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产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产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渔业产业分析

篇1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运用偏离份额模型,以全国为参考大区,分析了1993-2012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的份额分量N、竞争力偏离分量P、结构偏离分量D。研究结果表明,蓝区海洋渔业仍处于结构演进的“一、二、三”起步阶段: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但其中海洋捕捞所占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产业比重逐步提高,但产业内部结构存在调整空间;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缺乏竞争力。根据上述问题,建议通过坚持“以养为主”方针,优化海洋捕捞生产结构,加快发展水产品后续深度加工工业,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最终实现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 :偏离份额模型;产业结构演进;海洋渔业

1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综述

1.1海洋产业结构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主要对海洋产业进行了分类,探讨研究了海洋渔业、海洋矿砂业、滨海旅游业等具体海洋产业的发展[1]。对捕鲸业与海洋生态旅游业、国际贸易、海洋捕捞等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对海洋矿砂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并对海洋矿砂的开采实行管理[3],认为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评估了海洋能源产业[4]。

我国较晚研究海洋产业结构理论,国家海洋局于1981年同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召开了海洋经济座谈会,提出了关于开展海洋经济问题的研究的决定[5]。对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运用“三轴图”法进行分析,认为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虽然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有些差异,但基本上遵循了第一二三产业演变这一规律[6];对我国海洋产业运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现状描述与趋势分析,研究发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7];运用层次-赋值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对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研究[8-9];运用Weaver-Thomas布局优化模型、D-S证据理论对海洋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对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出对策建议[10-11]。

1.2偏离份额分析研究综述

偏离-份额模型(SSM,Shift-ShareMethod)是在选定时间范围和背景区域内,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作为参考,把某个区域经济总量的变动分解为三个量,分别是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通过分析三个分量说明该区域产业部门结构是否优化,评价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大小,确定调整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及方向。美国经济学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首先提出该模型,E·S·邓恩、埃德加·胡佛和Dunn[12](1960)等学者进一步进行完善,广泛应用于研究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等领域;提出了偏离份额分析的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13]。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偏离-份额分析法,《区域经济学》较早引入了该方法的使用[14];在《区域分析与规划》中详尽阐述了其计算过程[15];对产业发展运用偏离份额分析的传统模型和空间拓展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其动态变化及演进趋势[16-17];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地区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18-19]。

2产业结构演进的偏离份额模型分析

由偏离份额分析法可知,某区域的经济增长(G)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全国份额分量(N)、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

份额分量(N):

N=∑y0iR(1-1)

——N代表标准区域平均增长效率,即以参考区域海洋渔业产值增长率为标准,研究区域各部门所能实现的增长份额;y0i表示该研究区域中第i产业的基期产值;R表示参考区域海洋渔业产值增长率。

结构偏离分量(P):

P=∑y0iR0i-∑y0iR=∑y0i(Ri-R)(1-2)

——P表示区域部门比重与参考区域相应部门比重存在差距所引起的相对于参考区域部门该区域部门增长产生的偏差;Ri表示参考区域第i产业的增长率。

竞争力偏离分量(D):

D=∑y0ir0i-∑y0iRi=∑y0i(ri-Ri)(1-3)

——D表示研究区域部门以不同于参考区域相应部门增长速度发展所引起的偏差;ri代表研究区域海洋渔业第i产业的实际增长率。

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G=N+P+D=∑y0iR+∑y0i(Ri-R)+∑y0i(ri-Ri)(1-4)

PD为总偏离分量,反映研究区域第i产业部门总的增长优势:

PD=P+D=∑y0i(Ri-R)+∑y0i(ri-Ri)(1-5)

同样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率(Gr)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地区增长份额(R)、产业结构份额(R*-R)和竞争力份额(Gr-R*)。用公式表示如下:

Gr=R+(R*-R)+(Gr-R*)(1-6)

——Gr代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率;R*表示以参考区域产业增长率为基准该研究区域所得到的假定地区增长率(R*=∑y0i(Ri+1)/∑y0i-1)。

若研究区域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则R*-R>0;反之,则R*-R<0;若研究区域竞争力水平高于标准区域水平,则Gr-R*>0;反之,则Gr-R*<0。

相对增长率L、结构效果系数w和区域竞争系数u:

——Y0i、Yti分别为标准区域第i产业基期与末期产值;k0i、kti分别为研究区域第i产业占标准区域相应产业比重。

若L>1,则区域增长快于全国;若w>1,说明该研究区域中增长快、朝阳的部门所占比重大,该研究区域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合理;若u>1,说明该研究区域各产业部门具有快速的增长势头,竞争能力非常强。

3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

根据SSM模型的计算需要,计算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各产业的地区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选择全国的海洋渔业产业发展作为参考区域,以1993-2012年的海洋渔业三次产业2发展数据作为分析的数据来源。本文原始数据来自《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93-2012)。

3.2偏离份额模型的应用——以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为例

根据SSM分析法计算需求,山东半岛蓝区研究区间为20个分时段,每个研究区间为该产业结构每年的变化程度。以上年的产业数据为基期数据,以本年的产业数据为末期数据。

3.2.1各个产业SSM的时间序列分析

3.2.1.1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一次产业部门偏离份额分析图1为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一次产业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的时间序列图,通过对19个独立的时间区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次产业SSM分析时间序列图

①份额分量分析

第一次产业的份额分量在各个时间段中的数值较大,呈现“W”型的变化,以20~130之间为波动幅度。份额分量自2008年开始持续增长,从33.60918516增长到2012年的128.7788761,涨幅达到3倍。表明山东半岛蓝区作为中国的海洋大省,在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第一次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占比大,所带来的份额分量也相应比较大。

②偏离份额分量分析

第一次产业研究的19组数据中,有11组数据的结构偏离分量呈现负值,其余8组数据数值也均接近0,表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中第一次产业占比太大,远远超过第一次产业在全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所占比例。遵守《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的通知》3,严格实施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控制制度,将渔船总捕捞能力控制在与资源相协调的水平。

③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

2002年以前第一次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在0上下波动,2002年以后数据呈现上下波动趋势,但在2010年后呈现快速发展状态,说明相对于全国水平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一次产业的增长速度比较高,表明山东半岛蓝区产业竞争力比较强。“九五”之后,山东半岛蓝区作为海洋经济区的重要发展区域,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确立海水养殖业在海洋渔业中的重要地位,产量大幅增长,竞争力有所提升。

3.2.1.2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二次产业部门偏离份额分析图2为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二次产业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的时间序列图,通过对19个独立的时间区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二次产业SSM分析时间序列图

①份额分量分析

第二次产业部门份额分量均大于0,2008年出现下降趋势,原因是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使水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影响,但总体处于增长趋势,表明本部门属于全国性的增长部门。要加大科研水平的提高,使海洋水产品加工向系列化、多样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结构偏离份额分量分析

结构偏离分量的19组数据中有15组为正值,在2008年以后呈现“W”型的波动,最小值为-48.57349285,最大值为20.06006077,总体波动范围不大。表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二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调整空间。销售市场中水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低,没有充分发挥水产品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③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

第二次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变化区间相对较多,呈现剧烈波动,尤其是在2005年以后基本全是负值。表明第二次产业的相对发展速度比较低,相对于全国竞争优势不明显。目前山东水产品出口产品单一,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缓慢,出口产品结构有待于改进和优化,而且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渔药、渔用饲料缺乏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的统一监管,竞争力不强。

3.2.1.3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三次产业部门偏离份额分析图3为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三次产业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的时间序列图,通过对19个独立的时间区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三次产业SSM分析时间序列图

①份额分量分析

第三次产业部门的份额分量都均大于0,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在一些年份数值低于结构偏离分量。在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第三次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发展迟缓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相对于一二次产业处于劣势地位。

②结构偏离份额分量分析

第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在2007年以前基本在0以上波动,从2009年开始大幅下降,说明产业结构处于不合理状态。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三次产业发展不足,各地发展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结构趋同,没有形成各地特色,应该加大对第三次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进休闲渔业发展。

③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

第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量整体数据不稳定,波动比较大,全时段共出现了11次负值,并且在2008年以后呈现快速下降状态,由正值变为负值。说明第三次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发展速度比较低,没有形成竞争优势。

3.2.2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整体产业结构分析图4为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的时间序列图,通过对19个独立的时间区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产业结构SSM分析时间序列图

