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

篇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正如现代语言学博士H.H.Stern指出“没有可以不懂得心理学教学理论而教授语言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而言,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学以致用。

一、介绍

(一)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交叉的产物,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及其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主要侧重于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规律的研究,考察这些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是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因此,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职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英语教学

高职是和本科教育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随着近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专业能力的拓展及今后的就业留学都有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兴趣不浓厚,对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缺乏明确目标,学习上非常被动,学习习惯差,有的甚至自卑感较强,不敢开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不小难度。

二、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是由二十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著名教育家华生、斯金纳等。其主要贡献是对在教育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对客观的研究和分析,对学习的规律、动机、实质进行大量研究,提出一系列理论及学说。如斯金纳曾提出“操作性条件作为一科学系统应用在日常教学当中”,对促进世界传统教学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早发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该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一套完形说,与当时的联结说形成对立。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有著名学者贾德、布鲁纳、奥苏泊尔等。该学派建立了“完形———理解、领悟、认知———发现科学学习说”理论,肯定了认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现代认知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即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相对立,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及马斯洛。此学习理论基于自然人性论,主张人格或人的自我实现,相比于理论学习,他们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熏陶及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中曾说最持久且最深入的学习模式为自发学习,马斯洛在《心理学的依据和人的价值》中指出,个人人格的有效形成往往来源于自我压力。

三、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

(一)运用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听说教学效果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刺激———反应为原理的机械性语言操练,即为学习者提供语料输入,然后使他们能运用所掌握的语料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无论是强调语言机械训练,认为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的听说法,还是把外语学习归结为刺激———反应过程,强调图像和录音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而达到语言习得目的的视听法,都频繁用到听、说这两种输入和输出的技能。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可以运用视、听、说等手段积极刺激学生,引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且用情景法和交际法强化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化为自己英语运用的能力。

(二)运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知识重新建构自己新的认知体系。而人们进行阅读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理解;二是借助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和有关专业知识及逻辑思维能力,对信息的再加工达到深层次理解。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广泛接触世界各国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知识,拓宽视野,扩大知识容量,调整知识结构,弥补学生词汇量不够的短板。另外,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以便最大限度使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影响教学效果。

(三)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外部因素都是通过学生这个内因起作用。真正具有持久活力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及由此所产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这一点,尽量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学习压力和负面情绪的环境,敢于表达自己,勇于改错,主动表现自己,最终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

(四)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智力因素一般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内容,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意志、刻苦性、信心、心态等内容。诚然,英语学习好坏与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但是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于英语的成功掌握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不怕困苦;培养学生集体的观念,互助合作;培养师生和谐的关系,教学相长。只有多管其下,英语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一些著名理论干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马斯洛需求动机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需求,被认可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与学习者需求相关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自我实现,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进程并不均匀,起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量先大后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此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并及时巩固和复习当天的知识,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英语学科来说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率。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理念是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期望能给学生以良好的激励,以此提升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可以大力鼓励学生,给予正面表扬,多注重进步的方面,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良性发展。

四、结语

21世纪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必将促进跨语言跨文化的人际交流,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积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深入研究英语教学理论,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2]孙丽娟.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研究高职英语教学[J].语数外学习,2013,02.

[3]张子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高职英语教学.[J].中国信息化,2013,05.

[4]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王琦.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53.

[6]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图形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52-02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可见国家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在体制改革中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再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适应新体制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同时也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有着明确的导向;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学校有限的时间里,更多、更快地掌握实际应用的知识,针对这样的教育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反复验证,总结出了适合理论性科目学习的方法――图形化教学方法。

布鲁纳【1】在关于学习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中提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很容易记忆起每天早晨做了哪些事情,这是因为这些经历过的事情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以图像存在的,因此对于记忆来说图像更容易使人回想起来,这是一种视觉编码方式【3】 通过斯柏林的图像记忆实验证实视觉器官保存图像信息的容量要大【4】。类似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书本中将一些不便理解的文字用流程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根据教学实践结合课程特点我思考是否可以以一种流程图的形式将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知识加以诠释,通过实际教学过程我总结出图形化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培养学生构造知识模型的能力,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以《操作系统》这门课程为例,对这种方法进行全面地解释,从小我们学习知识都是由看图识字、看图说话来展开的,多少年的实践证明,从图的方式去理解事物是一种最直观的方法,所以我就想,我们现阶段的学习可不可以回到原点,虽然是高职院校的课程,是否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用图形的方式解释复杂的原理过程,因此在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以《操作系统》这门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尝试展开教学。

图形化的教学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些在学习过程中文字性的知识通过学习者自身理解、加工,从而转化为图形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大体可分为:阅读理解大意――勾选关键词――找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绘图实现四个步骤,我将针对这四个步骤依次进行解释。

首先阅读阶段是需要学习者具有很高的理解力的一步,也是这四步中最为重要的一步,通常好的阅读者对于一段文字进行一至两遍的阅读便可明白文字所描述的内容,普通的阅读者最好读到三遍以上,在这第一步的阅读中也可以使用一些阅读技巧,例如在以下一段文字“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对I/O设备的控制广泛地采用中断驱动方式,即当某进程要启动某个I/O设备时,便由CPU向相应的设备控制器发出一条I/O命令,然后立即返回继续执行原来的任务”【5】。该文字出自设备管理章节中的I/O控制方式中的中断控制方式[6],从该段文字中可以发现像I/O设备和CPU出现次数较多,同时涉及到“中断驱动方式”也是关键词,由此过渡到第二个阶段――勾选关键词,通过理解找出那些能表达本段大意的关键字(词),再者第三阶段――找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本阶段中从段落中寻找关键词之间的连接词,例如在上例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CPU”和“I/O设备”,这是一个前提,知道了是处理CPU和I/O设备之间的控制方法,同时在上述文字中我们发现了“I/O指令”,因此建立起的关系便是 CPU I/O指令 I/O设备,但是根据之前的阅读发现CPU和I/O设备之间还需要相应设备控制器,所以新的结构便是CPU I/O指令 设备控制器 控制 I/O设备。

