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法治教育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法治教育教案

篇1

关键词: 高职教育案例教学能力培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立职业大学至今,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现代高职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成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当前高职的专业教学应努力向行业实践和社会专业需求对口靠拢,这样才能向社会输送合格和有竞争力的人才。

一、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及高职教育现状分析

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侧重以教师为主导,以书本为中心,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引导和情境设计,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兴趣培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往往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推迟到实习阶段,而忽略了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大多数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适应企业或单位的需求,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差甚远,大多知识都是纸上谈兵。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又脱胎于高等教育,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多少受到普通高等院校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中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高考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多少存在自卑的心理、消极的情绪,很多学生到了大学阶段,都渴望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也希望有机会可以和老师多沟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教育他们“知不足然后知进步”,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和普通高校有所不同,找寻一条适合职业教育的新途径。如何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将“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转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将“校内课程为主,重视学科性”转向“重视专业领域建设,注重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就业导向重于书本知识”,成为高职教育需要探索和急需解决的问题[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全面深化的改革,如现今大力倡导的案例教学,就是一种符合我国高职院校现状和适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法。

二、在高职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总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接下来怎么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成绩大多以理论考试成绩来判定,从而忽略了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这使得大多数有思想有能力的学生被扼杀在理论分数的摇篮里,阻碍了能力的发挥与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正好能弥补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案例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学习的开放性学习氛围[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发挥能力。

2.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技能。

职业院校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要能很快适应岗位技能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将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事例作为教学内容,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真实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各种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逐步培养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技能的目的。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造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兴旺的动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职业教育乃至当今教育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所描述的是一个两难的困境,没有分析,只有事实。案例讨论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3]。

4.有利于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互动性、启发性较强的开放式教学方法,使得教师上课时不再是唱独角戏, 而是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讨论、实施等,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老师给予归纳和总结,在此过程中,掌握学生哪方面知识不够牢固或有所欠缺,从而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复和补充[4]。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外,教师还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转变传统教学中硬性灌输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实践证明,我国技能型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瓶颈,高职教育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而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长期的案例教学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达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研究和探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出色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实现“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斌.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与职业2007,(3).

篇2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项目教学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思潮出现在职业教育领域里,它使全球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革命,也为我国高职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高职英语与项目教学法 

1.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10月颁布(试行)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了“一个原则,两个并重”,即高职英语教学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英语能力并重。要求中所提出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能更有效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2.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辞海》对工程意义上的项目的定义是“具有独立设计的文件,竣工后能独立发挥设计所规定的生产能力或效能的工程,可以指建设项目,也可以指项目中单项工程”。[1]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共同实施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活动。它以“项目”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项目任务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者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满堂灌”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毁灭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其授课主要方式是通过语篇教学让学生掌握单词、短语和语法。整个传统教学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理论教学为重点。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法以“英语+专业”为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技能和英语应用能力很有效的结合,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激烈竞争的职场。通过“项目”,培养高职学生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得到很明确的体现。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案例 

本文作者实施项目教学的材料为《新视野英语教程》中的(读写教程3)i am home(我回家了)[2],实施项目教学班级为旅游1001班全班。本篇课文主要内容如下:为改变大家对美国的家庭观念,文章讲述了美国人家庭中难以割舍的亲情,也让读者感受到美国年轻人和中国年轻人一样,都有强烈的思乡情感。项目教学法的主体部分为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可将其细化为以下五大环节。 

1.确定项目 

确定项目时,要求教师要因学生而施教。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学生的英语能力来确定项目。英语教学不像在财会、机电、焊接等专业课教学有着显著的操作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具体的、显而易见的一些任务。基础英语教学可根据课文内容来确定项目,也可根据文章主旨进行引申。根据学生专业和本篇课文的特点,由此派生出跟日常生活相关或以职业为导向的项目即welcome to my hometown(欢迎来到我的家乡)。此项目对旅游专业具有可操作性,它能够将学生的专业与未来职业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积极性。 

2.项目分组与明确项目任务 

如何将全班合理的分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分组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并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3]。基础英语的项目分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英语水平,但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如将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分在同一小组,其内部成员展示自我机会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如将英语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同学分在一组,学习氛围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小组成员无所适从,结果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分组时,有必要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学习成绩、认知结构、认知能力等采用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4]。根据学生专业和生源地,作者将旅游1001班38位同学大致分为内蒙组、宁夏组、陕西组,但由于本班将近三分之二的同学为陕西生源,又将其细分为关中组、陕南组和陕北组。 

为了能较好地完成项目,教师可将总项目细化。项目任务的细化可以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小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保证学习的方向和目标[5]。教师可将“欢迎来到我家乡”的总项目

任务具体化为: 

taskⅰ.preparation of the welcoming speech. 

taskⅱ.introduction to the scenic site,local history,local culture,local flavor,handicraft,etc.(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一方面,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taskⅲ.booking a hotel. 

taskⅳ.farewell. 

