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可行性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经济可行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经济可行性

篇1

关键词:旅游转型;可持续发展;乐山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74-03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多彩的景观资源和厚重的文化资源,为乐山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2011年,乐山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 119.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8.98亿元[1] 。但乐山与自身拥有的丰富资源相比,与其他旅游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入境旅游者数量、旅游者区域结构、停留时间和人均花费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对乐山旅游产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和分析,以增强乐山旅游的竞争力,适应旅游转型升级的需要,促进乐山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乐山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乐山旅游从纵向看有较快的发展,但从横向看,同国内、省内与乐山资源和城市结构相当的地(市、州)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旅游客源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入境游客少、比重小。2010年、2011年接待入境游客数分别占当年全市接待总人数的0.48%、0.61%,二年平均仅0.54%。2011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占当年接待总人数的99.39%,入境游客比重太小。另一方面,远程游客少。亚洲(含港澳台)的近程游客占入境市场份额的90%以上,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远程游客不足10%。再一方面,人均停留天数少、消费低。2010年,国内游客在乐山旅游的平均停留天数为1.15天,人均消费872.95元/天;入境游客在乐山旅游的平均逗留天数为1.12天,人均消费为174.18美元/天[2]。来乐游客通常是直入景区,来去匆匆,观光游占较大比例。

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与省内外主要旅游城市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乐山连接省内外其他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大交通条件还未获得彻底改善,没有旅游机场,成都到乐山以及乐山到宜宾进入长江的水上旅游航线也未开行,导致乐山不能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共享国内外旅游客源。二是高速公路未能有效连接市境内主要景点,市内其他主要旅游区县的旅游交通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三是乐山中心城区、峨眉山市两个主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尚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四是旅游接待能力不足。全市有星级旅游饭店34家,其中五星级饭店仅1家,四星级4家;温泉度假地3处。大部分星级旅游饭店(四星级以上饭店乐山城区仅1家)、温泉度假地都集中在峨眉山景区。

3.旅游业“门票经济”特征明显。乐山旅游还处于传统的观光旅游阶段,门票经济现象尤显突出。2010年,乐山市境内的峨眉山、乐山大佛等20个主要景区(点)全年接待游客923.55万人/次,门票收入65 715.06万元。其中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500.36万人/次,门票收入达41 984.52万元,游览费(含索道收入)61 262万元 [2]。旅游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乐山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占有份额一直较低,尤其是海外客源市场份额低。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市场吸引力不强。乐山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两大世界遗产景区共同构成国际旅游区,但旅游产品主要以游览观光为主,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产品,特别是缺乏能留得住游客的旅游产品。

5.旅游客源市场开拓不够。全市尚未完全形成统一的整体宣传营销机制,客源市场定位粗放,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客源结构改变不明显。在来乐山旅游的游客中,四川省内游客依然占据来乐国内游客的大市场,重庆仍是乐山市省外国内游客的第一客源地,消费能力较强的远距离游客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游客量增幅不大。

6.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在观光型旅游占主导地位强势之下,受国内旅游发展状况及长期以观光型旅游为主的影响,乐山有大量非常适合休闲旅游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一是重游览项目建设,轻休闲设施配套,对休闲旅游项目及休闲度假配套设施和服务重视不够。二是重观光型旅游,轻休闲体验游。当前,乐山市休闲旅游产品设计没有突出休闲旅游的特点,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多停留在“农家乐”水平,不能满足休闲旅游不同的细分市场和同一市场的不同需求。三是重景观项目打造,轻文化内涵挖掘。乐山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深厚,但长期以观光型旅游为主的旅游方式,客观上迟滞了乐山名山、名佛、名城、名人等特色文化的挖掘,与旅游发展的有效结合不够。

二、乐山旅游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中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在“好”字上下功夫,实现“好”与“快”的有机统一。

旅游业转型升级给乐山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机遇和空间机遇,乐山建设西部次级交通枢纽也给乐山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区位机遇。乐山如何抓住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发展中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山水生态特色、休闲度假特色,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乐山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乐山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乐山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1.突出“山水佛”的结合,发挥乐山的旅游优势。从国内外的旅游资源看,单纯以某一资源作为乐山旅游定位的基础,都不可能有绝对的优势,唯有山、水、佛三者的有机结合,才是乐山旅游的最佳优势。乐山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誉。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绕城而过,而地处三江汇流的乐山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美誉,并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1996年12月,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水佛”的结合,这是乐山旅游业发展的绝对优势。

首先,朝拜乐山大佛,祈福峨眉金顶,是感恩祈福旅行的首选之地。乐山大佛、峨眉山要深度挖掘浓郁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内涵,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努力实现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及川西南民俗文化的相融共生。同时,要利用汉传佛教寺院—大佛禅院这个龙头,进一步挖掘佛学禅文化,使灿烂的佛教文化与峨眉山山城自然景观高度融合。其次,要充分利用乐山山水相临、景城一体及贯穿城市的各类水系和田园等优势自然条件,以城市周边青山为屏障,城市“绿心”为中心,以河流、道路为生态轴线,建成开放型、放射状的生态走廊。第三,以城市规划建设和水利综合开发建设为主,重点抓好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以及峨眉河、虎溪河的建设治理,建设滨河休闲绿地;整合水景资源,打造沿河两岸交相辉映的城市夜景。要充分利用岷江航电梯级开发的契机,通过提升并控制水位高度,形成乐山广阔平缓的三江水面,在三江水域开展水上游览活动。配置夜航设施,引导夜间消费,营造“桨声灯影里的夜嘉州”、“凌云乌尤暮鼓晨钟禅乐”、“三江河畔晓风残月”等意境,凸显宁静优雅的夜生活氛围[3],真正感受乐山乐水、乐在其中之妙。

2.突出生态环境基础,体现乐山的生态景观。乐山除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外,还有一处面积约10.2平方公里,被誉为“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的城市“绿心”。这些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城市景观是乐山重要的生态资源,这是乐山旅游的突出优势。乐山要在合理保护、有序开发城市“绿心”的基础上,依托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以营造人与自然、市民与农民、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大环境为方向,推进中心城区周边自然生态保护和绿化景观建设,打造田园生态风光带、都市农业示范带和生态涵养林带。同时,以峨眉河为纽带,在主城区西部,按照城乡统筹规划理念,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东连乐山大佛、西接峨眉山的生态廊道、休闲绿道,整治村落风貌,构建独具特色的“田园生态风光带”;沿乐井路方向,在主城区东部,按照现代城市要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的思路,建设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都市农业示范带”;以深丘山林为基础,在主城区北部,市中区与夹江县、岷江与青衣江之间,建设为大城市提供充足氧源的“生态涵养带”。完善城市景观功能,优化生态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3.突出文化底蕴与民俗文化,丰富乐山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涵养着一座城市的风骨和灵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三千年城市历史积淀深厚,古民居、古城墙、古遗址、古建筑为代表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众多,成为深具个性和吸引力的“乐山符号”。同时,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小凉山彝族文化、峨眉武术文化、三江文化、茶文化、乌木文化、造纸文化、盐文化等形成了多彩富集的文旅宝库,构成了乐山文化底蕴中最具差异性资源和最显著优势。

