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工业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工业的现状

篇1

关键词:供电企业 电力营销管理 现状

中图分类号:U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和一般的商品是有着自身的特点,是不能够在市场中流通,来让我们的消费者进行自己选购。电力销售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存在的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形成了销售商品以及购买商品的流通渠道。还有的就是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它也是要遵循商品的一般价值规律,还有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目前我国电力工业的改革在不断的深化,已经是进入了一个改革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还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不断的加快,尤其是我国进入了世贸组织之后,这就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带来深刻的影响。我国的电力企业应该建立起一个统一、开放、透明的市场这已经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建立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体系,进而来实现社会的效益还有企业效益双赢。

1.电力企业营销的现状

1.1电力企业缺乏市场竞争的意识,在市场营销的观念是比较肤浅

电力企业在我国是长期的处在一个垄断的地位,这就会使很多的供电企业单位严重的缺乏竞争的意识,一些企业还是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电力营销企业的核心业务,而只是将收取电费来做为行业的定位,进而就会影响到了整个电力企业的经营效果。在现在形势下,电力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一定要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要以生产管理为主要的工作重心转变到营销上来,将市场发展需求定为电力营销发展的导向,狠狠的抓住经济效益。

1.2电力营销手段不是很多

很多企业都存在着一个这样的错误认识,都是认为企业有电就是会有人来买的,认识电力营销在当前的形式下是没有认识在电力营销的必要性。进而就会造成了在营销手段上比较的单一的,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使用电企业的基本工作不扎实,对一些客户的基本信息的掌握还是不够好,没有从分的分析用电的潜力,对电力市场开发的深度以及广度完全也是没有很好的把握住。

1.3 在服务是我意识上是要提高

电力行业是有着它自己的特殊性以及垄断性,这就会让更多的员工以及管理者对服务上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的认识不够。缺乏用开放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理念,对用优质服务开发市场的观念还没形成;管理上完全凭经验,既缺乏理论上的支持,又缺乏市场经验,整体队伍的素质较差,致使服务水平和质量显然也无法跟上市场的需要。

1.4供电服务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缴费难。最近几年来,由于“一户一表”改造及新装用户增加,用电客户数量增长过快,供电营业网点不足,满足不了客户缴费的需要,排队缴费的现象在部分营业厅还继续存在。不少客户对一些新的缴费方式还不能很快接受,仍习惯于到营业窗口缴纳现金。缴费难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主要是所设计的缴费方式还没有真正从便民角度考虑,方式尽管多,但方便的少。二是故障抢修问题。用电高峰时期,故障点多,故障大,特别是遇有雷电大风天气时,在短时间内出现抢修速度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3.电力营销策略

3.1加强电网设施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电网是电力营销的硬件基础,也是电力企业向社会提供优质电能的基本保障。加强电网建设、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做到连续、稳定、安全供电,也是电力企业优质服务,提高营销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3.2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积极推进电能利用率的提高。利用技术和经济手段,平衡高峰电力及低估电力需求,充分利用电能季节性特点,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根据电力需求的多样性,鼓励用户科学用电,积极研究多样性的电价机制,综合利用负荷率、节假日、蓄热、低估用电等方式的多种电价选择引导用户,不断提高电网均衡用电水平和电能的终端能源占有率。大力推广节能用电技术,提高社会电能终端用能效率,把需求侧管理的成效纳入综合资源规划,延缓或减少发电装机投资,提高资本资源的收益和利用率。

3.3加大用电知识宣传,倡导用电新观念。开展居民生活用电知识宣传,用传播科学知识的方法引导和促进电力消费。开展电能示范小区的建设,邀请客户代表参观示范家庭的用电情况,帮助客户了解和树立现代、时尚的生活观念,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刺激居民用电消费,如采取消费积分方式,对达到一定积分的客户赠送礼品,维护客户的忠诚度。是积极开展市场分析,应对可替代能源的竞争。加大对可替代能源的研究和分析,抓住天然气管道还未大范围铺设的时机,积极抢占家庭炊事能源市场。大力宣传电热水器、蓄热电锅炉的优势,应对太阳能热水器、燃油燃气燃煤锅炉的推广。

3.4运用法律手段,利用法律的武器对恶意的欠费用户进行催收,确保电费回收。建立电费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电费按时回收。针对季节性排灌用电、临时性用电户,采取预收电费的办法防止用户欠费。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电费回收工作的困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确保电费回收工作顺利进行。

结语: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市场化步伐将会不断加速,对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针对问题定措施,围绕困难想办法,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为客户提供优质电能和优质服务,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李兆凯.浅谈电力营销创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5.

[2] 牛清林.试论我国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 2010.09.

[3] 马喆非.浅谈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0.04.

篇2

(国网浙江安吉县供电公司,浙江湖州313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工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构建和谐企业、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主要途径。本文简述了当前电力企业政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新时期强化电力企业政工管理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电力企业;政工管理;思想;问题;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075

1引言

在新形势下,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电力企业的工作机制、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工管理是电力企业运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主要是指将组织、人事、思想政治等相结合的一种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提升企业凝聚力,激发企业发展潜力,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最终推进企业和谐发展。电力企业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行业,目前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形势给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当前电力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我们有必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以不断提升政工管理水平。

2电力企业政工管理概述

政工指政治思想工作,电力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是要通过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来不断地提高企业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他们对于工作的责任感。在这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的不断的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塑造员工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从而深层次地挖掘员工所存在的潜能,最终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需要党政工作不断地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电力企业员工需要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探求各式各样新方式、新途径,来完善党政工作建设。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党政工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我们需要认真落实好党政工作,从而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杜绝员工的懒散性、服务不周到、积极性缺乏以及安全意识困乏这些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说明了党政工作在电力企业中的必要性。只有在开展好党政工作,才可以加强员工自身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激发员工不断地创新、挑战自我,不断地想出更好更优的服务方法,不断地强大电力事业。

