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手法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设计的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设计的手法

篇1

一、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企业违法使用收购发票的方法五花八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形:

1、虚假开票。虚假开票可分三类:一是无中生有虚构收购业务,根据当月的销售和偷税、骗税的需要随意填开,出售人、收购的产品、收购金额、支付款项都是虚假的;二是将应取得而未取得发票的购进非农业产品或劳务业务开具相同金额的收购发票入帐;三是将虽已取得发票但无法抵扣的费用或超出税法列支标准的费用开具相同金额的收购发票入帐。在违法使用收购发票的几种情形中,虚假开票的比重最高,危害最大。

2、调节开票时间。有的企业在本月的应纳税数额较大时,把开具收购发票的时间提前,在下月开票时调整,自行调整纳税时间和金额。

3、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现行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对象是农业生产者,范围是自产农产品。对销售外购的农业产品和外购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仍然属于税法所列举的农业产品,以及非农业生产者(包括个体经营者和经营单位)销售农产品,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因此也不得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

但在实际操作中,收购企业对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的划分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客观上不易划分,千家万户,都是带着一张身份证来出售农产品,收购人员无法甄别;另一方面,收购企业即使知道对方是农产品经营者,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让对方提供发票,因为要对方提供发票,对方很可能提出提高收购价。有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收购企业,对农产品经营者存在着货源上的依赖关系。这是目前绝大部分农产品经营者无证经营的主要原因。

4、汇总开票和补开票。有的收购企业认为开收购发票给农业生产者太麻烦,特别是在收购旺季人流量大、单笔收购金额小的情况下,逐笔开票既容易出错又无必要,不如一边过磅一边付款省事。至于抵扣发票,事后再选择一些大户汇总填开。还有的收购企业到外地进行收购,不按规定到当地国税机关申请领用收购发票,而是回来以后根据收购数量、收购金额补开发票,发票上农民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一般都是编造的或冒用本地农户的。

企业在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还要对付税务管理人员的审核和稽查人员的稽查,那么在帐务上肯定不会实事求是地进行反映,总要进行一些所谓的“技术处理”。

以虚假开具收购发票为例,企业财务具体操作方法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是虚开收购发票,根据发票金额编造收购码单、入库单,同时做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现金

帐面减少的现金怎么办?有的是实际库存现金随之一起减少,直接装入老板的口袋;有的则不减少实际库存现金,以假借款的形式平帐:

借:现金

贷:短期借款或其他应付款等

如果虚开的数量大,“现金”科目贷方发生额就会相应虚增,这时如果假借款的会计处理不及时,则在现金日记帐甚至总帐上会出现现金科目余额为负数的情况,所以有的企业干脆不通过现金科目核算,直接挂往来帐: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帐款

有的企业长期这样操作形成大额的应付帐款或其他应付款余额;有的企业则在“应付帐款”余额过大且有一定帐面现金的时候,做一笔假还款分录:

借:应付帐款

贷:现金

同样这时的现金又进了老板的腰包或再以假借款的形式平帐。这是第一步假收购。下一步是进入生产成本,会计根据销售额的大小,将全部或部分虚假收购的原材料编造材料领料单等内部会计原始凭证,混在真实的原始凭证中一起进行核算,计算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有的小企业就更省事了,实际使用的是一套内部凭证,记帐时再另编一套。当然,这种手法不是收购加工企业的“专利”。

进入成本核算这个“大口袋”后,虚假收购行为在帐面上似乎就被“抹平”了,但假帐毕竟是假帐,总有一些不同于真实帐务处理的特点:

一是大额往来款项异常。正常企业的大额资金往来包括借贷都要通过银行存款,所以记帐的原始单据除了发票、收据或借条外,银行进帐单或支票存根是必不可少的单据。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有虚假收购行为的企业,它的有些大额资金往来只是做假帐的需要,根本不存在,怎么能有银行的单据呢?所以它的这些所谓“资金往来”,不管是几万还是几十万,证明的原始单据只有一张借据或者收条。当然帐上这些往来对象的姓名大多也是编造或冒用的,明显一点的是挂老板或其亲属的户头。

二是现金科目帐务混乱。财务会计制度对现金的管理和核算要求是很明确、很严格的,但有虚开行为的企业难以遵守也不会遵守这些规定。比如,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根据业务需要核定库存现金余额,超过库存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及时交存银行。而它的现金收支业务中大额的虚进虚出部分,没法通过银行存款的进出反映,只能在现金科目上反映,所以在帐面上很容易出现大额的现金余额或负数;再比如,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而虚开的收购发票行为涉及几个环节,很难按正常程序走,否则真假业务自己都容易搞不清。一般都是集中补做。如果现金日记账是按规定逐笔登记的话,补做的痕迹就很明显。企业不会这么傻,有三种办法可以掩盖:一是真假两本帐,真的自己用,假的应付检查;二是不逐笔登记,一段时间汇总登记一次,鱼目

混珠;第三种方法最彻底,不记现金日记帐,只是在总帐上汇总记载。三是产品成本中材料耗用比例较正常企业高。由于虚开的原材料成本最终要进入产成品成本,所以如果拿几个有同类业务的收购企业进行比较,看相同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比如一年、一个收购季节),各自的材料耗用占产品成本的比例,那么有虚假收购行为的企业或虚开行为严重的企业的比例无疑要比其他企业高。

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各种违法行为能给违法企业带来很多利益,但其对国家对社会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偷逃国家税收。特别是虚开行为对几个主体税种都有冲击。

1、增值税。多开发票就可以多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就可以少交或不交增值税。更有甚者,一些收购企业一边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进行抵扣,一边向其他企业大肆虚开增值税发票,把危害向外扩散,严重破坏了增值税的税收链条。对于出口企业来讲,多开收购发票则能多享受国家的出口退税。

2、企业所得税。虚增的原材料不仅多抵扣增值税,还进入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虚假的借款不仅掩饰了虚开行为,还可以冠冕堂皇地在税前列支利息,这样一来,企业所得税还能有多少?所以我们在一些地方会看到,有的企业甚至是当地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办得红红火火,销售连年扩大,帐面上却连年亏损。

3、个人所得税。投资人分得利润,职工领取奖金、红包,都要交个人所得税。通过虚开收购发票的方式,把一部分现金帐外循环,想怎么发就怎么发,还要交什么个人所得税?