乐山势要依托深厚的“名山、名佛、名人、名城”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历史文化产业和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基地。首先,推出一批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国际文化旅游园、文化旅游街区、佛文化园等文化旅游项目集聚区建设。其次,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对夹江手工造纸、年画、沐川草龙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传承,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第三,依托罗城古镇、嘉阳小火车、峨眉武术和民间文化艺术等开发特色休闲旅游产品。第四,加快“嘉定坊”、“嘉州长卷”建设,营造“景城一体”的文旅产业典范,极力彰显乐山码头文化、佛文化、青衣文化、名人文化的聚合魅力。第五,定期举办乐山旅游大佛节,依托乐山大佛和佛教圣地峨眉山,将观光游览、佛事、文化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展示乐山的佛文化、古文物、名山名景点和地方民风民俗的精华。第六,强化乐山演艺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打造旅游文化商演品牌,建设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购物中心,提升“娱”、“购”两个薄弱环节发展,增强乐山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魅力。

4.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提升乐山的市场竞争力。乐山除拥有世界知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外,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边大风顶、国家地质公园大渡河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峨边黑竹沟、沙湾美女峰等山地资源,以及乐山大佛景区三江汇流、五通小西湖、平羌三峡、大渡河金口大峡谷等水域资源,都是自然造化、钟灵毓秀的难得精品。在特色文化和资源方面,嘉州古城、城市绿心、峨眉武术、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等都颇具魅力、深受欢迎;特别是被誉为“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原生态的工业革命景观”、被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工业遗产名录的“嘉阳小火车·芭石铁路”,更是吸引了大量海内观光、休闲游客。但乐山旅游资源和产品整合度不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对乐山的旅游产品进行适度整合,开发旅游新产品。要保持乐山市为旅游依托的中心城市地位,以乐山—峨眉山为双核心旅游区,周边郊县包括沙湾、五通、夹江、犍为、井研等区县的部分景区为内辐射环,把较远的马边、峨边、金口河及沐川等区县的景区作为外辐射环,形成乐山大旅游圈。即发挥“乐峨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作为休闲度假旅游区、世界遗产旅游供给基地、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的综合,使乐山既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又成为游客转往周边景区的集散地,带动周边区县旅游业蓬勃发展;打造夹江—沙湾—峨边—金口河自然人文生态风情线和井研—五通桥—犍为—沐川—马边民俗文化特种体验旅游线[4]。乐山—峨眉山核心区以其旅游产品的垄断性满足国内外游客,占领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的份额,辐射环为城市的民俗风情旅游环,以满足川内及本地居民节日休闲旅游。

5.建设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目前,以“两航四铁八高速一枢纽”为代表的乐山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乐宜高速、成贵铁路、乐山港、乐山机场等交通网络的建设构建了功能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即将开行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有效连接峨眉山景区和乐山大佛景区,将成都、绵阳、德阳、眉山、乐山多个城市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乐山要充分研究交通格局的新变化,超前谋划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以新的时空观布局旅游休闲产业要素,丰富休闲活动内容,营造旅游休闲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在乐山停留、消费。

一是发展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要加快峨眉河田园度假慢城和拥江休闲度假带高档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重点抓好以峨秀湖、黄湾、慢城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项目为主的峨眉河田园度假慢城建设;以乐山大佛景区滨江生态景观带、凤洲岛、三江滨水休闲旅游区等为主的拥江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依托乐山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和浓郁的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发展山地、滨水、田畴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二是发展观光游览类旅游产品。开发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水上观光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岷江水域黄金旅游线,整合平羌小三峡、三江汇流处和五通小西湖水上开发建设,建成岷江水上观光及体验黄金旅游线;抓好国家地质公园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峨边黑竹沟、国家自然保护区马边大风顶、沙湾美女峰等山岳型观光旅游产品的开发。三是发展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强化乐山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建设,突出乐山佛教文化、峨眉武术文化、中医养生文化和乐山传统饮食文化等特色。四是开发休闲体验类特色旅游产品。依托马边大风顶、大渡河金口峡谷、峨边黑竹沟等,开发探险、攀崖、蹦极、文化与科考游等户外旅游产品,促进与现代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生态旅游、康体旅游、温泉度假、滑雪旅游、自助旅游、自驾车旅游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的休闲旅游的需要。

随着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时代的来临,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的乐山旅游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新一轮的旅游发展竞争中,休闲将成为旅游品位的象征,休闲旅游将成为乐山保持旅游优势、获取旅游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发挥乐山特色优势,打造城市休闲品牌,促进乐山旅游转型升级,是时代赋予乐山旅游的又一次选择。

参考文献:

[1] 乐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2012-03-02.

[2] 乐山市2010年度旅游公报[Z].

篇2

关键词:免费景区;无锡渤公岛生态园;游客;不文明行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杭州“免费西湖”运营模式的成功推动了国内许多城市旅游的转型。2005年,无锡市政府投入巨资整治蠡湖之后决定免费开放蠡湖十景。免费之举,一方面推动了无锡市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交通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全民真正享受到了旅游景区的社会公益性,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无锡城市形象的打造。然而,随着旅游景区的免费开放,游客大量涌入,加之其素质良莠不齐,免费景区自然环境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2013年10月8日,扬子晚报报道了“无锡渤公岛生态园被少数市民当私家菜园”事件。渤公岛生态园沿湖种植了四角菱等水生植物用于净化水质,然而游客环保意识薄弱,做出私自采摘四角菱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生态园的自然生态。除此之外,我们在对渤公岛生态园进行观察和了解后发现,其还存在游客乱扔垃圾、抄小路等问题。本文以渤公岛为例,就免费景区如何进行游客管理、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减少游客不文明行为提出对策。

二、免费旅游景区游客不文明行为原因

作者在对渤公岛生态园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后认为,生态园中出现的一系列游客不文明行为不仅有游客自身的原因,即主观原因,也与生态园的管理机制密不可分,即客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1.游客自身环保意识淡薄

游客自身环保意识淡薄是旅游景区存在一系列游客不文明行为的重要原因。环保意识较强的人会做出更多的环保行为,而环保意识较弱的人则会做出较少的环保行为,甚至做出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2.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发生分离

具有环保意识的游客并不一定会做出环保行为,这就是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发生了分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环保行为的做出并不仅仅受到环保意识的影响,还受利益意识、责任意识、效用意识的影响。当环保意识强于其他与之相对立的意识时,游客就会做出环保行为;当环保意识弱于其他与之相对立的意识时,环保意识就会与环保行为发生分离。

3.游客缺乏主人翁精神

游客在外地旅游景区较在家乡旅游景区,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率会较高。在家乡旅游景区,出于主人翁精神,游客会更为爱惜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自觉做出环保行为;而在外地旅游景区,主人翁精神的缺乏和社会公德约束的减弱,游客不仅会做出一系列危害景区环境和资源的不文明行为,也会对他人的不文明漠而视之。

