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

篇1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又属高能耗、重污染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泥工业粉尘排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0%以上,气体污染物如:氮氧化物、氟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污染也不可低估,并且对大气污染有加重趋势,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占有相当的比重。目前,我国水泥工业中的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环保工作做得比较好,但仍有40%左右非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的污染治理困难依然较大,尚缺乏成熟的技术,急需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泥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但从整个行业来看,企业环境绩效的取得主要靠末端治理,环保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很高,成了进一步做好水泥工厂环保工作、继续提高环境绩效的阻力,如何有效预防污染、改进污染控制技术装备提高其性价比、加强污染控制技术装备应用和管理、提高污染控制技术装备运行可靠性、降低环保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是推进水泥工业环保工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确保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加快现有水泥工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水泥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综合治理,减降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升技术装备质量和污染防治技术整体水平,提高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程度,加快推动我国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步伐,满足水泥企业对环保适用技术的迫切需求,使国际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及时在国内示范应用,使国产的先进、成熟、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更多地走出国门,为供需双方提供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定于2009年4月1日-3日在北京中苑宾馆召开“2009年全国水泥工业污染预防与控制技术及管理交流会”。由中国水泥协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水泥峰会”和“第十届中国国际水泥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同期举行。

本次交流会将重点围绕水泥企业关注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与污染预防,除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二氧化碳治理与减排等应用技术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现将会议征文及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文征集的主要内容

(一)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1、国际先进的水泥工业污染物控制技术及在我国的示范和应用;

2、国产先进、成熟、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在国外的示范和应用;

3、水泥工业除尘、脱硫、脱氮、脱氟系统工程典型案例与分析;

4、水泥企业粉尘污染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5、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开发与应用;

6、水泥厂袋收尘器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7、脱硫除尘成套设备关键技术的最新研发与应用;

8、水泥工业高浓度煤粉的袋式捕集技术和设备;

9、大风量、长袋、低压脉冲除尘技术和设备;

10、水泥窑头、窑尾袋式除尘技术及高炉煤气袋式除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1、在水泥工业除尘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办法与解决措施;

12、水泥工厂加强除尘系统和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提高设备运转率的经验和教训;

13、水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实现预防污染、节能减排的经验;14、水泥工厂贯彻ISO14000实现减排、提高环境绩效的经

验;

15、水泥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实现CO2减排的做法与经验。

(二)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与新趋势

1、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新技术展望;

2、水泥企业低品位石灰石资源利用新技术;

3、水泥企业用回转窑焚烧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的新技术;

4、水泥企业利用外行业尾矿、工业废渣、粉煤灰等综合利用的新技术;

5、水泥企业采用新型多通道燃烧器利用劣质燃料、二次燃料的新技术;

6、水泥企业采用低NOX生成分解炉的预分解新技术;

7、水泥企业采用低NOX生成的燃烧新技术;

8、水泥企业采用除尘、除有害气体一体化的收尘技术与设备;

9、水泥企业开放场合粉尘控制新技术;

10、全密闭电石炉尾气治理及综合利用;

11、水泥企业采用高新技术“留壳改仁”改造低效率收尘设备的经验;

12、水泥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措施预防与控制污染的新技术;

13、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提高型清洁生产审核技术与方法;

14、水泥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实现CO2减排新的做法;

15、水泥企业噪声治理新技术;

16、水泥企业工业废水治理新技术;

17、水泥企业治理污染物高浓度、高含湿量、腐蚀性、爆炸性、粘性废气的新技术;

18、低温余热发电、高效节能粉磨(立式磨、辊压机、高效选粉机等)、高效低压损预热器、高效熟料冷却器、散装水泥、高效密闭输送等节能减排型水泥成套技术装备创新及产业化发展。

希望各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根据征文内容撰写论文。

二、论文征集

1.本次研讨会面向全国征集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报告、论文、调研成果,将择优选用并安排会议发言。

2.个人简介:会议演讲者需提供3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供会场主持人向参会代表进行介绍。

3.论文要求:①采用A4纸规格,5号宋体字,每页42行,每行45字。一般不超过5页。文责自负。论文摘要在500字左右;②题目下方为作者姓名,单位,邮编;③会议只接收论文的电子版(或软盘)。;④论文截至日期为2009年3月1日。凡被录用论文,将汇编到题为《2009年全国水泥工业污染预防与控制技术及管理交流会论文集》中,同时论文作者获论文证书,参会人员每人一册。

三、主旨报告

1.环境保护部有关领导介绍我国“十一五”环保规划及当前环保形势和任务,国家水泥工业污染治理规划情况及大型水泥工业项目国家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申请等内容;

2.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领导介绍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节能减排等环保相关管理规定。

四、特邀报告

1.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介绍水泥行业面临的环保形势任务及环保治理技术需求信息;

2.为了吸收与引进国内外的水泥污染控制方面的理念、技术与管理经验,特邀请国内外一批知名领导、专家参加会议,并做基调发言或重要学术报告;

3.专家就中国水泥工业的除尘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介绍已经推广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水泥清洁生产技术和综合的解决方案。

五、参会人员

1.管理部门:政府官员、行业协会、污染控制部门管理人员;

2.研究单位:水泥、环保、系统研究单位、设计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监测机构、环评单位等;

3.企业:水泥生产企业、水泥装备制造企业、环保工程公司、脱硫除尘治理公司,环保工程施工、安装单位,工业企业燃煤锅炉单位技术负责人、科技及管理人员等;

4.其他有意参加研讨交流的单位及人员。

六、会议安排

1.会议安排:会期3天,相关政策主题报告、专题报告、案例分析、分组交流2天,考察1天。

2.工作语言:会议期间主要用中文和英文交流,会场配备同声翻译。

3.有关会议议程、日程安排等事宜将于会前一个月准时通知报名参会人员。

七、会议联系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联系人:

电话:

篇2

关键词: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 X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78-1

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环境质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大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存在着诸多问题。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持续升高,能见度明显下降,空气污染持续加重,且呈现急剧恶化态势。本文针对城区大气污染持续加重的现状,依据现实状况和数据分析,经过研究得出了致使大气环境质量越来越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1 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

1.1 气象因素

通过对气象条件的分析,表明气象因素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随着城市热效应的形成,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具体的数值之间,从而形成了逆温层,有利于空气污染物沉积,但不利于空气污染物向外环境扩散转移。

1.2 工业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重点污染企业的建立,工业污染源发电负荷、耗煤量以及SO2、NO2和颗粒物3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均能达到各时段企业排放标准,且排放量基本趋平,较前无明显变化。而城区部分建筑施工工地、道路施工工地等工程尚未完全停工,城区环卫保洁机械清扫面小,洒水抑尘频次较低,道路交通扬尘污染较为突出,造成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尤其是PM2.5浓度较高,降低了空气能见度。各县区尤其是城区范围及城乡接合部、城区周边秸秆、生活垃圾及枯枝落叶焚烧现象比较突出,环卫保洁部门也有焚烧枯枝落叶和生活垃圾现象,造成城区空气中总悬浮物浓度不断升高。

