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作用

篇1

论文摘要: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体育院校大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竞技体育诸方面有先天优势,但是,由于他们在运动训练方面投入的时间、花费的精力较多,因此,在接受文化教育方面,由于个人具体情况不同,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重视文化基础知识教育越显重要,作为图书馆在这方面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是体育院校在校的学生通过课堂、图书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基础知识,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全才。

论文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素质教育

一、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一)性格比较外向

体育专业大学生多数人性情开朗,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做事积极主动,但有时过高估计自己,容易冲动,特别是刚进入体院这所学府,学生想的问题较少,自律比较差,有的内心空空无所适从,这些特点常常导致感情用事,做事不记后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自尊心易受损害

学生中的许多矛盾纠纷和攻击性行为,大都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引起的。体育大学生的自尊心要比其他大学生表现更为强烈,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这一特点,因势利导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三)首领意识浓厚

有些专业特长突出的学生有一种“明星效应”往往成为群体的首领,而这一群体在学生中有很大的辐射面和感召力,是很多学生行为的“参照系”。如何发挥学生的特长作用,调动这一群体的积极性,在体育院校学生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四)兴趣点多且不稳定

体育大学生学习、训练之余比较疲劳,致使他们的生活习惯不够严谨,部分学生将兴趣点向外界转移,极易出现上网聊天、打游戏机,甚至玩麻将等情况,而钻研理论知识,查找学科资料的兴趣逐渐淡漠。

二、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与内容

(一)特点

1、专业性强。体育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即“体育”的功能十分突出,整个教育基本上都是围绕“体育”这一主题进行的;2、针对学生的某方面薄弱环节进行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方面的教育;3、层次性。体育院校学生由于专业不同,有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文化基础差别较大,因而开展素质教育时必须有层次,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基础进行各种不同形式、不同的素质教育;4、盲目性。部分学生学习时没有计划,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时较费力,效率也不高;5、被动性。有些学生学习时随大流,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文化基础和爱好等选修课程,往往只追求学分,不把学到真东西作为出发点。

(二)内容

体育运动实践以体育科学为理论指导,体育科学是体育现象、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个多学科多层次结构的系统学科群。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教学活动。体育理论主要是向学生讲授体育概述,运动促进人身心健康、增强体质的规律和理论依据,这就涉及文学、哲学、外语、社会、体育史学、运动心理学、人体科学和体育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体育基本技术是向学生传授各项体育运动的技术和技能,也就是学生进行身体练习的过程,这就需要运用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数学、物理学等知识,来解释人体运动规律,评定运动技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评价身体锻炼的功效性等,只有科学地合理地进行锻炼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违背了体育科学规律,不但达不到理想的练身效果,还可能危害健康。

三、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具备的条件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

(一)思想教育的职能,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

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目的是要引导和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从事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时刻不要忘记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阵地的职能和自己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文化素质的教育职能.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主要表现在可以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最完备的学习条件:资源、场地、设备

受教育者可以长期的、自由地利用图书馆进行自学。它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里,图书馆是基本的教育设施,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知识的喷泉”,“大学的心脏”,“学校的第二课堂”,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1、文献优势。据初步统计,各馆藏书总量已由1992年的280万册增至2004年底的600多万册。这两年各馆购书经费有了一定增长,北体大、广州、沈阳、武汉、南京等一些院校的年购书经费更达到了三、四十万元至100多万元,使藏书量得到比较快的增长。体育、马列、文吏哲、外语、计算机、生物化学;医学等方面的藏书都有了较大增长。计算机数据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已有13所体育院校实行计算机管理,各种专题数据也逐步建立起来。《全国中文体育期刊篇名目录》每年都正常出版,得到充分利用。现在,已有部分院校图书馆与因特网联网,建立了电子阅览室,使读者可以从网上查到大量文献,例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期刊”数据等;2、人才优势。据统计,目前全国体院图书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总人数的72.4%,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49%,有些馆高级职称人员也有13%左右的比例,体育、信息、计算机,双学位、研究生人员都有一定比例;3、环境优势。硬件方面。图书馆大多位于校园中心,环境优美,整洁清静,书香四溢,读者非常喜欢到图书馆;软件方面,图书馆管理科学,行为规范有序,既文明又自由宽松。这对培养大学生的气质、情趣、美学素养,创新精神、个人兴趣、行为规范等都有重大作用;4、全国16所体育院校图书馆基本上都已开设“体育文献检索课”,这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四、体育院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优化馆藏建设,以优秀文献教育学生

馆藏建设是图书馆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图书馆要把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提供给学生:1、把好采购关。要认真鉴别、筛选、收藏内容健康,品位高雅的书刊进图书馆。根据学生需要,购置一些知识与趣味并重、美感与情调兼容、健康美感的丰富多彩的文艺书刊,丰富学生的精神食粮;2、要把有关专业的书刊采购进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体育中外文图书、杂志、报纸、工具书、论文集要多收藏,以方便学生提高专业理论水平;3、要丰富馆藏文献载体,开阔学生知识面。除了印刷型文献外,电子出版物、光盘、磁带、声像等文献资料也要多加补充;4、要丰富采购渠道。要多与出版杜、书店联系,并经常上网和到书市参观,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科普书刊采购进来;5、教会学生利用网上“中国期刊网”全文以及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网”。

(二)改革文献检索课,提高文献检索课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院校将文献检索课列入教学课程体系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很不平衡。文献检索课开设形式多样,有的仅以讲座为主,有的作为选修课,有的已列入必修课,其中以选修课为多。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文献检索已不仅仅是一门服务于科研的课程,更是一门培养综合能力的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综合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提高文献检索课程的地位,把它作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列入公共教育课,井给予充分的学时保证。另外,要加大文献检索课的改革力度,以适应信息时展的需要。已往文献检索课注重的是手工检索方法的介绍,主要是讲解学生需要掌握主要参考工具书的内容结构和检索方法,这已明显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所以文献检索课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应以掌握工具书检索方法为主转向信息检索与科研能力并重,即加强计算机检索的讲授和实习,使学生在掌握传统检索手段的同时掌握计算机检索手段。

(三)图书馆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书籍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一本优秀的图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优秀的图书是大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能力、爱好、性格、志趣等方面的差异,从体育院校学生的教育特点出发,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订购,采集大量思想健康,内容丰富多彩的书籍、报刊和有关视听资料。要加强对优秀图书的推荐、宣传、辅导工作,并通过开展“新书、热门书推荐”等宣传、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优秀图书能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培养和形成美好的品德,提高了综合文化素质。

五、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学术讲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计算机网上信息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大学生对各种信息的需求更多。信息技术将是他们获取信息的必备技能,不管是在学校还是毕业后走向社会,学生都要具备从网上获取信息的娴熟能力,图书馆正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良好场所。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举办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培训班,教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如何上网,如何查找,下载,存贮信息。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馆举办一些讲座,报告会,讲述信息的一般普及性知识,特别是文献信息的特征,交流、传播的基本规律,信息的功能和作用,有关信息政策和法规,以及国内外信息业发展状况、趋势,最新学术进展情况和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等同题,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六、搞好参考咨询工作,积极开展素质教育

参考咨询工作是图书馆向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据对都分体育院校学生的调查表明,80%以上的学生需要参考咨询,73%的学生认为图书馆现在开展的参考咨询项目不足。因而,为了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要针对体院学生特点,大力开展参考咨询工作。(一)主动咨询项目。以往的参考咨询项目都是被动服务多,“愿者上钩”,这很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二)编写各种体育专题目录,建立体育专题数据库,针对教学需要编辑汇编;(三)建立参考咨询本和参考咨询档案,解答学生查找资料和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四)进行剪报服务,把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各种世界杯、世锦赛、亚锦赛以及本地区、本校各种体育信息进行剪辑,在宣传栏展出,供学生阅览学习;(五)指导学生撰写科学论文。从资料搜集,论文题目、提纲、修改等各方面给予学生种种指导。

