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治教育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法治教育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法治教育知识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犯罪 原因 法制教育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高学历、高智商层次群体的象征,被誉为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从总体上说,其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能与变革中的时代要求相一致,有理想、守纪律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主流。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却时有发生,且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和快速增长等特点,一些所谓的“学习尖子”也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大学生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一大因素。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已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加强法制教育,预防大学生犯罪,业已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1976年青少年犯罪占整个刑事案件的70%,大学生占其中的2.5%;1992年青少年犯罪占整个刑事案件的87%,大学生占其中的4%。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高校总人数的1.26%,而且犯罪类型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社会其他涉案人员相比涉罪范围、性质及其危害并没有质的区别,几乎应有尽有。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大学生犯罪属于特殊社会现象,其犯罪原因与其他群体犯罪相比较,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原因。主要因为父母溺爱、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缺乏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沟通。一方面,劣等的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因素。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养成了好逸恶劳、挥霍无度的不良习惯,因此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另一方面,由于父母自身文化素质低、非交流的内向性格或者繁忙的工作压力等原因,加之父母往往只重视子女智力教育,忽略了健康人格的培养,很少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交流和沟通。有些大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更没有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容易误入歧途。还有,多年来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学高考阶段,偏重于知识的传播,忽视学生德育培养,把精力集中在高考复习,家长更是推波助澜,从精神到物质予以激励。加之许多独生子女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容易形成自矜、自骄、自负的心理,从小缺乏一定的社会协调性,造成人格缺陷,甚至出现浮躁、越轨、暴力等心理膨胀。

(二)经济原因。一种情况是生活困难。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层次和经济背景不同,经济条件、学习生活状况反差较大。一些条件较差的学生,因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异,不能抵御物质的诱惑,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物质欲望,走上歧途。少数贫困学生犯罪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是歧视和嘲笑他们“寒酸”,其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加重了他们本身或多或少具备的自卑、自暴、自弃和妄自菲薄的心理。加之他们性格内向,缺乏交流,难以找到倾诉对象,压抑情绪得不到释放,轻者产生消极、厌世情绪,重者敌视他人和社会,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主观原因。心理疾病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犯罪。大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期,如果引导、教育及时得当,将促进他们心理成熟;如果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引导,他们一旦受外界不良观念的影响和某些不良刺激,容易冲动、失控、行为越轨,必然使脆弱的心理受到扭曲,甚至诱发犯罪。其病态心理的表现为:不顾家庭本人的经济条件,高消费;心理空虚,无度攀比;损人利己,满足自我;追求虚荣,铤而走险;自我定位不准,挫折承受力较差;心理预期过高,严重脱离实际;就业相对困难,行为消极颓废;心理迷乱,情绪躁动;一旦遇到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三、高校应不断加大和改善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力度和环境

(一)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与时俱进、与人俱进。首先,学校要明确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教材的编写,要突出现代法学基础理论与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另外,必须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精神,并内化为其行为的标准。同时,法制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阶段,对于不同年级要有不同的任务和重点,方式方法更要不断改善。

(二)将法制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特别要注意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法制教育。

(三)法制教育要进公寓,进活动场所。平时辅导员、班主任要成为大学生寝室里的常客,与他们交流,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求他们遵纪守法,提高防范意识,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扶贫助学,努力减少因贫困而产生的犯罪。学校要认真做好贫困生的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顺利完成学业,减少因贫困而产生的犯罪现象。

(五)要加强生命教育。大学生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往往忘记生命的宝贵,由于一时冲动伤害人命而痛失自己人生的案件非常多,大学法制教育应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

(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要广泛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心理问卷调查等项工作,鼓励大学生树立大学生风范,使大学生勇于面对现实。

参考文献:

[1]罗莉娟.当代少数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1999,(6).

[2]陈建新.袁贵礼..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透视[J].社会科学论坛,2002,(4).

[3]吕杰.青少年生存心理的危机干预[J].青年探索,2003,(1).

[4]沈义,殷文剑.救救我们的“天之骄子”――关于大学生犯罪的调查与思考.正义网,2003-12-03.

篇2

[关键词] 法制 教育 意义 方法

引言

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保障他们健康成长是要害的一环。所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不仅可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针对当前教育实际,中小学生必须重视法制教育,让学生从小学好法律,掌握法律知识。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学习的重要场所,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让中小学生从小学习法律,掌握好法律知识很有必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法律规定那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错的,对学生的行为能起到“医治”和预防的作用。学生懂法后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法律的约束,在平时就能做到遵纪守法。所以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面对当前部分中小学生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浅谈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价值。

1.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方式

学校的法制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促进他们遵纪守法,提高整体素质。针对当前教育实际,中小学校必须重视法制教育,让学生从小学好法律,掌握法律知识。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学习的重要场所,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让中小学生从小学习法律,掌握好法律知识很有必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法律规定那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错的,对学生的行为能起到“医治”和预防的作用。学生懂法后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法律的约束,在平时就能做到遵纪守法。所以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方法

面对当前部分中小学生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抓好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缺乏经验。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学校要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教育。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开展工作:

①开设法制教育课。每周开设一节法制教育课,做到有教学教材,有专职教师,或从当地公检法机关聘请干警担任老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保证学生学好法律知识,在平时并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测验。

②进行法制教育主题讲座。学校可请法制专家或学校法制教师主讲①,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给学生进行主题讲座,尼木县中学聘请了尼木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担任尼木县中学的法制副校长,并且将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作为固定的法制课,有目的地对全体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③法制知识宣传教育。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在语文、常识、思想品德等课中针对学生实际渗透一些法律教育内容,文道结合,细水长流,滋润学生,引导他们增强法制观念。

④组织学生开展关法制问题的主题班会。启发学生热烈讨论,提高法制意识。

⑤开展法律实践活动。采取模拟法庭、重点案例剖析、以案说法、情景模拟等显而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激发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的爱好,尼木县中学法制副校长,组织学生到尼木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参加旁听,切实提高了学习法律知识的实效。

(2)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搞好法制教育。法制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家庭和社会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搞好法制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①家长不但要学习法制知识,在家庭中自己的言行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要有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更不要在家里传播黄色或不健康内容。②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还需要社会的配合,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

