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检疫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检疫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动物检验检疫 内检 外检 融合

连续多年来进出境动植检部门通过加强疫病疫情的监测和检测,采取科学的有效措施,强化口岸防控,加强与境内外有关部门的合作,成功化解了疫情疫病突发事件,确保了农产品的进出口安全。党的十做出的部署和要求方方面面都与动植检工作相关,为做好动植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特色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内涵指出,要“检检相融”。这包含两层概念,一是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中“检验”和“检疫”内容要相融,另一层概念就是必须坚持“内检”和“外检”要有机结合,相互交融。下面就简单的来谈谈对动物检验检疫工作中内外检相融的看法。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动物检疫工作主要由一个部门管理,中国的动物检疫工作却由不同的机构承担,其中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进出境动物检验检疫(外检),主要由农业部门负责国内的动物检疫(内检),这就要求外检与内检部门必须加强分工与协作,才能确保动物检疫工作的质量。

一、动物检验检疫内外检的职责与共同点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以行使国家、防止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国内的动物检疫指在国内各省、市、县或乡镇地区实行的产地检疫和运输检疫,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等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动物检疫内外检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其核心任务归根结底一是防止和控制动物疫情,二是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只不过不同的部门工作在不同的战线而已。

二、动物检验检疫内外检融合的必要性

(1)动物疫情信息共享与联合处置。由于内外检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对于国内、国外的疫情信息的获取时间是有差别的,但是内外检都需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掌握所有国内外的疫情信息,以便及时决策,防控。这就需要内外检共建动物疫情信息共享平台,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内外检、各地区要统筹兼顾,联合行动,不要各自为战,各搞各的防控,从国内到国境,其实都是一条战线的战友,只有信息共享,联合行动才能做到防控效果的最大化,发挥1+1>2的效果。

(2)避免动物产品质量“内外有别”。数据显示,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而内销食品的合格率却只有90%左右。就动物产品而言,外检部门必须对出口产品进行批批检验,质量按国外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合格后放行,相关检验标准也是与时俱进;而内检使用的标准相对滞后,这就是内外检分属不同部门带来的检疫模式,管理水平及使用标准不一,最终导致群众产生产品“内外有别”的感觉,如果内外检能够有机交融,对同样的产品使用相同的标准,相同的检验手段,让内外检做到对内外产品一视同仁,内销与出口的产品质量相同就指日可期了。

(3)避免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我国目前与动物检验检疫工作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等,依据相关法律,内外检分别在自己管辖的领域开展工作,但是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重叠的管辖范围,这就有可能带来重复检验检疫,浪费人力物力资源。比如一批动物产品的出口,要求从原料到成品全部检测合格方准放行,对于原料的质量控制如果内外检都去监管,检测,就会造成重复劳动,如果能够合理分工,共享数据,效果可能会更好。再谈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如果内外检能够深度融合,进行实验室共享,或许不光能减少实验室重复建设行为的资源浪费,更能够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实验室,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4)内外检融合对内外检的促进作用。目前外检对进出口产品的检疫主要集中在口岸的控制,但是对产品在国内的流通情况就不大了解,比如对进口肉类检测合格放行后的后续监管就有限,对出口产品的原料来源、质量也就仅限于企业提供的一张报告,而内检对于肉类进口的相关手续及口岸查验、出证等环节也不甚了解,对于市场上的进口肉类产品是否来自疫区,是否是合法途径入境等难以判断。在部分地区的内外检联合执法中,往往能够发现大量非法进口的肉类产品,如果能够坚持内外检相互融合,相信对彼此工作的促进会很大。

篇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动物屠宰检疫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对生猪屠宰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杜绝了私屠乱宰,规范了市场秩序,真正实现了在屠宰环节消灭疫源,控制病害肉品上市,保障人民群众吃放心肉,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了养殖业的正常发展。生猪屠宰检疫是把好猪肉从饲养到餐桌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障市场肉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从当前基层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现状看,屠宰检疫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和探索,就如何做好生猪定点屠宰场的检疫工作谈一些体会,以期促进基层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完善和规范。

1 屠宰检疫的概念

屠宰检疫是指在屠宰厂(场、点)对活体动物和宰后动物实施的检疫。屠宰检疫包括对宰前动物进行活体健康检查(宰前检疫)和对动物宰后的肉、内脏、头、蹄等的检疫(宰后检疫)两个部分。屠宰检疫实行驻厂同步检疫,即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向辖区内的定点屠宰厂派驻官方兽医,由驻厂官方兽医在屠宰现场实行与屠宰工艺流程相同步的检疫。为保证屠宰检疫的质量,要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官方兽医,设立足够的检疫岗位,落实检疫工作岗位责任制。为了确保肉类等动物产品的安全卫生,还要做好对进厂生猪等动物检疫状况、厂区动物防疫条件和不合格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监督。

2 基层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中存在的问题

2.1 检疫法律意识不强

由于大部分屠宰批发商是从个体经营户发展而来,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有些屠宰批发商为节省产地检疫费,从个人私利出发,往往走村串乡收购生猪或有贩运户直接送货上门,逃避检疫,无有效的检疫证明;还有个别屠宰批发商怀着侥幸心理,贪图便宜,收购病死猪,以逃避驻场官方兽医的检疫监督;更严重的是,有的屠宰批发商无视政策法规,抗拒检疫,阻碍防疫兽医执行公务,甚至辱骂、殴打检疫人员。此外,消费者对定点屠宰检疫的认识不够,购买肉食品时不看是否经过定点屠宰检疫,自觉食用检疫合格肉产品的意识不强。

2.2 官方兽医的素质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少数屠宰场的官方兽医工作马虎了事,责任心不强,不遵守《生猪屠宰检疫规程》,检疫时不带任何检疫工具。只见一手拿印,一手挎包,盖印、收钱、撕票“三步曲”,不认真履行一个官方兽医的职责。宰前检查不进行,有害的“三腺”未摘除,咬肌部位未检查,可疑的病害肉未经处理便出场,不但损害了官方兽医的执法形象,还给不合格肉品上市提供了合法的外衣。

2.3 屠宰场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

目前部分基层生猪定点屠宰场是由以前的肉联厂、食品站改造而来,厂房陈旧、设施设备磨损严重、卫生条件差、检疫操作硬件跟不上;有些地方的屠宰场没有设立检疫室、急宰间和隔离圈,没有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设备,更没有消毒设备,与《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定点屠宰场的动物防疫条件规定的要求相差甚远,给动物检疫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2.4 检疫执法主体不合法

