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经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代经济研究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现状和结构;理性消费;建议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占据了不可逾越的地位,他们不仅是社会消费群体之一,而且走在未来消费时尚和潮流的前沿。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在大学学校生活了三年,我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有亲身经历,亲眼目睹,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他们刚刚摆脱高中生的稚气,内心的需求欲望不断膨胀,消费便成为他们力求改变和提升自己的一个平台,但是又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自身消费能力的不足,所以在消费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了不理性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的收集得到了许多真实的信息,本文深刻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特点,问题以及对策,并努力摸清其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对社会,高等教育者和家庭为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趋向并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随着高校毕业生每年以惊人的数量增加,他们渐渐走向社会潮流的最前线。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现状以及消费动机,指出消费误区,原因和不足,并提出了比较理性的消费观念,为大学生的消费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为家庭,社会的教育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更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先确定论文方向,然后在各网站和报刊等寻找相关资料和数据,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了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结构、高校学生消费观念及特征、高校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在整体的思路上将理论与实际调查相结合,运用综合分析法和动态分析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二、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结构特征

(一)消费现状。据统计,中国大约75%的大学生其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父母,剩下的25%靠自己兼职,或是奖学金,助学金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根据调查问卷得到如下一些数据:

由以上表格我们可以得知:在每月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中,比重最大的是500―1000元之间,最小的在500元以下,

91.4%的学生消费集中在500-2000元之间。一方面,消费水平较低的同学,可能会出现资金比较紧张,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消费的现状;另一方面,消费水平较高的同学由于可支配的资金比较多,可能会导致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出现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个体消费水平差距大。

(二)消费结构。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根据调查统计,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生活消费支出;(2)网络和通讯设备支出;(3)学习性支出;(4)人情消费支出;(5)其他消费支出。其中,生活基本支出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大约为56%;而随着IT行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和电脑似乎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了,而是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生活消费品。通讯和网络支出包括手机,电脑,mp3,ipad等娱乐消费,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一部分,约占21%,社会的发展,信息的重要性将带来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多技术开发商根据学生的需要,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品位的产品,致力于开拓一个全新的消费市场,其正是看中了大学生这一潜力股。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学习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学习性消费占11%,与学习有关的消费也是我们所关心的话题。大学生除了平时的学习和期末考试以外,还会考许多的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面临着考研的压力,在考研方面会买许多的书籍或是报各种学习班,所以会花去不少的费用。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广,其人情支出也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呈现上涨趋势。有的人情支出是必须的,而有的则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大方,于是,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便在校园里蔓延开来。

三、高校学生消费观念

在21世纪的高校消费人群中,时尚与潮流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消费特征的代名词。他们喜欢追求新颖的东西,手机,电脑,服装,饰品等生活必需品体现了消费观念多元化的趋势。此外,大学生消费中考虑得最多的因素是实惠,即是否买的值。一方面,他们的经济来源比较少,另一方面,自身的消费能力不足,所以,在追求质量的同时,又希望价格合理。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80%的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仍然是讲求实际与理性消费,追求物美价廉,“买的值,买的放心”,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也有一些同学因为家境比较富裕,出现了追求名牌,奢侈消费,盲目攀比的消费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当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合理的消费观念。

四、高校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背景。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会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他们是有求必应;另一方面,许多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照顾和教育孩子,缺少对子女的关爱和呵护,于是,乱花钱便成了他们想证明自己和排遣孤独的一种手段。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子女往往都会继承父母的性格特点,时刻为家人着想,省吃俭用。

(二)社会环境。现代社会是物质充斥的社会。其消费观给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前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种消费观,即超前消费,许多人为了追求活在当下的精神,秉承着花明天的钱来完成当下事的的信念。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传统消费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渐趋成熟,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易受社会环境和大众化消费的影响,不正确的消费观也在大学群体中蔓延开来。智能手机,电脑等看似奢侈品如今却成为了每个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品。当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时,就会产生羡慕和自卑的心理,有的人即使没有经济实力,也要跟别人看齐,因为这样才会显得自己不比别人差。

(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由于处在一个学生时代与社会接轨的阶段,其性格特点,是非判断能力,思想情感和兴趣爱好都没有完全定型,不能够完全独立思考问题,但是他们又特别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坚强和果敢,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得到关注,得到别人肯定的评价,于是,虚荣心理会让他们把这种落差转移到不正确的消费观上,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又可以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消费的步伐。

五、建议和对策

(一)学校和家庭要进行动态引导和教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勤俭节约也一直为我们所传承。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不应该摒弃这种美德,而是应该把它传承和发扬下去。对于家庭和学校来说,在大学生的教育方法上我们要实行动态教育。传统的理念已经不适应大学生的思维了,我们要与时俱进,紧密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消费观念,对他们进行如消费结构,消费理念,消费心理,消费品常识,消费生态意识的教育。但是,一味地课堂理论教授难免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不会高,所以提倡实地调研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家庭是提供大学生消费的保障,学校是大学生未真正踏入社会消费的最后一站,父母要时刻引导着孩子,给他们树立榜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大学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衔接,校园教育对于大学生以后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首先,主张适度消费。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花钱,把钱花到最有价值的地方,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应在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之内。其次,要树立健康的消费模式。健康的消费模式即倡导文明消费,勤俭节约,选择安全环保无污染的“绿色商品”,合理选择消费的结构和层次。第三,要有合理的理财规划。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中获得一席生存的地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要具备独立的理财规划能力。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独立的理论概念,也需要把这些概念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独立思考和处事的能力。养成花多少钱,记多少钱的记账习惯,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培养自己的储蓄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

(三)要发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来对大学生消费观进行引

导教育。大众传媒和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渠道,它们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应力,所以应发挥其多样性和快捷性的优势,宣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而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重视对消费热点的调查研究,加强消费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抵制奢侈之风。此外,政府还应鼓励大学生适当进行发展性消费。大学生的发展性消费即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能证书的考取,接受各种培训,各种教育等,以知识力量转化为精神力量的一种消费。发展性消费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促尽全面发展。

总结: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他们有其独特性和固定性,我们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价,根据现实情况,对于好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应该大力倡导和发扬,对于不合理的消费,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端正他们的态度和消费习惯。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而且也与家庭,社会和国家息息相关。我们要努力培养他们的消费意识,共同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和正确的消费习惯,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力量正在逐渐改变传统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及准确性,改变传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弊病。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成为专业化的知识,形成完善的管理系统,才能促进档案事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知识经济;新形势;档案管理