(3)开展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组织建设。①成立法制教育办公室或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②。目前有好多学校已对小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但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组织。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管理上不够规范,教育效果不好。②学校可以挑选思想品德好和热心这项工作的教师来担任法制教育工作,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以达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地学习与探索研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和教育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价值

中小学生的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开始的,他们刚刚踏上人生的成长之路,心理状态脆弱,易受诱惑,喜欢模仿,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道德和理智相对模糊,易受外界的影响。纵观在所有中小学生罪犯中,部分罪犯就是从小养成了犯“小”罪的习惯,不听老师和家长的劝告,任性妄为地做些违反学校纪律或小偷小摸的犯罪行为,久而久之,便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道德法制教育。“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让我们携手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起一片纯净的法制天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法》

篇3

笔者立足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度,从多年工作实际经验出发,提出鉴于民办高职生源的特点,在当前注册入学的大环境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生源素质和质量,必须从学生自身、学校管理教育以及家庭社会的途径,结合辅导员日常规范的疏导教育、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育者的榜样例行作用等方法对民办高职学生重塑养成行为,加强养成教育的培育。

关键词:

民办高职;养成教育;途径;方法

民办高职院校鉴于学生生源基础差、底子薄,“双差”现象严重的特质以及学生养成教育的普遍缺失,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已经是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的一项任务。那么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特点,想要对学生进行切合适当、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首先要全面解读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养成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1养成教育的含义

从字面上看,“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语言习惯,也包括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它旨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由于生源批次靠后,基础差、底子薄、偏差心理行为多,这些表象的背后大多是养成教育缺失造成的,所以,对于民办高职的学生而言,养成行为的培养和再教育是生源质量提高的关键点。

1.2养成教育的实质

养成教育旨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其实质是学生因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使得其行为走向自觉的规范,是一种行为自律的表现。正是因为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缺乏这种良好的养成习惯,缺乏规范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所以不仅在其学习成绩方面,还有其平时行为表现方面,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都会显示出方方面面的问题。养成教育的实质是让学生通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引导其行为内在、自觉行为,通过自律行为来实现其行为有序发展,真正意义上促使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2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

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的培养大致可以从受教育者本体、学校教育者主体和家庭社会其他教育影响因素三个途径着手。

2.1受教育者本体途径

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说到底,学生是本体,自身养成习惯的缺失,对于学生而言,他首先需要明确的自我意识,只有当学生这个受教育者从自身上认识到自己行为习惯的不足或不良之处,他才有去改变的愿望。所有的外部影响力量都必须通过内部才能发生作用,养成教育也不例外,正如鲁洁说过,“一种德育影响无论其方向如何正确,力度如何强大,如果不为对象所认同,就决不可能转化为德育的效果。”[1]我们的养成教育对象是学生,但是这些受教育者不同于其他物质活动的对象,他们是具有自身需要、目的、情感、认知的实体,在被施与教育的同时,他们也在能动的反作用于这些教育者和影响因素。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本体进行养成教育首先要通过受教育者这条本体途径,所有的教育效果都必须在本体参与中接受影响和改变,所有的培养方式都要首先作用于学生这个个体,不论直接影响还是间接作用,同时还要接受学生的能动反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的培养,就要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和效果。

2.2学校教育者主体途径

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本体角色。作为制定教育目标、拟定教育计划、实施教育方法的学校,它就是教育主体。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其最直接的教育者是高校辅导员,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也是最频繁的。他的管理与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养成有着直接密切的作用。他们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的主要力量。特别是民办高职学生的生源特点,学校大多采取“严加死管”的封闭式教育管理模式,辅导员每天围绕学生24小时工作,学生工作的“千条线”都穿着辅导员“这一根针”,可想而知,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管理者了,正是管理者的角色赋予了辅导员养成教育的教育力量,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到位与否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教育学生的水平。当然,在高校,除了辅导员以外,还有上课教师,其他管理部门的老师,以及任何对受教育者都会产生影响的教育者。其次,教育者的教育影响都是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产生的,所以学校的团委、社团等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进行教育的主体途径。在学校中,可以进行的养成教育活动形式很多,几乎包括了学生参与的一切活动,学生参与的活动一部分可以直接对其养成习惯产生作用,还有一些活动可以产生间接作用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活动是学校主要的活动,也是对学生接受养成教育及其他教育的主要活动。特别是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养成习惯,课堂教学是更主要的环节。学校学工团委部门组织的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特别是针对学生养成习惯方面的,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活动,都是对学生重要的教育培养途径之一。就学校教育而言,学校的校风、班风也是民办高职学生养成教育不可忽视的途径。众所周知,学校的校风和班风对学生的各方面培养和发展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风、班风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是一种自觉约束的管理力量,可以让学生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因为一旦有学生想破坏既已成形的班风,就会受到来自群体的无形压力,这是一般学生不敢挑战的隐形权威。所以,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利用班风、校风建设成果这种大环境作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

2.3家庭、社会等其他影响途径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他首先生活在方方面面,学校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众多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如果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只考虑学校因素,而忽视其家庭、社会等其他教育途径,就会使得学校教育成为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学生的教育不会只受学校一个途径的影响和作用,它是家庭、学校、社会种种教育影响途径的合力作用。所以,“企图使学校成为一个封闭环境,以所谓的学校‘正面教育’来掩盖和抹煞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期望实现学生精神世界的‘净化’,这种做法已经被大量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学校所施加的影响应当能使学生面对社会的现实,产生出正确辨别和认识、自觉抵制和战胜各种不良影响的觉悟与能力。”只有这样,学校教育影响在对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过程中才能真正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家庭是所有学生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教育态度和培养方式等,甚至家庭氛围,都会对学生的养成行为起到正面积极的或反面影响。虽然笔者一再强调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重塑责任,但实际上,每个学生的养成习惯是从儿时开始,也即首先是家庭教育的产物,父母对学生的儿童时期就提出行为习惯的要求,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也形成了差别各异的性格和养成习惯。即便是到了大学时期,学生的学校养成教育的重塑和加强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因素、父母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矫治和重塑,才能得到良好的期望效果。再者,学生即便封闭在学校的环境,也并非不与社会进行各种不同程度的接触,特别是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把世界圈勾在一个地球村范围之内,所以,学生受到社会各种信息熏染,已不是象牙塔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时代。不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时间打工做兼职充实自己,用这些方式提早进入社会,与社会加深接触。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影响的途径,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发挥更好的教育作用。