《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目前在基层生猪定点屠宰场从事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的大多数仍是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动物检疫员,有的甚至是临时聘用人员,不具备执法资格。

2.5 屠宰场检疫设备落后

大部分屠宰场检疫室内基本设施、检疫设备及检疫工具配置不齐。如冰箱、干燥箱、照相机、快速检验的设备及相关试剂等缺乏。官方兽医只能靠“视、触、嗅、剖”等检疫手段对生猪检疫合格与否作出判定,其人为因素比重较大,科技含量不高,检疫质量难以保证。

2.6 宰后同步检疫流于形式

由于检疫监督经费不足,宰后检疫不能按规定设置检疫岗位,不按规定配备基层兽医,一般由1~2个兽医全程包办,致使人少事多,无法对宰后实行全流程的同步检疫,平时的宰后检疫只是走过场,不能对屠宰后的生猪内脏、胴体、淋巴结等进行剖检,同步检疫仅仅流于形式。

2.7 瘦肉精监测不到位

在生猪入场后屠宰前,不按照规定比率接取猪尿进行“瘦肉精”快速检测;屠宰企业未按规定对生猪进行“瘦肉精”自检;有的检测项目单一,仅对盐酸克伦特罗进行检测,未对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瘦肉精”进行检测。

2.8 部门之间配合协调不够

目前,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由畜牧部门负责,肉品检验由屠宰企业自行负责,屠宰监督由商务部门负责,政出多门,缺乏部门间的沟通协商,配套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相互脱节。

3 加强基层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综合措施

屠宰检疫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工程,事关人民的健康,事关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为确保猪肉产品安全供给,进一步规范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好根本基础,笔者认为应全面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职责,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管措施。

篇3

关键词:牛结核;诊断;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9-0020-01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以组织器官的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由于该病发生在畜群中,难以根除,并且在临床中难以检测。同时,病人对患病的牛也很敏感,该病在家畜中流行较为严重。病牛和牛舍均为该病的传染源。病牛可以通过唾液、鼻液、痰、粪便、尿液、、牛奶和阴道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而传播疾病。此外,该疾病的传播还有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和过程引起的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动物健康检查,对动物制品的质量、检疫工作必须更加注意。

1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6周,有些甚至达数月或数年。在临床表现中通常为慢性,结核病常见表现为乳腺结核和肠结核。

(1))肺结核。表现为长期顽固性干咳,在清晨有最明显的表现。患病动物会容易疲劳,并逐渐消瘦,严重的会对动物造成呼吸困难。

(2)乳腺结核。乳腺淋巴结会出现肿胀,其次是乳腺局部的区域会有弥漫性硬结,但是硬结无热无痛,表面不均匀,乳汁变薄,泌乳减少。

(3)肠结核。持续腹泻和交替便秘,粪便常见血脓或脓,牲畜消瘦。严重的家畜表现为营养不良,贫血,咳嗽,有时会有表面淋巴结。

2 病理变化

肺和肺门淋巴结是最易发生结核的部位,其次是头颈淋巴,肠系膜淋巴。在肺、乳腺和胃肠黏膜中形成特定的白色或黄白色结节,不同大小的结节,会出现病例样的坏死或钙化,组织坏死时,会溶解和软化,溶解会形成一个空洞。

在组织学中经常发生渗出性和增殖性变化的渐进性发展,渗出性变化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并且增殖性变化的特征容易形成结节。但通常上述两种变化相互混合,显示出复杂多样的病变。

3 诊断要点

皮内、眼部和皮下方法为牛结核病的主要检测方法,最常用的是皮内方法,这种方法对牛结核的检出率可以达到95%~98%,当牛有一些症状疑似结核病时,可以通过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进行诊断。

4 控制措施

预防和控制牛结核病应采取全面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达到防止感染疾病,净化牛群污染的目的。

4.1 牛群普查

对整个牛群进行结核病筛查。新引进的牛要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观察结束后再次进行检疫,只有再检疫仍然为阴性,这样的牛才能合群。

4.2 对被污染的牛进行净化

(1)为了清楚地定义污染畜群的概念,本文提及的污染牛是重复检疫后呈阳性的牛。

(2)认真全面地对污染牛进行必要的检疫,通常要超过4次。对于检疫阳性牛和可疑牛,立即采取措施隔离其牛,尽量避免对健康的畜群产生污染,建立阳性牛群和可疑牛群隔离区。可疑牛间隔1个月进行检疫,直到检疫结果超过3次为阴性即被视为健康牛。正常牛通常不需要治疗,只要进行必要的剔除和无害治疗即可。一旦发现可疑牛,就必须进行监测和隔离喂养,而且还要进行全面检疫,以避免进一步扩大污染。

篇4

关键词:京山县;案例;思考;分析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3-0070-02

1 案例来源

2013年2月18日,京山县兽医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石龙镇有人在收购死猪,接到举报后,该所立即派出执法人员赶往石龙镇调查处理此事。根据提供的线索,执法人员在石龙镇通往钟祥的公路上查获农用车一辆,车上装有1头活猪、5头死猪。

经查,猪贩李某(钟祥市柴湖人)在石龙镇田音村刘某养猪场以10元/kg价格收购淘汰母猪1头。他离开刘某猪场后,发现不远处路边水塘边躺着1头死母猪,于是顺手和司机抬到了车上。捡到丢弃的死猪后,刘某认为沿途可能还有死猪,于是一边走一边搜索,果然在公路边、水塘里、养殖场旁又捡到了4头重约50 kg的死猪。他准备把这些猪运往钟祥市加工后卖肉。

执法人员根据死猪佩戴的耳标号码追溯到其中1头来自石龙镇刘某养猪场,其他4头因死亡时间超过3 d以上,且耳标已被摘除,无法查证。

现场固定证据后,执法人员赶往刘某养猪场进行核实。刘某称那头死母猪是当天早晨难产死亡的,由于投了能繁母猪保险,他当即向保险公司报险,将死亡母猪运出场外供保险公司人员核保。核保结束后,因为猪场太忙,没有掩埋死猪。李某证实猪贩李某来买过1头淘汰母猪,但不知道其“顺手捎带”死母猪一事。

2 案件查处经过

事情调查清楚后,执法人员认定:畜主刘某在完成核保工作后,未及时将死亡母猪作无害化处理、将其遗弃在水塘边;在出售生猪前没有按照规定申报检疫,其行为为《动物防疫法》所禁止,对其行为予以警告、要求刘某协助猪贩李某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猪贩李某经营运输死亡生猪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第二十五条第五款,依照该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作出如下处理:立即对死因不明的生猪现场作无害化处理,并罚款贰仟元。