3当前电力企业政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政工管理理念陈旧

政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现代管理理念相契合,但是观瞻电力企业政工管理现状,尚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过于讲究,过于重视下级对上级、员工对企业的无条件服从,而缺乏对员工生活、工作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关怀,这种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必然会造成员工消极怠工。另外,政工工作人员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偏颇,一部分人员会片面地认为员工作为下级,理所当然要服从上级的决定,但是却没有反省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还有个别的领导对政工管理工作不重视,过于将眼光放在如何获取更高经济效益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政工工作方法落后

当前,在电力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假”、“空”、“大”等问题,这就导致员工无法真正发挥自身价值,比如政工管理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政工教育工作时,常常会不分场合,不看对象,爱表现自己,忽视了员工真正的心理需要,时不时就将一些大词比如“祖国”、“人民”拿出来,采用开大会、作报告的形式进行政工教育,使员工产生一种“假”的感觉,这样不仅不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还会引起一些员工“唱反调”,最终结果就是政工管理工作成效大打折扣。在政工管理方法方面比较呆板,新的社会形势下,企业员工有着更新的思想、理念和追求,但是有些政工管理人员却一味强调权威性,喜好打官腔,没有将政工管理与员工心理需求、生活和工作困难、自我发展需要等联系起来,这就在无形之中拉大了与职工群众之间的距离,导致员工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奋斗精神,政工管理工作时效性大大降低。

3.3政工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电力企业的综合系统体系的好坏与电力企业的政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政工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科学理念、综合素质以及管理经验都应该是出类拔萃的,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政工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而如今电力企业的大多数政工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的思维模式老套,缺乏创新意识,很难很好地吸收电力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从而也就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灵活运转。

4新时期强化电力企业政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4.1强化政工管理理念

进入到新时期,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员工以及百姓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都开始产生巨大的转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来提高员工对于电力企业的认同度,使他们能够衷心为电力企业服务,增进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同事之间的友谊。所以要想打造出一支高凝聚力、高工作效率的队伍,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电力企业的领导也要强调政工管理观念,重视政工工作。详细地来说就是要根据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大力宣传政工工作,其次还需要不定期地对政工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便于更好地为电力企业服务以及更好地开展政工工作。

4.2转变政工管理模式及改变政工工作方法

改变政工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政工工作的效果,有很多的电力企业政工管理严重脱离实际背景,从而使得政治思想工作变得空洞、虚假,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这样的管理模式,不断地创新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往往能呈现不同的效果。以往有许多的政工工作都仅仅只是单纯的说教,很难使得员工去理解,也很难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改变政工的工作方法,具体来说在实际的操作中要始终如一的坚持以人为本,要时刻关注员工的思想变化,对于员工出现的问题要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可以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让员工参与进来,这样就能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以及陶冶他们的情操。我们要加强政工管理工作制度的建设,来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以及综合素质,比如说,将各个部门都联系起来,大力度地加强政工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我们还可以在政工工作开展的时候将这个过程贯穿到整个活动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4.3加强政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开展电力企业政工工作需要双重保证政工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力度和投入建设政工管理队伍,使政工管理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到提升。为加强电力企业政工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定期建立审核保证机制,对相关政工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考核,在考核合格后方可被聘请上岗成为正式的政工管理人员,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也要继续进行相关技能与业务的培训,以保证使政工管理人员来源不断,并且使整个政工管理队伍的素质在质量上得到持久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政工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5结论

电力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未来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我们应当正视现状,正确认识政工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针对现有问题,改进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等,切实提升政工工作的超前性和有效性,实现政工与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使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电力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供电企业政工创新管理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2(12).

[2]李峰.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3(14).

[3]王静.论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J].民营科技,2012(12).

[4]王松涛.电力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党建思政工作的加强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

篇3

关键词:商业地产;施工管理;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整体施工项目来说,商业地产的工期对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控制施工进度。而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特别是商业地产因其所处地段的特殊性,如商业地产大多处于繁华地段,普遍存在着交通不便、客流量大、施工场地狭小等问题。鉴于此,在项目进入施工前应当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提前做好各职能部门、邻里关系的协调。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形成动态的全过程管理,从而为商业地产的顺利施工奠定基础。

一、施工进度的制约因素

商业地产的建设周期较长,因此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相对多一些,增加了施工单位配合的难度,而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的因素也相应增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力资源因素

商业地产施工进度的控制首先要求有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和优秀的管理团队。同时,对于人、财、物的合理分配则是施工进度的重要保证。全面树立进度控制的理念,充分调动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使施工人员具有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业主、施工方、监理方,三者之间的沟通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应当协调好各职能部门以及周边单位的关系。大部分施工人员属于从农村进城的务工人员,所以工程很有可能面临节假日施工人员因回家探亲而停工的问题,而且建筑行业本身就具有人员流动性大的特征,所以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对于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非常关键。

2 施工现场环境

大多数商业地产位于繁华地区,周边建筑密集,而且市政设施众多,再加上超大的人流量和车流量,非常不利于材料的进出场。在基础施工中,降水即土方的开挖都必须对周边的建筑物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相关的施工材料要尽早进入施工现场,商品混凝土运输应当与交通的高峰期错开时间,总之为了防止施工间断,必须采取妥善的措施确保材料准时进场。

3 资金物料因素

商业地产具有结构复杂、配套设施多、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因此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才能保证施工的进度。特别是装饰与设备,需要定制和支付一定数量的定金。商业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在此期间物价很有可能产生较大波动,因此需要准备风险备用金。保证物料供应的充足性、及时性,能够有效避免工程的窝工、停工,其中对于材料来说,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混凝土,一般要选择三家或以上的供应商,制定预案,并由专人负责。装饰工程中如石材、不锈钢等特制、特定材料需要提前订制。对于需要从国外购买的材料,应当打出充足的时间量。

二、商业地产的施工管理特点研究

1强调责任工程师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商业地产在正式开工前,主力商业企业预约进程就已经被引入,所以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实际的施工项目节点已经基本确定。因此,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时,就应当全面树立严格控制施工节点的理念,以明确委托设计时间、设计完成时间以及施工单位进入施工场地的时间等重要节点并在每个环节都安排具体的工程师负责跟踪和确认。如果有任一环节与计划时间点出现偏差,负责工程师应进行协调和修正。

