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消费;需求;拉动作用;制约因素;对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首次将消费放到了第一位,更加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然而,对于盘锦市而言,消费对于盘锦市的经济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为了保持盘锦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变到以消费启动上来,使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低
虽然,近年来盘锦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增长的幅度比较小,2005—2009年的比重分别为18.2%、18%、19.1%、19.6%和22.9%。而2009年,辽宁省的这一比重为38.6%,全国的这一比重为37.4%,盘锦市远低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1.2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不高
城市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即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这一数据是反映居民消费意愿的一项重要指标)为72.6%,而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只有54.3%,均落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也显示了城乡居民量入为出、有计划消费的传统消费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盘锦市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不强。
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
“十一五”以来,盘锦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大幅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虽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造成其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差距拉大,落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达2~32个百分点。(见图1、图2)这使得消费对盘锦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一直落后于投资。
2盘锦市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的制约因素
2.1收入增长不快和收入差距拉大导致消费增长缓慢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要想增长快速,收入首先要快速增长。2009年,盘锦市GDP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8.9%,慢于经济增长,从而影响了居民消费能力的增长。另外,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导致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因为高收入阶层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后,边际消费倾向出现递减趋势,而大多数中低收入者虽有消费欲望但由于收入过低而无足够的购买力,从而就会造成全社会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影响到消费的增长。而盘锦市的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由2006年的1∶2.13扩大到2009年的1∶2.19。
2.2预期收支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由于盘锦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教育、医疗支出在消费结构中明显偏高,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再加上面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威胁,这种动荡不安的状况使大多数人对自己未来收入的稳定增长信心不足,即使短期内增加了收入,也不敢、不愿大量用于消费,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2.3消费观念落后阻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
受经济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居民的消费观念还很落后,往往是“量入为出”,不敢讲鼓励消费,更不敢“负债”消费,抑制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目前我们的消费方式仍是自主性消费,这是一种积累性的消费,主要靠自己的收入能力进行消费支出,跟发达国家的信贷消费相比,这种消费模式会影响消费结构的升级和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
2.4消费环境不良制约着消费市场的开拓
商贸流通企业“散、小、弱”的问题依然突出。2009年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7%,这表明盘锦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还比较弱小。在商品售后服务方面也比较差,假冒伪劣产品还充斥着市场,制约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在农村,用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消费市场的开拓。此外,像教育、文化、信息、休闲和社区服务等消费领域的扩大,也都需要消费环境的改善。
2.5结构性供需矛盾阻碍着消费需求的实现
从供给结构看,由于盲目投资,产品趋同倾向颇为严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很不合理。特别是近年来,城乡居民正进入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用于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需求比重有较快上升,但我们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还不能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优化的要求,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造成了消费不足。
3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对策
3.1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是促进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最关键的是要增加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当收入增加时,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增加幅度会超过较高收入家庭。这就需要,在城镇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切实保障城镇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要有针对性地搞好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工作,使人们预期收入持久增加,抵御“消费紧缩”或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要减少农村税费负担,增加财政、信贷等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支持。要利用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的问题,把从高收入者征收的部分税收转移给低收入群体,增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救助能力等。
3.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收支预期
稳定收入预期,建立信心,是促进消费需求的又一重要条件。我市居民储蓄余额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上,要把居民的储蓄变成现实的购买力,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以降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免除人们的后顾之忧,稳定边际消费倾向,最大限度地挖掘居民消费潜力,促进生产和消费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轨道。
3.3废除陈旧消费观念,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要认识到传统的供给导向型经济已经转变为需求导向型经济,应适当地鼓励消费,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消费信贷制度给许多想消费而暂时消费不起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对促进消费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长远的意义。发展消费信贷的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有效解决信贷部门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金融部门的消费信贷风险,增强其开展消费信贷的积极性。完善的消费信贷体系能使更多的消费者利用信贷消费方式,实现消费升级,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对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3.4改善消费环境,努力提高消费质量
一方面,要改善消费的硬环境。完善的城乡公共设施和充足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引导和刺激消费需求的基本前提。这就要加强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住、行消费升级,需要增加住宅建设和交通建设的投资;又如教育培训、旅游观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服务消费,也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此外,还要继续加强农村用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扩大农村消费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改善消费的软环境,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行为,改善服务质量,为购买商品服务创造良好氛围,扩大消费需求。
3.5适应消费升级的要求,完善消费品供给结构
一方面,企业要面向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来寻找目标市场,特别是注意扩大农村消费市场。要认真研究农民的消费需求,摸清不同收入层次农民的需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农民的消费特点,供应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商品,满足农民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还要开拓新的消费领域和空间,开拓物美价廉、适应农村需要的新产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生产对消费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采用新技术改良品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的变化,满足居民消费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二〇〇九年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OL]./view/9ff5c7bef121dd36a32d82d7.html.
