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应对策略

现在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况仍不乐观,虽然高中生物也是高考的重要学科,但是很多学生对其不感兴趣。生物学科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我们生物老师要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学习心理,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生物学习

能力。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在的问题

1.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多课堂上都是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老师通常在课堂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讲课,但学生的收获甚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地听不懂课,随后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2.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生物教学中,很多老师只看重高考教学重点的讲授,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会对知识点尽可能详细地讲,让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考点。老师的出发点很好,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似乎掌握了较多的知识,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极其不利,也阻碍了我国素质教育的

开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1.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以往的教学课堂中,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中,只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才会对知识理解得更好。老师应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评价者。在课堂中,老师要科学地给学生分配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拿出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加大生物学习的力度,同时又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教学中。老师的作用就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讲解,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

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国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全方面能力。在生物教学中,老师要多组织一些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思维能力,只有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才会有意义,同时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更有信心。

总而言之,生物教学不能仅靠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要与时俱进,学习适应教育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物教学 问题 对策

初中生物是青少年学习生物的基础,对初中生物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因此,初中生物学习是学生学习生物的支柱与灵魂。现如今,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初中生物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的要求以及压力,并由此产生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只有对此解决,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生物的认知程度太浅

众所周知,对初中生物的学习是学生接触生物学习的基础,由于初中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对未知事情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在生物学习中,具备很高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生物实验之中,学生能够通过放大镜对生物现象进行观察与了解。但是,学生在生物实验的整个过程之中,往往只对表面现象过于关注,对生物实验中所包含的生物原理进行忽略,因此,学生对实验过于感兴趣,对实验中所产生的变化产生的认知程度比较浅。

(二)学生对生物学习中的抽象概念缺乏兴趣

生物科目是初中生步入中学后接触的新课程,一般而言,由于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在一开始对生物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对生物课本的新知识比较感兴趣,但是,随着课程的更新,在生物课程中出现大量的抽象概念,这种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属于真实事物,但是对于生物中出现的抽象东西无法使学生进行感受,比如克隆、染色体。除此之外,对于初中生而言,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强,在面对抽象概念的时候,很难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在降低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在下面听课、记知识点。这种填鸭式学习会导致学生形成被动的学习状态,在生物学习中过于被动,除此之外,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无法开发自己的潜在思维,遇到问题不会进行思考,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下降,学习的成果也无法得到提高。

(四)学生对生物学习局限于课堂

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其目标不仅仅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掌握,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各种名词进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物知识的学习中能够将生物体的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进行了解。因此,初中生物教学要结合理论与实践,在两者的有机结合中,促进生物教学的发展。但是,目前而言,生物教学仅仅是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教授,并没有进一步扩大教学范围,因此,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下降。

二、积极做好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举措

(一)培养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生物本质的了解

作为合格的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对生物现象的起因进行关注,对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利用显微镜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进行观察的时候,要想学生独自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方面是洋葱鳞片叶表皮没有展开;另一方面则是在制片的过程中没有将压片压好。与此同时,在同一个实验中,细胞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学生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因此,在通过实验中,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起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基本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养成正确思考习惯。

(二)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在生物学习中,如果学生不具备学习兴趣,那么对生物知识不会产生兴趣,甚至会对生物教师产生一定的抵制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生物教师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灌溉知识,那也无济于事,因此,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生物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那么就会主动了解生物知识,从而使自身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比如,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搜集教材中没有的生物知识,然后与学生进行分享。其中,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兴趣。

2.在生物课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将学生带入到实践之中,使学生了解到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

4.要认可学生、欣赏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使其拥有学习生物的自信,加大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喜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会遇到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会从根本上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生物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实验之中,在提高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顺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在不断完善初中生物教学的基础上,提高生物课堂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周万琴.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

[2]乔秀芳.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J].成功:教育,2013(3).

[3]王飞.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研究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篇3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外在实验条件制约,内在实验技能有待提高

在众多农村初中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学校似乎不太可能将有限的教育经费优先用于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建设,生物实验室的规划蓝图总是停留在承诺中,显现于建设图纸中,难以变成现实,仅有的实验室无非就是一间教室里摆放了若干标本。同时,由于在中考中,生物学科所占权重不大,还远不比物理,化学等学科,这客观上又造成了即使学校有了闲置资金,往往又会加强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的建设,诸如此类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建设。随着教育现代化口号的提出,社会逐渐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广大农村初中,学校生物室也逐渐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然而生物实验室虽然建成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很多农村学校由于缺乏科班毕业的生物教师(很多情况都是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即使学校给配备了象样的生物实验室,购置了用于生物实验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在真正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又出现了教师不能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生物实验的频率,实验随意性强;教师实验前准备工作粗糙,实验过程组织不严密,实验质量不高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实验过程表面热闹,实验最终目的难以体现

