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跨文化敏感度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调查
【课题项目】本文系赣南医学院校级科研课题理论成果,课题编号YB201336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05-01
一、研究背景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不同的层面。跨文化敏感度(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层面,也就是了解、欣赏和接受文化差异的积极动机,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陈国明(2009)认为,跨文化敏感贯穿于跨文化交际的整个过程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能够投射与接收正面的情感反应,它可以把当事人带到认可与接收文化差异的境地。Hart & Burks (1972)认为具有跨文化敏感度的人应该对意见交换心存感激,能够容忍他人的刻意征询。Bennet (1981)认为跨文化敏感度是交际者从我族中心阶段向我族相对阶段的转化,指出体验到差异是交际中值得愉悦的一部分。
贾玉新(1997)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能力系统。在情感能力系统中,移情是个很重要的能力,指设身处地以别人的文化准则为标准来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能力。文秋芳(1999)认为,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的模式除了包括交际能力以外,增加了跨文化能力,包括三个部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有着层级关系,发展跨文化能力必须从底层到高层,循序渐进。要从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层度开始,使他们对文化差异有一种敏感性;进而端正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态度,使他们能够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最后再训练他们处理文化差异的技能与技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对赣南医学院2013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测量和分析,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9份。本研究采取陈国明和斯特罗斯塔的ISS量表,运用SPSS 17.0 对被试的跨文化敏感度情况进行分析量化。量表一共包含24个问题,集中反映被试的跨文化敏感水平。问卷中涵盖了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5个变量。被试需在数字1-5中选择: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不确定,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数据分析前对9个反向计分项目进行了数据转换,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跨文化敏感度及其五个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如下:
跨文化敏感度测试结果
上表显示: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标准差为0.27689平均值为3.6152,大于3。根据问卷设计,分数越高,说明被试的跨文化敏感度越高,区分高低的临界值是3分,代表“不确定”。可见,整体而言,大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持相对积极的态度,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但还不太理想。其中文化差异感(M=4.0358)和交际参与度(M=3.8566)最强,交际专注度(M=3.5318)不强,交际愉悦感(M=3.1598)和交际信心(M=2.8315)最弱,说明大学生能够尊重各种文化差异,愿意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但是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不够敏锐,不能自信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无法享受到跨文化交际中的乐趣。 差异认同感强,说明现在的网络普及,学生得以广泛接触国外文化,对各种文化差异并不陌生。交际参与度其次,说明学生乐于与外籍人士沟通,英语活动参与积极性高。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略弱,说明在交际过程中无法完全理解信息并及时回应,因此无法产生交流时的愉悦感。交际信心最弱,说明学生缺乏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
四、建议
1.加强深层次系统性的文化教学。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引起文化现象造成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涉及较少,如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世界观和信仰等,因此,导致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现象不理解,也间接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愉悦感和专注度不够。
2.建立多样的文化交际形式。学校和教师鼓励学生多看外国电影、阅读外国小说和期刊杂志、听英语歌曲,参加英语相关的活动,增加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增强其跨文化交际信心。
3.加强本族文化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本族语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堂上涉及到本土文化的内容非常有限。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课时,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低下,无法真正承担起跨文化交际的培养任务。在英语教学中应增加本族语文化内容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本族文化“自豪感”。
参考文献:
[1]陈国明 跨文化交际学(第二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2
一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文学翻译是将某一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作品内容、风格、精神再现于另一文化语境中的过程,也就是实现文化的“移植”和“传真”。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文学翻译已经不仅仅单纯地指语言艺术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模式的交流与转换。文化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内容较宽的系统概念,几乎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因为具有传承的特点而富有相对的稳定性。
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土壤,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同时,文化又是语言的外在形态表现。翻译表现出的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艺术,在翻译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学作品时,文学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文学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移,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因为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文化的特质和需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而翻译活动反过来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发生了交流的两种文化。
文学翻译和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辩证互动关系。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既要忠实于原文的信息,又要充分考虑译文接受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原文和译文之间实现充分的融合与一致。语言承载着文学作品所属国的文化意蕴,为了更好地翻译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译者不仅要熟悉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更要熟悉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完成不同文化的传动与交流。由此可以看出,文学翻译的真正困境不是在于语言本身,而是在于原文作品所属国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语境以及文学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蕴。
二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不相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文学翻译中的瓶颈问题,一种文化在一个民族当中是家喻户晓的,而在另一个民族中则可能是鲜为人知的。分析文学翻译中产生文化差异困境的原因,对于翻译出和谐、默契的文学作品来具有重要的作用。
1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主观因素。翻译者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主体元素,受不同的翻译者等主体因素的影响,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的意蕴和内容也各不相同。翻译者的主体性因素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主观影响因素,一个人由于长期受社会环境、文化熏陶、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固化,就会在社会群体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思维倾向。在文学翻译中,特别是在东西方之间的文学作品翻译,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必然致使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的产生。
2地域环境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客观因素。一般而论,我们俗称的“东方国家”在地球的东半球,而“西方国家”在地球的西半球,东西方国家之间截然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不同认知。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各个民族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同一现象和事物,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氛围。例如,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中国人常用“东风”和“南风”来形容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等美好的景象;而英国人恰恰相反,他们常常用“西风”和“北风”来描写勃勃生机的春天。这种地域差异体现在文学作品翻译当中,就必然会产生文化差异———中国人觉得“西风”和“北风”能够带来和煦的春光是不可思议的;同样,英国人也会觉得“东风”和“南风”吹绿的枝头也是难以理解的。地域环境不同是造成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产生的客观因素,这种差异性需要译者在充分了解原作品所属国文化背景的条件下,才能准确地翻译出文学作品。
3历史背景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根源因素。一个民族在长期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历史背景。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产生文化差异困境的根源因素,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并积累了大量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词汇和语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存在方式,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载着该民族身后的文化内涵,语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文学作品语言不是一些静止的传递信息的符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情感思想的交流和传递。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由于各个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不能单单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而应该融入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展现原文的意思和风貌。
4文化习俗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核心因素。文化习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风尚、道德情操、伦理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各个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习俗。文化习俗是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核心因素,受文化习俗不同的影响,文学作品翻译在表达相同意思或概念的说法有着很大差异的。例如,在中国,龙被认为是神圣的、尊崇的、至上的,中国人常把自己成为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国家,dragon(龙)却被认为是一种异性、怪异的动物,是罪恶的象征、是一种邪恶的力量。同样是一种动物,由于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不同,在人们心中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就各不相同。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如果不熟悉一国的文化习俗、社会风尚等价值尺度和行为规范,必然会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读者对译文难以理解的障碍。
三文学翻译中破除文化差异困境的对策探索
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语言本身的翻译往往是相当容易的,最为困难的是语言中蕴含的文化镜像。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结构的转换、意思的再创造,来消除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障碍,从而准确地展现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和丰富意蕴,使读者接受并认同译作。
1文学作品翻译者要增强翻译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翻译者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主体,翻译者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翻译的优秀与否。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要求翻译者必须同时熟练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才具备进行翻译的基本素质。然而,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简单转换,而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翻译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充分了解原作品所属国与翻译作品接受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困境,使翻译作品的信息接受者真正感受到原作品中包含的真正意蕴。
