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专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专业发展

篇1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女性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长期以来重视妇产科专科护理护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始终注意抓专科护理环节质量、护士专科护理技能培训等,并规范了护理技术流程。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经常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地学习《实用专科抢救书》《急诊急救知识》包括妇产科急救新技术新发展等书。对专科护理的培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将中华护理学会制定为专科培训用书,为进一步使护理技术与国际护理专业发展接轨。

2完善护理技术,丰富专科品牌内涵

狠抓“三基三严”及素质培训,护理部一直非常重视“三基三严”经常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和考试(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并随时抽查培训效果将考核结果与晋升及病室护理质量评价建构、近年来我院举办了新护士学习班,护士素质培训班,编写了《护士素质培训手册》还举办了假如我是病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展了“五星级护士”评选活动和健康教育竞赛,静脉穿刺竞赛等活动,这些以赛代训,以评的方式不仅受到了全院护士欢迎,提高了全院护士水平,更进一步丰富了百年妇产科医院专科品牌。

3改善服务标准

为了满足病人的需要,我院近年来不断提高了新的护理服务标准及工作要求,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新观念的服务举措,使护理工作达到了“满意服务”向感动服务》主动服务》的转变,铸就了百年专科妇产医院护理新品牌这些服务标准包括:

(1)加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用,注重诚信服务,增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加强医院管理,保证医疗安全,严格落时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3)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缩短病人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的好转率,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实行全程优质服务及护理服务,做到亲,热心服务,微笑服务,在服务当中做到让患者放心、满意、方便解决群众就医过程中不为放心、不满意、不方便问题,群众的满意率达95%以上;

(4)严格的执行医疗管理收费,杜绝不合理的收费,建立沟通系统,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如时提供价格或费用信息,为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诉讼;

(5)改进服务疗程和就诊环境,方便患者就医,为患者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科室良好的诊疗环境和便民服务的措施,门诊提供导诊咨询服务,有候诊椅、饮水、急诊室有轮椅电话等设施,真抓落实,务求实效。

篇2

1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1.1护理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要求人性化的护理管理

首先,国内的临床床护比远远达不到最低1∶0.4的配置标准。据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介绍,年卫生部对全国12家医院抽样结果表明,护士平均缺编率为31.3%。其次,临床护理工作的高负荷、高压力,导致护士流失量显著增加。主要表现在中老护士由临床一线工作转至门诊或其他相关科室,另外更有一批护士转行脱离护理队伍。最后,国外护士的短缺对国内的护理人力资源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国内大部分医院,护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不明确更加重了人力的缺乏。护士经常可以承担看门人、病区卫生的清扫员、外勤人员、器械的维修工、药房与病房的药物传递员等。犹如万金油,任何不到位的工作都首选护士来填补。这种状况不仅进一步加重了临床护理人员的缺乏,更降低了护理专业的形象。

1.2护理人员的流动性增大要求人性化的护理管理

目前,合同护士已成为医院用工形式的主流[3],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给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自由选择。但也造成护理队伍的不稳定,特别对一些中、小医院影响巨大。由于这些医院不能为护士提供高待遇、好的职业发展等等,以至于刚入职护士一旦学有所成即选择离开。护理人员的不稳定性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1.3高负荷、高压力的临床护理工作要求人性化的护理管理

国内的临床护理配置远远达不到最低标准。同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大部分一线护士都在超负荷进行工作,许多护士甚至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此外护理工作人命关天,责任重大,一旦出现错误很难补救。因此,护士的工作压力巨大。而责任重大的工作又要求严格的工作制度来保障,但这种严格的制度更加重了护士工作压力。同时,护理是较为特殊的工作,每天面对的是忍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而且频繁的夜班更替等种种因素,都使护士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骤增。目前的研究也表明,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低于一般人群。因此,更多的融入人性化管理是对护理管理的基本要求。

1.4专业的发展要求人性化的护理管理

医学模式的转变,大大丰富了护理专业的内涵,即患者为具有生理、心理、社会集一体的人。护士的临床工作要面对有千差万别各种问题的患者,就要针对各个患者的不同问题,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供有效的护理以解决患者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不能根据护理和医院制度进行一刀切。护理管理者对待护士时也应该让护士享受到人性化的护理管理,也体现护理管理的进步和发展。

2实现人性化护理管理的重点

2.1管理者转变观念,向服务型的护理管理转变[4]

