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资源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信息资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命周期;电子信息;资源评价
基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地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融合,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需要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析、利用,进而实现各项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为了实现电子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作业人员在相关的处理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运用,从而将信息资源视为生命体进行评价分析,促进电子信息资源评价体系的优化、发展。
1电子信息资源生命周期概述
在借助生命周期理论进行电子信息资源评价作业时,作业人员需要对电子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状况进行了解。关于电子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内容,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1起始点
作为电子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起始点,指的是电子信息资源处于初始状态的时间点。一般而言,在起始点的状况下,电子信息的数量、结构、质量往往都能够实现对于某一初始值的满足。
1.2资源发现
所谓的资源发现,指的是人们借助各类渠道、方式对电子信息进行发掘、了解、掌握的状况。一般情况下,在资源发现时期,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子信息的数量、所属范围、运用领域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及掌握。
1.3资源试用
电子信息资源作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资源类型,其在广泛运用之前,为了确保其功能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试用工作,从而由此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解,从而确保其能够通过后期的改进,能够广泛的运用在各领域中,促进其使用效率的提升。基于生命周期的电子信息资源评价研究文/王庆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为了促进该类资源信息的合理化运用,有关的作业人员需要科学的开展电子信息资源评价、管理工作。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在生命周期的理论之下,各单位如何科学的开展电子信息资源评价工作。
1.4资源选择和购买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得到试用之后,用户依据自身的需求,以及信息资源的试用效果对其进行科学的选择以及购买,从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1.5使用和服务
一般而言,电子信息资源在采购之后,能够实现用户的访问以及运用状况。基于此,为了促进电子信息资源的广泛运用,工作人员在相关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资源的访问权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对采购的资源状况进行管理,确保各电子资源能够得到正常的运用,并在运行时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等,保障电子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1.6续约与停定
一般情况下,当电子信息资源的访问授权到达使用期限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子资源的续约、停止使用等状况进行决策。总而言之,上述的过程并非单纯的线性循环,其在循环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实现资源发展状况的进一步提升,即具有螺旋上升形式的生命周期。
2以生命周期为基础的资源评价机制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获得广泛的运用,各单位人员需要科学的开展资源评价工作。目前,作业人员加强了对于以生命周期为基础的资源评价机制的构建。关于该机制在推行过程中的具体内容,笔者总结如下。
2.1整体评价
此外,各单位在开展电子信息资源评价工作时,其需要科学的开展整体评价工作。以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评价为例,工作人员需要将图书馆视为一个整体,从而由此开展科学的全面评价工作,并立足整体的角度,并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改造,确保其服务效果的提升。一般而言,整体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采购工作。而在对新的电子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工作时,工作人员则需要将资源个体作为主要的评价对象进行分析工作。
2.2全过程控制
在开展全过程控制作业是,工作人员需要从电子数据资源的结构、数量、质量、使用状况、内容等因素卡站作业。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开展结构评价工作时,其需要就资源的类型、来源范围等分布状况进行分析;而在数量评价时,其则需要度资源的数量、种类进行分析;开展内容与质量评价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对电子信息资源的权威性、学术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工作。而在成本评价作业时,工作人员则需要对资源建设投入状况进行评价。
2.3动静结合评价
最后,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还需要科学的开展动静结合的评价工作。一方面,其需要对资源进行动态评价,从而对电子资源的动态改变状况进行了解,并对资源的时效性进行把握,并对电子信息资源的使用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最终利用日均访问量、人均用时等信息进行相关状况的反应,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开展电子信息资源的评价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开展静态评价工作,即对电子信息的基本信息状况进行分析、掌握。
3结束语
基于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行业都加强了对于生命周期的电子信息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运用。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电子信息资源生命周期内涵(起始点、资源发现、资源试用、资源选择和购买、使用和服务、续约与停定),并就以生命周期为基础的资源评价机制(整体评价、全过程控制、动静结合评价)进行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资源评价工作必将获得可持续发展,并由此促进其科学、有效的利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更高经济利润以及社会效益的谋求,最终实现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剑锋,位磊.基于RFID的电子产品全生命周期物联模型:制造、供应与回收[J].制造业自动化,2013(18):132-136.
[2]李鸿鹏.电子产品开发中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精益项目管理模式[J].科技视界,2013(29):238+264.
[3]蔡先娈,李钢,尹鹏程.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模型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3(12):46-51.
[4]邓超,夏添,吴军.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原型系统设计和开发[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09):1319-1326+1332.