3.自主探索与项目制作 

自主探索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准备过程中,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图书馆、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来做项目准备,无疑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在与小组成员间讨论中,学生展示了思维的多样性。小组成员对家乡的景点、风味和家乡的旅游路线、文化和历史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小组成员还对项目的展示方式提出建议,如照片、图片、录像、角色扮演等。由于高职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师可将自己平时积累相关材料提供给学生,也可提供相关词汇和固定句型,以强化其表达能力。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如需帮助,如打印,相机、碟机、多媒体教室等,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配合。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对未来所从事导游职业也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4.汇报成果 

汇报能增加学生成就感和再学习的动机。学生汇报过程应该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如果小组成员在汇报中由于紧张而未能按照计划进行时,教师可依据情境给予帮助或提示,而不能随意打断或终止汇报。如果汇报过程中出现了语言方面的表达错误,应该在该汇报结束后给予批评和指正。

(1)角色互换:角色互换能使小组成员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自己的任务做充分准备,且能各展所长。在执行细化项目时,汇报人可通过轮换的方式。如致欢迎词时,我们可让那些性格开朗、英语基础较好的成员来完成;介绍家乡的具体特产或者风景时,可让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的成员来完成,因为充分的准备可使成员对具体的项目能有较完美的汇报。(2)图片展示:成员通过曾经的旅游照或者整理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家乡的景区、手工艺品、风味小吃等。图片展示让全体同学在欣赏美景、了解家乡的同时,快乐地学习英语。(3)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将准备好的素材做成ppt,像专业导游一样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家乡。在ppt的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丰富了词汇量,增加了对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加深了对本篇课文的理解。(4)模拟带团:如在预定宾馆的任务中,小组将其成员分成三部分:导游、游客和酒店服务人员。导游带游客入住酒店后,却发现酒店有很多方面难以令人满意,于是导游、游客和酒店服务人员间展开对话和调解。模拟带团不仅能很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随机应变和团队协作能力。 

5.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可分多种形式,如口头和书面评价;具体任务评价和总体项目评价;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学生在自身优点被他人承认的过程中由于产生喜悦的心情而形成自信,这种自信会使学生相互激励,从而形成共感—互动的人际关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6]。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的准备和汇报给予表扬,然后指出学生在项目准备不足之处和汇报中出现的语言表达错误。其次教师的点评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时,更重要的是要认识不足之处,使得英语水平、分析能力和综合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总结 

经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项目教学法能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达到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职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使高职英语教学迈开了新的步伐,它也将更有效的推动高职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385. 

[2]郑树堂,胡全生.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3)[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3. 

[3]陆波.高职高专英语项目教学法小组活动探析[j].吉林: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9(12):121.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7:116. 

[5]刘福英.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45.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财政投入 政策倾斜

高等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密切、与企业竞争力提高联系最紧密、对就业贡献最大的一类教育。通过多年办学实践,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企业竞争力提高做出重要贡献。对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设小康社会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全国一样,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办学基础条件(如教学仪器设备均值)和高水平教师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办学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国家示范高职和骨干高职数量东部地区省均达8.67所,而中西部地区只有5.33所。我们认为当前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存在如下困难:一是中西部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最后三名都在中部,其生均经费为4300左右,仅是全国平均水平(8542.30元)的一半。二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农民的收入都大大低于东部,困难家庭子女比例大,高职学校的学生交学费和生活费均有很多困难。三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低,大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较少。因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联合办学少、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等。为使中西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是公益性事业,离不开市场,但是不能依靠市场,需要公共财政积极支撑。为此国家要尽快制定高职学生人均经费的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本科院校目前学生人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为12000元,建议高职院校学生人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为本科院校80%,即9600-10000元,同时发挥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按照东、中西部地区的财政现状制定国家和省市(及主办方)的投入比例及足额拨款保障机制。

