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沟通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

篇1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概念模型;国际商务

一、前言

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国际商务的能力在任何地点和场所都有体现,其中跨文化能力是国际商务中最常用的能力,这也是每个业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本文作者构建了一个三维的跨文化模式,分别是由跨文化沟通、跨文化适应、跨文化行动三部分组成,并且对其中的要素进行分析。

二、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的经济形式逐渐统一,在国外企业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候,我国的一些民营企业或国企都在快速的开辟国外市场,材料的采购、海外设厂、当地组装现场售卖这么做不仅减少了运输环节经费的支出,还为公司产品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在如此美好的前景之下,很多企业都取得的巨大的成功,但是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作者在对失败案例进行研究过后表面,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外派经理人不能适应当前的国际商务环境。那么又是什么要素对这些外派经理人造成了影响呢?这就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三、跨文化模型与国家商务研究

1.跨文化概念研究。Cross-culturalcompetencey是跨文化能力的国际专业术语,不同的行业领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导致跨文化能力在国内的翻译也大不相同,例如国内心理学、外语教育等教学领域对跨文化能力的解释就是单一教学方向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样的是心理学和外语教育,在国外的跨文化解释就是跨文化胜任力。因此,我们不应该使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不同领域中的跨文化能力,并且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2.跨文化能力模型。(1)发展阶段的模型。发展阶段的模型在国际术语中又叫DMIS,是一种文化进入另一中文化中的适应阶段。从心理学方面来讲,这也是讲述了人们对于文化差异的反应,建立了跨文化敏感模型,这种模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主要表现的特点主要有否定、抵挡、轻视、接受、适应和包容六个阶段。(2)特征理论模型。国际商务方面的一些专家把跨文化模式分成了三个维度,即情感、认知和交际能力。认知维度主要是表现个体对于知识的了解和定位,并且包括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使用方式,个体拥有的知识越多有利于文化的适应和文化的理解,可以防止文化之间的冲突。情感维度与人自身的个性有关,包括文化怡情和文化感知。其中文化怡情就是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了解;文化感知就是指对不同的文化保持开放的态度,给予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交际能力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会谈中,主要表现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者之间可以灵活调整。

四、国际商务中跨文化能力的扩展

1.跨文化沟通能力。在管理学当中,跨文化能力主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组织之间进行文化、信息、知识的交流活动,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1)跨文化知识与技能。跨文化知识当中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共性文化知识和个性文化知识。共性文化知识主要是指,不同文化的意识和知识,能够适用于不相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对未知的环境有很好的理解。个性文化知识中主要包括事实知识、感性知识和归因知识。三种不同的理解方向,涉及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一些独特的要素。(2)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作为比较稳定的跨文化能力,作为一种独特的跨文化能力,个性特征很难在后天得到,特别是一些缺乏某些特质的个体。

2.跨文化适应能力。当一种文化进入其他文化领域中时,适应能力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也是评价国际商务人员能力的基础要素。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跨文化能力的个体应该具备心理调节的能力,从而来适应不停变化的工作文化背景,适当减轻自己的压力会很好的帮助自己完成国际商务谈判。经过研究表明,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活动可以被定义为跨文化适应能力。

3.跨文化行动能力。企业文化背景不同,表达方式不一样,对同一信息理解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出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沟通障碍。另外,名族的优越感、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会强加与他人,也是造成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严格的控制自己言行与举止,切勿用自己的方式去规定别人的行动,但是可以适当的给出建议,让跨文化行动更加的通畅。

五、模型的构建

从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跨文化模型的构建主要是由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行动能力组成,三者之间紧紧相扣,任何一方做的不到位,都有可能影响整体的发挥,所以个体的跨文化能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跨文化维度的水平。跨文化维度模型水平越高,越有助于个体对于知识、文化的获取,即意味着文化敏感度越高。

企业外派人员不能适应当地的企业文化,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发展的障碍,还会对企业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是丧失海外的商机,让企业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跨文化模型的构建应该是每个企业都需具备的能力,另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到外派员工的工作情况与工作能力,适当的给予奖励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激情,达到多角度适应文化的能力。

六、结束语

本文作者对跨文化模型与国际商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客观的描述,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商务谈判的成败,完全是取决于国际商务人员的跨文化能力,所以说,跨文化能力在国际商务中起到了非同凡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概述

1、管理沟通的概念。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2、从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管理沟通与其它沟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沟通的主体是人或社会组织。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这两类沟通活动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管理沟通的主、客体均是人,因而,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沟通,即不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还包括思想、观点、态度的交流。在某种场合下,情感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沟通的效率和效益。

(2)沟通发生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并非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属于管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所以也需要沟通的区别在于沟通的背景是明确的、特定的,即一定是发生在管理活动或商务活动中。因而沟通的目的性更明确,对对方的反馈期待更高。

(3)管理沟通是有沟通媒介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的高目标性,决定了管理沟通是发生在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

3、跨文化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对外资企业而言,沟通能力非常关键,它要让全体员工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间的差异,同时还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在承认差异和要求一致之间不断保持平衡,需要员工不只简单地从单一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事情,而是能理解不同的思想,并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

二、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主客体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在沟通中,要使沟通双方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这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沟通者首先必须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

(1)我们在管理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以“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势通常是我们在管理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这里的弱势是指文化风险,也就是是指因文化差异及其组织间的缺乏了解而对文化整合和正常业务经营构成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管理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转化成优势。

(3)人的成功主要由知识、技巧、机遇三大因素决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擅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2、沟通客体策略。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主体沟通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已”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和“激发”的问题。

三、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沟通策略的制定包括以上论述过的沟通主体策略、客体策略、渠道策略均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时,都必须考虑国家、地区、行业、组织、性别、民族、团队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要想从跨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就需要解放思想,正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有:

