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媒行业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媒行业研究报告

篇1

微博管家云算110亿关系数,五大维度剖析电子商务运营效果和商业转化

随视传媒作为首家社会化媒体精准营销平台推出微博管家(weibopai.com),发展至今,已经积累超过3.6亿微博用户,超过110亿微博关系数,透过庞大真实的微博营销数据形成清晰的微博营销解读,并提供新锐有效的行业观点。

此报告通过研究超过2000家的电子商务品牌在新浪微博的商业转化情况及数据效果,基于活跃粉丝数、转评数、提及数等9个指标,从客流情况、客流转化、官博活跃、品牌提及、客人满意五个维度综合评价各电子商务品牌微博运营效果及商业转化情况,为行业及电子商务微博运营提供参考。

值得关注的是,在微博启动商业化运作、社会化媒体即将成为新商圈的今天,随视传媒《电子商务社会化指数研究报告》不仅是对当前微博媒体平台的解读,更是对社会化全营销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对企业在整个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起到指引作用。

相关专家表示,《社会化指数研究报告》对当期电子商务行业的企业微博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提出“社会化全营销”的概念,同时也提出了社会化媒体未来发展方向,将帮助企业更好地向社会化媒体战略升级。

观点一:微博形成媒体属性新商圈

电子商务类微博多项指标均领先其他行业

《电子商务社会化指数研究报告》指出,新浪微博作为社交兴趣图谱,结合了媒体内容、社交关系、商品的兴趣,即将发展成为一个可以和淘宝竞争的新商圈,且拥有淘宝所不能比拟的强大媒体属性。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2月底,企业开通新浪微博数超过13万家,近三成世界500强企业开通新浪微博。其中,电子商务行业比例超过5%,占行业排名第四。微博客流量、客流转换及官博活跃均领先其他行业。

观点二:美丽说和蘑菇街的Pinterest模式是媒体而非电子商务

报告研究发现,具备导购性质的美丽说和蘑菇街两品牌的官微主要是集各商家货品所长,引发大家关注讨论,更具备类论坛的媒体属性,打造出中国特色的Pinterest。两家官微包装各商家优质货品作为内容,并联动各商家协同晒单,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各个环节,有效通过高质量的博文内容和多样性的活动,充分吸引并调动网民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客流量、客流转化、官博活跃领先优势明显。

目前,两家企业的活跃粉丝数、转评述、品牌提及数都远高于电子商务品牌。其差异并不是源于运营质量及效果,而是营销目的导致。电子商务品牌以销售为核心目标,而Pinterest是追求更高的发行量,活跃粉丝数分别达到了172万和148万,远高于其他领先电子商务平均31万的微博活跃粉丝数。

客流量是提升商业转化的基础,通过分析发现活跃粉丝数与日均转评数呈显著正相关,每增加149个活跃粉丝或217个粉丝,微博日均转评数提升1。

观点三:官博与子账号间的互动率低,京东商城最高

在同一品牌下,根据需求建立不同的账号,是很多企业的习惯做法,同一品牌账户的互动不仅可以影响到更多粉丝,而且也是增强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报告发现,在14家受调研的电子商务微博当中,仅有一半微博与关联帐号进行互动,整体上,品牌内帐号协作推广频率较低。

从品牌互动的微博来看,京东商城微博互动次数最高,近90天有50多次互动,美丽说和艺龙旅行网微博互动次数也都在40次以上,银泰网和携程旅行网微博互动次数相对较少,少于20次。

观点四:微博平台是响应、终结负面信息最好的领地,企业普遍反应较慢

由于微博传播的即时、互动特性,越来越多的负面信息出现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也终结在微博平台上。近期涉及电子商务微博的负面声音主要针对帐号被盗、产品质量、客服、网站稳定几个方面。

报告指出,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微博平台其实是响应、终结负面信息最好的领地,即使是当当网、美团对自身负面微博响应速度也较慢。例如,“当当网帐号被盗,资金被盗用”话题产生5,318条转发,957条评论,对品牌形象损害较大。

团购类微博负面声音一直较多,且负面话题多样。报告认为,一个行业负面信息不断但是仍在存活,说明人们对于团购类微博的信任度已经降至低点。虽然团购网站的负面传播力有限,但是会制约行业的长久发展。

观点五:电子商务行业品牌代言人或微博名人效应不明显

报告研究发现,关于是否签约明星做形象代言人,电子商务行业内存在差异,但都会照顾到明星与企业的匹配度。其中,家电、服饰类电子商务企业更热衷聘请明星做代言人;服饰类会结合自身的品牌定位找青春、时尚明星做代言,如凡客邀请韩寒、王珞丹,梦芭莎邀请范冰冰;家电类更倾向于找幸福家庭夫妻代言,如库巴邀请文章、马伊俐。

报告指出,有明星代言的电子商务企业积极与品牌代言人互动,更容易制造引爆点,增强品牌认知和博友参与。但目前,电子商务企业在微博上并未充分挖掘与品牌代言人之间的互动价值,合作形式有待完善。

例如,大多数品牌代言人均会在新浪开博,但电子商务品牌并没有挖掘品牌代言人在微博上的价值,电子商务企业只有在做某些活动时会主动@明星,但并没有明星与品牌间互动;其中,艺龙旅行网和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合作比较成功,主持人何炅、谢娜会主动与艺龙互动,何炅近期与艺龙的活动互动,转发数均在10万以上。

观点六:电子商务行业数据发现

平均每100个粉丝中有59个活跃粉丝;

平均每个电子商务微博有4.4万活跃粉丝;

平均每个电子商务微博每天发4.6条微博,电子商务微博越来越活跃;

平均每个电子商务微博每天被转评472次;

每增加149个活跃粉丝,日均转评数增加1;

篇2

“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中国50强”在中国科技、传媒和电信以及相关行业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吸引了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媒体的巨大关注。该项目秉承客观、公正、权威的原则,根据公司过去三年间的年度收入增长率,甄选出目前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高速成长的佼佼者。百度、阿里巴巴、网易和腾讯等高科技公司都曾获该奖,并相继从本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际知名的科技公司。

易传媒2007年4月成立于美国硅谷,三年内的年度收入增长率达到2744%,成长速度惊人。目前易传媒在中国北上广三地有400余名员工,已经为500多个广告主做过3000多个品牌推广活动,是众多行业领先广告主的数字媒体战略合作伙伴。

“有自己的判断很关键。”易传媒CEO闫方军表示,“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我只做了两件事,第一,看市场对吗;第二,看我做的事情是不是市场需要的。”

易传媒是中国领先的整合数字营销平台。利用独有的数字平台技术,易传媒全面整合数百家优质数字媒体,涵盖PC和移动互联网。运用平台技术,易传媒打通这些媒体之间的壁垒,在不同接触点收集数字媒体用户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并利用统一平台技术实现基于用户洞察的一对一沟通。