其次是破坏征管秩序。农产品收购企业的所有收购业务中,一部分是直接向农户收购的,另一部分是通过个体经营者、其他收购企业等途径间接收购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比例。有的企业座落在农产品产区,农户直接向企业出售农产品价格高,直接收购的比例就高;有的企业对外地农产品依赖性强,间接收购的比例就会高一些。由于前面所述的原因,有很多收购企业会将间接收购业务(应由出售方提供发票)处理为直接收购业务(向出售方开具收购发票),这使得大量的农产品经营者逃避了税收监管。

第三是有害公平竞争。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上可变通操作的巨大空间,让一些不守法企业获得了非法的税收收益。如果剔除其他因素,这种非法的税收收益使得不守法的企业在同业竞争中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而守法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处于劣势。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理论认为,真币和假币如果能同时在市场上通行无阻,那么假币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取代真币。同样,如果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止的话,那么我们的税收政策就成了不守法企业的“竞争手段”了。长此以往,自觉守法的企业将越来越少,违法的情节会越来越严重。

二、加强管理的思路及建议

问题出在哪里?以笔者浅见,出在农产品发票抵扣政策的制度设计上。农产品发票抵扣政策本身很正确,能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深加工,能促进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和农(林、牧、渔)民的增收。但它规定的抵扣条件太简单了,就是企业自己说了算,规范的企业能做到,不规范的企业更能做到。它似乎有一个理想的前提就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都能自觉遵守税法。政策层面更多的是规定不允许企业怎样做,却没有好的办法让它无法做;税收征管只有事后处罚规定,没有有效的事前预防机制。

解决的办法是什么?笔者以为可以从增值税发票管理的成功经验得到借鉴。应该说以前增值税发票违法犯罪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大案要案屡见不鲜。税务机关怎么加强管理、怎么加强宣传,司法机关怎么惩罚犯罪分子,仍然不能有效遏止。直到金税二期的推行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金税二期的本质是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企业的外部信息制约和事前预防。企业不是仅凭自己提供的内部信息就能证明涉税行为的真实性,必须要和外部信息互相印证才能被视为真实有效,提供虚假信息并得到认可的难度非常大。光靠自己说了不算,自己想不守法都难。最近的一窗式管理、运输发票的管理也是延续了这个思路,强调外部信息制约,强调事前预防。

虽然农产品有其特殊性,但只要认真研究其特性,外部信息制约和事前预防的思路还是可以用于农产品发票管理的。笔者认为,要最终达到基本杜绝农产品发票违法行为的目的可以分两步走。近期目标:改变农产品发票抵扣条件,利用银行支付环节加强对企业的外部制约,加强税务机关对收购发票信息的利用和查核。中远期目标:建立全国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将收购发票管理纳入金税工程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具体说:

(一)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与其他行业不同,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在农产品收购行业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农产品收购面对的是大量农户,真正的收购行为一般都是支付现金,很少有拖欠的,除非出现买方市场或垄断的情形,但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

(二)企业在银行开立收购专户,收购款直接从专户上划转进农户的储蓄户,企业不得直接用现金支付收购款。开立收购专户的好处就是将收购资金与其他经营资金分开,收购专户的资金专门用于收购,每月的对帐单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的收购资金实际支出是多少。规定企业不得直接用现金支付收购款而是从专户上划转的好处是防止企业利用虚假的资金支付虚开发票。他只开一张发票没用,必须得有银行的资金支付记录,银行是不会帮他做假帐的。

从专户上给农民划款的方式有两种选择。一是参照银行放企业工资的做法,由企业会计按收购发票逐笔开具转帐支票(工资是汇总开具),农户持转帐支票到银行将货款转入自己的储蓄户。这里要指出的是必须使用转帐支票,而非现金支票。转帐支票只有在转入储蓄户后才能提取现金,那么在储蓄户上就有了记录,必要时税务机关可以按法定程序进行检查,直接支付现金就难以核实了。这种方法有它的优缺点:优点是操作起来难度不大;缺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在收购旺季;另一方面是农户没有取得发票的主动性,只要支票不要发票,支票和发票很可能产生不对应的情况从而形成新的征管漏洞。

第二个选择是在收购发票中增设一联与支票功能相同的银行付款联,收购专户的资金只能凭该联才能支付。这个方法可以真正让企业象重视增值税发票一样重视收购发票。农户会主动要求开具发票,不索要就拿不到钱;企业也必须提供发票,企业不从专户上付款、不提供发票就无法抵扣。它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既解决了企业会计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又让发票和支票绝对一一对应,还能保证收购资金支付的真实性。当然这条措施最大障碍在于它不是税务机关就能决定的,必须得到金融部门的大力配合。票据法第一百零九条明确规定:汇票、本票、支票的格式应当统一,票据凭证的格式和印制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但是这个办法的实施效果要优于上一个办法,即便一时不能到位,也应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

(三)改手工开具为电脑开具,改进对收购发票信息的利用效率。收购发票手工开具的最大缺点就是对发票所记录的信息不能充分利用。因为发票的使用量都很大,要汇总统计发票的某一项信息工作量大又容易出错。可以开发两个软件,一个是企业开票的软件,另一个是税务机关接收分析的软件。企业在电脑上开具收购发票,开票信息形成并确认后,企业不能在电脑上任意修改。下月初企业将上月开票的电子信息通过一定方式(IC卡、软盘、因特网等)传递给主管国税机关。主管国税机关

的软件不仅能读取企业上报的数据,还要具备较强的查询功能,比如对某一农户根据其身份证号或姓名查询他在一段时期内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和金额,便于税务人员查核。在手工开票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以上三项措施表现在申报环节就是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收购发票电子信息和银行划帐清单或对帐单,作为抵扣的凭据。条件成熟时可以由税务机关从银行取得企业收购专户的电子信息,与企业报送的电子信息自动逐笔核对,两者一致可以计算抵扣进项税。

(四)收购发票信息核查和协查。上面的办法不能自动预防另外两个问题,一是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二是企业冒用农户的名义虚开收购发票并将资金从收购专户转出用于其他用途。这时税务机关的分析软件就可以发挥作用了,税务人员可以利用分析软件对收购发票进行核查和协查。税务人员先按某一口径比如收购数量、收购价格、农产品品名等,筛选出一定比例的异常户:收购价格偏高的、收购数额偏大的、同一销售者多次销售的等等,再对这些异常户进行核查。核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怀疑企业冒用农户的名义虚开收购发票的,可以向该农户发出信函或到实地询问,求证该农户是否出售了企业申报的农产品,数量、金额是否一致;如果怀疑企业扩大对象或范围开票,可以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证实该户是不是农产品经营者,还可以到实地去勘察。由于软件统计筛选作用的发挥,使得核查工作能有的放矢,很有针对性,容易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从而能有效地弥补银行环节制约的不足。

有些农产品不一定限于本地流通,有的甚至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那么对于企业外出收购和外地农户、经营者来本地出售农产品的信息,主管国税机关就难以核查了。必须象增值税发票一样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协查制度,将核查的工作委托异地国税机关进行。协查的数量、内容和回复时间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近期目标的实现可以大大压缩企业违法操作的空间,但它对于少量的虚假开票、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难以杜绝。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违法企业的查处来警示其他企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农产品发票管理的中长期目标来解决。

篇2

关键词:剪纸艺术;产品设计;文化

剪纸艺术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最具代表的民间艺术。剪纸造型特征和文化理念的结合实现了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与产品设计实用与美观并重的需求特征不谋而合,在无形中指出产品设计新的发展方向。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⒚窦浼糁揭帐跤τ糜诓品设计当中,对现在的产品设计将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中国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代表着中国最朴实的民间愿望,它传承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它虽然以平面剪影镂空为艺术形式,但它同时还具有立体美感。它虽然以抽象的概念为素材,但它却表现了明确具体的表象意义。传统剪纸元素种类丰富、蕴涵深厚、形态多样,它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对各种平面设计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人类出现之初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各种成熟的剪纸艺术作品的出现,剪纸艺术始终如一的都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民间剪纸的题材是很广泛的,它既反映现实生活中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也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题材来自生活,所以剪纸作品表现的内容生活气息就十分浓厚。民间剪纸在题材上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托物寄情的寓意手法。剪纸艺术是在时代的要求下,从人们的主观世界中产生的,但又以人们的生产实践为基础,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而产生的,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服务。

