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结构,学生。
分类号B848.9
1引言
人们倾向于将健康限定于“非病理状态”,限定于“生理状态”,生理无病即健康,这是早期对健康的比较消极的和狭隘的解释。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了严格的解释,认为“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1]。这个解释突破了人们常规的狭隘解释,健康并非仅仅是非病理状态,应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关于健康的理解又跃上了新的台阶,人们认为应该从积极的方面解释和理解健康,人们提出了“康宁”(wellbeing)和“幸福”(wellness)的概念[2],其健康的含义更加广泛,而且具有积极意义,健康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目标,是努力方向[3]。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同时人们也提到了心理健康素质。但是,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内容,对于这些问题尚有不少争论,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2方法
2.1访谈对象
心理学方面的专家(5人,包括儿童心理、医学心理、普通心理、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大学教师(10人)、中学教师(10人)、小学教师(10人),大学生(15人)、中学生(10人)和小学生(10人)。
2.2研究工具
自行编写的访谈调查问卷。该问卷涉及12个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你认为什么是健康?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你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在你周围的人中,心理健康的人占多大比例?
你认为一个人要达到心理健康状态,应该具备哪些内在的心理特点?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你认为主要与哪些心理特点有关?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
你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方面?(此问题在访谈时要根据被试的回答进行追问)
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有哪些表现?
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素质不高,他在遇到困难时将如何表现?
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者在调查或访问的时候使用相应的表达方式。
2.3访谈过程
研究使用访谈形式。访谈过程、研究过程均做详细记录(个别有录音记录)。最后对所有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关于健康的概念
3.1.1专家、教师(大学、中学和小学教师)的解释
关于健康的解释涉及如下几种观点:(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当然病指身心两个方面。特别是小学教师,绝大多数持这种看法。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传统的健康观点。(2)正面看法。健康是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比较多的专家和大学教师持这个观点。(3)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是身心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健康状态。人们主要认同的是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健康的核心。(4)统一的解释。认为健康是内在和外在的统一,是自己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统一,是自己和环境的统一,是身体、心理和环境的统一。(5)功能的解释。认为健康是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工具。
3.1.2学生(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的解释
学生的解释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大学生倾向于涉及身心无病,而中、小学生更多地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因此小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比较有局限性。(2)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身心健康。(3)统一的解释。健康是良好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的统一。(4)道德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心灵美。因此,学生的解释与教师的解释有差异,学生的解释更加具体,范围更小,而且很少涉及社会方面的解释,有些小学生将健康理解为道德术语,健康就是健康的思想。
3.2心理健康的概念
3.2.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有如下观点:(1)心理健康是一种性格。主要是人的心理承受力,是一种自信的心态。(2)正面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3)统一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统一,是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的统一。(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涉及认识、情绪、动机和社会多个方面;涉及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适应性。(5)消极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6)心理健康就是能力,多种能力的统一,如认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3.2.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解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没有压力的心理状态。(2)反面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3)道德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思想好和心灵美。有相当部分的小学生有这样的理解。(4)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乐观和自信的性格,是健康的观念和宽容,是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人的心理承受力。(5)能力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认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情绪调节能力,完成活动的能力。
3.3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3.3.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涉及如下一些方面:(1)评价标准。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要从主观的方面获得主观的指标,而且要获得客观的指标。(2)内容标准。在评价人的心理健康的时候,要考虑如下内容:情绪、意志、动机和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和合作、性格、自我评价、认识能力或智力等。(3)性格标准。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有如下性格特点:乐观向上、豁达大度、自信坚强、有很好的心理承受力、自尊自爱、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环境认识。(4)功能上的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如下功能:适度的心理反应,能够进行很好的自我适应和环境适应。(5)动力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这样的动力特点:追求完美,坚强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统计学的标准。心理正常的人要在正态分布的80%内。(7)其他标准。如家庭幸福,经济宽裕,社会学标准,医学标准。
3.3.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健康的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思维,积极开朗的性格,稳定的情绪,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的目标,乐观的生活态度,信任自己和别人,处事稳重,良好的心理承受力。(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如下的性格特点:不紧张,乐观积极,自信,坦诚,有理想和信念,良好的承受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对待挫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道德品质:思想好,不做坏事,乐于助人,敢于改正不良习惯,不说粗话。
3.4心理健康的人的比例
3.4.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的看法分歧很大,有两极分化的特点。(1)乐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95%以上。(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左右。(3)大多数人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
3.4.2学生的看法
学生的观点也分两个极端。(1)乐观的估计。认为健康的人在90%以上,甚至100%。(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甚至10%。(3)多数人的估计。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或70~80%。
3.5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的特点
3.5.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共有如下几个观点:(1)内容的解释。从心理健康具有的内容方面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的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涉及如下一些内容:性格(稳重、勤奋、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情绪(稳定、自控),能力(中等以上,聪明,良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意志(意志力强,有对待困难的决心),自我认识水平(良好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自我评价),强烈的动机和信念,平和的活动心态(交往、娱乐等)。(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主要表现在性格上,或者这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品质高尚,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上进心,乐于助人,积极乐观,自控性强,容忍,有坚持性,有承受力,有责任心,有学习能力,有远大理想,中庸,平和无私,灵活的应变能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还应该有人际交往能力―作者)。
