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点及教学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评点及教学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评点及教学建议

篇1

一、明确学习目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目的,才能尽自己的全力去努力追求。平面解析的教学过程也是一样,教师只有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在讲授这一章节时一般会分两个层次向学生阐述学习平面解析几何的目的:一是明确这门课程的发展过程。平面解析几何是从十七世纪开始逐渐兴起的,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生产生活的需要才促使这门学科不断向前推进的。二是明确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平面解析几何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这门学科将同一运动规律的点、线、面与数量关系统一起来,将曲线看作是点的运动轨迹,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坐标将几何图形转化为方程,通过对方程的研究达到对几何图形性质的研究,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通过这两层理解,让学生在直观上对平面解析几何有一个大体的轮廓,知道它的作用和基本研究方法,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优化学习方法

教师在平面解析几何的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让学生选择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1.强化概念。概念学习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整个数学体系的基础,基础打不牢势必影响后续的学习,概念学不懂势必造成后续数学问题的无法解决。因此,教师在平面解析几何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椭圆的定义为例,可能很多学生都觉的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但是如果我们对椭圆定义深入探讨下去:椭圆的第一定义和第二定义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有了第一定义之后还要再引入第二定义?对于所有的椭圆曲线,是不是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个椭圆曲线之间在定义上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的内容。教师对定义、概念的教学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识记阶段,要让学生进行思考、进行总结,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概念。

2.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高中数学思想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我国著名数学家化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这四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数形结合思想,指出了数据运算和图形分析的各自特点。就平面解析几何而言,它的本质是用代数的思想来解决几何问题,通过坐标将图形曲线转化为代数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平面解析几何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和方程转化思想,让学生从代数和几何两方面去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那么如何将几何图形用“数”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是我们学习这一部分内容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告诉你两条直线垂直,你会想到什么?如果告诉你两个图形只有一个交点,你又会联想到去用代数关系来表示它吗? 这只是两个很简单的几何关系,所以学生对这一点很容易想到,但是在综合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多了,还能想到吗?而关于两个图形位置关系的问题,如果只是用“形”去解释,根本得不到任何精确的结论,但是与“数”结合,我们会发现,两图形如果只有一个交点,实际上就是两图形的联立方程只有一个解。根据这一点,便可以让“形”入微,就可以得到精确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了。这实际上是代数中方程的思想在解析几何中最经典的应用。

三、掌握解题技巧

学生在了解了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具体做题的技巧。综合型的大题往往最令学生头疼。有的教师说,多做题,多总结。当然,各种各样的题型做多了,自然会拿过一道题就知道这道题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可是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课业内容多,负担重,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获得这些经验的。这时候学生应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引导学生问自己:“知道什么?”拿到一道题目,看到题设,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尤其是其中的隐含内容。题目不可能直接告诉所有的信息,这时就需要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解题的关键。当然,根据这些信息能求出什么,这也是一定要弄清楚的。

篇2

关键词:网上评教 科学性 学生 教师

学生评教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过程和教学水平等)的价值判断[1]。学生评教在国外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2]。某高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5.00%的教师认为学生评教结果会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56.52%的学生认为学生评教结果可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3]。

学生是教师施教的直接对象,他们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评价中并将评教结果信息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所采用教学方法等的认可程度,帮助教师了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最终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生评教受到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已作为教师评价的一种有效途径[3]被广泛纳入常规教学管理,并应用到教师工作评估、课程评估、专业评估和办学水平评估等活动之中[4]。

随着信息科学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通信技术广泛应用,校园网络和教育信息技术逐步完善,在无纸化办公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学生评教已由传统的纸质问卷调查过渡为网上评教。目前,许多高校都利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学生网上评教,相对于传统的学生评教方式(纸质问卷调查),网上评教具有诸多优点。

1 学生网上评教的优点

1.1 成本低

传统纸质问卷调查不仅需要大量人员参与评教工作的组织、评阅、数据分析、汇总等,还要印制大量的评教问卷,耗费大量的油墨纸张。而网上评教系统里的调查问卷可以重复使用,无需反复印制和发放大量纸张,同时还无需大量人员参与问卷调查的组织、实施与结果分析等整个过程,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

1.2 评教时间、地点更灵活

传统的纸质问卷调查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由相关人员组织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这就要求组织者、学生与被调查任课教师之间进行协调。而网上评教在评教系统开放期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评教时间,降低了评教工作的组织管理难度,给评教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都提供了较大的自主空间。

1.3 扩大样本量,增加评教结果的可信度

传统的纸质问卷调查,由于受人员及成本等因素的限制,通常采用抽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因此,传统纸质问卷调查虽然尽量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但是选取范围毕竟不够全面。而网上评教可将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扩大了样本量,增加了评教的可信度。

1.4 降低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传统纸质问卷调查,需人工对评教结果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计算工作量庞大、烦琐,准确率差、效率低,评教结果反馈慢。而网上评教由程序自动统计计算,不但减轻了工作量,还能保证评教结果的准确、高效。此外,还可以通过授予任课教师查阅所授课程评教结果的方式,将评教结果方便快捷地反馈给任课教师。

1.5 客观性较强

传统的纸质问卷调查,学生担心书写的笔迹会被教师认出,结果导致学生敷衍评教,给所有任课教师都打高分[5]。而网上评教则不同,计算机终端操作,学生不留笔迹,无后顾之忧,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意愿较为客观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虽然学生网上评教有上述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甚至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改善教学的积极性。