2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多元文化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共生,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体系。文学翻译作为各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媒介,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积极融入各种外来的积极文化因素,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文学翻译中离不开文化语境和文化氛围,翻译出来的作品要既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原作品所属国的文化底蕴,又能让读者感受到译作是一部富有灵魂和内涵的作品,需要不断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使译作接受者在阅读之前熟悉和了解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文化差异障碍,实现文化的真正“移植”。
3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正确处理语言中文化意蕴的“留”“、弃”。在不同体裁的翻译作品中,所蕴含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意蕴也各不相同。文化因素是文学作品翻译当中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忽略了文学体裁承载的文化信息内容,就等于忽略了文学语言中的真正内涵,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将变成机械、僵硬的词汇和语句堆积。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其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优秀的文学翻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正确处理文学语言中文学意蕴的保留与抛弃问题,使翻译出来的作品既能客观真实地保留原文意思,又能使接收者感受到原作者国家的文化风格与特色,解决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差异的矛盾。
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国企业文化冲突跨国企业文化管理
一、跨国企业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1.不同国家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企业的员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员工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冲突。荷兰著名跨国企业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特德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出比较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即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对权利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以及性别差异。研究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2.管理者对于文化的认识的偏差。企业管理者在跨国企业文化差异的认识上,往往存在一些认识偏差。比如:缺少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了解、忽视各国的文化差异以及文化中心观点等。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跨国企业文化管理,不仅能消除文化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充分利用文化差异,有效地实施管理。
3.基于不同类型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征。世界著名管理咨询专家理查德·刘易斯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即单线活动型、多线活动型、反应型。这三类人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单线活动型主要依靠数据,多线活动型主要依靠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反应型综合上述两种方法。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行为模式造成企业经营方式的差异,同时也造成了经营中的文化冲突。
此外,由于不同语言造成的沟通障碍,不同民族特有的性格,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不同的生活态度都会导致跨国企业文化冲突。只有基于对不同文化的深刻认识,才能找到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管理
1.从不同维度识别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持有不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要管理好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就必须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不同价值观和不同行为模式,也就是对企业中存在的两种或多种文化进行分析,找出文化特质,以便在管理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文化冲突和矛盾,推进文化融合。文化维度分析有利于从各个侧面把握文化的特点,从而找出解决文化冲突和矛盾的有效方法。
2.建立跨国企业文化沟通机制。跨国企业文化沟通是指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群体之间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形成互动的行为过程。跨国企业文化沟通的实质,是对彼此尊重和理解。尊重的含义是指对相互间文化差异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建立多层次、制度化、正式及非正式沟通形式,是确保信息畅通、保障有效沟通的基础,也是确保跨国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成功的关键之一,同时也只有通过不断的沟通才能产生理解和信任,形成文化整合。
3.加强跨国企业文化培训。跨国企业文化培训是解决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当前很多企业偏重员工的纯技术培训,忽视了对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跨国企业文化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包括:认识和了解对方民族文化和母公司文化的;学习对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经营理念;开展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训练;进行语言沟通、风俗习惯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等。通过全面系统地讲授对方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法律制度等,提高员工对对方文化的认识和文化敏感性,引导员工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减少文化冲突以及提高文化冲突的解决能力。同时,跨国企业文化培训还包括培养和发展员工的观察能力和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使员工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理解和学习对方的文化。
4.营造学习型组织氛围。除培训外,鼓励员工自主学习,能够通过学习,深入体会文化的差异以及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只有员工获得了内生的自主学习的力量,员工才能真正从行动上有所改变。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团队学习机制,鼓励员工彼此交流学习心得,互相询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团队学习机制,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进一步鼓励员工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集中集体智慧,解决跨国企业文化冲突带来的问题。对于管理者来说,鼓励员工学习,当然更要自己带头学习,认真研究,上行下效,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
5.谋划跨国企业文化的融合。文化冲突的一般解决方法有三种:一是凌驾,即组织内的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而成为统治文化,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企业内部文化的一致,避免纷争,但从长远看来,由于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成员长期积压的反感,可能会导致最终更加严重的冲突。二是折衷,即不同文化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由于这种回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客观存在的冲突,实际上仍然潜藏着危机。三是融合,即不同的文化在承认、重视彼此差异的基础上,融合而形成全新的企业文化。这是一个较为复杂、困难和漫长的过程,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这又是必需的,只有建立一个有着共同价值观的强有力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的引导使每个员工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公司的战略和宗旨相结合,才能增强企业文化的跨国适应能力。通过这种文化的融合,将形成跨国企业文化的具有东道国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并逐步形成跨国公司的管理文化,最终建立起以公司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马晶梅: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策略研究[J].北方经贸,2006,(02)
篇4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影响
0 引言
在语言的交流当中,理解对方的语言不仅是对于文字本身的理解,也是对其内容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理解和梳理,语言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在英汉的翻译当中,要求译者能够掌握两种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进而减少文化差异、思维习惯等对译文产生的消极影响,利用其积极的影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目的是让另一个群体了解相关的知识,采用直译,还是意译,也要根据所要翻译的资料来定,文学作品尽量要采用意译,科技文献要采用直译,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尽量在不改变原作者的意思的前提下。符合受众群体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讲资料原汁原昧的翻译。
1 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近代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体系,构成了两大类型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也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及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 has his dog.(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 pictures(黄)、the blue―eye boy(红人)、green hand(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不欠债)等。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 you.”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在给英美人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 you.”如果回答“谢谢”,中国人往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成“It’s my duty.”就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不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义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 my pleasure.”(我很乐意。)或“Don’t mention it.”(没什么。)以上例子表明,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
2 价值观念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每一个社会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Value System),这套体系直接影响着人们思维的方式、交往的规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指令性的作用。
2.1 谦逊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不同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喜欢谦虚内敛。所以,在中国,人与人相处,习惯于卑己尊人。比如,在接受别人赞誉时,与西方人反应不同,总是说成“做得不够”或“没什么”,给人的感觉是受之有愧。同样,写文章的标题总爱用浅谈、略论、试论、浅析等。中国人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通常表现自谦或自贬,力图达到“自我”或“超我”的境界,这种贬抑自我的做法令英美人十分费解。按他们的习惯,听到别人赞扬时应表示感谢或赞同,这样既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对他们鉴赏力的尊重。鉴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语论文标题中的“初、浅、试”之类的谦辞,译成英语时可不译,以避免误解。相反,在论及有关对方的事情时,中国人总爱抬高对方,也是贬抑自我的一种方式。汉语中的敬辞很多,如“大名”应译成“your name”,若将“大名”译成“your great name”,英美人会认为那是讥讽或挖苦。
2.2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同
西方文化最重要的观念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其具体表现是自立精神(self-reliance)和自我实现(self-achievement)o翻译“American dream”实际上要对美国人不依赖世袭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个人奋斗的精神进行诠释。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孝”,是一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强调整体利益和顾全大局的文化。中国人崇尚“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而英美人信奉“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汉语说“闲人莫入”,首先着眼于他人,英语却说“The employees only”,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中国人非常注重等级观念,汉语通常以职务称呼人,如,李科长、张市长等。英语里除总统、教授、医生等为数不多的头衔称呼外,绝大多数人之间以名字相称。由于这种文化差异,“这是陈科长”一般不译成“This is section chief Chen”,而译成“This is Mr Chen,our section chief”。
3 地理环境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4 结语