2 针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对策

2.1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推进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要大力推进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2.2 加大对工业污染源污染防治力度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贵港市的建设项目日益增加,如果控制不好,环境质量将会日趋恶化。因此,要严格执行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制度,对建设项目均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及环保技术政策,从污染的源头把好关。其次,继续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根据自治区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及各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量严格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另外还要加强对老污染源治理达标的监督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防止出现反弹现象。

做好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加强老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严格新建项目“三同时”审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大力推行排污许可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继续开展煤烟型污染治理,加大对燃煤锅炉的治理,控制饮食服务业和烧烤油烟污染,推广环保型锅炉,鼓励集中供暖、热点联产;加大二次扬尘污染的控制,加强对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的管理,做好道路保洁等二次扬尘污染的控制,在城区入境处加设车辆集中清洗点,防止煤堆、灰堆污染,严格控制其他烟尘、恶臭污染源;加大机动车尾气防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开展机动车排放污染科研工作;加快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和道路硬化工程;加快城中村集中改造和新农村建设。

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能等农村能源技术,发展家畜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搞好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建设工程,大力推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2.3 杜绝劣质燃煤进入市场

在抓好燃煤污染控制方面,坚决杜绝劣质燃煤进入市场。全面禁止硫分大于0.8%、灰分大于18%的煤炭进入燃煤市场,所有达不到环保要求的煤炭必须要进行封存。要限期取缔市区所有无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加工、经营煤炭制品单位,对有证照的经营单位,要加强监督检查,两次发现不达标的,要收回相关证照,并予以关闭。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燃煤电厂和燃煤锅炉的监管,重点抓好城乡接合部燃煤锅炉的管控,对超标排放的燃煤锅炉严管重罚和限期整改。此外,将加强焚烧等面源污染控制工作,全面禁止秸秆焚烧。

3 总结

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本文只是针对环境质量中的大气质量进行了探讨,作者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影响大气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不成熟的解决对策。想要提高环境质量光靠执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污染源;企业;绿色招商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5-0038-03

1 引 言

近年来,黑龙江省宁安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数量变动频繁,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幅上升。新的工业污染日益加重,成为制约该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宁安市根据全国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工作,基本摸清2007年度全市污染状况。本文以工业污染源普查成果为依据,探讨该市工业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政策、环境规划和污染治理方案,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基础。

2 宁安市工业污染现状

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界定的工业源普查规模和范围,宁安市符合普查要求的工业源194家,占全市污染物排放量的80%。普查范围覆盖全市所有符合普查要求的工业源。数据采用顺序为监测数据、产排污系数核算、物料衡算,数据真实可靠。本次普查结果基本上体现和代表了全市的工业污染现状。

2.1 全市企业分布18个小行业

该市无大型企业,中型企业7家,其中重点源是6家,一般源是1家;小型企业187家,其中重点源是72家,一般源115家。

全市工业企业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大行业,18个小行业,主要分布的行业制造业占优势,共计154家;热力供应位居第二,共35家。制造业中:以69家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33家农副食品加工、15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位居前三位。全市工业源区域分布情况见表1(三陵乡无工业污染源未列入)。

2.2 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2.2.1 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宁安市锅炉总数130座,锅炉总额定出力355.46MW,窑炉总数40座,废气治理设施总数84套,无脱硫设施。废气治理设施的投资2 531.50万元,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费用706.24万元,废气治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2.1788×106m3/h,废气治理设施实际处理废气量385 649.50万m3。工业废气排放量563 995.39万m3,其中:燃烧过程排放量277 886.55万m3。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烟尘排放量6 346.37t;二氧化硫排放量1 554.55t,其中: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量1 256.18t;氮氧化物排放量1 175.66t,其中: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量976.71t。工业粉尘排放量1 529.43t,氟化物排放量1413.24kg。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强度0.50kg/万元GDP,单位面积排放量是34.35kg/ Km2。工业综合能耗38 9339.83t,工业GDP能耗为0.72t标煤/万元GDP,以宁安市城区消耗最大,占全市的80%,全市能源消耗原煤位居第一位。

供热行业是33家,也是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的行业,城区是25家供热企业,东京城镇8家供热企业。用煤量是59530t,废气排放量是61839.16万m3,烟尘排放量是789.74t,二氧化硫是272.2t,氮氧化物175.01t,供热量达到729744GJ。

2.2.2 固体废物排放使用情况

宁安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是204129.2t,共有冶炼废渣、炉渣、粉煤灰、污泥和其他废物,以炉渣和粉煤灰为主,两者之和占总固体废物的56%,基本上全部综合利用于建筑行业或铺路等;其他废物85757.39t,占固体废物的42%,其中84356.89全部综合利用;污泥量为439.03t,其中320t综合利用,116.03吨进行处置。全市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量为202608.11t,综合利用率达到99%。

2.2.3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宁安市136个企业用水,用水总量2835.73万吨,取水总量427.43万t(城区和渤海镇取水总量分别占总取水总量的62%、28%),其中:60个企业用城市自来水(地表水)8.38万吨(城区、东京城镇自来水取用量分别占74%、18%);78个企业用自备水(大部分是地下水)419.05万t(城区和渤海镇自备水用量分别占自备水总用量62%、29%)。其中23个企业有重复用水约2408.30万t,其它乡镇的取用水量很小。全市工业源自备水中只有倍丰集团宁安化工有限公司3000吨自备水为地表水,其他均为地下水。

工业排水主要是排入牡丹江,全市共有废水治理设施21套(18个企业),总投资4 321.1万元,运行费用441.36万元,耗电量316.2kW/h,废水处理设计处理能力64734t/d,年实际处理量为1 318.37万t。2007年GDP539 400万元,工业增加值147 120万元,工业源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强度为3.8kg/万元GDP,13.98kg/万元工业增加值,单位面积排放量为259.55kg/km2。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314.44万吨,排放量的百分比为宁安市城区64%、渤海镇21%、宁安镇9%、兰岗镇4%,重点排水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区及渤海镇。

水污染物中相对排放量大的主要有化学需氧量2056.69t、占67%;生化需氧量809.34t、占27%;氨氮148.63t、占5%;石油类21.54t、占1%;挥发酚0.18t、接近0%;氰化物1t、接近0%。城区、渤海镇排放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位居前两位,主要排放化学需氧量的单位是镜泊湖糖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宁安化工有限公司年排放量分别为1370.07t、166t。位于渤海镇的镜泊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排放化学需氧量205.59t。氨氮排放量大的企业倍丰集团宁安化工有限公司年排氨氮107t,镜泊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年排氨氮38.33t。