1、正视差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带给人不适的心理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逃避冲突。其结果不但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且个人目标也难以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的理念去解决冲突问题。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的发展,要做到,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洞悉文化的差异及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的表现形态:其三,在明确冲突源、个人偏好和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2、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

(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磨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会导致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同一企业内部,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企业可能会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外商打交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别化管理将是跨文化沟通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差别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为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客户、合作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意愿,而不考虑他们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次要注意遵守法律和制度,按照既定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规则行事、避免因疏忽法律规定而出现投诉行为和相关损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工作地所处的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考虑双方的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礼貌用语;语用迁移;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40-02

一、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中西方礼貌用语差异的重要性

在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变革中,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需要沟通,交流。交往涉及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和感情交流,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所进行的感情交际或信息沟通被称为跨文化交际[1]。

跨文化交际的产生是基于不同文化,种族和国家的需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世界各国文化碰撞,融合的显著加强,其现实意义日益凸显。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迫切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而不同民族之间不仅拥有语言特殊性也拥有语言共性。这是促使彼此间顺利交流的基础。

美国跨文化交际学者查理德?约翰尼森列举了跨文化交际的价值定义:(一)人们自愿选择一种交际策略;(二)这种交际策略基于一种价值判断;(三)这种价值判断涉及人类的行为准则;(四)选择的策略正面或负面的对他人施加影响。

该定义阐述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有一种交际策略符合交际双方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并能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双方施加影响,以促进双方交流。而礼貌用语的使用正是促进跨文化交际的一种良好手段。礼貌用语是跨文化交际中构建双方关系的一个桥梁,在个国家民族中普遍存在,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各民族的礼貌用语存在众多的个体差异,因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在母语文化的影响下,在使用礼貌用语时,常常使对方感到困惑,或使对方误解了自己的礼貌,从而严重影响交际双方的沟通。

二、礼貌用语的语用迁移现象

礼貌用语主要包括称呼语,问候语,寒暄语,告别语,感谢语,致歉语,恭维语等。他是交际双方在社会交往时所选择的使用与交际场合、交际双方的关系谈话宗旨,谈话内容等所需要的语言行为规范,用来确立、维护、调节和发展交际双方的关系,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者常用母语的语用规范来实现交际意图,因此常常会产生误解,引起不快,出现语用负迁移现象。要剖析礼貌用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还应从礼貌用语的语用正迁移现象谈起。

(一)礼貌用语的语用正迁移现象

J.A.Hawkins在其主编的《什么是语言共性》一书中,提出了人类语言之间的本质具有共性。与际间的诸多认知概念虽大有不同,但在表达客观世界的本质上,人类语言具有同一性。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Skinner也认为,目的语的学习与母语的习得属于对自然语言的掌握过程,他们之间具有共性。母语语言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目的语习惯的培养。将母语的对称概念正向移到目的语中,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正迁移,或语际共性正迁移。例如,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日常礼貌用语有:“Please,Thank you,Sorry(Excuse me),Goodbye”。汉语中有:“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在语义上基本对应,也具有相似的社会功能[3];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见到迎面走来的外国朋友,出于礼貌会说:“你好啊!”“How are you?”由于此句中二者词汇语法对应关系较为相似,汉语中的对称概念很容易正向移动到目的语英语中,跨文化交际礼貌用语的传递得以实现。或者在外国朋友的婚礼上送新娘一束白色的百合花,并说:“I hope you are the white lily forever.”外国朋友也会非常高兴并且欣然接受。当然,lily的语义正迁移现象在中国和欧美国家的跨文化交际中更为常见。在中国人看来,百合寓意“百年好合”。送上一束百合,表达对新娘新郎天长地久的美好祝愿。而在外国朋友看来,百合是纯洁,美好的象征。一句“I hope you are the white lily forever”,在中西方认知中虽有些许差异,但体现了礼貌用语—祝福语的语用正迁移,很好的传递了美好的祝福,并增进了中西方朋友的友谊。

因此跨文化语言交际中语用正迁移现象,有利于非有意识的外语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学习者的自我表露和自信,是激励外语学习者进入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主动采取学习策略的路径,更是探究语际差异与迁移的过程。

(二)礼貌用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

文化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机制。这种复杂性也体现在礼貌用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的诸多成因上。而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母语的干扰。语用负迁移来自母语的干扰,映射了母语文化习得的价值。来源于母语和目的与的文化差异增加了交际成本,使礼貌用语语意传播受阻,交际双方不能互明,交际会话不经济。这就使交际者有意无意地回避那些与其母语差异较大的礼貌用语结构,造成礼貌用语使用的“僵化[4]”,不能形象的表达礼貌用语的交际意图,这就容易造成礼貌用语的语用负迁移。

篇4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力; 传播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42-001

自跨文化传播概念进入我国后,掀起了对此问题研究的热潮。跨文化传播力概念在诸多网络文献中频频被提及,百度输入“跨文化传播力”词条后,显示结果为40,600个(2014年5月)。然而在CNKI检索后对此并无相关研究与界定。所幸的是,国内有学者对其相关概念――传播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研究与含义的探讨。

一、传播以及传播力

什么是传播?胡文仲(1999)将传播定义为:“信息的传送和接受,一方发出信息,另一方接受信息,这一过程就是传播。”在人类社会传播中,传播又分为三种:人际、组织、大众传播。而对于传播模式,传播学界也相应提出了不同的模型,其中较著名的有Harold Lasswell提出的5W模式,分别指Who(谁来传播)、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以及with What effects(得到什么效果)。之后的社会学家Jack Lyle 与M. Lyle把传播过程置于社会大环境中的考察,完善了传播的模型构建。总体来看,传播学界对于传播模式的提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基本的传播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渠道或手段、受众、效果以及环境,并且任何要素变化都会影响传播过程。

