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文化旅游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文化旅游的概念

篇1

(河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乡村旅游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科学理论体系与理念引导的匮乏。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业结构树冠系统、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五个分支,基此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构架要素,建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最后,根据论文构建的研究框架,强调了乡村旅游理论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基于休闲与发展主义哲学语境,提出构建乡村旅游产业理论架构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F 590.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16.06

收稿日期:2014.07.09修回日期:2014.09.09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建构研究”(13TAAG015);河南师范大学国家级项目培育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乡村旅游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11.521)。

作者简介:陶玉霞(1972—),女,河南浚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学基础理论与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04.html

A Study on the Tree Model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TAO Yuxia

(College of Tourism,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rural tourism roots in the lack of guide of scientific theory system and long?term concept.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merges the research dimensions and classifies them for five branch systems, including root system of dynamic mechanism, the ground coordinate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the image structure and generating system,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opy system,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system.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clarifies the internal logic and structure factors of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constructs tree model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ramework,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blems which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on the research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and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national leisure times and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 doctrine philosophy, it pus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construct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theory system.

Keywords: rural tourism;theoretical system;tree model;industrial system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广泛,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产品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贡献与文化影响、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及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旅游乡村的建设模式或规划途经、乡村旅游国际比较与借鉴等研究硕果累累。但大多是关于具体经营模式、问题与实践对策的研究,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等方面。

熊凯首先引入了乡村意象概念[1],黄洁探讨了“乡土情结”这一乡村旅游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性[2],彭兆荣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了“乡村空间”与“乡村概念”在当下乡村旅游中的逻辑关系[3],可惜这一理论分析近几年没有深入下去。REICHCLE ARIE强调“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4],何景明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比较总结对乡村旅游概念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5],王艳平、陶玉霞分别从认知过程与发展目标等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概念二层级说[6]、三级概念说[7],刘英杰[8]、陶玉霞[9]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尝试构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体系。但这些研究对旅游实践发展的导引力度作用不大。

第1期陶玉霞: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建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9卷

SHARPLEY指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本地化(Localization) ,并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10]。马波认为如果乡村旅游带来的绩效低于乡民的期望,为发展旅游而保护乡村的逻辑就会崩溃[11]。BROHMAN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正在摧毁本地化的基础[12]。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旅游飞地”、“旅游孤岛”、“新殖民主义”[13]、乡村景观城市化、传统文化异化、乡村性消解等旅游后现象令人担忧。乡村在旅游开发中作为农业生产载体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代之而来的是审美对象和消费空间角色的转换,加上寻租行为潜流暗涌,资本绑架了政策和规划[14],促使中国大地正在生发现代历史上第二次“山乡巨变”,经历着一次空前绝后的重构[15]。这一系列问题根源于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不完整,缺乏前瞻性理论的指导,从而使发展目标、开发层次、客源市场的定位与产品体系研发等方面迷失了方向。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界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机制、形象生成与演变、环境因变影响因素、问题分析的整体框架与维度等关注不够。从研究趋势来看,近些年对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少,着眼于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成果几乎没有;研究成果大多偏重于对具体问题的个案评价和分析,微观的研究缺乏严谨性和理论深度,宏观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和发展理念。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乡村旅游尚缺乏整体系统性和多维结构深度的认识,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尚属空白。

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广泛和深入开展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 乡村旅游系列概念的明确与结构框架的规范,也决定着实践的导向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政府基于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建设引导将决定乡村未来完全不同的命运。

一、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要素

(一)研究方法

通过对搜集文献的分析综合,整理出乡村旅游研究7个维度42个向度,据此设计了114个问题,以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河南辉县郭亮村三个旅游地及游客作为调研对象,采用实地调查 (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历史资料对比) 的方法, 对乡村资源的禀赋与特征、乡村游客的动机取向与行为认知、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乡村游客对乡土的哲学认同与回归诉求、乡村旅游的时空发展与变迁认知、乡村的文化意象与现实感知、乡村旅游环境制约与影响因素、乡村旅游体验满意度及旅游地经济、文化、生活生产、社会结构、景观特征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城区东部,面积12 km2的5个村子依托传统花卉产业分别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5个主题景区,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人称“五朵金花”。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90 km门头沟区斋堂镇辖区西北部的深山峡谷中,现有500间74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三合院民居,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文化遗存丰富,被誉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郭亮村位于河南省辉县西北60 km的沙窑乡太行深处海拔1672m的高高悬崖上,村落为依山势而建的平民石屋三合院聚落景观,先有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天梯,后有“世界第九大奇迹”郭亮洞,是集旅游、度假、写生、影视拍摄于一体的著名景点。三地分别位于西南区大都市郊区——环城游憩带、华北大都市周边山区——大都市周边、华中深山区——小城市辐射的边远山村聚落区,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调查中向三地游客各发放问卷500份, 分别回收472 份、463份、478份, 删除问题样卷, 得到有效问卷438 份、421份、440份, 有效率分别为93%、91%、92%。通过对问卷等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根据问卷反映效果与spss因子分析,剔除低效率问题28个,留下86个问题计38项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向度,并结合访谈情况与专家咨询认可度,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业结构树冠系统、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五大系统,基此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构架要素,建构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

(二)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要素

乡村旅游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求证其存在的哲学基础,即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其次是在需求本质之根基上探讨乡村旅游成长起来的形象结构与系统生成原理及大众认知的反向重构;第三是从理论层次全面把握由乡村旅游形象树干系统生发的发展要素树冠系统,包括客体、主体、媒体各个向度的研究维度;第四是根据其历时空间的需求与供给变化探讨乡村旅游纵向发展、横向扩张与层次升级的变迁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五要清楚认识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制约与因变要素。这五个子系统形成了建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五大系统,在此基础上就能够整体把握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关系,对乡村旅游做一全面理性的系统认知。

1.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

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原动力探究是乡村旅游研究的哲学根基,其实质是探讨乡村旅游的本质。历史文献和调研数据显示,在乡村旅游的动力系统中,人们的亲土心理结构与田园精神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动力源。随着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的作用,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根性诉求和乡村认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探讨乡村旅游的意识建构与文化传播功能便成为目前美丽乡村旅游与建设必要的关注点。

2.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干系统

分析乡村旅游形象的心理召唤结构,厘清乡村旅游发展的价值依据,是进行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哲学根基。大量文献表明,关于乡村的诗歌等的艺术描绘,塑造了或淡泊宁静或朴野天籁般的乡村意象,并在历史阶段与人们的亲土心理同构,生成了独特的心理召唤结构。但是,现代乡村旅游的媒体传播,已然在重塑着乡村的现代形象与结构,影响着人们对乡村的现代性认知。从历史阶段到现代世界纵向时间轴的角度探讨人们对乡村价值的发掘与认知规律,分析当下乡村游客的乡村旅游诉求与认知变化,将成为指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依据。

3.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系统

乡村旅游形象是促使乡村旅游者前往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又是乡村旅游业借以宣传和吸引游客的符号。乡村旅游形象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但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又以其形而上的旅游形象得以实现,二者以载体系统和符号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而存在。因此,可以说乡村旅游产业的三个构成要素均以乡村旅游形象这一主干为支撑相互联系在一起,而现代乡村旅游业又建立在乡村旅游者与旅游资源互动互赖的基础之上。这样,主体系统乡村旅游者、客体系统乡村旅游资源、媒体系统乡村旅游业,这三者就构成了现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结构的要素系统,是为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系统。

4.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

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厘清事物发展变迁的脉络是格物致知的根本路径。根据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乡村旅游本质内涵与发展外延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时间范畴探讨历史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源、概况、特征与社会心理和文化影响,对于在社会公平、文化冲突、发展哲学等语境中预测乡村旅游从城市及周边到偏远乡村向并荒野扩张、从“农家乐”阶段向高端小旅游模式升级等未来发展趋势十分重要。乡村旅游现展的历程表明,不同的乡村旅游认知、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对乡村重构带来的影响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5.乡村旅游环境制约因变系统

