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的发展

篇1

1.面临的挑战

华科成教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和所有成人高校一样,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问题不断显现,突出表现为规范化管理的水平较低,基于网络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尚不完善;教学活动较多地沿用普教模式,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向不明确,针对成人学员教学特点的改革不够深入,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成教学员的多样化教学需求,一些陈旧的教学内容远远赶不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步伐;由于办学时间短,缺少历史积淀,内涵不够充实,具有显示性的教学成果较少,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上这些都直接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2)成教学员来源复杂,年龄跨度大,学习的诉求也不一样。例如,以获得执业资格准入而参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员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希望补充基础理论知识以获得更高的执业资格;而一些低龄学员离开学校时间短,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没有实践经验,希望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技能,成为自己的谋生手段。如何在一个课堂里满足不同的需要,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能回避的挑战。

(3)成人教育面临着信任危机。成人教育生源质量逐年滑坡,成人高校间的不正当的生源竞争,忽略办学质量的事件屡有发生,扰乱了成人高等教育秩序,降低了成人高等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信誉。

2.难得机遇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又为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十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个论述和成人教育的发展目标有很大的重合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基本都是在职人员,包括了学历补偿教育、继续教育、各类培训,成人高等教育对于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将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要求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这些论述,不但给我们做好工作鼓足了勇气和信心,也提出了任务,指明了今后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方向。

(3)由于华北科技学院是部委院校,在成人招生过程中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使得近几年的招生形势较好,一方面表明在一定的时期内华科成教学院的优势还是明显的,另一方面也看到成人高等教育还有较大的需求,有生源就是最好的机遇。

二、成人高等教育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突出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培育

成人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一方面现时期普通高校扩招力度很大,极大地挤压着成人教育的办学空间,另一方面我国成人教育正呈现向终身化、全民化和高效化发展的趋势,城市从业人员提高学历的需求依然很旺盛。学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已从单纯的成人学历补偿教育,开始向职业资格培训,提高从业能力、提高工作和生活品质过渡。随着成教学员学习途径的不断增加,获得知识的途径众多,特别是网络的普及,成教学员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亟需得到更好的、有特色的教育服务。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单位,特别是像华科成教学院这样办学时间短,而又发展迅速的办学单位,面临深化内涵建设和培育特色的双重压力。

1.注重内涵和质量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1)以深入学习十精神为契机,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抓手,深入调研行业和地方经济对成人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地方主体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对知识更新的教育需求,适时开设相关专业,根据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课程,更新知识体系,使教学更加贴近学员的需求。积极挖掘省内、省外生源潜力,探索建立长期的稳定的生源渠道,探索更有活力的办学方式,不断扩大办学影响力。

(2)逐步实现由规模快速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转变,利用好当前规模和效益都趋于稳定向好的有利时机,加大内涵建设和保证质量的稳步提高。根据成人学员学习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探索建立起一套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现场反馈等为主要手段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知名度,创出品牌。

(3)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加速探索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尝试推进执业资格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间的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探索在一些行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实现执业资格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部分融合的途径。

2.注重差异化发展,突出服务煤炭事业和安全科技特色建设

(1)华北科技学院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惟一直属高校,作为原煤炭部的部属院校,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传统优势。煤炭类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是教育部的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点,有着良好的师资队伍、实验条件和实践基地。服务煤炭行业办学,一直是华科成教学院的办学重点,在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所设专业趋同度较高的前提下,华科成教学院依托行业和特色专业进行差异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华科成教学院目前在山东、内蒙古和甘肃等产煤大省设立函授站,开设“煤炭开采技术”、“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煤炭主体专业,几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煤炭行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我国的煤炭事业,特别是煤炭安全生产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一片天地。

(2)积极配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东部地区要向中西部和民族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帮助提升其继续教育发展能力”的要求,华科成教学院计划在中西部产煤大省增设函授站(点),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发挥华科成教学院在煤炭主体专业培养和安全培训方面的优势,开设煤炭主体专业,为中西部产煤大省从业人员提供补偿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安全生产事业,特别是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的逐步好转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2

关键词:洪堡;教育理念;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60-02

在西方高等教育史上,威廉·冯·洪堡的教育思想与改革是教育史上一重要里程碑,在洪堡教育理念中,涉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高等教育的影响最为广泛,建立柏林大学,提出关于大学教育的一整套思想原则,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得到实践,至今对德国乃至世界性大学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洪堡的生活时代及其生平

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是19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和政治家,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倡导者。1767年出生于普鲁士波兹坦的贵族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使洪堡早年便接受了启蒙哲学的思想和卢梭的民主自由的思想教育。1787年,20岁的洪堡进入法兰克福大学进修财政学与法律课程,不久后洪堡转入哥廷根大学继续深造,在摆脱家庭教师的监督下,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哲学,历史和古代语言,并第一次接触了新人文主义思想。1802年,洪堡被任命为普鲁士驻罗马教廷的代表,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1808年,他离开罗马。在此阶段,洪堡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809年12月,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任命威廉·冯·洪堡为内政部新设的文化和公共教育厅厅长,在洪堡任职短短的16个月期间成为“德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1810年,创建了柏林大学,同年,洪堡重返外交岗位,1819年,重新回归学术研究,主要是在比较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领域进行研究,1835年4月8日与世长辞。

二、洪堡的教育思想

(一)论“普通人的教育”

所谓“普通人的教育”是指为一切人提供的“全面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完人[1]。这种人“想象力生机勃发、精神深邃、意志坚强、整个言行一致’[2],其中主要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洪堡认为一切教育都是“普通人的教育”,不存在为某一部分人专门设立的学校,“普通人的教育”的补充是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再次,各学校间应当有不同程度的配合和联系,据此,洪堡旨在构建一个三级教育相互关联的学校体系。这三级教育为:基本教育、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即为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阶段。洪堡认为国家应当致力于普通教育的发展,使其逐渐具有学术教育的价值。

(二)论“大学教育”

1.由科学达至修养

洪堡认为,大学有两项基本职能:一是科学探索,二是完善个性与提高道德修养成为“完人”。其中科学是纯粹的科学,没有其他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只是对纯科学和纯学术的追求。学者们应在各自研究的领域从事纯粹的研究。洪堡所指的个性和道德修养职能是一种培养人才的职能,将人才培养成有修养的人,洪堡把有修养的人称为“完人”。“完人”有六条特征:1)充分的自由性;2)适度的规律性;3)生动的想象力;4)高超的思辨能力;5)独特的个性;6)完整的民族性。

总之,洪堡认为,培养“有修养的人”是教学的目的,“由科学达至修养”是洪堡大学教学的主要思想。

2.教学和研究相统一

在洪堡时代,洪堡把哥廷根大学的理想付诸实践,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形成研究——教学——学习融为一体的模式。洪堡提出,大学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校,是把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学术机构,是学术机构的顶峰;其次,大学教育的重点不应当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本本主义”,而是教与学相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大学的讲堂里,教授不会照本宣科地讲授书本现成的知识,而是根据自身的兴趣与对此门课程的独特见解进行传授,这种教学方式是将教学与兴趣完美地结合起来。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和教授,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载体,而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参加创造性的科研实践,教授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可对此提出批判与见解,由此把科研与学习结合起来转变成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3.学术独立与自由

洪堡改革德国大学最主要的原则是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洪堡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术,并通过学术的研究使自身发展为“完人”。学术的研究发展势必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提出要求,因此,在学术发展的范围内“自由”是其首要条件。学术的自由又主要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两个部分。教师在专业上享有自由探讨、发现、出版、教授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所发现的真理,并且这种自由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听从任何权威的指挥,任何政治的、党派的和社会的舆论不得加以干涉,这称之为“教的自由”;学生在教授的正确方法指导下,在专业学习上拥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指出批评的自由,有选择教师和学习什么的权利,在教育管理上有参与评议的权利,这叫做“学的自由”[3]。

三、洪堡理念对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

柏林大学贯彻“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三原则,洪堡理念在高等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一页,对高等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教”与“学”的自由

现代高等教育改革旨在重视“教”与“学”的自由,要求教师的创新性培养和给予学生自由的创新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性决定学生创新程度的高低。要给予学生足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从而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育环境与校园文化方面,营造一种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学术自由的气氛;在教学计划方面,重视基础,采用弹性课程组合,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空间和选择权利;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独立思考、怀疑和批判的探索精神;在教学管理方面,掌握严与宽的尺度和区别,彻底改变以考分和掌握知识多少作为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唯一衡量标准的习惯[4]。柏林大学的教育模式中也体现了这一衡量标准,即“习明纳”的学习和研究方式。一直以来,传统大学的辩论课程是证明已有真理存在的必要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真理的科学客观性,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辩论课采用的推理方式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演绎式,即由原则进行三段论推导。“习明纳”的教学模式认为以个人的观点和思想为依据,以实事求是的作风方式为原则,采用归纳式的推理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适应社会的发展,一直沿用至今。

