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循环经济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循环经济的核心

篇1

关键词:环境金融;金融创新;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6-0029-03

一、环境金融的概念

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 Finance)是直到1997年才出现的一个新术语。在此之前,金融界和环境保护界各自具有自己的体系、语言、方法、对于成功和失败的界定等。但环境的恶化使社会的一切元素都面临一系列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比如温室效应在全球范围内对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997年12月,为使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同年,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BP)开始“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计划,即寻找新能源计划。从那时起,世界各主要国家开始空前地注重本国以及国际上各种元素之间的紧密合作,以积极应对环境恶化带给人类的挑战。能够调剂资金余缺、集聚巨额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金融,其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它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主体和各种活动,同时也受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主体和各种活动的影响。因此金融自然也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开拓性地把环境因素引入到金融创新中,环境金融成为学术研究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践的新领域,并在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六大英语词典之一《美国传统辞典》第四版(2000)对环境金融的定义为: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Eric Cowan(1999)对环境金融的定义为: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探讨如何融通发展环境经济所需资金。作为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环境金融能够从发展环境经济中受益。Jose Salazar(1998)对环境金融的定义为:金融业和环境产业各自具有自己的体系、语言、方法、对于成功和失败的界定等。环境金融是金融业和环境产业的桥梁,通过分析金融业和环境产业的差异,寻求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金融创新。Sonia Labatt和Rodney RWhite(2002)对环境金融的定义为:环境金融研究所有为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设计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产品。一个成功的环境金融产品必须满足两个十分截然不同的标准,首先,它必须建立在金融市场上的合适位置。其次,它必须满足环境风险转移和排放物减少等环境目标。从上面四种环境金融的定义,可以看出从不同角度对环境金融下的定义是有差别的,但这种差别不大。

众所周知,金融创新的目的之一是充分发掘和利用经济中的盈利机会,并尽可能地分散和化解风险。而环境的恶化,如气候变暖给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同时,随着循环经济从理念到实践的推进,必然会出现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关系可表达为:循环经济、金融创新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贯通的。由于许多环境产品、环境服务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样在传统的市场上出售,循环经济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更加复杂化的要求。本文对于环境金融的定义是:环境金融就是把循环经济、金融创新放在一个有机的系统里,着眼于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探讨所有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发展循环经济,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使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两者之间形成良好互补,彼此互动,协调发展,更好地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的金融学和环境经济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如何有效评估环境风险,从而开发出成功的环境金融产品,并形成合适的产品结构,获得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资金,也涉及一些深层次的制度安排,并与绿色企业会计关系密切。

二、常见的环境金融产品:国外经验

绿色抵押等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银行历来都是金融创新业务的主要提供者,在环境金融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的这几年,美国等各主要国家的许多银行已经把环境因素、可持续发展因素纳入他们的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价程序,环境报告已经从会计报表的边缘内容变成主流内容,绿色会计报表得到大量应用。一般情况下,环保企业凭借其“绿色”即可获得绿色抵押贷款,一些银行还会给予有很好环境记录的客户以更多的优惠。例如美国银行贷款评级分为5级,第4、5级需要抵押,而环保企业一般不需要财产抵押。2003年6月4日,七个国家的10个主要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即由这些银行制定的、旨在管理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一套自愿性原则。赤道原则已经成为项目融资的新标准。根据这些原则,金融机构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项目在执行中会对社会和环境负责并会遵守赤道原则的情况下,才能对项目提供资助。此外,越来越多的大银行推出可交易的排放物(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减少信用、温室气体减少信用等。

生态基金等基金类环境金融产品。在狭义上,可持续基金、生态基金等基金是指由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专门投资于能够促进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基金。1988年,英国就率先推出了第一只生态基金―Merlin生态基金。这类基金产品将投资者对社会以及环境的关注和他们的金融投资目标结合在一起,这一点看似束缚了基金的投资空间,影响了基金的运行效率,但是国外的很多实证研究表明,这类基金的投资效率并不一定比一般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率低。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这类基金投资目标的选择更加合理,总体的投资收益从长期来看反而可能高于一般的投资基金。

巨灾债券(巨灾风险证券化)。巨灾风险通常是指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既包括自然巨灾风险,也包括环境污染等人为巨灾风险。巨灾风险会给保险公司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此保险公司不愿承担此类风险。保险界提出的诸如加强再保险作用、提取巨灾风险补偿准备金等解决方案,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保险业资金能力不足的问题。1997年,巨灾债券的推出,即巨灾风险证券化成为将巨灾保险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它的产生和发展脱胎于资产证券化,主要优点包括:第一,支付条件与环境污染等特定自然灾害的发生相联系,与其他债券品种差别明显,有利于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对投资者来说极具吸引力;第二,资本市场提供的资金远远超过保险业的可用资金,保险公司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充足的资金去承担任何一种重要的灾害保险,或者在传统保险失败或不存在的地方提供保险;第三,消除了政府直接承受环境污染等巨灾赔偿资金的负担。

天气衍生品和排放减少信用(emissions reduction credits)等新的金融衍生品。天气的不确定性给天气敏感行业,如石油和能源业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利用天气衍生品对天气风险进行控制的商品生产者和交易者越来越多。自1997年开始出现以来,天气衍生品市场作为新崛起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不仅交易量显著增长,交易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已成为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最新、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美国、欧洲、亚洲、拉美的金融机构都纷纷进入这一市场,利用航空港、海港的天气指数与大豆、原油、汽油等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之间的差价进行套利。排放减少信用则是指排污单位通过治理污染,其实际排污量低于允许排污量,该排污单位可以向主管机构申请排放减少信用(等于实际排污量与允许排污量之间的差额)。美国法律已赋予排污权(排放减少信用)以金融衍生工具的地位,并允许其以有价证券的方式在银行存储,并且储存的信用可以用于出售转移到其他工厂。

三、发展环境金融,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环境金融虽然是自1997年才逐渐兴起的一个新术语,在我国还没有人提及,但其把循环经济、金融创新放在一个有机的系统里,着眼于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探讨所有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发展循环经济,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因此,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不断的大背景下,发展环境金融,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双赢,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基础。

1.银行业一方面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环境责任,另一方面应该善于捕捉越来越多的环境机会。

我国金融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均衡,银行业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银行业努力提高自己的环境责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银行在信贷审核和决策过程中,应该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对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客户给予降低利息率、延长信贷年限等优惠政策,并严格监督客户信贷资金使用过程;对于客户无视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随意投资行为,应该通过提高利息率、要求提前还款等较严厉的措施要求客户加以改进。同时,银行业应逐步开始执行环境信用风险评估,将客户的环境风险纳入信贷投资评估中。此外,银行还应该逐步实施绿色采购、能源效率、废弃物管理等良好管理实务(Good Green Housekeeping)策略。另外一方面,银行应该善于捕捉越来越多的环境机会。银行或者投资到某一对环境有益的部门或者投资到对环境有益的项目。目前能够赢利的环境项目主要是清洁产品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未来有潜力的环境项目包括有机农业的供应、生态旅游等。