篇2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起着推动促进作用,全面提高了学生英语水平,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知识和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对外贸易沟通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已势在必行。我国的高等学院教育面临着新挑战,也就是我国高等学院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已成为WTO成员之一,大学生必须能在一体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有坚稳的立足之地。寻找有效的双语教学成为高等院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笔者以吉林化工学院的英德双语教学为出发点,以外语语言的属性和语言习得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化工学院实施英德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提高大学生对于参与国际交流所必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仍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面对目前国际新形势、新要求,国家教育部又提出了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基础和专业课中推广实施双语教学的新计划。这表明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对促进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的现代科技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一、双语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吉林化工学院是一所本科大学,大部分学生在一年级就有较好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一点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实施双语教学,引进发达国家最优秀的原文教材,采用国际上最新的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思想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大环境,使大学生有机会直接接受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科学教育,使大学生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造就现代化新型人才。

实施双语教学,能使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体验和感受发达国家最新的优秀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使高校教师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获得更真实、更具体的体会和理解,同时还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了解国际教育发展新水平新动态的良好机会,促使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跟随和适应国际教育的新变化,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国际化。

二、双语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科教兴国”的领导决策和全民意识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从事高校教育改革的源动力。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高等教育对中、西方教育进行对照研究,寻找出我国高校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中的差距。便于我国高等教育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优秀高等教育思想、先进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手段等。双语教学的开展无疑将会对我国高等学院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等的重大变化,使学生真正能受到国外最新的优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的整个教学工作就必须有一个大的改革,即对高校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新的审视和提炼,对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作出新的思考定位,并对我国的高等学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相应的改革。实施双语教学的结果会对我国高等学院教育以往的教育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我国高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三、双语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基础和专业外语能力创造了条件

双语教学为提高大学生科技英语水平的实际应用能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外语课中学外语使大学生掌握的外语有很大的局限性。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应具备从事科研、技术等工作研究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足够的专业、科技英语水平。

高校尽可能实施双语教学,高校只有尽可能多地在基础、专业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才能使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一个全面的提升,使大学生不仅在外语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得到足够训练,而且更使大学生在基础学科及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双语教学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它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及国际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双语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势在必行之举。双语教学尽可能帮助学生在精通英语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的能力,有跨文化意识,将自己的知识带出国门。吉林化工学院开展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双语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更全面、更具体的学习和应用外语的环境和条件,改变我国大学生英语的被动局面、促使大学生外语交流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颖,岳娟娟.推进双语教学拓展国际视野[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32-33.

篇3

论文摘要:分析了大众化时代就业导向变化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变化,提出必须合理调整就业导向,强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推动实现以创业教育为核心构建新的就业导向机制。

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开始面临诸多新的问题。高校毕业生供给的快速增长稀释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供需比持续下降。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长82万,比2003年增长350万。传统精英教育模式影响下的就业理念、就业导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必然将发生深刻变化。高等农业院校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变化,必须合理调整就业导向,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一、大众化时代就业导向变化原因分析

大众化时代,高校通过培养优秀人才、引导优秀人才融入社会实现与社会的共赢发展。高校就业导向的设计理念基础源自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源自社会对人才需求趋向的变化,源自高校内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淡化精英教育,就业趋向更加多元化

马丁·特罗教授1973年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分析了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其中在精英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具有一定资格者的一种权利,接受高等教育不再与获得精英工作岗位直接相联系。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覆盖领域的扩展,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更多的被认可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传统精英教育观念正在逐渐淡化,大学生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一分配的“宠儿”,变为需要自主择业竞争上岗的普通百姓。在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精英岗位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传统的蓝领工作岗位。同时就业的区域也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镇、西部地区,甚至农村乡镇延伸。从就业性质分析,出现了家庭内就业、阶段性就业、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自由职业者等许多新的就业形式。

(二)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更加多样化

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直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之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需求标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整齐划一的人才格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新的就业导向为指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标准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已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入学起点、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培养目标等都将发生一系列改变,这是质的变化。培养目标要求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毕业生就业取向、就业形式的多样化。

(三)大学生就业基础素质差异更加明显

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382万人,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0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3年的17%。在满足越来越多人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大学生的素质基础差异也越来越显著,这种差异表现在地方高校大学生与重点高校大学生之间,也表现在高校内部大学生之间。就业基础素质的差异化必然导致大学生就业导向设计的差异化。

二、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系统的创业教育对于当今教育制度下的学生而言,可以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式经历了两种重要转变:一是从最初主要是体制内就业,到出现了更多的体制外就业;二是从原先主要是机构化就业,到出现了更多的个体化就业。这种变化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进程是一致的。后期出现的就业形式,对个体自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主创业是这一方面的集中体现,它成为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宏观环境的改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进而促进毕业生就业。

面对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以及当前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很多高校都在想尽办法加强学校的各方面建设,加强学生应对社会需求的各项教育。但创业教育在很多高校还不受重视,有的学校没有开展创业教育,有的开展了,也是简单的在就业层面上的一个教育环节,在教学计划上还没有安排和设置创业方面的教育活动,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更没有培养或引进能够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的计划。

(二)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用一项活动、几个讲座来代表创业教育工作的全部,需要曾经走出校园,接触企业和社会,了解、熟悉和掌握创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来教育、引导和提供帮助。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创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学校应该考虑组成有良好结构和职业背景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而相当一部分学校,只有一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牵头开展这项工作,针对学生创业认识情况调查中可以看到,针对“学校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组织的报告会等教育培养方式对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的帮助”调查,只有8.81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说明我们目前的师资力量及教育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针对“你认为学校应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哪些帮助”这个问题,有71.80的学生希望能够得到专业化的老师对创业进行指导、培训及咨询,有32.43的学生认为专业化的老师对创业进行指导、培训及咨询是学校提供创业帮助中最重要的,专业化的师资不足将是制约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最重要因素。

三、以创业教育为核心构建新的就业导向机制

在多样化的就业趋向选择中,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正成为大众化时代高校就业导向中新的亮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并且大学生创业将有效提升我国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2004年,国家已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接近1万人。

创业教育的直接背景是社会经济向高新技术、信息化、生态化发展,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广阔的增长点、生长点。因此,高等教育应面向广阔的行业视野,引导大学生为多种经济发展服务,创建更多的经济生长点、文化生长点。高等农业院校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

高校要大力宣扬和树立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形成尊重创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引导大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高校要充分发挥创业实践在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发挥其教育功能。要适应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设立创业教育的课程和项目,全面推进包括创业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激发人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进一步探索、构建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实践能力。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化,推动创业教育内容、方法手段、教育模式等全面而深刻的变革。通过这些基础层面上的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密切结合、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的有效沟通,大力培育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育和提升综合创业素质。

(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

要使大学生意识到,培养高素质的创业人才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必然的客观规律。今天的大学生如果不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不能以自己的创新成果为社会做出贡献,就谈不上是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高校在日常教育中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创新、创造活动;学校对校园内外的创业活动或动向应密切关注,不要割裂与社会大背景的联系。

(三)帮助大学生明晰自主创业实质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 思政教育 大学生 人生观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13-01

