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保护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资源保护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防火管理
林业资源是人类生活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林业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源储备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调节生态系统能力,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稳定性,必须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措施,加强森林防火措施。
1林业资源管理理念
林业资源是木材来源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林业资源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产要求。林业资源还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对生态系统良好运转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林业资源管理对森林资源发展非常重要。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林业资源的产权管理以两种制度进行分配,分别是人民所有和部分集体所有。这种林业资源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弊端,缺少创造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林业资源的良好发展。因此,当前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理念通过借鉴先进科学理论进行改善,提高人类资源保护意识,从而使得企业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开采,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减少森林的破环[1]。
2林业资源保护措施分析
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缺少对森林资源分类标准进行明确规范,部分地区不考虑生态因素和森林功能因素,将经济效益放在发展的首位,忽略生态环境的利益,放大了森林资源开采的要求,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在这类现象发生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建立有效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是重要的解决措施。与此同时,加强监督体系建立也是必须的。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功能进行清晰明确的划分,加强林业企业森林开采过程中的监督,加强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间的关系,强化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2]。
3林业资源防火管理措施分析
3.1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一定的生态损失。因此,为了减少森林火灾事件的发生,加强森林防火意识,提高森林防火宣传力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可以通过森林防火知识海报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和知识。其次,可以通过森林防火知识讲座进行宣传教育,还可以通过对森林附近居民发放防火安全知识手册等方式进行宣传。在森林防火知识宣传过程中要遵循专业化、普及化、针对性、创新性等原则。此外,还可以加强防火标识设立和添加火源回收箱等方式,强化人们的森林防火观念,最大程度上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
3.2强化防火认知,落实防火责任
森林防火不仅是森林保护有关部门的工作,鉴于森林火灾的破坏力之强,人民群众和其他部门也应该具备基本的森林防火认知,共同保护我们宝贵的森林资源。森林防火过程中,落实森林防火责任是必不可少,只有将责任落实到实处,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防火工作实行到位。在森林防火过程中,做到时刻具有监督、严密监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加强高效、实效的森林防火运行制度。
3.3加强防火教育制度制定
建立健全的防火教育制度能够切实做到防火教育工作的普及,有效的保证防火工作的贯彻落实。防火教育制度制定过程中,坚持反复宣传与连续宣传的有机结合,加强突击宣传与持续宣传的配合,提高专业化宣传水平,加强公众化宣传的力度,在防火宣传中加强政策和刑法宣传,加强警示教育效果,提高防火教育制度的可行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态效益重要作用,因此,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以及森林防火措施对整个森林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建立良好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强化管理队伍建设等措施的实施对整个林业资源发展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沈阳.浅议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的途径及措施[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12.
篇2
【关键词】渔业养殖与开发的管理;预防污染;对策
前言:
渔业资源管理的措施,大致有规定禁渔区、禁渔期,规定禁用渔具、渔法,限制网目尺寸,控制渔获物最小体长,限制捕捞力量,限制渔获量等6项。其中前4项主要是保护幼体和亲体,以利繁殖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定性的初级管理手段;后2项在于控制捕捞死亡量,是定量性的高级管理手段。但是随着水域的污染,预防污染也成为了维护渔业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和取得最佳持续渔获量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之一。
渔业资源开发
已开发利用的渔业资源中,70%直接供应人们食用,如鲜品、冻品、罐藏以及盐渍、干制等加工品;30%加工成饲料鱼粉、工业鱼油、药用鱼肝油等综合利用产品。
在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上可分为:①利用枯竭。即在相当长时期内资源量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②过度利用。即资源已衰退,但只要采取保护措施,尚能恢复。③充分利用。即能适应资源自然更新能力,保持最佳持续产量。④未充分利用。即资源利用尚有潜力。中国东南濒临大海,海域辽阔,海岸线长,内陆水域网络纵横,渔业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已知海、淡水鱼3000多种,常见经济种类有150多种。渔业资源管理措施
规定禁渔区、禁渔期
根据渔获对象的各个生活阶段及产卵场、越冬场和幼鱼发育的具体情况规定禁渔区、禁渔期或保护区,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亲鱼的正常繁殖和稚鱼、幼鱼的索饵成长,保护鱼类顺利越冬。由于大部分海洋鱼类都有长距离洄游的习性,每年活动的海域范围很大,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不在规定的禁渔区范围,所以规定禁渔区的措施不能有效地把可捕体长控制到第一次性成熟的年龄,但作为整个海域的渔业资源初级管理,则是非常必要的。规定禁渔期是限制捕捞力量和保护幼鱼的措施。通常在产卵季节实行,可对处于衰退状态的渔业起到保护鱼种的作用。在产卵季节进行禁渔的缺点是在这个渔获率通常较高的时期实行禁渔,实际上将使捕捞开支增大,这对捕捞力量也有限制作用。
规定禁用渔具和渔法
凡严重损害鱼卵、幼鱼或会引起渔获群体大量死亡的渔具渔法,都会破坏渔业资源。因此,中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对为害渔业资源较轻的渔具和渔法,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改进,对严重为害资源者应加以禁止或限期淘汰,在没有完全淘汰之前,应适当限制其作业场所和时间。
限制网目尺寸
一般来说,网具的网目越大,则小鱼逃脱率就越高。使用网目大小适当的渔具时,渔获物中成鱼的比例高、杂鱼少,渔获物受损失也少,经济效益也随之上升。放大网目比调整渔捞力量有大得多的潜力,有可能大幅度提高世代产量。中国对各类网具的最小网目尺寸都有明确规定。但在一个拥有众多鱼种的渔场中,各鱼种在不同时间内所占数量比重有差异,各种鱼体形状和大小也相差很大,故网目尺寸的确定比捕捞单一鱼种时要困难得多。
控制渔获物最小体长控制
是控制被捕捞群体再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规定捕捞长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将达性成熟的个体,保障生殖群体有必要的补充量,保障被捕捞的群体逐年提高和稳定其产量。鱼类的最小体长是根据不同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和捕捞经济效益确定的。如中日渔业协定规定,拖网捕捞每航次的渔获量中幼鱼所占比例不得超过同种渔获量的20%,小黄鱼体长19厘米以下、带鱼肛长23厘米以下为幼鱼。控制最小体长的措施在渔港进行比较有效,多与网目限制的措施相结合。
限制渔捞力量
对渔业投入量的限制措施。包括对许可船数、吨位、马力、渔具数量和捕捞力量的限制等。由于某些渔业的捕捞参数几乎是变化无常而难于精确测定,用控制船、网、工具数量的方法来控制捕捞死亡就非常困难。虽然如此,这仍不失为一种常用的管理措施,特别在国际间的渔业协定中普遍采用,表示捕捞力量的有:渔场滞在天数、作业天数、拖网次数和时间等。
限制渔获量
对渔业产出量的限制措施。国际渔业条约往往以最大持续产量为标准规定总允许渔获量,然后对有关国家进行配额。随着沿海国渔业管理权的扩大,对所有渔业资源都将开始实行渔获量的限制。这种措施可直接控制捕捞死亡量,是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对资源量变动大或资源量评估准确程度低的鱼类,可能导致配额不均和生产的低效能。
预防污染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渔业水体污染情况十分突出,渔政机构要加大对排污单位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为预防渔业养殖水域污染事故的发生,提出如下管理对策。 1提高排污单位保护环境的法律意识 为了做好渔业水域预防污染的工作,渔政机构的执法人员要重点宣传渔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依法治污的重要性。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利用媒体曝光的已经追究了相关人员责任的污染事故,作为典型教材来教育和警示排污单位。通过对排污单位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的宣传,提高了他们对保护渔业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他们防治污染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提高渔政队伍保护渔业环境的执法能力 针对这项执法难度大、业务技术要求高、责任心强的工作,渔政执法人员要努力学习渔业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和渔政执法的实体法。为了适应当前预防污染工作的需要,要核准渔政机构检测水质的法定资质,充实水环境监测的专业人才;执法人员要经常到养殖水域监测、监视和评估水质状态,对上游来水及水源要加强监控,到了汛期要让渔民对养殖水体加强防护措施,为及时有效地防止污染并推广无害化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稳定,减轻渔业污染危害奠定基础。 3履行法定职能,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管力度 为了确保渔业水环境的安全,渔政机构要促使排污单位认真遵守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执法人员要经常深入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执法检查,要了解他们的生产原料和排污成分,及时查清污染源、污染物和危害程度,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防患于未然。《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造成渔业污染事故的,应当接受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的调查处理。”为了有效地预防水质污染,渔政机构要依照法律程序,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制约违法排污活动,加大对排污单位的行政处罚力度,让其痛定思痛,吸取深刻教训,促使其积极治理污染。 4领导重视,加强配合,综合治理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大力支持渔政机构防治污染的工作,分管领导要亲自抓,执法人员要积极、大胆、主动地开展工作,依法执法、文明执法、为民执法,努力把部门职能转换成政府行为。
渔业资源增殖
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增加水域生物种群的数量或移入新的种群,以提高水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措施。广义的也包括某些间接增加水域种群资源量的措施。常用的渔业资源增殖的方法有:①人工放流。即将一定规格和数量的用人工繁殖培育的苗种,选择在环境条件适宜、敌害少和饵料丰富的水域放流,以补充和增加水域的自然资源量。②移植驯化。即将新的水产资源生物种群移入一定水域,使其适应新的环境自然定居繁殖,形成新的有捕捞价值的种群。③改善水域环境。包括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兴建过鱼设施,以维持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路等。
篇3
关键词:渔业;现状;发展;对策
1陇南渔业生产发展、资源现状与分析
1.1水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及利用
1.1.1水资源、水面积资源较为丰富陇南市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境内有嘉陵江主要一级支流9条,二级支流900余条,三级支流2 900余条。年径流量261亿m3,占全省总径流量的44%。地表水(山泉、溪流)106亿m3,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资源,水资源丰富。
市内分布有主要河流、水库、湖泊、塘坝、池塘、沼泽滩涂等资源27.6474万亩,水产养殖可利用资源面积5.0434万亩,占各类资源面积的18.20%。在可利用资源中,水库7座水面面积3.52万亩,荒滩、沼泽1万亩,池塘2 324亩,湖泊2 150亩,塘坝760亩。可利用资源中已开始养殖开发的2.8 265万亩(其中水库3.52万亩,池塘2 324亩,塘坝300亩,荒滩、沼泽地400亩,网箱总体积8 000m3),占可利用资源量的56%。
1.1.2水产养殖主要生物资源种类多全市境内现有鱼类种类(包括引进品种)62种(其中土著鱼44种,占全省种类的66%,其中经济价值的有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中华倒刺巴、野生鲫鱼、野生黄鳝等10多种。引进种类18种,养殖比重较大的有草鱼、鲢鱼、建鲤、团头鲂、澎泽鲫、异育银鱼、黄桑等);主要珍稀水生动物有:大鲵、文县鱿螈、山溪鲵、野生甲鱼等。
1.1.3气候、水温资源优越陇南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境内大多数河谷地带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从水温特性看,有丰富冷水源、温水资源、热水源,可养殖冷水、温水、热带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
1.2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
陇南现有人工池塘2 324亩,适宜水产养殖增殖的水库7座,总水面面积3.52万亩;现有水产苗种繁育场4个,苗种培育基地一处,全市苗种场年可孵化鱼苗300万尾,生产鱼种200万尾。已建成的网箱养鱼5处18户,拥有钢质框架网箱总体积8 000m2。大鲵人工驯养繁育点两处,现有亲鲵饲养池、稚鲵孵化池、幼鲵饲养池6 000多平米。甲鱼工厂化养殖场一处。
1.3水产业社会经济状况
全市从事水产业的从业户共660户,其中养殖户460户,捕捞户80户,水产品营销户120户,从业总人口3 300多人。
1.4发展水产业的潜力及优势
水产业发展的优势一是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就省内和西北地区范围内比较,我市光热资源、水资源、水温类型、生物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据调查统计,我市现有79个乡镇,具备发展水产业的资源条件。
1.4.1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我市水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水产业机构不断设立和完善,水产养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水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水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市现有水产技术推广、渔业行政执法机构11个。同时,省政府批准了文县大鲵保护区,建立了文县大鲵保护站(编制4人)。
1.4.2适宜生产绿色水产品我市地处长江流域上游,境内多高山,工业设施少,除少数矿产资源大县个别区域污染严重外,大多数区域水质洁净、无污染、水体物理化学指标适宜水生动物生长,是生产绿色水产品的理想场所。
1.4.3具备一定的区域优势我市地处甘、陕、川交界地带,向西北水产品可销售到兰州、西安、天水,向南、向东靠近九寨沟等省外市场和市内280万人口,市场前景广阔。
2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陇南渔业的发展速度缓慢,渔业比较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渔业在大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低,究其存在原因有:
2.1渔业的政策扶持、投资力度明显减少
渔业在我省本来是一个弱质产业,始终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因此加大对渔业的支持和投入显得非常重要。但近年来陇南渔业和全省渔业一样,政府扶持力度明显不够,陇南九县(区)除二、三县享受了小型规模项目扶持外,其他县近年都没有争取到任何项目。地方财政给渔业投资比重得不到提高,没有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
