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阻塞症状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道阻塞症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临床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1]。上呼吸道任何一个部位的阻塞性病变都可致OSAS。婴幼儿OSAS的症状包括打鼾、无法仰卧睡眠、生长缓慢等常见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尿床、睡姿异常、夜间多汗、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表现,对儿童发育有严重危害。OSAS不仅仅是呼吸系统疾病,而是涉及多器官、多系统、多学科的疾病[2]。为了防止出现严重OSAS并发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文中,笔者对该病进行了详细临床分析,现将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该病诊断标准。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4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7.9±2.3)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患儿就诊时主诉为睡眠过程中呼吸不畅、鼾声粗响、憋醒、呼吸道反复感染等症状。对120例患儿进行睡眠时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速率及心率进行监测(使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心肺血氧饱和度监护仪进行监测),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查。
1.3 诊断标准 国内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对该病的诊断标准,一般来讲以AH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即指睡眠呼吸暂停不超过5次,呼吸暂停≥10s,伴血氧饱和度下降≥4%作为标准[3]。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 果
在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儿中,大部分患儿在睡眠时伴有粗响的鼾声。当患儿呼吸道感染时,鼾声会有所加重,多数患者在睡眠时会出现呼吸变浅或呼吸暂停,当患儿呼吸变浅后,血氧饱和度也会随之降低,扁桃体肥大81例,腺样体肥大64例,其他还有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佳等表现。详情见表1。除此之外,有17例患儿心电图异常,9例患儿有高血压,16例患儿脑电图异常。
表1 120例患儿的症状和体征[n(%)]
3 讨 论
根据多数临床研究表明,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的肥大能够使上气道受到阻碍,导致患者在睡眠时呼吸困难,有时候因为口咽部的干燥现象,患儿张口进行呼吸,使抵抗力减弱,极易引发上呼吸道的感染。当患者上呼吸道发生感染时,咽部的淋巴组织会进一步地增加,导致腺样体、扁桃体更加肿大,同时加重患者的呼吸道阻碍现象,加重病情,难以缓解[4]。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的特点主要为睡眠时鼾声粗响、腺样体和扁桃体肿大及呼吸道反复感染,除此之外,患儿还有尿床、睡姿异常、夜间多汗、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表现,并可出现注意力多动、不集中、神经行为改变、学习成绩下降、认知障碍等,如果长期发作可有高血压、生长发育迟滞、右心衰竭、心脏扩大及肺心病等体征,对患儿的健康发育具有重大影响[5]。该病不仅仅是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在临床上为了防止出现严重OSAS并发症,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使其健康成长。本文中,通过临床诊断,120例患儿中89.17%睡眠时鼾声粗响、82.50%睡眠时有呼吸不畅,67.50%的患儿出现扁桃体肥大、53.33%的患儿出现腺样体肥大。除这些主要症状和体征外,患儿还出现了头痛、乏力、遗尿、营养不良、肥胖和喉软骨软化等症状。通过临床诊断,对患儿的病情有了详细的了解,对其后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进行临床分析,能够了解患儿的病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对患儿进行手术,减轻患儿的痛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熊小茜,陈晓玲.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18例围术期护理[J].贵州医药,2013,37(11):1049-1051.
[2] 许志飞,申昆玲.儿童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关系的新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3,21(1):9-11.
[3] 潘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实用医药,2011,23(3):223-224.