2.加快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我国金融市场的情况与发达国家不同,在国外得到蓬勃发展的巨灾债券、天气衍生物等环境金融产品在目前并不适合我国。但在转型经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的国家级综合环境基金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由于环境税的出台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我国环境税改革的近期方向应是对消费税、资源税、水资源环境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以及车船使用税等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相关的税进行改革和完善,并配合环境收费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我国应将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相关的税中的一定比例税款专款专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参与、专家管理、规范运作”的原则,吸引国家拨款、外国和国际组织的环保赠款贷款、商业银行资金等各种资金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投资。我国还应进一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建立地方环境基金,地方环境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污染费、罚款等。国家环境基金在全国性的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建设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支持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环境保护项目的发展和执行,国家监管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地方环境基金则重点支持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在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国家级综合环境基金和地方环境基金之间还应建立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此外,我国还应尝试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可以吸收相对稳定的中长期资金,再以贷款方式投入到需要动用大量资金、但社会效益较好的环保项目和生态工程项目中。对于经济效益比较好的环保企业,也可以允许他们发行企业债券,以满足这些企业对资金的需要。

3.在制度上构建发展环境金融的激励机制。

发展环境金融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实践中还必须在制度层面上构建发展环境金融的激励性机制,以推动环境金融的理念,迅速发展成能实实在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政府在发展环境金融,推动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双赢的过程中,应对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首先应着手制定一系列条例、标准和优惠政策,鼓励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环境责任、增强捕捉环境机会的积极性;其次应着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金融产品逐步兴起和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Houghton Mifflin Company,2000,“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Fourth Edition”

[2]Eric Cowan,1999,“Topical Issues In Enviromental Finance”,research paper was commissioned by the Asia Branch of th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CIDA).

篇2

关键词:范式 金融 实体循环经济 超循环 耦合

一、引言

“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从中国目前转型攻坚之难,可以发现实体循环经济通过在领域、规模方面的扩展,对于可持续发展范式的重要战略意义。湖北省“十二五”谋划“跨越式发展”,一个重要的源动力来自于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在国家整体战略取向降速(GDP增长率预期下调)、转方式(资源利用方式)、调结构(产业结构、利益分配结构)的大背景下,湖北的“跨越式发展”不能是传统范式的发展:既不能是对相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被动承接式发展、也不能是对相对发达地区过去发展模式的复制式发展,而必须是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约束条件下,基于发展范式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就“五个统筹”布局的国家战略而言,湖北的发展应是以突出“两型社会”特征为基础的“跨越”,而是否能够可持续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发展实践,应是湖北“跨越式发展”范式的核心要义。

二、全球价值的“金融内生”循环经济新范式

(一)金融“脱耦”限制了实体循环经济发展空间 传统循环经济理论,视角集中于实体经济物质循环,虽然可以在物质循环载体上讨论价值循环与信息循环(罗丽艳,2005),但属于虚拟经济范畴的金融运行却在理论和实际运行机制上,外生于循环经济系统。而在金融运行核心化的现代经济中,这意味着将不存在由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的、以新增长范式姿态出现、以循环经济革命及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为核心绿色生态经济革命。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看,一方面,由于与金融 “脱耦”局限了应用领域,使得循环经济难以成为整体经济系统的生态增长范式,无法满足以“两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带动综合配套改革成功的国家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传统循环经济本身在“两型建设”中的发展势头,也因主要依赖财政渠道的计划资金支持,而来自更加市场化渠道的“金融支持”,虽然在政策的一再支持鼓励下,却因缺乏融入循环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使得抑制实体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难以消除。因此,如果没有循环经济理论的更新,就难以为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的“耦合”提供理论支持,而“纲要”关于十二·五时期“引导投资…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的规划,其效能未免存疑。

(二)范式变革是全球经济金融格局重构的核心 所谓全球经济金融格局、金融规则重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最大诱因。而如能从“过度金融化”角度剖析危机的策源,也就可以从金融危机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低碳金融”之兴起,察觉国际金融着眼于“绿色产业革命”的竞争,正始于金融资本在实体循环经济领域的布局。一个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深入融合(耦合)的时代正不可阻挡的到来。为了讨论作为“跨越式发展”核心的“两型建设”范式,本文提出了一个“范式形成模型”,如图(1)。由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金融可持续竞争力重构的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强势金融资本,借传统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借“生态责任”之名,力求主导“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思想的话语权,主要从提前布局“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革命”的角度,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结构与范式转变,从而实现以话语权、资本、技术优势主控全球经济金融新格局的战略转移。由于这是出于长期利益的战略安排,因此足以逐渐克服制约金融资本内生融入循环经济的障碍,虽然金融资本从来不会真正从“生态责任”出发、推动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的耦合,但受长期竞争优势的利益驱动,属于“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协同优化耦合”的新增长范式的时代将不可避免的到来。对我国而言,如果在思想、行为、范式形成方面,不能摆脱被动反应路径,势必在以范式变革为核心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迁中丧失先机,面临长期的不利竞争格局。因此,有必要调整生态利益分配的政策组合、主动树立包括金融系统在内的整体经济系统“生态责任”意识,谋取“绿色经济”话语权,充分利用循环经济起步低,应用空间大的“后发优势”,明确“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协同优化耦合”为“两型社会”的建设范式,切实推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耦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而承载这一国家战略的最合适地区,莫过于已开展“两型建设”综合改革试验有年、正谋划“十二五”跨越发展的湖北。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系统的协同优化耦合,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想范式,在2012年初露端倪的“中三角合作平台”,包含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个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是该范式最佳的功能辐射平台。系统学超循环理论,对于研究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这两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相互耦合行为,是最恰当的理论研究平台。

篇3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松木园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优势,然后剖析其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盐卤资源;优势;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从“资源—产品—废弃物”转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新型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也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可以说,循环经济是兼顾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一体化战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和《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后,湖南省衡阳市(下文简称“我市”)加快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本文就松木园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探讨,以之抛砖引玉。

一、松木园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优势

湖南省衡阳市松木工业园区(下文简称“松木园”),于2003年经衡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6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为省级开发区。松木园是湖南省“盐化工产业基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协助研发中心”。也是湖南省独家以资源为依托,以化学工业定位的工业园区。松木园依托衡阳丰富的盐卤资源、有色金属资源和非金属资源,以发展化学工业为主体,重点发展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非金属深加工产业,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化工产业基地。松木园自建立以来,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与100多家企业洽谈合作事宜,签订入园项目25个,合同引资额为86.7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亿元。2007年实现产值111135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6178万元,实现利税22639万元,上交税金8980万元,安排劳动力4138人。