3 案件发生的原因

3.1 检疫申报工作仍是薄弱环节

京山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有近10万户农户养猪,每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2012年,饲养能繁母猪的农户有7 000多户,存栏能繁母猪4.1万头,这种千家万户、零散分布养猪的现状,使检疫监管工作难以面面俱到。虽然动物防疫法有明确规定,生猪出栏前畜主要申报检疫,经检疫员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售,但事实上能做到售前主动申报的养殖户还不普及,申报检疫仍是动检监管中的薄弱环节。

3.2 检疫监管力度需要加强

一是兽医卫生监督机构由于经费不足,没有经费在村镇公路上开展巡查、打击各种违反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的行为。二是检疫不准上路,执法人员一旦上路执法,就容易和“公路三乱”对上号。以上是造成检疫执法手段不强,威慑力不够的主要原因,在新的形势下,检疫监管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3.3 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

有些群众还没有意识到丢弃死猪的行为是违法的。畜牧主管部门应加大宣传畜牧法等有关法律的力度,使养殖户自觉正确处理死、淘汰猪。

3.4 无害化处理和能繁母猪保险脱节

能繁母猪死后,报保险公司核实,核定赔付金额,赔付完成后由养殖户自行处理死猪。死猪无害化处理和能繁母猪保险脱节后,死猪有两种流向:一是觉悟高的畜主作了无害化处理;二是流向餐桌,给食品安全造成危害。

4 体会

4.1 要广泛开展产地检疫,把控流通源头

动物产地检疫的概念是指,动物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由兽医卫生监督机构派官方兽医所进行的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动物产地检疫的目的,在于对动物饲养环节的动物防疫及健康状况实施全程监控,通过产地检疫能够及时发现病原,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把动物疫情消灭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动物疫病所造成的危害。2012年,京山县为搞好产地检疫工作聘请103个村级防疫员担任当地产地检疫协检员,产地检疫以村为单位达到了100%,但离达到以户和存栏畜禽数量为单位的100%的目标还有差距。今后一方面要加大有关畜牧方面的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还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不申报检疫造成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的行为要加大处罚的力度。

4.2 要群策群力抓监管,把住流通关口

本案之所以能得到及时处理,很关键的环节是得到了群众的举报。案例给我们以启发,对群众的举报可以给予重奖,激励举报网络的进一步健全,要建设一支义务畜产品安全监管员队伍,在村一级、甚至每个自然实施监管,在全县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网络,这样有利于及早发现和制止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

4.3 要高度重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消除危害

本案中,死猪被发现,执法人员组织挖掘机、消毒剂采用深埋、消毒等处置措施,对死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阻止了一起“乱扔”行为。这和最近网络批露上海水域漂浮死猪、全国引起轰动的事件相比,无疑是积极的。2012年京山县出栏生猪100.2万头。按生猪正常死亡率2%来估算,全县每年病死生猪有2万头左右,如果“管不住”死猪乱扔现象,势必给环境造成污染、给养猪业增加疫病传播风险,进而阻碍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管住“死猪乱扔”现象。一是全力搞好疫病防控,减少生猪发病几率;二是政策支持“不乱扔”。京山县计划从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列支50万~100万元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沉尸井、化尸池100~200口,2013年在全县分南、中、北片首期建设3个生猪集中无害化处理站,把死猪无害化工作引向深入;认真落实国家对生猪无害化处理每头补助80元的政策,鼓励养殖户“不乱扔”。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使“病死猪乱扔的危害、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好处”家喻户晓,引导养殖户“不乱扔”。四是加大打击力度,阻止“乱扔”行为。

篇5

【论文摘要】:外来植物入侵是非土著植物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并定居在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一般具有比土著植物更强的生活能力,从而对土著植物的多样性构成威胁。文章综述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基本生理生态特征和其入侵的一般特征,并分析了目前我国植物入侵的现状,最后提出了防制植物入侵的一般方法。

引言

植物入侵(Plants Invasion)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colonizing)、建群(establishing)和扩散(diffusing)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外来植物入侵的原因很多,如动物活动,占领空的生态位等。外来植物入侵现象在当今社会十分普遍, 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经济问题,打破了入侵区的生态系统,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特别对农田、草坪、果园等人工栽培的经济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破坏。植物入侵造成了全球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和危害人类社会经济已经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实,研究入侵植物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准确预测植物入侵性,有效防止有害植物的入侵成了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研究工作的焦点。

1.植物入侵概念和入侵植物的特征

1.1外来入侵植物及植物入侵的概念

外来入侵植物是指在非原生态系统进化出来的植物,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态环境或其中的物种构成一定威胁的植物。植物入侵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建群和扩散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

1.2入侵植物的特征

外来入侵植物,特别是那些入侵性较强的外来植物,具有其相应的生理和生态等特征。比如:外来入侵植物一般多为草本植物,多为单年生或二年生,生活周期短,植株较小,种子数量巨大,种子小而轻,繁殖和传播方式多样化,具有灵活适应环境变化等特征。如薇甘菊广叟果千粒重010892 g,具5"脊",先端一圈冠毛;紫茎泽兰种子千粒重0104~01045 g,广叟果顶端有冠毛;飞机草广叟果千粒重仅为0105g,具五纵棱,棱上有短硬毛。这些体积小、重量轻,加之具有翅、柔毛或冠物等附属物,能通过空气、水流、动物或人类等多种途径进行远距离散布。研究表明,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更具入侵性;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单年生、二年生植物比多年生植物更具入侵性。对入侵我国最严重的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和木本,单年生和多年生的数目分析比较也证实了这一点。

2.目前我国植物入侵现状

据调查,目前中国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88种,其中水生植物18种、陆生植物170种,隶属41科。种数最多的科是菊科(49种)和禾本科(33种),来自美洲的有125种,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66.15%。这188中入侵植物中,最严重的为90种,对这90种外来植物的性状和生活周期型的统计,发现草本与木本的数量比为81/9,单年生、二年生与多年生数量比约为52/38,并且,作为草本的禾本科( Grai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数量居多,分别为11种和22种。统计的结果显示,在这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由于该90种外来植物在我国入侵性评价中处于最严重的地位,故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而一、二年生与多年生相比,也占据一定优势。我们抽样对90种外来植物的其中蓖麻等5种植物的形状和入侵强度列出如下:

3.有效防止和防制植物入侵的一般方法

目前对入侵植物主要采取检疫、人工、生物、化学、农业、机械或物理防治,以及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方法简述如下。 转贴于