篇2
【关键词】 电子信息资源 生命周期 资源评价机制
前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其对于信息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像图书馆等实现向电子信息资源方向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⑿畔⒆试醋魑一个生命体进行研究,对信息资源建设而言,是一种非常好的研究方向,对电子信息资源评价体系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因此以生命体形式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与方法。
一、电子信息资源具有的生命周期
第一,起始点,即将电子信息资源处于某一状态点或者是时间点作为当时的起始点,处于起始点时期的资源状态通常有数量、结构与质量等诸多的方面能够满足某一初始值。
第二,资源发现,该阶段是人们利用众多方式对电子信息资源实现发现、认识与掌握的时期,此时人们要对电子信息资源具有的学科范围、数量以及实践范围等信息加以掌握[1]。
第三,资源试用,人们在对某种电子资源进行长期试用前,都要对其加以一定的试用,并将试用效果看做是选择的一个根据,对于不同的供应商而言,其试用形式与范围均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四,资源选择和购买,依照试用状况,对全部试用资源实现一定的选择和购买。
第五,使用和服务,通常采购的资源能够得到使用和访问方面的权利,而这时采购方主要的任务便是要对访问权进行管理,对拥有的全部资源加以管理,以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并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等,保障电子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第六,续约与停定,当访问授权到达使用期限后,此时便要对资源是否需要继续签约或者是停止使用作出决策。
图书馆等机构在经过上述六个时期之后便会再次回到初始点,从这个过程来看具有着与生命周期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是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循环的过程,由于每个循环中的时期并不是对以往循环的简单的复制,每一次循环的初始点均比前一个循环的初始点要更高级,这就使其具有着一种螺旋上升形式的生命周期。
二、以生命周期为基础的资源评价机制
2.1整体评价
将这个图书馆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其中的电子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价,从整体上对资源整体构造以及服务效果加以深入的掌握,更好的发现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危险与隐患,为之后的新资源开发、续订、试用以及采购等提供重要参考。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对电子新资源开展评价时,要将资源个体作为主要的评价对象,并对其在试用审查、试用评价以及续约前评价等方面入手[2]。
2.2全过程控制
对于全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全部电子数据资源的结构、数量、质量、使用状况、内容以及持续发展力等方面入手。其中结构评价主要是对资源的文种分布、类型分布以及学科分布等状况进行评价;数量评价主要是对资源种类以及数量进行评价;内容与质量评价主要是将资源的权威性、涵盖学科、学术性、时间范围、完整性以及时效性等方面作为评价标准;成本评价一般是对资源建设投入加以评价,主要有资源购买成本与硬件设施建设的成本等;使用状况主要是对资源利用率以及用户满意度等方面作为主要的考量标准;持续发展力主要是将资源存储方式、资源购买资金、资源占比等作为主要的考查标准。
2.3动静结合评价
首先对资源实现动态的评价,在对资源评价过程中能够发现,电子数据资源一般都有着动态化的状态改变[3]。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资源具有的时效性进行掌握,尽可能的将其所具有的真实状况加以有效地反馈,诸如访问量、成本计量以及访问用时等,应该利用日均访问量以及人均用时等信息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真实的反应。
三、结语
通过对电子信息资源所具有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基础条件,从而提出资源评价方面的有效机制。并通过从整体、全过程以及动静结合等方面进行评价机制的建立,能够建立出一个较为完善且有效的评价系统,这对评价工作开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杨秀丹,罗文.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方法[J].河北科技图苑,2012,03(03):26-29.
篇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化,对政治透明、政务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政府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工作的深入开展,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政府工作效益评估结构,进行政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政务公开的必然要求。目前由于政务上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还不是很高,信息资源数字化、共享化程度低等不足,信息化建设还达不到政务公开的要求。发展电子政务可以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带动政府体制改革。然而,电子政务也面临着信息繁杂、格式混乱、没有统一规范、开放程度低等问题与挑战。在电子信息技术繁荣发展的现代社会,利用计算能力强的云计算进行电子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2.1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问题认识不清政府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认识还不够客观科学,表现在:仅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当做政绩来完成,而忽视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桥梁作用;信息资源仅在本部门本单位内流通,而没有进行外部大范围的资源共享;采用老套的政务信息管理办法,而没有创新管理理念、引用先进设备。信息资源私有化等狭隘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观念不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2.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不完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投入与建设、开放性与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并不完善,表现在:一是重分析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探究文/解海燕政治文明要求政务公开,优化政府职能。发展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建设云计算背景下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可以有效地将政务透明化。这一实践需要考量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本文就我国目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做简要分析,并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提出一些建议。摘要复建设与投入不足的矛盾。由于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协调,出现了盲目建设问题。政府将精力放在了工程建设而非系统运行技术上,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而实际上政务公开却收效甚微。二是系统安全性与信息开放性的矛盾。大部门政府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还比较薄弱,人才配备不足,技术设备不完善,没有形成标准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信息开放过程中安全性又得不到保障。
2.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各自为政有的政府部门在进行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时,只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各级政府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造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封闭、落后,流于形式。系统中分化出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孤岛,不利于与外界沟通。
3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对策
3.1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模型设计建设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需要进行统筹规划。按照政府工作的要求以及民众对政务信息的需求来制定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云计算模式方案,首先需要构建一个由资源层、管理层、虚拟层和服务层等组成的云计算实现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资源层由物理资源层和资源池层组成,是云计算实现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基础。在资源层中,通过软硬件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了信息输入输出的有效性,减少浪费。虚拟层用于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为信息管理以及信服务提供虚拟存储器、虚拟服务器等,有利于提供资源利用率,灵活调配政务信息。管理层可以对实现电子政务信息的资源、用户和任务等的全面管理,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规划信息容量并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系统安全和资源开放功能并存。服务层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提供服务接口、注册、查找、访问等各种服务,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层。
3.2对原有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封装处理目前,由于达不到信息共享的技术要求,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面临着普遍存在异构数据库的难题。在建设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如果采用封装处理原有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则可以避免资源共享的障碍。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全面普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情况,针对技术及规范没有形成统一要求的问题,分析其根源并通过管理方式转变处理其中不合规范的技术和标准。其次,不断完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和规范,制定统一的规划的标准,协调区域间政务信息共享,扩大信息资源的开放范围。最后,根据以上制定的标准,将原有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分类封装,形成统一标准的信息链,方便调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3.3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搭建云接入平台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要想得到广泛运用还需要搭建一个便捷、实用的云介入平台,让各级政府及民众都能接入系统了解政务。除了要求方便快捷、难度系数低,云接入平台还要安全可靠,云接入平台应与管理等相互配合,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安全共享。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6-0000-01
To Promote the Hospital Electronic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Yu HaiYing
(Nnajing Jiangning Hospital,Nanjing211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mputer in all work of life have been widely used,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 the hospital also plays an invaluable role.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hospit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help to increase the hospital's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hospital.