目前,松木园发展循环经济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交通便利

衡阳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公路、铁路、水运发达,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和全国45个公路枢纽城市之一。松木园位于107国道东侧,东临湘江,隔江就是衡阳火车北站,衡大高速公路由西向东横穿其中,湘江河段已具备千吨级通航能力,南岳专用线紧靠园区北面,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均极为方便。

(二)资源丰富

衡阳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之乡,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金、银、铅、锌、铁、铀、硼、高岭土、重晶石、钠长石、岩盐、芒硝、汉白玉、煤等60多种。园区所在地探明岩盐资源储量达140亿吨,芒硝可利用资源储量达4.4亿吨。衡阳电力资源充足,水力、火力发电量大,三峡电网将在三年内并网衡阳供电,届时衡阳电力充足。西气东输工程将于年底到达衡阳。这些资源为园区发展盐卤化工、精细化工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有化工龙头企业

目前,我市现有规模以上的化工企业99家,主要产品有:烧碱、液氯、盐酸、食盐、元明粉、钛白粉、季戊四醇、乙酰甲胺磷、尿素、醇酸树脂等。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盐卤化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园区有化工龙头企业衡阳建滔、建衡实业和瑞达电源等。衡阳建滔近期建成年产36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年产30万吨PVC项目、年产8万吨环氧氯丙烷项目和年产13万吨双氧水项目,远期离子膜烧碱、PVC、环氧氯丙烷年产量分别达到66万吨、50万吨和13万吨;建衡实业近期建成年产2万吨铵明矾、1万吨钾明矾、1万吨复合疏松剂、8万吨硫酸铝的生产规模;瑞达电源近期建成年产5万吨铅酸电池极板和年产150万KVAh铅酸电池项目。工业园一旦建成,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届时松木园的年产值将突破350亿元。

(四)有专门管理机构

为了对工业园进行有效管理,衡阳市专门成立了松木园管理委员会。该管理委员会机构健全,人员齐备,为园区企业做了大量实际、有效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园区企业的办事效率。

二、松木园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龙头企业不多,产业链不完善

衡阳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岩盐资源储量达140亿吨,钙芒硝可利用资源储量4.4亿吨,位居全省第一,主要分布在松木和茶山坳一带。岩盐预计可开采近百年。应该说松木园发展盐卤化工是有资源优势的,但是目前园区内缺少龙头企业,已有龙头企业仅衡阳建滔化工有限公司和湖南省湘衡盐矿。精细化工产品附加值高,目前我市精细化工产品种类虽多,但规模小,利税少,效益不显著。同时,园区内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例如,衡阳建滔化工有限公司的下游产品仅氯气等被下游企业锦轩化工有限公司和俊杰化工有限公司作为原材料所利用。

(二)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重视不够

衡阳虽然是历来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但是衡阳工业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经济不发达,成为很多领导决策考虑的重要因素。虽然绿色GDP早就提出,但目前传统GDP仍是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标准。循环经济往往被忽略。搞循环经济,短期来看,对企业是没利益的。这种重经济利益、轻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使得企业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认为清洁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是归社会所得。

(三)园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从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过程看,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推动者,企业、公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相对于循环经济的这种发展机制,松木园当前的经济发展机制已经滞后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如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足;政府各部门对松木园的管理职责还没有理顺;成立的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地位、职责还不明确;松木园税收等利益分配机制未建立;对入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考评和奖惩措施缺少;政绩考核注重GDP指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不充分等。这些成为我市松木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四)园区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资金缺乏

园区以化工为主,原材料、燃料及产品运输量大,园区西高东低,铁路、公路、水路(港口)的建设、综合管线的铺设、市政设施的完善、土地平整和拆迁补偿、安置等前期工程投资大,任务艰巨。现在园区的相应配套设施和服务尚未完全建设起来,紧挨着的三个化工企业——建滔化工、骏杰化工和锦轩化工的周围现在还缺乏服务机构。园区水电还不充足,也是制约更多企业入园的一个瓶颈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资金,资金短缺不容忽视。

三、松木园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根据衡阳市政府对园区发展规划所定的目标:2010年,松木园总销售收入将达到150亿元,利税17亿元;到2020年,园区将实现总产值过350亿元,利税过40亿元,其中盐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实现总产值250亿元,利税25亿元;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产值100亿元,利税15亿元。为了更好地实现规划目标和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一)松木园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1.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国外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成功的模式较多,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可行实践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以美国3M公司、杜邦公司、施乐公司为代表,以企业自发启动为主)、生态工业园模式(以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为代表)和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以德国的双元系统模式为代表)。

笔者认为对松木园目前发展阶段最有借鉴价值的是生态工业园模式。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是20世纪50年代自发形成的,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工业园,是目前国际上运行最为成功的生态工业园。电厂是该园区产业链的核心,电厂给制药厂供应高温蒸汽,取代了其自备锅炉;给居民供热,减少了3500个家庭取暖炉;供应中低温的循环热水,使大棚生产绿色蔬菜;余热放到水池中用于养鱼,实现了热能的多级使用。同样,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和筑路,脱硫石膏用来造石膏板,使进口的石膏原矿减少一半。

2.松木园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松木园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必须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借鉴循环经济三个层次的实践模式,通过有意识的规划、合理的布局、选择性的招商以及有效的管理,组织或协助入选园区的企业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因地制宜地探索出自己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达到整个区域的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根据松木园的资源及其地理特点,笔者认为在目前阶段,松木园应该重点发展园区内循环,建立共生企业群,形成完整的盐卤化工产业链,符合产业链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鼓励入园,以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开拓发展盐化工、天然气化工和动力有机结合的盐卤和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多功能系统,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二)大力宣传和发展园区循环经济

1.加强盐卤资源开发统筹规划

根据建设循环型经济工业园区的基本要求,结合松木园区的实际情况,衡阳市松木循环型经济工业园区建设的统筹规划,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大主导产业、五条支撑保障体系”。即以发展循环经济、建立有特色的新型化工工业园区为中心,以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建设为主线,以政策、信息、技术、社会、环境安全为五大支撑体系。

松木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推进建滔化工和瑞达电源等龙头企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带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工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资源交换、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工业网络,提高资源利用的产出值,促进盐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链的延伸和有色金属深加工持续快速发展。松木工业园区作为湖南省盐化工产业的重要基地,应根据盐卤资源分布情况合理配置产业区结构,同时又不对总体路网的布局产生影响,有利于规划管理和土地使用。

2.推进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以松木园盐卤化工、煤炭为重点,强化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的消耗定额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好建滔化工的污染物——氯,在建滔化工旁边建立以氯作为天然化工原料的化工企业。这些企业产生的未反应气也可为自己和建滔化工的动力系统提供燃料,动力系统的富CO2,又可为盐化工的硝酸化工提供原料。

