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篇1

一、引言

乡村旅游规划在乡村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起着纲领性作用,它是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市场特点制定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本文对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进行综述,尝试了解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情况及问题。

二、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文献概况

为能直观地了解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本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乡村旅游规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取了国内期刊如《旅游学刊》、《资源开发与市场》、《地域研究与开发》、《旅游论坛》 、硕士论文及学校学报等刊物2000年以来的55篇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乡村旅游规划文献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图1)。

三、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方法

学者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以定性描述研究、个例实证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

四、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内容

通过对这55篇的研究情况来看,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问题及意见研究、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及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等方面(表1)。

(一)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

乡村旅游规划涉及的基础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规划原理、规划原则、规划程序等方面。方增福(2000)提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是“选择独特的吸引力的乡村进行旅游规划、充分利用乡村基础设施,适当建设配套设施、旅游活动的设计应顺应农村生活方式,尽量做到不干扰村民的正常生活、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使村民从中获益、鼓励游客参与村民的各种活动。”;基本方法包括:准备工作阶段、确定开发目标、可行性分析、制定方案、方案的评价与比较选择、实施规划、监控与反馈。李伟、郭芳(2002)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旅游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提出旅游发展与农业生态建设相匹配,经济发展与自然、文化的生态保护相协调,强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同步发展。王莉(2003)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状况、客源市场、开发建议等方面入手, 结合云南现实, 初步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开发策略和需注意的问题。唐代剑、池静(2005)介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及层次,并就实施阶段和学科来源对现有旅游规划方法体系做了综合描述。王云才、刘滨谊(2006)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李良栋(2011)概括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的基本类型,总结了规划内容,讨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原则以及在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张捷、钟士恩等(2014)提出乡村旅游发展要有规范化的旅游规划,还要重视政府引导型的科技支撑和技术示范。

(二)乡村旅游规划问题及意见研究

乡村旅游规划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争议及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唐建兵(2007)认为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 存在着许多误区,如: 规划动机不正确, 规划单位良莠不齐, 规划过程不严谨, 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等,并提出行旅游规划个人的资质认定, 纯洁旅游规划队伍、提高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严格规划论证和实施监督等意见。欧阳勇峰等(2009)剖析了目前乡村旅游规划出现的若干问题,包括延伸城市的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建设方式, 照搬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形式, 提出乡村旅游规划的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 强调规划应维系乡村景观格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保障村屯聚落人文肌理的连续性, 实现农村生产、生活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徐敏慧(2010)提出在乡村旅游规划过程中出现村民宅基地流转问题解决不当的现象,并究其发生的原因。黄建清(2011)从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入手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要求和注意问题,并以实例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乡村资源与区位背景,制定不同的规划策略。

(三)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

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建立适宜乡村发展的一套乡村旅游规划模式,旨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及针对性。郑群明、钟林生(2004)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最佳选择,应该引导乡村居民参与规划过程。曹国新(2008)总结到我国旅游规划界先后形成三种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分别是强调风格的规划模式、强调趣味的规划模式、强调综合的规划模式。唐建兵(2012)在解读“反规划”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反规划”理论指导下的规划模式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取得的成功,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杨岳刚(2014)构建了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1331”模式。

(四)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王云翔、朱兴彤(2009)通过对花山旅游村进行规划设计,并对其进行剖析,提出旅游村景区有规划的六要素:考虑交通便捷性、规划主题鲜明、建筑选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规划设计依托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挖掘地方特色、农民经营为主体。刘爽、朱余丹(2011)对嫩江农场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淤涤非基于古村风貌保护对广西贺州市龙井村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

(五)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建设

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可以提高乡村旅游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付诸实施的依据。关于乡村旅游规划的体系文献比较少,魏有广(2007)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尝试性地构建了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强调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要有专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并且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与乡村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

(六)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研究

乡村旅游法规建设对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规范性意义,是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法律标准。王云才(2002)借鉴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指明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乡村旅游规划纲要”、“乡村游憩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细则”、“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要点。

五、结论

通过对乡村旅游规划文献的分析和讨论,笔者认为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我国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时间不长,十几年来一直有学者关注,但相比较而言这仍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今后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多。

其次,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面较广,但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及表层的问题层面,研究流于概念化表面化,缺乏高质量的理论抽象,今后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要不断的深入。

篇2

关键词:农家乐产品 网络营销 模式研究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发展,网上购物越来越成为广大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享受着足不出户,便可购得所需之物的便利。尤其在崇尚“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网购为消费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由此看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可不说是社会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近来,一直听到不少城镇居民抱怨:勾起他们童年记忆的一些农产品现在买不着更吃不着了,如煮苞米,苜蓿菜……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在电商如此发达的年代,在网上也难寻其踪迹。因此,渴望吃到那份充满乡间气息,混杂着芳香泥土味的农家特色产品成为了不少城市居民的愿望。就现在来说,农家乐方面的网站着实不少,据中国旅游局、农业部统计,目前中国有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企业1.8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年经营收入1200亿元以上,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他们也开展了方方面面的业务来吸引顾客,有的搞采摘,有的提供食宿,有的兼而有之,还有的进行战略促销,推出团购优惠等政策。但是由于市场不规范等原因,这些大大小小的农家乐网站往往是鱼龙混杂,而且其推出的业务中恰恰没有农家乐产品销售这一项目。

1.研究方法和调研过程

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理论的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对市场需求及其现状的分析、农家乐产品电商网站的创意设计、网络营销推广的可行性分析和SWOT分析。通过这些方法对农家乐产品的网络销售做了详细的论证。

整个调研过程包括在前期进行大量的网络调查,去各个农家乐网站查看他们现在进行的业务并实地去农家乐产品基地考察,然后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并发放给相关人员填写,并根据问卷数据分析农家乐产品的网络营销是否具备可行性,最后确定了农家乐产品网络营销推广是个未开发完善的较新领域,它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

2.数据的整理及可行性分析

2.1问卷设计和调研结果分析

我们针对选题设计了农家乐产品需求的调查问卷,并采用实地发放和网络渠道同时展开调研,通过问卷(问卷网址:http:///jq/24 91702.aspx)进行数据收集情况是:最终收到106份有效答卷,现将有关问题统计分析结果展示如下:

首先我们的调查对象分布情况见下图:

您是否愿意尝试在网站上购买农家乐产品?

请问您目前的职业是:

您是否信赖从网站上购买农家乐产品?

您对农户自己生产的特色产品质量放心吗?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近60%的网络消费用户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是农家乐产品网络销售的主要客户群。80%左右的消费群体对产品的质量是放心和信赖的。这就足以看出农家乐产品网络消费的前景光明。

2.2农家乐产品网络营销的可行性分析

2.2.1外部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当前,我国政府将农业的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对农业的补助支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作为农家乐产品的生产者与提供者,他们生产优质的特色产品不仅能够享受到政府政策的优惠,更能借助于强大时尚的网络销售平台实现增收。作为网站运营商,在国家推动农产品信息化的政策背景下,将农家乐产品置于网络销售也必将得到政府更大的认可和支持,这将有效地降低了网站的前期投入,为网站新业务的推广建设留足资金。同时待网站成功运营之后,将会通过广告投放等创收。

经济人口环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12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而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其中电子商务类应用发展尤为突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94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37.8%。与2010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3344万人,增长率为20.8%。其中,团购成为全年增长第二快的网络服务,用户年增速高达244.8%,用户规模达到6465万,使用率提升至12.6%。网络购物用户的快速上升和社会零售占比的持续攀升都表现出了人们对网络购物的喜爱,由此可见,未来社会的消费模式将会以网络消费作为主导,农家乐产品的网络化销售也将会是大势所趋,在这个机遇下谁率先在网络平台开展此项业务,谁就会抢占先机,赢得庞大的消费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