(二)客观原因

1.免费景区管理人员安排不到位

免费景区取消了门票制度,门票收入的减少给免费景区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管理人员招聘数量会相应地有所减少。管理人员安排不到位,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就会缺乏及时有效的制止和引导,最终导致免费景区游客不文明行为频频出现。

2.对游客的教育力度不足

小组成员在渤公岛生态园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渤公岛生态园对于游客教育在减少游客不文明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缺乏重视。景区管理人员没有利用游客中心来初步唤起游客的环保意识,且在生态园内,教育手段单一,教育力度不足。

3.奖惩机制不健全

为了加强无锡市蠡湖景区的管理,保护蠡湖景区自然风光和资源,无锡市出台了《无锡市蠡湖景区管理条例》。条例明确列出在蠡湖景区内所禁止的行为,生态园入口处也贴有该条例,然景区不能在游客进入生态园之前组织游客对条例进行阅读。同时,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管理人员多采取劝阻、教育等措施,很少严格处罚。

三、对策探讨

(一)启动志愿者计划

免费景区内应安排适量管理人员,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景区管理条例等,对游客在景区内做出的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制约、规范和引导。针对景区在取消门票制度后面临的经济压力,免费景区可以从无锡市民、在校大学生及游客中募集志愿者,这一方面可以缓解景区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提升了志愿者们的环保意识。

(二)完善景区配套设施

景区内配套设施不完善会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环保意识薄弱的游客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出不文明行为。环保意识较高的游客,其环保意识在向环保行为转变的过程中会出现中断,如景区垃圾桶设置过少,游客走了很久也没找到,那么将垃圾随手一扔的行为发生频率将会大大提高。而且,置身于整洁的景区,游客的心理意识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主动做出环保行为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脏乱的景区却向游客传递了消极的意识,使其在景区中的自制能力下降,做出一系列不文明行为。

(三)综合采用教育型管理措施和制约型管理措施

教育型的管理措施主要有向游客发放宣传册、设置人性化环保标识,如“你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动一动手,不留下任何纸屑”,在景区内有意识地举办环保活动等。教育型管理措施能够激发游客的环保责任感,且较制约型管理措施,使人更易于接受。制约型管理措施通过规章制度、技术手段、物理设施等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制约。景区应制定或完善景区的奖惩制度,通过景区管理人员将其严格落实,在景区部分区域设置栅栏等物理设施以阻止游客进入,避免景区环境资源被破坏。

四、结语

全面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是社会、景区、游客等共同的责任。只有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不文明行为减少了,景区的免费开放才能成为一项真正的利民之举,才能是可持续的。

参考文献:

[1]张文,李娜.国外游客管理经验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7(27).

[2]钱淑娟,马艳,刘文鑫.游客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探析―以南京中山陵景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2).

[3]严敏.城市旅游景区免费开放问题研究―以南京中山陵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02).

[4]符全胜,胡瑞明.基于游客行为态度转变的保护区游客管理策略研究――以浙江天目山保护区游客触摸古树行为为例[J].林业经济,2012(09).

[5]李艳琴.敏感型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的机理与原则探讨[J].生态经济,2009(01).

[6]李洪光,蔡君.游客教育在减少云蒙山游客乱扔垃圾行为中的有效性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5(06).

篇3

1 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导语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心设计导语,采用不同的方式导入,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人教版十一册第三单元是一组描写人性美、心灵善的课文,由于本组课文有相同的主题,内容上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衔接导入法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桑娜》一课,走进了桑娜的心灵,你觉得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她是个善良,淳朴的人。

她是一个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

师: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这是多么美好的品质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残疾人,看看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一位素不相识的人。请大家翻开第十课《别饿坏了那匹马》,走进这动人的故事中,也来感受这位主人公美好的心灵。

就这样,自然的衔接导入,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中来。

对一些比较新颖的课题,我采用提问导入。如:在教学《蓝色的树叶》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你们看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

生:石榴树的树叶绿绿的。

秋天的枫叶一片火红。

银杏树叶在阳光下金灿灿的。

师:哦,四季的树叶色彩斑斓,那你们见过蓝色的树叶吗?(没有)树叶是蓝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蓝色的树叶》,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在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这一问,引发了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参与兴趣

创设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学习,或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画一画,演一演,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如《黄山奇石》一文,讲到奇石――“金鸡叫天都”时,我让孩子们读句子,展开想象画一画,孩子们通过听、读、画、评,打开了想象的空间,体会到了黄山石的神奇。

适当利用多媒体,让枯燥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利用课件将文字的叙述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学习内容。

3 抓住主要内容,激发探究兴趣

文章的体裁多样,学习的内容各不相同,对于内容较多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探究交流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如教学《千年梦圆在今宵》,我播放神七升空、航天员在空间漫步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我让孩子们阅读课文,想想航天梦想是怎样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当孩子们了解到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的内容后,我引导他们重点抓住七十年代人造卫星上天、世纪初神州飞船飞天这两个内容去学习。孩子们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交流,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

篇4

【关键词】旅游流;齐夫定律;时空结构;河北省

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内容广泛,本文以旅游流时空结构为研究重点。研究旅游流时空结构对于促进旅游区域分工,优势互补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在对河北省的入境旅游客流进行时间分析的基础上,试图采用齐夫模型研究河北省的旅游流空间分布,以提出优化入境旅游客流的建议,弥补齐夫模型在一般省份的研究不足。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在齐夫参数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基础数据来自河北省、各市旅游局统计资料和相关旅游统计网站,以及相关研究文献。其中缺少若干年份的数据,沧州市全体入境数据缺失,根据各市汇总数据以及河北省整体数据,得出若干推测数据,将明显不合规律的数据剃掉,得到河北省各市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数(2002~2011年)。

通过对2002~2011年河北省各市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数的变化分析,可以得出,除了2003、2008年入境人数出现回落外,河北省在2002~2011年间入境人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入境游发展势头迅猛。同时侧面反映出2003年的非典及2008年北京奥运赛事对河北省入境旅游的影响。

二、河北省入境旅游流的时间特征

年度变动指数是标明旅游流年度间差异的量,它是以多年旅游流流量的均值去除各年度流量值所得的商。本部分采用年度变动指数分析河北省入境旅游流的时间,其结果如下:2002~2011年河北省旅游流年度变动指数分别为65.71、38.81、80.54、86.78、100.50、113.40、103.96、116.72、135.43、158.16、116.72、135.43和158.16。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2~2011年河北省入境旅游流的年度变动指数曲线整体呈上升趋势,2004~2009年指数较接近100%,客流比较稳定。其他时段指数波动较大,客流较为不稳定。该时段的曲线最低点是点(2003,38.81),最高点是点(2011,158.16)。年度变动指数表现出在2003和2008年的发展偏离于总体发展趋势,这与危机事件、重大事件的影响存在很大关系。

三、齐夫模型在旅游流空间结构中的应用

以2011年河北省入境旅游流位序-规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Ink,InPk)双对数坐标散点。接着,对2011年河北省入境旅游流位序-规模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无标度区范围及其回归拟合方程,其中判定系数R2为0.7941,拟合优度较好;通过F检验,F=23.12726,且在a=0.05水平上,Sig1=0.002973