中西方国家因各自受其地理环境及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语言文化特色。虽然中西方国家语言文化存在着差异,但这些差异都是客观形成的。当前,在全球经济形势下,中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只有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找出两种语言共同的精神本质,才能进一步促进两种文化、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在英汉翻译中,要首先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对英汉词语翻译、谚语、习语翻译、句子翻译的影响,才能为英汉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进一步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便达到英汉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摘 要】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掌握新文化的过程。大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既体现在他们对语言的口头表达上,也体现在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上。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渗透文化教育。文化差异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客观存在,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一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老问题,如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只过分强调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学生使用语言时必须符合语法,对交际语言的使用是否得体却极少关注。结果虽然有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学到不少语言知识,而且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实际效果不佳,这主要是语言使用不得体所造成的,我们并不否定准确的重要性。但应该指出,语法正确的话语并非都是得体的。
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用“听说法”和“语法——翻译法”,强调语言的共性,认为语言具有普通的表达力,在翻译中表现为“用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只是它们的形式各有不同。翻译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成了探讨不同语言之间在形式上的转换规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把同样的衣服摆放在不同的衣箱里,摆法不同罢了。因此语义——句法模式就成了主要的研究模式。在翻译研究中,一切与语言内部结构无关的因素也被排除在外,翻译的任务只是按语言规律去解码与编码,整个翻译过程被简单化、机械化和程式化了。在这里起作用的只是语言的规律性,在这种理性的支配下,以科学模式建立翻译学的构想也随之而来,但是这一构想随着解构主义大潮的到来幻灭了。
目前大学非英语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不强,而且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力度不够、内容单一、缺乏系统的计划。文化学习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凸显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新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即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也需要对语言使用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只有通过交际才能学好语言。与学习母语的过程相比,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往往是漫长的和十分痛苦的。学外语的最大障碍是缺少与目的语的接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缺少语言环境。在本国语言的强大母语氛围中学习一种在你周围世界中听不到、用不上的语言,其困难程度无异于在浴缸中学游泳。
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价值观念有延续性,具有潜在支配作用,但同时又因时代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使其价值标准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行为模式的变化,形成文化的时代性。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文化变迁中居重要地位。因此,脱离文化的背景,忽视目的语文化的民族特征,只会使学生将本国生活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上去,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事倍功半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面临的危机,中国文化也由于其经济的不发达而出现了“缺失”或“失语”现象。学外语,是出于交流的需要,目的是能够与外国人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了解、吸收他们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同时,学外语更要注重以我为主,要学会如何准确地用外语去介绍和传播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放弃民族特点与文化身份去学习外语是不可取的。
三 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
教师要提高文化教学的意识,才能通过教学影响学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文化教学,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文化。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要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把握目的地语文化的基本知识,注重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时在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上甚至表现出相反的倾向。比如,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著名例子就是所谓的中国人比较保守、性格内向,西方人善于交际、性格外向。产生这种社会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根寻源可以从奈达的所谓生态学乃至物质文化上找到原因。中国在地理环境上属于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几乎没有内海,辽阔的内陆远离海洋,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社会逐步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型社会,倾向于固守耕地、较少流动,整个民族特性趋向“保守”,表现出农业文明的稳定持重。西方则相反,欧洲大陆实际上被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等内海所分割,古希腊和古罗马属于海洋——商业文明,因而欧洲人适应于流动生活,并具备向外开拓的精神。加上在远古时期,欧洲有许多游牧民族,随处迁徒,造成了西方民族性格的流动性和外向性。这说明生态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极其深远。
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汉英写作的篇章结构上。英美人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中国人喜欢有所铺垫,然后再触及要点。学生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写英语作文时往往过于含蓄,入题慢。要写好英语文章,就得研究如何遵循英语文章的写作规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一方面要向学生分析、对比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性,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在写作时有所考虑;另一方面通过大量训练,锻炼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文化学习氛围。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不仅应该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风俗、价值观等文化知识,也要对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这种对多元文化的掌握会增加教师对文化教学的敏感性,从而调动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积极性。
3.提高学生文化学习意识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学习意识,除了要发挥他们自身主动认知的能力,还要加强外界的刺激,既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语言交际中体会到文化无处不在,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讲述文化故事、推荐文化读物、开展有文化体验的影视欣赏或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活动等。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文化交际的乐趣,才能提高文化学习的意识。
4.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大学英语的课时非常有限。因此,仅靠教师在课堂内传授有关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反映英美国家文化的书籍,以积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拓宽西方文化视野。另外可以举办中西文化比较讲座,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中西文化比较的选修课,以专题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毋庸质疑,但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任何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的文化教学模式,很多文化教学还只停留在随机的层面上。英语教师应该特别对文化教学中几个主要变量,即环境、教师、学习者、教学法、教材、测试等进行研究,通过大胆尝试和密切的配合,摸索出一套长期有效的、系统的文化教学模式,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融会贯通,通过文化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吉伟.大学日语课堂交际活动的设计与实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篇6
论文关键词:口译 文化差异 跨文化意识 培养
口译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之一。它是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准确、得体、流利地为听众说明讲话人的意思。但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口译不只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还是把一种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因此,口译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及流利的语言表达外,还应该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这样才能使源语与译语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相当,促使跨文化交际顺利实现。
一、口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他们各自所在的社会其经济制度、教育体制等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差异。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
1.中西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不同。英汉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的差异也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英语强调个体和逻辑,习惯于抽象思维和分析思维。汉语则强调整体和直觉,常运用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式的多样性。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上就存在显著的差别。因此口译者在做语言转换时,必须按译语语言的习惯进行调整、排列、组合,这样才能使译语自然,交际成功。…
在文化个性上.中国人崇尚群体价值观念。而西方人推崇个人价值;中国人性格内向、表达含蓄,而西方人性格直爽,表达直接。因此,在中国,个人主义是个贬义词,而在西方人心目中却代表个人奋斗、进取向上的精神。因为就其文化而言,个人价值至上和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是相冲突的。而西方人认为自己应该尽早独立,他们崇尚独立性和个人价值。如果在口译中忽略了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文化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2.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中的成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等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等为基础形成的,它们一般都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特色和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例如把“Talkofthedevil.andheissuretoappear.”译成“说曹操.曹操就到”似乎过于归化。因为“曹操”是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文化意象,可能会使听者产生错误的联想。所以不如直译为:“说到魔鬼,魔鬼就来。”汉语中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若译者注意到文化背景知识,只需译为:“Insummerkeepex.ercisesduirngthehottestdays;inwinterdothesamethingduringthecoldestweather.”
3.生活习俗的差异。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习俗。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会说:“干什么去?”“到哪里去?”这些并不是实质性的问候,只是一种表示关切亲昵的问候方式。然而,如果直译,英美人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了。他们会觉得你是在干涉他们的行动自由。在英美国家.向不熟悉的人或陌生人打听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是不得体的,但中国人却不这样认为,特别是年长者向年轻人问这样的问题.是对年轻人的关爱和体贴。
二、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口译是跨语言的交流活动,同时也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对于口译者而言,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是口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口译者具备这种意识就可以恰当把握翻译尺度而不受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在交际的过程中,这种意识会对译者的翻译予以启发和指导;在无具体交际事务时,它仍然能够对译者的学习和思考起引导作用。文化因素的考虑与否决定着翻译的准确性及翻译质量.而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也成为衡量一名优秀的口译者的重要准绳。
跨文化意识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能了解双方语言的文化内涵.更能充分考虑到交际需要,主动弥补说话人表达的失误或对其话语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帮助双方充分了解对方,建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譬如,在一次商务活动中,中方说了这样一句话“建立‘一条龙’服务中心,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审批业务”.议员译为“setupthe‘one—dragon’servicecentertoprovideacoordinatedprocessserviceforforeigninvestorsinobtaining叩·proval”。“一条龙”译成“onedragon”会令外方不知所云,因为,“龙”在西方表示邪恶的东西,在中国则表示“吉祥”,如不了解这一情况极易产生误解。再比如“望子成龙”绝不能翻译成“toexpectone’Ssonto becomeadragon”,而应该意译为“toexpectone’ssonbecomeanoutstandingperson”。