社会文化环境。伴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人们现在的生活、工作普遍借助于电脑,网购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模式和消费模式,已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更明显的特征是网络购物对于消费者来讲,不仅仅是一种用货币交换商品的形式,而且是一种文化符号,时尚标签。因此,农家乐产品网络销售模式将会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在现阶段,伴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更加迫切,但是依托旅游服务营利的农家乐主也是“精耕细作”生产出各种优质环保的农产品,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喜爱。如今,借助农家乐网络营销推广,农家乐产品将会以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真实标签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之上,让人们享用到优质、放心的产品。

技术自然环境。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可谓是其中璀璨的明珠,网络运营环境得到改善。因此,我们希望现有的农家乐网站通过采用我们的营销推广方案,实现农家乐产品的网络化销售。以下是农家乐产品实现网络营销推广的技术支持。

此外,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将会助推现有农家乐网站业务创新,提高服务水平。电子商务技术的转移和技术商品化程度的不断增加,这将帮助现有的农家乐网站引进技术,从而推动农家乐产销售的服务质量。同时,国家对专利技术的保护日益加强,并且相对与现阶段并无农家乐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平台,因此农家乐网站开创此业务则可以率先建立自己的领先优势和品牌。

2.2.2内部环境分析

产品及相关业务特点。对于农家乐主来说,他们主要借助现有农家乐网站销售四大种类产品:水果、蔬菜、特色菜材料、纪念品(礼品)。一方面,农家乐主在发展其主业旅游业的同时,经营者必须对其提供的产品进行优质化生产,从而获得好的口碑。所以将农家乐产品的销售推广至网络将会承接人们对农家乐产品的良好印象。另一方面,农家乐网站推广此项业务不仅仅是单纯的业务创新,反而在推广之中,促进其其他业务的发展,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实行农家乐产品网上营销将会为现有农家乐网站开启新的利润增长点,进而实现共赢局面。

服务水平。我们倡导的电子商务模式为:农家乐―农家乐网站―物流公司―消费者。

农家乐: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生产出绿色环保的果蔬,采用传统技艺制作艺术品和纪念品。

农家乐网站:网站经营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为游客提有关农家乐服务环节的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建议的平台。

物流公司:网站经营者与信誉度良好物流公司签订服务协议,物流公司提供优质的服务赚取运输费用。

消费者:网站中会有顾客评价、顾客留言栏目,其他相关者根据顾客回馈信息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对于建设性建议网站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助。

信誉度。基于现已运行多年的农家乐网站,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客户群,积攒了良好的口碑。与此同时,对于网站进行交易的消费者,我们会要求其提供真实的客户信息,谨防诚信危机问题的发生。农家乐主可以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指导生产绿色环保的商品,那样会进一步增强交易者交易的信心。

3.结论

经过充分的网络调查和实际调研,我们了解到现阶段各大农家乐网站缺少农家乐产品销售这一吸金业务,而消费者和农家乐产品生产者又都很迫切需要这一销售平台的现状。分析了农家乐产品网络化销售的对象和产品特点,建议其主营业务应该包括绿色、环保的水果、蔬菜、纪念品、农家野菜等。同时,考虑到中国作为人情消费大国,农家乐提供的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纪念品也将会是人们送给亲朋好友的不错选择。综上,我们有理由坚信通过网络实现农家乐产品的网络化销售,将会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营销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郑健雄,吕明伟.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48-280.

篇3

>>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陕甘宁协同发展:优势与挑战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哈贸易协同发展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的西咸乡村旅游优势探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与新疆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贸易发展合作探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性与可行性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内涵与实现路径 试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意义与战略举措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亚:战略对接正当时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基于空间视角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青海经济发展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与路径选择 关于中亚经济发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与对接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促进新疆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建议 中国与中亚创新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缘战略意涵和实践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西北与中亚交通运输问题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合作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合作研究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现状及升级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甘肃省自然资源概况[EB/OL].中国网,(2009-11-25)[2016-02-

11]..

[6]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概况[BE/OL].中国网,(2009-12-07)

[2016-02-1]..

[7]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0,(1):26-35.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旅游业;旅行社区

一、 达州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一)、达州旅游资源现状

达州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素有“川东明珠”之美誉。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AAA级旅游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为“西南奇胜”。

首先,达州自然旅游资源居多。万源八台山、花萼山,有“川东小峨眉”之称;宣汉百里峡,不是三峡胜似三峡;大竹五峰山是全国天然白夹竹面积最大的景区,相传为“天下竹林之根”。

其次,达州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历史文化古老人文资源悠久,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渠县汉阙和宣汉罗家坝遗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

达州市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以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纪念馆、张爱萍故居为代表。民俗文化更是多姿多彩,渠县三汇彩亭,踩高跷、杂技、戏剧于一炉,堪称中华一绝;通川元九登高,宣汉薅草锣鼓,大竹唢呐、巴山民歌等蜚声巴蜀内外。

另外宗教胜地达县真佛山,群集佛教、儒教、道教”于一地。灯影牛肉、旧院黑鸡堪称达州独有。

达州拥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无可复制的人文历史、巧夺天工的原产地特产,达州旅游业应该也日益受到关注。

(二)、达州旅游产业收入分析。

达州旅游产业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但是现状不容乐观。据通川区旅游部门统计,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比重高达20%以上。该区也因此先后被评为首批“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区”、“‘十一五’四川省旅游发展先进区”,犀牛山也成功申报为“四川省森林公园”。

综观2011年“端午节”假日旅游,据统计,“端午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26.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69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和13%,数据表明旅游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再者,2011年以来,通川区紧紧围绕建设达州市中心旅游区的发展定位,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4.17亿元。但是对于中国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贡献率较低,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0-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情况看,2009年的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0184亿元,相对于2000年来说增长了7000多亿元。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从1996年开始出现,建立时间虽短,但其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信息时代旅游交易的新模式。作为旅游电子商务的载体,在达州这一思想还未深入运用。

二、 达州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可行性分析

(一)、旅游业适合开展电子商务

现今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旅游计划和决策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旅游产品可以突破销售地域限制,互联网能够帮助监督服务品质,所以要开展网络旅游业是一个很好的商机[1]。但是要谨记,网络是虚拟的,它需要一个全面的系统来防止顾客和旅行社同时受骗。所以可以像驴友团体的扩大一样先开闸一小部分网络旅游业,然后再逐渐扩大[2]。

(二)、达州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情况分析

现阶段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模式,主要包括机票酒店预订网站、旅游搜索引擎、旅游线路预订网站、旅游社区等。在国内具有一定旅游资讯能力的网站已达8000多家,如综合门户网站有搜狐、网易、新浪网和新华网的旅游频道等;旅游中介服务类的网站有中青旅网、张家界旅游网、携程旅游网、华夏旅游网、四川旅游网等[3]。这些资源都是发展达州旅游电子商务可借用的平台。

目前,通过四川旅游政务网上能了解到达州旅游资源的建设情况,但达州地区性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即使现存的与达州旅游相关的网站都缺少与消费者的互动,吸引度低,极难体现其娱乐性和趣味性,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需要企业、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三)、达州旅游电子商务的可应用情况分析