2 学生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学生的评教态度不认真、评教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学校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网上评教,并且将网上评教与成绩查询或选课等挂钩,如果学生未完成网上评教则不能查询成绩或进行下学期选课。这些强制性手段,使得部分学生把网上评教当做任务和负担。蔡宝家等人[3]的问卷调查表明:只有53.97%的学生自愿参与网上评教,而46.03%的学生并非自愿参加网上评教活动;而“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意见和建议,请在下面输入”这一选项中也仅有8.06%的学生会发表自己的建议或意见;在“您是否了解网上评教的意义”这一项中,选择“是”的有62.90%,选择“否”的有37.10%,选择“否”的37.10%的学生当中,有93.85%的学生“担心自己的评教结果被任课教师知道,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由于学生对于网上评教的意义及作用认识不充分及强制性被迫评教,会造成部分学生对待网上评教积极性不高、评教过程草率[6]。

此外,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感性评价,而这些并不是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6],从而导致评教结果主观随意性较大。肖起清[7]的调查结果表明:在 “学生给教师打分时是按什么进行的”这一项中,有13.62%的学生回答是凭感觉。个别学生查完课程成绩后,发现所得成绩与自己的期望不符,就会把该门课程的网上评教分值降低[3],或者会有意降低该任课教师的其他课程评教分值,导致评教结果与实际教学过程不符。

综上可知,部分学生对网上评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评教态度及评教能力等方面均需提高。

2.2 评教过程引入了个人情绪,评教结果失真

个别学生在评教的过程中会引入个人情绪,如任课教师在结课考试中制止了学生的违纪作弊行为,在该门课的评教结果中就出现了“又不欠你钱,干吗那么认真”的留言。部分学生对管理比较严格的教师的评分可能较低,而对于管理比较放松,或暗示考试内容和范围的教师的评分却较高[4]。以上不公正现象,不仅会降低评教结果的可信度,还会影响教师改进教学的积极性,最终对教学质量提高起到消极作用。

3 建议

3.1 端正学生网上评教态度,增强参加评教的主动性

3.1.1 加强宣传教育,端正学生的评教态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评教能力

首先,相关部门需加强网上评教的宣传,可以通过会议讨论、讲座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网上评教的作用和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评教最终受益的是学生自己,从而使学生重视评教活动。其次,宣传过程应使学生清楚一点,即教师查阅评教结果时,只显示评教信息,而不显示评教人员的个人信息等内容,以打消学生的顾虑,端正学生的评教态度。此外,应注意教育引导学生摒弃个人偏见,公正无私、实事求是地进行网上评教,以保证评教结果的客观性。

3.1.2 通过奖励措施,调动学生参与网上评教的主动性

强制性评会导致部分学生评教过程随意、评教结果失真,最终会削弱网上评教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尽量采取有效的政策或机制,引导学生自愿地参加网上评教,更好地降低应付式评教结果所占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网上评教结果的可信度并发挥其以评促改的作用。如可以将参加网上评教与社会实践成绩或参加公益活动加分等奖励措施挂钩,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教活动中来,同时也给不愿参加网上评教的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权利,最大限度地避免被动评教、应付了事的评教心态和消极草率的评教过程,以增加评教结果的可信度。

3.1.3 合理安排网上评教时间

开学初,新学期的课程尚未深入学习,距上一学期课程的授课时间也较远,不宜进行网上评教。期末时,学生忙于准备各门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此时进行网上评教,会影响学生的评教参与率和评教态度。因此,学生网上评教宜选在每学期中期,此时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效果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又可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率,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应付了事的评教态度。

3.2 对原始网上评教数据建立筛选机制,进行合理取舍

首先,应将明显带有个人情绪的学生网上评价数据视为无效评价,不将其计入教学评价的统计分析。其次,将有效评价结果最高、最低段评价各去掉5%或10%,以防止个别学生“恶意”评教(过低分和过高分)的影响[4,5]。通过以上数据筛选措施,从源头上降低失真样本进入评教体系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网上评教结果的可信度。

3.3 建立完善的评教管理体制

3.3.1 建立申请复议机制

学生网上评教只有取得了公正客观的评教结果才能推动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反之,如果网上评教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会对教师教学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应建立起“复议机制”,允许教师对有异议的评价结果申请复议[8]。

3.3.2 多种评教方式与学生网上评教相结合

将专家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等与学生网上评教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以避免单一学生网上评教产生的评教结果偏差,保证评教结果的公正可靠,保护教师认真从教的工作态度和改进教学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学生网上评教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开展教学评估的有效途径。网上评教与传统纸质评教相比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我国开展学生网上评教的时间并不长[6],因此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只有在技术与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不断完善网上评教体系,建立科学的网上评教机制,才能在保证学生网上评教结果科学性的同时保护教师改善教学的积极性,最终使网上评教起到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端正学风、提高办学质量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戚业国.论学生评价教学及其量表的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3):48-51.

[2] 龚瑶红,顾嘉.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4):44-46,49.

[3] 蔡宝家,汤璐,郑桂凤,杜鹃.普通高校体育课网上评教实施现状调查与建议:以厦门大学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11,15(6):57-61.

[4] 陶晓燕.学生网上评教及其有效性的提高[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3):24-26.

[5] 望文桢,田淑君.网上评教结果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3):33-34.

[6] 吴莉.高校学生网上评教利弊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53-54.