1、引言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及其培养的优秀人才。当代大学生是否优秀,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其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大学生的人生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别是思政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起科学的理想和信念,从而真正发展成为一名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有用之才。笔者在以下的论述中。拟从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基本内涵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影响,以期为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出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观

2.1 高校思政教育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意义非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以期帮助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起科学而合理的理想和信念,进而更好地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高校思政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由此可见,与时俱进的探索和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对于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2 大学生的人生观

每一个社会人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对人生的看法,具体而言就是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人生观。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人生观就是指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诸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心理、情志、阅历等主观因素以及家庭、学生、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过程中,务必充分结合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因材施教,革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面,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形成与影响的分析

3.1 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提供了平台

在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特别是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给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提供了系统性的引导和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大学生对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是如何形成的、影响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有了十分系统的认识和思考,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3.2 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的初步形成

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针对大学生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专门化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想、荣辱观、生死观、苦乐观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有意识地引导当代大学生从自身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自己的人生能够产生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看法和态度,真正成长为一名专业功底好、道德素质高、综合实力强,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3.3 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的进一步发展

大学生的人生观形成以后,同样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种种干扰和影响。由此可见,在大学生人生观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塑造和教育仍然必不可少。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指导,有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抵制诱惑、辨明是非、分清黑白,更加明确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其树立起的正确的人生观不断发展或者帮助其改正错误的人生观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的进一步发展。

篇5

作者简介:王占国,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23)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解决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跟踪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0CSH026)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基于全国17所高校1354名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性别、高等教育分流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并着重检验了就业质量的性别不平等是否因高等教育分流而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质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高等教育分流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亦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不平等受高等教育分流的影响,学校层次越高,性别不平等程度越低。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等教育分流制度下,性别结构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受到高校层级结构的规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质量;高等教育分流;性别差异

随着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就业领域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成为了众多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证分析中,已有文献主要从“市场转型”理论或市场以外的地区差异、单位差异、职业隔离等角度出发,探讨就业过程中的性别不平等及其产生机制。诸多学者关注到了教育的影响作用,但对教育的考察指标主要局限于教育年限,忽视了教育分流对就业质量及其性别差异的作用。教育分流是指依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术性向测试,将学生分门别类,使其进入不同的学校和课程轨道,按照不同的要求和标准,采用不同方法,教授不同的内容,使学生成为不同规格和类型的人才。[1]教育分流制度导致拥有相同教育年限的学生因教育质量的差异而产生内部分层现象,从而影响就业质量并使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在不同群体中有不同表现,这恰恰是现有研究普遍忽视的一点。为此,本文将利用较为充分的经验数据,考察性别和高等教育分流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并着重检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不平等是否因高等教育分流而存在差异。

一、文献回顾

目前学术界解释就业性别差异的理论主要有两种:人力资本理论和性别歧视理论。前者认为,女性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低于男性是劳动力就业存在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后者则认为,就业的性别差异主要归因于劳动力市场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有关就业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就业率和收入,对涵盖范围更大的就业质量的分析并不多见。李军锋利用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女性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明显低于男性,究其原因,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和制度的不完善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2]史淑桃利用河南省某高校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日渐显现且有逐步拉大之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法律制度不完善与社会性别歧视。[3]

教育在个体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就业研究的重要解释变量之一。一方面,教育作为人力资本要素的一部分直接影响个人就业;另一方面,教育又是家庭阶层背景作用于个人就业的重要中间机制。国内有关教育分流的经验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探讨了教育分流的分化过程以及教育分流对教育获得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家庭背景在教育分流的分化过程中存在显著影响:家庭背景不仅通过择校直接影响教育分流,而且还通过学业成就间接影响教育分流。[4]在教育获得研究中,学者们意识到除了关注教育数量或总体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之外,仍需探讨由教育分流导致的教育质量的差异,因为早期阶段是否获得优质教育对后续教育的路径分流有决定性的影响。[5]少数研究考察了教育分流对职业地位的影响作用。李黎明等人就高等教育分流对就业意向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与高等教育分流有关的学校类型(是否“985”高校)和学历层次两个变量对大学生求职行为均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6]王威海和顾源分析了教育分流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发现曾就读重点初中或高中的人更有可能获得较高水平的教育,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较高的职业地位。[7]

综上所述,已有的经验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大多数研究在分析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时所使用的指标基本上都是受教育年限或者教育程度,忽视了具有相同教育水平的人所就读学校层次的不同对其就业机会或就业质量的影响。二是在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中,现有研究往往过于关注总体状况而忽视了研究对象内部的分层现象。基于这些状况,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数据,重点考察性别和高等教育分流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以高等教育分流为依据对大学生内部进行重新分组,以进一步检验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是否在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之间有不同表现。

二、研究假设

我国的高等教育分流体制在重点学校制度下产生了“211”、“985”重点建设大学和普通院校的差异,而在学规制下又产生了普通本科学校和高职高专学校的差异,由此建构起高校的层级结构,从高到低依次为: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高校层级结构决定了各高校在教育资源获取过程中的优先次序,导致不同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上存在很大差别。此外,在教育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有很大差别。这些都会最终影响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影响就业质量。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高等教育分流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高校层次越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越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领域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日益凸显,市场机制逐渐突破男女平权实践,对中国女性的就业机会、工资收入、劳动保障等方面均造成巨大冲击。对于大学生而言,虽然拥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整体人力资本存量较高,但在多个就业指标上同样存在性别差异。作用于一般劳动力就业性别差异的因素,如性别隔离、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同样可以导致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不平等。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教师与学生・性别、高等教育分流与大学生就业质量

假设2:大学生就业质量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就业质量更高。

大学生与一般劳动力相比,在人力资本上同质性较强。如若假设2成立,究其原因,性别歧视的作用更加明显。“性别标签”成为劳动力市场衡量大学生市场价值、分配劳动职业的重要依据。然而高等教育分流制度背景下的高校层级结构可以规制性别结构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中,高校在层级结构中的层次定位成为社会对其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从而进一步形塑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声望结构。对于高层次学校来说,毕业生在能力声望结构中居于优势地位,这会消解“性别标签”对女生的挤压作用,减小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但是对于低层次学校而言,毕业生的能力声望较低,女生将会受到性别结构和高校层级结构的双重压制,就业质量的性别不平等程度较高。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高等教育分流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不平等程度:高校层次越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不平等程度越低。

三、数据与变量选择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13年6月-7月初对公办高等院校应届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该调查首先在考虑到院校所在地区、城市、院校层次等因素后,从全国范围内抽取17所高校,然后按配额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各高校抽取200名左右的毕业生。资料收集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14份,有效回收率88.3%。

由于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大学生就业质量,所以分析样本界定为“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准备读研或考研、自我创业及其他大学毕业生均被排除在外。经过筛选后总样本量为1354。

(二)变量选择

1.因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是就业质量。本文从职业分层的角度来理解和测量就业质量。劳动者在职业分层中的地位差异可以反映其就业质量。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分化是社会结构形成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志之一。韦伯提出了集财富、声望和权力于一体的社会分层模式,相应地,职业分层也主要表现为收入、职业声望和权力的差别。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就业质量的测量指标是:起薪、职业声望、单位所有制类型。由此,因变量分解为三部分。

起薪,即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收入。在调查中采用“填空法”直接询问“这份工作的月平均收入是多少”。该变量是连续性变量,分析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在建立模型时,首先做对数化处理,以使其接近正态分布。

职业声望。在问卷调查中详细询问了调查对象的职业情况,然后参考李春玲(2005)编制的职业声望量表为每一种职业赋予相应分数,得到了“职业声望得分”变量。该变量为连续性变量,分析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