3.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随着衡阳建滔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系列产品的配套发展,相继引来了骏杰化工、锦轩化工等企业邻依,逐步形成了一个盐化工关联企业群,以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衡阳建滔已明确表示,对于落户松木园区的关联企业,将积极配合园区在给排水及用电方面提供支持,并稳定、低价提供原材料,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园区企业一道发展衡阳经济,振兴衡阳工业。盐卤化工产业要围绕核心资源、核心企业,通过产品链之间的延伸和耦合,逐步通过产业升级,形成整个盐卤化工产业及精细化工集群的自我技术和核心专长,逐步由生产基地向创造性基地转型——实现松木园区域内循环,最终建立共生企业群,形成完整的盐卤化工产业链。也提高了主要污染物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降低企业治污成本。

(三)应建立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园区管理机制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就需要转变思维模式,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变革。这些变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既得利益的丧失及利益的重新分配。

1.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园区管理模式

松木园的管理模式是政府管理型,但是这个管理委员会与衡阳市政府和石鼓区政府的关系还没有理顺,管理委员会的职责还没有明确,对工业园的管理、利益分成等都没有很好解决。管理委员会应充当好利益协调的角色,拿出可行的利益协调方案,及时有关技术、标准、管理和政策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和宣传培训。完善绿色经济目标体系和政府考核标准,建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信息共享体系,大力培养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环境。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市和园区的情况,逐步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各类组织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综合管理体系。具体而言,衡阳市和石鼓区两级政府主要进行政策支持和制度约束,在企业和社会无法有效运作的领域发挥作用;消耗资源能源、排放废物、销售产品的企业应按市场规律和规则运作,履行其排放者责任和扩大生产者责任;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应为政府制定管理目标和运作规则提供技术支撑;非营利

组织和社会中介的参与可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舆论媒体的监督作用。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随着松木园的发展,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管委会主要领导必须熟悉本地主导产业的技术领域和发展规律,从事科技、经济、招商、规划、人事和社会事务等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具有与从事的管理工作相对口的专业背景,同时拥有一批熟悉盐卤化工等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骨干人员。

3.实行目标管理考核

松木园管理委员会要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考核办法,对主要任务和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年度进行考核。对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决策失误、行政不作为和干扰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依法依纪依规追究责任。

(四)进一步加强政策导向作用

1.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整合现有资金,突出重点,采取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金投入等方式,加大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大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对政府资源节约管理和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财政新增的技术改造支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投入等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发展循环经济。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收费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政府采购目录优先考虑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产品,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

2.加大融资力度

衡阳市政府和石鼓区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从财政预算中拿出一定的资金,整合现有资金(这也可作为税收等利益分成的依据)。政府可以考虑目前上市公司融资的途径,发行循环经济政府债券、循环经济彩票、接受民间资金捐助和国际援助资金等方式,扩大循环经济资金的来源渠道,鼓励民间和金融机构等的资金进入循环经济发展系统。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点项目,应根据国家投资和信贷政策的规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资信好的企业可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各级投资担保公司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点项目要优先提供贷款担保。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3.推动科技进步

衡阳市政府应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集中解决制约松木园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通过联合攻关,研究开发一批有利于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培植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型示范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联合高校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和咨询,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开发清洁生产集成技术,提高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能力,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且市场占有率高的环保企业。

总之,松木园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运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践证明,松木园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景光明。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靠某个方面的努力就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它需要政府各个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企业的密切配合。只要这样,松木园的明天才会更加辉煌。

【主要参考文献】

[1]苏杨.关于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发展,2005(1).

[2]蓝庆新.来自丹麦卡伦堡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启示[J].环境经济,2006(4).

[3]杨浩,朱冬元.我国循环经济综合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8(6).

[4]李佳.论循环经济与绿色税制[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5]张晓龙,宁云才.煤矿企业循环经济的定量研究[J].中国矿业,2008(7).

[6]张晓虎.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3).

[7]易兰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措施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8(14).

篇4

(一)传统发展思维的固化效应

传统线形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才是理智选择。但这决不是说一夜之间循环经济就主导了人们的思想,就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由于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形经济的变革,因此,必须要改变人们的认识和思想观念。但是发展循环经济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障碍,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一些地方、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在实践中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力,片面追求政绩观。第二,对循环经济概念泛化和任意夸大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武断地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最终实现“全新的封闭式的零排放的资源利用方式”,它“可解决一切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错误地认为循环经济等同于可持续发展概念。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不完善

推进循环经济还存在制度安排上的缺位。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演进的,制度变迁包括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制度演进中存在着“路径依赖”,即制度的演进一旦走某一条路径,就会沿着既定路线和方向发展,且会得到自我强化。但在制度上却没有奖励和惩罚机制引导人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些经济政策在实施上反而在引导浪费资源。同时,由于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导致行业过度竞争,为抵御恶性竞争,防止假冒伪劣,使许多企业过度包装其产品,甚至使用一次性包装。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但在某种意义上两者却不等同。在两者的关系中,学者们各持观点。在《实施循环经济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王志宏认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在《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研究》一文中李大全认为: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可持续发展得以体现。还有学者认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即研究发展方式。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相应的法律、法规滞后。法律和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这是所有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滞后

目前,中国循环经济的技术滞后,许多重点行业与先进国家相比,单位产品耗水、耗能大,原料产出率、利用效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再生能源回收再利用率都很低,这种粗放型生产工艺不仅大量消耗资源,且排出大量废弃物,在末端治理时需要更大投入。这些问题都是现有常规技术难以解决的。因此,必须开展重点行业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由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再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等6类技术构成。此外,还有指导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系统优化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但是,目前,在这些技术方面,中国可利用的现成技术并不多。中国需要在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上下功夫,越来越多的专家对此形成了共识,与国外废弃物利用技术先进公司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但这些技术还远远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

二、基于循环经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普及循环经济的基本知识,介绍德、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和成功经验,使人们树立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在生活中反对铺张奢侈。生活垃圾的分类放置、分类收集,增强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要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建立绿色生产、适度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公共道德准则。

(二)完善综合决策与管理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突破单一决策模式和管理的条块分割,以体制创新推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模式变革。建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与管理机制,建立城市各个中心部门的综合决策与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综合决策程序,明确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职能,协调政府各级部门在实施相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综合经济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自然资源开发规划的管理工作,建立循环经济的定量考核制度,城市核心部门对下属各级行政首长实行规划实施相关的定量考核制度,根据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标准,组织制定、调整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奖惩办法,并将此作为衡量行政首长政绩的主要表现。

(三)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把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首先,加紧制订循环经济基本法。这部法律应当规范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规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和政策导向,为制定循环经济政策确立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明确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为制定专项法奠定基础。第三,规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手段。第四,规定循环经济产品的市场准入原则等。其次,修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其中一些原则性规定已不能满足今天的需要,有必要对《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将从源头预防废弃物和污染的产生、发展循环经济、建立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纳入其中。不仅可以起到政策宣传作用,也是循环经济立法的依据,对推动循环经济立法、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加强国际合作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篇5