今年9月,易传媒正式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该平台目前已经覆盖2亿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能够高效到达目标受众。这标志着易传媒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横跨互联网及移动无线的整合数字营销平台。

篇3

整合惠及上市公司

《规划》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规划》明确表示,要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

这充分表明,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文化产业振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没有上市的企业来说,今后将得到更多的上市支持,而已经上市的公司将有可能成为业内并购、重组的重要载体。

细分行业各有侧重

《规划》对各细分行业有明确的指引。

对于有线电视行业,《规划》将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广电网络的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对此,研究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有线电视跨地区经营的壁垒将被打破,一省一家上市公司的情况将不会出现,省内整合完成后跨地区兼并重组是发展趋势。而成功进行整合的公司将显现十分明显的用户规模效应,提升有线网络的价值。现有的有线网上市公司有望成为未来网络整合的平台。与其他细分行业相比,有线网上市公司是《规划》的最大受益者。

对于出版业,《规划》表示出版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预示着出版发行业联合重组的步伐会加快,未来3~5年可能诞生航母级公司。相关公司有时代出版和出版传媒等。

根据《规划》,影视制作行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相关上市公司有中视传媒、电广传媒和即将发行上市的华谊兄弟。

动漫行业则要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化动漫形象和品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相关上市公司有拓维信息和奥飞动漫。

个股机会有大有小

篇4

关键词:协同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

高校与部委、地方、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更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传媒高校面对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亟需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校台协同创新为传媒高校推动协同创新提供了一种新形式和重要途径。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展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项目,开创了传媒高校与主流电视媒体协同创新的先河,获得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好评,为其他传媒高校与媒体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校台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校台协同创新是指传媒高校依托自身的特色优势资源,发挥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和信息资源库作用,与传媒行业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共建以进行有组织创新的新模式。此模式能够吸引和聚集优秀创新团队和优质资源,形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战略联盟,以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从而创造丰富的创新成果,为传媒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乃至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撑和技术引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校台协同创新作为传媒高校推动协同创新的一种路径,不仅有利于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以“协同”的理念推动科研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有利于高校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促进地区教育与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媒体吸收引进创新元素,共享创新成果,实现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视台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完成了总计14个分项、20余万字的《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不仅对北京电视台内容生产存在的现实问题、战略目标、整体布局,以及频道栏目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梳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北京电视台、各频道以及代表性栏目进行了严谨的分析,而且还对全台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发展建议,对北京电视台更好更快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传媒大学也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得到了收获和启示。

校台协同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协同创新理念指出,大学应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和质量。[1]只有参与协同的各方都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景和需求,具备参与协同创新的条件和能力,愿意彼此信任、共担风险、实现共赢,才具备了推动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校台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即传媒高校和主流电视媒体等参与各方都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望,具备开展协同创新的优势特点、资源储备和创新能力,能够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及联合攻关的工作机制,以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展校台协同创新,首先得益于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宏观指导,政策、资金支持以及整体的统筹协调,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通过第三方综合评价及校台合作研发对策,不仅有利于北京市委宣传部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也有利于针对问题“寻根究源”“对症开方”,加强管理。

此外,校台双方具备开展合作的能力和意愿。中国传媒大学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不仅具备了协同创新的研究基础和能力,通过长期服务行业发展,逐渐形成与行业密切相关,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学科体系,行业背景深厚、高端人才荟萃、研究基础雄厚,能够快速汇聚优势力量、集中学术资源、形成研究合力;而且学校与媒体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北京电视台等主流电视媒体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传媒复合型人才,奠定了较好的合作基础。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主流媒体协同创新,有助于激发对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进行再思考,为内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明确自身定位;有助于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创新教育资源,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锻炼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此造就一批未来学科领军人物和一大批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北京电视台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流电视媒体之一,在频道数量、节目制作能力与水平、经营收入等诸多方面,在省级电视台中居领先地位,在实践操作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明显优势,对自身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具有深刻认识和了解。但是,面对来自技术革新和新媒体迅猛发展、产业发展、电视同行激烈竞争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北京电视台在节目创新、广告经营及频道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与首都新发展对北京电视台的新要求相比,与建设“首善媒体、大美品质”的发展目标定位相比,北京电视台还不能完全适应,迫切希望引进创新力量,借助“外脑”,不断增加创新元素,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着力加以解决。

校台协同创新的实现途径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当前无论哪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其参与主体都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以及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2]

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传媒高校有着天然的协同创新优势,在进行校台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其实现途径也有内外之分,即所谓的“小协同”与“大协同”。“小协同”是指传媒高校内部不同学科、部门、教师之间的协同,一般采取的科研组织模式为根据研究项目需求,打破学校内部行政院系壁垒,组织精兵强将,组建跨学科团队,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整合共享校内各种资源,创新科研模式,为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提供基础。“大协同”是指传媒高校更应认真审视当前协同创新的现状和问题,加强同相关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如与主流电视台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由此,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项目不仅需要具有深厚学术理论研究基础和学科专业优势的大学教师、具有丰富电视媒体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还包括业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团队协作的研究团队。为此,中国传媒大学在推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也采用了校内“小协同”和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电视台“大协同”的实现途径。

1.推动校内“小协同”,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

中国传媒大学改变了传统的科研理念、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整合优势科研资源,组建了学校层面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形成校内“小协同”。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并在全校范围内挑选在电视节目策划与运营、节目制作、收视率调查与分析、广告、主持人等研究领域具有研究经验的高水平专家团队协同攻关,组建了一支由100多位师生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研究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研究领域,针对北京电视台各个频道相关情况分成了14个工作小组。通过反复收看北京电视台各频道、各栏目的节目,多方面收集有关资料,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广泛进行国内外电视节目的分析比较和借鉴,研究团队力求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北京电视台的节目,提出符合北京电视台实际、符合电视节目发展方向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对北京电视台改版有实际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研究报告。在校内专家组成员的指导下,研究团队完成了北京电视台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播音员与主持人评价与队伍建设、卫视频道、新闻频道、文艺频道、生活频道等 14份研究报告,形成了校内意见的共识。

2.加强“大协同”统筹协调,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尤其是在“大协同”过程中,要使协同创新顺利进行,就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大协同”中各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的合作问题,加强统筹协调。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协同”,此次项目由北京市委宣传部负责整体统筹协调,为校台合作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校台双方实行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以此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校台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协调。为了更好地组织校台各自内部、校台之间的创新力量进行协同攻关,协调各方利益、整合优势资源、推动项目进度、把握项目要求,中国传媒大学特意委派学校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工作,宣传部部长作为学校专门协调人,协调配置项目运作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为不同单位部门以及教授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北京电视台由其研发部主要负责电视台该项目组成员的组织协调工作,研发部主任作为电视台专门协调人,并与学校专门协调人形成对接,共同组织校台之间的会议、研讨等协同创新活动。