国内外学者很少研究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和研究表明,首先,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包括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认知,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经济、伦理、生态、政治目标的认知,决定着乡村与旅游发展的健康与否。其次,乡村旅游的文化性认知及其变异是影响乡村和旅游存在、发展、重构的空气,空气的稀薄或污浊不清均会造成乡村与旅游发展的羁縻或病态。第三,回归诉求、旅游生活方式、游憩时代、城市化进程这些社会背景是培育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土壤。第四,坚实的经济支撑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不竭水源,旅游对乡村来说只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15]。第五,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持是乡村旅游茁壮成长的营养肥源,而大游憩背景下乡村小旅游发展模式则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生态保障。这几个方面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模式、质量和效果。

二、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

综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乡村旅游的需求动机是乡村旅游发生的根源,是乡村旅游存在发展的哲学基础,即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探讨乡村旅游形象的形成、变迁与接受,分析乡村旅游的形象结构与大众认知构成乡村旅游形象干系统,是研究乡村旅游需求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基础;乡村旅游客体、主体、媒体各个产业结构要素及其研究向度构成了乡村旅游这棵大树的繁枝茂叶;格物致知的基础工作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事物高屋建瓴的把握,是明了乡村旅游的纵向变迁、横向扩张与层次升级,构成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任何事物都有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环境制约与因变要素影响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模式、质量和效果。这五个子系统构成了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内在逻辑与架构关系的五个维度。基此,笔者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如图1,并描述了各维度的主要研究向度。每个维度的研究向度又是开放性的,即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研究的向度还可以相应增减和修正,在示意图中用“……”表示。

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历史传统积淀与中国人的田园精神、人的亲土习性与心理结构、人对乡土的哲学认同与回归诉求、现代旅游的社会背景与人性异化、全球化文化冲突与民族社会的身份认同、乡村旅游的文化建构功能开拓等。

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纵向变迁:历史—现在—未来;乡村旅游横向扩张:城市—乡村—荒野乡村旅游层次升级:农家乐—乡村旅游—乡村游憩、乡村旅游与乡村重构等。

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干系统。梳理各种影响要素与因变历史,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的核心在于乡村意象的历史生成与环境因变,主要研究向度有起源—历史与演变、地域与文化差异、个体特征与总体形象、个人诉求与大众认同、积淀的理想与现实的接受等。

乡村旅游客体系统。旅游客体系统即乡村旅游资源的研究向度主要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内容、乡村旅游资源的属性与特征、乡村的意象与形象、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建构与经济开发禀赋、乡村旅游资源的审美要素与休闲向度、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乡民与传统、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与发展空间等。

乡村旅游主体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者的动机取向与行为特征、实现乡村旅游的条件与障碍、乡村旅游的期望与感知、乡村旅游体验与影响、乡村旅游过程中的身份认知与诉求等。

乡村旅游媒体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产品与生产、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与宣传、乡村旅游产品生产的动机与效应、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身份认知与主体变迁、乡村旅游开发的目标与性质演化等。

乡村旅游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念—阳光、乡村旅游的文化变异—空气、乡村旅游的经济支撑—水、乡村旅游的社会背景—土壤、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肥、乡村旅游的生态:乡村小旅游与乡村大游憩等。

三、结束语

(1)基于实证分析与系统论原理构建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理顺乡村旅游的五大系统,能够为乡村旅游研究提供规范的框架体系,为其发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路径引导。

(2)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模型系统关于客体、主体、媒体研究维度的确定比较复杂,尚需要更多实证分析的确证和支持;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的研究在学术界尚属空白,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一研究对于确立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形象定位、产品设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产业实践架构的体系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的建构恰为之提供了构建思路。

图 1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示意图

(3)研究还发现,乡村旅游发生发展的哲学基础研究,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生产动机、身份认知与主体变迁研究,乡村旅游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与认知变迁研究等都是影响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需要引起学界与政府相关部门足够的关注;政府基于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建设引导将决定乡村未来完全不同的命运。

(4)本研究框架的构建对促进学界科学认知乡村旅游研究的整体系统性,发现研究缺失或不足,启发研究思路,拓展研究视野,开拓研究维度,提升研究的理论高度与哲学深度,矫正研究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作为建构性的研究维度体系的理论框架不是针对每一个问题的具体研究,只求达到提纲挈领、抛砖引玉、发微探幽之目的。

(5)我国诸多乡村旅游后现象的发生正是根于乡村旅游定位不科学、战略性产业架构体系缺失造成。基于国民旅游与休闲时代的形势和发展主义哲学语境,根据本理论体系框架,通过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构建乡村旅游产业架构体系主要包括乡村自足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文化意识形态系统、乡村旅游产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系统、乡村旅游产业管理系统、乡村旅游产业经营系统、乡村客流控制系统等子系统。

参考文献]

[1]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3):70.73.

[2]黄洁.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J].思想战线,2003,29(5):24.26.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2.7.

[4]REICHEL A, LOWENGART O, MILMAN A.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 2000, 21(5): 451.459.

[5]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1):76.80.

[6]王艳平.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J].旅游学刊,2006,21(5):6.7.

[7]陶玉霞.旅游的空间公平问题与乡村旅游的三级概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120.123.

[8]刘英杰,王伟伟.乡村旅游概念体系的新思考[J].理论界,2006(4):79.80.

[9]陶玉霞.乡村旅游内涵结构分析与概念体系构建[J].农业科学研究,2014,35(2):21.25.

[10]SHARPLEYRICHARD.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A Critique[C]//DEREK HALL, LESLEY ROBERTS,MORAG MITCHELL. New Directions in Rural Tourism.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3:38.53.

[11]马波.乡村的力量 乡民的立场[J].旅游学刊,2011,26(10):5.6.

[12]BROHMAN J. 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23(1): 48.70.

[13]左晓斯,刘小敏,缪怀宇.城乡移民与乡村重构[J].广东社会科学,2011(6):183.193.

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产业;融合途径;发展模式

1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看,文化产业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在现代化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特殊产业。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与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为特色的新型旅游形式。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从根本上来看,乡村旅游是建立在当地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文化产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突出乡村旅游拥有的文化基础,表现出持久的旅游吸引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乡村旅游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与文化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借助文化产业的力量实现长效稳定的发展[1]。

2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情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乡村旅游游客量达到16.2亿人次,同比增长率达到8%。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家乐”。旅游者在享受乡村风光的同时也能得到诸多心灵上的体验。由于“农家乐”一步到位的解决了旅游者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是目前诸多旅游者乡村旅游的首选模式;二是“古村镇游”。旅游者在欣赏诸多富有古典特色的乡村建筑,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的精髓;三是“传统民间工艺”游。借助当地传统民间工艺品来进行旅游宣传,不仅在无形中提高旅游地的整体形象,而且吸引更多旅游者的关注,进而产生旅游意愿[2]。

2.2现有融合模式

目前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已逐渐产生了三种融合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整合型融合模式以及渗透型融合模式。

2.2.1延伸型融合模式

该种模式将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延伸到乡村旅游产业之中,根据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文化产品,并以此来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以苏州市石湖地区为例,该地区作为历史名人范成大的故居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积极挖掘这种资源,提高当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2.2整合型融合模式

就是指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环节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价值链。相比延伸型融合模式,这种整合型融合模式对开发者和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寻找到两大产业之间的交叉点,并同时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例如:世博会和园博会,在融入乡村旅游信息的同时也极力宣传相关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进步。

2.2.3渗透型融合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中提炼出核心的环节,相互渗透、影响,从而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性发展。比较常见的渗透方式有:将某个乡村旅游景点或文化名人加入到游戏或者推广视频中。这种模式之下,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但是就实践情况来看,这种融合模式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的使用。

3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途径建议

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仅有成熟的发展模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寻找有效的融合途径,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

3.1技术融合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如果两者无法在技术层面上获得良好的融合,很难真正实现有机的融合。一方面,政府要适当增加财政拨款,确保相关企业或部门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具备引入先进技术的资金条件。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要在技术上达成一致,建立统一战线,将目光放在国内先进融合技术上,在第一时间内引入先进的技术,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3]。除了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外,我们还可以自觉进行技术创新。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文化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专业的技术研发小组,立足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研发切实可行的融合技术。相比之下,这种自觉的技术创新更加符合我国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能够发挥更突出的融合效果。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予以应有的重视,从政策体制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积极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加入到技术创新的行列中。