2.2养殖的总体规模小,渔业产值低,没有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近几年来,池塘面积始终徘徊在2 000~3 000亩,一些池塘被城市建设占用,没有得到恢复再建,一些池塘水毁后无力恢复,一些池塘因缺水被用来种田,新开挖池塘费用较高,没有项目支持,大多数养殖户没有能力开发开挖新池塘。水库面积虽然比较大,但水库综合开发利用能力、管理能力跟不上,网箱养鱼利用规模在8 000m3,大银鱼移植增殖还处于初始阶段,捕捞产量低。2005年全市渔业产值1 450万元,始终处于弱小产业地位。
2.3养殖品种结构不合理
陇南渔业养殖品种虽然比较丰富,但中高值鱼的比例仍然比较小,养殖品种仍以鲢鱼、草鱼为主,团头鲂、鲫鱼、鲤鱼、黄鳝、甲鱼等中高价值优质鱼的产量不足10%。许多名优新特品种引进后,难以扩大养殖,养殖品种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渔业产值很难提高。
2.4渔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不配套
一是一些县水产品推广行业有责无权、有职无责、有人无为、管理松懈,工作无人问津,没有把水产技术推广当做一项公益性事业去发展。加之渔技推广工作较艰苦、待遇较低,水产科技队伍得不到加强。二是苗种供给体系不完善,原有的武都鱼种场、徽县鱼种场、碧口渔场已由于孵化设施老化废弃、缺水,池塘条件得不到改善、鱼种场权属改变等原因形同虚设,失去苗种繁育功能。苗种供给只能依赖周边省份和市县水产站租池育种解决,品种和质量上难以满足本市渔业生产需要。三是营销体系不完善,本市缺乏水产品批发环节,养殖户自养自卖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变。四是信息体系不完善,由于没有必要的场所、设备、资金,信息服务能力差,不能很好的为养殖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五是渔业病害测报和水质监测体系不完善,陇南市县渔业技术推广站虽然建立了渔业病害测报体系,但没有检测仪器设备,养殖品种病害测报仅凭感官和经验,缺乏直接依据,更谈不上水质检测。
2.5现有渔业资源不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利用
根据渔业资源统计结果显示,陇南现有水库面积3.32万亩,稻田3.20万亩,可供渔业利用的河滩、沼泽13.90万亩。目前,利用程度还很低,河滩、沼泽 的利用面积还不到400亩。另外,还有可供开发养殖的土著鱼类十几种,这些土著鱼在外省市场价格高、销路好、但目前仅仅开发形式限于捕捞这种消耗资源的方式,没有对其进行人工驯化养殖。
3陇南渔业发展对策
3.1突出抓好优势产业建设
今后渔业发展应以实施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以“四水”渔业发展为主,即以水产养殖为核心、水生植物种植、水禽养殖、水上观光、休闲、“渔家乐”等多种综合渔业模式。重点突出一个带,抓好两个片,利用好7座水库,在9县(区)“三江一水”沿岸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达到无公害标准。逐步实现养殖苗种良种化、养殖模式多元化,养殖水域滩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开发科学合理。加快优势产业建设,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培植壮大优势产业,提高水产品竞争力。应加大力度推进,抓出实效。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根据发展基础,选择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进一步做好优势产业的区域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布局调整。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把渔业列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十一五”渔业规划,即重点抓好白龙江干流沿岸渔业,突出名特优新产品养殖的同时抓好生态养殖。“抓好两个片”即南部片武都、文县、康县、宕昌县、以发展冷水鱼类和其它特种水产品养殖为主;北部片成县、徽县、两当县、礼县、西和县以发展池塘、塘坝大宗鱼类养殖为主。把具有发展渔业的基本条件县(区),各有侧重,努力形成一县一品或几县一品的发展格局。
3.2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发展
我市水产业发展一个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规模不大、水平不高、链条不长。做大做强水产业,必须紧紧抓住龙头企业这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抓大项目,培育骨干企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和设备,发展一批现代化水产养殖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扶持,加大技改力度,壮大一批优势企业。二是要抓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适应市场需求。三是要抓品种战略,开拓产品市场。四是要抓机制创新,增强企业的活力。要积极引导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为农户搞好服务,确保农民增收,形成互利互惠的“双赢”机制。要大力发展水产品专业协会及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3.3突出抓好渔业科技创新
加快水产业发展必须依靠现代化科技加快改造传统水产业,应提升水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一是要健全水产苗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水产原良种苗种繁育基地建设,改造市级重点水产苗种基地和重点县的水产苗种繁育场建设,提高苗种基地的综合供种能力。到2010年,争取建成省级良种场3个,市县重点苗种繁育场10个。最大限度地满足渔业生产的良种需要。二是要组织推广重大关键渔业技术。要围绕优势产业带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和重大养殖技术推广行动,切实加强对优新种苗、节本增效、加工转化、保鲜包装、监测检验等关键技术的攻关,促进规模化养殖、无公害养殖、标准化养殖、水产品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三是要创新渔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要在改革中不断增强技术推广示范、病害防治、质量安全等公益职能,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水产苗种场、涉渔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开展多元化的水产技术推广服务,逐步形成一个社会化的养殖技术推广体系。
3.4突出抓好质量安全管理
应全面推进无公害的标准化养殖。一是要加强渔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应在生产环境、鱼类品种质量、养殖与加工技术操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方面,组织修订渔业标准,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渔业质量标准化体系。要加强渔业标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应用,指导渔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按标准组织生产。二是要加强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能力建设。应建立健全全市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配置必备仪器设备,提高检测效能。在水产品主产区,重点建设水生动物病害监测站,提高对水产生动物疫情的防范和控制能力。要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列行监测制度、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追溯制度,加大水产品药残、重金属监测力度,特别做好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和水产品认证。三是要加强渔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管理,深入开展水产品投入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疫苗、渔药、饲料和生产经营劣质水产苗种等违法行为,净化水产品物化供给市场,从源头上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3.5渔业问题,既是一个产业发展问题,也是一个资源环境保护问题
一是要建立健全鱼类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制度。组织开展渔业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研究,制定渔业资源增殖计划,积极争取投入,加大向江河、湖泊等自然水域的放流力度,不断增加放流品种,加强鱼类产卵等天然渔业资源繁育保护区建设,促进渔业资源的增殖保护。二是要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广渔业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品品质,减少和避免生态环境的影响。坚持开展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加强河流的水利枢纽工程对水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排污治理,加大对污染事故调处力度,提高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渔业损失。三是要加强渔业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完善现有的保护区管理,对已经批准建设大鲵等水生珍稀动物保护区要进行清查整顿,明确划定保护区边界。对没有设立保护区,但有保护价值的渔业资源区域,要建立渔业资源保护监测站和种质资源保护区,及时抢救收集濒危水生野生动物资源。
篇4
(1.衡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 衡水 053000;2.冀州市畜牧水产局,河北 冀州 053200;
3.滨湖新区管委会,河北 衡水053000)
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资助。
作者简介:薛建民(1960.8-),男,高级工程师,衡水泥鳅和淡水虾养殖综合试验站站长。2016345187@qq.com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12.021
为了改善衡水湖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发展以及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衡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相关部门通过衡水湖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研究来促进衡水湖水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利用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技术,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渔业资源,增加草食性、滤食性和部分杂食性鱼类,控制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杂草和底泥有机碎屑等,净化衡水湖水质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水体生物资源,将大量内源性和外源性营养物质转化为鱼产品,使渔业增产增收、水质“减肥”反清,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1衡水湖生态环境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和内陆江河流域地区在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同时,对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域生态荒漠化的问题十分突出,许多天然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捕捞产量、个体重量不断下降,濒危程度不断加重。因此,我们必须在衡水湖发展生态渔业,进行水域生境修复的研究,以保护好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为了搞好衡水湖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研究,除了增殖放流草、鲢、鱅、鲤、鲫鱼外,我们还根据湖中水生物资源实际,报请市政府和省厅有关部门批准,通过特种鱼、虾、蟹类增殖,完成湖中受损生物链修补。进行了鳊鱼增殖、澎泽鲫鱼增殖、高背鲫增殖、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增殖、黄颡鱼与中华鳖等六次新品种增殖试验。
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技术是根据鱼类与其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水陆物质循环系统,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效益的一种模式。按照食物链和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突出水域生态环境调控。采取生物、物理措施调控水质,使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资料分析,衡水湖湖体水质状况的变化过程是:80年代,衡水湖前期以III至IV类水为主,呈现一定的污染状态。90年代,中期以III至IV类水为主,属轻度污染,局部V类水,属重污染。后期进入IV至V类为主,局部已劣于V类水,属重污染。2000年,水质以V类水为主,属重污染;湖体富营养化状态已达到重富营养化程度。在最近的20年中,衡水湖水环境质量每十年下降一个等级。
衡水湖水环境的恶化使渔业发展的环境受到极大影响,衡水湖水质恶化与富营养化使得湖中的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水生高等植物大面积退化,群落组成愈益简单,特色水产品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威胁。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大量出现,频率逐年增多,分布范围逐渐向核心区外展,且蓝藻毒素直接影响饮用水水质。衡水湖水环境恶化及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了整个保护区安全的水质性缺水,是保护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衡水湖水生植物品种众多,以沉水性植物为主,周边附以芦苇菖蒲等挺水植物组成的天然湿地。但由于水生植物利用率受到制约,95%以上腐烂后沉入水底,使保护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也逐渐开始受到破坏,保护区作为衡水湖水生动、植物生存的最后一片净土也在受到威胁,鱼类资源有减少趋势,部分地区主要针对红鳍原鲌繁殖的水草捕捞过度,使水产种质资源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如不进行水域生境修复,衡水湖的许多珍贵物种资源将逐渐消亡,衡水湖西湖水源地也将受到影响。
2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措施
改善衡水湖水环境迫在眉睫,根据衡水湖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本方案主要是采用水生态系统生物操控技术,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渔业资源,增加草食性、滤食性和部分杂食性育种,清除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杂草和有机碎屑等,净化衡水湖水质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资源,将大量内源性和外源性营养物质转化成水产品,创建衡水湖生态渔业。自1995年以后,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我们大胆组织特种鱼类增殖,修补湖内受损生物链。截至目前,主要完成了鳊鱼增殖、澎泽鲫鱼增殖、高背鲫增殖、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增殖、黄颡鱼与中华鳖等六次新品种增殖试验,有效提高了衡水湖渔业资源的产量及产值,使养殖产量由400 t/年增长到2 000多 t/年,为渔业增产和湖区百姓增收,确保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2.1增殖渔业资源
衡水湖自2005年以来加大了增殖放流力度,到2012年,省、市财政共投资359万元增殖渔业资源,获增鱼产量14 904 t,渔业产值1.24亿元。有效提高了鱼产量及鱼产值,同时对衡水湖的生态环境及经济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1.1鳊鱼增养殖首年(2005年)放流1.5万尾,规格60~80尾/kg,当年达到200~450 g/尾的上市规格,回捕率达到70%,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继续放流5万尾60~80尾/kg的鳊鱼,部分取代鲢鳙。经过精心安排和严格操作,调运鱼苗成活率达99.8%。经济效益较同级鲢鳙鱼高出5倍。
2.1.2彭泽鲫鱼增殖试验在有关技术人员提出可能存在种群关系冲突的情况下,2002年首次增殖0.5万尾,经两年跟踪观察后,于2004年再次进行正式增殖放流,结果:①彭泽鲫鱼市价和单体重量相当于当地鲫鱼的3倍,②尚未发现种群冲突,发展潜力巨大。
2.1.3高背鲫增殖经过3年的增殖试验,积累了大水面增殖高背鲫的经验,为推广湖、库增殖高背鲫奠定了技术基础。
2.1.4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组织了2006-2008年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增殖放流,取得明显效果:①多数河蟹当年达到50~100 g/只,部分达到200 g/只,最大个体达350 g/只,最高年捕捞量可达25~30 t;②河蟹栖息水域的水草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水草沉积和水体污染,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1.5黄颡鱼增殖2009年从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鱼种场购进了200万尾黄颡鱼,规格为夏花。从跟踪调查结果看,当年夏花在湖中可长到30~50 g/尾,次年可长到100~150 g/尾。由于黄颡鱼在湖中可再生,湖中已形成黄颡鱼的持续种群,年捕捞量在15~25 t。这项工作为补充当地濒危鱼类资源,修补生物链、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大作用。
2.2保护措施
对于湖中放养品种、数量我们都科学地制定方案,严把增殖苗种质量关、数量关,以确保水域生境修复所需鱼苗质量。苗种放流方法:河蟹大眼幼体采用蟹苗箱装运、黄颡鱼采用塑料袋充氧水运。其他苗种均采用活鱼运输车运输,湖边过秤计量。
放养品种的搭配比例:根据湖中饵料生物、鱼类数量、水质变化确定鱼、蟹放养量的搭配比例。