在口译过程中.发言人有时会根据情景讲一些笑话或开一些玩笑.以使气氛更加轻松活跃,但这往往使口译员措手不及。由于语言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有些笑话和玩笑,若直译会引起误解.若意译则失去了可笑之处。这种情况下只能牺牲形式而存其内容了。例如,一个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闭幕式上一位发言人风趣地说:“别人都说青岛远看一朵花,近看豆腐渣.而在我看来……”当时在场的中国代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口译员将其译为:“ManypeoplesaythatQingdaolooksbeautifulfrom afarbutfarfrom beautifulonceyou areinit.ButIbelieve…”听到这儿.外国代表则感到没什么好笑的。这里.形式和内容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豆腐渣”在中国人的文化中表示难看脏乱,而在外国人的联想中也许是有益健康、干净和美味的代名词。所以如果真的把豆腐渣译出来,反而会弄巧成拙。对于笑话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译员的理解能力。一个笑话可能会有好几层意思,如果理解能力不强,翻译得文不对题,不但起不到发笑的作用,反而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三、口译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作用,口译者要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口译过程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培养跨文化意识。
1.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语言能力是口译能力的核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口译者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也是克服口译中文化障碍的前提。口译者必须在获得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一些口译实际操作的技能与技巧。毫无疑问.培养口译技能与技巧和获得翻译理论知识离不开对源语与目的语的习得与掌握,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而这种对比分析离不开两种语言所分别根植的文化土壤。
2.坚持“文化融入”的原则。“文化融人”是在充分认识异文化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口译者具备“移情”的本领,即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带入对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跨文化沟通中,如果缺乏共鸣,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他人的价值观,缺乏共同的背景,缺乏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与我们所拥有的特定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导致沟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口译者要一直关注跨文化交际中异文化使用者及其现实的交际场景.注意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理解对方自然的情感反应。而且,口译者要提高对异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的敏感度.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来解释、评价异文化中他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另外,口译者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和交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观察分析问题.真正达到“移情”的目的。
3.增强文化底蕴。比如广泛地阅读英文原著、观看英文原声电影、收听英文广播、与外宾直接交流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这种集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动态于一体,并能让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互相之间有信息实时交换的先进手段,立体式、全方位、互动地感悟其语言与文化.以及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以提高文化敏感度,培养口译者充分的跨文化意识。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口译培训班开展异地或异域实际交流和采用其他学科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来积累口译实战经验。
篇7
关键词: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突;文化共生
随着我国近年来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兴起,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课堂文化。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问题。作为非本族语的外籍教师的课堂教学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
外籍教师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中国学生代表的中国文化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相遇和交流。我们发现,有的外籍教师课堂气氛活跃融洽,两种文化和谐相处;有的却死气沉沉,产生心理抵触甚至言语冲突,抱怨四起。因此,外籍教师课堂存在着文化冲突与共生的现象,但这些冲突与共生与中国教师课堂不完全相同,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些差别使它成为独特的文化景观,从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试图借助课堂文化理论和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分析和揭示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突与共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对教学管理的启迪,帮助外籍教师和中国学生做到“文化适应”,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文化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1]。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不仅表现在教材等要传授或要学习的文化内容上,而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课堂中师生围绕文化进行的活动中。因为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在活动中交汇,由于经历、环境、年龄、知识的不同,他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方式都有所差异或大相径庭,教师和学生之间可能会产生步调不一致或者不同程度的、形式为内隐的心理对抗或外显的摩擦、冲突。另一方面,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又绝不是不可融合的,更不是完全对立,他们在共同的教育目标引导下,遵循共同的教育行为,相互吸引和补充,达到和谐一致,朝共同的方向迈进。课堂文化的主体之间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生动活泼的互动营造了课堂“小气候”和师生情感交融,因此不同的文化可以调和,他们之间是能找到契合点,相互适应以致共生。
一、 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突
从课堂文化理论来说,外籍教师课堂与中国教师课堂具有共性,都存在社会规范文化与师生共享的非规范文化、教师化与学生非化等冲突。但外籍教师代表的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介入到中国环境下课堂教学中,因此与其他中国教师课堂的首要或最大区别就在于其两种文化的交锋和对话。我们可以说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突是中外文化差异引发的冲突和上文提到的各种冲突的叠加和揉合,他们共同作用于课堂教学的进程、气氛和效果。他们之间相互交织又相互影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事实证明,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后者退为次要因素,居于次要地位,而文化差异往往是引发课堂文化冲突的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跨文化交际失效和冲突占主要地位[2]。
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截然不同[3]。西方文化主张自我中心,独立意识很强,强调表现自己,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注重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西方文化主要从直接、实用角度认识人际间的交往,中国文化则注意人际间交往的社会意义;西方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中国人则拐弯抹角;西方人做事先制定“游戏规则”,坚持原则,中国人讲人情,顾“面子”等。两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极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从而引起了交际失败,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中国学生很多内向,矜持害羞,怕犯错误,别人说三道四,不愿意主动大胆表现自己,阐述观点。外籍教师提问题时,不敢主动举手回答,课堂活动很难开展,气氛也活跃不起来,师生之间缺乏生动、即时、有效的互动。有的外籍教师制定的所谓“规则”太过于西方化,不适用于中国学生;学生违反了“规则”,有的教师一律不毫不讲情面地“记录在案”作为考核的依据,学生有委屈难以申辩。这种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背离”和“文化专断”现象,都不利于调动各文化要素形成协同一致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变得如同手脚不协调一样。冲突可能不会马上爆发,但它潜伏在老师和学生心里,久而久之,逐渐变成心理抵触,最后可能由于其他外界因素作为导火索而爆发出来。
文化差异从主观上容易造成文化主体的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是一种对待异文化的态度,即一个群体(或国家)将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肯定自己的成就和价值,相信自己的优越性,认为自己群体(或国家)的文化是最好的、合理的,随时保护自己的文化不受侵害或侮辱,而否认、歧视、贬低异己文化的价值。研究表明,文化中心主义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4]。外籍教师有必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增强移情能力,充分理解文化的差异性,改变成见,消除偏见,以尊重的心态,欣赏的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中国文化,以积极合作的态度,才能跨越文化障碍。课堂中教师虽说只有一人,但他的地位或背景决定了他代表了一种强势文化,学生代表了相对弱势的文化。强势文化的心态应该是开放容忍的。现实中,有些外籍教师觉得中国很多地方不如意,老是看不惯。教学条件差,设备陈旧,不能满足要求;班级太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易管理;教学安排不是自己以往熟悉的;教材不适合自己的口味或兴趣;教学支持不熟悉或不方便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如果老师站在自己文化角度来看,不免心生怨气,失去教学兴趣。此外,教师的文化中心主义可能会表现在言语中,中国学生出于文化自尊,理所当然地抵触教师。
外籍教师不了解中国英语教学情况、学生水平和学习风格也可能引发课堂文化冲突。目前中国很大学英语教学很大程度是牵制于四六级考试,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也是为了过级,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他们关注能直接提高英语水平的教学内容,听说能力还没的到充分的重视。口语可对考试没有太大帮助,学生的期望与教师的教学错位,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的积极性就会遭到挫折,文化冲突在所难免。其次,在学习风格上,中国学生喜欢并习惯了系统地接受知识,中国教师的授课很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连贯。调查表明,外籍教师课堂教学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学生不知道究竟学什么,该朝什么方向努力,这常给中国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困惑。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适合中国学生引发课堂文化冲突。根据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习得者通过理解含有i+1的语言而从阶段i(习得者的当前水平)迁移到阶段i+1(在某种自然次序上紧邻i的阶段)[5]。如果外籍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的是可理解、有意义的输入,那么外籍教师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进程产生了积极作用的。由于外籍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的期望过高,教学内容难度过大,要求过严,也就是说,从i到i+1的阶梯太长,学生够不着,以至于失去学习信心和对口语课的兴趣。而有的期望过低,内容太简单,就是说从i到i+1的阶梯太短,毫不费力就达到了,没有构成挑战,激发不起好奇心和动力。有的课堂只有枯燥的学习活动,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课内活动的单调和枯燥与课外活动的生动、鲜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学习活动中主要从事的是一种理性活动,缺乏情绪体验和情感的渗透,从而使课堂变得机械和呆板。这样一来,师生双方都可能失去兴趣,可能变成教师唱独角戏,不能构成有效沟通。
二、 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共生
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共生是课堂环境中跨文化交际的述求, 跨文化交际中体现的“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思想正是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共生的基础和可能,也就是说,外籍教师课堂不因文化差异而必然冲突,是一个关于文化的教学文化形式问题[6]。课堂教学形式是应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和谐一致的,即也应是一种与之相称的文化形式,也就是说传播文化的方法和手段也应是科学和文明的,这样才能让文化成为文化,才能让学生喜爱这种文化而不是走向其反面。找到了课堂冲突结症所在,就可对症下药,即加强外籍教师和学生的培训。
跨文化培训的目的是增强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的态度,消除因文化背景差异形成的理解、沟通上的冲突,学会适应对方和欣赏对方。内容可以包括本地文化特征、本地人的交际方式等,这是外籍教师融入当地文化、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步骤和基本框架。涉及文化差异的,一定要耐心解释,绝不交待了事,而要解释规章制度的目的、必要性,要让外籍教师理解。教学方面的培训更是不可缺,教学设备使用方法、程序、教学管理制度、学生英语水平、学生期望、学习风格等都必须一一解释。要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辅导,适时主动或针对不适应问题进行研讨、意见交换,这要求管理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应对。比如在教学内容方面,调查显示,学生最希望外籍教师讲授英美民俗等内容,对异文化的强烈好奇心,使得师生有了共同语言,同时赋予师生之间、两种文化之间对话的契合点。外籍教师完全可以以多种形式比如录像、图片、现场表演等直观地展示,学生在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视域,两种文化是能融合和谐的。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参考文献:
[1]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56-58.