(二)学术自由

洪堡认为大学是不同于小学和高中阶段的学校,应当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术机构,在保证教学与科研充分自由的前提条件下,吸收教师和学生的正确见解,最大范围内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由此可见,教育和科研自由的指导思想是研究型大学的主要一大特色。这种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于,校长是教学与科研的领导者,教师和学生是学术自由的主要参与者,形成教学相长的模式,活跃了学术氛围,大学教育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据权威的论述,学术自由指教师个人所要求的在教学与科研上不受干扰或者不因自己的政治见解而受到迫害的权利。由此我们认为,学术自由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等院校作为一个整体机构的学术自由;二是高校内部个体研究者的学术自由。学术的自由本质上是独立于其他任何机构,不被他人所控制和侵犯的自由,学术的本质活动又在于不断地进取与创新,创新是学术活动中至高的境界。“高校的教学和研究人员感到一种压倒一切的义务去促进知识领域的扩大,因为他们将其视为高校基本的、独特的义务。”知识体系的扩大,必然基于对传统和现有规则的批判与挑战,这是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5]。

(三)大众性教育与社会需求

洪堡理念在历史上起到了强大的积极作用,但在确立不可撼动的地位的同时又阻碍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后续改革,20世纪后半叶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停滞不前,二战后,美国的实用主义教学理念后来居上,对全世界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德国采用了“洪堡理念为体。美国模式为用”的模式,学者称之为“洪堡综合症”。为社会服务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现当代的教育改革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要求,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企业界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多,大学难以在封闭的环境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如工程类的教授几乎都与企业有联系,大部分的科研项目则受企业委托并资助,从企业得到的科研经费远远超过州的科研拨款,大学教育应面向大众化和实用型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求,加强实用性的研究,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洪堡关于国家与个人、国家与教育的思想为19世纪德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思想基础,成为德国现代大学的思想基石,在我国教育改革的今天,洪堡的这种思想,对我们思考中国的教育改革是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德、美、日三国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思想家[J].比较教育研究,1988,(1):38.

篇3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未来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ZHANG Weijia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0)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countries have stepped up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s attention, have a variety of policies and incentives to encourage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uch as the United Kingdom in January 2003 announced a UK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e White Paper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In August 2006 the United States submitted a US Higher future planning. In 2010, China promulgated the "National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2010-2020)", not only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decade to explor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lso made various proposals for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is article only a few outstanding issue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o mak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inally made the forecast.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future; development

当下,对于许多国家来说,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相比较政府对各种企业的投入可以看到,近年来政府则把新建各种类型的大学作为最优先考虑的对象,而且在还努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方面采取了各种保障措施。结果是几乎所有国家的大学在校人数呈现几何式的增长,研究生教育市场异常火爆,高等教育似乎在一夜之间以火箭般的速度达到了大众化。但是,大学在某些方面却面临着崩溃的边缘。例如,高等教育的质量日益下滑,几乎到了高等教育发展曲线的最低点。另外,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还带来包括学术标准的降低、高等教育财政的投入跟不上、人口增长和流动过快引起的局部的社会问题等等问题。

总之,为了高等教育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其在社会领域等更加广泛范围内的作用, 高等教育面临着必不可少的改革。在这里可以套用罗伯特・M・赫钦斯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一书中描绘的美国20世纪20~30年代那样,“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它深受混乱的困扰。这种混乱开始于中学,并且一直延续至大学的最高层次……”实际上,现在高等教育业同样处于混乱的状态,而且还不仅仅存在于一个国家之中,无序状态存在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之中。

1 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概述

从某种程度来说,高等教育永远处于变革之中。目前,高等教育变革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1)出于政治的需要。高等教育被用来成为某些政治家治理国家的手段。比如,为争取民众的支持,满足大多数人对高等教育的渴望,政府就修改有关法律或者对学校采取优惠的条例以增加民众入学率。另外,社会科技的进步,促使现代的劳动者必须具备有现代化的技术能力和未来公民的观念。为使现在劳动者无论是在技能还是在观念层次上都达到未来公民的标准,政府加快了对教育的投资。

(2)时代的变化带来新的竞争的出现。大学也逐渐引入一套充满竞争性及市场导向的评估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大学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竞争,竞争还包括很多方面:一些国家重点大学为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而努力从世界范围内收罗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教师之间也为获得终生教授的身份而充满斗志,学生也进行着许多标准化考试以期待进入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另外一方面,积极的竞争意味着机遇和挑战。竞争能增进大学的整体实力,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的投入方面,都会有一个较之以前的巨大飞跃。竞争能增进学生的学识,意味着大学将有更优质的生源。但是,如果一味强调竞争而没有一个深思熟虑的政府做引导,竞争在某一时刻必定会失控。大学会逐渐忘记其“理想”,失去它的卓越,沦为一个事实上的“公共公司”。

(3)大学使命的日益多样化。竞争的趋势和逐渐的市场化的转变是大学不可避免的。然而,大学不能完全“市场化”,它必须坚持追求真理。大学是一个公共利益的团体。公益性是它的主要特性。未来的大学有着许多使命:它要将青年人培养成社会的精英,将广大的普通民众培养为有民主意识的劳动者。它还要从打造社会精英,到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充分流动;还要从进行知识的创造,到解决广泛的社会问题而进行研究和与社会其他机构合作。未来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仅凭市场的力量未必能够充分满足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需要,所以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方面需要极其谨慎。

2 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与公众的需求

高等教育从培养相对“精英”的教育到培养一般的优秀人才的转变,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转变的。因为,经济形态由工业化时代到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变,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刚开始只是要求更高比例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现在则进一步要求能够有更加具有实际效用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时,社会也需要越来越多拥有复合能力的公民,能够增加对政治和民主的关心程度,能够以非线性思维的角度理解复杂的社会问题,并且能够找到一系列社会的复杂问题的解决之道。不断更新的通讯技术和海量的信息的出现,是未来每一个公民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所以,未来大学发展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众需求:(1)未来的大学也要承担种种复杂的社会任务。使每一个想获得提升的人都能够有所收获和成就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比如,大学要教会人们如何在海量的信息里辨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分析、推理的基本能力。(2)改善落后的校园管理。尽管每个人都看出大学效率低下,但是要改变这一不良的状态并不容易。这些不良的状态包括教师成倍的增加、大学教学管理评估与参与程序越来越刻板,流于形式,大学管理层决策时间延长等等。这样的结果是大学未能很好地履行自身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职能。(3)对学生的学习负责。(4)使学生从“毕业”走向成功。(5)支持对初、中等教育的发展。(6)控制学校内部的学术及其道德腐败。

3 高等教育需要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里,政府的力量被极度削减,直至小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不计。当今的教育产业中,有学者倾向于认为,要以市场力量来代替政府的干预与指导。他们呼吁要极大地利用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和通过国家当权者管控的某种缺席,来实现诸如教育公平等问题的实现。但是,如果在一国中,真的可以把管理的权限让位给这只“无形的手”就可以解决问题吗?可以看到的必然是教育界的混乱,高等教育的必然会发展失衡。

高等教育需要的是一个更加成熟和稳健的市场。这个市场需要一定的政府做出战略性的长远规划和积极的干预。比如,在控制大学学费急剧增长的方面,市场是不能够通过竞争就能够控制的。这里就需要外力的有效制约。退一步来讲,即使市场的功能都已经能够发挥到极致,政府制定的某些规则和制度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高等教育市场化是有风险的,风险可能导致失败,而高等教育的失败又将成为国家的失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包括对高等教育里的市场化成分加以制约以避免其无限膨胀。政府制定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一定是要在保证其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考虑市场竞争的盲目性及其无序性进行制定。另外,这个法律也不是仅仅让高等教育能够运转起来就可以,它要能够满足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期盼,还要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最后还要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使大学能够不断地前进和变革。

关于如何实现政府有效的干涉,这里提出几点建议:(1)政府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这个监督机制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它包括高校对如何进行质量评估、如何有效监测大学资金的动态。(2)政府应该在高等教育法律中制定有关学术腐败方面的规定及其制裁措施。为了防止学术欺诈等不端行为出现的几率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增加,政府能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以法律的形式制止各种学术腐败的行为。(3)政府有必要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信息不对称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在典型的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对处于极度的不利地位。在这里,消费者可以是指大学,同时还可以是公众。为了使消费者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判断,政府就需要发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提供健全的市场信息。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的信息处于透明的状态,有利于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4 高等教育中的技术成分