3.1杂草检疫防治

杂草检疫是防治植物入侵的首要环节,也是杂草防治不可缺少的环。它是依据植物检疫法,对输入或输出的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中夹带的有毒、有害杂草的繁殖体进行检疫的防治方法。必须提高检疫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宣传、呼吁,加强科普教育,使人们有充分认识,从源头杜绝有害外来植物的入侵。

3.2 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适于控制刚传入,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清除,但对高繁殖力的物种则因费时费工,除草效率低。深圳曾多次进行人工拔除薇甘菊,但因效果差而放弃。人工防治是一种清洁的生态防治方法,但要注意除后残株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否则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源,客观上加速外来植物的入侵。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杂草的天敌,如昆虫、病原真菌、细菌、病菌、线虫、食草动物或其他高等植物来控制杂草的发育、生长蔓延和危害的方法。其目的不是根除杂草,而是通过干扰杂草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繁殖与传播,使其种群数量和分布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利用有害植物的天敌进行防治,国内外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3.4 动物治草

以虫治草是利用昆虫能相对专一地食取某类杂草的特性来防治杂草的方法。一般程序为:原产地考察采集天敌-安全性评价-天敌引入与检疫-天敌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的释放与效果评价。从20 世纪中叶至90 年代,以虫治草的研究和实践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1945 年美国用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1978 年前苏联利用豚草条纹叶虫防治豚草;1987 年中国利用空心莲子草虫(Agasicleshygrophila)防治空心莲子草;利用专食性天敌昆虫Neochetina eichhorniae 和N.bruchi 对水葫芦进行防治等。

目前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日益增多,也日益科学化,环保化和有效化,主要体现在生物防制植物入侵的方法上。

结束语

一个外来植物在远离原生境后要迅速占据新的生境,并不断扩展分布范围而成为入侵种,必然有一定的生理和生态学基础对异质生境较强的适应对策、快速的繁殖能力、高效的种子散布方式。这些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

植物入侵打破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已经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重视,寻找有效而科学地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措施成了植物入侵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史刚荣, 马成仓. 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生物学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4.

[2] 江贵波, 曾任森.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防治.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篇6

关键词 整合教学法;动物普通病学;教学;整合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289-01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ve Pedagogy in Teaching of Animal General Diseases

SUN Zi-long NIU Rui-yan BAI Xi-yu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y Medicin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Shanxi 030801)

Abstract Animal General Diseases is one of the courses which combines the theory with its application together during its teaching practice.Regarding to the present teaching of this course,it is suggested to prompt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by creating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through the method of situation integr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both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Key words integrative pedagogy;animal general diseases;teaching;situation integration

动物普通病学是从临床实践角度研究动物器官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和防治措施的一门临床应用性学科[1],主要讲授和实践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和兽医产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的教师在PBL教学模式和理实一体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对动物普通病学的教学现状和整合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作交流。

1 动物普通病学教学现状

动物普通病学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是动植物检疫专业学生了解动物临床常见内科、外科、产科相关疾病概念、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预防的课程。由于是一门临床课程,因而要学好该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动物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病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以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药理学专业课程为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进行诊治的实际技能,为将来开展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内容较多,涵盖了兽医内科学、外科学、外科手术学、产科学等诸多课程,由张乃生、李毓义主编的《动物普通病学》(第2版)列述了各种动物的普通病近750个,然而教学学时有限,如笔者所在学校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动物普通病学共48学时(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时间短、任务重,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与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对于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学生,培养的重心着眼于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和检验、卫生监督、产品质量控制、评价、监控管理、动物疫病防控和染疫动物处理等方面。如何能既全面又重点地讲授相关知识点,既区别于动物医学专业的授课模式又借鉴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针对动物普通病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开发出一套适合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2 整合教学法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德克特勒(De Ketele)在比利时首次提出了“最终整合目标”(Object Terminal Integration,OTI)这个概念,这成为整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比利时、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首先在大学教育、业培训中引入学业整合原则,创设整合活动或者专门的整合课程成为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和评估机制。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克特勒和罗日叶(Roegiers)创建的整合教学法除了在欧洲赢得青睐,同时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将整合教学法应用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中小学教育中[3]。

整合教学法是一种基于能力的教学法。这种“能力”指的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情境(情境族),以内化的方式调动一套被整合了的资源的可能性。情境(Situation)是指针对某一既定任务而需要联结起来的一整套背景化的信息,而情境族是多个既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复杂情境。整合教学法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处理各种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复杂情境中反复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将其牢固掌握,进而转化成能力[4]。

整合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构建整合活动。整合出现于如何使用某些知识和技能,如何在某一情境中结合其他资源调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时候。这些资源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来获取,如现在教学体系中经常使用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案例式教学法(C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 based learning,TBL)等,称之为局部性学习。接着,进入“整合时期”或“整合模块”,这个时期不再引入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体验整合情境,调动局部性学习资源以及学科内和跨学科的资源,来学习如何应对整合情境。之后,安排新的局部性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再进入新的整合模块以提升能力,循环这一过程直至学期结束。

3 整合教学法在动物普通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动物普通病学的课程内容繁多,有限的课时数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有点有面,灵活应用”。首先让学生对普通动物病学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哪些疾病是多发病、常见病,哪些疾病之间需要鉴别诊断,哪些疾病需要快速治疗等;然后再依据课时对具体疾病做详略不同的讲解,或者几个相近的疾病作横向联系,或案例或问题导入,或分小组讨论学习等。“有点有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但课程本身的特点在于临床实践,如何把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才是教学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地方。

机体是一个完整、复杂、相互联系的系统,疾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系统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相互渗透交织着。如果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整合时期”,那学到的知识就是支离破碎的,无法具备处理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分系统、分部位的疾病完成后,会安排进行一次整合情境模拟。如消化系统疾病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瓣胃阻塞之间存在区别和联系,临床上往往是混合发病,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预后等,才能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期间还涉及兽医临床诊断学、药理学、治疗学的课程内容。不同系统之间,如很多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血液及造血器官系统的异常,如何区分原发病和继发病是处理复杂情境的关键。再如妊娠期疾病,从兽医内科学、外科学、外科手术学、产科学不同角度分析,涉及了皱胃变位、酮病、生产瘫痪、蹄病、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炎等多种疾病,如何将其有机地联系起来,需要多个整合情境,从而让学生反复多次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做到“灵活应用”。

整合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考核时可以通过设立整合情境,不同层次地回答给予不同的分数或者等级,让学生的“能力”再次得以提升。兽医教育的最终整合目标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兽医,与实际脱节的大学教育最终会导致整个行业的滑坡。课程考核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情境考核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不纠缠于某一个疾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建立系的、整体的思维习惯。因此,在授课之初就会告诉学生,动物普通病学的课程考核会有整合情境的设立,以便使整合教学法会在整个学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李荣权,赵立香.PBL教学模式在动物普通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3):172-173.