篇2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 儿童 心肌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又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是由于上呼吸道持续部分阻塞或间断完全阻塞,引起呼吸道低通气或通气暂时停止,导致睡眠和呼吸质量下降而形成临床综合症。是儿童常见的问题。我们对4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憋气、打鼾、鼻塞的患儿动态观察手术前后心肌酶变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集2007年全年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儿童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3-9岁36例,10-15岁12例:病程在2周-6个月17例,1-2年26例,3-5年5例。
1.2 症状及体征 反复咽痛10例:反复咽痛伴发热15例;反复咽痛伴睡眠打鼾、汗多、头疼6例;反复咽痛伴发热及打鼾、白天头疼、精神不振7例;打鼾憋气、白天嗜睡7例;持续性睡眠打鼾、记忆力下降1例;右侧颌下疼痛1例;鼻塞1例:扁桃体Ⅱ度2例;Ⅱ度19例;III度16例(其中扁桃体腺样体同时肥大9例)、单纯腺样体肥大2例(扁桃体己摘除)。
1.3 入院后常规做心电图、血常规、胸透或胸片、心肌酶、14例做腺样体及扁桃体CT;住院期间给与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使咽痛发热等症状控制后请耳鼻喉科会诊,符合手术要求的转耳鼻喉科行摘除扁桃体及腺样体术治疗。
1.4 实验室检查;心肌酶采用罗氏(ROCHE)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参考范围:谷草转氨酶(AST)<381U/L;肌酸激酶(CK)<1701U/L;乳酸脱氢酶(LDH)135-2141U/L;α-羟丁酸脱氢酶(HBDH)72-1821U/L)。结果;心肌酶2例正常;单纯的乳酸脱氢酶(LDH)轻度增高18例、中度增高13例、重度增高15例(其中即有LDH及CK增高1例:同时伴CK、LDH、HBDH增高3例;LDH及HBDH增高4例;CK、AST增高1例)。做腺样体及扁桃体4例(其中3例正常;5例扁桃体肥大、咽腔通畅;6例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咽腔变窄伴上颌窦炎。1例鼻内镜检查示咽部有一软组织淋巴组织团块、隆起2cm、厚度1.5cm):胸透20例正常:胸片21例正常;5例示肺炎:2例示支气炎。心电图42例正常;5例窦性不齐;1例窦性心动过速:血常规42例正常;1例白细胞增高;1例中性增高;4例轻度贫血(9-11g):48例其中36例做病理检查,结果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腺样体肥大28例(其中有4例示脓肿形成);单纯慢性扁桃体肥大7例;腺样体肥大1例。
2 治疗
48例在住院期间均给予营养心肌治疗一周,单纯慢性扁桃体肥大7例:腺样体肥大1例择期手术。其余40例控制感染后转入耳鼻喉科,行腺样体及扁桃体摘除术。
3 结果
摘除腺样体及扁桃体后大部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睡眠中打鼾、憋气症状消失,精神好、性格活泼、注意力集中、一个月后复查心肌酶正常。随诊376个月从学习能力、体格、记忆力增强。45例小儿未患呼吸道疾病。
篇3
呼吸困难,原来是痰液阻塞了气道
其实慢阻肺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因为呼吸道被过多的痰液堵塞,使气道变得狭窄,呼吸就会困难。痰液堵塞气管,会造成换气障碍,残气滞留在肺中排不出,新鲜空气就进不来,造成缺氧。
痰液含大量致病菌,在肺部往往引起炎症反复感染,炎症会刺激呼吸道分泌更多痰液,其结果是痰液越积越多,症状越来越重。如果痰液得不到清除,这些症状就会长期伴随慢阻肺患者,并且逐年加重,最后发展为严重的肺心病,危及生命!
过多的痰液有什么危害
痰液长期淤积在呼吸道,就会刺激患者经常咳嗽,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痰液堵塞气管,造成通气障碍,患者表现为喘;由于缺氧,患者会感觉憋。缺氧还会导致头晕、耳鸣、四肢软弱无力、记忆力下降等;长期缺氧会引起免疫力低下。
目前几种治疗方法比较
传统药物治疗 主要有消炎、扩张支气管、稀释痰液等方法,这些方法对急性呼吸道炎症有一定疗效,但对慢性患者,效果会越来越差。因为这些方式都依靠自身的呼吸道表面纤毛摆动,将痰液运到主支气管,再排出体外。但慢性患者的呼吸道表面纤毛受损,无法顺利排痰,使痰液总排不净,用药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痰液依然淤积在呼吸道,长期用药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差。
制氧机 能使人吸入更多氧气,短期内确实能改善缺氧状况,但制氧机并没有解决气管内痰液淤积的问题,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
吸痰机 只是帮助患者主支气管被动排痰,它无法吸出细小支气管内的痰液,淤积在细小支气管内的痰液仍然不能清除。
物理疗法 是一种最新方法。目前,同心众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清肺仪就是运用物理疗法,它能将肺部深处的痰液也逐渐排出,实现自主呼吸。该物理疗法方便、安全、有效而且无副作用,也是目前慢阻肺疾病的治疗方向。
什么是物理疗法
篇4
关键词: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工业化的进程,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急剧增长,采用有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治疗,可以达到缓解支气管痉挛、稀化痰液、控制呼吸道感染的作用。由于雾化吸入具有药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较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雾化吸入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尤其是有氧雾化吸入。笔者自2014年1月使用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及普通有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发现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吸入能减少院内感染,节约氧资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呼吸内科2014年1月~12月患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65~89岁,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普通有氧雾化吸入器吸入方法 将超声雾化吸入器装置接入普通用氧装置的氧气湿化瓶的出口,将氧流量调节为4~6L以上即可。雾化治疗1~2次/d,20min/次。
1.2.2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吸入方法 将超声雾化吸入器装置直接接入改良式多功能用氧装置(将专用用氧湿化水配送的用氧装置取下湿化瓶即可,以下同)的氧气出口即可,将氧流量调节为2~4L左右即可。雾化治疗1~2次/d,20min/次。
1.2.3普通有氧雾化吸入器与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的对比,普通有氧雾化吸入器是使用普通用氧装置。而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是使用专用用氧湿化水的用氧装置,只是不通过湿化瓶而已。
1.2.4指标观察与方法
1.2.4.1血氧饱和度 在每次雾化吸入结束时进行检测。采用床边多参数监护仪,将感受器固定于患者右手中指处测量。
1.2.4.2呼吸道刺激症状 患者无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是轻微的刺激症状记录为不明显,有明显刺激症状记录为明显[1]。
1.2.4.3排痰情况 给予雾化吸入后立即叩背,叩背后立即有痰液咳出记录为容易,叩背后不能立即有痰液咳出或是很费力才有少量痰液咳出记录为不容易。
1.2.4.4院内感染 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w内,观察有无院内感染。