3.2.2.1份额分量分析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份额分量变化最大,处于上升趋势,2008年出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但仍然为正值,说明相对于全国海洋渔业,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要按照《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稳步推进渔业发展各项工作,使山东半岛蓝区渔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2.2.2结构偏离份额分量分析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在1993-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数据变化很小,最大值是2002-2003年的13?26461026,最小值是2008-2009年的-14?7094,19组结构偏离分量数据均在0上下徘徊,表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的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但是在发展海洋渔业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对于第一产业的发展,而降低了对于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重视程度,加工业以及服务业一直发展缓慢。

3.2.2.3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在1993-2012年产业结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变化不稳定,19组研究数据中12组为负值,表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整体竞争力比较差,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优势。

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公式(1-4),可以得到1993-2012年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增长量:

2415.90亿元=2857.25亿元+(-301.82亿元)+(-139.53亿元)

1993-2012年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总量增长了2415.90亿元,其中2857.25亿元为份额分量增长量,-301.82亿元为结构偏离分量增长量,-139.53亿元为竞争力偏离分量。结果表明,1993-2012年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由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了-441.35亿元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

利用公式(1-7)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进行计算得出:

w=0.90,u=0.95

结合结构偏离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数据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总的结构效果和竞争能力进行分析判断:1993-2012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效果指数w<1、结构偏离分量为-301.82亿元,说明相对于1993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的区域产业结构效益下降,第一次产业部门所占比重过大,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竞争效果指数u<1、竞争力偏离分量为-441.35亿元,说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不足,没有形成强的竞争力。

3.3结果分析

根据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可知,三次产业比值由1993年的“70∶20∶10”转变为“39∶32∶29”,结合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结果分析,影响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三次产业发展的因素有:(1)“海上山东”战略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提出,使海水养殖取得新的突破,并且远洋渔业迅速崛起,减轻了近海海域的压力,但是山东半岛蓝区在发展海洋渔业过程中过于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2)中央提出的放开水产品价格和放开经营体制的“两个放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品加工的发展,但是主要以低价值冻鱼和冰鲜鱼类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限制了第二产业的继续增长;(3)第三次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且投资休闲渔业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投资机构只有能够确保盈利时才会投入资金,尤其是经济危机后,危机意识更强。

国外在发展海洋渔业初期,利用海洋固有资源,以海洋捕捞业为主导产业,处于结构演进的“一、二、三”起步阶段;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国家对保护生态资源的意识日益提高,颁布了一系列限制捕捞、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同时采取优惠政策,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使海洋渔业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发生调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优质水产品深加工提高档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处于结构演进的“二、一、三”阶段;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需求逐渐增多,休闲渔业作为娱乐生活开始发展起来,同时严格执行各种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减少捕捞量,发展到结构演进的“二、三、一”阶段;今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旅游业的日益发达,海洋馆、渔业博物馆、渔业节庆活动等促进休闲渔业发展的活动日益增多,将会发展到结构演进的“三、二、一”高级阶段。

综上可知,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处于结构演进的“一、二、三”起步阶段,第一产业由于发展基础好,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但是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存在且越发严重,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第二产业比重日益增加,产业结构发展愈加合理,但竞争力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断下降,处于明显的不利位置;第三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在2003年以后比重开始上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但竞争力相对于全国来说很差,产业关联带动作用不突出。

4结论与建议

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虽经过了一系列调整,但仍然处于结构演进的起步阶段,呈现“一、二、三”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出发,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应该夯实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最终达到的“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今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的发展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海洋捕捞生产结构。积极发展远洋捕捞,控制近海捕捞,通过限定和压缩海洋捕捞量,实现近海捕捞产量零增长。(2)坚持“以养为主”方针。开拓海水养殖面积,大力推进浅海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改善海水养殖品种,不仅要稳定传统养殖品种的养殖,而且要加速海珍品的养殖。(3)加快发展水产品后续深度加工工业,提高竞争力。加快水产品内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海洋渔业第一产业为依托的基础上,坚持以保鲜保活和精深加工为发展方向,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4)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包括渔业技术推广、质量检测等体系在内的适合海洋渔业发展需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充分利用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发展海上旅游垂钓、邮轮旅游为内容的休闲渔业,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良性结合。

参考文献:

[1]

黄盛.区域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3(10):24-28

[2]GuillermoE.Herrera,PorterHoagland.Commercialwhaling,tourism,andboycotts:Aneconomicperspective[J].MarinePolicy,2006,30(3):261-269

[3]Dong-OhCho.Challengesto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arinesandinKorea[J].Ocean&CoastalManagement,2006,49(1-2):1-21

[4]NicolaiLovdal,FrankNeumann.Internationalizationasastrategytoovercomeindustrybarriers—Anassessmentofthemarineenergyindustry[J].EnergyPolicy,2011,39(3):1093-1100.

[5]开展海洋经济问题的研究——海洋经济座谈会纪要[J].经济研究,1981(08):35-40

[6]于海楠,于谨凯,刘曙光.基于“三轴图”法的中国海洋产业结构演进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5(4):71-76

[7]宁凌,胡婷,滕达.中国海洋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升级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7):67-75

[8]邵桂兰,杨志坤,于谨凯,等.山东半岛蓝区海洋优势产业选择及战略定位研究[J].东岳论丛,2012(7):008

[9]李平龙,胡求光.浙江省海洋战略性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价值链延伸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11):103-109

[10]于谨凯,于海楠,刘曙光.我国海洋经济区产业布局模型及评价体系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2):60-67.

[11]孙才志,杨羽頔,邹玮.海洋经济调整优化背景下的环渤海海洋产业布局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0):83-95

[12]DunnES.AStatisticalandanalyticaltechniqueforRegionalAnalysis[J].PapersinRegionalscience,1960(1):97-112

[13]NazzaraS.SpatialStructureandTaxonomyofDecompositioninShift-ShareAnalysis[J].GrowthandChange,2004(4):476-490

[14]周起业,刘再兴.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89:56-59

[15]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4-72

[16]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26(4):73-79

[17]洪世键.空间依赖性与地区工业发展:基于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模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59-64

[18]李国平,周晨,刘源.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以陕西省11市(区)为例[J].人文杂志,2012(3):53-60

[19]韩国珍.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J].西北人口,2013(1):126-128

AnalysisonMarineFisheryIndustrialStructureEvolution

oftheblueeconomiczoneofShandongpeninsula

—BasedonShift-shareMethod

YUJinkai,ZHUXiaosu

(EconomicsCollegeofOceanUniversityofChina,QingdaoShandong266100)

Abstract:BasedonShift-shareMethod,thispaperanalysesthethreeindicators-regionalgrowthshare、industrialstructureshareandregionalshift-shareoftheMarinefisheryindustryfromtointheblueeconomiczoneofShandongpeninsulawithChinaasthereferencedistrict.Theresultsshowthatitisstillinthe“primary、secondary、tertiary”startingstageofitsindustrialstructureevolution:theproportionoftheprimaryindustryinMarinefisheryindustryinShandongProvincedeclinessteadily,buttheproportionofmarinefishingindustryinitremainshigh;Thoughtheproportionofthesecondaryindustrygraduallyincreases,thereismuchroomforadjustingtheinternalstructure;Thetertiaryindustrydevelopsslowlyandislackofcompetitiveness.Basedontheproblemsreferred,thereareseveralmeasurestooptimizetheindustrialstructureofMarinefishery:Adheretothe“Mariculture-based”policy;OptimizethestructureofMarinefishingindustry;Developtheadvancedprocessingindustryofaquaticproducts;Improvethedevelopmentofthetertiaryindustry.