倍丰集团宁安化工有限公司、镜泊湖糖业有限公司、镜泊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丰酿酒有限公司、鑫鹏肉业有限责任公司5户排水企业的取水量之和为360.5万t,占工业源取水总量的84.34%;排水总量为260.07万t,占全市工业源排水总量的82.71%。该市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业主要是氮肥制造、制糖、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制造、酒精制造、畜禽屠宰业等。

3 宁安市的主要环境问题

(1)企业的布局和污染物的排放负荷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城区、渤海镇、东京城镇,经济相对繁荣的地区,排放污染源的负荷越大,污染越严重。

(2)该市有些企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排放的污染物量很大。应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及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的力度,限制耗水耗能高的企业。

(3)区域工业布局不合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有个别企业或建在居民区,或建在居民区主导风向上风向,或临近居民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域。

(4)为搞活地方经济,大力招商引资,对招商项目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环境管理机构无法全面履行环保监管职能,导致进入该市的项目,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过于简单,污染问题随之出现。

(5)有些乡镇企业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管理水平差,属于初级产品加工型和消耗自然资源型,竞争力相对较差,“三废”产生量相对较高。

4 防治对策及建议

4.1 调整产业结构

限制耗能高、耗水大、浪费资源的行业,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及生产线。例如关停天马水泥有限公司两条落后生产线,关停粘土烧砖的小企业等。

调整乡镇工业发展方面,严格控制污染严重项目的建设,根据资源条件,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因地制宜,引导乡镇企业发展无污染和少污染的行业。在管理中应注意:产品结构要合理、选址要得当、坚决实行“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2 合理工业布局

把调整工业布局作为防治乡镇工业污染的重要对策。如划定铁西和范家工业园区,对工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科学制定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努力使乡镇工业的发展与村镇建设结合在一起,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必须用战略眼光统筹规划,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要统一协调关系,对于环境隔离带很小的区域,要特别注意大气的交叉污染和水质叠加影响,在工业布局中要留有足够的环境隔离带和避开水域相邻区域的水源保护带。新建的乡镇工业项目选址。不但要考虑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影响,而且要考虑周围相邻环境的环境。在城镇的上风向、水源上游、城镇居民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限制建设工业企业及有污染的乡镇工业群体。

4.3 针对性治理高污染企业

对氮肥制造、制糖、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制造、酒精制造、畜禽屠宰业等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和33家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对较高供热企业,以及工业废气治理方面无脱硫设施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或零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4.4 关停并转迁污染企业

结合乡镇工业调整,对于那些污染严重效益差又难于治理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措施,减少污染的数量;对于居民密集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内的有污染危害的企业,必须实行关、停、并、转、迁的措施;对于搬迁困难,而且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抓紧技术改造,实行停产限期治理或合并、转产等措施;对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的乡镇工业分别采取停产或限期治理等措施。

4.5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加强环境管理,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所辖企业的污染防治负责,把保护环境作为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综合平衡因素。环境保护部门切实行使国家赋予的规划、监督、协调等职能。

应建立健全乡镇环境机构,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成立或配备兼职和专职的环保工作人员。

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制定和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建立环境法制体系,使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制轨道上开展。4.6 依靠科技进步减少废物排放

依靠科持进步是防治工业污染最积极、最根本的措施。必须明确环保科学技术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向,提供适合市情的治理技术和科学管理依据。

努力提高监测工作水平,及时准确地报告环境状况,提高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使之适应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

针对宁安市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开发和引进节约能源和资源,无废物排放或减少废物排放的清洁生产工艺、新技术、大力推广“三废”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使“三废”资源化、产业化、商业化,逐步实现废物排放量最少化。

4.7 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者的环境意识;抓好环境管理部门和乡镇工业管理部门领导和职工的环保教育工作;对乡镇企业专职和兼职环保工作人员的进行相关培训。大力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普及环境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人人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

篇4

1.1工业污水的排放量大并且范围广

我国近年来在污水的排放上相比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了大幅的增加,并且很多工业污水都是没有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到自然河流中,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河流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并且很大一部分的河流都已经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并且城市中的水资源有90%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也说明我国目前水污染的严重性。同时,我国的水资源也相对较为缺乏,特别是随着工业污染的不断加深,污水的处理变得更加困难。而水污染的发生频率也相对较高,平均每几天就有一起水污染的事故发生,并且造成的影响也较为恶劣。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污水排放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很多的水段的水质都已经不适合人类直接饮用,而这也是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而我国每年工业污水排放就超过了世界的相关标准,每年因工业污水排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了5000多亿元,而工业污水排放所造成的危害不能再以经济的手段来加以衡量,对于我们生存发展的空间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必须要加以有效的治理。

1.2工业污水的治理能力差

我国目前有很多污水处理站,在污水的处理上很多企业都没有科学有效的处理办法,而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技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这样也满足不了污水治理的基本要求,比如在很多河流流域附近小型的工厂采用的污水处理办法通常都是简单的污水处理,并且缺乏足够有效的污水处理方式。因此在污水处理的效果上也不够明显。同时,污水处理的工艺上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比如小型造纸厂的工业污水排放处理中常常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在添加药剂后会形成大量的淤泥,而这些淤泥在经过沉淀后在水中会形成分层的状态,并且所含的有害物质也相对较高,与预期的基本要求还会有着很大的差距。

1.3工业污水的投入相对较少

在环境工程中对于工业污水的治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很多化工企业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并没有对污水治理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污水治理技术的开发上,依然缺少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因此在进行污水处理上通常都只选择投资相对较少的治理措施,而这样也会导致污水的治理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另外,很多企业在对污水处理上对于处理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都是只仿照其他的工厂的技术,比如对于氧化沟工艺的处理上存在着滥用的现象,而这种处理办法通常只是适用于一定的水量和水质,但是这种污水处理办法的投入相对较少,并且不需要有较强的技术要求,所以很多企业都选择这种技术来作为污水处理办法,但是实际的效果与预期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不同的工厂对于污水处理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办法也会有所不同,而选择污水处理技术时,还需要通过技术人员对污水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科学的处理办法来进行处理,然而很多工厂对于这样的情况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污水的处理上也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

1.4企业的环保意识相对较差

企业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在思想观念上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工业污水治理的主要障碍所在。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污水治理时对于环保的资金投入都会认为是一种浪费,但是国家政府对于环保还有着一定的要求,这样在进行工厂设计发展时都会做出一套相应的污水治理方案,而方案的制定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却并不重要,只是为了满足政府的基本要求。而在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检查时,污水处理系统在短时间内也可以进行运行即可,这样就可以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而没有进行检查时,污水处理系统是否运行也病没有人去在意,甚至很多企业在被点名批评后才进行相应的污水处理工作。因此目前很多企业都只是把污水处理工作当做是一种应对检查的方式,而这样也就无法科学有效的做出污水的治理工作,从而影响到我国工业污水的排放治理质量。