[2]陈新年.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孟庆娜.扩大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7.
篇2
关键词:公路投资 国民经济 拉动
一、投资拉动经济的原理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投资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经济的稳定增长,平衡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抑止通货膨胀、防止通货紧缩,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公路投资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公路投资本身能够拉动国内需求总值,能够增加有效地经济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公路的增加,使得车辆的通行能力和通行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通运输的费用,节省了客货车在运行途中的时间,以及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这种种的改进使得公路使用者直接的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其中尤其是推动了高速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和改进了高速交通运输的效率,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改善了投资的环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一种积极地、持久的。
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是指公路投资本身所增加的国民经济。这其中包括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的贡献。衡量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有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其中支出法是指一定时间内将居民的消费、政府的支出、以及固定资本加存货和净出口,即GDP=居民消费+政府开支+资本形成额+净出口。而收入法是指计算工资、利润、生产率和折旧,即GDP=劳动者的工资+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公路建设属于社会基础建设,所以其建设一般都是由政府出资,因而公路建设属于政府支出,属于最终使用产品,根据支出法的计算公式,公路建设费用应该计入GDP中。
1、公路建设的首轮拉动作用。公路建设对经济的增长的首轮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的增加,根据统计,每亿元的公路投资就会提供大约2000个左右的就业机会,而相应的为其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更是达到公路建筑业本身的就业机会的2.43倍之多。此外其的拉动作用还表现在以下方面:1)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工资、利润、折旧和税收等增加值。2)在公路建设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水泥、木材等材料,这使得这些材料的生产者在提供材料的工程中也相应的创造出一定的经济增加,而水泥等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消耗矿石、电力等源头材料,这又使得这些原料的供应商创造了相应数目的经济增加。
2、公路建成后的二轮拉动作用。公路建成通车以后对国民经济的二轮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的行业中:1)道路运输行业。这其中包括客货运输、运输服务业、汽车维修以及搬运业等。2)商业,在新建成的道路一般连通着商品市场,有意无意的就会形成相应的商品流通网络线。3)公路沿线的产业带,公路建成后,为了运输方便,很多的工厂和企业等都会沿着公路建设,形成公路沿线的产业带。4)房地产业,商业、沿线产业带等地形成相应的就一定会拉动房地产的发展,使其土地的价值上升。5)汽车制造业的滚动发展。
此外公路投资还会促进直接或间接技术经济的增加。国民经济再生产中必会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此联系也被称为产业链。在产业链的衡量中影响力系数是其主要的指标。当国民经济中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相应地会影响国民经济的中其他各个部门的需求波及程度。若是影响力系数大于1,表示这个部门的生产和发展对其他的部门的影响会超过社会的平均水平,相反小于1时,其的影响就是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当然,影响力系数越大,其的拉动作用就越大。
三、公路投资建设对经济拉动作用的保障体系
公路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来维护其的正常的运行。
1、科学规划公路。公路建设的地点必须经过仔细的研究分析,在一些没有经济价值的地方投资建设公路是不会起到经济拉动作用的,相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在公路投资之前要对公路的建设项目、线路、路面的建设标准等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通过实地的考察和专家的论证后全方面的评定其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科学规划施工建设。在公路建设之前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这样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顺利的进行以及原料的合理的分配使用。
3、规划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政府在公路建设的时要做好沿线经济的发展规划,预测可能的经济发展模式,统一部署制定。
4、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公路正常施工和建成后正常运营的条件。在公路建设快速进行的今天,相应的法律法规必须不断的完善。
5、行业行政保障体系。不予则不立。道路投资建设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是不会主动自发的形成的,它需要正确的行业管理加以规范和保障。而这种管理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的实际的效果和效益。其中行业保障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1.道路建设投资的行政管理;2.道路建设施工工程的行政管理3.公路养护的行政管理;4.路政管理;5.道路运行的行政管理6.公路征费的行政管理等。
通过这些行政管理使得公路投资从开始到运行都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使得公路的各项活动都能够有质量,高效率的运行。
总而言之,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全方面的,为了进一步拉动公路的国内需求,运行部门还需要做好以下的工作:1)加大对高额利润运输领域的投入,放宽运力的投入限度;2)配合商品市场,努力形成统一的、通畅的、有序的运输市场;3)加强公路运输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的调研,决策和宣传的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运行机构,紧紧抓住工作重点,制定一套完善的资料收集、统计、总结、上报制度,使国家在投资决策和行业规划化中有据可循4)建立健全的运行立法制度,使之依法运行。总之,通过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的拉动会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我认为,政府以抓投资促进经济,效果并不好。政府抓消费,是比抓投资更好的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
十六大报告提出“投资、消费双拉动”和“调整国民收入中消费比例过低的情况”,这是与1998~2002年间一直强调“投资拉动”的不同提法。2003年3月份,两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注意投资、消费双拉动,更要注意消费的拉动作用”。这种新的提法,把拉动经济的重点从投资转到了消费上,这是政府对经济政策选择的新认识,是从近几年经济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从近几年实际情况看,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影响比投资更重要,更具决定性作用。居民消费需求不强,社会投资就强劲不起来。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即使政府靠财政资金及配套资金把投资抓上去,也是效益不大,风险甚大;而且,没有消费需求支持的投资,融资困难,难以为继。政府要想有效地把经济促进上去,首先不是把投资抓上去,而是要把消费促上去。有了旺盛的消费需求,就不愁引发不起强劲的投资热潮。
此次非典,遭受冲击较大的行业,都是受到了消费大幅度下滑的影响。非典过后,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政策措施鼓励消费,把被非典压抑、推迟、破坏的消费能力释放、恢复、激发起来,推动起新的消费热潮,把经济促上去。
那么,怎样才能拉动需求、刺激消费呢?就是“用财政政策抗击非典影响,用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苦战,财政政策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抗非”任务,打了一场漂亮仗。下阶段,财政应继续保持抗击非典的重视力度,维持“抗非”特殊时期所采取的一些减免税和财政补贴措施,继续做好应急准备,但财政不宜再承担其他新的支出重任,主要是休养生息。
篇4