Keywords:Hospital;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
一、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医院管理的实现有赖于科学化的信息系统管理。建立一套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管理为手段,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工具的完善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是医院管理必不可少的保证。在复杂的现代化医院管理活动中,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便于管理者准确掌握信息,用信息来为决策作依据,用信息来做管理方法和手段。
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医院的网络化管理,为临床医疗、经营和管理提供便捷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包括医疗行为、行政组织、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管理模块,涉及挂号、收费、药库、药房、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手术、麻醉、财务结算、检查、检验、病案处理、医保、自助信息查询等业务。只有对医院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进一步强化信息资源的加工、挖掘,才能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实现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二、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几年,国内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大型医院相应建立了规模不等的集成化信息系统,实现了收费、药品、医疗和后勤等以信息为主的系统管理,并成立了信息管理科,将医院的统计室、病案室、图书馆、网络管理及网站建设等信息管理业务和辅助业务纳入管理范围内。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外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业务流程结合得比较好,而且正朝着临床信息系统方向普及和深入,以系统和特定的管理目标而发展,将人、环境与计算机化的流程融为一体,自然、协调,应用质量高,如检验信息系统、医疗信息系统、护士工作站、医学影像系统(PACS)等;而国内医院目前还处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普及阶段,临床信息系统建设也只有少数医院才刚刚起步,并且忽视流程、环境、人文管理和制度的相互配合,导致整体效率不高[2]。
三、我国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目前,我国的医院正由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这种趋势也势必推动医院科学管理的进程。由于医院的作业模式还保持传统的模式,管理上多因循守旧,网络的应用效果不明显。
(二)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国内的HIS开发商有很多家,各个HIS的命名和数据结构均不相同,硬件环境参差不齐,不同的系统平台和非标准的信息格式严重阻碍了行业间的信息交流,造成了各个医院内部及各个医院之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从而给多方带来不利。
HIS系统内部模块与模块的衔接,多个HIS系统的异质通讯,乃至整个医疗行业政策法规的变更,都将为HIS系统制造商和医院带来更大的难题和成本支出,而HIS系统的自成一家与医院功能需求的不同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3]。
(三)缺乏人才。医院电子信息化需要大量的综合性专业人才。由于信息化管理太过专业,而且业务流程十分繁琐,因此,对信息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
(四)投入不足。在目前体制下,医院电子信息化的任何投资无法计入医院成本,只投入、不产出。加上医院信息系统的高技术性,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不断投入和更新的漫长工程。不少医院受到赢利和技术水平的压力,更愿意投资购买一些可以马上产生效益和影响的医疗设备,不愿意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信息系统上投巨资。
(五)缺乏高水平产品。我国目前的HIS产品状况令人担忧。系统性能、可靠性、功能和信息共享及交换上存在明显弱点和问题。客观地说,现有的HIS产品在性能和功能上还不能满足中、大型医院对HIS的需求。
四、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观念。强化信息意识,转变观念,医院实现信息化,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问题,要明确这是一个先进管理理念的理解与运用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达到高效的医疗质量服务,为现代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提供决策分析。
(二)医院信息系统的选择。医院信息系统是集医院管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它的高技术、多流程性,相对于银行、企业的信息管理软件来说是无法比拟的,其运行系统也更为复杂。所以,选择一个好的软件系统及合作伙伴尤为关键。
(三)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医院电子信息化首先要把业务流程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兼容性、扩展性、灵活性、协调性和一致性,数据才能真正的实现数据交流与共享,操作业务流程的职能和职责才能明确化。要对不规范的业务流程,加强规范或堵住存在的漏洞;要对不明确的业务流程,使流程清晰、明确;对过于复杂的业务流程,进行业务重组及优化。
(四)把握医院电子信息化的发展进度。实现医院电子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和知识密集性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总体规则,分步实施,不断完善,逐步升级”的原则。医院电子信息化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医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等多个领域,但就其具体实现来说,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是建立医院信息系统[4]。
四、结束语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医院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医学科技快速发展和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院管理更加复杂和困难,对医院管理的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仅靠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不能适应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医院电子信息化已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潮流,本文对当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做了初步的分析和对策探讨。
参考文献:
[1]傅征,任连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2]Zakaria N,Stanton J,Stam K.Exploring Security and Privacy Issues in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J].An Information Boundary Theory Perspective,2008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3
电子资源的简单表述就是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够为读者提供的信息资源。其中包括了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在线考试系统、技能培训视频等多种形式。高校图书馆如何加强电子资源建设和利用,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电子资源,为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开阔视野,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1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本科院校尤其是985、211重点大学图书馆由于国家投入大,有充足的资金购买电子资源,在电子资源建设上每年预算都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购买了数十种电子资源。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特点,不能像本科院校那样购买大而全的电子资源。大部分高职院校预算都很紧张,尤其图书馆预算更少。高职院校图书馆既要购买必须的纸质图书以维持基本的办学条件,又要购买一定量的电子资源拓展服务功能,为教学科研服务。电子资源建设既需要软件的投入,又需要购买服务器等硬件设备,资金投入很大。这就需要图书馆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因此有必要进行调查问卷以确定读者电子资源需求,来建设合理的馆藏电子资源。