1.5相关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

工业污水的排放也需要合理的进行监督,我国目前在监督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立法不够健全等问题,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也不够,在监督工作中缺乏足够的技术装备。同时很多地区对于当地的工厂企业等有着一定的保护思想,很多工厂的污水排放也缺乏足够的管理。而相关的技术人员也相对较少,这样在对于环保工程的质量验收上也缺乏一定的标准,很多单位还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抢占市场,然而这种无人监管的混乱状态也没有相应的管理。这样在很多单位争抢到项目后,还会一味的迎合污水治理的心里来降低工程污染治理的造价,这样污水治理中很多装置和设备也会忽略掉,从而导致工业污水的排放达不到标准的治理要求。

2工业污水治理的相关措施

2.1规范环保技术市场秩序

目前,对于我国来说,环保市场秩序仍很混乱,缺乏相关的法律及规章制度的制约。企业工厂在选择工业污水治理时并不是先考虑治污工程的和理性与有效性,多数是根据综合投入的资金的多少。不仅是企业工厂对治污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包括一些设计工程的技术人员也很少专心地研究治污技术。因此,研究出来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不符合治污工艺的标准。因此,国家必须加强环保产业技术市场的监管,制定规范的环保产业流通秩序,提高治理工业污水的质量标准并监督相关部门严格执行。

2.2建立新型治污管理方式

一般来讲,企业工厂既是工业污水的排放者,又是工业污水的治理者,这两种角色似乎有些矛盾,这样的情况很不利于工业污水的正常治理,因此,国家需要改变传统的治污方式,同时对于企业工厂的污水排放量必须进行严格限制,对于治污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道德素质的提高必须做到位,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对二者分别设立相关的监管部门。通过竞争淘汰“不合格”的治污工程,从提高工业污水治理的设施运行率和运行质量出发。

3结语

篇5

【关键词】 政府环境绩效; 因子分析; 环境绩效审计

一、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1983年我国实施政府审计以来,政府环境绩效审计逐步得到重视,在理论和实务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审计范围狭窄:政府环境绩效是指政府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所取得的有形与无形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涉及的范围非常宽泛,审计范围应该尽量包括所有的政府环境绩效。但我国开展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范围狭窄,内容单一,审计技术落后,仅针对政府重大环境项目中环保资金是否被截用、挤占等展开,而体现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内容却未纳入审计范围。二是审计方法缺乏:传统审计的审计对象主要是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活动;而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是对政府的环境管理活动、环保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审计对象是所有能体现政府环境绩效的内容。因此,传统的审计方法不适用于环境绩效审计。按照传统的审计方法,即使收集到全面的环境绩效审计依据,也很难通过海量的审计数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将大大增加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三是审计资源受到诸多限制:我国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项目任务繁重、审计量大,而有限的审计资源相对不足,人力、财力、经费、时间等因素带来极大限制,审计范围局限在重大环境项目上,审计力度远远没有满足现实需求。

二、因子分析模型的应用

因子分析模型是简化、分解原始变量,从众多变量反映的信息中归纳出少数几个潜在信息因子的统计分析模型。其得出的公共因子基本可代替原始变量所要反映的全部信息,并且因子之间相关性极低,几乎不存在信息重复,通过简化的信息更容易全面分析和把握事物,找出规律。

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三个问题。首先,政府环境绩效范围广、绩效指标之间存在信息重复,审计上有一定的复杂性。通过因子模型对众多复杂的指标进行简化和归类,找出公共因子,便于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有效避免因审计技术落后而导致的审计范围狭窄的问题。其次,面对海量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数据,传统的审计方法力不从心。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可以对事先录入的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抽取公共因子、输出数据结果等,通过公共因子整个计算过程简单易行,便于操作。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完成审计评价分析,速度快、可操作性强,很好地解决了审计方法缺乏的问题。最后,因子分析模型可帮助审计人员迅速找到审计信息中的重点,节约人力资源、时间和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可解决我国审计资源不足的问题。

三、因子分析模型实证分析

(一)样本来源及指标选取

在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选取原则上,应选择能反映地区环境状态的指标,所选指标要具有完备性,能够全面反映地区的环境状况,指标数据应是已有统计数据或经过实际监测可获得的,同时应当选取政府和民众所共同关注的环境数据,本文原始数据来自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截取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环境绩效有关数据,选取18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具体指标见表2。

(二)因子分析的步骤及结果

1.将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并求得相关系数矩阵,巴特利球度检验值为711.528,显著性为0.000,由此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同时KMO检验值为0.604,大于0.5,所以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2.求特征根与因子载荷矩阵。对数据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提取的3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73.2%,因此选择3个主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表2。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F1主要由X6、X7、X8、X9、X10、X11、X14这7个指标决定,代表着政府在城市生活环境改善上所做的努力,可归纳为环境舒适度因子;F2主要由X12、X13、X15、X16、X17、X18这6个指标决定,代表着政府在工业环境污染治理上的绩效信息,可归纳为工业污染治理因子;F3主要由X1、X2、X3、X4这4个指标决定,代表着政府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发展上的效果,可归纳为生态环境保护因子。

3.计算因子得分并排序。按照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即Pj=∑Wi・Fij。这里Wi为因子Fi的方差贡献率占3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率之和的百分比,Fij就是第j个省第i项主因子Fi的得分。如F1权重为30.650%/(30.650%+21.621%+20.949%)=41.86%,用同样的方法可计算出F2、F3的权重分别为29.53%、28.61%。则综合得分F=0.4186×F1+0.2953×F2+0.2861×F3,最后得到因子得分的综合排名如表3。

由得分排名情况可以看出,该年度北京、天津、山西和内蒙古的政府在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最多,而安徽、江西和陕西的得分最低,说明该年度政府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相对不足;从生活环境的改善程度来看,北京、天津和江苏的城市生活环境水平最高,居民的生活环境十分清洁和便利,而四川、甘肃、贵州和云南省的居民城市生活环境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环境卫生不够清洁;从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来看,山西、内蒙古和天津对工业污染治理投入的资金最充足,取得的效果也很好,大大降低了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而、青海和新疆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所做的努力相对有所欠缺,特别是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太少,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政府环保部门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需要加强建设,提高污染治理能力;从各省对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来看,、海南、和内蒙古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投入较多,而江苏、山东和湖北在自然资源的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相对较少,应适当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和建设。总体来看,北京、天津政府在改善生活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最多,但自然环境保护绩效水平中等;山西、内蒙古、天津、山东政府的工业污染治理绩效最高,生活环境绩效和自然环境发展保护绩效良好,总体绩效处于全国中上水平;政府的生态保护绩效最高,但城市生活环境和工业污染治理绩效较差,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三)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本文采用分层聚类法来对各省的3个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以便更加直观地观察各省政府的环境绩效高低。根据聚类结果,各省的政府绩效分类情况如表4。