将2002~2011年数据依次分析,绘出散点图,观察拟合效果,逐一得到拟合方程,判定拟合优度并进行F检验,得出表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河北省入境旅游流位序-规模数据判定系数均在0.8000以上,拟合优度较高,均有无标度区出现,并通过了F检验。这表明河北省入境游旅游流流量位序-规模结构分布服从于Zipf定律。河北省入境旅游流流量位序-规模数据在拟合过程均无标度区分段划分,表明该区域入境旅游流呈现单分形特征。但由于无标度区的范围随着年度的变化而呈现出不规则变动,又体现出局部分形特性。

从表1分析可得,2002~2011年间各年度无标度区间所包含的城市数量不同,6~11个不等。而无标度区外的一般为入境旅游业发展偏离整体特征的城市,如相对落后的沧州、衡水、邢台地区及发展水平较高的唐山地区。同时,河北省入境旅游流流量位序-规模数据仅2011年接近于1,属于标准的Zipf分布形态,呈现对数正态分布,省入境旅游流系统内部空间分布形态良好。其余年份的Zipf维数均偏离于1,且偏离较大,表明无标度区范围内旅游流规模在各城市之间的变差较大,空间分布呈Pareto分布模式,河北省入境旅游流系统内部等级结构明显。

此外,齐夫(zipf)法则反映的是旅游流位序一规模等级结构特征,其空间分布可用分形模型进行描述,河北省入境旅游流规模的空间分布主要为局部分形一单分形结构,空间分布形态则由Pareto分布模式向对数正态分布模式转变。

四、河北省入境旅游流时空结构的优化建议

(一)提高全省抵御危机事件、重大事件影响的能力

从2003年和2008年的河北省入境数据可知,危机事件和重大事件对一个区域的旅游影响是至关重大的,为了将危机事件和重大事件对河北省入境旅游业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全省抵御危机事件、重大事件影响的能力变的至关重要。具体方式可以通过旅游旺季全省增强卫生、安全防疫;实时演练,遇到危机事件和重大事件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维护行业秩序的稳定。

(二)功能分区,优势互补,促进河北省入境旅游流系统的成熟和完善

河北省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各地旅游主题重叠,彼此间相互模仿缺乏新意。打破原有产品结构,形成优势资源互补,特色鲜明,势在必行。如西柏坡红色旅游、北戴河的蓝色旅游、野三坡的生态旅游、避暑山庄的文化旅游、张家口和承德的坝上草原绿色旅游各自形成特色,优势互补,如做好有效地市场宣传促销,必能形成良好地旅游经济效益,促进促进河北省入境旅游流系统的成熟和完善。

(三)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形成全省旅游发展联动

河北省独特性的旅游资源较少,但环京津的区位独特。如果把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相结合,形成环京津旅游发展产业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共同的客源市场,降低促销成本,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提升共同品牌,形成多方共赢。

参 考 文 献

[1]杨国良,张捷等.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J].地理学报.2006,24(12):1281

篇5

【摘要】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的全方位的论证方法,旨在为决策层提供较为详细的决策数据和依据。本文通过报告主要事项编制,明确报告编写重点及主要事项,以期与业内同仁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关键词】旅游;可研报告;编写

1旅游项目可研报告主要内容

1.项目概况;2.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4.项目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

2各部分编写要点

2.1项目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旅游项目所处省市自然地理位置,距离省会、中心城市、机场、码头、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繁华商业区的最短路径及距离,周边基础设施配套状况等。项目主要地形地貌,应以各部分海拔高度数据描述。

2.1.2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重点描述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资产或股权结构、资本金来源、国有资本持股比例等。

2.1.3项目组织机构及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如:国有全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等。根据项目组织形式不同,其组织机构大致分为董事会、股东大会等。

2.1.4主要景观特色

重点描述项目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特色。人文景观应有历史成因、形成年代、保存及开发意义等的相关描述。

2.1.5分阶段投资建造计划及项目预计投用时间

2.2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重点论证依据什么提出建设该项目的构想;项目建设前的现状如何,预计项目建成后对领域、区域、社区等,会带来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哪些方面的效益与效果,能满足人们哪些方面的迫切需求,能填补哪些方面的空白等;反之,不建设该项目,会对所在领域、区域、社区等带来哪些制约因素和负面影响。

上述论证要求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论证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假大空式的夸夸其谈。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可从经济、技术、财务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2.3.1经济可行性

通过对旅游项目市场前景的预测,测算出经营期内预计年收入总额,减去年运营成本、税金及附加,测计算出年净收益。如果将每年净收益按照市场利率折现后的净额大于零,即可断定该项目在经营期内,其收入能够支撑起成本费用开支,效益为正,项目在经济上可行。反之,不可行。

能否较为准确的预测项目未来经营期内的收支状况,是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关键。

2.3.2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可以概括为项目构想和前期设计内容,能否借助工程、信息等技术方面的一系列计划、方案、措施而达到。内容主要包括:旅游项目设计施工图,不同区块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和要求,现场安全环保措施及要求,工程质量保障措施等等。

通过上述方案、措施等的具体实施,旅游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功能基本符合项目前期构想,其投资总额控制在估算范围之内,其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其安全、环保、生态保护目标得以顺利实行,因此可以评价其在技术上可行。

2.3.3财务可行性

财务可行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反映。

(1)项目投资资本金能否及时到位,能否保障项目按计划开工。

(2)项目建设期间每年投资计划所需资金能否及时落实,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展。

(3)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自身能否带来持续现金流,来保障其生存能力。

如果上述几个方面均有足够的资金做支撑,才能保证财务可行性。

在财务可行性分析中,主要依据大量的数据计算与比较分析来完成,因此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较少适用定性分析。

2.4项目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

2.4.1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是指因各种不可控制因素的作用,而给项目目标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发生、何时发生、一旦发生带来的损失有多大等,都具有不确定性。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几个重要环节。

2.4.1.1风险识别

包括识别内在风险及外在风险的识别

旅游项目内在风险是指项目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而带来的风险。因此,识别内在风险时,应从项目决策、管理层着手,分析其决策程序的合规性、管理制度的缺陷、管理人员执行力等方面。这些内在风险,往往存在于项目的决策、管理过程中,一般而言是较容易控制的。编写过程中,重点描述内在风险的成因及规避措施。

旅游项目的外在风险,是指客观存在的,不以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风险,如市场需求风险、政策风险、战争、自然灾害等。这些风险一般难以控制,一旦发生,损失巨大。编写过程中,重点阐述其规避措施。

2.4.1.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指风险事件给旅游项目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M行量化的工作过程,即量化测评事件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出现的频次高低。

编写过程中,以定量分析为主,对影响旅游项目的每个风险事件及其诸多因素的危害性,逐一进行预测评估,找到对项目影响较大的事项,并予以排序。

2.4.1.3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主要包括风险承担、风险转移、风险规避。旅游项目应重点从风险转移、风险规避方面,着重编写转移、规避的具体措施,并通过比较不同措施的实施成本,最终提出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