3.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协同创新长效机制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订总体研究路线,明确各参与主体的任务和责任,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讨论通过了《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机制、工作职责和工作计划,由双方共同组成了“领导协调小组”“联合专家组”和“联合工作小组”。“领导协调小组”由校领导和台领导组成,主要负责领导联合专家组和工作小组开展工作,确定工作方案,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行政层面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与管理。“联合专家组”由北京电视台选派的台内外专家与传媒大学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为领导协调组提供咨询建议,指导各专项工作组修改完善评价报告、制定改版方案,会审各专项评价(研究)报告和改版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对终稿进行审核把关。“联合工作小组”是项目具体的实施者,是产生创新成果的最核心“部门”,这就需要优化以创新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激发创新潜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为此,校台双方根据研究项目需求形成“一对一”共计14个联合专项工作小组,组长由双方组长共同担任,组员包括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明确和细化了校台双方的工作职责及工作重点:中国传媒大学小组负责从学术理论层面对专项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北京电视台从实践操作层面制定改版方案,双方小组在各自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对接”交流研讨,发挥专长,协同攻关,激发创新思维和潜能,产生创新成果,并随时根据“联合专家组”的会诊意见及时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各专项节目评价与改版报告。

校台协同创新的启示

此次项目的成功完成为高校校台协同创新提供了启示:一是政府积极有效的引导和支持,包括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以及为高校与国内外其他创新力量建立合作信赖关系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协同创新各方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景和需求,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源,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汇聚作用,配置最强人力资源,联合组建创新联盟,实现协同创新建制化和可持续发展;三是高校担负着协同创新的设计、策划、组织、协调和保障的作用,应当主动进行制度改革,突破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3]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四是高校要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集聚效应,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和条件,尤其是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广泛吸纳行业、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以创新聚人才,以创新谋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使高校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8.

[2]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3.

篇5

业界组织协会调研显示因特网跃居电视之上成为美国年轻人最青睐的媒介

在人类传播的发展史上,新的传媒手段、媒介的诞生,总是会对原有的传播手段、媒介造成冲击。诚如加拿大著名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所说,“媒介作为我们感官的延伸不但导致我们个人的感官中产生新的比例,而且也导致媒介之间产生新的比例。”[2]由于新媒介的问世总是昭示着社会传播格局的变动,在因特网于20世纪90年代起以咄咄逼人的崛起势头介入大众传播后,90年代中期,国内外学术界和业界都曾就网络时代大众传媒的未来展开热烈讨论,发表种种推测、看法。由于当时尚处于因特网介入大众传播、传媒建立网站的初期,因而在当时,不论是认为大众传媒将在因特网的冲击下归于消失的观点,还是认为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应对因特网的挑战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网络媒介共存互补的观点,可说都是主要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预言。如今,因特网介入大众传播的实践已有了10来个年头的历史,学术界跟踪网络传播实践发展进行的有关研究也有了相当的积累,可以为进一步探讨网络时代因特网渗透进大众传播领域后其与传统的大众传媒的关系、传媒消费市场上的受众选择现状,提供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

最近(2004年9月21日),美国的在线发行人协会发表了其在FrankN.MagicAssociates公司的协作下展开的“世代传媒研究”的调查报告。在展开“世代传媒研究”过程中,该协会调查了美国18-24岁、25-34岁和35-54岁三个年龄群中的1235名人士(按人口分布决定比例)。《世代传媒业研究》以今年(2004年)3月到6月期间美国在线人协会对18—34岁的美国人的传媒使用行为展开的连续3次研究的成果为背景,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其研究获得的数据表明,因特网和电视是调查对象最为青睐的传媒,而因特网更是已跃居电视之上:有关“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你只能使用两种传媒,你会使用哪两种”的问题,调查对象的回答中,因特网占据榜首,回答以因特网为首选媒介的调查对象达45.6%,回答以因特网为第二选择的调查对象达32.1%;电视尾随其后屈居第二,回答以电视为首选媒介的调查对象达34.6%,回答以电视为第二选择的调查对象达27.8%。18-24岁年龄群的调查对象视因特网为最为青睐的传媒的百分比更高:回答以因特网为首选传媒和二选传媒的调查对象在这一年龄群中分别占50.5%和30.7%。

以下三张图表分别显示调查对象的传媒选择,以及不同年龄群的调查对象中分别以因特网和电视为首选、二选媒介者所占比例:[3]

在线发行人协会开展的《世代传媒业研究》还发现,因特网的优势在于其既提供信息又提供玩乐的效能;在调查对象中,年轻人明显地偏爱将因特网用作新闻的首要来源。此外,在《世代传媒业研究》的上述提到的3次前期研究中,曾发现18-34岁的调查对象常常将媒介串联使用,例如,他(她)们可能边看电视体育报道边在提供体育信息的网站上冲浪以获取更多的体育信息。由于目前18-34岁的美国人基本上是伴随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为成年人的,而且作为年轻人其传媒消费行为将在传媒消费市场上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因此,他(她)们的媒介选择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研究界有关调查的热点课题。

当然,在线发行人协会是美国互联网络行业界的一个组织,其研究数据固然可以为人们了解因特网在美国人媒介消费中的地位提供参考,但是毕竟由于互联网络行业界的自身利益卷入其中而可能容易使人感到对其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验证。更易令人信服的,是独立于互联网络行业界和传统传媒业界之外的研究机构的调研结果,后者对于人们深入了解当前社会传播格局中因特网与传统传媒各自的地位变化趋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调研显示因特网在媒介使用时间上对电视造成冲击

就独立于业界之外的、学界的研究机构的有关调研而言,2004年9月,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AnnenbergSchoolforCommunication)新近成立的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了“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分项目“数字化未来”的第四年度报告《环视数字化未来》(SurveyingtheDigitalFuture),这一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就公众的媒介使用时间而言,以往曾以技术新颖、视听兼备、传播迅速而笑傲传媒领域的电视正收到来自因特网冲击波的影响。而公众的媒介使用时间的分布,可以说正是衡量各种传媒在社会传播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在社会信息市场上的竞争状况的指标之一。根据“数字化未来”第四年度研究的结果,美国网络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每周比非网络用户少4.6小时。而且,该报告中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年限细分的数据表明,老资格的网络用户(上网经历达7年或7年以上)比新用户(上网经历不到1年)更易产生少看电视的倾向:老资格的网络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是11.3小时,比非网络用户的平均每周16.2少4.9小时;而网络新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是13.5小时,比非网络用户少2.7小时。[4]对于“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分项目“数字化未来”来说,这种发现并非首次,而是四个年度中都有类似的发现。“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起始于2000年,本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发起主持的全球性研究项目,200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成立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传播政策研究中心成员带着其研究项目参与其中,从而使“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在此后变为归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主持。这是一项耗时四年的大型研究课题,曾得到一系列机构的鼎力相助,其中包括美国全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在线、微软公司、太平洋贝尔、安得森咨询公司、美国全国有线电视协会,等等。该项目归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主持以来,研究工作除了得到安南伯格基金会的支持外,也得到了惠普公司、Accenture公司、时代华纳旗下的TimeWarnerCompanies、微软公司、索尼公司等8家机构的鼎立相助。