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活动的课程,无论是以往的教学大纲,还是新的课程标准都对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具体及明确的教学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包括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有关生物实验的技能达到熟练掌握程度,实现在教师指导情况下能独立完成文本中的一些小型实验;包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友好沟通,相互探讨实现对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生物现象等。但是,在农村学校生物实验课教学中,我们虽然看到了学生热闹参与实验的过程,但是,好奇心是主要原因;我们虽然看到了教师在课堂上顺利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但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没有落到实处。显然,生物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通过实验教学所达到的相关教学目的难以体现。

二、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13-01

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当前,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实验教学的进行并不是十分顺利。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三点问题。

1.1 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开展实验教学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发学生思维、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然而,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压制,不少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实验教学,不仅在教学中主动倾向于高考会涉及的内容,而且在实验教学中也只会草草带过或是只教学高考可能涉及的内容,更甚者直接敷衍了事。

1.2 实验教学模式低端。现今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由于受到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时都沿袭了传统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在新课改下,教学本应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全面围绕学生开展的一种行为。然而在当前的许多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课中,学生的主体性却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处处受限制,只能按照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在毫无弹性的教学框架内重复机械式的实验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重视,兴趣得不到激发,能力得不到培养,知识也得不到吸收。这样的低端的教学模式,只能拖学生的后腿。

1.3 学生实验能力参差不齐。在当前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必须要面对学生实验能力有较大差别的现实问题。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不同学校教师之间对生物实验的教学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差别。这样的差别直接奠定了学生在高中阶段生物实验能力上的差距。况且由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原因,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时,也会出现有的学生一点就通,而有的学生则始终找不到门路的情况。学生在实验能力上参差不齐的现实,无疑也给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教师要照顾全体学生,一方面又必须在规定课时内完成进度。这样的状况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不小难度。

2.改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三点对策。

2.1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去生物实教学验是一种模仿式教学,实验的材料、试剂都采用教材指定的,由教师课前准备好。实验时,学生完全按规定的步骤进行,简直是一个完全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没有给学生留下积极思维的空间和余地,没有学生的参与,实验就失去了存在的四价值。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然后让他们主动去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我们不妨按学生的想法来实验,这实际上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动参与实验的能力。当学生发现或做出新奇的实验时,会感到惊讶,甚至会高兴得叫起来,这种心理可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地去感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2.2 改变观念,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有效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成效,改变观念是第一步。要想让学生学好生物,光开展形而上学式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改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都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才是有效解决当前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根本方法。一个实验的全过程,应该包括实验设计、准备、操作、分析四个过程,其中实验分析过程应包括形成实验报告。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接触这四个过程,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选用这种仪器",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思索,当时的情况下"会怎么样""该怎么样"。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要养成重视观察、认真操作、细心探究的科学习惯。在进行实验设计思想教学时,还要注意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训练,特别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的研究,包括对学具教具的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制教具和学具的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教学。

2.3 结合教材,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有了正确的观念,还需要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予以辅助。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时,要充分结合教材,以教材为本,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同时,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必须释放课堂权力,让学生放手去操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成。某位教师在教学"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课时,以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核心,开展了一堂高效的实验课教学。教师在课堂一开始仅仅是说明了实验的目标和要注意的问题。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纷纷组成学习小组开始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并自行分析和解决,并鼓励不同小组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在最后的总结中,教师又要求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进行总结,共享实验心得,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充分掌握了实验步骤、要点,还加深了对于"血红蛋白"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这样的教学,不可谓不高效。

3.总结

总之,总结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活动框架,为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平台,强调探究并不反对验证,强化验证是为了更好的探究。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对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只有深入没有终止,以取得最优化的实验教学效果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在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中,还存有许多问题。然而,只要教师和学生能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真对待,那么问题必然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朱沈芳.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5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根本理念就是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当作是根本性的教学任务,高度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习目标,构建教学情境,把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贯彻到课堂中去,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总结和归纳,从而全面地凸显出生物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新课程;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38-02

高中生物教学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这门学科教学不够乐观,许多高中生对之不感兴趣。笔者认为,这跟高中生物教学水平与质量密切相关,只有大力提高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水平,才能指导高中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将厌学变成乐学。

一、目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冷落教材。在新课程中,生物教材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单独的封闭性整体,而是一种开放性和完整性的学科资源里的一个主要组成元素。部分教师完全忽略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顾及学生对生物教材课文的品读与理解,忽视现实地填补了别的方面中的内容,还自认为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抛离课本到网上去粘贴“宝贵资料”,让教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点缀,以至于让课堂教学丧失了认知之支撑。