[2]刘晓明.论外籍教师教学中的文化障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6-18.
[3]兰英.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 海峡科学,2006,4:69-71.
[4]贾玉章.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1.
篇8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识教育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不断开放,使得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频繁。无论是文化交流、商务合作,还是民间往来,我们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文化问题:不同的习俗、不同的行为标准、不同的语言、不同价值观、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禁忌等等都会成为我们与外界交往的障碍。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当今社会,学会如何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如何了解他们的文化,是保障交流、合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在现今时代,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人打交道,如果不具备充分的跨文化知识、不具备灵活的跨文化交际技巧,就很难进行人际间的交流,也很难进行国际间的经济贸易交流。因此,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1.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2I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我国经济也逐步纳人世界经济的轨道。随着各种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扩大,我国外语教育不断面临新的挑战,2l世纪需要既能熟练地使用外语,又熟知外国文化的各种人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外语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改革我国外语教学的需要。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语言能力,也能通过各种考试,但却不能灵活有效地使用英语。我们的学生花了十几年的工夫学习英语,到头来却不能正确地进行交际,这是明显的事倍功半。众所周知,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部分,语言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以及外语的第二课堂里全面体现出来。
鉴于此,经过修订的我国初中、高中及大学的英语教学大纲都对了解文化差异、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跨文化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换言之,学习外语不仅包括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两者缺一不可。
二、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的汉语译名,它指本族语言者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流。由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英语学习也就自然地要涉及到不同的文化之问的交际,这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因而至今并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泛泛而言,它是一种交际能力,包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包容的能力与意识,以及能够妥善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微妙差异与矛盾的能力。在国外,跨文化交际能力被归纳为意识(Awareness)、动机(Motivation)、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1)。
具体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语言能力,指较好地掌握母语和外语的语言知识的能力,如语音、语法和词汇。二是知识结构,指常识性的知识。三是策略能力,指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在各种交际场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技能应对和修复交流。四是使用能力,指适时地使用各种语言形式的能力。五是行为能力,指一个人运用外语与异域文化的人交流时所表现出合适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在真实的语境中,交流失败并非源于发音错误或语法错误,而是由于我们缺乏文化知识,不能从客观的角度看待目的语文化,即我们缺乏社会文化能力,而这正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核心要素。
三、跨文化交际失误与文化差异
先请看一个案例:“秘书门”事件。
2006年4月7日晚,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瑞贝卡已经下班。陆试图联系后者未果。数小时后,陆纯初还是难抑怒火,于是在凌晨1时13分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瑞贝卡发了一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
陆纯初在这封用英文写就的邮件中说,“我曾告诉过你,想东西、做事情不要想当然!结果今天晚上你就把我锁在门外,我要取的东西都还在办公室里。问题在于你自以为是地认为我随身带了钥匙。从现在起,无论是午餐时段还是晚上下班后,你要跟你服务的每一名经理都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明白了?”(事实上,英文原信的口气比上述译文要激烈得多)。陆在发送这封邮件的时候,同时传给了公司几位高管。
两天后,瑞贝卡在邮件中回复说,“首先,我做这件事是完全正确的,我锁门是从安全角度上考虑的,如果一旦丢了东西,我无法承担这个责任。其次,你有钥匙,你自己忘了带,还要说别人不对。造成这件事的主要原因都是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第三,你无权干涉和控制我的私人叫‘间,我一天就8小时工作时问,请你记住中午和晚上下班的时间都是我的私人时间。第四,从到EMC的第一天到现在为止,我工作尽职尽责,也加过很多次的班,我也没有任何怨言,但是如果你们要求我加班是为了工作以外的事情,我无法做到。第五,虽然咱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也请你注重一下你说话的语气,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貌问题。第六,我要在这强调一下,我并没有猜想或者假定什么,因为我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必要。”
本来,这封咄咄逼人的回信已经够令人吃惊了,但是瑞贝卡选择了更加过火的做法。她回信的对象选择了“EMC(北京)、EMC(成都)、EMC(广州)、EMC(上海)”。这样一来,EMC中国公司的所有人都收到了这封邮件。其邮件被数千人转发。从邮件的转发过程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顺序:EMC-*Micros.ft-"MIC---HP--*SAMSUNG-~Honeywell--Thomson--..Motorola--,Nokia--,GE……这些大名鼎鼎的外企大多为IT或电子类相关企业。
这个在网上炒得火热的案例是一个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很好案例,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不同的行为结果,进而造成了文化冲突。如果冲突双方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及行事方式,就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采取较为温和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学好一门外语并不表明一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因为语言只不过是文化的载体,只有通过跨文化教育才能使得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人利用语吉‘这个工具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然而当前的外语教学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出现交际不妥、交际失败等情况。
例如,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我们许多单位的人员都会有机会参加国际会议出国访问、留学等。但一些人在需要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场合,由于不知如何得体地参与对话,或是不知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常常会采取消极的策略,被动地成为聆听者,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与外国人的正常交流。所以在有中国人在场时,有时会很安静,有时甚至会出现冷场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源于中国人与外国人对礼貌和沉默的不同理解。中国人认为在交谈中打断别人不礼貌,故不轻易插话。中国有“沉默是金”的说法,他们会谨言慎行,特别是在外人面前。这也给外国人造成一种误解,认为中国人对他们谈论的问题不感兴趣或不同意他们的看法。结果失去了宝贵的交流机会。在有些场合,有的人虽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他们在交际时仍沿用中国式的思维和文化习惯。语音、语法、词汇均正确,但行为准则是自己国度的,结果会造成交际不妥。如作者曾教过的一个研究生向我讲述过他的亲身经历:他们所属的社团邀请一位外教做一次专题讲座,外教是一位美国老太太,讲座结束后已是近晚上九点,这名学生送老太太回住处,就自然而然地搀扶起老太太,并不断提醒她注意脚下。结果老太太很不高兴,甩开他的手,问道:“AmItooold?”这名学生感到很不解,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人之常情,为什么美国人就不领情呢?显然,这是由于文化、价值观、习俗等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使得双方都受到了伤害。美国人向来以独立自居,老年人也不愿意依赖别人,不愿意成为别人的负担。在自己体力尚可时而受到别人的帮助就会认为自己衰老了,不中用了,自尊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不喜欢用old的原因。