[page_break]

“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下一开始就设立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因特网研究项目”分项目,在美国各地调查了2000多户人家(2000年调查了2096户人家;2001年调查了2006户人家;2002年调查了2000多户人家),对网络用户和非网络用户进行比较研究。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此次的“数字化未来”研究即是前三年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延续。在第四年度报告之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传播政策研究中心曾于2000年11月、2001年11年和2003年2月三度发表同样题为“环视数字化未来”(SurveyingtheDigitalFuture)的研究报告。2000年的报告显示,网络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28%(每周4.6小时)。2001年11月和2003年2月该研究中心的其项目第二、三年度研究报告也有相似的发现:2001年美国网络用户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4.5小时;2002年美国网络用户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4.8小时。而且,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年限细分的数据表明,老资格的网络用户比新用户更易产生看电视时间减少的倾向:2001年,老资格用户(上网经历达5年或5年以上)中观看电视时间少于非网络用户的比例达34.7%;而在网络新用户(上网经历不到1年)中这个比例则是29.9%;2002年,老资格的网络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用户少5.8小时,网络新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2.8小时,而且观看电视的时间少于非网络用户的比例在老资格的用户中也远大于在新用户中,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5]

根据“数字化未来”第四年度报告,就调查对象的媒介使用时间而言,在“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考察的16个国家和地区中,关于每周观看电视和上网时间的数据都显示出类似的此消彼长的迹象。[6]

“数字化未来”第四年度报告还根据研究所得的数据资料归纳了最近10年来美国因特网发展的10个趋势/动态,它们是:

1.在美国,随着因特网的普及,数字化鸿沟正在缩小,但并未结束,因为出现了新的鸿沟/差异,如出现了宽带上网用户和电话拨号上网用户之间的鸿沟/差异。

2.美国人的传媒(使用)习惯已产生变化,并正在继续演变。以往50年间,美国人在家的时间由观看电视主导,但在最近10年中,因特网用户越来越趋向于从过去用于观看电视的时间中“赢得”时间上网。

(关于这个倾向,“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考察的16个国家和地区中,研究所得的数据都有类似发现。)

3.尽管因特网在美国在用户中的可信度总体而言颇高,但是从研究项目的第三个年度起有所下降,第四年度继续下跌。

4.研究者开始发现网上购物中的(心理)变化。尽管在美国人们对于网上购物时的信用卡安全的担忧度仍然甚高,但这种担忧的强度正在下降:三年前这一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发现,2/3的因特网用户对网上购物时的个人信息保密性非常担忧,但在第四年度的研究中,该比例下降到了46%。

5.视因特网用户为“怪人—网迷”的看法已被抛弃。因特网已进入2/3的美国家庭;3/4的美国人已成为因特网用户。

6.隐私和安全:担忧仍在,但其程度正在发生变化。

7.在美国,因特网正在成为网络用户的首要信息源。

8.在美国,因特网对于儿童的利和弊的问题,依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聚焦点。

9.电子邮件往来在美国依然在上网用途中排名第一,但垃圾电子邮件、电子邮箱超载和对电子邮件作复耗时过多又使电子邮件令用户恼怒。第四年度的研究结果发现,已开始出现迹象表明,老资格的因特网用户对电子邮件作复的频繁度将会低于其以往;有关对电子邮件作复的速度,因特网新用户认为对电子邮件应尽快作复或在1天内作复的比例明显高于老资格的因特网用户。

10.宽带上网将带来因特网的大变革。[7]

上述讨论说明,美国业界和学术界有关公众媒介使用、媒介消费行为的两项最新调查都显示因特网作为新兴复合型媒介已在美国传媒消费市场上站住脚,在其同传统传媒的此消彼长的竞争中,因特网在美国已经并不呈显弱态而是势头强劲。当然,笔者在此并不想夸大因特网在社会传播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事实上,在传媒发展史上,新媒介对原有的传播手段、媒介的冲击的结果,一般并不是造成后者的消失,而是导致社会传播格局中传媒地位分布的变化,“传媒之间的比例”的变化。传统的传媒面对因特网迅速扩张的现状并不需要妄自菲薄地担心自己一定会被淘汰出局。而且仅凭几次调研所得的数据,是无法就目前因特网的发展对社会传播格局中传媒地位分布的变化问题、对其带给电视在传媒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冲击问题,给出普遍性结论的。况且,世界各国总体实力不同,因特网目前在世界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普及率和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特网的发源地、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在因特网发展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传媒消费市场上因特网的地位之高目前还不能代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现状。

结合我国的因特网发展情况来说,目前,我国大陆因特网用户数为8700万(2004年6月底的数据),其中宽带用户311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达3630万。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从我国网民在13亿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因特网在我国的普及率依然颇低。在这种情况下,因特网在我国当然尚未在整个社会公众中构成对电视地位的挑战。尽管如此,对来自美国的这些最新因特网调查报告的数据,我们还是值得重视,这是基于下面三种原因:一、美国作为因特网强国,其因特网发展的趋势常常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虽然往往会在一定的时间差之后);二、不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地区,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那就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视不再拥有传媒中最新成员的特殊地位,它不应也无法对来自手段更先进的因特网的挑战视而不见,在传媒消费市场的竞争中,从市场竞争的“差别化”规律的角度来说,由于电视同因特网相似之处较多,所以从长远来看,电视在市场竞争中在“差别化”这一点上同因特网竞争的任务也许较其他传统的大众传媒更为更艰巨;三、就年龄分布而言,在中国同样出现了因特网的影响力在年轻人中较高的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4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大陆的网络用户中30以下者所占的比例共计达70.5%,因此在未来的传媒消费市场中因特网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潜势。更为细分的我国大陆网络用户的年龄分布如下表所示:[8]

中国大陆网络用户的年龄分布:18岁以下18-24岁25-30岁31-35岁36-4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

17.3%36.8%16.4%11.5%7.3%6.7%3.3%0.7%

鉴于以上三点原因,上述国外最新研究报告对我们显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视等传统传媒的未来取决于其对传媒消费市场动态的高度关注和正确应策。

注释:

[1]这里指的是1994年出现了第一批由传媒机构自身建立的网站。但是,在此之前,美国个别报刊在已开始尝试依托别的网络服务主站上网电子版,美国《圣何塞信使新闻报》依托美国在线电子版即是著名的一例。尽管如此,笔者从美国的编辑与发行者网站、欧洲的Nua公司(以开展网络调查著称)等若干信息源获得的信息表明,最早出现传媒建立的网站,发生在1994年。