2.把课堂对话变成了问答。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对话必须是教师和学生以课本内容为“话题”,一起去生成以及创造新的课文内容的一个过程,其中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和学生的对话。单从生物教学过程的层面上来讲,其倡导的是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以及互相获益,实则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而从教学的方法这一角度来说,其需要从以往课堂中的讲授法转变为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和互动,但在生物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生物课程导学案的运用活动中,有的教师将对话和问答进行对等化,仅仅是为问而问,大部分提出的问题都是在课文中能找得到现成答案的问题,没有实现对话可以起到的激发和启发作用,完全曲解了生物新课程中提倡的“对话”的意义。

3.重形式而轻实质。生物新课程中提倡的生生间的探讨和合作,所要求的是学生在生物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再围绕相应的问题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这便能有效增强生物课程教学的生命力。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当中,有的教师过分注重合作这一形式,导致很多交流内容还未经过一番深入思考,便将怎样划分小组当作中心环节,这样就让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方式仅流于形式。

4.实验课开设不足。生物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培养,但当前生物课程教学中实验课还明显不足,同时,实验室里面的硬件也无法满足生物实验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二、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的应对策略

1.转变观念,以生为本。在生物新课程中尤其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基本上是以“满堂灌”的形式来开展的,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显然,探究性学习就是要突显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身为教师所要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教师的关键任务则在于结合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目标,为学生构建起一个适当的课堂教学情境,将教学活动转变成教师引导之下的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全面发挥出自己的个性思维,挖掘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与学习,增强他们的生物综合素养。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增强其学习自觉性。

2.激发学生潜能,培养探究能力。思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关键意义,同时思考也最能够激发定向探索反射,而产生疑问。而学生浓厚的释疑、解惑的愿望是其自觉思考的内在驱动力,从存在问题到解释问题的这一过程,实则便是学生展开有效思考、深层次探索、统筹分析以及谨慎推理,应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过程。如此一来,对提升学生的智力、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能以及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有着关键的作用,并且这也是教师个人分析和讲解不能代替的。其实,身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更应该让学生会学,应该培养起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知识的能力。长此下去,通过兴趣来有效激发疑问,然后再灵活巧妙地诠释疑问,必定能够让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得到强化。

3.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让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得到有效拓展,这就需要学生实施创造性的学习。探究是一个非常好的创造性学习,其真正意义并不只是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并且还在于使学生懂得掌握科学的探索方法,使学生能够慢慢地养成科学探索态度、科学探究方法以及思维品质等。譬如,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倘若生物教师仅仅一味地根据教材来讲解基因工程的相关原理以及操作步骤,那么,学生的理解与记忆都将会是非常肤浅的,就算是牢记了,也不过是对知识内容的一种“囫囵吞枣”。为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并掌握基因工程的技术,生物教师可以按以下方式来设置:先是引导学生重温一下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这两种育种的方法与过程。在传统的育种方法中,往往只可以在同一种生物当中实施,而基本上不能把一种生物中的优秀性状嫁接到另一类生物中去。有什么手段可以让不同种类生物间的基因进行交流,从而突破了远缘杂交之不亲和性,定向地改造相关生物的性状呢?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一些学生也许能够会想到“植物嫁接”的方法;嫁接之后,植物长出来的果实与接穗亲本的性状是完全相同的,可是如果仅仅需要物种中的某一优点,并不是所有性状时又应该怎么做?让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去展开讨论,便可能想到基因的杂交、嫁接、剪接以及转移等相关办法。当学生们想出了这些,课堂教学的目标也便达到了。并且表明学生们已经体会了生物科学家们为何要创造出基因工程该技术的原因以及他们所想要处理何种问题。在这一前提下,再引导学生展开假设和创设,如何来完成这一基因之“嫁接”技术的呢?教师便可引导其仔细阅读课文中的基因工程操作这幅基本的步骤示意图,同时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基因工程的操作“四步曲”,这样,学生对这一知识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起学生大胆进行假设与创新的精神。

4.重视观察与分析,提高实验能力。在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培养起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重要习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难题的技能。有部分学生仅仅注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而轻视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一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因素未能得到所期待的实验结果从而产生气馁的情绪,在遇到该情况时,教师不应该急于指正错误,而应该帮助学生分析未能实现预期结果的各种不同情况,引导学生自己找到失败的归结点,促使学生增强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譬如,在对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过程当中,其大致的操作流程是“培养解离漂洗染色压片”,很多学生也是根据这一步骤来进行实验的,但在显微镜下会看到一些细胞会重叠在一起,导致每一个细胞的形状不能完全看清楚。这时,教师就应要求学生认真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也许是解离的时间太短,也或者是压片的时候处理得不够得当等。再如,在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没有根据正常的步骤来进行操作,而采用的是直接将水替代了丙酮,或者是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未能正确运用二氧化硅、碳酸钙以及层析液等药品,以至于没有获得预设的实验结果。如果教师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失误,找到失败的原因,不仅能够培养起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实验现象以及结果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态度。

总之,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去思考和探究,但一定要坚信,只要大家不断地去尝试,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套不仅可以体现新课程理念,而且具有生物课程教学时效性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张金艳.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6).