计算各类在各因子上的平均值,代表其绩效平均水平,结果见表5。

(四)审计结论与建议

根据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类地区(北京、天津、内蒙古)的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在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是最多的,居住在该地区的居民环境舒适度远远高于其他三类地区,但由于北京和天津属于人口稠密、人口流动量大、产业集中的城市,其生态环境破坏也比较严重,恢复治理起来较困难,它们的工业污染治理绩效水平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绩效水平均处于良好水准。第二类地区(山西、辽宁等)的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在工业污染治理上的投资比例和改善效果是全国较高的,并且远远高于其他三类地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水平,生活环境绩效良好,总体处于第二位。这类地区自然环境的发展保护绩效虽然远低于地区,但在快速发展的地区中相对是较高的,可见该类地区在改善自然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第三类地区(河北、上海等)的居民环境舒适程度、工业污染治理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均不理想,在全国属于中下水平。该类地区所占的比例最大,表明该地区政府环境管理部门除了发展当地经济水平之外,还应关注环境治理,提高环境效益,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第四类地区()的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在生态保护上的绩效是最高的,这不仅是政府部门重视环境保护的结果,也有赖于先天的生态环境优势,以及较低的居民人口数量。但在城市生活环境和工业污染的治理上投入的资金太少,这两项指标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特别是在工业污染的治理上,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四、结束语

因子分析模型作为一种分析多元数据的强有力工具,能将复杂的数据简化为互不相关的几个因子,挖掘出直观有用的数据,审计人员在对政府环境的绩效进行审计时,可全面地选取环境审查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各指标的有效信息进行简化,从而避免指标选取不全面的问题,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大大节省审计成本和审计资源,解决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目前的困境。因子分析模型在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杜敏,孙婧.环境绩效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1(4):126-127.

[2] 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篇6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惠及千家万户。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要充分认识农业环保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复杂性,不动真格留不住蓝天白云,不下决心换不来青山碧水,不出硬招完不成环保目标。近些年,微山县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提高保护质量。地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正确把握和处理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关系,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优化农业经济增长,在发展中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构建科学农业治污体系,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发挥规制、市场、科技、行政、文化五种力量的作用,打好“组合拳”,形成综合推进、多措并举的强大工作合力。

 

1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农业生产场所缺乏保护规划。通过对微山县的农业用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发现全县有超过七成以上的土地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和必要的保护措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外界污染因素很容易进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从而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农作物产量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特别是对于地区主要农作物如小麦、玉米中等农作物的生产,仍没有制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标准,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农民群众都是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展农作物生产,导致农田环境缺少必要的保护和监控,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环境危险重重;再次,农业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农产品市场中,各种信息资源呈现极度不对称现象,生产者对农作物的信息掌握比较全面,而消费者只能掌握少量或者一部分信息,在没有外界干预因素作用之下,消费者很难对农产品的质量作出精确判断。比如在农产品市场中存在质量较高的农产品和质量较低的农产品,在信息资源不对称的状况下,造成逆向选择,不仅会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和价格,而且还看可能会出现劣质农产品,驱逐优良农产品的现象,导致高质量的农产品被排挤出市场,从而致使农产品市场退化;最后,部门之间协调力度不足。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过程中。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和农业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信息交流不到位,在农田周围建设高污染工业企业,环保部门明知道其向农田周围排放污染物,但是置若罔闻,不了解污染物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再由于信息沟通不顺畅,农业部门也不清楚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具体情况,从而给农作物粮食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2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分析

 

2.1 切实做好工业污染物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影响

 

首先,强化监控治理,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本地区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对于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企业要限期整顿,对于违法排放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进一步取缔小炼铁企业、炼油企业和造纸企业,做好跟踪调查工作,禁止其重新作业,同时要督促企业及时更新换代生产技术和设备,要采取政策和行政手段,引导企业不断向着环保生产方向转变,强化对工业污染物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其次,转变地区经济发展结构,发展生态经济。现阶段,传统工业生产模式对农业内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及时转变理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重复利用,对废气物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2.2 强化对农业生产污染物的控制

 

首先,科学病虫害防治和施肥。农药和化肥不合理使用也是造成农业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防治农业病虫害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应用综合防治技术,加大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比例,推广使用杀虫灯、害虫天敌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污染,同时,为了更好的保证施肥的科学性,应该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施入,推广使用专业复合肥、生物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保证农业生产的无公害;其次,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是做好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生态学系统理论,通过积极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模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组织和规划。在具体生产过程中,按照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统筹规划发展,保证各个系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从而促进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能够更好的实现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农产品效益的同时,还能够做好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工作。

篇7

【关键词】企业 环境责任 环境成本

一、企业环境责任内涵及履行现状

企业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一部分,是指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以及谋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环境责任的产生源于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企业是环境责任的重要承担主体。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再生利用率低下,循环经济比较落后,特别是由企业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比比皆是。我国企业在环境责任履行方面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企业污染比重大,环境污染损失严重

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还是工业企业的污染。据统计,我国工业污染占到总污染的70%,严重危害环境。表1列出了近3年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

数据来源:2013~2015历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水污染方面,近年来我国工业用水量一直较大,但用水效率不高,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困境。与此同时,每年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2014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5.3亿吨,虽比上年有所减少,但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重仍然较高,对水资源环境造成极大污染。根据2014年我国国土资源部调查的资料显示,我国地下水质评价等级中,较差和极差的占比总计约60%,我国每年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400亿元。

大气污染方面,近年来,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比超过了88%,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占比都在83%以上,工业氮氧化物占比也在70%左右。2015年国家统计局在监测的338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仅占21.6%。根据美国伯克利地球组织2015年的最新研究,中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约为160万人,这个数字比2007年的两倍还多。

另外,2014年,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等部门联合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超过40%的耕地面积已退化,比例达到27.9%的耕地被列为七至十等的劣质耕地,耕地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更是达到19.4%,比空气、水污染更为严重,耕地土壤环境令人担忧。据推算,我国每年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可能达到5%至6%,2014年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大约为3.82万亿元,环境污染损失严重。

(二)企业环境意识淡薄,环保投入力度不足

大多数企业环保意识差,环境管理缺位,企业内部环保机构不健全,人力资源不足,环保和监测制度不完善,缺乏环保长远规划,短期行为严重,个别企业甚至知法犯法,近年来频频出现企业破坏环境的事件。如2013年的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水污染事件、2014年的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排污事件、湖南儿童血铅超标事件、重庆巫山县千丈岩水污染事件、2015年的宜昌长阳蒙特锰业排污事件、广东中山的新光华公司排放粉尘废气事件等。这些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行为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环保投资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然而,较之于严重的污染现状,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则显得力度不足。如表1所示,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比虽每年都有增长,2014年达到10.4%,但其占比却远远低于各种类型的工业污染占比。另外,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始终保持在1.5%左右,而发达国家环保投资占 GDP比例大都在2%~3%。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实际上这个比例达到3%~5%时,才能使环境质量发生明显的好转。可见我国环保投资规模显然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距离可以改善环境状况的水平还相差甚远。