篇6

关键词:交通行业 现代传媒 培训 优势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66-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传媒业正在迅速成长,并日益对现代生活产生影响。那么,在交通行业培训中,现代传媒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呢?或者说,我们应当如何将其明显优势最大化地体现到交通行业的培训中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是交通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相信,只要能够透彻地理解现代传媒,分析并将其合理运用在交通行业职工培训之中,必定会受益匪浅。

一、现代传媒的意义

传媒就是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作为术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如电影、电视、广播、印刷品(书籍、杂志、报纸),而自从计算机的普及化,网上媒体在计算机网络中亦成为一种新形式的传播媒体。

二、现代媒体的种类

对于现代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所谓现代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而在现代传媒中,传播最迅速影响最为广泛使用人数最多的就是网络。当然网络也是现代媒体的一种。但是如果把现代媒体只当作网络的话,就显得很片面。尤其现代媒体不仅有理论,而且还有很多使用的技术,而这些技术更是要求每一个使用者熟练操作计算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都可以说是现代媒体。

三、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优势

1.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低廉成本优势。过去人们传播知识主要依赖于书本,同行业中流通的职业教材依赖购买实体书来获得,其中纸张及印刷、装订、运输一系列活动所造成的高额成本,都由受众来承担。但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会购买学习,有的单位买,有的单位不买,有的单位地处偏僻、购买不便等等,由此造成的职工与职工之间获取职业技能知识的条件不平等,这也同样是“知沟”。而现代工作、学习、生产中,机械化比比皆是、纯粹的人力劳动越来越少,各方面对知识的依赖越来越多,知识的匮乏直接导致职业技能滞后,信息闭塞,甚至还会给生产部门带来安全隐患。

反观现代传媒――以网络为主要承载对象的现代传媒,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化、成本低廉化。一套教材、一本文件,只要发行部门或主管部门将其挂在相应的网站上提供给各个相关单位下载即可,获得教材的过程完全可以足不出户,省时省力还可以节省大量资金。

通过这些,我们不难得出――现代传媒在培训的资源获取方面,比起传统媒体,是具有显著优势的,这也是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2.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便捷优势。现代传媒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传播信息的作用,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全世界的认知得以同步,在短短的时间内达成共同的认识,凝聚人的力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相对于大多数人说,网络无疑是获取所需信息最便利的渠道。从地球村到数字化生存,越来越多的事实使得新媒体以洪流之势汹涌而来……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现代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专家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现代传播的“小众化”。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

3.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公众优势。投影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卡片幻灯机到电脑投影仪,这种大屏幕式的公众传播方式在培训中,自从出现以来就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没有这样的现代传媒的话,培训过程中的场面――参加培训的员工,大清早抱着厚厚的教材赶到会场,在授课开始之前还必须要提前熟悉教材,以免跟不上讲课的节奏;讲课开始后,大教室的后排看不到专家的板书,我们会不断听到专家在上面喊“请大家翻书到XX页第XX段的XX行”,伴随着下面一片翻书的声音,授课者得在讲台上耐心等候到声音静止,如此一次次的重复;参加培训的人员要不停的记录大量的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和日后逐渐摸索、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另外课本和笔记的保存也很重要,一旦遗失,想要再补回来都是比较麻烦的事……如果说一次培训如此辛苦,那经常性的培训后,大量知识来不及消化,笔记本里凌乱混淆的笔记,等到日后真正急需用到的时候,又当如何处理呢?岂不是培训效果大打了折扣。

同样的场景,我们设想一下有现代传媒作为重要辅助的培训现场――学员不需要背着沉重的教材四处奔走,教室里巨幅投影挂在醒目的位置,不用担心没有提前预习而跟不上讲课的节奏和指定的书页,更没有不断被打断的翻书过程,整个授课过程流畅自如,课后公布教程下载的地址,教材、重点,学员回到本单位后只要下载几分钟,所有的授课内容,条理明晰的全部得到,而且相对于笔记本和书本,电脑里的东西更不易丢失。

同样的培训,我们再“升级”一个场景――培训足不出户。如今远程教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用在职业培训中上不算多见,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风尘扑扑、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赶来参加培训的学员,不止浪费路上的时间、浪费人力,也因此产生大量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而且,由于主办方场地限制,和受众方路程和费用的限制,常常造成本应由一个群体学习的内容,只能派一两个代表参加培训,限制了知识的传播……如果把远程教育运用到职业培训当中呢?抛弃旧的模式,在自己单位接受远程培训的学员不再受场地、路程和费用的限制,不止学习成本和时间损耗大幅度降低,能够参加学习的人数也将大幅度提高。

以上的三种比较,充分地彰显了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而且,这种强优势的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将会越来越明显,需求也会日益迫切。

4.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受众优势。比起传统的书本、电视而言,现代网络的覆盖面要远远普及得多,信息传播速度也要快得多。信息互联与开放性思维。现代传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不仅有利于学员直观了解国际信息,而且有利于学员了解世界、思考世界,形成全球性的开放性思维。人机互动与主动性思维。在现代传媒中,尤其是网络传媒和通讯传媒,双向互动的特点,大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参与欲望,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主体精神,思维更加主动。快速反应与求新性思维。现代传媒信息传播周期短,更新速度快。与现代传媒的频繁接触,强化了学员对新事物的敏感,他们只有始终保持对一切新的事物的关注才能真正适应快速变化,从而形成了求新性思维。

四、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在培训中的积极作用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同样的道理,高速大面积覆盖,便捷又低廉的现代传媒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可以堂而皇之地将谎言变成真理,干扰人们对事实的正确认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被蒙蔽、被误导,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

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现代媒体,让它为我们服务。

1.现代媒体的积极作用。

(1)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现代传媒每天在传播各种信息的同时,实际上也在社会中进行着一种舆论主导,这种影响点滴入心,潜移默化。我们在坚持对学员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现代传媒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现代传媒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感染力和时效性强的优势,针对学员的思想实际,各种传媒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坚持系统正面灌输的原则和发挥正确指导的作用,激发学员的爱国热情和职业道德培养。利用现代传媒营造一种氛围,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教育人”,在各种传播媒介中唱响主旋律。

(2)整合教育资源,建好网上阵地。应当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硬件投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是网络阵地建设的前提。同时,建立具有鲜明立场、观点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抢占网络教育的制高点。各主要中文网站,尤其是系统行业学员点击较多的门户网站和栏目要配备思想教育专家,网站建设是形成网络教育优势的基础。丰富网络内容,增强网站的吸引力。采取有力措施,净化媒介传播的内容;要依法管网,强化传播者的责任意识;要加强引导,帮助学员增强选择、分析信息的能力;要强化教育,提高学员的网络道德水平。