结论

本文中的方法对于自学者也非常有用,根据多年学习与教学的经历,我体会到一个问题,学习者对文字的内容的记忆时间要长于对图形的记忆,在心理学上面理解为认知策略【7】的学习,“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认知策略就是学习者用来‘管理’他的学习过程的方式,这种使学习者自身能管理自己思维过程的内在的有组织的策略非常重要,是目前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热门课题”【8】。图形化的教学方法就是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用这样一种方法简化文字内容,以一种直观的方式达到学习记忆的目的。

因此这样一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可以加深记忆,其实对于理论课程很多时候概念是不需要字字句句去记忆的,概念的存在目的是用精炼的语句帮助学习者对专用名词的理解,所以先理解概念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理解叙述出来才能真正达到记忆的目的,而图形化方法的出现也是为了此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忠良.布鲁纳的教学论思想简介[J].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1980年第2期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范辉,谢青松.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谢青松.操作系统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微课程;应用;效果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然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促进了行业的转型与升级。从个人方面来说,信息技术更是改变了大众生活和学习的方式,移动终端以及各种软件、资源平台的出现促进了社会资源共享的发展。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增加对微课的应用不仅符合时展的特点,还能够一改课程传统与古板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融合路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微课程的制作质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微课的概述

2.1微课的概念

我们平常所说的微课,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指的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的微课程或者微型课程。微课一般以多媒体教学视频、课件为主要载体,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体会,并实现各方面教育资源整合的目标。微课还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往往比一般的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短时间的视频教学展示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阐述。

2.2微课的优势

2.2.1内容针对性较强一般情况下,微课都是针对课堂学习的某个知识点、习题或者教学现象开展的教学行为。微课的制作和设计不仅要着眼于教授的过程,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相比传统常规课程的长时间整章课程的教学,微课对于知识点的教学更加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2.2单元学习时间短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一个人注意力的集中有效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微课的设计教学时长基本上就保持在10分钟左右,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与传统的40~50分钟的课堂相比,微课的“短小”特点能够保障学生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2.3学习具有灵活性由于微课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学习者只要配备移动终端就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微课程学习,这样也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和了解,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当学生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惑时,还可以通过暂停以及重复播放的方式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常规课堂极易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无法实现灵活的学习,当遇到难点时也只能通过课堂提问以及课后咨询的方式解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3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学时比较有限

受到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影响,高校中增加了类似“职前教育”“通识教育”等公共课程的学时,导致类似教育心理学这样的核心基础课程的学时被压缩。比如,当前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一般为每周4学时,如果按照16周的授课时间计算,则一共是64节课。然而64节课不能覆盖学科教学的所有重点,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压力逐渐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只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导致很多重要内容无法在课堂上进行一一展示和讲授,只能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的方式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1]。

3.2班级人数过多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最突出的一点表现就是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然而扩招必定会导致班额过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现在课堂中每个班级人数为40~50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话,就会出现大约10个小组。在课上进行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演练,规定每个小组的演练时间为10分钟,参与提问与讨论10分钟,则一整个班级就需要花费200分钟,换算成课时就是4.5节课。班级人数过多会严重降低教学的效率,打乱教师教学的节奏,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4微课程应用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优势

4.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课堂受到学时以及教室的限制,教师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式无法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难以掌握专业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微课的灵活性能够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还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自由,让学生通过对自身的反思对微课程内容进行挑选,及时对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微课平台还能够提供信息交流的功能,当学生遇到学习困惑时可以通过微课平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4.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利用微课开展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使学生在微课学习、讨论以及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学习任务进行落实,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度。这样一来,就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3减轻教师的负担

对于教师而言,课程中很多重难点在传统课堂中需要一遍遍地进行重复,才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但是微课视频的可重复性能够随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教师不再需要做重复的劳动,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对微课内容进行修改、加工和调整,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3]。

5微课程应用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5.1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手段不仅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还容易导致在教学的过程脱离实际。因此,通过微课的设计能够为学生创设实际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与实践能力。比如当教师在进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结合微课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认知发展”的相关案例,通过生活实际案例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5.2利用微课拓宽师生视野

对于教育心理学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以教材为主、辅以部分实际案例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单调,而且还会限制住学生的思维。微课的出现改变了教学信息闭塞的局面,微课及其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他们能够通过微课平台了解和接触到教育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教学资源的丰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先进、丰富的知识,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

5.3利用微课实现教育个性化

对于教学来说,其根本价值和目的不只是教书,更是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育,才能够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然而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来说,教师很难实现个性化教育。微课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学习的机会。学生能够根据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以及自身的学习兴趣挑选微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微课教育的个性化特点。除此之外,微课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突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鼓励学生开展碎片化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也不用再受到课时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课程的重点进行反复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5]。

篇4

关键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21-02

一、引言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对即将就职的新教师进行培训,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环境,了解学校工作流程,融入学校,完成职业身份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帮助新任教师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掌握基本教学方法、教学知识以及教学技能。因此,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新教师转变身份、提高教育教学整体工作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现状

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明确规定,培训以《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主要培训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后加入《大学教学技能》,一共五门课程。《高等教育学》的目的是在于使教师能够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开阔教育视野,初步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在于使教师掌握高校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熟悉教学工作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高等教育法概论》的目的在于使教师知晓教育法的相关基础知识,树立依法教学的理念,成为知法、守法的人民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是在于使新进教师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今天。通过多年的培训,教师管理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总结经验,推陈出新,而且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增强教师培训的效果;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三、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就当下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来说,部分学校和新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培训的重要性。部分新教师对培训没有深刻的思想认识。因为,现在大多数高校招聘教师时,要求的学历颇高。一些年轻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理论,无须再进行岗前培训,也有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更有些新教师认为,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所属学校要求的,仅仅是为了应付就职前的考试,取得岗前培训合格证书,能够顺利结业而已。还不乏一部分人认为,取得高校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以后,就可以为开展以后的晋升工作做铺垫。他们岗前培训的目的和思想动机都不纯正,只是形式上的参加而已。