■ 四大力量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储蓄、银行体系、国内市场需求和政府的经济政治动员能力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四大力量。具体来看:
中国拥有相当充裕的居民储蓄。与美国居民储蓄率过低(不到3%),长期过度和超前消费,即使政府出台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也难以增加有效需求不同,中国居民消费比较保守,储蓄率相对较高。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内城乡居民储蓄总量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形成相当可观的国民潜在购买力。只要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改进,刺激消费的政策积极到位,居民储蓄增速只需下降三五个百分点,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就会大为改观。
中国拥有充足、安全且质量良好的银行资本。截至2008年11月底,企业和居民的储蓄总量为45.5万亿元,国内银行总资产超过61万亿元,资本充足率达到银行总资本的99.5%。充足、安全且质量良好的银行资本是抵御金融危机的坚盾,表明中国有非常好的社会投资的基础货币条件,只要政策运用得当,银行资本完全可以对拉动社会投资增长发挥巨大作用。
庞大且具有不同需求层次的城乡市场。全球经济衰退导致中国外贸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向国内市场。中国国内市场除了规模巨大外,更为重要的是其成长性和具有不同需求层次的特点。过去长期饱受诟病的城乡发展失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弱点,在出口需求受阻、经济增长主要立足国内市场开发时则成为中国的巨大优势。在城市和东部市场的开发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中西部和广大的农村为扩大国内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只要中西部和农村市场的开发取得实质进展、刺激社会消费的举措得力,中国经济的内需增长完全可以抵消外需增长下滑的损失。
强大的政府经济政治动员能力。中国市场经济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虽然这种模式经常被人诟病垄断力量过强、市场自由化不足、效率水平低、中央财力过大等,然而,一旦遇到大的灾害和危机时,就会显示出强大的政府经济政治动员能力的优势。比如,为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中央政府迅速推出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短时间内动员了可观的经济社会资源,对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必将发挥积极作用。2008年中央财政收入超过6万亿元,中国还有约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这为政府实施扩张性调控政策奠定了坚实的财力基础,中国政府强大的经济政治动员能力是抵御金融危机的又一坚盾。
■ (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最小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其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三大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见表1):投资的拉动作用最大,消费的拉动略小于投资拉动,但消费拉动作用相对最稳定,净出口的拉动作用最小。从表1还可看出,净出口的拉动作用只是近三年来比较显著,2005年以前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如果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则金融危机减少的外需难以靠扩大内需弥补。然而,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这使得在消费需求的拉动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内需)弥补出口(外需)下降来稳定经济增长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
■ 扩大内需的政策能有效减缓经济增速下滑
针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中央政府于2008年11月初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据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十项措施可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4万亿元。从内容来看,除包含放宽金融业贷款限制和企业增值税改革外,主要措施集中于基础建设的改善与扩建以及社会福利改进两方面(见图1)。
篇5
关键词:消费;投资;出口;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04-02
我们仍然记忆犹新,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可谓惊心动魄,它把全球经济带入衰退之中。那么,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国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无疑受到了巨大冲击。从表面上看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陶醉于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陶醉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发展。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曾经沾沾自喜、引以为荣的这一发展模式是如此的脆弱。在这一发展模式下,中国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两头不受我们控制,导致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经济安全受到挑战;大量顺差形成流动性过剩,干扰中国经济正常发展;大量资本对外金融投资,资金安全受到威胁。
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在于我们长期以来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面对冲击,我国政府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使得我国经济很快地走出了低谷。但是,我们应该清楚,2009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政府的大规模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而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协调发展的一些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即以不断增加投资和鼓励出口来促进GDP的增长。选择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符合当时的国情。这是因为与先发国家不同的是,后发国家为了能够追赶先发国家,一般被迫采用“赶超战略”。“赶超战略”的核心就是以政府强大的动员与控制力量作为后盾,进行快速资本积累与投资,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转型。而要做到这一点,政府一方面必须掌握全社会更多资源,另一方面必须施行“高积累、低消费和高投资”政策。粗放型发展方式虽然使得中国经济得以“起飞”,使几亿人口脱贫,使中国从一个人口大国走向经济大国,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经济主要表现在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上。内外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1.外部失衡。主要指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形成的高额国际贸易顺差和高额国际收支盈余,以及国家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由此造成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力量或者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指投资需求、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如果“三驾马车”之中任一个出现问题,短期来看会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长期来说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进程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三驾马车拉着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奇迹”。按理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应该越来越高的,但事实上我国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一直呈上升趋势)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有数据显示,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也即消费率已从20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8年的48.6%,其中居民消费率更是下降到35%左右;而储蓄率从2000年的37.6%,上升到2008年的51.3%。而在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同时,世界平均消费率却达78%―79%。