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是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决定性因素。多年来国内护理管理还是以传统型领导管理为主,体现为“领导第一”式的强制、操纵和权威性说服等。在这种模式下,护士所能做的只是简单的服从。长期以往,护士的主动性、创新性都会受到很大的挫伤。对护理专业的创新发展十分不利。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管理者对护士的工作安排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特别是要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作用[5]。其次,管理者应切实为护士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激发护士主动工作的热情,积极参与科室临床护理工作和科室管理。

2.2努力提高护理的工作价值

护理的工作价值,体现在劳动报酬、社会公众的认可以及晋升、学习的机会等。首先,要努力提高护士的劳动报酬,目前护士的劳动报酬普遍偏低,体现不出护士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特点,特别是合同式制护士的薪酬表现的更为突出,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其次,尽管护士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扮演了同样重要的角色,但无论社会、患者、医院等多方面仍认为护理工作仅仅是医嘱的执行者,缺乏技术含量,因此,要努力提高相关方面对护士职业的认同感。最后,由于各种原因,护士晋升职称非常缓慢,目前护理队伍的高级职称比例仍很低,而且大部分高级职称也主要体现在行政职务上,而在专业方面不能体现更多的指导意义,使护士职业发展只局限在职务晋升上,而更多护士的工作无法得到认可。因此,护理管理者要努力提高护士的劳动报酬,增加与社会的交流来树立护士形象,多方面促进护士职业发展,提高护理价值。

篇3

关键词:涉外护理;护理理念;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07-02

随着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对医疗、保健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类医护人员和社区卫生保健人员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同问题。据统计,欧美等国家每年缺护士20万名,需从第三世界国家引进约10万名注册护士。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积极开拓护理服务领域的国内外劳动市场,培养具有国际资格的涉外护理人才,是目前涉外护理专业面临的首要任务。但与国外护理教育相比,目前我们在护理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必要借鉴国外护理教育经验,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我国涉外护理教育课程改革。

1 国际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1.1 国际护理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更新,护理学已经成为“以人为中心”的专业,护理教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方向转变,护理模式也已从疾病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1]

1.2 国际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

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改变,国外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也作了相应调整,以使其科学、全面,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国际护理教育遵循的原则是保证为学生提供三个方面的护理教育:其一,传授有关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关键知识;其二,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等核心能力;其三,使学生熟练掌握护理专业技能。[2]其课程设置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注重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的性。以澳大利亚为例,其护理专业课程占82%,理论学时与临床实习学时的比为1∶1。护理专业课程中,理论知识占43%,临床见习和实习占57%。[3]而在美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重为1∶3;②国外护理教育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向以人的生命周期为核心的课程模式转变。护理课程将按人的生命发展过程设置为诸如孕产期护理学、婴幼儿青少年护理学、成人护理学、老年人护理学、临终护理学等;③减少了医学专业课的比例,增加了人文社科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使学生了解影响健康的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护理专业以人为本的特点和护理的人文主义精神。

1.3 国外护理教育的教学模式

国外护理教育注重学生解决问题、交往沟通、评判性思维、运用知识能力等的培养。围绕这一重心,“以问题为中心”(PBL)、“以小组为单元”成为其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通常先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通过查资料、相互讨论获取答案。课堂上以学生讨论、讲解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另外还采用角色训练、调查报告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利用资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护理教育也有意识地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学生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病史、提供咨询等实践活动,锻炼其沟通交流能力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4]

2 国际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

2.1 我国涉外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涉外护理教育只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尚未规范。各开办有涉外护理专业的高校尚在摸索中前进,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①涉外护理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设置尚未摆脱生物学模式,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和翻版,缺乏护理内涵。[5]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比例不合理,并普遍存在基础医学课比重偏大、门类齐全的问题;②实践课比重太小,且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脱节。前期理论授课期间,实习和见习时间偏少,理论知识脱离临床;而最后1年在临床实习又脱离理论的指导;③人文课程欠缺;④护理师资短缺,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素质水平,尤其是英语水平不高;⑤对专业英语(特别是护理英语)重视不够。双语教学,特别是护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有待于加强。