当前,知识经济已经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对档案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档案管理存在着很多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里管理档案的需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管理方法、管理水平上进行突破,才能取得有效的管理成果。本文简单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下,档案管理应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一、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档案管理

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主要是通过智力资源、科技资源来影响日常的生活与生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也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带来了大量的机遇和挑战。而档案事业本身就是知识事业中的一部分,受到知识经济形态的影响更为明显。档案作为知识信息的作用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档案是一种有效的信息资源,它把人类活动中的实践以信息的方式保存下来,并且能够以知识的形式传播、用于生产。档案管理是整合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里,档案管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其社会功能并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档案管理以系统的方式渗透在各级单位与机构中,形成了对整个社会变迁的一个整体反映。不管是商贸合同,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使用档案信息。面对新的时代,传统档案管理的弊端开始不断显现,不仅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也阻碍了档案社会功能的全面发挥。一方面,以前的档案管理大多是以人工方式进行的,容易出错且管理效率十分低下。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进行档案的归类、整理、存档等工作,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这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电子信息技术是格格不入的。另一方面,传统的档案管理大多以纸质档案为主,而纸质资料经过多次使用和时间的变迁之后,很容易发生损坏。而且纸质档案需要耗费大量的纸张,占用大量的空间,不符合现代社会节能减排的生产理念。实体管理的方式多强调对档案信息的分类和存放,而缺乏对档案信息的整合利用。这样一来档案就只是作为一种历史记载,难以为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

二、档案管理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

档案管理作为一种知识资源,应当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积极的创造性作用。但是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问题。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立足自身,不断优化升级,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新形势。具体来说,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做出以下努力:

(一)重视人才培养

档案管理必须面对全新的管理形势,其中既包括管理技术的变化,同时也包括了社会对档案管理要求的变化等因素。但是不管情况如何变化,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始终是完善档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将重心放在资料实体上,而忽视了对人才潜能的激发。人力资源也是档案管理中重要的推动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档案管理知识、且思想素质好、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能够极大的促进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知识经济时代里,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档案管理首先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怀揣着对工作的热情来仔细呵护档案资料。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树立服务型的管理理念。同时,档案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不断积累档案管理的经验,不断学习。为此,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在人力开发中注重吸收引进优秀的人才,给予优秀人才学习的机会和上升的平台,在实践中尊重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和潜能。也需要建设相应的人才管理制度来吸引外来人才、提升内部人才,以制度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创新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下,档案管理的模式必须进行改变和创新,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满足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前的档案管理十分重视档案资料的数量,常常以硬件设备和资料的多少来评价档案管理的水平。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如果只拥有大量的档案资料和检索设备还远远不够,必须在保证档案信息数量与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档案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档案信息能够转化为有价值的、动态的信息资源,为社会生产提供服务。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是针对以前老旧的管理模式而言的。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封闭的管理模式只会阻碍档案事业的发展,只有面向市场、面向服务才能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优化升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必须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深度开发信息资源的价值。各管理部门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与联系,主动与外界进行联系,积极向有需要的人群推荐信息、提供服务,从而共同形成档案管理的规模效应。当然,扩充档案资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现代社会对于资源信息量的需求与日俱增,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完善档案资源的储量,就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大量原始档案信息资料的积累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转变发展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传统档案事业的发展模式成为了落后的理念。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胜出,则档案管理也必须更新理念,转变模式。一方面,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以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变化为基础,对自身的发展理念进行反思。不能始终保持僵化固执的发展思路,将档案管理仅仅视为一种信息载体。而应该学习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将档案管理与社会生产结合起来,加强档案管理的实用性既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也能以实践为基础积累更多的档案信息,从而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档案管理的发展模式也是改革创新的重点。依靠人才驱动和科技驱动的档案管理,应该成为改革的前进方向。在研究和运用中,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发展模式符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档案管理事业的根本转变,由受制于时代因素的境况变为善于利用时代的机遇。

(四)实现信息化管理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还有电子信息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档案馆藏资料也应该尽快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化。传统纸质档案资料局限性过大,容易阻碍信息的流通和使用。将传统纸质的档案资料尽可能转化为电子文件和数字信息,能够吸引更多人群的目光,从而激发更大的市场。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必须尽快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立庞大的档案数据库,以供人们使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纸质资源,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有利于改善档案管理工作中人员繁杂但效率低下的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还可以建立起区域性的大规模档案共享平台,使各档案部门存放的信息能够作为一种生产动力、决策参照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享型的区域管理网络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人们可以按照需要快速便捷地调取所需的档案信息。同时电子网络还能够通过与图书馆、公众查询平台等信息平台的连接,使档案信息与其他信息融合成为新的信息系统。这既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资源共享的要求,也是实现档案信息全方位利用的有效手段。

作者:曹红梅 单位:博兴县博昌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于长江.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档案管理[J].明日风尚,2016(10)

篇3

关键字:IFLA主旨报告;景观设计学;生存艺术;当代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理论

编者按:2006年10月6-9日,全球6000多名景观设计师齐聚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和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共同举办了2006全美景观设计师年会及第43届国际景观设计师世界大会。大会的主题为“蓝色星球的绿色解决方案”。本期刊登俞孔坚的主旨报告(节选),报告原题目:生存的艺术——重新认识景观设计学。

前言

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唯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三个大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关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问题的挑战,重建精神信仰的挑战。景观设计学在解决这三项世界性难题中的优势和重要意义表现在它所研究和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可操作的界面,即景观。在景观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过程、历史和文化过程、以及社会和精神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而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这些过程的科学和艺术。

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主席马莎?法加多(MarthaFajardo)说的好:“景观设计师是未来的职业”。[1]未来的光明前景在于景观设计学作为对景观这一媒介的设计和调控的特殊地位,而光明的前景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们。

为了使景观设计学有能力迎接这些挑战,本报告着重回答了景观设计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和目标以及景观设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对策等问题。

一、桃花源,告诉你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起源

“桃花源”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典故,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描述了一位渔夫沿溪行舟,两岸桃花落英缤纷,不知路之远近,水尽而山出,穿过一个小山洞,眼前豁然开朗,这便是藏于山后的“桃花源”:群山环绕,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农耕景观与自然和谐交映;其中的人们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老者健康怡然,幼童欢快活泼;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渔夫离开此地后,想再次重返时,桃花源却再也不觅其踪了。