2装修过程中协调对工期影响的控制

商业地产施工进度控制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容易受企业开业时间的影响,而装修商业开发项目大多属于订单式,其中含有数种商业业态,其中重要的租赁方或购买方对于开业的要求都有具体的约定。在完成商务谈判以及协议的签订后,就已经基本确定了开业时间,而对于这种情况,一般的施工单位会根据这个时间节点倒排工期。而这个工期是绝对不能突破的,一旦违约就会给开发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商场能够如期开业,经常出现分段交工、分段验收的情况。

对此,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在交付给主力租户的装修日期上应作出明确的要求,同时也要严格要求总承包单位下属的装修公司的进场时间,将双方交接的时间做清晰的界定,另外,为了明确各单位的权责,应当在施工合同中确定延期交接的责任与罚金。而施工期间,有多家装修单位会同时在某施工段上进行交叉施工,为了不造成施工混乱,应加强施工现场的控制与管理,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装修后的清理等。

三、加强施工进度控制的对策

1 用质量解决变更跟进问题

施工中常见的变更问题,就是设计变更,但如果变更过于频繁,则影响施工方的施工速度,从而影响工程的进度。

第一,确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将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在全体施工人员当中树立强烈的质量观;明确质量终身责任制,通过质量负责制的定制,确立奖惩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第二,策划先行,并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如施工技术的指导,从而确保每一道施工工序都有据可依,并做技术交底,明确质量目标,明确施工要求。

2 加强材料、施工方法与施工环境的控制

第一,重视材料的控制,要从材料的采购入手,并加强仓储管理。根据采购计划,在经过充分的物资分供方的评价后,选择合格的分供方,批准后,方可采购。对于由骨科提供的物资,物资的需用应当编制使用计划。库房物资要根据规定,将材料分类摆放,在保证使用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整齐美观,并设专区用于存放由顾客提供的物资。仓库管理员对经检验和试验合格进入仓库的物资,按名称、规格、数量等作标签标识,另外还要合理堆放露天存放的物资。

第二,重视施工方法的控制。应当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并因地制宜的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从而形成对施工的合理指导。

第三,重视施工环境的控制。确保作业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从而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特别是焊接作业,要安排专人对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进行监测。如遇恶劣天气,如雨天或大风天,应立即停止作业,在采取了符合要求的措施后在继续焊接作业。

参考文献

[1] 王军,李伟,城市综合体施工管理难在哪[J],施工企业管理,2012,11

篇4

        在咨询市场,据罗兰·贝格的报告,过去三年,

        3.5 创造高价值的咨询成果,提高收费标准,稳定行业人员队伍。要创造高价值的咨询成果,就是要提高其咨询从业人员的的自身综合素质,既要学,也要思,要学和思结合,不断的对新的知识、新的业务、新的理论学习、吸收、消化、运用、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4 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的 发展 趋势

        4.1 咨询公司全面参与客户的实施,而不仅仅是为客户提供一个报告已成为该行业的趋势。事实证明,这种服务是行之有效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都采用这种方式来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4.2 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水电更加注重移民和生态问题,移民问题一直是影响水电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 经济 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民搬迁的矛盾日益突出。今后,单纯为得到发电效益而需大量移民的水电站建设将会越来越困难。同时水电建设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问题,水电站对上下游的影响、对动植物的影响、对国土资源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4.3 充分发挥水电调峰优势。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给水利水电行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今后,我们要特别注意发展那些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大型、特大型水电站,尤其是流域开发的龙头水电站。只有充分发挥水电的调峰优势,才能进一步推进水电的发展。

        4.4 平抑电价是水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发展的重要前提,平抑电价,减轻偿还银行贷款压力,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4.5 开工建设一批大型水电项目是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拉动经济的发展,近两年来,国家投资开工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水电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们要好好把握机遇,加速完成项目开工前的一切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新开工一批水电建设项目。同时要更好地利用土建工程一律不搞国际招标采购,机组设备尽可能采用国产设备的政策,加快国产技术建设,加快机电产品国产化进程。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投入资金,增加国际竞争力。

篇5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创业人才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he Status, Trends and Ke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Training

DU Jianbin[1], YIN Wei[2]

([1]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2] Office of Students' Affairs,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Abstract Our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model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has not yet formed a complete training system. This article from fostering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goal setting, curriculum re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upport system of external assessment point of view, the issu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institutions to discus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序言部分开明宗义的指出现行教育体系“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现实问题。与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创业人才的环境不相适应的是,越来越多的工程专业毕业生,都很难找到与自己的专业相匹配的工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创业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相关高校的培养定位不仅脱离了社会对创业人才需求的实际,而且对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条件、优势和劣势缺乏清楚的认识,创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层次规格、培养方式、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缺乏清楚和明确的定位。

1 创业人才培养和创业教育的现状

1.1 创业人才培养和创业教育在定位方面的偏差

在现有的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和创业教育不能有效整合,大部分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实际上仅仅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项政治性任务;二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在设定创业教育的目标时,存在“高大上”的弊端,将创业教育目标简单地设定为培养“学生老板”、“学生公司”“学生企业家”。

1.2 创业意识(精神)启蒙的缺失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一个大学生是否会创业、创业的方式等都要受其创业意识的影响。所谓“创业意识”,即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的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和创业世界观等心理因素。现有创业意识的相关研究开始转移到普通群体的创业意向和行为倾向,但是仍然集中在描述现象和行为,对于个体的创业倾向即潜在创业者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状态。

1.3 创业教育目标界定的不清晰

当前,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总体上都存在“学生开办公司企业就等于学生创业”的误区,存在“鼓励学生开办公司企业就等于开张创业教育”的误区,盲目激发学生“创业”的真正动机,而忽视与现阶段学生创业能力相匹配的创业教育目标。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于创业教育的定义,创业教育的广义定义即为培育具有开创性和创造性的人。欧美以及新型工业国的创业教育经验表明,创业教育本质上不是一种速成的教育模式或理念,也不是一种培养速生创业者的模式和理念,在短期内将毕业生转化为企业家的理念是错误的。