以上虽然只是个案,但却反映出我们外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许多人认为学英语就是学语法和词汇。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过多地专注于语法与词汇的教学,培养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当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也能通过各种考试。但是,他们的学习较被动,在英语使用上基本是“聋哑”型,很难进行口头交流。第二个问题是在传统英语教育方法下,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亦受其汉语习惯的影响,按部就班,由音标到单词,到句子结构分析.循规蹈矩。这种学习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观能动性,造成语言学习和应用分离,学生往往掌握了整套的语法系统,有成千上万的词汇储存在记忆里,有标准的发音,可就是听不明白,说的是不地道的英语,读的速度慢,写的是汉语式的英语,看不懂原汁原味的文章,语言应用能力差。第三个问题是“文化缺失”。我们在教学中缺乏对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的教学,结果带来学生语言应用上的文化错误。“文化错误”是指在语言交流中所表现出的不适当的语言或行为。这主要表现在: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不恰当的言语或行为;不符合外国的习俗、传统的错误;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发生的冲突;对外来文化的成见,交际策略错误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就是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脱钩造成的。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奈达(Nida)认为我们使用的每个语言形式都是具有意义的,它们所传达的意义不尽相同,因为它们与文化相关,而文化要比语言要意义广泛得多。我们不可能在使用一种语言时而不考虑它的文化意义。所以JenneyThomas说:我们说话时犯语法错误,人们会说我们说得不好;但我们说话时不讲策略或不得当,人们就会说我们行为不当。可见文化知识对语言运用的重要性。所以,为了成功地交际,说话者除了要有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听说能力之外,还需要能正确判断交际场合、交际目的,了解和掌握对方的文化背景,才能使用合适的语言进行交际。 四、如何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
英语教学通常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学习者获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法,以此为工具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学术书籍,并能用英文撰写文章、论文、学术报告等,也就是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娱乐等建立一个牢固的语言基础。第二个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去掉语言障碍,去了解异域文化,提高交际能力,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异同,即培养学习者有效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跨文化教育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文化知识信息的教育和文化交际信息的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学习者就会误解语言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进而产生语用错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样一种社会文化环境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就继承了他们共同的文化,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知道如何去根据不同的场合恰当地表达自己,即使他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地理、人文等知之甚少。而我们作为英语学习者,用第二语言——英语去交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我们母语的影响和限制,即使我们对他国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足够的了解,也不会轻易地运用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我们的文化已植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是很难根除掉的。所以,在知识与行为、应该做的与实际做的之间常常会有很大的距离。正因在文化因素的影响下,语用原则的表现形式、实现方式和判断标准在不同的文化中有较大差异,因此,当与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若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常常会出现语用失误,导致交际中断。甚至交际失败。为了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性而导致的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意识。可用文化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头脑中形成文化差异的意识,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障碍。教师在教学中文化对比应以差异和冲突为重点,着眼于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如对比中西方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产生不同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对比英语国家的人们与中国人对称赞的不同反应;对比英汉在称谓上的不同;对比英汉招呼语及禁忌语的不同;对比英汉词汇的文化负载意义的差异;对比英汉交际策略与方式的差异等等,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与我国的风俗习惯的异同,从而能比较好地掌握交际要领,避免尴尬或冲突的出现。
2.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让文化教学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英语教师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要更多的了解,不断学习,注意积累与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特别是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要大量阅读,要有敏锐的意识,平时对于英语国家发生的事件注意观察,涉及到文化差异的内容就加人到讲课中去,使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觉得有实用性。在备课时,要善于识别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并在教学过程中就语言教材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随时进行介绍,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规约。在课堂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人与文化有关的活动,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信息,又学到文化交际信息。
3.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对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了解。阅读资料可以是报纸、杂志、小说等纸质资料,也可以是电影、录像、互联网等非纸质资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想获得英语文化知识,广泛阅读,不断积累是最佳途径。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不断扩大视野,对英语语言和文化可以形成比较成熟而全面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手段如电影、电视、幻灯、多媒体等直观教具,介绍西方文化,如英语国家的节日、典礼、活动等,让学生体会英美社会丰富的文化材料。大量阅读使学生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意识中已经具备了文化差异的认识,从而为有效避免交际中的文化干扰,增强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4.激励学生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加强语言实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交际,只有通过广泛的语言交流和实践才能准确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使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充分结合形成完整的交际能力。学生可以参加英语诗歌背诵、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剧表演、观看英语新闻、收听BBC和VOA节目等。也可以多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接触交流,通过这种轻松的人际交往,学生更容易捕捉到真实语境下的文化信息,更易于模仿和学习,而这不是课堂上所能学到的。
5.应用综合技能,提出可操作的能解决跨文化语境中实际问题的方案。其目的不是发现问题,也不是分析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化差异,而是利用文化差异作为资源,解决跨文化语境中的实际问题。综合技能包括:全球思维、文化适应、知识、沟通实践。全球思维(globalmentality)包括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维,是四个组成部分的基础,在拓宽交际者全球思维,避免民族中心论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文化适应(culturaladaptation)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有助于交际者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可以调整其心理行为;知识部分(knowledge)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包括一般文化与具体文化两方面,如价值观、文化习俗、社会背景、宗教等;交际实践(communicationmanagement)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策略能力,是取得所期望结果的实践过程。
6.在教法上,采取以任务为中心的方法,通过思考与讨论,既理解了课文内容,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从跨文化背景知识导人人手,分析词汇的文化内涵,模仿情景练习,进行实例分析等都可达到跨文化角度的目的。
五、结语
篇9
作为一部独立制作的小成本电影,《轻轻摇晃》剧本结构相对简单,整部电影中出场的人物只有五个人,而真正牵动剧情本身,表达影片主题的角色只有两个:珍和理查德。然而在剧本紧张的安排下,全剧人物间的暗涌不断,这种冲突是基于东西方文化共同视域下的产物,同时也来自于影片所表达的深层主题――爱。郑佩佩所饰演的珍是一个来自柬埔寨的华侨移民,不谙英文的她一直依靠儿子凯充当眼睛和耳朵,然而她并不知道凯的性取向,甚至长期以为凯和同居的英国人理查德只是“室友”。当凯因为一场车祸意外去世后,无助的珍唯有开始接触理查德,从而开始翻阅儿子生前不为人知的画面。一老一少将共同面对失去挚爱的生活――哪怕他们无法以言语沟通。
一、以布景道具所叙说的情愫
影片的主要拍摄场景有两处,一处为珍所居住的疗养院,一处为理查德和凯所同居的别墅。两栋房子作为布景陈设为故事埋下了大量的伏笔。珍所居住的疗养院,是儿子凯为珍所挑选的,虽然条件优越,但是不懂英文的珍在这里生活得十分孤独,每次最为愉悦的时光就是儿子来看她。从珍所居住的疗养院布景来看,珍的身份显得格格不入。珍的房间贴着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碎花壁纸,铺着花纹复杂的地毯,华丽但也昏暗陈旧,窗帘也厚得能够遮住阳光,在影片中,这是一个死寂和昏暗的世界。导演在拍摄珍孤独地坐在房间的细节时,常常运用暖光来反衬珍内心的孤独。伴随着经典英国风格壁纸的还有略微夸张的西方拱柱,在养老院公共区域不停播放的古典交响乐。这是一个充满着西方文化和西方符号的世界,也是珍所不熟悉的文化所构建的世界。相比较下,珍一个人在房间时,独自欣赏的是逸敏所演唱的《摇摇摆摆》,由此可见西方文化对珍生活的侵入以及珍生活的不适应。
布景中西方特质的凸显,再转到珍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排斥,无疑是有趣的反讽。珍在影片中多次表示,自己不喜欢疗养院,因为“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不习惯这里的环境”,希望凯可以把她接走。珍的不适应一方面来自和传统东方生活方式完全背离的西方生活,一方面也来自于文化隔阂所带来的压力。在疗养院的西方文化下她显然是弱势的,然而,在转到和理查德真正所代表的西方意识的时候,她又是强势的,其所代表的是一种基于母性和乡情引导下的文化认知。