单位所有制类型。边燕杰和罗根(Logan)认为,单位所有制类型(国有、非国有)是测量再分配权力的关键指标。[8]尽管经济体制转型使得单位的意义逐渐下降,但由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采用的是渐变战略,单位所有制类型的权力和政治意涵还远未消失。因此本文用单位所有制类型作为就业质量的一个指标,对应于职业分层的权力分层。在统计分析中,把“党政机构、科研/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归结为国有单位,赋值为1,“中外合资/外资/独资、民营企业、个体、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归结为非国有单位,赋值为0。具体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

2.自变量

包括三部分:核心自变量、人力资本变量和家庭禀赋变量。其中性别和高校层次是本研究的核心自变量。人力资本变量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全国计算机二级、社团组织、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实习。后三个变量在统计分析前首先剔除了奇异值。家庭禀赋变量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层次。本文用父母双方较高的教育程度代表父母的教育程度,并在分析中转化为受教育年限。家庭经济层次是指家庭经济条件在当地属于高、中、低哪个层次。

3.控制变量

包括专业、户籍类型和党员身份。其中专业归类为文科专业和理工科专业两大类。户籍类型是指上大学前的户口属于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变量的详细情况见表1。

四、结果与分析

(一)起薪模型

本部分旨在检验性别、高校层次是否影响大学生的起薪以及大学生起薪的性别差异是否因高校层次不同而不同。为此,我们以起薪(取对数)为因变量,使用嵌套的方式构建3个子模型,结果见表2(模型1a-1c)。模型1a包含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变量、家庭禀赋变量和性别变量。结果显示,性别系数统计显著,表明大学生的起薪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控制了其他变量后,男生比女生高大约15.37%(≈e0.143-1)。假设2在起薪上得到验证。从其他影响变量来看,除计算机二级外,人力资本变量对起薪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现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家庭禀赋变量中,家庭经济层次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模型1b在模型1a的基础上纳入高校层次变量。结果显示,新纳入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系数来看,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重点高校和一般本科毕业生的起薪分别比高职高专毕业生高大约72.63%(≈e0.546-1)和29.69%(≈e0.260-1),表明学校层次越高,大学生的起薪越高。从人力资本变量和家庭禀赋变量来看,在加入高校层次变量后,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的影响效应部分来源于高校层次的差异,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高校层次对大学生的起薪存在重要影响。因此,假设1在起薪上得到证实。

模型1c在模型1b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性别和高校层次的交互项。结果显示,交互项统计显著,表明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起薪的性别不平等程度确实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控制了其他变量后,男生的起薪比女生高大约13.20%(≈e0.124-1);而在重点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中,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男生的起薪分别比女生高大约2.22%(≈e0.124-0.098-1)和10.74%(≈e0.124-0.018-1)。数据结果表明,高校层次越高,大学生起薪的性别不平等程度越低,假设3在起薪上得以验证。

(二)职业声望模型

与起薪模型的分析目的和策略一致,我们以职业声望得分为因变量,也建立了3个模型,结果见表2(模型2a-2c)。模型2a显示,大学生的职业声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前提下,男生的职业声望得分比女生高大约1.727分。假设2在职业声望上得以验证。在人力资本方面,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和社团组织对职业声望的影响显著。而在家庭禀赋方面,无论是父母受教育程度还是家庭经济层次对职业声望的影响都不显著。

在加入高校层次变量后,模型2b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重点高校和一般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声望得分分别比高职高专毕业生高大约3.958分和2.460分,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表明,高校层次越高,大学生职业声望得分越高。在模型2a中对职业声望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在模型2b中的系数和显著性均有下降,进一步证实高校层次对职业声望的重要作用。因此,假设1在职业声望上得到验证。

模型2c进一步加入性别和高校层次的交互项。结果显示,交互项统计显著。从系数来看,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控制了其他变量后,男生的职业声望得分比女生高大约1.311分;而在重点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中,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男生的职业声望得分分别比女生高大约0.389分(≈1.311-0.922)和0.611分(≈1.311-0.700)。数据结果表明,学校层次越高,大学生职业声望的性别不平等程度越低,假设3在职业声望上得以验证。

(三)单位所有制类型模型

同样地,我们构建了估计单位所有制类型的嵌套模型,结果见表2(模型3a-3c)。模型3a显示,性别系数统计显著,控制了其他变量后,男生进入国有单位的几率是女生的1.79(≈e0.582)倍。假设2在此得以证实。在人力资本方面,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实习均有显著影响。而在家庭禀赋方面,只有父母受教育水平有显著影响。

加入学校层次变量后,模型3b显示,重点高校和一般本科均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重点高校和一般本科毕业生进入国有单位的几率分别是高职高专毕业生的10.78(≈e2.378)倍和4.28(≈e1.454)倍。表明高校层次越高,大学生进入国有单位的几率越大。对比其他影响因素在模型3b和模型3a中的系数变化,可以进一步证实高校层次的重要作用。因此,假设1在单位所有制类型上得以验证。

模型3c进一步加入性别和高校层次的交互项。结果显示,交互项统计显著。从系数来看,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控制了其他变量,男生进入国有单位的几率是女生的1.35(≈e0.300)倍;而在重点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中,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男生进入国有单位的几率分别是女生的1.20(≈e0.300-0.118)倍和1.25(≈e0.300-0.073)倍。数据结果表明,高校层次越高,大学生进入国有单位就业的性别差异越小,假设3在单位所有制类型上得到验证。

五、结论与讨论

第一,大学生就业质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及其他控制变量都相同的情况下,男生在起薪收入和职业声望得分上都显著高于女生,并且与女生相比,男生在国有单位就业的几率更大。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同变量对就业质量不同指标的影响作用不同。整体而言,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更明显。

第二,高等教育分流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学校层次越高,大学生的起薪收入和职业声望得分越高,并且高层次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国有单位就业的几率更大。此外,嵌套模型系数的变化表明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变量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部分来源于高校层次的差异,这进一步证明了高等教育分流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作用。

第三,高等教育分流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有显著影响。起薪和职业声望的性别不平等程度随高校层次的升高而降低,同时,单位所有制类型的性别差异也因高校层次的不同而不同。结果说明,虽然由于性别歧视等因素的存在,性别结构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但是由高等教育分流制度造成的大学生内部的分层分化导致性别结构的影响效应因学校层次不同而不同。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中,高校层级结构影响社会对各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而形塑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能力声望结构。我们的数据结果表明,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高校层次的能力标签效应显著影响性别的标签效应。具体来说,毕业于高层次学校的女性大学生,在能力声望结构中占有优势,这会消解性别结构对其就业质量的消极作用。相反,毕业于低层次学校的女性大学生,在能力声望结构中居于弱势地位,其就业质量将会受到性别结构和高校层级结构的双重压制。研究结果表明,性别结构对女性大学生的挤压并不能一概而论,它会受到高等教育分流制度下高校层级结构的规制。

参考文献:

[1][4]方长春.家庭背景与教育分流――教育分流过程中的非学业性因素分析[J].社会,2005(4):105-118.

[2]李军峰.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6):1-7.

[3]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性别差异渐显的原因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177-179.

[5]吴愈晓.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J].社会学研究,2013(4):179-202.