2 我校电子资源建设调查问卷分析
我校作为国家骨干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建设必要的电子资源,以满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人才的需要。为更好的了解我校师生对于电子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情况,我校图书馆针对本校师生读者,以电子调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研,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17份,现根据这份调查问卷做分析报告如下:
在是否有必要购买电子资源问题上,
据此看来,我校师生普遍认为我校图书馆有必要购买电子资源,原因如下:
(1)是电子资源自身的优势决定的。电子资源相对纸质资源具有信息量大、存储空间小、方便检索、访问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形式多样等优势,因此受到师生广泛欢迎。
(2)随着信息时代到来,读者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数字化阅读方式比例逐年提高。根据2014年全国第十一次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长,达到50.1%,比2012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其中,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均有所上升。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到45.1%。我校学生都是90后,作为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更加依赖于互联网,越来越习惯通过网络、电子设备来阅读。互联网对于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3)对于图书馆来说,由于无限网络覆盖和智能手机广泛使用,学生基本上在宿舍和通过智能手机来浏览信息。而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到馆人数急剧下降,图书馆亟需购买一定量的电子资源来吸引师生去电子阅览室。
在调查问卷中读者认为获取电子资源的有效途径问题上,我校师生80%选择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免费内容和学校图书馆提供的数据库来获取电子资源,而通过自费购买等其他方式获得的很少。这说明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依然是师生获得电子资源的有效途径。
而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也是学生获取信息主要方式,这是因为这些搜索引擎具有信息量大、操作简便等特点,读者只需输入关键词等就可以搜索到海量信息。但网上搜索的免费内容毕竟有限,可获得的专业信息少。学校图书馆提供的数据库可以免费获取,并能获得最新的专业信息,但不同电子资源之间彼此孤立,缺少有效整合,影响了读者使用。这也需要我们学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需要进行一定的整合,构建既有丰富内容,同时又方便学生检索的电子资源体系。
在我馆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应增加哪些方面投入上,53%的教师选择购买电子期刊,85%的学生选择购买中文图书、各类考试题库、及技能培训视频。这说明师生对电子资源的需求多样化,我们在电子资源建设上要满足不同的需求。
但电子期刊对于教师的教学科研有很大帮助。随着学校发展及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我校教师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量比以前更多,2014年发表的科研成果相对于去年有了大幅增长,这就需要丰富的资料作为支撑。2014年我校教师电子期刊使用有了大幅增长,与2012、2013年同期相比提高很多。
中国知网电子期刊2012-2014使用情况对比图:
在调查问卷中希望购买哪些类别的考试题库问题上,75%以上的受访者希望购买英语四六级题库、职业技能证考试题库。45%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学校购买专升本考试和计算机考试题库。这说明同学们对英语四六级考试、职业技能证考试、专升本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需求比较强烈,而图书馆缺少此类的电子资源。
京沪粤三城市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有职业资格证的就业机会是没有资格证的2至3倍,工资收入前者高出后者60%甚至还要多。职业资格证在就业中的份量如此之重,学生们当然趋之若骛。
我校图书馆目前已购买一定量的电子资源,采购了超星电子图书、阿帕比电子图书、中国知网电子期刊,并试用了在线考试题库、视频资源等电子资源。但用过本校图书馆网站提供的电子资源有299人,占41.7%,没有用过电子资源的418人,占58.3%。
目前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率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图书馆对电子资源宣传不够。其次,是有多师生不了解文献检索基础知识和理论,需要进行培训。再次,电子资源获取渠道存在问题。
调查问卷中读者对推广电子资源的方式,60%以上的受访者建议通过微信、微博、图书馆网站、电子阅览室体验活动等方式来推广电子资源。
3 电子调查问卷对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启示
3.1 针对师生不同需求,加强电子资源建设
图书馆需要统筹使用经费,既要购买一定量的电子期刊,满足教师教学科研需要;又要购买电子图书、在线考试系统、职业技能视频资源满足学生阅读、技能考试、技能培训的需要。
3.2 购买电子资源后,要加大电子资源推广力度
微信、微博在学生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做为图书馆资源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媒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可以把资源直接、及时的推送到读者手机中,读者也可以用手机进行反馈,微信微博让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3.3 举办电子资源培训,加大电子资源宣传力度
图书馆将多举办一些电子资源培训,来普及电子资源使用方法。
3.4 举办电子资源体验活动
定期举办免费电子资源体验活动,既可以利用电子阅览室,不让电子阅览室资源浪费,又可以宣传图书馆电子资源,提高电子资源使用率,从而增加电子阅览室入馆人数,实现双赢。
3.5 加强图书馆网站电子资源整合
图书馆网站进行版面,设置明显的电子资源入口,加强电子资源整合,建立电子资源导航系统,把电子资源介绍和使用课件挂到网站上,帮助读者更快捷、更准确地使用电子资源。
3.6 开设文献检索选修课,提高读者文献检索技能
我校图书馆现已开设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和文献检索两门选修课,对宣传图书馆资源,提高大学生信息意识和文献检索能力起到很大作用。但还是有很多学生缺少必要信息检索能力,继续加大选修课开设力度,普及信息检索知识,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
3.7 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宣传电子资源
图书馆将继续加大新生入馆教育,选派馆内业务骨干准备培训课件、编制视频,制作《入馆教育指南》,利用新生自习课时间为同学们讲解,介绍图书馆电子资源及使用方法。
3.8 加大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CALIS、NSTL文献传递等资源共享方式弥补自身资源劣势,构建合理的馆藏资源体系。
3.9 建立校外访问电子资源有效途径
采用VPN认证技术,认证在校外的读者,保障读者远程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权利,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积极探讨研究笔记本、智能手机无线访问电子资源方法,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获取电子资源。
总之,加强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暨顺应时代潮流,满足读者需求,更是对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4 结束语
信息时代,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质与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图书馆提供更多、更丰富、更高层次的文献资料。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库,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馆藏,尤其是加强电子资源建设,以满足教师教学科研需要,同时也满足学生各种考证考试、技能培训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利平.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1).