二、剪纸艺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产品设计是一项集艺术、文化、历史、工程、材料、经济等各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产物,主要协调的是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产品的人机功能和人文美学的要求。与其他艺术种类不同的是,产品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无论是产品的外观、结构还是功能,都要以使用者的感受和体验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时至今日,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功能的需求,而去追求心理上的满足感。所以,设计师要充分掌握和利用各种造型语言,优化产品的外观造型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剪纸题材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民间剪纸形象并不是偶发性的创作,而是历经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创造而成的。它来源于生活,有着相当稳定的受众群体,其设计众所周知,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普遍性。借鉴这些个性鲜明,有着强烈民俗特征的形象于现代产品设计中,不仅能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丰富的艺术资源,也能使产品设计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优质的市场条件。

2.剪纸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文字元素在民间剪纸中常常采用寓意或谐音来传达人们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形式美的文字设计能给产品增光添彩,令消费者赏心悦目。图形元素是民间剪纸最具特色、最能表达人们视觉思维的表现形式,是虚与实、抽象与具象的统一。将图形元素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增强产品的视觉冲击力,提升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扩大产品设计的附加值和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色彩元素在传统剪纸中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传递情感和审美情趣的需求。红色是最原始、最富有生命力、冲击力和视觉力的色彩。传统剪纸亲近红色,把它视为欢乐、喜庆、顺遂、成功和进取的象征。色彩元素成为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视觉因素,顾客通过色彩可以直观地识别并选择商品。

3.剪纸衍生品在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剪纸艺术在与现代科技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结合现代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设计理念,已被广泛应用到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剪纸艺术在包装、书籍装帧、服装设计、动画、室内设计、标志等设计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剪纸衍生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将传统剪纸的设计元素和当代礼品的设计理念相结合,设计出与众不同,又有着本土特色的礼品,需要设计师认真的思考研究。

4.剪纸的造型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不同于其他的传统艺术门类,在图底关系中把虚实关系结合来进行设计,提高设计理念的传递能力,使人们能够很好的辩解出来。利用民间剪纸造型的虚实相结合的观念来进行设计,利用虚、实形的互动,提高设计传递信息的能力。在设计中不能只看到“实形”而忽略了“虚形”,阴阳相依而存,阴阳互补。剪纸的造型手法在产品设计中的观念意识创新和对其进行充分的联想运用。通过对某一特定部分的图底关系、虚实关系的转换变化,当注重虚形时,实形就成了图底,从相反的角度来看也是一样。出发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在虚实关系和图底关系的相互表现上,彼此遵循各自所从属的规律,相互呼应,增强整体感,只有这样的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完整,才能彰显出其极大的视觉魅力。

三、剪纸艺术在产品设计中运用的价值

产品设计的目的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剪纸也是广大劳动人民发现美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这两者的目的都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的汲取,为现代的产品设计增添了新的活力,并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民族传统文化,也推动了产品设计迈向新的台阶。在传统元素民间剪纸日渐消失的今天,我们要从剪纸艺术中寻找设计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观察, 使得剪纸中一些意义深远的、抽象的、无形的设计概念和心理状态改变为一种具体的事物形象,并引发对抽象概念的延伸和连接,使剪纸艺术与产品设计能够巧妙的结合。与此同时,我们设计师要注重剪纸艺术在产品设计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只有发现了自己国家的文化根源,才能制造出标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我们只有不断汲取剪纸艺术的精华,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的剪纸艺术语言来表达,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讥风皋・中国剪纸的起源与历史[M]・美术史论・1998.1.

[2]沈之瑜・剪纸研究[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

[3]王伯敏・中国民间剪纸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4]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5]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李砚祖・装饰之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篇3

产品设计涉及技术水平、人体学、外观包装、工艺技术、成本费用以及价格定制等多个方面。为了持续推进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例如生产工具、器械设备与工业产品等物质性装备所开展的设计,通过改变原材料形态赋予其价值。本文对产品设计的研究,立足于产品外观的基础上。使不同的图形单元根据一定的审美规则组成各种平面图形,就是所谓的平面设计。主要在二维平面上以轮廓线划分地与图之间的分界,绘画图形。通过平面设计表现出的立体空间视觉,不是真实的三维空间,而是人类视觉对巧妙二维图形形成的虚幻感觉。它包括 CI 设计、图画设计、书画装裱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可以说,平面设计的影子在设计工作中屡见不鲜。

二、产品设计与平面设计的结合

(一)产品设计与平面设计结合的必然性平面设计深入渗透到产品设计中,已是当前发展主流趋势,因此必须注重平面设计对产品的影响作用,而不能单纯强调产品功能。总之,一切产品都是围绕人的需求生产的,它的最终目标就是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因此产品外观设计必须符合人类审美观点:匀称、韵律、形状、平衡、节奏、颜色、材料、工艺……换言之,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相融合是自然发展趋势,产品设计的发展不能脱离平面设计。

(二)产品设计中的平面设计方法的特点

1.被产品设计“同化”后的平面设计方法。产品设计中的平面设计方法,受到产品特性的制约,例如加工工艺、材料、产品类别等限制,所以它是戴上脚镣的平面设计方法。更准确说法是“移”平面设计方法之“花”“接”产品设计之“木”。产品设计中的平面设计方法可以有多种处理和表现手法,如对比、类比、夸张、对称、主次、明暗、变异、重复、矛盾、放射、节奏、粗细、冷暖、面积等形式。它没有完成的概念和手法,需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完善,需要挑战自我,向自己宣战。

2.产品设计中平面设计方法与传统平面设计方法的区别。平面设计的对象主要是平面作品,而产品设计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一个重视传达信息,一个强调实用。平面设计倾向于研究图案、装饰的问题,或者偏重于纸张、布等材料的工艺阐释。

(三)平面设计方法在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与价值

产品设计中的平面设计方法可以使产品外观更符合美的规律,增加产品的“高附加值”。产品设计中的平面设计方法可以通过点、线、面的分割和色彩的巧妙运用,使产品的更加丰富美观。其终极目标就是提供美观而又简单易行的服务。产品设计中的平面设计方法可以增加产品的个性、文化内涵和“软”价值。运用在产.品设计中的平面设计方法是产品美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平面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点与线的运用

1.点的应用。将点的功能恰当的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创造性的变换点的数量、分布、排列方式、颜色以及材质等任何特征,都能收到与众不同的效果。产品中点的不同位置分布、形状、以及排列组合变换都会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2.线的应用。线是点的轨迹,在产品设计中起着联贯和分割空间的作用。产品的形态美的构成,无处不显露出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人们审视产品的过程中,线作为产品外观形象的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线型运用的好能使人感到愉快,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

(二)面的设计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在产品面板中的各个设计要素之间应形成“集团”式的分组排列方式,操作手柄、按钮、文字、标志等不同功能元素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空间,形成一定的疏密变化,观看时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篇4

【关键词】产品设计 幽默元素 设计方法

一、前言

信息社会的到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便捷背后无尽苦闷和混乱,最突出就是情感的匮乏,人们对精神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每天生活节奏单一和繁忙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每天忙于各自的工作,面对的基本是冰冷的工业用品、生活用品,缺乏情感上的交流。消费市场需要设计师从消费者的喜好以及生活情景的角度来思考设计[1]。

现在.我们在网上不难看到仆人眼前一亮的一些设计.这些设计的创意非常独特、新颖,某种诙谐的方式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强烈的震撼,这些设计有一个北同的特点,就是把“幽默”元素运用其中,让人看到或者使用的时候若有所思或者会心一笑。