3.2资源融合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既是重要的生态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中的突出特色,是珍贵的乡村旅游资源。就具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来说,要想实现与生态文化的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文化资源之间的交叉点。这种交叉点可以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富有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也可以是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从某种角度来看,能否准确找出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资源的交叉点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资源融合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种“融合资源”的代表性,还要积极寻找其特色。例如:通过拍摄旅游宣传视频、挖掘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渠道,赋予这种“融合资源”更加突出的特色[4]。

3.3市场融合

通常情况下,产品的传播渠道和营销方式的融合是最为高效的融合方式。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互联网文化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实现网络传播,借助网络的渠道来推广相关的旅游产品,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与此同时,互联网文化公司也可以借助乡村旅游企业的营销来增加人气,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共享文化产业的市场进行产品的推广和营销。例如:文化产业中有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等服务,这些服务直接面向客户群体,是良好的营销推广渠道。对此,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共享文化产业市场服务,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效果。

3.4企业融合

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最终还是落脚到企业的融合上。而要想实现最佳的企业融合效果,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企业合作平台。这种合作平台不仅要满足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需求,也要满足文化企业的需求,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在搭建企业合作平台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政府的政策引导将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正因如此,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参与到合作平台的搭建中,明确自身需求,切实遵守平台规章制度,确保合作平台发挥最佳的效用。在这种合作平台的作用下,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薛群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个重点[J].旅游研究,2016(5):5-7.

【2】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3】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篇3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优势;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5-02

1 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至2017年,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景观资源丰富(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扩宽纯收入渠道,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F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相对单一,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食宿等)、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内涵丰富,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神秘感强,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的民俗文化,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总之,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2016年起,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同时,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w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安顺(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安龙、兴义(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提高档次,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提升管理,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名度不够响亮,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大吸引力[11]。

参考文献:

[1]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66~71.

[2]骆 诚.浅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1):60.

[3]白 娜.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4~17.

[4]查爱欢.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邓 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乌蒙论坛,2013(4):49~53.

[6]刘 瑞,苏维词.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167~170.

[7]王丽芳.浅析乡村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205,152.

[8]黄欣伟.兴义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9]李 云,殷志华,韩 笑,等.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7):42~44.

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从此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掀起了区域旅游全面开发的热潮。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该如何定位和发展,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一大热点。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目前在各地方兴未艾。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回归大自然已经成为人们的向往。特别是对于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来说,利用周末闲暇,到城郊乡村野外体验农事、休闲度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有着特色热带海岛农业旅游资源的海南来说,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乡村旅游是指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二)乡村旅游的类型

1、观光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赏型乡村旅游,如参观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乡村民居建筑,或观赏民俗表演等。

2、品尝型乡村旅游。即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让游客品尝乡村特色美食,或到菜园、果园采摘新鲜蔬菜和水果,品尝绿色食品。

3、体验型乡村旅游。主要是让游客深入田间和农户,体验农村生活,从中获得乐趣,并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通过实践使游客学到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

4、度假型乡村旅游。主要是利用优美的乡村环境,开展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5、文化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以乡村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传统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6、综合型乡村旅游。即综合上述各种类型于一体,兼顾观光、度假、体验和文化功能,即通常所说的休闲农场。过去的乡村旅游项目不少是在原来的果园、花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现在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都朝着综合型、多功能方向发展,不仅有生态、生产、生活功能,还具有销售、文化、娱乐、交流功能。这样可避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乡村旅游景点一年四季均能接待游客。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的更新、乡土文化的保护、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活力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2000年9月,海南正式启动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10年多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已经初具规模。这些生态文明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都有了很大变化,成为海南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必备条件。而海南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热带农业大省,有着很多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一)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

1、热带特色。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有着丰富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包括各类热带作物、热带雨林、热带水果、热带花卉、热带蔬菜、热带渔业资源,对于地处高纬地区的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冬季,温暖的气候、宜人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海南避寒度假,形成传统的旅游旺季。

2、海岛特色。海南作为我国第二大海岛,孤悬于南海,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独特的岛屿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滨海乡村和渔岛乡村风貌。这里有传统的“三S”(阳光、沙滩、海水)景观,还有清新的空气、碧蓝的天空以及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是开展休闲度假、海底探奇、海岛探险的理想胜地。

3、民族特色。海南乡村民俗风情独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目前全省有30多个民族,各民族的特色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风味饮食、民族器乐、民族节庆等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黎苗风情是海南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黎族传统的竹竿舞、黎锦、鼻箫和船型屋,都极具特色。此外,儋州调声、临高哩哩美、民间艺术八音、苗族刺绣等也都是海南民族文化的奇葩。

(二)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生态环境优越,被称为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1999年海南省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2010年底海南森林覆盖率达60.2%,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绿岛”。特别是中西部山区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空气负离子含量高,有天然氧吧之称。海南岛是世界上少数未被污染的净土之一,岛上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生物种类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指数达92.66,居全国第一。

2、资源优势。海南很多乡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到处充满了阳光、海水、沙滩、椰树和清新的空气,是极为理想的度假休闲胜地。全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具体可概括为以下10类:海岸带;海洋与海洋生物;岛屿;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珍禽异兽;河流、瀑布、水库;火山、岩洞、温泉;历史文化、古迹名胜;地方民俗、民族风情;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等。

3、气候优势。海南岛纬度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相近,属低纬度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热带风情,加上长夏无冬的气候,四季如春的氛围,赋予了海南独特的气候优势,使海南成为国内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特别是冬季到海南泡温泉、打高尔夫、避寒度假、康体疗养,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

4、政策优势。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享有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对26国游客免签证、离境游客购物退税、离岛国内游客购物免税、航权开放等,极大地促进了海南旅游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海南旅游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三、海南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海南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越,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开发却还不尽如人意,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在海南省全部旅游收入中占的比重还比较低,还没有形成全国知名的农业旅游品牌和精品。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大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为落后

海南由于目前经济还不发达,还无法拿出大量资金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乡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卫、医疗、安全设施等还不够完善,配套住宿、餐饮、娱乐和购物设施也不健全,制约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观念落后,服务水平低

在海南很多乡村地区人们的教育文化水平还不高,信息相对闭塞,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人们的旅游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落后,服务水平低,难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加上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国际化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

(三)盲目开发,重复建设

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论证,造成很多乡村景区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和项目雷同,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四)缺乏创新,产品单一

随着游客消费心理的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乡村观光旅游,人们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和趣味性,更加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还是偏向于传统的观光、餐饮、休闲活动,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

(五)宣传不足,知名度不高

海南生态环境优美,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宣传促销不足,很多资源还深藏闺中,不为人知,在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还不多,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海南乡村旅游还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乡村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等诸多问题,急需改善。

四、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一)规划先行,有序开发

海南有特色的乡村很多,但不能一哄而上,全面开花,应做到规划先行,合理有序开发。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要综合考虑经济规划、农业规划、文化规划、生态规划等多种因素。在空间布局上,乡村旅游规划要充分考虑海南地理格局东西差异、南北差别,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特色,划分不同的片区。每个片区突出一个主题,实现合理地域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还要合理设计旅游线路,把海南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主要乡村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发挥特色和优势,做强热带农业旅游

海南有着丰富的特色热带农业资源,如冬季蔬菜、热带水果、名贵花卉、热带作物、中草药材、热带养殖等,都属于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海南正在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突出这些特色和优势农业资源,建设一批特色热带农业园区,大力开展观赏、采摘、品尝、体验、科普旅游。同时,要坚持市场导向,紧紧抓住比较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做精做强特色农业旅游,塑造海南农业旅游品牌。

(三)完善基础和服务设施,规范旅游服务

当前海南正在进行全省生态文明村建设,乡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进,但距离乡村旅游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要在各主要乡村旅游区完善交通、水电、通讯、环卫设施建设,并配套建设一定数量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要和城市区别开来,尽量避免乡村设施和景观城市化,要突出乡村文化特色,使设施景观化,展示现代乡村的良好风貌。如住宿设施建设,可采用田园式乡村别墅、家庭旅馆形式,建筑的外观、材料和颜色要和周围环境协调。在完善设施的同时,还要加强培训,积极引进培养人才,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规范乡村旅游服务。