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呈现飞速的发展,大学的在校人数一直在急剧攀升,但是,高等教育还不是一个完全无限制的供给状态。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高等教育仍然是供不应求。甚至是在同一个国家里,高等教育一样处于不平衡发展态势。以我国为例,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不发达地区,这里的教育资源缺乏,相比于东部差距甚大。虽然各个国家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努力提高毛入学率,增加受教育的机会。但是,要想实质上扩大教育的供给,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易实现的,它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几代人的努力。并且在公共资源明显短缺的情况下,再想扩大教育供给几乎不太可能。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不断地寻求突破的方法。远程教育应运而生,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在教育领域越来越普及和重要。通信技术及其网络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过程、大学的行政管理、图书馆服务、研究成果和等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单从课堂教学方面来说,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就相当巨大。现在,网络成为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正式和非正式沟通的有效方式。技术还被广泛地用于重复传统课堂上的实验。另外一方面,新技术的出现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网络教育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中。这种自我激励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把知识记得更多、更牢、更深。技术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因为传统的对于知识的学习是通过课堂上教师对知识的讲解,现在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手段找到最优秀的教师进行授课。

技术催生的远程教育为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提供了众多的机遇,它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要。对有经济头脑的人来说,新形式的教育还是一个产业,它使得“知识”能够像商品一样进行买卖。但是,这种买卖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同时带来的还有风险。如何在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情况下保证教育的质量?如何看待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文凭加工厂”?如何面对未来科技发达国家对相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意识输出?这些问题是作为远程教育市场的扩大,和它在高等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和接受程度不断上升所必然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带有欺诈性,必然需要认真思考与对待。

5 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展望

21世纪是人类社会继续发展和科技不断创新的一个时代,而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灯塔的大学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效用来推动知识经济的持续发展,现在将这一问题摆在在相当明显的位置。像以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一样,高等教育领域还是将持续涉及如何招生、如何授课、知识产生和传播的方式的更新、大学对长远目标的设定方面等等问题。

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出现。世界范围内都尝试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比如,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了一本《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的报告,这个报告对未来世界范围高等教育趋势进行了分析 。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于2006年9月21日了一个题为《领导能力的一次检验:绘制美国高等教育未来》的终极报告。这个报告发现和提出美国高等教育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给出了未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看法和建议。总之,未来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并且积极寻求未来发展的答案:

5.1 对高等教育未来人口的预测

过去近十年来,世界人口从大约59亿增加到67亿。美国年龄在10岁到20岁之间的人口超过15亿,是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的青年人一代。但是,在中国预测2001~2020年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出生数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是在逐渐下降的。随着适龄人口数量的减少,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迅速提高,到2020年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可能达到50%,高等教育开始进入普及阶段。

总体上说,在未来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会不断增加,但是这个学生的类别可能更加多元化,不限定于传统的年龄阶段。高等教育非全日制、留学生和年龄较大的学生都会增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会减少,只会增多。

另外,对高等教育持续的需求将会导致新的院校的不断涌现、传统大学的扩张和网络教育的兴起。

5.2 高等教育与全球化

全球化现在已经深入影响到21世纪的每一个方面。全球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带来日益加速的知识的流动、资金和人才的跨国流动。在某种程度上讲,大学一直都是作为国际学术机构在全球范围来运作的。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带来很多的机遇,同时也有挑战。现在国际学生的流动性是全球化可见的方面之一。目前有超过250万的学生在世界各地求学。估计到未来10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3倍以上。对许多大学来说,现在留学生是一个“大生意”。因为学费直接成为当地的缺乏经费的大学的收入来源。而学者的国际流动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很多学者,为追求高薪,纷纷离开原来的大学,到北美有关国家大学任教。人才流失现象至今在某些不发达国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另外,英语成为全球化通用语言,一方面为科学技术与学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手段,另外一方面也成为某些发达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手段之一。

5.3 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

高等教育受到质疑这个问题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显得越发突出。一般都认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大学生质量的不断下降。未来的高等教育将继续把质量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方面。同时也要看到不同国家的质量保证体系的不同,必然在学生培养质量衡量上产生分歧。因此,未来的高等教育要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性参考作用的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需要进一步相互认可和信任。

参考文献

[1] 弗兰克.纽曼.高等教育的未来:浮言、现实与市场风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

[2] 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的高等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1.

[3] 米红.人口因素与未来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03.11.

[4] 王晓阳.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美国未来高等教育委员会报告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8(10).

[5] 高靓.美国高等教育未来规划在热议中揭晓[N].中国教育报,2006-10-09.

[6] 杨天平.《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述评[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3.

篇4

福建高等教育始于1866年创建的福建船政学堂,其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3]。建国前夕,福建大学普及率不足0•1%。后,福建恢复并新增了一大批高校,师专占主流。建国40周年时,福建高校达到36所。1999年,当全国吹响大扩招冲锋号,福建却放慢了发展步伐。2004年,福建大学普及率达到15%,进入高教大众化阶段。建国60年来,福建高教获得了长足进步,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在两岸互动新阶段和建设“海峡自由贸易区”的预期下,福建高教改革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发展到了一个“拐点”,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

优势一:“科教兴闽”战略动力十足。福建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科教事业,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据此出台了科技创新和高教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教事业发展,建设高教大省、人力资源与科技产业强省,力图通过发展壮大高等教育推进高素质人才(理论创新型、实践应用型)培育加速科技创新进程,依靠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建设区域创新型社会,“科教兴闽”已成为福建对接台湾,建设文化大省和经济强省的主体战略。优势二:高教适龄人口规模适中。2009-2010年,福建高教适龄人口年均减少约7•5万,总数接近350万人,进入“递减拐点”。2009年,福建高校89所,大学普及率超过20%,进入高教“扩量增质提效”的大众化深化阶段,规划到2015年达到32%,2020年达到40%,进入大众化与普及化过渡阶段,到2030年达到50%,进入普及化阶段。2007年《福建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出台,2008年厦门大学成为孔子学院总部南方基地,闽台交换生项目成效显著。2009年台生数接近4000人,预计到2010年,将突破5000人大关,全省招收港澳台及外国学生将突破2万人。优势三:福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为高教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经济基础。2003-2008年:全省GDP总量从5229亿元增加到10863•11亿元,年均增长12•6%;财政总收入从522•73亿元增加到1111•30亿元,年均增长22•4%;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9999•54元增加到17850元,年均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734元增加到6180元,年均增幅10•46%。福建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年教育投入上百亿元,省财政从2007年起每年增加上亿元高教经费支持厦门大学等8所高校成为“重点建设高校”。近年来,在省政府对省属高校投入增长拉动下,随着市属部分专科高校的组建和升格,各市均相应增加了高教投入,高教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海峡时代”,福建发展高教:(1)区位地域优势得天独厚。两岸一衣带水[4],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以福建为腹地、台湾为前沿,打造机制更灵活、运作更有效、目标更明晰、交流更开放、影响更深远的海峡高教联盟(GreatTaiwanStrait—HigherEducationUnion,简称GTS—HEU)或海峡大学协会(GTS—UA),对外携手打造“中国—东太平洋高教圈”,对内联合打造“海峡高教圈”,面向国内外提供优质高教服务。(2)基本形成以公办为主体,民办、“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合作办学高校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教新格局,高校办学机制和体制得到逐步优化完善,多元投资体制逐步建立,正形成公—民—联“三足鼎立”、“三驾马车式”区域高教新体系。