二、幽默语言的特点

幽默的主体是人,就必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主观因素。幽默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个体、不同群体而不同,也就是说幽默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区域性,差异性等特点,所以可以看出幽默是一个与时间和空间紧密相关的概念。

(1)幽默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

生活在某个特定时代的人,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受这个特定时代影响的。例如:原始社会生活的人们,因为生产力低下,物质生活非常贫乏,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也凶此受当时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导致他们眼界很狭窄,认为有用的东西就是美的,因此,能被欣赏的东西也极其有限,认为美等同于效用。

(2)幽默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

一个特定的民族因为在相同的环境中长期生活,就会积淀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神,他们的趣味因而具有共同的特点,从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体现某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比如人们对色彩的一般生理感知,天是蓝的,草是绿的,玫瑰花是红的等等。人们对色彩也有一般的心理感知,比如色调的冷暖,红色、黄色是暖色调,蓝色、白色是让人感到冷的色调等。

(3)幽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群体对趣味的评判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中国的菜系可以说明这一点,各个地区因为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的差异而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所以趣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4)幽默有明显的差异性

幽默的差异性是由个体的复杂性而决定的。这主要是因为个体的心理认知存在差异,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性或个性化的特征。

三、在产品设计中幽默元素的应用

对产品设计里的幽默元素的研究只是让产品获得一种审美和审美自由.融入幽默元素的产品引人发笑.但也有的产品不一定让人发笑,但它却能让人所有所思。融入幽默元素的产品设计首先要洞察生活中的幽默,利用造型、材料、图案、色彩等等,将它转化成产品巾的幽默元素,以产品设计的语占表现出来.让产品以一种风趣、诙谐、可笑的彤式呈现存眼前,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这样的产晶带有很强的精神附加价值。

(1)关联

在产品设计中“关联”是将一个人们熟知的或滑稽的事物、表情等,利用事物或表情与设计作品之间的关联性、相似性,赋予它崭新的造型或功能等,从而使产品具有两个事物的特点,幽默滑稽,带有趣味性。在广告设计中经常利用这种睦默元素设计手法,用前面的滑稽可笑吸引消费者,从而进一步引发出设计所要传达的信息,让人叫味无穷,达到愉悦身心的同时,出色的传达了某种信息。

(2)移植

幽默的多种表现手法中,移植】下是以其超常规的语言组合创造了幽默情趣.表达了幽默含义,给人以新鲜活泼,妙趣横生而又耐人寻味的的艺术美感.形成了浓郁的幽默氛围[2]。

(3)夸张

在融入幽默元素的产品设计中夸张手法也非常常用,夸张的设计手法可以将产品的特征、优点等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在产品设计中用夸张表现幽默元素一般是以调笑、愉悦消费者身心为目的,让产品具有强烈的趣味性[3]。

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为运用幽默元素产生幽默感和趣味提供了切入点。新奇的操作使用方式是幽默元素产生趣味和幽默感的一种方法。

在一定的时期,产品的使用方式成了一种难以改变的定势,比如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杯子、桌子、椅子等等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当设计师走出这个固定的模式,设计出一种全新的使用方式来实现这个功能,并在这个使用方式设计中融入幽默元素,就会使产品在使用的整个动态过程中产生幽默感和趣味[4]。

四、总结

幽默元素具有很多幽默性,也要根据具体产品的具体特点而放大某种幽默性,使幽默性与产品要表达情感相匹配,比如:“黑色”幽默元素具有很强烈的警示性,这种警示性多用于提醒人们多注意生命安仝以及身心健康等,如烟扶缸选用恐怖的肿叶造型就具有强烈的警示性,与产品所要表达的“吸烟有害健。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趣味是不一样的,古代和现代、中国和美国,南方和北方都有不同的文化积淀.即使是同一个人根据不同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阅历、性格等等趣味也不一样,所以融入幽默元素的产品设计要考虑趣味、幽默的特点.根据产品的使用对象、地区、民族等等融入适当的幽默元素,使之符合该地区,该消费人群的文化特点。

【参考文献】

[1]Jane Fulton Suri.Scebano building as an ergonomics method in consumer product design.IDEO product Development.Elsevier Science Ltd,2000

[2]何人可.T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2

篇5

关键词:装置艺术;产品设计;设计原则

0 前言

现代产品功能已经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所以人们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产品功能以外,还十分关注产品的本质设计等。为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现代产品设计师经常将研究重点落在装置艺术上,人们的满意度也将逐渐提升。

1 装置艺术概述

所谓的“装置艺术”,实际上就是实物作为艺术表现媒介的现代艺术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装置艺术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趣味化。在社会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审美能力逐渐提升,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装置艺术的趣味化特征逐渐凸现出来,如《弱》这部艺术作品中就带有这样的特点。第二,大众化。以往的艺术多数都无法被大众理解,而装置艺术则打破了这一常规,从大众审美角度入手,让艺术作品带有大众化特征。第三,非物质化。装置艺术将所有现成品当作原材料,不受艺术门类制约,在新媒体出现以后,非物质化被融入装置艺术中,有效拉近了装置艺术品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2 融入装置艺术的产品设计原则

2.1 美学原则

在产品设计中,要融入装置艺术,首先应坚持美学原则。这里所指的美与审美不同,这里的美是存在的代表,而审美则是活动,带有共性与个性特征。[1]为做好融入装置艺术的产品设计,应加强与消费者意愿的联系,避免出现设计失去本质的情况。对于装置艺术来说,它的美并非仅限于视觉上,还带有一定的艺术性。所以,在实际设计中应注意视觉美与韵味美,增强产品的美学性。

2.2 社会原则

任何产品被设计出来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要做好产品设计,一定要加强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联系,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但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过于迁就市场,防止让消费者产生贪婪心理。为做好装置艺术产品设计,应注重考虑社会性,妥善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处理好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到设计中。这也是全面体现社会性,凸显产品艺术价值的有效方式。

2.3 人文原则

产品设计应注重体现人文性,这样的产品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现代人在选择产品时,不再单纯地注重实用性,同时还关注精神需求。所以,在装置艺术产品设计中,应将人文性融入其中,以便让产品显得更加现代化与时尚化,这也是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重要举措。

3 融入装置艺术的产品设计方法

3.1 植入文化,注重观念的体现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各行各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见面交谈的机会逐渐减少。总的来说,现代人最缺少的就是交流。所以,为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在装置艺术产品设计中,应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将交流融入产品中。对于设计师来说,产品就是设计师与用户交流的载体。所以,设计师在设计中应了解消费者渴望的交流内容,并将其融入产品中。例如,有些消费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着迷,所以,在装置艺术产品设计中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应将精髓内容融入其中,避免形式化的套用。这样一来,设计师自然能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消费者也愿意购买这样的产品。同样,在融入装置艺术的产品设计中,还要加强与现代艺术手法的联系,如德国青蛙设计公司的产品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占领广阔的销售市场,主要是由于该公司的设计工作者对各个地区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并且将哲学观念融入产品设计中,这样一来便使该公司的产品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例如,由该公司生产的儿童鼠标器,就是采用了这样的设计理念,市场销量极好。可见,将文化融入装置艺术产品设计中,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艺术价值,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3.2 做好多重环境设计