[2]冯文敏.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3]赵小俊.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8).
[4]肖娟.移动网络时代大学生电子阅读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1.
[5]凌征强.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若干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03).
作者简介:王法(1984.03-),男,山东人,采编部主任,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图书馆资源建设;陈纪伟(1968.05-),男,山东人,图书馆馆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图书馆资源建设;齐庆芳(1973.07-),女,黑龙江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篇6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为了满足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通信技术,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尤其是近几年以来,电力通信设备更是得到迅猛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增加了许多通信结点、传输基站、网络站点等,人们对电力通信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但是也给电力通信的资源管理带来很大的难题。传统的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已经不再适用于目前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
1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分析
1.1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自动化水平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实现电力系统通信的自动化是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基础保证。但是在电力通信系统建设的发展实际中,电力通信系统还未实现全面的自动化,仍旧处于新旧技术的交替时期,新旧设备共存于电力通信系统中,通信技术手段无法统一,致使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无法有效的保障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管理手段还较为落后,不适应于当今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实现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应该保证电力通信系统与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一致性,构建智能化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实现高科技、自动化的以数据为主的管理系统。目前我国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只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交换和传输,无法实现全面、有效的资源管理要求。本文论述的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在保留原有资源管理功能的同时,实现对数据的收集、分类、存储、显示以及检索等功能,确保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的全面性、科学性以及可靠性。
1.2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
通信资源管理本质上属于一种联系平台,加强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之间的关系,提升电力企业供电管理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依靠信息网络对用电客户进行科学管理,并且还依据电力通信系统建设更加规范、科学、有序的业务管理流程,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使电力企业更好的服务于大众。而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是为电力企业提供先进的、智能化通信设备,创建网络平台实现用电用户与电力企业更好的沟通与互动。
电力企业通信资源管理的有序开展离不开电力通信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发展的掌控力。在电力企业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中,也可对电力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的示警,引起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关注,及时消除电力系统的故障,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电力通信资源管理在电力系统网络规划建设中也具有预警功能,有效减少故障的发生。并且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也还具有资源统计功能,既减少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企业的有序运行。
2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任务
电力系统的资源管理系统已不再适应于当前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不仅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并且已经严重阻碍了电力系统的发展,须构建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其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要求,保证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先进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目前,新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2.1 实现电子信息化建设要求
在最原始的电力通信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存储主要还是依靠人力资源来完成的,不仅工作效率极低,信息的准确性也无法得到保障。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不断的发展,要求在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实现自动化建设要求,有助于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解放了人力资源,实现了电力信息资源的准确性以及共享性。
2.2 提高运行管理质量
为了更好的发挥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效能,必须提高系统的运行管理质量,要具有高效的运行维护体系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本,保障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还要提高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收集、分析能力,保障通信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稳定性。
2.3 提高管理体系的高效性、准确性
在新构建的电力通信管理资源管理体系中,要求可高效、集成的展示资源信息,并且准确、快速的出示相应的业务运行数据报表,为电力企业领导层的决策提供科学、全面、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保障上层领导决策以及运行计划的科学性,保障电力企业平稳的运行。
3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是电力通信系统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效弥补了电力传输网络中可靠性、安全性不足的问题,还有效保障了电力通信信息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全面性,其在电力通信系统中乃至整个电网系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它的服务体系。电力资源管理体系主要是采用客户端加服务器的形式,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及时的采集、存储系统信息,通过网络客户端的资源管理软件进行有效的应用、分析。通信资源管理体系主要由:数据库系统即用户端/服务器模式;地理信息系统即GIS系统;软件体系;硬件体系几部分组成。
资源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4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4.1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目标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体系的主要建设目标就是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对同一层面的通信信息进行集成化的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方便监测、查询,并依据动态管理原则,对电力通信系统的设备、电缆、光缆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为电力企业及用户提供快速、高效、准确的通信运行基础数据。其具体的构建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①通过规范化的建模和统一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将原来独立分割的各专业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各种通信资源的一致管理和充分共享。②通过与厂商网管系统和/或综合监视系统的互联,获取资源的运行信息和配置信息,实现动态的资源管理。③和DMIS进行有效互联和集成,在DMIS中提供资源查询、报表操作入口,并提供资源调配的流程管理。
4.2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