(3)关注社会热点,加强互动教育。现代传媒能否发挥好对社会热点的引导作用,并吸引广大学员互动参与,是发挥其思想教育作用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更多地发挥互联网的交互性优势,开展媒体与学员、专家与学员之间的有效互动。如:思想教育工作者利用E-MAIL、QQ、MSN、BBS等交流工具来开展工作;利用博客、播客等平台实现主流意识的引导;利用基于P2P实现的流媒体技术将优秀影视、专业课件和现场直播展现给学员,实现互动教育。

(4)突出青年特色,强化服务功能。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网,发挥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单位系统的各种媒介要当好信息的“把关人”,尽可能地把流入的消极信息进行过滤。此外,还要增强现代传媒的服务功能,如建立网上教学辅导系统,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活动,进行网上职业道德与技术指导等。强化传媒对学员的服务,促进现代传媒与学员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发挥现代传媒对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职业技术培训作用。

2.不断加强对现代传媒的规范化管理。

(1)切实转变现代传媒观念,坚持传媒在培训中对学员的正确导向。现代传媒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真正发挥传媒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和提高人方面的巨大作用,这才是传媒的生命力所在。在培训中,现代传媒还负有把学员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的职能。要尽快切实转变观念,努力将现代传媒与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现代传媒担负起“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的使命”。

(2)加强高素质传媒管理人员的培养。第一,我们管理者和教育者要充分认识现代传媒的功能、性质、评判标准和特征,使传媒为我所用,用到实处。第二,要提高现代传媒素养,还要积极参与到传媒中去,让传媒成为对学员各方面培训的有力工具。第三,要加强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增强传媒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传媒素养。

(3)监控和净化现代传媒内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解决现代传媒环境中的消极因素问题,还需从技术层面上加强对现代传媒监管。一要努力加大监控软件和监控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二要努力加强因特网接口的管理。

综上所述,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类象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媒体、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按照类象符码和模型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已经取代了生产的地位,成为社会的组织原则。就积极意义而言,传媒在促进人们彼此间的信息交流方面,提供了快捷多样的形式。拒绝传媒是愚蠢的,在这个多元时代,媒体造成的全球化趋势是不可回避的。就职业培训而言,积极改善现代媒体环境,将其融入培训当中去,职工教育要摆脱困境和求得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职工文化素养和职业操守、职业技术,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扩大接受培训的受众数量……现代媒体在其中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和明显。

参考文献:

1.王文科主编.传媒导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杨保军著.新闻活动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nic.2008-2009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系列之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09

nic.2008年中国网民奥运媒体消费行为研究报告[R].2008

5.谭福强.论网络文化对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D].武汉大学.2005

6.何纯芳.现代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7.谌蓉.现代传媒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篇7

2007年11月,经营机场及飞机客舱电视传媒机构航美传媒登陆纳斯达克,一个月后,拥有中国较大覆盖率的户外数字电视广告联播网的华视传媒也在纳斯达克成功IPO。三家户外媒体公司上市当天的募集表现更是受到投资者追捧,其中分众传媒以1.72亿美元的募资额创造了当时的IPO纪录,目前市值已超过70亿美元。航美传媒和华视传媒也分别实现IPO融资1.8亿美元和1.08亿美元。

一直以来,TMT(电信、媒体和科技)是风险投资商们普遍关注的领域。分众、航美和华视传媒的成功上市使各个细分市场的户外媒体公司成了VC眼中的香饽饽。因为任何一个领域,从竞争层面来说有两至三家竞争对手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市场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做大的。本着这个原则,就有了一系列的投资案例纷纷见诸报端。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初步统计(表2),2005年至今融资的户外传媒公司近30家,融资额达6亿多美元,其中还不包括VC投资过的上市公司和被分众并购的公司。由此可见VC对户外媒体公司的热情一直是高涨不退,整个行业也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显示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市场容量和行业整合潜力

在中国的户外媒体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同行情况也是进行地不亦乐乎。世界知名咨询公司HENLEY CENTRE 对欧洲六国媒体状况调查后得出“户外广告媒体将成为21世纪最具成长性和发展潜力的优异媒体”的结论。

全球户外广告的发展从1990年逐步进入了繁荣期。户外广告投放从1990年的117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160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近40%。欧美发达国家的户外广告发展更是迅速,1990年到1999年十年期间,户外广告投放额度增长近两倍,从1995年的68亿美元猛增到1999年的95亿美元,五年间增长了39%。

在中国,由于到达率高、千人成本低、生活方式变化推动户外媒体发展等优势,户外广告在90年代以来获得高速发展,投放额十一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率26%。中国户外广告市场总量庞大,仅次于电视和报纸,且营收增长速度很快。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显示,受惠于北京奥运会的带动效应,2008年中国广告市场将出现一个增长高峰,较2007年大幅增加25%,达到2450亿元。按户外广告占整体广告营业额均占比15%计算,可以乐观地估计,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的规模将从2003年的13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40亿元-370亿元水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

目前国内有上万家户外媒体公司,在户外媒体蓬勃发展甚至是“井喷”的同时,也必将会经历优胜劣汰和行业整合的过程。分众传媒、航美传媒、玺诚传媒、郁金香传媒、炎黄健康传媒等在各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媒体公司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将通过兼并整合来拓展市场,相信市场中最后存活和获得发展的一定是在规模上和商业模式上都能够取胜的公司。

目前国内有上万家户外媒体公司,在户外媒体蓬勃发展甚至是“井喷”的同时,也必将会经历优胜劣汰和行业整合的过程。分众传媒、航美传媒、玺诚传媒、郁金香传媒、炎黄健康传媒等在各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媒体公司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将通过兼并整合来拓展市场,相信市场中最后存活和获得发展的一定是在规模上和商业模式上都能够取胜的公司。

(三)不可回避的3个问题

国内的户外媒体公司在接受资本垂青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面临的几个问题:

1、竞争壁垒低,团队自身的执行力和资本推波助澜的力量不容小觑。

视频网络的铺设本身没有高的进入壁垒,而如今群雄并起,户外媒体进入“战国时代”,行业竞争也处于“胶着”状态。在这场户外广告媒体竞争和扩张的大战中,遵循的是“先占者先得”的法则,因此得到资本方的资金以极快地速度覆盖网络是制胜的关键。

在行业本身没有技术壁垒的情况下,要想得到资本方的青睐,团队的执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投资分众传媒的一位投资人曾经透露,江南春创立分众传媒不久,模仿者纷纷出现,如果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强,别人很容易学到,没有秘密可言,那就看靠什么东西是别人模仿不了、偷不走的,那就是整个团队的执行力,所以商业模式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一个具备优秀执行能力的团队。