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我国一穷二白、百业待兴,必须实行低消费、高储蓄,以便进行高投资来进行现代化建设,这还可以理解。那么时至今日,我国已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经济要转型,增长方式要转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这个关键时刻,扩大国内的居民消费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增长至关重要。但由于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始终呈现下降的趋势,所以投资和出口就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高投资又导致高产出,而我国居民又低消费,所以导致产能过剩,因此,企业必须寻求国外市场。
所以,多年来我们一直都是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GDP的70%以上,出口依存度接近GDP的40%。这种情况在风平浪静的年份还能维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国际市场上稍微有风吹草动的情况,那中国经济跟着就会出现问题。2008年最先爆发在美国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就使我国外部需求放缓、减弱,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中国有数百万人失业、数千家工厂关闭,中国经济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损害。不仅如此,我国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还遭到了别的国家的强烈指责,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热钱大量流入等等一系列事件。这些都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干扰。
2.内部失衡。有效需求中消费不足(指居民的消费不足),投资和消费之间的比例不协调。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竞争日趋恶化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使外部需求难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长期的动力,所以使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因此,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主要靠扩大内需,内需应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用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是特殊历史时期为防止经济非正常减速而采取的政府强制行为,不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投资具有“名为当期为消费需求,实际上为下期产出即供给”的两重性。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相应增长来实现产品的价值,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容易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供求失衡,从而又会制约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国民经济就不能实现良性循环。虽然投资的增加可以增加当期的需求,但投资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将会使下一期的收入分配和成本构成之间的矛盾更为严重,只有通过消费需求的扩大才能真正地拉动投资需求的活跃,才能为投资需求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空间。消费需求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也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
但是在我国,由于居民消费多少年来始终不旺,居民的消费率呈下降趋势,所以政府投资扮演了二重角色,即经济繁荣时期的“助燃剂”和经济衰退时期的“兴奋剂”。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地走向边缘化。
其实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我国政府就提出要扩大居民消费,来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但由于过去的3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强势的投资加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以即使中央政府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十多年过去了,国内居民消费率依然没有增加。
所以,政府虽想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但却因找不到启动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的根本,而只能很无奈地把经济颓势的扭转寄托于政府投资支出的增加及其产生的拉动作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的一架出口,因为遇到金融危机而锐减。而其余两架中的一架消费本来就低,因为居民消费一直都是不高的。剩下的一架就是投资,只能再次选择投资。所以,依靠这样的一种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方式,其实是一种急救的方法,不能作为长远之策。
那么,解决我国目前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2010年“两会”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表明,在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正面对着又一个重要“门槛”,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正是由于我国一直是以低水平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居高不下,而且大部分投资的技术含量不高。出口的产品也基本上都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当前我国经济增长GDP虽然高,但增长效率比较低,能源、资源消耗都比较大。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我国经济受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所以,不论是为了防范国际能源价格风险,还是从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压力上来说,投资需求大幅度提高都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目前,以高效、低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热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以高效能、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大势已定。
而目前我国的现实是,我们正处在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伴随着城市化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高碳经济发展阶段。所以,面对西方国家竭力倡导的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格局中又处于不利地位。可以预见,在今后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国家会打着发展低碳经济的旗号,通过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对中国高碳产品征收的关税将呈增加之势。国外有的媒体表示,一场低碳经济的争夺战正悄悄逼近中国,中国将再次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篇6
[关键词]经济增长 居民消费 VAR 因果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的增长,消费、投资和出口一直以来被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近些年来我国的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而从2011年世界银行的报告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2009年起,我国的经济增长开始转变为内需拉动,这打破了中国发展是由出口拉动的传统观念。
一、文献综述