同样,企业在环保投入方面不仅表现为企业现有的环保技术较为落后,更表现为环保投资缺乏规划性,投入力度不足甚至完全没有投入。尤其是那些经营状况不太好或是刚刚起步的企业,由于担心履行环境责任会降低其经营利润,因此较少使用绿色环保原料以及采用先进环保技术,而停步于传统的物耗高、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三)环境信息披露不足,环保监测数据造假

从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来看,虽然近年来全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每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据统计,2015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达到1703份,但与全国企业总数相比,则并不算多,并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北上广、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及外企占比较低,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及报告经过第三方机构的审验数量不断提高,但仍明显不足;从信息披露内容上看,大多“报喜不报忧”,企业更倾向于披露慈善公益等信息,而回避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公共”问题。企业在具体环境利用的详细指标、环境绩效披露方面显示不足,与工业企业相关的碳核算指标未得到企业重视。近6成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篇幅较少,内容过于宽泛。总之,环保信息披露内容的可比性、准确性和可读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近几年不断曝出有关企业废气、废水自动监测数据出现造假现象。我国在企业设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污染源进行监控,如果其数据一旦失真,不仅不利于排污费的征收,使企业排污行为得不到及时控制,而且还会影响到总量减排计划的制定,不利于政府的环境治理。

二、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现状的原因分析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其一,企业环境责任理念及环保意识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二,企业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受“理性人”惯性思维影响,认为履行环境责任必然增加其成本支出,而规避环境责任则是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使然;其三,经济考核和驱动的指挥棒使环保问题长期陷于“先污染后治理”的处理方式,导致企业在环保投入方面力度不足;其四,目前我国企业的粗放型特征依然十分的明显,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考虑较少,尤其在起步之初因受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企业过多考虑的还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从而造成能源和物资的过度消耗。

从外部监管来看,其一,当前有关针对我国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规定缺乏操作性,且对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量刑偏轻,企业违反环境法所付出经济惩罚远小于牺牲环境所获得的生产利益,导致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其二,我国环境立法数量很多,但却缺乏应有的威慑力,政府环保执行中存在职能分工不明确、执法不严的问题,导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大大助长了企业环境责任的失责行为。其三,政府没有积极参与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措施,加上目前我国社会公众总体环保参与程度较低,环境监管配套措施还不完善等,影响了企业主动履行环境责任的积极性。

可见,基于企业逐利的天性,追求利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前提。企业的一切行为,包括是否履行环境责任,都会权衡其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这就使企业环境责任具有了经济内涵,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时,企业才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而从外部性视角来看,可以将企业环境责任看成一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企业之所以不履行环境责任,说明企业对应于所获得的收益没有承担完全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果不对企业采取相应的制约和激励措施,企业就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而损坏社会福利。而环境成本正是从经济的角度,来体现企业对环境责任的履行。

三、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影响

(一)环境成本及环境成本内部化

环境成本是基于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所产生的成本,以及因企业为达到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环境成本不仅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自己的污染行为所付出的费用,如罚款、排污费等。这些可以明确计量的,由企业承担的成本,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环境成本。但实际上,还有一些如对社会环境造成污染所产生的治理成本、恢复费用以及生态环境降级等外部环境成本,主要是由政府或社会承担的。因而造成环境使用的外部性,环境价格被低估或忽略,导致“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而企业由于仅承担部分环境成本,不仅不足以使其反思自己的行为,更助长了其将环境污染损失转嫁给社会的环境违法行为。而企业对环境成本投入的初衷就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而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企业承担相应的环境成本,将环境成本内部化,成为企业生产成本的一部分,通过市场以正确的价格信号为导向配置资源,从而充分反映出社会及企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利益影响分析

环境成本内部化强调从源头开始就要控制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行为,即环保投入从企业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就渗透到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的项目投资中,最终目的是为了避免企业因污染而支付高额的事后治理成本。但这很可能会使得企业在项目初期出现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企业需要在项目初始阶段投入相当一笔费用用于购买环保材料、购置环保设备以及支付相应的维护费用等,往往使得环保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要远高于非环保产品,且消费者对新产品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能否尽快收回投资,是企业是否选择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投资的关键,尤其是在企业存在资金短缺状况时。那么,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企业的利益会有些什么影响?以下主要针对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初始投资前后的利益变化进行的简要分析。为便于分析,定义如下变量:

一是假定企业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初始投资为I,且在项目期初一次性支付;

二是非环保产品与环保产品单位销售价格分别为P1、P2;

三是环境成本内部化投资项目的非环保产品与环保产品年产销量分别为Q1、Q2。由于环保产品占领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环保产品在完全替代非环保产品之前,企业的其余产能继续生产非环保产品。假定Q1即为企业产能,则企业投资环境成本内部化后非环保产品产销量即为Q1-Q2;

四是非环保产品与环保产品的单位运营成本分别为C1、C2;

五是企业治理单位非环保产品与环保产品产生的污染物处置费用分别为D1、D2;

六是企业生产单位非环保产品受到的政府罚款支出为T1,企业生产单位环保产品所获得的政府补贴及税收优惠为T2。

经过对企业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前后的分析,企业的年销售额变化量S为:

S=P2×Q2+P1(Q1-Q2)-P1×Q1=(P2-P1)Q2

由于项目初期阶段环保原材料、环保设备的投入与维护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使得环保产品较之于非环保产品,其单位运营成本肯定会有所提高,即C2>C1,环境成本内部化后的运营成本增量C为:

C=C2×Q2+C1(Q1-Q2)-C1×Q1=(C2-C1)Q2

为了激励企业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投资,当企业生产并销售非环保产品时,政府会对企业非环保产品征收罚款,而当企业生产并销售环保产品时,企业不仅可以免去这部分罚款支出,而且还会在项目初期获得政府给予的一定补贴。以促使企业进行环保改造。这就意味着企业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投资后的经济激励为罚款节省与政策补贴之和,即(T1+T2)Q2;

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投资前后的年污染物处置费用的年变化量为:D=(D2-D1)Q2

因而,假设环保产品寿命周期为n年,项目的折现率为r,考虑项目的初始投入以及政府的激励措施,与非环保产品相比,则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项目的净现值为:

NPV=-I+■[(P2-P1)Q2+(D1-D2)Q2-(C2-C1)Q2+(T1+T2)Q2](1+r)-i

项目投资净现值法的原理表明,只有当NPV≥0时,即环境成本内部化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大于企业的资本成本(折现率)时,项目才可行,此时实施该项目才会增加企业的价值,且NPV值越大,企业对于环境成本内部化项目的投资积极性才会越高;反之,当NPV

四、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利于我国保护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社会公众都有责任去推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政府除了要加强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意识的引导外,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促使企业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投资,包括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和采取税收补贴等政策。同时,环保产品最后能否成功进入市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消费诉求也是决定是否让企业的投资转化成收入的重要因素。也只有如此,环境成本内部化项目才可能广泛、可持续的发展,企业才更有动力履行环境责任。

参考文献

[1]何明凤.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环境成本内部化项目投资评价[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4.