4.2.1 通信资源统一建模
资源建模是整个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只有建立良好的资源模型,才能够确保系统提供各种方便灵话的业务应用功能。
数据模型要全面涵盖电力通信网中的各种数据资源类型,包括空间资源、光缆资源、电缆资源、设备资源、传输资源及电力线载波网资源、电力特殊光缆等。同时,数据模型中要全面描述各类资源的设备属性、管理属性、资产属性,并有效表示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
4.2.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①硬件结构。网络硬件采用双机双网的模式。数据/应用服务器采用双机集群技术,采集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单机故障不会影响系统运行。数据/应用服务器和采集服务器采用双网结构,单网故障不会影响系统运行。
②软件结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Clinet/Sertver)体系结构,其核心是一台数据库服务器,所有设备信息存放在该数据库内,分布在电力通信公司各部门的客户端通过与该服务器相连,完成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三层C/S模式结构主要的功能模块有,表示层;功能层;数据层。
4.3 系统间的集成和互联
由资源管理系统、实施监控系统以及DMIS系统共同组成了综合网管系统,并且三个之间相互作用,联系紧密。在三个分系统中,资源管理系统位于基层位置,中间层的是监控系统,而DMTS则处于上层系统中,三个系统既保持各自的高效集成也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也是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目标。其中实现资源管理系统与监控系统的互联,使资源管理系统具有通信资源配置的同时,还要具有预警功能、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实现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时性、动态性管理,真实、快捷、全面的反映通信系统的运行状况。而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与DMIS的互联,可极大的提高资源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5 通信资源管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基本策略
5.1 做好电力系统的需求分析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该依据电力企业的发展实际,保障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在选择电力通信资源管理构建方案时,会受到一些现实条件的制约,例如电力企业的技术条件或是设备无法满足方案的需求。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一定要遵循电力系统发展的实际要求,保障方案的合理性,但是一定要保障通信设备的高水准。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体系应该是一项多元化的管理体系,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将通信资源管理内容涵盖整个电力运行系统中,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
5.2 建立故障分析平台
任何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电力运行系统也不可避免故障的发生。因此电力系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及时、高效的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因此要求在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中建立故障分析平台,高效的分析电力系统中的故障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故障问题的建议。电力故障信息分析平台的实现主要依靠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体系的数据库信息,为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分析提供可靠、全面、准确的数据基础。在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为通信系统的资源管理提供先科、科学的技术保障。例如GTS和TMN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的智能化水平,还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平稳发展。
5.3 提高电力技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构建完成之后也需要相关技术人才保证体系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从而保障电力通信系统以及电力企业的平稳发展。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体系,涉及到的内容较多,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责任感,切实保障资源管理体系运行的安全性,保障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效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电力企业要加大对通信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提高其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岗位责任感,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篇7
1电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意义
1.1电信资源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企业资源管理需要。目前的电信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管线资源,对管线资源的高效管理能够使电信企业对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为企业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切合实际的规划。同时,电信企业对管线资源的管理还能够使其对市场契机进行实时的掌握与了解,从而不断推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新业务与新功能,以此增加企业的盈利。一般来说,电信资源除了其自身的人力资源以外,按照本地网络固定资源来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杆路网、光缆网、公话亭、管道网、电缆网、信息化小区接入资源及无线接入基站资源等。对于这些资源的管理,电信企业一直都是依靠资料员与线路员进行管理的,而对于这些资源的实际情况,也只有他们及少数的几名管理人员才能知晓,这明显不利于电信资源的管理与共享,一旦这些人员退休或调离原来的工作岗位,企业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对其他人员进行培训才能接手,如果发生突发事件,不仅难以找出故障位置,还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使故障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进而给电信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通过电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利用GIS技术特点对电信企业的通信管线网络进行客观合理的规划设计,并对电信资源进行工程施工、图形辅助配线配号、维护等相关管理功能进行一体化的实现,从而极大提高了电信企业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损耗。由此可见,电信资源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满足电信企业对电信资源管理的需要。1.2电信资源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日益增多的新业务要求。近些年来,网络竞争市场的不断激烈化,使众多网络运营商纷纷根据客户的需求推出了新业务,电信企业也同样如此,这就使市面上的新业务越来越多,而在如此多的新业务中,谁能够准确把握住客户的需求,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得先机。而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却离不开资源的管理,对资源的管理不仅能够使企业对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建立能够符合自身的未来规划,还能使企业对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新趋势及新动向进行实时掌握,以此分析客户的实际需求,并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来不断研发出新的业务与产品。而对电信资源的管理来说,建立电信资源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也是不可或缺的,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对图形进行管理与维护,还能对设施资源、原有的系统接口进行管理,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与参考。因此,利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来进行企业的资源管理,能够极大满足电信企业日益增多的新业务要求,对提升电信企业的服务质量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2电信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数据录入准确性较差。由于电信资源对电信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巨大,这也使电信企业对电信资源的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并纷纷建立了电信资源管理系统,这也使电信行业的资源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过,电信企业在进行电信资源管理工作中却仍旧存在着较多问题,其中以系统数据准确性较差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电信企业在对电信资源的原始数据进行录入时,仍旧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这种录入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由于原始数据的内容非常庞大,这就造成人工录入时难免会出现错误,从而造成了系统数据的准确性较差。