3.5.2学生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学生的观点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解释。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特点,应该考虑如下一些内容:性格(乐观,开朗,自信,爱学习,助人,思想好,意志坚强等),尊重自己和他人,行为与社会一致,情绪稳定等。(2)性格的解释。绝大多数都是这方面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自信,乐观,开朗,情绪稳定,积极进取,容忍大度,乐于助人,自控力好,意志坚强,爱学习,性格随和,淡泊名利的态度,礼貌正义,和他人友好相处,有理想,诚实,外向,不自大骄傲,自理能力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3)品质的解释。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这个方面的解释比较多,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特点: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正义。学生的解释很少涉及能力,也很少考虑人的认识水平。
3.6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特点
3.6.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专家和教师有这样的看法:(1)内容的解释。认为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自我效能感降低,人际关系存在问题,认识封闭,控制欲得不到满足,自我评价错误,情绪控制不当,认识歪曲,行为怪异,心理承受力差,对待事物的态度存在问题,自我意识问题,动机欲望问题等。(2)性格的解释。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心胸狭窄,性格内向,自卑(不自信),精神不振,胆小,紧张,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情绪暴躁,沉默寡言,不合群,孤僻,自私,好胜心太强,没有目标,承受力差,责任感差,自我评价能力差,优柔寡断,偏执,不懂放弃,闭锁等。(3)情绪的解释。认为这样的人其情绪有这样的特点:情绪的稳定性差,情绪焦虑,抑郁,恐惧等。没有涉及能力和其他问题。
3.6.2学生的解释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表现,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他们认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思想不好,学习不好或不认真,心理承受力差,有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控制能力差,思想态度悲观等。(2)性格。大部分人认为这样的人存在性格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紧张,不愉快,不开朗,胆小,消极悲观,心胸狭窄,自大,骄傲,自卑,内向,傲慢,思想极端,对人不友好,情绪暴躁,自私,沉默寡言,不敢面对现实,封闭等。(3)品质。小学生普遍从品质上解释这个问题,认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存在这样的品质问题:思想不好,有暴力行为,作弄人,偷盗,迷信,犯罪等。
3.7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
3.7.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看法有这样的观点:(1)将心理健康素质等同于心理素质。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素质。(2)健康人的心理素质。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他们从健康样本的角度去解释心理健康素质。(3)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在思想、情绪、认识和行为方式上符合正常标准。(4)测量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可以测试的心理承受能力。(5)功能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是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内在心理特点。
3.7.2学生的解释
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但是总体来看有这样一些观点:(1)性质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特点里面的好的心理品质,即他们将心理素质分成两个部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部分就是心理健康素质。(2)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品质,与专家和教师的解释一致。(3)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某些性格特点,如自信,积极,乐观,友好等。(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可以从一些内容方面去描述,其具体维度内容涉及学习、思想、性格等。(5)统计学上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统计上测得的心理素质的水平。(6)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就是良好的思想品质。
3.8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因素
3.8.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专家和教师涉及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内容结构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内容:性格,品质,能力,文化修养,为人处事态度,对抗压力的能力,应激能力,人际关系,情绪控制能力,自知能力,自我效能感,开放的认知态度,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方式,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动力,认知素质,情绪素质,行为素质,感知因素等。(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人的性格有关,涉及的性格特点有:开朗的性格,脾气随和,情绪稳定,不怕困难,宽容,有责任心,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乐观的生活态度,恰当的自我评价。(3)能力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包括这样一些方面:自知能力,自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3.8.2学生的观点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的内容:礼貌行为,良好的性格特点,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行为主动,应激能力强,情绪调节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恰当的行为方式,客观的自我评价。(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这些性格特点有关:乐观,积极主动,为人热情,乐于助人,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对待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强,开朗,有主见,坦诚,积极的生活态度。(3)能力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具体包括:适应能力,情绪的表达与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
3.9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表现
3.9.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看法,有下面几个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涉及以下方面:性格(开朗,开阔),品质高尚,人际关系好,有合作精神,有凝聚力,有进取心和事业心(动机),能力强,意志力强,积极的工作态度,办事效率高(能力),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身体好,心理承受力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别人,认知素质、社会素质、人格素质、情绪素质等素质好,生活和工作满意度高,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等。(2)性格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就是好的性格,其特点包括:乐观,开朗,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自信,宽容,信任他人,善良,有主见,意志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保持好的心态,热情,适应能力强,积极进取,计划性强,有责任感,享受生活,有爱心。
3.9.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下面几个:(1)内容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生活好,学习好,思想好,为人好,有礼貌,有修养,语言好,乐观主动。(2)性格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性格特点:乐观,自信,意志力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心理放松,情绪稳定,爱学习,与人为善,冷静,积极进取,性格开朗,性格随和,宽容,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强。(3)品质的观点。小学生会将心理健康素质与品质联系起来,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的品质: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