为了保护衡水湖有品种,红鳍原鲌、青虾、秀丽白虾、黄颡鱼,经农业部批准设立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一切捕捞船进入。
为了确保衡水湖生态渔业的建设,设立了禁渔区和禁渔期。并取消了春季捕捞。每年的捕捞期为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并经农业部批准,配备了渔政执法快艇3艘,50 t渔政执法船一艘,渔业执法人员20名,以确保渔业秩序的稳定和生态渔业的建设及水域生境修复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观察放流品种的生长状况,每月都随机取样检测鱼类、水质、水草及浮游动植物的变化。以便为来年湖中增殖品种、数量、搭配比例提供依据。
每年捕捞季节,我们都根据每天的捕捞量来计算出湖中生态渔业的增殖效果。
3衡水湖水域生境修复效果
3.1经济效益
通过增殖放流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和资源量,提高了大水面的渔业产量,单产从8年前的225 kg/hm2增加到510 kg/hm2。2005-2012年共增加渔业产量14 904 t(见图2),按实际市场价格计算,则,渔业产值:14 904 t×0.832万元/t=12 400万元;
纯利润:12 400万元-359万元(苗种费)-941万元(管理与捕捞费)=11 100万元;
投入产出比:1 300万元∶14 904万元=1∶11.5。
3.2生态效益
通过增殖放流调整湖中水生生物资源种群结构、合理利用水域饵料资源,改善了水质,提高了湖水自净能力。通过以鱼控草、以鱼控藻、以鱼净水的具体措施,使衡水湖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衡水湖水质由次IV级变为III级水,衡水湖水质酸碱度由6.5变为7.5,避免了湖区草型富营养化和藻型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3.3社会效益
通过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的应用,使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当地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到此观光,更是带动了湖区周边市场经济的发展,湖区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湖区旅游和餐饮业年创社会效益数亿元。
4衡水湖水域生境修复的几点体会
衡水湖最大蓄水量1.23亿m2,每年冬季补水6 000万m2,每年自然消耗水量在6 000万m2左右。水域全年居于静止状态,水位落差1.5 m。水质相对稳定、水草资源丰富、饵料生物繁衍较快,如果控制不好容易造成湖泊沼泽化、水质荒漠化。所以发展生态渔业大有文章可做。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的应用既能控制水域环境,又能将湖中内源性和外源性营养物质转化为绿色的水产品,使渔业增产、增收、水质“减肥”返清,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手段尽量保证衡水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有益生物),力争构成较为完整的生物链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生态渔业奠定有利基础。
加强衡水湖水生动植物疾病监测防控体系及水质监测体系。我们在冀州市畜牧水产局报批了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委托河北省水文局衡水湖水文站每月对衡水湖水质监测一次,为衡水发展生态渔业、进行水域生境修复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
加强宣传、加大渔业执法力度。衡水湖周边涉及村庄较多,渔业人口2万人。生态渔业的发展和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将惠及湖区百姓。但是由于4 000 hm2的水域、45 km2的地域,给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湖区百姓保护放养鱼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同时需加大渔政执法力度,维护湖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我们为衡水渔政站配备了执法快艇3艘,50 t渔政船1艘。
加强资金管理,所筹资金的应用必须公正、公开、透明,购买鱼、虾、蟹类鱼苗需经公开招标确定,自觉接受湖区百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给湖区百姓做出表率,让他们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和渔政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检查。
加强生态渔业和衡水湖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的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发展衡水湖的生态渔业涉及面广、情况比较复杂,很多技术问题还在探讨当中,故需建设一支理论水平好、技术水平高的科研专家创新团队,自己的力量不足,可以外聘专家共同为衡水湖的生态渔业发展、增殖放流、日常管理以及水域生境修复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确定发展方向、目标、措施,走好绿色、环保、生态的渔业发展之路。为此我们已经和省内有关科研机构以及衡水学院开展了衡水湖水质、水草、底栖生物、浮游动植物的基础调查。
篇5
一、生产总体情况
今年上半年沿黄灌区水源供应充足,绝大部分养殖场渔业用水补水情况良好,没有因水量问题影响鱼苗种放养。各养殖场区水量充足,水质清新,特别是乌梁素海由于去年引黄入海,今年开冰后水质明显好转,为恢复经济鱼类资源,发展水产、水禽养殖,提高水生经济植物产量和促进生态渔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渔业生产经营走势:受水产品市场购销旺盛影响,养殖面积扩张,鱼种销售顺畅,无压塘现象,苗种数量急增,成鱼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去年商品鱼压塘量少,绝大部分需从外调,名优品种量多,但价格贵,水产品市场供应总体丰富。在养殖品种方面,名特优种类如团头鲂、大口鲶、乌鳢、斑点叉尾鮰、黄河鲶、银鲫、高背鲫、河蟹等养殖比例增大,特别是沿乌梁素海周边,河蟹、乌鳢养殖发展迅猛。同时,各地在生产经营上改变以往春放秋捕集中上市的模式,尽可能地做到轮捕轮放、均衡上市,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温棚等设施反季节上市,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二、责任目标落实情况
2008年自治区渔业局下达渔业生产分解任务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0800吨,其中名优产品产量1550吨,养殖产量要求达到7700吨,鱼种生产总产量1550吨,池塘名优水产品养殖推广面积5000亩,河蟹养殖技术推广面积10000亩,实现渔业总产值8800万元。为全面落实和完成任务分解目标,水产站根据各旗县区实际情况的汇报进一步下达落实了生产分解目标任务,并要求各旗县水产部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情况,解决好渔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抓好各项生产任务的落实,市水产站领导带领业务人员巡回各养殖场点进行监督检查各项生产任务落实情况。据上半年统计数字表明,各地渔业生产运行良好,各项生产指标有望超额完成。另外,由于渔民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养殖证发放工作在有条不紊运行中,办理养殖证非常踊跃,到现在为止,持有养殖许可证的养殖户已达85%。
三、渔业结构调整情况
围绕自治区渔业局对抓好黄河渔业产业带建设的总体布署,本着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按照“品种调新、质量调优、产品调特、效益调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渔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养殖方面调整传统养殖结构和模式,突出名牌、高效产品份额,形成多品种混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降本增效,来追求产品的最大效益为目的。二是根据今年市场行情,条件好的鱼种池都可以安排鱼苗发塘,分池后继续养鱼种,由原来的单季养殖逐步转变为两茬养殖,并向渔农、渔牧、渔禽结合及休闲方向发展来提高综合效益。三是在天然水域开发方面,我们加大了自然水域养殖放流和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使养殖措施更趋合理,品种向多样化、名优方向发展,特别是河蟹和乌鳢养殖已呈现蓬勃发展趋势。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发自然水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而且中小水面有相对易管理、捕捞、周期短、见效快特点。四是在养殖品种调整方面,重点引进和推广深受市场欢迎,且适应本地生长、价位高的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加州鲈、乌鳢、大口鲶、高背鲫、银鲫等名优品种,以丰富市场,形成本地区特色养殖。
[NextPage] 四、强化水产品质量管理方面
一是认真做好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等内容的宣传,提高渔民对水产品安全的认识,自觉参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杜绝使用违禁投入品,加强对渔民有关质量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和监督。二是抓好产地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各类污染,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和标准。三是抓好无公害水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四是抓好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尤其注重饲料、渔药和添加剂的监督,清理整顿渔药市场,抓好渔资打假工作,确保投入品安全,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使用。五是实行水产品苗种检疫制度,做好鱼类病害防治。六是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水产品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已有5个基地得到无公害产地认定、5个产品认证。今年,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正在积极申报中,年内将有一批基地得到认定和产品得到认证。
五、渔业科技工作进展情况
1、3000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进展情况
2008年水产站承担了农牧业局重点推广的“3000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在春季,推广项目的科技下乡人员和养殖户密切配合,认真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要点”精心准备,对白彦花2000亩的基地与树林子乡1000亩的实施基地做了认真考检,确定放养密度、投喂情况、估算成活率。并对投放苗种质量做了严密把关。两个基地4月13日共投放长江蟹苗16000斤,放苗后对饲养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了集中培训,为该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检测,目前河蟹生长良好,成活率达到95%,正进行第二次脱壳。从现在的生产情况看到秋天能达到预期的示范效果。
2、乌鳢养殖情况
六、渔政管理工作
2008年,各级渔政船检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加大了辖区内的大中型水域资源的增殖保护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积极开展增殖放流,确保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增殖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对辖区内的大中水域有计划地发放捕捞许可证,并对使用的渔具加以限制,对违规作业偷捕、毒、炸违反禁渔期、禁渔区制度,破坏水域资源增殖保护措施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据统计,上半年共查处了违规操作和偷、毒、炸等违法违规案件20余起,没收非法渔获物300多公斤和一批违规网具,并对涉案人员进行了说服教育与惩罚,有力打击了违法捕捞行为,有效保护了本地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正常开展。另外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如广播、电视讲座、3.15上街宣传、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现场接待群众咨询等)在全盟范围内认真宣传贯彻新的《渔业法》和《实施〈渔业法〉办法》,增强了广大渔农的渔业法律意识。
渔船检验工作主要进行了全市所辖渔业船舶的普查、登记注册和开展常规检验工作。四到五月份市渔政船检人员会同各旗县市渔政执法人员对重点渔区、渔港进行了安全生产工作检查,重点清查了“四无”(无船舶检验证书、无船员培训证书、无船舶登记证书、无捕捞许可证书)和“四证不齐”船只,对有问题的地区及时进行清理整顿,消除事故隐患,维护了安全、有序的生产秩序。
上半年通过组织全市渔业执法人员学习渔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广大渔业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增强了广大执法人员依法兴渔的责任感,为全市渔业生产保驾护航。
七、存在的问题
二00五年上半年,全市渔业生产形势总体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及早加以解决就会影响和制约今后全市渔业生产的发展进程:一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资金匮乏,导致渔业结合调整步伐缓慢;二是虽然上半年鱼价涨幅较大,渔民养鱼积极性很高,但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有心无力,缺少专项贷款支持;三是渔业养殖机械化程度低,高产池塘发挥不了最大潜力,影响了“两高一优”渔业发展步伐;四是维修和改造基础设施的专项资金缺乏,导致基础设施陈旧和不堪重负,特别是鱼塘淤泥增厚,老化现象严重,致使鱼病发生程度增大,直接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五是渔政船检执法交通工具滞后、水生动物检疫、鱼病防治检测以及水产养殖安全质量监测方面的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六是大中水域渔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缓慢,捕捞过量,养殖放流量少,品种单一,资源恢复慢,一些名优品种的引进和放流苗种供给体系、病害防治、新技术推广等保障体系落后,先进增养殖放流技术的推广进展缓慢,影响大中水域的可持续发展。
八、下半年工作安排。
1、抓好池塘和中小水面渔业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做好泛塘、旱、涝等渔业灾害的防范措施,确保全年养殖生产取得好的收成。
2、抓好“3000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项目的后期饲养管理,检测、验收工作。
篇6
【关键词】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生态港口;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规划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后,海南省生态港口建设开始成为一个热点。然而,港口建设难免要对海南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之目前我国在港口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多,使得海南省港口建设伴随而来的海域生态环境问题越显突出。
一、海南省海域生态开发与保护现状
(一)港口资源开发现状。海南港口众多,全省沿海港口泊位已超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3个。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启动,海南省的海口和洋浦两大港口在2014年初签署了港口资源整合协议。预计到2020年,海南将完善以洋浦港、海口港为双核的枢纽港,以八所、三亚、清澜港为重要港口的布局,港口服务能力将辐射东南亚。港口众多当然是优势,是发展海上物流的基础强项;但在全省经济尚不发达、货源紧张情况下,众多的港口集中分布在一个3.54万平方公里的海岛上,若协调不当反而可能带来一定负面效果。由此看来,在加强海洋海域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港口建设是当下的重点,应谨遵海洋法规定要求,加大对污染事故检测与装备建设的力度,完善对环境风险的应急机制,加强对当地大气、固体等带来的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二)渔业资源开发现状。海南省浅海区渔业资源丰富,且鱼类生物种类繁多,为当地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优势。从海南浅海区渔业分布和数量资源变化的数据来看,当地在2010年到2014年间捕鱼种类就多达数十种,其中冷温种3种,占据所有捕量的8.3%,温暖种15种,占所有捕量的38.9%,温水种19种,占所有捕量的52.8%。除此之外,在一些蚌、螺类生物种,捕量同样非常客观。但是,这些渔业资源在促进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尤其近几年,由于当地加大了对鱼类的捕捞力度,导致鱼量逐年下降。根据笔者对相关数据的调查发现:2014年间,海南当地的经济鱼类减少了5种,在整体产量数值方面比往年下降了2.3%。针对这一情况,海南当地监督管理部门已然采取了一些监管措施,并发挥了一定成效;但是整体来看,依然需要在制度和法规方面采取进一步的完善措施,确保其有效可行。
二、海南省海域生态保护为依托的港口建设的措施
(一)制度措施