3小结

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在项目前期决策工作中,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其编写内容远不止上述几项。随着旅游项目决策分析工作的日益深化,可研报告的编写的纵深度逐渐加大,需要大量的一手调研资料作支撑。为此,编写人员必须尽早介入项目,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力争把可研报告做实做细,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管理信息平台终端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是适应了大数字时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要求。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方便的了解游客的相关情况以及旅游景点的详情,处于旅游信息的集散地,为旅游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了解信息的载体,便于分析信息价值做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合理的优化景区的安排与设置。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旅游信息不对称性的局面,将信息的最大价值释放出来方便了企业价值的创造。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是信息时展的客观要求。

旅游行业最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的服务性产业,与其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以及组成要素都对旅游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协调其相互间的行业运行能够优化经济运行秩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要保证这个局面的生成需要实现各个行业的信息共享,只有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化才可以将各个行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旅游行业中的纠纷矛盾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机构间的关系时。信息的公开化可以解决信息阻塞的问题,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改善经济运行的环境。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精细化复杂化,充分有益的信息处于信息流中,加强信息的管理将减少识别有用信息的成本。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旅游行业也由国内地区的市场开始向国外进行拓展,空间上广延需要缩短信息的时间成本才能够将利益最大化。

(二)信息的重要性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在原因。

旅游产业其生产和消费同时性以及其产品不可转移也不可以储存,作为固定的消费品,需要消费者亲临,这就导致了消费者的频繁流动。吸引消费者旅游的关键在于旅游景点的信息是否流通到位,消费者能否获得充分的信息渠道。信息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自觉的涌向景点,并形成合理的旅游观念,有利于良性的旅游秩序形成。充足的信息帮助游客缓冲对未知环境的恐惧感,提高旅游消费的可能性。同时旅游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游客偏好信息的收集有利于提供各种可供游客选择的旅游产品,游客可以在权衡各项选择中做出合理的安排。总而言之,信息对于旅游者和旅游管理人员都是重要的,在市场化中,快捷通畅的信息渠道将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需要以市场的发展动态为依据,以服务顾客为核心全面思考旅游行业相关组成部分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完成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可扩展性原则。

旅游行业是一个跨行业的部门,它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提供经济发展的契机,系统设计旅游管理信息平台要了解其他行业发展的信息才能正确预测旅游行业发展的状况。首先在系统设计中需要有未来发展的眼光,考虑旅游行业发展现实性因素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设计系统,为系统的升级改造保留剩余空间。同时在设计系统时要使系统简洁,能够清楚的操作,方便处理旅游业务。

(二)适用性原则。

旅游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用,所以在设计系统时要从系统的结构上来考虑系统与实践操作中的结合。系统在各个板块间要保证不重合,尽量的能与现实中的各个因素耦合,系统在应用中能够及时地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各个功能间实现密切的配合。

(三)集成原则。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融合旅游产业以及计算机专业技术的系统化工程,其涉及的学科知识以及生活范围远远超过现实中旅游业发展的情况。作为服务旅游业发展的中介工具,系统设计要以集成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的综合应用为依托,实现游客信息、导游信息、景点信息、票价信息、住宿信息等诸多信息的高度集成与信息共享,并以数据、文档、图片等多种数据形式进行显示,从而形成较为全面实用性较强的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三、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智能化旅游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在现阶段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还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系统设计较传统有更多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促使了信息系统的快速完成投入到旅游行业中,实现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可行性。

经济发展给开发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系统软件的成本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趋向较低的态势,所以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开发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将会是低成本高产出的活动。系统在开发时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但一旦处于应用状态,系统自动为旅游行业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

(二)技术可行性。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技术掌握发展获取途径较多,在对系统设计中要对其软件和硬件进行科学的研究,通过与现实情况的分析比较适当的开发新的功能以满足性能需求。系统可以采用主流的Java语言,对WEBMASTER而言,JSP的写作界面应是随着需求而改动。采用的数据库有SQLServer、Oracle等,而相对于其他的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丝毫也不影响它在将来所发挥的功用。

(三)操作可行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般网民都具有一定的网络操作知识,能够操作具体的系统,在科学设计系统完成后,系统的维护只需很小的成本。系统成为一个共享的工具,为旅游产业创造价值。系统只需要一定知识的人员就能够轻松的操作起来。

结语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将旅游业动态化发展情况搬移到虚拟的空间,通过信息的供给与消费,创造经济价值,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在系统设计中需要借鉴各个学科的知识,同时要对比中吸收借鉴外国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有益经验,加快我国旅游行业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哲.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

[2]任缘.在线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篇7

随着我国旅游业集团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已经有不少的旅游集团为了不断壮大其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资产的不断增值,相继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经营战略,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经营领域,选择新的投资方向和新的投资机会。投资方式的多样化、投资领域的多元化,也构成了中国旅游业新一轮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因。

从旅游集团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来分析我国旅游集团的投资行为,可以看出,我国旅游集团所进行的投资方向仍集中在旅游行业,是在原主业的基础上,通过进行产品价值链的管理实行相关旅游产品所涉及的旅游投资,如对会展,景观房产,旅游景区投资。一些旅游集团还开始了对航空业的投资,如武汉的东星国际旅行社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随着投资活动的日趋复杂,投资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也日益增多。为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投资风险,并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本文就将通过研究投资风险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旅游集团的实际,对加强旅游集团投资的风险价值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2旅游投资的特点

由于旅游资源的公有性、垄断性和非流通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性;旅游项目投资的区域依赖性;旅游项目投资的综合复杂性;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使得旅游集团的旅游投资相区别于其他集团的投资项目具有很多独特的地方:

(1)投入高,回报期长。旅游投资的门槛逐步抬高,不再是低投入的产业,进入性投资的加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及竞争环境的国际化,也使得旅游投资回收期延长。

(2)旅游产业链整合与多产业整合特征: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城市景观、房地产、小城镇、休闲娱乐等等深度结合,产生了一个整体的、互动的结构——“泛旅游产业”。旅游投资,已脱离单一项目时代,投资商进行区域整体投资,力求整合旅游产业链,与相关产业相结合,寻求综合收益的最大化。

3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1)重项目规划和投资评价:对于投资方来说,旅游的投入是一个长线的过程,风险性主要在选项和规划上。因此,旅游项目投资必须重视项目规划,以明确的投资评价为前提,以有效的资本运营为保证,极其清晰的把握投资运作的思路。

(2)争取区域政府的支持:提高产业的绿色GDP已经成为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旅游项目能够提高地区的绿色GDP,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形成绿色产业链,旅游集团可以通过政绩策划,尽量争取政府的有效支持,争取的旅游项目开发的最大优惠条件(低价资产收购、税费减免、申请扶持资金等)。

(3)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提高项目在国际、全国、区域的定位和影响,为融资、招商、资本升值提供巨大的支持。

(4)多方位融资:从沪深股市统计,我国国内上市公司有近千家,但是以旅游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只30多家,涉足旅游业的上市公司也只有40家。这说明我国的旅游企业的大多还是以资本自筹为主,没能很好的利用资本市场。更好的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可以有效降低旅游企业融资的风险。旅游集团可以依托收购兼并、政府优惠等方法低价获取大量资产产生资产大幅升值的市场评价,从而增长现金流量,实现大规模融资。