我们曾经体验过、而且在当今的中国仍然存在很多可以被称为“桃花源”的乡村。它们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农耕先辈们与各种自然灾害,经过无数的适应、尝试、失败和胜利的经验产物。应对诸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在择居、造田、耕作、灌溉、栽植等方面的经验,都教导了我们祖先如何构建并维持“桃花源”。正是这门“生存的艺术”,使得我们的景观不仅安全、丰产而且美丽。

约4000多年前,在中国的黄河岸边,一起包括山洪在内的大规模群发性灾害事件,掩埋了整个村落,留下了一堆堆尸骨。[2]在惨烈的那一刻,一个妇女怀中抱着幼子,双膝跪地,仰天呼号,祈求神的降临。这位被期盼的神灵正是大禹,他“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他懂得如何与洪水为友,如何为人民选择安全的居所,在合适的地方造田开垦,正因为如此,他堪称规划华夏大地之大神。也有因治一方之水土有功而被奉为地方之神者,如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他们懂得与神为约,深掏滩,浅作堰,以玉人为度,引岷江之水;更有遍布大小村镇的地理术士们,仰观天象,附察地形,为茫茫众生卜居辩穴,附之山川林木以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及牛鬼蛇神。也正因为如此,遍中国大地,无处不为神灵所居,也无处不充满人与自然力相适应与相和谐的灵光。直到近代,凡亲历过中国广大城镇乡村景观的西方传教士和旅行者,无不以“诗情画意”来描述和赞美[3、4].这就是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即“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与监护,并与治国家之道相结合的艺术。

遗憾的是,我们的上层文化并没有珍惜这种源于生存艺术的、充满诗情的、真实的桃花源,因为那是一种与苦难、劳动和生存相联系的下层文化,是与下等人和平民相联系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帝王们早已不再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那样关怀土地和人民,真实的“桃花源”所带来的丰厚的剩余价值,使帝王和士大夫们收尽天下之奇花异石、竭尽小桥流水之能事,扭曲了真实“桃花源’中的稻田和果园等与生存相关的良田美池,大造虚假、空洞的桃花源,并美其名曰:造园艺术。呜呼,在各国书店里有多少关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图书塞满了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架,却很难找到一本关于中国真实的桃花源的书籍。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们有意无意地向世人提供了一幅幅假像,使人们误认为中国造园艺术——这一虚假的”桃花源“艺术就是中国景观设计的国粹,继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正是这种”国粹“埋葬了曾经辉煌的封建帝国,我宁愿将它和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裹脚艺术”相媲美。

也正是这种虚假的园林艺术,于同样腐朽的、来自古罗马废墟的城市艺术相杂交,充塞、装点着当代中国的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化妆运动”、“园林城市运动”的化妆品。而与此同时,我们挖掉了农家祖坟上的最后一棵风水树,搬进城市广场;截流了流向千年古村落的最后一股清泉,用于灌溉城市大街上花草,在营造一个当代虚假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蹋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二、消失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迅速退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样,农耕技术及农耕文明中孕育的关于生存和土地监护的、日常的、乡土的景观艺术也随之衰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中国兴起了一场“城市化妆运动”,随后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边缘:生态完整性的破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历史遗产的消失。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从历史角度来讲,这种衰败的进程始于2000多年前的园林艺术。曾经是生存艺术的土地设计和景观艺术,堕落成了帝王们和失意士大夫的园冶消遣之术,无异于斗蛐蛐和陶醉于“三寸金莲”。这种造园艺术在当今的延续和泛滥、或者说“发扬光大”的结果,最终表现为:当成千上万的造园师们忙碌于城中小绿地和万紫千红的广场花坛时,我们的母亲河却正在遭受着干旱和污染的侵害;地下水仍然每天被大量地抽取用于伺候娇艳的鲜花,而任由沙尘暴不断侵蚀着良田美池和城市。

随着旧时代“桃花源”的消失,巨大的机遇也将降临,即如何在当代重建新的人地关系的和谐。在这个以全球化、城市化和物质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中,当代景观设计学,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学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之一:我们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吗?

未来20年内,中国13亿人口中的65%都将居住于城市(目前居住于城市的人口比率约41%)。在中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流淌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未被污染;在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河流上建筑15米以上高度的大坝25,800座,占世界总坝数一半以上;与以往相比,当代中国有更多的人口处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荒漠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每年都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变成沙漠,目前,荒漠化总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0%,且每年都在不断上升;每年都有近50亿吨的土壤被侵蚀[5-7].中国在过去的50年中,有50%的湿地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以北京为例,其地下水超采量是110%,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8]连续几年,中国每年消耗的钢材是世界总消耗量的50%以上,水泥30%以上,但它们都被用到哪里了呢?它们被用来建设大型的纪念性广场和建筑、被用来给自然的河道衬底,用来拦河筑坝。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破坏。过去的20年中,中国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幅度都十分惊人,而与此同时每年因为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了GDP总量的7%—20%,这相当于每年GDP的增长量,甚至更高。[6]

人们不得不问:我们能够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和生态中幸免于难吗?

必须认识到,上述这些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缺乏明智的规划和决策,特别是以土地综合设计为核心的景观设计学科的缺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迎接这些空前的挑战时,景观设计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大背景促使我们重新回到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的含义。

2.挑战之二:我们是谁?当今中国人的文化身份问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从传统上讲,中国的文化身份是建立在封建王朝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秩序之上的。事实上,当我们看看被列为国家遗产和世界遗产的大部分项目时,可以发现:被认为代表中国文化的遗产,其实大多是皇权和士大夫上层文化的产物。我并不否定它们的成就,只是我们的确需要问问自己:这种曾经的封建上层文化景观是否还能够代表我们民族当今的文化身份?

在城市设计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尤其明显。众多国外设计师在中国土地上大肆“试验”、“创作”的时候,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试图呈现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在中国过往封建帝王的华丽与现代西方的纷繁之间,我们不知所措,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3.挑战之三:“上帝死了”,我们的生活还有意义么?

