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科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科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1

关键词:呼吸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应对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护理安全还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1]。近年来有关住院患者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患者安全成为全球性的研究课题,也是现代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和核心。护理人员在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应该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还应该具有安全护理的知识,以有效保证患者安全,防范各种意外的发生。

呼吸科患者具有慢性病、病程长、病情重等原因,加之多为老年患者,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如何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已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值得护理人员探讨的问题。笔者针对其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呼吸科住院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1例,从护理角度对呼吸科住院患者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呼吸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1例,其中跌倒8例、烫伤1例,管路滑脱4例,挂错补液被其他同事发现,患者还未输注1例,标本留取不及时2例,检查治疗饮食未执行2例,患者投诉护士服务态度差2例,护士针刺伤1例。

1.2呼吸科住院患者常见的安全问题

1.2.1跌倒 呼吸科患者由于慢性病长期的病痛折磨,多一般情况差,加之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患者易发生一过性意识障碍,并且呼吸科大多为老年患者,一旦脱氧时间过长或入厕久蹲均易出现站立不稳甚至跌倒。如遇病房地面潮湿或物品放置杂乱阻挡走廊过道,则更容易发生牵绊跌倒。

1.2.2烫伤 呼吸科患者由于长期缺血缺氧,局部组织皮肤营养状况差,加之大多年老体弱,感觉迟钝,如使用热水袋不当易导致烫伤。

1.2.3管路滑脱 呼吸科患者常具有病情反复,病情重、各种管路多的特点,如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胃管、尿管、动静脉穿刺管等。护理工作稍一疏忽极易导致管路滑脱,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1.2.4其它护理不良事件 如挂错补液,漏服药,医患纠纷和投诉,针刺伤等。由于患者多、病情重、护理人员相对缺编,加之工作量大,导致护理质量降低,护士与患者沟通减少,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 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2.1管理方面

2.1.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缺乏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或在实践中没有及时完善和修订,或者虽有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缺乏健全的管理组织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2.1.2对护士培训不够 职业道德教育薄弱,新业务新知识及相关操作技能培训缺乏,新护士工作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无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带教等。

2.1.3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护理人员缺编,不能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埋下安全隐患[2]。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劳动,护士身心疲惫,易造成工作时注意力和警惕性降低,范错误机率增加,患者不安全因素增加。

2.2护士方面

2.2.1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将医疗文件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3]。一些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仅凭印象或者按习惯草率做事,也是造成患者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2.2.2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工作不到位。一些护士缺乏慎独精神,交接班不认真,巡视病房不及时,观察病情不仔细,从而导致患者不满意,护理纠纷增加。如危重烦躁患者发生坠床等意外伤害[4]。

2.2.3护理专业技术不熟练 如护士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或者不熟练,与他人配合不默契,不重视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5],也是导致患者安全隐患的因素。

2.2.4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观念停留在原来的功能制护理模式上,仅只是完成好护理操作,宣教不到位,在操作前、中、后不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导致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操作不了解,不知道患者的重点观察内容和注意事项。如给予意识不清或感觉迟钝的患者使用热水袋造成患者烫伤,严重缺氧或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给予下床入厕时跌倒等。

2.3患者方面 主要是不遵医行为。如住院患者不遵守住院规则,擅自离院外出,或虽请假但不能按时回医院;危重患者需陪护者,医院虽进行告知,家属因各种原因不履行应尽的责任、不合作[6];某些患者没有完全进入患者角色,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导致下床行走或单独入厕时摔倒,或者疾病导致的心理应激,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发生过激行为,拒绝治疗,甚至引发纠纷。

2.4环境因素 如病区加床多,导致病房和走廊狭窄,或者患者的物品过多、摆放随意,给下床活动的患者设置了障碍,导致不安全因素增加。

3 护理安全预防措施

3.1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对护理制度及常规及时进行完善与修订,使护理工作有据可依。护士长和科室质控成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总结经验,消除患者安全隐患于萌芽状态。

3.2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护士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多种渠道不同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问题的预见性,防患于未然。

3.3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低年资的护士为重点培训对象,科室和护理部应组织如抢救技术、病情观察、危重患者病情评估及专科护理常规培训,督促护理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3.4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部可采取多种渠道对护士的沟通能力进行培养,护士可利用治疗护理时间沟通,通过临床健康教育沟通,通过"护理服务月活动"等形式加强沟通,使护士在患者的出、入院宣教、用药指导、检查前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方面达到护患一致[7],消除纠纷隐患。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交流。对某些行为语言过激的患者,应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抚患者情绪,取得理解配合,保证护患安全。