(1)围绕海洋法制定科学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促进生态港口建设效率和水平的基础前提。海南港口建设的目的在于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所以在构建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海域港口的同时,更应让港口的发展和海域生态环境相协调,并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目前,海南当地政府遵从国家《海洋法》的相关规定制订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如:①将资源、环境、生态效益纳入到生态港口建设评价体系中,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②进一步调整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淡化GDP考核,大力发展考核制度,实施奖惩机制,这对生态港口建设及管理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③加大对企业投资的生态港口建设项目申请报告的管理力度,并备份文件,分别实施核准制和备案制等;④生态港的建设应该遵循不浪费、不污染、不乱建的原则,并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地服从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记录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次突发事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方案;⑤对生态港建设过程中伴随的一些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做出详细的分类,并围绕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记录工作,提高生态港口建设的效率,并降低海域环境污染的指数。这些制度条例贯穿了生态、经济和法规等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和完善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在围绕《海洋法》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同时也要加强整体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只有在基层方面做足工作,才能更好地落实管理制度。(2)加大政府监督管理力度。政府加大管理力度,这是保证生态港口建设符合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的重要前提,是践行国家《海洋法》,提高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质量与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经济和环境共同进步的重点手段。在具体的实践方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对基层管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学习,加深他们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和重视,提高基层人员的基础监督管理能力和综合管理素质,由此让基层人员可以更好地辅助领导实施管理工作,让监督管理自上而下地全面贯彻下来;其次,对外界实施政策、制度的约束手段,比如在港口、码头的告示栏上进行明文规定,或者是利用法律教育的形式将海域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群众中,让当地的民众充分意识到海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目前,在加大政府监督管理力度方面,除了出台一系列的管理政策之外,海南省当地还建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在明确其职权的基础上还实施了一系列激励基层人员工作效率的方案策略,其中便包括了奖惩机制,这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其客观、正确、认真地看待自己的岗位,而且还能为当地的政府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监督管理人员。(3)完善并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海南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遵循《海洋法》要求,提高法规政策的有效性,保障其功能性,这是建设生态港口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内容。《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中明确指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合理确定用于渔业养殖的海域,控制养殖规模,科学确定养殖密度,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在该制度的管理和监督下,任何一家渔业养殖企业在规模和密度上都会有所控制,这样既能保障海域生态的平衡发展,还能为其它企业、个人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而在此基础上,政府进一步增强监督管理力度,则可以让个别心存侥幸的企业和个人收起自己的私欲,为创造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打造高效率、高环保、高发展的港口提供助力。日前,海南港口建设全面提速,为构建“四方五港”的格局而加大建设力度。在方案实施期间,海南省港务公安局召开了干部大会,会议的主题是“保障港口生产建设”,会议期间就完善法规政策,落实统一思想等问题展开了明确的解读,并提出要抓好当前工作,致力维护政治生态环境,从政治的角度去提高生态港口建设的效率和科学性。2012年,海南当地政府还出台了《海南省港口条例》,以此完善对港口建设管理的方案规划。条例中指出:省港航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港口岸线资源的统一规划,坚持深水深用和集约使用的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该规定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海南省水域生态资源鱼类和非物资源的保护力度,而其集约使用的原则还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让港口建设即符合客观要求,也具有层次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二)技术措施
(1)污染事故检测与装备建设。开展污染事故检测与装备建设工作,这是基于海域生态保护为依托的港口建设所要关注的基础前提,也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环境污染事故检测和装备建设在生态港口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海南各个生态港口的建设和运行都是围绕检测来进行的,而检测中心则成为了处理事故的核心区域。海南省相关部门在事故的处理中,首先建立了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以此来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从而全面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此外,海南当地政府还出台了应急检测装备体系建设政策,并将该方案下达到了相关企业。通过应急检测装备体系,当地相关部门可以快速有效地完成各项监测工作。同时,这个体系中还包含了现代通讯信息系统和现代交通与安全系统等体系的建设,并且这些系统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特点,互相扶助,有效地实现了技术方面的一体化目标,进一步增强了风险监测方面的实效性。(2)完善环境风险应急机制。针对海南省生态港口建设的现状和制定的发展目标来看,当地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应急机制。近日,海南当地培养了清污公司队伍,这让完善环境风险应急机制的建设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在应急事故处理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这个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港口建设方面所采用的手段,比如:清污公司通过与油码头业主和船舶公司方面签订清污合同,让事故发生的同时双方都可以获得权利与义务。在这个基础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监督清污公司的工作质量,并制订定期考核策略,对清污公司的质量和能力展开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当污染事故中的肇事者走失,或者是事故的程度超出了清污公司的承受范围,这时可以由相关部门全权负责处理,组织并开展清污活动。(3)加强大气、固体、水污染的治理措施。海南省在生态港口建设的技术措施方面对各种污染制订了有效的整治方案。首先,当地管理部门重点加强了散货物流中心的建设,并提高对散货密闭运输系统的建设力度,在防风网的建设方面也趋向定型,这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大气和固体污染的持续扩散;其次,在水污染的治理方面,除了提高污水调控和清污工作的质量,实现二者的集合作业之外,管理部门还强调了污水处理使用化学药剂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对污水回用和再生水的回用与排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海南省在污水处理和控制等工作上,主要体现在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和船运及港口污染这两方面。其一,要有效处理水产养殖污染,要集中科技优势在水产养殖排污监测和高产精养技术推广方面下功夫。这也是打造生态港口建设的一个重点,用以保护渔业产量的持续发展,保障生态资源的平衡。其二,在船运和港口污染处理技术方面,海南省加大了对船舶作业废水排量的控制,并下达了相关管理条例,同时也在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方面给予了进一步完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海南地区打造生态港口,这是提高当地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效率的关键前提。而在此基础上,不但需要法律法规的扶持,更需要在技术方面投入大力度。现阶段,虽然我国在该方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理论和实践技术方面依然优待持续的深入和探索。本文在论述期间,笔者着重从制度措施和技术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制度是扶持技术持续进步的前提,而技术是巩固制度的根本,二者之间缺一不可,是提高生态港口建设有效性的重中之重。因而,围绕海南省生态港口建设展开分析,对于如何运用相关法规制度和技术措施来保证经济与环境共同进步,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点。
作者:侯丽维 单位:海南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尹丹宁.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技术方法的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东北师范大学,2012(05).
[2]李宜良.基于海洋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海域关闭立法制度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1(03).
[3]季千惠.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4(04).
篇7
关键词:湿地;现状;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1 地理位置及现状
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有2个美丽又恬静的湖泊,它们镶嵌在浩瀚的戈壁、茫茫的草原之间。其中最大的就是可鲁克湖-托素湖。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德令哈盆地西部,地理坐标为N37°15?~37°20?,E96°51?~96°58?,东距德令哈市42km。托素湖是柴达木盆地最低点,可鲁克湖是德令哈盆地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四周有多条山谷洪积扇向心于此,总面积41100hm2。另外,可鲁克湖和托素湖是紧密相连的一淡一咸的姊妹湖,是德令哈市的生命之湖。可鲁克湖和托素湖虽然相距很近,而且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然而它们的姿态、风貌和性格却迥然不同。可鲁克湖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淡水湖,湖水主要来源于巴音河,是许多重要水禽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与之紧邻的托素湖为咸水湖泊,其主要水源来源于可鲁克湖。
保护区地处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荒漠、半荒漠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地、高原、盆地等生境过渡地带为珍稀动物和众多的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据综合科学考察,可鲁克湖-托素湖及其周边地区栖息的水禽和鸟类有130余种,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柴达木盆地,其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可鲁克湖还是青海省境内唯一适宜淡水养殖的中型浅水草湖,其养殖水面占全省养殖水面积的90.5%,在青海省渔业资源急剧衰减的情况下,其经济地位也十分重要。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为干扰比较严重
由于可鲁克湖-托素湖是当地生态条件最好的地区,可鲁克湖还是青海省最大的淡水养殖湖泊,因此,保护区周边居民比较多,保护区的养殖面积也较大。居民点的密集直接影响了鸟类的栖息,破坏了湿地水生植被,水面养殖则有引起湖水富营养化的倾向。
2.2 土地沙化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气候干燥和过度放牧等原因,连接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连通河两岸和可鲁克湖-托素湖周边地区的土地沙化现象严重,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威胁到可鲁克湖-托素湖及其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生态安全。
2.3 湿地萎缩、栖息地破坏
长期以来,由于进行上游修建水库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保护区的湿地呈萎缩趋势。同时由于过度放牧和湿地萎缩,使得保护区作为珍稀鸟类栖息地的破坏也很严重,影响了珍稀鸟类的生存和繁衍,影响了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2.4 资金缺乏
资金严重不足是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保护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德令哈市对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安排了一定的资金,但也难以满足保护区保护任务的需要,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巡护管理工作,不能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2.5 保护基础设施、设备不足
虽然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2000年升级为青海省级自然保护区,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保护区的各项基础设施、设备严重不足,至今仍与德令哈市林业局合署办公,导致保护管理队伍极不稳定,专业人员奇缺,各项工作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 建议及措施
根据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存在人为干扰严重、植被退化、栖息地退化、资金缺乏、保护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员不足等主要问题,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应采取的实施措施就是:
3.1 建立生态定位监测站
为及时了解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状况以及区内水文、土壤、植被等情况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便有的放矢地落实各项保护措施,需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在可鲁克湖保护管理站建立生态定位监测站1处,建设气象观测塔1座,配备监测设备,并配备专职科研人员进行长期观测。
3.2 鸟类救治站
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栖息的候鸟众多,春夏季在这里繁殖的鸟多达119种,占所有候鸟种类的74.84%。规划在可鲁克湖保护管理站建立1处鸟类救治站,建筑面积100m2,配备相应的设备,为栖息的珍稀鸟类提供救治。
3.3 在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过程中始终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
在湿地资源整体处于资源衰竭,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现阶段,湿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面中应着重考虑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在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由于地处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暂干热,秋季多雨而早霜,冬季寒冷漫长,是典型的高寒干燥大陆性气候区。不影响着当地生态环境的质量,也给柴达木盆地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威胁。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必要前提是要保护好现有的湿地资源。湿地的诸多效益只有在良好的生态循环机制下才能充分发挥,生态趋于恶化的湿地只能使其资源逐渐枯竭,资源质量逐渐下降,从而无法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
3.4 遵循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湿地资源属生态资源,其开发利用既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还要遵循一般的经济规律。以往那种掠夺式的资源开发以及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的资源开发方式,带来资源严重耗损和多种负面效应。今后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应在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生态经济学、系统生态学和生物工程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研究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模式,实施综合管理合理开发的保护性利用。