3.10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3.10.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二者的关系,专家和教师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和基础,是因果关系。(2)品质―状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品质,心理健康是状态。(3)表现观点。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可以测量的;但是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表现。(4)积极―消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积极的心理特点,而心理健康则是消极的心理特点。(5)形成原因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心理健康与环境有关。
3.10.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因,心理健康是果。(2)相互作用观点。认为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3)相同观点。认为二者相同。(4)不同水平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更高水平。(5)包含关系的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包含心理健康。
3.11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在遇到困难时表现
3.11.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专家和教师认为低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一些表现:(1)认识的表现。怀疑自己的价值,认知曲解,否定困难,夸大困难。(2)客观归因。找客观原因,责备他人。(3)情绪的表现。情绪不稳定,情绪爆发,情绪沮丧,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绝望。(4)动力表现。失去信心,消极。(5)能力的表现。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适应能力下降。(6)消极行为方式。逃避,应变能力降低,做出极端行为,自杀,抱怨,依附他人等。
3.11.2学生的观点
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的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1)消极行为方式。主要有:惊慌,紧张,忙乱,退缩,消极,依赖,放弃,逃避,失去信心,抱怨。(2)情绪表现。恐惧,悲伤,愤怒,孤独等。(3)人际行为。伤害他人,社会退缩。(4)品质。骂人,打人等。(5)饮食和睡眠问题。
3.12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
3.12.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认为,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神经系统,身体各部分健康状况,激素水平)。(3)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特别是早期的环境,学习和工作环境等)。(4)教育因素。(5)重大生活事件。(6)经济条件。(7)性格。(8)人际关系(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等)。(9)个人经历。(10)文化修养。(11)道德修养。(12)年龄。(13)榜样或他人引导。(14)自我。
3.12.2学生的观点
学生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这样一些方面:(1)生理因素(包括相貌)。(2)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早期环境,家庭压力,生活环境)。(3)教育因素。(4)性格因素。(5)思想因素(品质因素)。(6)人际关系。(7)他人的引导。(8)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等)。(9)人际关系。(10)自我认识因素。(11)人生观、价值观。(12)成长环境。(13)文化修养。(14)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hronicl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47, 1: 29~43
篇2
[关键词]:高中体育 高中学生 心理健康 价值分析
一、高中体育学生心理状态的现状
从传统视角来看待体育的基本功能,大凡有如下几种:能增强个体的身体条件。有助于形成群体的集体主义精神,诸如此类。对上述观点进行考察,发现:这些都是从体育作用于个体的外部、宏观的角度进行的理解。根据这种习惯理解,在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上也就体现为:以竞技、力量的训练为主。
近年来,随着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同时,通过心理学与其他学科所形成的交叉研究表明:个体在体育方面若坚持科学、合理的锻炼,将有助于其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所谓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由概念界定所规定的要件可知:体育与心理健康之间形成了一种映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所形成的个体间的互动,将增进个体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能力。
二、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运动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和普通的身体锻炼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因此,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已不能满足他们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就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学生善于快速分析,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任何一种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者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个体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个体心理的发展。
同时,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三、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形成
1.认知行为设定
参加健身运动能够促进个体积极思考,以此来削弱那些消极想法,改变沮丧和焦虑的状态。尽管不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把开始运动和坚持运动视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可一旦他们实现了目标就会加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对自我能力的认可。自我能力认可与努力和坚持密不可分,这两种因素帮助参加者继续健身锻炼,并取得收获。
2.注意力分散的设定
参加健身运动时,运动量的增大和运动动作的发挥,可以分散人们对自己焦虑和沮丧的事情的注意,并且,把这种情绪在不断地运动中得到发泄,从而使人身心轻松,大大受益。健身运动把人们从焦虑和抑郁的琐事中解放出来。
3.身体所产生激素的设定
健身运动之所以使人的个体生理、心理受益,是与运动后人体内荷尔蒙激素的分泌量的增加有关。人的荷尔蒙激素,是大脑在外力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化学物质。大量的荷尔蒙分泌,可以改变人的情绪状态,加强愉悦感,增强健康活力。这种健康感可以降低沮丧、焦虑和其他消极状态的程度。一些研究认为,任何健身运动均具有以上三个方面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而高中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压力,各次考试带来的不良情绪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
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形成,具体可以表现在这6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自我个体意识更为清晰;有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消除心理疾患。
四、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实现的途径
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的实现,需要体育与心理学两方的共同作用,相互渗透来完成。
1.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运动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晨练的人们多数选择在公园,因为那里鸟语花香、绿菌环绕,置身于这样的环境,能够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因此,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及时更新体育设备和器械,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和学生体育锻炼的环境。
我们可以这么设想,当学生走进宽敞明亮的健美馆,踏着柔软的地毯,听着优美的音乐,墙壁上的大镜子映出他们青春活力的身影,必然会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或者,当学生们走出沉闷的教室,来到蓝天开阔的操场,各种他们喜爱的体育器械一应齐全,学生们的心情该是多么愉悦,多么轻松。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我认为,高中体育学科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体育心理卫生课是定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和重要学习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了解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卫生常识,了解自身是否存在不良心理倾向和心理障碍、如何克服等。做到自我诊断、自我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达到防患于未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建立高中学生体育课程心理健康档案
实施健康教育;要做到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非常必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应包括:大学生来自的省份、地方;家庭状况(如成员状况、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有无重大变故等);大学生气质、性格特征;是否确定恋爱关系;有无焦虑、抑郁、孤独、空虚、苦闷等不良心理倾向;产生的原因等。以此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这项内容可与健康教育教研室,和负责学生工作的有关部门配合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傅君芳.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路径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0,(5).