什么是传播力?国内学术界有关传播力概念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比如,刘建明2003年首次提出传播力概念时指出,传播力是“媒介传播力的简称,具体指媒介的实力及其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而张春华(2011)认为,总体来看国内外对于传播力的研究大约分为以下四个角度:能力说、力量说、效果说、综合说。除了张春华所总结的研究视角之外,国内有关传播力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大众传播,如丁和根(2010)认为一个国家的传播力可以通过对外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少及强弱来衡量,郑保卫(2007)认为要提高新闻传媒业的传播力,则需通过了解受众需求、加大新闻传播渠道、加强信息报道质量;刘修敏(2012)认为电影传播力取决于对电影素材艺术性的保留和对大众迎合的平衡把握。不难看出,国内有关传播力的研究角度侧重各异,大致可以归为: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涵盖了部分传播要素,然而相关研究对于传播者以及传播环境却鲜有专门研究。据此,笔者认为传播力既包括对传播内容、渠道、受众以及效果的综合评价,也应当包含对传播者的自身能力以及传播环境。简言之,传播的的任何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或手段、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以及传播环境)之一都会影响传播力的大小。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传播力

跨文化传播是指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或公共传播的语境中,在有着互异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互动地发送和接受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从而进行文化上互相联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活动过程。因此结合上文传播力的定义,跨文化传播力研究的对象应当是在不同文化之间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传播的基本要素的综合考量。比如Hammer等(1978)提出的跨文化交际有效性三维度,即应对心理压力、有效交流及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之后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指标提出了不同标准,如Byram(1997)从应用语言学角度提出评估指标应当包括:语言、社会语言、会话能力以及态度、知识、文化意识等内容。在国际商务管理领域,人际技巧、语言能力、异国工作及生活动机、不确定性容忍和应对能力等因素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表现(Schneider& Barsoux, 2003)。然而Helen Spencer-Oatey (2010)将跨文化交际能力总结为情感、行为、认知三个层面。

而国内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基本沿袭了Hammer, Helen Spencer-Oatey等学者的思路,并未有太多实质突破。教育领域代表观点为:语言能力、文化用语知识、目标与文化和文化意识为跨文化交际能力(高黎,王方,2007),国际商务领域主要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跨文化沟通、跨文化适应、跨文化行动能力,文化智力、组织机构的民族中心主义、文化距离等因素(吴箫,肖芬,胡文涛,2013)。

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外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指标主要适用于人际传播的研究(如有效的交流能力、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等),并且跨文化交际研究评估体系最终落脚点为传播者自身的因素(知识、情感、技巧)。另外,我们从“跨文化传播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本身词义中也会发现二者的从属关系:传播在传播学中定义为“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而交际“指二人及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不难看出,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属于人际传播范畴。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作为“跨文化传播力”其中一个子项-“传播者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与跨文化传播力问题的结合,不仅对国内传播力研究中跨文化因素的缺乏补充,也使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研究不再拘泥于人际传播领域,而是将其置于更加宏观的传播方式,如大众传播中进行重新审视。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50

[2]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2-61

[3]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7

[4]张春华.传播力:一个概念的界定与解析[J]求索,2011(11):76-77

[5]丁和根.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新闻大学,2010(4):136-142

[6]郑保卫.强化传播力彰显影响力拓展创新力提升竞争力-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传媒业发展之要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2):18-27

篇5

关键词:全球化;跨文化交际;移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65-02

进入21世纪,在通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也相应地加强了文化交流和互动。许多高校都在招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文化的碰撞和相互融合给校园文化多样性带来新的研究课题。我们不能把多元文化背景仅仅当成一种存在。不同的文化总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甚至冲突。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者Edward T.Hall提出了“文化即交际,交际即文化”的重要概念。我国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和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理论探讨和理论建构在一线大学英语教师中还相对缺乏,在课堂英语教学过程中,关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系统不够完善。对于一些语言文化现象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表现出零散的特征,学生往往是无所适从。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切实体会到语言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组合,它是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敏感性,通过文化移情能力的提高,提高对外国语言文化的感悟和运用能力,实现成功、高效的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敏感的培养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跨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敏感。通过对跨文化敏感的引导,可以增进英语学习者对文化的理解,减少文化偏见。跨文化敏感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的观念和行为,适应、了解和欣赏文化的差异,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跨文化敏感度较高的人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能更快地适应陌生的环境,应付挫折和压力的能力明显增强,能从容地应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文化差异,从而可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当课堂英语教学超越了词汇、语法结构、简单日常交流的层面,而将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及内涵融入到课堂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会乐于倾听、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动参与课堂交际,思维表现得敏锐而活跃,形成具有独特视角的逻辑表达。跨文化敏感的培养离不开文化对比教学方法,要避免简单化的定式思维。这需要学习者摆脱自身原有文化的传统积淀和约束,将自己置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在主动的对话,理性思维和平等立场上的欣赏中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对比教学方法对于跨文化图示的构建起到核心的作用,它使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通过对文本所提供的真实的语境的跨文化解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动机形成因素。跨文化敏感素养对于文化的解读和构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学习者缺乏足够的社会文化常识,导致跨文化用语失误的产生。教师需要理解作品中的文化特征,截取典型的文本资料,解释其中的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其语言交际和渗透在其中的非语言交际。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有意识地去寻找生活差异、文化差异,自然会参与到讨论等交际活动中去。