3养成教育实施的方法

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解决学生很多行为问题的抓手,也是提高其生源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具体进行养成习惯的教育和培养时,针对生源录取批次和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3.1辅导员日常管理教育的引导法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基本以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为基础,特别是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学生的养成教育包括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生活习惯的养成等。鉴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录取批次和特点,学生管理大多采取“严抓死管”的高压模式,在辅导员各种常规检查——“天天查”,“时时盯”的基础上,大多学生能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呈现出比较有序的行为制度,但是,这种表面的“和谐”并不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结果,不是学生自觉意识的表现,而是老师看管的成效,所以一旦辅导员松懈管理或缺乏盯梢,很多学生的行为又会回到无序或不良行为表现上来,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行为养成习惯。所以,如果民办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学生的养成习惯,首先需要从辅导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着手,因为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各种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管理形式风格,对学生各方面的养成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纠正,都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辅导员若要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抓手,首先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树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和理念,对学生的自觉性进行教育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去发现问题、“堵”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使辅导员工作精力耗竭严重,工作成效甚微,而且容易造成学生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不健康人格。因此辅导员从日常管理规范入手,对学生行为问题进行管理的同时,用引导的方法进行教育,不仅要错误的不良习惯给予矫正,还要对已经形成良好习惯给予强化,这需要辅导员极大的耐心和细心,跟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语言引导、行为引导以及其他引导方式多管齐下,在行为管理的同时加强树立其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使其行为规范从外化走向内化,达到形成真正意义上自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目的。辅导员不仅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还要对其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行为进行悉心的培养和教育。比如,有些学生的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辅导员不能单从这个学生上课缺勤表象上看问题,它很可能是学生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因而,对其作息时间进行干预,这样才能既达到纠正其不良行为,又能从根本上杜绝其上课缺勤行为规范问题。

3.2各种学生活动、主题班会、主题教育活动

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所以注重从学生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入手,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也是重要方法之一。辅导员可以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引导、教育。主题班会、教育团会,都是可以跟班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实践机会,平时的行为问题拿到班会上来大家讨论,可以引起头脑风暴,集体共鸣,让同学们自我反省,自我省查,引起自我觉悟,思考良好行为习惯为何缺失,唤起行为自觉内化的重要意识,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团委、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校内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养成习惯培养,都有或多或少的积极意义,行为习惯从小见大,见微知著,本身就是生活中点滴细节慢慢积累而成,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是道理所在。学生活动本身就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成果体现,反之,学生亦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对自我行为习惯进行良好的强化和塑形。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班级活动、班会、团会等形式,都可以作为对学生养成行为培育的有效方法。

3.3教育者的榜样熏陶作用

教育者的榜样作用,是指高校一切直面学生,对学生起到各种影响而存在的所有教育主体,包括辅导员、教师以及高校其他部门的教师或工作人员。学校的一切教育影响都需要通过教育者来传导,养成教育也不例外,教育者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等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的熏陶。正如鲁洁说过的:“在教育者的诸种因素中能对教育效果产生重要作用的尚有教育者的人格因素以及他在师生关系中所具有的品质。”[2]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孔子也说过:“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见,教育者自身的行为习惯也在深刻感染着受教育者,学生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式和为人处世的行为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言行习惯深受老师的影响,如果一个老师能看到粉笔擦掉在地上,随手捡起,看到空教室开着灯,能随手关灯等等这些不经意间的小行为习惯,都会让学生不自觉的去模仿、学习,学生会模仿老师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也会模仿老师不良的行为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所以,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其实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此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它本身也就具有教育影响的效果,因为学生是通过师生关系而透视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透视社会与人生,而且师生关系会影响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认同,所以教育影响的作用,都要建立在受教育者对教育者认同的基础之上,如果只是让学生口服心不服,那么再好的教育方法也只能发挥教育的零效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成功的可能亦是微乎其微。如果“我们的德育只能限定学生所说、所为,而不能影响他们的所思、所想”,那么这种教育的效果可以说是失败的。所以,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实施,必须发挥一切教育者的良好榜样示范作用,身先示范,身正为先,并且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去影响学生积极地接受养成教育,从口服、心服到内化的自觉实现。

3.4校内外社会实践法

除了校内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和教育主体班会团会外,还有许多丰富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参与同样是学生的养成习惯塑形和培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通过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会发现自身各种行为习惯的不足,这些不足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不良等负面效果,通过不足来反思自身的问题,从而对不良的行为进行矫正以便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这种养成教育的方式更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如学生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外兼职打工实习,集体组织的校外活动等等,很多辅导员会有感于自己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寒暑假以后,再次接触,会觉得学生变得成熟,待人接物大方有礼,言行举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蜕变,其实这些都是学生经历过社会实践后使其潜在的养成习惯变化了的结果。

3.5同辈树立正面典型激励法

同辈树立正面典型,就是在班集体中,选择在养成习惯方面做的好的学生,给予积极表彰和关注,在班集体树立优秀典型,激励其他做的不足的同学向榜样、典型看齐,努力修正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提升自我,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学生在学校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学校的教学、管理,学校的氛围、环境,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自然是深远而重要的,但是学生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以笔者在民办高职院校任职辅导员工作6年的亲身经历不难发现,学生平时的上课迟到、缺勤,往往都不是个人行为,通常都发生在同一个宿舍,甚至左邻右舍的宿舍,比如上课迟到的不少学生都是住同一个宿舍的,或者相邻的两个宿舍,早操出勤缺勤的,往往也是一个宿舍的四个同学都一起没按时起床出操,也就是要么一起来,要么一起都不来。可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影响十分明显,所以不妨在学生中多树立典型的榜样,用那些平时行为习惯做的好的学生激励、带动做的不好的学生。学校每学期都会有各种文明宿舍、文明个人、优秀集体、优秀个人的评比,也是异曲同工的效果。