(5)多产业整合和跨行业投资:泛旅游业具有极大的区域聚集和经济带动作用,往往会带动一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形成游憩区、度假区、会展区、娱乐区、步行街区、购物游憩区、及旅游小城镇等等,推动区域型旅游房地产和商业房地产发展。另外,为了分散投资风险,还可以适当的进行跨行业投资。以青旅控股为例,目前该公司的主营业务,除了组织、接待国内外人员的出、入境旅游以外,还出资3,000万元控股了北京尚洋电子技术公司,整体收购青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并且参与证券业,使公司旅游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同时拓展,有效的防范了经营和金融风险,提高了资产收益率。

4从财务管理角度做好投资的风险管理

投资风险是指在投资活动中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出现差异的可能性,是在特定条件下和特定时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由于对未来的经济活动的投资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客观存在。但是,人们总是能够通过对风险的管理从而降低投资的风险,实现投资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投资所具备的价值所在。在进行一项投资时,风险越大,其预期的收益或亏损也越大,投资如果产生亏损,将会使资本受侵蚀,最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企业的倒闭。承担这些风险是为了给集团盈利,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投资的主体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财务管理在投资的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4.1在旅游集团内建立投资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1)建立风险度量模型和风险管理模型,研究旅游集团内各种投资及各种风险,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各种其他风险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资产或资产组合,对各类风险再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并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利用资产风险度量模型,定量地分析资产组合的风险价值。

(2)确定公司各种旅游投资的风险容忍度,限制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而导致的市场风险,对某些风险高度集中的投资进行特别处理,将风险限制在公司可接受承受的范围内。

(3)建立旅游集团投资的约束-激励机制,在各项投资中,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如果激励机制仅仅与经理人管理资产的收益挂钩,经理人则可能会为了追求高收益而承担高风险。所以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考察经理人管理资产的风险度,限制和防止经理人的过度投机行为。

4.2进行投资风险的制度管理

对于旅游集团的投资风险的财务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对于投资项目来说,它起始于项目的考察论证阶段,结束于项目资本变现退出以后,贯穿于风险投资公司从资金——资本化——资金的长循环之中。

(1)投资前期财务评价。

旅游项目投资前的财务评价很重要,它关系到旅游投资项目的价值认定问题,没有较大价值的项目是不值得投资的,但投资的价值点在何处,它是否真实可靠,这不能仅仅根据项目有没有产品优势,有没有市场来定性判断,还要做细致的经济可行性及投资价值的评价。财务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缺乏财务评价的经济可行性是令人怀疑的。在投资决策程序中,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由财务部门参与并出具财务审核意见。对投资项目的投资前调查与了解是否充分,对其价值的判断是否准确,定价是否合理,谈判条件是否有利,直接决定了投资后管理的难度,也决定了将来获利空间的大小,因此,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和各种评审就显得非常重要。财务部门对可行性报告出具财务审核意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项目的投资价值,规避投资风险,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2)投资企业动态财务管理。

对已投资项目的管理是投资实现增值的必然阶段。可以从财务审核与监督的角度出发,专门设计财务管理方面的约定,包括由旅游集团委派财务经理的约定,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约定,上市的旅游集团还可以有对股东定期公布财务信息的约定等等。这些必要的法律文件从制度上保证了旅游集团对投资项目的管理权和监控权,从而更好地保证了投资的收益权。

4.3投资风险价值管理的过程

投资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有:(1)采用统一的风险识别语言,对投资风险进行界定与识别,建立集团层面的投资风险管理目标及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督体系;(2)设计风险识别、度量、评估的统一方法;(3)评估投资风险;(4)制定投资风险管理战略;(5)设计、实施风险管理能力。整合风险管理能力的要素,包括集团战略政策、集团管理与投资风险管理过程、管理人员、管理报告、管理方法、风险数据等;不断改进风险战略、过程与度量方法;(6)汇总多种风险评估方式,与集团经营情况挂钩,制定、调整集团层面投资风险管理战略。

5把投资的风险管理从财务管理层面提升到整个集团管理层面

集团层面则意味着全局化、一体化的思想。只有扩大时空范围对企业投资进行思考时,才能识别它对集团整体运作的影响。所以,从集团层面进行投资风险管理可以将企业的战略、业务程序、企业资源同集团投资、集团整体目标紧密地结合到一起,从而使风险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投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是使整个集团的风险、收益、价值达到最优化,而不是某个职能部门或风险管理部门。集团层面的风险管理使投资风险管理与集团战略、业务计划得到有机结合,将投资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层次,这种集团层面的投资风险管理具有以下作用:(1)集团项目投资过程得到控制的同时,风险也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同时提高了对风险的注意程度与敏感程度,使集团更为集中地监控风险;(2)在确切了解集团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判断最佳的投资机会;(3)对投资风险有全盘的、集团层面的了解,有利于优化集团的风险结构,优化集团的资源配置;(4)设计集团范围内的信息沟通,收集、综合分析内外部数据的方式,为集团提供可靠、及时的投资风险管理信息;(5)事先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制度,帮助集团业务部门实现业绩目标,控制风险。(6)公集团不应该只是片面的强调短期的投资效益对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正面影响,发而应该从长远出发,全面的提高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长远发展规划的盈利性。

参考文献

[1]顾华详.建立中国旅游业风险投资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0,(3).

[2]李平.浅谈企业投资风险及防范对策[J].前沿,2002,(11).

[3]李平.我国旅游投资存在的误区及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3,(10).

[4]李富红.中国旅游开发投融资实践及走向[J].渝州大学学报,2002,(12).

[5]贝洪俊.企业层面的投资风险管理初探[J].现代企业管理,2002,(11).

[6]钟海生.旅游业的投资需求与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01,(3).

[7]骆正东,徐辉.旅游资源开发投资决策的方法探讨[J].企业经济,2002,(2).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集团的多样化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尽管在各个领域进行投资有利于分散集团的经营风险,但前提是控制好投资风险,这样才能使投资有利可图,真正做到为旅游集团带来利益分散风险的作用。

篇8

互助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是继随团游、自助游后最具革命性的旅行方式。本平台的目标顾客是全部在校大学生,本平台的目的是利用各地会员,推荐出不同地方的旅游线路。特点是利用同学的网络关系,为旅游过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同时还可以节省住宿费、饮食费和交通费等,而各地区的大学生在交流中也促进了高校间的“对话”。本小组项目组成员均来自信息管理系,在校期间针对性的学习了网页制作、网站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并熟练的掌握了、JavaScript、JQuery、JQueryEasyUI等专业技能,在网页制作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设计中,本小组成员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将网站的主题选为互助游,源于我们每一个人对旅行的热爱。利用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假期,我们都以团队的形式进行互助游,经过大学这几年的积累,对于一些旅游景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互助游的过程中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针对本小组所做项目,我们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表示对旅游感兴趣并对本小组互助游的项目给予极大的支持。除此之外,我们还收集了大量景点信息,其中涉及旅游线路、旅游经费、景点文化等。

2项目方案(Projectproposals)