2.培训内容和方式单一化。上文中已提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基本上是从1997年开始的,至今为止已将近17年。可是,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内容还是当时国家教委规定的课程,即《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后又加入《大学教学技能》共五门。这些培训教材内容虽是比较丰富,学术性也较强,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一种以应试为主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更新速度缓慢,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教育改革后的新发展。另一方面,从培训的方式上来说,形式也比较单一。培训方式还是以培训老师授课为主、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师生之间的交流甚少,教学内容枯燥,应用性也比较弱。这些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上的单一,直接影响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培训效果。

3.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在人力资源的培训中,培训结果如何非常重要,因为培训结果不够好就相当于没有进行培训一样。所以,他们对培训的考核也十分重视。可是,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核来看,考核机制并不理想。现在,衡量培训结果更多的还是采用闭卷(或部分开卷)考试,题型和形式上基本还是老一套,考试内容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相差较远,只要按授课教学中提示的重点,考四级硬背就能应付考试过关。这样的考核只是考察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没有反映出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四、针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对策研究

1.提高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认识。新入职的教师要想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民教师,进行教师的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成为合格职业教师的前提和基础。岗前培训,可以缩短成为合格教师的时间,还可以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熟悉高等教育的教学之道,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等。因此,各高校应该大力宣传新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组织协调好相关部门的职责,使培训学员可以深刻了解到培训对学校和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使一些新老师能够从思想观念上正视培训的作用,而不是用错误的思想和不良的动机来对待培训。

2.注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形式的多样化。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都应该多样化发展,培养有独特性的教师。在培训内容上,学校可以在国家的有关规定下,适当减少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科的需要或是教师的培训需求来进行一些个性培训。比如,教文科的教师应注意语言能力表达的培训,而教理科的教师应更注重引导学生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还可以在培训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现代教育、教育网络的多媒体运用等。培训的方式上,不是一定要培训老师的讲述,可以在此基础上让新教师进入大学的课堂给学生授课,培训老师可以对新教师在讲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避免学员的重复学习。

3.健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核制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核制度,不仅是考核新教师对培训内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也是用来衡量新教师可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师,能否胜任以后的教学工作的标准。考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考核,一种是对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在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中,学校可以适当沿用以前的闭卷考核形式,但是只作为考核成绩的二分之一。在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中,学校可以成立相应的考核小组,小组成员由学校有经验的教授组成。面试考核新教师对学校、教师职业、工作岗位的认同度,考核新教师的实际教学技能,如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力等。这些多样性的考核方式,全面了解新教师培训后的真实情况,促进新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教师上岗前的必经环节。经过岗前培训后,新教师拓宽了教学的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所以,只有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才能使新教师快速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转变实际角色,提高入职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邓琳,乔雪.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0,8(2).

篇5

关键词:成人教育,心理,原因,对策

 

成人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是指通过业余、脱产或半脱产的途径对成年人所进行教育的社会活动,是学校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延伸。成人教育教学对象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为在职人员或离开学校以后的成人,不受文化程度和年龄的限制,来自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其组成是复杂的,他们的社会经验、学识水平、心理状况等都有别于普通大学生。面对在生理、心理、环境等诸多方面与普通大学生都存在很大差异的成人学习者,成人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应更加引起关注。因此,对成教学员的心理进行分析,对成教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成人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一)“学”与“混”的矛盾难以统一

成人教育学生生源来源范围较广,有的是为圆曾经的大学梦的成年人,有的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继续深造和提升学历的学生,有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面而选择攻读第二学历的学生。其共同的特征是他们大多内心深处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都十分的渴望自己的价值可以得到社会及自己所处环境的认可。当然,不排除其中也有部分人存混文凭心理。这部分人有的是因为家长的要求不得不学习,有的是为了寻找其他出路或是为了谋求职业,才不得不选择成人教育这条出路。这部分人的学习目的和动机都不明确,行为比较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较差,缺课逃课现象严重,考试舞弊现象十分普遍,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总之,“学”与“混”的心理矛盾在成人大学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二)失落感与自卑感同时存在

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心理学家柯里也指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成人学生在自我认知上总觉得不如别人,自我价值低。一是成人学生很多年龄较大,普遍认为自己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有的是在高考时失利,曾经失败的阴影一直没有抹去,接受成人教育只是因为曾经无缘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二是社会上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成人教育文凭不如正规文凭含金量高”,这种社会舆论的消极影响也容易使成教学生产生自卑感。很多高校对普通大学生和成人学生实行两种管理方式,致使用人单位对成人教育的毕业生更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很多成教学生长期处在这种观念的压抑下,“危机感”日渐强烈,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找不到归属感,容易产生偏激性格,甚至引发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

(三)成教学生角色压力大,心理问题时有发生

成教大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同时成教教学要求相对较低,入学要求门槛不高,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教育部在2007年曾文件要求各成人高校在分省计划编制过程中,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尽可能减小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在校生规模。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很多成教学生用的仍然是普通本、专科生教材,学习任务繁重,学习难度较大,心理压力较大。很多成人学生肩负着更多的家庭、社会、工作三者之间的责任,工作、生活、学习的多种角色衍生出多种压力,使成教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此外,成教大学生同样面临着交友、恋爱、婚姻等人生的重大选择,有的要面临经济拮据的窘境,甚至遭遇价值观念的冲突等等,不一而足。论文参考,对策。

二、成人教育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成教学生普遍学习任务较重,且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很多学校认为其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应该尽量充实其专业知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纳入课程体系,而仅仅是以一些板报、标语的宣传替代了事,在个别高校在成教学生中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课时少得可怜,教师只能作一些基本的理论传授和简单心理测试,根本无法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育的活动性与可操作性特点也无从体现。