2.2资源清查不及时,存在错报、虚报、漏报问题。众所周知,电信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结构也愈发复杂,众多新业务不断涌现,在相同类型的网络中很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电信设备,网络资源的类型更是多达154个,涉及到同步网、无线网、短彩信、GRPS、PON等15个专业,这就使网络资源的内容非常庞大,资源分布广泛,资源变更也变得越来越快,这就使电信工作人员在进行网络资源管理时,很可能会出现对资源的清查不及时等问题,即使清查完毕,也很可能因为网络资源内容庞大而出现错报、漏报等现象,甚至由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工作态度不端正而出现虚报问题,进而造成电信企业难以利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来对自身发展进行正确规划。2.3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与资源调度系统的功能不协调。电信企业在建立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由于依旧采用着传统的业务流程,特别是在资源调度方面的业务流程,而这种传统的业务流程不仅过程繁琐,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明显已经不能适用于电信企业对资源的管理与调度要求。而电信企业也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并开始纷纷建立与电信资源管理系统相配套的资源调度系统,不断更新与优化业务流程,但在更新与优化过程中,便极有可能出现资源调度系统与电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出现不协调问题。2.4电信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周期长、稳定性较差。电信企业在电信业务种类上非常丰富,主要类型包括带宽型、接入型、增值型及局内型,这也使电信业务中与之相匹配的电信资源种类非常多,从而造成电信企业难以对如此庞大的电信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此外,电信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对新业务与新资源进行开发,这就使电信资源管理的开发周期较长。此外,电信资源管理系统需要进行频繁的升级与更新才能不断兼容日益增多的新业务与新资源的管理工作,而这就造成了电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稳定性较差。
3元数据技术的内涵
元数据技术最早起源于数据仓库领域,它能够对数据进行最本质的抽象反映,在数据仓库领域的应用中,利用元数据技术能够有效辅助工作人员来根据用户信息来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并能够使系统依据元数据来对资源进行管理与维护,例如采用元数据技术能够使系统对数据进行有效访问等。在电信行业,通过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采用元数据技术,能够使其根据模式定义来对资源进行描述,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元数据值的改变来对程序中的资源进行管理。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工作人员通过对不同值的元数据进行不同位置与不同值的配置,能够得出和原来相同的程序行为。并通够利用元数据技术来对数据实体、界面模型进行定义与保存,从而提高对资源的管理效率。当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第三方元数据平台,这些平台能够使电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得到极大扩展,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这些平台来对电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资源配置、业务流程等进行集成化管理。不过,由于软件业务较为复杂,仅仅依靠业务框架是难以对所有的业务进行有效处理的,因此仍旧需要利用编程的方式来对业务功能进行设计与实现。目前,元数据技术虽然已经在软件领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采用元数据技术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等,但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还尚未应用到元数据技术,因此,对于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应用元数据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元数据的应用策略
从电信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应用元数据技术能够极大提升电信行业对资源的全专业化灵活性管理,从而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电信企业对资源的管理需求,适应了日益增多的新业务与新技术的发展要求,有效改善了电信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元数据技术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四个方面,(1)在业务模型的配置方面;(2)在业务规则的配置方面;(3)在用户界面动态生成方面;(4)接口配置方面。以下便对元数据技术在这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探讨。4.1在业务模型配置中的应用。在业务模型配置中,元数据技术能够对电信资源中的实体、组件、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真实反映,它通过构建实体与其他两个实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对该实体进行相应维护,以此完成对实体间关系的反映。例如对光纤进行熔接时,需要对光纤和接头这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记录,这时就需要对接头损耗进行考虑,通过构建出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损耗实体,能够使系统对损耗实体与光纤及接头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真实反映。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可以利用元数据技术来建立相应的管理平台,这样能够通过资源中的实体、组件、属性、字典值之间的配置情况来方便业务模型的建立。此外,利用ORMAPPING技术还能够对电信资源中的组件、实体和关系数据库进行真实映射,具体映射方式有四种,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灵活采用映射方式。采用元数据技术还能够在业务模型中采用Hibernate或SQL语法树来实现电信资源管理系统对资源及数据库的持久化操作与实时查询。4.2在业务规则配置中的应用。在业务规则配置中,元数据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连接规则、码号规则及路由规则等相关领域规则进行定义与描述的,这样能够使电信资源管理系统在资源的配置与存量方面形成高效的约束机制,进而实现对系统对业务规则的可配置化,大大提高了系统在新业务方面的适用能力。4.3在用户界面动态生成中的应用。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通过元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系统中的用户界面进行动态生成,采用元数据技术能够将系统中的窗口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面板、表单与域,面板能够对域进行装载,在表单中能够对实体进行对应,利用系统来对实体进行管理时,能够依靠多个表单来进行辅助完成,通过表单之间的不同组合能够使系统中的应用更加具体化,而采用元数据技术能够对这三个部分的具体信息进行正确描述。此外,采用元数据技术还能够通过对面板、表单、域的描述情况来对其变化进行字典值的动态调整,从而实现了对用户界面的动态更新。4.4在接口配置中的应用。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通过元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对资源目录与资源服务进行抽象反映,从而使系统能够根据资源服务与配置服务之间的关系来对接口进行统一的提供,从而使系统能够更加灵活的对资源服务进行引用,并能够根据资源目录来对资源服务返回结果进行相应的解析。此外,元数据技术还能够在对信息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EJB接口及链接地址相应记录,从而使系统在进行资源服务时,能够依据元数据技术的记录功能来进行接口的自动化提供。
5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信资源管理系统中应用元数据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从而大幅度缩短了电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周期,使系统不需要进行频繁的升级与更新就能够对新业务进行兼容,极大强化了系统的稳定性,使系统更加易于维护。不过,面对电信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单单依靠技术手段是难以进行有效解决的,电信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与资源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利用网管系统来对实时数据进行获取,通过加强电信资源的清查频度,实施严格的流程动态管控,形成健全高效的反馈机制,对网络进行不断的优化,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进一步推动电信行业的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作者:王小奇 王英 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商洛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邱志宏,黄力.电信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市场,2005(32):112-113.
[2]韩跃军,唐伟文,张红雨,杨锐.电信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展望[J].四川通信技术,2001(01):2-4.