(四)准确定位市场,加强宣传促销

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居民,差异性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感兴趣的主要方面。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准确定位海南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了解细分目标市场的特征和需求,并且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同时,还要主动走出去,加强宣传促销,积极宣传海南优美的乡村景观和特色文化,展现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际旅游岛的良好风貌。

(五)适度开发资源,加强文化和环境保护

良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资本,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多元性文化是增强旅游吸引力的保障。海南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一定要注意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多元性的乡村文化。对于资源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优先开发;对于资源条件一般,经济基础薄弱的乡村要适度开发;对于一些具有重要环境保护意义或生态脆弱的地区,则暂缓开发,以实现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深挖文化内涵,突出本土元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有着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如黎苗风情、特色民居、骑楼文化、乡土音乐、民族舞蹈、织锦刺绣、地方饮食等,这些乡土文化是海南特色的象征。因此,在开乡村旅游产品时,要深挖其文化内涵,凸显海南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体现海南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切忌为了迎合部分游客的不合理需求,开发一些低档次、媚俗化旅游项目和产品,应该走精品路线,打造海南旅游文化品牌。

(七)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国际化乡村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渐深入,进入海南的国外游客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旅游需求和国内游客明显不同,往往对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感兴趣,而这些资源大都分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因此,海南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针对国外游客的需求,设计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加强外语培训,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打造国际化乡村。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城市工业污染的加重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已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成为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首选活动之一。海南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吸引了来自岛内外乃至国外的大批游客,乡村旅游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仍然存在设施落后、盲目开发、缺乏创新、宣传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海南广大乡村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海南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国际化乡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凭借优越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东风,海南乡村旅游一定会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其未来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2、张学银.乡村旅游的类型探析[J].管理观察,2009(27).

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篇6

一、概述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内涵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2014年,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达12亿人次,占到全部游客数量的30%。2014年乡村旅游收入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目前,全国有200万家农家乐,10万个以上特色村镇。

二、乡村旅游面临的瓶颈

(一)政府规划、管理缺位

乡村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政府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使得管理职能难以履行。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有些地方政出多门,使得经营者和开发商无所适从;而有些地方却各方推辞,造成都不管的局面。由于乡村旅游的个体经营者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各种不良经营时有发生,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利益。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旅游的载体自然是乡村,而乡村自身由于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先天不足,使得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这些基础设施的不足包括交通设施不健全、饮食卫生问题突出、配套设施不完善。这严重影响了旅游接待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限制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基础设施的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产业单一趋同化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千差万别,民族众多,文化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其特色也应丰富多彩。然而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其产业不但单一,而且各地趋于同质化。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的建筑风格在各个乡村旅游建设中的存在为例发现,规划者在借鉴成功经验时只看到了表象,并没有注重其内涵。而一些乡村在旅游开发上过度依赖于自然资源,忽视了对本地区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内在方面的建设。

(四)乡村旅游人才的匮乏

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的人才从行业、地域方面都流向了城市建设中去,使得乡村旅游人才的普遍匮乏,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而当前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服务人员本身素质较低,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在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宣传促销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三、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瓶颈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主导,完善政府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各级政府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作用,成立专门的机构,完善自身行为。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的情况下加大政府的管理,宏观上把握整体规划与微观上进行具体的指导与管理。政府在这一方面不仅是一个管理者,也要是一个服务者,充分发挥引导带头作用的同时,做好乡村旅游的宣传、培训、金融、技术、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

(二)突显乡村的生态与文化,定位明确

乡村是乡村旅游的标识,而乡村的生态与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保持相对完好的绿色生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在乡村旅游建设的过程中,应从规划到理念注重生态的传承与开发。打造乡村旅游,以生态、绿色、自然、和谐为主题,在产品设计、开发再到营销上以绿色生态为理念。乡村文化也是乡村旅游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独特的乡村文化往往开发成为自身独特的旅游产品,使得旅游者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提升了自己的品牌价值。因此做好乡村的生态与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所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三)整合资源,构建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乡村旅游要做大做强,必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整合相关有利的资源,建立起整个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使乡村旅游由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旅游度假复合型”的转变。在统一规划的整体下,以餐饮、住宿、娱乐、交通、购物等一系列消费行为提升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利用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针对消费行为的各个环节,进行别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以高附加值的商品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资源的整合与重新设计开发,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增强品牌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强旅游人才建设,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乡村旅游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引进、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同时,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另一方面要加强旅游部门的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入了解基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靠经营管理者与政府人才素质的共同提升,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四、结论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自觉;旅游人类学;结构;解构

中图分类号:C91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1-0044-07

Ru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in the View of Tourism Anthropology

GUO Ling

(Tourism Schoo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4, China)

Abstract: The analysis on the variation and contrast of rustic culture fore-and-aft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 tourism,indicates that the isolationof the village is just broken by the country tourism.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 tourism urges the celf-consciousness of rustic culture as a weak one, drives it from construction to deconstruction, and reach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ulture as harmonious dissimilarity finally.

Keywords: country tourism;cultural celf-consciousness;tourism anthropology;construction;deconstruc-tion

旅游人类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那时的美国旅游业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1]中国旅游人类学发展历程不长,在短短的10余年中,中国旅游人类学者不但专注于引入外国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先进思想,也将眼光放在了中国旅游发展的本土文化(特别是民族旅游文化)上,并且在“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必须结合本国旅游发展的现实”这一基本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因此,在乡村旅游的人类学研究中,同样也必须立足于乡土文化之上。本文以先生的人类社会学研究为基本知识背景,试图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前后乡土文化的变化对比分析,论证正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土文化的自觉,使其开始了从结构到解构的过程。

一、乡村旅游与中国的乡土文化

(一)乡村旅游

根据欧洲联盟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乡村旅游即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Laned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诠释,认为纯粹形式的乡村旅游是:(1)位于乡村地区的;(2)旅游活动是乡村的;(3)规模是乡村的;(4)社会结构与文化具有传统特征、变化较为缓慢、旅游活动常与当地居民家庭相联系并且乡村旅游很大程度上受当地控制;(5)乡村旅游具有不同的类型。大规模的乡村旅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发达国家,至今已有相当的规模。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爱好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他们称乡村旅游为“旅游度假”。乡村旅游发展之初,旅游者开展乡村旅游的方式主要有休闲观光式度假于参与各种农业劳动度假(即务农度假)两种,休闲观光式度假形式表现为居住在农民家里,吃着原汁原味的农家菜,学习农家制作面包、果酱等手艺来感受农家生活,并以此增加自己对农村的认识;务农度假在欧洲也是颇受欢迎的度假方式,以匈牙利为代表,务农度假的特点在于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中还能够体味到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2]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由上文西方国家开展乡村旅游的形式可以总结出这些国家乡村旅游的一些共性规律,那就是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不仅仅是为了体验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更是为了体验在高度工业化城市中已经失落的净化空间与在乡村中尚存的醇厚传统文化氛围。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发展历程只有短短的十余年。中国乡村旅游起源于发达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影响以及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程度显然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然而作为开展旅游的一种形式,它的发展却与西方国家具有相同的共性规律,那就是旅游参与者对观察体验乡土文化的渴求。中国的乡村旅游已经以全新的文化互动模式介入到农村的传统生活中,乡土文化也同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根基。

(二)中国的乡土文化

先生认为“在人类学的概念里,‘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而民族或者群体的范围是可大可小的”。[3]他还认为“文化是共同生活的人群在长期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并高度认同的民族经验,包括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伦理准则、生活理想等等”。[4]根据费先生对文化的概念,笔者在本文中将乡土文化界定为“在乡村中的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乡村独有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系统。”乡土文化范围很广,包括思维意识、例如信仰、宗教、文学艺术、价值、审美、思维意识等,也包括各种哲学思想,如自然观、社会思想、宗族伦理等,还包括长久生活积淀下来的物质文化,诸如生产生活用具、建筑、服饰、家具等。乡土文化形成了独有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和知识系统,维系着乡村这一个固定族群自身的发展。