(二)心理咨询形式化

一般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成教学生很少也很难利用,因为大部分高校将成教学生的面授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或节假日,而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些时间不开放,各高校函授站(点)则没有条件设立心理询机构。论文参考,对策。同时,学术界对成教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研究一直处在边缘化的状态。虽然目前研究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论成果不少,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高校普通大学生而言的,专门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几乎没有。尽管很多成人大学生与普通大学年龄相仿,但经历、阅历、学习环境不一样,甚至发展空间及前途也会很多差别,因此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套用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的方法恐怕收效甚微。

(三)日常管理程序化

当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大多实二级管理模式,即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招生、学籍、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站(点)审核等工作,各(系)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安排、学生的日常管理,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后勤、党团等工作,分工协作是这一管理式的最大特点。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经常碰的是分工容易协作难的尴尬局面。很多高校的教务、党、团、学工部门很少参与成人教育管理,教师往往临时聘请或者临时抽调,辅导员或者班主任都是兼职的,并且党团组织不健全,才财务部门只负责收费,后勤部门及学生寝室管理部门会因宿舍紧张而安排成教大学生时租住在校外,有的学校甚至不负责安排学生住宿,高校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当然难觅成教学生的踪影,成教大学生似乎总是高校的一个匆匆过客。这主要是因为很多高校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是主打产业,成人教育只是学校创收的一种手段;或者认为成大学生有工作单位的保障学校不应过多操心。于是,从缴费、上课、考试、毕业成了成人学生活的全部,程序化的管理非但无法抚平成教学生昔日的失落感,并且由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而催生了新的落差感,甚由于这种落差而逆反、怨恨、自暴自弃。

三、成人教育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为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的平台

所谓“教书育人”,教和育应同时存在,“育人”是目的,“教书”只是手段,而要“育人”,首先必须“育心”。论文参考,对策。这样看来,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个“育心”的过程,即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对于成教学生而言,“育心”的工作显得艰巨而迫切。第一,迫切需要专门的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针对性强的教材,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举步维艰。因此,根据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的。论文参考,对策。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各科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论文参考,对策。

(二)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

网络心理咨询是在吸取传统心理咨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在线即时服务、BBS论坛、E-mail邮件等形式进行的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具有开放性,成教大学生不会因为时空的限制而吃“闭门羹”;网络具有隐蔽性,来询者可以逃脱熟人的眼光,倾诉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释放心中的压抑、苦闷,在咨询人员的帮助下走出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碍。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网络成了成教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新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当然也应做到网上。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在所教成教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听说过网络心理咨询”的不到被调查者的15%,一些学生错误地将网络心理咨询等同于网络聊天。在了解了网络心理咨询的相关情况后,近40%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心理帮助的需要会考虑网络心理咨询”,但他们对于咨询的效果表示“没有明确把握,试试看再说”。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而言,网络心理咨询的诸多优点使它更容易为成教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于这一全新的事物,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宣传,避免误解;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咨询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达到“助人自助,化痛为通”的目的。

(三)实施人本化的管理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学校的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像对待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和爱护成教学生。论文参考,对策。如财务部门体谅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在当前成教大学生无法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下缓收或减免特困学生的学费;任课教师注重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学生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就业部门尝试为成教大学生构筑就业的平台,用真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学生排忧解难,抚平他们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学工部和团委既要健全成教大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又要吸引和组织成教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可将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优化心境,让成教大学生学会“用勇气去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用平静去接受一切不可以改变的,用理智去区分可以改变与不可以改变的”,成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3.高本义.叶忠海成人高等教育概论

4.杜群英.成人学习动面的培养和激发[J].成人教育,2004(6).

篇6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从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抓起、从新教师抓起,因此,岗前培训制度顺应而生。1997年,原国家教委为确保新补充到高等学校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的规定,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使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作为新教师走上岗位的前期培训和青年教师整个职业培训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岗前培训是新教师能否成长为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了解高等教育原理,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1.1高校教师职业活动特点的需要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高校教师主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言谈举止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家。新教师作为高教战线的新鲜血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受过良好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素质训练,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好,科研创新能力强,但却普遍缺乏学与教的理论、技能和技巧,无疑会降低教育的效能。岗前培训能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有效的学与教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加深对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有利于提高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和技巧,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与反复实践,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加速新教师的成长,使他们成为既是所教学科的专家学者,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里手。

1.2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竞争并存的世纪,社会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占据了优势,谁就居于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生力军的新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这一发展需要。高校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有专业素质、基础素质、心理素质和教育素质,前两种素质大部分新教师都已基本具备,后两种素质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训练,水平较低,要迅速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新教师掌握了学与教的规律和技能,善于分析和调控教育过程,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1.3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内涵式发展,首先应当是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随着学科的发展变化,层出不穷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来支撑;以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迫切要求高校教师的素质适应这一趋势,高等教育若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其影响远比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金融危机大得多而且深远得多。教育的周期性特点,决定了教育观念、教育意识的超前性,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避免危机产生,关键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切入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岗前培训是捷径。

1.4新教师从“理工科”变为“师范类”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批理工科、非师范类的高校毕业生到高校任教,而这些人在进高校任教之前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师范类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缺乏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缺乏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教育方法。而只有进行岗前培训才能使这些新教师从“理工科”转化为“师范类”,才能促进大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学好”到“好学”的转变,才能使自己尽快做到“会教”,进而实现从“生手”到“新秀”再到“专家”教师的转变。

二、岗前培训的功能

2.1把关功能

岗前培训是新教师走上讲台前所接受的专门针对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问题的教育,20天左右的培训过程,也可以把它作为是对新教师的考察、了解、认识的过程。因为在引进过程中由于很多学校只是通过查阅档案、短暂的交谈、试讲才决定是否录用的,存在对录用对象认识不深、了解不够等弊端,如果能充分发挥岗前培训的功能,在录用教师时只是签订意向性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必须通过岗前培训且合格后才能签订正式协议,否则解除意向合同,那么就有可能弥补上述进人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和成功率。岗前培训须由人事师资部门的同志担任班主任,通过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来深入了解、认识新教师,并通过培训考试、教学实践来淘汰某些不合格的教师,为师资队伍把好入口关。