1、交通业。交通行业是旅游六大要素之一。首先,民航业较早就完善了全球预定系统,以全球预定系统为电子商务网的后台支撑。虽然达州的民航业规模较小,从达州出港直达的航班只有到达成都、广州、北京,其他城市都需要中转,但总的来说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有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基础;其次,由于铁路系统建立了全国性的车票销售预定系统,达州铁路部开始具备长时间跨度和跨地区的票务处理能力。

2、景区景点。虽然达州旅游景区(点)的电子商务程度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相去甚远。通过电子商务形式发展旅游市场需要具有一定条件,就市场条件来看,发达地区旅游景区(点)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旅游景区(点)信息的传播比较容易扩大。达州旅游景区(点)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在人力资源和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等多方面都比较薄弱,达州的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产品进入市场的不多,但是各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也开始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只是缺少规范化和规模化。

3、旅游中介服务。根据达州火车网的相关数据显示,达州在线旅游服务的市场开发已经开始起步,虽然各达州旅行社的基本信息在网络上还不够详细,但达州的旅行社网点总共已有27个。但相比我国专业的旅游信息服务网站和旅游电子商务预订网之下,相去甚远。达州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办,需要在线机票预定、客房预定、在线支付和旅游线路预订等业务全面发展。

根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突破了4亿关口,达到4.2亿。在未来,借助于网络获得旅游信息和服务、选择旅行目的地、制订旅行计划将成为一种趋势,旅游电子商务在其中蕴藏着无限的商机,达州可以好好把握这一机会。

篇5

[关键词] 中国重庆 乡村旅游网 未来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兴起,而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并已经成为当前最热旅游活动之一。2008年是重庆乡村旅游年,重庆将用1000亿来打造乡村旅游,扩大重庆乡村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创建重庆乡村旅游品牌产品,促进重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必需迅速组建以网络为平台的重庆乡村旅游网站。利用乡村旅游网站进行电子商务营销,增加乡村旅游网的在线服务体验,增强虚拟网络旅游的真实性,促进乡村旅游网向“网站优化、用户体验优化、客户的优化”的纵深方向发展,建立起具有特色的重庆乡村旅游网站。

一、中国乡村旅游网站的现状

从1996年开始,中国具有一定旅游资讯能力的网站已有5000多家。其中专业网站300余家,目前中国的旅游网站主要有四类;一为对一些旅游景点、旅游路线、旅游知识等方面做简单介绍的门户网站。二为具备宣传自我和信息的功能企业网站。三为能够以良好的个和强大的交互功能迅速占领网上的旅游市场份额专业旅游网站。四为旅游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的政府背景类ASP(应用服务供应商)。2007年12月14日以农家美食、乡土特产、民俗荟萃等10个栏目的“中国休闲农业网(中国乡村旅游网crr.省略)”在京开通。该网站以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政务信息为核心内容,为广大旅游者了解相关信息、寻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条便捷的网络通道,为消费者和乡村旅游提供者可和检索乡村旅游市场的各类服务信息。随着“中国休闲农业网(中国乡村旅游网crr.省略)的建立,全国跟风而建的乡村旅游网站出现了很多,如北京乡村旅游网、武汉乡村旅游网、贵州乡村旅游网、桂林乡村旅游网、广东乡村旅游网、婺源乡村旅游网、浙江乡村旅游网等。然而重庆对电子商务运用于乡村旅游的重视不足,至今没有建立起重庆乡村旅游网站,致使重庆乡村旅游网站的发展滞后于全国乡村旅游网站。但全国乡村旅游网还仅局限在对乡村风光,农家乐园、农家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的介绍,乡村旅游线路并没有深入,游人对网站只是简单的浏览,仅仅为广大旅游者了解相关信息、寻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条便捷的网络通道,并没能提供游客可以在网上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乡村乡旅游,模拟出对乡村旅游产品在网络上的体验,提供虚拟的乡村旅游,从而建立起乡村旅游网络品牌,体现为游客提供有效的网络服务。

二、建立重庆乡村旅游网站的重要性

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实现城乡共发展共繁荣,是中央赋予重庆的三大战略任务之一,也是重庆特殊市情的客观要求。重庆乡村旅游成为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突破口,故乡村旅游在重庆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中有特殊的作用 。据市政府《关于开展2008乡村旅游主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今年将利用乡村旅游主题年活动平台,招商引资100亿,培育出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乡村旅游精品。今年重庆市将围绕乡村旅游,开工建设100个乡村旅游项目,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闲、体验去处。并通过中国三峡国际旅游节、都市旅游节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平台,开展100项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吸引海内外游客,还可促使重庆旅游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为此,重庆市还将启动乡村旅游示范区评定,评定40家示范区、100家农家乐。由于重庆乡村旅游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都很分散,又存在着距离,大量分处在不同地方的乡村旅游供应需要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才能完成产品销售和接待任务。重庆乡村旅游网的建立,必将降低乡村旅游企业经营成本,借助于因特网可以很方便地与其他企业建立网络型商务联系,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多品种经营优势,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游客通过对重庆乡村旅游网站,可大大地降低了对重庆乡村旅游信息的寻找成本,使旅游者可以便捷从旅游目的地和相关企业中获得更多的、更有用的信息,弥补网下旅游无法解决大量散户旅游服务要求的不足,节省乡村旅游消费者信息搜寻成本。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组装操作复杂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得以实现,并逐步形成个性化旅游线路满足乡村旅游者个性化需求,建立起重庆乡村旅游网络品牌,实现乡村旅游品牌化战略。

三、构建重庆乡村旅游网站的可行性分析

传输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使网上在线交易成为现实,网上交易资格认证、网上合同的签订、网上收付的完成等方面在技术上都已经解决,同时,新发展的网上模拟技术、全景技术还为消费者提供了购买前全面了解产品的可能性。由于旅游业是一种异地消费,旅游景点充满了感性价值,对旅游商品的个性化需求十分显著,因此网络虚拟技术对旅游者事先掌握所购旅游产品的信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者可以在选择产品时通过网络进行虚拟的全方位感受,以决定对产品的价值认定,更可以在网上提出自己的特殊要求,实现产品“定制”服务。 重庆已拥有自己的旅游网站,网络技术成熟,建立乡村旅游网站提高了技术保障,同时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为重庆乡村旅游网的发展提高了政策及资金保证。

四、重庆乡村旅游网站的发展方向

1.走特色化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重庆是中国第四大直辖市,也是中国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基地,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港口,重庆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重庆打造乡村旅游主要是对乡村旅游景点或景区的投资建设,而利用网络展示重庆乡村旅游的平台却没有建立。注重对重庆乡村旅游网站的建设,搭建乡村旅游的电子商务体系,建立重庆乡村旅游数据库,应用网络技术为游客进行有效服务,建立和发展重庆乡村旅游网站是重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所至。重庆建立乡村旅游网站不能走全国大多数乡村旅游网站之路,仅从乡村旅游经营者或政府的视角去介绍产品,没能关注乡村旅游者的真实需要,网站没有特色,没能组建起乡村旅游者在线购买旅游产品,更没能利用网络为乡村旅游者提供满意的产品,打造出乡村旅游网络品牌,推动重庆乡村旅游网站向着“网站优化、用户体验优化、客户的优化”发展,实现网络营销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比无以能比的优势迅速地进入并占领,提高乡村旅游网络品牌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重庆乡村旅游网站还应与其他省市自治区乡村旅游网点相链接,共同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网站交易平台,特色化、品牌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之路。