[6]李黎明,宗力,张顺国.中国大学生职业获得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地区三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09(1):47-57.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推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成才,不少的高校都在实际的教育环节中,增添了一定份额的社会实践。相关的实践证明,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的推进大学生的成才、成长。但是现阶段,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1.高等教育中的社会实践现状

目前,各大高校都逐渐认识到了实行社会实践的优点,继而在实际的教育环节中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继而由此丰富大学生的教学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推动大学生的发展以及成才。关于目前高等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下述的三个方面:

1.1开展各类大学生模拟比赛

目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帮助其成长成才,各高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模拟比赛,诸如创业设计大赛、企业模拟沙盘大赛等。事实上,这些模拟比赛的通过设定相应的社会场景,帮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之下学习、成长。除此之外,该类比赛的开展能够完善课堂教学的环节,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协调能力,从而实现了自身的全面发展[1]。

1.2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现阶段,为了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各大高校都逐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实现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2]。在构建社会实践基地的过程中,需要各大高校加强与政府、企业、公益机构的沟通和联系,并在基础上构建起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推动大学生锻炼成长为目标的且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基地[3]。相关的实践证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构建和运行,能够有效的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相关领域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1.3构建实习制度

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对此,就需要高校有关部门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建立起实习制度[4]。以师范类学生为例,师范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前期需要对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教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后期则需要在学校的安排下进入到中小学进行实习。在实际的教学实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并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面对新问题,并且需要独立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一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继而由此推动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2.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义

2.1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立体认识

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大多是在传统的书本教学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因而其对于我国国情、民情等方面的认识都过分地局限于书本。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则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社会[5]。事实上,大学生在相关的社会实践的活动中,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我国的国情,并能够亲身感受到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立体的了解到我国的发展状况。继而由此增强其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并最终积极的推动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2有利于大学生学以致用

事实上,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6]。目前,大学的课堂教学往往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理论,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但事实上,这种能力的学习却需要依托于社会实践的开展。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增强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中通过面临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

2.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

现阶段,各高校所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由大学生自我组织、管理、实施的。事实上,在社会实践活动策划开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同团结协作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追求、发展的新认识。事实上,由于社会实践在策划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而学生在这一过程,需要加强同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并团队协作解决面临的新问题。而这些都能帮助学生锻炼各方面的能力,诸如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总而言之,大学生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够推动其诸多方面能力的提高[7]。

3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措施

由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大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以及学以致用,并锻炼培养起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基于这样的原因,就使得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加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措施,笔者做了下述的分析:

3.1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

为了推进高校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需要高校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并纳入到教学计划。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宣传,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意义的了解,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8]。事实上,认识能够指导人的行动,因而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能够有效的带动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3.2鼓励教师参与相关活动

在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指导老师往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指导老师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往往起到引导的作用,并以此提高社会实践的深度,并推动相关实践活动的安全、有序的进行[9]。基于此,需要各大高校鼓励教师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从而取得最优的结果。事实上,教师在指导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3.3建立健全奖励机制

在推动高校教学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奖励机制,继而以此诱发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事实上,在构建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协商合作,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从而推动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高效的发展。此外,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奖励机制,通过合理地制定评判标准,并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或者是做出突出贡献的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从而以此激励学生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并最终由此推动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课堂的结合[10]。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教学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对相关环节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了高校教学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提出了相关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环节得到了具体落实,我国的高等教育必然向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谢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

[2]徐志平.论社会实践活动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J].电大教学,1996(6):1-3.

[3]郑婕.论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5-118.

[4]范冰.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柳清秀,关红辉.高校课堂实践课教学新模式及其特点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6):112-113.

[6]刘翠霞.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理念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5):84-88.

[7]彭海兵.浅谈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9(7):164+166.[8]SanelaČekićBašić.SERVICEUSERINVOLVEMENTINSOCIALWORKPRACTICE,EDUCATIONANDRESEARCHINBOSNIA-HERZEGOVINA[J].LjetopisStudijskogCentraSocijalnogRada,2009,162.

[9]JamesDrisko.SplitorSynthesis:TheOddRelationshipBetweenClinicalPracticeandResearchinSocialWorkandinSocialWorkEducation[J].ClinicalSocialWorkJournal,2014,422.

篇7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在高等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思想历史演变过程是十分漫长的。最开始的时候,“立德”与“树人”是分开的,是先有“立德”,后有“树人”。早在春秋时期的《左传》里,“立德”的思想就已经出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古人认为,一个人要到达人生之最高境界,首先必须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努力追寻并实现崇高的道德理想最高境界。在党的十报告中,“立德树人”的提出,正是既有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又体现了新时展的进步精神,这是在如今的新形势和新条件下,提出的新教育理念,不但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还具备着崭新的科学内涵。“立德树人”二者合而为一,“立德”,是高等教育“树人”的前提与基础。高等教育若要完成树人目标,就必须先立德,进而以德立校。当确立了树人教育理念,明确树人的教育目标后,才能构建并完善树人的教育机制,大力建设树人的教育队伍,最终形成树人的教育氛围。“树人”,体现了对高等教育立德的追求。高等教育要实现“立德”的目的,就必须始终秉承着对“树人”价值的追求,建立起无愧于时代要求,不负人民期望的优秀的高等教育。

(二)“立德树人”的创新发展

“立德树人”,这四个字深刻反映了高等教育建设的内在需要———“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正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背景下,内涵更为深远,更为悠长。当下的高等教育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是育人,是培育对祖国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党的十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今后教育发展的根本的任务,这既抓住了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也反映了教育的实质和核心。[2]“立德树人”,简单说来,就是广大处于高等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矢志不渝的信念,努力办好令中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无愧于时展的高等教育。培育真正的优秀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最根本的要求,因此“立德”则成为高等教育最鲜明的标志之一。“树人”回答了前面提出的如今高等教育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就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与神圣使命[1]。再者,“立德树人”,只有先育学生做一个好人,最终才能使学生具有做好事的意识。由此可见,高等教育,需要坚持“以德立而树人”的育人方向。这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秉持的育人宗旨以及标准,当今,中国正处于多元文化交集的背景中,国际舞台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强,在我国青年学生中,他们也是处于在人生观、世界观和及价值观形成的十分关键的时刻。因此,“以德立校,德育为先”就更加的必要和紧迫。“以德立校,德育为先”,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将理想信念教育,视为教育工作的中的重要内容[2]。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大学音乐教育是时展的需要

(一)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

校园文化的和谐,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真谛与精髓。引导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如今时代的迅速发展,是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而和谐文化,则是和谐社会的鲜明特征,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大学的和谐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因素,在不断地传承先进文化的时候,也在创新着思想。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着示范作用,对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极其重要。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当今高等教育的转型,体现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以人文培育大学生为主,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起崇高而远大的理想与信念,通过帮助大学生构建健康的人格,实现引导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的建立和完善,从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大学文化的人文性内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个体的关爱乃至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怀,促进大学生对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只有大学生正确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才能进一步形成对社会的感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的趋势。大学生通过深入了解本国国情,主动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承担起这份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因而在高校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极其重要的。

(三)高校美育教育的需要

自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生活在持续不停的追求与奋斗中,在追求真、追求善、追求美的过程中。现代社会提倡在高校中广泛实施大学的美育教育,是有利于提高人类的审美层次的表现,使人们更好地进行审美实践。大学的美育教育,以运用美的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对受教育的大学生施以准确、高水平的审美思维训练方法,达到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标,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审美层次和品位。从而达到音乐的教育与熏陶效果。音乐教育能够对学生心灵得到陶冶和净化,使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感得到潜移默化地教育改变。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感悟和体验,从音乐作品中吸收其中蕴含的优秀道德情感,从而有助于形成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能够在帮助欣赏者认识生活的同时,也将影响欣赏者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音乐教育具有着引导音乐欣赏者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影响欣赏者对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实践。