4 结语
篇8
第一条为了防治和减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防治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具体包括:
(一)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
(二)人工岛、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施、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
(三)海底管道、海底电(光)缆工程;
(四)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
(五)海上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六)大型海水养殖场、人工鱼礁工程;
(七)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八)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
(九)国家海洋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洋工程。
第四条国家海洋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海洋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并接受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海洋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海洋工程的选址和建设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不得影响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或者损害相邻海域的功能。
第六条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根据国家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分配重点海域海洋工程污染物排海控制数量。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等违法行为,都有权向海洋主管部门进行举报。接到举报的海洋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条国家实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以工程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影响为重点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预防、控制或者减轻工程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依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及其他相关环境保护标准编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海洋主管部门要求的调查、监测资料。
第九条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所在海域环境现状和相邻海域开发利用情况;
(三)工程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工程对相邻海域功能和其他开发利用活动影响的分析及预测;
(五)工程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和环境风险分析;
(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七)公众参与情况;
(八)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海洋工程可能对海岸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增加工程对近岸自然保护区等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分析和评价。
第十条新建、改建、扩建海洋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有核准权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
海洋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应当征求海事、渔业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会。其中,围填海工程必须举行听证会。
海洋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将核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
海洋工程建设单位在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时,应当提交经海洋主管部门核准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十一条下列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核准:
(一)涉及国家海洋权益、国防安全等特殊性质的工程;
(二)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
(三)*公顷以上的填海工程,*公顷以上的围海工程;
(四)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五)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的海洋工程。
前款规定以外的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根据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权限核准。
海洋工程可能造成跨区域环境影响并且有关海洋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其共同的上一级海洋主管部门核准。
第十二条海洋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需要补充材料的,应当及时通知建设单位,核准期限从材料补齐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十三条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后,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或者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发生重大改变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海洋工程自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开工建设的,应当在工程开工建设前,将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重新核准。
海洋主管部门在重新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将重新核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可以采取招标方式确定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海洋工程指定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第十五条从事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和有关技术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和资格证书。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颁发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资质证书前,应当征求国家海洋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三章海洋工程的污染防治
第十六条海洋工程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十七条海洋工程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和经核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应当在海洋工程投入运行之日*个工作日前,向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海洋工程投入试运行的,应当自该工程投入试运行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向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运行的海洋工程,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分期验收。
第十九条海洋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申请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应当限期整改。
海洋工程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海洋主管部门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该工程不得投入运行。建设单位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海洋工程的环境保护设施。
第二十条海洋工程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核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自该情形出现之日起*个工作日内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根据后评价结论采取改进措施,并将后评价结论和采取的改进措施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备案;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第二十一条严格控制围填海工程。禁止在经济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繁殖场、索饵场和鸟类栖息地进行围填海活动。围填海工程使用的填充材料应当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
第二十二条建设海洋工程,不得造成领海基点及其周围环境的侵蚀、淤积和损害,危及领海基点的稳定。
进行海上堤坝、跨海桥梁、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建设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海岸的侵蚀或者淤积。
第二十三条污水离岸排放工程排污口的设置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不得损害相邻海域的功能。
污水离岸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的海域,不得超过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
第二十四条从事海水养殖的养殖者,应当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减少养殖饵料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因养殖污染海域或者严重破坏海洋景观的,养殖者应当予以恢复和整治。
第二十五条建设单位在海洋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程的建设、运行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物大范围悬浮扩散,破坏海洋环境。
第二十六条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作业中应当配备油水分离设施、含油污水处理设备、排油监控装置、残油和废油回收设施、垃圾粉碎设备。
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作业中所使用的固定式平台、移动式平台、浮式储油装置、输油管线及其他辅助设施,应当符合防渗、防漏、防腐蚀的要求;作业单位应当经常检查,防止发生漏油事故。
前款所称固定式平台和移动式平台,是指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作业中所使用的钻井船、钻井平台、采油平台和其他平台。
第二十七条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办理有关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
第二十八条海洋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海上爆破作业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爆破作业前报告海洋主管部门,海洋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海事、渔业等有关部门。
进行海上爆破作业,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信号,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资源。在重要渔业水域进行炸药爆破作业或者进行其他可能对渔业资源造成损害的作业活动的,应当避开主要经济类鱼虾的产卵期。
第二十九条海洋工程需要拆除或者改作他用的,应当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批准。拆除或者改变用途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海洋工程需要在海上弃置的,应当拆除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或者影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并按照有关海洋倾倒废弃物管理的规定进行。
海洋工程拆除时,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拆除的环境保护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
第四章污染物排放管理
第三十条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作业中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含油污水不得直接或者经稀释排放入海,应当经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二)塑料制品、残油、废油、油基泥浆、含油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残液残渣,不得直接排放或者弃置入海,应当集中储存在专门容器中,运回陆地处理。
第三十一条严格控制向水基泥浆中添加油类,确需添加的,应当如实记录并向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报告添加油的种类和数量。禁止向海域排放含油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水基泥浆和钻屑。
第三十二条建设单位在海洋工程试运行或者正式投入运行后,应当如实记录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备的运转情况及其污染物的排放、处置情况,并按照国家海洋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向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权限核定海洋工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根据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确定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
排污者应当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
第三十四条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作业中应当安装污染物流量自动监控仪器,对生产污水、机舱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进行计量。
第三十五条禁止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确需排放的,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
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气体,确需排放的,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
严格控制向海域排放含有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废水;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标准。
第三十六条海洋工程排污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全部专项用于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家海洋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章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第三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在海洋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前制定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及其相邻海域的环境、资源状况;
(二)污染事故风险分析;
(三)应急设施的配备;
(四)污染事故的处理方案。
第三十九条海洋工程在建设、运行期间,由于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时,建设单位应当立即向可能受到污染的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者消除污染,同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污染事故分级规定及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立即派人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危害,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十条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海洋工程建设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负责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防治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海洋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依法对海洋工程进行现场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文件、证件、数据以及技术资料等,进行查阅或者复制;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或者相关人员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三)进入被检查单位的工作现场进行监测、勘查、取样检验、拍照、摄像;