篇3

所谓网络团队教研,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实现团队教师间有效互动,开展异地远程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或教学研讨。此类教研形式打破了传统集体教研的时空限制和人员限制,形散实合,提高了教研的有效性。本文就如何组织开展集中型网络团队教研,激活教师专业快速提升,略陈管见。

一、活动开展的操作点

1.制定方案,组织培训

网络团队教研与传统的教研活动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制定一个体现网络环境下以应用信息技术为特色,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的活动方案尤为重要。活动可以在区域层面,也可以在学校内部学科层面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组织对教师进行活动实施的前期培训,让教师全面了解此项活动的开展目的和要求,以确保活动组织参与过程的流畅。

2.精心设计,抓实过程

网络团队教研活动,可以体现为平时常态教研,也可通过竞赛活动的形式组织开展。前者以常态与松散性呈现,后者则更突出其紧凑性。本文重在区域范围内组织开展网络团队教研竞赛活动,对实施环节作一说明。

一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案设计和教学软件制作过程。让每个团队教师在规定时间(以3个小时为宜)内完成相同课题的教案设计,同时,根据教案设计及教学过程实际需要,现场制作教学课件。在此过程中,团队教师以分散的形式,借助于网络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完成整个设计任务。每个队按要求将设计内容上传至指定地址,待专家评委评审。

二是设计评点。通过抽签形式,每个团队在规定时间(一般为2小时)对其他队的教学设计内容进行分析评点。要求以团队的形式对相关作品的亮点与不足进行评点,并简明说明理由。同时,对其教学设计及软件作品的修改与完善提出本队建议。评点内容以文档形式上传到指定地址,待专家评委评审。通过这一过程考量并培养团队教师们的鉴赏水平与能力。

三是自我完善。此过程不作时间限制,主要完成对本团队设计作品的完善,根据其他团队的评点内容及自我认识对作品进行修改。同时,准备下一环节陈述答辩。这是一个教师自我反思、取长补短,促进教师提升的过程。

四是陈述答辩。此过程分两个环节:一是可视化陈述;二是现场答辩。可视化陈述,就是由教师结合陈述课件,以脱稿的形式,就本团队的教学设计理念、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等进行6~8分钟的现场陈述。现场答辩的时间一般为5分钟,由专家评委根据该团队的教学设计、教学评点及陈述内容,提出问题并指定教师现场回答,并对陈述及答辩结果进行现场评价。

二、活动开展的注意点

1.评价机制要合理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有效开展网络团队教研活动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一方面要组建一支具有较高素养的评审队伍。评审组应来自科研部门和教学一线,从而确保整个评价过程的专业性,以及整个活动过程的严肃性和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一整套开展网络团队教研活动的实施办法,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活动评价体系。这是此项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

2.评价标准要科学

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标准是教师参与网络团队教研活动的一个目标,也是教师参与此项活动的价值追求,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应着重突出以下两方面:一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着力实现有效课堂的教学设计的评价。二是基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优质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探索,充分凸显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重点评价整堂课中信息技术整合点的科学性、实效性。

3.网络开放要适度

在比赛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网络环境对比赛公正性的影响,因此,要对网络开放实施科学合理的调控。一般在3小时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原则上不提供网络环境与资源,也不得自带相关资源,以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最后一个小时内开通指定的资源网站,供教师选用一定的教学资源,以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但过程中禁止参赛团队以外的网络交流,只在局域网范围内进行团队间的交流互动。当然,非比赛型的网络团队教研活动应充分体现其开放性。

4.评价工作要即时

篇4

一、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关键,设计新颖、独特、合理,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得以解决。

1.欣赏激趣

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利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善于思考的技能,增强自信,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机。

2.发现探索

课堂的教学是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现有经验要不断地改造。因此,教学不应该只是讲和听,必须通过亲身活动感受、发现和升华。这一阶段的教学必须在上一阶段教学的影响下进行,同样必须设置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经历发现问题到探索尝试的过程。

3.示范点拨

这里的示范点拨,不是传统教学中仅以教师示范、学生单纯模仿的教学形式,而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尝试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来进行点拨并局部示范,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局部调整,使学生作品在自己创意的基础上变得精彩,激发学生的创新求知兴趣,这也符合美术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4.练习讨论

初中美术课的练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造型艺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要求学生都创造出完美的作品,但每次练习都必须目的明确,有具体要求,使学生在练习活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在这里特别强调了讨论,是由于在练习过程中由一人或几人共同完成,对构图形式及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进行有益的讨论,教师只是在关键的构图形式美感上提出有益的建议,并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集思广益,材料共享,使练习进行得更顺利、更具特色。根据我的课堂实践,小组合作在设计创新、工艺制作类型的课堂中应用比较实用。

5.评点总结

评点总结是双边的,一方面是教师从练习评点中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纠正;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反馈,通过对自己的了解剖析反省,从而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以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运用电教媒体,再现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新知

当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达成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理解效果的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秋天》一课时,由于中学生经历浅,知识面窄,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都有所欠缺,因此,对秋天的认识也很浅显。

如要让学生了解秋天的自然特色,就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考察、参观、实践,但由于时间、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一梦想难以实现。为此,我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大量的动画情景:秋叶飘落、秋果累累、秋收农忙、秋林漫步、秋菊丛中……当这些大自然的秋景动画再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

三、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则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临摹、写生与创作等实践,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进而在临摹塑造形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传统民族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以此来激发其爱国之情。中学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创作等课业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

如在辅导某一作品临摹或某一实景写生时,教师可围绕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围绕其写生场景,结合直观演示向学生讲解中国画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着重指出中国画十分重视对事物本质的表现,讲究形式美;塑造形象以线条为主,尤其重视用笔用墨;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并十分注意画面空白的运用。同时强调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在创作过程中,从观察生活、研究事物到表现形式上都有它独特之处等要点。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有较深的认识,便于学生从艺术角度来加深理解,掌握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及技能技巧。此时此刻,学生会被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所折服,他们的艺术感受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而激发出对传统民族美术热爱的浓厚感情,同时也激发起极大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受到了情感思想教育又能兴趣盎然地投入临摹与写生。