从2002年开始,国内出现大量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现在,循环经济不仅进入了决策层的视野,也成为国内理论界的研究重点,受到高度重视。这些研究主要是理论上的探讨,实践研究比较少,特别是专门针对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并不多。

而已有的关于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1、把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曲格平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马凯认为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

以上是对一个经济现象的内部经济结构的系统化描述,认为循环经济主要是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

2、把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层面上的一些具体做法定义为循环经济的模式

丁乐群等在《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及运行模式研究》中认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有三种,即清洁生产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和循环经济总体模式。

任勇等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一文中,主要论述了我国循环经济探索实践中的主要模式,包括江苏的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模式、山东的“点、线、面”和“八创建活动”模式、辽宁的“3+1”循环经济模式以及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等。

这些实际上只能定义为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只是微观上的具体做法。

发展模式是指在宏观层面上具有指导意义,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经济的方法。本文所论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结合本国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在领域选择、制度完善和主体实施等方面所建立起来的适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经济特色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

二、日本、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日本和德国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主要是为了适应本国固体废弃物管理战略转变的需要。由于日本和德国的具体国情不同,二者在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1、路径的选择

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或消费型社会结构带来了大量废弃物,逐渐成为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由此以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再循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在具体发展路径上,日本和德国存在着差异。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是社会—企业(家庭),以“静脉产业”为切入点,以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为重点,以循环型社会为目标。静脉产业是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重点,包括垃圾的收集、搬运、燃烧再资源化、填埋处理,以及再资源化到新产品的制作技术等。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是企业—社会,消费—生产,以“绿点系统”为载体,以物质流管理为核心,重在探索区域性的循环经济模式。绿点系统充分体现了“扩大生产者责任原则”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它将企业组成网络,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记,然后由绿点公司(DSD)委托企业进行处理。

2、制度的构建

日本和德国都是以法律制度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通过法律制度的诱致性或强制性力量让经济活动当事人在比较成本和收益后,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是,在制度构建的层次上,二者略有不同。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在立法体系上采取了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法的模式。

德国循环经济的法制建设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制度构建上,主要是制定具体领域的法规,对生活和生产的废弃物进行管理。其立法体系共三个层次:法律、条例和指南。

3、实施的动力

社会力的源泉有三:一是经济杠杆——资金;二是社会杠杆——权力,三是文化杠杆——精神。在动力机制上,日本主要依靠社会杠杆,而德国主要是利用经济杠杆。

日本循环型社会的构建依赖于社会杠杆,主要表现为“控制和命令”的调整方式,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了各种法规。这些法规构成了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直接管制规范和间接调控规范,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权力杠杆。

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经济杠杆。德国人把可行性论证和投入产出分析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准。循环产业有市场、有利润,有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动力,有后续发展能力,这样,生产企业尽量让产品包装简化,使包装材料便于回收和循环再生,而不是把绿点标志的使用费转嫁给消费者。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成为企业的自主行为。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

虽然日本和德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时采取了不同的模式,但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日本成功地建设成为循环型社会,而德国在废弃物处理上处于世界最高水平。日本和德国采取不同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与各自的国情密切相关的。在领域的选择上,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的减量化就自然成为其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而德国作为发达国家,在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方面已经世界领先,拥有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因此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放在了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领域选择的差异使得二者在制度的构建上各具特色。在动力的选择上,日本和德国分别选择了政府和市场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这是由二者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和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背景与日本和德国存在相似之处,但是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经济技术条件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国在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日本和德国的成功经验,同时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领域的选择

我国的技术条件比德国落后,不可能像德国一样在废弃物的资源化上有很大的作为。因此,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中首先要减量化,从源头上降低资源的使用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在具体的领域上,鉴于我国逐步进入消费型社会,并且我国制造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以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静脉产业。

2、制度的构建

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先从整体上制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统领循环经济的发展,再向具体领域推进,制定专项法规。循环经济发展的调控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即法律牵制——直接管制规范、利益驱动——间接调控规范和道德约束——自我约束规范。所以我国在循环经济的制度构建上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经济政策、加强环境教育。

篇6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不同

在资源维护的角度上看,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循环经济指的是将自然资源循环的利用、最大限度的使用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使自然高效使用起来,让自然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运用起来,减少浪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来达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指的是少使用自然资源,让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在自然承载力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这一经济发展方式能够让国家的经济结构趋向于服务业发展,发扬新兴产业。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提出缘由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在20世纪六十年代时期,各个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自然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为了能够让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保护本国资源安全,在国际工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经济学家便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让国家兼顾经济效益与资源效益,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保护,并且不放松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大气排放的增加、工业的不合理经营等等行为出现了严重的“温室效应”,给世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根据这一世界严峻现象,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大气的排放,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两者提出的时代背景也有所不同。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的概念决定着循环经济是以再使用、再利用为侧重点,将同一资源进行不同的使用,让各个环节循环连接起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是以循环使用自然资源来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目的的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概念则决定着低碳经济是以少使用、少排放为侧重点,工业的大量浪费让自然资源面临匮乏,工业的不合理经营造成大气的污染,让低碳经济的成为了当今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相同之处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提出的,为了解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工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面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否和经济利益维护与否的问题,企业家在这两方面进行取舍,但是,其实还有可以不让经济发展建立在破坏自然资源和污染自然环境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方式,那就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让资源可持续利用,让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两者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想起源相同

工业发展在牺牲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不仅仅是是对当今自然资源的破坏,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在浪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社会财产。人们对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而产生愧疚感,他们对这种行为进行反思,并想通过实际行动来进行弥补,所以,便提出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希望了能够挽回对自然资源破坏的损失,并且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需的社会条件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不是凭空实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它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撑,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一种环保的发展模式,当然,实行这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工业方面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减少因设备上的落后而造成的环境破坏。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资源综合利用

1循环经济的产生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也开始了人类对资源的暴殄天物式的攫取。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因此使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危害。由于对环境容量有限性认识不足,人类不得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二战结束以来,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数万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众多的生态难民,传统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该发展观形成的重要标志。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2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受宇宙飞船的启发提出,但其诞生后并未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从资源到废弃物的线形开环系统,表现出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的特征;而循环经济是参照自然界物质循环模式,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从而形成互相依存的工业生态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和再生,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

循环经济的运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和利用,并应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在生产中,生产者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对消费群体而言,应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2)以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再循环原则。该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避免其过早地成为垃圾。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制造商和生产者而言,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加大“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实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对消费而言,应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

(3)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资源化原则。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高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和资源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应增强购买再生产品的意识,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现。

3循环经济的循环体系

循环经济关注的焦点是生产、生活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问题。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构建三大循环体系:

(1)企业内循环体系。构建企业内生产物流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上的体现。以前企业把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排放,视为顺理成章的事,不需要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而循环经济则要求企业通过新的技术工艺,努力使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充分循环利用,减少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的目标,以实现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美国著名的杜邦化学公司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把企业作为试验循环经济的实验室,把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运用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放弃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原料,采用高产率、低副产品、低废物排放的技术,以及回收利用副产品和废弃物的新工艺,仅5年时间就使废弃物的排放量减少70%。杜邦公司副总裁特博说,尽管“零排放”对企业来说是困难的,但那是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目标。

(2)企业间循环体系。构建企业之间的“物质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具有“产业生态链”的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中观层次上的体现。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和企业内循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受技术工艺的限制,就是企业内循环成本较高。因此,需要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区的方式,来实现企业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把工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排放降低到最小程度。循环经济所倡导的工业生态系统,要求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3)社会循环体系。构建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的循环体系是循环经济在宏观层次上的体现。企业把生产出的产品投放市场,进入消费领域后,由于产品存在着消费生命周期,如电视、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的消费生命周期为8~10年,计算机为3~5年等,这就意味着目前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几年之后就会成为新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尤其是那些一次性用品,如包装盒、饮料罐、食品袋、电池等,用毕即丢,每时每刻都在污染环境。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因此较早地重视并建立了废弃物分类回收的社会网络体系,使日本包装废弃物回收率高达88.9%,废旧家电的回收率达到50%以上。

4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4.1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在国际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到20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已逐步发展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者。1972年德国制定了《废物处理法》,1986年修改为《废物限制及废物处理法》,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车辆,1996年提出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自实施以来,废物不断减少,循环利用率不断上升。从经济角度看,废物利用也取得了成功,目前废物利用年产值400亿欧元,就业人数达24万人;废物处理行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和就业发展动力。日本2000年召开了第一届“环保国会”,通过和修改了包括《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多项环保法规,从法制上确定了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根本原则,这标志着日本在环保技术和产业上迈上了新台阶。

4.2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进展缓慢。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建设思路和方针。2005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一些地区和企业逐渐开展起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一是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目前我国已在20多个省、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二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了10多个生态工业园区,根据生态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三是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目前已有辽宁、贵阳等省市开始在区域层次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5.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下,资源循环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有些污染和废弃物排放不计成本,由于回收废旧资源再生利用比使用现成的资源成本高,导致了相当多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和规范,那么,发展循环经济只能是一句空话。

5.2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后

企业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是我国经济增长缓慢、效益不高、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关键技术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2/3的设备属于国内一般水平;2000年我国科技竞争力仅列世界第28位,科技整体水平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环保产业的总体水平只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5.3循环经济发展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在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方面有一些资金支持,但还未从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考虑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在金融、税收等政策方面也还缺乏必要的支持。企业在短期内排污费的支出总体低于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因此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实践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小。

5.4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废物资源化,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必要条件之一。社会消费资源减量化的难度很大,造成企业资源再利用的社会环节不健全,提高了“循环”的财务成本。比如垃圾分类设施在一些大城市早已出现,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随意乱扔垃圾,人为地增加了资源回收的环节和资源再生企业的生产成本。

6四川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6.1制定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目前四川省一些大型企业在生产中已经引入了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但规模小、层次低、影响面窄。因此,应当在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发展循环经济,并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引导、推动发展循环经济。根据四川省的建设纲要,按照地域和产业特点,在全省建立若干个循环经济圈:在长江流域建设以能源、煤、建材粉灰的综合利用为核心企业的循环经济圈;在重庆、宜宾等沿江城市建设以化工、冶金、建材和城市污水处理等为核心企业的循环经济圈;以峨嵋山、黄龙、九寨沟为核心,建设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循环经济圈;依托成都的科技优势,以成都为核心,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循环经济圈。

6.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加强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把引导性和强制性结合起来。优先对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废物利用问题专门立法,予以法制化和规范化。

6.3强化政策导向

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认真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强化排污收费,通过经济杠杆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政府应当建立、完善资源调剂的信息平台,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6.4加强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开发

充分依托本省的一批国家级研究、设计单位和高校的技术力量,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开展攻关,解决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矿山尾渣、化工生产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互补技术,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予以必要的扶持。

参考文献

1孟赤兵.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武汉;循环经济;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武汉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循环

经济存在的问题武汉现辖武昌、江汉、汉阳、江夏、汉南等13个城区或远城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8年全年武汉共实现GDP3960.08亿元,人均GDP约为47526元。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三大产业所占比例的日趋优化,2008年武汉GDP总量中第一产业约占3.7%,第二产业约占46.1%,第三产业约占50.2%。但在经济增长势头喜人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武汉的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认识不足

据统计,2008年武汉轻工业总产值为944.10亿元,增长24.7%;重工业总产值为3394.18亿元,增长25.5%,[1]重轻工业比例为3.6:1,属于较为典型的偏重型工业经济结构。而这一经济结构所造成的经济持续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正日益增长,加之武汉多老工业基地,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武汉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较上年增加964.82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094.49万吨,比上年增加172.01万吨,节能减排的担子十分沉重。但个别基层区域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与循环经济理念认识仍然不足,对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和经济持续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了解不够深入,过于注重GDP的增长。

(二)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截至2008年,武汉三大产业所占比例已达到0.4:4.6:5,但对传统高投入、低附加值、短产业链产业依赖性仍然较强,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偏低。武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较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性技术创新仍停留在较低的实践层面,缺乏理论创新与专利技术作为支撑。总体上,武汉的经济仍未完全摆脱粗放式增长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较高的资本投入与污染物排放、过高的资源消耗、和偏低大的产出效率这几大特征。[2]

(三)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不健全,循环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

当前武汉尚未就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任何的专门法律法规,仅以《循环经济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我国现行法律,在应对武汉存在的一些地方性环境问题时存在漏洞。武汉目前尚未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明确具体的统一规划,也未形成统一的组织管理,政府督促、市场带动、企业行动的良性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缺失,这就导致了武汉市政府各部门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职责不明确,行动缺乏协调性。同时,个别基层区域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保经济增长的考虑,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不主动、不作为。

二、武汉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一)可更好地利用武汉先天优势,促进城市圈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武汉地处位于湖北省腹地的江汉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极其丰富,环境污染程度总体较轻,大型自然灾害极为罕见,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起着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作用。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钢铁、汽车、装备制造、高新产业为支柱,服装、食品、石油化工为支撑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有着武汉钢铁、东风汽车、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昌造船厂等一批享誉全国的代表性企业。而从近年来各级政府与相关科研院所在武汉开展的大量实验性工作取得了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递减,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效果来看,这一事实证明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武汉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促进武汉和谐发展的的必然选择。

(二)有利于加快武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变GDP增长为绿色GDP增长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把它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仍未消退,持续影响我国经济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更是显得尤为紧迫。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金融危机来临时调整经济结构,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运行平稳有着重要的意义。“两型社会”其本质是以较小的资源与环境消耗,换取更好更快的经济与社会发展。[3]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单纯注重GDP增长为实现绿色GDP增长,才能走出一条具有武汉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道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武汉可持续发展,加快“两型社会”的建设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武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策略,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加快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举措。