2.2熏陶功能

即通过带新教师参观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等,请校领导介绍学校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让新教师了解学校奋斗历史和教学业绩及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知晓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办学理念,知校爱校。通过请德高望众、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老教授讲自己的成长历程,让新教师感悟老一代的治学风范和为人师表的艰辛与伟大,从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开创伟业。

2.3培训功能

通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的培训,使新教师懂得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了解其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掌握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熟悉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为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提供必备的基本知识。

2.4交流功能

新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彼此互不相知,他们带有各自学校的文化精神、学术风格和各自的价值观念,利用岗前培训机会相互接触、彼此交换,各种观点、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往往能产生交流融合之功效,既有利于日后的合作,又可能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三、搞好岗前培训的几点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功能,岗位培训工作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3.1淡化岗前培训的高度计划性,增强指导性

岗前培训作为提高新教师素质的必备环节,要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定目标,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强求统一。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带有指导性质的教学计划,各高校在具体执行中,可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及新教师的状况,调整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对新教师进行培训。

3.2修订岗前培训教学计划,增强针对性

教师岗前培训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师资培训制度,其培训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现有的岗前培训内容是1997年确定的,为了适应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岗前培训内容除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4门课程外,还应增加文化素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知识讲座,使新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科学和人文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3.3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实效性

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新教师了解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因此,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岗前培训的重中之重,必须使新教师在岗前培训中亲身体会教学各环节。应针对新教师的实际状况,根据各能力要素的要求,既聘请校内优秀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授课、观摩和训练,又让新教师走上讲台,身体力行,还要让新教师参观实验基地、工厂和优秀企业或公司,以提高他们对高校实践教学过程的认识,加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新晨

3.4改变培训效果检验方式,增强科学性

现在检验岗前培训效果的唯一手段是闭卷考试,但由于岗前培训内容实践性强,几张试卷难以检验出培训的效果,也不利于新教师对所学理论的融会贯通,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应试教育的检验方式,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检验方式,将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谈心得体会及教学实践等几种方式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检验新教师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现代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谢维和.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基本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

篇7

数学课堂上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突出知识的发生过程,“掐头去尾烧中断”的教学正在逐渐减少,创设数学情境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避免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误区,落实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

7.1走出情境创设误区,避免两个极端

极端一认为教学不需要情境.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展开,但是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受教育评价制度,高考指挥棒,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迫切要求的影响,有的教师重新又回到应试教育的现实中去了.有的教师只把教学情境当作点缀,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在教学活动中谈的是探究教学,但操作的是应试教学,备的是启发式教学,上的是灌输式教学,出现了一种课改的扭曲现象.极端二认为无情境不教学.在新一轮课改中,有的教师由于对情境创设的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情境创设每节课都需要,提出无情境不教学.教学的各环节都精雕细琢,每一个问题都力求有新意,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希望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结果不顾教学内容,不讲实效,教学为了情境而情境,在课堂上不同程度出现了赶时髦的现象,使情境创设走向了形式化趋向.表现为:(l)情境创设过分依赖多媒体,一切以多媒体为中心,追求课件的“花哨”,结果让学生视觉疲劳,眼花缭乱,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下,习惯了感官刺激而懒于思考甚至变得不会思考,同时也削弱了情境应有的作用,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2)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表现为无价值的讨论,闪电式的讨论和目标不明确的讨论.一些小组合作表面上是学生全员参与,而实际是一盘散沙,纯粹为合作而合作.这些合作学习,看似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实际上学生己成为教师操纵的木偶.这样的情境不是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不能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更谈不上情境创设的实效.(3)有的教师以频繁、思维含量低的提问代替情境创设,提问由于缺少精心设计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4)有的智力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与课堂内容毫不相关,由于一味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完全变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教学内容的外包装,其实质是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点,忽视了学科性,也忽视了对学生双基的培养和训练.这些不良倾向如不加以纠正,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将成为一句空话.

7.2投身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数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如何更好地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针对各种课型,各知识块创设更有效的教学情境,如何增加情境化的教学内容的知识承载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妥善安排各种教学情境的主次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将情境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如何梳理数学情境资源,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总结和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优化数学教学课堂,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7.3情境的创设与情境的展现都不能脱离教学实际

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要考虑到因材施教的原则.情境的创设与情境的展现是统一的,创设是展现的基础,展现是创设的目的.它们是同一过程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如果不考虑展现只是盲目的去创设,那自然会违背教育原则和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更是一门科学.教师要依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而选用创设情境方式.创设情境应有利于教师“搭桥”,学生“过桥”,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如关于对称的学习,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有相关的内容,但学习时侧重点显然应有所不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几乎都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呈现形形的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对称的认识和体验是不同的,是不是都必须呈现大量图形或进行演示,学生刁‘能够理解对称的含义和不同对称的特点呢?如果要演示,应该演示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应该在创设情境时都需要考虑.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发言踊跃,如果对他们讲对称图形,与其在大屏幕上反复呈现各种对称图形,还不如让他们自己举例或动手折叠,那样获得的体验可能比仅观看大屏幕要深刻得多.初中生学习对称,对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特点理解还很不到位,如果教师在呈现很多对称图形的同时,能动态演示不同对称的翻转或旋转过程,将对学生加深对不同对称特点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在高中函数的奇偶性教学时,教师如果再对学生直观演示大量对称图形,或让学生动手折叠,这对他们而言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此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己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他们不需要借助多媒体观察对称图形,也不需要动手折叠,就已经完全可以理解不同对称的含义和特点了.过多的、缺少挑战性的生活情境问题反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发展史表明,数学一方面来自外部,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源于内部,即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把情境创设片面理解为情境的生活化,一味追求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使数学淡化,那将是对数学情境教学的一大误解.有些已经解决过的数学问题完全可以看着新问题的一个情境,而不应该让情境生活化的思想框住自己的手脚,使情境创设僵化.