二、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中西部地区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困难家庭或弱势群体。其学费、生活费等对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有时甚至会导致一些刚刚脱贫的家庭因孩子读书而返贫。为保证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家庭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减少学生家长的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建议国家队中西部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的比例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20%,且国家助学金金额从现在的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5000元。

三、加大对高职教师培训资助的力度。高职要办出质量,教师是关键。建议国家要在现有教师培训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高职教师培训资助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途径。

篇4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案例教学法;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135-02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主渠道。目前,一些中职生认为德育课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很难发挥德育课的作用。中职德育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作用,可以采用很多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教学方法,它以案例为基础,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为重要的是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突出的优势,使案例教学法在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精心选择案例,提高实效

在中职德育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精心选择案例是基础与前提,案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选择案例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案例要典型有趣。选择案例的关键在于典型,备课时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典型、有趣且与教学热点问题相关的案例,数量应精而不能图多,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案例蕴含的问题进行充分思考,优化教学过程。典型而富有趣味性的案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实效。

2.案例要真实生动。案例的最基本要求是真实,即案例要来源于现实生活,这样才具有可信度,使学生心悦诚服,提高德育效果。例如,教学“刑法”时,给学生讲述“助妻安乐死”的真实案例,并让学生思考如何看待李某死亡这件事?王某对李某的死是否负有责任,为什么?真实的案例会使学生觉得好奇,激发探究欲望,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

3.案例要与时俱进。一般来说,教材上的案例能为教学提供便利,大大节省时间。但教材上的经典案例大都是学生熟知的,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案例选择要与时俱进,用新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隐私权”时,选择“偷看他人QQ留言”、“偷看他人手机短信”等案例,引发学生关注隐私权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真正理解隐私权的实质。

4.案例要以生为本。所选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远离生活的案例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科学的消费观”时,以学生每月的日常消费调查报告作为案例,学会觉得案例就在自己身上,也会调动积极性;其次,案例选择要与学生心理实际相结合。又如,教学“人生价值的实现”时,以往届毕业生的成功作为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师兄、师姐如何获得成功。

二、灵活呈现案例,激发兴趣

案例呈现方式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如教师用生动的描述,从而呈现生动的案情,或者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印发文字材料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1.课前印发案例材料。对于阅读量较大的案例,课堂呈现会占用大量时间,可采用课前印发案例材料的方式。例如,教学“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时,有很多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案例,大家比较熟悉的有比尔・盖茨、马云、俞敏洪等,或是江苏省南通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的优秀毕业生,这些案例都能激发学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阅读量大,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案例,最好在课堂上发给学生,便于集中讨论。

2.多媒体演示案例。多媒体是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集文字、动画、色彩、声音于一体,具有容量大、生动形象、交互式强、表现力丰富等特点,德育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呈现案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知行统一”时,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孔祥瑞的案例,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示他的工作照片、日记、奖章、事迹宣传片等,增强案例的直观感受,使之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对这位工人楷模产生兴趣。

3.角色扮演再现案例。呈现案例环节可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再现案例情境,并在剧情中穿插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学“劳动者维权”时,让学生扮演企业老板、员工、工会主席、法官等,模拟争议出现后的维权过程。精心准备,精彩再现,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既能加深学生对案情的充分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三、组织讨论案例,指导探究

组织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可以分组讨论,分组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讨论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案例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自己的观点,但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案例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脱离主题,或者盲目跟从,这些都是无效的讨论现象。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讨论,促进讨论的有效性。

2.引导学生争辩。学生独立思考案例后,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争辩,对一些复杂的、深层次的、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争辩。只有在争辩的过程中,案例隐含的深层次问题才会暴露出来,学生才能真正挖掘案例的本质,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教学“正当防卫”时,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正确判断哪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教师可结合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同时教学生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正确方法。笔者给出的案例是:某中职生王某下班回家,在一条偏僻的小道上遭到抢劫,王某只得交出身上所有的财务。当抢劫者低头数钱时,王某迅速从地上拿起一块砖头朝抢劫者身上砸去,拿回自己的财务并到公安局报案,后来得知抢劫者经抢救无效死亡。让学生对“适度”、“防卫的结果不适度”等问题进行争辩,学生越辩越明,增强了法制观念,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认真点评案例,科学总结

点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对案例教学实施的概括与提升。这个环节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不仅能及时改正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还能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得到系统的认识。

1.认真点评案例讨论中的观点。案例教学与讲授式教学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点评时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观点上面,对观点的质量、深度等进行点评,尤其要高度评价创新思维。同时,对讨论中出现的思想偏颇要给予纠正,做到以理服人,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正确方法。