理查德和凯同住在一栋别墅,这栋独栋洋房由理查德自己设计和布置。在房间装饰上较为随意和凌乱,但是也更多地具备了“家”的气息。一定程度上,这也是理查德为凯和珍准备的家。电影结尾处,电影镜头跟随珍的视角进入了理查德的家。从珍初进门对饭桌、楼梯扶手、柜子等的抚摸,再到真正走进凯原来所居住的卧室,正视凯曾经的生活印记,到最终珍对理查德的接纳,对理查德和凯的感情的逐渐理解,对理查德为自己的生活所做的努力的感激。情感表达借助于理查德的房子完成,房子进一步成为两人过往记忆的连接点,也同时成为东方和西方文化之间互相连接的具体意象。在车祸前凯的和母亲同住的愿望,最终在凯车祸离世后阴差阳错地完成,如同“家”一样的房子同时也象征着两人在悲伤之后逐渐走出阴影,开始面对新的生活,也同样暗示了珍和理查德未来的无限可能。
二、语言隔阂下的文化差异与情感理解
影片中的珍不会英语,导致珍在英国生活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而珍不会英语这样的障碍设置也形成了该片最初的戏剧张力。跟随电影的视角,观众会逐渐发现,只能够依赖儿子的珍并非学不会英语,相反,珍作为一个柬埔寨华侨,本身就会六种语言,不会英语只是因为她不愿意学。珍对西方常常是持有负面态度的。她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和母亲住在一起,也不欣赏西方人对家庭的看法。在语言隔阂环境下的珍所投射的是东方对西方世界的传统刻板印象――一个荒唐的、颠倒的世界。
导演甚至还安排了和珍同住一个疗养院的英国人亚伦作为对比,阐释这种西方视域之下的东方文化差异。亚伦作为一个同样被子女送到疗养院的老人,和珍一样没有人去看望他。不久两人就成为好友。由于语言不通,珍和亚伦相处融洽,甚至不用借助语言,就能够沟通情感。理查德希望两位老人能够更好地交流做伴,请来翻译女孩为两人翻译,反而造成了两人间的误会和口角。其中最能够体现文化差异的地方在于珍对亚伦被送来疗养院的理由的不解。珍问亚伦来到疗养院的原因。亚伦坦言因为自己和儿子关系不好,不愿意和儿子待在一起,所以自己来了疗养院。珍进一步追问:“你是他亲生父亲,他是你亲儿子吗?”将这种惶惑不解推向,对待子女的看法是本片中东西方文化差异最为明显的体现。
在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笼罩下,父母和子女既是亲密的又是疏离的,每个人只需要对自己负责。而在东方文化视域之下,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则“血浓于水”,子女对父母不只是赡养,而且还是尽“孝”。两种文化冲击表现在戏剧对白的夸张反问,既凸显了珍对西方文化理解的困难,也同样体现了在东西方巨大差异的文化背景下的两个老人所遭遇的共同难题。两人之前没有语言却能够达成理解的默契是同病相怜,那么这里的尖锐问答则变成了针对双方文化基底下的一种质询和疑惑,也成为影片表达文化差异的主要手段。
影片中凯成为珍和理查德之间较劲的着力点,凯出身于传统东方家庭,成长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之下,一定程度上,凯也代表着东方和西方之间的藩篱和差异。珍和理查德之间在交流接触中,多次因为语言、文化等因素产生的误解和不信任,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各自所习惯的文化背景。在异国他乡不懂英语、身处弱势的珍,对待理查德的防备与其说是不信任理查德,不妨说是对整个西方世界的怀疑。珍作为二代移民,在早年就经历过文化休克,柬埔寨的经历,似乎让珍更愿意从家庭中汲取社会支持。而英国社会强势的文化特征打破了珍想要“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家庭理想。影片中大量镜头平铺直述地描写了西方视角中对珍的“观看”,一种夹杂于好奇和鄙夷之间尴尬的欣赏。导演也给影片角色提供了解决之道――通过爱来达到和解,在一种感性的氛围之下获得情感体验的平衡,完成对双方情感的理解。影片结尾处,知晓了一切的珍和理查德相拥伴随着逸敏的《摇摇摆摆》摇晃起舞,在双方眼中,对方似乎都变成了凯。这种象征性的替换似乎也在暗示观众,珍和理查德之间形成了超越于血缘之间的亲情关系。
三、后殖民主义理论下的影片探究
赛义德对后殖民主义的定义宽泛而复杂,在很长时间内,赛义德认为西方凭借其西方视野,对东方文化的赏玩和贬低,对西方文化妄自尊大的提倡和宣扬就是文化霸权的一种象征,也是后殖民主义在文化上的显著特色。赛义德强调文化无高低,西方虽然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却并不能够说明其他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低劣。但由于西方文化群体将自身放置于文化主体的态度导致了西方中的东方的变异和变形。这种变异也正是后殖民主义的特征表现所在。
在《轻轻摇晃》中,导演似乎选择了更为轻松的方式来表达和点破赛义德所陈述的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隔阂和差异。影片利用了大量的物品象征、对白暗示来表达西方和东方之间的相互误读。
珍和亚伦在遇到翻译女孩之前,虽然语言不通却能够很好地交流,但却能够达成默契。珍这样和儿子介绍亚伦:“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他很英俊,虽然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却很尊重我,还送花给我。在他眼里我是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东方美女。”直到镜头转向亚伦,观众才不自觉地发现,亚伦和珍一样,也是一个居住在疗养院的孤独的老人。观众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被导演引导于文化理解差异的关注中了。
在珍眼中,亚伦的形象随着翻译女孩的介入一步一步地被破坏。亚伦虽然英俊,在年轻时却是个不负责任的浪荡子。亚伦主动送花只是因为两人还不熟悉,只是客套的问候。亚伦虽然一直叫珍“东方玫瑰”,但是亚伦在称呼别的女性的时候也叫得很亲热。
篇10
摘要: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纪,各国的集团开始慢慢地形成互助互利的相互紧密的关系。其中在这些关系中,文化,经济地位尤为突出,从而也显得语言的重要性。翻译工作也将成为一项大工程,做好翻译工作已是迫不及待……
---引言
在英汉互译中,由于地域文化不同的影响,常常会译不达意导致文化语言误差。其中语感与语言和文化是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本文首先从语感方面出发,阐述语感的重要性;然后再进一步说明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性;再而从不同文化方面阐明导致翻译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和我的看法。
一.语感的重要性
提到“语感”,许多人都会想到:那是一种对语言的感觉,是大脑迅速的反应。其实语感按其定义为:“语感是一种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文字的能力,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浓缩。就像我们做题时,一旦理解其语感,思路也就形成了,思维在突然间提升,这样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语感派”代表洪振学先生的报告会于2007年4月24落下帷幕。会上他郑重地阐述了语感的重要性。除外《新概念》也揭示了“语感”重要性的面纱……
由此可见,“语感”对教学中语言的理解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敏锐的语感对我们学习各种语言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会使我们的翻译工作事半功倍。
二.翻译中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传道的重要工具。自人类开始使用语言至今,语言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共享,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语言。
除外语言又是被用来记录一个民族的变化的工具。因此,国内外许多研究语言和文化的专家都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说,语言和文化又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是以特定文化为背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会在其语言中得到体现,作为这种语言的学习者我们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对于我们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极为必要。因此研究语言对我们研究,交流及翻译英汉语言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交流与翻译
文化,经济,政治是关系到全球发展的三大要素。其中文化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随之语言,交流,翻译也相应变得重要。做好交流翻译是学习语言提高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由于各国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在翻译,交流之中自然有其特别之处。例如:I''''dliketoknowwhenhewillbehere(我想知道他什么时候到这儿)。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各种不同的说法,便于我们日后的交流。现在推行的英语口语就是为提高演说能力,这样使我们更好地融入世界。但在交流中我们时不时的遇到很多问题,这都是由于各地文化的差异所导致我们对语言的认识的误差。例如:短语abridalshower表面可以理解为“新娘沐浴”,但了解西方背景文化的人就知道它是指apartygivenbyabride’sfriendsatwhichtheygivehersuitablegifts,意即为新娘举行的送礼派队。要想了解这种差异那就要看以下的分析。
四.文化的差异带来语言的障碍
人类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地域的差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都会导致人们对认识和沟通带来一定的障碍。
(1).历史地理条件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无论是从历史传统还是从近代生活来看,中国与英美的文化都有较大的差异,现在中国加速发展可是说是拉近了与西方的距离。但是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除外由于英国地理位置靠近海,英国民族过着航海的生活,经常与海打交道,还有海上霸主之称。所以英语中带有大量关于航海的词语或航海的说法,而长期生活在大陆的中国很难找到相应的词语,因而对中国人来说理解起来相当吃力。例如:ableseaman(“一级水手”而不是“能干的水手”);give(sb.orsth.)awideberth(“让出一条宽宽的水域”,指“远远地躲开”,而不是“让其自有发挥”);belefthighanddry(“船高高地搁浅在沙滩上”,指“陷于困境”,而不是“高高在上”)。反之,由于汉语有许多关于山川,四季等方面的词语,在英语也很难找到相适应的词。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为诗,完全可以译为:Thehillsandstreamshavenoend,thereseemstobenoroadbeyond;Butdimwithwillows,brightwithflowers,anothervillageappears.但在一般杂文中,恐怕还是直接译出其涵义为好;一种可能的译法是:Onehasasuddenglimpseofhopeinthemidstofdespair。还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Aday''''sseparationseemsaslongasthreeyears(一般不用threeautumns).而在一般行文中往往干脆译为:misssb.verymuch。这种差异导致我们不能正确的理解语言要表达的意思。
(2)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进程对翻译的影响:
英国一百多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其语言有较大的影响。除外,随着全球一体化。有些词语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被我们所了解和采用,如whitecollar(“白领”),CEO(首席执行官)等。但是,仍有一些反映这种生活的英语词语不被我们所理解。这或是因汉语一时还没有适当的对应词(如executives指高层管理人员,译为“总经理”、“董事”,还是什么?Individualism应译为“个人主义”?还是“个体主义”?),或因为我们对西方生活方式仍然了解不够,或因为这些词语容易与传统的意义混淆,往往会构成英译汉中的问题。还有一些WilliamFerraro,ofFerraro&Smith,livedinagreathouseinMontaguSquare.(用主要合伙人的姓如Ferraro&Smith做公司名字的英语习惯,在汉语中仍不常见:法拉罗•斯密斯公司的威廉•法拉罗住在蒙塔古广场的一栋大房子里。)这种文化的不同使得真确翻译语言更为困难。