1.2.4.5用氧情况 对普通有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及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时的氧流量进行记录。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对比,见表1。
2.2两组患者呼吸道刺激症状发生率对比,见表2。
2.3两组患者排痰情况对比,见表3。
2.4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对比,见表4。
2.5两组患者雾化耗氧量对比,见表5。
两组患者五项指标结果表明,采用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与实施普通有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在血氧饱和度、呼吸道刺激症状及容易排痰方面没有差异,院内感染、需要氧流量方面,采用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院内感染少于实施普通有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实施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的需氧量明显低于实施普通有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
3 讨论
3.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基本是年老体弱,反复发作住院治疗,机体抵抗力较低,是发生院内感染的易感患者群。采用普通有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整个装置的湿度增加,又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发生,而采用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降低了整个装置的湿度,从而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3.2通过两组患者用氧量的对比,可以发现采用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是耗氧量较少,一般在2~4L左右,是因氧气直接从流量表进入雾化装置,不象普通有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时,氧气从流量表进入湿化瓶,再由湿化瓶进入雾化装置, 经过的环节较多, 损耗的氧气量较多。
3.3采用改良式多功能用氧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操作简单,密闭性好,不漏氧气,节约氧资源,不用湿化瓶,减少清洗消毒的人力成本及材料成本,且降低院内感染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篇5
【关键词】 临床路径; COPD急性期患者; 呼吸道雾化吸入
中图分类号 R56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10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经常急慢替出现,患者急性发作时,常需及时治疗[1]。近几年来研究表明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可以很好的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时的临床症状,兴起了许多治疗药物通过雾化吸入方式治疗[2]。笔者所在医院近期就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9例COPD急性期患者,诊断标准按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诊治指南。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7~72岁,平均(60.6±6.4)岁;病程1~10年,平均(3.12±0.68)年;吸烟5年以上患者26例,5年以下患者9例。对照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55~75岁,平均(61.3±5.7)岁;病程1~10年,平均(3.56±0.65)年,吸烟5年以上患者24例,5年以下患者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吸烟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COPD急性期,两组患者均口服的β2受体激动剂以及氨茶碱缓解症状,每日低流量吸氧10 h以上,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雾化吸入护理路径:对照组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急性发作症状,间断采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疗法,每日3次,每次2 mg;试验组则采取新临床路径的雾化吸入护理:护理人员按疗程为患者连续雾化采取吸入疗法,1个疗程5 d,同样采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每日3次,每次2 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包括急性症状发作次数、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肺功能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咽干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雾化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试验组患者病情的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种护理方式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86%,对照组为20.5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920,P=0.0869)。
3 讨论
COPD是临床常见病症,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吸烟、空气污染、小气道感染、尘肺等有关,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容易反复,治疗不及时,极易引起患者肺功能障碍、肺气肿、肺心病等,甚至肺功能衰竭[3]。临床上发现COPD患者急性期采用雾化药物吸入治疗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在临床上应用范围比较普遍[4]。雾化药物吸入疗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呼吸道雾化吸入治疗较口服治疗起效快,而且疗效确切,同时还较好的避免了应用激素出现的不良反应。常用的雾化吸入治疗药物种类也比较多,比较认可的配方就是布地奈德联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治疗[5-6]。
而就雾化吸入的方式,临床上常采用间断的雾化吸入方式,一般患者出现急性症状时,就会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快速缓解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症状缓解改善时就会暂停该治疗方法改为药物口服[7-9]。此次研究了按疗程雾化吸入疗法对于COPD急性期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经雾化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试验组患者病情的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按疗程的连续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而且不增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峰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疗效观察与护理[J].河北医药,2011,33(16):2551.