2.认真点评学生讨论时的表现。点评案例时要关注学生讨论中的表现,如独立思考、团结合作等,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参与积极性高、探究能力强的学生,用关爱的语言鼓励不善于表现的学生,用热情的语言使后进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增强后进生的信心与勇气,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3.总结案例蕴含的知识点。点评时要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解决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例如,教学“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时,可用学校实训基地的真实录像教学,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认识实训基地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利用案例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中职德育课的根本目的。

总之,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案例教学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96-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同理论、乐于实践,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北海职业学院在近年的教学改革中探索并实践了多种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结合北海职业学院在案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分析和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展示一个典型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主动探索,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灵活运用,对提高该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教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会理性思考,在共鸣中认同和接受理论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授课对象是高职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刚刚步人大学的校门,没有充分认识大信息量的授课方式和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学内容只是概念、原理的讲授,学生会感到学习内容的枯燥,对学习失去兴趣。案例教学法则从学生的思维习惯出发,用案例展示社会活动中的实际背景、具体场景、细节,并结合教学要求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从感知具体事物人手,再引发理性思考,从而把上课当成研究,把问题当做学问,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认同。例如在学习“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这一内容时,播放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中的一个视频《就为一分钱》,随后让学生讨论案例中的当事人在维护权益上的做法有什么可取之处,应注意什么问题,从而让学生理解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心灵中,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平等参与中提高素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而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的“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学案例,自主综合运用有关理论、观点,通过分析、归纳、判断、推理,透过现象发现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在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基础上,自由地发表自己或小组的见解,教师重在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使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要你怎么做”的被动思维模式转变为“我应怎么做”的主动思维模式。因此,案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它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例如,在学习“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这个内容时,教师以2010年“事件”等相关事件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表达爱国之情?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讨论,并把小组意见综合起来,由小组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懂得理国就是用理性的态度来维护国家的利益,表达爱国情感的方法应从根本上有利于国家的利益和大局。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对话,学生不仅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还能感受到师生间的相互合作、尊重与信任,这对学生养成尊重、善待、理解、宽容的素养起到重要作用。

(三)教师能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案例教学法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课堂的控制,还是课后的讲评与作业等各个环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选择案例主要依赖教师平日的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案例敏感性”,要经常性地多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从生活中精选案例。在课堂上,教师应适时、有效地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控制,既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又应适时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教师在讲评总结时应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对有争议的观点应进行认真的分析,让学生心服口服;对学生分析中一些模糊和错误的认识,不能充耳不闻,应加以纠正,从中引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促使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理论的学习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思维水平;学会总结人生经验,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在案例教学实践中不断锻炼驾驭课堂、随机应变等能力及其他多方面的教学艺术和技巧。

二、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具体操作

(一)课前精选案例

案例教学以“案例”为素材,“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因此,课前选择恰当的案例是组织好案例教学的前提。笔者认为,在选取案例时,首先应体现针对性,即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思想素质、文化水平等实际,选取典型的、有针对性的案例。如在学习“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这一内容时,针对部分高职学生在成才上的自卑心理,教师把北海职业学院近年几位优秀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取得的不俗成绩进行介绍,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更让学生信服,这样既能提高高职学生成才的信心,也能在感同身受中提高思想教育的实践性。其次,案例应注意时效性,就是应结合社会热点,及时更新,否则过于陈旧的案例不仅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还会打击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给2010级学生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把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电影《山楂树之恋》引发的关于爱情的讨论,以及药家鑫事件等社会热点新闻引入课堂,这些能反映社会现实的最新案例,涉及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能引起学生的深刻反思。而教师要从当前国内外发生的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挖掘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案例,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资源共享,才能获取到具有新鲜感、真实感的案例。最后,案例应坚持思想性,就是要通过案例教学,实现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目的,应注意选取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鲜明事例,基本立场应正确。不能为了迎合部分学生的需要,把一些只有娱乐性而毫无思想性的甚至是低级趣味的案例拿到课堂上。应以正面事例为主,