篇2

一、耀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铜川市耀州区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是关中通向陕北的天然门户。全区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含新区),其中非农业人口10万。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2.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620元、5307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7.1%和20.3%。区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陕西省优质外销果、加工专用果、奶牛、肉牛、强筋小麦、饲料饲草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近年来,耀州区以将农业产业化做精、做大、做强的总体原则,按照“稳粮、优果、兴牧、扩药、增菜”的思路,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原则,调整耀州区农业产业结构。以苹果为主的特色果业基地基本形成,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迅猛崛起,以黄芹、柴胡为主的药材业稳步发展,以大棚菜为主的设施农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区苹果、干杂果等特色果业面积发展到82.5万亩,实现了农民人均4亩果目标。其中:水果20.3万亩,产量11万吨,干杂果62.2万亩,产量6200吨。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占到果农人均收入的70%以上,以“两牛一羊”为主的畜牧业迅速崛起,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步伐加快。全区肉牛、奶牛、肉羊稳定发展到7万头、1.3万头和8万只;生猪发展到7万头。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村到21个,建成畜牧业养殖小区8个,建成机械化挤奶站15个;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蔬菜发展到5万亩。耀州区已经发展成为全省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二是龙头企业得到发展。目前,全区形成了科技支撑、龙头带动主导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围绕果、牧、药、菜等主导产业,培育了绿想集团、祥云公司、陕西农发乳业公司、铜川鹿苑公司等一批产业带动型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坚持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产业化之路,有力的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专业协会不断涌现。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和销售,全区各专业村已经建立果业协会、奶农协会、药材协会、蔬菜协会等协会28个。这些规范运作的专业协会,及时为农户提供信息,帮助农户解决生产和销售的问题,成为上连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一批跑市场、跑销售的农村“能人”应运而生。

四是农产品品牌建设有了新突破。耀州区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不断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知名度稳步提升。嘎啦、秦阳苹果分别荣获第28届奥运会推荐果品一等奖和三等奖,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公权牌苹果荣获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社品牌,耀州成为全国出口苹果标准化示范区。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耀州区农业还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中,农户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投入能力很低。加之大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把土地当作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对承包的土地宁可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也不愿转让经营权或从事二、三产业,导致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难以扩展。

二是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目前,耀州区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二、三产业比重过小,75%的劳动力被捆绑在农业上,而二、三产业所占劳动力数量较少。从农林牧渔结构上看,2011年农业总产值74839万元,种植业产值49411万元,林业产值6413万元,畜牧业产值14665万元,渔业产值287万元,可以看出,种植业比重偏大,养殖业比重偏小,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是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全区乡镇企业总户数为5927户,而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不到300户。目前,产值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绿想集团1家,产值为7838万元。可以看出,耀州区的农业产业化程度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四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果、牧、药、菜等产业面面俱到,人有我有。农业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名、特、优、新农产品地位不明显,产品知名度不高,缺少名牌产品,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链条短,不能形成多层次、多环节增值。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五是现行的农村体制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抓农业一直局限在抓种、抓收的工作状态,普遍缺乏经营农业生产的理念。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中信息不畅,而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广大农民的需求。

三、对耀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抓龙头企业培育,为农业产业化打造强势主体。龙头企业是“龙型”经济体系有效高速运转的“火车头”,它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功能,是农户通向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因此,抓好龙头农业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耀州区的当务之急:一是要以市场需求和营养消费趋势为导向,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深加工生产规模化、产品多元化、经营集约化。二是要加快龙头企业科技进步,搞好技术改造。特别是祥云公司和绿想集团公司要更进一步加快产品研发,增强创新能力。三是要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求生存,带动农业产业走向良性循环发展轨道,使龙头企业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器、动力源、辐射源。

(二)抓农业产品基地建设,为产业化建好“第一车间”。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龙头企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培育和建设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就耀州区而言,要以建设农业大区为目标,大力实施“果业富民”战略,继续按照“稳粮、优果、兴牧、扩药、增菜”的农业发展思路,突出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三)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不断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生产,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知名度,重点做好‘“嘎啦”、“秦阳”“公权”牌苹果品牌的培育,创建最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社品牌,使耀州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出口苹果标准化示范区。

(四)继续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产业化架起坚实桥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要大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重引导和提供服务,抓一批典型,示范、引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切实改变我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小、素质低、散而乱的局面。

(五)围绕生产与市场,不断壮大专业协会。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和销售,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各专业村建立的果业协会、奶农协会、药材协会、蔬菜等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及时为农户提供信息,帮助农户解决品种选择、苗木供应、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销售的问题,使其真正成为上连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培训、培育一批产业技术骨干和懂市场、跑销售的专业人才队伍,带领农民创市场,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六)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耀州区目前农村设施建设薄弱,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筹资,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下功夫,在争取并实施好以工代赈、甘露、西部解困,抗旱应急等小型水利项目的同时,积极争取并实施好乡镇集中供水项目。积极发展节水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二是围绕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以此带动全区生态环境建设。三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推广秸秆还田,多积多造、多施多用有机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链升级 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产业链的理论指企业把外部采购的原材料,通过生产和销售活动,传递给用户的过程。早期的产业链主要局限于制造企业内部活动,关注的是企业自身资源利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行业间协作增多。行业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产业革命,逐步延伸至其他行业。传统的三大产业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除了行业融合现象明显外,产业结构升级需求也更加明显。产业结构升级包括轻纺工业上升到重化学工业,原材料为重心上升到加工组装为主,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上升到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看,产业结构升级还包括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向第二,进而向第三产业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就是国民经济社会化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国际分工和贸易形式多样化,产业间与产业内的交易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深入,国家、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更加密切,更需要从产业层次和国际化层级凝聚竞争力,在国际化竞争环境下,我国产业多处在微笑曲线低附加值模块。

经济学家郎咸平在6+1产业链理论中把整个产业链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七个部分。他认为世界进入“产业链战争”时代,西方国家把价值最低且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制造业放在中国,而将其余六块非制造业掌控在手里。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定位下,中国处在价值最底端,陷入“悲惨增长”窘境。全球产业链竞争驱动下,我国应该在国内市场需求驱动下构建区域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1研究现状

向高附加值行业转移过程中,技术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学者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供应链,供应链理论正是从微观层面和企业管理的视角阐述了产业链中企业间分工协作形式。产业链引起关注是在1990年代后的中国。我国产业链研究起步于农业产业链,在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类型、组织形式、优化途径、成长机理和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分析产业链组建过程模型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通过重构、打造、整合来提升产业链。从产业链升级视角总结,微观层面上,生产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更多地取决于企业与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系统协同。在中观层面上,高度动态性、开放性、非线性、多因素交织和共时互动的竞争环境,使一些原来相对稳定的产业结构和关联方式,变得更为动荡。在宏观层面上,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已经演变为区域内产业链条间的竞争。有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复杂动态系统,产业结构升级过程,是国民经济社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对比韩日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我国应立足本地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延伸产业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整合优势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界定衡量、构成因素和实证测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某一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者服务的综合素质。在竞争力构成要素方面有学者构建了由生产要素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政府行为、机遇两个辅助因素共同组成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李钢指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动力将从“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转变。李子伦把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标准,基于因子分析最终得出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区域工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化的方向优化调整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变的必然趋势。黄茂兴指出随着省域经济竞争越发激烈,现阶段我国各省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地依靠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制定经济发展策略,通过技术选择和合理的资本深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2实证分析

本文以工业制造业为例,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量化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根据量化指标构造线性回归。产业结构升级所具有的三方面衡量标准,即产业体系的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与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三大指标体系进行测度。本文选取国内、国际出口总额比值表示产业竞争力强弱程度,选择单位GDP能耗、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三个指标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用因子分析法对三个指标进行测度。解释的总方差如表1,从数据可知综合因子成分1解释强度高达93.679%。

表1:解释的总方差

成分矩阵如表2,表中数据表示各成分在不同变量上载荷

表2:成份矩阵

基于2005-2012截面数据构建因子和产业竞争力简单线性回归,详见表3。

表3:数据及其因子得分

数据来源: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cics

模型如下:

Y=a+bX(1)

Y为产业竞争力指数,X为因子分析法得出的因子,用计量软件分析变量之间的解释关系。回归结果如表4。

表4:回归结果

参数估计结果为:

Y= 9.267500+1.284165 X

(0.102039) ( 0.109084)

t=(90.82301) (11.77222)

由结果, =1.284165说明X每增加1,Y就增加1.284165,自变量X的解释能力非常强,R2=0.958502模型拟合程度非常好,产业结构升级能显著使产业竞争力加强,即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产业竞争力增强重要促进因素之一。可从不同方面入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

3结论

本文构建了反应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模型,采用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构建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三个指标,结果得出产业结构升级能显著影响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发挥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能源利用率提高意味着在保护环境前提下能保证单位能源消耗下GDP产出增加,进而构建可持续增长模式,还意味着单位产出成本降低相较于它国同产业形成比较优势。本文选择第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作为反应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之一,结果得出第三产业越来越显著成为就业人员偏好,缓解了就业压力,且三产业相对一二产业竞争效率较高。高新企业数越多越能表明我国产业结构正按高度化和合理化路线升迁,且企业数增加也能很好的表明创新能力的增强。能源利用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开发区企业数与产业竞争力关系密切,针对此细节方面可以指定相关产业政策。

建议如下:

(1)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有效促进就业增长,加快制度创新;

(2)引入竞争机制;

(3)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从而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

[2] 吴彦艳.产业链的构建整合及升级研究[D].天津大学,2009.