篇3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身体和心理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
1. 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对其的理解
1.1 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有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1.2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在理解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人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能力。第二,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也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高层次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的,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追求高层次的满足。第三,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无失败,无冲突,无痛苦的,而是能在这些情况出现时做有效的自我调解,且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
2. 高中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2.1 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普遍现象,大概所有的人都体验过不同程度的焦虑。高中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特别是高中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压力,面对父母老师的期望,在考试临近时,心情极度紧张。比如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正常发挥正常考试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高中生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是学校统考,持久的,过度的升学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有焦虑品质的高中生,遇事易于紧张,胆怯,度困难情景作过高程度的估计,对身体的轻微不适过分关注,在发生挫折与失败时过分自责。
2.2 抑郁症
抑郁症是对痛苦经历的抑郁反应,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特征。高中生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极易产生抑郁症。比如患有抑郁症的高中生,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长沉思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总往坏处想。自我评价能力下降。自觉活力降低,懒散乏力,精神不振,脑力迟钝,反应缓慢,对工作学习缺乏信心,社交活动减少,不愿主动与别人打交道,心境恶劣,烦躁易怒。
2.3 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病人意识上反复出现不能控制的观念,思想,恐惧,冲突和疑虑。高中生在高中阶段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是认知和性格方面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高中生心理可能出现很多内心矛盾和冲突,这极易形成强观念,强迫观念是一种思维障碍,表现为反复持久的观念,思维,印象,也可以是冲突念头。
2.4 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
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高中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的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高中生的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文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恰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有人格障碍的高中生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会极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害怕丢面子,过分苛求自己
3. 解决对策
3.1 让高中生确立乐观,进取的人生目的
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就要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树立了理想,才能有积极的行动去实现理性。只有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经受起生活挫折和心理冲突,从而保持最佳的,最积极的心理状态。中学时代正是我们确立人生目的和抱负的关键时期,我们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会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所打败,才对未来充满了期望,才有强大的动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才会对干什么事都会充满着乐观和自信。
3.2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高中生要正确认识自我,许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他们或者对自己估计过高,过于自信;或者是对自己估计过低,过于自卑。这两方面都会阻碍高中生认识自己。因此。高中生要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地了解自己,学会从周围的世界中提取有关的真实反馈,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观理解带来误差。认识自己就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实际情况来了解自己,还要通过从失败的经历中来正确认识自己,这些都是很好的比较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3.3 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
面对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针对个别的高中生,要根据高中生的差异性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个别化对待每个高中生。高中生的心理辅导。是学校辅导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高中生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玲.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篇4
高中阶段处于青少年的青春叛逆期,又面临着来自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很容形成巨大心理落差,轻则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自己的学习,重则产生心理疾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心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家庭、人际关系到学业成绩等时刻影响到高中生的脆弱心理。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最亲近的“大朋友”,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有利于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开展相辅相成
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德育教育也能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所以,高中班主任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进行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日常工作的管理
高中班主任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而已,高中班主任还是学生学业的指导者及心灵的领路人。高中班主任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困境、压力和难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如此,师生双方都更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也有利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高中升学压力很大,不仅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高中班主任也有升学压力,而且班主任不比学生的心理压力少。首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负责,监督和保护学生的日常生活,保证其人身健康。其次,班主任还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监护人,高中生在高中阶段既是青春期又是叛逆期,班主任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要在学生遇到困难和压力及时给予关注和帮助,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再次,班主任还要保证学生的升学率,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好的发展空间;最后,离开学生,班主任还是个普通人,需要照顾家庭,要缓解生活上的压力。因此,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关注,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调试的心理,在健康的基础上做出最好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引导、照顾和帮助学生。
(二)师生双方对在高中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现阶段,很多高中教师对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不足。高中班主任关注学生的重点还是在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上,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对实际操作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而学生在这个阶段重点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会怀疑在自己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中阶段,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整体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三、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建议和对策