[2]何静,章喜为.企业的环境责任及其实现条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2).

[3]张志超.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成因分析与解决路径[J].城市地理,2014(07).

篇8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监察

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继城市环境之后也在恶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急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察是环境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监察从工业污染源监管向生态保护领域监管、从城市环境监管向农村环境监管的拓展,是强化生态环境管理、遏制城市和工业向农村地区转移的有效手段,是改善生态和农村质量、保障生态和农村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实施各项生态和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生态环境监察是防止人为破坏生态环境、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维护生态安全的有力措施,生态环境监察有利于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重治污、轻生态,重点源、轻面源,重城镇、轻农村和落实环保法律、法规不均衡的问题,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要求。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有效地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化解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态环境监察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创新原则。生态环境监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举措,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内容。

1 农村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现状

1.1 任务重、人员少

随着农村工业经济和畜禽养殖业发展,加之农村生产所用化肥、农药等造成的面源污染,以及环境污染事故与纠纷调处、污染投诉举报等工作、农村环境监管人员经常是捉襟见肘、疲于奔命。许多工作只能是“点到为止”,不能深入开展。

1.2 装备差、经费难保障

受地方人事、财政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环境监管经费、装备远远达不到现阶段农村环境污染状况的执法要求。部分地区出现监察力度越大、资金缺口越大,缺乏经费、严重限制了农村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1.3 素质低、业务不精

目前,虽然环境监察系统大专以上学历已达65%以上,但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县级以下相当一部分人员素质低,且所学专业“五花八门”,对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生产工艺、生态建设等不熟悉,急需加强环保操作实务培训。

1.4 体制存在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客观上要求对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和其他部门分管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执法主体林立,权责分散,使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经常出现有法难依、执法难严和违法难究的现象。

2 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监察要点

2.1 严控工业企业对农村地区污染

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生、工艺落后的企业向农村转移,严防“十五小”“新六小”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2.2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首先,对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监察就是要把养殖场(小区)作为一个污染源,与工业污染源同样实施环境监察。重点检查养殖场的“环评”审批、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和粪便、污水排放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其次,对没有达到规模的畜禽养殖场,采取限期治理或集中养殖治污。将分散的非规模养殖场集中起来,由养殖户摧毁股份投入污染治理资金,以把分散投入的治理资金集中用于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2.3 努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农村环境监察要与农业部门一起,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精确施药技术,推广可降解的农用薄膜,减少农用薄膜在农田中的残留;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大力发展秸秆机械还田、过腹还田、秸秆造纸、生产食用菌、制取沼气等技术,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

3 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察的对策和建议

3.1 提高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

要加强乡村两级干部的环境法制教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建立包括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指标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体系,打破干扰农村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人为障碍,争取乡村两级干部的支持和群众认可。

3.2 加大农村环境监管的力度与广度

在开展环境隐患排查、环境安全检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大气污染物排放督察的专项行动中,既要对区域工业园区、开发区、工业聚集区开展集中督察,也要对广大农村地区开展拉网式排查,不留盲区。及时清理不符合产业政策的 “十五小”、“新六小”项目,严厉打击未批先建、违规投产等违法行为。对符合要求的项目,按照 “三同时”制度,强化竣工环保验收。开展农村环境监测、评价,特别对农村重要水功能区和重点水域的水质开展监督巡测,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3.3 突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畜禽养殖目前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源,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方面。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要制定完善区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环保部门应主动会同农牧主管部门,完善区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等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对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或污染防治设施已损坏、设施治理能力与污染物产生量不匹配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给予限期治理。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给予行政处罚,造成生态破坏的,应责令生态修复。环保部门应建立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档案,对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超出当地土地消纳能力或达到环境容量限值的,停止审批畜禽养殖项目,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

3.4 开展建设项目的环境监察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监察。检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及环保验收的执行情况;检查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是否达到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和环境影响报告文件批复要求,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依法查处建设项目环境违法和生态破坏行为。

3.5 注重多部门联合执法

目前,涉及农村环境管理有农业、林业、水务、国土、住建、环保等多个部门。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环保部门应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逐步建立完善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机制,规范移送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违法案件。同时,多个部门应共同调查农村环境污染状况,积极推动农村连片整治,提高治理成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统筹协调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农业、林业等等部门建立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共同机制,建立信息通报和案件移交工作制度,形成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多部门监管合力。

3.6 加强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下转第352页)(上接第269页)支持,加强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配备专(兼)职人员,装备必要的交通、通讯、现场快速检测和调查取证等设备。建立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资金渠道,保障执法工作经费。加强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篇9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县委办、县府办《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隐患专项整治的通知》(县委办号)及全县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我镇党委政府本着打造平安、构筑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从月下旬开始,对全镇的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隐患集中开展了一次排查和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环境污染基本现状及问题

我镇现有排污企业家,其中印染企业家,今年月印染企业产值达到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现阶段,我镇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工业污染问题突出。、流域地处鉴湖水系上游,所处位置较为敏感,而该地域又是我镇印染等污染企业主要集中之地,个别企业由于设备、厂房陈旧,偷漏排现象时有发生。

畜禽养殖污染较为严重。全镇现有家规模以上养殖场,其中家养鸭场,家养猪场,由于这些养殖场特别是养鸭场全部靠河建造,对河面污染较为严重。

生活污染不容忽视。由于全镇生活污水尚未接入排污管道,全镇现有万常住人口、近万外来人口的生活污水基本都排入河道。全镇虽已建成垃圾中转站,统一处理全镇生活垃圾,但个别村及个别地段还确实存在污染死角。

⒋河道多年未清理,积淤严重,个别地段达到米左右,严重影响水质。

二、开展环境污染专项整治的主要做法

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战略,以控制污染污染为主线,依靠环境法治、社会监督和市场手段,突出重点,加强污染防治,重点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大清淤力度。继去年上游完成清淤后,今年我们把清淤的重点定在下游(清福桥至下马湾),从月份开始,分二段实施清淤,总投资近一百万元,清除的淤泥量达万方。第一段的清淤已于本月中旬完成,第二段的清淤工作也将于下月中旬完工,从第一段清淤情况看,水质改善较为明显,清淤效果十分理想,得到了沿江群众的肯定。