装置艺术产品设计对环境设计的需求较高,所以,在实际设计中有必要将空间与环境展示作为重点。装置艺术品并不像普通产品那样具有展示性,它是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为增强现代产品的设计能力,在设计装置艺术产品的过程中,应注重装置艺术动态性的考虑,即做好多重环境设计,增强产品的适应能力与应用能力。在设计装置艺术产品的过程中,首先应分析产品的使用状态,确保在不同状态下获得不同的效果,以便让人进入不一样的环境中。为保证产品能够用到更多的地方,在实际设计中应注重体现审美功能性。例如,在设计咖啡具时,应保证咖啡具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装饰性,即在不利用咖啡具时可以将其作为一个装饰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同样,在设计果盘时要注重多重环境设计,如有些果盘在设计时以芭蕾舞舞蹈演员为原型,在装水果时,可以给人带来新鲜、干净之感,在闲置时,则可以让人产生一种高端之感,吸引人的眼球。此外,有些设计人员还将装置艺术融入牙签盒设计中。以往的牙签盒都是圆型或S型,而融入装置艺术的牙签盒以人的牙齿为原型,这样的设计不仅向消费者展示了牙齿的构造,还给人带来了新鲜感。总的来说,装置艺术产品设计的多重环境实现,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3.3 注重消费者参与

被设计出来的产品最终要用于销售,这也是产品生产企业获利的来源,但如果产品缺少了人本主义思想,也没有让消费者参与其中,产品被设计出来以后也无法被销售出去。同样,对于装置艺术来说,要获得消费市场,就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好让消费者参与到设计中。例如,现代出现了很多的DIY产品,这样的产品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主要是由于其将消费者要素考虑其中,能给消费者带来美的感受。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产品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功能,更多的是追求消费体验。所以,如果装置艺术产品设计可以让消费者参与其中,消费者也会感到被认可,他们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

4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人们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关注产品功能。为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在产品设计中应融入装置艺术,注重传统文化设计,营造多重环境建设,注重消费者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绿色设计;产品设计;资源环境;可持续

设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类特有创造力和智慧的产物,是早于科学的一种自发需求所带来的行为创造。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得到极大的发展,传统的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直接经济效益的获取速度,致力于工业加工制造,利用廉价劳动力大肆开采制造,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破坏。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调整设计生产的整体思路,将绿色设计理念渗透到各个设计环节中,走可持续化道路,综合各种设计手法,找到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平衡点,在保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产品设计的品质与服务。

一、产品的绿色设计简述

狭义上的绿色设计是以资源、能量、环境是否最优化为核心的设计过程,即在确保产品的环境效益与属性(对环境无危害或少危害、确保人体安全健康、产品可拆卸性、产品回收性等)的基础上再考虑产品的商用效益与属性(销售价格、市场价值、用户需求、使用性能、售后服务等)。而从广义上来判断一件产品是否“绿色”,则需要判断该产品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与延长生命周期这三方面是否得到体现即可。传统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指从产品概念形成到产品废弃这一过程,设计师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产品废弃后的处理问题;而绿色产品有别于这种“摇篮坟墓”周期模式,而是“摇篮回收再现”,设计师在设计某种产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把握相应的用户需求,还要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包括调研阶段、设计阶段、产品试制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用户使用阶段、产品维修阶段等等)有可能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以及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结束后如何报废处理或是回收再生产等一系列问题的应对措施(如图1)。将绿色设计理念渗透于各个设计阶段中,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到产品需要用到的材料、设计手法以及制造工艺,产品在各生产制造环节中可能产生的废弃物种类、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何替代有毒物品、产品合格标准、报废产品的管理方案,等等。合理的预解决方案和宏观调控的设计方式有利于产品设计开发的顺利实施,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产品的商用价值。

二、产品绿色设计中的"三R"原则

“三R”即Reduce、Reuse、Recycle,分别代表“少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的意思。“少量化”设计原则要求减少资源浪费与能量消耗,产品设计师在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各种能源物质上的消耗(包括材料、能源、时间、空间以及人力等消耗),并通过优化造型结构、标准化零部件以及简化工艺难度等方式减少相应的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如果能够减少生产的工艺复杂度,则消耗的能量和管理难度都会降低,质量的安全隐患系数以及维修难度也会随之降低。因此,设计师应尽量使用大批量生产的标准件而避免个性化生产的自制件,同时多方验证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多余结构,这样能够简化生产复杂度与材料使用,在精简结构的同时不影响产品的造型与使用情景以满足减少能量消耗和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率的生产需求。并在某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少量化”设计原则:一、精简产品机构,减少功能过剩和材料滥用;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尽量选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而非汽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保证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循环中能耗的低耗高用;三、材料选取合理,营销方式得当,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的成本;四、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使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低。“再利用”设计原则也可理解为产品的零部件具备再次使用性(维修/替换),这就要求:一、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其整体结构系统不易被破坏;二、对易于损坏的部件有可替换部件或可维护措施。例如黑色签字笔的笔头损坏后可以替换笔芯;手机摔落导致碎屏后可维修换屏,键盘的按键损坏之后,只需要替换掉该按键即可,而不至于整个键盘都得报废处理等。“资源再生”设计原则着重强调的是产品报废后的处理问题,能否回收再利用与产品部件的材料及回收工艺息息相关,这也对该产品的材料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例如具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应与无害物质隔离分开放置;报废后的产品应便于拆卸(非破坏式拆卸),将可用的部分回收,不可用的部分通过合理的方式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它对环境的影响度等。

三、产品的绿色设计方法

绿色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思想指导理念,在现今能源消耗严重,环境日益恶化的大情境下,愈来愈多的设计师意识到产品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在自己的产品设计开发中遵循绿色设计的原则.绿色设计旨在引导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考虑到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点,旨在鼓励设计师运用前端的技术以及不同于传统的设计思维既保证了产品的商用价值又减少了其能源消耗,既满足了人类生活需求又不破坏生态环境。这种绿色设计理念符合现代设计价值观,符合可持续社会发展观,符合现代用户绿色生活的需求,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武器之一。

(一)材料的选择

绿色设计理念讲究在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中对环境无危害或少危害、保证开发者与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而一件产品材料的选择作为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各种物质如何解决的关键点。设计师应转换传统的选材思路,宏观地把控各个设计阶段,在设计的开始就要考虑到产品用料的环境性能以及其在不同工序下产生不同物质后的应对措施,尽量选取低耗能、可再生、少污染且报废后便于回收利用或易于降解等材料。

(二)产品部件的可拆卸性设计

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是绿色设计理念应用于产品的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体现,快速且无破坏性的拆卸产品部件,有利于保证易于损坏部件的可替换性以及提高损坏部件回收的高效性。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原则:1.以最短的时间拆卸产品。产品结构尽量简化,采用简易的固定结构,避免种类繁多的自制零件,尽量采用批量化的标准零件装配,避免不同种类材料相互嵌套装配等。2.易于操作。拆卸面方便抓取。3.减少破坏。产品各部件结合与拆散过程可逆,避免拆散零件会对自身造成损坏或者对其他零件做成损坏。4.减少零件种类。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尽量使用国家标准零件,并减少零部件种类,避免增加不必要的组装难度,增加各零部件在配合上的和谐型与通用性。

(三)产品部件的回收性设计

产品部件的回收性设计是产品的绿色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其目的依然是通过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材料在报废后的回收可能性、回收处理方式、回收费用等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达到节约材料、减少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是少量化原则的体现之一。在绿色产品的回收设计中,可回收材料及其标志的设计、可回收工艺与方法的设计、可回收性经济的评估以及可回收性产品部件的结构设计是主要的设计思路。现代设计中分类回收处理、以旧换新、鼓励用户循环利用等方式都算是面向产品的回收性设计手法。