祖母曾经告诉我:当一棵树长大变老之后,会变成神,有精灵栖居;当一块石头陪伴我们的家园,日久也变为神,有精灵栖居,我们的山、水和土地本身又何尝不是?祖辈们修建庙宇神龛用以供奉这些自然和先贤的神灵,它们保佑后代的幸福安康。我们曾相信是这些精神庇佑着我们的现世生活,还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需要这些精神的指引。正因为这些信仰和精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意义。

过去几年,中国有近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包括精神的载体,这个数字还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归属将在哪里?下岗的职工们,对于这些“以厂为家”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

像世界其它地方一样,物质主义迅速地覆盖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甚至于土地中的每一个元素,包括我们的祖坟。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这些过往灵魂的栖息地和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美国的第一个公园是墓地,而且至今仍然是最吸引人的休憩地;而在我们的土地上,以往村落前神圣而意味深长的溪流和池塘不是被填平了,就是以控制洪水的名义被水泥渠化了;寄托祖先信仰的风水树被剃光了枝丫,成为城市景观大道上“断臂维纳斯”。土地和景观元素正在日益地商品化,渐渐地,我们失去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不能一任怀旧而陶醉于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之中。对应于一个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应该创建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则是实现这个“新桃源”的最合适的专业,而此时的中国,正是世界景观设计学发展的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方。西方人说:“这是上帝的旨意”,老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

那么景观设计学应怎样通过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保护和重建物质和精神的“桃花源”呢?

三、重归“桃花源:”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与战略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文化身份的丧失以及人与土地精神联系的断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担负起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使命,在这个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里设计新的“桃花源”。

1.为什么“斯人”乃景观设计学?

为什么景观设计学能够在重建“桃花源”的使命中扮演主要角色?因为景观是一个天、地、人、神相互作用的界面,在这一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的、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和精神的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着。卓越的博物学者、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曾经说过:在生物保护中,“景观设计将会扮演关键的角色。即使在高度人工化的环境里,通过树林、绿带、流域以及人工湖泊等的合理布置,仍然能够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明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但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美观,同时能很好地保护生物和自然。”[9]而景观不仅仅事关环境和生态,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问题。[10]景观是家园的基础,也是归属感的基础。[11]在处理环境问题、重拾文化身份以及重建人地的精神联系方面,景观设计学也许是最应该发挥其能力的学科。景观设计学的这种地位来自其固有的、与自然系统的联系,来自于其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农耕传统根基,来自上千年来形成的、与多样化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地—人神”关系的纽带。

要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遵循“放眼于全球,从本地做起”的箴言,而景观正是“从本地做起”的最可操作的界面。

2.我们该做些什么?战略和方法

景观设计学要怎样应对这些挑战?作为重建和谐人地关系、主导学科的景观设计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我强调三个原则: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人的需要;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珍视什么又将决定了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保护和创建什么样的景观。针对这些问题,我有三个观点:

(1)回归景观设计学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原国际景观设计学,尤其是中国的景观设计学,要想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安全、重建和谐的“天地-人-神”关系的主导学科,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起源问题。我们必须重归“生存的艺术”和监护土地的艺术,而非一门消遣、娱乐的造园术。麦克哈格说的好:“不要和我们谈论你家的花园。不要向我们咨询如何拯救你那株快要死掉的鬼树。这些皮毛小事无需向我们求教,我们要告诉你的是事关生存的问题。”[12](MillerandPardal,1992)

在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杰出景观设计学教育家佐佐木告诫我们:“当前,景观设计学正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路则通向肤浅装饰的雕虫小计”[13](Sasaki,1950)。不幸的是,除了少数的例子外,过去十几年中,世界范围内的景观设计学都朝着后者的方向发展了。我们应该在一些更为紧迫的环境问题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包括洪水控制和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土地保护和管理等。

我们已经和正在失去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

过去,景观设计学在定位上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仍然把自己当作古老园林艺术的延续,这是大错特错的。丰富的园林遗产和众多园林艺术的理论著作不但没能帮助景观设计学成为一个现代学科,反而扭曲或掩盖了景观设计学科的真正内涵。现在到了声明景观设计学不是园林艺术的延续和产物的时候了。景观设计学是我们的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种种生存的艺术的结晶,这些艺术来自于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来自于寻找远离洪水和敌人侵扰的过程,来自于土地丈量、造田、种植、灌溉、储蓄水源和其它资源而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和生活的实践。

景观需要重新发现[11],而景观设计学也需要重新发现。这就是说为了使这个学科获得广泛的认同,更多的国际努力是必须的,通过强有力的实例,向人们展示景观设计学如何在治理大环境和解决生存问题中扮演主导角色。

(2)乡土与寻常:重归真实的人地关系

关于乡土,我指的是日常和寻常,白话和方言,是平凡的人和平常的事物,它相对于豪华和异常而论。要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我们就必须珍惜普通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对于脚下的土地而言是真实的普通事物。

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家园林和第一个文人园林开始,乡土便遭到了上层文化的忽略。奇异、矫揉造作和排场就成为造园的主流,它们与周围寻常的环境以及市井生活大相径庭。在“混乱”的、寻常的海洋中,创造一个奇异的、“天堂般”的岛屿,这便是一切古典造园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中国和西方都一样。法国的凡尔赛宫苑是如此,英国的花园则更是收集异国花卉的代表。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皆以网罗奇花异草、怪石著称。这种畸形的、上层文化的造园运动到了清代的圆明园可谓达到了巅峰,她简直就是中国南方园林和当时西方贵族造园术的收珍猎奇。而她的最大的贡献是加速、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灭亡。西方列强的一把火,使它成为没落封建华奢文化的代表,永久地成为封建王朝的陪葬品。

席卷今日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形式上看是步履了美国和欧洲“城市美化运动”的后尘,但其实也正是中国自己的虚伪、空洞、畸形的造园传统的延伸,是收珍猎奇、虚伪、排场、远离乡土、鄙视大众嗜好的“发扬光大”罢了。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造园艺术在寻找无意义的风格,无意义的形式以及虚幻的异常情调中,在虚假的“桃花源”中迷失了方向。

这种情况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一样,直到最近我们才发现城市精英阶层也像普通大众一样遭受着日益恶化的环境的困扰,他们的环境与生存困扰甚至比处于偏远乡间的农民还要严重,所以,重归“生存的艺术”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学的诉求。同时,生存的艺术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而正是这种真实的人地关系又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因此,现在到了景观设计学重归土地,重拾诸如在洪涝干旱、滑坡灾害经验中、在城镇选址、规划设计、土地耕作、粮食生产方面累积的生存艺术,重建文化归属感与精神联系的关键时候了。