(四)检查各项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和器材的安装、运行情况;
(五)责令违法者停止违法活动,接受调查处理;
(六)要求违法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事态扩大。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执法检查时,应当出示规定的执法证件。用于执法检查、巡航监视的公务飞机、船舶和车辆应当有明显的执法标志。
第四十四条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材料,不得拒绝或者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海洋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对违反海洋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有关海洋主管部门不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上级海洋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或者直接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运行,限期补办手续,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核准,擅自开工建设的;
(二)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未申请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即投入运行的。
第四十七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运行,限期补办手续,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海洋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或者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改变,未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的;
(二)自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之日起超过5年,海洋工程方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未重新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的;
(三)海洋工程需要拆除或者改作他用时,未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未按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第四十八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运行,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环境保护设施的;
(二)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或者未按要求采取整改措施的。
第四十九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运行,限期恢复原状;逾期未恢复原状的,海洋主管部门可以指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并处恢复原状所需费用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一)造成领海基点及其周围环境被侵蚀、淤积或者损害的;
(二)违反规定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海洋工程建设活动的。
第五十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围填海工程中使用的填充材料不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运行,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规定报告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备的运转情况或者污染物的排放、处置情况的;
(二)未按规定报告其向水基泥浆中添加油的种类和数量的;
(三)未按规定将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备案的;
(四)在海上爆破作业前未按规定报告海洋主管部门的;
(五)进行海上爆破作业时,未按规定设置明显标志、信号的。
第五十二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海上爆破作业时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资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重要渔业水域进行炸药爆破或者进行其他可能对渔业资源造成损害的作业,未避开主要经济类鱼虾产卵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作业,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向海洋排放含油污水,或者将塑料制品、残油、废油、油基泥浆、含油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残液残渣直接排放或者弃置入海的,由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清理,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清理的,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可以指定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代为清理,所需费用由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单位承担;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海水养殖者未按规定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或者严重影响海洋景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养殖活动,并处清理污染或者恢复海洋景观所需费用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五条建设单位未按本条例规定缴纳排污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赔偿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海洋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二)未按规定验收环境保护设施的;
(三)未按规定对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报告和调查处理的;
篇9
渤海海域面积为717万km2,平均水深18m,小于10m水深的海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6%,海岸线总长6584km,占全国海岸线的20.6%。近年来,辽宁省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河北省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沧州渤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山东省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开发规划将进一步加大渤海环境压力,渤海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国家海洋局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和《渤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01—2011年,渤海未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影响渤海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有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加剧、高温高盐水大量入海、陆源污染入海严重、海源污染增多,严重影响了渤海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健康。
1、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加剧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沿岸海域开发活动增多以及近岸海域集约化和半集约化养殖的兴起,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养殖污水等排放入海,渤海近岸海域污染日趋严重,以渤海三湾和部分城市近岸海域污染为甚,海水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氮磷比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一般海水中正常的氮磷比值为16∶1。在20世纪80年代初,渤海海域氮磷比为2∶1~3∶1,在90年代初为5∶1~10∶1,在90年代末升高为16∶1~24∶1,2004—2006年氮磷比均值约为50∶1,至2008年渤海海域氮磷比达到67∶1,局部海域高达200∶1,其中无机氮含量日益升高,渤海海域营养盐结构由氮限制演化为现今的磷限制。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得赤潮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渤海赤潮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也确实在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有史以来记录到的赤潮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每年仅为0.1次,年发生面积90km2,进入90年代后平均每年发生赤潮2.7次,年发生面积超过1750km2,21世纪初年平均发生赤潮11.4次,年发生面积超过2830km2,2011年发生赤潮13次,累计面积为217km2。
2、高温高盐水入海,直接影响渤海水体环境环
渤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处海河流域、辽河流域、黄河流域下游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区域。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各省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项目,至2010年,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水淡化工程的海水处理能力已达到36万t/d,在淡化海水过程中大量浓缩的高盐海水排放入海,对渤海近岸海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而且近些年来,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被破坏等问题,使得入海径流大大减少,尤其是黄河流量大幅减少,这些都是造成渤海海洋生态用水量逐年降低,海水盐度不断升高的原因。环渤海燃煤电厂已有40余座,均采用海水直流冷却方式,大量的温排水涌入海中,加之渤海湾内水动力条件较差,温升扩散相对开放型海域较差,温排水的影响使得近岸海域的生物群落结构、主要生物物种和种群密度等都发生变化,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等的生存环境也随之改变,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并造成一定程度上渔业资源的损失。
3、陆源污染严重,损害近岸海域生态系统
陆源污染物入海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近岸海域,约为90%的污染物来自陆地,2009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的数据显示:渤海沿岸实时监测的陆源入海排污口共100个,工业排污口32个,而这些沿岸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严重,75%的监测排污口存在超标排放现象,40%的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27%的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有所恶化。2011年,排入渤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达到97.4万t,包括化学需氧物质、石油类、营养盐和重金属、砷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业耕作产生的含有机污染物污水也被冲刷或直排入海,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开始被检出,666、DDT的检出率均较高,部分排污口有机氯农药的含量明显高于我国近岸海域的平均水平(<10ng/L),海湾、河口、湿地滩涂等典型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各地政府向海要地的欲望越来越强,港口码头、人工岛等涉海围海造地工程不断上马,沿岸地区海岸线不断被拉直,水动力条件大幅改变,围垦、泥沙淤积及过度开发利用等因素导致岸线缩短、自然湿地面积大幅萎缩,其中以盘锦滨海湿地、天津近岸湿地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破坏最为严重。海岸工程的建设还影响到环渤海区域生态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分布不均、林龄老化、林种和树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凸显。
4、海源污染增多,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随着环渤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港口建设的加快,船舶流量逐年提高,海上倾废、港口及船舶污染都在影响着海洋环境,同时因石油运量增加,船舶发生事故性溢油的风险加大。渤海海域现有20个海上油气田,165个海上石油平台,海上油气田与沿岸的胜利、大港和辽河三大油田,构成了中国第二大产油区,产量占全国50%以上,但在近两年里也是事故频发,尤其是在2011年6月4日和6月17日,蓬莱19-3油田在钻井过程中相继发生两起溢油事故,导致大量原油和油基泥浆入海,河北省秦皇岛、唐山和辽宁省绥中的部分岸滩发现来自蓬莱19-3油田的油污。受溢油事故影响,污染海域的浮游生物种类和多样性降低,海洋生物幼虫幼体及鱼卵仔稚鱼受到损害,底栖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明显升高,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损害。
二、当前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
面对渤海海域日益严重的污染状况,从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到环保部门,从海洋专家学者到广大从业人员都在集思广益讨论着渤海污染的治理方法并付诸实施,为恢复渤海海域生态环境、推进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1、严格管控陆源污染物入海及区域排污总量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等的颁布实施,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面对渤海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要按现行法律法规严格管控陆源污染物入海,关停和淘汰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企业,处理违法排污单位,鼓励绿色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加快工业、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沿渤海区域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排放;按照河海统筹、陆海兼顾的原则,测算各海域环境容量,确定各海域污染物允许排入量和陆源污染物排海削减量。加强监控、核查和监测污染物排放,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海总量,继续推行海洋节能减排政策,完善涉海工程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促进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的改善,实现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2、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积极推进生态修复
加强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严禁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项目开展,防止海岸的侵蚀、挤占,切实加强海岸线、海滩的保护;沿海地区尤其要注意不得超采地下水,节约使用地下水资源,防止海水的倒灌和入侵,保护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加强对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过度捕捞,在内湾或浅海处选择性养殖海带、裙带菜、紫菜等大型经济海藻,既可净化水体,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使资源能够再生和持续发展;加强对现有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努力搞好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修复、人工鱼礁建设等工作,加大受污染滨海滩涂、湿地的整治力度,减少或避免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侵害;建立相应的影响评估模型,评价沿岸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切实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