1.4 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评估的缺失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可以划分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教育和培训环境、融资环境、社会文化环境5个维度。然而,现有支撑体系不同环节对于创业教育实施的影响程度仍然处于空白状态,采取何种政策以及何种政策力度、不同环境中的政策影响力,以及外部支撑体系影响之下的创业教育如何评估,都是目前创业教育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2 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趋势

一是研究内容将更加多元化,并且更加侧重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历层次的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问题。目前有关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创业精神以及创业意识的培育、创业教育基本内容的内容界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则,已经不能适应现有教学改革和学生创业实践的实际需求。因此,今后一个时期的创业教育研究的视角将逐渐转移至创业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创业教育对象的分层分类特征的识别、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影响力和有效性评估等多个内容,将更加注重微观基础上的研究,更强调创业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和效果。

二是研究方法将更加多元化,并且更加侧重案例研究、实证研究等科学化水平更高的分析工具。现有的创业教育研究更多地采用传统的思辨式的定性分析,仍然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对于创业教育的对象识别、层次识别、影响因素、效果评估等需要精确化、数量化的研究无疑具有制约作用。因此,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实证研究将是有关研究的最主要趋势,将进一步提高相关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增加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3 理工科院校创业创新人才的重点

3.1 加强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

从本质来看,创业与创新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创新对于创业是必要条件,只有创新性的产品、服务和组织体系才能保证创业的正确方向;创业是创新的一种体现,创业将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和创新技术的成果。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讲,创业首先是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大学生创业的首要能力就是创新能力。因此,创业教育的起点即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育。

3.2 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创业环境评估

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从纵向来看具有很大的优势,在知识的广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数理、计算机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逻辑能力和动手能力,而在经管、人文等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存在一定的瓶颈。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充分发挥和巩固学生在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方面的长处,同时开设经济、管理、法律乃至文学艺术方面的课程,特别是有关生产经营的经济法律、企业管理、投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为学生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创造条件。与此同时,为了防止高校学生的盲目创业,应该对大学生所处的创业环境进行评价,将学生创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充分的研判,对大学生所处的经济环境、能够利用的社会资源、制度政策进行评估,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项目基金: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模式研究”(编号:NJUS TGJ201304),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力研究”(编号:NJUSTCY 201307)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建议

在新形势的影响下,我国水利水电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逐步完善。鉴于水利水电企业是我国的基础性建设,加上水利水电工程的操作流程非常复杂,所以在管理方面会存在诸多问题。在管理中,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只有先管理干部才能带动其他员工,最终达到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责任目标。提升国家的社会效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1.水利水电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现状分析

1.1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完善

在笔者的调查中,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企业中,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干部人事档案没有充分的认知,并没有把它列为工作重点。管理人员针对这个问题的意识较为落后、管理理念较为陈旧、管理水平很落后。这些原因也正是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缺失要点。在我国的水利水电企业中,企业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工作、传递工作以及归纳整理存档工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时现象。比如:在某企业中,干部入党申请书、党证资料、年度考核表和个人学历证书资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长此以往,当干部出现转岗、掉岗、离职等人动情况时,档案的交接工作就成为了难点。

1.2企业不重视人事档案部门

现阶段,我国的水利水电企业工作的重点是在生产建设方面,一直以经济发展为重心,忽略了企业人事档案的工作。再加上水利水电企业中,管理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基本上都是默默无闻,特别是与工程建设部门相比,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效果就显得不那么明显了。这也正是企业领导层不重视档案管理部门的重点原因,某个水利水电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本单位的领导团队认为档案管理部门就是“吃白饭”的部门,没有实际作用。在这种认知误区的影响下,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受到诸多限制,久而久之就积累了许多问题。比如: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是大多是兼职,没有相关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还有,因为企业的不重视,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很少,相应的管理设备设施较差。有些企业则更为严重,根本就没有设立相应的专职人员来管理人事档案。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就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心态,降低了工作积极性。

1.3没有规范企业人事档案

这个问题比较普遍,而且影响较为严重。在立卷建档方面就存在很多以往留下的档案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之前,我国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扶持就较少。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管理水平,并且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后,企业鲜有对人员进行培训。入职前的专业素质缺失,入职后企业又没有及时进行补充,这就导致我国水利水电企业中,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再加上多数都属于兼职人员,在工作要求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并没有对管理人员有严格的要求。

这个问题在立卷建档时表现得较为明显,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作业时比较粗心马虎,领导在审核时也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基本上就是出于“走过场”的状态。在整理人事档案时,也是因为上述原因,工作人员很可能将不属于人事干部的档案归在人事档案中。有些企业干部的档案没有及时进行归档整理,有些企业干部的档案虽然进行了归档整理,但是资料填写程度较低,很多项目填写不完善。虽然这个问题在近几年中有些许改善,但是普遍意义上,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还是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1.4归档整理的形式较为单一

我国现阶段,无论是国企、合资、外资还是民营,无论是大型、中型还是小型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都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这种归档方式虽然适用范围广,但是不易保存,一旦出现了纸档遗失的状况,那么在人事档案方面就会出现重大问题。在水利水电企业工作中,许多工作都会强调原始依据。也就是说纸质档案出入档案袋的次数会很频繁,这种就容易出现档案破损、档案信息流失的现象。特别是干部的选定、评职称方面,多数都会要求带上原始凭证。对于那些复杂的评定而言,有时会持续好几年,也就是说纸质档案在几年之间会反复使用。对于那些已经装订好的档案来说,需要拆定;对于那些没有装订好的档案来说,就会延迟装订时间。无论是哪一点,都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2.1加强领导对档案管理的认识