(一)高中班主任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
1.认识和明确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地位。高中班主任不但有教育教学的任务,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督促学生好好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然后还要明确自身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学校要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开进行监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2.关注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首先,班主任自身应该学会自我调节。班主任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确保自己处于健康水平,并调试到最佳状态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高中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保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科学有序展开。最后,学校领导应该关注包括班主任在内的学校所有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使教学活动有效展开,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高中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高中班主任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要能够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方法与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以维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固然应该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习成绩上,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打击,在学习的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三)提高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首先,从高中班主任层面,使其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提高其开展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鼓励班主任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不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在帮助自己调节心理状态和心理压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最后,学校要经常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及培训,也可以适当对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班主任给予肯定和奖励,在帮助高中班主任提升内在动力的同时增加外部刺激,提高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价值取向;问卷调查;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
1 引言
价值取向的形成有主客观原因,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取决于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说,价值取向的形成就是价值观的形成,反之亦然。价值观一旦对个人认识与行为具有经常的导向性,它就叫做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也就是价值观对个人行为有定向作用。价值取向是个体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当价值观对人的认知与行为有经常的导向作用时,这时的价值观就是价值取向了,例如:某人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经常地使他做出个人主义的行为,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就有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了。
价值取向的涵义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统一的界说。本文主要采纳用“行为取向”界定价值取向。如: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由此认为,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值得与不值得意味着人们在认识上面对各种事物现象所做的抉择或所寻求的行动方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可见价值取向往往是通过选择或比较来确定的。
目前我国研究者对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我们作以下假设: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价值取向的中介间接实现的。本文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考察两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长春大学的660名大学生,回收622份,获得有效问卷579份。
2.2 工具
2.2.1 价值观问卷价值观问卷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张麒于2001年在其硕士论文中编制的。该量表由45个项目组成,含12个一阶因子。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0.8524,表明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BMU)本研究选用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1993年修订的中文版EMBU,用以评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3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本文选用适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由河北师范大学王欣、左晓冬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54个项目组成,含有9个因素。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信度系数为0.94。
2.3 数据统计使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且相关系数达显著性水平。
3.2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影响心理健康的模式的路径分析为深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经由价值取向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我们进行了3个回归分析,以探讨诸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在第一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59和0.216。在第二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3种价值取向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首先是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人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5(父亲的拒绝、否认)、F2(父亲的惩罚、严厉)和F4(父亲的偏爱被试)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130、-0.095、0.222、-0.122;其次是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会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非常显著(0.130);最后是父母教养方式对权威意志取向的回归分析,M3(母亲的拒绝、否认)、F4(父亲的偏爱被试)和M2(过干涉、过保护)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236、-0.141、0.099。在第三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14和0.153;Z1(个人生活价值取向)、Z2(社会生活价值取向)和z3(权威意志取向)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83、-0.085、0.240。从复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0.359下降为0.314,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的0.216下降为0.153,这说明父母教养方式的个别因子经由价值取向的中介影响心理健康。
为了更清晰地看出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特绘制路径分析图,图示如下(图中标志的数据为相应的路径系数以及残差系数)。
4 讨论
4.1 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相关分析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路径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经由价值取向的间接路径显著,这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价值取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我们对大学生的咨询中发现,不良的教养方式往往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但父母养育方式并非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仅为促发因素,价值取向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篇6
〔关键词〕教师悦纳自我;正向干预;PD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14-0016-03
《辞海》中将“悦”解释为“高兴、愉快”,“纳”解释为“接受、享受”,因此,“悦纳”可以理解为“高兴、愉快地接受和享受”。本文中的悦纳自我的基本含义指能认可自己身体、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客观存在并能欣然正视和接受。