3.6父母、家庭、社会的有效互动

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时,如果只注重学校教育、学校影响,那么很可能会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遇到不少问题,因为一个人的养成习惯并不是在大学时期形成的,它可以追溯到孩童时期,那么对学生而言,它的第一任老师便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如果想改变学生的养成习惯,重塑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能仅仅只从学校教育入手,辅导员作为学生在大学时代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学生在进行不良行为习惯给予矫正时,应该尽可能的结合学生的家庭教育的情况、背景去入手,给予学生行为一定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采取相对应的方法进行有效矫正。而不是仅仅针对某个不良行为进行严抓死管,不问理由,不去想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从笔者做辅导员工作多年经验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问题行为习惯的背后,都或多或少跟其家庭教育、父母管教有深刻的联系,学生身上呈现出的问题,通常不仅仅是其个人问题,更可能是其父母自身的问题,如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的教养习惯等。随着当前社会的开放性,学生的生活空间已不仅仅局限于校园环境,他们通过互联网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不少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时间做兼职,提前步入社会进行各种人生体验,所以,当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就不能隔绝社会情况和发展而孤立的进行培养、教育,不然学校的教育效果和影响很可能会让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真正的需要,甚至经受不住社会现实的考验。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结合其家庭情况和社会现实需要等方式,方能呈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教育影响。

4学校在实施养成教育时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民办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避免走入教育的误区。

4.1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应该结合课堂教学、课后管理、学生活动等方面建立养成教育长效机制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塑和培养,行为一旦上升到习惯的境界,就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那么想要矫正这些不良习惯,达到良好习惯重塑的目的,民办高职仅抓平时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学生的养成教育并不能时有时无,想起来了偶尔搞个主题活动,喊喊口号,做做形式,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养成教育,因为它并没有落到实处,就更无从“长效”谈起。所谓的“长效机制”是从时间和力度上来看的,不仅上要贯穿学年始终,而且在力度上要反复抓,把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教育要“走心”,而不是走活动、教育的形式主义。如何有效建立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是每个民办高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4.2养成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一人为大”,要与其他各种教育结合,如人性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

学校的养成教育只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内容之一,虽然是其他教育的基础,但并不是说学校只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就行了,其他教育都不需要。恰恰相反,养成教育的抓起是为了更好的施展其他各种教育,或者是和其他教育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民办高职院校的养成教育应该和其他各种教育内容相结合,比如高校的生命教育、人性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等,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只是发展的基础,多种教育多管齐下才能培育出个性丰满、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立体的技能型人才和社会建设接班人。

4.3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职责和使命,需要父母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全力配合

在进行养成教育时,我们不能错误的将这种教育解读成它只是一种“学校教育”,它只和学校有关、只和老师有关。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在家庭、小学、初中时期就已经形成的,想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绝不能只是大学学校一方的职责,在具体实施时,需要考虑到家庭、社会等影响因素,同时学校教育也需要其家庭父母、社会几方的通力配合和互相支持。

4.4三年的在校教育不能完成养成教育的全部使命,学生的养成教育会延伸到其社会工作、发展以后

一个人的养成行为习惯贯穿其一生,所以三年的大学教育并不能完成教育的全部使命,学校养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而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学生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以后,才是真正发挥学校教育效果的时期,学生通过学校的养成教育及各种其他教育让自己掌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在社会工作之后都能进行及时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进而实现自我服务,这种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绝非是大学时代的事,而是通过自律的形成,影响其今后的一生。所以学校的养成教育会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而延伸至其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方面面,并且使得学生能够在自我教育与再教育中不断提升、进步和发展。

作者:戴明月 单位: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篇4

目前在高校中较为常见的实践教育理念主要有模拟法庭、侦察与反侦查、现场观摩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但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法制教育过程中时,并没有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各高校的教学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学生对法律的学习热情降低。同时,法制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教育,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法制教育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结合,但大多数高校仅仅注重理论的传授却往往忽略了实践,使学生很难接触到实际的案例,理论脱离了实际,是教学效果明显降低。并且,一些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差,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法学的兴趣。

2我国法制教育存在的弊端

2.1法制教育的理论化倾向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法制高速发展,高校法制教育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我国颁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把法制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一部分,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与法制教育合并为一门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关部门规定该课程为所有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将这一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使法制教育更加系统和规范。但目前这门课程带给高校的并不是法制教育的系统化和规范化,而是该课程在许多高校逐渐呈现严重的理论化倾向。高校法制教育仅注重理论规范化,导致理论与实际分离,法制教育变成了一项单纯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法律的学习仅仅在理论层面,大多数学生仅仅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

2.2单一的教育形式

目前,各大高校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仅仅作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程,但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仅重视形式而忽视其根本意义。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学生很难在几堂课后就对其了解和掌握。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法制教育仅仅是在几个课时的时间内,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通过与一些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向学生讲述如何遵守国家的法制法规。但法制教育和思想建设并不能仅仅靠几节课的时间进行讲述,法制教育和思想建设是涉及精神层面和自我意识的,这些层面对当代高校学生均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对当代高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建设,其目的是使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正确的行为活动。因此,对当代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一定要杜绝单一的教育形式,教育与意识相统一。

2.3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法制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应该具备全面的法律知识,更应该熟知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以及高校的教学情况。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法律教师是由高校内部人员兼职,很少有教师接受过专业的法律教育培训。由于这些教师本身的法律存储知识较少,法律素养以及实践能力较差,教学经验不足或者相关经验较少,使教师的教学仅仅局限在课本的基本理论中,当遇到实际的法律问题时,会使教师力不从心,使法制教育的质量明显下降。这些都表明高校应提高师资力量,加强法制教育。