乡土文化对于乡村旅游的意义可类比于文化对旅游的意义,詹姆斯・克里福德在1997年出版的《路线:20世纪晚期的旅游和迁移》里开宗明义,把出现在20世纪晚期的旅游和社会迁移现象概括为“旅行文化(traveling cultures)”,并把这种旅行文化置于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中。克雷克在探寻旅游与文化关系时,将“旅游文化”(the culture of tourism)界定为“最大限度的获取旅游的文化影响,适用旅游产业的文化变化”;[5]对于当代“旅游文化”中的“文化旅游”(culture traveling),她是这样定义的:“通过习惯性的旅行,使游客进入到其它文化和其它地方去了解当地的民众,他们的生活方式,遗产与艺术;以直接的方式真正了解这些文化以及他们在历史语境中的表现”。[6]因此,旅游与文化之间的边界并非泾渭分明。[7]在具体乡村旅游中,乡土文化是开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资源,它不是先人遗留下来的、死气沉沉的、被称为凝固乐章的静态景观,不是依靠单纯的恢复、模仿而再现的景观,二十世代伴随人类繁衍、进化、充满生气与兴旺的景象,这些景象能够将游人融入乡村的环境、气氛与活动中,而这些氛围、活动与环境就是我们乡土文化的真切展现。

二、传统乡土文化结构――先生笔下的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形态

(一)结构与解构

结构(construction)与解构(deconstruction) 是本文研究中用到的两个关键词汇。“结构”与“解构”二词经常被使用于文化以及政治学研究领域,在政治学领域它经常用以分析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趋势。[8]在本文中笔者借此概念以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前后乡土文化的变迁过程。在政治学研究中,“结构”即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解构”顾名思义是针对“结构”而发的,指的是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变迁过程。[9]“结构”代表的是一种相互联系作用中或者后所形成的稳定的“形态”,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而“解构”代表的则是一个“同质异化”的“质态”过程。

本文中的乡土文化的结构表述的是费先生笔下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稳定形态,而乡土文化的解构则意味着在原有的文化“形态”之上,不断变化实现质态的转变。从“结构”到“解构”再到“结构”则展现了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传统乡土文化结构的演变动态过程――传统的乡土文化逐步瓦解,新的文化逐渐形成并趋于阶段性稳定。

(二)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结构――乡村旅游发展前的乡土中国

“对任何现实的理解与认识,都有它无法摆脱的先行结构,这就是传统”。[10]乡土文化的“结构”就是中国传统乡村所共同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传统”。

费先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中,就把中国乡村的传统文化形象的表述为“五谷文化”。“几千年来,汉族人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主要是简单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种植业的收获取得食物,种庄稼的历史培植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他认为“‘五谷文化’的特点之一,是人和土之间存在着特有的亲缘关系。”[11]费老的“五谷文化”从根本上表现为人和土地之间特有的亲缘关系,即“守土”。美国农业学家金(King),在《五十个世纪的农民》一书中,就是以土地为基础描写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表述了同样的观念,他在书中叙述了人们怎样在农业社会里把人同土地结合在一起,生于斯,死与斯。归根结底,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自给自足特性与农业技术生产力的地下引发了传统乡村中农民与土地的特殊感情,“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12]

“守土”是中国传统乡土文化“五谷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具体诠释。第一,农民生活范围(即地域)的封闭性。“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不太有变动。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13]正是人和土地的紧密联系导致了乡土社会生活富于地域性,人的活动不会距离自己的土地太远,不同的村落之间缺乏常规联系,各自保留着相对孤立的生活与界限。第二,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没有陌生人的概念,往往同乡、邻里也是同宗、同姓,正所谓“一表三千里”、“一村唯两姓,世世位婚姻;亲疏居有数,少长游有群”以及“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第三,乡土社会中的社会维持力量是一种传统,这种传统表现为宗族的伦理、乡村的“村规”,表现为乡土社会千百年所积淀的经验,这种传统的推行不是依靠外来的权力,而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个人敬畏之感。[14]

以上三个方面相互作为,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稳定的维护着以“守土”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乡土文化――五谷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结构”。

三、乡土文化结构的“解构”――旅游发展后中国的乡土文化形态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社会学家柯恩(Cohen)从旅游者与当地人的互动来理解文化的变迁时认为“旅游是一种涵化的过程,随着旅游与其它新的文化因子被引入目的地社会,引发当地人民生活方式变迁的力量也开始形成……文化的‘乘数效应’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即游客与东道主之间产生了相互的文化影响,而这种文化上的接触导致了社会的变迁,……不管这种变迁是不是人们想要的,变迁总会发生”,[15]而涵化则“是由两个或多个文化体系接触、交流引发的文化变化”。[16]乡村旅游发展敲开了封闭乡村的大门,城市文化作为新的文化形态与传统乡土文化发生了相互影响、交流,乡土文化也开始了其“涵化”,而这样的“涵化”正是乡土文化的“解构”过程。

乡村旅游发展后的传统乡土文化的“解构”根本上表现为传统五谷文化的“守土”的逐步瓦解。乡村旅游开发要求集乡村的原真性与商业开发为一体,因此乡村旅游景区需要一定量的商业用地。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中解决商业化用地的主要方法有农村土地置换与土地整理等,农村土地置换即经过发包方(即农村集体)将部分或全部承包地块相互调换经营的方式;农村土地整理即通过对农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的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商业用地问题时,土地置换、土地整理并不是完全孤立的两种手段,它们往往配合使用,甚至形成“一条龙”。土地整理置换后,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包括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并且还能够以入股、招标、拍卖、公开协商、折股与抵押等方式合法转移。[17]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土地资源的运用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以成都三圣乡红砂村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三圣乡是国家4A级风景区,是成都近郊乡村观光旅游的首选之地。在红砂村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如何利用成为了旅游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流转则较好的解决了此问题――红砂村采用农民土地集体入股,由政府统一经营的方式对外租赁,通过向寸旅游的发展,土地资源利用形式多样化带来了农民受益的提高,但农民与土地却暂时的分离了――土地被政府统一经营并且依照合同被租赁到了承租人手中发展二、三产业,乡村失去了对土地的实际占有与控制权。

与上文对“守土”的诠释相对应,“守土”的逐步瓦解也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乡村地域的封闭性被打破了,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入乡村,体验当地的田园风光与生活情趣,乡村逐步走向开放;第二,与封闭乡村相对应的是熟人社会,而与开放乡村所对应的是陌生人社会,不同地区、民族甚至国家的游客走进了乡村,逐渐形成了新的乡村社会,农村不再是以前的“一村唯两姓”“生者不远别、嫁娶选近邻”的状态。上述两点,也可以从乡村旅游发展后游客流动量进行侧面说明(见下表)。

第三,维持乡村的“传统”也逐渐与法律相调和,共同维持着乡村的秩序,并成为东道主与游客沟通的桥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障的,因为传统的维持是基于乡村宗族伦理等养成的个人敬畏,受到这种传统而产生敬畏的主体也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而非接受现代法治教育的外来游客。在寻找游客与村民“团体合作”所共同遵循的准则时,“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的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这其实就是法律。”[18]

四、乡土文化解构的动因――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文化自觉

人类学通常认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各因素都是相关的,其中某些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另一些因素的改变。另一方面,为了阐明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人类学者从经济学中引入“连锁反应”概念,比如说,旅游部门的活动如饭店和机场的建立,又引发了另外的活动,如出现为工人服务的商业等等。乡土文化的解构,也是基于此类的“连锁反应”,旅游发展引发了乡土文化的文化自觉,成为乡土文化结构的根本原因。

(一)文化自觉

先生明确提出“文化自觉”是在1997年,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与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也非全盘西化。”[19]费先生的“文化自觉”应该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以确立我们族群的主体意识,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另一个方面就是如何更新传统的文化,在不同的文化中找到自己文化的位置与坐标。费先生用十六字深化了“文化自觉”,那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就是对各自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传统、特色,并且欣赏自己的文化传统;“美人之美”则是以开阔的视角,超越自己的文化;“美人之美,天下大同”代表着不同人群、多种文化互相接触,在人文价值观上取得共识,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与发展,达到“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一体。[20]