篇5

“中国教育研究重要吗?”回顾、梳理“十一五”以来我市的教育科研隋况,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为我市的教育研究正逐步实现着“由上而下”变成“由下而上”去发现真实的问题的转变,我们的教育研究越来越让教师感到,我们并非是在做一种浪费的工作。如何实现这样的转变,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介绍我市近几年教科研工作开展情况。

一、重建科研价值观

教科研的目的是什么?教科研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教科研成果的体现形式是什么?教科研就仅仅是做课题、写论文吗?一直以来,不少领导和教师们对教科研就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由此,作为市级的教育研训部门,如何重建科研价值观,把教育科研工作的战略地位真正落到实处,责任重大。

我们认为,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而教育生活一旦成为教师研究、探索、创新的资源,教师就会发现教育的趣味和快乐,就会领略教育的魅力和幸福。长此以往,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会成为教师的一种文化,一种生存状态和行为模式。

1.科学规划。为了保证我市教育科研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在课题规划上,我们确立了“整体规划,分类要求,突出重点,紧扣全面”的原则,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课题体系。

“十一五”开局以来,我市现有4项国家级课题,68项省级课题,常州市2007―2010年立项课题41项,金坛市立项课题222项,“减负增效”专项课题152项,其中,市研训中心成员领衔的各级各类课题就有25个,由于研训员身先士卒搞课题研究,全市上下形成了浓郁的研究氛围。

2.规范管理。所谓规范管理,是指课题研究要端正研究风气,提高科研人员研究素质,保证研究质量,要从规范做起。我们着重抓了课题来源管理、研究计划管理、研究过程管理、结题管理和推广管理等五个方面。

在结题管理中,我们改革了以往的做法,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首先由课题主持人重点介绍研究过程、研究成效、研究困惑,接着查看过程性材料和专题网页,然后由专家组成员就课题的研究情况与课题组进行对话,主要涵盖评点、提问、指导三个层面的话题,最后起草鉴定意见。这样结题,有效地引领课题研究朝着规范有序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21世纪新课程与中小学写作教学改革”子课题的会议结题,总课题组专家对金坛的作文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感到十分满意,《全国优秀作文选》主编姚卫伟先生在评点时说:我到过很多地方,还没有发现比金坛研究得好的学校,金坛的课题研究规范、有序、重过程、讲实效,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3.立足课堂。课题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不能游离于教育教学之外,否则将成为无根之花、无源之水。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我们的课题研究只有更多地从课堂教学着手,才能达到改进实际教学工作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课题不能把研究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并贯穿始终。为了扭转此种局面,我们在全市倡导,课题研究必须与课堂教学亲密“接触”,要求课题组成员把课题研究渗透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去(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课题除外)把研究与教学融为一体。为此,我们在金城中心小学和华罗庚实验学校组织了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研训中心定期开展课改调研,行动研究方法日渐为大家接受、采纳,成为我市中小学研究方法的主流。通过研究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连在一起,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4.科研培训。学校教科室主任是学校校长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联系市研训中心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桥梁与纽带。校教科室主任的科研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质量,关系到科研成果的水平。因此我市加大了对科研骨干培训的力度,创设了相互学习、交流、反思、研讨的氛围。

2003年10月,我们在金城中心小学举办了教科室主任培训班,就怎样管理教科研工作和开展课题研究进行面对面指导。2007年3月又在河滨小学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科室主任培训,实验学校、华城小学、直溪小学、一中、河滨小学等5所学校作了大会交流,他们分别从校本培训、校本研究、课题管理、网页建设、教育沙龙等方面介绍了经验。研训中心副主任陈文作了《课题研究管理要走规范化之路》的报告。报告结合全市课题研究现状,肯定了课题研究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此外,我们还针对课题的申报和开题、研究方法的掌握、理论素养的提高以及实践经验的提炼等,举办了课题组长培训班,使课题组长在思想认识、观念转变、方法掌握、实践指导等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提高。

5.科研扶贫。自2005年起,研训中心开始对部分教科研工作比较薄弱的学校进行“教科研扶贫”,定期给学校老师作教育科研知识讲座,帮助他们规划研究方向,进行选题论证,拟定研究方案,同时邀请他们观摩省市级优秀课题的结题。实行以来,一些薄弱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了明显起色。

二、积极打造科研文化

科研文化的形成与师资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会形成科研文化,有了科研文化又会进一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这是一种良性互动的过程。有了这种科研文化,也就具有师资成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当然,这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近年来,我们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我市本土特色的科研文化。

1.研训一体。‘研训一体”是指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进行有机整合。“研训一体”促进了新的研训文化的形成――研训员不再是教研和培训活动的管理者、传授者、控制者、主导者,而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咨询者与合作者。这种研训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化、主体的多元化,促成了“教研的主体是研训员和教师,教研的过程是研训员与教师、研训员与新课程共进共育的过程”的新型研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009年以来每学期,我们中小学各个学科所进行的单元教学培训活动,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正是得益于这种新型研训文化氛围的形成。

2.科研沙龙。“教育沙龙”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它具有开放姿态和友好界面,既经济实惠,又费时少、成效好,有利于广大教师的共同成长。2004年12月,研训中心下发 了关于开展“教育沙龙”活动的通知,将举办“教育沙龙”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全市推广,要求各校认真落实。2005年3月17日,研训中心在金城中心小学举行了全市中小学“教育沙龙”现场观摩及培训活动。其后各校相继开展了各类主题的“教育沙龙”活动。《金坛教育研究》开辟了专栏,选登“教育沙龙”实录和评点文章。自2005年,教育局研训中心开展了六届优秀‘教育沙龙”评比活动,有上百个教育沙龙获奖,此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沙龙的开展,《课堂中的自由与规范》等多个实录在《教育科学论坛》等杂志发表,金坛电视台还对教育沙龙的开展作了专题报道。