3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措施

3.1改变教学形式

高校法制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应在书本理论基础上,开展多种新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在高校中营造出浓郁的法制氛围。高校的法制教育不应局限于理论教育,更不能把课堂一对多的传授方式作为高校法制教育的唯一途径,高校要不断创新法制教育的方法与形式。首先,法制教育应完成对学生法律知识和法律理念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采用多方面的教学理念,课堂理论教学与典型案例相结合,以学生相互讨论为主体完成法制教育工作,加强师生讨论、沟通,课堂上展开不同的讨论形式。其次,开展课堂以外的学习环境,例如与相关机构沟通,为学生提供参加专业法制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播放法制教育宣传片,在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3.2加大师资力量

首先,在高校内建立一支专业健全的法制教育队伍。由于目前多数高校法律教师专业水平较低,不能全面为学生传播法律知识。因此,应重组高校法制建设师资力量,补充专业的法律人员,使高校学生接受更加系统、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法制教育。其次,对高校法律教师进行统一专业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同时可聘请校外的专业法律工作人员作为外聘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实践以及活动的机会。

3.3完善教学内容

从教育的根本出发,将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的相关学科相结合,提升法制教学的教学效果。通过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集体意识以及健全的精神境界。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减少高校学生的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促进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

4结语

篇5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抓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知法、守法、用法,是广大教育工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努力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要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要求,坚持持之以恒,坚持校内外结合,坚持课内外结合,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

二、主要内容和做法1、教育内容《宪法》、《国旗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卫生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本校自编的《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常规教育管理要求》。

2、师资力量学校所有教师为普法工作基本师资。学校主任、班主任都要成为学校“法律明白人”。×××老师为我校兼职安全教育员,负责全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再聘请荫子派出所的×××同志为治安副校长,负责对全校的法制教育进行指导;选送骨干教师参与法律培训;举办班主任法律学习班,使他们具有初级法律知识,逐步养成依法管理班级习惯,能解答一些简单法理。从而形成校级班级外聘三级师资力量。

3、教育时段⑴每学期,邀请治安副校长作一次社会及学校周边治安情况报告,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应对策略。

⑵每年的四月份和十一月份,邀请综治副校长分别与教师、学生进行一次有关法律法规的互动式对话。

⑶周一升旗仪式,结合上级要求或学校实际,安排有关校领导讲话。每学期不少于五次。

⑷每学期教导处要安排两个课时,由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⑸晚点和少先队活动课,班主任结合学校相关要求,对本班学生进行简单的法规教育。

⑹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班队活动课,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教育。

4、教育阵地(1)互联网。根据法制教育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上网学习。

(2)红领巾广播站。每星期二、四下午1:30~2:00由各班选派的小播音员轮流播出,内容由各班小采编,并经由学校德育负责人审核。

(3)学校宣传栏。由校宣传组负责,定期张贴法律法规资料,学校相关活动照片等。

(4)班级板(墙)报。由班级宣传委员和学习委员负责,配合上级、学校要求,在“法制”专栏上登载相关的活动要求、案例、警言等。

5、教育形式⑴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普法教育尤为重要,要通过学习、培训、测试,使教师学法守法,并能依法施教,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

⑵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开展争戴雏鹰奖章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争戴环保章、小回收章、清洁章、消防章、法律知识章等,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中受到法律熏陶。

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如: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小雏鹰活动”;配合消防部门,开展“11·9”少年消防警校活动;配合工商管理部门,开展“3·15”消费者维权行动日活动等。

⑷家长会。利用每学期各年级分别召开家长会之机,邀请法制教育工做专题报告,向家长发送宣传教育材料,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以动态管理形式监控学生的校外活动。

三、态度与决心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站在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做好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合理安排,长年坚持,定期研究和落实,不断探索新思路,拿出新措施,使法制教育工作连年上台阶。

××完小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2005.3

××完小

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荫子派出所副所长)

××(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

成 员:×××(政教处主任)

×××(教导主任)

篇6

论文摘要: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出发,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职业学校在开展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应该从创设创业教育的氛围、课程设置、专业技能培养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四个方面出发,注重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内容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把职业教育引领上了新的高度。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它既是一种“就业型”教育,也是一种“创业型”、“创新型”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人才的使命。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通过创业教育来提升就业能力是十分紧迫的任务。职业学校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全面激活学生求知的潜能,使他们成为具有基础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的自觉创新创业者,真正把学生创业教育做到实处。近几年我校十分注重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创设学生创业教育的氛围,引导学生走创业之路

    1.校园文化作为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

    每学期初,我校根据“三创”精神教育要求,由政教处负责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把“创业特色教室”评比作为主要内容。活动由班主任发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制定班级班规和发展方向,结合专业特点,确定创业特色内容,给学生们营造出特有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氛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并且要求各班级在上学期布置创业特色教室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查漏补缺,注重彰显专业特色,突出对进步学生的表扬和鼓励,给同学们送上新学期新的祝福与期盼。比如:具有服务性质类专业班级在“营销世界”、“市场信息”中及时把新的市场动态进行反馈:信息技术类专业班级提出“钻研技能,精通业务,创造自己的新天地”口号。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让各班教室的室内外干净整洁,墙饰布置各有特色,而且让学生从中熟悉了创业知识,为学生走上自我创业道路打下基础。

    同时,在校园的显著位置布置画板、广告牌等方式,张贴本校学生创业典型,介绍他们创业的过程、体会,让在校学生能够受到启发,让在校生感到创业不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为学生走创业道路树立信心。

    2.就业指导作为学生创业教育的主渠道。

    对于今年毕业的学生来说,就业压力相当大。因为他们面对的不仅有职场经验的失业人员、同层次的众多职校生,还有高学历的本科生,他们究竟如何正确择业?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校就业处敏锐意识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展开了广泛的市场调查与调研,确立了以“立足实际,合理定位,正视就业形势,努力争取就业,走自我创业”为指导的主题,开展系列性就业指导活动。在就业指导活动中,学校就业处重点教育学生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对自己有比较客观深入的了解,避免眼高手低的情况出现:培养学生树立做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升自我;通过就业指导活动让学生看到了就业形势严峻,竞争越来越激烈,激发能力强的学生敢于走创业道路。