3、改变现有管理机制,集中海洋执法力量
环渤海区自北向南分布有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山东省,涉及13个地市,行政区域跨度大,海洋与环保管理部门多,涉及各方利益复杂,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完善。要改变渤海污染的现状,必须要建立区域性的陆海统筹污染防治机制。各相关省市政府、环保、海洋、海事、渔政和交通等涉海部门须确立共同的目标,将各部门执法力量集中起来,建立联合联动共享的机制,共同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与执法监察工作,把治理渤海污染、保护渤海环境放在首位。加强海上巡查,对海洋石油、海上航运和港口码头单位发生的溢油漏油及违规倾废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建立健全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机制,当发生严重污染事故时,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污染处置,降低污染损害。
4、以渤海环境问题为契机,完善法律制度
《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等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多部法律法规、规划相继颁布实施,但对于渤海这类区域性与综合型并存的海域尚缺少针对性法规和配套的实施细则,当发生污染损害事故时,不仅涉海管理和监测部门各行其是、缺少协调,在执法和损害赔偿方面更是各自为政。因此有必要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重新审定,对《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的实施细则、配套法规和环境标准进行编制出台,以解决渤海的环境问题为契机,以期能推广并解决其他此类海域的环境问题。
三、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路
渤海的问题受到环渤海区各省市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各方面通过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海洋执法管理,控制污染源排放,开展生态修复等方式和手段加强渤海海洋环境的保护,污染状况有所好转,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为进一步实现渤海环境治理的目标,构建和谐渤海、生态渤海,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1、加强对海洋从业人员的培训
海洋经济的发展,给海洋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中2010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350万人,新增就业80万人,2011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420万人,比2010年增加70万人。保护海洋环境,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不仅从事海洋行政管理、海洋执法和海洋环境监检测人员要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并了解海洋环保知识,更多的涉海从业人员,如沿海企业责任人、海水养殖户、涉海工程建设者等非专业技术人员,也要对法律法规等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对这部分涉海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很有必要,使其掌握一定的海洋环保知识,提高其海洋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在工作中身体力行的将法律法规落到实处,推进海洋环保,才能逐渐改变只向海洋要经济效益、却把海洋当作垃圾场的意识,让海洋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对海洋环保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海洋(涉海)工程环境监理制度
目前海洋(涉海)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一般采用建设单位联合施工单位和施工监理单位设立工程环境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其中施工环境监理工作是由工程建设单位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并经环境保护业务培训的单位负责,但在实际当中一般是施工单位环保员负责具体的环境管理工作,施工监理单位则主要负责施工进度、工程建设质量等方面,在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上存在着重视程度不高、专业水平不够等问题。为此,应该考虑建立并完善海洋(涉海)工程的海洋环境监理制度,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环保员必须经过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并获取相应的资质后方可负责海洋环境监理工作,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件,除追究施工单位责任之外,还要对监理单位予以问责和处理,从而明确并规范海洋工程的海洋环境监理与保护工作程序和内容,确保海洋工程海洋环境保护措施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3、完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机制
目前在海洋领域实施了一些广义生态补偿范畴的海洋开发利用收费制度,如“排污(倾废)收费制度”、“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制度”。近年来,渤海沿海部分省市探索性开展了海洋生态补偿的实践工作,2007年山东省确定了生态补偿的对象和标准,2009年1月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及其他一些与渤海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均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渤海治理的新的途径和手段。但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生态补偿的系统研究较少,且尚未从产业开发的角度,运用市场手段来真正建立补偿标准。尤其是当发生诸如蓬莱19-3油田溢油灾害事故时,对渤海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自然资源和海洋养殖等相关产业造成巨大损失,但是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所作的补偿金额十分有限,进行生态损害补偿又缺少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支持,索赔工作进展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修订,完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机制,更多的关注公众利益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4、提高海洋产业开发技术标准
目前在渤海区除了海上油气田和海上石油平台之外,还有11个热点开发区,19个海水增养殖区,5个大型海水渔场,7个倾倒区。作为河北、辽宁、山东三省和天津市海洋产业开发利用的热点区域,在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海洋执法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的同时,应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海洋产业开发的技术标准,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涉海产业开发企业的资质和技术水平等必须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在用海过程中能做到科学开发、综合利用,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后续污染。
5、积极推进海洋环境文化建设
篇10
为了定量研究渤海主要海湾海洋资源和生态承载状态,有效利用渤海海洋资源,本文建立了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对渤海内三个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5-2008年三湾均处于超载状态,其中,莱州湾承载压力最大,承载力值偏低,渤海湾和辽东湾承载力值略好。通过分析,渤海内三湾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较大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制约,因此,必须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大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逐步恢复污染海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环境纳污功能,才能有效提高渤海生态环境整体承载水平。
关键词 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状态空间评价模型;渤海;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X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2-0007-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2.002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斯·梅多斯等学者组成“罗马俱乐部”,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世界范围的资源、环境与人的关系进行评价,并预测到21 世纪中叶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为后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1]。著名经济学家Arrow与其他学者一起在《Science》上发表了《经济增长、承载力与环境》一文,在学术界和政界均产生了极大反响,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承载力相关问题的高度关注[2]。
我国专家学者于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对资源、环境和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1999 年王中根、夏军运用资源与需求的差量法对西北典型干旱区河流流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和预测[3]。2001年毛汉英、余丹林运用三维状态空间法表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4]。2009年付会探讨了海洋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和特征,指出海洋生态承载力由压力和承压两部分构成[5]。
综上所述,在海洋承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6-7]定义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在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能够承载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的能力,是承载体“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与承载对象“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耦合关系的反映。本文在定义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较为系统的指标体系,充分收集研究相关数据,采用毛汉英等人提出的状态空间法对渤海内主要海湾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分析。
1 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1.1 状态空间评价模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状态空间法应用于定量描述和测度区域承载力和承载状况。其本质是一种时域分析方法,通过状态空间的原点同系统状态点构成的矢量模来表示区域承载力的大小,不仅可以表征系统外部特征,更揭示了系统内部状态和性能[8]。
本文借鉴状态空间法研究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主要思路如下:
首先,选取若干能较好反映目标区域的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系统的指标,建立海洋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各指标在某一特定时段的理想值,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排序,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其次,计算状态空间中的点到坐标原点的矢量模,即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 of Marine Resources, Ecology and Environment,简称CMREE)的数学表达式[9]为:
CMREE=|M|=∑ni=1Wix2ir
公式中xir为各指标处在理想状态下的空间坐标值(i=1,2,...,n);Wi为各指标的权重;|M|为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矢量模;n为选取指标数量。
最后,通过比较不同状态下的矢量模值的大小来判断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状况。当CMREE>1,=1,
1.2 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1.2.1 指标体系的确定
要准确度量渤海内主要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状况,必须构建能有效反应渤海内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系统的指标体系。经实地调研及多重共线性分析,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召开专题会议,确定影响海湾承载力的四类指标,分别为:社会经济发展压力、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环境支撑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同时考虑到指标代表的信息以及指标间的相互关联性,最终选取了30项指标作为目标区域海洋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10](见表1)。
1.2.2 数据选取
渤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渤海内三大海湾(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区域跨行政区分布,部分数据无法直接获得,需要归纳、计算和整理,文中不一一列举。指标数据主要来源2005-2008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地方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中国环境统计年报、地方年鉴和地方志等资料,以及2009年环渤海实地调研获得。
1.3 理想值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1.3.1 理想值的确定
根据渤海湾区域的实际情况,结合该区域各地市相关规划,理想值的选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采用与发展阶段目标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作为理想值,如:水质综合指数、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无机氮和COD海洋环境容量等指标;二是参照国际和国内相似发展程度下的对应指标数据,以阶段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作为理想值。如:人口密度、GDP比重、第二产业比重、海洋产业总产值、废水排放总量、原油和天然气储量、海洋捕捞和养殖量、环保投资指数以及污水处理率等指标;三是结合SPSS差值计算阶段内指标实际值,如:海水养殖面积、码头长度、泊位个数、盐田面积等指标;四是部分指标在评价区间是固定值,采用其实际值作为理想值,如岸线长度、海域和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等指标。最终确定各海湾理想值见表2。
1.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11]计算各指标权重,经课题组研究人员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的问卷调查,对渤海内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分别构造判断矩阵,各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均小于0.1,说明各判断矩阵均具有满意一致性,权重的分配是合理的,类别层和要素层权重见表3。
1.4 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计算
为了消除不同指标量纲和数量级差对于评价的负面影响,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海湾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比值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承载力的贡献是正向的,称为正效应;对资源、生态和环境消耗的是负向的,称为负效应。
其数学公式如下:
正效应:rij=xijx′ij;
负效应: rij=x′ijxij
其中,rij为各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xij为各指标原始数据,x′ij为各指标的理想值。
按照状态空间法的海湾承载力(CMREE)公式进行计算,可得渤海内三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值。通过对目标层和四个类别层承载状况的分析,以期对渤海内三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2 渤海内三湾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及比较分析
2.1 目标层承载力比较分析