(3)景观引领发展:“反规划”途径使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

应对时下的问题,景观设计学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呢?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迅速且无法抵抗,而“反规划”是改变传统发展规划模式,主动争取“天地—人—神”和谐的必由之路。这里所说的“反规划”,是指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该在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确立之前就通过识别和设计景观的生态、文化遗产、以及休憩的基础结构,引导和框限城市发展,即建立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EI在保障着生态过程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身份、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14-15]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是蔓延式的扩张。很长一段时间里,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被视为阻止城市蔓延的景观结构而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而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地区以及中国各个城市的种种迹象表明:试图通过规划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阻止城市无休止蔓延的做法是失败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于随意,各绿地元素和水陆生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2)可达性差,不易亲近,绿地和建筑物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利用率低;

3)被当作阻止城市蔓延的对抗和屏障,功能单一,缺乏诸如对防洪,遗产保护,栖息地保护以及游憩和通勤等综合功能的整合;

4)当发展压力增加时,这些绿地很快地成为投机和寻租空间;

5)它们被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式分割,支离破碎,很难实现应有的功效;“反规划”途径则试图找到在各方面都可行的、便于管理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保护及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通过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整合起来,担当城市生态安全、文化认同和精神给养的功能。[14]

从宏观的区域和国土范围上来讲,EI被视为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生态走廊和游憩走廊建设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

从中观的城市尺度上来讲,区域的EI将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憩、自行车通道、日常步行和通勤、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

从微观的地段尺度来讲,EI将被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的局部设计中。

EI成为各种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了自然、人以及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建立文化归属感以及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方面,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景观安全模式。中国浙江省台州的“反规划”案例说明了这一点。[15]

结语

千百年以来,我们的先民不断地和自然界作较量与调和以获得生存的权利,这便诞生了景观设计艺术,一种生存的艺术,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知识、技术、连同可信的人地关系,使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培育了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与土地的精神联系,使人们得以生存而且具有意义。这些有关生存的知识和技术就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而这门“生存的艺术”,在中国和在世界上,长期以来却被上层文化中的所谓造园术掩盖了。虽然造园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但那是片面的,很多甚至是虚假的。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旧时代的“桃花源”将随之消失,人类生存再一次面临危机。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来度过这场危机,包括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和精神家园遗失的危机。这也正是景观设计学前所未有的机遇,景观设计学应该重拾其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来面目,在创建新的“桃花源”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为了能胜任这个角色,景观设计学必须彻底抛弃造园艺术的虚伪和空洞,重归真实地、协调人地关系的“生存艺术”;它必须在真实的人地关系中、在寻常和日常中定位并发展自己,而不迷失在虚幻的“园林”中;在空间上,它必须通过设计和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城市发展,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重建天地—人—神的和谐。

中国的问题正在成为世界的问题,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也必将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学。

参考文献

[1]Fajardo,Martha,序言[M].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

[2]夏正楷,杨小燕。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事件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3]Boerschmann,E,(trans.L.Hamilton),PicturesqueChina,ArchitectureandLandscape,BasedontravelsinChina.London:T.FisherUnwinLtd.,1930.

[4]March,A.L……AnAppreciationofChineseGeomancy.[J]JournalofAsianStudies.1968,XXVII,pp.253-267.

[5]蒋高明刘美珍,沙尘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310-320.

[6]过孝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53-71.

[7]赵克兴,黄平,杨朝飞,过孝民。中国环境与发展态势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3-50.

[8]陈克林,吕咏,张小红。没有湿地就没有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96-309.

[9]Wilson,O.Edward.TheDiversityofLife[M].Cambridge: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

[10]Girot,Christophe,FourTraceConceptsinLandscapeArchitectur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59-67.

[11]Corner,James.RecoveringLandscapeasaCriticalCulturalPractic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

[12]MillerE.L.,andPardal,S.,TheClassicMeHarg,AnInterview.,Lisbon:CESUR.,1992.

[13]Sasaki,H.1950,Thoughtsoneducationinlandscapearchitecture[J],LandscapeArchitecture,July:158-160.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合作精神;竞争精神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04-02

一、当代大学生具备合作竞争精神的意义

1.应对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当代社会挑战和机遇并存且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科技进步、交通与信息的发达、社会分工的细化,推动人际、区域和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日趋频繁,相互依赖日益紧密。当今世界也要求人际、区域和国际之间加强联系、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世界进步与发展。因此,大学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合作竞争意识及能力。

2.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需要。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表现方式。由于资源有限,机遇有限,市场主体间对各种稀缺的资源和机会必然存在激烈竞争。国家和社会也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人力资源,不仅面临着市场的竞争,而且要求其必须适应社会的要求,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善于与团队及队友合作,才能得以生存并取胜。

3.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一支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社会群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文化素质、精神状态和人格特征等方面都要求大学生具有合作竞争精神。当代大学生必须在努力创新、开拓进取中树立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坚持人本主义与尊重自然规律相结合的合作竞争原则。

二、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内涵及内容

1.合作精神的内涵。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对利益各方都有益的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的集体行动,没有外部压力或竞争就没有群体或社会的合作。因此,成功的合作归纳为以下几点:①一致的目标。合作需要有某种共同的目标,至少是短期的共向目标才能形成合作。②共同的愿景。即合作各方的志同道合或对事物或目标有相近的理解和看法。③彼此的信任与配合。各方配合默契的行动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实质性的配合行动。

2.合作精神的内容。合作精神主要包括合作意识、合作品德与合作能力。具体而言,第一,合作意识是指与他人配合行动的愿望。第二,合作品德是指符合人们长期以来的合作行为习惯和标准。第三,合作能力是指在合作过程中,交往双方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彼此交流、互助、配合的能力和品质,主要包括:①必要的专业知识;②必须的基本经验;③必备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品德。

二、大学生竞争精神的内涵及内容

1.竞争精神的内涵。达尔文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机制是自然界的基本准则。一般而言,竞争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人们主观欲求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差异是发生竞争的原因及前提。当代竞争一般具备以下条件:①竞争是对同一个目标的争夺,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②被争夺的目标是稀缺的,即一方获得目标的同时,就意味着另一方失去目标。③竞争的目的是获得目标,而不是打击或伤害对方,这是当代文明社会竞争的重要价值准则。

2.竞争精神的内容。竞争精神主要包括竞争意识和竞争态度。具体针对大学生而言,第一,竞争意识是指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在各方面争胜对方来实现自我目标和社会目标的自觉心理活动,它主要包括:①具有为国家、民族、集体争光的自尊心,追求成功的自信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②具有敢于挑战和勇于应对挑战、不怕输、不服输的勇气;③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荣誉,遇到困难永远不言败。第二,竞争态度是指对待竞争的心态,包括用正常的心态来看待竞争,用正当的手段参与竞争,以豁达的心胸对待和接受公平竞争的结果,尊重别人的观点,欣赏别人的才能和努力等。