[2] 邢玉娟,陈玉库,刘运镇,等.动物普通病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827-8829.

篇7

森林病虫害的类型及防治方法:

概念: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2、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侵染型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和衰退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病原和诱因。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

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杜绝和铲除;免疫和抗病;保护和治疗是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

5、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二、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对于森林病虫害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1、着重抓好森林植物检疫和监测预报:植物检疫是预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对发生植物检疫对象地区,应划为疫区进行封锁;对种籽、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营造健康森林,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要用科学的方法,侦察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并及时通报。快速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避免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机。

2、因地制宜的搞好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破坏的重要手段。同时应进行必要混交,这样能完善生物群落,增加天敌数量,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达到控制病虫的目的。

3、加强育苗消毒处理:在育苗过程中应对种籽和土壤进行消毒,才能确保出苗率,必要时还需进行轮作。

4、保护害虫天敌:在森林中生存着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等有益生物,它们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

5、有效的生物治理措施:对待森林的病虫害我们要预防为主,并辅以有效的治理,生物治理则是实现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三、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1、加强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2、改进防治手段 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

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性农药、矿物性农药。

3、加强林木检疫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进出省界。三是加强源头管理严禁从国内外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苹果绵蚜、红脂大小蠹等疫区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

4、提高认识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

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

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

篇8

关键词:外来生物入侵 现状 入侵途径 管理机制

外来入侵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它主要是指对本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威胁)的外来生物。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灾难性后果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外来生物入侵作为会议主要议题之一。随着经济、贸易和交通的发展及出入境人口的增加,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必将更加严重,外来生物入侵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外来生物入侵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交流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有害生物传入和蔓延的风险亦随之加剧,部分危害性极大的有害生物相继传入我国境内,并且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加速扩散和蔓延,并已对我国农林牧渔业带来了极大危害,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威胁入侵地的农林生产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摧毁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据初步统计,我国每年因外来有害动植物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

外来入侵物种具有涉及范围广、涉及的生态系统复杂、涉及的物种类型多等主要特点。并已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等趋势。每年造成我国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如稻水象甲、香蕉穿孔线虫和美洲斑潜蝇分别对相应的农作物减产的贡献率为50%、40%和60%以上,严重时甚至造成农作物绝收;水花生对水稻、小麦和玉米全生育期引起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5%、36%和19%。同时,外来入侵生物也阻碍了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给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外来生物入侵物种的传入途径

在对外交往中,人们有意或无意将外来种引入了我国,但也有一些入侵种类属于自然传入,与人类活动无关或没有明显关系。其中人为引入物种的目的,多是为了发展经济,或者保护生态环境,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引种不当,或受一些不科学思想意识的影响,就会导致严重的生态学后果。

有意引入

动物引种。指为了畜牧业生产、观赏、食用等目的有意引入的外来动物物种,如畜牧业养殖引进的外域品种如黑白花奶牛、约克夏猪、波尔山羊;水产养殖引进外域鱼种如鳗鱼、加州鲈、桂花鱼、斑点叉尾、克氏原螯虾、罗氏沼虾;人工特种养殖场引进种獭狸。我国在生物防治害虫和害草中,曾引进很多天敌昆虫。

植物引种。指为了农林生产、景观美化、生态环境改造与恢复、观赏、食用等目的有意引入的外来生物,引进物种逃逸后“演变”为入侵物种。引进物种逃逸后给经济与环境带来危害的案例比比皆是:如种植业上引进的喜旱莲子草“水花生”和凤眼莲“水葫芦”、观赏植物刺茄;用于沿海护滩而引进的植物如大米草。植物引种为我国的农林渔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人为引种也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生态学后果。

为经济目的引入。有一些哺乳动物的皮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麝鼠和海狸鼠,人们在大范围内推广饲养以获取皮张,结果也形成生物入侵。与此同时,人们为了追求食品的色、香、味、新、奇,大量引种食用植物和动物,从而造成生物入侵,如作为蔬菜引进的番杏、尾穗苋、落葵;作为水果引进的番石榴、鸡蛋果;作为产生“凉粉”原料的假酸浆以及作为食用动物的大瓶螺、褐云玛瑙螺等;为满足餐馆野味消费而走私入境的野生动物如毒蛇、果子狸、非洲大蜗牛等。

作为宠物引入。一些动物作为宠物而在城市中广泛养殖,通过放生而造成外来生物入侵。生存能力较强的一些鹦鹉,如小葵花凤头鹦鹉和虹彩吸蜜鹦鹉,在当地野化后,数量大增。过度利用结果实的灌木,或者过度采食嫩叶,危害当地植被。巴西龟已经是全球性的外来入侵种,目前在我国从北到南的几乎所有的宠物市场上都能见到巴西龟的出售。还有用于观赏而引进的食人鲳。水族馆和家庭水族箱的普及,也使一些外来水生植物成为外来入侵种。例如原产美国的水盾草,现已经出现在浙江的河流中。

动物园、植物园的引入。我国许多城市都有动物园、植物园、鸟园。已经有许多外来植物从植物园逃逸归化,也有形成入侵的事例。如动物园中的老虎逃到野外,还有一些物种已在野外自然繁殖,如八哥已经在北京形成了自然种群。特别是现在各地时兴建立野生动物园,大量物种被散放到自然区域中,如不加强管理措施,防止动物园、植物园、鸟园和野生动物园外来物种的逃逸。

无意传入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升温,外来入侵生物随人类活动而越来越多地无意传入我国。

进口货物及包装材料中带入。货物进口是外来物种进入我国的重要渠道。据检疫部门统计,1998年在包括大连、青岛、上海、张家港、南京、广州等12个口岸截获了547种和5个变种的杂草,分属于49科。这些杂草来自30个国家,随粮食、饲料、棉花、羊毛、草皮和其它经济植物的种子进口时带入。通过货物运输还会无意引入病虫害,如随着苗木传入我国的林业害虫如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等。一些林业害虫是随木质包装材料而来,我国海关2000年多次从美国、日本等进口木质包装材料中发现大量松材线虫;从莫桑比克红檀木中曾截获双棘长蠹。