通过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及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到三湾区域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值(见图1)。截至2008年底,莱州湾海洋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最大,渤海湾和辽东湾承载力值略好于莱州湾,但是总体上三湾均处于超载状态。尽管三湾海洋生态承载状况存在一定的波动,但三湾承载状况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
2.2 类别层和要素层承载力比较分析
在三湾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目标层承载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复合系统的类别层,也就是社会经济发展压力、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环境支撑能力与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分别进行评价分析,从而找出引起三湾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更好地为三湾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2.2.1 社会经济发展压力承载状况
2005-2008年三个海湾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值在1.2-1.4之间波动,总体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辽东湾和莱州湾压力值呈快速下降趋势,从1.39下降到1.29左右;渤海湾压力值虽有波动,但趋势没变,压力最小值为1.29(见图2-A)。从要素层承载状况分析,三湾人口和环境压力较大,社会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主要由于2005-2008年三湾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其中,渤海湾区域GDP占
环渤
海区域比重接近20%,辽东湾区域海洋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30%以上。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COD、氨氮等污染物增加,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加重,海洋环境恶化等问题。同时,随着环渤海区域内辽宁“五点一线”振兴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蓝色半岛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三个海湾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增大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2.2.2 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比较分析
2005-2008年三个湾海洋资源供给能力值在1.5-1.9之间,三湾资源供给能力呈缓慢上升趋势(见图2-B)。其中,渤海湾供给能力最强,供给能力从1.56提高到1.85。辽东湾和莱州湾供给能力次之,在1.69-1.77之间。尽管三湾资源供给能力有提高的趋势,但资源存储量有限,长期看三湾海洋资源供给能力仍然存在较大压力。
从要素层承载状况分析,三湾旅游资源供给能力较弱,渔业资源和空间海域资源次之,油气资源相对较好。环渤海区域滨海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落后,因此2005-2008年三湾旅游供给能力相对较弱,随着旅游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预期旅游供给能力有提高的空间。尽管渔业捕捞量和养殖产量逐年增加,但近岸渔业资源几近枯竭,如不采取有力的渔业资源保护措施,海洋渔业资源供给有下降的趋势。2005年以来三湾油气资源供给能力明显提高,一方面由于渤海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油气资源储藏丰富,具有很强的油气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经济社会对石油、天然气资源需求的增加,导致油气资源供给能力的快速提高。但是由于油气资源储量是有限的,因此这种供给能力提高是难以持续的。
2.2.3 海洋环境支撑能力比较分析
2005-2008年三个湾海洋环境支撑能力值在1.1-1.3之间,三湾环境支撑能力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渤海湾支撑能力在1.17-1.23间波动,辽东湾从1.3下降到1.2左右,莱州湾从1.25下降到1.2左右。可以看出,尽管渤海湾和莱州湾环境支撑能力有波动,但总体下降的趋势是一致的,在海洋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前提下,三湾海洋环境支撑能力仍然存在较大压力。从要素层承载状况分析,2005-2008年渤海湾增加了环保投入比重,但水质状况仍较差,海洋环境容量趋于饱和。辽东湾和莱州湾环保投入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入海污染物总量有限,因此水质状况相对较好。三湾需进一步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从源头上控制住污染物入海总量,改善提升三湾的水环境质量。
2.2.4 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比较分析
2005-2008年三个湾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在0.9-0.95之间,三湾生物维持能力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其值偏低(见图2-D)。其中,渤海湾下降趋势较明显,维持能力从0.95下降到0.9,莱州湾次之,维持能力从0.95下降到0.92,辽东湾在0.93-0.95间波动。随着沿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带来近岸海域水质恶化的趋势,三湾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面临的压力可能长期存在下去。 从要素层承载状况分析,2005-2008年渤海湾和莱州湾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呈下降并趋稳态势,辽东湾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呈小幅波动上升趋势。生物多样性对海洋生态系统完整性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的强弱,因此应通过禁止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海总量,避免环渤海区域近岸海洋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2005-2008年渤海内三个海湾的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普遍偏低,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莱州湾综合承载状况最差。目前渤海内三个海湾均处于超承载状态,而生态环境的支持和维持能力尚显不足,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增大的状况下将会逐渐遇到较大的环境制约。结合类别层和要素层承载状况比较分析:渤海湾环境压力相对较大,辽东湾和莱州湾次之;辽东湾捕捞和养殖能力相对其他两个海湾较强;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油气资源供给能力较强,但本文油气资源储量指标数据由油气产量数据替代,因此这种供给能力的暂时提高是不可持续的;渤海湾水质状况在三湾中最差,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相对较高,但三湾生物多样性指数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针对以上分析结果,应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第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由粗放的海洋资源加工型向集约发展工业化方向转型,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借助环渤海区域强大的海洋科技资源,大力发展新兴海洋科技产业。
第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人的活动是环境压力的最终来源,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和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环渤海地区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更加凸显控制该区域人口增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中,渤海湾地区环境压力最大,控制人口增长刻不容缓。
第三,加大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将渤海污染防治和沿海陆域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实施渤海区域整体预防和治理,逐步恢复污染海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环境纳污功能[12],提高渤海生态环境整体承载水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eadows D H, Meadows D L, Randers J, et al., The Limits to Growth[M]. New York: U.Books, 1972.
[2]Arrow K, Bolin, Costanza R, et al. Economic Growth,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Environment[J]. Science, 1995, 268: 520-521.
[3]王中根, 夏军. 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J]. 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1999,(4):
9-12. [Wang Zhonggen, Xia Ju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Bearing Capaci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J].Journal of Changji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1999,(4): 9-12.]
[4]毛汉英, 余丹林. 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4): 549-555. [Mao Hanying, Yu Danlin. A Study on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Regional Carrying Capacity[J]. Advence in Earth Sciences, 2001,(4):549-555.]
[5]付会. 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Fu Hui. Research on Marin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D]. Qingdao: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9.]
[6]韩增林, 狄乾斌, 刘锴. 海域承载力的理论与评价方法[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1): 1-5. [Han Zenglin, Di Qianbin, Liu Kai. Rearch on the Theories and Assessment Method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Marine Region[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6,(1): 1-5.]
[7]刘康, 韩立民. 海域承载力本质及内在关系探析[J]. 太平洋学报, 2008,(9): 65-75.[Liu Kang, Han Limin. A Further Look into the Nature of Sustainability of Territorial Waters 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 Concerned[J]. Pacific Journal, 2008,(9): 65-75.]
[8]狄乾斌.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Di qianbin. Theory, Method and Case Studies of Marine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 Dalian: Liao Ning Normal University,2007.]
[9]王开运. 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系统与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6, 16-17. [Wang Kaiyun. Composite Model System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M].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7: 6, 16-17.]
[10]谭映宇. 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Tan Yingyu. Carrying Capacity of Marine Resources,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ohai Bay Rim[D]. Qingdao: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0.]
[11]熊永柱.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广东省为例[D]. 广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Xiong Yongzhu. Study on Assessment Model of Coastal Zon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China[D]. Guangzhou: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12]刘容子, 吴姗姗. 环渤海地区海洋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129-131. [Liu Rongzi, Wu Shanshan. Studies o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Marine Resourc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Bohai Rim Area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 129-131.]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Marine Resources,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Three Bays of Bohai Sea
TAN Yingyu1 ZHANG Ping2 LIU Rongzi2 ZHOU Lei1
(1.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Zhejiang 310007, China;2.China Institute for Marine Affairs, Beijing 100860,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establishes an evaluation system of indicators for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marine resources,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MREE) to improve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state of marin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for Bohai Sea, and also meet the urgent need for more effective way in using and exploiting the marine resources. It gets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s for three bays in Bohai Sea by running StatusSpac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bays were all overloaded from 2005 to 2008. Additonally, Laizhou Bay took the most pressure and the CMREE was relatively low, Bohai Bay and Liaodong Bay were relatively good. By analyzing, marine resources,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these three bays of Bohai Sea will be the most seriously restrictive factors for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CMREE for the whole Bohai Sea is restructuring industries, promoting the circular economy, controlling the population growth, implementing the marine governance, strengthening the ecological recover, and gradually recovering the marine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nvironmental capacity.
Key words carrying capacity of marine resources,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MREE); StatusSpace Evaluation Method; Bohai Sea; comparative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