(二)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的劣势

劣势一:资源大省未转变为资源强省,城乡收入差制约高教需求。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全面协调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潜在年均产值可达3万亿元,但未能有效转化为直接效益,2008年GDP不到潜在量的40%,人均GDP30141•81元。2008年福建农村人口比例占50•1%,有效劳动力比例约占65%。从全省高教投入看,2006年预算内高教经费20•86亿,2008年高教经费财政投入约37•9亿元,全年高教经费总投入不到50亿元。2003-2008年,福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分别约为2•68:1、2•73:1、2•77:1、2•85:1、2•84:1、2•90:1。以2008年为例,大约0•8个城镇居民可供养1个大学生,而大约2•5个农村居民才能供养1个大学生。有限的政府教育投入和农村居民付费能力,将严重制约福建高教需求。劣势二:区域高水平大学少,研究生规模小。区域高水平大学多少是衡量地区高教综合实力强弱的显著标志,其主要是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主,以国家级师资、成果、项目、平台、课程、创新性程度、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等为主要测度指标。福建高校多因新建、迁建、合并、升格等原因,2009年部属院校和“985”仅厦门大学、“211”仅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国家重点学科23个(不到全国10%)、国家级实验室3个、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约占全国2•27%)、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精品课程36门、全职“两院院士”11名(不到全国1%)等,优质强势高教资源稀缺,仍处于中国东南高教圈“洼地”。2008年,福建本专科、研究生招生数分别为18•91万人、0•88万人,相应在校生数分别为56•26万人和2•71万人,后两者之比约为20•76:1,以研究生、本专科生数最优层次比1:12•5和发达国家最佳结构比2•27:1推算,在校研究生数分别应为4•5万人(差1•79万人)和24•78万人(是实际数的约9•14倍)。劣势三:生均教育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1999至2009年,福建在校生数从4•03万人(本专科生加研究生)增加到约60万人,10年间增加了约55•07万人,年均增加约5•5万人,年均增幅约136•65%。而高校数、校舍建筑面积、藏书、教师、经费等未有对应幅度的增长,生均上述指标呈下降趋势:校舍建筑面积下降一半,生均下降约5m2;生均藏书从约100册下降到不足80册;生师比从约10:1下降到约16:1;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减少近4000元。大扩招引起生均指标连续性下降,加剧了高校办学资源的紧张(2009年,福建4所高校被教育部亮黄牌限制招生),严重影响大学教学质量,办学质量下降势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最终影响福建“十二五”时期在“海峡”建设进程中高教功能的发挥。另外:(1)区域高教发展失衡。福建高教资源空间分布属“凸塔”型,东南部沿海地区最为集中,闽中区次之,闽西区极度欠缺,各区高教发展水平与此对应。(2)基础教育质量结构不合理。全省教学质量最好的高中多集中在闽东南区,初中呈现两级分化,优质初中集中在大城市、中心城镇,小学及幼儿园教育城乡差别巨大,严重影响教育结构协调和起点公平进而影响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3)高教发展纵横比落后。从高校规模、类型、结构、层次、科类维度上衡量发展较慢,与京沪粤相比差距显著,势必影响福建高教在“长珠”合作、面向亚太开发开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发挥。(4)高教发展与“海峡自贸区”建设不匹配。“海峡”建设不仅需要大量文科类人才,更需要大批理工科类人才,但全省师范院校多、文科类专业比重大、重复设置现象较普遍、专业和产业匹配比低,无法提供足够人力资源支撑。

(三)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

机遇一:高教大众化深化,高教需求增速。福建在高教领域的省情即是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有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低的毛入学率与偏高的适龄人口和过高的需求,使供给难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等的发展需要。福建计划到2010年,进一步扩大高教规模,高教毛入学率达到25%,在校生达到65万人,其中研究生超过3•5万人,本专科生(含高职高专)超过62万人,成人高教和其他各类大学生超过30万人,这必将较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教需求。机遇二:集聚优势资源建设3~5所区域高水平大学。力争“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学科达到30个,2~3所高校进入全国百强,建设好国家百强高职院校及5~6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一批与“海峡”相适应的特色高校。机遇三:海峡主经济圈(EconomicCircleofTaiwanStrai,t简写为ECTS)和湄洲湾次区域经济带(SubregionalEconomicZoneofMeizhouBay,简写为SEMB)的兴起拉动福建高教区域化与国际化。基于大海峡眼光、闽台一体化视野,通过“海峡”平台吸引国际战略合作,以福建为基地建设好祖国大东南。福建应充分抓住“东部腾飞”的战略机遇期,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ETS和大东南一体化框架下,充分利用经济特区和次区域经济区建设经验,背靠祖国、立足东南、面向东南亚,利用国家支持“海峡”建设的政策与资源倾斜,通过高教结构优化带动高教跨越式发展、通过高教可持续改革带动高教国际化,打造国际化师资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扩大对台自主招生规模,闽台高校联手面向周边国家率先创建城市管理等东太平洋国家亟需专业,开设国际化课程,培育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地球村竞争力”的复合型、前瞻型和外向型专业应用人才。

(四)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的威胁

威胁一:金融危机加剧就业问题。金融危机来袭,毕业生过剩重演,我国制造业吸纳能力显著减弱,考验发展智慧。“海峡时代”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始终呈正金字塔形,中初级人才需求为基础,高级人才属塔尖部分。研究显示,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高教毛入学率达到15%,人均GDP达4000美元时,约为19%,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就业问题缓解,大学生待业率低于10%。2008年福建人均GDP约为4100美元,高教毛入学率已过20%,超过标准近3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19万人,高级人才供大于求,结构性失业严重,毕业即失业将影响福建民众教育热情,减缓高教需求,进而抑制其规模非理性扩张。威胁二:高中教育横向滞后影响高教增量保质。高中教育毛入学率基本反映了一个地区的高教供给能力。1978年来,福建经过多轮“普九”攻坚战,三级教育不断充实,但高中教育发展缓慢,特别是中职教育发展萎缩导致社会亟需的职技人才奇缺。预计到2010年全国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5%时,福建可能落后3~5个百分点,由此导致较弱的高中教育供给能力和发展水平,必将成为制约高教规模小幅度提升和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的“瓶颈”。威胁三:高教财政投入力度不足、海内外多元化筹资兴教渠道受限。建国以来,福建高教财政投入长期处于“欠债”状态,高校长期负债运行已严重影响其在“海峡”建设进程中的贡献力。1999年后,福建生均高教经费一直没有提高,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由省财政负担的高校预算内经费总额已经多年维持在千万元水平。统计显示,2007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较,福建预算内教育拨款比上年增长23•13%,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上年增长21•59%,均处于全国中下水平。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放缓,2007年度分别增长11•59%(排名全国第21)、25•40%(排名全国第7),生均分别为5047•1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98•89元)、1920•7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6•05元)。威胁四:国内外高教国际化竞争加剧。高教国际化是21世纪高教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建既有后发优势(theAdvantageofBackwardness,也称落后得益),也有比较劣势(ComparativeDisadvan-tage):一是东部京、沪、粤等在完成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基础上,正着力推进高教国际化步伐,已进入优质高教资源国际化阶段,既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又有大学名牌效应。二是西部与东南亚毗邻的多重欠发达地区在高教国际化上与福建存在同质竞争,云贵川高校的国际化已走在西部前列,取得了丰硕成果。三是东太平洋的高教发达国家如新、马、印等的高水平大学亦占有本区域留学生的较大份额,而这一区域却是福建高校吸引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四是欧、美、日等经济和高教发达国家,历来是东太平洋国家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这些国家的一流大学在上述区域拥有无可比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成为并将长期成为闽台推进高教国际化进程、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强劲竞争对手。

二闽台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SWOT矩阵

通过对福建高教发展进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非常明晰地筛选出显著影响闽台高教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要素,并据此构造SWOT分析矩阵:三构建“福建模式”的战略行动计划两岸高教发展,正从精英走向大众、管制走向开放、一元走向多元,根据社会经济与高教发展协调波动规律,充分发挥福建在“海峡”建设中的轴心优势,运用SWOT分析高教发展战略基础和系统反演其发展态势上,充分了解高教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与成因前提下,建构具有闽台特色的“福建模式”———闽台高教发展行动计划。

(一)“分类分层分科战略”创新行动

根据“海峡”建设新形势和大学评价新态势,福建高校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专科教育、加速发展高职高专和成人(继续)教育。规模3万以上的巨型研究型大学应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引进海内外高水平师资,充实和拓展硕士、博士点建设力度和规模,强化跨国、跨校、跨学科联合研究(学习—研究—教学—生产四结合),创新发展方略,校长治校、教授专业化;规模1~3万的教学型大学应结合海峡旧产业调整和新产业建设,在保持规模低速扩张时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加大课程和培养平台建设强度,实行模块化教学和“所见即所得”课程内容(教学—研究—学习—生产四结合),创新管理方略,以生为本、质量多元化;规模1万人以内的技职型大学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规模培养应用人才,尽快构建“海峡”纵(产业)横(地域)结合、分工协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海峡”职教集团(联盟),大规模培养多类型、多层次技能型、应用型专业化人才(教学—生产—学习—研究四结合),创新技术方略,强化实训、教学信息化。

(二)“非均衡发展战略”阶段行动

以高教为增长极,坚持其优先发展的政策取向,实现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同时,抓住“海峡”战略机遇期,力争把厦门大学(985/211)建设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基础上(世界高水平大学),确保把福州大学(211)建设成为我国东南地区强校(国家高水平大学)、把华侨大学(争取进入211)建设成为海峡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区域高水平大学);遴选2至3所省属具有竞争力的高校,集中优势资源,采取财政重点扶持、科研立项倾斜等措施,利用5~10年时间,积极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交流,建设全国和“海峡”有重大影响的多科或单科性高水平大学,将“厦门—金门大学岛”打造成亚太卓越教育中枢。