2.2 对策

涉外护理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护理人才,所培养的护理人才应具备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院工作的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也决定了涉外护理教育应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因此,涉外护理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①涉外护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应与其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交际能力;应具备为国际护理对象提供保健服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教育和咨询服务的能力;②涉外护理课程设置应达到最优化,应合理地设计各类学科的地位和比重。课时上应重点突出对涉外护理基本素质的培养,实现课程系统化和整体化。突出核心课程,加强学科交叉,使课程设置更具有融合、发展的趋势;③课程设置的内容,应注意涉外护理专业的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适当比例,英语课程中基础英语课与专业英语课的比例。护理教学中适当充实社会、心理、人文等学科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评判思维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④可考虑在专业学习中掌握专业英语。如教材选用,可尝试使用英汉双语教材或国外护理专业教材;教学形式,尽量采用双语教学;可尝试在涉外医院开辟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到涉外医院见习和实习,在实践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护理实践能力的机会;⑤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校讲学、中国护理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等方式加强师资培训;⑥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整体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涉外护理专业的课程教改受到历史、政策、管理理念、师资等因素的制约,需要我们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资培训,才能使涉外护理教育培养出具备较高素质、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泽楷.当代国际护理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5):9.

[2] 高书杰.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启示[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3(3):15.

[3] 孟瑞芹.澳大利亚护理教育概况[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4):151~155.

[4] 徐静娟.借鉴国外医学教学成果,加快我国高等护理教学改革[J].无锡教学学院学报,2004,24(1):80~81.

[5] 夏小萍.21世纪护理学科和国际护理教育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护理,2004,7(11):708.

The Tendency of Intern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and its Revelation on 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Foreign-related Nursing Course

Wang Donghua

(Changsha Medical College,Changsha Hunan 410219,China)

篇4

一、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再加上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也非常多,因此,面对今天的学生,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展的节奏,跟上学生的思维,也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不至于和社会的发展脱节,尤其对于地理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新形势下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对于藏区来说,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与内地和发达地区有一定的距离,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就比较少,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慢。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习和培训有了新的平台与机遇,因此要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教研和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积极参与网络研讨交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地域之间的距离也是越来越小,同时QQ和YY等即时交流工具的出现也为网络研讨和交流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目前来说,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星韵地理网和蓝月亮地理工作室。

星韵地理网依托自己网站,同时配套相关的QQ群开展交流和学习。每天晚上定期或不定期在星韵地理超级群开展访谈,在访谈结束后,到网站再进一步撰写博文深入思考和交流。此外,星韵还有配套的星韵思维导图群,星韵摄影,星韵Focusky和微舞幻灯技术群等专业群开展交流,从日常的教师工作到教育技术,聚集了全国上千名教师和知名专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就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蓝月亮地理工作室主要依托蓝月亮中学地理研讨群和蓝月亮YY频道交流,相对来说,蓝月亮流比较贴近教学工作实际,评课、磨课这些已经成为日常研讨和交流的常态。

此外,还有全国地理教师旗舰群组织的交流,经常邀请的都是大学教授等知名专家参与日常的访谈,理论性比较强。

通过参加这样的一些访谈,让教师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

三、在学习之余,注重反思,将学习成果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网络平台的交流过程中,有机会和全国的诸多地理教师进行互动学习。无论是星韵地理经常开展的访谈,还是蓝月亮的试题、教材分析,抑或是全国地理旗舰群的专家教授的讲座。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能获取很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应当开展反思,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思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开展博文撰写,将自己的碎片化思考进行深度的整理,形成系统性的东西,将自己的博文最后在网上,同团队的成员再一次交流,获得大家的指点,修正自己的不足。在这一点上,星韵地理和蓝月亮地理都倡导团队成员撰写博客,认真反思和交流自己的成果。

四、学会整合优势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理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过程。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备,对于校本课程等的开发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能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在网络平台教研学习中,除了获得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诸如在教学设计、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之外,同时也能获取一些比较新且优秀的资源,还有发达地区一线教师好的思路、做法。所有这些都为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资源,结合藏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和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资源,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

教育生活的每天都是新的,作为教师也应当不断加强学习,适应多变的教育生活,适应日常工作的需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星韵地理等为代表的网络教研平台的兴起,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诸多便利。因而,作为藏区教育工作者,更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湖北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评价

1.湖北省独立学院2012年新增专业一览

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的评议意见,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2610个经教育部备案的专业,53个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7个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新专业。

设在湖北省内的国家部属高校,湖北省属、市属的各地方高校2012年获得教育部专业设置批准的167个新增专业,其中湖北省内独立学院新设置专业数量为77个,占到2012年整个新增专业的46.11%。独立学院的新增专业中,属于工学的新专业有25个,占77个新专业总数的32.47%;属于经管文的新专业有25个(经济学3个,管理学12个,文学10个),占新开设专业总数的32.47%;艺术学21个,占新开设专业总数的27.27%;其余方向有6个专业,分别为理学3个,农学1个,法学1个,教育学1个。详见表1。