2.重视客户关系,以消费者为中心

重庆乡村旅游网站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对目标市场把握及定位,重庆乡村旅游网站应以诚信为本奉献最好的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并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有效地为游客服务,领导乡村旅游网市场的潮流。重庆乡村旅游网可以利用友好且便于使用的用户界面、精确的搜索引擎是增加消费者访问流量的重要驱动力,网站展示资料,旅游信息以及利用BBS与用户加强沟通等,而应向能与乡村旅游经营者或商与中间商进行交互式的面对面的视频交流与沟通,利用网上进行乡村旅游线路及旅游产品的在线体验活动。即时的网络互动沟通、个性化的自助服务平台。可以全方位的为广大网民及与旅游相关的各界同仁,提供的交互式网络服务;在纷繁复杂的资讯信息海洋中以独特的视角,第一的时间,周到的服务,协助用户和客户准确快速有效地达成目标,以新型式的商业运作创造出辉煌业绩。

总之,乡村旅游在重庆旅游业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网站优化、用户体验优化、客户的优化”的乡村旅游网,必将推动重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实现中央对重庆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熊剑平刘承良袁俊: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与网络系统构建[J].经济地理,2006年

[2]战璐:传统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化的可行之路[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年9月

[3]李胜利:论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模式与前景[J].经济师,2003(4)

篇6

地域文化品牌是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程度及特点的集中体现,是地域内涵和形象的有效载体。随着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和农村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地域文化品牌形象的视觉化进程不断加快,通过视觉形象设计过程,地域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文章通过对地域文化和品牌理论的梳理,分析了地域文化与品牌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地域品牌形象设计中,应利用新媒体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树立独具特色的地域品牌形象,扩大其影响力和覆盖面,在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地域文化。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品牌 形象设计 新媒体

一、地域文化品牌设计理论的发展及我国现状

(一)相关概念

1.地域文化。1925年美国学者索尔发表了《景观的形态》一书,首次提出“文化景观”概念,主要用于描述和研究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空间分布,以及人类文化发展与空间地域分布之间的互动关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地域文化概念开始广泛被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成为超越学科体系的综合性研究内容。关于地域文化的概念,学术界曾有不同观点。克鲁伯将地域文化的构成定义为由历史上获得的并经选择后而流传下来的思想集合。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内长期形成的特色文化,具有差异个性化、长期性、包容性、渗透性等重要特征。

2.品牌。在市场营销理论中,品牌是商品获得消费者青睐和优势竞争地位的关键要素。商品生产企业运营品牌营销策略,可以使本企业产品显著区别于其他产品,进而帮助消费者形成持久化的心里印象及消费习惯。

3.地域文化与品牌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

(1)地域文化是品牌定位和设计的基础与源动力。品牌形象的设计是一个地域区别于其他地域的重要手段,实现的关键在于通过融合当地文化的个性,并运用视觉表现呈现给公众。美国爱莉西亚・佩里和大卫・威斯诺姆在《品牌创立的第一本书》中认为:“品牌的灵感来自于文化”。美国的爱德华・B・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曾说过:“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和习惯”。日本黑川雅之也认为,设计只有和本民族、本地区相结合,才能生根发芽,开出鲜艳的花朵。可见,只有符合地域民族文化特性的理念和设计,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才能使品牌形象设计具有坚实的基础。

(2)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是相应文化的体现和传承。品牌是由多元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地域文化品牌形象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直观的地域文化本身,更是特定地区、时代的文化与精神的浓缩和体现。地域品牌形象的设计是在提取地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它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分析、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传达与表现。

(二)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

1.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出农村城镇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我国是农业大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大量的民俗、民风及历史传统、人文精神都保留在乡村。诸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庆礼仪、民间风俗等,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已难觅踪迹,但是却可以在一些乡村找到其踪影。这些传统的地域文化不仅是当地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2.要克服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不利影响。纵观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由于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和保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出于对经济效用的考量,往往忽略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特色,过度追求现代城市生活模式及生活理念,导致传统地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这就给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为防止城镇化建设中对传统地域文化的冲击,总理在2014年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时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绝不能以瓦解农村文明,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我们大部分的文化遗产是保留在各式各样的村落里,这些村落代表了文化遗产的地域性。

二、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地域文化品牌设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设计地域品牌形象,可以提高地区发展的影响力,促进旅游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目标。(2)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传播,可以扩大地域品牌形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符合社会文化发展潮流。地域文化在品牌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含要素之间的相应整合,有助于地域文化产业及衍生品的生成。特别是信息化时代,地域文化品牌设计与新媒体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依托于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互联网、手机等形式,具有高度的便捷性、信息的海量性、交互的便利性以及信息形式的多样化等优势,在地域文化品牌设计与传播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功能和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

1.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理论基础。

(1)品牌理论。它起源于西方,经历近百年的积累,现已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它的丰富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而系统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术界不断丰富和完善品牌的内在价值和含义,经历了强调品牌宣传价值到现代品牌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品牌理论在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中起到了奠定发展基础的作用。

(2)VI理论。VI(visual ldentity)是企业形象设计系统的英文缩写,也被翻译为视觉识别系统,是企业品牌最有感染力和识别力的要素,是将它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相对应的视觉识别符号,以丰富多样的应用形式,在最为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它在企业品牌营销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实施的现实可行性。

(1)地域文化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中的个体都把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得到市场的认可企业才能获得发展空间。而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过程中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都带有强烈的商品属性,这就决定了其符合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有实施的现实基础。

(2)优秀的地域文化品牌设计案例提供了丰富经验及学习的广阔空间。通过对案例的整合和学习,形成有章可循的系统实施条件,这就为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提供了实践基础。

(3)受众需求是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实际需要。从受众角度分析,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是为了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社会公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

三、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一)定位和依据分析

1.基本理念:不同的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也要基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1)同类地域文化,是指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属性及特点的文化范式,其形成与发展具有相似性、差异性和继承与发展的特性。(2)地域文化的区域化发展。地域文化建立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集中代表了本地区文化的总体发展现状及水平,与其他地域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性。(3)品牌推广与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四个方面。

由此可见,这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为不同的地域品牌形象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定位基础和依据。

2.地域文化品牌形象应以有效性、利于传播和生动准确为依据进行设计。(1)有效性。设计地域品牌形象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结合地域主体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抽象,形成地域品牌的总体设计框架。(2)利于传播。地域品牌形象设计完成后,都要经历品牌传播阶段,要确定有效的品牌传播模式,科学设计品牌形象。(3)生动性和准确性。地域品牌形象设计过程,实质上是将抽象的地域主体文化进行形象再现的过程,最终设计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符号或文字。因此,设计的品牌形象必须要高度契合地域主体文化的特点。

(二)内容的确立

地域品牌形象设计内容主要是基本要素和展开要素的确立。

1.基本要素

(1)标识。在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中,标识是核心部分,它可以左右整个品牌形象的设计及整个系统的定位,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整个品牌形象的感官认识与印象。

(2)辅助图形。在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中,辅助图形虽处于辅地位,但要实现重中之重的目的。要将辅助图形的应用型做成灵活性较强的形象,并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环境、风俗习惯环境、地区布局环境等展现出来。

(3)标准字。在标准字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标准字的文字内容、字体、字号,做到文字内容符合我国通用的道路指示规范标准,要有方向指示,要有相应的英文翻译,要做到简洁明了、朴实醒目、应用性强等特点,字号也要做到尺度大小适中,要与标识紧密相联,直接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下的品牌形象传递给大众。

(4)色彩。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中,色彩是十分关键的一项工作。色彩要运用恰当合理,利用适当的搭配,结合当地实际的地域文化,形成特色品牌形象的色彩表现。