文化自觉是乡土文化解构的动力与直接因素,那时因为自觉的文化来自乡村内部,通过传统乡土文化的重新认识,在乡村内部产生一种对传统文化的集体自豪感,这样的自豪感不但引发了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更加促使了乡村主动更新乡土文化,找到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共存之道。然而,文化自觉不是产生的,乡土文化解构源自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地的动因就是乡村旅游。

(二)乡村旅游――文化自觉的导因

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经济的发展本身就会推动文化的变迁,但是在一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国家、政府的助力,乡土文化不但会维持原有的稳定,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地稳定。因为经济发展带动的人口、资本流动仅仅是从贫困落后地区向富裕先进地区的单项流动,人口与资本不是从城市流入农村而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流动,比如像进城务工的农民再也不情愿再回到落后的农村一样,这样的流动结果就是,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分化加大,乡村越来越封闭落后,农民和土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乡土文化也越稳定。

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却能够成为改变这一现象的重大导因。正是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才推动了人口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流动以及资金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外来资本也投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推动了乡村经济与外部市场市场经济渐渐联系在一起,乡村逐渐被整合到一个全国性的经济共同体中,从而引发了文化的自觉的“连锁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重新审视传统的乡土文化,通过发掘乡土文化的文化价值获取了对乡土文化的集体文化自豪感,达到了“各美其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几乎是大多贫穷的中国农村的发展目标,如果没有乡村旅游,乡村也会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逐渐失去原有的特色,成为工业化城市的一部分,村民也会视传统的生活方式为落后、贫穷的代表,不会去主动、重新挖掘乡土文化的经济价值。以成都五朵金花的“江家菜地”为代表,“江家菜地”景区位于三圣街道办事处江家堰村,江家堰村是城市蔬菜种植基地,规划面积5000亩,涉及江家堰村、驸马村、幸福村等区域。当地的村民长期从事蔬菜种植,经验非常丰富,“江家绿色蔬菜”品牌知名度极高,成都许多超市均设有专柜销售,特别是江家堰村的生姜享誉全国,畅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江家菜地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以自身“绿色菜地”资源为依托,以合作社为主体统一代表农民与游客签订土地认种协议,游客根据协议自主选择地块大小认种土地,成为认种人,认种人可以自主决定土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村民为认种人提供蔬菜种子、苗、肥料、农药、农用工具并负责日常耕种和管护。闲暇时,游客在农户的指导下,亲自耕作播种,体现种植和收获的喜悦,体验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田园生活,享受收获喜悦,体验深厚的农耕文化带来的喜悦。如果没有乡村旅游,对当地的农民而言,耕种也仅仅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乡村也不会重新认识、发掘乡土文化的商品价值,更不会收获游客蜂拥而至而带来给他们的对乡土文化的信心与荣誉感。2005年底,西部首个展示农业文明的乡村博物馆――农业文明记忆馆在江家菜地落成并开门迎客,成为江家菜地乡村旅游的又一道风景线。

第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农民以开阔的视角,超越自己文化固有的思想模式,领悟与接受其他文化的表现模式。其中,有代表意义的就是农民对传统“守土”理解的变迁。一定意义上,乡村旅游其实是农民“守土”的新形式。旅游的确推动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与传统的工业化以及土地征收相比,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分离是短暂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凸现了农村土地资源的相对优势。因此,乡村旅游“成为一条更能让主人们接受的道理,并且只有这种建立在土地和自身资源基础上的旅游业才能为农村带来长效的发展。”[21]从人与土地的紧密相联系,到接受与土地的暂时分离,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超越传统的乡土文化,并主动探索、接受其他文化的发展方式,实现文化的价值。

第三,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达到“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一体。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并且乡土文化是弱势文化,在传统的观念中代表着“愚昧、贫穷与落后”,城市文化则是强势文化,代表着“进步、富裕与先进”,当弱势文化遭遇强势文化,弱势文化会产生一种的文化羞耻感,伴随着对自我文化的否定与对不安,这样的弱势文化往往不能够避免被强势文化的侵蚀与吞噬,更不要说两种文化“和平共处、和而不同”了。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却真正达到了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的共处,实现了两者的“和而不同”的文化一体化。在保持文化集体自豪感的前提下,不同文化的和平共处必须以“分享”为前提,这样的分享首先是对对方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即前文提到的参与乡村旅游是基于对乡村文化的“体验”,而非在纯粹落后的乡村中寻求一种先进文化的“骄傲”,这样的分享也体现在经济上,在城市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要承认乡村有权享受先进文明带来的物质成果,当然这种享受也要基于对乡土文化的尊重是二者有机的调和――当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激发乡村的集体文化自豪感后,农民也会自觉的寻求保持乡村原真性与享受先进文明的自我调和。以成都“五朵金花”之红砂村为例,通过土地置换――将农户分散的住宅(宅基地)、耕地依据占补平衡的原则进行迁移,以置换的方式为其重新配置面积相当的耕地或宅基地。被置换后的农户土地不仅能满足农户生产、生活,由于是为旅游经营要求而配置土地,更有利于旅游投资者介入。并且置换后的农民新居经过统一建设,在保持传统农居的“符号”――青砖白瓦的川西民居的基础上,新居住环境与配套设施得到改观,集中起的农民以聚居村落开展旅游接待,发展餐饮、娱乐以及旅游商店。在经济上,红砂村与城市也实现了分享:2005年,180万客人在红砂村消费了5000万元,红砂村人的人均收入7060元,几乎比2002年(3850元)翻了一番。2006年,红砂村的人均收入达到7850元,而这一年,成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925元,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2730元。[22]红砂村人与城里人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真正实现了费先生笔下的“美人之美,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 张晓萍.旅游人类学在美国[J].思想战线,2001(2):65.

[2] 王兵.从中文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38-39.

[3] [4] .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64,145.

[5] [6] Craik J.The Culture of Tourism[A].Rojek,C.& Urry,J.Touring Cultures: Transformation of Travel and Theory[C].New York:Routledge,1997:113-114,121,113,122,119.

[7]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J].旅游学刊,2004(6):23.

[8] 张彬.从“解构”走向“结构”――中国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趋势[J].长白学刊,2006(4):81.

[9] 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720.

[10] 方李莉.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J].文化研究,2007(1):81.

[11] 麻国庆.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33.

[12] [13] [14] [18] .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43,50.

[15] Cohen,E.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Hill Tribes of Northern Thailand[J].Internationales Asien forum, 1979(10):5-38.

[16] 宗晓莲.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1(3):87.

[17] 杨振之,黄葵.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土地流转与用地布局问题[A].中国国际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文集[C].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61.

[19] 黄淑娉.先生对中国人类学的理论贡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27.

[20] .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经过的回顾与体会[A]..师承・补课・治学[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360-361.

篇8

关键词: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必要性;意义;主要策略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就是用生态旅游的理念为指导,对乡村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目的是不断优化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使得普通农户在经济上得到更多的收益。四川因为地处长江的下游,所以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从这个层面讲,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都还有很大分歧,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来看大概可以这样来理解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那就是乡村生态旅游就是凭借乡村社区这种特殊的活动场所,依靠乡村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这种特有的旅游资源,以不断优化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使得普通农户在经济上得到更多的收益为目的而开发的旅游形式。

(二)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四川特有的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自然条件为四川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首先,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可以有效改善四川乡村生态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四川很多的乡村的地理环境位置的非常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使得农民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可以提高农民对保护地域特色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还可以在当地政府统一实施生态工程规划的指导下使农村面貌得到提升。其次,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可以使具有四川特色的乡村生态得以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开发好一个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就必须要充分运用好生态学原理及环境美学等,然后在做好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这样就不但可以能极大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也对实现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利。

最后,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可以使农民的收入持续提高,从而有效提高四川乡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因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得很多的生态资源可以持续重复利用,所以农民从中也得到了具体的实惠,为农民走致富路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比如四川省长宁县就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使全县20000多人实现了脱贫,农民收入也大幅提高,甚至在长宁县的一半以上乡镇都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了本镇的主导产业。另外,因为生态旅游的发展使得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农民都能从良好的居住环境中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再就是因为乡村生态旅游的从业人员大多是知识素质不高的农民,为了能适应自己的从业需要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对普通话、英语及电脑知识的学习,这就从根本上提升了乡村农民的文化素养。