[2]王荣琴.侧卧位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2):25-26.
[3]敬仁芝,罗婷.喘可治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观察[J].全科护理,2011,9(26):2354-2355.
[4]王冬冬,吴国荣.COPD急性期患者呼吸道雾化吸入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35):113-114.
[5]徐盼.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疗效评价[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6]许宁霞,陈翠莲.COPD急性期患者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的观察及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0(5):106.
[7]李尚瑜.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COPD急性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8(5):184-185.
[8]杨琳.COPD急性期患者呼吸道雾化吸入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1):123-124.
篇6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003-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发病率很高并且影响多器官功能的潜在致死性疾病。患者大多存在上呼吸道狭窄及通气障碍,从而并发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左心衰竭等严重的呼吸及循环系统异常。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是治疗OSAHS的一种方法。本科室2012年2月至2013年8共收治90例患者,予以UPPP术,术后带经鼻气管插管或者经口腔气管插管回重症监护病房的有75例, 术后加强护理观察,重点是呼吸道意外观察。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5例患者中,74例为男性,1例女性,年龄20~61岁。根据呼吸紊乱指数及夜间睡眠时的最低SaO2分度,35例为中度,40例为重度。全部患者在全麻下行UPPP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予抗炎、消肿、止血等治疗,加强对呼吸道观察及护理,保证患者顺利康复。
1.2 方法
对75例UPPP术患者术后在气管插管、创面出血、咽组织水肿、咽痛、舌后坠等方面问题,采取了各项护理措施,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及心理辅导。
2 护理观察
2.1 气道观察
呼吸道意外是引起UPPP术后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主要与全麻插管引起的喉水肿、麻醉复苏不全过早拔管、术后咽腔局部肿胀压迫、过度使用镇静剂等有关。如何保持气道通畅是护理的重点,必须加强呼吸道护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效防止痰血痂形成,预防肺不张。气管插管要保持其位置的准确性,定时向气管内湿化,稀释痰液利于排出,可用生理盐水+糜蛋白酶,或抗生素等,也可将抗生素、痰液溶解剂加入雾化器中。定时气管内吸痰,吸痰前后吸入高浓度氧气,注意吸痰插入深度、持续时间、动作轻柔等。严格床头交接班,注意和分析上一班做过的处理,能预见性的发现一些问题,特别是患者呼吸音的变化,呼吸频率的变化,以及患者频繁表达出的相同的主诉,比如患者老是间歇性的诉说胸闷,胸痛,并且频率较高,间歇时间越来越短,如果这时兼发现患者呼吸音变重变深,呈吼鸣状甚至接近鸡鸣样,但是发现血氧饱和度在持续低流量给氧状态下又是正常的,应考虑气管插管是不是部分堵管了,此时应尽快吸出气道分泌物,使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从而解除因带管部分堵管导致胸闷胸痛不适,如果血痂痰痂已形成,并且不能吸出,患者完全清醒,创面又无渗血,应考虑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拔管时机应权衡患者个体呼吸道情况,拔管过早患者未清醒易致呼吸道意外,充分苏醒后再拔管至关重要。拔管后鼓励其咳嗽咳痰,并予以面罩吸氧防止低氧血症,严密观察并作好重新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30例持续气管插管患者在整个通气过程中无任何意外情况发生,均在术后24h内拆除气管插管,拔管2h后护送回普通病房。