2010年我国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8,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因素,对于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国大量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徐凤,金克琴(2009)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国内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证明了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王云,赵斌(2010)利用S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和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证明了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陈亮,朱琛(2010)论证了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并就当前如何发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作用进行了探讨。刘东皇,沈坤荣(2010)通过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分配、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强于投资。
二、实证分析
本文中我们选取了1990-2010年间我国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量作为数据指标,同时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记作LnXF和LnGDP,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样本总量为21。为了检验数据的平稳性,我们对数据进行了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的结果可以得知,LnXF和LnGDP在5%置信水平下是平稳的,因此可以构建VAR模型。我们利用AIC最小原则,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反复测算,发现2阶的AIC最小为-43.2072,确定了模型为滞后2阶VAR模型。通过软件分析后,我们得到了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VAR模型,如下所示:
从上述VAR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滞后1期的居民消费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促进经济总量增加0.7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分析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模型进行了葛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证明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这进一步说明了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策建议
通过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因此,为了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政府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消费率,对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使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公平、有效,从而提高社会消费水平;其次,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消费者信心,例如加强劳动者的就业保障,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创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来增强消费者信心,从而提高社会消费总量;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努力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对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给予法律支持,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陈海燕,张世英.我国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的面板协整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6年18期
[2]熊爱华.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10年6期
篇7
消费、投资、净出口共同构成了国内生产总值,而消费又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构成,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经济增长反映了各国经济与上年相比增长的幅度及发展的速度,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实力。其中居民消费在总消费中占主导作用,经济增长中对其起主导拉动作用。
居民消费生产总值
消费、投资、净出口共同构成了国内生产总值,而消费又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构成,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经济增长反映了各国经济与上年相比增长的幅度及发展的速度,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实力。其中居民消费在总消费中占主导作用,经济增长中对其起主导拉动作用。
一、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概念
消费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人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指居民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而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收入分配的平均化程度影响消费,但并不是全部因素,消费水平高低还受如利率等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动也能影响消费,价格发生变动首先影响实际收入的改变,进而影响居民消费。
收入分配越平均,全国性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比较大,从而会使居民消费增大。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由于商品或劳务的产出而带来的增加,而经济增长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来衡量。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趋势,充分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经济学家们把经济增长的成因分为短期原因和长期原因两种。短期原因是由于总需求的增加而导致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短期内可以通过增加总需求来实现。消费是影响总需求变化最大的因素,很多原因都能引起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对未来消费预期的信心增加也会引起消费增加,投资也是引起消费变动的又一重要因素,技术进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后会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投资增加。
要使总产出增加,长期内就必须提高经济的增长能力,而增长能力的提高包含增加资源的数量和提高资源的质量两方面的内容,增加资源数量主要是指增加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增加,提高资源的质量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增加培训和教育、对全体居民做好健康保健工作等。
二、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可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等方式来提高居民消费,而居民消费上升也可以直接或通过带动其他变量的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经济增长可以增加居民收入,这直接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进而使居民消费增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当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保持一个稳定水平时,增加的国民收入即经济增长就会带来居民消费的增加。快速增长的经济可以提高居民收入,进而也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质量。
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一定可以带来资源数量的增加和资源质量的提高,只有增加资源的数量和提高资源的质量,才能长期提高经济的增长能力,所以经济增长增加时,会对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使他们在增加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消费,消费是生产的最终实现形式。因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最大,消费决定了企业生产的规模及发展方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消费是构成国民收入的一部分,直接作用表现为提高居民消费可以直接刺激经济增长。间接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消费来拉动其他变量发生变化,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投资需求是一种中间需求,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的基础上,才能共同拉动内需,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投资的扩张就等同于居民消费的扩张,可以通过增加居民消费直接或间接的拉动经济增长。当经济处于过热增长时,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使得居民消费下降,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居民消费下降也不是特别大,这样消费既可以起到防止经济滑坡,又可以起到抑制经济增长过快的功能。