二、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应采取的主要策略探析

四川可以利用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类型多,富有特色,很多的资源甚至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目前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一)不但要重视对乡村生态旅游硬环境的建设,而且也要重视对其软环境的建设。可以说四川是长江上游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很多的生态旅游资源都是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条件加快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定制乡村生态发展规划,尽力多打通重点旅游景区的内外交通环线,这样就可以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及同周边旅游景区的连接性,从而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硬环境。另外,独特神奇的自然及人文环境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依靠和重要的软环境,所以必须要对其加以重点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乡村生态旅游的繁荣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必须要走特色化之路,以便能增强吸引力。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不仅仅要开发品种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充分利用好四川山深、林茂及原生态特别浓郁的特点发展民俗体验、探险及徒步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这样可以通过一定的差异化竞争来突出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天然朴实及绿色清新,从而有效增强旅游地的吸引魅力。

(三)四川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必须依靠和发动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农民充分参与,要让农民成为建设和服务的主体。为此,首先要给当地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以便调到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就是要想办法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保护参与农民的利益。最后就是要不断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对其进行科学健康的引导,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质。

(四)四川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原则。四川具有丰富的天然及人文环境,所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固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原则。要坚决避免过度使用或浪费公共资源,要切实保护好乡村原有的有限的不能再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对于重点文物及民俗文化要特别保护。在具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只有这样严格遵循可持续原则才能确保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更加健康持续。

参考文献:

[1]蔡军,阮娟,陈其兵,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以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生态旅游规划为例,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3期

[2]诸丹,唐建兵,四川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7期

篇9

由于国内外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研究理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国外更加重视乡村旅游与社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实践模式。国内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且多数研究在于强调经济效益的提升。崔凤军(2006)提出了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七个关系;[2]冯灿飞(2006)对可持续旅游开发理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六种开发模式;[3]张洁,赵黎明(2009)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运行目标、运行保障等角度,探讨了其分析框架和调控过程,从而构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从文献的研究可知,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但具体的实践模式研究却较为匮乏。近几年国外开始不断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乡村旅游开发,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多种有益的实践尝试。本文试图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探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问题。

一乡村承包人经营模式(PREO,PatternofRuralEntre-preneurOperation)

承包者(entrepreneur)是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承包者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风险承担者、资产所有者、创新者和领导者的多重角色,他们基于乡村自然资源赋存和对乡土文化、地格与乡土氛围的充分认知,天然地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机。[4]构建乡村旅游PREO模式的前提是推动乡村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改革,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拓展民营资本、当地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从实际出发,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探索乡村旅游开发新模式、新思路,在遵守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乡村旅游资源以租赁的形式转让给承包人经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承包人的市场主体性和积极性,大力拓展经营范围,以循环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形成乡村承包人经营为主的新运作模式。

构建乡村旅游PREO模式的关键是形成一种政府扶持和社区控制下,以当地农户家庭自组织为特征的乡村承包组织方式。其结构分为三个层次。(1)保障层:政府是构建PREO模式的保障层———政府在乡村旅游承包经营者的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规范市场秩序、改造基础设施、整治乡村生态环境、推广循环经济技术理念、疏通乡村旅游发展瓶颈、实现无障碍旅游等方面可提供政策保障,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2)协调层:社区控制是构建PREO模式的协调层———乡村旅游在发展运营中,管理体系会因利益的分配而造成令而不行、禁而不止、监督乏力、欺上瞒下等问题出现,平衡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社区控制。当地社区在乡村旅游运营中,既扮演着利益相关者角色,更为重要的是又能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起到协调、平衡的作用。所以,政府应赋予社区更多的自力,使社区在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上不仅有“话语权”,而且还拥有一定的“决策权”。(3)核心层:当地农户是构建PREO模式的核心层———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是保持其乡村性和保证当地社区受益,在这一过程中,当地农户发挥着核心作用。由于比外来投资经营主体更了解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他们更能从主题、地格与氛围三方面来塑造与维系乡村性,进而促进本地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构建PREO经营模式,可以最大化地调动乡村承包人经营乡村旅游的积极性,能够促使承包人自觉地将旅游资源集约起来合理利用,并能动态观察市场需求变化,合理设置和规划旅游设施的建设、乡村景点的开发、农副产品的加工,对于各种破坏乡村资源和环境的行为能做到有效较少或规避。因此,PREO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减少破坏,避免可能影响乡村旅游整体形象的事物出现。

二绿色生产-消费模式(PGPC,PatternofGreenProduc-tion-Consumption)

绿色生产-消费模式(PGPC),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乡村旅游目的地生产和乡村旅游者消费的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PGPC模式构建包括两个层面: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产层面和乡村旅游者的消费层面。(1)对于目的地生产层面来讲,关键在于建立绿色技术体系。乡村旅游目的地应遵循技术引进和创新思路,通过对旅游生产系统进行物资流和能量流分析,大幅降低旅游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乡村旅游目的地对化石燃料能源的依赖是讨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萨迦(SanjayK.Nepa,l2008)提出应从自然、社会、经济的多维角度综合全面地理解可持续旅游概念,相比于大众旅游目的地对石化燃料的依赖,乡村旅游地采用木材燃料对气候的影响小得多,但是对森林却是极大的威胁,从而丧失了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吸引力。[5]根据笔者对东北和四川部分乡村旅游地的了解,发现木材和煤油是两种最普遍的可依赖能源,而且越紧邻森林的地区对木材的依赖越严重。为了摆脱这种破坏资源及环境的情况,当地政府一方面可通过增加成本等市场调解手段和制定生态补偿机制等行政手段引导旅游目的地大力开发和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如利用风能、水能、光能、沼气等;另一方面,为了节约能源,要准确核算乡村旅游地的规模容量并设计能源消耗阀值,即使不得不采用木材等燃料或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能源时,也要尽可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污染度。(2)对于旅游者消费层面来讲,关键在于倡导和培养绿色消费理念。旅游者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通过法律规定、宣传引导、利益协调等措施,鼓励和倡导旅游者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构建,引导旅游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节能、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旅游者的自觉行为,在旅游中优先使用和购买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树立旅游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理念。

PGPC模式从旅游目的地生产和旅游者消费二维角度建构,是乡村旅游地构建可持续运行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旅游目的地通过实施生产技术创新、建立绿色技术体系,实现能源、物资的清洁使用和污染物的减量排放,营造绿色旅游空间;旅游消费者通过培养绿色消费理念,实现产品绿色购买和消费污染最小化,营造绿色消费空间。旅游目的地层面和旅游消费者层面在乡村旅游地这个相对的闭环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营建乡村旅游地可持续运行体系,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田园空间博物馆模式(PRSM,PatternofRuralSpaceMuseum)

田园空间博物馆是生态博物馆的一种衍化形式。生态博物馆是人类和自然的一种表现,它将人类置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用野生、原始来描绘自然,但又被传统的和工业化的社会按照其自身的设想加以改造。[6]1981年法国政府对生态博物馆颁布了官方定义,“生态博物馆是一个文化机构,这个机构以一种永久的方式,在一块特定的土地上,伴随着人们的参与,保证研究、保护和陈列的功能,强调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整体,以展现其有代表性的某个领域及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生态博物馆是以人为本的活态的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将自然及文化遗产就地整体保护,突破传统博物馆藏品和建筑的概念,注重文化传承和自然环境保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田园空间博物馆模式(PREM),是在生态博物馆理念的基础上,以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依托特定的乡村空间及该空间内的特定人群,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对乡村自然及人文景观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模式。该模式是以田园空间为依托,以就地保护为手段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是一种乡村旅游产业运作模式的创新。田园空间博物馆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农户、田园空间、生态环境、文化景观及旅游者。农户是博物馆的主体和核心,他们是本地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有权认同及解释自己的文化;田园空间和生态环境是博物馆存在的载体和依托,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文化景观的展示及外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空间场所和环境支撑;文化景观是当地文化的符号化表征,是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要素,也是博物馆保护的核心对象;旅游者是博物馆的效益源泉和价值的直接体现,正是旅游者的到来,才凸显了博物馆的价值,给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效益。