[3] 姜泽华等.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

[4]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5] 李钢,刘吉超.入世十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2.

[6] 李子伦.产业结构升级含义及指数构建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国际比较[J].当代经济科学,2014.

篇4

关键词:创意产业;传统产业;创意产业化;协同演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042-03

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协同演化指的是传统产业的发展及其升级过程中受到的限制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土壤和需求,没有传统产业发展所积累的资金、人才和组织、制度基础,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基础也没有保障,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创意的支持,创意是传统产业升级的力量源泉,只有当创意能被产业化时,它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支持才有不断的来源。因此,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问题事实上是产业之间协同发展战略选择问题。

一、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演化发展的原理

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式协同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而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发展具有开拓创新与渗透作用。其互动模式如图1所示,传统产业和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创新作为桥梁将二者连接起来。

(一)统产业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支撑作用

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意思想的产生以及创意产品的设计及产业化。这就需要以传统产业为依托,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创新为桥梁,以创意产品为载体实现创意产业化。具体体现于以下方面。

1.市场需求。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传统产业发展日益趋同化,企业在同质水平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利润增长空间逐渐下降。此时,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并脱颖而出,就必须寻找新的出路。而创意产业的突出特点是创新和个性化,能克服同质化发展模式,并且以其首创和独占性给企业产品带来丰厚的附加值或新的增长点。因此,传统产业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提供资金。创意产业需要高投入,包括设计和产业的投入,而一些效益较好的传统产业却拥有相当多的资金,随着企业的创新意识日益增强,希望将资金投向具有高知识和首创优势领域。

3.提供生产基地。创意产业的一个完整创业周期由研究开发(R&D)、产业化和生产经营规模化3个阶段组成。显然,在以创意提升传统产业时,后者就为前者提供了设计、试验和生产基地。

4.创意产品必须重塑传统产业系统才能实现其创造财富的商业化结果。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它已经超越一般文化产业,更加强调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和渗透。厉无畏指出,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是一个全新的产业概念。任意一种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通过重塑传统产业结构来完成价值实现。

(二)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引导与开拓创新作用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当代社会正进入一个财富剧增、服务随处可见、消费无所不在的新时代,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产业流水线上趋同化的产品,而是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产品,于是消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趋势。过去我们消费的主要是物质形态产品,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使用的物品等等都是物质形态产品,更关注的是这些产品的基本功能。今天我们把钱花在自信心、自我感觉的购买上,如穿名牌的服装,开名贵的汽车,用最时尚的手机。人们对这些昂贵的商品肯投入巨资,并非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有所增长,而往往是追求这些商品的符号价值。人们的消费重点已从产品物质形态功能方面逐步转向更加关注非物质因素,如商品的品牌、形象、美学设计、装潢、包装、广告、各种概念营销等。这些物质产品中的非物质因素正是商品交换价值增值的根本原因。

这种新的消费文化,给传统产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创新革命。这种创新变革并不是经济发展的自发后果,而是社会整体进程的一部分,创意产业也就顺时顺势而出,并引导传统产业的发展与开拓创新。创意能引领消费的潮流与方向,能把握市场的脉动,即“众所好”,通过时尚文化、概念营销等激发人们的需求,从而引导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如在服装行业中,企业不断设计新的款式并推出限量版激发人们购买新衣服的需求。饮料行业的红牛与王老吉就是细分了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概念营销所创制的新类型的产品。而由动漫文化衍生的产品形式层出不穷,形成了相当大的创意产业规模。随着个性化与创新时代的到来,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引导与开拓创新作用日益突出。

二、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推动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需要理出影响两者协同发展的因素。本文将从创意产业化、传统产业发育程度与创新动力、协同演化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创意产业化

创意产业化的过程存在自身的特点。企业作为产业化的主体,也会有自身的考虑。这里主要对创意的产生、创意的经济性、创意产品的实现等方面进行分析。

1.创意的产生。创意以人的创造性思维为最重要资源,个人思想与社会文化状况之间合理的互动产生创意。探索适合本土文化需求的产品设计创新或企业经济体制、管理模式应用创新产生生产性创意产业。每个创意工作者都可以在植根文化的基础上将个人对产品的理解和创意冲动倾注于创作中。在传统产业经济的充分发展基础上创造的丰富的物质产品以及孕育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放性商业文化,为创意产业的社会基础。

2.创意的经济性。企业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经济组织。创意能否给企业带来利润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创意的选取。所以,一个创意是否能产业化,往往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进行考虑的。创意不能只停留在文化与艺术层面,必须重塑传统产业系统才能实现其创造财富的商业化结果。如消费性创意产业重塑传统产业的服务内容,生产性创意产业中工艺创意重塑传统产业的产品设计,商业创意重塑传统产业的盈利方式。

3.创意产品的实现。发达的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是创意产品实现的坚实基础。制造业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企业能力、产业素质为创意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保障。同时,创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相关的工业产品作为基础。P.Guerrieri 和V.Meliciani通过研究生产性创意产业专业化和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发现制造业的基础影响了生产性创意产业的贸易绩效,表明国家发展高效和动态服务经济的能力与传统制造业部门的结构密切相关。

(二)传统产业发育程度与创新动力

前面论述了传统产业对创意产业发展基础作用,就此可以看出,前者的发育程度与创新动力是影响两者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1.产业发育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资金实力和投资能力、行业竞争强度以及企业管理水平,而这些因素又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企业资金实力与投资能力直接决定企业的创新投入能力,这取决于区域内产业发育水平,即产业集聚程度和企业规模。产业发展越成熟、集聚程度越高、规模效应越明显,企业的创新投入能力越强,经济效应也越明显。企业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

2.创新动力无论来自于企业外部竞争的生存压力还是自身发展需要,首先都要有创新观念。创新观念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和源泉。这就需要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也就要求企业丢掉因循守旧的观念,树立创新意识,追求开拓创新精神。

(三)协同演化环境

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同演化也受到产业协同环境的影响,其主要涉及到区域创意经营环境和创意社会资本基础两方面因素。

1.创意经营环境主要包括括创意氛围、商务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等要素

(1)区域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创意氛围。一方面,创意城市不再像工业城市那样依赖原料、土地、劳动力,而首先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多元的文化、优良的社区与人文氛围、多元开放的社会氛围等。事实上,这样的环境容易吸引创意阶层的集聚,从而推动创意型城市的形成。另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情感在创意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创意阶层往往受过良好教育,拥有高收入,强调工作的灵活性与生活的安定性,对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舒适和便利程度要求较高。因此,洁净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治安、完善的公共设施、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成为吸引创意人才的重要条件。

(2)创意产业发展必须拥有先进的商务环境。作为向其他产业提供创意服务的产业群,创意产业更加强调同时与不同的产业发生关联。因此,创意产业对于商务环境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如经济开放度、贸易运输能力、信用信息透明度、物价水平稳定程度、政府效率、金融体系完善程度等方面都会对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在一个盗版猖獗、恶意模仿肆虐的地方,文化创意产业会有良性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解决了创意的非排他性问题,构筑起技术或信息壁垒,鼓励创意有偿扩散,有效地保护了创意产业。因此,发展创意产业必须首先建立起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

2.创意社会资本基础对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智慧资本和产业资本两个方面

产业资本的影响在前面的传统产业的基础与支撑作用的章节里已阐述,这里就不在赘述,下面就智慧资本的影响进行分析。所谓智慧资本包括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

(1)文化资本产业运作的经济价值和商业利益的获得,就在于充分而深刻地意识到了“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本形态在当代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中的巨大作用。在当代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文化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文化的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以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和价值维度为指标,文化内涵、文化精神以及价值维度的可持续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文化资本的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的可再生性,决定着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丰富性和品质优越性。

(2)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本和技术基础为区域发展创意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创意产生于人的思维过程中,人才是创意不竭的源泉,因而创意的实现必须要求有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本作为保障。区域经济在人才教育水平、科技人才比例、管理人才比例等方面所具备的水准决定了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大小。人力资本的另一面是人才质量,即技术资本的含量。胡晓鹏(2006)指出,技术资本的积累是创意资本扩张的动力。因为技术资本对传统要素的替代将显著改变其相对价格,从而导致经济主体偏好结构发生变化,重新缔造经济主体的合约结构,从根本上为创意资本的扩张提供激励条件。

参考文献:

[1] Paolo Guerrieri,Valentina Meliciani.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Creative Industry[J]. Structural Change & Economic Dynamics,2005,(12).