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就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终极目标就是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就是提高居民消费,只有做到提高居民消费和改善民生同步发展,经济发展才能持久。
三、增加居民消费的几点建议
要想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必须加大居民消费的力度,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注意提高居民消费力度。建议如下:首先要增强居民对未来消费预期的信心。随着近年来我国惠民政策的持续深入,使人们预期花费成倍增加,这会使人们把收入中本应消费的一部分资金用于储蓄,引起消费意愿降低,很多的居民担忧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稳定,不愿过多的增加消费。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都能真切的意识到,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下能老有所养。国家要注意避免各项改革措施生冲突和矛盾,要对一些相关改革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居民的当期消费的信心。
篇8
【关键词】经济增长 工业化 投资
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选择
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贯穿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初中期阶段,资本积累必须达到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增长速度,从而依靠投资启动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后期阶段,资本积累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应适度降低以避免生产能力过剩,必须进行投资结构的调整提高投资效率以促进技术进步,增强投资启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时机选择应特别注重经济周期性影响。
投资启动扩大的是生产性需求,而消费启动扩大的是消费性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消费成为启动经济增长的主导机制应当在工业化后期阶段,而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由于资本相对匮乏,可以考虑选择消费或同时选择消费和投资作为启动经济增长的主导机制,但如果过分强调消费的启动作用可能会导致经济处于低收入水平的恶性循环。
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和多个国家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净出口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对扩大总需求或弥补国内需求不足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小国而言,净出口需求可以是启动经济增长的主导性机制,但对于经济大国而言,净出口需求只能是一种辅机制。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79至2014年,中国CDP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人均CDP由改革开放前不到300美元增加到当前的7485美元左右,一跃成为当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人均GDP为7485美元,第三产业从2004年以来快速发展,到2013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了46.8%,与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第一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7.8%下降了2.9个百分点。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下降,至2013年占就业总人数比重的31.4%,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3%。因此中国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将发生改变,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而后期阶段就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上来。换句话说,源自经济系统的、依靠技术进步驱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倒逼机制正在形成过程中。
三、经济增长的动力
投资、消费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宏观调控的目标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得出2001年-2013年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百分点。(1)2001年的时候消费对于我国GDP的贡献更大一些,之后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在2011年和2012年再度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2013年又有所下降,投资的动力作用增强。(2)到了2002年之后,投资拉动GDP的百分点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09年达到了最高值为8.0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87.6%,这主要来自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出台的四万万亿投资计划。(3)净投资的波动幅度很大,2008年之前,我国经济发展一度依赖出口和投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口严重受阻,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出现了负值。在大部分年份投资拉动GDP百分点比消费拉动百分比高。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一个基本结论,2000年以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以投资和消费为主,投资的动力作用更强。
四、投资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自2008年全球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虽然己经有所复苏,但是,欧洲、美国、日本都尚未进行必要的结构性改革以恢复经济正常增长的活力,所以,很可能陷入长时间的低增长、高失业、高赤字的新常态,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不容乐观。笔者不认为中国应该从投资拉动型的增长转向消费拉动型的增长。消费固然重要,但以消费来推动增长,就意味着每一年都必须要增加消费。唯一能够保证每年增加消费的只有增加收入,也就是说每年都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手段如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改善基础设施等都离不开投资。
经过35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仍然存在很多经济和社会回报高的投资机会。第一是产业升级,第二是基础设施。这些投资都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高回报。要依赖投资拉动经济,除了要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外,还需要有投资资源。第一,中国政府积累的债务只占GDP的40 %,第二,中国的储蓄率将近50%,政府的投资可以撬动私营领域的投资。第三,投资需要进口技术、设备及原材料,中国的外汇储备有4万亿关元,居世界首位。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可喜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均GDP、城市化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水平较低,中国正在向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现在不仅拥有难得的投资机会,还拥有丰富的投资资源,所以中国应该继续主导依靠投资的增长的模式,但是要注意投资结构的调整,同时兼顾消费的动力作用。
参考文献:
[1]2013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3.
[2]纪明:经济增长的需求启动、需求约束及再启动[J].社会科学,2011,(5).