三、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的基本路径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普通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不需要着重强调音乐知识的系统性,因为它不是专门的音乐人才教育,也不需要像数学语言那样,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确凿的意义。所以,高校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根据音乐教育的特点,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每一位学生能都获得相符的知识;建立多维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潜能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培养出符合国际形势,具有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的音乐教育模式。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高校自身,应充分认识到高校音乐教育对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通过增加学科的投入经费,完善相关教学设备和设施,配套建设相关的练习场等手段,真正推动音乐教育学院的贯彻落实。其次,大学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保证足够的学时数来传授理论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授课阶段,要协调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学生实践之间的关系,便于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实践的学习机会。最后,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应该注重培养其对音乐学习的真正兴趣,只有学生自己真正热爱学习音乐,才能使他们深入到学习音乐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音乐教育使他们获得本专业所无法获得的体验和意识,这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增强大学音乐活动氛围,充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

加强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可以把音乐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中去,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立德树人”的思想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欣赏音乐的兴趣,应该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和美妙的声音来表达情感,如运动场上高歌着活力激昂的旋律为运动员加油助威,学生们在绿树成荫的草坪上唱着轻柔舒缓的小夜曲为宁静的校园平添一份惬意,学生生活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这些看似随意的音乐却是最能直接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情感和震撼他们的心灵,也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的音乐修养,发挥出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大学还应该有请进来、走出去的想法理念,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和各种主题的音乐讲座,把高雅音乐带进校园,如交响乐欣赏会以及各类大小音乐会等,创造机会让学生们主动接受音乐,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提高音乐技能。可以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学生主动接触音乐,有创造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艺术团、管乐团、舞蹈队、合唱团、摇滚乐队等组织,还可以开展音乐专题讲座、校园歌手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以提高他们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的热情,营造校园音乐的良好氛围,同时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天赋。高校还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实施音乐教育活动,如加入《音乐理论》、《声乐演唱》、《合唱》、《通俗歌曲欣赏》、《钢琴名曲欣赏》等公共选修课,并将其纳入大学课程学分考核的方式。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们的艺术素养,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从而使大学生各方面都均衡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篇8

关键词:成人教育;就业;教学质量

当前,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题,从政府到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都在不遗余力地努力着。然而,在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很少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使成教大学生就业较之普通高校毕业生来讲,陷入了一个更加困窘无助的境地。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担负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终身教育理念更加强调的是社会个体在传统学校之外毕其一生地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只有给予成教大学生就业问题以足够的重视和政策,疏通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到知识应用的渠道,才能够真正发挥成人教育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我国成教大学生就业的现实状况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在10年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根据教育部2008年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2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成人高等学校413所。当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数为565.92万人,在校生为1884.90万人,毕业生为447.7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数为191.11万人,在校生为524.16万人,毕业生为176.44万人。伴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年的高校大学毕业生总数中,占据着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2008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再加上前几年就业中沉淀下来的需要就业人数,预计2009年总的就业大学生人数将达到近710多万人。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处于调整时期,又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生产行业受到冲击,生产规模和效益受限,用工需求下滑比较多,使得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较紧,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比以前大为减少。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12月1日召开的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表示,“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此外,由于解决国企下岗工人遗留问题依然严重,新成长的劳动力进入高峰期,加之相关就业政策措施和服务保证体系不完善,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等一系列因素的不良影响。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尚且困难,身处夹缝备受冷落的成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更加严峻和突出了。

二、成教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1.对新时期成人教育主体对象变革的认识存在误区

广义的成人教育是指所有学历后的教育,也称继续教育,包含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方面。狭义的成人教育是指被排除在普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之外的以成人为对象的学校教育。在我国,主要指对已经走上生产和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目前,成人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四大组成部分。国民教育系列的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有四种形式,分别是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大学。除成人高等教育有入学考试之外,其他的没有。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办学主体主要是经教育部审查批准的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农民高等学校和管理干部学院等。办学的主要类型有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和高中起点升专科。

长期以来,由于受我国传统成人教育对象结构的影响,总是认为成人教育就是对已经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进行的结合职业和学历教育的一种继续教育。既然是针对在职人员,就谈不上有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认为成人院校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但近年来,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开始由在职人员转向以普通高校落榜生和尚未就业的高中(中职)毕业生为主。主要对他们开展专升本、高升本和高升专形式的学历教育。因为在他们入学时,本身就没有就业,在脱产学习期间,也不可能去参加工作,属于非在职人员。因此,在毕业时就必然涉及一个就业问题,应该把他们纳入到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统筹规划体系中来。但是,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认为成教大学生不存在就业问题,毕业后只是回去继续工作就可以了,使得成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保障上几乎空白。

2.传统就业体制对成人教育大学生就业的排他性

由于对成人教育就业问题存在以点带面的错误认识和偏差,没有专门为成教大学生就业准备的预案,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普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为此大力投资,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搭建了众多的就业平台,但主要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开放。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本就稀少的就业机遇面前,就更不愿意成教大学生去分一杯羹。从政府到学校,都把成教大学生就业放在末位,不予重视,没有给成教毕业生就业留下足够的“市场份额”,成教大学生就业率也不纳入到学校整体的筹划和考核范围内。用人单位也只是对应届普通高校大学生予以青睐,对成教毕业生则非常歧视和挑剔,认为他们出身不正,技能低下,不给成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和平台,甚至人为地设置许多障碍。比如,许多地区在招考教师的时候就明确规定,不允许成人师范院校毕业生报考;在招收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义务教育特设岗位教师招考中,成人教育学生根本无缘参加。

3.成人教育低劣的教学质量、不良的社会声誉,降低了成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举办成人教育的主体则更多地是把成人教育视作为自己挣钱的摇篮,为自己补充办学经费的金娃娃,过多地看中的是经济价值,而不是像重视普通高等教育那样去重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成人教育的开放性、生源结构的复杂性,难免会受到学员自身工作与上学之间矛盾的影响,各院校在成人教育管理上往往非常松弛,不能很严格地执行教学计划,在师资的选派、课程的设置、教学科研、校园文化活动、教学评估、毕业证书的发放和管理等方面,都没有给予成教学生以平等的关注和严格的教化,相反却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无序性。其结果必然导致成教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低下,陷入管理松散――教学质量低劣――较低的社会声誉――较弱的市场竞争力――就业难的困局中。毕业时,把成教大学生和普教大学生全部推向就业市场进行“双向选择”,成教大学生必然处于弱势、劣势甚至无势,最终伤害的是教育事业发展本身和学生一生的前途。

三、突破成教大学生就业困局的对策

1.匡正和转变对成教大学生轻视忽视的错误观念

由于成人教育对象的成人性、招生方式的社会性、教学形式的灵活性、组织形式的开放性,使我们往往忽视了成人教育还有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的大众性。仅仅把它视作是对正规教育的补充,使成人教育往往扮演着为正规教育拾遗补漏的角色,使许多人对成人教育持不屑一顾的态度,用人单位对成教大学生求职产生一种人为的轻视和否定。事实上,在成人教育发展较成熟的西方国家,成人教育已经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接受成人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一种自觉行为,还是政府和用人单位的制度要求,成人教育有着良好的受业群体以及非常高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人教育必将逐渐淡化其作为普通教育替补者的角色,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进行终身教育的必需。现阶段,成人教育对象从以在职人员为主体转向以在职和非在职人员两者兼顾到逐渐以非在职人员为主体的变革,不仅是成人教育社会功能的拓展,也反映了社会对成人教育的需求和期望。接受成人教育一样有为,成教大学生也存在就业问题,这些观念的匡正和树立是破解我国当前成人教育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前提。