三、武汉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现行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5]同志2004年在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中央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并将资源耗减、环境损失、环境效益纳入到资源评价体系中。武汉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决不能以传统GDP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点,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而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淡化单一对GDP总量和速度增长的追求,在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同时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区域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对武汉经济发展效率、能源资源消耗速率、区域生态质量与环境污染治理情况、清洁生产水平等诸多方面的考核,有机地结合传统GDP指标,构建具有“两型社会”特点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总协调。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武汉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完善区域内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加快立法进程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体系与监督保障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武汉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在制度建设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加快制定与区域内循环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在法律层面上推动武汉循环经济的发展,明确区域内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在促进循环经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并要依据我国现行的4部环境法律、8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项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充分参考武汉自身的具体自然条件和环境问题,切实贯彻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为武汉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支持与保障。在逐步完善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立法工作的基础上,应由武汉建设领导小组牵头,以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为核心,积极探索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制度保障体系,协调城市圈内相关政府机构,着力建立政策支持与综合协商机制,从政策层面和保障体系上为区域内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合理规划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一个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性庞大工程。[6]武汉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整体发展战略,因此在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对武汉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发展等对战略制定密切相关的数据进行客观详尽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武汉的远期规划,邀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科学严密的论证。同时武汉循环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先进技术的促进,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速相关科学的研究开发,努力建立区域内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才能保证循环经济深入持续的发展。通过优先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生态科学技术,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示范性项目,充分利用智力资源高度集中、高校与科研院所密集这一地域优势,使循环经济的发展能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达到较低投入、较高产出、降低污染的目的。

(四)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和谐社会氛围,积极引导NGO发挥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自身的着力推动,更需要以正面积极的宣传引导,通过加强包括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宣传,鼓励公众参与,大力调动民众的参与积极性。并结合循环经济知识普及教育和绿色消费观的倡导,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评比活动,使武汉市民牢固树立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习惯。同时武汉领导机构可尝试建立与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定期对话协商机制,主动引导NGO通过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规范规章制度、提升组织人员素质等方式提高活动质量与效果。可由财政资助部分经费,鼓励NGO举办循环经济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民众签名等公益性活动,以从不同范围和不同层次推广普及循环经济理念,积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公众力量,形成浓厚的循环经济发展氛围,[7]实现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统一。

参考文献

[1]2008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武汉市政府网站,

[2]章茂龙.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战略思考[J].长江论坛,2009(1).

[3]袁德琳.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J].党员生活,2009(4).

[4]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能源,2005(5).

[5]潘岳.关于绿色GDP的几点思考[J].理论前沿,2004(10).

篇9

关键词 企业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十分粗犷,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二是排污对环境的直接破坏,我国对企业的生产排污管理不严,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缺少废物、污染物处理工序。另外,相关部门对偷排、漏排的处理措施不严格,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人类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正在积极促进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废物回收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一、循环经济简介

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生态规律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的核心要素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资源节约、能源集约以及物料循环。我国传统经济发展十分粗犷,秉持“原材料―成品―废弃物”发展原则,一方面无节制地索取自然资源与能源;另一方面是缺少对废弃物的处理机制,任由有毒有害物质威胁自然环境,单链式的经济模式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遵循了“原材料―成品―废弃物―原材料”的规律,物料可以在这个闭环系统中永久循环,降低了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个闭环系统并不是绝对静态的,其中依然会有物料损失,因此需要根据物料损失的情况进行补充。3R原则是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3R原则指的是减量化、永久化以及资源化,减量化是指企业减少经济活动中的资源消耗,资源化是指企业与消费者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重新转化成为资源,永久化是指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转化所消耗的能源。

二、循环经济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本文选取了企业、社会、自然等三个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好处与优势。第一,企业是循环经济的直接收益人,也是循环经济的直接实践对象,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企业是利益最大化的团体,因此循环经济必须符合企业的利益需求。第二,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对社会的责任,随着人们对环保逐渐重视,社会对循环经济企业的呼声日益迫切,循环经济有利于中国企业打破绿色壁垒,国际社会对绿色产品的要求很高,而我国企业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产品难以进入西方高端市场。第三,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责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随着工业生产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认识日益清晰,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途径与唯一选择。

三、循环经济企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操作性差

我国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起步较晚,理论研究界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难以直接转化成可操作的政策与规定。我国很多企业缺少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国家层面制定的政策与规定只能作为指导建议,不能直接用于实际生产,毕竟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同时规定之间缺乏协调性,导致地方规定与上级指令产生冲突。除此之外,我国很多生产资源成本较低,导致环境资源不能得到重视,人们习惯以价格评估事物的价值。

(二)政府缺位

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是单个企业可以完成的,是需要多区域、多行业、多领域共同协作。目前,我国正处于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市场调控以经济利益为主,难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国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存在自发性、盲目性的特征,政府缺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宏观调控不够,导致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引导。二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导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基础。

(三)资源不足

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前期需要较大的投入,这些投入包括了资金、资源、人才、技术等。循环经济建立在高新技术与创新体制的基础之上,原材料减量化、循环高效化、废物资源化等都建立在高新技术之上。但我国企业缺乏资源循环利用的核心技术,且与资源循环相关的研究机构较少,我国对循环经济有关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不够,很多企业发展资金比较紧张,很难集中更多资源用于开发循环经济模式。

四、循环经济企业的发展路径

(一)政策支持

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完善的法制体系之上。2008年以来,我国正在逐步加强企业的循环经济方面的立法,对企业的原材料、废物排放等制定详细标准,从宏观层面控制企业发展,各地区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政策。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与政绩考评体系,对循环经济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包括免税、减税等政策。

(二)资源扶持

目前,我国各个政府机构已经加大了对循环经济企业的扶持力度,从国务院到各级直辖市均建立了专项资金。为了满足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人才需求,政府一方面加大了相关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加大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各级政府正在集中各种资源,鼓励循环经济企业的发展,同时将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带入市场经济中,以市场主导企业发展。

(三)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将是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已经加强循环经济创新型技术的研发,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技术创新。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技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污染物处理技术。传统的污染物处理技术没有真正实现物料无害化,不仅仅是对人无害,还需要对环境无害。二是废物利用技术。该项技术是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技术,可以实现废物资源化。三是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生产环节的废弃物,实现生产企业的绿色化。