(三)“错位差异化战略”逆向行动

闽台高校应采用错位差异化发展战略,厦门大学等校要全心办好精英高等教育培养理论型人才,一些承担大众化任务的高校也可转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一些办学效益不好的普通高校可以转型为职技或民办院校。在永续发展理念指导下,海峡、海东高校强强联合,合理分类与定位,综合考量办学特色及专业优势,创建品牌专业,把品牌专业做优,把优势专业做强,把强势专业做特,提升两岸高校世界地位。

(四)“卓越人才战略”培育行动

福建高校要通过多重手段(独立、联合引进,校内、联合培养,短期聘任等)拥有卓越教学科研人才,以大力培育“海峡”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亟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如可采用示范方式做好2~3所高水平大学优强学科“长江学者”、“闽江学者”,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与鼓励厦门大学等借鉴德、美等国世界一流大学设立“讲座/讲席教授”的经验,设立“南强”讲座教授、“嘉庚”讲席教授等。福建要集中人、财、物力资源在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实验室、项目、奖励等方面有一个大突破,在统分结合考录模式上有一个超越,既“不拘一格录人才”,又“不拘一格育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和卓越人才成就创造优越环境。

篇5

本文系201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制度认同与学术发展”(BIA120068)和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文化选择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2JK252)研究成果。

摘要:从发展主义到新发展主义是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场域中,经济主义、实用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理念渗透其中,最终形成一种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新发展主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从物本到人本、从工具到价值、从外延到内涵以及从依附到自主的转变,使高等教育发展致力于文化发展的本位上来。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主义;新发展主义;经济;文化

发展主义的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发展观,过分的将经济发展指标量化,将发展视同增长。当发展主义作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或发展理念后,就会造成发展规模的快速、盲目的扩大,过分追求数字的增长。在对发展主义反思和批判的前提下,新发展主义从更宽广的视野和崭新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新发展主义在对发展主义所产生的社会性危机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中,反对单纯的经济发展,而主张综合的、内生的、全面协调的发展,主张把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均衡发展作为社会发展模式研究的主题。联合国发展计划开发署1990年主编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发展的真正目的就是扩大人类在各种领域里的选择权,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新发展主义是针对在发展主义理念主导下的重物不重人的单面线性发展观的反思和批判,主张社会发展是在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前提下,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发展观,倡导经济利益和文化发展相统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社会发展从重物的增长转变到重人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唯经济增长观”转变到“文化发展观”,突出文化价值在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新发展主义是基于文化价值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的统一。本文通过对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反思,对新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内涵进行诠释,这对进一步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一)“经济主义”渗透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

发展主义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并以此当成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一种发展理念。发展主义简单的把发展的全部内涵理解为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发展奉为社会发展的圭臬。这种以“经济增长”、“经济至上”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渗透社会的所有领域,就容易产生“经济增长就是一切”或“经济增长压倒一切”的所谓“经济主义”。从一般的意义上理解,发展主义的本质是关心物质财富的增加,经济增长或发展是国家、社会的根本目的。社会的其他方面都围绕“经济”转,为“经济发展”服务,沦为经济发展的手段。在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也不自觉的成为“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经济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培养人才的文化机构,很快就被公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和发动机,于是高等教育迅速与经济联姻,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有学者称之为“教育经济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在高等教育领域,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领域特别突出和明显。因此,很多国家大力发展教育,首先发展高等教育,并对高等教育进行大量的投入,希望通过高等教育的振兴与发展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于是,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机构迅速增加,在校学生数增长也特别惊人,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发展主义主导下高等教育大发展,确实给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表面上极大的繁荣,但同时也隐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主要是沿着经济性方向进行的,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把教育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战略轨道,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纷纷采取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措施,并把其作为规范教育发展和学校行为的重要标准。于是,经济因素渗透到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场域,使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服务都蒙上一层浓厚的经济色彩。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凸显,高等教育与经济过分紧密的关系,使高等教育丧失了独立性,高等教育成为经济增长的手段以及经济增长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目的的趋势十分明显。发展主义的本质是以物为本,单向和孤立的看待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教育对劳动者效率的作用、教育对经济的适应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这种价值取向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是背离教育的目的和宗旨的,最后会付出沉重的发展代价。

(二)“实用主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哲学基础

詹姆士说:“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1]发展主义一旦与实用主义联姻,“经济实用”就成为判定一切事物的标准。实用主义秉承“有用就是真理”并作为判别社会发展的方法论模式,会导致“发展自我而无视他者的利益,发展物业而无视文化的培育,重视可用性而造成对自然的无节制掠夺与破坏”[2]。由于实用主义过分强调事物的实用价值,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会演化为一种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使高等教育机构的培养方向、办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安排都会按照实用的标准去建构。很多教师和学生也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观点和方式来对待各学科的知识,不自觉的就会产生学科知识主次之分的观念,重应用学科、轻基础学科;重科学轻人文等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应用研究倍受推崇、基础研究遭受漠视;“热门”专业倍受青睐,“冷门”专业遭受冷落;科技知识倍受重视,人文知识遭受轻视。“大学成了巨大的技术生产工场,既生产商业产品,也生产物质产品,即便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诸如经济学、社会学等也暗含着这样一种思路,即作为对经济主义的论证工具,或如经济学那样单纯教导如何获取资本与物利。越是与获利有关的学科越是扩张发展,无直接便利可图的人文诸学科则或使其自行凋敝。”[3]实用主义的教育十分重视教育的结果或实际的效果,往往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限定在狭窄的利益范围之内。加拿大G·J·爱默森说:“实用主义者过分地强调结果,以致当某些即刻会产生的结果没有出现时,他们就很不耐心。某些行为或观念,不论其结果如何,它本身就可能是美好的。比如,爱、真理、智慧或正义,也许它们的有价值并不在于它们能实现什么,而在于它们本身的正确性。也就是,它们可能具有内在的价值。”[4]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为达成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且能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手段、方法、模式,都是最有价值的高等教育发展,使其培养的人才能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迅速运用到经济建设领域中,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这种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以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其发展和存在的唯一理由的,其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是把实用主义哲学当作一种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国家主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导向

“国家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将国家凌驾于个人与社会之上,强化国家机器,国家在整个社会拥有至高的权利。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与民族国家的命运就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高等教育与国家主义结合的历史也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德国洪堡认为:“大学是一种最高手段,唯有通过它,普鲁士才能为自己赢得德意志世界及全世界的尊重。”[5]1810年洪堡创办了以教学和科研结合为大学理念的、以塑造民族性格、体现民族精神和增添精神力量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近代,在发展主义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国家主义倾向特别明显,科技发达、经济发展要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对民族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民族国家往往会把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由国家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决策,一切都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考虑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样,高等教育中的“国家主义”就成为其发展的价值。总之,国家至上,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服务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思想精髓。“国家主义”主导下的大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国家所需人才,以促进和引导国家的快速发展,于是“大学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工具,人们期望大学培养管理新独立的国家所需的有技能的人力资源,并开展与发展相关的研究以及提供社会服务”[6]。高等教育中的“国家主义”一般在民族危难之际主张教育救国,在国家独立和平时期,主张教育建国或教育强国,试图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达到兴国强国的根本目的。高等教育从属于国家,国家实行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和管理,实行自上而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发展高等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强调高等教育的外在规律,容易忽视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去思考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教育带有明显的国家主义色彩。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国家发展,很容易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繁荣的唯一指标,认为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有技能的领导者、管理者、企业家、科学家和专业人才,以促进和引导国家的发展”[7]。因此,“国家政府将继续把教育看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无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它努力让教育为实现这些目的而服务”[8]。

(四)“依附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

依附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讨论世界经济体系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涉及到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主义引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主要呈现出依附发展的模式,容易依附“全盘西化”或“部分西化”的发展模式,认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成熟经验,高等教育现代化就可以很快实现。这种高等教育“依附式发展”道路的特征就是在发展问题上呈现出强烈的“目标依赖”、“模式依赖”与“路径依赖”倾向。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由于很多国家既没有独立创新发展的主体意识,同时也缺少自主发展的条件,为了快速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些国家主动地选择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聘请西方学者、引进国外教材等高等教育的发展新举措,走一条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这种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一时的“繁荣”,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文化创新的“造血”功能,很快这种弊端就显现出来,尤其是丧失了文化的独立性,这些国家很快从刚获得的政治独立又滑到了文化殖民的深渊。高等教育依附发展的“水土不服”给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在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发展中国家容易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一种主从的关系,高等教育很容易沦为西方高等教育机构的附属物或仿制品,自主性不强,自身的独立性被依赖性所取代,“依附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