3.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根据实际情况弹性排班,在病区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及时增加或调整工作人员,保证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3.6加强患者管理 认真评估,筛选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重点患者加强巡视,做好床头交接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提高遵医度。

3.7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完善安全措施。病室、卫生间、走廊、开水间等均设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走廊、卫生间设置扶手,病区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床旁及走廊不可放置杂物,暂时不用的仪器移开,保证患者行走安全。

4 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在护理安全管理中,严密的制度是框架,只有与恰当的技巧和管理方法相结合,才能将护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通过总结分析我院呼吸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紧密围绕护理安全管理的要求不断改进各个环节潜在的问题,加强预防管理措施,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加强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学习,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静,韩洁,高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研究的进展[J].天津护理,2010,182:115-117.

[2]唐艳英.国内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1929:2510-2512.

[3]黄燕萍.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6:570-571.

[4]郭春英.护患安全问题及安全管理措施[J].全科护理,2010,1795:1294-1295.

[5]乌兰高娃.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全面质量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68-269.

篇2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体会;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80-0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全球约有3亿人罹患该病,多集中于呼吸科及儿科等内科科室,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该病的诱发因子较多,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环境、遗传、机体免疫、心理等多方面因素[1]。主要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其中以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最为典型。现就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相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自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进行治疗的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3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2]。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为49~82岁,平均(58.6±4.3)岁。对诱因进行分类,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2例,急性支气管炎9例,精神因素6例,过度劳累7例,吸入过敏原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气延长有哮鸣音,阵发性咳嗽,咳白色黏液痰,被迫端坐位,气短胸闷等。

1.2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进行分析诊断,观察不同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依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对哮喘控制水平进行评估,细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三个等级。

1.3治疗:对患者采取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措施,并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1.4结果:完全控制43例(76.8%),部分控制12例(21.4%),未控制1例(1.8%),住院时间 14~28 天。

2护理要点

2.1病室环境:保持室内洁净及空气流通,将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控制在50%~60%左右,并有适宜的光照,经常换洗床单,被罩,枕套等,提醒患者经常换洗衣物,并在阳光下晾晒,以杀灭病菌及螨虫。及时对病室进行消毒,但应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强的消毒液。天气寒冷时,注意室内保暖。防止患者与过敏原接触,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冷空气、花粉、烟雾等悬浮颗粒、刺激性气体等。

2.2饮食护理: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及生活习惯,应多摄入水,注意少食多餐,多食用易消化,营养高、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等。避免食用刺激性及易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及过咸的食物等,并避免睡前进食。减少不良的生活嗜好,如吸烟饮酒等,并适当进行锻炼,以提高免疫功能。

2.3心理护理:随着对支气管哮喘不断地深入研究,心理精神因素益发的引起人们的重视。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很难得到根治,而且容易复发。心理因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诱因不容忽视。情绪剧烈变化会刺激迷走神经,促进释放乙酰胆碱,另外还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加重支气管粘膜水肿,引起平滑肌收缩,诱发哮喘[3]。因此,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及情绪,提高心理护理的地位及重要性,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在心理感受,让患者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保持心情愉悦以达到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和恢复健康的目的。

具体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及情绪,医护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及接触过程中,要注意言谈举止,及说话态度,注意口气及用词。体谅患者的感受,同情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的心理想法进行询问,并耐心聆听,关心患者的疾病进展及治疗效果。消除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的紧张恐慌,焦虑,悲观及依赖心理,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选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引导患者积极进行治疗,缓解紧张和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以放松乐观的心态正视疾病。

2.4氧疗护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精神状态。对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和用力情况都要加以常规监测, 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如危重患者出现呼吸变浅、呼吸衰竭、意识模糊,昏迷时则表明患者病情危急,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因肺通气障碍常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表现,此时吸入氧气进行治疗便十分关键。中心供氧或氧气钢瓶供氧均由氧流量表、湿化瓶、吸氧导管等构成,对相应部件应定期消毒。通常对严重缺氧而二氧化碳潴留不明显的患者,可给高流量(4~6L/min)吸氧,而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并存者,应给低流量(1~2L/min)持续吸氧,叮嘱患者不可自行调节流量。氧气瓶内氧气不可用尽,一般留1mPa,以防再次充气时进入灰尘杂质引起爆炸。氧气的湿度也要进行控制,湿化过程也有相应的规定,一般来讲从压缩瓶内放出的氧气湿度大多低于4%等。