PRSM模式的价值是多维的。从乡村保护的角度,可以有效保护乡村空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景观;从旅游者的角度,可获得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真品”和旅游体验价值;从村民及整个乡村的角度,可提高其对自身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存空间)以及乡土文化的认识,自觉地担当起保护和传承的使者,“乡村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也就找到了真正的内在动力和支撑点。

四“前店后园”模式(FPBP,ForegroundProduction,Back-groundConsumption)

“前店后园”(FPBP)型的乡村旅游即是一种典型的“农游合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前店”的功能在于为旅游者提供消费场所(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为后园的产品提供顾客,是利润中心;“后园”的功能在于营造绿色的乡村生态环境(生态种植、养殖、花卉园艺、清洁能源生产等),提供旅游者消费的产品,是成本中心。“后园”营造的田园风光式的绿色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人气、财气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园养店、以店促园、农游结合的“前店后园”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前店后园”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坚持“以农文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方针,在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低污染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将农业与旅游业两种产业相结合。

FPBP模式要求乡村社区按照循环经济的运行法则(即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使生产活动和旅游消费活动对乡村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强调效率性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污染排放最小化、能源循环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FPBP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综合性———“生产,生活、生态、旅游”的四维一体,“农旅结合”是其成功的关键。将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相对于单纯的农业生产或单纯的旅游产业,它更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的优势。依据生态学中的协调共生原理与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了农业子系统和旅游子系统之间的能流、物流关系,并使之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脱离农业将使乡村旅游地失去存在的根本,乡村旅游地应是集农业示范、农业观赏、乡村体验、农业商贸、农业生产等于一体的场所。“前店后园”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将促使乡村旅游地合理利用各种乡村资源,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特色,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在功能上的互补,达到乡村旅游地综合效益的最优。

篇10

创意乡村

2008年,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来到茅贡地扪,之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地扪的专题报道,配上了资深摄影师林恩・约翰逊拍摄的13幅侗寨生活照片。媒体报道后,地扪受到了国际视野的关注,地扪生态博物馆的理念也吸引了很多高校团队和学者们前来,还有一些零散的游客。

当地政府意识到,必须正面当地人对旅游的需求。2009年开始,黎平大力扶持旅游业,地扪村民也被鼓励经营农家乐。旅游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如何避免旅游对文化的影响,如何在旅游之外寻找新的路径,都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在不断的实践中,当地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发现乡村价值、重估乡村价值、输出乡村价值”是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命题。未来,城市里的年轻人会流动到农村追求乡居生活,如何去促进这种流动?“我们需要创造一种新的生计方式,我们要输出的是中国人的乡居生活。” 他们想到了乡村的文化创意产业――让当地资源和城市创意阶层良性互换,于是有了“创意乡村联盟”的尝试。比起单纯的旅游,他们更倾向于搭建“互联网+创意乡村”的公共平台,“跳出旅游发展旅游”,不应该把旅游当成乡村发展的救命稻草,也不一定非要把旅游作为乡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十字路口

2015年底,贵州到广州的高铁开通,更多的资本看见了这一区域的价值,黎平要做的就是在还未找到发展和保护平衡点的时候,尽力避免随之而来的简单粗暴的旅游开发模式,避免把所有的村寨都变成肇兴,从而失去地方文化的多样性。时值全国正在推行“全域旅游”发展概念,贵州也在发力主打“山地旅游”品牌,黎平县委书记王茂才提出了“百里侗寨”“侗都黎平,颐养圣地”等理念,黎平的侗寨走到了十字路口。在没有成功模式可以复制的情况下,摸索需要极其谨慎,否则就容易陷入“破坏性开发”的泥淖,而村寨旅游的同质化,也看似是难以突破的困境。

2015年5月,左靖因为一次会议来到地扪,当他第一次踏入村庄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出现的是谭恩美那篇文章的开头:

“一千年来,侗族人过着歌声萦绕的生活。现在他们独特的文化依然薪火相传――但还能传承多久?”

此前,左靖正在安徽碧山进行“碧山计划”,动员各地的知识分子、艺术家来到碧山,参与文艺乡建实践,并对碧山所在的黟县进行历史遗迹、乡土建筑、聚落文化、民间戏曲和手工艺的普查。2015年,他的伙伴,上海汉室设计管理机构的王勇正在碧山布局“百工工销社”,把这几年所做的 “黟县百工”项目进一步落地,探索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模式。虽然左靖一直强调,自己包括文艺本身,对乡村的作用没有外界期待的那么大,但是,除了传承传统、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外,他仍旧尝试把工作成果转化为当地的生产力,为乡村带来新的复兴机会。

地扪生态博物馆对社区文化的理念,以及“创意乡村联盟”平台的愿景,都令左靖感到振奋,认为他们“建构了一个让乡村和城市可以共享自然馈赠和再生设计的系统,恢复并建立了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互信互惠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此后,左靖一年十多次往返于地扪和碧山之间。即便当地交通改善了,但是去地扪的旅程还是十分漫长,左靖说,“途中耗费的时间相当于去了一趟美国”。

茅贡计划

地扪所在的茅贡镇,管辖着15个行政村,其中有10个是传统村落。“从建筑风貌上看,茅贡镇也毫无特点,新旧建筑杂陈,过境公路坎坷不平,汽车颠簸而去,扬起漫天尘土。我想,没有特殊原因,茅贡镇是你不愿意再次造访的一个地方。”左靖坦言。以茅贡镇为中心,大约方圆一百里内,有30多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个区域也是黎平“百里侗寨”的范围。这些侗寨大多还因不便的交通保持着传统的侗族生活。如果每个村寨都开发旅游,一来太过分散,二来如何避免同质化,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又是难题。

在这样的现实中,当地政府逐渐碰撞出一个另辟蹊径的解决方法――把旅游服务区前置到茅贡。这是乡镇建设的雏形。

他们这样阐释茅贡文化创意小镇的规划建设:“是居于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及活化利用,应对农村社区保护与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跳脱目前国内时髦的乡村建设风潮,思考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即,关注并践行立足于乡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型特色小镇建设。”

而乡镇建设的真正用意在于,通过合理规划和培育在地新兴市场,发展壮大村寨集体经济,严格控制不良资本进村,保护好村寨的自然生态和社区文脉,以及乡土文化的承袭与言传。在此基础上,推动发展可持续的艺术形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现传统村落、生态博物馆、创意乡村(产品输出)和公共艺术的价值叠加,带动当地社区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后来,这个思路被左靖解读为 “茅贡计划”。

2015年年底,茅贡计划开始了初期的酝酿。

左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茅贡。在碧山的尝试让他意识到,在农村工作,如果罔顾中国农村的政治和社会现实,照搬城市的工作方法,注定会失败。而知识分子在农村的工作空间也比他们以前想象得要有限的多。“知识分子进行乡村建设的空间究竟有多大,碧山乡建已经给了一个答案,也许茅贡计划会提供另外一个答案。”对他而言,在某种意义上,茅贡计划是碧山乡建的升级版,是一种“更务实的选择”。

“茅贡计划”包括三个部分:空间生产,文化生产,产品生产。他们设想,一些跨领域的文化工作者,将通过这三个生产形式,开创一种混杂的文化经济模式,使外来的资源在乡镇一级集中和生发,文化和商业功能向周边村寨辐射。同时,使当地的资源不再流失。村寨有条件地接受适度的观光需求,避免过度的旅游开发,最终使乡镇成为物质和文化的生产、消费目的地。

第一步,从镇上的一个粮库空间改造开始,中国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梁井宇先生被邀请来主持设计。左靖依旧发挥了他的艺术策展功力,改造后的 “粮库艺术中心”在2016 年8 月28 日迎来开幕展,展览的主题为“1980 年代的侗族乡土建筑”和“百里侗寨风物志”。当天,当地政府、学者和艺术家们参加了开幕式,粮库的改造也因为“花费不多的政府经费”而被官方作为公共事务的推广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