二是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督检查。今年来,市县二级环保部门加强了对沿岸污染企业的检查,镇环保站也经常性地开展对污染企业的检查,环保站人员除白天经常到污染企业看看外,又经常在晚上组织突击检查,镇政府主管领导也时常带队参与,对污染企业的检查督促力度比往年大大加强。同时,我们还通过组织镇人大代表、污染企业厂长经理实地观看水质,进行座谈评议等形式,加大管理力度,使今年水质总体比往年有明显性改善。

三是开展冷却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广印染企业冷却水回用技术,全镇已有毛纺染整、第二印染、第八印染和丝绸印花一厂等四家企业做到了冷却水的回用,其中第八印染有限公司更是实现了冷却水的零排放。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污水渗入冷却水排入河道的可能。

四是严格规范沿江企业的污水排放。确保工业污水无一直排,我镇对沿江企业开展逐个调查摸排。摸排中,我们发现有一家企业尚有少量污水未接入外排管网而直接排入河道,为此,我们立即对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目前该企业已经根据要求,争取排污容量及安装管道,并于近日投入运行。今年月,全镇排污企业排污量为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五是着手解决镇内禽畜养殖污染问题。今年来,我们在县利康科技中心的帮助指导下,在我镇最大的鸭种场实施利用粪便开发沼气及养殖污水净化工程,现已基本完成,效果十分理想。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在全镇养殖户中逐步加以推广,以有效减少养殖业对的污染。

六是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要求全镇印染、皮革、化工类污染企业进一步完善环保责任制,配备环保工作分管专职(兼职)领导和具体环保工作人员,严格污染考核机制,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考核到人,同时经常性对这些环保人员开展学习和培训;要求企业经常性清理场地,打扫卫生死角,检测设备,以防止故障造成污染的发生,努力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事故的发生。

三、下步工作任务

为巩固现有成果,推动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下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加强宣传抓整治。环境整治工作将是一场持久的、艰巨的攻坚战,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监督,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媒体和途径,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开展环境教育,发展环境文化,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引导更多的干部群众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形成合力,全面推进我镇的环境保护事业。

健全制度抓整治。一是充分发挥镇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并配合县有关职能部门抓好抽查、监测。二是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做到敢抓、敢管,经常性、不定期地对相关企业进行抽查,对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企业进行责任追究、严肃处理。三是继续健全各类卫生村的长效保洁制度,在增强清扫人员责任心的同时,经常教育广大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10

关键词:工业区;水污染;对策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06202

1引言

工业聚集区汇集了众多的工业企业,存在污水排放量大,污染负荷排放强度高,水环境压力大等环境问题。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和不断推进,狠抓工业污染防治,集中治理工业聚集区水污染,巩固和提升水环境质量,强化源头控制,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工作也迫在眉睫。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更好保障水环境安全,避免工业聚集区成为重污染区,本文对工业聚集区水污染防治的管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2盘锦市工业聚集区基本情况

盘锦市目前共建有6个工业聚集区,分别为辽东湾新区、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大洼临港经济区、盘锦高升经济区。园区内共有企业251家,日排放废水3万t,涉及塑料、化工、食品、制药、装备制造、危废处理、保温材料、污水处理等多个行业,产业结构复杂, 污染物种类繁多, 点源与面源污染交织,生态系统结构相对单一。

3污水防治存在的问题

目前,6个工业聚集区中有3个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污染在线监控装置,区内所有企业均已采取预处理措施,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个别工业聚集区未建或未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二是部分企业预处理工艺、设施不能稳定达到预处理要求,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及管理要求的提高,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面临着改进工艺和处理厂升级改造的问题。三是园区主管部门、基层环境监管部门之间协调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企业环境意识不强,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污水存在跑、冒、滴、漏现象,部分生活污水没有进入到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四是区内企业自由集聚,分布松散,行业类型不统一、污染物繁杂,而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针对COD、BOD、氨氮等常规污染物,对难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不足。

4污染防治对策探析

4.1开展工业聚集区水污染专项整治活动

对园区及园区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加大企业及园区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管力度,保证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过总量排污的单位,下达限期治理任务,治理期间限产限排;区内所有企业必须全面实现废水分流分治、深度处理,达到车间排放标准;对企业环保“三同时”情况进行检查,对没有通过环保验收的企业限期整改;对达不到治理要求、产能落后、工艺水平低、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

4.2加强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对未建及未建成集中处理设施的园区要加紧建设,每季度对筹建及在建情况进行调度,以确保2017年底前所有园区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强园区管网建设,园区内所有排污企业必须全部与建成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链接;对园区内“十大”重点行业、污水排放量大、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企业及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

4.3建成三级污染监控体系

建成市级环保部门稽查督导、所在区域环保部门监管、园区监管的三级监管体系,强化部门间协作。形成长效机制,安排专门部门和人员对工业聚集区水污染防治工作负责。

4.4加强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新建企业必须全部进入相应行业的集控区,实施“以大带小”、“以新带老”,对可能产生工业废水严重污染的项目限进园区;对不符合环保要求、产业政策、园区规划的项目,一律不予以审批。加强对排污位单位的排放监督,增加监测和现场执法检查的频次,对排放不达标、擅自闲置污染治理设施、偷排偷放污染物的企业,一律责令停产整顿,给予高额高限处罚,并依法足额追缴排污费,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行政责任。

4.5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推进园区内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特别是涉及到“十大”行业的企业,对符合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条件的,要强制审核。督促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加快设备更新,改进工艺设计等措施,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扶持建设一批污染物“零排放”企业,鼓励节能节水,循环利用。

2016年1月绿色科技第2期

5对策实施保障措施

5.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工业聚集区水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兼组长,各县区、(园区)分管副县、区长(园区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各级环保部门负责的机构,抽调精干力量,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各县、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责任,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要把水污染防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要将任务逐级分解到责任单位,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成效到位。

5.2推进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

工业聚集区内的企业要探索建立环保自律机制,增强企业环保主体意识,规范企业环保行为,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企业环境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管理水平。积极开展环保管理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制定考核办法,加强企业自身监测能力建设,开展自行监测,制定减排措施,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

5.3加强部门联动,确保资金投入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建立健全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切实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行动、公众广泛参与,共同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格局。市、县区及园区相关部门要多方筹措资金,促进集中治理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来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

5.4发挥舆论监督,强化公众参与

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及时宣传报道正面典型,对领导不力、工作不实、进展缓慢的县(市)、区和部门要进行舆论监督,对典型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曝光,并跟踪报道整改进度。为公众、社会组织提供了解水污染防治的途径和平台,有关部门要充分听取公众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强化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