一、教师悦纳自我研究的必要性
悦纳自我是个体心理健康的表现,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国内外学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论断,但学界常见的心理健康标准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了悦纳自我的理念。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健康判断标准之一: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林崇德教授、台湾学者黄坚厚都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对他自己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有悦纳自己的态度;北京大学王登峰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八条标准中的第一条就是:调整自我,悦纳自我。可以说,悦纳自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心理健康的水平。之后,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对悦纳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推动和升华,这些研究成果也成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林崇德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建立在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俞国良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包括: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兰卉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由此可见教师悦纳自我对教师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中国知网上进行相关的文献查找,发现对悦纳的研究比较少且较为片面。第一,研究对象基本集中于学生、病患者,针对教师的研究非常少;第二,研究中偏重于描述、鼓励,类似心灵鸡汤,而不是具体操作和干预措施;第三,对教师的研究侧重于理论构建和相关量表的编制,对基层学校的具体实操指导性不强。
因此,从教师悦纳自我的角度出发,帮助教师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挖掘和培养自身的积极潜力,并对积极因素进行正向干预,是解读、舒缓教师心理压力的新视角,能起到常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功效,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二、教师悦纳自我研究的可行性
目前,帮助人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测评量表比较多。其中,“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测试量表,使用最为广泛;“价值实践优点问卷”(VIA-IS)有不错的效度和信度,MBTI性格评估理论模型有着七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大量的职业常模数据,国内最多涉及的是“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但这些量表过于专业化、学术化,偏重于量化研究,缺少质性研究,运用起来相当复杂,需要操作者接受过专业培训;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灵活操作、简单实用的初级性格分析工具来测量个人的长处与性格优点。由此,研究组选择了PD。
PD全称是Personality Dimensions,中文直译为“性格维度”或“人格维度”,是国外的一套帮助人们了解自我,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行为风格的简单实用的性格测量工具,能够基本准确地测量个人的长处与性格优点,具有实用性强、适合多元文化背景以及兼顾人类个体多样化认知风格等特点。PD按照不同的个人行为表现方式划分成四个维度,通过李克特五点计分来统计分值,通过计算最后对应的相应色彩模块,即自身所属的气质类型。PD分为金、蓝、绿、橙色四种色彩类型,对应四种气质特质,从价值理念、工作风格、个人关系、沟通方式等角度提炼出每种色彩的风格,概括出由于个性气质原因而导致的各种问题的症结,在了解自己、发现自我的同时,能够同时理解他人,了解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产生的人类行为多样性,并在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加以应用,以改善人际关系,明确生活目标,找到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角色定位,达到悦纳自我的理想境界。在实践应用中也的确如此。概括从现时在国内外所做的研究及实验结果,以及笔者在培训活动中观察所得,PD采用质性描述四种性格色彩,虽然缺乏实证数据支持,但易于理解和接受,实践效果较好,确实能通过引导学员发现自我,加深他们的自我认识,理解并通过了解不同性格色彩群体的特点,有效地处理与其关系,有利于更好的同人相处和沟通,从而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正面而持久的影响。这正是基层学校在开展相关辅导时最需要的初级工具。
研究组以工作坊的模式开展的PD的测评培训及辅导,帮助教师认识了解自身性格方面的优势与弱项,发现、发掘和发展它们,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对自我的认知水准,改善了教师的个体行为,较好地达到了悦纳自我、悦纳他人和悦纳现实的目标。
在实践中,研究组充分运用了正向干预的理念。正向干预也称为正向行为支持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也有译为“积极行为支持”。 它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变 “被动预防”或 “补救”为“推进积极正向引导”。以往的心理辅导以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和减少负面情绪为重点,常常忽略心理积极潜力的挖掘和培养,而正向干预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发展个体的积极行为,是一种在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策略,对个体行为实施干预,以求改善问题行为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系统化方法。基于此理念,研究组在悦纳自我辅导中贯彻正向干预,以达到预防和减少个体问题行为、改变个体生活方式的目的,最终实现悦纳自我的目标。在正向干预的具体化研究中,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罗婧总结出了以下七个特点:强调支持;相信行为的目的性、功能性;强调团队合作;给予适当的行为训练内容;注重预防;成效评估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关注一生的规划等,这七点可以作为悦纳自我的心理正向干预的指导原则,指导研究组开展具体的、实效的尝试。
三、教师悦纳自我研究的操作策略
在悦纳自我的正向干预中,研究组创设一个面对面互动交流的宽松自在环境――“悦纳团队工作坊”,开展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活动,综合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实施中的多种活动形式,如头脑风暴、游戏体验、专家讲座、情境再现、影视观赏、大众点评、角色互换等,教师通过实际感受和体验来获得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了解,同时,成员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悦纳自我的预期。
1.设立三个目标。在实践中借鉴课程目标三层次,研究组设定三个目标:认知自我、感触悦纳、悦纳辐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悦纳进行定位,从了解到运用再到领悟,教师对悦纳有了越来越深刻的把握。开设悦纳小讲堂,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引导教师们更加积极、客观、灵活地思考问题,提高乐观水平,并通过自信训练、换位决策、集体放松等方式进行强化,最终达到悦纳自我、悦纳他人、和谐共容。
2.落实三个注重。注重参与教师的共情,注重自我发觉与感悟,注重成人学习的特点。教师群体有着相同的工作情境,面临相同的教育教学问题,能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遇到的情况,容易产生理解和共情,个人的经验教训在这里可以发挥更好的帮扶警醒作用。学习的最终效果还是要落实到教师的自我认识程度上,所以干预活动需要特别注重教师们的自我发觉和感悟。教育学家诺斯总结成人学习的特点有:成人想学才会学、学习为工作服务、学习中以经验为基准等,这些特点需要在工作坊训练中紧紧把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贯彻五个结合,即同伴研讨与专家督导结合、虚拟场景与工作实境结合、个人感悟与群体共进结合、活动预期与活动反思结合、专题内容与课外拓展结合。如果教师参加工作坊训练项目后,仍然未能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个别心理咨询或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解决。
在具体干预中,香港学者何敏贤在《发现自己的抗逆力――正向心理学的应用和技巧》一书中介绍的“优点长处建议活动清单”提供了非常好的例证,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另一方面能够更清晰地指导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如何运用自己的优点长处。上海市七宝中学的专题化工作坊、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工作坊及当前盛行的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技术等,都对研究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之,在教师悦纳自我的研究中,研究组借助PD的理念和技术,通过“悦纳团队工作坊”帮助参与工作坊的教师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与同伴,在自我剖析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提炼出普适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悦纳策略,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实施正向行为支持,是解读、舒缓教师心理压力的新视角,研究组通过教师反馈和训练效果,验证了该研究的价值所在,但这只是初步研究的成果,还需要时间提炼、重组、完善正向支持策略来进一步验证研究效果。后续研究要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终极目标是研究教师自我悦纳的自适应系统,探索维护教师幸福感的机制。
注:本研究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PD的教师悦纳自我的正向行为支持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YQJK08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鞠瑞利,赵丽敏.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J].基础教育,2006,(1):35-36.