3.叙事研究。2006年,研训中心在全市推行“教育叙事研究”活动,确定了河滨小学等5所学校为首批试点学校,在教研网上开辟了“金坛教师博客”,并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教育叙事”征集评比活动,其优秀作品在《金坛教育研究》上发表。后来,《教师人生演绎的精彩教育故事》一书2007年12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们将这本书作为教师培训用书之一。

目前“教育叙事”活动在各校蓬勃开展。江苏省教育厅将我们的做法在全省推广,同时我们还在苏浙沪教研工作研讨会上与兄弟市县进行了交流。

4.课题调研日。为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避免学校的科研蜕化成一种“应景”工具,甚至是一种摆设,我们把“课题调研日”作为一种常规工作来抓。主要做法是调研以沙龙的形式展开。首先,调研学校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立项以来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惑。其次,学校教科室主任汇报学校教科研工作全面开展情况。最后,市研训中心的调研员对各个课题实施情况进行简要点评,并提出合理化的实施建议。

近几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的课题研究开始出现去功利化的可喜局面。

三、丰硕的科研成果

篇6

关键词:政治 时政教学 功效

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一大特点是突出时政性,这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而关注时政热点的动态课堂教学又能有效弥补教材的静态与滞后。教材的编写虽然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但它不能及时地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热点问题都反映出来。教师只有将讲授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我们关注的时政结合起来,才能适应课程的特定要求,才能永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所以,在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我将时政热点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体作用阐述如下。

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为了发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乐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要从平时的每一堂课抓起,因此每堂课我都会让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的“时事播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历练自我的平台,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五分钟里,学生用独特的视角评点天下事,或激情高昂,或饱含忧患,或愤世嫉俗,或真诚渴望;五分钟里,有思维的火花,有激情的碰撞,还有会心的微笑与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教学应与发展相统一,既注重知识教学,又注重能力培养,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台上五分钟,台下许多功。每一次精彩、漂亮的播报,学生们都要查阅许多资料,捕捉和筛选自己认为有价值、有兴趣的热点,然后再进行加工整理,用所学的政治学或相关学科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评价和认知,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飞跃,这无疑对学生观察生活、搜集信息、提炼概括、加工整理信息等能力的一种很好的锻炼,当然对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极有裨益的。另外,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我还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关注实际、感悟生活

教育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而不再从偏难的知识体系出发去搞灌输式教育。所以学生不应该只埋头学习课本,满足于学会课本知识,满足于做装知识的“容器”。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该突破传统教学的误区。人们之所以把思想政治课叫“解释学”,很大程度上表明思想政治课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渔”,而不是“鱼”。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通过教学,培养起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政治学科特有的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感悟、描述、注解、读解社会,而不能把知识教条化,甚至束之高阁。我让学生通过演讲这种形式来学习政治,就是想引领学生主动观察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让他们走近社会,体验生活。也许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想法还很幼稚,但是正是在这样的参与体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妙用,逐渐使他们的思维立体化、知识多元化。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时代性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却常青。这句话辨证地告诉我们: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际。思想政治课不该是脱离现实生活而高高在上的学究式的枯燥的说教课。大千世界中,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现象:从气候变暖到太阳黑洞,从巴以冲突到世界和平,从人民币升值到旷日持久的造假与打假,从“华尔街金融危机”到各国政府联手“救市”,从大刀阔斧的高层反腐到中外政府倡导下的文化交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现象和热点令人目不暇接。学生身处这样的变幻之中,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又是多元的,教师与其照本宣科枯燥地说教,不如主动引导学生接触生活实际,把多彩的世界引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学习政治不再是一种负担,不再感到索然无味,而从心底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并且体会到其有用、有吸引力,这样才能改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

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有时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指定或者限制演讲的题目,如根据经济生活教学的需要,我让学生以“我身边的经济”“对假冒伪劣说不”“钱是万恶之源吗”“假如我是厂长(经理)”等论点为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完成。通过这些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作为现代人必备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精神。在课堂上,我还鼓励其他同学对播报同学的观点及时提出质疑、补充和评点。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中,学生之间思维碰撞,亮点频闪,精彩纷呈。

五、教师点评、记录、整理、收藏,活化课程资源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作文评改 现状 成因 对策

一、作文评改的现状成因

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们看到,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积累、阅读能力方面的训练,往往忽视作文与评改。前者虽然费时,但见效相对较快。后者既费时、费力且见效慢。基于教学的这种功利思想,没有把作文教学放到应有的地位。而作文的评改更是拘泥于老套,忙于应付,应对检查,少有创新。评改注重形式,缺乏新意,缺少探索,缺少积累。教师重写轻评,只评不改。只重视教师评改,缺少学生的参与,少有学生的互评互改。

二、作文评改的新认识

课程标准七一九年级阶段写作目标中要求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作文评改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教师讲评,学生自我修改转变到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与学生互评互改。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写作教学的学习中来,真正体味到写作的甘苦,品味思想交流所带来的快乐与充盈。

新课标体现出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作文评改要有充分的认识,顺应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下力气解决作文评改这一薄弱环节,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作文评改的对策

注重学生平时积累,加强教师示范引领,注重学生评改,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

(一)引导学生平时的积累,利用生活的源头活水提供写作的基础材料。观察日记、心灵笔记、读书摘抄、读书心得等多种形式记录下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平时的写作评改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养成日常写作积累的习惯,定期举办班级小组作文素材积累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作品在班上展评。优秀展品的示范作用带动各个小组乃至全班同学积累学习的积极性,为语文学习、作文教学带来新鲜和活力。