表1 湖北省独立学院2012年各大类新增专业一览表

学位授予门类 专业名称

工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程造价、机械电子工程、物联网工程、轻化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制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管文 管理学 酒店管理、电子商务、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财务管理、

文学 网络与新媒体、商务英语、翻译、

经济学 税收学、投资学、经济与金融

艺术学 风景园林、数字媒体艺术、风景园林、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工艺美术、动画、音乐学、影视摄影与制作、服装设计与工程、摄影

其他类 理学 药物制剂、运动康复、康复治疗学

法学 知识产权

农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教育学 休闲体育

2.学科门类和专业布点情况

湖北省31所独立学院设置一级学科为41个,合计专业点数613个。工商管理、电气信息、经济学、机械、艺术五大一级学科共开设专业数328个,占总数的53.51%,而文科类占据较大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专业结构性失衡,也会浪费高等教育资源。其中,工商管理类专业为112个,经济学类39个,电气信息类专业有94个,机械类34个,艺术类专业49个。

二、湖北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问题研究

1.一级学科设置扎堆

(1)一级学科设置趋同现象严重

湖北省独立学院一级学科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112个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重复率18.27%,94个电气信息类设置重复率15.33%,49个艺术类设置重复率7.99%;39个经济学类设置重复率达6.36%;34个机械类设置重复率达5.55%。一级学科分布雷同。

(2)专业布点趋同严重

湖北省独立学院所开设的专业数量各自之间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彼此间差异较大。目前,省内每所独立学院开设专业数平均为22个,设置英语专业的独立学院达93%以上,设置艺术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所谓“热门”专业的独立学院达70%。

2.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需求失衡

从一方面看,湖北省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体现了主动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取向,集中表现在开设了当前大部分的热门专业。从另一方面看,独立学院更倾向于设置专业所消耗的成本大小考虑,大部分都倾向于设置投入少、易招生、回报快的专业,或是依托于母体学校的相关资源与优势,设置其母体学校的优势专业。但独立学院所集中设置的所谓“热门专业”,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湖北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没能充分考虑社会的吸纳度。

湖北省独立学院数量居全国之首,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和独立学院发展的契合度来看,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明显,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结构与本地经济发展不对称,不平横,与产业结构失联。《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湖北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光电子、新能源、节能环保、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10个产业”的目标,应用型技术人才仍是湖北省未来发展的支撑力量。配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短线专业”是重点需求,例如:生物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些应用性强的理工类专业在招生人数和开设学校数上都非常"冷门"开设学院数量均只有1所,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十分有限,但区域经济发展则十分需要这样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结构并没有与湖北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形成良好的对接。

三、湖北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对策研究

1.通过专业论证与调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专业设置进行论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学校设置三者相互配合,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进行系统调查和专业论证。一方面,学校通过专门的市场调研机构与部门,设置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对本校首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包括毕业生相关区域分布、行业分布、岗位分布、待遇情况,收入状况等。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1)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专业

首先要进行必要的人才预测工作。这是大学专业设置中必须进行的工作,但往往被忽略,人才预测则必须以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和吸纳能力为导向进行动态预测。一方面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则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导向和前景,在其他学校前面开发新的朝阳专业,不能简单模仿和重复。

(2)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供型人才

独立学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自建、共建、共享的方式与企业联合办专业,订单式按需模式即满足了企业需求,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工作方向。对于独立学院来说,通过将窄口径的专业人才培育和企业需求有机联系,并动态优化结构,定点培养人才是是双赢的设置。将给企业与学校带来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敦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依据及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2]沈席强.浅议新形势下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问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3]李雪晶.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02).