2.5药物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治疗的过程中,药物选择十分关键,主要应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酮替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和茶碱类药物等[4]。在支气管舒张药中,经常使用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氨茶碱、二羟丙茶碱、茶碱缓释片、茶碱控释片等。其中以氨茶碱最为常用,用法用量为 0.1g/次,3 次/日。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以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头晕、心悸等。在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中,最常选择的是地塞米松、强的松、甲基强的松等,在使用过程中,应叮嘱患者按医嘱用药,注意服药的依从性,不能中途停药,而影响治疗效果,引起不良反应。

2.6健康教育: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大课题,也是医护人员必须执行的重要任务。健康教育传递的好恶,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健康的恢复。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对患者进行专门的知识灌输,让患者明白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诱因及注意事项,在用药过程中应遵守的依从性,改善心理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并配合医生治疗等。充分利用患者的住院时间,定期举办相关的科普讲座,疾病学习班及病友会等,并用患者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生活化的语言,让患者了解在疾病防治过程中的要点。在日常护理过程中,也可以询问患者一些基本的注意问题,以了解患者的掌握情况,并随时叮嘱患者,以达到将治疗理念融入生活的目的。

3讨论

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合理的护理实践,和过去的情况相比,我科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不断地完善护理方案,从发病机制,诱导因素,症状表现等多面考虑,综合采取心理,饮食,仪器,药物的治疗措施,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和人性化关怀,既符合当代医学护理学科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仪吉.哮喘持续状态的诊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3(2):79-8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 132-138

篇3

[中图分类号] R364.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150-01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机体大血管破裂,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所造成的[1]。是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在抢救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对病情有快速的判断,对疾病有深刻的了解,同时要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分秒必争,迅速制定抢救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全力以赴进行抢救,现选我科在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成功地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共100例,将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治疗失血性休克患者共 120例,23例为初步处理后由他院转入,其余均为伤后未经处理直接送入。其中男89例,女31例;年龄6岁-67岁,平均46.2岁。

2 结果 32例经急诊抢救后转 ICU 进一步治疗,45例经抢救在急诊科做好术前准备行急诊手术,37例自动出院。6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95%。

3 护理措施

3.1 立即将病员安置在抢救室 上身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尽量不要搬动患者。休克严重者给予去枕平卧位,动作轻柔,避免过多的动作刺激患者而加重休克。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马上给予吸氧,同时彻底清除口腔、呼吸道内的血块、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舌根后坠者口腔内放置口咽通气管。给予鼻导管或面罩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需达40%-50%,流量4L/min-6L/min,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者立即行气管内插管或用人工呼吸相辅助呼吸。

3.3 迅速扩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2条-3条静脉通道,使用16G-18G静脉留置针选择健侧上肢大静脉或颈外静脉快速输血输液。建立静脉通道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创伤性休克抢救时,输液部位原则上应尽量选择远离受伤部位的大静脉。腹部及其以下的损伤,应选用上肢或颈部静脉;胸部以上的损伤宜选下肢静脉。否则,可能造成废用性输血(输血未发挥作用即被排出),影响复苏效果。严重休克者宜早期作静脉切开,既可满足快速输液输血的需要,又可测量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的量和速度。扩容做到早、快、足,液体首选平衡液,后输入全血或代血浆,二者量比2:1-3:1。早期输液速度可达2000ml/h-3000ml/h,以维持有效循环。最好在CVP监测下进行,可有效防止急性肺水肿[2]。

3.4 做好术前准备 护士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应立即常规采集血液标本,便于及时做交叉配血试验及一系列化验检查,同时应做好手术的备血及配血,皮肤及病例等,争分夺秒的完成术前准备,为手术争取更多的时间,保证病人的存活率。

3.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每15min-30min测量1次,必要时随时测量,并做好记录,或应用心电监护仪实行动态监测。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要随时观察患者神志、意识情况、皮肤和黏膜及周围循环灌注情况,及早发现病情的变化,争取在休克早期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做好相应处理。

3.6 尿量的观察 尿量是肾脏灌注状况的反应,也是判断休克极为重要的指标,所以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尿量、颜色及比重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应重点观察。对于休克患者应常规留置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如果患者每小时尿量在30ml以上说明血容量已基本补充,休克缓解可适当减慢输液速度。pH值7-8之间,以防止血红蛋白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

3.7 心理护理 由于创伤性休克常发生突然、随机性,患者常常是无法预料,所以护理人员在抢救期间还应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以便患者及其家属能配合治疗,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4 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综合现代化程度的不断进展,创伤已成为社会的第一大公害,创伤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常见并发症,因此,及时、准确、高效的抢救、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具有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在抢救中,护士应配合医生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同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思想工作,以高度同情心和责任心,在抢救时沉着冷静、 有条不紊、迅速准确,运用非语言手段,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3]。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尽量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牟灵英,冀玲,历德凤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相关问题调查分析[J].山东医药,2004,44(8):52-53.