(二)参照中考写作标准,教师确立一个具体可行的作文评改标准。根据每次作文的不同特点分别量化评改指标,将指标运用于评改过程。从写作语言、结构和内容等三个方面制定学生作文评改规范。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确,思想感情是否真实健康,内容是否真实;文章的语言是否简练、流畅,表达方式是否恰当,有没有诸如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语病,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运用是否准确,书写是否规范整洁;文章结构如何,表达条理是否清楚等。

(i)教师关于写作知识的专项讲解必不可少。立意的确定,材料的使用,结构的衔接,修改符号的运用,写作技巧特别是修辞的使用,作文病灶的分析等几个方面教师都要进行讲解。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为下一步的学生评改作文打下了基础。

(四)教师的示范评改不可或缺。

刚开始进行时,学生评改作文可能不知如何操作,教师可以找出几篇不同类型的作文,仔细地评改,给学生作出示范。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把评改后的作文印发给学生,再做具体的讲解,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么评改,眉批、旁批和总批应该怎么写。

(五)注重学生评改方式的多样化,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根据评改的内容及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专题评改法。

这种评改法只是对作文的某一方面作出专题评价,每次作文只要达到这一方面要求的即评为及格作文。比如,布置作文时,提出开头设置悬念的要求,或要求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或要求使用对比的手法,或要求学生写出事件的波澜。

2.综合评改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作文评改标准对作文的总体评价。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依据评改指标内容从多个方面对学生作文进行综合评点,继而加以修改。尽管要求多,但是要抓住每次习作训练的侧重点加以详细评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就会收到预期效果。

3.分组讨论法。

事先将全班学生按照异质分组法,将学生作文水平高中低搭配,分成6-8个评改小组。各个小组要有分工、有合作,使得小组成员都来参与讨论合作,最后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每组推选一至两篇优秀作文,组长向全班宣读优秀作文,并结合作文具体说出推选理由,让大家明白这篇作文为什么是好作文。通过讨论和介绍,学生便知道了应该怎样写和不应该怎样写,从而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4.学生结对评改法。

这种方法要求学生“一对一”结对互相评改作文。每名学生要写出眉批、旁批和总批;有时,也可要求学生打出分数。运用这一方法,教师的评改示范非常必要。学生结对评改可采用同桌结盟和学生自由结对的方法

,这样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出自己的建议。

篇8

关键词:幼儿语言习得;少儿英语;培训市场;培训品牌

目前,少儿英语教育市场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谢芳,2005)。少儿英语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英语从娃娃抓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家长在关注少儿英语的同时,也对少儿英语产生了许多疑惑,笔者试从一个幼儿家长的角度,同时具有从事多年英语教学工作的经验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

一、理论支撑:二语习得理论与关键期假说

语言学习有两种方式:学得(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 语言学得是指学习者通过听老师讲解,有意识地练习、记忆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最终达到对所学语言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的过程。语言习得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学习、使用并掌握甚至是语言的过程。习得是学龄前儿童获得母语的主要方式。

有关人类学习母语的研究表明,幼儿正处在语言学习的敏感期或者关键期,美国的神经学家Penfield 认为,自然语言习得只能发生在关键期,特别是语音发展的敏感期。目前理论界对语言关键期假说的年龄划分尚未达成共识,但对幼儿语言学习的敏感性,模仿能力之强没人产生怀疑。二语习得理论与关键期假说是幼儿天生具备习得英语优势的理论依据。

二、评点少儿英语培训市场及思考

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和社会的进步使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语和英语文化已成为我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审视学英语对幼儿的现实和长远价值。因此考察选择培训机构品牌对广大家长来说尤为重要。

面对如此之多的少儿英语培训品牌,家长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中在:面对众多的少儿英语机构如何来选择,外教是否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应该锻炼孩子的英语能力还是应试水平等等。

笔者观点: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各自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不尽相同,在教学和管理上应当具备标准化,同时加强监管,促进标准化的良好实施。在英语能力与应试的权衡上,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应试并不完全相悖,很多机构的教材也都涵盖国家教学大纲的基本知识点,所以家长无需太纠结于能力与应试的区分。

1.关于外教使用:引入时机及与中教配合是关键

是不是少儿英语由外教教授最好呢?

外教对于孩子从幼儿时期开始学习英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孩子的语言习得机制,我们认为孩子越早接触英语越好,而且最好可以接触比较纯正的英语环境。迪士尼英语强调适龄化,所有课程都是由外籍培训师授课,每位外籍培训师配有一名中国助理培训师来辅助课堂教学。”(迪士尼英语北区及西区副总裁Jim NO) 江博激情英语常务副校长张蕾则认为越是低龄,外教介入应越多,在江博中外教是结合在一起的,数量大概持平。

点评:无论外教中教,都要具备教师资格,还要尊重语言学习规律,这是大前提。外教和中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外教口语好一点。但要注意的是中外教是不同文化熏陶出来的,外教必须了解中国的文化。让中外教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才是最重要的。

2.标准化教学与教学质量

外教通常比较有个性,教课比较随意,在此方面,加强与外教的沟通和监控,来保证外教的课程具备标准化就显得十分重要。很多培训机构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监管。除了家长打分,校方随机听课、抽查录像外,家长在前台还可以看到同步播放的教室视频,这是非常大的监督。还有的机构对家长的服务方面做得比较好。老师每两周会给家长打个电话,给家长介绍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每个月都有公开课,另外,在家长互动平台上,课程大纲和内容都会在上面,然后课下老师会给家长一个点评,孩子表现怎么样,哪些方面需要提高等等。服务上让家长更放心。