[2]顾友林.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案导学”[J].考试周刊,2008,(46).

[3]何锋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改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0,(15).

[4]庄庆芬.新课程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6) .

篇6

从人才培养过程来看,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方面,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心环节。

生物工程类专业实践性、专业性较强,实践教学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素养、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生物工程类专业的特点就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旨在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一、实践教学的内容及特征

1.实践教学的内容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三个模块,创新实践模块占的比例越大,优化的趋势越大,学生的能力越强。基础实践模块包括劳动、军训、基础验证型实验、见习等,体现实践教学的认知质量观,是实践教学内容本位价值观的反映,是理论教学和实践的初步结合,旨在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实践模块包括专业实习、教育实习、综合型实验、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体现实践教学的理性质量观,是一种社会导向、市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灵活、综合地运用的过程,强调实践教学应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创新实践模块包括设计型实验、创新学分、毕业设计等。体现实践教学的人文质量观和特色质量观,是一种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反映,强调实践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

2.实践教学的特征

从价值层面上看,实践教学是以提高学习者能力为目标。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就是知识传授过程,这些传授的知识都是一套系统的人类经验,得到了某种知识制度的认可,它能帮助学习者提高行动效率、更好地达成行动目标。从哲学层面看,实践是知识的基础,一切知识形态都产生于实践,知识学习是以提高实践活动效率为目标,离开了实践活动,知识的学习也就失去了价值目标。一切实践活动都包括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目的、实践手段、实践结果诸要素。实践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有其基本构成要素。从内涵上讲,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能力为目标,教师将学生置身于某种知识场景中,学生以某种直观物化操作方式为主要学习手段,完成某种任务,从而将知识内化为个体经验的学习活动。

二、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近年来虽然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认可,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然存在,对实践教学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落实。由于理论课教学在传统上居于中心地位,实践教学只是附属于理论课而存在的,所以形成了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观念。一些生物工程类专业的教师和领导仍将实践教学视为理论教学的补充,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对理论教学中所涉及有关知识的解释和验证。因而存在着如下现状:实践教学学时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偏低,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理论知识不能与实践充分结合;实践教学中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项目所占比例还较低。

2.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实践教学环节是一项技术性和规范性要求较强的教学活动,也是一项包括培养目标、实施措施、技术方法和考核为一体的完整教学制度,是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依据。由于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各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注重形式程序,忽略实效和质量。其原因一方面是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运行不畅,学校在宏观管理上难度较大,各院、系、学科之间各自为政,对实践教学的仪器设备、人员、经费等不能很好地合理调配,资源共享性差。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的考核环节薄弱。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具有环节多、形式多样等特点,因而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要求和标准也应多样化。总体而言,实践教学考核力度普遍低于理论教学考核力度,这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成效的原因之一。

3.实习基地建设缺乏稳定性

实习基地是高校毕业生参加毕业实习活动的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集中实习基地大多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只需提前上报实习计划,便会有专门机构安排实习。目前一方面,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往往片面的认为学生实习影响正常生产,因而接待实习的热情不高,更不愿意与高校签订稳定的实习基地合同。另一方面,高校将毕业生实习基地仅仅作为学生了解生产实际的途径,实习基地在毕业生就业、反馈教学效果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被忽略了。而用人单位则视实习基地为和学校联系的桥梁,其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检验人才现场的作用也被忽略了。

4.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师资队伍的素质构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生物工程类专业实践性、专业性强,这就要求其师资队伍应该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在大部分高校中,理论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思维活跃,学历较高,但通常缺乏生产实践经验,难于胜任“生产性”或“仿真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工作,而具有丰富工厂经验的技术人员由于不符合人事管理制度等要求,无法进入高校充实实践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实验技术人员聘用要求较理论课教师低,他们在学校的地位和待遇比专任教师也要低一些。而且,在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方面,也没有为实验教师队伍提供条件和平台。

三、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设想

1.提高认识,重视生物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主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要有全新的思想观念作先导,要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只有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主观上转变了观念,才能从客观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高校各级部门均应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发展生物工程类专业,提升专业内涵,打造专业特色的重点,也是生物工程类专业的优势。只有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统一思想,才能真正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保障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2.加强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切实有效的做好管理工作是使实践教学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和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首先,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体制,设置独立的实践教学机构,确立相应级别,才能为更好的发挥实践教学的效益,使其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提供体制保障;其次,加强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通过制度予以保障。结合实际的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实践教学管理和考核办法,规范教学行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应首先明确实践教学的项目、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使实践教学效果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