篇4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住院晚期肺癌患者60例,就常规护理和开展临终关怀及护理干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6.7%。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晚期肺癌;临终关怀;护理

临床关怀运动由桑德斯博士创立,始于至克里斯多弗医院。使现代临床关怀模式得以确立,以降低患者在临终前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为目的,使之有尊严的、舒适的、安详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到达人生终点[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肿瘤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住院晚期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临终关怀及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4-81岁,平均61.4岁;病程2.5-10个月,平均5.5个月,腺癌20例,鳞状上皮细胞癌3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关怀与护理 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临床关怀与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院区环境舒适度护理 为患者营造整洁、安静的休养治疗环境,设立单人病房,室内空气需保持新鲜和流通,配置与外界交流的媒介,如报纸、电视等,允许家属陪护,鼓励家属多给予临终患者关怀,增加探视量,使患者在温馨环境中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1.2.2 心理护理 患者在临终前,对面临的死亡状态有清醒的意识,以暴躁、孤僻、冷漠为主要表现,护理人员需理解患者痛苦、恐惧和绝望的心理,允许其发泄负性情绪,用爱心去安慰、疏导患者,保持忍让、冷静,就在人体免疫功能方面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让其明白良好情绪的重要性,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精神上的安慰,使患者在弥留之际体验到爱和真诚,减轻身心痛苦。尊重生命,包括尊重死亡,避免因不当操作和不合理排班等忽视临床患者护理情况的现象发生,造成患者及家属受伤害。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耐心解释其与家属提出的问题,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心底愿望。研究证实,在患者躯体症状方面,虽然社会支持的实施对其改善并不明显,但却能维持良好的心理状况,临床护理为社会支持的来源。同时护士可通过和患者及家属沟通,让其对疾病发展、治疗和现状有一定了解,并依据患者职业特点、文化水平和心理状态,针对性加强正确对待死亡的教育,使患者对生命质量和死亡价值规律的认识提高,通过合理的心理适应机制,使其坦然面对事实。

1.2.3 临床症状护理 疼痛护理:约60%的晚期肺癌患者临床主诉为疼痛,其中剧烈疼痛占主要部分,除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外,还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进而加重病情。对癌痛的医护主要以药物和心理疗法为主,及时采取镇痛治疗是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改善的重要措施,明确患者疼痛的诱发因素、部位和特点,制定相应解决方案,有的应用止痛药物,使疼痛在初始时得到控制,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同时,开展心理疗法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让患者明确焦虑、抑郁不良心理因素会降低疼痛阈值,使痛觉加重。指导患者以听音乐、放松术进行缓解,主动和患者讨论其美好回忆或感兴趣的话题,分散注意力,促进护患间、患者与患者间、患者与家属间的有效沟通,使其心理不良因素的影响降低,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可给予暗示疗法对应用止痛药产生依赖的患者可给予暗示疗法进行护理,以达到世界医疗文明“没有疼痛,才有微笑”的最佳水平。呼吸困难护理:在肺癌患者中呼吸困难和咳嗽是最常见症状,为病情恶化的外在表现。因医务人员对此问题尚未重视,通常在处理呼吸困难问题上患者很少或不能获得协助。呼吸困难除为呼吸障碍症状外,还受情绪、心理、身体、及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呼吸困难时经常有抑郁和焦虑情绪,故在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同时,还需对心理因素进行缓解。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使用冬眠疗法,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接受生活护理,早日发现医疗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教会患者呼吸控制训练技术,以应对呼吸困难的问题。注意力转移法和渐进性肌肉放松技术可减轻呼吸困难所带来的缺氧症状和窘迫感,同时让患者将内心苦痛向医务人员诉说,有利于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宣泄,缓解心理压力。③并发症护理:解除局部压迫,局部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洁,根据季节及气温变化进行皮肤护理,加强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制订供给营养的措施,以防止压疮形成。进行各项侵入性操作动作轻柔,避免黏膜损伤。