在新时期的影响下,社会和企业需求对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想要做好并不容易。在企业中领导的决策基本上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所以首先需要将企业领导的思想转变过来,让领导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水利水电企业来说,在企业效益上,水利水电工程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但是也需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特别是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有专职管理人事档案部门的领导,让领导带领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因为档案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变多,所以整理档案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对于这种工作要有相应的工作计划,监察要点以及如何落实额措施。对于工作人员的选取也要提高要求,尽可能选择有一定管理基础、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对于已经选定的档案管理人员,企业应当定时定量的进行人员培训,充实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知识,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感。将需要进行整理归类的档案,领导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仔细审查,慢慢地提高本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

2.2统一档案管理标准

一个企业对档案管理需要有统一的规范要求,通过统一的规范管理促使不同类别的档案有统一的形式。这样既方便档案的装订工作,也方便档案的监察工作,还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2.3利用新型技术实现档案管理

首先,需要改变单一的档案整理形式。在新时期的影响下,企业档案管理同样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查阅机制,对人事档案进行扫描入机。构建企业员工的电子数据档案,促使水利水电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走向数据化和信息化,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

其次,为了避免档案原价被破坏,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事前与其他部门协调商议,尽量使用复印件,以此来保证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

篇7

关键词:电力行业 节能减排 财税政策

如今,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明显增强,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背后,我们所看到的是能源消耗的同时,对环境及资源的损害,节能环保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政策上,国家对相关的企业制定了严格的节能环保的规范。电力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产业,其节能减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节能增效;其二为降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事实上,节能减排政策能够优化我国电力工业的产业结构,并且能够存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对于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对电力工业的影响

(一)节能减排政策能够优化电力工业的产业结构

1、提升了电力产业的集中化程度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出,国家的相关部门已经对一些小型的电力生产企业了停改通知,即淘汰中小型火电机组,投入大容量火电机组用于电力的生产,进而实现了产业集中化的发展。

2、促进了创新性发电技术的发展

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出,促进了水电、核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并将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火力发电模式。随着多元化发电技术发展的推进,改善了我国的能源结构,保护了生态环境,并培养了电力行业研究人员的创新意识。

(二)节能减排政策提高了电力工业的科技含量

通过节能减排的政策引导,加速淘汰了电力行业中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技术及设备,提升了电力生产的技术更新及设备更新,进而提升了电力生产企业中的科技含量。此外也增加了电力工业的投资力度以用于技术的革新,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国家电网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20亿元,其中电网投资2925亿元,比2010年完成的2644亿元电网投资增加281亿元。这些投入的增加既是为了满足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也是节能减排政策落实的价值作用。

二、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建议

企业中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政府的政策引导为基础,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从实质上加强财税政策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一)制定财政补偿机制,实行差别收费政策

政府的财政扶持是促进节能环保事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一般来说,由于部分企业的投资能力较弱,且没有合适的融资途径,因此一些节能环保政策很难得到落实,致使一些创新型的节能技术、工艺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政府在政策方面就应该积极引导,同时在资金方面应该大力扶持节能环保项目的展开,如在电力工业落实环保政策的初级阶段,大量的资金需要投入在技术改革以及生产工艺更新等方面,企业自然会受到一定的亏损,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政府应对电力工业的产品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为了加快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进程,各地政府应该为节能减排的电力企业给予专项专项贴息贷款方式给予资金上支持。另外,对于部分没有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的发电企业,应该按照废弃物排放量对其收取一定的环境治理费用,制定差别收费制度。

(二)完善税收激励机制,发挥税收杠杆作用

1、促进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投资的税收政策

对落实节能减排项目的电力企业实行差别税收的方式,即对于拥有节能减排项目的电力企业给予所得税优惠,进而鼓励企业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对于企业购置节能减排设备的投入,可以按投资金额数目的大小在税收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如一定比例投资额的可抵免企业所得税,但是抵免的金额应该低于企业同年设备购置的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电力企业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所购买的先进的生产设备,国家税务部门在核实后可以给予税收优惠,进而鼓励电力企业面向节能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2、促进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税收政策

除了对于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的电力企业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于研发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企业及个人也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1)对于为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服务的个人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对单位和个人为生产电力提供节能减排产品服务的技术收入,可以不予征收或减征个人所得税;对于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人员的工薪收入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进而鼓励研发人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方面。

(2)对于电力工业节能减排项目的经营收入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于从事节能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的企业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及财政支持。

3、促进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

(1)对于一些高耗能的电力企业,税务机关应该对于征收环保税用于环保项目的开展。同时为了显示出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应该根据电力企业的污染程度,来确定财政税收的额度。

(2)完善资源税的管理制度。为了能够优化电力企业的资源结构,加强资源税的管理,可以采取提升资源税的税率,迫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都市电力企业利用新能源进行发电,结合其有利的自然环境,鼓励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环保型电厂的建设。

三、结语

电力行业是用电大户,其节能降耗对于其自身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制定一系列的财税政策,使其能够在节能降耗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小冲,毕丽.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7)

[2]王应科.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选择[J].税务研究,2010(2)

[3]安福仁.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税收效应与对策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9(8)

篇8

关键词:电力工业 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

一、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形势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为GDP年均增长9.8%提供了有力支撑。2008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93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34268亿千瓦时,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2006、2007、2008年连续3年以每年一亿千瓦的电力建设速度展,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如此之大的电力建设规模,基本上满足了对电力的需求,为未来我国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同样面临资源和环境两个瓶颈。目前,中国人均装机仅0.54千瓦,与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电力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炭,电源结构不尽合理。中国发电量的80%以上来自煤电,大量消耗煤炭造成了较大的环境和运输压力。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电网与电源的结构性矛盾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局部地区“窝电”和缺电并存。电力市场化改革任务还未完成,电价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电网调度监管体系尚不健全。此外,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电力市场供需关系也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为电力工业的结构优化增加了困难。

二、电力工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一次能源资源面临枯竭,相关要素资源严重短缺

近年来,我国电力装机急速增加。需求预测一再被突破。根据《2020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2003年版)预测,2020年电力装机容量最多为8.20亿千瓦:但仅仅6年后,我国2009年电力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8.6亿千瓦,已经超出预计的2020年装机数。