(3).中国长期的文化沉淀导致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有着很长历史文化的国家。自古就有农耕文化的传统,汉语中Peopleregardfoodastheirprimarywant或Foodisthefirstnecessityofman)的传统,产生与此有关的大量习语。这些在英语中比较罕见,必须按照它们的实际涵义和上下文翻译。如见面时先问,“吃了没有?”(按岛国的传统,英语习惯多为谈论天气)只可译为Howdoyoudo或Hello。还有些“吃饱了撑的”(berestlessfromovereating–havesomuchsurplusenergyastodosth.senseless)、“吃不了,兜着走”(getmorethanonebargainedfor;landoneselfinserioustrouble;beleftholdingthebag)、“吃大锅饭”(eatfromthesamebigpot–getthesamepaywhetheroneworkshardordoesnotworkatall;practiseegalitarianismregardlessofwork)等等这些不同的文化习惯使得我们在与不同语言的人们有着很大的隔膜。
(4)宗教与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指由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道教中"玉帝",佛教中"佛祖""菩萨",神话中的"老天爷""龙王"等,而这些概念在欧美人的脑海里是不存在的,他们信仰基督教,希腊神话与《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泉。他们的心目中只有God(上帝),表示痛苦、悲哀或愤怒时,就说God!或MyGod。祝福时会说Godblessyou.表示,惊讶时就说Godblessme.关于这方面的习语还有Godforbid!(苍天不容),Godforfend(绝无此事)。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以及HethatservesGodformoneywillservethedevilforbetterwages.(为金钱侍奉上帝的人,为了更多的报酬也会给魔鬼卖力)等等。这些习语都生动地反映了God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样深受佛教、道教等影响的中国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也无处不在地感受到本族宗教这方面的影响,当他们表示痛苦、悲哀、绝望时会说"哦,天啦!老天爷呀!",当他们发誓时会说"老天作证",当说某人软弱、无能时,就说"他是个阿弥陀佛的人",当他们表示祈祷或感谢时就说"阿弥陀佛",当他们表示愤怒时就说"的见鬼"。所以说,中西文化的文化差异从而导致我们对翻译产生一些误解。这是我们交流,学习上的障碍,为此我们要克服它。我们克服差异学好翻译的一些措施:
(4)翻译中的一些技巧和措施: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与多种知识,它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王佐良先生说:“翻译里最大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理解"针对汉英方面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可以采用一下几种方式:
(1).直译法:所谓直译法即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语言的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的一种翻译方法。例如:所以李纨虽青春丧偶,但处于膏粱锦绣当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曹雪芹5红楼梦66)Sothisyoungwidowlivinginthelapofluxurywasnobetteroffthanwitheredwoodorcoldashes,Takingnointerestintheoutsideworld,,以上的翻译采用了直译法,既保存了原语的形象,又准确地传达了原意,不会引起读者的错误联想
(2).意译法: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例如:运涛好久不来信了,一家子盼了星星盼月亮"(梁斌5红旗谱6)
FormanymonthsnoletterfromYuntao,tillhiswholefamilyworriedoverhimdayandnight。“盼了星星盼月亮”只是通俗生动地表达“日夜盼望”,所以这里采用意译的方法"
(3).直译和意译兼用:在采用直译以保留原文意义的同时,又兼用意译,有时略作适当补充,使译文能更加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例如:王冕一路风餐露宿九十里大站,七十里小站,一径来到山东济南府地方"(吴敬梓(5)儒林外史6)Bravingthewindanddew,WangMiantraveleddayafterdaypastlargepostingstationsandsmalltillhecametothecityofJinan汉语“风餐露宿”中的“风”和“露”分别直译为wind和dew,而“餐”和“宿”则不能直译,只好根据其含义意译为braving。
(4).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差异特别大时,用直译无法使译文传达信息,译者就要仔细在译文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作出各种必要的转换,进行意译。
1)不同的文化的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诸多不同,为使原文能够保持原文的意义,应做相应的等值转换。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打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习语,如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allat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式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式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
2)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各不相同的,在不同语言的互译中,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习惯。玉兔”这一商标在英国译成”“MoonRabbit''''''''而不泽成“JadeRabbit”。原因在于:“玉免”乃我国神话中陪伴吴刚生活在月宫挂花树下的兔子,因此,它又成为月的代称。将它译成MoonRabbit体现了我国方老文化的风来,读英文不易产生异解,不会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进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dogwillnotlearnnew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asa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五.我的看法与翻译:
导致翻译差异的原因有许多,我认为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善,首先要找出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是因为不懂西方的个别词语还是不懂他们的特殊表达。然后就是多交流,多与外国人交流,渗透他们的文化,还要学会对方的生活方式和一些背景下的表达,如果可以,中外应该多加强交流,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文化上。加快全球化,一体化,融入百家思想。中国要加快步伐,拉近中西的距离。
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也是不可避免和更改的;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势在必行。因此,就这一点而言,首先应摆正态度,各民族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应该本着的精神,学会尊重、认识和接纳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将与本民族思维模式不同的其他思维模式视为异端;在与他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对比中,要善于认识到自身思维模式的缺点和他民族思维模式的优点,善于取长补短。
针对语言方面的差异,译者应不断加强对所译语言的敏感性,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各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要培养自己养成一种规律性阅读所译语言所写的各种文本的习惯,及时了解所译语言的各种发展动态。
为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中的文化交流障碍,译者就要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成为精通双语言的人,更要成为精通“双文化”的人,要善于识别待译作品中的文化术语和其中隐含的文化内涵,不断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同时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比如碰到原文中出现文化缺省而译文读者又不可能根据上下文感知到的情况时,译者就要在译作时善于抓住缺省的文化信息,并采用适当的手段将其补充完整,以避免造成文化信息传递失误的后果。另外,译作过程中,对待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要客观公正。再者,译者还要认识到文化具有兼容性;正是因为文化的这种兼容性,各国之间的个个层面的交流才可能继续;译者的工作就是不断促进文化的这种兼容。
最后,要在翻译过程中视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要认识到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处理翻译的手段,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异化强调“保留源语文化”以丰富目的语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从而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归化强调“交际第一”,译者不仅要设法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从而避免因文化冲突而造成的各种形式的误解。从上述可以看出,二者都强调翻译的交际性,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侧重点不同罢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要始终记住一个大前提: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
要善于将二者结合。如翻译“东施效颦”可采用音译加直译/异化翻译出其字面意思,意译/归化注释法对其字面翻译进行补充。这样既达到了信息交流,也达到了文化交流。
六.结语: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其核心问题是“异化”还是“归化”。从“文化传真”的目标来看,译文应是越“异化”越好;然而为了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又不得不容许一定程度的“归化”。这就要求译者既要对原语能尽窥其妙,又要对译语能运用自如,做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尤金•奈达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可见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加强对语感的培养,还有加强交流是做好翻译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文献:
1.文教资料;2005年27期。
2.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年01期。
5.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6
- 上一篇:集成电路的认识
- 下一篇:财务管理通俗易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