2.展开要素。传统品牌形象设计的展开要素一般分为包装、办公用品和导视系统这三大部分,通过基础要素部分的设计,将标志、辅助图形、标准字和色彩系统组合到一起,进行展开要素的设计,体现出品牌的文化特色。但是在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展开要素更要突出的是地域文化特色,结合新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展开要素的方向应与以往不同。通过对办公用品的设计使其地域文化形象更统一,包装设计应体现地域的产品特色,导视设计则提高其地域范围内文化特色的认知度。

(三)实施策略

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要借鉴原有传统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努力实现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充分融合。

1.借鉴原有的传统方法。传统的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主要是充分利用视觉符号,通过地域文化归纳提炼出代表当地地域文化特点的典型视觉符号。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高速传播的特点,各类视觉符号以其鲜明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具有十分良好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因此,在地域文化品牌形象构建过程中,应当首先根据本地区地域文化的总体特点,提炼出集中代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的若干视觉符号。

篇7

【关键词】桂林旅游 旅游融资 项目融资 融资模式

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项目融资现状

自2012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特别是2013年7月广西旅游业发展大会召开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并逐渐加快释放多项政策红利。借助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发展契机,2014年桂林旅游取得了喜人业绩。据初步统计,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3870万人次,增长8%。其中入境游客203万人次,增长5%;实现旅游总收入421亿元,增加20.5%。其中入境旅游收入62亿元,增加15%。

桂林市围绕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和品质旅游战略。2014年实施的846个重大项目中,涉及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项目多达495个,年度投资500亿元以上。除了部分政府财政投资资金和招商引资之外,存在较大的项目资金缺口,急需各种渠道筹措资金。

目前桂林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0家、证券公司营业部18家、期货公司营业部1家、小额贷款公司3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45家(含分公司),基本形成门类齐全、功能齐备的现代金融体系,但融资效果并不凸显,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的贡献有限。

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项目融资问题

(一)融资体制不健全

首先是融资主体行政化。桂林市许多景区管理还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旅游资源产权界定不清,造成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关职能部门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主体,在融资的过程中无法进入金融市场的门槛。目前只有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支持政府融资平台,因此各县(市)相继成立的城司和旅司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无法保证资金的持续供给。其次是景区管理重叠化。许多旅游景区融合了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等称号为一体,分别归属于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行政主管部门管辖,在景区的开发和保护中牵涉太多利益主体,实际操作效率极为低下。另外是融资抵押不规范。虽然国家有关部委近年来大规模清理规范政府融资平台,但是旅游项目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的特点,使得大部分政府投资的旅游项目在融资的时候依然以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

(二)金融机构支持地方项目建设力度有限

存贷比太低,相比份额较大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相对较低,大量存款沉淀在银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没有合理释放贷款用于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桂林固定资产投资都在高位运行,但相比固定资产投资25%以上的增速,各项贷款余额仅保持16%左右的增速,信贷支持对GDP增长支撑作用乏力,桂林市在项目建设融资中没有充分利用好银行信贷。

(三)融资模式单一,缺乏产品创新

对于桂林这样一个工业支撑乏力的地级市来说,财政收入的局限制约了政府在投资旅游项目建设上有更大的作为,因此桂林市一直以招商引资的方式来推动重大旅游项目的发展。但招商项目的可控性不强,受土地财政影响较大,风险和收益机制不匹配。过于依赖银行贷款,在直接融资模式上缺乏深入的探索。

三、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项目融资策略

(一)加快机构建设,健全融资体系

首先,加快金融机构建设步伐,逐步壮大地方金融实力。鼓励和支持各类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外汇、基金等金融机构进驻桂林,重点引进实力强、有造血功能的金融机构。加强与金融机构和国内外成熟地区进行深入交流,加大政银合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金融机构对桂林旅游项目的信贷支持,赋予桂林分支机构更大的审批和业务创新权限。培育桂林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支持桂林银行、漓江农村合作银行、桂林国民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资本实力,提高存贷比例,增强放贷能力。吸引和鼓励有实力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其次,规范融资主体,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改变以往由政府包办规划、融资、建设、管理的低效运营模式,区别经营性旅游项目和公益性旅游项目,有针对性地设立融资主体。旅游业是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割裂,因此不能完全由政府或完全由市场来操办。建立专业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和运营管理流程,盘活民间资本,明晰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确保融资资金得到有效配置。再次,积极组织谋划,加强整合。成立旅游融资项目库,建立投融资中长期规划。对地域相同或性质相似的项目进行打包整合,统一授信,分期融资。对纳入创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融资项目库的项目,要逐一进行盘点,超前谋划,每个项目须提前备齐融资需要的立项、土地、规划、施工、环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材料。比如,乡村旅游项目可以考虑统一打包后与国家开发银行进行扶贫金融贷款,河流和湖泊的旅游交通可以考虑运用融资租赁来筹措资金。

(二)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是指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用于扶持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我国从最初的从机场建设费中提取一定资金作为旅游专项资金,发展到中央财政拨付的红色旅游专项资金、传统村落保护资金、发展基金项目开发补助费等多领域的旅游项目,虽然专项资金额度小,审批程序繁琐,但是桂林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在项目申请方面会有一定的政策优势。相比之下,自治区的专项资金更有针对性,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重点支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等旅游目的地以及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建设。其中2013年自治区财政安排4.2亿,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特色旅游名县,2013年桂林市获得2亿元政府债券[1]。

积极争取国家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契机,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旅游专项资金、政府债券、生态补偿资金和贴息贷款项目。把政策用足、用活,最大限度解决项目资本金难题,有力推动桂林市旅游项目跨越发展。

(三)盘活民间资本,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国外通常称为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者准股权投资,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待被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2]。我国一般概念上的“产业投资基金”,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计划性的市场化政策资金,渠道非常有限,而靠市场化驱动的产业投资基金较少。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宏观环境下,千方百计激活民间资本和加强金融创新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投资基金是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融合的权益性金融工具,是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旅游业发展建设的较好渠道。一方面可以集合投资,将闲散资金集合为较大规模的资金,通过股权投资形式实现闲散资金的资本化,另外一方面可以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借助产业发展战略和专业化的管理参与产业培育,以股权投资形式培养优质企业的预期盈利能力。近年来桂林的民间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相继建立了近百家小额贷款和融资担保机构。而大量的民间资本较为分散,可以建立股权投资机构,引导和聚集社会闲置资金投资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行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建立,既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未来退出获得的巨大投资回报,又丰富投资主体和健全融资结构,同时民间资本的注入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四)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ABS)的实质是资产的所有人将产生现金流的未来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以达到融资的目的,即能够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已有资产,通过一定的组合安排,以此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发行证券,从而实现在资本市场上融资[3]。

结合相对成熟的桂林旅游市场,从融资特点来看,资产证券化非常适合桂林旅游项目融资。首先,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较大,而发行证券的成本和政策可变性太大,小额资金募集的效率性和可行性都不高;其次,桂林庞大的客源市场给项目带来较好的预期收益;第三,宏观环境较为成熟,桂林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拥有18家证券营业部,政策环境和金融市场相对成熟。

可以考虑在经营主体不是政府融资平台的景区,实施和推广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首先要产权明晰,完善监管体系,去掉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的行政色彩。其次要规范财务内控管理,有完善的报表和系统的价值评估体系,加强信用建设。最后要挖掘标的资产。充分挖掘管理成熟、现金流有保障的景区,探索门票收益、运输收益、民族民歌等标的的质押权。