根据中国2050年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经济发展目标,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设计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基准”、“低碳”和“强化低碳”三种情景,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了2005-2050年不同情景下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及预测。数据表明,2005-2050年能源需求总量惊人。按照平均数计算,石油在基准、低碳和强化低碳情景下,2005-2050年总耗量分别达到365亿吨、235亿吨和236亿吨,远远超出我国目前约21亿吨的石油探明可开采储量。以平均数计算,煤炭在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2005-2050年总消耗量分别为1259亿吨、936亿吨和865亿吨标准煤,换算成原煤分别为1763亿吨、1310亿吨和1211亿吨(按照1公斤原煤折合0.7143公斤标准煤计算)。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探明可开采的约1145亿吨煤炭储量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核电和水电虽然是清洁能源,但也面临着资源有限性的问题。核燃料铀的储量不容乐观。根据2007年世界铀资源红皮书,全球已探明的开采成本低于130美元/公斤的铀资源总量为546.9万吨,按2006年全球天然铀消耗6.65万吨计算,可用82年。我国现在探明的天然铀储量只能供4000万千瓦装机运行50-60年,实际产量也严重不足,未来大规模发展核电所需的铀燃料只能主要依赖进口。2008年,世界上共有438座核电站运行,44个在建(新开工项目大多在中国),计划新建的核电站超过200座。随着核电热在全球再度兴起,对铀资源的争夺必将日趋激烈。水电方面,根据2006年最新的资源普查,我国大陆水力理论蕴藏量6.94亿千瓦,经济可开发量4.02亿千瓦,而且怒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水能资源是否适合开发尚有争议。因此,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2050年水电装机4.8亿千瓦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电力行业除了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之外,还需要占用、耗费大量的土地、淡水以及铜、铝、钢等材料,这些资源也都正在变得越来越稀缺。例如。2008年我国电力行业消耗的铜占全国总耗量的近43%,消耗的电解铝占全国总耗量的14%。2008年6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指出,中国消耗的资源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2倍以上,并超过了全球资源承载力的15%。

(二)资源消耗过大,环境严重恶化,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我国电源结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一次能源特别是煤炭资源消耗过大,高碳排放和环境状况恶化。截至2008年底,我国火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75.9%(主要是燃煤机组),发电量比例更是高达81%。煤炭的大量开采严重消耗了本已十分紧缺的煤炭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大量的煤炭燃烧则加剧了污染物的高排放。在各类一次能源中,单位热量含碳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木材(110)、煤炭(97)、石油(73)、天然气(56),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水平居高不下。2006年,电力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分别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40%、53%、50%和42%左右。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排放总量也即将超过美国排世界第1位。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和生态破坏损失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7%-20%。

科学观测表明,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280毫升/立方米)上升到了2008年的386ppm,远远超过了过去65万年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范围。全球平均气温也在近百年内升高了0.74℃,特别是近30年来升温明显。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超过90%。很多科学家将400--450ppm设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限(也有乐观者认为是550ppm,有悲观者认为是350 ppm),以避免“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电力行业作为我国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大户,必须承担起相应的减排责任。

(三)电力工业传统技术路线面临挑战

工业革命的伟大成就,是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把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几乎发挥到了极致――沿着更大、更快、更高、更强的技术路线――一直走到了核裂变、核聚变。从电力工业来看,其基础原理和技术一直沿用工业革命以来的架构,没有出现革命性的突破。发电机、变压器参数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大、重量越来越重,连风力发电机也已达到数百吨;输电线路、电缆直径越来越粗、电压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长。当一条又一条、越来越多的截面达上万平方米(宽、高各为几十至上百米)、长度逾千公里的巨大高压电磁

走廊在大地上纵横捭阎、呼啸而过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忧心忡忡地感到困惑:电力工业沿着这条技术路线还将走多远?由此带来的严重的资源、环境、运输以及安全等方面的困境,究竟如何得到根本解决?

三、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坚定不移地发展清洁电力,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是世界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主打可再生和清洁能源牌

中国的能源状况一直为国内外所普遍关注。新能源主要界定在两方面。一是关于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二是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对煤炭清洁的高效利用、车用新型燃料以及智能电网等。

下一步中国发展新能源要着力做好五件事:一是把新能源放在战略地位;二是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三是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四是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五是创新体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国家能源局表示,将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坚持以风电特许权方式建设大型风电场,推动风电设备国产化,逐步建立风电产业体系。制订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力争用10多年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启动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城市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太阳能硅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正在研究调整过程中。

(二)调整电力工业结构

目前,中国核电装机仅占电力总装机的1.3%,发展潜力很大。无论是从人才队伍,还是从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看,都具备了加快发展核电的条件。中国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的资源量约5.4亿千瓦。在科学论证、系统规划、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2020年水电装机规模可望达到3亿千瓦。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能源局今年将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今后3年,分别计划关停1300万千瓦、1000万千瓦和800万千瓦,相应建设大型、高效、清洁燃煤机组5000万千瓦。大力推进煤炭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建设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提高大基地煤炭产量比重。

同时,统筹利用境内境外油气资源,建成投产中亚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二线西段、中哈原油二期工程,推进中缅油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建设。此外,加强能源法制建设。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进行《能源法(送审稿)》审查,争取早日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研究出台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煤层气等产业政策。

(三)发展洁净煤发电技术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先进清洁发电技术的示范推广是必要的。中国拟开展一些示范项目的建设,比如采用IGCC、循环流化床和碳捕获等技术的电站项目,实现火电的高效发展和清洁发展。同时,进一步优化电力布局,鼓励发展热电联产、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余热余压余气发电、低浓度瓦斯发电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加快老机组脱硫改造步伐

控制在役燃煤火电机组的污染排放十分重要。中国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加快在役的燃煤火电机组的脱硫改造步伐,到2010年实现在役火电机组全部脱硫运行。同时,鼓励在役的中型燃煤火电机组进行节能改造,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减少排放。