二、适度的认知移情

语言学习中不仅仅要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接受这种差异,而且要熟练应用异族文化将是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借助心理学领域的移情概念,就是“情以物迁”,将感情移入作品的景象中。当然,作为外语学习者,我们移情要做到适度,而不是崇洋。适度的认知移情需要跨文化交际主体,要具有专注、接受的意愿。专注要求主体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觉技能充分地感悟客体所表达的信息,力求做到对信息完整而不是零碎和局部的接受。在这里还要借助另外一个心理学概念来说明,若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叫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相反,如果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就叫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本民族语言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不同时,母语文化定式则会妨碍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和交流,产生文化负迁移,导致跨文化交际困难。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帮助学生避免将汉语文化生活的某些因素生硬地迁移到目的语文化中,造成交际过程的困扰。适度认知移情练习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原版的视频材料。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经验的视觉心理表达,以它特有的叙事方式、魅力四射的“影像”编码,陈述了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具体遭遇,显然构成了文化进程的一个直接指示标。在扑朔迷离、光色斑斓的“影像”活动中,人们以日常生活欲望为根本的“审美”要求与热情,得到视觉、心理的满足。看了美国电影《撞车》,学生就可以体会到无处不在的偏见存在。每一个群体都有stereotype,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不自知的偏见。每个场景都会引起英语学习者的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式避免文化上的歧视和冲突。电影《社交网络》反映了在数字文化背景下,欲望与人性之间难以调和的平衡。其中的网络技术语言和观念为学生提供适度认知移情练习注入时代气息。电影镜头语言本身也是无序的,给观众带来幻觉、联想。没有类似于语言符号学中固定的语法字典,有多少导演就有多少语汇,有多少观众就有多少种解读感受和解读语言的方式。一帧图片(或一段影像)在不同文化中会有不同的理解。电影文本或视觉艺术形式的赏析要顾及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差异,才能正确理解了某一形象的内容(人、物体、场景、事件),对这些文化所要转达的文化信息、文化内涵、深层价值观。只有经常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才能加深对世界多元化、文化多样性的事实的理解,使自己的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能被对方愉快地接受,消除偏见和思维定式里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外语学习可以继承和传播中外优秀文化,同时也是增加人文和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现阶段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越来越受制于文化的影响,文化导入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手段。为使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得到培养,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摆脱本民族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减少或消弭长期积淀于本民族语言中的文化定式,通过适度的语言文化移情,更好地掌握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保证跨文化交际中双向沟通的顺利实现,使得文化导入和课堂英语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新的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敏感、文化素养、文化比较视野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法小鹰,辛敏.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与适度文化移情[J].学术论坛,2011,(5).

篇6

关键词: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

1引言

交际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借助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来实现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深入研究。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非言语交际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调查,在直接的面对面交际中,只有大约35%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来进行表达和传递的。由于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在文化上存在差异,这也使得非语言交际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带有强烈的国家或地域文化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缺少对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的了解,就会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人际交流的障碍。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由于受到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印象,非语言交际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交际时,往往过于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通过英语语言学习与应用实践,可以发现,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协调使用的,尤其是在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非语言交际可以使表达更直观,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实现,使交际效果达到最佳。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必须要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英语教育的效果与质量,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跨文化交流及非语言交际的概念与特点

2.1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活动。这种活动是跨国家、跨地域、跨种族的。当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及科技、信息、交通的日益现代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趋密切,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日益频繁。可以说,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促进跨文化交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2.2 非语言交际的概念

交际离不开语言,语言也是实现交际的重要手段。但是,语言并非是唯一的交际手段,非语言在很多特定环境下,比语言交际具有更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基于文化基础之上的、不用言词来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具体就是指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主要包括眼神、手势、体态、表情、服饰、声调、音量等,作为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非语言交际能够传递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意念、感情。总的来说,非语言交际有四种类型:(1)体态语:又称“身体语言”,主要指人们在交际中,借助身体动作进行信息表达的行为方式,比如,点头表示认同,摇头表示否定和不满意,握手或拥抱表示欢迎等等。体态语可以辅助语言交际的使用,补充语言交际的不足,对有声语言的信息传递起到辅助作用(2)副语言:这是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一种辅助语言,比如一些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或伴随语言等,包括音色、音高、音调、音量、音频、重音等。在交流过程中,时间间隔较短的称为“停顿”,较长的称为“沉默”。由于文化的差异,沉默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在中国,沉默是表示默许、理解,但是在英美却是缺少自信的表现。(3)客体语:客体语具有明显实用性和交际性两个显著特点,主要包括人们的容貌、服饰打扮、辅助工具,甚至书面文字等,如头发的颜色,西方人多为金色或棕色,中国人多为黑色;服饰的风格,欧美比较休闲随意,英国人比较绅士庄重等。服饰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体现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TPO原则是国际公认的着装原则,“T”就是time,强调服饰衣着要符合时代、季节和特定时间;“P”就是place,要求服饰衣着要入乡随俗地符合当地要求或场合要求;“O”就是指对象和目的,也就是通过服饰衣着要表达或传递的信息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4)环境语:非语言交际的环境语,一般包括空间信息、领地观念、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声音、颜色和标识符号等十二个层面的内容,比如,英美国家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保护,强调自由;符号语言作为人们交际的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作用也非常重要,如果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对符号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甚至迥然相异,比如,龙是中国人的图腾,代表着神圣、尊贵、权力,但是,在西方圣经中,龙却是凶恶和罪恶的象征。

3 英语教育中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应用,能促进人际沟通交流更加顺畅、高效。非语言交际有五种主要的功能,即重复、补充、调整、替代和否定。在交际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来判断其心理、情绪状态,调整谈话的方式和节奏,从而增进交际的和谐与畅达。因此,在英语教育中,教师除了要加强英语语言教育外,还要注重非语言交际的教学与应用指导。我国开展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非语言交际教学引入英语教育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没有特定的规则,有些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手段是约定俗称的,有些是特定环境中使用的,在实际交往中,只要求行为得体就可以,以表示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尊重和认同,增进交际的和谐、愉快,避免文化误解或冲突。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使其学会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尽量排除母语文化对跨语言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以餐桌文化为例,中餐与西餐用餐过程中的礼仪是不同的,其非语言行为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西餐刀叉的摆放顺序、喝汤是否发出声音、对穆斯林国家女士问候的要求等,教师要对此进行详细的指导。

4英语教育中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4.1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往的英语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知识点与英语技能的培养,在新形势下,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育中的一个新兴的课题。从教师角度来说,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指导。