二、新发展主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向:从物本到人本

发展主义的目的就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目的就是物质财富的增多,这种以物质追求为最终目的的发展价值取向广泛渗透到了高等教育场域中。在发展主义的影响下,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机构逐渐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凸显其营利性的目的,过分追求物质与金钱,失去大学追求真、善、美的本真。学校的商业味越来越浓,而文化气息却越来越少,大学过度的看重大学的世俗价值和有形之物的价值,而对文化的超越精神和无形精神的价值比较忽略。在社会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强烈挤压下,大学发展中过分强调外在的、显性的、直接的“形”,而大学文化的内在的、隐性的、间接的“神”退居一隅,大学精神日渐式微。当然,不是说高等教育的发展不需要经济的支持、物质的保障,但这只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不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价值,更不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的。

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物质的增长,而是人的发展。新发展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阿玛蒂亚·森认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与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狭隘的发展观包括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或个人收人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等的观点。[9]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固然可以是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是为人的发展,为人的福利服务的。因此,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是为了人更加自由幸福生活的手段。这种新发展主义的发展观是对发展主义发展观的超越,实现了从以物为本的发展主义向以人为本的新发展主义的重大转变,是社会发展目的的理性回归,完全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和宗旨。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发展是为人的发展,高等教育更是如此。但由于高等教育处于整个教育金字塔系统的顶尖部分,整个教育过程的终点阶段,是社会人才输出的最后出口,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高等教育与个人的地位与声望、社会的升迁与流动有直接的联系。由此,功利主义与物质主义也很容易在高等教育场域内流行,高等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偏离育人为本的神圣职责,最终导致高等教育不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而是按照经济发展的趋利逻辑去发展高等教育,以致忘记自己培养人才的根本职能。所以,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目的和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应从发展主义影响下对物质、金钱、功利的追求回归到高等教育发展为人的自由幸福成长为旨归的发展路径上来,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之路。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从工具到价值

一般说来,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以追求人的内在精神情感和价值理性为目的,引领人们追求人生的理想、信仰、意义,追求的是抽象的价值,关注的是人性;同时高等教育也以追求客观世界的真知为目的,关注客观世界,体现其工具理性。高等教育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自身发展规律的不同阶段,两种价值取向都有不同的表现,很难达到辩证的统一和绝对的平衡,因为在社会发展时期,尤其是社会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往往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查尔斯·赫梅尔(CharlesHummel)说:教育的前途更多地取决于外部条件而不是教育系统的内部因素。[10]在以发展主义为主导的社会里,基于“西方现代化等同于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范式上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使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无不带有经济发展工具的色彩,其发展理念无不具有浓厚的功利性,最终导致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彰显,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价值取向。在以发展主义为发展理念的经济社会里,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为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目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也沦为经济发展的工具。因此,发展主义主导的高等教育迷失了方向,人越来越被当做商品和客体来对待而不再享有人和主体的地位。在高等教育发展工具理性的张扬下,人所追求的理想、信仰、意义、精神、道德逐渐式微,使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工具理性的标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尺度。美国著名学者德尼·古莱认为:“发展乃是彻底的解放,这种解放的目的是要将人类从自然的枷锁中、从经济落后和压迫性的技术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不公正的阶级结构和政治剥削者、从文化和心理异化中解放出来——总之,从一切非人性的生活中解放出来。”[11]新发展主义理念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对传统高等教育发展主义发展观的反思和批判,针对传统高等教育发展过于强调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价值要从工具理性中解放出来,更要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理性。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范式:从外延到内涵

外延式发展主要注重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以发展的形式为主;相反,内涵式发展主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提升,以发展的内容为主。高等教育发展范式从发展主义到新发展主义的根本性转变就是由外延式发展范式转为内涵式发展范式,注重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使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强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谢仁业认为,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外延发展作为内涵发展的对应概念,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12]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要求摒弃发展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避免为了社会发展的一时需要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而发展主义应一时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本质上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很容易把高等教育发展单一理解为“数量化”扩大,认为“越多越好,越多就是发展得很好”。新发展主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更注重内涵建设,着眼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大学的内在文化精神,从办学理念、发展规划、课程安排、专业设置等各方面全方位提升文化品位,赋予文化的特定内涵,一切从发展人的角度出发培养人才,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应该是一种整体性的发展观,更是一种综合的发展观,其不仅要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更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高等教育的文化品位,使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真正发挥“动力站”的作用,真正发挥社会发展的文化引领作用。因此,新发展主义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应是是基于文化价值的综合发展。

(四)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从依附到自主

依附理论作为经典现展理论体系之一,基本上是从经济发展等同于发展的逻辑上来构建“中心—边缘”的发展理论体系的。的确,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主动依附,同样也会造成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依附,更何况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急于发展经济,主动接受以西方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的发展主义,企图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来发展本国的经济,从而通过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发展。依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表现主要是对西方现代知识的依附,对传统本土知识的排斥。“西方知识的意识形态阻止了传统和现代知识体系和平共处。成为西方科学根基的知识体系,在理论上可以和其他知识体系共存,但在实践上,意识形态使西方的知识体系提出全面的和排他的要求,因而排除了和平共处的可能。在西方知识体系中,凡不能被拥有的,就连知识的地位也无法获得。”[13]这样,在没有话语权的知识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发展由知识依附,发展到文化依附,最后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依附。历史证明,依附发展模式并没有带来发展中国家的全面振兴,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也没有带来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全面大发展。新发展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主张走自主创新式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与本土知识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新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主张借鉴国外先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并把它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高等教育发展充分自主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扬弃国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自主模式,走本土知识文化创新的道路。

结语:高等教育发展从追随经济增长到致力于文化发展

如果我们说发展主义主导的时代是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因凸显经济物质特性而失去了教育的本真;那么,在新发展主义主导的时代应该是文化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特质和涵义,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应渗透人文关怀,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果说在发展主义主导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我们几乎是在“教育-经济-人”的思维框架下来思考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话,那么,在新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我们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教育-文化-人”的思维框架下考虑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高校作为文化机构——知识的殿堂,文化才应是灵魂。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应该从发展主义主导下遵循经济发展的逻辑来发展高等教育转到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遵循文化发展的逻辑来发展高等教育。而今天,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当社会发展观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观过渡到综合的全面发展观;从关注物质财富的聚累、经济的发展到关照人的自由发展、文化的发展的重大转变时,高等教育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真正回归到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位上来。

参考文献:

[1]詹姆士.实用主义[M].陈羽纶,孙瑞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

[2][3]黄卓越.过渡时期的文化选择[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50,53.

[4][加]G·J·爱默森.实用主义教育之哲学观及对其的批判[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1):1-4.

[5]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55.

[6][7][美]威廉·S·圣.非洲的大学:稳定与复兴的策略[M].顾建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9,30.

[8][英]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9][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

[10][伊朗]S·拉塞克,[罗马尼亚]G·维迪努.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8.

[11][美]德尼·古莱.残酷的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

篇6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才储备结构上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987年我国第一所县办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的诞生,可以说是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从城市走向县域的开始,也为今后县域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县域发展高等教育不仅需要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实力,更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找出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德江作为省委、省政府确立的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高等教育将会伴随撤县改市的推进,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笔者以SWOT分析法,分析德江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用来确定企业在现实的竞争过程中确定自身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的有效分析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德江县域高等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将会有效改善德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有效地促进德江县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SWOT分析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

一、德江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优势S(strengths)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

德江县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的定位,为德江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定位,势必会改变过去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引领各个方面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是对德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德江经济的发展势必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投入到德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中,德江县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本地人才,将会成为未来德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不仅有利于城市发展,也是能够辐射周边县城发展的一个有效方式,未来德江的发展将会带动周边县市区的人员聚集到德江,为德江城市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县域经济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短板,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一直是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从目前德江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德江县正处在“城大业小”的状况,同时也应该看到德江县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伴随城北工业园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落户德江,会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这些高技能人才从外地引进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使用。这就为德江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特别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江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将会为未来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人才储备的基础,让企业不会为招不到人才而面临困境。

(三)德江县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

从全国城镇化率的发展现状来看,贵州省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而位于黔东北的德江的城镇化率更低,较低的城镇化率是发展县域城镇化的一个隐藏潜力。根据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县域城镇化的持续发展,需要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后备力量,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指导,同时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需要有高雅的文化空间作为城市的精神支柱,才能够改变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对较为浓厚的商业氛围。只有高等教育才能够以其独特的文化和使命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理念、文化。

二、德江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劣势W(weaknesses)