三、我国大学生合作竞争精神的培养途径

1.加强对竞争合作精神的教化熏陶。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竞争合作精神有着它深厚的土壤和广阔的群众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义”,从社会角度,仁,表示团结合作;义,表示社会秩序。它的基本理论框架是:自觉的人格意识,和谐的社会关系,合一的天人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讲的就是合作精神,对他人的热心和成全,这种天人合一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展示了东方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儒家的人生观里,对自己是积极完善,对他人关心、宽容,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并积极参与、热心治理。不论是对主体还是客体,儒家都充满好心善意地去参与和成全,始终昂扬着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活力。我们可以以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作为理论来培养大学生的竞争合作精神。

2.加强竞争合作精神的实践锤炼。①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大学生合作竞争精神的培养。课堂教育作为培养竞争合作精神的主要渠道之一。教学活动讲究精心设计,运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辅导式教学法等方法,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通过融洽默契教学的双边活动,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亦可以通过同桌共议问题,小组集体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荣誉的感受和追逐。这样在课堂上对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竞争等方面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便会产生良好的培养效果。②加强大学生合作竞争精神心理素质的教育。合作竞争精神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是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作能力的保证,我们要在学习中锻炼心理承受力,加强竞争合作精神的培养。

3.加强有利合作竞争精神的环境打造。①加强社会环境的建设。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社会的人,必须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因此,营造一种公平的合作竞争环境十分重要。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所进行的,那么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同,能使他们感到和社会要求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社会的用人制度、人力资源标准,在现实中有很多竞争是不公平的,这样会削弱竞争合作精神。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是社会的需要,教育应该得到社会的支持。②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指在校园里建立大学生合作竞争精神的实践机制和评价体系。在校园内组建生气蓬勃的各种社团,开展丰富活跃的科普、手工等兴趣活动,组办文学刊物、竞技运动,成立广播站等,学校时时、处处折射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这样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合作竞争的环境,使得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逐渐适应并熟练于彼此间的合作竞争。

参考文献:

[1]李芙蓉,等.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途径及策略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2]乔博.集体性体育项目对大学生合作精神养成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3,(5).

[3]岑延远.大学生竞争人格的内隐观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3,(1).

篇5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组成;存在问题;强化措施

科学的经济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切实可行的经济管理体系,可以系统地发现和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促进企业利润的稳步增长。那么一般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包括哪些内容?目前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呢?以下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论述。

一、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企业制定经济管理方针和经济目标,管理方针与企业的宗旨相适应,确保经济管理所需资源的获得,进行经济管理体系策划,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才能够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一个完整的经济管理体系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对于体系中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包含内容暂不做详细分析。

经济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经济管理体系文件、经济管理体系评审、资源管理、内部审核、不符合控制、数据分析、持续改进、核算和计量装置的控制、材料采购过程的经济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经济控制、遵循法律和法规。以上十三个部分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管理体系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环节。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严格按照以上十三个要点去处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经济和人事上的各种问题,则可以优化企业的内部编制、加强日常工作的严谨性,提升企业的外部竞争力,切实地推进企业的发展步伐。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几乎没有企业可以在经济管理方面做到尽善尽美,不管是哪一个管理环节,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以下我们就分别从审核、人力资源、生产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一)控制与审核

企业管理一直都存在因循守旧的保守束缚。伴随着电子、数字科技的发展以及思想意识的变更,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控制与审核方面还是太过传统。注重以“管理效益”为中心,过分重视“短期目标系统”,没办法使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全部的相关因素进入通盘考虑的范畴,这就无法实现企业系统功能等于或者大于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

(二)人力资源

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使得各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结构不能够配合企业战略的实施,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和经验的教育、培训,造成企业难以整合和提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出现核心员工离职的现象。

而激励机制的缺乏,也是造成人力资源不稳定的因素。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使人才的成长落后于企业的发展,让员工感到缺乏公正性,对企业丧失信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企业出现没有凝聚力、逼迫优秀人才走投无路只能选择离开的现象,从而造成企业面临人事危机。

(三)生产

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不管是前期的采购还是真正投入生产的过程,都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目标的实现。在普遍采用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当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和其他的电子设备很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故障,而很多企业都缺乏应对这些临时故障的策略。

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那些措施来降低企业生产的风险。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管理水平?

三、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以及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从理论上对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提升和创新作出探讨。

(一)找准切入点

首先,要注重战略的创新。战略创新是指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今后,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展开,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实现持续发展。当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运作的方式,使自己永远走在最前列。

其次,要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要调整、创新组织机构,首先要扁平化,即通过破除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多层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压缩智能机构,增加管理幅度,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速度,以提高管理效率。第二,就是柔软化,即通过建立临时性的组织来摆脱原有组织形式的束缚,实现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以增强企业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第三,虚拟化,即通过通讯网络技术,把实现企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和人才等联系在一起,组成动态的内部资源利用综合体,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建立学习型组织。高度重视建立全体人员共有的目标、价值观和经营使命。

另外,管理上要以人为本。知识经济的竞争最终将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首先注重情感管理,即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重视培养人,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素质;重视激励人,运用物质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使用人,给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创新的舞台,使个人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

最后,重视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将超过资本的价值,成为核心资源。因此,企业必须强化知识管理。首先,要把技术知识看成一种商品,在生产流通领域通过对知识的使用获取利润,在市场上通过知识产权的交易,实现知识价值增值。其次,要善于利用垒球信息网,不断获取世界范围内的新知识、新信息,进行知识的积累、优化组合和创新,从而有效地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再次,要高度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开发人才。最后,要建立知识主管业务,其主要职责是引导员工共同分享知识,鼓励员工把信息与认识和能力结合起来,以创造新知识。

(二)创新策略

要提升和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创新是可行且高效的手段。企业经济管理策略的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创新观念。思想观念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经济管理最大的障碍。因而,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经济管理创新在当前经济竞争新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科学管理”的思想,更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部署,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

另外,创新新经济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细胞。经济管理创新是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问题,也就是建立其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开发活力,行为激励体系以及高效运作的机制。制度创新能为推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增加推动力。

