路两侧杂草、林内农田田埂草,农田内废弃的各种可燃物等都应列为“计划烧除”范围。
遵循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查掌握各地烧稻草、田埂草、烧灰积肥等田间作业习惯,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2、尊重民意,服务群众。坚持做到方便群众,简化野外用火审批手续,实施办法简便易行。在低火险期间,农户提出用火申请,村委会审批后报林业站备案,具体点烧时间由村委会与用火农户共同协商决定。
3、严密组织,确保安全。坚持安全第一,包村干部或村主干在实施过程中要精心指导,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看护,确保野外生产性用火的安全。
主要做法
野外用火实行疏堵结合的管理办法,对林缘可燃物实施“计划烧除”的具体办法是:在三级火险及三级风以下,以“疏”为主,根据农事活动需要,引导农民有计划、有组织烧除田埂草及林缘杂草,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在高火险期,以“堵”为主,及时禁火令,加大护林巡查力度和密度,禁止和查处野外违章用火。
具体步骤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组织,精心部署,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层层抓好落实,实行全过程跟踪、检查和督促,对工作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应及时处置。各村及包村干部应认真做好调查摸底、人员组织、审批把关等具体工作。
2、广泛宣传发动。“计划烧除”工作,群众性、社会性强,必须广泛宣传,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向广大人民群众说明“计划烧除”的意义,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开展调查摸底。驻村干部和村主干要组织村民小组长和护林员,调查各农户用火意愿、田头地块,对地类、地点、面积、片数、户主通讯等情况,并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4、做好前期准备。各村应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合理安排烧除计划、时间、人员组合等并进行必要的简单培训,让烧除人员掌握林缘可燃物烧除技巧与方法。同时,相关农户用火前应准备好相关的扑火工具。村级扑火队应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发生跑火,能迅速扑火,防止酿成火灾。
5、认真组织用火。用火必须事先经过村委会批准并向乡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村委会批准时必须对用火点的防护措施、人员组织、扑火准备、通讯联络、天气情况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实。“计划烧除”的关键在于“多人在场”,每个用火点现场人数应不少于5人,并指定负责人集中相关人员统一指挥用火,准备不足和高火险天气,不得批准用火。
6、注意火场清理。在“计划烧除”结束后,相关人员应对现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确认彻底清除余火后,方可撤离人员。
检查指导
乡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站要抽调专门人员对“计划烧除”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对未按规定审批用火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未按规定审批用火的人员给予批评教育,造成后果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不按规定审批擅自在野外违章用火的人员给予坚决的查处,对引起森林火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10
一、强化责任落实,力促工作高效
为确保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不走过场,达到预期效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业务股室和司法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普法与依法治理股,全面负责宣传教育活动的方案拟定、工作部署、组织协调等工作。同时分阶段适时召开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会,明确工作任务,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一)突出法治宣传集中性。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与其他宣传工作结合开展。利用重点宣传节点,加强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宣传,通过在人群聚集地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营造护林防火,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法治氛围。现场解答人民群众防火法律咨询,让人民群众认识到森林火灾对于自身的危害以及所能引起的严重法律后果,共同保护绿色家园。
- 上一篇:交通运输信用管理规定
- 下一篇:利率与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