通过压舱水带入。压舱水一般来自船舶的始发港或途径的沿岸水域,它带来了近百种外来海洋生物,携带的方式主要通过压舱水的异地排放。据估计世界上每年由船舶转移的压舱水有100亿吨之多。我国沿岸海域有害赤潮生物有16种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主要是通过压舱水等途径在全世界各沿岸海域传播。

旅游者和军队转移的带入。我国海关多次从入境人员携带的水果中查获地中海实蝇、桔小实蝇等;北美车前可能是由旅游者的行李粘附带入我国。还有部分是随人类交通工具带入。如豚草最初是随火车从朝鲜传入的,多发生于铁路公路两侧;新疆的褐家鼠和黄胸鼠则是通过铁路系统从内地传入。此外,军队的出入境可不通过特定的通道(海关)。大规模的军队转移,在没有注意清理交通工具和装备的情况下,容易将一些外来物种携带到新的生态系统中。

自然传入

自然传入指非人为因素引起的外来生物入侵。如外来植物可以借助根系,通过风力、水流、气流等自然传入。外来动物可以通过水流、气流长途迁移,如通过长距离迁移的多食性害虫如美洲斑潜蝇,可借风力扩散的昆虫马铃薯块茎蛾,稻水象甲也可能是借助气流迁飞到中国大陆。鸟类等动物还可传播杂草的种子。此外,随着废弃的塑料物和其他人造垃圾漂浮的海洋生物也会造成危害,对当地的物种造成威胁。这些垃圾使向亚热带地区扩散的生物增加了1倍,在高纬度地区甚至增加了2倍多。与像椰子或木材之类的自然漂浮物相比,海洋生物更喜欢附在塑料容器等不易被降解的垃圾上漂浮,借助这些载体,它们几乎可以漂浮到世界的任何地方。而微生物则可以随禽兽鱼类动物的迁移传入。一些病毒可以通过疾病传染,如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

事实上,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者是相互交叉的,有些甚至是经过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途径侵入的,在时间上也可能是多次输入,最终完成入侵并得到迅猛发展。

外来生物入侵的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外来生物的引进呈现多主体、多渠道、分散性的特点,但目前我国在防范外来生物入侵和蔓延的管理、监控和防治等方面却存在着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问题。

提高对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性的认识

由于我国目前绝大部分人没有形成外来入侵物种的概念,也不了解外来入侵种带来的危害。在引进外来物种时,人们往往片面地看待外来物种的某些特点,决策失误与盲目引进,淡薄的生态意识与不顾生态后果的个人或团体经济利益驱使,对外来生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估计不足,这就为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政府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外来生物入侵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外来生物入侵的认识,不私自携带外来生物入境,不将外来生物宠物放归大自然。

打击外来生物走私及加强法律规范

随着贸易开放,非法动植物贸易十分猖獗,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非法动植物贸易的管理力度。目前海关检疫的对象是少数特定昆虫与传染病,应扩大检疫范围,对可能携带的杂草种子、昆虫、传染病菌、细菌及其它微生物都需要进行检疫。凡装载与外来入侵生物有关生物资源的进出境、过境的集装箱、木箱、竹筐、草袋、木质包装材料等装载容器、包装物和交通工具,以及对来自植物疫区具有木质结构或箱体内带有木质托盘、垫板的集装箱,以及木质包装材料均应实施检疫。此外,我国目前尚未制订针对外来入侵种的专项法规或条例,因此防范外来入侵生物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为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的长远利益,亟需要制定《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法》,尽可能降低外来物种入侵危害的风险,并为加强外来入侵生物的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预警系统与快速反应机制

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急需建立外来生物入侵早期预警系统。该预警系统包括建立国家外来入侵生物生态安全预警名录,外来生物数据库,外来生物的监测子系统,外来生物的检验、检疫子系统,外来生物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子系统,外来生物的管理与早期预警子系统,外来生物信息上报、检索、网络通讯子系统等。

对新传入的外来入侵生物,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根据其传播和危害特点,制定并审核控制和防止进一步扩散危害的紧急行动预案,并按照建立的方案对入侵生物进行有效的防治、控制或铲除。政府主管部门应当设立相应的专项基金,资助核准的紧急行动预案的实施并进行监督和评价方案实施的效果。

完善引进外来生物的审批与决策机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引进外来生物。有意引进外来生物的单位和个人,在引进前,必须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主管部门根据其潜在风险的可接受性决定是否同意引进。经过主管部门审批引入的外来生物,相应的主管部门应当在进境后进行隔离监管,经过监管期未发现有不可接受风险的方可进行扩散。从事农业外来生物引种试验的单位在生产性试验结束后,应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农业外来生物引种安全证书。

篇9

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是指为确保肉食品安全而围绕从饲料加工、养殖生产、屠宰加工、肉品加工、贮藏配送、销售到检测溯源整个肉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所建立的食品安全生产集成创新体系。

2肉食品安全国内外研究进展

饲料及其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微生物污染均可能通过饲料使畜禽致病,从而危害人类健康[9]。相关研究表明,饲料中适量微量元素可以补充畜禽营养需求的不足,促进畜禽的生长,但是过分添加微量元素不能被畜禽吸收而被排泄出来污染环境,如添加高铜、高锌、砷制剂等,所以应该控制其添加量。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畜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10],可以替代抗生素在饲料中作用,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亦可减少和控制饲料中抗生素添加量。优质、安全的肉食品必须有优质的原料作保证,而优质的原料必须有畜禽养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作保障[11],畜禽生产过程常因环境污染、畜禽疫病和药物残留所导致的安全隐患,这些原因均在养殖环节表现得更为明显。关于肉食品安全生产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畜禽屠宰加工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鲍清岩[12]利用通过对屠宰加工行业中检疫环节的研究和分析,针对传统检疫方式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射频识别技术与屠宰生产线控制系统相结合的应用方式,实现了检疫样本的准确对应和智能识别与管理。畜禽屠宰加工要严把检疫关,严格执行动物检疫有关规定,杜绝采纳存在安全隐患的畜禽,同时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如二氧化碳致晕技术、真空自动采血技术、立式蒸汽隧道烫毛技术、自动定位火焰燎毛技术和同步检疫技术等解决畜禽屠宰加工过程的交叉污染问题;同时,提出无公害猪肉安全生产体系的构建[13]。畜禽的屠宰过程打破了本身的防御体系,肌肉组织又含有适合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14-15],在后续的分割、贮藏、包装、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极易遭受微生物的污染[16-17]。分割工艺差异、机械化程度低、手工操作多等因素,导致分割过程微生物污染难以控制,所以对分割过程中具体污染途径和微生物增殖速度的研究尤为重要[18]。畜禽屠宰后鲜肉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在高温及长时间烹调加工畜禽肉过程中容易生产一类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19]。在肉食品销售过程中,采用市场准入制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20],规定肉食品能够进入市场销售的质量底线,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从而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关于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检测技术,对饲料及其原料有效组分与危害物质进行追踪检测,主要用以显微镜观察[21]、检测蛋白质[22]和检测DNA等为基础的方法[23]对饲料组分检测;但是目前相关饲料成分检测的方法存在问题,大部分方法不能有效地将允许畜禽组织成分和禁止的组织成分区分开来,比较容易出现假阳性[24]。畜禽疫病防治与诊疗是肉食品产业链安全生产体系的重点也是难点的问题,疫病潜伏期差别大,而且有些疫病容易传染、变异和耐药性,这就给防治与诊疗检测增加难度。大量研究表明,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25]和蛋白质免疫技术[26]可以有效地对畜禽疾病诊断,便于疫病防治。关于肉食品全产业链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药物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21]、仪器检测方法[23,27-28]和免疫分析法[29-31];但是相关检测方法都只能做到定性分析,而未能定量分析。