篇8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一、引言
对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来说,其主要包括了电子中的直接信息资源(电子邮件、网站信息、电子公文、在线审批、注册等),这些信息资源是整个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体。与此同时,在电子政务信息中的一些由于电子技术所形成的附加资源和以往实物材料电子化处理后的资源也被包括在内。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类型较多,在进行整合与共享操作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实际特点进行科学的操作,确保相关信息资源得以安全、高效、高质量的利用。
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特点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本身具有多维性、集成性、开放性、标准性与交互性的特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被接受和利用,其包括了生活方面、就业方面、经济方面、教育方面、医疗方面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大到政府公文公告,小到网上审批与申报和信息查询,政府的政务信息资源的种类繁多,并且服务于广大民众、企业等多种类别的对象和群体。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包括了文字信息、声音信息、图像信息等多种类型的信息,这些信息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具有较强的集成性与可利用性。开放性也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开放性的特点有助于现阶段廉政工作的有效开展。政府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其开放性的特点要受到严格的控制,适当的对信息进行公开和限制利用。标准性需求也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信息资源与实物类型的信息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其对于技术标准的需求较高,要提高管理过程的科学性,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规范性和标准性的建设工作,不断的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以往传统政务信息的流动主要是以单项流动为主要方式,信息的传递过程相对固定。而现阶段的电子政务信息本身具有较强的交互性特点,可以更好的接受社会公众的反馈,信息的传递实现了沟通和交流,整体的传输效率更高。
三、提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效果的思路
第一,对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科学的审批和控制。对于一些较为重大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和投资,要进行深入、具体的调研,并且结合信息化工作的需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统一的立项审批控制机制,让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更加科学,这也是后期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重要前置环节。第二,从组织、技术与业务三方面入手,为信息资源的利用提供基础保障。部分地区和行业部门对于电子的开展缺乏一个科学的认识,整体思想意识相对保守,这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的限制和影响。针对这种问题,相关管理者要与信息化专家小组进行合作,加强相关投入,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基础上,利用专家小组对于业务和技术方面的问题给予全面解决。管理者要给电子的开展提供全面的保障,有效的减少后续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第三,政企携手。作为具有较强公益性特点的电子政务项目,很多企业不愿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太多的资金,而这一项目的投资回报相对较慢,整体经济效益不够明显,并且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错误性投资行为。对于这种情况,政府方面要加强引导,合理的调节企业利益,发挥牵头作用,实现交互性的投资和发展。第四,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过程对于人才的专业素质需求较高,在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队伍的构建上,要提高人才体系的综合素质水平和专业性,打造一支具有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优秀管理队伍,并且不断的完善人才队伍资源配置,增加相关的通信方面和系统工程方面的人才引入。第五,完善整合和共享制度。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需要一套科学的制度作为保障。对于相关的机构设置、运行维护以及人力需求等方面,制度上要给予相关的保障。为了更好的提高整合共享效果,要适当的运用激励机制,促使各部门的信息平衡、对称。针对于信息资源方面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对有关法律法规也要进行完善,推进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因分置于各地方、各部门,表现为“物理上分散”的格局,资源整合和共享程度不足,为此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将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列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战略行动,同时制定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交换体系标准,就是为了形成“逻辑上集中”的政务信息资源体系,支撑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的开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不同的区域、部门、行业的差异性较大,有关政策与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我们要紧密的把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实际特点,采取科学的思路来开展相关工作。
作者:雷东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政务信息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李颖鹏.关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2(03).
[2]洪伟达.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概述及其与增值开发的关系[J].电子政务,2011(05).
[3]李俊.浅议我国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化管理[J].电子制作,2014(06).
[4]汪玉凯.电子政务建设的“矛盾”[J].计算机,2003(Z3).
[5]许桂珍.实施电子政务建设之我见[J].图书馆论坛.2003(01).
[6]王秋凤.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03(01).
[7]蔡东宏.影响我国电子政务进程的症结与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3(06).
[8]陈艳红.电子政务[J].中国档案,2003(06).
篇9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37
【原刊页号】9~11
【分 类 号】g7
【分 类 名】档案学
【复印期号】200401
【 标 题】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共建
【 作 者】谭必勇
【作者简介】谭必勇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 题】数字信息化
【 正 文】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体制的有机融合,其本质是以网络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的现代化政府管理模式。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其表现形式,而在于其能否为公众提供实用的信息和服务。电子政务的功能不能仅仅停留在与政府有关的静态信息上,而要最终实现政府信息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的无缝集成,从而使政府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的新型管理模式。然而,从我国目前隋况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普遍存在着信息内容少、信息质量不高、信息流通慢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重要的原生性资源,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却长期不为社会所重视。因此,实施档案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共建我国高水平的基础信息资源库,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合理途径与方法。
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合作共建的理论依据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决定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合作开发的可行性。
1.两者在内容上的重合性。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按来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政府部门在政务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历史记录和文件信息,包括各级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各种统计信息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部门在各种政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电子化、数字化政务信息。由此可见,政府部门是档案信息的重要形成者,政务信息资源是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经过鉴定具有保存价值的政务信息就会转化为档案信息。因此,为了避免两者的重复建设,实施两者的合作共建战略是必然选择。
2.两者都面临着信息数字化处理的共同问题。信息数字化在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数字化,是指运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字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和已经归档的电子档案,系统地组织成结构有序的信息资源库。从载体构成上看,档案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都包含纸质文件(档案)和非纸质文件(档案)两大类。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政务信息与档案信息都面临着大量文件(档案)的数字化处理的难题。因此,在这个共同任务面前,实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必将为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化建设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3.两者的信息组织和信息管理方式有着共通之处。由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在信息内容与信息载体方面具有较大的共性,这两类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强的互通性。首先,根据档案管理的全宗理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都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形成者进行第一层次的分类,将不同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政务信息或档案信息划为不同的全宗。其次,在不同的全宗范围内可以根据时间、内容、价值等不同标准来进行不同的信息组织。最后,按照全宗管理的模式对电子政务信息与档案信息实行共同的知识化、智能化管理。因此,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共通性也体现了两者实施合作共建的可行性。
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合作共建的现实条件
篇10
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是江西省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雄厚实力的国家重点职业学院,以培养电子信息、机电数控类中、高级技工和技师为主,学院创建于1978年,隶属于江西省电子集团公司,是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和国家重点中专学校。
学院现有五个处、四个系、三个室、两个中心。学院占地面积15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设施完备,已建成电子电工及自动化控制实训基地、计算机图文信息处理中心、机械加工及汽车维修综合实训中心等规范、实用、一流的实训基地。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200余人,教职工500余人,拥有一支能适应市场专业变化需要,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