首先,教师应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地进行广泛学习,在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高对非语言交际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能够助学生准确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的异同点,使学生能够明确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非语言交际的异同。由于跨文化非语言教学没有特定的模式和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的语篇,然后,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中非语言交际手段,帮助学生养成准确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习惯,科学处理非语言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由于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使用的,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非语言交际内容融入到语言交际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更真切地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行为。为了更形象准确地表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特点,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视觉文化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英语中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以提高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培养质量。

4.2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我国的英语教学更注重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根本上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综合素养的体现,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也需要学生充分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法、词汇及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也需要学生具备在特定环境和语境下,应用这些技能的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多接触一些外文作品、报刊等,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积累跨文化交际知识;要对不同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比较,特别是英语和汉语之间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别,积极引导学生探讨不同文化态度与理念,逐渐形成多样化的文化视角,降低母语文化对英语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使其能通过具体实践,加强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及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多为广大学生播放英文经典电影,在视觉文化语境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其英语文化视野;鼓励学生改编并表演英语课文中的小品、情景片段等,使其在身临其境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通过外教的指导,让学生能获得更多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技巧。

4.3 开设非语言交际课程,促进理论转化为技能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兴起来的一项课题,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实用的理论研究体系与科学的课程设置。为了提高英语教育的质量,各级学校可以根据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兴趣特点,借鉴国外非语言交际成功的教材与案例,有针对性编纂适合我国英语教育的非语言交际课程教材,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纳入到英语教育体系和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方面,要不断加大对文化背景、习惯、风俗和文化禁忌等内容的讲授,同时,为了提高跨文化非语言能力的教学效果,学校与英语教师要创新非语言交际模式与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语境,让学生学会得体使用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促进理论知识向实际技能的转化。

4.4 提升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学习的主动性

现代英语教育中,学生是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因此,在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兴趣,投其所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巧设问题、构建交际情境、小品表演、游戏、观后感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学习中来。非语言交际技能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关键的作用,在人们的交际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教师要鼓励学生成为交际型的学习者,在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也注意积累积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知识,多参与利于开展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活动,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技能和英语综合素养。

5 结语

一言以蔽之,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开展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人们的交际行为包含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尽管非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非语言交际对信息的传递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只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协调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由于文化、语言、习惯的差异,极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交际障碍。但是,借助非语言交际,则能有效消除这种障碍,使沟通交流变得轻松顺畅。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们交际日趋频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大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真正提升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尹玮.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探析[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3,01:77-79.

[2]尹丽丽,徐军.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及其作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5:157-158.

[3]隋金平.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差异――以体态语为视角[J].学理论,2012,32:178-179.

[4]田俊.从非语言交际角度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172-173.

篇7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敏感度 文献综述

一、 语用失误与跨文化交际

(一)国外研究现状

语用能力一词是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术语及概念,在教学中早已被广泛使用,但是人们对语用能力的理解和解释并不完全一致。诸多语言学家对语言能力、语言行为、语用能力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有阐述。1965年,Chomsky首次对“能力”(competence)和“表现”(performance)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做了严格的界定,他认为“能力”指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内在语言知识(或称内有语法),与语言的实际使用(即表现)无关。后来的语言学家则研究得更具体,Widdowson(1989)认为:“能力”有两个组成部分:知识和技能。这两个组成部分和Hymes的两个参数相对应:语法能力(the parameter of possibility)和语用能力(all the other parameters)。英国学者Nattinger等(1992)则反对Widdowson(1989)把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看成是并列的组成部分,他们认为,不应把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看成是并列的组成部分,应把语法能力和语言表现看成是一个连续体,语用能力知识只是这一连续体中的任意一点。语用能力是语法的延伸,涉及的是语言使用的规则,不仅包括正确的使用语法规则组词造句的能力,而且包括语言形式在一定语境下正确使用的能力,指学习者在一定语境下创造语法正确的语言表达形式,贴切表达语义或利用语法知识,准确领悟其功能意义的能力(洪岗,1991)。

很多学者都意识到提高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对我国的英语教学而言,由于我国英语教学受到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影响,偏重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语言形式教学,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和机械的句型操练充斥课堂,学生虽然掌握了不少语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语法功底和口语表达能力,但实际交际能力不强,使得在实际使用中,不少交际者经常出现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不得体的失误,导致出现冲突或误解(钱冠连,2003)。要提高语用能力,就要减少语用失误,因为语用失误可以反映语用能力的强弱。语用失误越少,语用能力就越强。对言语使用失误的研究始于英国兰彻斯特大学的学者Jenny Thomas等。Thomas(1983)将文化不同的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因未能准确及时地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现象定义为语用失误。她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发生的语用失误是语用规则迁移所造成的。

(二)国内研究现状

就语用失误的成因而言,国内学者大都归结于文化差异、母语文化因素和语用规则迁移。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一方(或双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交际双方各持不同的文化观点参与跨文化交际,从自己的文化角度揣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结果两种文化观念不能相互融合,当发现与自己的预期不同,就会产生文化冲突,出现不恰当的言行。吕文华(1993)认为:“由于学生的母语语用规则和文化因素是自幼习得的,已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学习和使用外语会形成干扰。”戴炜栋和张红玲(2000)指出:“文化迁移是指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干扰,它表现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或外语学习时,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与思想,并以此为标准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文化迁移往往导致交际困难、误解,甚至仇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和文化因素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曹春春,1998)。

基于以上的研究,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要提高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就应该在英语学习中贯穿文化教学和文化差异的教育,更多的人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应该把文化教学融入英语教学中。韦庆春(2006)提出:“只有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文化差异,充分认识并重视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用的素质和语用能力。”于利伟(2010)提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切,语用不能脱离文化存在,我国的外语教学应该一改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重视外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教学,忽略文化背景知识则无法准确运动这种外语,即语用能力大大降低。