1.2.4 对患者家庭的关怀和指导护理 患者家属因亲人即将死亡而产生应激性抑郁需实施心理支持。尽量让家属亲历患者痛苦的场面减少,在患者舒适和平静阶段增强家属的陪伴和沟通,并教会家属应用简单的护理知识,在亲人去世前尽可能的尽到义务,使心理上获得安慰,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在患者去世后定期行电话随访,帮助患者家属早日走出悲伤。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行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临床关怀和护理后,在有限时间内症状得到控制,平稳接受各种治疗,明显改变了生命质量,安详地到达生命终点,家属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改善不明显,家属满意度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居发病首位,多无典型早期症状,确诊时通常已至晚期。由于病情发展比较迅速,患者意识在死亡前多为清醒状态,剧烈疼痛、憋喘、呼吸困难使患者身心均承受较大痛苦[2]。为即将结束生命的患者提供整体全面支持和身心照顾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尊严得以维护,降低痛苦感觉,让其在有限时间内无憾的、安详地到达生命终点,使患者家属得到关心和抚慰,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生命关怀和护理,使人道主义得到真正体现,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曹月辉,谢淑丽.护理干预对肺癌呼吸困难患者影响的观察[J].吉林医学,2009,30(6):519.

篇5

关键词:氨溴索雾化 老年全麻手术 呼吸道并发症 预防及护理

Ammonia bromine rope atomizes the inspiration after the old age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the respiratory tract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and nursing

Liu Xi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modern medicine science development,the general anesthesia is high because of its security,the compatibility is broad,anaesthesia effect good and so on merits,but in clinical widespread application.Because the general anesthesia wants the trachea intubation,after the technique easy to cause the lungs complication,but the complication is more common in the old age patient because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we during ~2008 year December 61 example general anesthesia old age patients give the ammonia bromine rope to January,2007 after the technique and celebrate the magnamycin inspiration,has obtained the good effect.

Keywords:The ammonia bromine rope atomizes The old age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Respiratory tract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and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79-01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全身麻醉因其安全性高,适应性广,麻醉效果好等优点,而在临床广泛应用。由于全麻要气管插管,术后易引起肺部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因为其自身特点而并发症更常见。为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我们对2007年1 月~2008年12月间的61 例全麻老年病人在术后予以氨溴索和庆大霉素吸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63 例,男25例,女38 例。年龄最大86 岁,最小60 岁,平均年龄69岁。其中颈椎病前路手术21例,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手术14 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26例,髋关置换术2 例。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温度18~22 ℃,湿度50%~70%,注意保暖。充分镇痛。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重雾化吸入。在麻醉清醒后均给予呼吸指导,每隔2 h 进行深呼吸10~20 次,鼓励和协助患者术后早期排痰。用生理盐水100 ml+ 盐酸氨溴索30 mg+庆大霉素8万iu,给予超声波雾化吸入,每日2 次。

3 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呼吸道梗阻、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在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往往只注意手术本身的护理,而对麻醉方面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全麻术后,由于插管的机械刺激、吸入全麻药对呼吸道的刺激、镇静镇痛药及对咳嗽反射的抑制,冷而干燥氧气的吸入均可导致和加重呼吸道分泌物的潴留,原有支气管气管炎症者则更甚。滞留于呼吸道的分泌物部分或完全堵塞呼吸道影响通气,导致呼吸困难。老年人由于下颌肌肉松驰,尤其是老年患者支气管黏膜上皮变薄、退化,咳嗽无力,分泌物黏稠,加上纤毛受损,各种反应能力下降,清除呼吸道异物能力降低,呼吸功能恢复缓慢,因而更易发生呼吸异常。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新型的黏液溶解剂,具有溶解分泌黏液及促进黏液排出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排出以及减少黏液的滞留,因而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应用本品时,患者黏液的分泌可恢复至正常状态,咳嗽及痰量减少,呼吸道上黏膜的表面活性物质增多因而能发挥其正常保护功能。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的恢复,加速黏膜纤毛的运动,从而维护上呼吸道的自净机制,防止有害因素的损伤。抑制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防止肺损伤,并可减少嗜碱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到明显的抗炎作用。而且氨溴索与抗生素合用,可增加抗生素肺组织/ 血浆浓度比,缩短抗生素治疗的时间并且不良反应轻微,对于治疗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所致咳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痰药物[1]。超声雾化通过超声发生器薄膜的高频震荡,使加有盐酸氨溴索的雾化液产生直径5 μm 以下的均匀的气雾颗粒,随深吸气到达终末气管和肺泡,使药物达到更好疗效。