[2]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3] 胡晓鹏.基于资本属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4] 王志成,谢佩洪,陈继祥.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8).

篇5

1.1工业设计产业初具规模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业设计产业开始有了初步发展。目前已经在全国已经有了120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专业设计机构,这些专业设计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和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涉及视觉传达、服装设计、动画设计等多个领域。

1.2工业设计产业平台构建迅速

近十年,我国各地尤其是在各省省会等大城市纷纷依托自己的区位、人才及资源等优势,加大对工业设计的投入,兴起了迅速构建工业设计产业的热潮。到如今,我国已有了近30个专业工业设计园。

1.3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交互初显效果

近年来随着工业设计产业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许多大集团纷纷设立属于本企业的工业设计机构。根据统计,中国大企业集团中已经有了200多家工业设计机构,比如仅海尔一个企业就有6个研发设计中心。这些研发设计中心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产品的设计研发,以便于产品的销售。

2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交互不足的原因

2.1对于工业设计产业的不够重视

我国受到传统工业模式的影响,一直是“重制造,轻设计”。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注重能短期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项目,对于见效慢的工业设计产业则缺乏热情。对工业设计产业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及趋势认识不足。二是大多数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产品的外形包装上,缺乏利用设计提升产品性能、结构和附加值的认识。

2.2造业对于工业设计服务的需求不足

我国自制造业兴起到今天,一直没有摆脱对工业设计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是受生产方式等影响而产生的。我国的制造业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往往过度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对于产品的制造往往是根据名牌产品进行改进和仿造或者说单纯的进行品牌产品的加工,这些都证明了长久以来我国的加工业对工业设计行业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3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交互策略

3.1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

要积极贯彻《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互动联合的实际需要,加大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力度。国家要在宏观上进行支持和引导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可以设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产业互动组织框架;可以设立引导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专项基金,对实现产业互动的措施及行为进行补贴和奖励;可以通过税收减免、咨询服务、技术支持等方式鼓励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热情。

3.2搭建工业设计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搭建工业设计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有利于实现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与合作。构建工业设计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具体做法是:可以通过建立工业设计技术教育市场,加快工业设计成果转让的效率,以使得设计成果能更快的服务于社会;可以通过建立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战略联盟达到知识共享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可以通过举办工业设计比赛及展会的目的激发设计创新与联动的目的。

3.3培养高素质的互动人才

对于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而言,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是关键。因此,相关行业及部门要有人才意识,要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的方式,建立一种高素质的互动人才队伍,使其能够为产业互动提供智力支持。除此之外,高等院校也要有这种人才培养意识,通过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设计人才基地,加强设计专业与制造专业的沟通交流,培养既能满足制造企业实际需要又拥有工业设计知识与能力的双向人才。初此之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产业互动经验,吸引国外或者外企的高素质人才,以加快中国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进程。

3.4大力发展设计金融服务

对于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持、引导大集团大公司及商业银行投资的方式成立地方设计金融部门,为产业互动提高金融服务;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开拓新的服务业务,比如设计产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设计专项贷款资金。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发展潜力大的工业设计企业与制造业上市融资,支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具有独立设计与制造的能力。

3.5积极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

篇6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02-0093-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地区向外转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以提升产业结构,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总的来看,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并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产业转移规律及机理

(一)产业转移规律

产业转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实际上,这种产业转移不仅发生于国家内部,而且发生在国家之间。因此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

产业转移的基础是各国或地区之间存在的产业梯度。即由于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形成了产业结构发展阶段上的相对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发达与次发达、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产业结构层次上形成了明显的阶梯状差异,并按高低不同呈阶梯状排列。由于这种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各国或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产业在国家间、地区间是梯度转移的,一国或地区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他与该国(地区)存在产业梯度的国家或地区,成为其他国家(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提高吸收方的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这就是产业结构在国家间、地区间的梯度转移规律。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产业转移对我国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国外投资大量涌入,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产业转移的流向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有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在中央“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部署下,随着区域经济协作的快速发展,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也发展较快,并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协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十一五”期间,无论是对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都市国的发展,还是各省市区的协作,产业转移与协作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产业转移的模式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将产业转移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 扩张性产业转移和衰退性产业转移

根据产业转移的性质,可以将产业转移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衰退性产业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本地产业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采取向周边地区扩张性建厂或与周边地区的企业进行协作等方式而进行的产业整体或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衰退性产业转移则是指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由于二者的目的及出发点不同,因此其产业转移的途径、方式就具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衰退性产业更多地表现为产业整体的、彻底的转移,而扩张性产业转移则更多表现为产业部分的、渐进式的转移。

2 产业整体转移与部分产业链的转移

产业转移可以以整个产业全部迁移的方式向外转移,也可能是逐步向外转移部分生产环节,最后扩展至整个产业。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是产业整体转移还是部分产业链的转移,既取决于产业转出方属于扩张性产业还是衰退性产业,也取决于转移方的战略目的和承接方的承接能力等具体情况。

3 技术转移与资本流动

生产要素流动是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其中,技术转移与资本流动对于产业转移的作用尤为重要。总的来说,产业转移的实质和关键问题是资本转移,资本的流向往往决定产业的转移方向,投资方所考虑的成本、收益等因素,也正是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而技术转移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技术转移的程度反映了产业转移方对产业承接地区的投资信心和重视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转移的深度和成败。

4 企业协作性产业转移与并购性产业转移

一个地区的企业出于与周边地区企业进行协作、降低成本的目的,会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如技术合作、合资、OEM等方式。另外,企业并购成功后,为了提高被并购企业的竞争力,并购方也会有目的地向被并购企业转移技术、资本、管理力量等,在转移过程中也往往伴随着产业环节的转移。

5 企业迁移与要素流动

企业是产业的主体,企业迁移是产业转移最重要的实现方式。一个地区产业群集聚的背后,必然有大批量企业的同向转移起支撑作用。企业跨地区协作的范围、规模、深度和广度,不仅直接带动了同向的生产要素流动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更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协作的层次及程度。而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既是产业转移的一部分,也会有力地推动产业的同向转移。二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企业跨地区协作、生产要素流动及二者的互动作用是区域经济协作的重要内容,并对区域经济协作的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

二、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

(一)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区际产业转移使发达地区可以更容易地甩掉相对落后产业的包袱,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先进产业,从而进一步加快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区域产业转移也为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带来了机遇,欠发达地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引进对自身来说相对先进的产业与技术,以“后发优势”尽快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与被转移方的“双赢”。从区域产业分工的角度而言,一方面,产业转移促进了各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并进而推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各地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又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产业在地区间的不断转移,最终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格局。

具体来说,可以从产业转移方(发达地区)和产业转移承接方(欠发达地区)两方面来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1 产业转移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问题。随着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其原有的比较

优势会发生变化,其原有产业面临着继续升级或淘汰转移的必然选择。有些产业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或改造延长产业生命周期,实现产业升级;而有些产业由于各种原因其生产成本过于高昂,就会从本地的产业布局中退出,如果存在需求,这些产业会向周边地区进行转移。具体来说,产业转移也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发达地区保持较高竞争力的产业会出于扩大产能和市场份额的需求,与周围地区的相关企业进行生产环节或产业链上的联合、协作,这会导致产业向周围地区的扩张性转移。二是发达地区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会逐步从本地退出,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周边地区转移,即衰退性产业转移。

(1)在扩张性产业转移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企业并不完全退出原生产地,而是通过在周边地区扩建分厂或与周边地区企业进行协作来完成产业转移。这种产业转移能为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并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2)衰退性产业转移是发达地区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缪尔达尔的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将失去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衰退产业转移出去,有利于发达地区为那些附加值更高的新产业腾出空间,并提供更多的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和其他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先进产业,促使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转变,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1)产业转移会带来产业结构的成长效应。对于欠发达地区已有产业来说,产业转移可以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如果通过转移而建立了新的产业,则意味着该地区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有助于区域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欠发达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同时,任何产业都不足孤立存在的,产业之间往往存在着广泛、复杂的联系,因此新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与其前向、后向联系的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产业转移有助于承接转移地区吸收自身稀缺的资金、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产业转移总是伴随生产要素的转移,一般情况下,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拥有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的比较优势,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却极为缺乏。产业转移往往可以带来这些地区稀缺要素的注入,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准备基础的要素条件,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