    另外对全体毕业生通过开展“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把有志创办企业的毕业生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创办企业、管理企业系统知识的培训。解决学生在创业初期常遇到的两个问题:一是他们想创业,但不知道怎样去创业;二是有资金,但不知道干什么项目合适,犹豫不定。通过细致指导,一是帮助毕业生系统学习创业知识与技能,理清创业思路,使其不再迷茫:二是增强创办企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让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们在就业观念上有新转变,达到了以创业促就业的效果。

    二、更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是设置和调整课程的主要原则。为适应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要求,要详细研究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的结合等,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对课程进行创造性的有机组合,积极开发教材中培养创造力的课程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上多开设具有创造思维或创造能力的课题,向学生传授创新思维方法,点拨他们的创造灵感,合理设置学生专业实习训练课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完成训练课题内容,改变以前按照教师安排方案完成任务的方式,激励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意识。

    为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在第四学期课程里,开设“syb"(创办你的企业)相关课程,结合学生学习的专业,按照“syb”培训的项目,让每个学生自己制定创业项目,写好创业计划书,在模拟创业环境中让学生体会创业过程,为毕业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和就业都离不开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专业技能培养是职业学校的生命,是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根本。操作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也贯穿于操作技能的始终。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除了在课堂上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还应该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方式,进一步转变传统的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为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转变毕业前安排实习为中途顶岗实习提前感受企业氛围、缩短学校教学与生产实践之间距离的新思路。实践教学尽可能采用模拟工厂生产的教学模式,采取校外实习基地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对毕业生采取顶岗实习和职业综合能力锻炼,使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合理聘请兼职教师和专业建设顾问,并定期邀请专家来校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演示操作、传授技艺:积极建立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现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师生经常深入各实习基地进行见习、现场教学、现场测试等实践教学活动。这样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及反复现场练习、揣摩技艺的机会,毕业生就可以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能够自我创业提供技术保障。

    四、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无限的潜力,也具有创造的冲动。只有充分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内在潜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达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举办科技、体育、工艺、劳动、文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才干及展示才能的机会: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科技小组、智力竞赛、专题讲座,为学生建立能够创造的平台: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塑造他们的自信和个性品质;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性、创新性活动,一方面对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或能力水平做出评价,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

篇7

就市场营销学科而言, 强调对学生自主探究、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该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教学的中心, 学生通过接受教师所提示的信息进行学习, 此时作为教学受与者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其主动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 故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不会 “营销” , 不能深入理解 “营销”内涵这一现象便不足为奇了。

虽然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性, 但现代教学模式所强调的通过激发学生兴趣, 增进学习者求知欲, 来实现角色转变的主旨却是一致的。

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 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模式也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新形势下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模式, 以期为单招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 从 “头” 开始—— —重视课堂教学的开头艺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往往以复习、 提问或默写形式开头, 使学生在上课之初便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 一堂课下来教学效果可以预见。

而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的教学模 应该结合当堂或前一节课所讲内容,通过合理设计情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此类教法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手段或情景教学。例如,讲解第五章产品策略前, 教师可选择一个能体现产品整体概念的案例, 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学生对产品深层含义的思考。正如高尔基所说: 开头第一句最困难, 好像音乐定调一样, 往往要用较多时间才能找到它。

教师要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开头, 需要经过精心设计, 针对学生吸收特点导入新课, 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感情的第一座桥梁, 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基调。

二、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布卢姆在 《教育过程》 一书中明确指出: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 在教学活动中真正能引起他们积极情感体验的,首先莫过于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诚然, 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选定的, 但任课教师在这方面仍有一定的灵活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据课程发展方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科发展的现状, 对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 增补, 以求精心选择。

尤其是近年来市场营销理论发展新动向, 如绿色营销、 网络营销、服务营销、情感营销等内容都可以穿插入教学过程中, 既活跃了课堂, 又加深了学生对市场营销的理解。

三、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中的 “教” 与 “学” 应是互动的, 课堂教学应起好 “导” 的作用,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所以, 我们还需通过多种形式将学生的 “兴趣” 激发出来。新课程下市场营销课堂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然, 这里所说的实践主要是课堂情景实践和借助多媒体的上机操作实践。比如, 在学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这一节时, 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反复强调购买决策过程,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一旦考试涉及操作实践问题, 便一窍不通了。

而如果教师改变教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模拟社会购买过程, 则学生不但兴趣盎然,也能使其初步掌握购买决策的实践操作步骤。

可见, 教师要彻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不但要把实践操作活动作为学习知识、 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 也要挖掘表象蕴涵的智能因素, 利用它发展知识, 使学生手、 口、 眼、 脑进行立体化互动, 培养学生 “试一试” 的精神, 使他们敢于尝试, 善于尝试。

四、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为其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下的市场营销教学应该渗透学法指导, 使学生善学、 持续学习。

因为良好的学习方法, 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 并能达到 “事半功倍” 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 明确要求,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

如在讲解案例分析题时, 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再让学生在讨论中领悟方法, 进行学法交流, 便容易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比单纯依靠教师讲题效果来的直接, 且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作用很大。

以上四点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浅薄认识。

篇8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法;学生工作 职业认识;实验室建设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中,职业认识教育是一个易被忽略的领域。而事实上,职业认识是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重要前提,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现状,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规划。因此,必须寻找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未进入职场之前就对自己的将要从事的职业有一份明确而清晰认识。项目驱动教学法是目前我国教育界正在大力推广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本出发点,以学以致用为标准,因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拓展学生潜力而备受关注。如果能寻找到适合的项目,利用项目驱动法,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职业,让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掌有更全面的考虑,这将极大地有助于体现职业认识教育的价值,更好地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服务。

一、应用例子简介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下设商品检验方向,该方向的学生目前处于大一下学期,其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部分的内容已经讲授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化学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大量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仍未开始,所以学生们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具体情况仍处于懵懵懂懂的境地,对专业技术知识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专业技能要求仍然缺乏更为直观的认识,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课程与职业生涯的关系认识不清,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个时候正是进行职业认识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职业认识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专业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本学院、本地区的具体条件,本次的职业认识教育所采用的项目驱动法,就是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网络搜索等多种手段,设计出一份化妆品实验室的建设方案。现将该项目的大体情况介绍如下。