3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

肉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创建,应包括饲料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畜禽养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畜禽屠宰加工安全生产技术体系、肉食品流通安全保障体系和快速检测技术等整个肉食品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

3.1饲料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

饲料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饲料原料品质、安全贮存、配方中对各种投入品用量与安全的控制、饲料加工工艺的合理设计和参数的恰当选择、操作过程的管理和加工后饲料贮存管理等。只有严格控制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生产出安全的饲料。饲料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饲料原材料及投入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二是饲料生产加工过程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三是饲料产品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3.1.1饲料原材料及投入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饲料原料必须执行国家《饲料卫生标准》,使用添加剂必须是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目录》,药物添加剂要符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由于抗生素进入肉食品产业链将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可以通过综合开发和应用寡聚糖、活菌制剂、中草药、天然植物提取物等免疫增强剂,取代抗生素;同时利用酶制剂和有机微量元素,降低矿物质及无机微量元素的用量,确保“饲料无忧”。3.1.2饲料生产加工过程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在饲料是生产加工工程中,应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推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加强投入品特别是添加剂用量的管控,严格执行配方标准和加工工艺参数,制定科学的作业指导书,确保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按特定程序和标准操作,实施饲料配置过程安全控制、确保饲料安全。3.1.3饲料产品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饲料在出厂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饲料在销售和使用过程容易受到微生物等污染,所以在使用前还必须对每批饲料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所有指标都能达到无公害饲料标准,养殖单位应与饲料生产单位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确保饲料安全的可追溯。同时,通过建立临界限的检测程序、纠正方案、有效档案记录保存体系、校验体系,保证最终产品中各种药物残留和卫生指标均在控制限以下,有效杜绝有毒有害物质和微生物进入饲料原料或配合饲料生产环节,才能确保饲料质量安全。

3.2畜禽养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

畜禽养殖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投入品安全、疫病防控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方面。因此,畜禽养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应包括生态养殖环境体系、疫病防控体系和科学养殖安全体系等。3.2.1建立生态养殖环境体系养殖生态环境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建立生态养殖环境体系,严格按照GB/T18407.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农业部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和NY5027—2008《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等标准的规定,确保畜禽生产环境安全。3.2.2建立疫病防控体系建立疫病防控体系是确保养殖安全的重要手段,动物疫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动物疫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养殖环节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同时,利用疫病诊断实验室,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对病菌病毒进行分离与诊断,利用先进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达到快速准确诊断疫病的目的,及时分析确诊病症,做到对症下药,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保健计划,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养殖场生产和疾病监测记录,从而制定养殖保健计划和有效制定免疫程序,建立养殖场疫病监测与保健体系,实现全程保健、健康养殖,从源头控制疾病的发生。3.2.3建立畜禽养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建立科学的用药制度和针头监管制度、以及出现药残超标及断针时的应急处理技术。建立并保存免疫和全部用药记录,治疗用药记录包括生猪编号、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物名称(商品名及有效成分)、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疗程、治疗时间等,避免药残超标及断针的产生。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及休药期,建立药物使用监控体系和用药追溯制度。同时,在养殖环节建立并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建立并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从养殖环节确保肉食品安全。总之,养殖过程应建立“六大统一”新型养殖安全保障体系,具体为:建立统一饲料供应体系,确保饲料安全;建立统一良种繁育体系,确保品种优良;建立统一防疫体系,确保防疫安全;建立统一饲养标准体系,实现标准化生产;建立统一饲养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建立统一产品收购体系,确保产品的可追溯。

3.3构建畜禽屠宰加工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在畜禽屠宰加工中实行高度自动化生产,并最大限度地保持畜禽的自然风味和提高卫生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综合利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经常检修设备,生产环境监控,提高肉食品加工操作者技能及安全卫生意识等;添加剂的使用必须遵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屠宰加工遵照HACCP管理体系。创建并完善畜禽屠宰加工安全生产体系。在肉食品加工过程,要建立肉食品参杂检测体系,不同组分肉食品分别加工,避免与其他肉类参杂,并标明肉食品中的各个成分及含量,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双向电泳和免疫学技术等手段对其参杂进行检验[32]。避免出现类似宜家“马肉风波”事件,而对肉食品行业造成不必要困扰。

3.4构建肉食品流通安全保障体系

肉食品流通环节尚缺少统一明确的具体规定,亟待国家出台肉食品储运、销售的法律法规或管理办法。对进入市场的肉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20],按照GB/T19221《农副产品绿色零售市场》标准建设,创建统一“配送、标识、标准、持证上岗、管理”的营销模式。肉食品市场销售单位必须向消费者提供带有原产地标志的销售标识,发现问题以便以最快捷的方式追溯查处。在销售过程中利用快速诊断检测技术替代感官检测;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构建“流通无忧”。

3.5创建肉食品产业链安全生产快速检测技术

在肉食品“从源头到餐桌”全过程生产中,动物疫病、违规使用或误用药物、滥用添加剂等造成猪肉产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应用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建立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饲料污染物检测技术、活体病菌(疫病)检疫技术、猪肉及制品的污染物检验技术和药物代谢与迁移规律研究,实现有害因子代谢和迁移的安全性监测,是有效开展猪肉的安全生产和长效管理的有力手段和关键。因此,针对肉食品生产中主要的和可能存在的有害因子(生物性和化学性有害物),从快速现场筛查和高通量检测体系着手,建立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典型病源微生物高通量筛查分析平台和基于光谱、色谱技术的化学有害物质的高通量筛查分析平台,研究建立化学污染物、活体病菌和肉品加工二次污染物的检验检疫技术等关键检测技术,有利于动物药物代谢监控、产品安全迁移检测和溯源监控,保障肉食品质量安全。