2.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成人教育的良好声誉

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成人教育主要承担着扫盲教育、补习性教育和低层次的学历教育,在加之管理上的缺位和开展教学科研的低水平,由此产生的教育质量低下的不利影响,是社会和用人单位低看成人教育的主要原因,也成为了成教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屏障。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实现学生就业的基础和根本。只有深化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用质量意识来统摄成人教育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加强对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提升,严格学生管理,拓展成教大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升成教大学生的竞争力,树立成人教育良好的社会声誉,才能够为改善成教大学生就业难状况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加强对成教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

入学时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毕业时的就业指导是衔接大学生活源本相连的两个支点。因为成人教育学员对未来职业定位的特点,其专业选择往往更多地表现出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的密切性、针对性、实践性,然而由于对成教大学生就业的忽视,各普通高校在举办成人教育时,没有建立专门针对成教学生开展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很少开展针对成教大学生性格、爱好、兴趣、潜能、专业、求职特点的择业观、职业观、诚信观和创业观教育,而更多的则是毕业之前的道德奉献教育。只有加强对成教大学生的全程规划和指导,把他们的潜能、就业愿景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成教大学生的就业。

4.畅通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渠道

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使成教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比较狭窄,导致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信息阻塞和识别障碍,并最终影响成教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悦纳和信任。因此,必须加强对成教大学生的宣传,畅通渠道,积极引导用人单位对成教大学生的正确认识,把成教学生和普教学生置于同一个信息平台上,各显所能,择优录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

5.加强成教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提升和就业心理调适

由于成人教育在就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使得成教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面对挑剔和挑战,往往比较自卑,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就业目标,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和责任感,造成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两难境遇。成教大学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观和就业观,转变在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观念,转变一次性就业和职业终身制观念,正确认识待业、失业、再就业和择业这一客观现实,在内心中做好积极的准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娄宏毅,宋尚桂.成人教育学[M].济南:齐鲁书社,2002.

[2] 崔清.试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J].法制与社会,2008,

(29).

篇9

[关键词]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 海南旅游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78-03

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国家层面的设计中,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的海南,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升理应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旅游业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海南旅游高等教育中如何借助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各界人士亟须思考的问题。

一、海南旅游高等教育中学科竞赛概述

学科竞赛是由组织者给出竞赛题目,由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竞赛方式有效运用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来完成竞赛要求任务的系列活动。海南旅游高等教育中的学科竞赛由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院校级学科竞赛组成。目前,在海南旅游高等教育学科竞赛中,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县级学科竞赛相对较少,院校级学科竞赛的影响力与作用力还有待提升。

(一)国家级学科竞赛赢得相对广泛的关注与参与

旅游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涉及的专业知识相对较广,大学生依托理论课程学习,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了各项国家级学科竞赛,例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联想设计营销大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的层次级别高,赛事成熟、连续、规范。校方给予国家级学科竞赛的支持也相对较多,学生参与获奖后获得的奖励也相对更多,因此赢得了海南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与参与。

(二)省级学科竞赛实现多方共赢的创新

企事业单位与行业协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学科竞赛的举办提升行业与社会发展水平,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优化自身的公关形象。目前,这类由非教育机构主办的省级学科竞赛的创新正日益增多。例如,2011年,海南团省委与中国银行海南分行联合主办了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600余人参与了大赛。2013年,海南省旅游委主办了海南省大学生线路设计大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的高尔夫比赛,是海南省高校高尔夫的传统比赛项目,4年来广受教育部及全国各大媒体的赞誉。

二、海南旅游高等教育中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海南旅游高等教育中,学科竞赛在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潜力依然值得挖掘。

(一)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1.提升了参赛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对于参与各项学科竞赛的大学生而言,参赛中与各界人士接触、按照赛制完成竞赛任务的过程,都是对大学生校园理论知识学习生活的有利补充,有效丰富了在校大学生的人生阅历,提升了“象牙塔”内的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2.锻炼了参赛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目前的各项赛事均为团队参赛形式,要求参赛者自己组织团队、管理团队,最后以团队成绩论胜负。学科竞赛团队在协作中会经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并领悟问题等一系列过程,而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地锻炼参赛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检验了参赛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的本质是检验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参与大赛的学生,在组织方的设计中,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完成大赛指定的任务。通过参加比赛,大学生有效检验了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

(二)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存的问题

1.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动机过于功利

在与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的重点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们参赛的动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获得成绩绩点的加分,以争取研究生的保送名额或者是获取奖学金;其二是获得一定的资历,以增加个人简历的分量,为毕业时寻找合适的工作奠定好基础;其三是认为大赛实践性非常强,可以真正地在实践中学习并检验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相对于平时有些“隔靴搔痒”的理论教学,学科竞赛的趣味性更强,因此选择参赛。从这一重点访谈的结论可以看出,大多数参赛者的动机中均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学科竞赛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功利性目标之间并不矛盾,但参赛动机过于功利,使得大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忽视了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难以引导大学生科学利用参赛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2.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多显仓促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多数参与海南各项旅游相关学科竞赛的学生在参赛过程中都具有集中投入的特征。比赛活动筹备环节相对简单,时间较短,往往一个月就结束,甚至有些比赛一周就需要提交参赛作品。而在校大学生一般均有自己的课程安排,在参赛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全力以赴,挑灯夜战、请假缺课的学生比比皆是,甚至有学生参赛小组在校外租房熬通宵完成参赛任务的现象。这样的竞赛过程,对于组织者与参赛者而言,都略显仓促,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自然也使得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3.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保障相对缺乏

目前,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多为个人行为,各项保障相对缺乏,对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学生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缺乏保护机制;其次,学生参赛过程中的教师指导相对缺乏。

三、海南旅游高等教育中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分析

随着海南旅游高等教育中各级学科竞赛的不断发展,如何以学科竞赛有效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竞赛组织者、高校管理者需要探索相关制度的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人才素质的提升。

(一)健全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动力机制

1.竞赛组织者强化赛事品牌理念,以赛事品牌激发参与者的内在参与动力

不同的学科竞赛,应该吸引不同的参赛人群,关注参赛者不同的实践能力,这便是学科竞赛的定位。随着学科竞赛的增多,大学生的选择也会增多,只有强化赛事的品牌理念,对赛事进行品牌定位,并采取有效的传播手段,让潜在参与者知晓、了解、认同赛事的品牌,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这一制度的创新使得参赛大学生在选择学科竞赛时,不仅仅可以看到参赛的外部功利性收获,更能够看到赛事的特征以及带给参赛者能力提升方面的收获等全面信息,这样,参赛者的内在参与动力才得以充分的激发。

2.高校管理者强化学科竞赛引导,以教育管理引导参与者的外在参与动力

在目前的高校管理制度中,多数海南旅游高等院校均制定了学科竞赛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了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后所能获得的奖励,除了这一制度的制定外,鲜有高校对学科竞赛进行有意识的引导。高校可以通过相应考核指标的确立,在学科竞赛结果的基础上,加上对学生各项实践能力培养的指标,以教育与管理制度,引导参与者在参加大赛时对学校强调的实践能力指标予以关注,并引导大学生完成实践大赛的功利性目标,使其更能体现出教学者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规范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组织机制