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桥梁,稳定的实习基地不仅能够增加毕业生就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又为企业节约招聘成本,提前系统培养学生就业能力,降低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各高校教师应发挥科研能力强的优势,深化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另外,学校与企业联动,与对口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了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过程,定向为企业培养人才。优质的技术服务、优秀的毕业生和校企互惠互利的原则将为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提供保障。

4.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实践教学团队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实践教学团队。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的企业顶岗实践,或到相应的设计院进修学习,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了解现行的工艺技术、设备、和生产现状。通过这些教师在企业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协助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研发,在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有贵,赵良忠,王放银等.地方院校生物与化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12-115.

[2]赵明刚.美国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评析[J].教育评论,2011, (1): 156-158.

[3]冯修猛,王俊林,刘春凤等.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7):283-285.

[4]马德滨.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J].黑龙江高等教育, 2007,(2):173-174.

[5]孟兆怀.实践教学的行与思第一辑[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1:68.

[6]潘春胜.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20-22.

[7]陈善国,黄先德.改变高校实践教学困境的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6):149-151.

[8]赵向华,刘胜洪.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8327-18329.

篇7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教学问题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633.91 文献标识码:B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的理念,尤其强调通过以生物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要求在教科书编写时,应重视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积极开发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生物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当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作为中学生物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何认识过去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下面就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1、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目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情况,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对江苏省镇江市某重点中学高一、高二部分学生发放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高一80份,高二100份,实际收到调查表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1)中学生物演示实验教学情况;(2)中学生物分组实验教学情况;(3)中学生物实验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情况;(4)中学生物教师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力情况。具体调查问卷方法采用美国李可特五点量表进行统计,表中A、B、C、D、E表示5个不同层次的选择项,分别记为5分、4分、3分、2分、1分,x为均分值。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与笔者教学实践分析如下。

1.1 演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见表1。

该部分有4个项目,每一个项目的5个选项分别是:A-总是这样(5分);B-基本这样(4分);C-有时这样(3分);D-通常不是这样(2分);E-从来不是这样(1分)。

从统计结果看,演示实验中总的情况较好(均分3.89分以上),结合与学生交流和笔者教学实践,学生对生物实验比较感兴趣,非常愿意亲自上讲台做实验,特别是对现象比较明显,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等。但这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的兴趣,只是机械模仿教师或“照方抓药”,缺乏主动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的兴趣,从表中均分最低(3.89分)也显现出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尚需加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其探索原因的兴趣,并试图通过实验概括反应规律,形成概括性的认识兴趣,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演示实验的功能。

1.2 分组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见表2。

该部分有4个项目,每一个项目的5个选项分别是:A-总是这样(5分);B-基本这样(4分);C-有时这样(3分);D-通常不是这样(2分);E-从来不是这样(1分)。

从统计结果看,学生普遍反映分组实验课前预习不到位,课堂纪律不太好,其次反映“实验是操作认真、规范”做得不好。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主要原因有:(1)客观上现行新教材(以人教版为例)淡化了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界限,许多教师觉得很多实验课上做了,学生做与不做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大,所以学生分组实验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这点在调查表“要求和建议”栏中,很多学生也提出了“要求增加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2)为了应付高考,很多学校增加高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的课时,而生物等学科课时则“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执行(如人教版必修1、2一学期只有36课时),每周生物学科只有2课时,学生分组实验时间明显不足。为了保证学生实验成功,避免出现意外,实验前教师对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步骤等还要进一步强调,花去一部分时间,加上有时将几个实验集中放到一节课内完成,这样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的时间短,造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得不到充足时间探索和讨论。因此勉强按时完成有关实验已显得仓促,更谈不上问题的交流与讨论了。(3)新课程强调以探究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很多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形式上注重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但多数情况下仍是教师按照教材中实验步骤或提示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没有也不可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自己实验观察、思考。据笔者了解:重点中学班级人数一般在45~50人,而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学校一个班有60人,甚至更多,试想让每个学生探究实验,且不说学校承担的费用困难,就课堂组织就是一个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教师注重了“探究”,却忽略了验证实验的教学,缺乏对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实验规范操作的示范教学,其结果学生生物实验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未能得到提高,导致部分学生失去生物实验兴趣,分组实验时袖手旁观,不动脑筋。

1.3 生物实验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存在问题

调查结果见表3。

该部分有6个项目,每一个项目的5个选项分别是:A-总是这样(5分);B-基本这样(4分);C-有时这样(3分);D-常不是这样(2分);E-从来不是这样(1分)。