3.6建立肉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

按“从源头到餐桌”的科学理念,针对肉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创建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的肉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有利于监测任何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时,应用数码技术与微卫星DNA标记,研究动物源性猪肉个体鉴别和产地鉴别研究;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及脉冲场凝胶电泳等基因分型方法,研究猪肉中病原微生物溯源系统,揭示猪肉各个环节中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各种危害因素的来源和变迁规律,建立肉食品产业链安全可追溯体系。

4结语

篇10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无公害农产品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政府推动的公益性认证。能否吃上安全农产品,老百姓都很关注。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农畜产品。我国质量安全工作始于2001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10多年的时间里,国家在法规、标准、监测、监管、应急、体系、制度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就问题而言,减少了很多,全国2001年因农药、“瘦肉精”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611起,共有19781人中毒,而2014年相应中毒事件只有14起。就质量安全水平而言,有了很大提高,2001年监测合格率60%左右,近几年已上升到96%,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自治区畜牧厅于2003年10月23日成立了新疆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安全委员会,负责实施全区无公害畜产品的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设立了职能办公室和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具体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上报工作。并要求各地、州畜牧部门从上至下成立相应的认定机构,明确承担的任务,并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人。目前新疆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已达150多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70多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畜牧所近几年积极参与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在博乐市米东区、昌吉州、巴州、博乐、阿克苏、喀什等地区共同开展了养殖现场检查验收、技术培训、推广和示范等。就无公害养殖技术而言,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产地环境监控

产地环境要关注区域范围、区域污染源、土壤背景值,重点检查土壤(重金属)、水质(有害物质及污染程度)、空气(污染程度),环境条件应执行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GB/T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水质应符合NY5027《畜禽饮用水水质》的规定,注意饮水清洁,保证充足饮水。产地认定必须有省级工作机构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环境检验报告》、《环境评价报告》等检测报告。饮用水要定期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验,保证饮用水符合无公害饮用水水质要求。

2生产过程管理

2.1做好生产记录主要有引进、购入、配种、哺乳、断奶、转群、增重、饲料消耗、畜群来源、生产性能、饲料配方、饲草来源、添加剂、用药、休药期、疫苗注射、疫病防治、病死畜禽、污水、粪便污染物无害化处理、产品销售等各项生产记录,为无公害养殖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可追溯基本资料。记录要按规定要求保存2年以上。2.2投入品使用投入品重点是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感观要求是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臭;制药工业副产品不能作为饲料原料;饲草使用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不应在动物体内埋植或者在饲料中添加镇静剂、激素类等违禁药物。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养殖户依据无公害产品《兽药使用准则》及《饲料使用准则》采购兽药和饲料,严禁购入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的饲料,严禁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砷制剂等饲料添加剂。所购兽药均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并获得农业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GMP证书》的兽药生产企业或农业部批准注册进口的兽药,并具有在有效期内的批准文号。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镇痛药、神经中枢兴奋药等药物。必须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78号公告规定,按国家和专业标准中部分品种的停药期规定执行休药期。严格遵守国家规定,不使用违禁药物,凭兽医处方用药。作好兽药使用记录,记录应保存2年以上。2.3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制定质量控制措施、生产技术规程,抓好生产过程管理,开展技术培训,做到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标准化管理。2.4生产操作规程——企业制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包括不同畜禽、不同阶段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原料(投入品)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产品管理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培训制度等。重点要做好动物防疫、疾病防治等工作,而且药残、重金属残留等不能超标。

3加强畜禽饲养管理,减少疾病发生

依照现代畜禽养殖饲养管理工艺进行,按畜种、品种、性别、年龄、体重等分群饲养,饲养密度要适宜。每天打扫圈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定期对家畜进行驱虫、药浴。应经常观察畜群健康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建立健全疫病保障体系

各级动物检疫监督员负责对进场牲畜的“三证一标”(即检疫证、消毒证、非疫区证明和免疫标识)的查证验物和登记工作。对“三证一标”不全的,一律不让进入养殖区,不得参加交易。遵照养殖饲养兽医防疫准则,制定适合各地区的免疫程序。建立牲畜免疫档案和免疫记录,佩带免疫耳标,重点实施防、检、驱程序,使防疫接种密度达到100%。在各地区建畜产品检测实验室,开展抗体监测和疫病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定期通报,各县(市)都应配有疫病监报车。动物防疫监督站能达到对重点疫病、新发疫病和常见病快速准确诊断及监测的水平,确保畜群健康安全。

5抓好标准化小区建设,配套无公害养殖技术

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项目,通过改扩建及配套设施、设备建设,改善了养殖小区养殖环境,实现了人畜分离,促进无公害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6推广安全养殖技术

采用繁育新技术、快速繁育、早期断奶,长草短喂、短草槽喂、合理配合饲草料、棉籽饼脱毒等技术,利用贷款资金重点扶持养殖户,对新购进饲草料加工设备政府给予资金补贴,充分发挥现代设备的作用。

7种畜禽引进

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引进,具有《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等证明,经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查证验物,合格的方可入场,种畜引入后至少隔离饲养45d,在兽医人员观察、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兽医站对引进种畜进行登记、建档,并保存检疫合格证和产地检疫证。加强本地品种与引入品种的杂交改良,提高繁殖性能。有效改善了畜种结构,开展优良种畜的扩繁和选种选育,大力推广优质种畜人工授精技术,实施杂套模式生产商品畜,提高生产性能和肉用品质。

8开展技术培训

每年畜牧厅开展内检员和检查员培训,在全疆开展农牧民和养殖户的技术培训。畜科院对地、县(市)技术人员及业务干部、养殖大户进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及安全养殖技术”的专题培训,举办无公害养殖技术专项培训,县(市)也做了有关安全知识宣传工作,使养殖户的安全饲养意识得到提高。培训材料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手册、明白纸发放到农牧民手中;利用电视台进行新闻报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乡(镇)电教中心,将无公害养殖操作技术翻译成维文,并刻录成光盘,发放到养殖户手中,为全区养殖安全生产实施全方位宣传工作。

9完成产品标准(规范)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