五、总结

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国家与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战略性的发展规划。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缩减了原材料成本,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降低了污染物对环境的伤害。本文从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现状、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循环经济模式的可行性,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作者单位为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春雨.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篇10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生态化模式;政策产业集群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产业集群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国的产业集群在发展时很少考虑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它们大多采用“资源-产品-废物”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为经济带来的高产出是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群的发展和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另外,传统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共生理念较差,竞争效益往往大于协同效益,再加上产业链比较单一,因而集群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动态演进和可持续发展[1]。因此,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产业集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化道路,以保证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耦合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耦合共生[2]。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两者都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趋势。相对来说,单个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会花费巨大的成本,而多个企业联合实施的费用将会大大低于企业单独实施的总费用。因此,通过设施共享、资源共用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单个企业的投资,但是这需要共享资源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具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特点,所以两者结合,可有效降低副产品或废弃物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集群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二是两者都需要形成产业链网。循环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基于产业链的扩散效应和传导机制,当产业链上的某个企业率先掌握清洁生产或替代技术后,新技术便会通过产业链诱发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再层层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因为循环经济发展对物质能量具有梯级利用要求,而产业集群中不同链级上的企业对于物质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其链式效应也正好满足了循环经济对物质能量的要求,所以两者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生产中的副产品或废弃物问题,从而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三是两者都具有外部经济性。循环经济要求利用更少的资源和更低的环境代价来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它将经营目标从单一产品过渡到社会服务,即既谋求产品的整体功能,又谋求资源环境的和谐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实现了外部经济。同样的,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增强了谈判、议价能力,节约了运输成本,加大了资源信息共享,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提高了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了区域形象,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性。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网络能够为循环经济中物质能量的梯级利用提供良好的渠道,同时能够提升资源共享程度,降低交易费用;而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实施能够降低环境污染,优化资源配置[3]。两者结合对彼此优势的发挥具有促进作用,这对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

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的生态化,除了要强化二者有机融合的理念之外,还要探讨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本文提出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循环经济为手段,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通过源于核心企业的生态化拉动关联产业乃至整个集群实现生态化[4]。

(一)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

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有三个层级:一是核心企业层面的生态化,二是主导产业层面的生态化,三是网络支撑层面的生态化[5](见图1)。核心企业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法规的驱动下,会率先利用循环经济在企业内部推进生态化生产,具体行为包括产品绿色设计、能源梯级利用、不合格产品的再加工、副产品及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等。随着核心企业生态化进程的加快,周边企业势必会受到影响。在纵向上,与核心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分销等环节实行生态化生产,如生产环保节能原料、使用简易包装等;在横向上,竞争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标杆,进行绿色设计,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生态化生产。这就形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核心企业层。由于产业集群网络中企业的密切相关性,随着集群企业自身生态化的逐步深入,其影响会逐渐蔓延到关联企业。首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优先选择环保节能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生态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企业为了自身生态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选择供应商或经销商时,势必会设定生态准入规定,使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之间形成生态企业联盟,从而生成产业集群生态化循环中的主导产业层;再次,由于集群中企业的相对集中,加上自身消化副产物或废弃物的能力有限,在进行生态化发展时,核心企业层和主导产业层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堆积,从而带动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专业处理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不仅承担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无害化、再资源化处理的责任,还为部分企业废旧产品再加工利用提供了原料;最后,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开展,离不开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持,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源源不断地为集群生态化建设输入技术及人才。这些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网络支撑层。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三类层面中,核心企业层及主导产业层的生态化对集群生态化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些不同层次中的企业相互内嵌、耦合,使不同产业集群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循环经济,进而突破主导产业的限制,推动集群内外部的生态化发展。

(二)产业集群间的生态化模式

由于其扩散效应,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必然会使三大产业中的企业发生紧密的联系,这样,就会形成以生态化产业集群为核心,三大产业经济实体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局面。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种植业作为基础农业,规模大多不大,种类划分相对集中。为了节约成本,农户会主动采取周围可有效利用的原料来发展农业,形成循环,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这种最基本的生态化模式有效解决了集群中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产业集群是实行生态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它对新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的要求最高,生态化在工业产业集群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减少资源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产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包括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信息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生态化的发展有利于其副产物的相互交换以及废旧产品的再次回收利用。产业集群生态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跨越集群边界,在多个产业集群中产生影响。图2是以农业产业集群生态化延伸出的三产业集群联动的简单示意图。在图2中,主导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集群,在该产业集群中,有细分的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包括花卉产业、蔬菜产业、农作物产业;养殖业包括畜禽养殖业及渔业。种植业产生的秸秆可以作为养殖业的养料,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等既可以用作种植业的肥料,也可以用作沼气池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当作生产生活的能源。这种物质循环构成了整个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化。由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扩散,种植业及养殖业中的粮、菜、畜、禽等可以用作食品进一步深加工,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可以作为工业产业集群产生的废料输入农业产业集群的沼气池。这样农业产业集群及工业产业集群便通过循环联系了起来。农业产业集群中的花卉产业及蔬菜产业通过适当建设可以发展成为服务业中的生态观光产业集群,这样农业产业集群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又联系了起来。这种上农下渔、工农服务业复合的生态化模式对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集群整体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形成无废、高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致使一二三产业在产业集群中联动发展,这就达到了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最终目的。

三、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保障政策

在实践中,产业集群生态化既要结合地区特点采取适合集群发展的生态化模式,又要制定有利于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顺利进行的配套政策。本文从政府引导、合法机制建设、生态化平台构建三个方面阐述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配套政策的制订。

(一)基于集群发展阶段的政府引导

目前,我国多数产业集群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集而不群”的现象较为明显,生态化建设较难展开。因此,政府要进行适时的“补位”和“归位”。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开始阶段,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核心企业进行生态化建设,并对产业集群中的生态化项目,尤其是企业生态化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等,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机制[6]。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长阶段,要注意将重点从核心企业逐步过渡到主导产业,进而对已存在的传统产业集群进行“补链”,引进相关企业入驻,以促进集群副产物的吸收,不断降低产业集群生态化风险,引导其合理发展。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熟阶段,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物资采集,垃圾处理等。同时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参与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共同打造一个集技术、人才、信息共存的生态集聚体,推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有效发展,并在集群生态化建设步入正轨后逐渐退出,由市场来自动调节其发展。

(二)建立合法化机制

合法机制会迫使组织采纳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行为方式,其最终结果是通过模仿或学习,使环境中的组织采取了相似或一致的做法。产业集群生态化合法机制的制定可以使生态化成为一种发展理念或模式,进而使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形成自发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为此,一方面要完善环保法规,设立行业标准,制定系统的企业绿色评价体系,采用绿色GDP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评价,以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环境[7]。另一方面,要设立环保税,按照废弃物排放量的范围划定不同税率,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高税率,征得的环保费用于对环保企业的奖励或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这样,不仅消除了环保的负外部性,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合法机制能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外界的压力下,主动采取生态化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的顺利进行[8]。

(三)构建生态化平台

要使生态化在产业集群中顺利进行,还要建立保障生态化持续进行的生态化平台。首先,要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以了解集群企业副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使集群生态化中的“补链”得到切实应用,节省交易费用,减少浪费;其次,要完善网络支撑层面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平台,改善废弃物的分类拆解以及再资源化的处理体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建立循环技术交流平台,促进集群内部关于清洁能源生产、高效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生态经济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