从统计结果看,教师重视了实验预习工作,而“让学生共同参与演示实验”、“重视生物课外活动”显得不足(均分仅3.73分、3.53分)。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亲自体验,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活动,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在提高其操作技能的同时,通过教师引导,把生物实验仅作为验证生物知识和巩固生物知识的手段,提升为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视知识传授,如实验操作步骤讲解、实验现象结论的描述等,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1.4 教师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见表4。

该部分有3个调查项目,每个项目的5个选项分别是:A-非常强调(5分);B-强调(4分);c-基本强调(3分);D-几乎不强调(2分);E-从不强调(1分)。

从统计结果分析:学生对教师探究教学能力评价较高,相比较而言,对教师“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讨论探究式气氛”的评价不高。这一方面与教师原有的“应试”教学观念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学生物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活动,教师必须精心备课,设计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合理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新知识。

2、反思与对策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到深水区,如何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理念、创新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是每一个生物教师必须反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推进。

2.1 加强新课程的二次培训,进一步更新教师的观念

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能否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全省各学科骨干教师至少都进行了两轮培训,从理念到教学模式。关键是各学科骨干教师回校后对本校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的落实和力度。首先从内容上看,无论人教版还是苏教版都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内容,且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要求各不相同,教师应系统地学习,明确每一个教学阶段的具体要求。很多教师对其他知识能力的课标要求以及高考的明确要求都十分清楚,但对很多实验的要求并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教师应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生物学的热情。我们经常教育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重视实验的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另一方面,生物实验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生物概念和巩固生物知识,而且通过教师适时引导,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2.2 加强教师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益

新课程重视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改进并新增许多试验,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部分改进的教学思路变了,相应的添加了一些仪器和设备,特别是新增实验部分,部分教师准备实验时有畏难情绪,缺乏主动探索研究的热情。因此,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在平时实验教学中还要不断的反思,锐意改革,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如在进行一些较难实验时,可以先让几个学生先做,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上可能的错误,然后让这部分学生到班上去言传身教,效果比教师讲解要好得多。另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让有兴趣的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当然课前要求学生列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原料,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通过这些措施,在确保每位学生生物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的基础之上,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2.3 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完善生物实验评价机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生物实验教学在很多学校不是被强化了,而是弱化了。其中原因除了上面列出的问题以外,还与学校领导的管理以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考评价机制等有关系。从各级新课程培训时与其他各地教师相互交流后发现,多数学校尤其是四星级以下的一些学校几乎都是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而不是学生做实验。这似乎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的不重视,经费的紧张。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认为实验虽然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在提高,但对学生而言,做实验与不做实验在高考中区分度不大,目前也不可能在高考中考查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因此建议可以恢复以前专门的实验考查,也可以考虑将其折算成一定的分数纳入高考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生物实验操作训练可以进一步落实。

篇8

[关键词]农村中学 生物实验教学 问题 解决途径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借助于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初中生物新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即操作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整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由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符合素质教育需要。

由于生物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对中学现有的师资和设备等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和规范化

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学合格生物教师不足,专业教师少、师资薄弱。究其原因,近几年从高校毕业的生物专业教师少,不少农村中学的生物课只能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带”。这些教师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勉强能应付,但在实验和实验教学的技能方面与专业教师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另外,近年高考中恢复了生物学的地位,各地高中争夺生物教师,使大量优秀的农村生物学教师流向了城市,由此造成农村生物学师资更加缺乏。

2.教学观念陈旧,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许多教师重知识、轻实验,觉得实验教学费时、费力。于是,对于“实验课”往往通过教师“讲实验”和学生“背实验”的方式来完成。失去了“实验课”原本的价值。

3.教学设备较差、实验议器匮乏

受经济条件制约,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农村中学没有生物实验室,缺乏实验器材,造成了实验无法开设,严重影响生物教学。

二、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主要途径

1.增加投入、购置必需的生物实验器材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增加,教学设施逐步得到改善,农村中学自身也要重视生物实验室建设,拿出一定的资金购置必需的实验器材,使新大纲、新教材所要求实验能够正常开设。

2.加强生物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生物学教师要积极参加新课标培训和开展校本培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转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和能力培养的做法,努力创造条件开足实验,使实验教学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形式。

(2)建立教研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要创设教师间互相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促进、不断学习的平台;探索生物教改实验,推动生物教学工作;寻求生物实验教学的途径。

3.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因陋就简开展生物小实验

(1)充分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或废弃材料,开设低成本实验。农村中学缺乏实验器材,教师只要开动脑筋,积极创造条件,许多实验还是能够进行。例如,用“学生文具”(小刀、圆规等)作为“解剖器”,开展一系列的植物形态解剖实验;利用废弃的各种透明饮料瓶制作漏斗、水槽、量杯、发芽器皿等做“种子发芽率测定”实验。