篇9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企业发展

0前言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电力工业在社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给电力企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力行业面临着诸多的变化和问题。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要顺应新形势下的变化,电力工程管理需要不断的改进,力求创新突破,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建设。

1电力工业工程的现状和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形式

1.1电力工业工程的现状

随着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电力工程不再只是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工程。电能早已经作为能源和动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电力工程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除了火力发电作为主要的发电形式之外,核电和水力发电也在迅速发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也正在兴起。这使得电力工业和社会生产实践休戚相关,主导着我们的生活。而同样,新时期的电力企业也面对着许多新的问题。

1.2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形式

在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中,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竞争力,以保持自己得优势地位。因为电力工业是基础工业,其作用非常重要。电力企业应该做好面对风险的准备,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加强创新的管理模式。寻找新的发展办法,进行自身建设,保持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做好这些,需要寻求更好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1]。

2加强电力工程管理的相关对策

2.1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在整个电力工程中时最重要的,在电力工程管理中要把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高度重视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即使一个很小的质量问题,也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质量问题会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的发展,降低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导致危险的事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电力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时,在整个工程过程中,都要加强管理,不疏忽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把好关,要保证安全,不留任何隐患。但由于电力工程的特殊性,难免会有质量问题存在于施工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措施预防,避免其发生。规范、合理的保证电力工程管理。

2.2提高质量意识

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很多问题是由于人的疏忽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势在必行,施工人员应该端正态度,提高质量意识,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施工人员更要了解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同时要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需要认真的调研现场,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发现问题、避免问题,并要引起人们对质量问题的重视。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电力工程的安全系数。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大力的培养人才,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同样也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2]。

2.3成本管理

电力市场竞争激烈,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消耗,也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材料的购买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工程项目开始阶段,会对整个施工工期和质量造成影响,也会对成本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加大监督和管理材料采购的力度,相关的负责人员要严格检验。这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电力企业打算在工程建设中获利,一定要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成本。在质量达到最初的要求和标准时,尽量降低成本,但不能因为利益,而忽视质量和安全。

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企业的发展方向

3.1创新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迅速,电力工程数量增加,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电力企业不仅要做好质量管理,还需要采取一些管理措施,来提高竞争力。社会在发展进步,电力企业的工程管理体制也要进步,在电力企业中,如果体制不够完善,就会有诸多问题问题出现。要依据企业自身的特殊形式和发展目标,具体规划,把现代的管理办法灵活运用到电力工程管理中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电力工程来说,应该对未来要到来的风险提前预防。这是一个企业对社会履行责任的责任[3]。

3.2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需求了,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社会需求多种多样的情况下。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电力企业一定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力求突破创新,经过实践来寻找答案。电力工程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全方位的对电力工程管理进行改进。未来的电力行业将会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正在逐步深入。新形势下,电力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企业自身出发,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对相关的工程管理的体系进行完善,使其变得专业化,科学化。做好管理,一定要保证质量安全,提高质量意识,抓好成本控制,因此而提高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使电力企业适应激烈地市场竞争,从而增加企业竞争力,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庆军,杨立冬.电力工业工程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0):65-66.

[2]张向锋.新形势下电力工程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166-167.

篇10

关键词:电力体制;市场经济;电价改革;主辅分离

电力体制改革是打破电力行业传统的垄断方式,由电价改革、主辅分离等合力推进的变革。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电力体制改革要以电力市场建设为平台,以电价改革为核心,以大用户直购电为突破口,积极稳妥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可见,电价改革成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控制点。除了电价改革外,由于电力行业的垄断优势,旗下的三产、子公司等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需要引入市场竞争,使这些企业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以此盘活整个行业资产。

一、电力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电力体制改革始在2002年,经历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开始引入了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改革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利益分割层次不齐

中国电力进行体制改革前,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都是由国家统一经营,各个业务环节的利益由国家统一协调,这样国家在合理确定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有利于电力工业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在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标志的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以后,发电企业从传统的垄断的电力系统中分离出来,并参与“竞价上网”的市场竞争,而电力工业的输配环节仍然由电网公司(电力公司)垄断经营,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之间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利益协调机制,来保障整个电力工业的合理有效运行。第一,电网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来提高自身利益,在竞价上网的过程中会逐步压低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在目前销售电价和用电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的前提下,电网企业的垄断优势十分明显。而且,上游发电企业自厂网分开后,价格受到限制,又受煤价波动的影响,利润空间逐步缩小,现状是“市场煤、计划电”,在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之间发电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第二,电厂与电网之间的规划不协调。厂网分开后,电网建设和电源建设由原来的国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划分为两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而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又密不可分,电厂建在哪里,电网就要延伸到哪里。目前电源规划的权利在省,而电网一般由国家电网公司或区域电网公司投资,那么各省在进行电源规划和布局时,就要务必和电网公司的电网规划达成一致。第三,存在电网电费回收与电力用户成本费用之间的矛盾。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许多用电大客户面临成本收益入不敷出的境况,导致电网企业电费回收存在很大问题。

(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不强

根据中国能源结构的状况,中国电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直到2020年都将以煤电为主。但是,由于煤价是由市场经济所控制,而电价则是国家控制,造成了“市场煤”和“计划电”的价格双轨制,为了实现煤、电行业双方在价格上的协调,国家发改委2004年12月15日《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2005年初“煤电联动”方案正式出台。根据方案,原则上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次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相应调整电价,如果不到5%,则下个周期累计计算,直到累计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煤电联动”政策自出台以来,已经在2005年和2006年先后实施了两次。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并不能有效平衡双方的利益冲突。首先,由于煤炭运输等因素的影响,给煤炭价格的测算增加了难度,导致“煤电联动”的实施往往滞后于市场变化。而且“煤电联动”实施后,电煤涨幅的30%仍由发电企业承担。其次,电价变动的影响广泛,国家上调电价的压力较大,迫使国家不得不下大力气去控制电煤价格,导致了电煤“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发电企业带来了很大损失。所以“煤电联动”政策的可操作性受到了置疑。