(3)新产业的移入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转移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劳动力从劳动报酬率低的农业等产业转向劳动报酬率较高的产业,最终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变,并提高落后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在产业转移的初期研究中,大多都强调了产业转移对于产业转出方淘汰落后产业、获取产业生命周期外“残余利益”的好处,却忽略了产业转移可以提高产业承接方产业结构水平的现实。而在我国近年来的产业转移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欠发达地区发现了承接产业转移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因此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都积极出台政策吸引产业的转入;但一些发达地区却过于顾虑产业转移会带来自身利税等方面的损失,对明明不再适宜在本地生产的产业“敝帚自珍”,以至丧失产业转移的良机。实际上,如前所述,产业转移不仅会使转移方自身的结构优化和内部联系有机化,促进产业集中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会优化被转移方的产业结构,从而强化转移方与被转移方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产业转移是一种“双赢”而绝非“单赢”。正确认识这一点,对推动区域产业转移、实现产业转移双方的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1 产业升级的动力使发达地区加快向外进行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尤其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其产业升级的速度比欠发达地区更快、周期更短,因此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业的需求就更为强烈。一些在本地区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成为发达地区向外转移的首选对象。这种追求产业升级的动力是推动发达地区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2 产业升级的动力使欠发达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为了提高本地区人民收入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欠发达地区有强烈的动机承接发达地区转移来的产业及其先进技术和设备,以调整本地区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均将招商引资放在工作的首位,积极承接发达地区转移来的产业,希望通过外部输血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3 企业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从根本上说,企业的区位选择主要考虑成本因素,产业转移的主体――企业迁移主要从成本的角度参与,推动产业转移。

(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涉及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集中在某一区域时,发达地区的资源承载能力将达到极限,而该区域的生产要素价格也将随之上涨,这将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企业将会向其他区域转移,大规模的企业转移导致产业的区域转移。

(2)行业竞争者增多导致竞争激烈,产业的平均利润摊薄甚至陷入亏损的境地,将使企业重新考虑区位布局,将产业转到相对欠发达的区域,成为落后地区的新型产业,牟取超额利润。

4 国家及地区的产业政策导向也会对产业转移产生重要影响

国家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往往采取财政金融措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限制耗能多、污染重的落后产业的发展。如商务部的“万商西进”政策措施会使东部对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产生实质性影响。另外,地区为了加快产业升级进程,也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先进产业的移入,加快衰退产业的退出,这些政策也会加速部分产业从发达地区转移向欠发达地区。

三、新形势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

(一)新形势下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分析

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趋势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经济融合速度不断提高,融合程度逐渐加深,融合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国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协作,才能真正实现国家间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业结构水平,获取“双赢”或“多赢”的经济合作利益。

国际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并已成为国际经济协作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在一定意义上,国际经济协作与各国产业结构

升级的过程就是产业一轮又一轮不断跨国转移的过程。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必须把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融入世界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大潮中,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循环。

2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升级步伐加快,无论是三次产业结构还是制造业内部结构都有了较大幅度的转换。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结构升级缓慢等问题。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主导性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在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资源消耗过高、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增长方式转型、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我国的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其核心任务包括“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

在加入WTO后,在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协作更密切的大背景下,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根据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我国制造业实际状况,积极地、有选择地接收我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结构层次,以加快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型,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必然选择。

3 我国区域经济协作的快速发展

“十五”时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时期,国家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专门把“长三角”、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西北开发、东北振兴、东部领先、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无论是从区域经济理论还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区域经济协作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产业转移就是区域经济协作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协作与交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商品在区域间的流动;二是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三是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产业转移与生产要素流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协作的重要力量。

4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修正、发展及广泛传播,人民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再单纯以GDP增长为唯一目标,更强调人口、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等系统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也进一步重申.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必须更多地考虑资源消耗、技术含量、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等因素,跨国公司的投资和产业转移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也必须考虑到承接方的环保需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这会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产生较大影响。

(二)新形势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1 从区域竞争向区域协作转变

进人21世纪后,在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下,随着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以及对本地比较优势的逐步重视和发挥,地区间的产业分工日趋明确和合理。过去地区间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逐渐减少,而基于彼此间产业梯度性、要素互补性的协作逐渐增多,区域协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区域经济格局由竞争向协作的转变,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2 从“GDP崇拜”向科学发展观转变,从重速度向重效益转变

在过去很长时期内,地区经济发展大都追求GDP的粗放型增长即以经济增长速度为唯一目标,而对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重视不够。随着我国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普及、对绿色GDP理念的倡导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各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再以增长速度为唯一目标,而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转变会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3 从单纯的“比例调整”向增强产业竞争力转变

由于我国在很长时期内都存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比例关系不合理,三次产业内部关系不合理等低水平产业结构问题,因此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和各地政府都把调整产业结构比例作为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地政府和企业都逐渐认识到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才是市场竞争的根本力量。因此,目前各地都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到突出本地特色、打造优势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上来,这一方面有助于各地产业结构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而注重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样也是世界各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目标。

4 从单纯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向突出特色产业转变

随着技术变革的日新月异,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哪个地区掌握了先进技术、发展起来高新技术产业,哪个地区就能在区域发展和产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九五”、“十五”以来,国内许多地区都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产业,但一些地区却往往忽略了这些产业是否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比较优势。南此也带来了“九五”、 “十五”期间部分地区“大干快上”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等问题。事实上,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制定如果不能立足本地的实际情况并发挥其比较优势,那就不能说是客观的和实事求是的,也就不可能起到带动相关产业和整体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近年来,各地开始认识到应避免再在已形成过度竞争的行业上进行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而应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另辟蹊径,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在扩大投资、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时突出本地特色。这不仅对于优化地区间资源配置、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形成区域合理分工、促进区域协作也具有重要影响。

(三)新形势下我国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新形势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正确

处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关系;区域经济关系正从重复竞争、投资效益低下向加强协作、协调共赢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转移有着迫切的需求,产业转移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我国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减少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推动区域经济协作

由于产业转移双方都有着推动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的内在需求,因此有力地刺激了区域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观念的转变,开始从过去区域间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向寻求协作、谋求共同利益转变。参与产业转移的各个地区都开始主动寻求并加强区域间的多方面协作,并围绕产业转移注重强化协作的机制,在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方面有了本质性的改善。这对于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减少恶性竞争、推进区域经济协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转移各方的“共赢”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三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使先进地区加快了产业升级,摆脱了产业包袱,从而可以轻装上阵,集中人力、物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后进地区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引进相对先进的产业与技术,以“后发优势”尽快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与被转移方的“双赢”。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推动了各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区域发展更强调比较优势,主导产业选择更具有地方特色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是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一个主导产业的制定如果不能立足本地的实际情况并发挥其比较优势,就不可能起到带动相关产业和整体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无论哪一个产业或行业,只有充分发挥本地特色,才能有优势、有活力、有市场。但在区域经济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的阶段,许多地区并未考虑本地的比较优势,而是一味追逐高技术、新产业、新热点,造成投资效率的低下和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各地开始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考虑转出、引入不同的产业,这样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要素禀赋,找准优势,准确定位,突出特色,使特色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真正增长点。

4 推动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篇7

体育,是人类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解放后,我国对体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体育健儿为国家赢得了巨大荣誉。国家对体育不计成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体育在人们的观念中也被认为是纯消费部门,是为国争光的。它投入的是物质,产出的是精神。没有人认为体育也可成为一个产业部门,加之计划体制下的体育发展政策,体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没有得到开发。

其实,体育活动也有市场,通过培育和开发,完全可以使体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从近几年来国内火爆的球市和越来越多的商业体育比赛中可略见一斑。体育的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国际体育商业化冲击的必然结果论文。