2.2 出血护理
此手术创面较大,局部无法采取压迫止血,存在着术后出血、窒息的危险。痰中带有血丝表示少量渗血,吐出满口鲜血表示创面出血,常规颈部冰敷,术后4h口含冰块置口咽部,每隔1~2min更换头位。及时吐出口腔分泌物与融化的冰块,每30min重复一次[5]。利用冷的生理反应使血管收缩,减少创面出血,术后6h进低糖冷流质。手术当天禁止漱口,防止出血。本组患者有3例术后1h有出血现象,即刻采取止血措施,吸出口内血性分泌物,找到出血点,用3%双氧水棉球压迫,再用1%呋麻液喷洒,配合止血药使用,加强颈部冰敷,30min后出血止。
2.3 咽喉部水肿与疼痛护理
UPPP术是通过切除扁桃体、部分软腭、腭舌弓、腭咽弓并行悬雍垂成形来扩大咽腔。术后咽壁局部组织水肿明显,咽痛剧烈。术后是否使用镇静剂目前仍有争论,因镇静剂抑制上气道肌肉活动,增加气道阻塞的趋势,应慎用[6]。2003年曾有1例使用镇静剂而导致窒息的报道[7]。因此,临床上采取以下方法可减轻咽壁水肿,减轻咽痛:(1)雾化吸入:用生理盐水5ML+布地奈德2ML雾化吸入,2次/d,20~30min/次。连续5~7d。(2)冷的刺激:口含冰块,进冷流质,也可进少量冰淇淋以减轻疼痛。护士必须鼓励患者进食,告之进食的重要性,指导进食的方法。对无法合作的患者增加输液量补充需要量。对减轻咽痛效果评价可采用症状评分的方法来判断,根据治疗前后症状记分确定疗效。症状评分:1分:疼痛无减轻,不愿进食及说话,拒绝进食;2分:疼痛减轻,说话、吞咽时疼痛可以忍受,可进少量流质;3分:疼痛明显减轻,说话、吞咽时少许疼痛,可进全流质。结果:40例得3分,30例得2分,5例得1分。
2.4 护理
OSAHS患者的症状与睡眠姿势关系密切,正确的卧位可减轻症状,侧卧位睡眠可防止咽部软组织和舌体后坠堵塞气道,减轻胸部和颈部脂肪对气道造成压力,从而有助于减轻症状,甚至防止呼吸暂停。多数患者仰卧时鼾声与呼吸暂停加重,而侧卧时症状明显减轻。要改变习惯了的仰卧位睡眠,一般比较困难。临床上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一种在睡衣背面缝上一兜儿,在里面放乒乓球,穿上这种睡衣入睡可以防止仰卧位睡眠。另一种方法是自制三角立体海绵垫,垫于肩背部入睡。上述方法均可避免仰卧位姿势。本组55例通过此护理,堵塞症状明显缓解。
3 讨论
UPPP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显著。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本组75例患者术后在气管插管、创面出血、咽壁组织水肿、咽痛、舌后坠等问题上采取的各项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痛苦,防止了呼吸道意外的发生,使患者于术后顺利、迅速地康复,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白霞, 沈毅. 减少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并发症的临床探讨. 浙江临床医学, 2005, 7(2): 169~170.
[2]尼冬林. 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6例疗效分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 6(2): 59~61.
[3]张朝晖, 陶宝鸿, 蔡志毅. 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处理. 浙江临床医学, 2006, 8(2): 128~129.
[4]陈方娟.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 中国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19): 1782.
[5]沈春新, 田沈平, 孙玉梅,等. 口含冰块及低糖饮食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后不适. 护理杂志, 2003, 20(3): 9~10.