7.4教材应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正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它的效果也在不断地呈现出来.但是,教师因为时间、精力、经验的不足,理解的偏差,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对情境创设的探索与实践还不够充分,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要创设一个恰当情境并非易事.因此,有关专家在教材编写时,如果能为教师配备可供灵活选择的情境素材,如课件、教具模型、背景知识等,供一线教师教学时参考,这样将便于教师创设情境,推动情境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l]孔企平,张维忠,黄荣金.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晓军,张维忠.数学文化视角下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l一2).

[3]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问题提出”的数学学习明.数学教育学报,2001(10).

[4]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田.数学教育学报2006(2).

[5]施文光,朱维宗,吕传汉.数学“情境一问题”教学与抛锚式教学之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2).

[6]祝辉.情境教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7]全国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7(4).

[8]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张奠宙,李士齐,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MI.团结出版社,2001.

[l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l.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5周小山,雷开泉,严先元.新视野课程中的数学教育[明.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16]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7]石永生.中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明.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8]济南市教学研究室编.数学教学案例分析[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9]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刘兼,黄翔,张月一数学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l高向斌.走向合作性教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22]孙若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J].中学数理化,2003(8).

[23]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4]唐先贵.高中数学课堂设计与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J].中国数学教育,2006(11).

[2习刘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课例一则[l].数学通讯,2006(11).

[26]陈柏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性[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6).

[27]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z].教育研究,2000(10).

[28]章建跃,曾文艺.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9]李秀伟.唤醒情感一一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30]刘绪菊.启迪智慧—问题探究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31]谢明初.数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一个哲学的审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32]辛自强.知识建构研究:从主义到实证【明.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

133]叶柱.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4](荷兰)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5]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间.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36]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7]章建跃.中学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

[38]A.A.斯托利亚尔著,丁尔升译.数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篇8

一、心智技能的内涵特征及在写作过程中的意义

(一)心智技能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两大类。程序性知识是办事的一套操作步骤。 程序性知识又分两类,一类为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称为智慧技能(心智技能);另一类为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后者又称策略性知识。[2]R.M.加涅认为智慧技能是运用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用来对内调控的,因而在R.M.加涅理论中,智慧技能的定义就是“运用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3]

R.M.加涅的女儿E.D.加涅,提出程序性知识划分为两个维度,其中一个就是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与非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只适用于特殊领域,而非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用于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作文心智技能属于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

至于心智技能的特征,还得从前苏联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观点说起。80年代以前我国教育理论方面主要受前苏联的影响,心智技能方面主要采用加里培林的观点,他认为智力活动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默默地完成的。我国的著名学者冯忠良先生认为,这种说法并没有确切反映智力活动的主要特征。他把心智活动的特征归为三点:第一,就活动的对象说,是一种观念的活动。第二,就活动的进行说,它是在头脑里,借助于内部言语默默地完成的,具有内潜性。第三,就活动的结构说,智力活动具有简缩性。[4]并且他认为智力技能指的就是这种智力活动的方式,基本表达了他对心智技能的看法。

我国学者吴庆麟根据对大量资料的研究,归结出心智技能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这类知识的动作速度极快,在启用它们时人几乎豪无意识;具有惊人的准确性,它们几乎总能产生正确的预期铜佛;人对于这类知识一般缺乏控制;人们一般不能对这类知识作言语描述。[5]他的理论比较具有概括性。

(二)心智技能在写作过程中的意义

作文心智技能关系着学生作文产出方面的问题,是学生能否顺利写出作文的关键。写作是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技巧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活动,既综合地体现了学生的水平,同时又对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理所当然成为了考试的重点内容。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给予大量的作文技能指导,还通过让学生阅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来进行熏陶,然而有时事与愿违,还是会有一些学生写出的作文不能达到要求。这就涉及到了心智技能,也就是说学生虽然掌握了作文的规则,实际操作却还不行。心智技能与陈述性知识不同,它需要大量练习,熟练了才算掌握,因此学生如果没有真正掌握作文方面的心智技能,他也许能够在理论上滔滔不绝,但却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地完成写作任务。因此,这便要求教师除了讲授作文陈述性的知识,还要注重心智技能的培养训练。

心智技能的培养训练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注重心智技能的教学更偏重于学生内在的学习,更能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二、心智技能在学生作文教学中的培养

我国学者冯忠良在《智育心理学》中提出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他把心智技能形成分为三段:1.原型定向,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2.原型操作,即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3.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6]其实从表面看来,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大致和这三段论是相符合的,也就是讲述写作相关知识,然后学生开始写作,最后评讲。然而这套方法的实际效果却不佳,也一直以来受到批判,原因何在?主要是没有体现出心智技能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过程,教学没有给学生知识内化提供指导,也没有针对性地分阶段进行训练。

在写作教学上,教师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作文心智技能的指导上,注重训练。首先,应找到能表现学生写作过程中头脑里看不到的思维过程的原型。这个原型可以是权威专著上的,也可以凭教师多年经验归结,当然专著的原型可以更科学些,然后进行原型模拟,也就是摸拟原型对学生一步步进行训练,直到掌握为止。前苏联心理学家兰达,就是原型的最初的提倡者。作文教学设计可以根据科学的原型,把综合训练与分项训练相结合来进行。

(一)综合训练

关于中学生写作原型,我国学者韩雪屏就提出了一个较为细化的写作内在结构:计划――构思――转换――执行――调整。计划阶段:形成动机、认识语境;构思阶段:确定主要内容、搜索记忆信息;转换阶段:记下语义初迹、提炼中心命题、编织命题网络;执行阶段:认真选择体式、规范书写字句、严格遵循行款、正确使用标点;调整阶段:检查失误、修正谬误、润色文句。[7]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此原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写作课进行作文综合训练的教学设计。如在第二个步骤“构思”中,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确定的作文主要内容及大脑中搜索的可用的相关材料,如议论文写作中想用的实例、理论等,都写在纸上,然后进行讨论。第三个步骤“转换”,让学生写出文章主旨,列出作文提纲。总之,让学生把动笔之前在大脑里发生的事情外化,通过多次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写作前的计划。写前做充分的准备能让学生写出更优秀的作文。