(五)PPP项目融资

PPP即公私合营模式,是指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以某个项目为基础形成的相互合作的模式,政府没有把项目的责任全部都转移给企业,而是由合作的各方共承责任,同担风险,在提高基础设施效率和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也解决了政府有效投资不足的困境,而且较好地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4]。PPP模式是BT、BOT、TOT等项目融资模式的优化,较多适用于耗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的大型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上,近年来在国外颇为流行。PPP模式的目的在于“使政府所支付的税金获得最高价值的公共服务”。具有弥补建设资金,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等优势。因此,PPP融资模式比较适用于强调经济性和社会性相融合的旅游项目上。

鉴于大量的桂林旅游项目在实施中运用BT和BOT产生的弊端,在PPP融资模式中主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加强项目风险评估。要对项目本身做好前期可行性调研,综合评估其建设风险、投融资风险、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要素。其次,认真对投资人的选择。综合考虑投资人的资质、实力、经验、信用等,以免发生违约风险。要侧重与资本实力强、行业经验多、形象声誉好的企业长期开展投融资合作。最后,要确定责权机制和退出机制。明确责权分配后,要权衡好风险、利益和退出机制。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税收减免、门票调整、景区经营权年限调整等渠道完善补偿机制。

(六)引入国际资本

要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不可避免要加大力度引进国际资本。鼓励外资银行进驻桂林设立办事处,开展旅行支票、跨境结售汇等业务。争取世界银行(集团)贷款支持。在国外游客聚集的景区,精心包装适合外资投资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在桂林举办的节事旅游活动,策划一批影响深远的常态化活动,通过各种招商洽谈会吸引国外资本。通过引入国际资本,学习国外先进的旅游开发理念和旅游管理技巧,提升本地旅游企业的景区运营能力,吸引更多入境游客,优化旅游者结构,提升外汇收入,扩大桂林旅游的国际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Z].2013-06-29.

[2]冯雪君,张朝峰.成立桂林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分析研究[J].企业导报.2012(8).

[3]于玲玲.旅游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初探[J].特区经济.2010(5).

篇8

关键词:生态旅游南昌梅岭景区发展问题

南昌梅岭风景区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有潜在市场,但由于生态旅游资源的珍贵与脆弱,导致了它发展的短暂性。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遵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遵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南昌梅岭景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缺乏合理规划,旅游景点的分块严重,给人感觉梅岭只有一两个景点,从一定程度上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合理规划,统一发展。由于资金和旅游管理人员的缺乏,在发展中缺少可行性计划的分析,使得南昌梅岭景区的发展停滞不前。本文在对梅岭景区、梅岭景区生态资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梅岭景区生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共同完善南昌梅岭景区的生态旅游,把南昌梅岭“小庐山”的称号引向全世界。

一、南昌梅岭风景名胜区概况和旅游现状

梅岭位于南昌市西郊的湾里区,大约距南昌市中心18公里。景区不仅毗邻昌北开发区、新建县、安义县、永修县。景区还西临鄱阳湖,北与庐山相对峙,占地面积较大,总面积达150平方公里。景区平均海拔248.52米,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西山山脉,森林覆盖率高达71.2%以上,气候温和湿润,全年平均气温约在17℃以下,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类型是亚热带阔叶林。

南昌梅岭风景区,目前正处于开发状态,开发较为完善的有狮子峰、梅岭主峰景区、神龙潭景区还有几个附近连带的景区,景区生态旅游产品也较为丰富。

1.梅岭主峰。梅岭主峰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与梅岭镇交界处,属于梅岭山系,植被为毛竹林,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管理单位为国家AAAA级景区。除了拥有天然的,丰富的生态资源之外,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丰富。景区内著名的景点有洗药湖、七色彩池、竹林飞车。景区特色项目有:丛林野战、户外拓展运动、快乐向前冲,是生态旅游休闲的佳地。春赏杜鹃、秋采野果、冬观冰凌打雪战活动月是梅岭主峰景区每年的三大活动。除此之外,南昌梅岭主峰景区内有众多的游乐项目,其中包括、射擊场、水上漂、捉鱼、野外烧烤、钓鱼。

2.狮子峰。狮子峰生态景区位于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泮溪村,因山峰形状如蹲着的狮子而得名狮子峰,占地面积150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国家4A级景区。景区著名景点有狮子峰、泮溪湖、望狮涧、铁索桥、游乐场等。狮子峰景区是一个以山水文化,乡村游乐为主题,再结合地质考察、水上娱乐、湖滨度假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3.神龙潭。南昌梅岭神龙潭位于湾里区太平镇太中段与南源乙桥交汇处,距南昌市区约30公里,于梅岭景区腹地,景区类别为风景名胜。现投入开发与经营的景点有:虎啸泉瀑布、潭上潭瀑布、龙吟谷、兰竹溪等。景区除了可观赏到山水风光外,还有攀岩、秋千等娱乐项目,同时还有野炊野营等项目。

二、南昌梅岭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旅游资源粗放式开放、盲目利用。梅岭景区在开发初期,在没有制定科学规划和没有做可行性分析就盲目开发,使梅岭景区资源的发展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经营状态。在投资发展中,不顾景区生态环境的承载,盲目建设,造成景区景点的不协调。在投入经营中,没有对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评估,对景区生态资源造成破坏。

2.景区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梅岭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众多,但其中存在些发展的局限性,使得有兴趣的商家望而却步。而其中的局限性有来自于景区自身,也与国家政府的政策相关。梅岭景区大体上是政府管理,但设置的某些机构确没有太多实权,无法对梅岭景区进行管理活动,也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如梅岭整体是由国家风景名胜区委员会管理,但狮子峰是由梅岭旅游公司管理。正因为多头管理,部门之间对相关责任相互推诿以及在招商引资中建议的不合,使得景区的管理效率低下,许多的突发状况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3.生态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缺乏知名品牌。南昌梅岭风景区虽然是国家森林公园,但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单一,知名度低,市场的定位不明确。梅岭景区没有利用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的联系性。许多景点的开发只是单个的旅游景点,没有对景点内在的涵义进行深入挖掘,没有吸引力,单调乏味。

三、南昌梅岭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明晰部门职责,杜绝责任推诿。南昌梅岭生态风景区自开发以来,责权不分明。景区相关立法部门应拟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要真正有效的对景区管理,也必须责权分明并下放权力,并实行责任与权利相协调。在对外投标引资的过程中,杜绝利益输送行为。在经营者中标后,时刻强调对景区开发管理法规的执行,遵循“谁污染谁治理”“、可持续发展”、“三大效益(经济、生态、社会)相结合”、“环境协调性”等规划原则。

2.提高各方环保意识,加强旅游管理、环境保护。首先,所有权者应加强环保意识。对旅游发展的管理,从法制上进行规范。其次,经营者要做好对导游人员培训,让导游人员在恰当的时间提醒游客不当的行为,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行为润物细无声地引导游客保护环境。最后,对于游客,可在旅行大巴上,导游讲解景区的同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另一方面,在城市放置宣传广告栏,播放保护环境的微广告,使群众树立环保意识。

3.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景区旅行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景区的生态环境,还与景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程度相关。要提高生态景区的旅行质量与保护生态景区的环境,就得提高游客和服务人员的行为与素质。生态景区管理与经营者应广泛吸收旅游专业人员,可采取和高校合作的方法,给高校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不仅可以节省自身发展的成本,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了一部分人才。提高了旅游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态景区的整体旅行质量。