2、 “内忧外患 ”——行业整合与外资强有力竞争者的进入。

分众传媒无疑是户外媒体公司的执牛耳者,一些VC在投资的时候也会时刻关注分众等大型上市媒体公司的发展态势。因为除了IPO退出,并购也是一条不错的退出途径。分众上市之后也的确通过大规模的并购来扩张自己的经营领域和范围。

2005年10月份分众传媒收购占据全国电梯平面媒体市场90%份额的框架媒介,进入社区平面媒体领域。2006年1月,分众传媒合并中国楼宇视频媒体第二大运营商聚众传媒,以约98%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了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2007年12月,分众传媒并购领先的卖场视频广告运营商玺诚传媒,将在卖场终端视频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95%以上。

此外,2008年1月,分众传媒向炎黄健康传媒投资500万美元现金,并将目前覆盖国内31座城市的所有医院和药品连锁店的医疗健康联播网所有权转让给炎黄健康传媒,获得炎黄健康传媒20%的股份。一系列的并购使分众补充了原来没有的经营范畴或是增强了市场占有率,而现在不少传媒企业与分众具有相似性,并无上下游等互补关系,如果不能形成并购的价值互补,对分众实施并购的意义不大,那这些公司就面临不被并购的风险。

另外,目前国际媒体抢滩中国户外广告市场也会给国内公司带来不小的压力。全球最大的两家户外广告Clear Channel和德高,以及维亚康姆户外广告等,已经在中国发起了多起收购,以强悍的姿势进入了中国户外广告市场,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户外广告的竞争将会空前激烈。

3、政府监管力度加强

篇8

中国的户外广告注定是要扮演两种角色:喜剧和悲剧。一方面,随着人们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多,户外广告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传播媒介倍受广告主青睐,自1997年以来每年都有20%~30%的增长;另一方面,从2005年开始席卷全国的户外广告清理整顿此起彼伏,2007年、2008年是中国户外广告环境异常混乱和艰难的一年。例如,北京2007年的整顿清理使得该城市户外花费锐减16个百分点。户外广告产权不清晰,令相关部门的管理多了些随意性,这是中国户外广告行业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媒介市场,非户外广告经营者进入户外广告行业淘金,加剧了行业的竞争,摊薄了行业利润。户外广告行业从一开始就处于一个无统一规则的自发状态,户外广告经营单位达到7万多家,长期以来粗放经营,良莠不齐,同时,由于户外广告资源的不稳定性,大部分的户外广告公司都不愿意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上投入资金,大都是抱着短期经营的思想,阻碍了户外广告的创新发展。

近年在风投(VC)和私募股权基金(PE)公司直接推动下,中国户外新媒体快速崛起,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而新媒体变得越来越小众,每一家户外新媒体公司的诞生几乎就意味着户外广告媒体资源的又一次细分,分流了传统户外媒体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户外新媒体承载了太多的资本的厚望,助长了户外媒体公司的浮躁。

趋势

非户外广告经营者的进入,搅乱了市场价格,户外广告阵地的招投标,使户外广告经营者的成本急剧上升,大量竞争者的涌入,将无法避免地导致价格战,可以预见的是,户外广告行业的争夺战将会越来越激烈,整个行业势必加速奔向微利时代。

户外广告产业是资源型产业,没有资本,何来资源。未来户外广告行业进入的门槛将会越来越高,资源、技术、品质等等的高要求都将淘汰弱小的企业。可以预见的是,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即将迎来一个资源整合和格局洗牌的时代。在成熟的户外广告市场,媒体资源的集中度都比较高。法兴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美国三大户外广告公司在5年时间内将市场占有率由1996年的34%增加至2001年的83%。

2008年奥运概念无疑是一大投资主题。中国传媒行业将迎来一场广告盛宴,这将极大刺激全国性广告收入的提升,同时传媒板块成为资本市场上有关奥运主题投资的重点板块,从而使传媒公司股价存在超预期表现的可能。奥运之后呢?摩根士丹利研究表明,过去50年中奥运会结束后主办国都会出现至少一年的经济停滞。

据CTR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户外媒体结束连续高速增长势头,出现6%的负增长。4月底在杭州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户外广告大会中集中讨论的主题是,“出现负增长‘后’奥运时代的户外传媒行业应向何处去?”一种可以遇见的趋势就是,户外新媒体大规模的整合和并购已露端倪。同时,政府对提高城市户外广告水平的要求也毋庸置疑加速了行业集中度的提高。

下一波:二三线城市

下一波户外广告发展的重点将是二、三线城市。

以杭州为例,在2006年甚至2007年上半年前,户外广告的大概价位仍有章可循,而且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普通户外屋顶和单立柱广告位一年大概20万元不到,地段好一点的像黄龙等地段,2007年前大约要四五十万元,高架上的广告位最贵,一般六七十万元。然而到了2007年下半年,这一市场价格体系突然受到强烈冲击,高架两边的单立柱涨到了100多万元,还买不到。面对户外广告的这种价格“巨变”,很多广告从业人员也大感奇怪:“好像突然一夜之间价格就涨上来了”。有人分析,其实杭州房产企业以前对户外广告的投放并不多,但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这方面的预算有所增加。从一些广告公司了解到,随着房地产形势的变化,杭州不少房企近期都大大增加了2008年的广告投放预算。而且,除了房地产公司,汽车商、服装企业、网络公司等其他行业也对户外广告有很大的需求。

从2007年有关的广告监测数据中,我们也看到二级市场南京、成都、重庆、沈阳的户外广告投放量同比增幅较快。相关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商业地产趋于饱和, 二三线城市潜力更大,下一波应把希望寄托二三线城市;邮电通讯、金融投资保险间的竞争将从一线城市转到二三线城市,甚至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未来乳业的增长也主要依靠二三线城市的消费增长。实质上,广告主对于二三线市场是非常看重的,无论国际客户还是国内客户,都要朝中国的二三线市场推广品牌,加大营销力度,两三百个二三线城市的户外广告市场,是下一波中国户外广告行业的发展源泉。

第三代户外广告

国外户外广告已经从传统的第一代纯粹的大牌看板时代、第二代的电子屏、数码化时代,发展到第三代户外广告,其主要特色就是互动性。

英国在手机广告方面的尝试,其颇具创新的一点在于结合了传统的形式――户外广告大牌。这主要有两家公司在幕后推动,一个是Maiden Group,在英国已有80年户外广告大牌的经验,另外就是Filter UK,在传输技术上颇有专长。两者的优势结合,产生的模式很有想象力――即在户外广告大牌中安装相当于一辆微型车车轮大小的发射器,带有蓝牙功能的手机如果路过这些广告大牌附近,就会自动收到发射器发送的视频和声音。他们在伦敦火车站附近做了实验,共有8.7万部手机接收到信息,其中1.3万人愿意下载,对于广告行业来说,这样的反馈率已属相当不错。可以想象,这种时候的手机广告如果换成促销折扣卷,或许马上就能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于商家来说,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一刻吗?