(二)单项训练

也就是说作文课以单独的项目作为单位进行教学。单项训练可分两类,一是按韩雪屏提出的写作内在结构,进行分阶段地练习,如:一堂课只练习计划和构思,另一堂课只练转换。另一类是按中学阶段要练习的作文文体来练习,按文体作文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个文体又可以分别分为若干个项目,如议论文可分为解题部分、绪论部分(首句、首段)、本论部分(句群的逻辑结构、常用论证的九种方法、内容与结构层次)、结构部分(内容、尾段和尾句)、议论文的过渡、结构列纲、检查修改。这些都可以作为单项进行训练。在单项训练中具有普遍性的教学步骤是:(1)讲解。讲解每一项的定义、特点、公式、例子和注意事项。(2)讨论研读。讨论与本项有关的范文、词语。范文、词语应尽可能地具有代表性,让学生体会该项的特点。(3)练习。按教师的作业要求进行半独立或独立作业。作业可以上完一项就进行练习,也可以是上完几项再一起进行一次性练习。作业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在当堂完成,内容不需太多,达到目的就行。(4)讲评。按单项要求进行讲评,可师生共同讲评,只要符合本项要求即可。(5)布置作业。课后可布置作业,适当增加练习率,能促进学生的熟练程度,达到自动化,以形成相应的技能。这主要是课堂教学步骤,课后教师还可敦促学生平时多按单项进行积累,多做笔记多练笔。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等于“授之以渔”,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学习独立性。由于心智技能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如今已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要真正把作文心智技能的培养落到实处,还任重道远。

注释: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皮连生.智育概论――一种新的智育论的探索[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04,41-49.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08,129.

[4]冯忠良.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04,112.

[5]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08,92.

[6]冯忠良.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4.

[7]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韦志成,韦敏.语文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0.

[7]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冯忠良.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9]朱晓斌.写作教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0]皮连生.智育概论─―种新的智育论的探索[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04).

[11]韩雪屏.言语能力结构与言语心智运作[J].高师教育研究,1994.

[12]刘电芝.智力技能的新认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04).

篇9

关键词: 心理学素养 教学实践 提高策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师地位认识的不断提高,教师单纯“教好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现代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心理学素养。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发展,以良好的心理学素养为基础,做到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这些品质无一不是与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对前途的看法是否正确,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功、成才的关键。教师一句无意识的话可能影响一个学生几天、几周、几年甚至一辈子。如果是对学生成长的正强化还好,要是负强化那后果不堪设想。一个开朗、乐观的孩子,由于教师对他的活泼的无意批评,就极有可能变成一个沉默寡言、悲观的孩子。教师是一个高危的职业,他的影响非常深远,“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是国家将来的希望,国家将来的发展掌握在青少年的手里,而教师是青少年在成长时期与其接触最多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物,所以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心理学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学素养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1.教师心理学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1.1教师心理学素养的内涵。

教师心理学素养指教师对教学对象、教学活动的了解、把握程度及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判断准确性等,是教师依据心理学规律、调节教育行为、解决学生心理矛盾的能力。[1]

从古至今,教师的使命从没有变过――传授知识,如何更快、更有效地传授知识一直是困扰老师的一个难题,学生和家长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架只会教书的机器。

1.2教师拥有良好的心理学素养的意义。

1.2.1教师用心理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对学生学习的正强化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学习动机既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又不是学习的充分条件,但它是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以下帮助:有助于唤醒学习的情绪状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并不断对其进行强化,可令学生产生好奇、疑惑、喜欢、兴奋、紧张或焦急乃至冲动等情绪。将这些情绪用到学习上对学生是十分有利的;能强化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学习时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很容易使学生激活学习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降低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知觉和反应阈限,从而使学生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向性,而不是盲目的、盲从的,看别人在学,所以我就学。学生的学习有自己的目标,能克服分心刺激的影响;能提高努力程度和意志力。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让学生延长学习时间,提高认真程度。在遇到困难甚至失败时能够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达到学习目的。[2]

教师应用自己良好的心理学素养针对不同同学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引导并帮助同学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阶段性地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不断的强化,使这种动机埋藏在学生的潜意识中,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加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素质和素养,全面发展。

1.2.2根据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很多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内容不能全部、全面吸收,有的时候讲得过快,而有的时候又讲得太慢,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就得找时间再重新讲。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时间,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和大多数学生的接收能力把握每节课的内容含量,以及知识深度,使所讲内容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彻底解决学生“半懂不懂”的问题。并对学生安排适当的时间复习所学内容,复习时间应依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解决学生总是记不住的老毛病,增强学生长期学习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能使教学计划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制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是提高教学效率最有效的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思维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然而教师的教学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所以,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3]

1.2.3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

在长期的枯燥的学习旅程中,学生肯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即使学生自己没有发现或发现了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重视,教师也要对此类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无论问题大或小,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小的影响,使学生不能集中全部注意力于学习上。这就要求教师有优秀的心理学素养,针对学生相应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排除。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心理学素养,那么可能起到揠苗助长的作用,非但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使其扩大,那么问题就严重了。

2.现阶段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很多教师对心理学知之甚少。

现在许多大学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经常误解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微妙的关系,和学生产生了各种小摩擦,长期的积累给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从而对学习形成厌恶情绪,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心理学在中国一直发展缓慢,在大学也是冷门。很多人把心理学和精神病联系到一起,完全忽视了心理学的真正作用。

2.2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学生的问题。

大部分教师还是对心理学有一定认识的,但是不能很好地把这些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仅仅拥有对心理学的了解而不会应用,那就和那些不了解心理学的教师一样,都没有起到对教学推进的作用。这些教师应时刻把学生的情况同心理学知识联系到一起,深刻分析学生的状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3.提高教师心理学素养的策略