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手段,具有操作简单,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我科使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取得较好疗效。

篇6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67-02

重症医学科(ICU)是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新增加的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主要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和延续生命的支持,对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进行防治[1]。护理安全则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患者不发生相关法律规定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对于重症医学科病人来说,其护理安全显得尤为必要。加强对护理安全风险的认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能使护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本研究对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风险以及应急预案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1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隐患

1.1 非特指的护理专业技术方面的风险 非特指的护理专业技术方面的护理风险主要有: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的压力较大;护理人员经验相对缺乏,在进行记录时存在记录不规范的问题,对法律知识知晓率较低;重症医学科的环境因素,医生较容易受到感染;患者的多种原因,经济原因或其他原因等[3]。

1.2 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风险 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风险有:窒息、非计划性拔管、意外停氧气停电以及机械故障、病人坠床、失误判断分析等情况都会给护理过程带来护理安全风险[4]。如窒息:常见的有患者分泌物堵塞、失误返流等;由于重症医学科病人长期卧床,使得患者肺部运行受到了限制,导致气道内的分泌物难以咳出呼吸道;气管插管病人湿化不足,导致患者物力咳嗽、大量咳血等。这些状况都会使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又如非计划性拔管:病人自行拔管;病人在搬运的过程中受到意外因素的影响,导致意外拔管;病人意识不清、固定位置不当、接管接头不紧密、病人翻身幅度过大、固定管道被分泌物浸湿等,这些都会造成重症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给护理安全带来隐患。再如意外停氧停电以及机械故障:中心供气出现压力不足的情况,电源出现短路,仪器发生故障等,这些情况往往使重症病人的呼吸机无法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使重症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应急预案

2.1 非特指的护理专业技术方面的应急预案 首先,对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行较为具有弹性的值班制度,并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其次,要对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加以强化,使关键点的管理不出现任何纰漏,对于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环节等方面要加强管理,在事前要加强控制工作,在事后对于关键点出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做好预见、预查、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再次,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超前教育和控制,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并掌握好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对仪器要加强性能维护。最后,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要将沟通和交流工作落实到位,专人定时向家属据病情实际情况讲解病人情况[5]。

2.2 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应急预案

2.2.1 窒息情况的应急预案 在病床变准备好吸痰用物,及时对病人进行吸痰处理;对于人工气道的病人,要将人工气道进行充分湿化,使痰痂得以避免,在对病人进行吸痰处理时,方法要正确,负压要适当;为了减少胃管食物返流,在鼻饲时,要将病床床头抬高30°左右,在进食一个小时后恢复原来,并定时抽吸胃管,使过多胃潴留得以避免。

2.2.2 非计划拔管应急预案 在病人清醒时,应向病人讲明各个管道的重要意义,使病人意识到非计划拔管的危害性,从而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同时对病人应酌情使用胸带,对躁动不清的病人应适当使用镇静剂;病人气管滑出时,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2.3 意外停氧气停电以及机械故障应急预案 停氧气时要及时断开呼吸机的连接管,并采用球囊人工通气,同时找到停气原因;停电时同样采取上述措施,并启用UPS电源,并及时检修停电故障;对于机械故障,要及时更换故障机械,对故障机械要标明故障类别,以便检查和修理。

2.2.4 失误判断分析应急预案 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的基本功得到加强,加强对病室的管理,严格按照II类环境进行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病室出入制度[6]。

3 结 语

重症医学科的病人具有急、危、重三个特点,病人病情进展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很多的不可预知性,为了使重症病人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提高病人治疗效果,作为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除了在思想、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工作要不断加强,并要对各种护理安全风险了然于胸,掌握应急预案并灵活应用,为病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龚晓琪,邓育芬.ICU紧急意外护理问题及防治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9):177-179.

[2] 陆翠玲,陆晓玲,郭娜娜,马朋林.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9(08):235-236.

[3] 温汉新.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道引流疗效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04):182-183.

[4] 朱以芳,余咏,王线妮,方雪娟,何华,刘柯欣,范珊红.建立应急预案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杂志,2010(01):199-201.