[2]施秋奕.成长工作坊:心理教师团队发展的有效探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6):17-20.
[3]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0-27.
[4]兰卉,吴俊端.浅议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对策.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1):365-366.
[5]罗婧.正向行为支持的特点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7,(3):57-61.
[6]张冲,孟万金.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2):58-64.
篇7
一、升学压力下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不同的学习表现
由于目前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学生面临的各学科的学习任务、作业压力和考试压力都比较大,加上家长顾不上或没有能力帮助孩子,大约有20的学生不同程度出现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厌学等现象,厌学心理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青春期自我认同的提升与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同不合拍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约占5%学生顶撞老师的事时有发生。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约5的学生因无法与同学相处而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整天闷闷不乐。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因一些家长心理知识匮乏,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不能从家长那里找到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调查中发现约占35的学生与父母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给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三、青春期生理的迅速发育而心理相对幼稚
在城郊中生中,绝大多数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生理发育迅速成熟与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其心理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学校对学生又缺少相关青春期教育,约占5%的学生出现早恋和生活学习中遇到挫折无法正确处理等成长期间的心理问题。
四、青春期的生理知识缺乏,产生情感困惑
初中学生由于生理变化和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增强,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情绪情感体验,但却不能表达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常常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并且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的传授,教师和家长未能予以正确的引导,当学生遇到相关问题,学生便产生强烈的恐慌心理,导致了学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如遗精、初潮、及与异往、观看不健康书籍及网络依赖等心理卫生问题,这类学生约占总数的10%,关注城郊初中生心理问题势在必行,我们不断地积极地探索着有效的策略,目前我校主要采取了的以下措施:
1.设立心理服务室,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初中生所处的特殊阶段,心理状态处于最重要的发展期,决定了他们内心的矛盾性与冲突性。这种矛盾与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泄,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为此,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我校专门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了“心理问题咨询信箱”,鼓励学生把心中的困惑说出来,向老师咨询,这使他们有了自己情感的发泄地,他们把烦恼说出来,也仿佛甩掉了一个大包袱,何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能使自己的困惑得到解答,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何乐而不为?
2.提升学校心育环境,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形成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等因素均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也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园内葱郁的花草树木、洁净的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及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人际关系等,都可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在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设施外墙上写有“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会包容、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和校风、校训、学风等相关标语,进入校园使人感到情绪放松、心情愉悦,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健康心理
俗话说得好:助人不如自助。教会学生自我调节,以减少心理上的冲突,降低压力、转移对抗,达到心理平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众多的学生在体验中透过自己对周围人的态度,反射自己内在生命的历程、价值观、自我的需要,在笑声中认识他人、认识自己,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
配合学校的工作、班级临时情况及重大节日,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给学生实践体验、发表见解,交流学习体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建立以防护为目的“预警”工作机制
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使父母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注意自己的教育、评价方式,懂得学习成绩和分数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尤其是现代社会,它更需要的是一个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使家长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身体力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人热情坦诚,乐于助人,有同情心和责任感,让孩子感到温暖,心情愉快。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造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5.紧抓课堂机遇,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篇8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篇9
当前,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享受物质的同时却也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实现人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在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还将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本篇论文简单概括了心理健康出现的背景,又主要从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关键词】
心理学;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影响及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满足时代的需求,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健康心理学随之而出现。健康的心理表现的是一种持续、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况,在这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并充分发挥自我潜力。但是长期发展以来,人们并没有充分重视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较为片面。不过,近年来,健康心理越来越受关注。心理健康在保证人类健康的同时,对提高生活质量也起到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1 心理健康出现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心理学知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普及,大家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逐渐得到提高。人们对自身认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都得到长足发展。只有生理与心理都健康,并且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这样的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的欠缺及人情的冷漠,也致使心理发病率严重,人们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严重失调,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以满足和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我们主要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
2.1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保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心理上承受着来自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压力。学生因为压力无法正常学习和完成学业,而工作者则无法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严重者甚至不能过正常的生活。所以,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现代人如果不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及时调整,那么很容易就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亚健康”在全球范围及其严峻的形式下,对于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证的就是健康心理学知识。