4.提高生态旅游品味,突出品牌竞争。梅岭生态景区发展停滞不前,可能是没有打造出属于自身的名片,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要实现突破可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各景区的区别,让游客有不一样的体验。其次,突出品牌效应。举办活动,打响知名度。再次,南昌是历史文化名城,梅岭景区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也不少,可以利用名人效应把宣传打出去,形成名人品牌,提升知名度。最后,可以深度挖掘梅岭生态资源的文化特色与内涵,利用这些抓住游客的心,从而创造品牌。

5.加强市场营销,完善市场定位。南昌梅岭生态景区在市场营销中,宣传力度不大且不明显,拥有的顾客市场都来自于本市以及本市大学生,所以迫切需宣传,吸引游客。另外可以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针对不同客户。对于学生,可以宣传较为刺激的旅游项目;而对于老年人,则健身休闲为主;对于知识分子,则自然生态考察为主。这样才会给不同人群不同的旅游需求吸引,从而扩大吸引力。在完善市场定位中,应加大生态旅游的建设,扩展生态旅游的承载力,形成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旅游产品。

四、结语

梅岭生态旅游发展不仅依靠当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还要依靠政府旅游业支持等。只有全方位的研究旅游景点,依靠专业人员,对梅岭旅游景点整体规划设计,在开发中才不会造成对资源过渡浪费。而要做到这些,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参与。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还要重视对旅游专业人员的培养与挖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革.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及安义县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1(1):21-25. 

篇9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1156)

摘要院生态休闲农业是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产业支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如何促进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良序发展,是当前理论界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涵义,对其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解读,同时对其发展思路进行探讨,以期指导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但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具体构建和实证分析等,将是笔者日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院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院F32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033-03

0 引言

生态休闲农业是以生态景观资源为物质基础,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满足人们对原生态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生活的追求,是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是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的新型产业模式。随着全国各地生态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诸如生态资源过度开发、项目重复、游客垃圾遍地污染环境等现象。想要真正使生态休闲农业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就必须寻求一种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使农业、农村、农民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提出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需要借助产业化发展思路,使生态休闲农业走绿色产业化发展之路。

1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指以市场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生态资源合理开发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为核心,通过一体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真正发挥生态休闲农业的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

1.1“农业、农村、农民”经济改革的战略转型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改革中的重要议题。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基本上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尚未形成规模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来袭,传统的农业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应对国外集约型农业的挑战、加快产业转型、提高农业经济竞争力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事实。

于此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实行和引进科学农业技术,部分农业经济强县实现了连续丰收,大大扭转了农产品短缺的市场局面,从总体上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多数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已进入充裕阶段,这既反映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卓越成果,但也带来市场的供需失衡,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预测和规模运作,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稳定保证,因此,创新农业经营组织,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征收之后释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和稳定这部分人群的生活也是“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由此,只有实行农业产业战略转型、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解决农业发展的深层次及长远问题,而生态休闲农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为农业生产与经营形式的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生态休闲农业一方面可将单纯生产性农业向较高附加值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发挥产业集群效益,另一方面可借助原农业生产资源,拓展农业生产的内涵和外延,发展集农业种植、生产、加工与休闲、游览、科普推广、农产品展示、销售、农家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形态,为农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可以为区域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1.2 社会休闲需求增长的市场推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等外部利好,社会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和温饱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性,从国外内休闲旅游的人数和收益的增长数据可以看出,市场对休闲产业的需求空前暴涨,并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享有天然生态资源的生态休闲农业来说,自然而然成为都市人们休闲旅游的首选,这也为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生态休闲农业不仅是满足人们休闲生活需求的途径之一,更是一种综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创新产业类型,只有借助于产业发展思路才能真正提升区域休闲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人们对休闲产业的市场满意度。

1.3 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生态休闲农业是在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将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可以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然而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全国各地不顾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纷纷上马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造成盲目开发,缺乏整体规划,集约化程度低,项目重复,人工痕迹明显,景区垃圾遍地,环境遭到破环,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与生态休闲农业的本质要求相违背。

因此,促使生态休闲农业实施产业化发展是实现“三农”经济改革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综合性农业产业跨越的必然之路。

2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1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从生态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分析,一般以城市居民为主,这其中既包括向往自然风光、体验人文风情的年轻白领阶层、三口之家、退休老人,也包括满足培训、拓展训练等工作需求的单位团体等。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有30%的人愿意到郊外体验生后,有50%的人有去郊外旅游的意愿,生态休闲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实现城市和乡村和谐共存的发展,而且能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农业的生态绿化功能,提升农业科学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截止2013 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近7.4 亿人,城镇化率达53.73豫。城镇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加大让更多的城市人需要在工作之余舒缓心情,释放压力,这为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场,同时对生态农产品的热衷消费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2 产业资源供给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各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地域风貌、人文环境、特色农业文化等,我国地域辽阔,拥有独特的地形风貌,且南北各有差异特色珍贵的农业景观,并且各地的民族还仍保留着自己的风土民情、乡土文化、农耕生活,加上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以外能够挖掘更多的市场价值,这些产业资源都为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不断开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运作体制的不断创新,生态休闲农业将不仅仅是一种旅游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市场化消费时尚体验,能够给社会大众和农业经营者带来更多的价值。

3 对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3.1 合理选择产业化发展模式

对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就国外而言,一般有专业协会模式,即是由社会团体牵头,将分散的农场或农户依靠市场开拓和技术、信息服务等环节联结起来,形成利益分享、相互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或农业企业模式,即是由一些专业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大规模联合发展农业公司,形成产供销垂直一体化企业;或是合同制模式,即是由一些私人企业与农场主签订业务合同,明确双方经济责任和利益;或是合作社模式,即是由小、中农户自由加入,全体社员共同协商处理事务,在生产、交易中统一决策行动,共享农业加工增值收益。

就国内而言,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主要有“4+2”模式,4 即是指“市场+企业+基地+农户”,2 即是指“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其中,市场是导向,企业是桥梁,基地是基础,农户是关键,而研发是核心,培训是手段,或是“企业+农户”模式,即是社会化企业与农户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合同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围绕一种重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建立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或是“中介组织+农户”模式,即是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创办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运销企业,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此外,我国还有“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的模式。

由于当前我国在生态休闲农业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市场化运作薄弱、专业指导人才匮乏,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并结合未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方向,我国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可以采取农业企业和“4+2”综合模式,一方面优选社会化企业,与当地农户们合作成立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经营培训等,而另一方面农户则提供土地资源、劳动力以及特色文化资源、生态农产品等。由于农户既是被管理者,也是公司股东之一,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会与企业共同积极合理地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例如目前全国知名的“多利”品牌,便是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北京等全国10 多个省份的当地农场、农户进行产业战略合作的行业先锋。

一方面多利农业公司以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为核心,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超市直销等营销方式宣传自身品牌特色,吸引潜在客户,并在有机农庄园区基地开发一系列特色休闲项目;同时在绿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自组车队,与优质冷链服务商结成合作同盟,从绿色农产品生产源头直至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加强控制,构建绿色农产品的高效供应链运作体系。

而另一方面各地农场(如北京大兴留民营生态农场)则利用十余年有机认证的基地和丰富的有机种植经验,结合多利农业公司现代化企业管理优势,先进的蔬菜加工、包装、冷链配送系统及物联网、互联网的深层次应用,为市场提供品质优异的有机农产品。多利农业公司联合农场产业化运作生态休闲农业的这一经营理念和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生态休闲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2 统筹协调产业链利益相关方