篇7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nalysis of the effieacy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s:41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was gav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40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gave the basic and life care.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2 groups.Results:After giving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rate of mastering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PD,giving up smoking with breathing exercises and the therapeutic complianc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nurse;intervention;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多发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正逐渐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中致死及致残的第1原因[1]。目前,COPD已居中国个人、家庭及社会疾病首位负担,患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控制病情迁延、预防反复是临床一直面临的问题。对我院收治的41例COPD患者进行院内及出院后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及减少复发,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09年1月1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41例COPD患者为试验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53~74岁,平均60.13±13.45岁;病程1232年,平均19.27±1082年。以同期收治的40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1~76岁,平均63.42±14.74岁;病程1435年,平均21.45±11.06年。2组在男女比例、年龄及病程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1)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及生活护理。(2)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病程迁延反复,患者多有有焦虑、抑郁症等心理状态[2],要多聆听患者的倾诉,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疏导、解释、鼓励患者,使患者保持乐观的状态,减轻忧虑情绪。②戒烟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说明COPD的原因及吸烟对该病的危害,取得患者的配合。在家属的鼓励和支持下,与患者共同制定戒烟计划,循序渐进的戒烟。③COPD基本知识的普及,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推荐相关图书,指导患者并及时耐心的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④饮食干预,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及有营养的基础饮食,避免高糖食物,以免产生较多的CO2,加重CO2的潴留[3]。保持食品的多样性,选用富含优质蛋白和纤维素饮食,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保证大便的通畅,少食多餐,忌过冷、过热及生硬食物,以免刺激气管引发咳嗽[4]。⑤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取坐位或半坐位,放松颈肩部,一手于胸前,另一手于腹部肚脐处,经鼻吸气,吸气时尽量保持胸部不动或最小活动,腹部鼓起,呼气时经口缩唇呼气,腹部内陷,将气缓慢尽量呼出,不要用力,可用手轻压腹部。吸呼比为1:2或1:3,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每分钟呼吸频率大约68次,开始时每日2次,每次锻炼10~20min,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直到成为自然的呼吸习惯[5]。⑥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出院后由护士定期随访指导并预约复诊时间,每13月组织患者及家属举行病友联谊会、开设知识讲座。会上专业医务人员向患者讲解COPD的知识、呼吸康复锻炼、家庭氧疗、如何合理营养等问题,鼓励患者提问并解答,对方法不正确的患者帮助矫正,让恢复良好的患者介绍康复经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3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组患者均随访1年,2组1年后掌握COPD基本知识、戒烟并呼吸锻炼、治疗依从性的比较见下附表,可见实验组3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COPD是以咳、痰或喘息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与方法能阻止肺功能的下降趋势[6]。为了预防COPD的加重及反复,临床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患者,但实际患者治疗依从行为不容乐观,往往效果不佳。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自身对疾病的应对能力,逐步让患者认识到改变不良行为可以阻止或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在给予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在掌握COPD基本知识、戒烟并呼吸锻炼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我们体会,加强教育可使患者掌握COPD基础知识,有效避免COPD的危险因素;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让患者保持平衡的饮食,加强营养支持,保持了标准体重,避免过量碳水合物的摄人,防止了过多的CO2产生,避免加重通气负荷;指导有效咳嗽排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了CO2的潴留;指导患者戒烟是最重要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减缓FEV1下降速度[7]。

综上,护理干预体现了护理模式的转变,由单纯疾病的护理转变为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化的护理方式,对COPD患者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次性,明显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周玉兰,刘枢晓,查云,等.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 38(8):616.

[2]刘淑贤,杨秀荣,高丹,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8,8(4):65.

[3] 章亚平,陈慧敏,沈旭慧.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中的相关护理问题与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5.

[4] 陈红妹,吴曙萍.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4):553.

[5] 韩智云.慢性呼吸衰竭的康复护理[J].肺科杂志,2002,5(1):72.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食管癌患者116例,男67例,女49例;年龄39~75岁,平均(57.00±13.0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6例,初中47例,高中(中专)29例,大专及以上14例。均为术前胃镜取活检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食管癌且本人明确病情的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8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以肿瘤科术前、术后护理常规及心理护理为主,以解决个体护理问题为辅的整体护理方法。

1.2.2 循证护理

1.2.2.1 查询资料,提出护理问题

患者在术前及术中存在的问题有:①术前对手术的了解程度不够,心理压力大,以及对疾病的看法不同。②患者术前的特殊准备认识程度,如胃肠道准备。③患者对术后的后续治疗的经济费用担心等情况。④术后切口疼痛剧烈,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观察等。根据提出的护理问题应用计算机网络检查文献,查阅相关资料,对其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作出评价,确定相关研究结论。