篇7
【关键词】吸入雾化治疗;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46-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以慢性呼吸道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发病过程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均会释放组胺导致腺体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强等造成气管收缩、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等。呼吸道炎症可导致呼吸道阻塞及高反应性;呼吸道炎症可导致气流不畅,若气流不畅呈进行性发展则会加重阻塞。临床治疗疾病急性加重期主要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氧疗及机械通气等。糖皮质激素在疾病资料过程中疗效显著,但对于给药途径、剂量及具体治疗时间临床仍存在异议。本实验为研究吸入与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与意义,特选取5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实验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1年12月本院呼吸科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所有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值百分比低于50%且用力肺活量小于70%。治疗前3个月为使用糖皮质激素。排出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出精神障碍及意识模糊患者。按照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吸入组和系统组,各25例。吸入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60-78岁,平均(69.1±8.9)岁;系统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65-80岁,平均(72.6±7.3)岁。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菌治疗(左氧氟沙星0.5 qd)及扩张支气管治疗(特布他林5mg+异丙托溴铵按0.5mg 雾化吸入 q8h)。吸入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布地耐德混悬液2m q12h)。系统组予静滴甲泼尼龙40mg q12h 3天,再给予口服甲泼尼龙 12mg q12h。两组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给药,1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后的不同疗效。
1.3 疗效观察[2] 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症状缓解时间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疗效判定标准包括:(1)显效:治疗后不适症状消失,肺部CT正常,血气分析值PaO2 10.6-13.3Kpa、PaCO2 4.67-6.0Kpa,生化指标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后不适症状基本消失,肺部CT及血气分析值PaO2 9.0-10.6Kpa、PaCO2 4.67-6.67Kpa,生化指标基本正常;(3)无效: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未消失或加重,肺部CT及生化指标异常,甚至死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每组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1.两组患者不同方式给药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系统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吸入组患者(P
2.两组患者不同方式给药后治疗效果比较 系统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优于吸入组72.0%,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效果较好(P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升高。诸多心、肺系统疾病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甚至威胁着生命安全。COPD是目前临床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3]。发病过程中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蛋白溶解酶及白三烯等介质导致气道腺体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粘膜充血水肿等从而导致结缔组织破坏,气道高反应增高,气道收缩等严重后果。临床目前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主要可通过腺苷酸环化酶增强β受体激动剂的效应并舒张支气管;同时还能够通过磷酸酯酶A2抑制剂阻断或抑制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并由此介导的炎症反应。临床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观察发现,疗效能够在短时间内出现并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评分。可能与药物对抗渗出及水肿有关。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支气管壁水肿及粘液分泌,还能够促进支气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及炎性递质的释放进而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肺过度充气最终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吸入药物尽管能够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但由于剂量与吸入方法等原因,吸入药物不能及时控制支气管壁的渗出与水肿,作用没有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全面与可靠。本研究分别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和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结果显示:治疗后肺功能等指标及总有效率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盂晓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进展[J].山西医疗杂志,2010,39(12):1137-1139;
篇8
临床研究发现,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睡觉时出现呼吸浅慢或暂停、心律不齐等症状时,其体内的血氧饱和度会下降,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升高,这会导致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而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是引发其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能促使人体内的肾素释放增多,从而可导致血压升高)。另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引起的人体慢性缺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可导致其血压的持续升高。而高血压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塞、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多种疾病。因此,人们应积极地预防睡眠性高血压的发生,那些患有该病的患者应积极地进行治疗。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睡眠性高血压呢?
一、预防
1.睡眠性高血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该病患者在睡觉时可取右侧卧位。这样可减轻或消除其气道阻塞的症状。另外,该病患者在睡觉前不要吸烟、喝酒,尽量不要服用安眠药。
2.睡眠性高血压患者应及时减肥。由于肥胖者颈部堆积的脂肪可对其气管形成压迫,同时过多的脂肪又限制了肥胖者胸廓的呼吸运动。因此,该病患者应积极地进行减肥,以避免呼吸功能受到影响。
二、治疗