北京新东方学校副校长王海波提出了新东方的“九个统一”:统一招聘,到985、211、师范大学等学校录取;统一培训,封闭学三个月;统一考核;统一调配,教师工作地点相对固定,但也会流动;学,教学过程中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是规定好的,其余是可发挥的;统一督导,资深老师去听课;材;统一课程,名称一样;统一装修。通过这“九个统一”保证每个教学点都是一致的。这九个统一,被大家所认同。

3.教学与应试平衡

应用是英语学习终极目标。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应用。每个年龄段孩子语言的知识点是类似的,不同教材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一个教材很难同时满足能力和应试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建议不要把两者对比化。没有能力无法应试,应试也是一种能力。教材是死的,老师是活的,就看不同年龄段添入什么。”

幼儿教育专家余珍有撰文说“应该让幼儿学英语”,笔者甚为赞同。幼儿怎样学英语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与广大家长需要长期付诸智慧与辛劳的巨大工程。

参考文献

篇9

一、 “咬嚼”的策略导引:有招可施,方法灵活

习作修改的方法和策略不胜枚举,不管哪一条策略,都要切合学生的评改心理,让学生自如地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进行更规范的表达。通过灵活选法,精心咬嚼,唤醒学生的“才气”,催发文章的“生气”,滋养笔墨的“灵气”。下面谈几种重要方法。

1. 诵读法。即让学生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凭借语感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一些问题。朗读是帮助学生全面检查、推敲琢磨习作的遣词造句是否妥帖、润色自己习作的良方。运用此法修改习作时,要用心地揣摩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一句句地读,一遍遍地改,做到在读中调换拗口的、意思不明的词句;在读中整理前后紊乱的语句;在读中增添一些具体内容;在读中删除重复嗦的部分。直至自己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入耳为止。这样,在读读改改、改改读读的过程中锤炼语言,完善自己的习作,亮丽自己习作的语言。

2. 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咬嚼”可以把习作词、句修改得更准确、传神。比较法有替换比较、增或删比较、前后顺序调换比较等。例如习作《竹海游记》中有这样一句:“游完竹林,我们便来到了颇负盛名的‘一线天’。从远处看,这山与山之间只有一条缝隙,走到近处看,宽一点的地方可容两个人过,窄一点的地方仅容一个人靠着岩壁慢慢地走过去。我走在一线天中,抬头仰望着天空,蓝蓝的天空成了一条细线。”在习作评改时可运用替换比较修改:“窄一点的地方仅容一个人侧身靠着岩壁慢慢地走过去”,句中的“靠”和“走”基本把表达一线天的窄的特征写了出来,但不够生动传神,比一比如果把“靠”改成“贴”,“走”改成“挤”,一线天的窄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3. 移情体验法。是指把自己置于他人位置上,从而使自己具有能够知觉、体验、分享他人的情感的能力,并通过设身处地地感知现象,体验氛围、体验想法、体验心情,或以细节追问、或以视屏播放、或以要点提示,或以细节启发以引导学生移情体验,帮助学生激活储存的表象,唤醒沉睡的相似记忆。多样的提醒,让学生有了修改的切口和路径。

4. 扩充法。此法启迪学生用自我追问反思的方式,扩充自己习作中的细节描写,使自己的习作更生动、更具体、更精彩。例比,习作《打水漂比赛》中有一句:“我捡起一块瓦片,用力向水面一打,打出了八个水花。我得意极了。”我让学生尝试自我反思追问:除了“捡、打”,打水漂时还有哪些连贯动作?打出的水漂什么样子的?能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进行描述?心里的高兴能通过神态、动作来呈现吗?学生在不断追问中修改成:“我半蹲着,身子猛得向右后一侧,借助身体旋转的力量用力把瓦片打了出去。‘一、二、三、四、五……’这块跳跃的瓦片好像跳龙门的鲤鱼,又像点水的蜻蜓,还像蹦跳的青蛙……有趣极了。天哪,居然打出了八个水花。我一蹦三尺高,心里乐滋滋的,比吃了蜜还甜。”

二、 “咬嚼”的组织形式:多维互动,形成合力

“咬文嚼字、评改习作”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习作指导,是学生的“二度习作”。它既需要教师的引领,又需要同伴的相互切磋,还需要学生的自我审视,在不断反思中领悟内化,提升咬文嚼字的能力。因此,评改习作要多维互动、多元并存、相互交融,组成一条“评改链”,形成评改合力。

1. 修改自助餐。让学生自主修改,自主交流、探讨。修改要注意不拘泥形式,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1)自己改。对照习作要求,运用从教师范例中获得的启示及方法,根据他人指出不足和修改建议进行自行修改。(2)互相改。在自行修改的基础上,同桌交换,互读互改,再一次发现,讨论,补充。追求生动具体把习作改准确。(3)小组改。修改的前提的“读”。读是发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让一名学生逐字逐句逐段地读,读后讨论,互相启发、补充,实现思想、观点的碰撞,进行润色修改,逐步完美起来。

2. 挑刺捉虫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在自改中由于思维定势或习惯使然,不易觉察习作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互评互改,开展“挑刺”“捉虫”活动,能除去习作之树上的“虫”儿,使习作文通字顺,将习作中平淡的语言或干巴巴的语言改生动改具体改精彩。