在户外传媒产业态势格局面临重新架构和再造的今天,户外广告公司只有对户外传媒发展态势具有深刻洞察和敏锐把握,才能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为自己寻找到新的增长点和合作伙伴。

TOM集团是唯一拥有包括互联网、出版、户外广告、电视的跨媒体集团,第三代户外广告将是我们发展的方向,TOM集团在无线和互联网的经验与丰富的户外大牌资源,为互动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

助力城市营销

如今,城市和政府都和品牌生产者面临同样的竞争压力。为了在竞争中成功吸引投资、旅游和常住居民,城市管理者就必须为在这里生活的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有吸引力的环境。基于此原因,城市就要重新界定自己。不同于之前的管理者身份,他们现在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服务者。

篇9

一、问题导向、效益优先,项目制团队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在全面梳理、总结公司2017年项目制团队建设管理取得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制团队建设实际运营出现的新问题、新任务,注重优化管理流程和激励导向,完善评审与过程管控细则管理制度,出台修订版的山钢金控《项目制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体现公司项目制团队建设的合规性、科学性和适用性,为……项目团队建设的管理创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下一步随着公司项目制团队管理的持续完善和提升,并逐步走向制度化和常态化运营,项目制团队将彻底实现公司各项重难点工作的破冰创效,引领公司各项工作以超常规的良好状态持续推进,为……全年目标的实现贡献出智慧和力量。

二、深化认识、突出重点,政策研究及宣传工作多渠道全方位

根据前期金融政策趋紧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深化认识,开拓思路,整理出国家的近半年各项经济政策,从宏观和微观等多层次对政策进行剖析,完成《2017-2018近半年金融政策监管回顾》、《中国“智造”升级遇阻,中美贸易去向何方》两篇具有指导价值的政策研究报告,在公司范围内传阅学习,强化全员对涉及金融政策法规的难点解读及金融行业形势的市场研判,切实履行起金融创新研究室的政策研究职能,打造研究型团队。目前基于中美贸易关系摩擦升级,根据公司战略和业务定位,对对此次贸易战进行专题分析的第二篇研究报告《中美贸易战火重燃,中国“智造”任重道远》也已在成稿阶段。

同时注重提炼项目制团队建设中的诸多工作亮点,以《攻坚克难的利器...》、《化激励为动力... 激活一池春水》为题在…….内外多级宣传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在提升公司形象的同时,为公司项目制团队摇旗助威。其次每周五按时《金融信息周报》,并及时将公司的时事新闻动态编入周报,同步于……微信公众号编辑发表,使广大受众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动态。

三、高度重视、营造氛围,管理创新成果申报优质高效

按照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部通知要求,认真组织了…….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的纸质材料和申报系统电子版材料的申报工作,…….共上报了《项目制团队管理创效平台的...》、《基于...的一体化融资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两项成果;同时完成了省冶金总公司创新成果纸质材料的盖章、装订、审核、签字等申报工作,…….共上报了《项目制团队管理创效平台的建立与应用》、《基于智能风控体系的一体化融资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基于打造全员利益共同体的多层契约化管理体系构建》三项成果。

四、纲举目张、谋定后动,其他工作同开拓共奋进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对公司及员工的价值创造过程及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拟定《……..2018年度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并实际实施运行。

组织各部门、公司对2018年重点工作配档表内容进行确认,完成了重点工作配档认领、主责人员、分管领导、主责及协同单位,确立了工作目标和针对性措施,已经报公司审批并发文,公司级62项重点工作目前均处于实质性运行阶段,部分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篇10

2015年,“网红经济”热度攀升,国内网络视频直播平台随之崛起。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直播的意义已不仅仅是“电视现场直播”,而更多的是指网络媒体的发达和影响力的逐渐渗透。

网络视频直播被定义为“媒体的最高端形态”,即让用户同现场实时连接,并把实时交互发挥到极致。通过直播连接,人人可以评论、打赏,这充分激发了用户的参与感。其中,主播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焦点,而粉丝的追捧和粉丝经济的驱动则成为网络视频直播呈井喷之势的内在动力。

2016年5月4日,明星王宝强在斗鱼平台进行首次直播,引来400万人的围观,5月12日,国际巨星巩俐在戛纳接受专访,并在美拍进行直播,48分钟点赞数逾千万……

据南京大学商学院成志明教授分析,网络直播之所以普及甚广,在于其符合互联网经济的基本特征――参与感和及时性。通过网络,大众不仅可以直观、迅速获知信息,还可以和直播者进行互动。

直播平台日趋规范

直播兴起之初,不乏同质化内容,甚至多以博眼球为主,缺乏实质内容。今年4月13日,《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北京市直播平台企业通过整改自查、会员互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落实公约要求。自5月30日起,国内多家知名网络直播平台与技术服务平台宣布携手成立“网络直播自律联盟”。联盟成员承诺遵守监管要求,对直播及视频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与过滤,通过管理经验、技术经验共享的方式促进内容监管效率提高,联盟成员间互相监督,也可对监管不力的成员进行检举。

截至5月31日,六间房、映客、花椒、秀色等平台已基本完成主播实名认证、水印添加、直播内容存储15天等公约要求,部分企业对直播内容进行了永久保存。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回归到内容本身,光靠网红的颜值和一些‘打球’的低俗内容终究只是一种快消品,不可能成为市场主流。”

正引发新一轮变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

随着直播行业的狂飙猛进,全民皆投身其中玩转直播。在2016年下半年,“直播”的热度更是居高不下,明星范冰冰、刘涛,运动员傅园慧、张继科等相继直播刷屏,可以说,逢热点必有直播,而各个行业的“网红”也在不断产生。

尽管直播盛行之初,多数主播以游戏直播或卖萌、讲故事、唱歌、吃饭等为主,如今也正在向开发内容、形成新的直播战略方向发展,同时“直播”也为综艺娱乐节目提供更多的灵感和表达方式。

游戏直播起家的斗鱼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直播平台,而在斗鱼的发展计划里,“多元化直播”才是未来规划之路,他们称之为“直播+”。与米未传媒创始人兼CEO马东合作的兼具脱口秀和互动游戏的《饭局的诱惑》也是斗鱼引进专业内容制作者节目的尝试。

当然,风口之下,各大网络视频平台自不甘示弱。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纷纷开设直播频道,成为又一吸睛亮点。另外,电视台也纷纷将节目的录制、明星探班等做成直播,赢得收视率。

作为“媒体最高端的形态”,部分媒体机构也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新闻直播,直击现场则又成为新闻资讯行业的突破革新。比如“北京时间”打造互联网视频新闻平台,从开播时主推“慢直播”、“云记者”,以及重大事件比如“英国脱欧”、“G20峰会”等进行全景直播。媒体领域中又一场新的变革正在酝酿、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