(一)交通不便

随着贵州省三年交通大会战的展开,贵州省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和中东部地区相比较而言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客运成本居高不下。笔者就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县市和省会城市的交通成本来进行比较发现,德江县到铜仁市的客运票价为80元,到贵阳市客运票价124元,而湖北省同等距离的县到市里的客运价格为40元,到武汉市客运票价为60元。可以说以学生的出行成本来计算的话,客运交通费用贵州省是湖北省的两倍价格,这样的交通运输成本对于高等学校的招生来说是没有优势的。对于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来说,更是没有竞争优势,例如从河南省的修武县到省会城市郑州距离150公里,客运价格高铁22元,客车运输40元,从修武县到北京的火车硬座价格为105元。从这一角度来看,德江县交通运输的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降低客运成本。

(二)人才短缺

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的偏远地区,人才相对匮乏,从衡量一个地区人才发展状况的每万人的人才含量来看,贵州省的每万人的人才量不足1 000人,对于德江县而言,每万人的人才总量是800人,这些人才总量所包含的是德江县的具有中等专业以上学历的人员。从德江县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人才储备分析来看,德江县的人才储备总量更是少之又少,可以看出德江县的人才短缺状况相对比较严重。特别是那些高学历人才的储备相对较少,截至2015年底德江县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总数为32人,这些高学历人员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系统和中等学校教育系统。可以说人才的短缺是制约德江县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三)产学研配套不足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有办学的场地、优秀的人才资源,还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产学研配套体系。德江县由于地处武陵山区,交通优势不足,贵阳周边的产学研机构的辐射带动能力又相对较差,这就导致了德江县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产学研配套的不足,特别是高职教育中的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尤其不足。

三、德江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机会O(opportunities)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正在实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向着大众化、普及化的角度来发展,正在逐渐形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就需要进一步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需要到更加广阔的县级区域兴办学校,构建起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新思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于20世纪70年代总结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的时候高等教育就进入到了大众化的阶段,50%以上就进入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今后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在大中城市的饱和状态,势必会将高等教育的学校办到县域一级城市。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将会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深化和普及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越来越向着县域一级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德江作为铜仁市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县,将会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首选之地。

四、德江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威胁T(threats)

我们在看到德江县发展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德江县发展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威胁,这些威胁不仅仅是来自于贵州省内各个县域高等教育的对比上面,同时来自于东部地区,特别是那些高等教育发展较早、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而且还有着相对较好的人才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人文环境优势等。从德江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威胁来看,德江县面临着和同等县的竞争,这就是德江县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

另外还应该看到德江县在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引进的高等教育学校有两所:一所是铜仁学院的二级学院,还没有在德江真正地实行属地化办学;另外一所民办高等学校贵州省信息工程学院,在师资力量、校园硬件建设、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上面,还和其他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都是德江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威胁所在。另外德江县作为铜仁市的一个县级市,人口相对较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相对较少,高等学校的生源数量也将成为德江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比较重要的威胁。

篇7

【关键词】西部 高等教育 发展

一、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

除少数国家直接拨款的重点大学外,西部大多数高校资金普遍紧张,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融资、投资机制还不健全,经费的来源渠道单一,各高校除上级拨款和国家扶贫基金外,很难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教育经费,无法满足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

2.资源配置不合理,优势资源不能合理利用

(1)学科门类少,专业结构与西部的经济发展不适应

西部的许多高校专业设置陈旧,新兴交叉边缘学科较少,无法为当地的经济服务。从普通高校的类型来看,西部地区以师范院校为主,理工和职业技术院校发展不足。除由于民族地区基本集中在西部,因此民族院校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它类型的比重基本低于全国水平。西部要把资源潜力、劳动力价廉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这就需要懂工程技术、管理和经济的人才。这些已经充分说明了西部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当地的经济不适应。

(2)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由于地方财政的投入不足和国家投入的不到位,致使西部的先导学科优势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只要国家进一步扶持,完全可以建成国内的一流的特色学科。一些西部的高校没有利用好自己周边的环境办学促进本地高等教育的发展。

3.高层次的人才缺乏,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差,与东部发达地区悬殊较大,一些全国知名的学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的骨干都留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知名重点院校,不愿来西部。而西部原有的骨干教师也纷纷流向东部沿海或本省收入较高的行业。此外,一部分青年教师公费读完硕士、博士以后就远走高飞,造成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同时,西部高校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的现状也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4.总体规模小,与当地经济发展不适应

西部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小,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整体和大部分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经济规模的发展速度。2002年,西北地区(12个省、区、市)拥有高校331所,占全国的23.71%,其中综合性大学25所,占全国的22.32%;西北地区高校拥有在校生占全国的21.39%,比其人口总量比重低7.21个百分点;每万人口高校在校生,西部53人,比东部低40人,比中部低15人,西部仅是东部的56%,其中最高的北京(278人)市最低的贵州和西藏(32人)的8.7倍;西部高校招生数仅占全国的21.55%,研究生招生35548人,占全国的18.57%。这些数据表明西部高校数量偏少,高等教育总体规模较小,这些都与西部大开发,快速发展西部的经济需求不相适应。

5.科技活动能力弱,对经济支撑不强

首先,从西部和东部的矿产资源水平、知识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看,西部人均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上约是东部的45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东部的41%,而综合知识发展相当于35%,东、西发展在知识上的差距较大。其次,其科技项目、科技论文、课题、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的申请量都远远的低与东部和中部地区。再者,学校缺乏技术开发和产品试验的基地,缺乏校办高科技产业以及相对应的管理机制。

二、改革西部高等教育,促进本地社会经济发展

1.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必须以国家办学为主,中央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对西部高等教育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改善其办学条件。同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强其办学实力。也可以在西部建立高等教育特区,给予开放的高等教育政策,吸引国内外的高校来西部投资高等教育。

2.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发展地方院校

政府应该对东西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财政支付政策调整东西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同时东部高校的发展也要反哺和支援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

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应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社会需求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发挥传统产业的同时,因时因地设置一些为西部开发服务的短缺专业。还要加强地方院校的发展,为西部地区培养安心本地、安心本职、开拓本地资源的各类专门人才。西部地区还可以利用自身独有的位置特点,加快向西部的开放,加强与国际的合作与文化、科技的交流。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对少数民族政策的倾斜也是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契机。

3.构筑良好平台,聚集高层次及专业人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引进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的首要任务,但对于西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需要构筑良好的事业平台、优化用人环境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高等学校要聚集人才,就要努力在事业上、感情上留人,待遇上下功夫,通过宽松的学术环境和优厚的报酬,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国内一流的科技人才和归国留学人员来校任教,提高教学和科研实力,同时要建几所重点大学,使其为西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发源地。

4.扩大总体办学规模,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改善必须以自立为主,以引进为辅。高等人才的大量培育也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虽然高考面向西部招生的名额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但依然无法保证人才的回流。一方面是本地区对高等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本地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及速度均低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和大部分省区高等教育规模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5.加快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带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要想使高校取得更多的科技成果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高校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前高校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开发实验室90%以上在中东部,今后一些与西部地域特色和当地工农业相关发展研究需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开发实验室建设,应尽量放在西部高校。

参考文献

[1]杜瑛. 西部建设一流大学的体制性障碍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篇8

【关健词】成人,高等教育,现状,发展方向

在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正在兴起,科学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日益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成人高等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成人高等教育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探求新的管理方法与途径,加快转变的步伐,以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一)社会转型改变需求模式。知识社会的到来,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的增长模式,也正在改变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模式。我国也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进行着社会转型过程,这一转变,将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改变,因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对于成人教育而言,必须以战略眼光,为自身谋划整体的发展蓝图。

(二)学习型社会逐步建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之学习型社会”的行动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日渐深入人心。学习型社会是人们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一种新型社会,这意味着将有一个开放、灵活、完备的终身学习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学习机会。

二、成人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一)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难以满足现实需求。成人高等教育主要以在职人员为受教育主体,目的是让学员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然而有些学校在教学计划等方面具有很浓的“普教色彩”,这样使成人教育失去了自身的定位与特色,进而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要想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就要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实现转变。

(二)招生面临困境。在我国高度集中的招生计划管理模式不能真实反映人们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招生计划的编制没有进行相应的社会调查。同时随着普通高校大众化的发展,生源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成人高考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不断降低,针对这样的现状,学校会降低教学要求,放松教学管理。

(三)教学管理存在问题。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队伍是实施日常工作及学校组织运转的基本力量,在当前管理队伍中从知识结构到管理能力,与工作任务不相匹配,影响管理工作效率。管理队伍需要注重工作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以便进行有效管理。成人教育的办学资源紧张,教学安排时间紧,内容多,教师队伍不稳定性影响教学质量。成人教育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队伍师资力量。