1.可进行正压通气治疗。症状较轻的睡眠性高血压患者可通过睡眠监测对其睡眠缺氧和睡眠高血压做出明确的诊断,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压通气治疗(即使用呼吸机治疗)。
篇9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脑心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563 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其患病率高,且一旦患病,不容易治愈,所以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患者的病情也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所以,稳定期的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作用举足轻重。本研究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脑心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稳定期患者。100例患者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42岁~78岁(57.36岁±3.51岁);病程3年~12年(8.31年±1.26年)。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4周以内未出现急性症状,按病情轻重程度分级:轻度32例,中度42例,重度26例。所有患者排除肺部器质性损伤的情况,均未见严重的心、肾等严重并发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轻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常规治疗,戒烟,并尽量远离烟尘比较严重的区域,保证呼吸道畅通,避免发生呼吸道污染。给予患者呼吸训练,必要时给予家庭氧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脑心通药物治疗。选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剂吸入给药,该药物由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两种组分组成,患者每次1吸,一日2次,单次给药剂量相当于吸入沙美特罗50 μg,丙酸氟替卡松250 μg。患者吸入时保持上体直立,首先尽力呼气,然后尽力吸气的同时将药物吸入,吸入后作短时间屏气,使药物能充分吸附吸收,之后可漱口并少量饮水,口服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日。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口服药物治疗,每次0.1 g,每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开始治疗前通过肺功能监测仪测定两组患者1 s用力呼气容积(吸气至肺总量位后1 s之内快速呼出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另外记录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所有患者在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每次测定都进行3次操作,在排除偶然误差的情况下取其平均值为最终测定数值。结束治疗后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中再次出现急性症状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2 结 果
2.1 肺功能指标比较 对照组仅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 急性复发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4%,对照组9例复发,复发率1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流受限,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是肺部吸入的有害气体或者是有害颗粒被认为是疾病发生的一大诱因。另外,该疾病与由各种原因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很大关系,肺部及呼吸道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导致诸如纤毛功能失调、黏液分泌异常、气道受阻,严重的会出现肺部器质性病变,病死率比较高[4,5]。该疾病发病一般分急性期和稳定期,急性期一般患者症状比较突出,在急性期过后,患者会进入一个症状相对微弱的稳定期,患者在稳定期主要是出现咳嗽、喘息、气短等轻微症状,但是患者该阶段肺部功能会出现缓慢下降的情况,所以处于稳定期的患者仍需要接受有效的治疗,防止肺功能缓慢的退化,并且避免病情再次反复,急性发作。
沙美特罗是一种有效的气管扩张药,属于β2受体激动剂,其具有见效快,作用明显、作用时间持久的特点。其主要作用机制为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特异性结合,兴奋该受体的同时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起到舒张呼吸道平滑肌的作用。研究发现,其能显著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稳定期患者急性复发的可能。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能通过与特异性受体形成复合物,改变基因的转录过程,从而发挥其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起到缓解炎性症状的作用。两种药物合用,分别针对呼吸道平滑肌以及炎症反应发挥作用,共同起到治疗效果。另外,糖皮质激素还能增加呼吸道黏膜β2受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使丙酸氟替卡松能间接增加沙美特罗的效果,起到协同作用,显著提高疗效。另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属于局部给药系统,能在很好的增强吸收的同时降低全身性不良反应,局部发挥治疗作用。
脑心通一般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其主要含有黄芪、丹参、当归、赤芍、川芎、全蝎、地龙、水蛭等中药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年龄相对较大,多为中老年患者,鉴于病情转入稳定期,且为慢性疾病,脑心通的使用,可有效防治患者有可能出现的心脑并发症,对病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另外,近些年研究显示[9],脑心通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对病情的治疗大有裨益。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脑心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其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监测数据有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均明显较高,且其稳定期的急性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说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脑心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森华.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5455.
[2] 罗文.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应用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5):502504.
[3] 王瑾.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8):12121214.
[4] 任益江,陈金余,楼祥云,等.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491350.
[5] 王洪源.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COPD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2):164167.
[6] 刘贤兵,陈传辉,张伟,等.圣乔治呼吸问卷在评估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1,40(10):939941.
[7] 张君利,王春,徐杰,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对急性加重期血气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21):12851286.