何为体育产业化

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劳务)进入生产、交换、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从大体育观的角度看,体育产业涵盖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如体育物质产品(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建筑、体育食品饮料等)和体育信息产品(体育广告宣传、电视广播、报刊、体育信息的传送等),以及体育劳务(体育竞赛、健身娱乐、场地出租、体育旅游等)。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体育被正式列入第三产业,从而使其产业性质得到了确认。我们从体育产业的内容可以看出体育产业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建筑业、制造业、交通通讯、食品卫生、信息服务、服装和旅游等。体育产业的潜在需求非常大,而且该产业是纯粹“经营人体”的行业,是“生命产业”。可以预计,它将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所谓体育产业化,就是改革体育体制,使体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体育由事业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使其能够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劳务。其实质是体育思想观念的革命和制度的创新,是要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体育的经济功能,把体育与经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经济行为,刺激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拓展体育市场,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体育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一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体育早就成为一个产业部门,尤其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体育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开发,体育产业呈现出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体育产业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有些甚至成为支柱产业。体育产业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大,产值高。在美国,体育产业80年代的总产值就超过600亿美元,比石油化工(533亿)、汽车(531亿)还多,占其GNP的1.3%,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第22位,90年代中期的体育产值超过3000亿美元,增长率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其产值在80年代末达到24万亿里拉(182.5亿美元,人均320美元),跻身于国内十大经济部门,现在约为500亿美元。英国80年代末的体育产值为68.5亿英镑,政府从体育产业中得到的税收有24亿英镑,相当于政府用于体育投资的5倍。其他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体育产业都有相当庞大的规模。90年代以来,由于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一些发达国家已提出“国民体育总产值”的概念。

2.从业人员多,影响大。体育产业是个庞大的经济部门。如美国有近百万各种职业运动员,从事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人员达数百万人,而业余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达1.8亿,美国的“三大球”棒球、橄榄球和篮球运动,每年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爱好者观看参与。我国香港的赛马会每年吸引了数百万市民参与,其下注额为1000多亿港元,平均每人2.3万港元,为政府带来大量收入。发达国家的体育赛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牵动了亿万人心,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3.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现代体育是一项意义深远、影响重大的社会活动,它吸引了众多行业部门的参与。世界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公司、飞利浦公司都和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型的综合运动会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交通通讯、电视广告、场馆建设等许多环节。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为日本和韩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成为其经济起飞的标志。

4.国际化趋势。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现代体育产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经营,形成了许多像阿迪达斯和耐克等著名的跨国公司。我国足球甲A联赛的冠名权被万宝路集团买下,足协杯比赛由飞利浦公司赞助,这对于我国球市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可见,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经济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体育部门是一个以特殊的生产方式为其特征的经济部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体育和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体育和财政之间的关系,体育是纯消费部门。国家财政对体育投入的多少,既影响了体育事业发展和增长的速度与结构,又间接地决定了体育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而财政对体育投入的比例与结构,除了意识形态、观念和国家的体育政策外,经济总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体育产业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并与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互协调,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规模与水平依赖于一个国家的体制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客观而论,体育作为一个经济部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尚未成为一个独立完善的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培育市场就应该从影响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来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事业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效能。现阶段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群众的闲暇时间增多,对于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把一些群众基础好、易于形成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推向市场,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体育不应该只是消耗国家资源的部门,集刻苦、拼搏、艺术健身与振奋民族精神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应该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国体育的产业化进程,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体育行业部门还仅仅处于场地出租和有偿指导等浅层次的经营阶段。体育作为一个经济部门,其规模、结构和层次都没有达到一个完善成熟的产业部门的水平,体育的经济功能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可喜的是,中央和许多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在逐步改善这种局面。如上海市1995年体育产业的创收达1亿元人民币,上海市的许多体育部门,通过产业化经营,已完全具备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1997年,以举办八运会为契机,上海市对全市的体育事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力争到下世纪初使其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我国其他一些省市也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但总的说来,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水平与国情不相协调。针对目前的状况,笔者认为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国家今后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对体育部门有所倾斜,给予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以鼓励体育生产经营部门的发展。

2.在投资体制方面,应变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并举,同时注意引进外资,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3.推行运动项目的行业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建立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形成全方位的社会共办体育的格局。

4.要培育和完善体育市场,逐步建立体育商品劳务和信息市场,形成全方位市场体系。

5.要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满足体育产业经营不断发展的需要。

6.加快体育的职业化进程,这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其重要特征,一是组织者必须是企业法人,如俱乐部等;二是运动员是商品,即运动员可以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体育部门的经营效益。

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 河北省 区位商

一、 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在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及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个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自2000以来,河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呈稳定发展态势。到2011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已由2000年的16.35%下降为2011年的11.85%,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49.86%上升为2011年的53.54%,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3.79%上升为2011年的34.61%。“十一五”发展规划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旨在利用区位商指数来分析自“十一五”规划以来,我省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并进一步分析我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从而得河北省产业发展对此建议。

二、 区位商分析方法概述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其基本公式

式中,i为第i个地区;

j为第j个产业;

L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产业的产出指标;

LQij为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

当LQij>1时,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水平,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地区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LQij值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大。同时也意味着该地区该行业的产出除满足本区域需求外还对外提品或服务。在考察确定主导产业时,一般只有区位商大于1的部门才能构成该地区的基础部门,对当地经济其主导作用。

当LQij

当LQij=1时,则表明该地区该产业专业化水平与全国相当,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地区的需要。

三、 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对河北省三次产业进行了区位商分析,然后在三次产业区位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河北省第一、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进而分析河北省各县市第一产业的区位商指数。

(一) 河北省的总体产业结构分析

根据区位商和统计年鉴,本文计算得出河北省的三次产业的区位商。

表1可以看出,

1、第一产业,从总体上看,河北省第一产业的区位商自2000年以来均大于1,说明河北省第一产业专业化程度居于全国水平之上。从变动趋势上看,河北省第一产业专业化优势呈波浪状发展,但总体水平在上升。说明,河北省第一产业产品已经能够满足本地区内部需求,不需要向外部进口。

2、第二产业,从总体上看,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区位商自2000年以来也均大于1,说明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居于全国水平之上。从变动趋势上看,河北省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在不断加强,称稳定上升的趋势。说明河北省第二产业产品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而且专业化程度在不断加强。

3、第三产业,从总体上看,河北省第三产业自2000年以来均小于1,说明河北省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居于全国水平之下。从变动趋势上看,河北省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不仅没有稳健上升,而且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综上所述,河北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而第三产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二) 河北省内部产业结构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河北省第一产业内部农、林及其服务业的区位商大于1,林业和渔业的区位商均小于1。这与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分不开的。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而河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占全省总面积的43.4%,其中耕地总面积651.7万公顷(6.52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34.7%。这就为河北省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基础条件。第二,第二产业工业区位商等于1,而建筑业区位商小于1。说明,虽然河北省第二产业区位商自2000以来均大于1,但是建筑业仍处于比较劣势,意味着河北省的建筑业还需要外部的供应。

(三)河北省各市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从表1我们得出,虽然自2000年以来河北省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区位商系数仍然在稳定上升,说明第一产业仍然是河北省的比较优势产业。从表3来看,河北省农业区位商系数呈现波浪式发展,但总体看是稳定的,基本属于自给部门。就某一个地区而言,各个地区基本发挥着各自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各自的比较优势产业。例如,对于秦皇岛来说,渔业的比较优势比较明显,这与秦皇岛市临海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相关的服务业发展优势不明显。

四、 对策建议

(一)继续巩固第一产业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内协调发展

1.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努力发展渔业,促进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协调发展

第一产业是河北省的比较优势产业,但是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其中渔业的区位商系数仅为0.36,根据区位商理论,如果该区域的区位商系数小于0.5,说明该地区的该需求需要外部提供。河北省平原面积居多,但河北不仅濒临渤海,且可随港出海,涉及我国海域及世界大洋。河北省与北京、天津所毗邻,可以充分发挥天津的港口优势,发展渔业,促进海鲜类产品的出口,促进第一产业内部协调发展。

2. 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加强比较优势。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从表3可以看出河北省农业区位商接近于2或者稍微大于1,说明河北省的农业比较优势不是很明显。所以河北省应该继续发展农业,凸显比较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优质粮食产业基地、特色基地和特色园艺基地的建设,建立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力强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同时,发挥农业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

(二)合理发展第二产业,提升工业优势层次

1.通过建立工业集聚区,提升工业优势层次

目前,河北省已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电气、煤炭、纺织、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石油、轻工、医药等优势产业。工业生产中的一些行业和产品在全国居重要地位。保定的中国电谷、天威保变等称为本行业的龙头企业,长城汽车和天威集团已经称为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百强,此外河北省纺织工业中的纱、布产量居全国第4位和第5位,印染、服装产量居全国第6位;建材工业中的卫生陶瓷、平板玻璃产量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能源工业中的洗精煤、原煤、原油产量和发电量分别居全国第1、6、7、4位;冶金工业中的钢和生铁产量居全国第5位和第3位;化学、医药工业在全国占优势地位。河北省应继续增强优势行业的优势,通过建立工业集聚区,发挥集群优势,提升其优势层次。

2.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确定的领域,包括了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新兴产业不是河北省的优势产业,但是它位于全球生产链的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优势,排除了传统工业高污染的危害,同时促进河北省第二产业内部的均衡发展。

(三)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第二产业的继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首先,以发展工业服务业为主,继续做大做强交通、物流、仓储等行业;其次,努力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河北省的旅游资源,加强文化产业的利用程度;最后,提高河北省教育水平,为河北省各行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彤. 基于区位商的江苏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 , 经济师. 2009(12):270--271.