(四)产品的绿色包装设计

现代产品设计师的职责不同于传统仅仅设计产品本身,从产品概念形成到生产制造再到销售服务以及最后的报废回收等各环节都在产品设计师的设计范畴内,产品的绿色包装设计与设计产品时贯彻的绿色设计思想如出一辙,是基于对环境保护的角度,低耗高能,用最环保、最少量的材料包装产品,表达出内部产品的主要信息。例如,同样是饭盒,以前的饭盒随意丢弃后无法降解,焚化处理更会产生严重的污染,而现在的饭盒不仅保证了其实用性还采用了便于降解和回收的环境友好型材料,一举两得,有更高的生态学效益以及商业价值。

(五)产品的绿色成本评估

绿色产品在评估成本时,不仅需要考虑其设计与开发、运输、销售等费用,还需要考虑到其产生污染物时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及回收利用所消耗的工艺、人力物力等费用。因此,企业在进行产品的绿色设计时,应对设计的每个阶段的成本做好量化分析,分析比对各种材料、加工制造方法等带来的环境收益,使产品更加“绿色”,从而达到追求环境效益与商业价值共赢的目的。

四、结语

面对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绿色设计响应可持续化生产发展道路,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师理应顺应这种设计潮流,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自己的专业设计中,对传统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加以改良设计,对当下产品的材料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既保证了产品设计的环境效益性又能够带给用户更为舒适的使用感受,运用设计的力量平衡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为人们带来更高质、更安全的未来。

作者:刘智 曾勇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傅志红,彭玉成.产品的绿色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0(2):10-12.

[2]陈璃.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5:10.

篇7

关键词:产品设计 价值工程 价值分析 功能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都在致力于自身竞争力的建设。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上。而提高产品竞争力,重要途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此需推广和应用价值工程。实践证明:产品设计中认真开展价值工程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设计质量,调整产品结构,降低产品设计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整体设计水平。

一、价值工程应用概述

价值工程是一种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它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为解决二战后的资源短缺,通用公司麦尔斯(L.D.Miles)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前提下,以材料代用来降低产品费用的科学理论。其代表作《价值分析》于1947年在《美国机械师》杂志上发表。价值分析又被称为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它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寻找功能与成本之间最佳的对应配比,以尽量小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设计对象的价值,是价值工程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价值工程不仅可用于新产品的创造,也适用于对已有产品和现有设计方案的分析和评价。目前价值工程已发展得更为科学、系统和完善。它被公认为是设计、工艺、生产等领域一门独立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是提高产品价值并降低费用的有效方法。[1]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医疗设备企业面临着日本对手的价格竞争。为此,西门子不得不开始考虑大规模削减成本。西门子要把成本降到原来的40%,这看起来不太可能,但通过价值分析,它实现了降低成本50%,不但保住了市场份额,而且维持了为新产品调研增加投入的能力。[2]

二、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

在价值分析过程中,产品的价值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功能与取得该功能所需成本的比值,即V(价值)=F(功能)/C(成本)。

此公式反映了产品的功能和费用的比值及价值、功能、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它表明费用或者功能都不能代表产品设计的全部含义,它把分析从定性转向定量,从而更本质更深刻。根据这个价值公式,在产品设计中提高产品价值有5种方式:①提高功能,降低成本,这是最理想的方法;②功能不变,降低成本,这是提高价值的最有效方法;③提高功能,成本保持不变,即把不必要功能的价值转移到提高必要功能上来,此法常用于产品技术改造中;④大幅提高功能,成本稍有增加,产品由单功能向多功能发展中常用此法;⑤功能稍有下降,成本大幅下降,该法主要用于中低档和大众化的产品设计中。以北内集团492系列汽油机为例, 该系列汽油机有的零部件用铝合金合理,有的则不经济、不合理,因而可以用铸铁代替;有的则以“铝代钢”更佳,如曲轴由45号钢模锻改为球铁,不但耐磨,使用可靠,而且每根可节省245元,按年产20万台计,仅1994年就节省4900万元。另外,大力推广非金属材料,特别是塑料取代钢材,重量轻、耐腐蚀、易于成型、价格低。如492Q的风扇、正时齿轮及盖等,就采用了工程塑料,从而提高了价值。[3]

三、价值分析程序及产品功能分析

价值工程已发展成为一门比较完善的管理技术,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实施程序。其步骤是:选择对象、收集情报、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评价、方案创造、方案具体化、详细评价、审定实施。在这套实施程序中最重要的是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分析。按照价值分析的观点,用户需要的不是物,而是功能。功能是满足用户需要的一种属性。①按其重要程度,可分为基本功能(与对象的主要目的直接有关的功能,是对象存在的主要理由,如手机的打电话、发短信)和辅助功能(为更好实现基本功能服务的功能,如手机的夜光、手写输入、按键提示音等)。②按其性质,可分为使用功能和品位功能。使用功能是对象所具有的与技术经济用途直接有关的功能,即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实际用途或给用户带来的效用(如手机的打电话、发短信、拍照片、上网、听音乐等);而品位功能则是与使用者的精神感受、主观意识有关的功能,如贵重功能(如诺基亚黄金外壳手机)、美学功能(如手机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等)、观赏功能 (如手机寓意丰富的造型) 等。③按其目的性,可分为必要功能(为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必须具备的功能,如手机的打电话)和非必要功能(对象所具有的、超过使用者的需求的功能,如手机的拍照、上网、听音乐、玩游戏等)。产品如果具有太多的非必要功能,就会花费不必要的成本。所以,在价值分析时必须搞清产品的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并计算出完成这些功能所需要的成本。通过分析,如果有非必要的功能,就可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把承担不必要功能的零部件取消,从而省去不必要的费用,提高产品的价值。

四、产品价值系统分析及价值创新

当今的设计不只是形态、色彩、材质的创新与处理,还涉及价值判断、市场、消费心理等诸多因素,是价值的创新。因此,设计师也不应仅仅是美工师或技术专家,还必须是价值的创新者。麦尔斯的价值分析理论为工业产品设计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避免了设计开发的盲目性。但其理论主要论及的是在保障产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费用以提高产品价值的方法,对实现产品价值的外围因素,如品牌、文化、心理、市场等考虑甚少。

一般而言,人类设计出来的产品多半兼具双重价值,甚至实用性、社会性、美感等多种价值同时并存,只是各种价值的程度不同而已。每一件产品必有其设计理念,或偏向实用性,或偏向艺术品。最符合现实世界的产品设计,应当兼具功能性与美感等多种价值于一身。以汽车为例,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是它所具有的功能价值,但买车的人除了关注车的时速外,更关注车的外形,而且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如果购车的目的只是为了代步,那么在严格限制时速的大都市里,小型车最适合人驾驶。但事实上,社会地位高的人倾向于乘坐大型轿车,显然是以车的大小、颜色、车型、品牌来突显自我的身份地位。这种情况下,对汽车的评价标准并非着眼于汽车原有的实用功能,而是汽车所象征着的社会价值。因此,价值分析不能只关注产品的使用价值,而应适时地扩大其分析范围,提高其附加价值,价值创新势在必行。