篇6

关键词: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美国

中图分类号:F832.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061-02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局限性的根本表现。正如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尖锐地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美国当前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次大规模的危机。两次危机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危机发生的状况以及危机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二者必存相通之处,它们都是美国经济自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尚未演变成资本主义全面的经济危机,但危机的规模、危机波及的范围、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都可以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相提并论。

一、两次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两次危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全面、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在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济是一片繁荣景象,1923--1930年间纽约股票交易所成交额翻了4倍,1925--1929年间股价翻了近3倍。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方面,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在经济繁荣的背后,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源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和“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在低利率的条件下美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扩大,不具备偿还能力的贷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为危机埋下了隐患。自2004年6月起,美联储又开始连续17次加息,利率的大幅度提高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大幅降温,大量偿还不起贷款的人出现,房贷公司遭受沉重打击。随后引发一系列金融事件,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二)两次危机背景的相似之处

虽然两次危机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但二者却有相似之处:一是在两次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都处于繁荣的状态中,经济表面呈现出投资增加、生产扩大、股价上涨的局面。二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都存在着经济比例失衡、贫富差距拉大、股市充斥大量泡沫等问题,这些矛盾的积聚,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三是危机爆发前,美国政府都采取了扩张性经济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化发展,助长了危机的发生。

二、危机发生的状况比较

1 两次危机发生的基本状况及特点。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始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的暴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它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行业的萧条。造成社会中下层的恐慌。由于其表现出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的特点,因此被称为“大萧条”和“大恐慌”。在整个危机中,美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46.2%,贸易总额下降了70%,出现了极高的失业率,大量的生产设备遭到破坏;与工业危机交织在一起爆发了严重的农业危机,农产品市场经历了价格的暴跌,大量的农畜产品被废弃,众多的贫农、中农走向破产,美国农业生产者的人均收入从1929年的223美元降到了1933年的90美元,降低了60%;失业人数达1300多万,至少14万家企业倒闭。实体经济出现危机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美国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内一周损失100亿美元。美国的这次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都创下了空前纪录,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失业人数达到5 000万左右。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以次贷危机为前导。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股市剧烈下挫,金融机构大规模破产倒闭。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以此为标志的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此次危机呈现出明显特点:一是美国国内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极为密切,金融业务相互交织、债务关系相互关联、链条不断扩大延展、风险交叉传递,一旦债务链断裂,就会不断出现连锁反应,并逐级放大,形成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二是由于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各国的金融业不断开放,美国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又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强烈冲击。

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两次危机发生的状况各有不同: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主要发生于实体经济领域,表现为商品的供给规模严重超过了市场的有效需求,实体经济危机导致信用危机,并引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而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主要发生于虚拟经济领域,它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诱因,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

2 两次危机状况的共同特征。虽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这两次危机发生的状况有相异之处,但是二者也具有共同特征:一是危机的传导速度极快,危机一经爆发迅速传导至相关经济领域,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行业的衰退;二是危机的波及范围极广,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蔓延至欧洲、亚洲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全球市场的剧烈震荡;三是危机的破坏性较大,危机发生后,金融资产大幅缩水,社会生产迅速萎缩,产值下降,失业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力下降,造成经济下滑;四是危机的延续时间较长,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持续了四年之久,而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迅速消除的;五是美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进行救助,以刺激经济,摆脱衰退。

三、危机成因的比较分析

(一)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以经济理论为分析基础

1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能够更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由于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资本主义本身具有一种盲目提高生产能力和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为扩大生产的趋势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

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者的实际需要,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的相对过剩。马克思从社会制度层面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2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原因,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深入分析,能够进一步揭示危机的根源。美国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虚拟经济,它通过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进行过系统论述。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它们只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是资本的纸制副本并不创造价值。虚拟资本实际上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给持有者带来定期收入的想象的或虚幻的资本。在正常情况下,有价证券作为资本的虚拟性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一旦有价证券的价格暴跌,甚至成为一张废纸时,其资本的虚拟性就会明显的暴露出来。因此,虚拟资本的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经济的运动,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最终将催生泡沫经济。

(二)两次危机成因的相通之处

篇7

【关键词】社会适应度 大学生

我们对400名在京财经类院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50名06、07级的在京财经类院校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定性访谈。借鉴相关的研究结论,毕业第1~2年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度上的表现显著,根据个人适应状况不同,基本在2年后适应良好。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的分配与距离问题,我们对33位大学生进行了当面交流,另设计了主观题问卷对17位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怎样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力,在此将做出相关分析。

1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

1.1 工作适应度。

我们所调查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其中68%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度高的工作,另有32%从事工作与本科专业并不对口。前者表示对工作较能得心应手,由于在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分布在低年级,大多数知识不能清晰的回顾,印象较为模糊,但在应用时会有新的学习,有了以前的基础能更快的领悟和掌握。后者由于个人兴趣与机遇目前就职于新的领域,虽然与本科专业不对口但是对于工作影响不大,只是在学习中需要更多的精力投入,另一方面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新的知识建立在当前工作中教容易理解和学习,有一种一边学习一边进步的感觉。因此可以看到,在新入职的一两年内,接触工作难度较小,注重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打基础、积累经验的阶段,无论毕业生是否专业对口,只要付出努力都能适应良好。

1.2 人际适应度。

调查证明,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大多数毕业生活泼开朗善于交往,爱好广泛乐于交流。虽然也有部分大学生因为个性较为内向,本科期间专注于学术科研,与同事的兴趣爱好交集少,初时可能会觉得很困难,遇到问题也不能很好的与上级沟通,但是在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后,一般能渐渐融入群体,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有极少部分的人也会选择离职,另谋发展。人际是个很广义的交流,无论是和同事、上级还是客户都至少要具备平易近人和谦虚的态度,自以为是固步自封是很难适应集体的。

1.3 心理适应度。

对于心理适应大学生的共通点都是在工作初期不能很好适应一个角色的转化,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是很大的变化。以我们在采访中一位男大学生为例,以前在学校是学生干部,更习惯于布置工作和组织工作,现在却是在切实做工作,而学生干部的优越感也会在变成普通职员时有一些落差。另一位就职于某国企的女大学生也谈到,在做学生是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得到肯定,学习之外再参加活动就是大部分的学生生涯了,而在工作后细小却繁杂的事务扑面而来,作为新人不但要处处打杂更是要应对很多的挑战与突发状况。总体来说就是没有当学生时的自由和轻松,更多的是责任和挑战。这种心理适应期是波动不定的,而根据不同人的情况有长有短,有时候已经对业务很熟悉了,心智却没有同样成熟,面对客户的刁难仍不能做出最好的应对。很大大学生在心理适应度方面还是反映出一定的不适应性。