2.1方案计划(1)前期准备a.组建团队。选取对本项目感兴趣、学习实践能力强,同时有信心、有能力保证完成项目的同学,组成本项目研究团队。b.充分了解调查对象,初步确定调查方向。本站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生为基础,从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旅游习惯,出游经验,旅游的行程,互助游看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互助游的调查研究。c.本系统的目标。促进大学生互助旅游的发展,借助先进、方便的信息平台,使用信息化手段提供一个方便的交流平台,让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能够享受到经济的旅游方式。具体目标是:建立互助旅游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互助旅游信息的管理。(2)工作进度a.互助游市场分析:互助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的产物,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互助游的参与人数相对其他旅游形式而言规模尚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法律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其发展规模将会有更大的增长,发展空间巨大。b.网站系统设计:系统构架设计:网站系统在设计上采用分布式结构,在逻辑和物理上把系统分成了“首页”“旅游路线推荐”“互动平台”“互助游分布”“关于我们”五个板块。网站风格设计,主要是对网站首页及主栏目风格进行设计和修改。内页制作及编写程序代码:对网页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程序编写,测试网页功能并修改[2]。c.网页整体测试与定稿:对网站进行总体测试、调试,最终确定网站的风格以及所要实现的功能。d.网站上传并运行:将网站上传至其域名对应的空间下,正式运行网站。(3)网站经营网站初开始以本校学生为基础,在学生中征集大连市的旅游路线,从中挑选出符合本网站特色的路线,在网站上发表,作为网站经营的起步。2.2技术路线(1)系统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法律可行性分析。(2)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性能需求、系统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3)总体设计:项目规划、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4)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模块设计。(5)系统实现:编码。2.3人员分工主持人:主要负责构建网站总体功能、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人员1:主要负责网站内容的编写,对网站内容的搜集。人员2:主要负责网站的美工,以及网站前台的制作。人员3:主要负责网站的推广,网站信息的开发。

3项目特色与创新点(Projectfeaturesandinnovations)

传统的旅行一般都是以自助游或团游的形式,这种旅游方式可能会耗费大量的资金,而且不能完全浏览所有的景点。学生群体属于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为了能够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受益,互助游成为了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行方式,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互动和约定,以接待、结伴出游或聚会等形式互相提供旅行便利。本网站方案是专门面对大学生的互助游,网站中的内容不仅仅提供旅游景点、住宿及交通信息,而且还可以提供各地高校的文化交流,使大学生在旅行的路上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还可以拓宽视野,传递正能量[3]。通过网站,可以与当地的大学生进行远程交流,咨询相关信息。本网站可以满足注册用户自由需求信息,但用户的具体联系方式由网站管理。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目前较为流行的做法是基于和脚本语言,将动态网页和数据库结合,通过应用程序来处理信息。

4结论(Conclusion)

篇9

论文关键词:区域环境评价;新经济开发;REIA;污染物预防

一、区域环境评价的概念

从1979年中国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至今,其相关制度在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协调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众多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例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及边贸开发区等,使多个建设项目在相同地区,相近时间陆续开展。届时,如果对各建设项目进行逐个环境影响评价(EIA),就不能准确预测最终的环境变化,不能显示区域开发的总体环境影响,进而导致无法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使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落空。故而,应当将这类开发建设项目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全部区域开发的建设行为,开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从理论上说,REIA可归入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IA或SEA)的范畴。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为了达到即定的目标和要求,依照评价的性质、行政区划、区域类型、环境要素等,可以把REIA划分成多种类型,与开发建设项目息息相关的常见类型有:

(一)新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沿海省市开辟了一系列新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区一般都有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有的制定了区域环境规划,因此,应该开展相应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二)现有城市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发展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依托现有工业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利用它们的经济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了许多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开发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开发区的建设普遍都需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划,做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进行区域发展综合决策的有效途径

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制定区域开发建设决策之前,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目标、区域环境承载力、区域废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度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评估。按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环境功能的科学规划提供有效依据,为区域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将环境保护做为区域开发综合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

单一建设项目的EIA,使合理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成为空谈;因为评价范围小,导致许多单项环评无法对区域大气和地表水环境容量进行估算。而区域环评却能对确定的区域,着眼于整体,根据区域环境规划与保护目标、功能区的划分、区域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状况来研究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准确地制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为实现总量控制奠定基础。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污染物有效集中控制创造了条件

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是兼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为一体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单项建设项目环评虽说能把拟建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充分的诠释,但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只能提出宏观建议。在这方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其优越性,即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总量控制目标,对区域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应用“工业生态原理”,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使一个项目排出的废物成为另一个项目的原料,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上述基础上,再提出统筹治理和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控制方案),为区域污水集中处理与资源化、以及推行集中供气供热工程创造条件。

(四)有利于识别不良的累积效应并在区域范围采取对策

单个建设项目的EIA难以从整体上分析其与区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累积效应。REIA有可能比较确切和全面地分辨区域各时段的开发对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恶性累积反应,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加以预防和消除。

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一般而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制定之后和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实施之前。实际上,区域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的制定是一个同期,互补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随着区域开发规划的启动就同时介入了,以区域环境特征等因素为基准,综合区域开发性质、布局和规划,进而编制出区域开发规划方案,评价每一个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分析修改后的方案的环境影响度,最终达到协助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开发规划和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目标,促进整个区域可持续性开发。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与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从宏观角度上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的考虑分析可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尽可能的减少 对区域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损害。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优化选择等决策的有效依据。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系统性;战略规划

1 引言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是不同土地使用活动通过运输或其他交流中介连接起来的系统,城市内的不同部分是相互连接和相互依存的,而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系统的控制。系统分析方法的建立是理性主义的高峰,也是功能理性主义规划思想的顶峰。系统规划思想将城市视为一个多种流动、相互关联、由经济和社会活动所组成的大系统,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各要素的现状、发展变化与构成关系。系统规划思想作为一种对事物整体及整体中各部分进行全面考察的思想,古已有之。近代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中就贯穿了系统思维的精神,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盖迪斯的“调查—分析一规划”理论也体现了比较明确的系统规划思想。毫无疑问,现代系统理论的建立、发展和应用,使城市规划的系统思想实现了由原先感性的、不自觉的认识观向理性的、自觉的认识观的飞跃。

2 城市规划的系统性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整个城市的运转是依靠组成城市的各个设施充分实现其功能来保证的,这些功能往往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城市建设活动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每个建设项目都有自己的功能目标,但其实现的功能往往是单一的,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其功能和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城市的其他设施,同时其又在不同程度上为城市其他价值的实现提供支撑。

城市规划的实施是由不同的投资者在不同时期根据需要进行建设活动来逐步实施和完成的,从时间上看,项目的实施有先后,从功能上看,项目涉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也就是说参与城市建设活动的投资利益主体是多元的,其预期效用也是多元的。要把不同预期效用的投资利益主体的城市建设活动引导到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环境上来,就必须用系统的方法来组织各项建设活动。同时,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本身也具有系统性,城市规划从制定、审批、执行、检查到规划实施效果的反省和评价是一个完整、循环往复并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3 城市系统规划体系的建立