三、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管理,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发展体制。第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大力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最好促进形式,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成人教育的学生主要来自工作或生产一线,大多是由于工作需要而来校学习,很多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并不缺乏,迫切需要的是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提升。因此,对该类学生的培养就以相关专业理论的传授为导向,通过理论的传授达到实际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要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和社会需求导向,为他们的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第二、改善整体条件,鼓励成人教育的发展。我国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学校主要是利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发展。发展成人教育必须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育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增强师资力量,这样成人教育才有真正的自身价值。

(二)加强高等教育自身改革与创新。第一、加快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要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必须紧扣现代社会人才的需要标准,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以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特点构建课程体系,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把课程从以学问为中心转向以智能为中心的课程结构,突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能运用知识,发展知识以至创造知识,努力形成具有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特色课程体系。

第二、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教学工作是成人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成人教育的生命线,实践证明,成人教育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严格教育管理。首先要严格教学秩序,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其次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质量检查表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事求是。最后是严格考核制度。认真考核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复习,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教学成绩表与教师见面,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授课水平。

第三、加强成人教育师资管理。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于整个成人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健全成人高等教育师资管理制度,要选派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授课。教师必须了解成人教学环节的特点和工作程序,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要突出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巩固、加深所学专业知识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成人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最高的教育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的方向,加强理论研究,深化教育管理机制、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发挥成人教育在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志敏.关于成人教育及其学科发展的若干断想[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

篇9

1做好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的统计工作归属于国家统计工作,它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深入了解高教现状和把握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制定政策、计划的根本依据,同时也是高校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手段。做好高等教育统计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对学校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优化现有基础资源配置,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2当前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目前,高校统计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统计原始资料不存档或不全面,导致统计档案材料缺失、不规范,统计基础资料不准确;有些统计工作虽每年都按时完成,但只停留于应付高基报表,缺乏统计分析,不能很好地为管理决策提供应有服务;有些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人力和经费投入不够,检查时都是兼职人员协助工作。

2.2指标设计不够合理当前,我国教育统计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设计不合理,无法反映高教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例如:高基表中对学年的定义是每年的9月1日至第二年的8月31日,但开展春季招生的学校早已打破了这一期限;高基表中将研究生划分为统招、委培、自筹三种类型,但很多高校实施了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全面实行奖学金制度;当前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虽然明显改善,塑胶场地和更专业的体育场馆随处可见,“风雨操场”早已淘汰出局,这项指标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但仍在报表中体现。

2.3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工作较为被动各高校统计工作归口不一,没有专门负责统计工作的部门,统计队伍多数由兼职人员组成,由于没有严格的统计工作归口管理制度,容易导致数出多部门的情况。另外,目前的统计工作还处在被动统计的层面,大部分的统计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不够主动,缺乏创新,仅根据报表需要收集有关资料来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任务,不能把统计工作放在学校管理、决策层面来开展。统计分析也只是简单的数据说明,缺乏与外部数据的关联分析,不能为学校领导层提供多元化的、多角度的决策参考服务。

2.4统计工作队伍不够稳定,缺乏专业人员统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非单一的数据记录与汇总,所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广。然而各高校当前普遍缺乏统计专业人员,大多数工作人员不具备统计专业理论知识且多数从未参加过统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岗位培训,对基本统计方法和现代化统计手段的应用了解不够,因此对高教报表中的具体数据不能进行有效的审查校验,更别提高水平的统计分析和信息预测要求。同时,许多统计人员还身兼数职,工作辛苦、繁琐,加上当前高等院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得人员岗位流动性大,导致了统计工作队伍的不稳定且工作缺乏连续性。

2.5手段相对落后,方式较为简单,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高校的统计工作主要还是通过计算机单机录入,然后进行数据处理。统计信息的管理无法摆脱单一的处理方式,计算机的应用仅停留在高基报表的处理阶段,很少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局限于部门内部之间联网,尚无法实现全校共享数据资源,这样不利于信息的管理、开发与利用以及资源的共享,不能为学校发展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宏观信息。同时对统计工作信息化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忽视信息资源管理及应用系统的建设,从而导致统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跟不上时展的需求。

3对做好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鉴于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和完善高校统计工作,必须提高对该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教育统计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教育统计指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坚持统计工作信息化、职业化。

3.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是在各高校党政领导下完成的,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是做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各级有关部门领导干部要加强日常学习,提高对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统计服务决策的意识,实施有效管理,从而作出科学决策。另外,充足的经费投入也是做好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基础保证,高质量的统计报告有其相应的统计成本。新形势下,为做好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充分彰显其在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中的重要性,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势在必行。

3.2进一步完善统计指标高教统计指标堪称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灵魂。目前我国的高教统计指标体系仅局限于统计学校内部的数据资料,对学生的生活与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并未涉足,从而出现了高教统计只统计高校的情况。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教育统计指标的时候,考虑指标的全面性与综合性的同时还要考虑指标的基层可操作性,保证指标体系的稳定与传承的同时还要考虑高教统计指标的灵活性。

3.3建立健全教育统计制度,完善教育统计立法工作相对其他行业来说,高教立法工作已严重滞后,在认真执行国家《统计法》和有关教育统计规定同时,各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省市的教育统计工作细则,建立健全高教统计监督与核查机制,加大对高教统计数据的校核,杜绝弄虚作假、虚报瞒报,从制度的源头提高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3.4提高统计工作人员待遇,稳定统计队伍,加强业务培训统计队伍的不稳定对高教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呼吁主管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在政策待遇和经费投入方面,还需引入激励机制,让他们对从事教育统计工作产生自豪感和优越感,愿意长期驻守统计工作岗位。另外,还要高度重视对在岗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采取多模式培养方式,加强统计人员对《统计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促使他们熟练使用统计软件并通晓其他网络技术,积极钻研业务,坚定不移地走教育统计专业化、职业化道路。

3.5调整组织机构编制,设置教育统计专岗当前的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水平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对统计数据的要求,这一现象与统计人员编制过少、统计队伍不够稳定有着密切关系。新时期,在提高高等教育统计工作要求的同时,需根据统计工作的要求和任务量,合理增设专职统计岗位来加大统计队伍建设,保证统计工作队伍与统计任务的相适应,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教统计工作。

4结束语

篇10

中国的教育培训最初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初,有市场经济才开始有了培训。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和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也在不断加强,企业和个人对培训的需求开始显现,教育培训市场开始形成,各类机构得以发展,教育培训逐步成型。根据统计,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的需求接近两万亿元,除去正规的学校教育约占60%,培训市场的容量达到约8000亿元。培训行业市场巨大,也成就了一些规模大的培训机构在国外上市,并获得了投资者的追捧。

最近几年,相对于其他行业,培训行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在教育培训各类细分市场中,高等教育培训市场都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也就是大学生成为了培训行业的主要培训对象之一。

同样,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非常的迅猛,高等教育学校数量到2010年为止,已经超过2300所,另外,从1998年到2010年本专科学生数从300多万增长到了2000多万,同期我们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仅由40多万人增长到约130万人。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高等教育的师生却比从1998年的1比7.5降低至2010年的1比15.4,下降超过一倍,显然,高等教育扩招后师生比过高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学校两者原本就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和人才专业化需求的加强,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高等教育学校的大学生在就读大学期间或毕业之后又加入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学习,大学生的这种学习的流向性对我们高等教育学校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拥有更多教学资源的高等教育学校反而让学生觉得学不到或者学不够知识,而另外花费去培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与高等教育学校进行对比,希望从中得出一些启发。

在办学规模和硬件设施方面,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作为一个企业,一定是以盈利为目的,在办学规模、教学设备和设施方面的投入会有所顾虑;高等教育学校在这个方面则拥有先天的优势,土地、教学楼和师资力量都已经成型,比较完备。但是,随着这些年培训业的迅猛发展,一些大型的培训集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例如培训界的领军企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截止2010年12月,新东方已在全国设立了41所短期语言培训学校,5家产业机构,2所基础教育学校,2所高考复读学校,2所幼儿园以及1家职业培训学校。

在教学目标方面,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大多以考试拿证为教学的目标,如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托福、GRE、雅思、商务英语等级考试等等;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目标虽然有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但是仍然还是无法明确化具体化,因为没有相应的权威的考试指标或者其他指标来评价,比如初中有中考,高中有高考,这些都是教学目标的评价指标之一。

在教学内容方面,高等教育培训机构非常的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班分课程分阶段来进行培训,甚至现在还可以由学生自己个性化定制课程;高等教育学校在这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一方面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限制,一方面是学生能力水平可能出现的参差不齐,在教学内容和进度的把握上往往会出现学生“跟不上和吃不饱”的矛盾。

在教师教学形式和风格方面,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中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非常的明显,教同一门课程的教师之间也经常是风格迥异;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师在这方面就显得束手束脚、中规中矩、乏善可陈。