1.学科竞赛与高校实践教学相结合,纳入培养计划

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是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人才培养多方共赢的良好模式,但由于目前未能纳入高校的培养计划,往往与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相冲突,使参赛大学生很难兼顾参赛的投入与正常教学秩序的遵守。高校管理者可以探索实施培养计划制度的创新,将学科竞赛环节纳入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置一定的学分。留出特定的时间段,专门设置学科竞赛环节,鼓励、支持大学生参与相关的学科竞赛。这样既能提高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

2.竞赛指导与教师工作量挂钩,纳入工作量统计

在目前的学科竞赛组织中,除部分国家级学科竞赛外,教师的竞赛指导工作往往都是自愿、不计入工作量的。实际上,学科竞赛的指导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指导,更应关注参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无疑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将学科竞赛纳入培养计划后,竞赛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应该纳入工作量统计,以有效保证教师相关工作的开展,使其以优质的指导引导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行为。

(三)完善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保障机制

1.积极探索专利申请指导机制

学科竞赛的组织者应该强化专利意识,担负起对参赛选手作品知识产权的保护责任。可以积极探索专利申请指导机制,从信息提供、工作指导、申请便利等方面发挥出组织者的作用,为参赛选手的专利申请工作提供引导与保障,以此有效保护参赛选手知识产权。此外,学科竞赛的组织者还可以与参赛选手共同申请专利,实现优势互补,以有效促进知识产权的使用。

2.主动提供企业导师指导机制

学科竞赛的指导不仅要依托校方,更应关注企业导师的指导,实际上,与企业导师的接触,将成为促进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的有效保障之一。秉着社会营销的理念,竞赛组织者应该致力于自身社会价值的提升,主动提供企业导师指导机制,以有效完善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指导。与此同时,这种指导也将最终促进竞赛组织者竞赛任务的完成,更好地实现竞赛组织者自身的利益。

3.前瞻关注竞赛预警机制的建立

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中,涉及面相对较广,参赛学生的人身、财务甚至心理健康隐患不可小觑。虽然目前尚未出现任何危害性事故,但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是对学科竞赛组织者与参与者的有效保障之一,学科竞赛组织者可以前瞻性地以赛前培训、必要保险购买等方式,建立竞赛预警机制,以有效保障竞赛活动有序、有效展开。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姿炎.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3).

[2] 马欣.高校学科竞赛运行体系构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篇10

一、方法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取偶遇抽样和分层抽样获取样本信息,然后对问卷信息核实后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利用Excel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资料的搜集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中,使用发放封闭式问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向被调查者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的前提下,要求他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填写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本调查发放问卷共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为139份,有效率为95.9%。

调查对象为在校本科大学生,其中,在贵州大学调查85人,在贵州民族学院调查65人,总共有139人为有效调查对象。其中文科生为83人,理科生为56人,分别占60%和40%。

二、结果与讨论

本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大学教育若干问题的认识。二是大学开展学术讲座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等问题。三是关于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与教学相关的问题。下面对统计所得数据及图表进行分析来说明当今在校大学生对现行高等教育的认识与感受。

(一)大学教育方面

1.调查的139名大学生中44%的大学生认为,希望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学习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但是也有25%的学生认为上大学的最主要目的是“拿毕业文凭,毕业后好找工作”,其中,文科生占其总人数∞的20%,理科生占其总人数的32%,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12个百分点。可见,理科生更强调大学教育的实用性。

2.对大学教育相关问题的认识与评价(表1)。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大学生中认为高等教育“改善非常大”的只有7人,只占5%,而普遍认为“有所改变”和“几乎没变”。对于“大学所设某些课程是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了”的回答,有112人持肯定态度,占总人数的78%。至于对“现行教育方式是否经常让大学生感到压抑、忧虑或无聊”这一问题的回答,有高达93%的大学生认为会出现以上不良情绪,其中,40%的大学生认为“经常会”,53%的大学生认为“有时会”,仅有l%和4%的学生认为“很少”和“不会”。从“大学教育满意度”来看,统计数据显示,选择“不满意”的有72人,“非常不满意”的有2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51%和17%。由上可见,无论从确凿的满意度调查来看,还是从高等教育的改善度、大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或不良情绪发生的频率来看,当前大学生对现行高等教育是普遍持“不满意”态度的。

3.民办教育的支持率。除了10%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和16%的学生持中立的态度外,高达74%的大学生是支持民办教育的。因此,从大学生对民办教育的认同度来看,民办教育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二)大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学术活动以及开立考证培训班的态度

1.假期专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关于“学校是否有必要组织学生在假期参加一些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这一问题的回答,从总体来看,有高达96%的大学生认为是必要的,其中有63%的大学生态度更为强烈,选择了“非常必要”。从文、理科的对比来看,理科生认为“非常必要”的人数占其总人数的67%,而文科生只占其总数的58%,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了9个百分点。可见理科生更为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和知识的实用性,这与前面所提到的在理科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上大学的最主要目的是“拿毕业文凭,毕业后好找工作”这一观点无疑形成了一定的因果呼应关系。

2.大学生对学术讲座和考证培训班的态度。对于“学术讲座对大学生学习有多大帮助”的回答,有83名大学生认为作用“一般”,占总人数的60%,面认为“非常大”和“很大”的人数分别为10人和27人,总共37人,仅占总人数的26%。不难发现,大学生对学术讲座的作用评价是不高的。至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开立考证培训班”这一问题,仅有35%的人认为是必要的,持中立和反对态度的居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大学生不热衷于考证,充其量只能说明他们普遍认为,考证通过率与考证培训班没有必要联系。换言之,培训班虽然对提高通过率有所帮助,但所起的作用是一般的。

(三)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教学相关问题的认识与评价

1.大学生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大学生普遍认为“对所学的学科不感兴趣”或“老师教学方式呆板”或“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是促使他们旷课、逃课或借故请假的最主要原因。同时指出“在教学中加大师生互动的频率”、“教师经常将书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来授课”、“老师使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在理科的实验课教学中,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做实验”,以上四点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值得提倡的,其中,前两点几乎为所有的大学生所认可。至于对教学手段的认识,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写论文或搞PPT的方式来考察学习情况是可行的”,其中,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十分可行”和“可行”的共有86人,认可度达到61.5%。对于“PPT教学是否比传统板书教学更有效”的回答,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笔者发现,在不考虑持“不知道”态度的大学生前提下,持“同意”态度的大学生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分别占其总人数的57%和32%,文科生比理科生高出了25个百分点。相反,持“不同意”态度的大学生中,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了21个百分点。但总体而言,有较多的大学生是支持PIT教学的。

2.大学生对“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的认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素质与处事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给学生带来一些新知识”、“老师在课余时间经常和学生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经验”、“能够客观理性地把握教学内容,并能以通俗的方式进行讲授”、“不时地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能让学生各抒己见”这四点都被作为考核老师是否优秀的指标,其中,前三个指标学生更为重视。

3.以上面数据分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或现象为基础,下面主要从教育的最终实现途径——教学这一角度来提出若干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建议。

(1)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交流,逐步实现在坚持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各专业的社会性。目前,社会中存在的“新读书无用论”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即使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教育出现的“学与用相脱节”的现象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学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以获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而选定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在毕业后有用武之地,而不会出现虽是学某一专业,但对这一专业领域的应用性知识知之甚少或者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场面。

(2)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原则。除了课程设置内的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外,学校要多开展高质量的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有条件的学校,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促进这一思想的实现,学校或许可以考虑将平时考核分为平时上课表现考核和参加实践活动表现考核。平时成绩比例可以定位于等于或大于40%,而笔试成绩比例可以定位于等于或低于60%。至于平时成绩如何考核,任课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表,如果条件允许,任课老师还应该多向实习单位咨询学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