在建立中国的城市系统规划体系之前,可以先来看一下系统工程的一般研究方法—城市规划经历了从刚性规划转向弹性规划,从指令性规划转向引导性规划,从单向的封闭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方法,从终极蓝图的静态思维转向动态过程的思维,从作为“目的性行动”转向与规划所涉及对象充分沟通的公共理性规划。

3.1横向体系一系统规划层级体系

3.1_1战略规划一系统规划的统领战略

规划是对城市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城市战略规划主要侧重于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和论证,注重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以城市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策略、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布局方案为重点,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题的研究。

战略规划一般包括城市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城市的战略定位、城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城市人口增长、战略措施或重大行动计划等重要内容,但不涉及城市经济、社会、产业、空间发展的具体的指标体系,对于具体的开发活动没有直接的约束作用。同时,战略规划没有时间局限性,不受每隔几年修订一次的限制,其实质是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特别重视城市的远景发展,是城市未来长期发展的战略性纲领。

3.1.2产业规划

城市产业规划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做出科学的计划。

城市产业规划应包括城市产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城市的主导产业选择和有潜力产业的论证、产业发展布局以及促进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有效的城市产业规划应当兼具导向性与操作性,同时涵盖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发展布局的规划安排。

3.1.3空间规划

城市空间规划是融合政治、交通、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并加以抽象而构建的优化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规划,其成果可用于控制和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空间规划的重点并不是对土地用途的具体安排,而是趋向一种战略性的发展指引,是城市政府发展意愿在空间上的表达,是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体现。

城市空间规划包括城市空间布局以及相应的空间政策。空间布局包括土地利用、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等规划内容;空间政策是通过对经济社会、生态和技术等内容的思考而形成的直接指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政策指引。

3.1.4投融资规划一系统规划的“支撑”

投融资规划是政府进行资金统筹的决策参考。它以城镇规划为依据,通过确定资金统筹范围、区分公共产品供应方式,并根据土地开发和项目建设需求,进行融资方式和建设模式的选择;同时,为政府综合利用财政和市场力量,系统解决城镇建设中的资金来源、投向、投放次序和回报方式问题提供了决策参考。

城市投融资规划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建设项目分为政府投入类项目、市场投资类项目和公私合营类项目,据此安排有限资金的使用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包括明确资金需求、明确投资主体、选择投资方式、分析资金平衡条件等内容。

3.1.5政策性专项规划一系统规划的“后勤保障”

政策性专项规划是为实现城市战略目标而制定的针对人才、科技和环境等发展要素的保障性规划,是市政府对城市经济、社会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上述要素发展前景及其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程度的战略预期。政策性专项规划可以涵盖多种专项规划,比如人才规划、科技规划、环境规划、社会保障规划等,

3.1.6城市整合营销一系统规划功能最大化的过程

城市整合营销是城市系统规划的最后一步,是促进系统规划功能最大化的过程。城市整合营销的基本实质是利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城市,即借鉴企业的管理经验管理城市和城市政府,把投资者、旅游者和居住者当作顾客或消费者,把城市的软、硬环境当作城市产品,按照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改进城市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了解、满足顾客需求,吸引顾客消费更多的城市产品。

城市整合营销的核心内容包括为城市树立强大而有吸引力的地位和形象;为现有和潜在的商品、服务的购买者和使用者提供有吸引力的产品;以有效、可行的方法分发、配送城市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城市吸引点,让潜在消费者完全了解该地区独特的长处。

3.1.7系统规划内容的逻辑关系

系统规划各项内容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3.2纵向体系一系统规划生命周期

系统规划的纵向体系是指在进行系统规划时应遵循的科学合理的规划步骤。系统规划的本质要求其纵向体系需要统筹考虑城市规划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并在第三方监督机构的监督之下展开。一般来说,系统规划的纵向体系包括界定问题(立项)、进行价值判断、备选方案的制定与选择、系统规划决策、系统规划实施管理、系统规划的监督与反馈六大阶段,其中,每个大的阶段又包含若干小的阶段。

3.2.1问题的界定:立项

立项是系统规划的第一步,即要明确系统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面临的问题也千差万别,所以在立项的过程中要竭力避免拍脑袋想项目、急急上马缺乏科学论证的项目、立项阶段的“寻租”活动,以及政府盲目追求市场效益、忽略社会效益及整体效益现象的出现。一般说来,立项的主体为政府或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私人利益集团。此外,在立项时不能忽略专家、学者、第三方咨询机构、规划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且应接受他们的监督。

3.2.2制定目标,进行价值判断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干预、控制城市建设发展的行为,必然具有一定的理想目标,城市规划同时也是将目标物化和实现目标的过程。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城市规划所面对的一般是一个价值体系,而不是简单的单个价值观,在这个价值体系中涉及到不同的利益群体,或者说是涉及到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因此“绝对正确”的规划目标是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目标的确定来自不同价值判断的整合,同时要协调因价值、利益差异而导致的矛盾。

3.2.3城市规划备选方案的制定与选择

一方面,城市规划是主观因素极强的创造性工作,即使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和规划理念,规划师依然有很大的能动空间:另一方面,实现同样的规划目标具有多种组合方案,并非一个简单的线性规划过程。因此,有必要制定多套规划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较选择。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不可能选择完全最优的方案。这是因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规划覆盖了从社会经济到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不可能得到一个绝对最优的方案;此外,在对多个方案进行选优时,也难以找到一个综合标准去判断最优的方案。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是寻找多个所有目标都符合要求的满意方案,然后从中选优即可。

3.2.4城市规划决策

城市规划决策是决策主体针对城市规划过程中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问题,收集信息、判断『生质、选择方案、制定政策的活动过程,是城市规划成果合法化的一个关键步骤。①方案的比较与选择;②技术可行性的比较:技术可行性标准测量各选方案或项目的结果能否达成预期的目标;③经济可行性的比较:某一个规划项目或方案,只有利益超过成本或至少利益等于成本时,才是经济可行的;④政治可行性的比较:如果一个项目或方案得不到立法者、政府官员、政治利益集团以及民众的支持,那么它就很少有被采纳的机会,即使被采纳了,执行成功的机会也很小;⑤行政可行性的比较:行政可行性也称为行政或管理的可操作性。

3.2.5城市规划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法律规范和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建设活动进行规划审查,并核发规划许可的行政管理工作。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对城市的各项用地和建设活动进行统一的安排和控制,引导和调节城市的各项建设事业有计划、有秩序地协调发展,保证城市规划的目标得以实现。

3.2.6城市规划的监督与反馈

城市规划的监督与反馈是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是系统思想得以贯彻实施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是同一主体的现象,这是现行规划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需要将监督权从政府权利中分离出来,赋予其独立的、平行的权力。在系统规划中,应强化公众参与的作用,公众参与有利于监督系统自身制度的建设和监督体系的建立,进而形成网络化监督,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监督的效率,增强行政监督的实际效果。城市规划的非线性特征使规划存在着反复调整的必要性,而这种调整则依赖于系统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也是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中的。综上所述,系统规划的纵向体系从规划生命周期的视角提供规划过程管理和规划制度保障的措施,将有助于规避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