篇10
犬的支气管炎
支气管病是一种呼吸道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引起患犬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反复发作,多在夜间或清晨发病。症状时隐时现,可以持续几分钟或者数天,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对于犬来说,支气管疾病发病突然,治疗时间较长,并且在为犬治疗的这段时间主人也是身心疲惫。
其实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
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骤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亦可发病;粘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粘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同时一些过敏因素也可能导致支气管炎的发作。
支气管炎的分类
犬的支气管炎主要分为三大类: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在发病前无支气管炎的病史,即无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病史。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快,开始为干咳,以后咳粘痰或脓性痰。常伴胸骨后闷胀或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多在3~5天内好转,但咳嗽、咳痰症状常持续2~3周才恢复。
慢性支气管炎多数起病很隐蔽,开始症状除轻咳之外并无特殊,故不易被主人所注意。部分起病之前先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喉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病史,且起初多在寒冷季节发病,以后症状即持续,反复发作。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痰一般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严重时粘稠,痰量增多,粘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剧咳而痰中带血。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呼吸困难:早期患犬可有胸闷甚至窒息感,不久出现呼吸困难,并带有哮鸣音(如吹哨声)。患犬呈现端坐姿势,头向前伸,用力喘气。发作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一般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这种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类型,临床上称之为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出现湿性音,查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本病早期多无特殊体征,在多数病畜的肺底部可以听到少许湿性。
毛细支气管炎常常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常伴中、低度发热。病情以咳喘发生后的2~3天为最重。咳喘发作时呼吸浅而快,常伴有呼气性喘鸣音即呼气时可听到像拉风箱一样的声音,每分钟呼吸50~70次,甚至更快,同时有明显的鼻翼扇动。严重时可出现口周紫绀,可合并心力衰竭、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呼吸性酸中毒等酸碱平衡紊乱。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
专业宠物医疗机构为犬提供的系统检查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有复发而难以彻底根治的疾病之一。在治疗上应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在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有喘息时,给予解痉平喘的治疗。临床缓解期应加强锻炼,增加体质,提高抵抗力。
人工诱咳阳性
在体格检查方面,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可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肺部常有散在的干、湿罗音。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发作期,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和呼气延长,如伴有感染时,罗音增多。
细菌和病毒培养
通过痰涂片做出的培养检查,可在显微镜下清晰的找到肺炎球菌等致病菌。药敏的培养能减短疾病的治疗时间,恢复动物的健康。
血常规化验
血常规一般无异常变化,只有在急性发作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以偏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气一般会有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心酸中毒。
胸部X线检查
可见肺纹理增粗,增多,以双中、下野为著。继发感染时,肺纹理紊乱、粗糙或有小斑片状阴影,且多位于纹理远端,形态不规则,以两肺中、下肺野内侧多见。这是由于细支气管发炎,管腔物阻塞所致。
针对老年犬的检查
在针对老年犬的检查和治疗时,还要特别注意肺心病,最好对其心电图和血压都做详细的检查。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肺泡壁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加上管腔狭窄和痰液阻塞,呼气不畅,故可发生阻塞性肺气肿。
支气管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症严重时可蔓延至支气管周围的肺组织中,患者有寒战、发热,咳嗽增剧,痰量增多且呈脓性等症状出现。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X线检查后会发现两下肺叶有斑点状或小片状阴影。
支气管扩张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形成溃疡,管壁纤维组织增生,管腔或多或少变形,扩张或狭窄。扩张部分多呈柱状变化。百日咳、麻疹或肺炎后所形成的支气管扩张常呈柱状或囊状,且较慢性支气管炎所致扩张为严重。
控制感染
根据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视病原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轻者可口服,较重用皮下或静脉滴注抗生素。
药物控制
常用的针对支气管疾病控制的药物有青霉素G,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能单独用窄谱抗生素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二重感染或产生耐药菌株。镇咳药治疗可选用氨茶碱、咳平、麻黄素等静脉注射。另外,针对厌食和脱水患病狗狗,必须进行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营养。
祛痰、镇咳
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祛痰药及镇咳药物,以改善症状。常用药物有氨溴索,止咳糖浆,琵琶止咳露也有一定效果。
解痉、平喘
常选用氨茶碱、特布他林等口服,若气道舒张剂使用后气道仍有持续阻塞,可使用皮质激素。
气雾疗法
气雾湿化吸入或加糜蛋白酶,可稀释气管内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目前超声雾化吸入有一定帮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释剂。呼吸困难者,可进行吸入氧气疗法。
犬支气管疾病的预防
1 预防感冒:避免感冒,能有效地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急性发作。
2 减少冷热温度及刺激性气味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反射性支气管痉挛,排痰困难,有利于病毒、细菌的生长繁殖,使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恶化。
3 休息:发热、咳喘时减少运动,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使病情加重,最好静下来,减少因运动带来的刺激。
4 慢性支气管炎如果防治不好的话,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肺气肿乃至肺原性心脏病。
5 积极控制感染:在急性期,遵照医嘱,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药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6 促使排痰:急性期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药物。对老年犬的咳痰或痰量较多的犬,应以祛痰为主,不宜选用强烈镇咳药,以免抑制中枢神经加重呼吸道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7 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一定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注意保暖。室内空气补充负离子。小粒径高活性的空气负离子能有效加强气管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影响上皮绒毛内呼吸酶的活性,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有效缓解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