[4]赵晓晓.高等院校新专业的设置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

陈俊颖(1981-),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管系市场营销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渠道管理。

篇6

关键词:护理;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236

0 引言

我国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到今天历经20多年,培养大批护理专业的人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我国护理专业中外办学存在的不足,本文首先对我国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1 我国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可以分为院校的内部问题和国家政策体制的外部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护理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护理中外合作办学师资结构不合理。中外合作办学是为了引进外国高层次院校的先进教学理念,促进文化交流,这其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显得十分重要。在美国要求作为护理专业的教师需要具有硕士以上的学位,并且从事教育工作和护理临床工作多年才可以;我国目前护理专业教师比较缺乏,并且专业性较差,有些医生负责了部分护理教学的任务,国外的先进教育思想未准确的贯彻。此外,我国的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不足,英文水平较低,也是阻碍护理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2)护理中外合作办学行政审批难。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审批较为困难。法律规定,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机构和项目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3)护理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小。全国护理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较少,规模也不大;在全国范围内就读的护理专业学生数量不足1万人;并且国内的合作办学层次不高,很多院校的合作项目都不是国外的一流高校。我国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是寻求高层次的合作,但这个目标还任重道远。(4)护理中外合作办学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存在部分高校的护理中外合作办学只注办学的形式,而没有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对于国外优秀的师资引进不足,只是在中国进行几场巡回讲座;部分院校更倾向于往外国派遣留学生,将合作办学模式变成留学预科班,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更有甚者打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名义,吸引生源收取高额费用,只为经济效益,而不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这种合作项目没有外方高校的实际投入,违背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原则。

2 我国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的建议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和改革方面,培养国际一流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针对上文提出的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让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可持续发展,提高护理专业的合作办学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1)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中外办学特色。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需要秉承的原则是:本国教育与国际化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注重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应既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又与国外先进护理教育接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仅需要护理专业知识课程,还应包括必要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护理专业课程体系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此外,在护理专业教学中,中外教师应加强彼此的沟通,制定出更符合国际化的课程体系,然后按照指定的课程体系来教学,如发展不适应的情况需及时调整。

(2)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英语实践能力。因此,护理专业合作办学应注重英语教育,提升英语的应用水平。想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首先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水平应与国际先进的教育水平相一致,充分的吸收国外的教育模式,培养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及专业自学能力。合作办学院校应从英语教学、综合素质两方面入手,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主要的方法有:一是定期组织教师到合作院校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进修,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强化教师的动手能力。

(3)简化审批程序,加强质量管理。我国应改变以往的中外合作办学审批程度,降低审批的门槛,增加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应完善对中方办学项目的自主管理机制,并借助合作方质量管理与评估的规定和要求,强化教学质量的全方位管理与监控。

3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展望

(1)重点发展高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我国的护理专业本科生教育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但我国的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国外差距较大。我国目前急需大量的国际化一流人才。但由于缺少高层次的中外联合办学,因此发展较慢,应重点发展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高校。(2)提升中外合办办学水平。教育部明确通知,需要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依照程序和法律办学,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督和招生学籍管理等;师资对付建设包括:资评聘、师资状况和师资培训。中外合作办学应在国家政策下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3)加强对护理教育形势的研究。针对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自身的课程设置,主动来适应社会人才需要,并接受社会的检验;应具备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使专业课程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提升办学质量。强化对护理专业教育前景的研究。

4 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的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针对目前发展的形势,只要认真解决好合作办学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一定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罗曼,熊薇.探讨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13).

[2]唐祥林.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8).

[3]张锦.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6).

[4]李佳璐.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组织管理路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24).

基金项目: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护理教育分会教育科学基金项目;2016年省社科联学会部、市社科联立项课题(省市1605);北华大学校级重点课题。

篇7

高职护理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任务。涉外护理专业最初是护理专业的一个分支,自2012 年正式成为一个独立性专业,也是当前护理教育的一个新兴专业,旨在培养涉外型国际护理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着力建设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起步晚、发展快,很多院校的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都是在照搬护理专业课程体系[1]的基础上增加英语课程,即“护理+英语”模式,没有从根本上与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接。

我国现行的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多以“学科型”为主,学科型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英语课程四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信息技术基础、人际沟通、体育等;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课程包括: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社区护理、心理与精神护理、急救护理技术、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等;在课程安排上主要是,第一学年以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第二学年专业课和部分基础课,第三年临床实习。除第三年临床实习外,各课程群所占学时比例为公共课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与国外相比,国外更注重人文课程。以美国为例,美国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更接近护理教育的实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核心思想是护理工作应首先尊重生命。而我国的人文教育则注重实用,强调学以致用,侧重于学生知识基础的完善。