篇8

关键词:茶具;茶具设计;情趣化

随着现代人们观念的不断个性化,茶具将成为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茶具既要体现共同需求,也要反映人的不同个性。例如,有青花瓷的图案的茶具,也有仿生茶具、有简单情趣化的茶具等都在生活中有着自己本身的消费群体。刺激生活节奏的日趋快速,也会不断冲击我们的生活。

在设计现代茶具时,如果能在不影响茶具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它另外一种相对明确的新功能,那么它就会在形态上与传统的茶具有很大区别,就有产生新的审美效果的可能,并增加使用的趣味性。当然这些附加的功能是附属于“茶具”这一概念的。这样的茶具设计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心理需求、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增加使用时的趣味性。这要通过相关的设计实践来检验,目的是使茶具设计具有新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是推动现代茶具设计发展的一种尝试。

当今的茶具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消费者主导的时代已经来临,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想要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1情趣化设计的必然性

1.1情趣化设计的研究背景

情趣化的设计并非是现今的设计潮流,早在手工艺活动,仍至更早的时代就已在设计中出现。它并非是一种风格,也非是一种时尚,只是设计师在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与使用者相互沟通的语言时所采用的一种工具。它的含蓄和幽默往往极易被人们接受,于是谙知此道的设计师们在自己的某些设计作品中努力想要表现这一点,让人们在诙谐和趣味声中接受产品,接受设计者的思想。为此,无论是什么时期的何种风格的设计,都有一些尝试以趣味化的笑声来表现自己的风格,突出自身的流派。趣味化的设计只是一种创意工具,表达和发挥设计师的思想和设计目的,并用它在笑声和诙谐中筑出一条沟通使用者与设计思想的道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类意识文明的提高,这种创意工具将变得日益锐利。

2情趣化概念及表现形式

2.1情趣化的概念

对于情趣一词的理解,我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即情和趣。情是指情感、情调,趣是指趣味、乐趣。情感是多方面的,有喜悦、有悲伤、有喜爱、有讨厌等。而情趣是指情感中较为积极的一面,就如同一个人具有幽默和谐的性格。产品的情趣化设计,即是通过产品的设计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趣,使产品富有情感色彩,或者高雅含蓄,或者天真浪漫,或者幽默滑稽,或者纯朴自然。

2.2情趣化的表现形式

2.2.1形态手法的表现分析

产品都是以特定的形态存在的,产品设计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形态创造的过程。形态给人所产生的联想和心理感受是情趣化产品设计的重点表现方式。我们将主要从以下的几个形态的表现手法探讨形态在情趣化设计中的作用。

(1)形态仿生设计:

它是趣味产品设计中熟知的常用的一个设计手法,仿生的成分越提炼概括,人们对产品的趣味认知就会关注在某一点上或比较模糊的整体印象,人的思维则在不断的搜寻连接以前的印记,给人的想象空间大,思维跳跃性多。

(2)叙事设计:

情趣设计与叙事设计有很大的共同性,提倡感性,重视功能之外的表达功能。情趣设计很多都是叙事设计运用的结果。叙事性设计的运用可以给产品增添魅力。这种表现手法是对符号的提炼,重视被提取元素的象征意涵与故事性的传达,趣味性的表达更在于消费者对产品隐含意思的趣味认知。

(3)艺术装饰:

艺术装饰风格多变,它使僵化的东西变的灵动,富于生命化和情感化。在工业史上,装饰风几多变化,最终因为本身固有的优势而坚持下来。在今天,即使在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品上同样出现了一些纹样风格的图案。

(4)契合形态:

契合形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负形,通常利用共同的元素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联系起来,其中个体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也正是这种独立又联系的关系增添了无尽的趣味。

2.2.2色彩语言的表现

色彩设计在整个产品的开发流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情趣化的产品设计中色彩则更为重要。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Carolyn Bloomer)认为:“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的确,合理而巧妙的为产品配色,往往能够唤醒消费的购买欲望,让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2.3优美的材质

除了形态和色彩之外,材质也是表现产品视觉情趣语言不可或缺的要素,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产品材质的情趣语言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触觉体验,这种视觉和触觉的交融,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生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木材和布料等传统材质总会让人联想起温馨和舒适,而金属和玻璃等现代材质则会令人产生浪漫和典雅的感觉。这或许可被称之为材质的情感联想性。将这样的材质运用到产品中,往往会使产品或多或少的带上情感倾向。

2.2.4使用方式的趣味化

设计产品的目的在于使用实现其功能价值,不能使用的产品也许只能称之为一件艺术品。而对于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来说,仅仅停留在外观设计的优美还是不够的,通过一次完美的使用体验来感受产品的趣味性,才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标。这就好比一个人仅仅有外在美是不够的,必须让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才能够受到大众的欢迎。

2.3情趣化设计的元素分析

在产品设计中,人们都注重产品的使用寿命、使用的方便性以及产品使用的功能性,却忽略了产品在外观形态、情感以及色彩上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

(1)功能方面

在工业设计中,人们注重的是产品的使用功能和方便性以及产品的使用寿命,却忽略了产品的外观形态对人们心里的影响,对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情感影响。在设计中,我们在功能齐备的情况下对外观形态的设计,将外观形态进行情感化,富有可爱、调皮、高雅的表情,给人们富有情感的产品。

(2)形态方面

形态方面的设计是区别情趣化设计最直观的一个方法,情趣化设计在外观形态上采用可爱、拟人、仿生等手法来改变产品的外观形态。给产品赋予一定的感彩,将产品人物化,给消费者一种搞笑亲近,不仅仅是一种产品的感觉,更像一种装饰,一种倾诉情感的产品。

(3)情感方面

伴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产品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人们心灵的关怀以及在情感上的抚慰,富有情感的产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公众追求成功产品的检验标准之一。

(4)色彩方面

产品的色彩在产品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一部分,当小孩子选择物件时,都会选择颜色较为艳丽的,色彩的多种多样可以给小孩子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对于青壮年以及成年人来说,同样能给人一种别样的视觉冲击力。在人们选择的同时,就会从不同的颜色来选择,而黑白色也表现了极其冷静的一方面,可以给人们一种心静的感觉。

总而言之,情趣化产品在传统的产品设计中开始发展起来,逐步走向成熟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丝丝欢乐。为我们的工作缓解了压力,在生活中调整了情趣,使人们对生活的产品不再像以前一样冰冷,而是赋予产品情感化。

参考文献:

[1]朱介英.色彩学—色彩设计与配色[M].中国青年出版社.

[2]张雯.产品形态契合设计研究[M].南京理工大学.