根据分析,传统农业产业化发展只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是产业链的上下游直接延长,而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是或不仅仅是产业链的简单延长,它不仅具有传统农业产业化的所有功能,同时还具有观光、体验、休闲等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农业生产。

所以,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协作,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全局出发,既要综合考虑产业链上下游中的农业资料供应商、休闲农业园区、(种植和经营)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商、消费者(游客和农产品购买者)等,又要考虑旅游公司、冷链服务商、有机食品餐饮服务商等并行利益相关者,进行一体化管理。

3.3 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

在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只有拥有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才能为产业化运作的实施和深度开发带来新鲜理念和创新途径,因此,为保证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有足够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具体来说,一方面是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确切掌握解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为各部门建立系统、真实的人力资源现状数据库提供决策依据。并为从业人员的培训、招聘信息及时公布提供可靠依据与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以中职、高职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设立与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相关的对口专业,逐步建立生态休闲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链条,并构建人才开发、考评和激励机制,形成系统开发、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的人才培养机制。

3.4 积极发挥政府在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作用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包括在行业制度、扶持政策、财政拨款、公共建设等各方面,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政府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相继采取了一些不同的有效措施,比如日本与此相关的应对措施是提供相应的专项财政和农业补助津贴,加大产品的开发、宣传等;美国与此相关的应对措施是设立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支持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作用已经得到美国公众的认可等,此外,还有很多国家都积极的发挥着政府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我国应借鉴该成功经验,用于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篇10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融资渠道;规划;规范程序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41-02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某地区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零散、无序的状态,对其空间结构和布局实施整治、改造等土地工程措施和土地产权调整措施,并配合公共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以达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一项综合的土地利用工程。

通过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整理有利于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统筹城乡发展和节约资源,如今,其已成为许多地区实现农村乃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成为众多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实行集中定居工程的主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较为良好的经验和成绩,其中,雅安市雨城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 雨城区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试点工作概况

雨城区位于雅安市东部,属于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的盆周西南部边缘地带,全区幅员面积1066.99平方公里,为中低山地带。山地占全区总面积极91%,其中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占45%,1000米以上的中山占46%。平地占9%,主要是河谷阶地和山间盆地,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局面,人地矛盾较为紧张。近年来,雨城区深化改革,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雨城区通过可行性分析,选择了上里镇、草坝镇、对岩镇等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乡镇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试点工作。

3 雨城区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试点工作成绩及经验

3.1 雨城区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试点工作成绩

开展试点工作以前,雨城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居民居住条件较差,住房破旧狭小,基层水电道路等公共设施不完善,区域交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很穷,农村很苦,农业很落后”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相关地区立足实情,充分听取民众意见,科学治理工作规划,合理开展整治任务,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内容。经过几年的努力,三个试点乡镇农民统一进入集中规划区域定居生活,平整出来的土地用于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复耕或者用于工业园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土地的集中规模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成效已经初步凸显。雨城区在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试点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3.2 雨城区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试点工作经验

3.2.1 坚持集约用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雨城区严格贯彻坚守耕地底线不动摇的基本国策,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对耕地进行切实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试点工作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科学定位,合理开展项目建设,强调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重视对村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实现了土地的合理利用,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2.2 坚持因地制宜,做到规模适度发展

雨城区以县域土地利用规划为指导,在充分认识县域经济实情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村庄规模,做到村庄体系布局合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律对试点地区提出了不同的整理目标和发展模式。以上里镇为例,充分挖掘古镇旅游资源,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合理规划居民点用地,把农户住房建设集中安排在公路两旁进行,有效减清古镇压力,优化环境布局。通过规划整理,上里古镇在充分发挥农用地潜力的前提下形成了以旅游业为支撑,三大产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以2008年为例,尽管遭遇汶川大地震的冲击,当地年接待旅游人数持续上涨,人均年收入增收达到350元,实现了旅游强镇的目标,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3.3 坚持统筹协调,做成共同发展

试点区域都很重视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在整理中对这两项内容也进行了很大的资金投入。创造出具有地区特点的整体搬迁和就地改造两种模式,通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如今大多数村民都已经住上了富有川西特色的二层小楼,乡村水利、电力、交通等基本设施也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农村地区社会事业的稳步发展。

4 雨城区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试点工作存在问题与不足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国家政策、技术环节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雨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4.1 资金不足与技术落后制约长足发展

雅安市雨城区属于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相比之下全区二、三产业发展落后,直接造成政府财政收入较少。而农村居民点整理涉及房屋搬迁土地改造,方方面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政府投入不足、集体经济又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资金问题成为阻碍居农村居民点整理面向全区推广的首要因素。加之这项工程本来就处于试运行阶段,人才匮乏、技术短缺,又无经验可寻,这就让整理过程变得更加艰辛。

4.2 规划滞后,缺乏科学统一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前期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理结果的好坏。可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雨城区对整理工作缺乏一个完整合理的总体规划,而是各个试行地区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小范围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用地整理,缺乏全局统一的指导及科学的管理体系,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在某些试点地区可能取得较好成绩,但是给在全区乃至全市范围内推广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4.3 补偿不到位,农民利益不得保障

在整理过程中,政府对村民的长远发展并没有做到充分考虑,村民得到的土地补偿费及拆迁安置补助费一般都远远低于生活实际所需。再者,农民虽然可以通过宅基地换房的方法获得新的住房,但从长远来看,这并不能满足村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农民失去的不仅是宅基地、耕地,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生产生活保障的来源,这让一直有着“土地使用权归自己所有”观念的农村居民,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能否切实保障他们的长远利益产生了担忧。

4.4 程序不规范,引起部分群众不满

雨城区缺乏一套规范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程序,欠缺对整理区域的基础调查、系统分析、效益论证、项目评估等工作。整理完成后也没有及时进行土地变更调查,造成了整理前后期工作不连续,统计资料不完整,整理工作没有可比性,难以有效凸显整治成效。同时,在整理过程中,还出现了前后政策不一致、政策对人不对事等现象,致使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开展整治工程的村民“同地不同价,同理不同利”的情况发生,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激发了基层的不满情绪,从而增加了政府开展工作的难度。

5 合理化建议

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试行地区存在的问题,立足雨城区发展定位和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做好宣传与交流工作,以“三公”平民怨

由于村民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缺乏了解,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整理工作在最初便遇到阻碍。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对村民做好相关教育,更新农民观念,让农民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做到整治工作心中有底。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各种事务,及时加强同村民的沟通与联系,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用地整理工作。

5.2 建立多元的融资渠道,保证资金需求

稳定、有力的资金投入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农村居民点整理不仅涉及农民、政府的利益,而且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也息息相关,仅仅依靠农民和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创建多元、多层次的集资渠道,集合政府、农民、农村集体、相关企业的力量,保证用地整理所需资金的及时到位。

5.3 准确定位,做到合理规划

政府应该在了解国家法规政策、了解典型地区整理方法及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有自己特色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划,做到规划先行。在规划之初,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即既要有创新型,又要有可操作性,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积累经验以便不断推广。

5.4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主体是农民,保障农民合法利益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在充分考虑农民收益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政策以及拆迁安置政策,既满足农民当前生产生活需要,有满足长远发展需求,通过对整理出的多余土地年均收益用以作为全体村民的土地入股进行每年分红,将收益部分作为农民的社会保险启动资金做好社保工作,免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同时,政府还应该在保证粮食安全环境优美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在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6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其中的关键和核心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程,是统筹城乡综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即在确保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农村土地资源发展规模,充分挖掘土地的集约效益,实现“农业稳定,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总体目标,最终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经济关系研究――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2]王建国,胡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国土资源,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