所以,导致目前的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第一,护理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目标以及职业定位不明确;第二,现行教学大纲明显滞后于现阶段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 毕业生综合素质与职业岗位素质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第三,普遍存在以“传统的护理教学加英语”为主体的课程设置,造成语言培训和专业培训相脱节,大部分毕业生不能胜任涉外护理岗位,专业特色不突出;第四,教育教学与国内外职业资格考试脱节、与临床岗位工作实际要求不吻合等。这些现行的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制约了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另外,从国际市场护理人才需求来分析,第一,国际护理方面,随着全球医疗卫生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发达国家医疗机构为病人配备护理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很多发达国家更是大量的吸纳别国的护理专业人员。第二,国内涉外护理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来华外国人员大幅度增加、中外合资医院以及国内各级医院的涉外病房逐年增加,对具有高水平英语能力的护理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以上这些都是造成涉外护理人才紧缺的主要因素,市场对涉外护理人才需求的变化也是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潜在动力。

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更是培养合格涉外护士的保证。本文以现行的涉外护理课程体系为基础,从国内外涉外护理人才需求出发,以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标准为依据,确定涉外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课程结构,从而进行初步的课程体系改革[2]。

首先,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结合发展实际把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国内涉外医院、综合性医院涉外病房或国外医疗卫生机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并且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医护职业道德、医护人文素养、基础护理技能、临床护理技能、社区护理技能和英语应用能力等核心能力,熟悉英语国家基本国情、一般法律知识和风俗习惯等,毕业后能在国内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涉外护理工作或在通过国外资格考试后,能够在国外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技能型护理人才。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紧扣培养目标,突出涉外特色。课程选择和组织应紧密围绕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将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构成较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借鉴国外护理教育的优点,与世界接轨。

在课程设置上打破目前的学科体系设置,借鉴生命周期课程体系,并进行模块化整合,将所有课程分为六个模块[3],依次为:(1)人文社科模块: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计算机、护理伦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课程。(2)专业基础模块:将传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学;将病理生理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整合为疾病学基础。将传统的药理学改为药物应用护理。(3)临床护理模块: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主体采用生命周期式,主要包括:成人护理、健康评估、母婴护理、儿童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精神护理、急救护理等。(4)英语模块:主要包括:公共英语(精读、泛读、听说、写作)和专业英语两部分。(5)专业技能模块:主要包括护理技术、临床专科护理实训、临床见习、综合技能训练和毕业实习。(6)专业拓展模块:拓展模块课程主要是培养沟通能力以及跨文化护理能力,包括英语国家概况、世界史、创业与就业指导规划等。

突出涉外特色即突出培养涉外护士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发达国家对护理人员的引进均设置了严格的英语水平要求,因此语言障碍是制约护士出国就业的最主要瓶颈。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中,英语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公共英语应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重点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将雅思考试内容融入各门课程之中。而专业英语课程则应融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求专业课任课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的讲授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及术语,并用英语进行课堂总结。在各专业课即将结束时,开设护理英语课,对所学的护理英语知识进行有机地融合,并加以强化,以提高学生护理英语的应用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引入行业标准(国内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国际标准(美国 CGFNS考试),促进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4]。

篇8

关键词:物理课程 护理实训中心 对接 教学研究

物理是自然学科中的基础学科,物理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肩负着传授物理知识、衔接后续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所以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护理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一、本校高职护理专业物理教学现状

1.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物理学习现状

笔者分别从学生性别、物理理论学习兴趣、物理实验操作兴趣、物理学习对生活的用处、学生期望的物理学习课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一年级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女生420人,男生48人,共468人。调查物理理论学习兴趣,13.6%感兴趣,48.1%一般,38.3%不感兴趣;调查物理实验操作兴趣,54.7%感兴趣,38.7%一般,6.6%不感兴趣;调查课堂上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28.2%活跃,57.7%一般,14.1%不能;调查学生期望的物理学习课堂,89.9%例举生活实例,86.5%增加趣味知识,90.8%补充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内容,70.1%增加课堂实验。

结合问卷分析、学生物理中考成绩和学生学习态度,我们发现学生基础普遍较低,厌学情绪大,但是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实验操作,希望物理课程能够与专业对接学习。

2.高职护理专业物理教师教学现状

笔者对高职护理专业物理教师进行访谈,现物理教研室教师都缺乏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要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学,教师有些力不从心。但是教研室老师始终认为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是可行而且是必行的。如何保证物理学能紧密而有效地与专业的特点相结合,与当代物理学的发展动态及专业发展的方向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物理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3.高职护理专业课教师意见

笔者对高职护理专业课教师进行访谈,护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要学会正确使用护理临床仪器设备,要开展多种护理操作,参加各类护理技能大赛,学生能记住教师传授的操作步骤,却不明白操作的原因,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专业课教师明确提出,学生有必要知道医用仪器设备的原理以便正常使用,这些原理是物理知识的应用,借助物理原理更深刻理解常用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同时架起物理与护理专业的桥梁。