(三)主辅不分导致利润空间层次不齐,影响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电力供电不仅仅经营主业售电,还参与电力施工、电力设计、房地产、酒店等等其他行业,在电力供电垄断优势下,这些企业有较低的成本费用,本可以做大作强,但是,由于依赖于行业优势不能很好的进行现代公司治理,使电网经营资产存在效率低下等现象,影响主业资产利用效率以及主业做大做强。

二、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

(一)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

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是公平竞争、资源优化配置。但是目前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距目标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还没有形成。

(二)经济危机迫切需要电力体制改革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用户用电量不断下降,自2009年1月份,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统调发电量(含蒙西电网)完成1877.4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39%。2月份,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统调发电量(含蒙西电网)比上月略有减少。3月份,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统调发电量(含蒙西电网)完成2102.7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5%。公司经营区域内宁夏、山西和内蒙3个省级电网统调用电量下降幅度超过10%。4月份,月度用电水平较2008年同期和上月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降幅依次为:华中0.27%、华东1.41%、南方4.04%、西北6.33%、华北7.38%和东北8.53%。5月份,随着气温升高,负荷水平较4月份有所上升。分旬看,5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降幅呈振荡趋势。上旬降幅为4.11%,其中五一假期降幅为7.08%;中旬降幅减小明显,仅为0.57%,主要是气温较去年同期偏高及“5.12”地震,剔除地震因素后,中旬降幅为1.47%;下旬降幅再次加大至5.66%,主要是端午小长假不同步,端午假期降幅为7.4%,剔除端午节因素后,下旬降幅为3.3%。由于电费成为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大企业不负成本收益,用电量不断下降,使电力工业企业和供电企业都面临严峻挑战。

三、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容

电力体制包含电价制度、产业制度等等,现行的电力体制在进行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之后面临着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客户利益分配以及主辅分离的问题。解决各相关群体利益分割问题的关键落在了输配电价体制改革的肩上,建立合理的输配电体制是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并且,由于电力企业基本属于垄断行业,除了基本的供电外,经营不同的辅业,辅业在垄断主业的庇佑下,难免存在效率低下,经营不善等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应进行主辅分离。

(一)推进以输配分离为核心的电价改革,试点大用户直购电

电价主要包括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目前中国的电价主要有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对于中间环节输配电价没有合理的核算方法。但是由于对于大用户来说电费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之间的差距较大,输电电价平均占比例较小,考虑输配电价分离,采取大用户直接购电的方式,一方面缓解大用户面临的成本危机,另一方面,完善电网建设,而且大用户直购电并不是最终模式。大用户直购电是以考虑双边交易为思想,以培育市场机制为重点,以自主协商和集中报价撮合方式来实现准入用户与发电企业直购电。在国电公司系统终端电价中,发电占71%,输配占29%,在国外这一关系与中国正好相反,发电一般约占40%,输配约占60%,既然发电利大而网络效益又无从体现,投资者必然要“重发轻送”,导致目前输配电网建设严重滞后。电价信号没能正确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作为经营各级电网的电网经营企业,电网公司今后将主要经营输电业务,取得输电收入。而且,在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需要试点实行直购电,而推进大用户直购电需要合理的输配电价。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既非常必要,又迫在眉睫。

(二)以电网建设为主,实行主辅分离

主辅分离不仅是指与电网有关的电力设计、修造、施工等辅业务单位,还包括旗下的地产、酒店等其他服务性产业,都要与电网企业脱钩,进行公司化改造,参与市场竞争。也就是说,是整个电网与三产、多经的分离。一方面,不仅仅是主辅分离盘活了企业资产,把有限的国有资本投入到主业上去,使企业在主业上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电力企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企业,不仅有企业寻求利润的需要,还要完成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由于主辅存在多种利益关系,价值链繁多,存在完成社会责任的因素。因此实行主辅分离是适应市场公平竞争、有效运营的选择,但是这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要从开展清产核资、界定产权这些基础性工作入手,以电网建设为主,逐步推进主辅分离。

(三)加快电力市场建设,优化调度方式和电源结构

市场化改革体现了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导向作用,能有效缓解部分地区紧张的供求关系。电力体制的表现形式有计划经济的因素,只有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才能有效地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上游发电企业受成本收益原则的困境,以及下游产业之间价格扭曲无法有效传导、市场终端用户需求响应不足的矛盾。加强区域网架建设和跨区联网,进一步推动跨省、跨区电能交易,规范交易秩序,按照有利于公平竞争的要求完善交易与调度机构组织体制。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鼓励高效、环保机组多发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尽快建立并实施节能、环保、经济的发电调度方式。

四、电力体制改革的影响

(一)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工业的影响

电力体制改革通过不断完善上网电价,大用户直购电和煤电联动的形式,使电力工业参与了市场竞争,不但产生市场煤,同时,把计划电部分划为市场电,保证电力工业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配置,使企业做大做强。

(二)电力体制改革对工业结构的影响

电力体制改革有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电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性。中国目前正处在重工业化时期,工业产品以高耗能产品为主,电力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较高。根据2000年投入产出表计算,中国采掘业、金属产品制造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电力的直接消耗占全部中间消耗的11%-18%。这说明,电力供应和电价水平已经成为促进或制约这些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电力体制改革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

电力由于其在各行各业中利用的广泛性,因而国家可以通过对行业用电的调控,来实现对产业的优化调整。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整力度,就可以通过加大高耗能行业的电价,减少用电高峰时高耗能行业的供电,来规范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而对国家要扶持发展的产业,也同样可以通过对其电价和电力供应进行调整,来提高对该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时,体改后的三产参与到市场中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高社会产业利用率。

(四)电力体制改革有助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体改带来的电价调整对于不同发电企业采取竞价上网的电价,提倡了环保的发电形式,同时,对于高耗能企业采取高电价的方式限制。

综上所述,电力体制改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的一场变革,其实施肯定需要实践的检验和不断完善。同时,电力体制改革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情,需要从中国的国情和现状考虑,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电力管理体制、电价形成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听之任之,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

发展、不断加以完善,最终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