二、跨文化敏感度

(一)国外研究现状

跨文化敏感度是一个多层面概念,它“包括六个要素:自尊、自我监督、思想开放、移情、交际参与度和理性判断”(Chen&Starosta 2000:1-15)。对于文化敏感度的研究,有R.Hanvey和Bennett对文化敏感度的阶段分类,K.Cushner创建了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目录表。根据陈国明和Starosta的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技巧组成,其中跨文化敏感是连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技巧的核心因素,只有对异国文化有正确的情感倾向,才能激发相应的文化意识,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正确的交际技巧,进行有效的交际行为。对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被认为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起点(毕继万,1999)。

Bronfenbrener,Harding和Gallway是最早提出敏感度(sensitivity)的学者,他们认为,对本国文化和对个体差异的敏感是两个重要的交际能力。Hart,Burks,Carlson和Eadie把敏感看做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思维模式。自1992年以来,各种测量方法开始出现,但由于缺乏信度和效度,往往不被采纳。直到1998年,在其跨文化敏感的发展模型的理论基础上,Bennett和Hammer发展了跨文化发展测量问卷(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成为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在美国、亚洲和欧洲广为应用。(Chen和Starosta 1997:1-16)。Bhawuk和Brislin开发了跨文化敏感度目录(ICSI),用于测量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文化的跨文化敏感度(Chen和Starosta 1997:1-16)。然而,这份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遭到专家的质疑。Chen&Starosta(1997)认为跨文化敏感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概念一直混淆不清,两者缺乏清晰的界限。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进行了反复研究,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跨文化敏感这一概念即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层面。因此,将跨文化敏感定义为: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这一概念应限制在情感层面上。跨文化敏感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包含以下六个因素:自尊、自爱(self-esteem)、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思想开明(open-mindedness)、为他人着想(empathy)、参与交际(interaction involvement)和理性判断方式(non-judgment)。根据六个要素组成的概念框架,采用因子分析法,Chen和Starosta开发出测量跨文化敏感度的专用量表――ISS,这一量表的效度和信度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水平(邵思源,2011)。

Chen和Starosta认为,跨文化敏感度较高的人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评价意识(self-esteem),能更快地适应陌生的环境,更乐观地看待压力和挫折,更从容地应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文化差异。根据以上对跨文化敏感这一概念的定义,Chen和Starosta首先设计了73个利克特量表来测定跨文化敏感的六个特点。他们在留学美国的国际学生中收集到数据后,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减去因子负荷值在0.5以下的49个问题,然后用保留下来的24个问题组成量表,并在这一群体中再次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测试,最后于2000年在杂志Human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该研究所采用的跨文化敏感量表(Fritz,Mllenberg&Chen 2002:165-176)。随后,Wolfgang Fritz和Antje Mllenberg采用了此跨文化敏感量表,对541个德国学生进行了测评,研究结果证明,Chen和Starosta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并适用于各种文化。

(二)国内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被引入到中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相关内容的著作和教材几十部之多,有2000多篇文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司联合(1998)提出:“文化教学指与人们交际或外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就是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并把它用于交际中,从而带来圆满成功的交际。当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后,他们就不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而会把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成功用于交际中。”司联合更提出语用能力与文化差异敏感性的关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高低和语用能力的强弱成正比。隋晓荻和潘丽探讨了文化背景对语言交际的影响,采用了1992年Bhawuk和Brislin的跨文化敏感度目录(ICSI)(孙亚,2002)。周杏英(2007)采用了Chen和Starosta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水平测试。像这样的对跨文化敏感度的测试还有很多,这在后来的邵思源(2011)等人的《一项对高中英语教室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调查》一文中也体现出来。

三、结语

我们要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就要从文化教学入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文化教学指与人们交际或者外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即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并把它们用于交际中,从而带来圆满的成功的交际。跨文化敏感度作为反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备受关注。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首要条件,因此培养跨文化敏感通常被视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步。 跨文化敏感的测量是跨文化交际培训的首要步骤,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对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跨文化敏感度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Canal,M.Swain,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In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56.

[2]Chen,G..M.W.J.Starosta..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J].Human Communication ,1997(1):1-16.

[3]Chen Feng. AStudy of Linguistic Deviation by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Guangzhou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1992.

[4]Goyer Robert munication,Communicative Process,Meaning:Toward a Unified Theory[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70,(20):4-16 .

[5]Green .G .M. Pragmatics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M].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lishers,1996.

[6]Hymes,D.H.,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extracts in Brumfit and Johnson eds.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7]H.H..Stern.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8]曹春春.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英汉语用失误现象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1998(02).

[9]戴炜栋,黄任.转变观念,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06).

[10]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06).

[11]戴炜栋,张红玲. 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02).

篇8

论文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交际中出现的言语障碍也不断增多,产生障碍的原因除了语言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文化障碍。因此,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是确保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文章讲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论述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传播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带来了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小,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和交往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具备全球视野,意识到国际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融入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并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的这种变化使外语教学的目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它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语言教师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 

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 

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 

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 

我们以往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因为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跨文化交流主要依靠语言,认为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主要是外语,语言传递信息的唯一途径,而忽视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以往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注重训练学生外语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完全没有注意到要培养学生其他的交际能力。如果我们不改变想法,就无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优秀的外语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使用语法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日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上面,特别强调语音、词汇、巨型、语法等内容的掌握,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语言形式的讲解、文章的分析、应试技巧的训练等方面,而对学生的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使得我们的很多学生虽然语言能力很强,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无法真正做到和日本人进行交流,这是我们日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非语言交际包括体态语(头部、面部、眼部、手部、腿部等的动作行为)、副语言(沉默、话轮转接、非语言声音等)、客体语(皮肤颜色、体毛、气味、衣着、化妆等)、环境语、校园非言语交际(教师的仪表、课堂内外师生的非言语交际等)等。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birdwhisted、ray通过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这说明,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日本人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 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信息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如西沃德(seward)在他的著作japanese in action(1969)中写了一件他亲眼目睹的事:一天,一位日本女导游带着20来个上了年纪的美国人在某地游览。导游伸出手臂,向远处的美国游客做了一个日本式的手势,示意他们过来。结果有的人以为导游打发他们走,感到莫名其妙,有的以为导游示意他们去喝饮料,因而准备回头到旅馆酒吧去,还有的人以为可以自由活动了,就四下散开,朝闹市走去。 