二、高职护理专业物理教材现状

目前在全国职业教育中所使用的物理教材多数难以体现职业教育的学制特色,尽管这些教材都很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但却忽视了职业教育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存在许多不足和亟待改进的问题:一是内容陈旧,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二是缺乏特色,物理课与专业课不能很好地衔接,内容重复、脱节现象严重,有些知识过于偏、重、难,缺乏适用性;三是对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吸收与借鉴不够,忽视学生本身的素质状况和专业需求情况。

三、制定与护理专业课程对接的物理教学实施计划

物理课程的讲授内容要从学生的专业需要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要紧密联系护理专业,认真分析护理专业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合理选择物理课的教学内容。

在为护理专业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护理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研究和学生就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对物理知识的需求,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系,促进学生在后续专业课学习中对物理知识的应用和吸收,使物理的科学基础性和应用性充分展现在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整个过程中。

四、围绕护理实训中心,优化护理专业物理课程教学

对于与护理专业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相关的设备原理,如:输液的原理、洗胃机的原理及使用、B超原理、核磁共振原理等,由于物理实验室没有这些相关仪器设备,采取多媒体进行理论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已远远滞后护理专业的要求,当学生在今后实习、工作中真正接触到这项操作时,虽然物理课讲过,但依然感到陌生和茫然。

学校护理实训中心拥有内、外、妇、儿、五官科、急诊科等常规科室以及护理基础训练实验室,拥有B超,X射线,内窥镜等现代化的各种医疗器械和设备,护理基础训练实验室并配有多媒体投影仪,是一个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地。

围绕护理实训中心,优化物理教学内容。根据护理实训中心硬件条件,结合校护理实训中心实际使用的现代医疗仪器和设备,重组物理课程教学内容,兼顾物理课程的性质又考虑到护理专业的特点,合理配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淘汰、更新与实际应用脱节的内容。

五、依托护理实训中心,开展护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操作动手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护理专业的物理实验课是在物理实验室进行教学,实验内容没有根据“必须、够用”的原则而开设,实验内容单调,缺乏灵活性和应用性,不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依托学校护理实训中心,深化护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以护理实训中心的硬件条件为基础,结合护理实训中心实际使用的现代医疗仪器和设备,将物理课程中的若干教学内容为研究专题,以实验项目的形式,重新整合物理实验内容,编写实验指导书,运用物理原理、方法和技术,解决医学问题,开展护理物理实验的学习活动。

六、利用护理实训中心条件,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篇9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大规模进行招生,护理专业也不例外。尽管我国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相对较多,但护理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护理专业大学生在择业和创业时既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符合国家、社会的实际需要。为提高笔者所在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自信心,提高就业率,学院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了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指导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现介绍如下。

一、客观分析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

目前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总体较低,护理专业大学生总认为自己是佼佼者,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很优秀,在找工作时一定抢手,导致在就业时不切实际,挑三拣四,眼高手低,非大医院、高薪岗位不去。有就业机会时也不珍惜,总是向往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水、更舒适的工作条件,对平凡而实际的工作不予考虑,这些因素严重制约护理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2.护理专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们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80%以上的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3.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扎实

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在校期间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对专业一知半解,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很多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只停留在书本上,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此外,综合素质也难以胜任护理岗位的需要。

4.缺乏就业的知识与技巧

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护理专业学生不清楚护理专业就业的途径、就业过程、就业方法与技巧,在就业过程中比较盲目,以至于就业成功率不高。

二、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探索与实践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但是,归根结底,大学生自身才是主要原因。

1.举办专题讲座,引导护理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院护理专业教师根据学院部署举办了就业观念指导的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护理专业就业的政策信息,以及往届学生的就业经验与教训,历年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去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等各方面信息,通过既往就业的客观事实,警示护理专业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在社会上立足凭借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大学文凭不过是进入社会的一块敲门砖而已,要根据医院实际需求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不应过分关注医院级别、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2.指导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目标与理想