1.2.2.2 循证护理

检索相关文献,寻找循证支持[1]。食管癌手术插管多,患者痛苦多,所以患者顾虑重重,心情紧张,甚至有的患者拒绝手术。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首先采取了支持性、诱导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治疗效果,热情给予安慰和鼓励,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向患者说明胃肠道准备是手术前准备的关键环节,如清洗不彻底,滞留粪便,将引起术中污染,严重时可引起切口感染。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充分了解患者遇到困难时谁能给予最大的支持并取得联系.尽量争取围手术期陪伴患者。

术后患者回病房后,设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执行全麻后护理常规。防止胸管脱落,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观察水柱的高度及水柱的波动幅度,严格无菌操作。胃肠减压是防止胃扩张,减少吻合口瘘的有效的措施,而有效的胃肠减压取决于胃管的型号,如负压小或无负压时,应及时更换负压器,胃管阻塞时,注射器抽取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至通畅。营养管要固定好,防止脱落。术后全麻未完全清醒前,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耐心地帮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用双手固定患者的胸腹部及手术切口,嘱患者深吸气,缩紧胸腹部,用力作爆破性咳嗽,用手拍打胸背部,使肺内分泌物松脱。用超声雾化吸入化痰药,使带药的液体悬浮微粒进入呼吸道。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稀释分泌物使其降低黏稠度,易于咳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5~10 d,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38℃~40.5℃,持续不退,且使用退热药及更改抗生素后仍不能控制体温,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并伴有脉快,呼吸困难,胸部剧痛,患侧呼吸音低,胸腔引流液有浑浊及食物残渣排出,结肠代食管术后,如呕吐物为咖啡色,发热,并伴有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腹膜炎症状,可能为结肠襻缺血坏死或吻合口瘘,因此,对那些术后体温正常,继而又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应警惕吻合口瘘的发生。

1.2.2.3 出院指导 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继续半流质饮食,术后3周左右可过度到正常饮食,注意少食多餐。长期定期复查。

2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情绪稳定,配合治疗护理,无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瘘的发生,有效减少心血管系统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亦未发生切口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3~4 d下床活动,平均住院8 d,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瘘。手术选择全身麻醉方式,而肺部感染是全麻后常见的并发症。护理干预对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瘘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手术前后的指导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积极配合。有效地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将循证护理方法运用于实践后,护士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护理的基础上,而要根据循证护理的3个要素广泛查阅资料。循证护理强调了以临床中的护理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成果与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患者需求相结合,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利用,既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知识水平和护理质量,也能提高发现患者存在健康问题的能力。通过循证护理,食管癌手术患者及家属对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预防认知水平普遍提高,基本掌握了疾病常识及配合方法。循证护理不仅能提供护理实践的科学性,而且能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指导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篇9

1机械通气患者一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一由十被动接受非生理性的辅助通气,同时受外界环境、精神紧张、沟通障碍等心理问题的影响,容易产生多种呼吸系统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损伤、肺不张、呼吸道梗塞、循环功能障碍、呼吸机依赖等,造成病患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和病死率的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患者一抵抗力弱、药物的不良反应、细菌引起的交叉感染等;相关肺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气道压力高或容量过大造成的肺泡损伤,高氧气浓度导致的肺损伤,萎陷伤、生物伤和原肺部病变等都会导致肺部炎性损伤;呼吸道阻塞则由痰痴、血痴等分泌物阻塞,气管导管气囊压迫气管ii膜,气囊密闭不佳、气管内吸引等对气道造成了损伤。综上所述,机械通气并发症与护理的质量密切相关,而通过在护理中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妥善的处理,能够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通气的治疗作用,减轻其对患者一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

2循证医学指导下构建集束化护理方案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以临床研究中现有最好的科学研究依据,来对病患作出医疗决策。而集束化护理则是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将经过临床证实的一系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一病情的措施加以集合,形成一整套综合性的护理方案,能够起到较好的干预效果。例如预防由机械通气而产生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各医院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检索并参考国内外最新的VAP集束化治疗方案,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构建集束化护理措施。例如吉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对其 ICU收住的176例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一,实施床头抬高30 }450、常规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使用人土鼻、口腔气管插管、密闭式按需吸痰、口咽部管理和无菌化操作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同对照组相比较,有效地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促进了机械通气患者一的康复。

篇10

 

关键词:规范培训、急诊护士急救能力

        1 培训内容

        1.1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  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  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 培训方法

        2.1  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

        2.2.1  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

        2.2.2  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 、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

        2.2.3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2.4  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2.2.5  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 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

        2.3 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2.3.1  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

        2.3.2  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题,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

        2.3.3  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1]。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2],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