由此可见,不同民族在交流的时候,不仅仅是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还有非语言的沟通。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是否理解非语沟通就成了交际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关键。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成为我们现在必须要研究的内容。 

 

三、今后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目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中采取共同学习的模式,采用角色扮演法、演讲法等等。如何有效地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 

培养交际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有进展。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又是外语教学中的新课题,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真正的有目的有意义的交流。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等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交际能力并重,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样,我们的外语教学才能适应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俊森.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 

[2] 王秀文, 孙文. 《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7. 

篇9

本文着重对跨文化环境中的人员推销策略进行研究。

1跨文化促销及人员推销的涵义。

1.1跨文化促销的涵义。

促销(Promotion)是指企业通过人员推销或非人员推销的方式,向目标顾客传递商品或劳务的存在及其性能、特征等信息,帮助消费者认识商品或劳务所带给购买者的利益,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及购买行为的活动。而笔者将跨文化促销定义为企业在一个与自身文化存在差异的地区开展的促销活动。

1.2跨文化人员推销的涵义。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的解释,所谓人员推销,是指企业通过派出推销人员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能成为购买者的人交谈,作口头陈述,以推销商品,促进和扩大销售。它是促销的一种方式。那么以跨文化的视角来看,跨文化的人员推销就是企业在一个与自身文化存在差异的地区开展的人员推销活动。

2文化与促销。

2.1文化的内涵。

文化这个概念是在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提出来,并把文化的涵义系统解释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他认为文化是探索人的思维和行为法则的最为适宜的主题。人类学家维特·巴诺提出了一个综合性概念:文化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即所有的习惯行为和类型化的模式,这些模式行为是通过语言和模仿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通俗定义为,文化是指在同一国度、地区、社会团体、行业和公司甚至包括企业内部同一部门里,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制度、期望值和标准。文化差异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者是否接受一个产品,都是文化意识的反应。

2.2文化差异对促销的影响。

2.2.1价值观念的差异对促销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时间、财富、工作、成就和风险有不同的看法和价值观念,是消费者衡量什么是适当行为的标准。例如,西方国家强调注重隐私、追求变革、独立自主、突出个性;而东方国家价值观崇尚喜好共性、人际和谐、集体观念、沉稳中庸,因而西方国家是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取向,而东方国家则推崇集体主义。因此,在人员推销中,有针对性的、全面的、一对一的推销服务更适合“个人主义”文化特征,因此在西方国家开展的跨文化促销必须是以尊重个性为前提,采取富有个性的策略。而在东方国家趋向于高度集体主义的文化中,应采取大众化为主的策略。

2.2.2审美的差异对促销的影响。

不同国家、民族对自然、艺术和社会生活等都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审美标准、审美方法和审美习惯。理解和把握目标市场区域文化的审美价值观念对于开展跨文化促销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不同的群体对不同的图案有着约定俗成的偏爱或厌恶。中国龙、石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这些形象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2003年末“丰田霸道”(“霸道”是一款新车名称)的广告中,中国石狮敬礼鞠躬广告,2004年日本立邦漆“盘龙滑落”广告都引起了中国民众强烈反感,认为这些公司不尊重中国文化,因而这些产品促销宣告失败。

2.2.3沟通方式的差异对促销的影响。

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有效沟通,培养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技能对产品促销有关键意义。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不同的语言文字是不同文化最显著的差异,而跨国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交流。比如在称谓方面,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习惯与禁忌有很大差别。在英语国家直呼其名,表示平等、亲切和友好。汉文化中,名称方面的禁忌则有着独特的历史内涵,中国传统的“避讳”的文化沿袭至今,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便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缺乏教养。为了成功实现跨文化促销,必须首先了解目标市场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避免使用可能产生不利于促销的歧异词语,在进行人员推销时,促销员应使用消费者通俗易懂并乐于接受的语言与之进行沟通。

语言文字错误的使用会阻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非语言沟通包括表情、手势、眼神、姿势等,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语言沟通的差异很大。比如在绝大多数国家中摇头表示反对,点头表示同意,但是在尼泊尔、马其顿、斯里兰卡、印度、保加利亚等国,却正好相反。在跨文化促销过程中,促销员要对上述方面要有充分认知,以避免使用错误的体态语而引起误解。

2.2.4的差异对促销的影响。

一个国家中,是文化的主要变量,人们的伦理道德、文化艺术、思想认识、社会风尚等大多受影响,它也是文化差异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在进行跨文化人员推销时,促销员必须充分了解顾客的宗教背景,避开其宗教禁忌。比如印度教将黄牛视为“圣牛”,禁止教徒吃牛肉;伊斯兰教认为猪不洁,不准教徒吃猪肉,也不许喝烈性酒。因此在与信奉这些宗教的顾客沟通时应避免谈及这些问题。

3跨文化环境中的人员推销策略选择。

3.1国际市场推销人员的招聘。

一个企业要想在目标国市场长期发展,其国际市场推销人员的招聘一般应在目标市场所在国进行。因为当地人对本国的风俗习惯、消费行为和商业惯例更加了解,并与当地政府及工商界人士,或者与消费者或潜在客户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但是,在海外市场招聘当地推销员会受到当地市场人才结构和推销人员的社会地位的限制,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要寻找合格的推销人选并非易事。企业也可以从国内选派人员出国担任推销工作。企业选派的外销人员,最主要的是要能适应海外目标市场的社会文化环境。