护理专业教师从护理专业学生入学开始即通过视频、临床见习等方式对其进行专业熏陶与教育,使护理专业学生了解专业,理解专业内涵,明确未来职业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在自我调查、评估、定位之后,根据社会的需要,将自我动机和需要以奋斗目标的形式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确立一个发展目标,并对自身能力与素质进行深度剖析,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明晰了自己的职业追求,才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与努力方向,从而拥有追求成就的推动力,以利于未来取得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还要让护理专业学生清醒地意识到,在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的社会生活中,一切都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自我探索和调整完善,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引导护理专业大学生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护理专业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广泛吸收知识,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灵活性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学生应尽可能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力、外语交际能力等,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护理专业大学生才能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挑战,从而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4.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升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就业指导》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护理专业大学生清楚地了解护理专业就业的途径、就业过程与就业程序、就业方法与就业技巧、求职简历的书写要求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以避免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学习,护理专业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可利用人才交流会、专场招聘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找到既是自己想做的,又是自己可以胜任的岗位,逐步向自己理想的目标去努力、去靠近。

5.举办模拟招聘会,加强就业实践指导

护理专业在学生即将毕业前举办了一次模拟招聘会,聘请医院就业岗位的领导、招聘负责人及临床护理专家担任评委,让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实践演练,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强就业自信心,同时也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时寻求对策,并可以获得专家评委的悉心指导和宝贵建议,从而完善自己,增加就业的竞争力,为成功实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模拟招聘会,还可以丰富护理专业大学生的面试经验,把握面试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增强个人的心理素质,重视面试的言行举止、仪表与礼仪要求,增强就业的成功率。

篇10

关键词: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岗位职业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专业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要学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专业人才,护理专业教育必须立足职业能力培养,把职业能力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加强中高职衔接。为推进湖北省护理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充分尊重用人单位对一线人才的客观要求,立足湖北服务全国,提高湖北中高职学校护理专业办学水平和护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以护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岗位职业能力调研为基础,组织召开护理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会,同时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法等多种方法,对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人才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与整理。

一、护理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具体程序

(一)行业技术专家填写《行业技术专家工作历程登记表》:列出职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最多五个),每个阶段举出3~4个实际参与过的任务实例。(二)行业技术专家填写《行业技术专家工作任务分析表》:说明在工作过程中的角色如何,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完成任务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要注意哪些法律法规及质量标准,重点说明完成工作任务最需要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及素质要求。(三)行业技术专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就某一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含所有专门化方向),按照任务领域(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逻辑关系进行研讨,对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包括知识与技能)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讨论后达成基本共识,初步形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四)进行工作任务汇总:主持人组织行业技术专家分组开展工作任务汇总,确定和描述护理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的标题和表述填写在《工作任务汇总表》上。(五)记录员打印工作任务汇总表:记录员将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初步结果汇总,打印《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并分发给行业技术专家。(六)行业技术专家对汇总的结果进一步研讨: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等进行进一步研讨、论证,形成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确认后专家签字。(七)会议总结:展示会议形成的重要成果———《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对大家的参与表示感谢,并宣布会议结束。

二、确定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护理工作岗位

(一)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全国其他地区护理专业调研分析,护理院校培养的护理人才目标是适应医院及社区用人需求,紧贴护理岗位需求的人才,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护理专业职业情感、精湛的护理专业技能和灵活的临床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并重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二)根据调研显示,目前,中高职护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面向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护理岗位,高职毕业生主要在二级及以上医院就业,而中职生则主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一是大力推进老年护理。二是加快社区护理发展。三是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四是加快护理员队伍建设。按照工作领域的不同,护理岗位大体可分为医院护理和社区护理两大类。医院护理岗位又分为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和其他护理岗位三种类型。护理行业技术专家按照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一般步骤,首先对护理岗位/岗位群进行了认真分析,大家一致认同上述护理岗位的分类,并根据目前湖北省内护理岗位设置情况(鄂卫函[2008]443号文件),同时参照其他省份的做法,对各类护理岗位进一步细化。

三、分析不同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

在明确护理岗位总体分类以后,护理行业技术专家紧接着根据护理工作的性质与要求的不同,逐一分析各类护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经过细致深入的讨论、分析,最后提炼的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如下。(一)医院临床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医院临床护理岗位中属于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岗位有:门诊部、病区、医技辅助科室、体检中心、支助中心等护士岗位;属于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发展岗位有:急诊科、ICU、手术室、血液净化中心(室)、延续护理服务部等护士岗位。医院临床护理基本岗位和发展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例见表1。(二)医院其他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医院其他护理岗位主要包括在消毒供应中心(室)、营养科和有关职能科室(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科等)设立的护理岗位。其中,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岗位为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岗位,其他均为发展岗位。医院其他护理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例见表2。

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