3. 疑惑争鸣台。将自己在互评过程中发现的谴词造句不够正确或、描写不够生动具体的段落、选材构思欠妥的地方,以及自己的修改建议或疑惑在全班“争鸣台”宣读,和作者辩论、供大家讨论。在争理中明理,在讨论中悟法,在合作探究中逐步提高修改的能力。“疑惑争鸣台”这样的辩论探讨交流可以是一词一句的琢磨推敲,可以是一段一文的鉴赏评点,目的是开拓学生思路,博采众长,让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别人的评改来启发自己的评改,从而提高修改、鉴赏能力。

4. 荐评赏析会。对习作中巧妙贴切的用词、有创意的表达进行欣赏式评点。教师在褒奖最优者时,不忘记稍有进步的学生,只要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写得好,一个词用得好都要大加鼓励。在每一次交流中,让更多的学生听到自己的精彩句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习作后的成功与喜悦,从而快速地形成好的“学习场”。受表扬的伙伴的语言,也为学生的语言成为可以触摸、更可以追赶的例子。伙伴语言是“无障碍”语言,习得的速度也是最快的。

5. 共性诊疗室。带着思考、归纳和发现的心去研读学生的习作,发现归纳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典型偏差,然后对“症”诊疗。但这些“办法”绝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自己找出原因,得出对策,推敲出结果来。由于学生每一次习作训练的要求不同,因而指导学生修改的重点也不同,所以,教师每一次的范例必须精心挑选:或叙述中的常见“口语”病(如“然后”病、“关联”病等),或动作描写,或环境描写,或对话描写,或选材构思,或布局谋篇,每次都应有值得学生借鉴的方法,一练一得,让学生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学有启发,练有所获。

三、 咬嚼的价值追求:以生为本,强化意识

咬文嚼字、评改习作强调以生为本,贴近学生生活,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话语方式,呵护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

1. 精心准备,突出“指导意识”。“讲评也是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随时记下学生习作的主要优缺点、典型例子等相关情况,结合习作训练要求,确定讲评的目的和重、难点,构思评奖方案,精选讲评所需的实例,以便集中解决一两个较为突出的普遍性的问题。

2. 全员参与,突出“修改意识”。要把讲评与修改有机结合起来,更多地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成功的、有闪光点的优秀佳作,让学生读、思、议,从他人的优秀习作中“研讨”感悟习作方法;再让学生对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自改,在自改的基础上进行互改。整个过程既要能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能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与过程,促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真正提高讲评课的实际效能。

3. 形式多样,突出“激励意识”。师生共同评议、小作者自己朗读习作、小作者谈写作历程、学生之间的相互赏析评议……同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到学生在评改过程中的思维创新火花,更好地激励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 长期坚持,突出“习惯意识”。优秀的习惯才是优秀行为、优秀结果层出不穷的保证。习作评改习惯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习作评改中要引领学生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思想、积累方法)、主动思考的习惯、善于比较品评揣摩推敲的习惯、圈划批注反复修改的习惯……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10

关键词:实验室;评估;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5-0000-01

University Laboratory Evaluation System Analysis Design

Li Bingqia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550001,China)

Abstract:By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analysis of Laboratory evaluation,the function modules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evaluation system proposed,for the realization of school informatization laboratory evaluation system as a reference .

Keywords:Laboratory;Assessment;System

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工作是学校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验室的评估对实验室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是实现科学规范的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手段。实验室评估可客观地评价实验室工作的状态和水平,达到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提高实验室建设和效益的目的。文章根据贵州师范大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评估的业务流程建模的方式对建立切合学校实际的实验室评估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

一、理论体系

实验室评估是促进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主要手段,教育部为此也对高校实验室评估提出了要求,即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实验室评估制度的要求,并印发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和标准表(教备[1995]33号)。其中主要是从体制与管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队伍、环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对高校实验室进行评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要实现对实验室的各个方面进行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以及为此起到对实验室建设起到一定的决策导向作用,在对系统的分析中参考了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比姆(Stufflebeam)及其同事提出来的CIPP评价模式。其最终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为被评价实验室提供有用信息。

二、系统分析

(一)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是组织业务的活动过程。业务流程分析是业务分析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只有对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够深入地理解业务的活动过程,了解业务活动所涉及到的各种组织实体,了解业务的过程、步骤、规则和方法。

通过对实验室评估的管理业务流程详细的分析,可以清晰明确实验室评估活动的过程。主要涉及制订评估主题,制订评估标准,实验室自评三个部份。主要可以通过建立评估主题及标准处理流程及实验室自评处理流程,来实现。如下列业务处理模型:

建立评估主题及标准处理流程图 实验室自评处理流程图

(二)系统设计分析

在实验室评估系统的建设中,首先是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如根据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有关实验室的政策,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完成实验室评估体系的建立。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实验室评估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为实验教学质量监管部门提供详实数据支持。其功能结构如下图:

评估指标管理:实现对实验室评估常用指标体系的制定和管理,供开展实验室评估时修改和调用。

评估参数设置:为各级别实验室选择不同的实验室评估指标、为各实验室组设置在评估时生效的各种百分比。

实验室评估主题:制定实验室评估的主题、选取需参评的实验室、设置各评估组及组员和评估开始及结束的时间。

实验室评估:在评估主题设置中被指定为各评估组组员的相关实验室人员、领导、专家登录系统后即可对需评估的实验室进行测评打分和提出改进建议。

评估结果:对统计归档后的实验室评估结果进行指标测评点得分和意见明细查看,便于主管理部门总结和分析某一实验室的哪个环节存在管理缺陷。

三、结束语

在系统的建立后可以在实验室评估工作中解决由于相关人员突击填写各种表格,对照各种指标调整、拼凑甚至杜撰数据,最后评估时都能达标,甚至优秀的现象。同时也符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使实验室评估工作成为学校建设、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徐朝军,李艺.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