篇9

在本科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感性因素的设计理论和强化学生对感性因素的设计方法应引入到产品设计教学环节中。感性因素的设计创新实际上是学生切合消费者心理、提升产品语意学的过程,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四年教学中,也是每个专业设计师必备的设计状态。因此,感性设计课程的导入以及合理有效的运用将会为产品设计课程带来一些新的效果。以感性设计因素中对设计元素的收集、联想、分析、提取、联系、阐述等方法开展设计方法的思考与归纳,也可以说把设计的问题定位到一个主题或信息影响等因素上。并提倡运用更多的可能性与方法、观点阐述来启发设计思路的延伸,解决、完善设计中的某个问题点,达到创作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1.对生活环境、方式现状等因素的联系与思考,进行设计表现元素的个性阐述;

2.从不可能到可能,再到可行等内容提炼与思维训练;

3.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与实施;

4.设计元素联想与思考应用于产品设计课程;

5.产品语意在形态上的传达及准确性思考;

6.快题训练的设计思维与表现能力的培养;

7.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设计过程。

这些主要是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中,让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体出发,去寻求理性的设计创作。关键问题是感性思维的培养与思维扩张对产品基础设计课程的影响。

感性思维培养是对学生创造的理性能力再次塑造的过程,而产品设计教学与设计实践不仅仅是以执行一种工业标准为要求;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在于让学生怎样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寻求更多更有见解的思考点与设计的联系点;同时也倡导教师与学生在轻松和谐、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益于工业设计教学与质量的提高。

感性思维的创造具有极大的魅力和说服力,但它毕竟基于人类的感情,人的感情是复杂而又易变的,要想真正使产品感性思维达到预期的目的,它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产品感性因素设计现实基础的原则

消费者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主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要求、信念、定势和意向,有着判断是非标准的积极客体,他们对产品内容完全是根据自己要求的价值标准加以摄取或排斥的。所以,以产品打动人是产品设计的生命,是赢得受众的本质力量,也是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篇10

关键词:元代青花;产品设计;运用价值

1 青花装饰中图案纹饰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纹样的发展史中,最为后世称道莫属青花纹样。因为釉色显青蓝色,故称之为青花。青花纹样以色调细腻、雅致、富于装饰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1]青花纹样不仅仅是在色调和造型上具有明快多变的特性,更重要的是青花装饰纹样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使用与中国画相同的绘画表现形式,使之有刚有柔、有实有虚、有轻重浓淡的变化,与釉面相结合使人感到清新明丽,纹饰通过艺术的处理,产生运动的节奏感和生动的旋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2 元青花纹样的表象特征

元青花主题图案纹样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整幅图画为主题,如鱼藻图,人物故事图,莲池及莲池水禽图,庭院花鸟、芭蕉竹石图;二是动物纹,以龙纹为主,也有凤凰、孔雀,狮子,天马、麒麟,草虫;三是植物方面,元青花的装饰题材要比前代宽阔得多,出了以前常见的牡丹、荷花、、牵牛、忍冬、萱草外,还增加了松、竹、梅、西瓜等。

元青花的辅助纹饰,主要用在器物的口部、底足部,在器身上往往用来隔开几组主题纹饰。应用最多的是缠枝花,仰覆莲瓣纹、水波纹。此外,杂宝、回文、蕉叶、连续斜方格、云纹、钱文、变形钱文、缠枝石榴、缠枝海棠、串枝花、云肩纹也是常见的辅助纹饰。

总的来说,元青花的审美体现出一种大气、潇洒、流畅的内在气韵,可谓“凝天地灵气于一物”,富有极强的艺术效果。体现出游牧名族特有的豪放与洒脱。

3 元青花纹样的人文特征

3.1 文化内涵

元代青花瓷的艺术装饰特点与审美趋向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审美趣味及价值观。比如元青花装饰纹样的层次非常多,主题纹饰与辅助纹样层层相接,青花纹样经常出现“一束莲”的图案:用丝带将莲花、茨菰,红蓼、香蒲等植物扎在一起。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寓意清廉;茨菰寓意品行端正;红蓼寓意君子不忘旗本;香蒲寓意君子生活简朴。这几类水生植物的图案,表现了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对后世影响极大。3.2 祥瑞之意

青花的艺术装饰是中国儒、释、道以及伊斯兰等各大文化融合的自然体现,变现了一种喜庆、吉祥、热烈、包容的精神追求,“言必有意,意必吉祥”,一方面,通过瓷器上的文字,来表达吉祥的含义,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另一方面,通过描绘翎毛走兽、花鸟虫鱼,如鸳鸯、牡丹、寿桃、麒麟等,赋予他们祥瑞寓意。4 元青花纹样的时代特征

青花瓷作为一种具有历史特征的器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当时的时代特征,而青花纹样则是青花瓷特征体现的重要方面。元代青花,在很大程度上收到了元曲的影响,在纹样创作上很多会涉及元曲的相关内容,比如“昭君出塞”、“鬼谷下山”等。

青花瓷的纹样同时也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反映。青花产生于封建社会,这必然会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约束和影响,国家对于瓷器的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那些优美精致的瓷器大多产自于官窑、御窑。在这样的情势之下,青花不可避免的要留下深深的政治烙印。

5 青花纹样在现代产品设计的运用

元代青花作为中国传统纹样的经典纹样之一,它不仅在当时社会中影响巨大,而且对于现如今的产品设计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花的艺术装饰可以直接运用,同时也可以对其元素进行提炼或转换,使之与现代产品设计相结合,产生出符合现代让你心理特点和审美情趣的优秀作品。

5.1 装饰作用

青花纹样与瓷器本身的质感、色泽相统一,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且在视觉感受上能够产生心平和、舒适的特点。青花纹样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并不是简单的照抄,而是对青花纹样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纹样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并运用在产品上,使其既有传统的特征,又富有当代特色。

美的公司生产的F50~30G1电热水器很好地诠释了青花纹样在现在产品设计中的装饰性作用。设计师通过对于青花的再创造,并与热水器瓷白色的主体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清新,素雅的视觉效果,与使用者沐浴之后身体的清爽相呼应,产生不同凡响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5.2 文化内涵

对于元代青花纹样在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性作用,主要是将元代青花纹样的样式,造型以及颜色运用在产品设计之中,使得产品透过青花纹样的装饰,体现出一定的民族与民俗文化特征,推而广之并能成为一种设计潮流。例如,现如今在多种设计领域都流行的“中国风”设计,而青花纹样作为典型的“中国风”设计元素,在很多产品、服饰、建筑等领域得以再运用。

北京方庄典藏青花瓷二锅头酒正是将青花的文化特色运用到产品的宣传与包装之中。青花纹样与经典白酒,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陶瓷文化与酒文化在这款产品上的完美结合,在品尝美酒的同时能够领略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与众不同的魅力。

5.3 情趣之感

元代青花的表象特征很好地展现出特有的中国传统的瓷器文化,当与现代产品相结合的时候,某些作品就会产生出类似“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充满隐喻、情趣之感。例如纽约某玩具公司出品的青花玩偶,产品本身的小熊形态与提炼后的青花纹样相结合,现代与传统相融,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文化的结合,妙趣横生,情趣盎然。

同时元青花瓷图案常以花草、山水、人物等作为纹饰体裁,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图案绘画填色手法上所呈现出的留白空间。并且绘画手法生动活泼,笔法挥洒自如,不但流畅而且多样化。其特点是纹饰层次多,画面满,并且纹饰清晰严谨、繁而不乱,具有一种壮美之感。因此,在现代产品中元代青花纹样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辽阔、洒脱之感。

5.4 吉祥寓意

有一句话叫“画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很形象的表达出了青花的整体装饰特征。这些吉祥纹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龙凤,仙鹤,牡丹,祥云,灵芝等这样的动植物吉祥纹样,二是如“八宝”(白盖、法螺、、宝伞、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之一类的宗教吉祥纹样,它们(或称八宝)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2]

元代包括后世的青花纹样也作为一种吉祥、祥瑞之意在产品设计中加以运用,例如下图的青花纹样的中国结(如图),该手工艺作品由传统中国结与青花瓷珠相结合,同时终结的色泽和编织样式也仿照青花瓷风格,整体传达出吉祥、宁和与祥瑞之意看,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吉祥语义。

6 结语

元代青花纹样富丽雄浑、画风好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近庭,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元代青花纹样不仅可以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同时它对于现代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也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