1.项目背景

化妆品产业是目前日用精细化工产品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化妆品的使用直接与消费者的皮肤相接触,因此化妆品的产品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国家针对化妆品的产品质量检验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以此来规范化妆品企业的生产行为。揭阳作为粤东地区重要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境内拥有大量的化妆品生产企业。但是本地化妆品生产企业规模较小,规范化程度较低,在产品质量检测方面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如果学生能够对一个化妆品检验实验室的大体构成有所了解,那么将来进入企业后就能够为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2.目标与思路

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职业规划的目标,以拓展学生职业技能、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为主要目的,以实验室设计方案的草拟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了解化妆品检验实验室,更准确、生动、直接的掌握关于商品检验的一些细节,更充分地的利用自己目前的专业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提高职业技能。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整个小组的成员明确分工、协同努力才可以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项目子任务,因此可以通过该项目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冠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能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和素质发展两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3.实施方法与过程

(1)探寻项目意义。项目组的成员都已经对学校教学用的化学实验室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但是学生们对于生产企业中的实验室了解不多,更不清楚专门的化妆品检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教师交给学生的第一个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化妆品行业中质量检验工作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可以通过向已经在外实习或工作的师兄师姐了解揭阳本地的化妆品企业在产品检验方面的实际情况。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虽然国家针对化妆品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标准,但是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的生产、销售企业,在执行标准方面仍然有很多不合格的地方,从中也认识到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项目分解。实验室的建立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多人协作方可顺利完成。首先,实验室的规模必须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来进行确定,因此学生必须了解本地相关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规模分布如何,才能够知道相应的检验实验室的大小。其次,根据实验室规模,制定合理的人员分配及检测项目,部分成本过高的检验项目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送往第三方进行检验,这样才能够在成本上达到优化。再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采购的仪器的种类和型号,需要让学生知道一起并不是越贵越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自己实际需要的范围内采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才是真正符合运营规律的做法。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始对项目的步骤进行分解,通过设立子任务的方式来更加科学的进行任务分工。子任务的设立先由项目组成员进行讨论,但是由于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积累还不够,因此教师必须进行把关,务必使子任务更加科学、合理,不能出现比重失衡的情况。对于子任务的分配,先由项目主持人进行初步计划,然后由项目组成员协商调整,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来发挥自己在项目组中的最大作用。但是有些学生在选择子任务时一味随大流、室友选什么他就跟着选,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在任务未深化前及时介入,避免某些环节出现拖延,从而影响整体进度。

(3)项目汇报。为了让及时掌握学生的项目进展,教师必须让学生及时汇报相关任务的完成情况。由于在实地调研、阅读文献等均是费时费力的工作,个别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时有所拖延和马虎敷衍的现象,为了保障项目的质量,教师可以在听取学生汇报后提出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从而完善学生之前的任务中出现的不足。同时,鼓励学生们在完成各自的子任务后互相交流、互相督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4)项目汇总。根据项目的时间表和掌握的项目具体进程,在适当的时候召集整个项目组的成员开会,将各成员的任务成果进行汇总,点评、总结各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并指导学生进行PPT制作和项目答辩。

4.项目成果

在教师的指导下,项目组成员们基本完成了一份初步的化妆品检验实验室的设计方案,大致掌握了化妆品检验的常用指标,并对相应的检测仪器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为接下来的相关课程(如《仪器分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在项目过程中的通力协作,同学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集体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加上专业知识的积累不足,因此本项目对于项目组成员来说难度偏大,项目成果距离完整的实验室设计方案仍有一定的距离,这也能够成为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的动因。

篇9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一、前 言

师生互动是上课时老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它涉及了教育过程中的一对相辅相成的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无论心理、身体、情感等方面师生和生生之间均能产生碰撞。良好的师生双方互动会产生有效的教育效果、达成教育目标,同时有助于情感熏陶和价值建立,因此师生互动也充分体现了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互动式教学,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在不断的师生,生生互动中加强了师生沟通交流,融洽了彼此的关系,对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树立其自信心,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几点做法

活动中显身手 互动中传真情

词语演绎赛

在学习每单元新课文前,笔者会挑出文中的3-5个左右重点词语布置学生进行准备,要求从词义、词缀、词语运用等在课堂上完整演绎,笔者则进行点评,补充、完善。准备单词的任务是分组进行的,由小组代表充当小老师台前“传授”。笔者提出了比比看:哪个小组教的词语最令人记忆深刻,哪个小组的成员将在平时成绩中得到加分的奖励。不甘弱后的学生们自然积极备战,课堂上常常呈现令人感动且生动有趣的画面。“小老师”的一些造句至今让人难以忘怀。比如Unit 4 Some Photographs Make History中的burn into,小老师用上了“Silkworm been dead while last silk ended,candles burn into ash still have tears on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pull-“Don’t pull your eggs in the same basket(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pull back-“Pull back before its too late.(悬崖勒马)”等等。

这一师生互动环节的设置不仅让学生大胆尝试“小教师”的味道,体味到的教师为学生上一堂课所花费的心思,也调动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笔者深深感受到“小老师”与学生之间很容易接触,沟通,学生们全力配合,精彩时、需鼓励时都会给予掌声鼓励。师生、生生互动使课堂教学达到了有效性。此外还设置了生词记忆赛:看哪个小组成员代表(一小组三名代表)在刚学习的单元课文中的词语记得最多,笔者点评、纠错并完善。对于胜方也给出加平时分的奖励。所组织的活动,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跃跃欲试。英语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英语词语游戏。运用于词语学习、课文学习等课堂教学与娱乐的各个环节中。学生不会的单词允许百度查询。

1.词语描述

(1)风景描述。在学习Unit 1 Paradise Lost失乐园(《新世纪高职英语V2》)课文时,其中有著名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对热带雨林的最早的描述,笔者让学生除了梳理好课文中的描述词语,并令其展开联想,充分使用对大自然景致描写的词语,如:the most valuable natural gifts,extraordinarily beautiful,fresh and green,attractive,harmonious,fragile,fertile等。