3.1从自己的心理出发,在适应自己的基础上去了解学生的心理。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要从自己的心理出发,增强自我适应能力,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积极适应教育制度和教材的变化,主动适应学生身心的变化,主动接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教师如果没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连自我适应及调整的能力都不具备,那么必然会陷入不满、烦恼、抑郁,对一切都看不惯的状态,也无法正确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积极的对策。教师就像一个心理咨询师一样,是学生的心理垃圾站,如果教师不具备处理这些来自学生的垃圾的能力,则结果不仅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会被自身的心理问题所困扰。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调整好自己的心理,适应学生、适应教材、适应社会。

3.2增强对学生心理的判断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观察不同学生的特点,正确区分问题的原因。有的学生并不是故意同老师作对,而是青春期心理躁动,控制不住自己,而违反课堂纪律遭到老师的训斥。对于这类问题,简单地批评和粗暴地训斥是无济于事的,而应当加以冷静的心理分析和引导。

每个学生的经历都不相同,主要是由于生长在不同的家庭,学生的成长环境、经济条件及文化背景都不同,因此学生的心理素养也不尽相同。同样一种行为,发生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原因可能完全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教师想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必须和学生相互沟通,让学生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实践证明,在课下,与学生像朋友一样沟通,更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

3.3养成对学生作积极引导和矫正学生心理病态的能力。

教师仅仅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够的,还要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和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矫正。首先,对普遍性的常见的心理问题要善于提前预防。如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认真复习,调整好心态,保持适当的紧张。正确对待分数,胜不骄败不馁,深刻地分析试卷上出现的问题,使自己不断地进步。端正学习动机,增强适应能力和意志力,处理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防患于未然。其次,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不同时期的特殊心理特点,加强重点观察。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的独特方法。如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早恋的问题?这要经过再三地思考才能进行抉择,方法如果不得当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首先应该取得学生的信任,再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4.结语

教师良好的心理学素养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影响深远。一个拥有很好的心理学素养的教师是学生所欢迎的,也是对学生最有帮助的。这就要求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效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学素养的缺失与重塑[J].现代教育科学,2008.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班主任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8-0114-02

本人从2008年8月至今在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担任专职班主任工作。现担任铁工高0801、0902班和城轨高0701、0702班班主任的工作;担任铁工1001、1002、1003班和路桥1001、1002班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担任交通工程系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同时兼管交通工程系西校区礼仪队的工作。三年来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经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些认识和感悟,综合种种本职工作和日常杂务工作,为了较好地履行工作职责,达到规定的要求,班主任需要培养和锻炼以下几种能力:

一、学习研究能力

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新生事物不断出现,知识在不断更新;如今信息传递速度加快,老师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机会基本是均等的。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具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不然就跟不上时代步伐,在信息方面和思想观念上落后于学生,使思想教育工作没有说服力。学习研究的内容,应是与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有关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规章、时事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作为班主任,应具有学习研究的自觉性,能经常关注事物变化,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总结、分析、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本质和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工作效率,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建议和依据。

二、组织号召能力

大学生在校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辩论、报告交流、文艺娱乐、体育竞技、社会实践等,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增强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当然有些活动可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但作为班主任负有指导和引导的责任和义务,一些活动需要班主任亲自策划、出谋献策,号召学生积极参与。所以,班主任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号召能力。在组织活动时应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全、措施可行、活动有序,应达到学生乐意参加、有启发、受教育、锻炼能力等效果。

三、协调沟通能力

大学生在校的活动生活多是群体性的。在一个群体里,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境界、性格爱好、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总会有些差异,从而在学生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相协调的音符,产生矛盾;还有些学生由于竞争压力、家庭条件、情感受挫等方面原因背上思想包袱,就需要班主任出面调解,做说服教育工作。所以,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分析矛盾、挫折、错误产生的原因,向学生说明错误认识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发展的危害后果,使学生提高认识,愿意接受批评教育,达到精诚团结、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不利因素和困难,丢掉思想包袱,要自信、自尊、自强,以学为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四、写作表达能力

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写工作活动计划、总结、会议讲稿,制定管理办法,给学生写评语鉴定,要对学生提交的活动计划、文字材料进行修改,要经常召集会议讲话、与学生谈话。所以,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写作表达能力。要有一定的语法、修辞、逻辑功底,话语、文字材料能够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口头表达应吐词清晰,演讲时语气要抑扬顿错、有艺术性,使听众愿意听、印象深、记得牢。

五、开拓创新能力

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客观要求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时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使工作具有成效、起色。所以,作为辅导员,必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能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学生不同的思想活动,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技巧;能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能力和培养精神情操;工作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起色,不能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六、分析判断能力

高校班主任的分析判断能力是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动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需要。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能够随着社会环境、工作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地探究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其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根据大学生成才阶段的不同特点,做到开展工作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从而综合各方面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班主任平时通过对学生进行细心观察、主动听取任课教师意见、调查了解学生情况等手段,深入了解学生因学习、社交、恋爱、就业等方面产生的问题,准确把握客观情况,及时将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妥善、公正、及时地处理各种矛盾,对学生中的“问题行为”防微杜渐和转化矫正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七、心理教育能力

高校班主任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高校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需要,也是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高校班主任要加强心理知识学习,强化心理训练,掌握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疾病的常见表现、成因及处理方法的一般知识,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服务,帮助大学生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掌握心理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和适宜的宣泄方式,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高校班主任心理教育能力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能力;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的能力;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初步能力;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学术研究能力。

八、教学授课能力

作为大学生的班主任,应该承担思想教育方面的授课任务,如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党课、心理学、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指导等课程中的某一门课或其中的部分内容。这既可以促使班主任不断学习研究问题,提高理论水平;又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组织教学,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指导性。

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引导和启发学生会学习、会生活、会适应,进而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只有班主任本身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出色。

参考文献

1 刘 弘.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3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