选取反面事例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分析警示作用,以免产生不应有的消极影响。

(二)课堂组织实施

一个好的案例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实施,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种办法进行:第一种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师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要求和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学生个人思考或分小组讨论,发言交流,再由教师总结评析;或由学生再现案例情境,如在课堂上设置“模拟法庭”等。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发言(可设立一些奖励办法,如计入平时表现考核),使学生有话想说;讨论中有偏离讨论主题的现象不能冷嘲热讽,要巧妙地把话题引回“正常轨道”,学生言辞激烈,甚至针锋相对时教师应果断介入,以确保案例教学的有序;教师总结评析时,应指出学生讨论发言中的亮点,多加鼓励,增强学生信心,存在的不足应适当加以指正,使学生从老师的讲评中得到点拨和有益的启示,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二种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在课堂上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讲述案例,说明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如学习“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这一内容时,笔者首先播放了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展示一组祖国风光、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和奥运标志以及外国来客参加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图片,使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从而理解爱国主义就是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以下两点问题是应该注意的:

篇6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围绕的核心就是如何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学生提高对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简介

《同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以出口业务为主线,以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课程。本门课程在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均有开设,并且本课程也以其特有的外贸特色和较强的实践性深受同学的欢迎。同时,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各种外贸技能同时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与实务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通行的国际贸易公约和惯例;了解各种不同的国际贸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国际货物运输保险险别的选择及保险费的计算;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构成和计算;货款支付T具的选择和使用;商检、违约与索赔、不可抗力、仲裁等争端及争端处理流程;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并且通过开设的实训课程,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2授课对象情况

高职学生是介于普高和中职生之间,学习成绩和基本素质的参差不齐,给教学1二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成绩好的同学尚能认真学习,遵守纪律,而成绩、纪律均欠佳的同学则无心向学,学习无日的,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学习的过程中惰性较强,同时,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经贸类的课程,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是一个关系到本门课程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问题。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高职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

3案例教学法历史沿革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在哈佛商学院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已经被世界很多国家所效仿和采用,并且也使此种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延伸。我国很多高校以及一些教育机构也在广泛采用此种教学方法,通过此种方法的使用使学生真正的实现r“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4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4.1贴近教学实际,与课程联系紧密

由于案例教学是与课堂理论教学同步采用,因此,学生在刚刚学习完理论教学就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把所学理论用于实践之中,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又可以归纳总结举一反互。

4.2学生课堂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通过案例教学辅以适当的鼓励,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此种教学方法的采用大大改变了以往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题,深受学生的欢迎。

4.3案例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

由于我们所选取的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国际贸易案例,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了解真实的国际贸易情形,并且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来总结前车之鉴为将来从事外贸行业提供必要的知识铺垫。

4.4通过案例讲解,注重能力本位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外贸行业的基本实务技能和操作,对日后从事外贸行业的相关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把课堂的中心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使专业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又对将来的就业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储备,一举双得。

5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法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但是在我国各类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经济学类的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使用。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运用一种教学方法如果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5.1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式教学,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改变课堂灌输型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课题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为学生。

5.2通过案例分析法,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采用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将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会相对深刻,理解起来更形象。

5.3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6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运用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6.1提前进行教学布置和安排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提前做好教学安排和布置,主要考虑的是进行教学中的案例的选择,选择案例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选择的案例最好要是最新或最近发生的,目前,在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教学中选择的案例有很多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案例,由于时间比较久远,当时所采用的国际贸易法规、惯例现在多数已经不再适用了,这样的案例对学生实践所学知识帮助不大,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第二,选择的案例要注意难度,课堂教学受到学时和学生能力的限制,尽量选择贴近学生基础的中等难度的案例来让学生进行分析,案例选择太简单也不能达到预先的课堂教学效果。案例选择结束以后,将案例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提前拷贝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提前熟悉寨隋,甚至提前进行案例讨论。

6.2提出问题

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对案例讨论之前,提出几个有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这种项目导人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兴趣。

6.3学生讨论

这一步骤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也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所在。这一步骤是案例教学的重头戏,具体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可以选择一人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典型性发言,然后全体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中可以发表新观点,也可以反驳其他同学的观点。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讨论时教师不能单纯的只是“坐山观虎斗”,要不时给予灵活、恰当的引导。在讨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普遍有发言的机会,但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进行。当学生思维有偏差时,教师要引导把握方向,讨论时特别要注意负现象的发生。同样,当学生思维出现停滞时,教师要引导继续深入,当学生观点出现新意时,教师要进一步去发现、总结。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坚持鼓励性原则,除明显的观点错误要及时纠正之外,凡参与讨论的学生各种方式的奖励,凡不同观点,即使是与教师观点不同,也允许充分表达。

6.4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