篇9

关键词:区位商; 优势产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3.3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3-89-03

一、引 言

地区优势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比重较大,效益较好,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高,对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省市之一,分析浙江省三大产业,计算出三大产业区位商以及三大产业内部区位商,找出并发展适合本地发展并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维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了2001-2011年的全国以及浙江省的三大产业增加值的具体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动态与静态两个角度运用区位商原理对浙江省三大产业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进而对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有效意见。

二、区位商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区位商是测度一个地区某一产业相对于参照地区的产业集中度的方法(参照地区通常是其所在国家),反映本地该行业的规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在产业结构研究中,区位商主要用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LQij是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是第i个地区j行业的产值。

公式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占全国j行业的比重与i 地区经济总量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之比,反映了行业的集中化程度。含义是,若 LQij>1,则表明某产业在研究区域的集中化程度高于平均水平,可能属于主导产业;若 LQij

本文利用动态和静态指标从两个角度对浙江省三大产业的区位商进行分析,考察浙江的优势产业。首先通过整理、计算数据得出三次产业2001-2011年的区位商,动态分析了浙江产业优势的变动趋势。进而针对2011年数据,静态分析三大产业内部的产业优势。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浙江省统计年鉴》。

三、浙江省三大产业的“区位商”计算及其优势特征分析

(一)三大类产业的区位商分析

本文选取了浙江三大产业增加值等的数据,利用区位商方法对浙江三大产业的规模优势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的结果为调整浙江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对选取的l1年(2001-2011)数据(见表l、表2)应用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其区位商值,并将计算的结果(见表3)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和分析。

表1 中国2001-2011年的三大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相关数据。

表2 浙江省2001-2011年的三大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年鉴》2001-2011相关数据

利用上述的区位商计算公式对表1和表2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以下表3有关浙江省三大产业的区位商值的数据。

表3 浙江省三大产业的区位商值

从表3可得如下结论:

第一产业:从总体上看,在这11年中浙江省第一产业区位商小于1,说明浙江省第一产业专业化程度在全国水平之下,处于比较劣势地位,需要从区外调入或进口,才能满足市场需要。从变动趋势来看,浙江省第一产业区位商逐渐变小,相对弱势越来越大。

2、第二产业:从总体上看,浙江第二产业区位商一直大于1,说明浙江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意味着浙江第二产业生产集中,具有规模优势,发展很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意味着浙江第二产业产品除满足本区域需求外,还对外提品和服务。从变动趋势来看,区位商值基本呈递减趋势,比较优势逐渐变小。

3、第三产业:从总体上看,区位商值基本等于1,说明浙江省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基本等于全国水平,其规模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产业的产出可以满足本区域的需求。从变动趋势上来看,浙江第三产业的区位商基本递增,说明区外比较优势在逐渐增强。

综上分析,浙江省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第二产业处于显著优势地位,第三产业处于比较优势地位。

(二)三大类产业内部结构的区位商分析

以2011年的统计年鉴最新数据为准,静态具体对三大类产业内部结构进行区位商分析。

1、农业内部结构的区位商分析。收集浙江省2011年在全国及浙江省有关农业内部结构的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农业内部结构的增加值 单位:亿万

依据区位商公式和表4的数据,计算浙江省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区位商分别为0.88,1.38,0.68,2.78。农业和畜牧业区位商均小于1,尤其是畜牧业,因为浙江地处东部沿海,牧场数量少,所以牧业属于弱势产业。由于浙江省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导致农业发展缓慢。林业和渔业的区位商均大于1,属于优势产业。特别是渔业表现突出,主要得益于浙江省临海的地理位置优势,海岸线总长6486.24 公里,居全国首位,且区内江河纵横,河流湖泊占全省大陆面积的6.4%。浙江省的森林覆盖率达57.4%,居全国前列,森林资源丰富,易于林业的快速发展。

2、工业内部结构的区位商分析。由于第二产业是浙江的支柱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故对工业内部37个行业进行了静态计算与分析,收集浙江省2011年全国及浙江省有关数据资料计算浙江省的工业内部结构的区位商,结果如表5所示。

浙江工业行业中,区位商大于2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的行业有3个,分别是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区位商大于1小于2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有16个行业,如橡胶制品业,废弃资源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轻工业行业。其他行业区位商小于1,煤矿等重工业行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这是由自然资源和要素禀赋决定的,浙江的煤炭、矿产贫乏,铁矿资源有限。总体而言,浙江的工业行业在三大行业中处于非常优势地位,发展迅速,能够带动浙江的经济高速向前发展。

表5 工业内部结构的区位商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区位商分析。第三产业又称为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和零售业产值、金融业和房地产等,再参照《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可得出表6如下:

表6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增加值 单位:亿万

依据区位商公式和表6数据,计算浙江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区位商分别为0.80,1.09,1.58,0.91。第三产业中属于传统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区位商小于1,属于劣势产业,而批发和零售业的区位商大于1,说明浙江省的此行业为优势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业的区位商大于1,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浙江省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结构已逐步优化,应该大力发展这些优势产业。

四、结论与建议

依据前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静态角度看,浙江省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专业化水平在全国水平之下,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第二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专业化程度较高,第三产业处于比较优势地位。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浙江省第一产业相对弱势越来越大,第二产业区位优势稳步变化,第三产业比较优势越来越大。

2、浙江省第一产业专业化水平在逐渐减弱,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废弃资源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轻工业行业。这说明浙江的工业,尤其是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而第三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增大,所以提高第一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继续增强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形成“一二三”的产业格局,是今后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浙江省发展优势产业,加快经济高速发展的建议:

1、大力提升第一产业。农业方面,首先,应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沿海都市观光型现代农业,提升设施农业效益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其次,应加强科技力量投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绿色生产功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辅以相关政策支持。其中,应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支持特色优势农业发展,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林业、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2、积极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工业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力量,而且轻工业是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应继续提高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等具有显著优势的行业,同时还要促进具有比较弱势行业的发展,以优势行业带动弱势行业,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的提升。

3、加快速度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方面,要继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提高生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在服务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制定服务业及其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完善推进政策,提升金融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贸易,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顾春霞.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浙江省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2,(02).

[2] 刘晓红、李国平.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统计观察,2006,(03).

[3] 程选、杨萍、刘立峰.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J].管理世界,2001,(02):45-55.

[4] 赫春和.对我国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资料,1997,(09).

篇10

关键词: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经济增长

一、资料来源

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选取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反映中国经济总体增长系统的特征指标,选取一二三产业具有代表性的部门的总产值作为系统的相关因素。资料真实可靠,见表1。

二、方法

1.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以及做原始数据变换

本文以GDP为参考数列,一二三产业具有代表性的各部门产值为比较数列。做原始数据变换,消除量纲,转换为可以比较的数据数列。计算公式为:

2.计算绝对差数列[Δi(k)],并找出最大(小)绝对差(即Δmax,Δmin)

标准化后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绝对差组成一新数列,即差数列。计算公式为[Δi(k)=][Xi(k)-Xo(k)] 其中(i=1,2,3,4,5,6,7,k=1,2,3,4,5,6)。将表2数据代入上式,得绝对差数列,并求出Δmax和Δmin ,结果见表3。

3. 计算关联度系数[εi(k)]

4.计算关联度([γi])并列出关联序

关联度的大小直接反映各比较数列对参考数列的优劣关系,关联度越大,则该比较数列对参考数列的影响越大。关联度的计算公式: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关联度及关联序可见:制造业是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第三产业中的住宿和餐饮,接着为农林牧渔业,信息产业,房地产,金融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代表住宿和餐饮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排名第二位。表明了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产业结构升级,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变。我国的第三产业和国外相比还很落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思峰,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第四版)[M].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