(2)人物描述。学期第一堂英语课,正值春晚不久,对于韩国巨星李敏镐上春晚许多学生还记忆犹新。他本人传递的是真诚、善良、努力等满满的正能量,深受许多年轻人的喜爱。因此笔者以此来打开话题,并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描述李敏镐:man God/男神,Prince Charming/白马王子Sunshine/阳光,hardworking,diligent/勤奋,handsome/英俊,attractive/有魅力,intelligent/智慧/,kind/善良/,honest/真诚,,friendly/友好,warm/温暖,fashionable/时尚,unique/独特,deadly sexy/性感,enthusiastic/热情,gentle/绅士,excellent/优秀,successful成功/,shy/害羞, /perfect/完美superstar/巨星。

(2)词语接力。新学期第一课以“马年”开场,学生以“马”开头进行词语接力。比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马上有钱,马上好运,马上幸福,马上有事业,马上有房,马上有车,马上拥有一切。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述,教师允许学生百度搜寻,或直接给出表达。

(3)词语速译:通常设计于学生需要休闲松弛时的环节上。如开:开灯/turn on the light,开车/drive a car,开学/shool opens开机/boot-strap,开门/open the door,开刀/operate,开拓/develope,open up,exploit,开玩笑/joke,开除/expel,开枪/shoot,fire开心/feel happy,开水/boiled water等。这向师生互动的设计,学生非常喜欢,且兴致盎然。笔者在语速上会比常速上要快,让学生感觉像脑筋急转弯。笔者发现师生互动时,学生是喜欢有挑战性的或者说面带微笑的挑衅的刺激任务。

三、结束语

师生互动教学中也会出现些问题,教师需把握好互动时的原则:1.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避免过多集中少数学生的互动,在课前教师应充分做好案头工作,准备好各个层次互动的资源;2.师生互动的活动任内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要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要过多游离课本之外;3. 要善于启发引导,促进有效互动,注意学生各个层次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他们的思路,启发他们的思维。

有人说没有互动的课堂教学时不会真正产生学习兴趣的,因此作为高职英语教师应当积极设计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他们的思路,培养其团结互助精神,全面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素质。

篇10

【关键词】艺术专业;教育;思想政治

一、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中的艺术专业的学生调查后可以看出,他们存在着不关心国家政治、思想政治薄弱、自我意识突出以及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等,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

很大一部分的艺术专业学生严重缺乏理论的素养,甚至有50%的学生对我国的革命历史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也不是十分了解。总之,由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思想政治不高,导致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思想还不够完善,除了对政治性的问题缺乏了解外,对我国的社会现象的鉴别能力也处于中下等水平,经常将政治问题考虑的非常简单。

(二)自我意识突出

此外,高校中艺术类别的学生还存在自我意识突出的共性,严重的强调自己的个性。和我国高校中的普通专业相比较来看,艺术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很多情况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艺术专业的学生认为艺术就是以追求个性为基础的,只有个性的思维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才可以激发创作灵感。

(三)文化基础薄弱

艺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艺术专业的学生受到时间的限制以及家长的影响,就会忽略基础文化的学习。在平时生活的过程中也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到了专业的学习。此外,受到我国高考体制的影响,高考的成绩长生也是有优先录取和低分录取的权力,所以很多学生主抓专业课成绩而放弃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到了大学之后,由于各个艺术社团的组建,导致艺术专业的学生更无法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加上初中和高中的基础不是很好,最终放弃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

二、当前对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主体素质有待提高

针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本来学生主体的思想政治觉悟就不高,加上思想政治的教育主体数量和能力的不足,所以在短时间内无法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提升。对于教育主体素质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高校内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编制人员不够,加上思想政治的人员大多数是兼职,种种因素导致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队伍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管理。特别是近几年的持续扩招,导致本来教师资源紧张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变得更加紧迫。其次,由于学生管理方面的员工认为这项工作不但发展空间小,更重要的是会被分配很多的工作任务,所以很少有职工愿意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的管理工作。

(二)教育方法需要改善

随着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在此背景下特别是艺术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的专业能力有限和竞争对手较多,就会出现一些就业问题和学习问题。意味着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艺术专业学生的状况。除了对学生给与生理性方面的教育外,更应该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很多班级的辅导员认为他们的本职任务是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属于他们的管理范畴之内,进而就会导致学生教育失衡的现象发生。此外还有部分辅导员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较单一的方式进行理论性的教育,所以就会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

(三)教育内容单一

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的理论课程较单一,教师往往只会从理论方面进行教育,而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没有将目前高校学生的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到一起,并且在课程设计中还缺少实践教学的配套设施,导致学生缺少在外活动的机会。其次,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创新,现在的教学内容已经持续了近十年,课程中的内容已经陈旧,特别是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实时的信息来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方面的能力。

三、高校艺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教育主体的素质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教育主体处于重要的位置。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而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扩大其涉及的范围,除了之前的思想教育外,还应该从艺术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以及学业辅导等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此外还需要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其培训的方式可以参考“案例教学”法,也就是通过典型的案例作为课堂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思想政治进行分析,进而制定最合理、最有效的教学方案。总之,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解决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升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及方法。

(二)增设新的教育方式

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可以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入手,首先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在此基础上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思想教育的“导师制”进行建立,对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双向选择”的模式。从多方面来对艺术专业学生进行管理来达到取得他们信任的目的。通过“双向互动”的模式将其内容进行综合和升华。其次是落实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通过全面协调发展的方式将校外的延伸教育扩充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将思想政治的教育联系到社会、联系到家庭,形成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此外高校还需要注意网络所带来的思想政治负面信息污染等状况,并及时通过网络来进行处理。

(三)完善教育内容

要想完善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首先需要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创新,也就是说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基础上来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做出相应的处理。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人类的本质和人类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同时这两种学说也是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同时也表明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从社会实践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就是以艺术类学生为本,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让艺术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达到促进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同时艺术实践活动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做好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结

总之,我国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形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逐渐涌现出新的问题。通过对高校艺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后可以看出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就要管理教育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胸中有大局,寻找最有效的提升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于影,王猛.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J].沧桑.2011(02)

[2]童卫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3]计颖.浅谈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四个着力点[J].改革与开放.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