3.2推销人员的培训。

推销人员的培训既可在目标市场国进行,也可安排在企业所在地或者企业地区培训中心进行。跨国公司的推销人员培训多数是安排在目标市场所在国,若在当地招聘推销人员,培训的重点应是产品知识、企业概况与推销技巧。若从企业现有职员中选派推销人员,培训重点应为派驻国市场营销环境和当地商业习惯等。

对于从企业现有职员中选派推销人员,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培训:首先,要培训跨文化营销人员时刻保持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善于从文化的角度找到答案。同时要对不同文化采取中立态度,杜绝文化优劣的观点;其次,要求选拔的跨文化营销人员掌握目标国的语言、宗教、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目标市场文化的研究,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以外地旅行、录像、特别课程、特别课程等方式进行培训;第三,企业可以直接聘用有跨国工作经历的营销人员,让他们对新人通过非正式组织传授跨文化工作经验,以此节省培训成本。

3.3推销人员的激励。

对海外推销人员的激励,可分为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两个方面。物质奖励通常指薪金、佣金或者奖金等直接报酬形式,精神鼓励可以有进修培训、晋级提升或特权授予等多种方式。企业对推销人员的激励,应综合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等手段,调动海外推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推销业绩。

对海外推销人员的激励,更要考虑到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海外推销人员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因而对同样的激励措施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特别是对于在海外选聘的与母国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推销人员,企业也特别要注意激励方式的选择,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3.4推销人员业绩的评估。

人员推销效果的考核评估指标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推销效果,比如所推销的产品数量与价值、推销的成本费用、新客户销量比率,等等;另一种是间接的推销效果,如访问的顾客人数与频率、产品与企业知名度的增加程度、顾客服务与市场调研任务的完成情况等。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环境促销策略公共关系

一、引言

全球化一方面使得世界上的居民变得更加接近,跨文化接触变得很频繁,从而使得来自其他国家或其他文化的观念、信仰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并进而导致文化的同质性;另一方面,令文化差异变成了无法回避的事实。这些变量包括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与法律、审美心理等。如果不重视或忽视这些在信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促销变量,不仅促销的可能性和促销的效果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和冲击,甚至可能会引发跨文化冲突。

因此跨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商务活动中,认知、理解、接受与尊重他人的文化和差异,理解文化的观念和价值观以及社会需求的差异,从而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公共关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二、跨文化环境下的公共关系

(一)跨文化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跨国企业中管理者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往往都受到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国际企业跨文化经营,文化的差别与障碍主要包括三个层次:最深层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中间层是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差异。表层的是具有个性特色的个体,文化素质的差异。跨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

1.企业内部冲突

跨国公司内部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由于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可能在企业内部造成文化冲突会导致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不信任,员工之间的文化冲突通常导致企业组织管理的不畅,管理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运转。

2.企业外部冲突

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进人东道国之后,会受到来自东道外在文化环境的影响,由于与东道国文化的人生目标、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不同,往往使企业及其在东道国的经营活动受到了东道国的国民抵制,甚至受到来自东道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限制和制裁。文化冲突的结果往往导致跨国经营的企业陷人困境,海外子公司与母公司越离越远,使得母公司难以对子公司进行控制。

(二)跨文化环境下的公共关系策略

1.基本原则

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在跨文化环境下跨国企业的公共关系策略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找到文化差异与公共关系策略的最大利益平衡点,此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双向沟通原则

沟通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编码、解码的过程。在编码者传递信息的途中会出现干扰、噪音,到达译者这方有时就无法还原为编者所要传达的那种意思。双向沟通的双方均参与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双向沟通的结果所得到的反馈可以帮助进一步阐述双方的意图。与单向沟通相比,双向沟通则有助于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做出完整和正确的诠释。

(2)区分高、低语境的原则

在高语境文化中(中国、日本),人们喜欢用比较隐晦、间接和含蓄的方式来传达他们的信息。在这种语境中,大量信息是通过交流的背景和上下文的联系来传递的,符号本身所传递的信息相对较;在低语境文化中(德国、美国),人们喜欢用比较清楚、直接、坦率的方式来传达他们的信息。在这种语境中大部分信息都在语言符号中清晰表达,背景中包含的信息较少。因此,应根据所处的语境文化的高低来考虑企业的公共关系战略和策略。

2.公共关系策略

(1)特定事件公关营销

在跨文化环境下,跨国公司可以借助特定的项目让当地媒介大肆宣传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其所选择的特定项目包括商店开业、工厂奠基、分支机构挂牌等。通常的方式是庆典、仪式、新闻,播放专题片等。

(2)赞助目标市场的公益事业

企业在特定目标市场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如果是“唯利是图”,可能会遭致公众的抱怨和斥责。为了消除这种不利的影响,跨国企业不仅需要提高知名度,而且还应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因此,跨国企业应该把自己塑造成为目标市场的一位合格社会成员,树立自己是当地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形象。

(3)内部公共关系营销

内部公共关系是外部公共关系的基础。跨国公司在开展外部公共关系活动的同时,要非常注意开展内部公共关系活动,尤其是注重内部信息的传播。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刊物、电子邮件等,首先与内部职员沟通,传递公司总部的重要信息。为了提高全员素质,吸引人才,跨国公司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培训员工。

(4)其他公共关系营销

公共关系营销的概念是在近些年才明确提出来的。但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跨国公司运用多种公共关系营销技术、手段和方法来促进销售的实践由来已久。常见的有赠送公共关系礼品,邀请名人,有奖征询意见,出国旅游,公共关系广告等。另外,还可以设立各种基金,以此树立形象,建立感情,吸引优秀人才到自己的公司工作,利用吸引的人才的社会资源,以便开展有效的沟通工作。

参考文献:

[1]贺雪飞.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广告传播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1-78.

[2]肯尼思.E.克洛.冷元红译.广告、促销与整合营销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8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