2.2 对人的潜能的影响
劳动创造了人们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满足生活所需。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越多的物质文化财务,那么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其得到的尊重也就越多。经过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人的心理因素影响着个人的创造性,也决定着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心理潜在能力能充分发挥,其工作效率与学习成绩也必然在心理不健康者之上,而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最大。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坚强、乐观等优秀品质,能够在困境与挫败中成长,激发和挖掘出潜在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
2.3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社会生产、社会发展中,人际关系必不可少。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就是心理关系,其属于人们之间心理距离的一个真实反映。研究表明,人在集体中深受欢迎的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标准保持一致。相反在集体中受到排斥的个性品质,也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悖。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与他人相处融洽和谐,其人际关系就好。同时,他本身的个性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也不断完善和变得越来越成熟。总之,健康的心理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前提。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正常的智力状况、情绪稳定和积极乐观、意志力坚强具有良好的克制力,再就是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适度的反应能力。此外,正常健康的心理,还表现为行为与年龄的相符。
2.4 对事业发展的影响
高智商并不等同于高成就,一个智力高学习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在进入社会后作出一番成绩。这主要和人的健康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只有20%受智力因素影响,而其他80%则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心里因素中的调节情绪的能力、自信心与意志力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自信心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再就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个人因素都影响到了这个人在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表现。一个人能否正常开展工作,人际关系存在缺陷的影响要比技术能力的影响严重。因而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成功与否,与其掌握和运用健康心理学知识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通过健康的心理调节情绪,培养自信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效的保证事业的成功发展。
总之,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的健康状态中,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保证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有效提高。
3 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
拥有健康心理,掌握健康心理学知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对事物一分为二,对好的方面强调的同时,也要坦然面对不好的一面,一个人在有积极心态的同时,也不否认消极因素,那么在恶劣的情境局势中也能够寻求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建立健康的心理,要彻底将与过去失败有牵连的经验,消除那些影响决策的不良因素;建立自我目标,并持之以恒的去做去实现;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于面对挫败和困难;要多参加活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4 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具体论述健康的心理对于人们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影响,指出了心理健康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因此,要实现健康快乐的生活与工作,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保证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知识极其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孙兴玲.《浅谈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01年第15期
[2]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王垒,王,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4]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黄志雄.《心理学与生活质量关系的浅析》.民营科技.2012年第2期
篇10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健身操 心理健康 大学生
0 引言
2012年5月25日,是第13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北京在5月25日— 5月27日为大学生开通“系一条绿丝带”精神健康就诊绿色通道,并邀请国内知名精神疾病专家开展大学生新健康讲座,为大学生朋友带来一次心理瑜伽的洗礼。当代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身心健康对培养人才、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性。有氧运动活动强度不大,时间较持久,能活动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实践表明,在大学各式各样体育活动中,有氧运动是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比较简便、有效的锻炼方式。
有氧运动不受场地、器材、季节限制,大学生做起来简便易行,长期坚持有氧运动锻炼的学生,心情平和,不急不躁,所以本文就体育锻炼中的有氧运动对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的作用、效果,以及有氧运动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锻炼方式、方法予以展开讨论。
1 概念界定
1.1 什么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长时间进行运动训练的能力。其特点是,训练强度相对较小,一般心率在130次/分钟-150次/分钟。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者应该是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渴望参加活动,每次练习后稍有疲倦和肌肉酸痛感,但经过休息能很快恢复。若感到精神不振,头晕,胸闷,则说明负荷过大,应及时和老师商量并调整锻炼计划。有氧运动不仅是发展大学生体力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发展心理、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
1.2 有氧运动的时代特点
有氧运动是现今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耐力。在运动时,空气中的氧,首先经过呼吸器官而弥散入血液,红细胞内含的血红蛋白即与氧结合,而后再经循环系统,使血液沿血管流到肌肉组织附近,这里红细胞释放出氧,氧又经过一次弥散进入肌肉组织,肌肉中的糖原、脂肪在酶的作用下利用这些氧进行有氧代谢。从呼吸系统来说,肺通气量若大的话,相应吸入体内的氧必然多。吸入体内的氧量的多少不但和肺通气量有关,而且还与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匹配有关。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机体可以提升氧气的摄取量,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坚持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大学生在有氧运动过程中获得的运动体验是复杂、多种感知觉参与的综合反映。通过有氧运动可以快速消除大学生对自己消极的认知,发展信心,化解消极的突发事件。
1.3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尚不统一。随着世界性精神疾病率的上升,为了教育和引导公众主动关注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了10条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由此可见,虽然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自我潜能最大发挥的心理特质结构。另外,在理解心理健康的涵义时,我们必须明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心理健康的标准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1.4 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与体育活动之间是个双向影响关系。从事不同项目体育活动对人的不同心理过程有特定的要求,作为结果,从事不同项目体育活动反过来也促进了个体相应心理机能的发展。毫无疑问,进行这些体育项目活动将助于上述心理机能的发展。在注意、情绪和个性心理等方面也是这种双向作用的关系。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原国家教委曾对12万名大学生身体健康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调查显示,23.3%的学生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大学生在离开家庭之后,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充满了对社会和人生的向往和幻想,但还不完全具备应付各种社会事务的能力。因此,心理上容易产生愿望与现实、自闭与交往、独立与依赖、求知欲强与识别能力低、增长知识与培养能力等各种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情绪与心理健康,以致于引发一些极端的行为。因此,学校让学生掌握一门自己喜欢的运动,并能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是个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