篇9
关键词:经济波动;波动周期;消费需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045-02
1 引言
经济波动是指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一定规律的现象,由经济扩张期和经济收缩期构成。如何使经济波动的振幅减小,延长扩张期,缩短收缩期,是经济运行中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作为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导的山西,在经济总量波动和产业结构变动方面存在着诸多特殊性。因此,全面认识山西经济波动的特征,采取有效措施来缓和经济波动,对于维持山西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大意义。
2 山西经济波动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其中存在的经济波动幅度大的问题更值得深思。因此,需要对山西的经济波动状况做一个系统的分析。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用GDP增长率的波动来衡量经济波动。
由图1可看出山西省30多年来的经济是发展与停滞,高涨和低落交替演变的过程。从总体上看,山西经济共经历了四个波动周期。
1978年―1981年是第一个波动周期,这三年的经济波动时间短,但幅度却很大,是迄今为止波动幅度最大的一个周期。1981年―1991年为第二个波动周期,经济增长于1984年到达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21.6%。本轮波动历时7年,较为平缓。第三个波动周期是1991年―1999年,本轮周期扩张期振幅为8.9%,收缩期振幅为5.8%,总体较为平缓。从1999年开始,山西经济进入第四轮波动周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山西2008年的增长率明显下降,并于2009年达到波谷。2009年至今,山西正经历第五轮波动周期,2011年山西省进一步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3 山西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
3.1 与国家周期波动情况相比,山西省的周期波动更为剧烈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过去40年在山西省GDP波动中,最大增长落差与平均增长落差分别为39%和23.2%,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和15.6个百分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接近,同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从此之后,山西经济的增长速度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第二个经济增长周期内,山西经济开始缓慢增长并逐渐缩小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第三个经济增长周期,山西与全国经济波动的上升阶段大大延长。1998―2007年1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14%;山西省除个别年份以外,也基本维持在7%至14%左右的区间内。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2009年,山西全年增长率仅为5.4%,成为1981年以来山西经济发展的“新低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经济波动周期短,振幅大,经济发展不稳定,是山西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
3.2 经济周期波动的路径逐级抬高,逐步趋向高位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基础的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水平的日趋成熟,山西经济增长呈现出逐渐加快的趋势:1981-1991年,山西GDP年均增长8.7%,1991-1999年提高到10.3%,进入新世纪以后的7年,进一步提高到13.1%。改革开放以来,在1992-1997年和2001-2007年两个时期内,山西经济呈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第一个时期年均增长12.0%,第二个时期年均增长13.1%,与第一个高速增长时期相比,第二个时期更长,增速更快。
3.3 经济增长波动幅度逐步平稳,发展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逐渐趋于平缓并维持在高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波动幅度随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而减小。1981-1991年,经济增长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20.8个百分点;1991-1999年,相差8.9个百分点;1999-2009年,相差10.4个百分点。这一趋势标志山西省经济活动逐步趋向成熟,宏观经济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4 山西经济波动的原因及实证分析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本文利用1991-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把投资、消费及出口引入同一模型,考察他们对山西经济波动的影响,其中投资总额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度量,消费用最终消费度量,用GDP来度量经济波动。利用eviews3.1对影响山西经济波动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为:
LnGDP=-0.385+0.043lnTZ+1.096lnCS+0.019lnEX
(0.19)(12.73)(29.38) (34.07)
R2=0.994 F=1005.42 D.W=0.552
模型通过了各项检验,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较高,拟合程度较好。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影响GDP的诸因素中,消费的影响最为重要,其边际倾向最大,当消费增加1个百分点时,引起GDP增加1.096个百分点。投资的影响次之,GDP对投资的边际倾向为0.043。与投资、消费相比,外贸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以下针对消费、投资和出口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
4.1 消费对山西经济波动的影响
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重要影响。消费需求的过高或过低,以及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投资结构的矛盾,都会造成经济的波动。
近年来,山西省消费需求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全省GDP增长13%会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6%,零售总额的增长快于GDP增长4.6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消费需求的增加对于拉动山西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但是,山西省的消费需求结构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不平衡。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总量和增长速度都明显超过农村居民,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贡献率,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总量上看,2011年,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为1031.01亿元,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为2461.52亿元,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为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的2.4倍。从消费结构上看,山西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和41.1%,而农村居民的消费以衣、食、住等生活必需品为主,在耐用品上的支出较少,如果将文化、教育和服务等方面的消费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将会更大,这对于山西经济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4.2 投资对山西经济波动的影响
投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投资形成了生产手段和生产能力,投资规模和投资率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超出经济承受能力的投资必然会引起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利。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速的影响由1978年拉动6.8个百分点上升到2011年的9.1个百分点。可见,虽然投资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比消费弱,但仍是拉动山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投资比例不协调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偏重于第二产业,这种情况造成山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同时,第三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消费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弱。这种投资结构使得投资成本过大,同时还加剧了地区与产业发展不平衡,从根本上阻碍了内需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进而推动山西经济的发展是当下山西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4.3 外贸对山西经济波动的影响
对外贸易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但它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着“发动机和助推器”的作用,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重要诱因。