(2)充分利用农村生物资源,开展实验、实训。农村中学虽然实验设施设备落后于城市,却有城区学校无法比拟的动植物资源,校园内有各种花草树木、有果园、有农作物种植园;校外有农户种植的日光温室蔬菜、有良种繁殖场、畜禽养殖场。只要因地制宜,农村学校也同样能把实验教学搞得有声有色。

4.搞好课堂实验教学

(1)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当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后,会自觉产生动手实验的动机,实验效果一定好。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例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列举出典型事例,如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要通过化验、还要借助于显微镜,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2)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规范操作。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初中生动手能力差,许多学生实验往往需要教师先演示一遍。教师每操作一步,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并讲清楚该步的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独立做一遍,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操作,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

(3)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这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

(4)分析与思考。实验结结束后,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是否还有其它方法?实验中每种仪器和药品有什么作用?是否可以改用其他材料和仪器?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5)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填写实验报告是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进一步掌握实验技能,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还可检查学生的实验质量。实验报告多包括绘图(或填图)和练习两部分。绘图时,让学生一定要照实物用铅笔画,不可抄袭课本上现成的图。

5.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地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其途径有:组织开展学生生物知识竞赛;结合校园绿化开展花木栽培等课外科技活动,美化校园、陶冶情操;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生物小实验,对生物知识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简单科学研究的能力;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科所(站)、养殖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田参观、实习和开展义务劳动;请农技师、专业户讲解有关无土栽培、植物组织培养、食用菌培养等方面的知识,也可利用校园及附近的农田山地、溪流池塘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等一系列课外活动。

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

6.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篇9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问题 对策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首先就是教学模式陈旧,在初中的生物学习中,学校和老师大多采用的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方式,教学模式非常僵硬和传统,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必定是事倍功半的。学生在生物课的学习中无法占据主动地位,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不仅如此,初中学生承担的压力很大,这样僵化的学习模式会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长远来看,生物老师在生物课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也会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下降,如果无法培养学生一种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在今后激烈的社会中必然会遭到淘汰。

其次是教学观念传统。初中生物课堂一言堂的出现,教学模式的僵化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学校和老师的生物教学观念过于传统。片面追求高考的升学率,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很多生物老师在课堂上只能单调的教授生物知识,而学生因思维方式和反应能力的差异产生差距。初中生物教学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在初中生物学习的教学中,要注重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生物是一门有实用性的课程,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观念上并没有得到重视。

还有就是在一些地区生物学科并不属于中考的应考科目。由于应试教育尚未转为素质教育,生物课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其他科目的压力和冲击。与升学考试的文理科相比,生物课的课时太少,教师和学生对此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生物课教学质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大多数学校缺乏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原本可以很生动的生物课显得枯燥、无趣。由于学校没有实验经费投入,生物教学无实验室,无实验器材,无实验材料,严重影响着生物学的教学。

针对这些,本人结合部分工作经验和对问题的思考,提出了部分建议和对策,以供各位教师同仁参考。

首先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教学,这种方式正在逐步推广和普遍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接受的是比较抽象的生物知识的,但是借助幻灯片、录像和动画等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就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实验而言,大部分生物老师都是采用口述的模式向学生介绍,学生无法亲自试验。但是借助这些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良好的生物教学效果,而且能够起到保护学生安全和环境的作用。其次就是要重视生物课的试验。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过程中,忽视了生物实验的重要,那么就会造成学生理解不深刻等多方面的问题。生物实验在初中生物学习中是充满了乐趣的,适当的让学生亲自操作,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最后,合理的布置生物作业。初中生面临的巨大压力便是中考,各个学科任务非常多而繁重。生物老师盲目的给学生布置生物作业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效果低下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敷衍塞责的态度。因此合理的布置生物作业是十分重要的。生物老师应该对生物作业进行精心的布置,通过合理的控制生物作业难度结构,重视与书本的结合,充分兼顾各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才能起到生物作业应有的理想效果。对于在生物学习中学生掌握较为薄弱的部分,可以让学生做一个错题本,避免错误的重复,老师也应该做重点的讲解和归纳。

那么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呢?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就是要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物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我国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生物课不是专业课,也不是劳动技术课,而是每一个接受中等教育的公民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如今,生物学的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不仅是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生产和医药卫生及其他应用科学所必须的基础,与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乃至所有科学都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改变教学现状,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应该增加投资,切实改善生物学教学环境,引进各种实验设备,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深入进行各种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生物学教学应使学生学习比较系统的生物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和生态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展师生双向活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因势利导,结合讲授课、讨论课和实验课,不断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更多地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获取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发展的前景以激发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学习热情。