1.4 生活适应度。

很多人大概认为生活方面不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至少社会适应更多的体现在对外的方面。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活是社会适应的基础,是每个毕业生最先碰到的问题,又是很日常的话题。在和受调查大学生最先的交流总会落脚在现在的生活状态,自从搬出学校,找租房就是第一个困难。虽然现在的他们都能很好的打理自己的方方面面,但是说到住宿、吃饭等生活问题还是麻烦不断,总有新的问题。在对一位外企的大学生采访中发现,她们工作节奏快,基本都是在外面吃,晚上加班也很晚,觉得现在的自己是亚健康,周末太累都在家或者加班,她很向往学校安静的生活,简单又充实。

2 有效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度的途径

本文首先采用引入虚拟变量的方法,将相关数据转化成相应的虚拟变量,并应用多元回归模型(OLS)对其进行分析。主要分为建模、参数估计、参数有意性检验、预测模型和参数的意义几个方面。

首先,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Yt表示适应度,Xit(i=1,…,18)表示相应的活动。

然后,按照上述模型中自变量的顺序将所有的变量放入模型中,再按照结果逐一删除不合格的变量,结果如下:

表1 参数估计表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

Intercept

18.4649

2.1606

8.546226

6E-16

X1t(兼职)

4.3958

5.3154

-1.20326

0.229799

X2t(单位实习)

6.0691

3.9693

-0.0174

0.986126

X5t(志愿服务)

5.0588

4.6518

-0.01265

0.989919

在显著性水平为α=0.1的条件下,X1t(兼职)、X2t(单位实习)、X5t(志愿服务)这三个虚拟变量都通过了t统计量的检验,且系数的符号符合实际意义,故方程为:

(1)

t=(2.1606) (5.3154) (3.9693) (4.6518)

最后,对该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假设如下:

表2显著性检验表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分析

3

3281.877

1093.959

2.555656

0.096104

残差

308

163908.4

532.1702

总计

311

167190.3

F统计量是2.5557,拒绝原假设,即方程(1)整体显著。

对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度的影响因素,主要考虑兼职、单位实习、志愿服务这三个方面。当大学生不参加任何一项活动的时候,平均的社会适应度是18.4649;当大学生参加兼职时,是会适应度提高4.3958;当大学生参加单位实习时,是会适应度提高6.0691;当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时,是会适应度提高5.0588。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提高射会适应度单位实习最高,志愿服务次之,兼职又次之,这也基本符合实际生活。

3 建议与思考

综上对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在本科期间可以相应的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社会适应度,全方位培养个人素质。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点:

3.1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注重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广泛涉猎其他相关知识,拓展视野和知识面。重视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2结合自身特点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多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加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奉献精神。

篇8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 CN36-1030/F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CN22-1065/F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CN11-1057/F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CN51-1104/F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山西财经大学 CN14-1221/F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CN11-2640/F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CN11-3952/F

金融经济学研究 广州金融学院 CN44-1696/F

审计与经济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 CN32-1317/F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CN21-1096/F

商业经济与管理 浙江工商大学 CN33-1336/F

国际贸易 中国商务出版社 CN11-1600/F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CN32-1544/F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CN31-1163/F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CN42-1663/F

改革 重庆社会科学院 CN50-1012/F

政治经济学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 CN11-5859/D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大学 CN43-1057/F

经济与管理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CN11-1384/F

证券市场导报 深圳证劵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CN44-1343/F

财贸研究 安徽财经大学 CN34-1093/F

财经论丛 浙江财经大学 CN33-1154/F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 CN11-1077/F

广东商学院学报 广东商学院 CN44-1446/F

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CN11-3504/TU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 CN11-3846/F

当代经济研究 吉林财经大学 CN22-1232/F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 CN35-1023/F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 CN53-1209/F

经济经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N41-1421/F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N53-1006/F

经济纵横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CN22-1054/F

现代经济探讨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CN32-1566/F

城市问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CN11-1119/C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CN35-1020/F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河北经贸大学 CN13-1207/F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

CN51-1029/F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杂志社 CN11-1011/F

亚太经济 福建社会科学院 CN35-1014/F

国际经贸探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N44-1302/F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CN14-1058/F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江西财经大学 CN36-1224/F

篇9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少在十个方面给予现代经济学严峻的挑战,即从今往后的经济学研究必须在经济人假设、经济研究范围、价格理论、效用理论、政府作用、信用理论、金融衍生品市场、货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经济学研究基础范畴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理论认识创新。

[关键词]经济学国际金融危机挑战

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新时代。但时至今日,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远远地落后于这个时代,不能有效地为现实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服务。从人类思想发展的根基讲,当代人更应该看到的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是对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能否尽快复苏,提出了现实的挑战,更是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挑战经济人假设经济学的研究

需要有前题假设。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是于学理不通的,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内在缺憾。由于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因而,作为经济学研究假设前提的经济人,不能只表示个体经济人,还必须有对社会经济人的假设抽象。缺失社会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研究只能从社会经济中的个体出发分析和探讨人类的经济行为,在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是难以展开的。迄今为止,现代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仍只是局限于解释经济个体之间的利益之争,没有能够体现出更高层次上的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理性思和自觉维护。在这种状态下,已经进入21世纪的现代经济学主要的宏观经济理论,不仅是不完全适用于像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在其提出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基本上不能被政府接受为宏观调控的指导理论。因此,自觉地深化对于经济人假设研究,增加社会经济人假设,必将成为推动21世纪现代经济学理论创新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制高点。作为现代经济学宏观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假设,不同于个体经济人的社会经济人至少应具有十大理性基点:保证国家经济安全、保持经济结构平衡、保护经济发展活力、保障收入分配公平、严密控制货币管理、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实现区域平衡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全面实施社会救助、坚决落实天赋人权。为此,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对于长期以来经济人假设缺失社会性的问题,从今往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应当从实际出发,及时并积极地弥补这一缺憾。

篇10

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其中包括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协调等。当代世界经济基本包括三类国家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

1、行为主体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主要有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两大类,其中非国家行为主体又可分为国际经济组织(包括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迄今为止,主权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构成世界经济的最主要部分。

2、研究方向世界经济专业现有4个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投资、开放宏观经济学、中国开放经济学与政策研究、世界经济运行与国别经济研究。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