山西作为中国内陆的资源大省,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拉动有限,影响力排在投资与消费之后。从总体上来说,外贸总量偏小,依存度较低,增速落后,2011年山西外贸总量与增长速度在中部六省中位列倒一。另外,山西外贸结构过于单一,2011年出口产品中煤炭、焦炭、镁的比重占同期全省出口产品总值的53.7%。同时,山西省出口地区较为集中,特别是对美、韩、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依赖度较高,对东亚和欧盟市场的出口额更是占到总额的50%以上,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国外需求将大幅下降,山西经济的波动将难以避免。
5 促进山西经济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扩大居民消费,形成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第一,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要解决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没钱花”的问题,想尽办法提高居民收入,进一步发掘居民的消费潜力。第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加居民消费信心的关键就是加速构建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条件,使老百姓解除医疗、教育、住房、失业等后顾之忧。第三,改变居民消费观念。要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网络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逐步改变人们保守的消费观念,建立积极的消费观念。
5.2 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技术改造与投资支持,促进山西省传统支柱行业的转型与升级,逐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加快培育优势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围绕建立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着力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正在发展和壮大的新兴产业,促进全省传统支柱产业。
5.3 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发挥外贸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首先,进一步扩大外贸规模。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其次,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立足比较优势,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后,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现代高新技术对改造传统出口产业的作用,积极引导外资外商参与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加大对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少的高技术项目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刘树成,樊明太.中国经济波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0,(5).
[2]刘树成.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J].经济研究,2003,(3).
[3]王建中.山西经济波动分析[J].山西经济,2003,(2).
篇10
关键词:高校;地方经济;推动路径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135-02
一、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与20世纪60年代创立,开辟了人类生产力研究的新领域。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和管理能力。人力资本存在区别于传统资本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式有别于传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在两个方面改变了资本的经济作用。该理论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的劳动能力的集合,建立了相应的测度模型,是教育基础论的主要理论支撑。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地区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非均衡发展理论就是源于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而产生的,最初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由于地区与国家的相似性,使得该理论在地区开发与规划时,经常被引用和借鉴,而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础。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经济发展中的优势部门和优势产业,提倡把资源投资于经济效益高的产业。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此,高等教育是实现地区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
(三)后发优势理论
后发优势理论最早由格申克龙提出,该理论认为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有着特殊有利条件,这一条件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是先发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国家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实现赶超。但是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性而非现实性的优势,不会自动显现,需要后发国家具备一定条件才能被挖掘出来,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才能最终实现赶超。我国学者在引进该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后发优势驱动假说,指出后发地区可以通过引进、模仿和学习获得后发优势,而这种优势的获得需要通过后发地区的自身努力,积极创造吸收条件,才能变为现实。
二、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不论是部属重点高校还是省属、市属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都是其基本职能。高校的人才培养可以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高校的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类型的在职教育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适用性的人才又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一些地方性高校,尤其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更为明显。部分高校还采取了订单式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打造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高校的科学研发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改进企业的发展模式。当今企业的竞争是创新力的竞争,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阵地之一可以为企业带来智力资源,推动企业的创新进程,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三、高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拉效应
充裕的内部需求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高校对地方经济的需求拉动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效应,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直接消费,高校的消费需求主要包括衣食、交通、学习和文化等方面,这些需求构成了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一个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每位学生的年消费约为2.5万元左右,每位教师的年消费约为4.5万元左右,一所1.5万名学生的高校每年的消费总需求约为4.7亿元左右。这一庞大需求可以很好地拉动地区服务产业的增长。另一方面,高校的消费需求会拉动服务业就业岗位的产生,这属于间接拉动。高校的消费除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还存在大量的精神需求,会促使一个地区服务业的转型和多样化化发展,最终拉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地方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高校之间也存在差异,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也会因所在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以江苏北部(苏北)为例探讨地方高校推动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偏弱
目前,苏北5市共有本科高校12所,仅占全省本科高校数量的1/5。其中部属高校1所,军事院校两所,其他均为普通省属高校。在地区分布上也呈现出不均衡状态,徐州共有6所,占50%,连云港和宿迁各有1所,淮安和盐城各有两所,而且多数是2000年后的新升本科院校,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偏弱。在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基础研究为主,可以有效推动企业的原始创新,增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地方性高校由于自身能力方面的限制,缺少一些科研领军人才,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多以应用性为主,基础研究相对不足,突出表现在自主专利的授权量少,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产业化率低。除此之外,苏北高校师资力量也偏弱,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博士化率、国际化率距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都造成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力量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