再次,改变教学手段初中生物教学应该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现代化,使生物教学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现代的探究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教材按大纲要求改编成电子教科书,图、文、声并茂,把教师难以说清和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最后,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中学生物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应该积极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一方面在课堂中讲授现在世界各个地区的环境状况,同时加入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加以讲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深刻反思,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参考资料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复习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51-01

应试教育体制之下的高考使高中学校、教师、家长都非常关注高考前的复习教学;而且,随着经验的累积,近年形成了诸多关于高考备战复习的策略;但在复习方法与教学路径方面,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以回顾知识点,强化习题练习来达到考试成绩的提升。在这种复习教学的大势之下也产生了诸多不利于高中整体素质教学的问题。以下进行具体讨论。

一、高中生物复习教学解析

以下主要从高中生物复习教学的系统性、重复性两大特征对其进行具体的解析。

1、复习教学计划系统性强

复习教学因受社会关注度高、学科本身知识点数量多等因素影响下,被提升到了较高的认知程度,因而,以下就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受社会关注度高

生物教学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被划分为两大阶段,分别是学习阶段、复习阶段;应对高考的总复习最具典型性。这是因为,高考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求学之路与人生发展,所以,在我国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与社会的全面关注。

(2)生物学科知识点数量多

由于高中生物本身知识点多,在概念、不同主题的划分、关联性等方面也非常密切;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根据教学经验、应试制度,制定了系统性极强的复习计划。一般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知识点复习,等于对所学课本知识全过一遍;第二阶段则进行重点复习,即对于考点部分集中进行归纳、分析、习题练习;第三阶段属于冲刺阶段,多以重复性的考试为准,教师对复习中遇到的问题、难点、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鼓励学生强化训练,应对高考。

2、重复性特征

在学习阶段,现代化的生物教学应对自如,比如,翻转课堂、情景教学、微课堂等都很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是,在高中生物复习教学阶段,与一般情况下的考试复习不同;它更加注重总体上的重复,比如,在复习教学的每个阶段,对于所学知识均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说明、解读、分析;这种特征易增加复习教学的枯燥性,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并感受到复习压力等。

二、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复习教学中一般性的压力问题可以通过一系列思想指导、活动缓解;而在复习教学本身则主要体现在复习目标与教学总目标出现了偏离,并且因复习教学的特征造成了习题与能力培养对接不够的问题。

1、复习目标存在偏差

复习教学中除了因重复性特征、应试压力等造成的问题之外;重点还表现在复习目标存在偏差方面,因为此时往往会因为对往年考试习题的分析,偏重于某些知识点,形成所谓的压题现象;另一方面,则会因以成绩为纲,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阶段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因此也形成了题海战术。

2、习题与能力培养对接不够

在题海战术、压题现象、忽视素质教学总目标的因素下,出现了习题练习与能力培养的脱节;从总的高中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以及以为人本的教育教学核心内质视角分析,实际上是因过分注重复习教学,而远离了真正意义上的高中生物教学。

三、针对以上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

1、明确生物教学中的大目标与小目标

高中生物复习教学属于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阶段,可以称之为强化阶段;而高考只是整体教学的一个结果,并不能将复习教学与高考应试划成等号,而应该正确认识一般性的教学优势、复习教学阶段的特点;从而分清高中生物教学的大目标、小目标,以及教学结果。

在明确大小不同的教学目标后,就需要转变对复习教学的理念,在教学中实施一系列的改进;改变题海海战术、压题应试;应该真正的按照一以贯之的精神,将复习教学提升到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提炼,对学生能力的一个训练、拔高,并通过能力培养与复习教学的结合,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新型人才,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将能力培养与习题练习进行有效结合

能力培养与习题练习,前者属于一般教学阶段的重点内容,而后者属于复习教学阶段重点实践;但考虑到上文所说的素质教育,则应该将二者实施有效的结合。具体来看,可以明确的提出针对不同类型习题练习所对应的能力训练;比如,对于一般性知识的变形处理能力,对于不同表述、不同组合与联系中的知识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再如,在习题解答中运用知识点,所学知识之间关系解析,提升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理解能力、阐释能力等。总之,高中生物作为一门学科,它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对世界进行认识、说明、解释的一个维度,无论是一般教学还是复习教学,都需要始终坚持让学生通过这个独特的学科,在认知过程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结束语:通过上文分析,建议在未来的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中,认识到复习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整体教学的一个部分。一方面,将复习教学与平时的一般教学进行关联;另一方面,减少因高考驱动所造成的复习攻略所持的“一切以成绩为纲”的偏差性目标;另外,需要将素质教育真正的贯彻到复习教学之中;从而形成一般教学与复习教学之间的关联,提高高中生物整体教学水平,为我国培养真正的生物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 娟.高中生物复习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5(36).

[2] 史智强.浅谈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的模式构建[J].青年与社会,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